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

2024-04-30

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共7篇)

篇1: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

学习“两要求、两意见”心得体会

新安镇学校

江南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进一步学习了《普洱市教育局加强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普洱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让我对教学常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点心得。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教学常规我们每天都在做。但要把教学常规做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就必须从平时做起,打好基础。“两意见,两要求”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学校教学常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详尽,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师劳动前移,严格按照备课要求(“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作业)进行备课,写好教案(“五明确”即1.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三维目标。2.明确主要的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3.明确教学过程的设计、板书设计和教学结构层次安排。4.明确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应用。5.明确课堂练习的设计和课外作业的布置,作业量适当,难易程度合理,不布置惩罚性作业。),抓好上课环节(“五做到”即1.做到遵守好课堂教学基本要求;2.做到教学内容安排合理;3.做到教学方法应用得当;4.做到教学语言准确;5.做到板书工整规范);认真批改作业。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钻研教材,精 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后反思习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落实教学常规,应该同校本教研形成合力。常规作为学校教学的一种管理手段,不仅对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校本教研也有促进作用。教学常规落实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校本教研进行的质量,最终也是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反过来校本教研活动也是教学常规的一部分。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就是本着解决学校里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研究方案。这是在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积极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围绕学校教学改革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抓的实,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不流于形式。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要正确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要根椐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内容,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教科书,实现课程资源有机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作业要有弹性,以适合不同发展程度的学生。”所以作业一定要精心设计。教师批改作业时更要讲究,对那些作业有出差错的不要过早下结论。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留个机会给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的,这样才有实效性。

总之,“两意见,两要求”让我进一步领会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明确了在新时期,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活动”、“作业与辅导”、“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新理念、新要求。“两意见,两要求”不但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教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消除了教师们在新形势下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模糊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照“两意见,两要求”的精神,积极吸收其他老师在教学常规中好的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努力缩小与其他老师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2: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

高二年级杨黎青

春节刚过,新的学期已经到来。普洱市教育局为了提升整个普洱市教育教学质量,下发了“两要求,两意见”的文件汇编,并要求一线教师人手一册,认真学习,做出心得体会。我认真阅读了“两要求,两意见”文件汇编,聆听上级领导的指示,写出如下书面总结:

“两要求,两意见”指的是普洱市教育局下发的文件,包括《普洱市教育局加强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普洱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和《普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工作意见》。在全市掀起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两要求,两意见”为教育教学改革明确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布置,给广大一线教师指明了道路,吃了一颗改革的“定心丸”,引领着我们义无反顾地在改革浪潮中前进。

《普洱市教育局加强中小学规范化管理的实施意见》包括行政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规范、德育管理规范、安全管理规范、教师管理规范、学生管理规范、总务后勤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管理规范等八项规范。《普洱市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作出了以下的基本要求:

一、严格执行课程方案标准;

二、制定和落实教学工作计划;

三、规范教学时间;

四、落实教师教学基本常规;

五、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指导;

六、组织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七、加强教师业务培训;

八、严格考试管理,做好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

九、做好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十、建立健全学校教学业务教师业务档案;

十一、组织开展好课外活动;

十二、加强实验课教学管理;

十三、积极开发校本教学资源,管理好用好教学设备等要求。《普洱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提出的要求包括:

一、制定教学计划总结;

二、认真备课,写好教案;

三、认真上课;

四、批改作业;

五、教学反思;

六、课后指导;

七、开展校本教研等方面并作出详细要求。《普洱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工作意见》提出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其中,对工作措施进行了详细部署。

通过对“两要求,两意见”文件汇编的认真学习,我有如下深刻的体会和反思。

首先,普洱市教育局加大了对各中小学的教育行政管理,并把监督工作常态化,这对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保障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长期性、持久性,这是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其次,普洱市教育局对各中小学教学常规化管理提出基本要求,对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也做出基本要求,除了加强学校和教师落实基本教学常规外,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根据高效课堂相应的安排。例如:认真备课,写好教案方面,详细要求备课要做到“六备”,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备考纲作出具体细致的要求。书面教案要做到“五明确”教师上课时必须“五做到”,批改作业“四要求”。强调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完成听课、评课、上公开课任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第三,普洱市教育局对普通高中教育管理、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也作出了部署。明确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其中,对一级完中的目标要求是达到“高上线、多重点、出实子”。到2020年,力争全市教育质量总体达到省中等水平。这一目标很鼓舞人心,但同时压力也很大,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同心协力,在普洱市教育局、县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带领下努力拼搏,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篇3: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

