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2024-05-04

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通用12篇)

篇1: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大庆市世纪阳光学校三年三班 张顺博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做铁人式的好少年》。

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我曾指着那高高的磕头机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这是抽油机,也叫磕头机。它可以不断地把井中的原油抽出井筒。”哦,我点点头,若有所思地问:“那是谁把它们放在这里的呀?”妈妈把我搂在怀里,很自豪地说:“是石油工人呀!我们大庆有一位很了不起的石油工人,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爷爷。当年他带领石油工人们用人拉肩扛、破冰取水的方式为大庆打出了第一口油井,让我们国家甩掉了贫油的帽子。”虽然,当时我对妈妈的话似懂非懂,但在我幼小的心里却埋下了一粒小小的种子——我要做一名小铁人!

如今,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学到了很多知识,对铁人爷爷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为他奋不顾身跳进泥浆池的壮举而震惊,我为他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奋斗的精神而感动,我为自己是一名大庆人而自豪!

现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们班级。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把铁人爷爷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刻在我心里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更是一个榜样,一种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儿时埋在我心里的那颗小小的种子,现在已经生根发芽了——我愿意成为铁人精神的传承者,我愿意做一名铁人式的好少年!

同学们,让我们追随铁人爷爷的足迹,用知识为自己扬起理想的风帆!

篇2: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2010年09月15日15:32 转载文章我要参与(119)

赖宁。

这个名字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来说,耳熟能详。因为在年少的时候,赖宁的故事曾让他们热血沸腾。

赖宁。

这个名字对于赖正纲、黄和榕两位老人来说,是一辈子的痛。直到20多年后的今天,赖宁的照片仍在他们的指间被久久摩挲。

赖宁。

这个名字对于孙云晓来说,无法忘却。因为他所著的《赖宁的世界》,在全国掀起了学习赖宁的热潮。

他却仍感遗憾,因为赖宁救火牺牲的事实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冲突,后来学习赖宁的声音渐渐消失。孙云晓说,学习赖宁决不是倡导孩子救火,那不是赖宁精神。

极具个性的可爱少年

1988年3月13日,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海子山突发火灾,石棉中学初中二年级学生赖宁主动加入了扑火队伍,虽然被大人一次次拉走,他还是偷偷溜回去继续扑火,山火终于被扑灭,一个14岁的少先队员却倒下了。当年,四川团省委、石棉团县委分别发出向赖宁同学学习的通知。

1989年4月,时任《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的孙云晓接到共青团中央的一项重要任务:去石棉县考察和采访少年烈士赖宁的事迹,并就能否在全国范围内表彰提出意见。

连绵起伏的群山,咆哮奔腾的大渡河。1989年4月,孙云晓在四川共青团省委干部丁成明、共青团雅安地委书记施金耀的陪同下走进了赖宁成长的小山城石棉县。

整整一周马不停蹄的采访、座谈会,倾听了许许多多关于赖宁的故事后,孙云晓不由自主地沉浸在这个少年丰富多彩的世界中。

赖宁小学时最要好的玩伴周伟回忆说,赖宁从小就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在一次谈理想的中队主题会上,赖宁说:“我长大了要像李四光那样,当一个地质学家。咱们这儿到处都是大山,不是已经发现许多石棉矿了吗?一定还会有其他宝贝,我要把它们找出来献给祖国!”

赖宁可并不是说说而已。上学之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爬山,收集五颜六色、奇形怪状的石头,他还把采集来的云母、水晶等矿石标本,选装了一套,送到新棉镇小学自然实验室,他说:“这是我送给母校的纪念。”

在赖宁的作文里,记下这样一件事情:当他看到人们乐陶陶地在大渡河边“严禁捕鱼”的通告牌下钓鱼,便跑去理论,遭到奚落后,他气呼呼地跑回家给石棉县人民政府写信。“我认为,光有《渔业法》和通告牌不行,最主要的是要注意措施的实行。如果只是纸上谈兵,这样的通告牌有什么用呀?作为石棉县一个小公民,我希望你们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真正保护好大渡河里的珍贵鱼类资源。”信一写完,赖宁就一路小跑,把信投到了县人民政府。

赖宁的小学班主任郭玲君则对赖宁的极具个性记忆犹新:六年级的时候,当她兴冲冲地把赖宁叫进办公室,告诉他学校决定保送他进重点中学——石棉中学时,赖宁却摇了摇头,他说:“我要参加毕业考试,我想靠自己的努力进重点中学。”妈妈黄和榕知道后生气地批评了赖宁:“你不听大人的怎么行呢?你小小孩子也太有主意了!”

赖宁愤慨地在日记里写道:“家长对孩子的什么事儿都管得如此严格。这样下去,等我长大的时候,人生的道路也只能由他们来替我选择了。这样的路,我走着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希望父母不要太干涉孩子自己的选择!只要孩子选择得对,就要支持他。这样,他们的孩子才会成长为有作为的人才!”

大考结束,赖宁在石棉县1264名小学毕业生里,以第一名的成绩被石棉中学录取。

而这些,都仅仅是赖宁14岁生命的一个小小缩影。他是位局长的儿子,算是个干部子女。他学习方法独特,为了写观察日记,他竟然真的去捅马蜂窝,第二天肿着脸交上一篇生动的日记;他擅长书法绘画,绘画的时候也经常思考,他画了一幅名叫“拔河”的画,寓意人和自然之间应该和平相处;他关心社会,写了一篇《我将来当了城建局长的话》,提出解决拥堵就要多修立交桥„„

这个可爱少年的故事让孙云晓激动起来,他感慨:“我认为赖宁最可贵的并不在于他的牺牲,而是一个小小少年的伟大追求。那是一种使人乃至整个人类变得更加高尚和更有力量的追求啊!”

