伟大建党人物素材——董必武

2024-05-12

伟大建党人物素材——董必武(共3篇)

篇1:伟大建党人物素材——董必武

1886年生,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字洁畲,号壁伍。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学衔。后在黄州任教员。1911年参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学习法律,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创建的中华革命党。1915年6月回国从事反袁活动,两次被捕入狱。19出狱后再度赴日本。19回国,参加护法运动。19在上海参加了五四运动,后创办武汉中学,教授国文。19秋在武汉建立共产主义小组。197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武汉小组代表。随后建立和发展湖北省的党组织,任中共武汉区委委员,湖北民运部部长,湖北省委委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领导筹建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并任湖北省国民党工作委员会主任,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1932年回国,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历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中央党务委员会书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最高法院院长,工农检察委员会副主任。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到陕北后,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战争时期和抗战胜利后,是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谈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代表解放区参加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书记,中共重庆工委书记,中共中央财经部长,华北局书记,华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国后,历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政务院副,政务院政法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代理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届全国人大会副委员长。是中共六届中央委员,七、八、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十届中央政治局。

出版有《董必武选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诗选》、《董必武年谱》。

194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篇2:伟大建党人物素材——董必武

李达(1890—1966),字永锡,湖南零陵人。中国共产党内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

早年在长沙、北京等地读书,19后到日本留学。195月参与组织中华留日学生救国团,罢课回国请愿。19五四运动后,在《觉悟》副刊上连续发表文章,介绍欧洲各社会主义政党的情况,并翻译《唯物史观解说》、《马克思经济学说》和《社会问题总览》等着作,积极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198月由日本回国后,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共同发起成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并于同年11月主编《共产党》月刊。197月参加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局成员,分管宣传。同年9月创办党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着作和革命丛书。1922年到长沙,任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学长。1923年4月与毛泽东一起创办《新时代》月刊,任主编。同年与陈独秀在国共合作问题上激烈争论,遂离开党组织。此后,他长期从事理论研究和教育工作。1923年至1926年任湖南法政专门学校学监兼教授。1927年1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代理政治总教官,兼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编审委员会主席。3月回长沙筹办国民党湖南省党校,任教育长。9月任中山大学文学院教授。1930年至1931年任上海法政学院及暨南大学教授。1932年至1937年先后任北平大学法商学院教授兼经济系主任、中国大学教授兼经济系主任、朝阳大学教授。1938年到桂林,任广西大学经济系教授兼系主任。1947年至1949年任湖南大学教授。他撰写和翻译了大量理论着作,坚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发表《现代社会学》,系统论述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1928年到上海创办昆仑书店,出版各种进步的哲学社会科学书籍。1935年发表专着《社会学大纲》,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他还积极配合党的统战工作。在北平任教期间,他多次受党的委托到冯玉祥处讲学,说服冯联共抗日,促进冯同共产党的合作。由于他长期进行进步活动,抗战中期以后,长期困居家乡并受到国民党当局的监视。1949年5月,他前往北京,后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同年12月,经中共中央批准,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主要从事党的教育工作。1949年任北京政法大学副校长;1950年至1952年任湖南大学校长;1953年至1966年任武汉大学校长。他还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副主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和常务委员,中国哲学学会会长,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会长等职。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6年在““””中,受到严重的诬陷和迫害,同年8月含冤去世。1980年被彻底平反昭雪。

篇3:伟大建党人物素材——李立三

李立三(1899.3—1967.6),原名隆郅,湖南醴陵人。19赴法国勤工俭学。19回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3年任中共武汉区委书记。1924年任上海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1925年任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加领导了五.卅运动。1926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组织部长,在武汉领导工人运动。1927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中央工人部长。同年7月,中共中央改组,为政治局之一。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并担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委员、革命委员会委员和政治保卫处处长。同年12月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1928年-1930年在上海党中央工作,任中共中央兼秘书长、宣传部长等职。1930年犯过“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被称为“立三路线”。1931年被派到苏联学习,曾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成员兼中华全国总工会驻赤色职工国际代表、共产国际工人出版社中文部主任、《救国时报》主编。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1946年回国,历任军调部东北三人小组成员、中共中央东北局委员、敌工部长、城工部长等职。1948年任中共中央东北局职工运动委员会书记,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书记。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政务委员、劳动部部长。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三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工业交通工作部副部长。1960年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是中共四至八届中央委员,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政协。

1967年6月22日服安眠药自杀,终年68岁。1980年中共中央正式为其平反。

上一篇:半生缘读后感参考作文下一篇:“春天”成语、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