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绿色物流,路径依赖,政策措施

国务院于2007年下半年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为“两型社会”试验区),以此来探索在资源、环境、人口压力日益加大的趋势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武汉被推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最前端。然而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索,比如“两型社会”的建设将会对武汉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产生如何影响,物流业的发展将会有何不同等等。

1“两型社会”使绿色物流呼之欲出

1.1“两型社会”的概念

“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它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生产方式和节约的消费方式为根本特性,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为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人类必须将生产和生活强度规范在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强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等多种措施降低经济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1.2“两型社会”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新要求

“两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切合“两型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个“切合”的内涵可以初步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客观要求,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二是能有效整合现有资源,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现资源节约;三是具备绿色物流、回收物流和循环经济等现代化理念,实现人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四是增加人民福利,以民为本,为民造福,打造环境友好、宜商宜居的新型化城市。这一内涵将作为我们提升物流理念、建设物流园区、发展物流企业、引进物流项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3 绿色物流的发展有利于“两型社会”的建设

今后的物流行业必将把有效利用资源和维护地球环境放在发展的首位,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效率化的、信息流与物质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绿色物流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绿色物流(Environmental logistics)是指在抑制物流活动各个环节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环境共生型物流。绿色物流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求得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存,通过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减少或消除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②资源节约型物流。绿色物流不仅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强调对资源的节约。

③低熵型物流。低熵物流首先要求低能耗,其次要求物品存放状态有序、搬运活性高。

④循环型物流。包括原材料副产品再循环、包装物再循环、废品回收、资源垃圾的收集和再资源化等。

绿色物流体系结构如图1:

绿色物流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与绿色制造、绿色消费共同构成了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经济循环系统。绿色物流强调了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与环境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两型社会”的建设对物流园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方向。大力发展现代绿色物流,全面构建生态型物流园区,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4 国外绿色物流发展对资源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目前,世界上各国都在尽力把绿色物流的推广作为物流业发展的重点,积极开展绿色环保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如在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中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货车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以减少交通阻塞、节省燃料和降低排放等),促进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开发,进行回收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讨,以及积极出台相应的绿色物流政策和法规,努力为物流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1.4.1 美国绿色物流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绿色物流的国家之一,美国的物流发展无论在规模总量、企业实力、还是在先进技术应用上都代表了世界最高水平,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对绿色物流的更大关注,尤其是对环境的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具体做法:第一,水、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对港口“绿色”环境保护措施在不断升温;第二,降低物流成本主要靠减少仓储费用;第三,放宽交通运输管制,鼓励竞争搞活市场;第四,政府积极引导,确立以现代物流发展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1.4.2 欧洲绿色物流的推进

欧洲是引进“物流”概念较早的地区之一,而且也是较早将现代技术用于物流管理,提高物流绿色化的先锋。欧洲绿色物流的推进不但大大提高了欧盟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也大大增强了欧盟国家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具体做法:第一,环保与物流技术进步协调发展。在欧盟,商品从包装、搬运到运输,各种器具以及运输工具的选择、研制都要把环保问题放在首要的地位;第二,大市场、大通关带动物流的现代化,物流无障碍、无关卡、无干扰已成为欧盟一道亮丽的景观;第三,把物流标准化作为实现“绿色物流”的重要基础;第四,加强政府和企业协会对绿色物流的引导和规划作用,同时鼓励企业运用绿色物流的全新理念来经营物流活动。

1.4.3 日本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从美国引进物流概念,把物流行业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从一开始就没有忽视物流绿色化的重要意义,迅速发展,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其重在提倡资源节约,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地球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具体做法:第一,全面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使物流产业发展有了坚实的依托和优越的发展条件;第二,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控制作用。在都市内的运送方面推动共同配送系统的构建以及节省能源行驶等;第三,构筑环境负荷小的绿色物流体系;第四,根据《都市再生计划》的规定,在首都圈建立废弃物海陆安全运输系统,以构建绿色物流体系,形成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五,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物流体系。