掀起学习英雄赖宁的热潮

回到北京后,孙云晓带着对这个少年的充沛情感投入了写作。

“我是1989年5月3日开始写的,基本按照在石棉县设计的思路开展,采访的材料太多,写作的时候只好忍痛割爱。下笔很顺,5月4日奋斗了一个白天,稿子就写完了,约7000字。5月5日一早,我将赖宁事迹的文章以及给团中央、少工委的报告一并交给了团中央少工委的赵武军同志。”孙云晓回忆说。

5月31日,孙云晓接到了来自团中央少工委的电话,得知稿件经座谈会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赖宁可获表彰。“那天下午专门召开了一个记者招待会,会上,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的李源潮讲了话,强调树赖宁并非树救火英雄,赖宁身上体现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爱祖国、爱家乡,全面发展,兴趣广泛,希望大家把他当作一个很可爱、有个性的孩子来介绍。”

随后,共青团中央和国家教委联合作出《关于授予赖宁“英雄少年”光荣称号的决定》,并号召全国各族少先队员向赖宁同学学习。1989年10月8日,李鹏总理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编的《论赖宁》一书上题词:“学习他胸怀大志,从小做起;学习他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学习他积极进取,全面发展;学习他热爱祖国,临危不惧。”

1989年9月4日,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和四川省少工委办公室发出了《关于开展“‘英雄少年’赖宁事迹巡回报告”活动的通知》。报告会面向中小学生,巡回报告的行程自当年9月7日至9月28日,覆盖四川十余个地市。回忆起当时作巡回报告的情景,黄和榕仍不由自主地红了眼圈:“每次一作报告我就想到赖宁,眼泪就掉下来。赖宁牺牲后那两年,心情一直很压抑。”

巡回报告刚刚结束,赖正纲、黄和榕又得到消息,赖宁当选了由共青团中央、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工作委员会和中央电视台联合评选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并名列第一。

当年10月,赖正纲、黄和榕被邀请到北京,替自己的孩子领了这份光荣的奖项。那一天,85岁高龄、满头银发的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迎候着他们。

把十佳少年的金质奖章放在赖正纲、黄和榕手上的时候,老人神色庄重:“赖宁是值得全国青少年学习的,但今天他毕竟没能到北京来。”这让黄和榕动容,老人多么理解她的心境,多么懂得一个母亲的心,再大的荣耀,都比不上一个活生生的赖宁。

邓颖超说:“我们和赖宁不可能再有见面的机会了,我感到非常遗憾,很痛心!但他的事迹将世世代代地传下去。我们向赖宁学习什么呀?我已经写了一篇文章。”

两天后,邓颖超的文章《学习赖宁》,由新华社向全国播发。文中称赞赖宁说:“他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少先队的‘五爱’精神。他是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也是我们共和国优秀的小公民。我希望全国的中小学生都来学习赖宁的榜样,像他那样有意义地生活。”

随后,赖宁的宣传报道在全国范围内铺开。10月12日,《人民日报》刊登了孙云晓的长篇通讯《当代英雄少年——赖宁》。年底,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约请孙云晓编写了3万字的《英雄少年赖宁》一书。1990年1月1日,孙云晓完成了20万字的长篇小说《赖宁的世界》。之后,关于赖宁的电视剧、电影也陆续推出。一时间,全国中小学掀起了学习赖宁的热潮,几乎所有中小学都以演讲比赛、作文比赛、组织观看电影等形式,开展了学习赖宁的少先队活动。

采水晶、读书、探险、下棋、捅马蜂窝„„当代赖宁的许多行为,开始被崇拜他的少年儿童效仿。

“该不该取掉画像”的大讨论

在学习赖宁的热潮中,许多中小学的墙壁上,都挂起了他的画像。

“画像中,赖宁攀着一棵小树,背后是熊熊火焰„„”如今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读博士的“80后”陈涛,对赖宁最深刻的印象来源于此。他回忆说,当时他读小学四年级,对赖宁非常崇拜,“班上的男同学都想成为赖宁那样的男子汉,随时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切,遗憾的是没有碰上什么可以冲上去的大事。”

尽管在宣传学习赖宁的时候,大部分学校的老师都强调要学习赖宁博览群书、积极进取,但赖宁为了保护国家财产而在烈火中牺牲的英雄形象,还是深深地刻在学生们的心里。“此外,也有一些学校和老师的宣传不当,在德育课上过多宣扬赖宁为保护国家财产而牺牲、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给了一些学生错误的引导。甚至当我在赖宁当年就读的小学——新棉镇小学采访的时候,我提出宣传赖宁不应当鼓励少年儿童上山救火,老师们都觉得难以接受,还发生了争执。”孙云晓说。

李林洲是赖宁的童年好友。赖宁牺牲之前,曾跑到李林洲家邀他一起上山救火,结果李林洲被妈妈关在了家里。理由是李林洲的爸爸是消防员,家里去一个人救火就够了。李林洲说:“在赖宁牺牲以前,我们也曾扑过好几次火,学校还点名表扬了我们这些灭火小英雄。”

孙云晓不曾料想,赖宁的画像和一些学校的宣传引导竟成为一场大讨论的导火索。而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出台则为这场关于“还要不要学习赖宁”的大讨论拉开了帷幕。

从2004年1月1日起,《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开始实施。北京市各级各类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纷纷采取措施,如对学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教授灾难自救技能等。其中,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的一些学校采取了从墙上摘下少年英雄赖宁画像的措施。

一时间,画像摘下的举措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画像该不该被取掉”“还要不要学赖宁”“该不该见义勇为”成为争论的焦点。各大媒体乃至网络都对这个话题进行了探讨。

支持取掉赖宁画像的一方认为,这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具体落实的体现,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宝祥是这种意见的代表。他认为,未成年人尚不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宣传所谓的“英雄行为”,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相矛盾。大部分家长都是在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见义勇为”的坚决拥护者。

反对取掉赖宁画像的一方认为,见义勇为是中华传统美德,不应放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檀传宝指出,应该教育孩子正确看待自己和集体、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当集体或他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应当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袖手旁观、坐视不管,这是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在这场观点的交锋中,绝大多数人认为,见义勇为的精神不应该在新一代未成年人身上消失,放弃见义勇为将是整个社会道德滑坡的表现。南京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班华说:“人是有道德良心的,人的道德行为的产生有复杂的原因,赖宁救火的行为缘何产生,我们不得而知,但他的这种道德行为却是赖宁精神的一部分。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赖宁为什么在其他方面那么突出。”

赖宁缘何去救火,李林洲给出的理解是:“只要发生山火,并且大家又有时间的话,赖宁总会叫上我们一起上山去帮帮大人们的忙。赖宁牺牲后,总听到有人评论说,小孩子上山灭火,那纯粹就是为了好玩儿嘛。我不怪他们有这种想法,因为他们不了解。对赖宁来说,上山灭火已成为一种常态、一种责任,对经常上山灭火的人来说,更是清楚地了解这件事一点儿都不好玩,而且比较危险!一个小孩子,第一次上山灭火,可能是好玩,但次次都去,就不是为了好玩那么简单了!”

