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分的解释及造句

2024-04-12

福分的解释及造句(精选13篇)

篇1:福分的解释及造句

1、有时,福分是以困境的形式来到的。

2、对她来说,名声是工作的一部分,既不是福分(虽然珠宝很漂亮),也不是诅咒。

3、这一切是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这也是他们的父亲对他们所说的话,为他们所祝的福,都是按着各人的福分为他们祝福。

4、这一切是以色列的十二支派;这也是他们的父亲对他们所说的话,为他们所祝的福,都是按着各人的福分,为他们祝福。

5、因为他欺骗了我两次:他从前夺了我长子的名分,你看,他现在又夺了我的福分。

6、收到这个诊断结果后不久的一个晚上,肯兹尤斯回想起他所成就的事业和上帝赐予他的.福分。

7、福分是什么?

8、以撒说:“你兄弟已经用诡计来将你的福分夺去了。”

9、我们都听说过研究表明数典福分、或进行某类感激冥思将会提高快乐。

10、成功的男人背后总有一个优秀的女人。不是妻子就是母亲,如果两个都是,那他确实享受着双倍福分。

11、我的福分不浅,从长辈那里继承了一套精美的瓷质茶杯。

12、耶和华是我的福分。我曾说,我要遵守你的言语。

13、这就是蒙福的第一个法则:让你的福分流淌出去。

14、让我们多想想上帝赐予我们的福分。

15、一会儿他觉得自己平静了一些,也比较快乐了一些,因为直到现在他才开始相信自己的福分。

17、你和利未人,并在你们中间寄居的,要因耶和华你神所赐你和你家的一切福分欢乐。

18、我说,你是我的避难所。在活人之地,你是我的福分。

19、以色列丢弃良善(或作福分),仇敌必追逼他。

20、因为对所有的信徒来说,那确定和保证的命运是荣耀的福分。

21、但是,神告诉我们孩子是应当受欢迎,值得庆祝的福分。

22、诱惑正直人行恶道的,必掉在自己的坑里,惟有完全人,必承受福分。

23、上帝赐福我们,使我们能把这福分带给他人。

24、但愿上天最美好的福分都落在你们两人的身上,我亲爱的孩子们啊,这就是你们的母亲所献的祈祷。

25、祂要求亚当,如果人类要领受上帝永远的福分,就必须遵守律法。

26、事实上,那是天大的福分。

27、原来当我们接受了耶稣为救主,我们就会取得我们所渴求的长子福分。

篇2:福分的解释及造句

道钉解释

【意思】: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钉子。

道钉造句:

1、从那根道钉穿过他的大脑之后他就完全变了一个人。

2、债务顾问机构形容过去几个月前来质询的人是突然冒出来的道钉。

3、1869年,在“金色道钉”(GoldenSpike)被钉入枕木、从而宣告第一条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完工的当天,人们举行了盛大庆典。

4、七星瓢虫的幼虫身体长,呈黑色,像道钉一般还带有橙色或黄色的花纹。

5、在这个范围内还散布着引人入胜的其它背景星系,还包括道钉状的前景恒星。

6、各种尺寸颜色形状可镶嵌在不同型号的道钉上,发光的强度系数根据反光珠的数量和向前的角度不同而各异。

7、八月二十日和二十一日,也就是周五和周六的早七点到下午五点工作人员将关闭所有SR530路段的通道,在OSOLOOP路的两个入口之间把太阳能道钉安装在高速公路的中心线位置。

8、来看著名的菲尼亚斯-盖奇的例子。一根铁路道钉破坏了他大脑的额叶,把他由冷静、勤勉的工人变得一无是处。

9、在虚拟试验场场景中实现了对车辆相对于磁道钉位置的检测模拟,以利于后续自动控制模型的处理。

10、但当你达到五级热度,你将会遭遇路障,道钉,直升机,以及联邦武装车队。

11、等道钉固化4个小时后,撤掉安装隔离设施。

12、取适量胶水均匀涂抹在道钉上。

13、将道钉紧紧按在安装位置上,确保方向正确,如果胶水多了,一定要清理干净;

14、在磁道钉导航的自动公路系统中,在车道中心线上埋置间距相同的磁道钉作为车辆的导航标记。

15、磁道钉是基于磁信号导航的自动公路系统最重要的道路引导标志。

篇3:福分的解释及造句

一、艺术理念的消解与艺术的生活化

在抽象绘画把回归绘画艺术本体价值的主张在实践和理论领域进行积极探索的20 世纪初期, 一种反艺术的主张和观念也在悄悄的潜滋暗长。1917 年2 月, 马塞尔·杜尚把一小便器署上“R·Mutt”, 送往纽约独立美术家协会美展厅, 取名为《泉》, 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他解释说:“一件普通生活用具, 予以它新的标题, 使人们从新的角度去看它, 这样, 它原有的实用意义就丧失殆尽, 却获得了一个新内容。” (1) 人们称此为“现成品艺术”。自杜尚以后, “现成品”成了创造的一种方式, 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杜尚的启示和意义也就在于他通过自己的人生向世人证明:“艺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它不值得这样被我们推崇, 艺术应该成为非艺术, 我们应该无分别地对待人类的各种活动, 这样我们就能够从自造的牢笼中走出来。” (2) 作为艺术理念的革新者, 杜尚所“嘲笑的不只是艺术的陈旧和拘泥, 而是人类认识和对待世界的狭隘和刻板, 这狭隘和刻板够他拿来笑话一辈子了”。 (3) 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的对于艺术既有价值的解构性批判之后, 艺术与非艺术、艺术与生活、艺术品与生活现成品之间的界限消解了, 这一切, 都建立在对于艺术既成观念的意义解构性分析的层面上。艺术区别于其他存在的意义变得模糊和不确定, 艺术之所以作为艺术的意义在一系列的追问中失去了其神秘的原发性意义。于是艺术的观念消解了, 其后的艺术史也变成了“不是艺术的艺术史”。

