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新境界论文

2024-05-24

《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新境界论文(精选2篇)

篇1: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一、佛道不关宏旨

对于《红楼梦》中蕴含的佛道精神只有在两个层面上才具有哲学探讨的意义:一是当做宗教问题 (宗教对人的终极关怀) , 还有就是作为一种蕴含在群体无意识中的文化精神。这个问题在《红楼梦》的研究中一直含混不清。

首先是宗教问题。其实, 《红楼梦》的佛道观念并不蕴含宗教精神。我们在谈到宗教精神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其蕴含的彼岸信仰和超脱精神, 是其蕴含的对人的生存的终极关怀。而《红楼梦》中的佛道观念却并不蕴含对终极选择的信仰, 这种选择在《红楼梦》中更多的表现出的是一种权宜之计。对于甄士隐我们姑且不论 (甄士隐的符号意义和他的梦本身就存在复杂的悖论关系) , 但只举妙玉的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妙玉按照她的身份来说应该跳出五行外, 但她既是“十二钗”之一, 同时又处处“着相”。用张天翼的话说就是:“作者笔底下的这些人物, 真写得太真实了。他一点也不替他们掩饰, 一点也不替他们辩护。”给贾宝玉吃茶用的是她平时用的绿玉斗, “这不但跟那刘老老的待遇不可同日而语, 就连贾母也要自愧弗如。贾宝玉自又高了一级。他的生日, 她偏偏记得, 那天还送个拜帖去, 她那里的红梅, 也只有让宝二爷去, 才能顺顺当当的摘几支来。”[1]更遑论《红楼梦》中佛道表象掩饰下的义、利、情字种种。

《红楼梦》中的佛道观念更像是一种蕴含在中华民族群体意识中的文化精神。梅新林1995年出版的著作《红楼梦的哲学精神》以女娲炼石补天、创造生命的神话作为出发点来分析青埂峰下的石头从坠入尘世到回归本原的经历, 从而归结到思凡、悟道、游仙三重模式, 并指向中国传统哲学——儒家世俗哲学、佛道宗教哲学与道家生命哲学, 最后通过阴阳哲学复合, 指向人类二律背反悲剧命运的哲理思索, 据此而对《红楼梦》的主题进行探讨。这使得红学真正与人文关怀联系起来, 成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重新发掘。[2]

当然, 在我们指出在《红楼梦》的研究中佛道不关宏旨的时候是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 佛道观念在《红楼梦》的研究中如果还具有阐释意义的话是因为它们已经融合进中华文化的整体精神中, 而不具有作为佛道文本单独存在和阐释的意义。

二、存在的价值与选择的悲剧

当然, 如果只是从中国传统的哲学精神来统摄和阐释《红楼梦》的话, 就完全忽视了《红楼梦》自身的魅力。在分析《红楼梦》的悲剧精神的时候必须回到《红楼梦》文本本身。其中, 梅新林的《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就是从《红楼梦》的文本结构和传统文化的契合方面来分析的。

如果说《三国演义》的主旨是利害关系——怎样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 《水浒传》讲的是义气精神——乱世中的兄弟情义, 那么《红楼梦》则不同, 它的主旨, 如果就哲学上而言, 则关注的是人的存在的价值问题和人生的选择问题。

人生的根本问题就是存在的价值问题。就中国传统的人生价值观而言, 占统治地位的当然是儒家的人生价值观。儒家的人生观是一张宏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要为生民请命, 继往世绝学, 开万世太平。这种入世的人生观认为人生价值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逐步得以实现。一切脱离社会, 脱离实践, 脱离群众的想法和做法, 人生价值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活着有没有价值, 绝不是个人对自己怎么看, 怎么评价的问题, 而是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与认可。就是说人生价值不是自封的, 而是必须得到社会公认才行。同时, 儒家的人生价值取向, 是建立在整体主义基础之上的。即依据个体家庭服从国家大家庭, 个人服从国家、民族、社会之需要。并作为判断一个人的人生价值是大是小的最高标准。