正是这种责任心和道德感,使赖宁救火的行为成为必然。

未成年人应见义“智”为

2003年,北京市第122中学的3名初中生在寒冬中救了一名落水儿童。但在宣传此事的时候,教育部门明确提出,中小学生要特别注意自我保护,不提倡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舍己救人”。这样的问题让很多从事德育工作的老师犯了难:一方面要提倡见义勇为精神,另一方面又要教育孩子自我保护,老师们都觉得处理这两者关系的时候,尺度不好把握。

实际上,在争论该不该宣传赖宁时也碰到过这样的问题。

“当时的大讨论有几个层面,第一是该不该取掉赖宁的画像,也就是取掉赖宁画像是不是意味着放弃见义勇为,这个问题实际上大家是有共识的,就是不能放弃见义勇为。后来讨论的重点主要在第二个层面,就是如何处理宣传见义勇为和自我保护之间的矛盾。”孙云晓说,“事实上,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我赞成引导未成年人力所能及见义‘智’为的主张。”

“怎样见义‘智’为?”檀传宝认为,这是德育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例如,发现火灾或其他灾难时,未成年人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报警,这就是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见义“智”为。

厦门一中德育处主任欧阳玲曾经参加了2005年厦门电视台发起的关于如何看待取掉赖宁画像的讨论,她始终坚持的观点是:“在实施见义勇为过程中,我们要求智斗,要敢于更要善于,要有勇,也要有谋。”这实际上表明了大部分德育教师的观点:要为未成年人弘扬正气之风,但也要教会他们学会先保护自己。

2008年3月13日,赖宁牺牲20周年。孙云晓接到了来自石棉县委宣传部的邀请,希望他为纪念赖宁20周年写一篇文章。孙云晓思索再三,慎重提笔:“面对赖宁的事迹有一个特别需要认清的问题,即他是在救火中牺牲的,我们深感痛惜但绝不提倡,也就是说,学习赖宁绝非学习救火而是学习他的高素质和高追求。”文章不到千字,取题《学习赖宁绝非是倡导孩子救火》。

赖宁精神不只是救火

对于舆论的焦点后来落到了“要不要引导未成年人见义勇为”这个问题上,孙云晓并不是特别介意。“《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在赖宁牺牲3年后颁布的,这才使这个问题成为值得争论的问题,并由此引发对学习赖宁活动的质疑。”孙云晓说,“毕竟在赖宁之前,都是刘文学、雷锋、草原英雄小姐妹式的宣传,在那时候的人看来,为祖国、集体的利益而献出个人的生命根本不需要讨论。这样看来,争论的出现可以说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这样的争论甚至让孙云晓感到欣慰,因为在赖宁的家乡石棉县,因为宣传得当,中小学生大多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再没有一起少年儿童因为上山救火而牺牲的事例。

在班华教授看来,关于赖宁精神的讨论则是必要的、必然的。他说:“当时的讨论实际上存在着‘要不要学,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有联系的,明确‘赖宁精神’是什么,对认识三个问题很有好处。我认为勇敢地去‘救火’是赖宁精神的一个方面,但不是赖宁精神的全部。我们不倡导少年儿童救火,但不等于不倡导学赖宁精神。我们应该全面理解赖宁精神,从许多感人的事实中,理解赖宁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提到赖宁精神的宣传,这让孙云晓略感遗憾,因为赖宁救火牺牲的事实,也因为那场讨论,赖宁的宣传在某种程度上被避重就轻,他起初想让所有未成年人认识的那个有着高素质、高追求的赖宁,如今已经不知道被推到了哪个角落。

但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那一代人心里,赖宁是无法被忘却的,他和这代人的童年生活紧密相连。

在网上的“同怀纪念馆”,有赖宁的空间,留下了很多访客的足迹。墓碑、鲜花、挽联,发黄的照片上他明亮的眼睛,严肃的神情„„看到这些,恍若回到那个被他感动的年代。

李林洲说:“闭上眼睛,仿佛就能看见他绷着嘴,严肃的样子,一边住前走,一边挥着手,黑边的厚眼镜占居了小半边脸,急急地催着:快走快走,爬山去喽!”

网名为“东阁大学士”的网友说:“赖宁酷爱读书,阅读广泛,还获得读书比赛大奖,所以我学习他,我也四处找书读,并养成了保留到今天的读书习惯。赖宁喜欢探险,爬山捉蛇,收集水晶,我到现在也有一个爱好,喜欢到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

赖宁的探险精神和求知欲让那一代青少年为之激情澎湃,赖宁的乐于助人和集体主义精神感染了那一代青少年„„

《新观察》发表评论说:“赖宁的故事,可能‘比事实更壮丽动人’。赖宁代表着一代人对于崇高道德的理解,代表着一代人的善良、勇敢、求知若渴以及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

是的,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生的人,童年时期刚刚从时代的思想禁锢里走出来,展开了对理想的无限憧憬。当看到赖宁的名字时,这代人就会唤起心中的理想主义激情。

“赖宁”是属于未来的

“知道赖宁是谁吗?”