二、由抽象艺术走向观念艺术

在抽象绘画的发展历程中, 对于艺术中精神性因素的强调是前所未有的, 艺术创作者精神成为了构成作品的重要部分, 通过纯粹的形式传达纯粹的思想成为了一个共有的指向。但是在20 世纪60 年代之后, 艺术演化成一种单纯体现艺术观念的行为。艺术从传统带有技艺性的艺术实践中剥离, 艺术成为了一种单纯的观念行为。“他们拒绝用身体的物理属性来进行艺术体验, 也拒绝用思维和情感进行艺术实践, 而试图用一种抽象的观念来推演不同的存在现象。” (4) 艺术的观念化不是一种突发奇想和艺术的规律特殊变异, 其有着比较清晰的时间脉络和发展线索, “现当代艺术从拥有时代文化强势的西方开始, 上世纪下半叶很大程度上离开手艺, 走向观念化, 它要求思想的技巧远甚于手艺上的技艺。艺术的疆域被开拓, 各种日常的行为、元素和形态被引入艺术工作。” (5) 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一种事件和对于事件的体验行为, 抽象绘画阶段和之前的艺术品中的精神和外在的形式变得不可协调, 在艺术创作中出现了许多精神大于形式或精神与形式分裂的文本。艺术的观念化超越了艺术原有的既定概念, 艺术的创作成为了一种缺乏艺术实际文本的纯粹观念行为, “观念艺术不仅取消了画面形象、色彩、结构等传统因素, 而且也取消了绘画本身。” (6) 绘画从反对主题、形象、叙事、图解性的历程中一直向前, 直到发展成为消解自身价值的结果, 于是在这种情形下, 艺术的终结问题被提上探讨的日程。

三、艺术走向终结

20世纪的绘画艺术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不断变化的历史。在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艺术变革中, 绘画艺术耗尽了其能够涉及的所有的探索, 穷尽了其发展创新的各种可能性, 打破了以前基本上所有的束缚, 艺术无限制地扩大了其表现的领域。

贯穿黑格尔艺术进化观念的一个核心的词汇是精神。在象征型艺术阶段即最原始艺术阶段, 人们的精神显现没有找到更为贴切的形式来表现, 于是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或是人们推崇的对象加以艺术化处理, 这时创造的形象基本是具有崇高风格的艺术品。人们在社会早期不能确认本身的价值, 只能服从于自然、敬畏自然, 从自然的模仿中选取具有崇高性特征的对象来膜拜, 这时候的艺术显现的是形式的伟大和精神性的渺小, 此时的代表是金字塔。

在其后的发展中, 这种象征型的艺术在形式上难以满足传达精神的需要, 于是一种与精神相匹配的新的形式被引入艺术的形式之中, 那就是古典型艺术。古典型艺术相对完美地将形式与精神结合起来, 达到了相对和谐的境界。但是随着精神继续向无限、自由方向发展, 精神最终必然会彻底突破有限的感性形式的束缚, 浪漫艺术也要解体, 艺术最终整个要让位给哲学, 艺术的历史也就终结了。对于艺术, “黑格尔所设定的最高职能, 就是要把‘精神’从感性现象束缚里解脱出来。” (7)

丹托的艺术终结论的基础也是立足于历史的发展情境中进行考察。在《艺术的终结》中丹托写道:“最近的艺术产品的一个特征就是关于艺术作品的理论接近于无穷, 而作品的客体接近于零, 结果在终点存在着纯粹形态的理论。那么我们就可以说, 艺术快要终结了。”在理解这句话的层面上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其一是艺术在通过形式自律的自我批判的层面上使得艺术走向了纯粹的观念, 艺术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观念, 这也和黑格尔说的艺术要让位于哲学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其二是艺术自有明确的历史记录以来一直到20世纪后半期的艺术实践, 这个求新求变的路程的确穷尽了关于艺术所有的想象, 艺术在这种情形下只能是停留在原步, 不能再有任何创新的可能。艺术并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以致于消失不见, 只是作为创新的艺术不会出现了而已。

结语

总之, 抽象表现主义之后的艺术理论随着艺术类型的革新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既有的批评方式出现了话语失效的局面。在这种情形下, 新的艺术理论伴随着艺术的发展而出现, 以艺术的生活化、艺术的观念化以及艺术走向终结为标志的新的艺术理论在这时具有了一定的适用性, 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正如艺术批评家沃尔夫所说:“到了这样一个艺术理论代替艺术客体的阶段, 艺术进入了最后的航程, 它在一个精细的螺旋里一步步上升着, 它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字格的自由, 只剩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状凸, 最后便消失于它自己占有的微小的孔眼之中, 终于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艺术理论。” (8)

注释

1 (2) (3) 王瑞芸.通过杜尚--艺术史论笔札[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 (4) 杨旭.艺术被“观念”了[J].读书, 2008 (1) .

3 (5) 赵川.传为“流言”的艺术[J].读书, 2008 (1) .

4 (6) 常宁生.艺术何以会终结--关于视觉艺术本质主义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07 (3) .

5 (7) 刘悦笛.哲学如何剥夺艺术--当代“艺术终结论”的哲学反思[J].哲学研究, 2002 (2) .

