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2024-04-29

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精选8篇)

篇1: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关于印发《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及制度》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工作正常秩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医院相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经院领导研究,制定了《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进行学习,并严格遵照执行。

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为了应对和及时处置医疗纠纷突发事件,保障我院医疗安全,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我院《医疗风险差错、事故防范及应急预案》、《医疗纠纷接受与处理程序》、《医院内部沟通管理程序》、《与患者沟通管理程序》等有关规定,结合医院实际,经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制定本应急处置预案及制度。

本预案所指医疗纠纷突发事件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效果及其原因等在认识上存在分歧引发争议,患者或其家属不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而是采取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手段和行为,可能或已经影响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的事件。

一、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分为一般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重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和特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

(一)纠集5人以下到医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一般性突发医疗纠纷事件:

1、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其家属不依照法定程序处置的;

2、纠集人员扰乱病区及医院正常医疗、工作秩序的;

3、侮辱、威胁、恐吓医院工作人员,或非法限制医院工作人员人身自由的;

4、故意毁坏公共财物的;

5、在医院内拉横幅,封堵大门影响人员及车辆出入的。(二)纠集6-10人到医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重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

1、患者死亡后,家属不按规定时间将尸体送至太平间的;

2、纠集人员占据医院机关、诊疗区域等,扰乱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在医院内挂横幅、设灵堂、烧纸钱、放鞭炮的;

3、故意毁坏公共财物,非法限制工作人员人身自由的;

4、纠集人员封堵医院大门,影响车辆及人员正常出入的;

5、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

(三)纠集11人以上到医院,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特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

1、患者死亡后,家属不按规定时间将尸体送至太平间的;

2、纠集人员占据医院机关、诊疗区域等,扰乱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在医院内挂横幅、设灵堂、烧纸钱、放鞭炮的;

3、纠集人员封堵医院大门,影响车辆及人员正常出入的;

4、故意毁坏公共财物,非法限制工作人员人身自由的;

5、患者或其家属有自杀、自残倾向,或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应急处置原则

(一)依法管理,以人为本。坚持依法管理,保障医院的工作秩序,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应急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部门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密 切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三)快速反应,科学处置。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全院各职能科室和部门要快速反应,采取果断措施,及时处置。

三、应急机制

(一)应急机构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成 员: 院领导 保卫科 医务科 护理部 医患办 院办室 各职能部门及当事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医务科长xx兼任办公室主任。xx兼任秘书。

(二)职责分工

1、应急小组:根据需要建议院领导是否启动本应急处置预案,协调各科室的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件处置进展情况。

2、医务科、保卫科工作人员,接到报告后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其他应急小组成员亦应及时到场。保卫科及时联络并配合公安机关维护医疗工作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和医院财产安全。

3、医务科会同其他有关人员,负责接待患方相关人员,介绍、解释医疗纠纷的法定程序。负责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

四、应急响应

各科室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及时有效处置。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后,相关科室要立即向应急小组办公室报告,并提供事件详实情况。应急小组办公室主任下达应急响应令,院办室主任负责通知相关人员。

(一)一般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及时向院领导报告,并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医务科、保卫科、办公室、护理部、宣传部、总值班及当事科室负责人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在应急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处置。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到场,收集影像资料取证。

现场总指挥:xxx

(二)重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及时向院领导报告,并启动Ⅱ级应急响应。医务科、保卫科、办公室、宣传、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总值班、当事科室负责人,院办及政工科一般工作人员应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在应急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处置。宣传部门派工作人员,收集影像资料取证。

现场总指挥:xxx

(三)特大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急小组及时向院领导报告,并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医务科、保卫科、护理部、办公室、宣传部、其他职能部门负责人、总值班及当事科室负责人立即赶赴事发现场,在应急小组统一指挥下,按照职责分工进行处置。全院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应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积极投入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中去,全院动员无条件立即响应。宣传部门派工作人员,收集影像资料取证。

现场总指挥:院长

(四)应急指令下达后相关事件的责任人,立即停止其科内工作全力配合调查处理,何时回科室工作由现场总指挥确定。

五、应急相应的终止

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平息后,由现场总指挥下达应急响应的终止令。医院参与处置突发事件的工作人员接到应急响应的终止令后方能撤离,否则任何人不得离开事发现场。

六、医院内部治安保障

1、医院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内部治安保卫机制,配备相应的专职治安保卫人员、设施。

2、对医院内部治安保卫人员定期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和治安保卫业务、技能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考核,并定期演练。

七、持续改进及奖惩

1、医疗纠纷处理后,在持续改进过程中应急处理小组应组织全科工作人员事后进行分析、讨论,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改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再次发生。必要时组织全医院职工大会进行警示教育。

2、根据医疗技术鉴定委员会的定性结论及影响后果,按照院字„xx‟xx号文进行处罚,当事医务人员及科室须直接承担相应的医疗后果(包括处罚)。如个别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接到命令不到现场,或见到有堵门、扯白条等医闹现象置之不理、扬长而去者,给予500元的处罚。

3、对一般医疗投诉、纠纷有过错者,当事科室应进行不合格医疗服务登记,及时整改;重大医疗差错、医疗事故者,医务 科及时发放《整改通知书》,督促当事科室或部门认真进行整改。

4、每年医务科将医院内医疗投诉、纠纷的发生情况进行汇总报院长办公会,并与年终目标考核和评聘及奖惩挂钩。

八、附则

本预案自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

篇2: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纠纷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第一部分纠纷事件应急预案

一、工程概况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甲57号,东临安定门外大街,北临和平里北街,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改造工程地下一层、地上八层,框架结构。

建设单位: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设计单位:中国凯瑞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北京中外建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一)施工单位:北京建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承包范围:

全国老龄办办公楼装修改造工程设计图纸范围内:装饰工程、电气工程(含弱电预埋管)、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通风空调工程、拆除工程,含图纸中固定家具,不含活动家具、装饰画、装饰吊灯。

二、目的项目部劳务管理资源及运作的方式方法,是处理项目上可能发生的各种与劳务纠纷有关的紧急情况,减少事件处理时间,保障事件解决的及时性并将事件影响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根据项目部具体情况,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担任应急小组组长,现场经理担任副组长,各部门相关责任人担任主要组员,建立强有力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组长:施迎军

副组长:岳如军

主要组员:陈庆逵、严宝陆、谢建明、李文强、李硕、文志燕

(2)、应急处理组织分工及职责

① 组长职责:

A、审批《纠纷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

B、全面部署应急工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

C、及时传达贯彻市、区等上级单位的有关要求及工作精神。

D、调配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决定资金的有效投入。

② 副组长职责:

A、及时传递信息,监督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实。

B、负责监控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

C、一旦接到发生劳务纠纷报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件影响进一步扩大。

D、安排部署日常劳务管理宣传贯彻劳务工作检查落实,提高项目劳务管理意识。③组员:

A、根据市及公司的劳务管理办法,监督、落实项目劳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时搜集项目劳务管理现状。

B、在方案定制后,认真学习方案内容,明确职责,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迅速处理问题,将影响将至最低。

C、当接到劳务事件报告后,应沉着冷静,安排各项工作,提供相关的人力、资金保证,确保应急预案的准确实施。

D、事件处理完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总结、分析,吸取教训。

1)协调与劳动部门的关系,及时沟通信息反馈。

2)提供解决事件所需的资金。

3)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合同、协议。

4)提供与事件有关的往来款证明,协助做好结算工作并收集资金支出的必要凭证。

5)处理与事件有关的其他所有事项,妥善解决出现的劳务纠纷时间。

四、应急准备与响应范围

项目部管辖范围内可能发生的劳务纠纷事件及突发事件的防控

五、事件的应急管理

(1)、事故应急流程:

收集、学习有关劳务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项目的劳务管理工作----对劳务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消除劳务管理隐患----发生劳务纠纷事件----上报应急处理小组----展开应急处理行动----事件后的总结及处理

(2)

(3)、事件的处理

①对发现的劳务管理隐患由项目负责人解决处理,如不能与劳务人员达成一致意见必须立即上报公司相关部门,由公司进行协调解决。

②发生劳务纠纷事件,劳务处理小组任何成员接到劳务纠纷事件报告后,第一时间通知小组其他成员,保证小组组长知道该消息。

③小组成员按预案要求就位处理事件,如出现围攻政府机关事件,首要任务不惜一切代价现将围攻人员请回公司,再详细落实解决方案。

六、应急资金的准备

项目部和公司筹措一定比例资金,作为专项用于协调解决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应急。

第二部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加快、及时、妥善处理项目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做好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危害,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4)《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6)《重大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预案导论》

(7)《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8)《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程序文件

(9)北京市有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工伤事故、机械设备的损毁,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各类安全事故;火灾、食物中毒、传染病等。

四、预案体系

主要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及现场预案

五、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资源共享、协调应对;反应快捷、措施果断。主要为:

① 发生事故后人员抢救;

② 配合政府救援机构抢险;

③ 善后处理。

六、组织机构及职责

本工程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现场经理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担任主要成员。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如下:

① 组长职责:施迎军

A、审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和保持应急准备状态。

B、全面部署应急救援工作。

C、及时传达贯彻市、区等上级单位的有关要求及工作精神。

D、调配相应的人力和物力,决定资金的有效投入。

E、负责向地方政府、上级主管单位、应急救援中心汇报、请求援助等。

F、承担相应的社会义务。

② 副组长职责:岳如军

A、协助组长处理应急救援相关事宜。

B、协调应急救援行动各职能组之间的配合。

C、负责救援工作结束后的事故分析、责任追究、损失评估、总结等工作,并上报组长。

③组员:陈庆逵、严宝陆、谢建明、李文强、李硕、文志燕

现场处理组:陈庆逵

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并指导实施,抢险过程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抢险方案,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现场安全保卫、抢救组:李文强

负责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组织人员有序疏散。划出警戒区域、设置警戒线,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专业人员佩戴明显安全标识进行现场监护和警戒任务。

掌握一定的伤员救护知识,指挥抢险人员抢救伤员,避免在抢救及移动伤员过程造成二次损伤,人员抢救出来后,及时送至医院进行救护,并负责安排伤员的日常护理工作。

调查及善后组:严宝陆

对事故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与调查,配合上级调查组开展调查工作。妥善协调处理事故的善后工作。掌握相关政策,对于由于事故造成影响的相关人员进行安抚,并根据相关政策协商确定补偿办法,避免矛盾激化。

信息管理组:谢建明

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报送相关的事故报告资料,负责编制事故分析报告。过程中随时进行信息汇总,形成文字、影像资料。后勤保障组:李硕、文志燕

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调集抢险物资,落实运输保障。

七、应急物资储备及管理

(1)公司将根据经济能力及生产技术的变化适时采购专业技术设备用于社会抢险及生产经营,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2)工地在开工后立即配置灭火器、水泵、手电等常用事故防范物资。

八、事故报告及预案启动

发生事故后,事故单位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公司,初步分析事故情况后启动应急

救援预案。

九、培训与演习

(1)针对潜在事故的危险性质和工作岗位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培训。安全部门制定培训计划,保证应急人员具备相应的应急能力。

(2)培训内容:鉴别异常情况并及时报警的能力和意识;如何正确处理各种事故;自救与互救能力;各种救援器材和工具使用知识;工作岗位存在哪些危险隐患;防护用具的使用和自制简单防护用具;紧急状态下如何行动。

(3)为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对公司员工及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公众教育,培训内容包括:潜在事故的性质与应急特点、事故报警与通知的规定、基本防护知识、撤离的组织、方法,必须遵守的规则等。

(4)为检验和提高应急组织指挥人员及应急响应人员完成任务的能力,项目部在完成一定合同额时,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实际演练,将演练方案及经过记录在案。

(5)演习过程中尽可能按照实际紧急事件发生时的相应要求进行,确保应急演习的各项目标及相应的演示范围达到目标。

十、本案修订与完善

出现下列情况应对预案进行及时更新和修订,必要时重新编写:

(1)事件后或演习结束后,针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对预案进一步合理化。

(2)新技术和新方法的运用。

(3)危险源和新增装置。

(4)人员变化。

篇3: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虹口区内所有8家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三级甲等医院2家,二级甲等医院4家,二级乙等医院2家;6家单位隶属卫生行政部门,2家归属行业集团。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参照卫生部《全国卫生应急基本情况调查方案》统一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疾病报告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培训及演练情况5个方面。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通过填写调查表和深入访谈的形式开展调查。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质量控制和复核,由专人采用Epidata 3.1软件输入数据库,利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访谈资料经转换为文档后通过编码、分类、汇总后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卫生应急组织管理

2.1.1 应急部门和人员配置

各医疗机构均设有卫生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管理协调本单位的卫生应急工作,定期开展检查指导。日常管理工作除2家单位由医务处(科)和行政办公室共同负责外,其余6家医疗机构均由医务处(科)负责。各医疗机构中卫生应急管理设置岗位数差异较为悬殊,从事卫生应急管理人数占全院职工总数的比例最高为3.15%,最低为0.16%。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2岁,年龄范围35~52岁。各医院均建立了卫生应急专家组,其中2家三级医院专家组成员是区级专家组构成的主体,2家二级医院专家组成员则未进入区级专家组。

2.1.2 卫生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制度较为完备,涵盖了应急值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应急医疗救治、实验室生物安全等4个方面,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多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预案,虽有院内处置流程,但缺少突发事件的明确分类和处置针对性,也无相应的操作手册。

2.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

从2008-2010年虹口区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起,事件类型包括传染病、高温中暑和环境因素事件。报告发病28例,死亡3例,其中较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一般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未分级1起。调查发现各医疗机构均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建立了传染病暴发和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处置流程。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均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工作,3家流感监测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1家医院作为肠道监测点开展肠道传染病监测。在医院信息系统利用方面,各医疗机构利用本身的信息系统(如HIS、Lis系统)进行传染病各类信息的核查与报告质量控制,但是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在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方面还是停留在早期工作模式,需要由网络直报人员人工查询和核对。

2.3 现场救援能力与医疗救治

2.3.1 现场救援能力

各医疗机构均成立了承担卫生应急任务的专业医疗救援队伍,应急处置人力配置状况相对较强,共有专业人员156人,初级职称占32.05%,中级以上职称占67.95%。8家医疗机构中除1家二级乙等医院外,余均配备了救护车。

2.3.2医疗救治能力

在医疗救治硬件方面,8家医疗机构共有治疗床位4 444张,ICU床位86张,无感染科床位。仅50%医疗机构设卫生应急床位,共45张,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依靠医疗机构自身能力在现有床位数基础上增加床位能力十分有限。各医疗机构均配备了呼吸机共计139台,有3家医院建有高压氧仓。