“不知道。”“听说过,是在大兴安岭救火牺牲的吗?” 问起现在的少年儿童对赖宁的印象,大抵是诸如此类的回答。对他们来说,赖宁已经渐行渐远,成为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们的童年里,有网游、有电视、有动画片,远比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生的人要丰富得多。他们有自己的偶像,可能是韩寒,是宫崎骏,也可能是影视明星。

在大部分人看来,少年儿童是需要偶像和榜样的。班华提出:“榜样教育是道德教育方法之一。”孙云晓说:“青少年永远离不开榜样教育,因为青少年的文化是先模仿而后创新的文化,青少年的学习是观察性学习。”

孙云晓说:“如果可能,在当代,赖宁仍有成为榜样的价值。赖宁是属于未来的,他虽然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但他的追求、他的境界,足够成为上世纪90年代甚至21世纪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学习赖宁,既可以做正面教材学习他的高素质高追求,又可以告诉未成年人不可做自己力所不及的事,应该引以为戒。”

赖宁的父亲赖正纲说:“赖宁牺牲后,我们看到他的作文、日记的原稿,才真正认识到孩子丰富的感情世界,认识到他发自内心对家乡的热爱,对社会问题思索时所表现出的责任心。我认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学习赖宁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赖宁童年的好友,李林洲毫不隐瞒他对赖宁的欣赏:“当然希望青少年们能再次视他为偶像。他是干实事的人,什么时代都需要有他这样的干实事的人。赖宁现在值得学习的,仍然是他的‘人性’,是作为一个人的闪光点,比如乐于帮助同学,刻苦学习,爱好广泛,有远大理想„„等我的孩子长大,我肯定会跟他讲赖宁的故事,让他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才会有益于社会。”

而班华甚至认为,赖宁不只是应该被少年儿童学习。他说:“赖宁的一些优点、长处,甚至值得我们成人学习,他的好奇心、求知欲,他的纯真、善良不都是值得我们成人学习的吗?有的时候,‘儿童是成人之师’。”

无论怎样,关于赖宁是否仍能被树立为榜样,是否仍有学习的价值,如今只能限于探讨。尽管他的渐渐远去已然成为事实,但在一些人心里,他仍被深深记起,比如在四川省雅安市,赖宁仍然是中小学德育课学习的主题之一„„

2009年9月,“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揭晓,赖宁的名字毫无争议地位列其中。是的,无论你是否承认,赖宁都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一代人的童年,影响了一代人的记忆。(记者易鑫)

篇3: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焦裕禄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进行顽强斗争,努力改变兰考面貌。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是诚心为人民服务,诚心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的好党员、好干部,他抗击风沙,种泡桐,帮助群众脱贫,过上体面的日子。“哀民生多艰”,他时刻为人民着想,自身的荣辱全抛弃,宁愿过紧日子,凝心聚力下硬功夫,也要冲锋在第一线,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焦裕禄是一面鲜艳的旗帜,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焦裕禄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镜子,对我们深入查摆党员干部思想境界、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是犀利的对照和有力的鞭策。焦裕禄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用生命抒写了一首战天斗地的传奇之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习先进典型,更会有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更会有严修身、慎用权,为民谋福利的高尚品格,更会有坚持创业促发展的坚强意志。待人要真,做人要实,在群众面前说真话、做实事,切忌玩虚假、图私利、讲享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永远走群众路线,诚心诚意为民,扎根在基层,把群众利益高高举过头,廉洁奉公,大胆创新,让群众获得改革的实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调研时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这种焦裕禄精神,正是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热切盼望,正是我们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最需要的精神,也是很多党员干部最缺少的精神。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就是一点一滴地学习焦裕禄同志的事迹,一字一句地学习焦裕禄同志的言论,真正把焦裕禄精神学习好、领会透。对照焦裕禄是怎样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的,就可以看出自己对群众感情的深浅;对照焦裕禄是怎样调研掌握风沙、内涝、盐碱“三害”形成规律的,就可以看出自己工作作风的虚实;对照焦裕禄身患绝症、用棍子顶住肝部还要带领群众治沙,就可以看出我们党员干部创业劲头的大小。在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要找出问题,既要发动群众挑毛病,更要自己主动照镜子找瑕疵,搞好征求意见和对照检查,最具体的就是对照焦裕禄这面镜子。

党员干部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努力向焦裕禄同志看齐,从今天做起,从眼前做起,从小事做起,像焦裕禄那样对待群众、对待组织、对待事业、对待同志、对待亲属、对待自己,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焦裕禄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党员干部要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招,剖析解决实际问题高一筹。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带头做到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做到既有人情味又按原则办;下决心减少应酬,保持健康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实实在在做人做事,不搞“假大空”;对一切腐蚀诱惑保持高度警惕,防微杜渐。通过引领示范,影响和带动本地、本单位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问题,改善形象,取信于民。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不以任何借口拖延。对已经整改的问题,要健全制度,防止反弹。学习焦裕禄精神,就是要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就是要与时俱进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命题,探索新途径、总结新经验,赋予焦裕禄精神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把焦裕禄精神发扬光大。要以焦裕禄精神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党风带作风,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自己摆进去,切实解决“四风”问题,深入学习弘扬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把学习研究作为贯穿始终的基础工程,把干事创业作为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把服务群众作为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篇4:做尊敬长辈的好少年演讲稿

指导老师 阮丽妹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们是六(6)中队的张轩浩、胡雨桐。今天,我们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做尊敬长辈的好少年。我们先给大家讲一个雷锋尊敬长辈的小故事。有一次雷锋从丹东回来,在沈阳换车回抚顺。早晨五点多钟,雷锋背着背包,剪了票,便走向月台。这时,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着包袱。当雷锋得知大娘是去抚顺看儿子,跟自己是同路,就立刻接过大包袱,用手扶着老人,还想给老人找个座位。等车开动了,雷锋就从挎包里拿出两个面包,分一个给老人,还同老人唠家常,问老人的儿子在抚顺做什么工作的,住在哪里。雷锋尊重长辈的品德众人皆知。

同学们,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长辈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他们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在学习上全身心地教导我们;在成长的历程中,时时为我们导航,那便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疼爱、老师的慈爱、叔叔、阿姨的关爱……我们接受了太多太多来自长辈们的帮助。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向雷锋叔叔学习,尊重长辈,珍惜亲情呢?