篇4:魔力的解释及造句

【意思】:使人爱好、沉迷的吸引力。

魔力造句:

1、我认为那把钥匙有魔力。

2、我们是否应该欢庆电影带来的欢乐和魔力?

3、我觉得自己的感官中产生了一种新的强大的魔力,因为我能清晰地看到他们,虽然我知道他们应该是在很远的前方,远在视线之外。

4、但是氟是如何发挥其魔力的?

5、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个幻想的世界是如何通过沙子的魔力来实现的。

6、在经济领域,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似乎将太多的信心放在市场的魔力上了。

7、我敢肯定,在很多个哨岗,他们曾经渴望停下脚步,但是在那里没有他们企图寻找的魔力。

8、五天全神贯注于非凡的产业和风景之后,葡萄酒已能够代表黎巴嫩本身的魔力。

9、我本可以使她有足够魔力的,我本可以向她施魔法的。

10、这样说吧,我期望到现在为止所有人都同意:至少在下个10年,我们不会在市场上看到这样一个魔力BPMS。

11、开发你的观察力,学习你偶然看到的的设计中的每样东西。要让自己被新技术的魔力吸引。

12、我不由疑惑,在这个日常的世界中,平凡之物上的帷幕被掀开,难道是暮色中的魔力使然?

13、《狮子,女巫和衣橱》只是这部庞大的杰作的一部分,描述了这样一个奇怪的世界,里面充满了魔力,还有一些奇怪的半人半兽的生物。

14、在这个心灵深处的渴望中隐藏着在激情,实现自我,以及梦想中生活的魔力。

15、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菜谱有一样是做不到的:魔力。

16、根文件系统有一些魔力;其中包含的文件所占用的空间要比根文件系统本身的空间更大!

17、尽管有新技术,暗房的魔力仍然叫我着迷。

18、你需要一点魔力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19、尽管是一首精彩的曲子,但是《女武神的骑行》在这个流行时代的文明中多少丧失了些魔力。

20、第一场雪不仅是一件大事,而且是充满魔力的大事。

21、当推举可某人使得社区更好时候,我认为营销是有魔力的。

22、但他们经过自然开发,用我们无法预知的方式,用潜藏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魔力,开发出新奇、卓越的3.0版人类功能。

篇5:活埋的解释及造句

2、一些动物作为神和军事的力量的象征置放在他的周围——美洲狮、狼、鹰、隼、猫头鹰、响尾蛇——装在笼子里一起活埋。

3、与之相似的另一种梦境是你被抓获、活埋、困在网中、或者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移动。

4、祭献品范围甚广,囚犯、婴儿、纯洁的处女通通有份,而他们所要面临的是焚烧,断头和活埋。

5、这只恐龙可能是在不注意时被山崩活埋。

6、大约于公元283年,罗马政府以变节罪为名逮捕二人并将其活埋。

7、她想到会再次被活埋。

8、有村民说多达600人被活埋了,但是台湾消防署的数字只有100。

9、他在一片墓地里,他就要被活埋了!

10、据今日美洲地理社会报纸最新报道,在加州发现距今三万四千年的穴居时代被活埋的有机体。

11、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远东地区布拉戈维申斯克一名男子为进行耐力测试,在朋友家的`花园里将自己“活埋”,谁料弄假成真,命丧黄泉。

12、几乎有一半的日本守军是被活埋或战死在迷宫般的地下阵地和坑道里。

13、为何不能干掉他:根据最近一次的清算,他骗过了死神约11次,溺水,被警察碎尸,被投进水晶湖湖底,还被活埋过,他都幸存下来了。

14、为制止狂犬病(在中国导致人口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的蔓延,地方政府组织了大规模捕杀,将狗活埋或打死。

15、实验内容包括:将人吊起来直至窒息,将人活埋,将空气注入血管中和将人放入高压的室内。

16、这是一种害怕被活埋的恐惧。

17、好了,驴子终于上来了,并踢了那个试图要活埋它的农户几脚。

18、台湾消防署称有100名村民被泥石流活埋,但获救群众称被活埋的人数高达600人。

19、还有好几百人在瓦砾堆下被活埋。

20、如果找不到本人,便活埋他们的家属。

21、矿坑爆炸致使六十个人被活埋。

22、他们被敌人活埋了。

23、不幸的是,所有的人都被活埋了,城市也是!

24、那场地震中许多人被活埋了。

篇6:天明的解释及造句

2、我能安心的一晚上都躺在敌人的射程范围内,心里明知天明大家就白刃相见了,还是跟在自家床上一样呼呼大睡。

3、这时夜色已经黑透,看来就要这样一直黑到天明;我们仅有的一点光亮,似乎不是来自天空,而是来自河上,一桨又一桨的,搅动着那寥寥几颗倒映在水里的寒星。

4、他用同样的姿势呆到天明,在床上,上身扑在两膝上,被巨大的命运所压服,也许被压垮了,唉!