2.3.3 传染病防治能力

综合性医疗机构的感染科是本区传染病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医院均能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腹泻门诊和肝炎门诊,另有7家开设发热门诊,1家为结核病定点医院。调查发现,各医疗机构严格传染病防治工作管理,有专职人员负责院内感染监测,定期对环境和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具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诊疗技术培训。各医疗机构建立了完善的消毒隔离制度和预检分诊流程,感染性疾病科三区划分合理,医护人员个人防护符合要求。在传染病报告管理方面,调查的各家医疗机构均能保证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正常运行;2008-2010年各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网络报告率为100%,报告及时率为100%。

2.4 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

2008-2010年8家医疗机构卫生应急部门日常工作经费分别为19.3万、16.7万及18万,大部分医疗机构日常应急工作经费可以满足工作需要,仍有部分医疗机构工作经费尚有缺口。调查各医疗机构均制订了应急物质储备计划和应急物质管理制度,并设专人负责管理。药品、检测试剂、疫苗等应急物质的储备量较为充足,2008-2010年8家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物质储备实物价值累计约为121.48万元。

2.5 卫生应急培训及演练

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是医疗机构加强自身卫生应急能力与现场处置能力的重要措施,也是积累经验的有效模式。2008-2010年8家医疗机构组织实战演练23次、桌面推演4次,共计732人次参加演练,演练主要包括传染病控制、救灾防病、交通事故急救等其他卫生应急事件演练。同期各医疗机构开展各级各类卫生应急培训52次,参加人数3 077人次,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现场流行病学、化学事故急救、临床检验相关技能和突发应急管理学习等。

3 讨论和建议

2003年SARS爆发流行后,我国开始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建设,意识到医疗救治体系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机构和发现前哨,也是事件中受害者就医的首要场所[3、4]。医院应对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败。上海市虹口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经过几年的建设已初步形成,卫生应急组织管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经费和物资保障、卫生应急培训及演练等方面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基本情况较好。各单位均设立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院内各部门参与应急处理各项工作,但卫生应急管理人员设置8家医疗机构相差较大,少数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建设缺少政策支持,编制数和工作人员设置相对不足。通过与各调查单位开展深入访谈,各医疗单位对于卫生应急机构建设提出改进和需求可以概括为希望各医疗机构建立独立的应急部门,专人负责,以使院内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常规化、规范化。在卫生应急部门人员编制方面确保工作人员人数,设定固定的卫生应急人员编制,保障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医院要临时打破常规,调集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来积极应对。要想在短时间内有条不紊地调集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必须提前制定完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5]。调查结果显示虹口区各二级以上医院均制定有至少一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多集中于重大传染病疫情的应对,而针对其它卫生应急事件预案涉及较少,且预案多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预案,在今后有待进一步完善。

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尤其是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流行时,医院内首批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对事件中受害者的医疗救护工作并没有知识和技能的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专家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本次调查发现,除2家二级医疗机构外,其余6家医疗机构均有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区卫生应急专家组,其中以三级甲等医院人数最多。三级医院卫生应急专业技术队伍总体业务素质较高,高学历、高水平医疗卫生人才较为集中。二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有效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因素是早期识别其所致疾病及其症状[6、7]。本研究发现,各医疗机构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监测,流感样病例及肠道传染病监测工作则在监测点医院开展,并定期对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可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和公众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开展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是加强卫生应急能力与现场处置能力的重要措施。调查显示,2008-2010年期间8家医疗机构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演练。在今后工作中应继续加强新发和输入性传染病防治培训,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提供理论支持。

2008年以来,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现场救援和救治能力有所提高,调查的各家医疗机构均成立了卫生应急专业医疗救援队伍,但在医疗救治硬件配置和应急物质储备方面各机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医疗机构医疗救治硬件和应急物质储备相对不足,以床位设置为例,调查的8家医疗机构中均无感染科床位,仅有半数医疗机构设置共计45张卫生应急床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依靠医疗机构自身能力在现有床位基础上增加床位能力十分有限,难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学救援和医疗服务。通过深入访谈,医疗机构希望能够针对目前医疗救援装备、物资储备和卫生应急工作经费仍有相对不足的现状,建立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经费投入机制,把卫生应急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现有基础上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及卫生应急物质保障以进一步提高虹口区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摘要:目的 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状,为医疗救治体系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析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卫生应急管理的基本情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能力、医疗机构医疗现场救援和医疗救治能力、卫生应急经费和物资保障以及培训演练情况5个方面。结果 虹口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对能力大幅提高,但在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仍存在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大医疗机构卫生应急救援和救治能力,加强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进一步提高辖区医疗机构卫生应急能力建设。结论 上海市虹口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初步形成,在现有工作基础上继续增加应急专项资金的投入,加强应急能力建设。

关键词:医疗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继光.浅谈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力的提高[J].中国医院杂志,2003.7(17):17-191.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3]罗乐宣,冯占春,张剑.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体系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4,24(3):3-5.

[4]朱庆生.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J].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3,3(4):5-8.1

[5]谭晓东.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6-31,57-59.

[6]Loutfy MR,Wallingtong T,Rutledge T,et al.Hospital Preparedness andSARS.Emerg Infect Dis,2004,10:771-776.

篇4: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1.1编制目的

根据路桥集团海外公司生产实际,工程项目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所在国的政局时有变化,一些突发事件对我工作人员及项目安全潜在一定的威胁。为保障海外工作人员的安全,及时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公司员工及财产的安全,特建立海外项目人员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及预案。

1.2编制原则

1.2.1预防为主,快速响应:时刻做好应对海外事件的思想准备和应急响应,认真做好日常信息收集,监测预警及宣传教育等工作。对各类可能引发突发涉外事件的因素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1.2.2以人为本,确保安全: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把保障项目部职工临时工的生命、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涉外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由海外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主要成员组成突发事件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统一领导和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沟通、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当事海外项目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由项目经理担任组长,做好应急救援事宜。应急小组下设应急办公室、综合协调、联络人、维稳(负责善后事宜)等业务组,24小时值班,密切关注局势进展。突发事件小组按职责分工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海外公司所属各海外项目部,面对重大安全威胁突发事件,严重威胁我公司海外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或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各类突发事件。

2.组织机构和应急职责

2.1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设立三级管理体系,海外公司领导小组为一级,项目部领导小组为二级,项目各科室、各班组为三级。

2.1.1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由以下成员组成

组长:总经理

副组长:书记

成员:副总、总工、部门负责人

(1)沟通业务组(国内):总工任组长,工程部经理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书记任组长,办公室主任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人力资源助理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国内):副总任组长,政工、保障部、企管部、财务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1.2海外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应由以下成员

组长:项目经理

副组长:项目书记 副经理

成员:项目经理助理、办公室负责人、机料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工程负责人。

(1)应急办公室(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项目副经理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3)联络人业务组(海外):项目总工任组长,项目人力专员为成员。

(4)维稳业务组(海外):项目书记任组长,项目办公室、机料、财务、工程负责人为成员。

2.2应急职责

2.2.1重大突发事件领导小组职责(公司级)

审定各海外项目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掌握项目部所在国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可调用应急资源;批准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决策、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迎接下一步行动。

2.2.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小组职责(项目级)

在接到报告后,立即商议或直接发出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启动令,指挥、协调、调用应急资源,集中力量组织救援,按程序向上级报告。

2.2.3国内业务组

沟通业务组(国内):当事故发生时,立即与项目部、国内上级部门、政府有关部门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综合协调业务组(国内):掌握海外公司可调用应急资源;指挥、协调管理和在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响应行动;判断事件形势和事态发展走向,提出处置建议。