尊重长辈,就是分担父母的忧虑,关心父母的健康。

尊重长辈,就是多参与家务劳动,学会表达孝心。

尊重长辈,就是要宽厚待人,多为父母着想。

尊敬长辈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是我们每个少年儿童必学的礼仪。经过我们中队全体同学讨论,尊重长辈,珍惜亲情有这些金点子:

1.在家里,父母下班回到家后,给他们递上一杯热茶;当父母生病的时候,给他们端药送水;当节日到来时,向父母问候和祝福;当有人到家里做客时,应当热情迎接;长辈在说话,不随便插嘴;自觉完成好家庭作业,帮助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有空时给长辈捶背、按摩。

2.在学校,专心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完成好作业;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时,态度要真诚,尊重老师的劳动,感受老师的关爱。

3.在校外,我们遇到长辈们,要客客气气地打一声招呼;在公交车上要给长辈让坐。

4..要理解长辈,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老人年纪大,说话比较啰嗦,有些事翻来覆去的要说好几遍,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而不应该厌烦嫌弃,更不应该粗暴的打断老人的絮语。

(合)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说到做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听从他们的教导,做一个爱学习,懂礼貌,尊敬长辈的好学生。

篇5:演讲稿《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学生时代是人生中一个最重要的时期,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学生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都属于未成年人,但不能误以为法律就与我们无关,未成年人的行为同样要受到法律的约束。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就明文规定了未成年人不能够去做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知道,一个人如果一旦养成了种种不良习惯,要矫正过来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们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共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一个人在小时候就不遵守法律法规,没有遵纪守法的意识与习惯,犯了错又不及时纠正的话,那么这个人长大了就很难说他会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现代社会是一个法制社会,中学生更应该学法、懂法、守法。但是,校园中违纪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有的同学认为违纪与违法是两码事。违反校规校纪,大不了扣几分罢了。其实这种想法对自己十分不好。因为习惯成自然,就怕以后到社会上,干些违法的事,违纪就成了违法,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相信这句话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它的意思大概就是,“如果你小的时候就开始偷针,天长日久,只要你养成了“偷”的习惯,长大了就很有可能偷金。” 也有同学认为如今追求个性化,认为讲纪律就没有自由,讲自由就不能受纪律的约束,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是有条件的。鸟在空中飞翔,它们是自由的;鱼在水中嬉游,它们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鸟放入水中,让鱼离开了水,那么它们不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会死掉。人走在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乱窜马路,被车辆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学校如果没有校纪校规,那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如何保障?一个国家同样如此,即使经济实力再强,假如没有健全的法制,没有遵纪守法的国民,仍不能算是一个真正文明强大的国家。古今中外,遵纪守法者层出不穷。像古稀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用生命去追随自己心中神圣的法律。在“当权者”以对神不敬等罪名逮捕他并判他极刑关头,他的弟子们决定帮他越狱,并且一切准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既然法律判处我极刑,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遵守。”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纪的忠诚含笑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他成了古代人民遵纪守法的榜样,成了当代人民颂传的守法典范。在中华大地上,同样遍布着“遵纪守法”的光荣足迹。从为了大部队的行动坚守纪律,强忍着烈火烧身直至牺牲的邱少云,到为了捍卫法律的尊严,以自己的毕生心血忠实地履行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神圣职责的任长霞等等,我一不是我们遵纪守法的榜样!

同学们,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起作用,正与邪、善与恶、真与假、美与丑,人性的光辉与丑恶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每一个人。祖国、社会都要求我们知法、懂法、守法。我们就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与同学和睦相处,冷静地对待和处理问题,自强、自尊、自重、自爱,让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愿我们在法制的蓝天下健康成长,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材!

篇6: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首先在这里,我要提前说明——我们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是一群幸福快乐的少年,我们的先人早已用尽热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为了我们创造了一个相当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珍惜。可是,在科技发达的未来,国家的重任还是要放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我们要记住,我们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国家管理的有条不紊,党和人民教导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过,守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举一个例子——雷锋,一个在世上仅仅活了22年的人,却帮助了无数人,它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了无限的人。雷锋,一个令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们熟悉的名字,他视名利为粪土,这样的精神有谁能做出来呢?他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人,他的精神又跨越了时间,飞到了XX年后的今天,这怎能不让人敬佩呢?其实,雷锋精神的实质在于: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抽出时间帮助别人,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珍惜时间,用知识武装自已,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也建设和发展了自己的国家。这样,你就一定是新时代的好少年!

其实啊,做为现在的好少年也不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凡事都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每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度电,爱护树苗,做好自己的每一次作业,上好每一节课,把垃圾及时放到垃圾箱里。对自己要克制、约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对人感恩,尊重、爱护同学和身边的人。爱护公物,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事尽力、认真负责,诚实、正直。这不都是对生活负责的充分体现吗?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品格优良、有礼有德、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的四好学生。这样,为了祖国的强大,多添一份力量,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祖**亲,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吧!今天,我们还是株株幼苗,还在学校这片沃土上成长,明天,我们就是栋梁,撑起自己的祖国,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二】

我们,是国家精心培养的花朵。幸福地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高速生长;我们,是祖国八九点钟的太阳,给国家带来了新的希望,生气蓬勃;我们,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给国家锦上添花的重任,一往无前。因此,我们应该不负祖国的栽培,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什么是新时代好少年?是在祖国的光芒下无所事事的人吗?错!真正的新时代好少年是集礼仪,奋进,进取于一体的少年!

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就应该讲礼仪。面对老师,我们应该主动鞠躬问好——老师们让我们学会了知识,让我们能更好地报答祖国;面对父母,我们应该早晚问安——父母生育了我们,让我们沐浴在祖国和煦的阳光下,让我们能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历代讲礼仪的人很多,比如汉文帝刘恒,有“亲尝汤药”的故事,这不就是对父母的礼仪吗?汉文帝重礼仪,使他与汉景帝的统治被称为“文景之治”。连一国之君都讲礼仪,我们要争做新时代好少年,怎么又能不讲礼仪呢?礼仪,让国家有大爱。礼仪,同样是新时代好少年的基础!