5、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才迷迷糊糊睡个十来分钟,很快又被冻醒过来,只好瞪着眼睛等待天明。

6、天明时,他已经非常疲惫、紧张至极。

7、夜晚,那位神秘的丈夫就会出现,和她共度良宵直到天明。

8、天明后,母亲和她的遗物,将化为灰烬,隐入神秘的深处。

9、伊比沙岛2007年6月,人们在俱乐部跳舞至天明。

10、我是深夜接到你的电话,轻轻地啜泣直到天明。

11、老人和大鱼的持久战又从黑夜延续到天明。

12、迈克尔想说点什么,但连开嘴巴的心情都没有了,叹了一口气,又躺下,睁眼到天明。

13、辣里有涩,我盼望天明。

14、当你18岁的`时候,她为你高中毕业感动的流下眼泪,而你跟朋友聚会到天明。

15、然后,把衣服覆盖在那株菊花上,嘱咐马子才千万不要偷看,等到天明,陶三郎依然卧在那里。

16、夜深越冷,不知道你是否回到家了,还是在路上伴烟天明。

17、你可以走路到天明。

18、妈妈正忙着从天明到日落。

19、学生们天明即起,以二列纵队绕着附近的松下空调厂慢跑。

20、我渴求你的亲吻,我想长伴你至天明,亲爱的。

21、栩栩如生想象在漆黑的夜里展开,安慰了梦者直到天明。

22、天明时,一堂醉得东倒西歪的大臣已没有一个还有帽带子的了。

23、等待到天明时我又要渡过白水。

24、当晚,佛陀的大弟子目犍连前来收集灯时,发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只剩下那名老妇人所供养的灯,一直烧到天明。

25、天明了,她来看他,才知道他傻傻的等了一夜,她又感动又羞愧,抱着他哭。

26、依我看,它也要跟我奉陪到死的,老人想,他等待着天明。

篇7:福分的解释及造句

“斯密问题”的首次提出应该归功于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家斯卡尔茨基,在其1878年出版的《亚当·斯密的道德哲学及其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这本书中,他认为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及的经济人是利己的,而《道德情操论》中论述的人性观是利他的。自此,人性在斯密的著作中被理解成了水火难容的对立———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者和经济学中的利己主义者。由此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斯密两部著作持久不断的争论,这就是经济思想史上著名的“斯密问题”。

在这两本名著中,斯密企图对人的行为及其动机背后的人性基础进行深刻的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构筑起一个庞大统一、兼容并包的思想体系。然而他的著作被后世学者人为地割裂与误读,造成学术界的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道德情操论》中,斯密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出发,认为正义感、同情心等道德因素对人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斯密指出,“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接着斯密进一步说明,“这种情感同人性中所有其它的原始感情一样,决不只是品行高尚的人才具备”,即使“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1]显而易见,在这里斯密把道德人与生俱来的“同情心”看做是驱使其行为的基本动机。而在《国富论》中,“经济人”这个词汇全书只出现了两次,但斯密对经济人的描绘可以用淋漓尽致来形容。他说:“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自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的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2]继而斯密论证了个人利益的追求怎样导致社会利益的提高。他又曾说过,“每个个人都努力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高程度……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2]斯密认为,人类天生就具有的互通有无、互相交易的人性基础是出自于利己主义的考虑,这不仅是社会分工的基础,也是推动自由经济进步的真正动力。

以上这两段精彩陈述分别出自《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被后世学者们广泛引用,用来证明“斯密问题”不是子虚乌有,而是真实存在。需要说明的是,对“经济人”普世信条的抨击之所以由德国历史学家首先发动,“斯密问题”,即两种互相割裂与对立的人性———《国富论》中的利己主义与《道德情操论》中的利他主义,也由他们首先提出。是因为他们反对理论经济学的演绎方法,提倡历史归纳的研究方法,强调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人的经济行为的影响。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既要考虑制度的进化历史,还要考虑经济制度在其中运行的政治、法律、社会和文化背景。与之相对应的是边际学派积极提倡作为“精密科学”的理论经济学,认为斯密的两部著作是基于同一思想立场,并把“经济人”的假设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假定前提,作为不可动摇的基石。

二、“斯密问题”争论的正反两方面

国内外学者围绕“斯密问题”的争论,主要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

一是斯密两本著作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矛盾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一种很有影响力的观点是前苏联著名经济学说史专家卢森贝提出的,在其名著《政治经济学说史》中,他认为“斯密问题”是确实存在的,斯密的经济学和伦理学的思想之间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斯密的这两本名著割裂了经济和道德世界的联系,研究道德世界的出发点是具有利他同情心的道德人,反之研究经济世界的出发点则是利己主义———具有工具理性的经济人所追求的完全是个人利益。同样,雅各·布瓦依纳也认为,《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对人行为的描述有本质的差别,两种人性的对立是无法调和的,否定“斯密问题”存在就是曲解作者的原意。

我国经济学家樊纲在“不道德的经济学”一文中明确表示,“斯密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他认为,斯密写《道德情操论》的时候,已经跳出了经济学的圈子,不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在进行经济分析,而是作为一名伦理学家在讨论问题。梁小民在《读书》杂志发表了“亚当·斯密问题之解”一文,文中认为,哲学家大卫·休漠的人性论对斯密有深深的影响。斯密的人性观不是一元,而是二元。从动物的一面出发,人是利己的;而从天使的一面出发,人又是富有同情心的。复旦大学陈其人教授也持相同的观点,认为斯密的“道德人”实际上是自然人或氏族人的道德规范的人格化,而“经济人”脱胎于商品经济的大环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产物。斯密混淆这两者,离开人活动的环境孤立地谈人性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与此对立的观点则认为,斯密的两本著作之间、伦理学与经济学的思想体系之间、“经济人”与“道德人”之间是内在统一的。这种观点最坚强的捍卫者是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他认为经济学本质上主要是“研究在人的日常生活事务方面最有力、最坚定地影响人类行为的那些动机,这个动机是为一定数额的货币所引起的”[3]。可见,在马歇尔看来,人们对货币财富的渴望与追求是影响人类经济行为的决定性因素。虽然马歇尔同时也承认“经济动机不全是利己的,对金钱的欲望并不排斥金钱以外的影响,这种欲望本身也许出于高尚的动机,经济衡量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包括许多利人的活动在内”[3]。马歇尔的观点是道德人的利他也应该进入经济人效用函数,“经济人”的普世信条在社会科学中,至少经济研究中应该坚持。