联络人业务组(国内):建立海外人员详细档案,传递人员动态信息。

维稳业务组(国内):对回国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4国外业务组

应急办公室(海外):应急办公室负责将各项应急指令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负责制修订项目部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确认应急联络电话;负责应急值班,收集、接收、报告和传达突发事件信息,跟踪事件动态,并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提供应急处置工作的技术信息支持和通信保障工作。

综合协调业务组(海外):负责协调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突发事件应急过程中需要外交途径解决的问题和信息收集、汇总和上报。并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负责应急资金筹集,确保资金能满足求援抢险需要;负责应急物资的购买和调配。

联络人业务组(海外):每天编制《海外人员动态表》、建立包括国内联系人在内的完善的人员信息表格,及时传递给国内。

维稳业务组(海外):对海外人员,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

2.2.5应急的各项准备

(1)车辆准备;(2)消防设施的准备;(3)急救药品的准备;(4)防护用品的准备;(5)食物储备的准备;(6)人员精简的准备;(7)现金准备。

2.2.6紧急救助

当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与中国大使馆及当地中资机构联系,请求紧急救助。

2.2.7通信联络

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和应急小组相关人员通信联络要保持24小时畅通。

3.应急程序

3.1信息收集、分析和预警

3.1.1应急小组收集、获取、记录、整理各个渠道的信息,收集渠道包括但不限于:(1)政府通告;(2)外交部门、使(领)馆通告;(3)新闻媒体。(4)来源于本单位各级组织和员工的信息。

3.1.2应急小组对预报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突发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

3.1.3应急小组下达预警指令,由各项目科室负责人负责执行。

3.1.4根据事态变化,领导领导小组下达解除预警指令,由应急小组通知各科室、班组,解除预警。

3.2应急预案启动

3.2.1当突发事件发生,现场应急预案启动,并立即上报领导小组,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3.2.2预案启动后,应急小组和有关人员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并报告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

3.3 应急工作步骤突发事件按照其发生、发展过程,分为瞬时事件和非瞬时事件

3.3.1瞬时事件,即发生和结束在瞬间完成,应急反应主要是救治伤者、恢复生产和处理善后。

3.3.2非瞬时事件,即事件本身在持续发展,应急反应主要是控制事态发展、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3.3对非瞬时事件,项目部根据事发现场情况,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着重应急资源的协调、技术支持、法律、外交、商务及信息管理。

3.4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应在信息发布前报海外公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审批。

3.5应急预案终止

根据突发事件的控制和发展情况,由公司突发事件领导领导小组组长下达本预案的终止令。

3.6善后处理

应急预案终止后,出现人员伤亡死亡情况,进行医疗救治、伤残鉴定、人员安置、人身意外保险、抚慰抚恤等善后处理工作,由维稳业务组负责。

4.预案实施与解释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5: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定期演练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儿童能否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家庭幸福,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责任重于泰山。每位教师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极端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时时不忘安全、事事重视安全,逢会必讲安全,并健全学校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切实做好学校的安全工作。

为做好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特制订《兰州市盲聋哑学校校内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一、适用范围: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建筑质量事故;食物中毒事故;学生活动意外伤害事故。

二、报告制度及程序:

1.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向学校校安办报告,并由学校校安办及时上报市教育局校安办。

2.学校必须在12小时内写出事故书面材料,逐级报告。3.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事故简单经过、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故发生区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控制情况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事故现场情况、伤亡人数发生变化后,学校应及时进行补报。

三、应急处置指挥机构及职责:

学校成立校内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康玉亮同志担任,全面负责学校安全事故的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事故情况报告,视情况做出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决定。

副组长由杜学锋同志担任,负责事故的现场救护,调查处理和善后等工作。

组员由下列同志担任:滕建军、呼东云、黄瑞杰、杨慎耘 韩媛、童乐福、刘立斌、宋浩冉、刘丽、王志雯及各班班主任。具体做好现场救护、抢救和善后等工作。

四、事故现场应急处置:

1.领导小组应根据事故类型,开展各项处置工作,及时听取、了解事故现场情况,研究抢救方案,采取相应措施,全力开展抢救工作。

2.在全力抢救受伤学生时,及时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3.救护人员应及时将受伤学生送医院急诊治疗。4.班主任应及时通知家长,并做好家长的安抚工作。5.总务处应为受伤学生做好有关医药费等经济补偿工作。6.各年级组应及时写出事故报告。7.举行演练活动再出台具体方案

五、事故调查处理:学校应对事故作出调查结论,按规定对责任事故作出处理。

六、定期演练制度 1.每月第二周星期五上午课间操定为安全演练日和演练时间。因天气情况不能进行演练的,顺延到下周星期五进行。

2.有记录总结

篇6: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编 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 批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交四公局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六年七月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目 录

1、编制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

4、体系组织...........................................................2 4.1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2 4.2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2

5、公司职责...................................................2 5.1公司应急指挥小组职责...............................................2 5.2项目部应急指挥小组职责.............................................3

6、突发事件应急状态描述...............................................3

7、报告程序........................................................4

8、预案的启动及解除权限...............................................4

9、突发事件的控制程序及措施...........................................4

10、应急资金准备...................................................5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1.编制依据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3、《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位于溧阳市溧阳城西大道与永盛路交叉处。住宅部分主体结构为地下2层,地上28层;车库部分为一层局部两层。

本工程±0.000相当于黄海标高:8.65m。檐口高度为89.700米,标准层高均为3.00m。

总建筑面积为 ㎡。

基础形式:住宅楼为管桩加筏板基础结构形式。主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屋面等级为一级。耐火等级为二级。

3、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务院、建设部、市建委有关规范全市建筑业农民工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积极稳妥地处理集团公司因劳务费问题引发的各种群体性突发事件,有效地控制事态发展,将不良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保障公司及其所属施工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和办公秩序,特制定《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公司各所属施工企业及项目部要从确保北京市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预防为主,快速反应,动态跟踪”的原则,充分认识群 1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体性突发事件对社会稳定以及建筑施工企业发展所带来的严重危害性,以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把保稳定工作贯穿于处理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之中。

4、组织体系:

4.1、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4.2、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5、工作职责

5.1、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1、建立公司以及项目部应急工作体系,形成管理网络,有效控制解决群体性突发事件。

2、负责劳务费排查、结算、兑付、争议调解和突发事件处理的整体协调和指导工作。

3、启动应急预案,明确公司和项目部相关人负责和应急处理程序,层层落实,保证对突发事件迅速、正确做出反应,避免事态恶化。

4、负责组织协调各项目部的保稳定工作,认真排查各所属项目部,对存在隐患的项目制定预案,主动开展工作,及时化解矛盾,防止发生群体性事件,如发生群体性事件,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负起责任,把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围,在本公司控制和解决事件。

5、各单位一把手是处理本单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

6、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劳务费排查、结算、兑付争议调解和突发事件处理。

5.2、各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1、项目经理是项目部处理突发事件的第一责任人。

2、项目部劳务管理员应掌握工程、劳务工作量和劳务费的结算、支付情况,还应按照“实名制”管理工作要求,将本项目部所有外施队伍的人员花名册、合同备案资料、上岗证、考勤表、工资发放表按规定要求认真收集,归档备案。要认真观察本项目外施人员的思想动态和异常情况,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对有矛盾激化趋势的事件,应按组织体系及时汇报,及时化解矛盾,防止矛盾升级,不得忽视、隐瞒有矛盾激化趋势的事件发生。出现应急前兆时,原则上由发生群体性事件的项目部组织本项目部人员出面调解处理,并保持与本单位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联系,随时汇报事态进展。进入应急状态紧急阶段时,项目经理必须在现场指挥工作,组织本项目部应急小组与外施企业进行沟通,负责通过各种方式解决纠纷。