2 武汉城市圈发展绿色物流的基础条件和难题

2.1 基础条件

2.1.1 物流总体水平显著增强,有利于绿色物流市场潜力的挖掘

武汉城市圈物流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较快。据初步测算,2007年武汉市社会物流总额已达7952.6亿元,同比增长25.8%;实现物流业增加值348.71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2.2%,全市货物运输量为2.26亿吨,同比增长10.1%;货物周转量达141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1.3%。

2.1.2 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不断提高,有利于绿色物流企业的培育

初步统计,目前湖北省各类物流企业已达1800多家,截至2007年12月,武汉市已有各类物流企业1200多家。经国家严格评定,全市已有5家4A级、6家3A级物流企业,物流业已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共同发展的格局,第三方物流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一批境内外的物流企业来鄂投资。如法国的捷夫凯、丹麦的马士基、日本本田、伊藤忠、住友、日产、通运、台湾的八达通、香港狮龙国际、上海佳吉物流等,以合资、合作、独资等方式入驻湖北物流业,带动了全省物流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增强了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

2.1.3 物流体系建设逐步完善,有利于绿色物流的集约化和高效发展

武汉城市圈物流体系初具雏形,物流园区蓬勃发展。湖北省围绕省会武汉和两个副中心城市宜昌、襄樊,形成了武汉城市圈、宜(昌)荆(州)荆(门)和襄(樊)十(堰)随(州)三大区域经济圈,以此为依托,初步形成了三大物流圈。并按照物流圈—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的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如武汉市阳逻港港区物流园以阳逻深水港为依托,连接公路、铁路、邻近的国际空港,面向武钢、化工新区及周边区域的制造业基地,承担以水运集装箱运载为主要形式的物资及商品进出吞吐转运任务,并提供仓储、多式联运、进出口集装箱装卸等物流服务功能和报关报验等口岸功能。武汉吴家山则依托地处武汉市北部的交通区位优势,主要面向周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制造业园区以及铁路集装箱集散中心等,在分拨转运、仓储配送等方面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还吸引了如美国普洛斯等国际知名企业参与投资兴建武汉保税物流中心和物流园区。

2.1.4 物流公共平台建设初步完善,有利于绿色物流的标准化和现代化建设

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在全国交通基础设施中起着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作用。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距北京、广州、上海、成都等城市均在1200公里的范围内。到2005年末,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20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649公里,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34150公里和1080公里。随着武汉至十堰、襄樊至荆州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由武汉、襄樊、宜昌组成的“金三角”已全程贯通。已建成5座长江大桥和6座汉江大桥,整治航道570公里,改扩建港口泊位31个。京广、焦柳、京九、襄渝等干线铁路和京港澳、沪蓉、沪渝等高速公路穿越湖北境内。建成了长荆铁路、宁西铁路湖北段、武九铁路增二线工程等。宜万、武广、武合、武安等铁路建设项目,以及武汉天河机场、恩施机场扩建工程均已开工建设。投资23亿元的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武汉北铁路编组站已开工兴建,将使武汉成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之一。目前,全省已形成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点线结合、连接城乡、沟通省内外的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在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讯、有线电视和计算机网络,综合通信能力明显增强。数字集群、无线数据通信、无线接入数据通信、MMDS多路微波电视传输等多种无线电业务迅速发展。省内相关行业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研发走在全国前列,为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撑。

2.2 难题

近年来,武汉城市圈的物流业在带动经济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两型社会”的建设对武汉城市圈物流业的发展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有好的短期、长期物流业发展规划,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和适合物流业发展的配套设施,有利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市场环境等。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武汉城市圈物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条件达不到“两型社会”的要求,在绿色物流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①部分物流园区的规划和主体功能区的物流专项规划还未出台,园区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不利于绿色物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

②港口、航道及其他运输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铁、水、公、空还未达到“无缝对接”。物流企业的无序发展和竞争状态,促使物流活动更加频繁,物流成本增加,对环保造成很大的压力,不利于绿色物流倡导的高效集约发展。