我国已故的老一辈经济学大师陈岱孙先生也认为所谓的斯密问题是一个伪问题,因为那个时代苏格兰大学里的学科划分,经济学和伦理学都是道德哲学的构成部分,斯密在两本书中对不同的方面给予强调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能因之而认为二者之间就必然构成不可调和的矛盾。朱绍文老前辈2010年在《经济学动态》杂志上还专门发表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感情论》与所谓‘斯密问题’”,认为汉语翻译有误。《道德情操论》中的“情操”是指“感情”与“情感”,“亚当·斯密问题”是一个莫须有的伪命题。《道德情操论》的中文译者蒋自强教授也认为,虽然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是本质上二者是一致的,《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这两部著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是从两部著作的交替创作、修订及斯密整个研究框架、写作计划安排来看,都不能断然下结论“斯密问题”是斯密有意安排,其学术思想体系在本质上存在着对立。二是《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都是从人的利己行为本质出发的。在蒋教授看来,各种利他都是“一种开明的自利”,人们的利他行为无非是“自爱”的拓展和延伸,也应该进入一个人效用函数。

上述的观点构成了“斯密问题”的争论双方,可以说莫衷一是,都很难相互说服。笔者认为,要深刻理解所谓的“斯密问题”,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

三、“斯密问题”的重新解读

1. 写作背景决定的创作意图否定了斯密矛盾的存在

在斯密时代,思想家们开始重新构建对人类和社会关系的理解,这种努力是文艺复兴及自然科学发展的结果。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提倡理性和科学,削弱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宗教学说。17—18世纪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发展强调了自然主义,形成了用自然力解释社会现象的观念。这一时期对自然科学进步的最大推动力来自牛顿,其《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揭示了宇宙万物在运动、引力、能量守恒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达到均衡的机制。在牛顿哲学的影响下,寻找与自然秩序一致的社会秩序,建立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社会和谐成为当时思想家的任务。斯密将牛顿哲学看成是“人类曾经做出的最伟大的贡献”,《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体现了他对于道德和社会牛顿式秩序的理解。《道德情操论》阐明了道德世界的和谐与秩序的建立,而《国富论》则将世界是一个和谐而秩序的机械装置这一思想扩张到政治经济学领域。

2. 两部名著的交替创作与当时的学科划分否定了“斯密问题”的存在

斯密的两部著作充分地利用他在格拉斯哥大学讲授道德哲学和在爱丁堡大学讲授经济学的讲义。1759年4月,斯密在对道德哲学讲稿第二部分加工整理的基础上,以《道德情操论》为书名出版了对其一生影响深远的伦理学著作。这部杰出的著作不仅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而且从法学、哲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多维度的角度,对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作出了探讨。从1759年到1774年,《道德情操论》共出了四个不同的版本(1759年第一版,1761年第二版,1767年第三版,1774年第四版)。在对《道德情操论》修订的过程中,斯密充分利用道德哲学讲稿的第四部分,以及他在格拉斯哥大学所作的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演讲稿,又酝酿创造了《国富论》。《国富论》于1776年出版,1778年,他又修订出版了《国富论》第二版。《国富论》出版之后,斯密也没有停止对《道德情操论》的修订工作,1781年他又出版了《道德情操论》第五版。1784年和1786年出版了《国富论》第三、第四版后,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即1790年,他终于完成了《道德情操论》第六版的重大修改和出版工作。从以上两部著作的交替创作、修订再版过程,可以发现这两部著作对于斯密来讲是密切联系的整体,绝不能任意割裂两者之间在创作计划上、内容衔接上的联系,把两者对立起来看待的观点是不可取的。

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国富论》所阐述的是经济学主题,而《道德情操论》所研究的是伦理道德问题。二者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前者属于哲学中的伦理学,而后者属于经济学中的理论经济学。但在斯密任教的年代,根据苏格兰大学的学科分类法,两者都是“道德哲学”这一门大学科下的分支学科。按我们今天的话来讲,道德哲学是一级学科的话,伦理学是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只能是三级学科,它们也不是并列的关系。斯密的教职是格拉斯哥大学的“道德哲学”教授,其讲授的道德哲学内容宽广,包括神学、伦理学、法学和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分属于政治学门下。可见,道德哲学囊括了今天社会科学的许多方面。

从斯密的创作初衷来看,他最初的计划并不仅仅是写出某一方面主题的著作,而是写出一部著作能涵盖道德哲学的全部内容,揭示人类行为的本质属性及其人类生活的终极目的,从而建立一个庞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实现社会科学的大综合。后来斯密显然没有完成这个宏大计划,只写出了伦理学的经典———《道德情操论》和政治经济学划时代著作———《国富论》。由于斯密临终前烧毁了他没有发表的全部手稿,今天我们也难以了解他这个庞大理论体系的框架。只要看一下斯密《道德感情论》的第六版,他在书中第一页就强调了“本书第一版的最后一段话”,《致读者》。大意是“我将在其他著述中,不仅进一步阐述关于法律和政治的一般原理,以及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阶段所发生的不同革命,不仅关于正义,还要涉及警察、税收和国防以及其他有关法学对象的事情。在《国富论》中我至少已部分地完成了我的诺言。……虽然我年事已高,很难指望如愿地完成这个巨大工作,但我并没有完全放弃这个计划。从我打算要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这种责任感出发,我仍希望能继续完成它。”可见,斯密是想把二者统一起来,并没有向后世留下“斯密问题”的主观意愿。

摘要:亚当·斯密是英国著名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他的研究领域横跨当代好几个学科。斯密的名著《国富论》有经济学“圣经”的美誉,而《道德情操论》则是伦理学中的经典。然而,正是这两部传世佳作带来的所谓“斯密问题”,引发了后世学者关于人的本质究竟是利己还是利他的争论不休。基于此,通过梳理文献,考证“斯密问题”的由来,归纳国内外学者关于斯密问题的观点,最后诠释自己对此问题的解读。

关键词:斯密问题,道德情操论,国富论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8:跑鞋的解释及造句

2、那么你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让你的跑鞋退休呢?