3、根据预警级别(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建立预警预报制度。启动预警机制后,项目劳务管理员必须负起责任,关注外施队伍动向,重点是存在以下问题的队伍:

(1)未签合同和未结算、底数不清;

(2)采取综合分包形式,劳务费与材料款区分不清;(3)拖欠劳务费数额较大;(4)联营项目未直接管理的外施队。

6、突发事件应急状态描述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应急状态,分为如下四个阶段:

1、前兆阶段:外施企业向项目部或有关部室索要劳务费、材料费、租赁费等,出现矛盾并煽动员工以非正常手段解决时;外施企业人员出现明显不满情绪时;按施工进度外施企业应撤场但占据施工场地或生活区拒不撤场时;外施企业人员聚集到建设单位、总包单位办公地点或围堵建设单位、总包单位管理人员时;外施企业人员聚集到项目部干扰妨碍正常办公时。

2、紧急阶段:外施企业人员聚集到所属施工单位机关或集团公司办公机关,干扰妨碍正常办公时;外施企业人员聚集到集团以外政府部门群访、群诉时;外施企 3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业人员采取影响社会治安等非正常手段制造影响时。

3、谈判阶段:聚众妨碍正常办公的外施企业人员情绪得到控制,所属施工单位负责人能与外施企业负责人或代表正式对话时。

4、解决阶段:与外施企业负责人或代表达成一致意见且聚集的外施企业人员已经疏散或退出占据的施工现场时;正常生产、办公秩序得到恢复时。

7、报告程序

单位劳务部门及所属项目部任何工作人员在发现出现本预案的应急状态的前兆阶段和紧急阶段所描述的情况时,均有义务向有关部门报告,报告顺序如下: 1、应急状态前兆阶段

应急小组成员

务中心(集团应急小组办公室)2、直接进入紧急阶段

接到报告的项目经理或各级群体性劳务费纠纷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应及时核实情况,并迅速向上一级报告,同时,尽可能控制事态发展。出现联络障碍不能按上述顺序报告时,可越级上报,直至报告给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劳务费纠纷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组。

8、预案的启动和解除权限

各级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核实情况,情况属实需要启动本预案时,应由组长宣布进入应急状态,并启动本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接到通知后组织工作组人员,履行应急职责,并由领导小组组长决定是否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事态进入解决阶段后,应急小组组长视实际情况决定解除本预案。

9、突发事件控制程序及措施

1、在所属施工单位机总公司机关办公楼出现紧急情况阶段时,由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及工作组各司其职,维护现场秩序,进行劝阻和力争谈判解决矛盾。

2、机关各部门人员在出现紧急情况阶段时,部门内员工应当至少留一名员工负责保护部门内部的财物、资料。

江苏中关村创智园北区一期工程 劳务费纠纷及农民工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

3、局势得到控制后,由群体性突发事件工作组和项目部有关人员出面与外施企业对话,要求对方派代表与总包单位就具体问题进行谈判,除代表外的其他人员应遣散或集中到会议室。

4、如果对方不能够按总包单位要求进行谈判,并且继续冲击总包单位机关、扰乱总包单位办公秩序,由现场总指挥决定报警,由安全监管部内勤进行报警。

10、“应急”资金准备

篇7:突发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理预案1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工作秩序,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制定本应急处理预案。

一、防范预案

(一)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的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二)医务人员在医疗执业活动中应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及诊疗护理常规和医疗服务规范。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医疗服务。

(三)医院要加强“三基”训练,严格操作规程,加强日常检查及考核,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并定期进行分析整改。对出现的明显差错及事故隐患,要认真处理,不得拖延、阻挠、包庇、弄虚作假。

(四)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五)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诽谤他人和其他科室,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六)任何情况下,未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证或未经注册的医师(护士)不得独立值班接诊病人。

(七)医务人员应主动加强医患沟通,随时将病人的病情及诊疗情况告知病人或家属,因患恶性肿瘤疾病等不宜告知患者本人的,应告知其家属,危重病情的告知必须存被告知对象的签字,因患病或其他原因,无法正确表述自己意思的患者,可以告知患者的监护人或其他近亲家属,但患者无法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应做好充分的记录,对于必须紧急采取高风险的抢救性医疗措施的患者,患者本人无法进行意思表达或未成年人,且无家属或无法联系的,医院在进行抢救措施的同时,应请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各种医疗记录和有关资料要完整准确。

(八)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和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的;

7、有发生院内感染征兆或已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九)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院长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亲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十)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及顺序。医师对开具各种检查单应建立可追溯制度,防止应患者未作相关检查而发生漏诊误诊现象,如患者未反馈检查结果,接诊医师应做好相关结果登记,妥善保管。

(十一)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对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医务人员应履行告知义务,并在门诊或者住院病程记录中做记载;对药典规定做皮肤过敏试验药物的,医务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在病历中做记录。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严禁滥用抗生素,第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一般不得预防性使用。

(十二)重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于已经发生的院内感染应及时登记报告,不得隐瞒,要服从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

(十三)医技科室在做有创检查时,必须配备抢救设备,并保证随时可用;在接到急诊检查申请后必须尽快安排。常规急诊化验项目必须在接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结果(个别检查项目除外),急诊X线检查必须及时完成。

各科室必须使用医院统一供应的药物或医疗用品用具,严禁科室或医务人员擅自使用非医院供应的药物或医疗用品用具,医院要保证药品的正常进货渠道及质量,抢救药品及时到位。

(十四)病历书写。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的要求进行书写,严禁涂改、粘贴、刮擦、仿造、隐匿和销毁病历。

住院病历:

1、首页的填写必须按照国家及《病历书写规范》要求进行填写。

2、住院病历必须在24h之内完成。

3、院长或主治医师必须在24h内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查房意见。

4、门、急诊患者入院2天之内必须有院长或主治医师及以上的医师查房,并在病历中体现。

5、住院病历的其他内容参照《病历书写规范》执行。

6、院长或主治医师对于终末病历的签字必须在患者出院的同时完成。

7、院长或业务分管院长的终末病历必须在患者出院1周之内完成。

8、死亡病历讨论必须在1周之内完成。

9、抢救记录如未能及时书写完善,须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各种检验报告、影像报告及各种签字单等资料必须妥善保存,不得遗失。借阅时必须登记备案,及时返还。

11、杜绝患者及亲属未经许可,随意接触病历现象。

12、禁止病房医师私自借出和复印病历。

14、保管好住院病历,防止丢失。门诊日志:

1、必须包含主诉、病史、体检、诊断、处理等内容。

2、处方必须符合相关规定。

3、门诊日志应交由院方保管,以防丢失。

(十)三级查房及会诊:

1、三级查房制度是保证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的重要措施,各级医师必须严格执行。

2、对于普通患者,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主治医师或院长每日查房1次。

3、对于重点(危重)患者,必须及时查房和巡视。

4、对于危重患者和病情复杂的病例,以及具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患者,经治医师或主管的护士必须及时报告院长,请上级医院会诊,必要时立即转诊。

5、请上级医院医师会诊,应严格按《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执行,须经会诊的医院医务科同意,并及时填写医师外出会诊单。

(十八)新开展的技术、实施医学新技术应经准入审批后,方能开展。

二、应急处理预案

(一)分级响应

1、Ⅰ级纠纷: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态度不满意或患方聚众上访5人以下;

2、Ⅱ级纠纷:因医院医疗行为对患者造成一般损伤的或患方聚众上访5至10人;