③物流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还亟待提高。标准化建设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面都不到位,企业活动不能在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上运作,资源配置效率低。绿色物流的管理法规不健全,物流企业功能传统,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竞争优势,物流的能耗和货损现象还很严重,客户的满意度不强。

④从硬件设施上来看,整个行业机械化程度低下,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滞后,与绿色物流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只有少数企业拥有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基础设备,而在自动化、信息化领域有一定程度发展的企业则更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中小型的物流企业仍停留在原始的人力作业阶段,“野蛮物流”的现象严重,货物的基本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很多企业不愿意为绿色物流买单。

⑤企业缺乏复合型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和企业层面的管理人才缺乏,并且没有完全形成用发展绿色物流的理念去承担社会责任。目前许多企业还没有既具有环境知识又具有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3 武汉城市圈发展绿色物流的路径依赖和政策措施

纵观国内外经济发达的地区及国家,无一例外,都是把高效环保的现代化物流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作为中部最为重要的城市圈之一,武汉城市圈有着极为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交通网络,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同时也因为物流行业的无序发展,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因此,武汉市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园区要把握未来,放眼全球,积极借鉴欧美等国的物流发展道路,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绿色之路。只有通过发展绿色物流,才能加快武汉经济的繁荣,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3.1 路径依赖

3.1.1 政府方面

①加强绿色物流宣传与管理。

尽快提高认识,更新思想,把绿色物流作为全方位绿色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实施最低排放标准、车辆技术标准、装载工具标准化、包装尺寸标准化等绿色物流准则。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等企业,同时对于违法操作的企业严厉处罚。加强对现有的物流体制强化管理,按照大流通、绿色化的思路来进行全市物流规划的整体设计,构筑绿色物流建立与发展的框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发挥政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②促进绿色物流立法建设。

不断完善有关环境法律法规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政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制订政策法规,在宏观上对物流体制进行管理控制:①控制物流活动中的污染发生源。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控制物流企业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②限制交通量。通过政府指导作用,促进企业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通过有限的交通量来提高物流效率。③控制交通流。通过道路与铁路的立体交叉,发展、建立都市中心环状道路、制订道路停车规则以及实现交通管制系统的现代化等措施,减少交通阻塞,提高配送效率。

③推动绿色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搭建。

推动现代物流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信息技术。只有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建立信息高度共享的平台,才能保证在生产、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以及配送等一系列环节中,物流设施和资源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从而满足各类企业多样化、多层次的物流需求。这就必须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政府和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推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企业信息化的建设。通过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物流设施的配套作用和物流业的整体优势。另外,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也有利于企业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电子结算、网上承揽业务等,节约交易费用和成本,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实现与国际物流业接轨。

④加强绿色物流标准化建设。

标准化是物流发展的基础,标准化建设不到位,会导致信息在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传导产生时滞,从而增加不必要的交易费用。就如湖北省在集装箱运输的箱子规格、费率、单证制作方面都没有做到统一标准,影响了物流业务的有序发展。因此,政府应该组织相关部门负责标准化建设和协调工作,统一规划标准化建设,规范物流软件、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借鉴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已有标准,建立以物流信息分类编码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达到信息在政府和企业间的双向、快速传递,才能发挥物流信息平台的最佳效用。

⑤加快对绿色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产业,急需大批各层次的专业人才。武汉市要充分利用市内现有的教育资源,在各工科院校开设现代绿色物流管理专业,按照市内需求来培养各层次的物流人才。政府应当鼓励相关部门、物流企业和物流行业协会与武汉城市圈内的大专院校联合实施物流人才培训工程,并以此带动物流专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制定物流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引进创造条件;引导物流企业与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共同投资物流技术开发项目,使物流产业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1.2 企业方面

绿色物流的真正落实,需要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共同努力,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完善绿色物流体系。

①物流计划的均衡化。通过配送路线的最优化,运输工具的高效利用,以提高往返载货率和配送效率,减少错误配送和退货运输。

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能实现运输和库存集约化。通过第三方物流,可以实现同产业、不同产业和地域内共同配送或统一集中发货,达到运输配送最优化。