3、顺便说一句,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空间塞进跑鞋,而你又住在空旷的地方的话,赤脚跑会对你的骨骼和形体更加有好处。

4、又或,我准时到场了,但却遗忘了我的跑鞋,或者别的重要性用具——例如我的跑步护兜。

5、我的脚后跟总是从我买的每一双跑鞋里滑出来。

6、当你决定用这种方式训练,你就会明白这种说法绝对是正确的。也有可能你穿上传统的跑鞋后再也跑不出原来的速度。

7、那么你怎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让你的跑鞋退休呢?不要用鞋跟来决定是否应该换鞋子了。

8、平底鞋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跑鞋比起性感的高跟鞋来,会使你的`关节受到的压力更大。

9、还有一些差点进入奥运会的小玩意和创意,比如在自行车车把内灌注冷却剂,每跑一步都会散发出薄荷味的“舒缓”跑鞋等。

10、你在购买跑鞋使会考虑哪些因素呢?

11、如果你已经有了一双跑鞋而你又怀疑它们是否是正确的尺寸,那你可以检查你大脚趾的的位置。

12、巧克力和跑鞋的销量节节攀升。

13、专家说高级跑鞋甚至有可能会导致受伤。

14、因此,他们鼓吹通过各种诸如缓冲、稳定或者动作控制等等的跑鞋,来提供“保护”,而不是在动作上提高技巧。

15、跑步的时候要记住穿一双好的跑鞋,这很重要,否则很可能弄伤自己的膝盖。

16、如果你有一般或者严重的脚内翻,那么你应该选择动作控制跑鞋。

17、跑鞋的价格对于跑步者而言很重要吗?

18、尽管我还没打算要真的扔掉我的跑鞋,但我确实不像以前那么多的穿它们了。

19、她说的很对。高价往往能买到高质量的产品,但对跑鞋却未必如此。

20、一双有“侵略性”的跑鞋(或者是越野鞋)会很有帮助。

21、如果你的问题是由于你的脚造成的,那么解决方案就是换一双跑鞋。

22、最新研究发现,穿跑鞋实际增加了脚踝、膝盖和髋关节承受的压力,甚至在行走时比穿高跟鞋还要严重。

23、如果上面的网布看起来呈拉伸或者撑起来的样子,那就说明脚在中底上打滑了,或者大底的花纹已经磨光了,就该买新跑鞋了。

24、跟普通的跑鞋不同的是,这种鞋加大了磨擦力和支撑力,还有许多是用水来增力缓冲力。

25、你会不会对价格昂贵的跑鞋更偏爱一点?

26、该鞋本身就是一不同寻常的跑鞋。

27、如果你想搞清楚现在穿的跑鞋尺寸是否适中,检查一下大脚趾的位置。

篇9:同样的解释及造句

2、如果你对我无礼,我就以同样的无礼予以回敬。

3、当你追溯文明的进步时,你可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4、你知道一块铅是否比同样体积的铁重?

5、你做同样的事情吗?

6、那时和自从那时起,我常常问我自己这些同样的问题。

7、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是被美国人民出于某些同样的原因选举出来的。

8、所以我们不能做同样的事情。

9、现在我们也必须作同样的事。

10、我本来不会特别记住这样的一件事,只因为同样的事又在别的场合发生过。

11、当我爸爸在那件事之后否认她的时候,我知道他总有一天也会对我做同样的事情。

12、是的,外面那棵树是你的亲戚。同样的,所有的虫子和青草都是。

13、我对他也有同样的看法。

14、所以无论他对女方做了什么,他们都会对他做同样的事。

15、而在我们英国,也有同样的问题。

16、这样做你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完成更多事情。

17、所以我们在同样的环境里,设置了两种不同方式。

18、热心的人同样热爱他们所做的,而不管金钱、头衔或者权威。

19、他同样喜欢做这样的.事情。

20、我也有同样的问题。

21、我也有同样的观点。

22、当我看见的时候,我的眼睛里似乎有什么东西,我希望当他画这幅画的时候也有同样的东西在他的眼睛。

23、每个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在做正确的事情。

24、我同样有一些问题关于这个秘诀。

篇10:用途的解释及造句

2、煤的用途何止那一些。

3、然而,如果不帮助他们,他们不会发现石头的美丽和用途。

4、我列举每个快捷方式或者操作符,和它的用途,以及使用它的例子。

5、除了睡觉外,不要使你的床做其他用途。这就意味着,不要在床上读书、看电视、吃东西或是发愁。

6、但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元素拥有不同的定义和用途。

7、当然是因为它们的日常性用途。

8、所有这些用途都依赖于对消息中所包含数据的获取和可能的更改。

9、然而这并不是字符串分析的唯一用途。

10、我在这里提到它们是因为它们有一个重要的用途:它们有助于控制对存储在服务器上的状态的`访问。

11、您也可以将一个表用于所有数据类型,或按用途划分表。

12、我们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扩展它的用途并编写相关文档。

13、在代码中使用客户名称或引用,您实际就是让代码立即变得落伍,限制了其用途。

14、但我还将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科学是在为民众服务的过程中显示它的用途和价值。

15、但是专家质疑了这是不是宝贵的资金的最佳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甚至无法养活它们的人民的国家。

16、在单一环境中使用两种功能,该服务只能使用一次,因为它们都是为特定的用途设计的。

17、这个函数通常用于调试,但是它在内核中还有许多其他用途。

18、可以有的最好设计工具之一是一间专为该用途设计的房间。

19、它们的用途差别在哪?