3、Ⅲ级纠纷:因医院医疗行为造成患者严重损伤、残疾或患方聚众上访10至20人;

4、Ⅳ级纠纷:因医院医疗行为造成患者死亡或患方聚上访20人以上。

(二)报告制度

1、Ⅰ级纠纷、Ⅱ级纠纷:职能科室受理患者投诉和申请,向有关科室和人员调查取证,查阅相关资料,向院长报告作出处理决定。

2、Ⅲ级纠纷、Ⅳ纠纷:职能科室受理患者投诉和申请,向院长报告,并报当地政府、派出所,同时向县卫生局作出书面报告。

3、如怀疑医疗纠纷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应及时报告紫阳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三)报告内容

1、院方受理纠纷后自行协商解决或经过诉讼、鉴定等正规程序调解的,应在协商(调解)解决后7日内向县卫生局作出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纠纷产生原因、对患者的抢救经过,解决经过、结果以及对当事医护人员的处罚。

2、遇到重大医疗事件、患方聚众上访,院方无法自行解决的医疗纠纷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县卫生局、当地政府、派出所等部门要求协调解决。报告内容包括:纠纷产生原因、对患者抢救经过、正采取的措施、可能产生的后果、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四)应急处理方法

1、一旦发生医疗差错、事故,需立即通知上级医师、科长、院长,不得隐瞒。并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进一步损害,尽可能挽救患者生命。由护理因素导致的差错事故,除按上述程序上报外,同时按照护理体系逐级上报。

2、由院长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必要时转送上级医院继续治疗。

3、院长或职能科室共同决定接待病人家属的人员,指定专人进行病情解释,确定经治医师为差错、事故或纠纷第一责任人,其他任何医务人员不得擅自参与处理。

4、职能科室结合情况,决定是否封存《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所规定的病历内容。

5、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引起不良后果,在职能部门人员、患者或家属共同在场的情况下,立即对实物进行封存,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

6、如患者需转院治疗,经治医师应让患者携带病历(在病历上写明患者在该院的诊治经过及用药情况)并协助病人转诊。

7、对患方告知的内容

(1)、医院受理患者投诉和申请后,应主动告知患者可以复印病例的内容,允许患方复印客观病历,患方未办理出院的应及时与患方沟通要求其办理出院手续;

(2)、医院应主动书面告知患方解决医疗纠纷各种途径:协商解决、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法院诉讼等程序;

(3)、遇到患者死亡,双方对死亡原因存在争议的,院方应主动向患方提出进行尸体解剖以确定死亡原因的建议,如患方不同意尸体解剖,应要求患方在尸体解剖知情同意书上签字;(4)、必要时医院可将与患方进行沟通时的内容以录音、录像的形式保存下来作为证据使用;

8、超出Ⅳ级纠纷的响应对策(1)、超出Ⅳ级纠纷情形:停尸在病房、公共场合不按规定将尸体移至太平间,患方聚众上访围攻、围堵、打伤医护(院方工作人员),破坏院方公共财物的。

(2)、如遇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请求当地公安、派出所协调解决。

(3)、报告内容:纠纷产生原因、对患者抢救经过、正在采取的措施、告知患者的内容形式,可能产生的后果、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等。

三、积极探索新机制。

篇8:医疗纠纷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制度

我国系统性应急预案编制工作起始于2004年,经过近六年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绩,但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1,2,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应急管理工作和应急预案编制也进入到关键性时期,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乃至全社会都已经把应急预案修订完善作为“十二五”期间公共安全领域中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在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方面仍有一些重大科学与技术瓶颈问题也急待解决,其中,如何科学地构建和描述重大突发事件情景的理论与方法最具有前沿性和挑战性。针对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的迫切需求,我国有关部门围绕“情景应对”这个方向已组织多个专项研究课题,我们在国内外应急预案编制技术对比研究基础上,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法,力求从科学与应用两个维度为今后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提供参考。

1 基于情景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法对比分析

与国外应急预案工作相对比,对以下四点应给予特别关注。

1.1 突发事件情景规划是制定应急预案重要依据

各类突发事件的表现形式非常复杂,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这给应急管理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带来很大的技术挑战。“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政府对公共安全,尤其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认真的探讨与反省,深刻认识到了应急准备的重要性,而应急准备必须具有明确目标,这些目标主要是以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来体现。根据国土安全第8号总统令(HSPD—8),国土安全部与联邦多个部门合作,制定了《国家应急规划情景》[4]。美国国土安全部组织了近1500名应急管理官员和来自大专院校与科研单位的科学家,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回顾了近些年来发生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典型案例,对事件的初始来源、破坏严重性、波及范围、复杂程度以及长期影响作了进一步的归纳和收敛,经过反复多次评审和修改,总结提出有15种情景是美国面临最严重的风险和挑战。这些情景被列为国家制定应急预案最优先考虑的应对目标,是否能够有效应对这些情景,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成为衡量应急预案质量的最基本标准。这15个情景又被整合集成为具有共性特点的8个重要情景组(参见表1)[6],其目的是使应急准备的重心更加聚焦和有效整合。

基于情景的应急预案制定工作,有助于提高处理复杂和交叉的重大突发事件协调能力。在面临日益严重各类公共安全事件威胁下,通过情景构建发展灵活、统一、高效应对主要风险能力,凝聚整体力量对各类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有效的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提高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挑战的能力。国家应急规划情景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情景应成为应急培训、演练规划的依据,为各类应急培训、演练活动开发出一个共同的基础,使各地区、各部门组织的演练达到共同的预期目标和要求,形成具有一致性的能力。

1.2 应急预案应成为应急准备基础性平台

建立与风险相匹配的应急准备能力是应急预案的核心目标。按照传统的应急管理四阶段理论(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应急准备不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而现代应急管理学说则认为,应急准备的所形成的能力是贯穿和支撑应急管理全过程的基础性行动[7,8,9,10]。这一指导思想的改变引导了应急预案本质性的重大变革。经典的应急预案概念: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果处置的方案,而现代则定义为:所谓应急预案是在事故发生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计划。应急预案的结构,功能和内容的都应以应急准备为核心目标,应急预案成为开展应急准备的基础平台[11,12]。因此,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就自然而然成为应急准备的先导和应急预案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应急预案总体上还处在“应急处置方案”阶段,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对应急准备强调不够,严格意义上讲,还没有形成实质性应急准备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最显著的缺失是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及其向应急准备方向上的延伸。

1.3 基于“情景”的应急预案结构、内容及其分类

应急预案的分类与分级对形成预案体系和指导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几年,应急预案分类和应用研究发展迅速,归纳起来,当前国内外针对应急预案主要有三种分类分级的方法。

1.3.1 按照预案编制过程与方法分类

在一些国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中把综合性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分为两类:一是审议式应急预案编制(Deliberative planning),是依据构建出突发事件情景中各类假设的状态,制定出战略性和概念性应急预案的过程,这类预案比较格式化,经评审批准后预案文本不易改动,我国已公布的一些预案大多属于此类;二是行动预案(Operation planning)的编制,这类预案的制定一般是在突发事件即将发生和事件发生后的处置过程中,针对事件现场发生的各类实际状况(随机情景)对审议式预案进行调整、修改,从而制定出具有可执行性的行动方案[13]。

1.3.2 针对实际使用功能分类

这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通用性应急预案分类方法,也是与突发事件情景结合较为紧密的模式。这种系统一般把应急预案主要分成四类:战略级预案、行动级预案、战术级预案和现场行动方案[13],由于这几类预案的功能不同,所以在各类预案的结构内容和目标等方面也有很大区别。