③运输方式科学化。通过长江航运、铁路运输、集装箱运输,减少车辆的排污量;通过联合运输,形成配套联动、优势互补;通过装载工具、包装尺寸的标准化推进物流标准化,提高物流效率。

④大力开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绿色物流离不开绿色物流技术的应用和开发,没有先进的绿色物流技术支撑,就没有绿色物流的立身之地。目前,要大力开发和应用物流机械化、物流自动化、物流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技术。

3.2 政策措施

3.2.1 政府要统筹规划,为武汉城市圈绿色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

①结合“两型社会”对武汉城市圈物流业提出发展要求,将物流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抓。

按城市圈和物流圈的分布制定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并按需要投资建设新的物流设施,避免重复建设而再次出现小、散、乱的局面。加快制定包括武汉天河临空经济区、阳逻港口物流园区和丹水池物流中心在内的武汉东北部物流园区规划和武汉新区物流专项规划。

②营造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制度环境。

大力发展物流业,就要在武汉城市圈范围内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必须建立政府部门和地区间的协调管理机构。同时,还要由政府组织与运输有关的部门成立物流发展专门小组,统一制定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

③积极创造有利于绿色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一方面,可以向中央争取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如:可以争取国家对城市圈、物流圈建设的支持;争取国家加强对中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争取国家早日批准在武汉设立物流保税港区的支持;争取国家对中部地区在出口退税政策方面的支持,以扩大中部的商贸物流等。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不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进行适当修改,并就物流企业的融资、税费减免、土地使用等出台一系列鼓励绿色物流的“绿色补贴与税收”政策。补贴的方式包括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对采用先进环保设备实行加速折旧等。同时,对于污染排放行为征税;对不可再生资源征收重税;对使用原生材料征税;对绿色环保行为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例如,对环保表现出色的物流企业实行低增值税率,或者对满足绿色生产或服务要求的企业返还部分所得税等。通过一系列的税收政策来激励和引导物流企业实施绿色经营策略。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立环保基金、专项环保贷款等帮助企业发展绿色物流。

3.2.2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整合、规划现有物流资源

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将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现代物流中心,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一方面,政府应该针对公路、铁路、航空港、水运航道和港口以及场站的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另一方面,进行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仓库投资建设的企业要按照政府的规划进行设计、施工。湖北省近年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流基础设施,但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规划仍不够,特别是水运航道未得到充分利用;仓库、堆场低水平重复建设。建设“两型社会”要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最终形成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多种运输方式的相互配合、衔接顺畅、港口和场站多点配套的运输网格局,实现“无缝式”运输,发挥最大的运输效率。搭建武汉市物流公共服务运营平台。主要通过整合全社会的物流信息资源,通过在同一运行平台上的集成,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上各类物流功能提供商的信息需求。加快建设与全市各大物流园区相配套的道路、水电和社会服务设施等,为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2.3 依托“两型社会”建设中产业带和城市圈的形成,带动配套的生态物流圈和生态物流园区建设

随着湖北在中部崛起过程中的发展,农业、能源、原材料、钢铁、汽车、建材等优势产业会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形成多个产业带,产生大量物流需求。这就需要在这些区域内有规划地建立物流园区,就近满足生产企业的物流需求。推进武汉市生态物流园区(如天河空港物流园、阳逻港口物流园区等)建设,优化物流中心建设布局,培养壮大一批生态物流企业。控制物流活动中污染发生源。发展共同配送,提高配送效率。加强生态物流标准建设,推广绿色运输策略、保质保鲜技术、绿色包装等。

3.2.4 以扶持本地一批龙头物流企业为主,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物流企业来鄂投资为辅,做大做强物流企业

篇4: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

《通知》指出,各地要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坚持立足产业、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服务重大工程项目需要为导向,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4年重点抓好三项任务。一是探索建立培育制度。加快建立“三位一体、三类协同、三级贯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提高培育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二是开展示范培育。遴选2个省、14个示范市和300个示范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重点示范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建立健全培训体系。建立健全以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强大合力。