20、有些模式逻辑上是等价的,但是用途却不同。

21、但是,就像这种类型的其他工具一样,它的用途取决于使用者。

22、实例元数据的另一个用途是将信息传递到映像。

23、它具有多种用途,当您需要移动数据时,无需额外的磁盘或在备份基础架构中运行不必要的命令。

篇11:薄储层测井解释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1 薄储层解释精度影响因素

由于储层的厚度不同, 所以其对常规的自然电位以及电导率的相应程度也是不同的, 常规的探测仪器的分辨率相对较低, 当初层的厚度在一米以下时, 其受围岩的影响相对较大, 测井获取的相应值相对较低, 并容易出现偏差。

1.1 常规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通过交变电磁场来对岩层导电性进行研究的常规方法, 但由于岩层的结构相对较为固定, 所以为了对深度进行探测, 就会忽视了纵向的探测, 这也就导致纵向探测率的数值相对而言缺乏一定的精准度。通过视电导率曲线与储层厚度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 储层的厚度越大, 视电导率曲线对称并接近地层的准确数值;反之, 储层的厚度越小时, 视电导率曲线受到围岩电导率的影响就越大, 与储层是电导率数值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大。

1.2 常规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地层水与钻井液的矿化度不相同, 离子的扩散与岩石吸附离子而产生的扩散吸附电位。对于沙泥类的岩地层, 如果钻井的液化度比地层水的矿化度小的时候, 并且离子的扩散程度达到平衡的状态时, 砂岩层段的测井井眼与储层之间就会形成负扩散的电动势;而在泥岩层, 测井的井眼与泥岩层之间就会形成正扩散吸附电动势, 如果底层的厚度比井眼的直径大时, 砂岩层段的测井井眼与储层之间所形成负扩散的电动势就与测井的井眼与泥岩层之间所形成正扩散, 吸附电动势的和就是静自然电位。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因素有很多, 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地层的厚度。

2 薄储层解释精度提高措施

通过对薄储层准确解释评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提出通过高分辨率测井技术对薄储层特征进行直接反应的对策, 以此, 来加强薄储层解释精度。

2.1 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

(1) 高分辨率的阵列感应测井仪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作为理论基础的, 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以及补偿线圈各一个, 由三个线圈测量子阵列, 最终形成七个这样的阵列。将七个子阵列同时进行包含八种频率测量信号的接收, 对其进行分解, 分解成实部与虚部, 最终将会得到112个信号。对所获得的信号进行视电导率的计算以及相关的矫正, 在对其进行分辨率的匹配处理, 最终将获得三种不同的纵向分辨率以及六种不同的探测深度, 统计18种电阻率的曲线。

(2) 由于高分辨率阵列感应仪器的测量的精确度相对比较高, 所以其所获得的地层信息相对较为详细并相对较为真实, 可以对薄储层进行准确的划分, 对原状地层的真电阻率进行有效的计算, 同时, 也可以对流体的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 为薄储层测井解释提供依据, 提高薄储层解释的精确度。

2.2 高分辨率经自然点位测井

根据静自然电位的形成, 高分辨率静自然电位分别在测量电机的两端进行监督电极与调整电极的设置, 当自然电流在境内进行流动的时候, 可依据监督电机之间的电位差, 对调整电极提供与之相适应的电位差, 以达到监督电极间的电位差平衡, 也就是说监督电极间不会再有电流流过, 这也就使电极间钻井液的电阻相当于无穷大。通过对其进行精确的设计, 使静自然电位受到地层厚度与井眼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 这也就可以明确的现实出薄储层的特征。

3 高分辨率测井应用的效果

高分辨率测井与常规的测井相比较, 在薄储层的分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尤其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薄层解释率以及含油性的判断。

3.1 准确的划分薄储层

以高分辨率测井的寂寥为基础, 在对储层进行解释的时候相对较为精确, 并可以进行分层解释。对区域地质的具体资料以及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得出结论, 储层的厚度逐渐的减小, 物性就会变差, 静自然电位也显示0.5 m以下的储层渗透性相对较差。陈列的感应电阻率曲线在泥岩段的重合相对较好, 在水层有明显的增阻侵入, 有层段会表现出重合或者是低阻侵入的现象。这也就说明了, 高分辨率测井的储层划分相对较细致, 薄储层的特征较为明显;而常规测井则不然, 其划分相对较为粗, 而且薄储层的特征也不是特别明显。

3.2 细分厚层水淹层

高分辨率静自然电位的曲线可以较清楚的将薄储层的渗透性体现出来, 阵列感应应增阻侵入水淹的特征相对较为明显。例如连接的两层砂体, 高分辨率对储层下部的层体渗透性较好, 而常规的测井则不然, 其侵入特征并不明显, 阵列感应所显示的电阻率值也相对较低, 这也就说明下部的层体水淹较为严重。