战略级预案(Stategic-level plans)主要围绕国家公安安全政策方针,提出应急管理愿景目标,明确应急管理的体制与机制,以及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基本原则。战略级预案一般不对应急管理行为提出具体要求,主要是强调应急战略方针基本框架,不关注具体细节,因此,从内容上“宜粗不宜细”。

行动级预案(Operation-level plans)一般分成两类:概念预案(Conplans)和操作预案(Oplans)。概念预案的作用是优化、协调各部门的应急管理活动,以实现应急响应统一指挥;而操作预案是明确每个参加应急活动单位各自职责,使之任务清楚、分工明确,有利于各尽其责,各施其职。

第三类称为战术级预案(Tactical level plans),这类预案的使用对象是参与具体救援活动的团队,内容主要是围绕应急响应总体目标所开展的各种应急救援活动。例如:人员搜救;工程抢险;安全警戒;医疗救护;通讯联络和资源保障等应急活动。其结构主要包括各类任务清单和标准化行动程序等。

最后一类应急预案是现场行动方案(Incident action plan.IAP),IAP是在应急救援现场制定,内容包括依据现实情况制定的拟采用的行动方案,例如:人员装备、行动时间和任务要求等,IAP要十分细致、具体和清晰,因此“宜细不宜粗”。

1.3.3按行政管理体制分类

这是一种传统分类方法,它源于早期政府的应急管理模式,与严格意义上的“情景-应对”概念有一定距离,我国现行的应急预案系统基本类似于这种分类。应急预案系统涉及到各级政府之间的协调和政府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形成的联动,因此应急预案要有广泛的覆盖性和行政权威性,另外,各类应急预案也应实现无缝链接,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确保各项应急活动嵌合为一个整体,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因此这类预案体系结构是强调以政府行政管理体制为基础,通过横向整合和纵向协调,而达到应急管理行动和目标统一。行政管理模式预案体系是以各级与各类预案为结点,以每个预案之间的行政关系和合作协议为连线,纵横交叉联接形成一个以各级政府为应急管理的核心结点的网格化多维体系结构(参见图1)。

如图1所示,从中央到地方1-5级,形成了逐层纵向分布,与我国行政管理架构严密联接;形成一体。一方面,这种预案体系的纵向结构有利于各级政府在应对重大事故灾难时迅速整体动员,有效实现纵向协调,确保目标集中和行动统一。另一方面,同级政府中的各部门A、B、C、D……N多个预案,包括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企事业单位综合应急预案、军地互助预案等各类预案,一并纳入国家或地方辖区整体预案系统之中,这种横向整合可确保部门与各单位之间的理解、沟通、配合和共享。网格化结构不但便于同级政府对应急准备工作进行规划、实施与检查,同时也为不同级政府的同类部门之间的纵向联接与协作提供有效的途径。但这种预案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启动速度较慢;响应成本较高;灵活性较差和易形成多头指挥等。如果能在这种网格化应急预案体系结构基础之上,再参照表2中列出的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矩阵,在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中融入情景关键要素,形成一个新的多维应急预案体系结构,既能紧密结合我国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又可明确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需求。这一思路应作为未来我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方案的主要选项之一。

1.4强调应急预案编制“过程”的重要性

编制应急预案是一个循序渐进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应急预案的制定过程可能比形式文本更重要。“过程”的重要性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应急预案涉及到应急管理中各部门的协调,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在有代表性的编制团队中可以对风险评估、脆弱性分析、合作协议、指挥协调和资源配置等众多问题进行充分细致的协商审议,最终形成具有共性的认识,可以在事件发生前,就把一些可预期的“难点”事先解决,这对于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显而易见;其次,通过应急预案编制活动,有助于造就一批能够熟悉应急工作和深入了解应急预案的专家队伍,应急预案编制在启动前要经过一系列培训活动,如美国应急预案编制指南(CPG101)中明确规定应急预案编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资格认定,培训内容包括突发事件应急法律法规和更大事故管理系统(NIMS)等14门专业课程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考验,在编制工作中,还要定期举办研讨会、讲习班,进行深入交流、沟通,有助于从整体和系统上提高参与编制人员和应急管理部门干部的专业素养[12]。同时通过应急预案编制的程序性业务工作,对本辖区或本单位风险特征和能力缺失会有更深入和细致把握,特别有助于在应急响应的全过程中避免盲动,减少失误。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贯穿在应急预案编制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人员正是通过对各类情景的理解、认知和把握,逐渐提高了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响应的实际能力。

2重大突发事件情景策划与构建

重大突发事件情景构建对应急准备规划和应急预案制定具有重要先导性。情景构造实质上也是危害识别和风险分析过程,每个突发事件都会不同程度带有地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特别属性,差别甚大,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基本都是源于自然灾害、技术事故和社会事件这三方面,而且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一般动力学行为也大体表现出相似的规律。因此典型事件情景可以代表性质基本相似的事件和风险,尤其是基于“真实事件”而凝炼、集合成的“虚拟事件”情景,就更能体现出各类事件的共性与规律。

2.1情景构建基本技术方法

突发事件情景构造从技术路线上大致可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资料收集与分解。用于情景构建的资料与信息主要来源于三部分:一是近年来(至少应十年以上)已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典型案例,案例要描述解释事件的原因、经过、后果和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其经验教训等;二是应收集其他国家或地区类似事件的相关资讯;三是依据国际、国内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变化,以及环境、地理、地质等方面出现的新情况,预期可能产生非常规重大突发事件风险。

第二阶段以事件为中心评估与收敛。依靠专业人员和专业技术方法对近乎海量的数据进行聚类和同化,这一阶段应完成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按时间序列描述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分析事件演化的主要动力学行为;二是经过疏理和聚类,从复杂多变的“事件群”中归纳出具有若干特征的要素和事件链,辨识不同事件的共性特点,建立同类事件的逻辑结构。

第三阶段是突发事件情景的集成与描述。在前两个阶段工作基础上,按照事件的破坏强度、影响范围和复杂性,建立所有事件情景重要度和优先级的排序,再次对事件情景进行整合与补充,筛选出最少数和共性最优先的若干个突发事件情景。此后,则可依据国家对应急准备战略需求和实际能力现状,提出国家或本地区若干个突发事件情景草案,以此为兰本,通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重大突发事件情景规划。规划中列入的情景不是一个具体事件的投影,而是无数同类事件和风险的集合。因此,虽然规划中列入的情景是少数,但它可有广泛的代表性。

在突发事件情景规划的全过程,不但应该有政府官员、科学家和各类专业人员的直接参与,还要注意不断的征求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注意倾听各类不同的社会反映,使情景能被对大多数人理解和接受。同时,这一过程还有助于提高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风险感知力。

2.2重大突发事件情景组成与分类

突发事件情景实质上是反映公共安全的主要风险,而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使其面对突发事件的风险有很大区别,需要对情景进行可选择性的分级与分类,既保证应急管理在整合水平上的一致性,又有利于对不同风险的区别对待。作者曾提出一个主要基于风险特征的突发事件情景分级分类矩阵(参见表2),用一个简略矩阵表格,同时体现出事件情景的性质分类、强度级别和情景特点三个维度的特性。

表2中所列出的第一级是巨灾或危机级,是所有情景中最高级别,这类事件特点是:极端小概率,严重威胁公众群体生命安全与健康,对经济社会破坏力极强,损失严重,波及范围广泛,影响至全国,有时可超越国界,灾变情况十分复杂,常造成继发性或耦合性灾害,恢复十分困难,甚至难以恢复,需要动员国家力量才能应对的特别重大危机事件。矩阵表中列出了七个巨灾(危机)情景。