《通知》强调,要由培训向培育转变,由办班向育人转变。一是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二是创新培育模式。实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大力推行农民田间学校、送教下乡等培训模式,提高参与性、互动性和实践性。三是创新培育内容。按照农民实际需求开展摸底调查,课程设置适应农民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学实践活动形式多样,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规范性。四是创新培育手段。适应现代远程在线教育发展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在线信息技术咨询、全程跟踪管理与考核评价等,开通新型职业农民网络课堂。

《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组织领导,规范资金使用,加强项目监管,注重宣传引导,加快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促进现代农业新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刊根据中国政府网内容整理)

篇5:两要求两意见学习心得

根据《关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意见》(中办发〔2017〕23号)和中央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专题座谈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持续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重要讲话 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执行学校《“两学一做”学习安排具体方案》等规定要求,对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学习系列讲话常态化制度化作出安排。全体党员要根据自身实际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学习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不断跟进学,领会掌握基本精神、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要坚持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依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网络学习培训平台等开展常态化学习。

二、积极引导党员做到“四个合格”

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按照“四讲四有”标准,做到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和发挥作用合格;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党员特征,强化分类指导,细化合格党员标准,确保广大党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着力选树先进典型,宣传践行“两学一做”优秀党员先进事迹,树立时代楷模,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

三、联系思想工作实际经常查找解决问题

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要坚持学做结合,把查找解决问题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规定要求,依靠党的组织生活、党建考核评价等制度机制,主动将自己摆进去,查找和分析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持续抓好整改落实。

1.校、院两级党委层面:重点查找分析是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是否坚决执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是否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管党治党宽松软等问题。

2.党支部层面:重点查找分析组织生活是否经常、认真、严肃,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是否严格、规范,团结教育服务群众是否有力、到位,着力解决政治功能不强、组织软弱涣散、从严治党缺位等问题。

3.党员层面:对照党章党规,对照系列讲话,对照先进典型,查找分析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对党是否忠诚老实、大是大非面前是否旗帜鲜明、是否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着力解决党的意识不强、组织观念不强、发挥作用不够等问题。

四、坚持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率先垂范

1.要带头搞好学习。校、院两级党委要积极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作为理论中心组学习的主要内容,采取个人自学、分头领学、集中研讨等办法深入学习。理论中心组学习要每月至少开展1次。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制定和落实个人学习计划,认真开展自学,务求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2.要带头做合格党员、合格领导干部。坚持把“两学一做”作为锤炼党性的基本功、必修课,加强政治能力训练,加强政治历练,自觉把讲政治贯穿于日常工作生活全过程、贯穿于党性锻炼全过程;要时刻检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断改造自己,提高思想政治觉悟;要积极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从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宏伟目标着眼,立足岗位,以忠诚干净担当的精神谋事创业;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自觉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干部“约法六条”,自觉坚持联系师生、深入学生食堂就餐调研、深入课堂听课等制度。

3.要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坚决贯彻执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严格履行“一岗双责”,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政联席会议制;要时刻牢记自己第一身份,主动以普通党员身份过好双重组织生活,主动为所在党支部和联系党支部每年至少讲1次党课;要坚持每年至少召开1次班子民主生活会,切实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带头在支部、师生中开展谈心谈话活动。

4.要带头建章立制,强化责任落实。校党委将完善学习教育跟踪问效机制,建立健全述学、评学、考学制度;将继续深化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中,制定和实施《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的实施意见》《基层党委(党总支)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各党委(党总支)也应根据需要,适时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

五、切实抓好党支部这个最重要的基本建设 1.改进和创新党支部设置。教职工党支部的设置,在坚持按院系内教学科研机构设置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党组织进项目组、课题组,实现支部设置以行政组织为依托和学术组织为依托并重。学生党支部的设置,在坚持按年级和院系设置的基础上,探索在重大项目组、课题组和学生公寓、社区组织等建立党支部,探索依托导师带领的科研团队建立研究生党支部。根据支部建设需要,健全和完善党小组的设置。2.选优配强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注重从研究生导师、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加强对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建立健全教师党支部书记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素质和积极性、主动性。