但是,有了礼仪,而没有奋进,我们能称为“新时代好少年”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有了奋进,才能让自己给国家奉献。奋进,可以说是成为好少年的屋脊部分。

曹植曰:“翳轻躯而奋进兮。”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应该奋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知识的天空飞去。现在已经不是原始社会了,而是崭新的知识的时代!唯有知识,才能让国家更加富强!而这样重任,就在我们的肩上!为了国家的富强,我们应该奋进!凭借着这股精神,我们可以像闻一多先生的“读书成瘾”一般,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把时间换为知识;也可以像“韦编三绝”的故事一样将书本变为知识而烂熟于心。这样才能为国出力。所以,我们应该储蓄知识,以待到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作为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是没有不奋进的理由!

但是,有了礼仪,有了奋进,我们就是新时代的好少年了吗?不一定!仅有这两样,我们只能说是未来可能会对国家有帮助的人,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还需要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颗想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心。

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不把一切时间用在学习上,还可以将心思放在放在更多的地方上。如果只会读书,那不免会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要做新时代好少年,我们更应该“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可以多看新闻,了解国家的动向;我们还可以多读读军事杂志,跟上国家的步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保证能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博学的,进取好少年!

晓礼仪,明奋进,知进取。让我们集三位为一体,共同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三】

每当我站在国旗下,聆听着雄壮的国歌,仰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时,心中就情不自禁涌起敬仰、庄重之情。当胸前那条用烈士鲜血染成的红领巾,在风中飘舞时,我的脑海中便会出现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誓言!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可曾想过,现在我们如此安稳的生活是如何得来的?对,是那些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烈士牺牲所换来的啊!

回顾过去,祖**亲伤痕累累。自乾隆年后,在安逸的环境下滋生了享乐腐败的情绪,战斗力大不如从前。清政府渐渐开始堕落。1838年鸦片流入中国,林则徐受命在x到任,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尽数销毁。因这件事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为打开中国市场的大门,英国以此为借口,派出了远征军侵华。清政府腐败的封建制度已抵抗不住英国的侵略。最终这一次战斗清政府战败。英国伤亡523人,中国伤亡22790人。因这场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x条约》!这时的中国已成了一个人人都能随便咬一口的美食。

但悲剧似乎还没有结束。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我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了一场侵华战争,这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当时东北地方当局和国民政府依据蒋介石的对日消极态度,错误地采取了不抵抗政策,次日x城即告沦陷。不到半年,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乡亲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世界的“9。18”事件。

中国人民是不屈的,是顽强的,他们众志成城,经过整整十四年的抗战,终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

而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中国走向了世界,走上了改革开放这条辉煌的钻石路。中国这条沉睡许久的巨龙苏醒了!当得知中国的演员为了中国的主权,放弃参加国外的演出时;当看到中国的学生因听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而上街游行以示抗议时;当一个个海归的游子,用知识报效我们的祖国时,使我们更深刻地感受到“爱国之心”的巨大动力。

“爱国之心”才真正代表着一个民族的信念,才真正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他虽然不是与生俱有,但他可以厚积薄发;他虽然不是上帝,但它能决定一个国家的兴亡;他虽然不是利剑,但它永远是对外最有力的武器。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四】

当我读完这本书中所有故事的时候,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意外”之感深深地萦绕在我心头!

故事里面的100位主人公,一个个用他们瘦弱的身躯,肩挑起一个个家……他们无一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在恐怖病魔面前毫不畏惧、乐观面对死亡的小天使——单一鸣;有为了自己梦想而“飞”起来的居政;有不惜牺牲自己宝贵时间去帮助另一个需要帮助却并不相识的人的于子成……

这些真实的故事仿佛一个神奇的望远镜,使我足不出户,便看到世间百态。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曼齐的故事——心灯。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张曼齐帮助了一个灾区女孩罗澜。张曼齐帮罗澜解除了生活问题、家庭问题,还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事情……最后,她们成为了好朋友,深深的友谊构成了一盏心灯。

读完这个故事,我心里除了感动,还有害羞。想起我平时,下课有同学请教我一些问题,我都不理他们,只是随便敷衍一句:“我不知道。”“你问别人吧,现在有事儿呢。”更别提帮助灾区的人了!不光是这样,我平时还显得有些“吝啬”。妈妈的手机丢了,我哭得稀里哗啦,最后还要让妈妈反过来安慰我……和张曼齐比,我真是太差劲了!

书中的故事,是一些真实的好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一群值得我们尊敬的人。所以我们要多读这些好故事,向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人学习!一个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深深地印刻在我心里。我一定要努力,也争取做一个美德少年!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五】

首先在这里,我要提前说明——我们出生在二十一世纪,是一群幸福快乐的少年,我们的先人早已用尽热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为了我们创造了一个相当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珍惜。可是,在科技发达的未来,国家的重任还是要放在我们的肩上,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能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我们要记住,我们是社会的栋梁之才,我们应当把自己的国家管理的有条不紊,党和人民教导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过,守纪律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举一个例子——雷锋,一个在世上仅仅活了22年的人,却帮助了无数人,它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了无限的人。雷锋,一个令中华人民乃至世界人们熟悉的名字,他视名利为粪土,这样的精神有谁能做出来呢?他的精神激励了多少人,他的精神又跨越了时间,飞到了__年后的今天,这怎能不让人敬佩呢?其实,雷锋精神的实质在于: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抽出时间帮助别人,全心全意的为人民服务,我们要向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珍惜时间,用知识武装自已,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也建设和发展了自己的国家。这样,你就一定是新时代的好少年!

其实啊,做为现在的好少年也不一定要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凡事都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每节约一滴水,节省一度电,爱护树苗,做好自己的每一次作业,上好每一节课,把垃圾及时放到垃圾箱里。对自己要克制、约束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对人感恩,尊重、爱护同学和身边的人。爱护公物,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对事尽力、认真负责,诚实、正直。这不都是对生活负责的充分体现吗?