第二级为灾难,一般是指事件发生概率相对较低,破坏强度很大,后果较为严重,波及范围超出几个市、遍布全省、乃至跨越省辖区,情况较为复杂,动员力度较大,较长时间才能恢复的重大突发事件,表2中列出七项。

第三级为事故或事件,主要是指发生概率相对较高,事件造成破坏强度有限,波及范围在市县级政府辖区范围之内,灾种较为单一,处置力度相对较小,较短时间即可恢复的突发事件,表中列有七个情景。

我们已注意到,在列入矩阵中的21个情景中,虽然没有包括一些大家所熟知具有影响事件,但同样也可以发现,已提出的这些情景基本反映了各类突发事件共性特点和公共安全面临主要威胁,这样基本可以保障用最少量的、最有代表性和最可靠的情景明确应急准备的方向与范围,指导综合性应急预案的编制。

3突发事件情景的结构与内容

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准备、响应与恢复最至关重要的是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应急准备来实现。而应急预案则是所有应急准备基础性平台,进一步讲,应急预案本质上是风险管理的工具,目标明确的风险可以用“情景”来代表,所以,情景就自然而然成为应急准备和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重要先导。为确保应急响应目标的一致性,所有的情景应遵循共同的框架结构,用同样的顺序和层次对情景进行描述。在图2中大概显示了基于三个维度的情景结构与内容。按照逻辑顺序,首先描述情景概要,其次是假设事件可能产生的后果,最后提出应对任务。

按照图2所显示的结构与内容,可对每个重大事件情景做具体描述和较细致刻画。本文以危险化学品泄漏重大突发事件情景为例,其中又以沙林毒气扩散为代表,对该情景的概要、后果和应对任务等做一个简要示范,描述如下。

题目:重大危险化学品沙林毒气泄漏事件情景

1.情景概要

1.1沙林毒气扩散情景简介表

1.2情景概要描述

沙林是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化学名称为甲基氟磷酸异丙酯,是剧毒的神经毒气,纯净状态是透明、无色、无嗅和无味的液体。当沙林在空气中蒸发形成蒸气并可蔓延扩散并迅速成为剧烈致死性伤害,由于沙林原料来源方便,制造工艺简单,且危害后果严重,所以成为最危险的恐怖袭击武器之一。这一情景中,敌对分子通常是将沙林投放于地铁这类环境较为封闭的交通站点,或通过通风系统把沙林蒸气释放到都市区的大型商业建筑物或大型会场中。沙林神经毒气扩散迅速,又毒性极高,可致污染区内的接触人绝大多数伤亡。另外,毒气还可向建筑外环境扩散,威胁下风向侧人员生命安全健康。

1.3制定应急预案要点的提示

1.3.1地理方面信息

建筑物空间结构,最大可容纳人数,假定建筑物20层高,每层有200人,合计可容纳4000人。地铁列车加中转站可达8000-10000人。

1.3.2环境条件

事发周边区域室外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500人。

1.3.3气象条件

风速决定污染云团扩散速度、范围和稀释速率。当风速为4-6节时产生的危险性最大;温度高有利于毒气蒸气和以微细颗粒的气溶胶状态吸入肺内,当温度在华氏65°-75°时最利于毒气发生毒害作用;湿度高可影响毒气扩散和吸入,当湿度在30%-40%范围时毒性才更易产生攻击性;降水无论是雨雪天气都可降低毒性气体的有害作用。

1.3.4毒气扩散模型

依据沙林毒气的物理化学特性,参照地理和气象条件给出不同条件下毒气扩散的实验模拟和数学模型,以及不同暴露人群的毒性负荷模型。

1.3.5次生与耦合事件

受影响区域人群恐慌造成挤压、踩踏和坠落,周边地区道路机动车事故,甚至出现社会混乱。

2事件后果

2.1 人员伤亡

在一个4000人左右建筑物内初始死亡人数可达到3800人(95%),200人受伤,神经系统可能受到永久性伤害,另外伤害可能因恐慌逃生时发生的坠落、挤压和交通事故发生,伤害包括肢体残缺、骨折和脑震荡等,死亡和受伤人数各为100人左右。这种危险的混乱一般持续30分钟左右。

2.2 财产损失

直接财产损失主要来自对建筑消毒、清理和恢复和设备设施的更新。

2.3 服务中断

建筑物很难在短期恢复正常使用,辖区行政管理受到冲击,医疗卫生、通讯网络和公共服务系统影响巨大,短期内很难形成对另外重大突发事件准备能力。

2.4 经济影响

现场恢复重建和业务重新开业成本可达数亿元人民币,公众对消费失去信心,甚至造成经济衰退。

2.5 长期健康影响

幸存者4-6个月才能康复,许多人神经系统受到永久性损伤,对遇难者亲友、受伤者和经历过这次事件的公众乃至应急人员心理健康具有灾难性影响。

3应对任务

3.1 预防

严格控制相关化学武器材料(CWM)进口、生产、销售的所有环节,加强使用相关材料单位和个人的监控,在公共场所严加专项检查,在高风险场所明显加强警卫。

3.2 监测和预警

神经毒气泄漏后,立即发出警报并派遣专业人员现场采样、检测、监测和危害评估,应急管理人员有能力尽量在大规模伤亡之前识别出化学毒气种类和可能产生伤亡的程度和范围,保护进入现场应急人员安全。

3.3 评估研判

依据已搜集的情报信息,从专业立场对事件原因、演变过程、灾难后果、预期困难和应对措施效果及其负面影响进行分析,为指挥行动做出出事评估并提议方案建议,可使用事先设定的各种数学模型针对现场环境与天气等实际情况推算毒气扩散速率范围和场变化,并给出个人风险值的等值线图和社会风险值的函数图。

3.4 应急响应

应急指挥平台和联合信息中心激活后,立即开展应急响应行动,持续发出警报和各类应急响应通告,保持与参加响应活动的相关单位建立联系和保持通畅,加强对重要基础设施和特殊人群的保护,为现场提供必备资源,接受申请和求救资讯并作出反应。

3.5 减灾行动

毒气泄漏后立即建立隔离区和警戒带,划定危险区域,保护现场,协调指挥现场救援活动,减少灾害后果。

3.6 疏散与庇护

紧急疏散现场和下风侧危险区域人员,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启动预设的避难场所和设施,有组织接待和保护已暴露或有暴露风险的人员,提供有效服务,可启动应急指挥疏散的模拟推演系统,对大规模人群疏散活动进行组织干预。

3.7 医学救援

事件发生可致数万人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都需进行健康监护,可能有数万人需要立即现场急救并送医院治疗,应急管理中心和医疗单位立即进入“紧急医疗”状态:灾情通报、急救、搜索、救护、治疗、患者筛检、分诊、净化处置、病人运送、住院家属通知和病人状态统计报告。

收集核实死者遗体并采取保护措施,采集影像和遗传学资料并建立死者备查档案。

3.8 清理现场

在确定安全前提下,及时对现场清污、消毒处理,需无危害处理污染废物,定时环境监测并及时报告。

对危险化学品物品、用具和武器严格管控和处理。

3.9 调查防控

对制造恐怖袭击嫌疑人调查、控制、追踪和抓捕。

3.10 恢复

取消应急响应状态,对事件全过程组织调查评估,完善应急准备体系,使之能更有效应对任何重大突发事件。

上一篇:搜房网盟服务协议书下一篇:关于贴牌生产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