3.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坚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作为基本内容固定下来、坚持下去。党支部要对照《关于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的意见》要求,每年初制定“三会一课”具体计划报党委(党总支)备案,每年底总结落实情况并向党委(党总支)报告;同时要将“三会一课”开展情况如实记载。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书记要带头讲党课。党支部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或其他党员讲党课。“七一”前后,要集中安排1次党课。党课内容要贴近党员、贴近实际,不搞照本宣科。

党支部还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每年要至少组织召开1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和开展1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支委会班子成员之间、班子成员和党员之间、党员和党员之间要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

4.规范落实党支部日常工作。要按照中央和校党委有关规定,进一步坚持和规范支部按期换届,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制度。继续抓好和落实党员组织关系排查(重点是正式组织关系转出后未收到组织关系介绍信回执的党员、异地居住党员等)、党员违纪违法未处理等任务。

5.创新支部组织生活形式。坚持把主题党日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途径,每个党支部都要建立主题党日制度,组织党员在主题党日开展“三会一课”、交纳党费、参加服务群众等活动。利用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以项目化方式引导党支部积极开展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理论与实践探索。依托网络、手机、报纸、杂志等媒体形式,积极开展支部风采、支部工作案例、微党课、读报用报等活动。广泛开展社会实践、知识竞赛、主题征文、书画展、艺术创作等活动。

6.强化支部工作督导和支持。校党委将制定和实施《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强化对党支部建设和工作情况的跟踪问效。党委(党总支)也要建立党支部工作经常性督查指导机制,对党支部执行基本制度、开展工作情况等强化指导检查,对软弱涣散党支部要果断整顿。校、院两级党委还要加强党支部活动阵地建设和经费保障。

六、层层推动工作落实

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委各部室和各党委(党总支)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党委各部室要以落实《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为契机,强化职责分工,结合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主动作为,切实将各项任务落于实处、落在常态。各党委(党总支)要全面负责和组织实施本单位的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项工作。

2.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校、院两级党委每年要专门研究部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有关工作,并将其列入党建工作计划中。校党委将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情况作为党委(党总支)及其主要负责人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党委(党总支)也要强化对所属党支部有关工作情况的常态指导、监督和考核。

3.要注重工作实效。各级党组织要发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带动效应,推动学习教育与学校和本单位中心工作深度融合,重点要突出在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双一流”建设、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学风建设等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梳理分析工作短板,研究确定若干重点任务,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篇6:学习两纲心得

上海市委颁布的《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旨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两纲虽然都是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但是对于我们幼儿园教育也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先来谈谈民族精神教育。孩子们住在上海,感受着中国文化,并学习中国文化。于是,在中国各个传统节日到来的时候,在老师的主导下,学校也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感受中国的古老文化。比如说,中秋节的时候我们有嫦娥姐姐送月饼,制作中秋节的艺术作品;春节的时候,组织孩子们一起说说中国新年,穿穿唐装、包包饺子,并尝尝它们的味道,也请舞龙舞狮的演员来到我们的学校表演,跟我们一起庆祝中国新年,然后说说看到的东西,让孩子们在一个非常轻松的环境下,逐步加深对中国新年的了解;元宵节的时候,请孩子们一起尝尝汤圆,说说元宵,做做灯笼等等。孩子们虽然不能很清楚地解释“民族”一词,但是,在活动中都表现除了对活动的喜爱,也能很好的融入到各项活动中。我想,民族精神教育除了是一种教育,更对孩子起着一定积极的影响。同时,中国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着祖国努力奋斗,对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相信,这些也同样可以激励我们的孩子。

再来谈谈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旨在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我们幼儿园中班来说,我们的生命教育肯定是不同与中小学的。比如说,在消防周时,我们跟孩子们讲讲,万一烫伤应该做写什么,用故事的形式让孩子们在故事中学会,烫伤后要怎么做。在消防演习前,跟孩子们说说,万一着火我们应该怎么办,跟孩子们一起做做逃生的动作,如拨打119,匍匐前进,捂住鼻子等等,孩子们虽然是抱着一种新鲜有趣的心态参与,但是,事后的总结就可以让他们了解,万一着火,我们要想办法保护好自己,我想这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在关于水的主题时,也可以将其延伸到环境保护,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家,让孩子想想怎么保护我们的家,然后开展一系列的讨论,想想解决的方法。健康教育也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户外活动中,让孩子们尽情享受在自然环境中游玩的乐趣,坚持体育锻炼,开展一切竞技类的比赛,让孩子们跑跑跳跳。冬天到来时,教育孩子们不怕冷,天天锻炼身体好。