当我们叙述这样的人生价值的时候也就有了起码的伦理观, 善恶观念。而《红楼梦》中则完全表现出另外的价值判断。若了解这一点, 我们可以从脂砚斋的评论入手, 脂砚斋在《红楼梦》第十九回中有这样精彩的评论:“此皆宝玉心中意中确实之念, 非前勉强之词, 所以谓今古未有之一人耳。听其囫囵不解之言, 察其幽微感触之心, 审其痴妄委婉之意, 皆今古未见之人, 亦是今古未见之文字。说不得贤, 说不得愚, 说不得不肖, 说不得善, 说不得恶, 说不得光明正大, 说不得混账恶赖, 说不得聪明才俊, 说不得庸俗平□, 说不得好色好淫, 说不得情痴情种, 恰恰只有一颦儿可对, 令他人徒加评论, 总未摸着他二人是何等脱胎、何等心臆、何等骨肉。余阅此书, 亦爱其文字耳, 实亦不能评出此二人终是何等人物。后观《情榜》评曰‘宝玉情不情’, ‘黛玉情情’, 此二评自在评痴之上, 亦属囫囵不解, 妙甚!”[2]脂砚斋的几个“说不得”完全能让我们了解《红楼梦》中对贾、林二人的任性而为没有按照世俗的标准进行价值判断。那么《红楼梦》中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是“情”吗?或许是的, 因为在《红楼梦》中“情”与“欲”并不表现为同一性, 而更多的表现出对立的性质。鸳鸯和贾赦是比较典型的表现“情”与“欲”的一对。但我们谈到“情”的时候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男女之情, 而是“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的赤子之情, 是不关欲望的任性选择。王国维以叔本华的悲剧哲学解释《红楼梦》是把“情”包含在“欲”里, 而无论在鸳鸯、司棋还是在晴雯那里都能看到“欲”对于情的压抑和摧残, 只是欲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更多的表现的权力关系上) 。

在《红楼梦》中表现的对人的存在标准的判断不是建立在利害关系上, 也不是表现在传统的儒家的价值观上, 而是表现在情与欲的对立上。而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建立的本性基础上的自由选择上。鸳鸯的死是对欲最极端的反抗, 司棋是对情的最激烈的维护。

那么, 《红楼梦》的悲剧就在在于在那种关系不能进行自由选择的悲剧。上面讲到的几个女子是这样的, 因为没有自由选择的可能性, 就只有选择一劳永逸的方式不去选择。而宝二爷的出家也是同样的。

在这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贾宝玉在《红楼梦》中的地位问题。事实上, 用第一回的说法, 整个故事不过是补天的石头经历的一番事实而已, 贾宝玉不过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局外人而已。如同警幻托梦, 以梦为镜, 隐约映照宝玉的前世今生, 入梦之举, 实则也是宝玉魂魄出体, 旁观这纷扰的红尘戏剧。实际情况也是如此, 在《红楼梦》的最初, 贾宝玉面临的选择不过是是不是向社会妥协的问题, 而在整个家族的庇佑下, 他还有选择的自由。他周围的女子的悲剧命运不过是异在于他的他者罢了, 他能以看客的身份看待这些问题。因此真正促使贾宝玉出家的原因并不是他不能与黛玉共谐连理, 而是在不得不选择宝钗时, 才发现自己过往外对体制, 内对生命的抗争不过是这冥冥股掌中的一个笑话, 明悟到在追寻自由的途中终于失却了自由。

当然, 谈到贾宝玉的出家时还需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贾宝玉选择出家而并不是身死, 他的出家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识分子出世的权宜之计罢了。这种权宜之计在唐代知识分子那里普遍流行, 而在宋代则变成一种生活的艺术和传统。就像上面说的, 佛道精神并不具有宗教意义, 贾宝玉的出家也不过是“终不忘终不忘, 世外仙侏寂寞林”。

《红楼梦》的哲学精神就在于对人生存在价值的探讨和而《红楼梦》的悲剧精神就在于这种人生价值不能自由选择的悲剧。

参考文献

[1]郭豫适编, 红楼梦研究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2]梅新林, 红楼梦哲学精神[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4。

篇2:校园精神:学校高位发展的新境界

校园精神既是师生对自己学校的精神认同,也是学校为社会所认同之所在。一所学校首先被人感知,且印象最深刻的其实是它的校园精神。校园精神是在长期积淀中形成的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性格与气质,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支撑的一种潜在力量,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因素和原动力,是推动人们积极进取、战胜困难、开拓创新、培育人才的强大精神力量。校园精神是相对稳定的,教师学生却是流动的,只要有卓尔不群的校园精神,“流水的兵”才会被打上鲜明的校园精神的烙印,并影响他们一生的发展。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尤其面对生理上逐步成熟,心理上依然稚嫩的“成长中的人”,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维护自尊;既要规范要求,又要张扬个性;既要赏识教育,又要感受挫折;既要心怀天下,又要脚踏实地……诸多的矛盾尤其需要人文、和谐、民主、科学的校园精神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方可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才能使我校在走向优质化、特色化、国际化的奋斗之路上立足与发展。我们在塑造校园精神的过程中进行了如下的努力:

一、传承历史,与时俱进

学校精神体现在学校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上,成为学校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促进师生的认同感、成就感、归属感,提升学校的凝聚力、文化力和创造力,支撑着学校的发展方向。校园精神的形成与学校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密切相关,是国家意向、学校愿景同社会流行趋势相互冲突与融合的结果。校园精神应是一所学校的“已有”与“应有”的统一体。所谓“已有”指的是长期办学的传统与积累;所谓“应有”指的是基于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所确立的办学追求。正是这种包含积累与体现追求的统一构成了学校最本质的特色——校园精神。塑造和培育校园精神的关键,一是对学校历史的把握,二是对时代精神的理解。

校园精神中贯穿着办学理念。如省沙高的前身沙溪高等小学堂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勤谨信进”的校训,我将之理解为:勤者,勤奋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习是需要付出艰苦努力的,未尝闻不学而知之者;谨者,慎重也,严守立身立德之道,严格约束自我;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对人讲诚信,对事讲执着;进者,进步、超越,有上进之心。校训中既有学习的要求,又有做人做事的标准,更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是“教育救国”理想下比较传统的教育理念,体现了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仍以省沙高为例,1959年,当时的太仓县沙溪中学在当年的高考中名列江苏省前茅,学校建“冠军楼”以志纪念并勖勉后进,由此诞生了“冠军精神”,它彰显的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沙中人发奋图强的精神,也是沙中人“超越自我,永争第一”的决心,是传统校训的现代诠释,更成为当下省沙高蓄势崛起的精神动力。

由是观之,理念不等于精神,但理念只要被师生认同,并在相应的制度保障下,贯彻在学校的一切工作之中,指导、规范着一切校园活动,同时师生在不断地实践中又赋予它新的内涵,形成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追求和价值取向,才积淀为校园精神。这种精神随着学校的发展又总是不断地补充、调整、更新。因此,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校园精神总是刻上时代的痕迹。

二、转变观念,统筹谋划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观念影响师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广义上说,要真正构建培育科学的校园文化精神,首先需要解决思想和观念的问题。要通过学校会议、班会、团会向师生宣讲校园精神的内涵,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标准,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使生活在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从而把师生员工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儒家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名篇佳句为我们理解校园精神从内容上规定了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明明德”?如何“亲民”?每所学校都必须从本校实际出发,确立学校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定位,形成办学特色,培养具有个性特点的人才。

一所学校的校园精神会充分地体现在它所培养的人身上,校友中的典型、老教师的风范都是弘扬校园精神的师表。例如,在入学教育中开展倾听杰出校友报告会,参观校史展览活动,激励学生,使优秀的校园精神财富代代相传。

三、依托课程开发,建设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校园精神的文化表象,反映学校的精神内涵,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师生的人生态度、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是学校教育的灵魂。“人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依托课程开发与实施是校园文化建设最好的载体。

首先,建设好显性文化,一是学校层面的文化建设,如:校徽、校旗、校服、环境布置等;二是班级层面的文化建设,如班旗(徽)、口号、宣传栏,让学生能时刻看得到、听得着,时刻能感受到它的约束力,并浸润其中,久而久之,就会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精神气质。

其次,建设好隐性文化,即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和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理念。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精神外在的集中反映,是一所学校育人素质的综合体现。让每位师生员工都能深刻领会学校的理念文化,形成以文化为核心的教育管理体系和校本课程体系。用文化来引领老师,老师才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用文化来浸润学生,学生才有灵性的人文气质;用文化来打造校园,学校才有无限的生命力。用文化于无形中引领师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实现精神的自我成长。

四、加强审美教育,陶冶精神情操

蔡元培先生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校园精神建设的核心之一就是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同时,一所学校既要有明确的刚性的规章制度,更要营造适宜的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使各种规范、约束因素相互作用于其中,暗示、感染、潜移默化的内容、方式交织一处,这些都会对校园精神的弘扬起到积极的作用。

大到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小到一所学校的和谐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依赖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在于改变一个人,营造一种有利于人的发展的环境氛围,使校园总是充满清新的气息和澎湃的活力。一所学校的兴旺发展就必须要有一种校园精神支撑,培育和弘扬校园精神也应是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学校高位发展的新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上一篇:表彰大会学生代表发言稿最终下一篇:公司上半年企业文化建设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