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品格优良、有礼有德、乐于助人、遵纪守法的四好学生。这样,为了祖国的强大,多添一份力量,为了我们的未来,为了自己的祖**亲,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吧!今天,我们还是株株幼苗,还在学校这片沃土上成长,明天,我们就是栋梁,撑起自己的祖国,使国家更加繁荣富强!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时代好少年》。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__周年纪念日之际,胡锦涛殷切希望全国少先队员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从小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好少年,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接班人。争当一名新世纪的好少年,犹如路标,使我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犹如明灯,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别看我年纪小,可大家都夸我是时代好少年呢!小时候,我在家里,只是在妈妈炒菜时帮她递递盘子;扫地时,帮她拿拿扫把。后来我学会了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每天吃过晚饭后,看着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我就主动要求去干各种家务活,他们逢人就夸我是劳动小能手。在学校,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已成为我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大乐事。因此,老师和同学都夸我是雷锋式的好少年。

每次外出时,我从不损坏公物,不乱扔垃圾。一次,在科山公园里看见一群年轻人在践踏草坪,我就连忙上前去劝阻他们。当时,旁边的游人都伸出大拇指夸我是环保小卫士。总之,在家中,我是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学校里,我是一个乐于助人、学习刻苦的好学生;在社会里,我是一个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小公民。在生活中,我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在独处时,我还是一个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努力拼搏,与时俱进,争当时代的好少年吧!让我们爱自己的国家吧!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更加美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七】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我们的传统美德以德作为根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求我们要立志奋发,一个人、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奋发图强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从自我做起。

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热爱祖国,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了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品德优良,尊老爱幼,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拥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学习雷锋精神,要牢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亘古不变的真理,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挽起友谊的双手,向着未来,勇敢攀登;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勤奋学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好好复习,按时完成作业,要知道丰富的知识才是我们翱翔的翅膀;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孝敬父母,在家帮妈妈做家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遵守小学生守则,时时刻刻诀。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争当优秀的“美德少年”,要体魄强健康活泼开朗,用充沛的经历把建设祖国的重任扛在双肩。

今天,我们是一棵幼苗,在学校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的成长。明天,我们将是根根栋梁,撑起祖国的大厦,让它更加繁荣富强。让我们携起手,共同努力,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争当体魄强健,活泼开朗的好少年。

美往往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青少年应该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美德,让我们一起争做美德少年吧!

做新时代的好少年国旗下演讲稿文本【八】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做时代好少年》。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__周年纪念日之际,胡锦涛同志殷切希望全国少先队员能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努力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从小做一个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好少年,努力使自己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接班人。

争当一名新世纪的好少年,犹如路标,使我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犹如明灯,永远闪烁在我的心中。别看我年纪小,可大家都夸我是时代好少年呢!

小时候,我在家里,只是在妈妈炒菜时帮她递递盘子;扫地时,帮她拿拿扫把。后来我学会了洗碗、洗衣服、整理房间。每天吃过晚饭后,看着劳累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我就主动要求去干各种家务活,他们逢人就夸我是劳动小能手。在学校,我尊敬老师,团结同学,主动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这已成为我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大乐事。因此,老师和同学都夸我是雷锋式的好少年。每次外出时,我从不损坏公物,不乱扔垃圾。一次,在科山公园里看见一群年轻人在践踏草坪,我就连忙上前去劝阻他们。当时,旁边的游人都伸出大拇指夸我是环保小卫士。

总之,在家中,我是一个孝顺父母、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学校里,我是一个乐于助人、学习刻苦的好学生;在社会里,我是一个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小公民。在生活中,我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在独处时,我还是一个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努力拼搏,与时俱进,争当时代的好少年吧!让我们爱自己的国家吧!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更加昌盛,更加美丽!

篇7: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我们要做一个健康的孩子!首先就要懂得讲究卫生。不仅要讲个人卫生、饮食卫生,也要讲环境卫生、运动卫生以及心理卫生。

真正的健康应该“表里如一”。身体健康,心理也健康。

一个身心健康的少年,不仅要具有强壮的体魄、充沛的精力;还要有敏捷的思维、乐观的性格;同时要有一颗关爱他人的心。哪个同学如果只顾自己漂亮干静,却从不参加集体劳动。那他得到的也只能是自私的健康、短暂的健康。我们要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做起,用共同的劳动创造美好的环境,构筑健康的集体。

我们要从小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坚持体育锻炼;学习时要劳逸结合……这样做,身心的健康才能得到长久维护。

健康的身心是我们将来服务社会、适应社会的保证。少年时拥有健壮的身体,长大后建设强大的国家。我们身为小学生,心怀大世界。我们生长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就该给世界清新纯净的笑脸。

我们是初升的红日!我们是初胎的奇花!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

同学们,伸出我们稚嫩勤劳的小手!远离疾病、烦恼;拥抱健康、快乐!树新风,讲卫生做身心健康的好少年。

篇8: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三年级x班的xxx。今天我们演讲的主题是“做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俗话说得好:写字有书法,弹琴有指法,绘画有画法,家庭有家法,国家有国法。一切皆有法可依。中国有句古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个规矩,否则就什么也做不成。对国家、社会来说,这个规矩就是法。而正是因为有了各种法的约束,国家才能安定祥和,家庭才能和睦温暖,我们才能在和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习近平爷爷说过:“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更要从小培养法律意识,养成学法、知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积极参加法制安全教育,增强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安全观念;2.严格遵守校纪班规,不迟到早退、不打架骂人、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保证良好的课堂和校园秩序;3.尊敬长辈,爱护幼小,文明用语;4.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玩耍追逐。

篇9:努力做李林森式的好干部

李林森是一本厚重的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教科书,促我们深思“我是谁,想着谁,为了谁”,教我们如何干事做人。学习李林森要以他为标杆和镜子,经常对照自己,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努力做到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

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像他那样“吧忠诚作为一种职守”,坚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在事关西藏发展稳定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学习他吧群众当亲人,对得起良心,只有心中装着群众的干部,群众才会永远铭记他。李林森曾说:“我这个组织部长不是给个人党的,是给党当的,是给老百姓当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始终把群众放在心里最重要的位置,身体力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把群众意愿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依据,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排忧解难。