篇7:四个两学习心得

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高红卫,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刘石泉,集团公司总质量师、总部各部门领导及各单位质量部门的主管领导参加会议。会议由刘石泉主持。

“一把手是一个单位的旗帜,一把手的质量意识强不强关乎整个单位的质量工作水平。让一把手谈质量,就是要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推动各单位质量工作的开展,从而提升整个集团的质量工作水平。” 刘石泉这样解释此次活动的目的。

会上,各单位一把手先后汇报了本单位2014年质量工作情况和2015年质量工作重点,总结了质量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并在讲话中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多个一把手认为,质量工作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业务特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铁腕抓质量”是此次会议的一大高频词汇。多人在谈话中指出,要狠抓干部质量意识和责任,用铁腕抓好质量管理工作。

此外,“落实责任制,严格奖惩措施”、“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创新质量工作方法”、“狠抓质量管理基础”等措施也被多次提到。

听了大家的发言,高红卫表示印象很深刻。作为集团公司的一把手,高红卫就质量工作的五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

第一,关于“新形势下集团公司质量工作如何创新”的认识。高红卫指出,当前集团公司的质量工作面临着十个新形势。其中六个形势给质量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分别是型号试验成功率的要求高,产品研制阶段模糊化,新材料、新工艺、新原理使用率增加但验证机会减少,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周期大幅度缩短,成本压力持续加大,新手数量多且大多缺乏经验;另外四个形势是有利因素,分别是材料和工艺技术不断提高,企业质量管控水平和意识明显提高,企业内部的设计、制造、验证和试验条件大幅度改善,网络化和信息化手段日益完善。

高红卫强调,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调整和优化当前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质量体系的运行效率,不断创新质量管理工作。

第二,关于“四个两”的认识。高红卫指出,集团公司质量工作“两深入、两充分、两彻底、两简化”的工作要求,是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础之上的一种深化。两深入是指“设计优化要深入,工艺优化要深入”,两充分是指“仿真、验证试验要充分,可靠性试验要充分”,两彻底是指“质量问题技术归零要彻底,质量问题管理归零要彻底”,两简化是指“工作形式要简化、工作流程要简化”。“四个两”是有内在联系的,两深入、两充分是核心内容,两简化是最终目标。

第三,关于集团公司质量方针“体系为基、预防为主、追求卓越、用户满意”的理解。高红卫指出,“体系为基”是指当前的质量工作要以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预防为主”充分体现在“四个两”上,“追求卓越”就是要以“优的性能、优的质量、优的价格、优的服务”追求卓越,不光超越别人,还要超越自我;“用户满意”就是针对政府、军队、社会消费者制定不同的质量策略,确保用户满意。

第四,关于“一把手是质量第一责任人”的理解。高红卫说道:“质量第一责任人就是出了质量问题第一个要被问责的人。质量工作是从严治党、从严要求干部的一项内容,也应纳入问责体系。一把手要认清自己的责任,避免当„甩手掌柜‟。”

第五,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与质量工作的关系”的认识。高红卫指出,当前,世界经济仍然低迷,我国经济形势三期叠加,质量工作对企业经济和经营工作影响更为突出。新形势下,质量管控工作要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措施、探索新途径、归纳新方法、总结新经验,既强化质量管控,又创新管控技术、管控方式。

“世界上存在一百年以上的企业都有很强的工匠精神,航天科工也要跟上时代潮流,不断创新,开创质量管理的新局面,争做„百年老店‟。”高红卫在最后说道。

刘石泉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和落实高红卫的讲话内容,从新常态下企业命运的角度,结合每个单位的实际进行思考,提高质量意识,狠抓质量工作,助推集团公司开创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新局面。

上一篇:二年级语文备课组的工作总结下一篇:长沙理工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