3.3 细分非均质厚储层

对非均质厚储层进行细化分类, 所得到的解释结论相对更为准确合理。如果只有常规的电阻率测井资料, 在进行测井解释的时候就会对储层的含水量进行充分的考虑。相对常规测井解释而言, 高分辨率的阵列感应测井资料对非均质厚储层的解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薄储层的测井解释受影响的因素有很多, 例如纵向分辨率以及围岩等等这也就造成测井对地质实际情况的响应出现偏差, 导致测井解释不准确。二高分辨率阵列感应测井曲线则可以对测井中的数据进行良好的体现, 并有效地提高了薄储层或非均质薄互层的解释准确度与精度。

参考文献

[1]丁次乾.矿场地球物理[J].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 2003 (04)

篇12:粗放的解释及造句

粗放解释

【意思】:农业上指在同一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少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进行浅耕粗作,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方法来提高产品总量(跟‘集约’相对)。这种经营方式叫做粗放经营。

粗放造句:

1、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

2、今年早些时候,在一个粗放的三年回顾之后欧洲食品安全局抨击了许多产品,这使压力加剧。

3、于是你决定降低运作费用,变粗放管理为精细管理,争取厂家的支持和长远的发展。

4、动物生产体系也有很大差别,西方主要采用资本密集型体系,而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资本粗放型体系。

5、病害在所有体系中都会发生,无论是粗放型的还是集约型的,在所有类型的生产体系中都可能造成损失。

6、所以如果你看上去粗放,那没关系。

7、这对于大部分男性来说是件好事,因为,面对现实吧,我们长得比较粗放。

8、他们反映了粗放型和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模式。

9、应该取消最粗放的抵押产品——比如那些不需要收入证明的抵押。

10、早在1995年,中国在“九五计划”里就提出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重视科研、减少消耗、降低成本。

11、粗放的土地占用,使得更多的岩石和沙子裸露出来,相比植物,他们不但吸收的阳光较少,而且把光线反射回空中。

12、美国经济在那时也主要基于重工业和粗放生产能力。

13、采矿技术非常粗放,工作非常辛苦。

14、胡润先生指出,中国富豪们的犯罪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当时贷款很难取得,公司的管理也很粗放(见下表)。

15、首先也是显而易见的一点是,常规经济例如粗放制造业和服务行业(比如,接听电话)在地理上的扩散分布。

16、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必须转变,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发展模式必须创新。

17、旧款的手机充电相当粗放,通常是电池充满后,充电器切换到涓流电流,来维持一个最高的电量。

18、服务分公司作为开滦集团的附属系统,由于受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影响,管理粗放。

19、因为随着经济发展,仅凭粗放增加资本投资以及固定的廉价农民工群体,越来越难进一步扩展了。

20、她有一种粗放勇敢的气质。

21、中国从粗放生产的迁移会自然发生。

22、这样的结果就是集中式的供热模式变成了分散的,粗放的取暖模式,必然会造成更多的污染和能源浪费,而且还会带来很多安全方面的隐患。

23、但小城镇不仅承接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小城镇分流了外迁农业人口,客观上推迟了人口迁移的城市化。

24、草坪型高羊茅因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耐粗放管理,已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用途的草坪建植中。

篇13:四边的解释及造句

四边解释

【意思】:(~儿)四周:~儿围着篱笆。

四边造句:

1、贴在箱内的黑色塑料膜内衬应该长出一英尺左右翻挂在箱体四边。

2、沿着广场的四边,排列着零售商店、办公室和银行。每个星期六的早晨,广场就变成了农贸市场,提供销售各种新鲜的农产品。

3、回到家,她把照片的四边用透明胶带包好,以防磨损。

4、那么现在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

5、单位时间内,通过一部分C的流体,就是一个底在C上的平行四边形里面的东西。

6、现在在上方的曲面上,有一个平行四边形。

7、底面就是一个以向量B和C为边的平行四边形,我们怎么才能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8、此代码还会为每个四边形创建一个随机的灰度。

9、为什么蜂房不是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巢室呢?

10、再解释一下,你的问题是,为什么行列式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1、这四个分离变量的相互关系有点像带有柔性接头的四边形框架。

12、这个模块是矩形的但是它们也可以是不规则四边形或像字母L一样。

13、当然这个平行四边形还是有同样的面积,也在同一个平面上。

14、四边形接受八个参数,代表的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15、或者说它可以有轻微的弯曲,但它大体上像一个平行四边形。

16、你们也看到了,它的确看起来像一个平行四边形。

17、不去考虑它的外表,这款手机除了四边粗糙不平外没有不好。

18、那书每一页的四边都留了宽阔的空白,还有精美的装饰,在度假期间很走红,像野火一样迅速销售。

19、在曲面上做一些网格,你会看到一个网上的每一小块儿,都是小的平行四边形,我们要弄清楚它的面积和法向量是什么。

20、为了求出这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或类似的方法来做。

21、当你通过取景器或者液晶屏幕观察的时候,想象两条垂直和水平线平行间隔,形成一个四边形的栅格。

22、如果它足够小,它可以近似成平行四边形。

23、这个区域最热的恒星在猎户四边形星团中,即画面中心附近的最明亮的那个星团。

24、紫外线成像显示出的绿色漩涡以及可见光形成的图像揭示了氢和硫磺气体的存在,它们受发自四边形的强紫外线的辐射而变热并形成等离子体。

25、答案是5,目前为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那个正方形面积的5倍。

26、这里有幅更好的图,通过C的流体将是在的C左边,带阴影的平行四边形。

27、它最明显的图案是飞马座大四边形:即构成飞马躯体的四颗二等星。

上一篇:古往今来的月亮作文下一篇:归因理论与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