学习他终生坚守本职,不抛弃不放弃。李林森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对组织工作的满腔热忱,荡涤着每一个干部的灵魂。他身患绝症仍顽强拼搏,割舍不下挚爱的事业;三次晕倒抗洪抢险一线,被群众称为“救命书记。”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闪耀着党性光辉,体现着使命担当。

当前要把学习李林森精神与搞好换届工作相结合,确保换出导向,换出活力,换出风清气正。李林森同志公道正派,任人唯贤的政治品格,是指导我们抓好换届工作的宝贵财富。当前,阳明区正处于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领导干部,带领干部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要把换届作为一个“竞技场”,让那些有领导才能,有全局意识,有真才实学,有实践本领的干部脱颖而出,走上重要岗位;要把换届作为一台“甄别器”,让那些投机钻营,跑官要管者“无处偱形”。通过换届让阳明区的政治清明,社会更和谐。

篇10: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形象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别人看来他身上的那股傻劲和憨厚,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讲到他的“傻”和“憨厚”,很多人眉宇间会露出不屑和嘲讽。但是,换句话说许三多的“傻”也就是就是聪明人所说的执着,只是执着的程度不一样罢了,因为许三多不是天资聪明,所他比一般的人更脚踏实地,比一般的人更加执着,同时也取得了一般人所没有的成就。

许三多的成功绝非偶然,就像李涛博士解析的许三多的成功主要有四点:正确的观念、努力到位、时机适当、自身的管理能力。其实我们稍微的归纳一下可以发现,成功无非就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产物,内因是主导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只有主要方向对了,所有的外部环境都会顺理成章逐渐发展开来,所有的事物也就会向着我们预期的结果发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想事成”。李涛博士把许三多的正确观念总结八个字:忠诚、老实、执着、认真,正是这简单的8个字缔造了许三多的人生价值观,奠定他的成功基础!在许三多身上还有一种品质——简单,他做任何事情不会左思右想、前怕狼后怕虎,不会在意外界对他的看法,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就像修路一样,放在一般人,最担心的就是在草原上到哪里去找这么石头?就算,建材齐全,今天这个战友打击一番,明天那个战友打击一番,三五天过后,相信自己也会动摇,最后无及而终。人的思想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当思想太过复杂的时候,其实就是两种思想在做斗争,不是积极的打败消极的,反之,就是消极的打败积极!在许三多的班长和战友看来,许三多就是有点傻,一根筋——要把路给修好!正是这种强烈的意念,驱使着他走向了成功!有很多时候,我们何尝不是经不住外界的言论压力而选择了放弃呢!在“想到”与“得到”之间永远都隔着一条河,这条河叫“做到”,太多的想法和创意因为“动摇”在这条河流坠亡,其实只要我们坚持,总能游到胜利的彼岸,得到属于我们结果。

篇11: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心得

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0年。一个县委书记病逝50年后,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仍然回响在神州大地,引起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这说明虽然时代变了,但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仍然为社会所需要,为大众所认可。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时年仅42岁,他在兰考只工作了475天,却把共产党人的本色诠释得淋漓尽致。心里永远装着百姓,一切发展为了百姓。这是焦裕禄精神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无论是“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还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无论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还是“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无不诠释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50年来,人们对焦裕禄精神的呼唤,既是在呼唤党一贯同群众血肉相连的好传统,也是在戳那些把党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的人的脊梁骨。

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首先要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焦裕禄同志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帮助群众。即便在他肝部痛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的时候,仍然坚持工作、坚持下乡,直至被强行送进医院。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前进的最有力支持,有了人民的支持,则无往而不胜。为人民服务不讲价钱,为人民服务不论得失,这样的干部才是值得信任的干部,才是能够撑起一片天的干部。

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重点要学习他敢于担当的奋斗精神。焦裕禄精神的主线,贯穿着强烈的担当意识。

今天,我们学习焦裕禄,关键要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领导干部带头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全面的而不是有选择的。我们常说,一具体就深入,一深入就生动。群众从来都不喜欢虚的,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带头示范,从一次办证、一次接访乃至一顿工作餐等具体事情做起,一步步做细,一个个做实,才能达到徙木立信的效果。人们评判一个领导干部的作为和作风,不仅看他做了什么,还看他没做什么。一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那块最短的木板。在群众家门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样要树立这种“木桶思维”,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选择性改作风”。在这方面,焦裕禄正是一面镜子。焦裕禄精神之所以能穿越时光,与今天的教育实践活动高度契合,就是因为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体现在每一件事当中。像焦裕禄那样事无巨细,把带头作用体现在方方面面,领导干部才能赢得群众口碑。

篇12:做铁人式的好少年演讲稿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五千年发展的历程中形成的代代相传的美德,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近代中国的革命先辈更是将这些美德发扬光大,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就是要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做道德规范的实践者。

同学们都感觉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同学们,你们是否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当年,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忍受饥寒,吃树皮、野草,喝雪水、泥水。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开国领袖毛泽东曾说过“浪费就是犯罪”,他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37次、穿了20年。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更是个生活勤俭节约的人,他有一件补了又补的衬衣,别人叫他换新的,但他舍不得丢掉,每次破的时候都会叫邓奶奶戴着她的老花镜,一针一线仔仔细细地帮他缝补好。这件衬衣虽然有许多补丁,但他洗得干干净净,穿在身上他觉得很满意,依然显得精神抖擞。雷锋叔叔的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他在部队时每人发两套军装,当班长把这些东西发给雷锋时。他却说:“有一套就够穿了,我现在穿的这套带补丁的衣服,也比我小时候穿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剩下一套给国家节约啦。”发生在老一辈革命前辈身上的这些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今天读起来仍感人至深,对我们每一个人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教育意义。革命前辈们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我们开创了幸福的生活,今天,我们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装;

可以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到学校里学习文化知识;

可以去公园里欣赏奇花异草。我们不愁吃,不愁穿,生活无忧无虑。但是生活条件再变,物质再丰富,也不能丢掉勤俭节约的本色。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辅导方案下一篇:我初中的一位好老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