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

2024-04-15

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精选15篇)

篇1: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

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赏析 -诗词大全

同崔登鹳雀楼

作者:李益朝代:唐体裁:七律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萧鼓空流水,

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起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篇2: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恨犹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注释

⑴同:犹“和”,酬和。崔邠(bīn):唐代诗人。字处仁,清河武城人。鹳(guàn)雀楼:唐代河中府的名胜。北周宇文护所建,楼高三层,原在山西蒲州府西南(今永济县),前瞻中条山,下瞰大河。因鹳雀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后为河水冲没。

⑵西:一作“南”,一作“前”。

⑶汀洲:水中小洲。《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⑷箫鼓:箫与鼓。泛指乐奏。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⑸千年:极言时间久远。晋陶渊明《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⑹魏国山河:指大好河山。语本《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⑺为:一作“知”。

⑻风烟:一作“风尘”。起:一作“是”。思归:一作“思乡”。

⑼远目:远望。唐羊士谔《书楼怀古》诗:“远目穷巴汉,闲情阅古今。

翻译

鹳雀楼西边有百尺桅樯,汀洲上高耸入云的树木一片茫茫。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战乱中更激起思念家乡的情感,远望楼前景色已非春天不免自我感伤。

赏析

北周宇文护所建,楼高三层,因鹳雀常栖息其上而得名,在唐代是一处名胜。唐诗人登览题咏鹳雀楼的传世佳作不少。据《全唐文》卷四三李翰《河中府鹳雀楼集序》,崔邠《登鹳雀楼》诗作于公元814年(元和九年)旧历七月。与会者无李益,此诗应是读崔诗后追和之作。

开头四句由傍晚登临纵目所见,引起对历史及现实的感慨。人们在登高临远的时候,面对寥廓江天,往往会勾起对时间长河的联想,从而产生古今茫茫之感。这首诗写登楼对景,开篇便写河中百尺危樯,与“蜂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王昌龄)、“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柳宗元)等写法异曲同工。以“高标出苍穹”(杜甫)的景物,形成一种居高临下、先声夺人之感,起得气势不凡。

此句写站得高,下句则写看得远:“汀洲云树共茫茫。”苍茫大地遂引起登览者“谁主沉浮”之叹。遥想汉武帝刘彻“行幸河东,祀后土”,曾作《秋风辞》,中有“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之句。(《汉武故事》)所祭后土祠在汾阴县,唐代即属河中府。上溯到更远的战国,河中府属魏国地界,靠近魏都安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魏)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诗人面对汀洲云树,夕阳流水,怀古之幽情如洪波涌起。“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一联,将黄昏落日景色和遐想沉思溶铸一体,精警含蓄。李益生经战乱,时逢藩镇割据,唐王朝出现日薄西山的衰败景象,“今日山川对垂泪”(李益《上汝州郡楼》),不单因怀古而兴,其中亦应有几分伤时之情。

后四句由抚今追昔,转入归思。其前后过渡脉络,为金圣叹所拈出:“当时何等汉魏,已剩流水夕阳,人生世间,大抵如斯,迟迟不归我为何事耶?”“事去千年犹恨速”一句挽结前两句,一弹指间,已成古今,站在历史高度看,千年也是短暂的,然而就个人而言,则又不然,应是“愁来一日即为长”。“千年犹速”、“一日为长”似乎矛盾,却又统一于人的心理感觉,此联因而成为精警名言。北宋词人贺铸名作《小梅花》末云:“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就将其隐括入词。至此,倦游思归之意已水到渠成。“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非春已可伤,何况春至。无怪乎满目风烟,俱是归思。盖“人见是春色,我见是风烟,即俗言不知天好天暗也。唐人思归诗甚多,乃更无急于此者。”(金圣叹)

全诗通过即景抒情,将历史沉思、现实感慨、个人感伤融成一片,而并入归思,意境十分浑成厚重。故为历代所传颂。

篇3:《登鹳雀楼》教学实录及评析

(师依次课 件出示 :)

师:小朋友, 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1:日。

(师课件出示:日)

生2:山。

(师课件出示:山)

生3:目。

(师课件出示:目)

师:小朋友, 象形字是一幅图, 也是一个字。

(师课件出示: )

师:这个字, 你们还认识吗?

生:雀。

(师课件出示:雀)

师:小朋友, “雀”字的部首是“隹”, 表示“鸟”。这样的字还有很多, 想一想还有哪些字也藏着这个部首呀?

生:鹰、雕。

生:雁、难。

师:“雀”这个字中, 撇是关键笔画。 (“雀”字的撇变红)

师:“雀”字上面是个“”, 写的时候“先中间后两边”, 中间一笔没有钩, 因为汉字的笔画走势要向字的中间集中, 有了钩, 走势就向上了。撇要写得长, 托上罩下。 (边讲解边范写, 生跟着书空。)

(师课件出示:鹳雀)

师: (出示“鹳雀”图) 鹳雀是一种鸟儿, 样子像鹤。

师:来, 跟老师读读这个词语。

生 (齐读) :鹳雀。

(师在“鹳雀”旁边出示“楼”字)

师:跟老师再来读读这个词。

生 (齐读) :鹳雀楼。

师: (出示“鹳雀楼”图片) “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 这座楼有三层, 前可望中条山, 下可瞰黄河, 因常有鹳雀停留, 所以人们称这座楼为鹳雀楼。 (讲完后粘贴在黑板上)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座楼的名字吧。

生 (齐读) :鹳雀楼。

师:小朋友, 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楼”字?

生:“数”去掉反文旁, 左边加个木字旁。

师:真棒!你采用了换一换的方法来帮助记忆, 这是一个识记字形的好方法。

师:“楼”是个形声字, 右半部分 (课件将“娄”变红) 也读“l佼u”, 左半部分的木字旁告诉我们什么呀?

生:那时候的房子是用木头建造的。

师:写“楼”字的时候右下方“女”字的横要长, 托住上面的“米”, 使整个字平稳。 (师范写, 生跟着书空。)

(生在《习字册》上练习书写“雀”“楼”两字。写完后, 师打开投影进行点评。)

师:鹳雀楼本来不是很出名, 后来因为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登鹳雀楼》而名扬四海。 (课件出示:登。把课题补充完整。)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你知道“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吗?

生:登上鹳雀楼。

二、知诗人

师:小朋友, 你知道是谁登鹳雀楼吗?

生:作者。

师:作者是谁?

生:王之涣。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王之涣吗? (指名学生介绍)

师 (补充) :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 一生写了很多好诗, 我们将来还会学习他写的其他的诗。

师:学到现在, 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 (出示卡片:知诗人。粘贴在黑板的一侧。)

三、解诗题

师:你知道作者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干什么呀?

生:欣赏风景。

师: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句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

生: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欣赏美丽的景色。

师:这就是古诗题目的意思。 (出示卡片“解诗题”, 粘贴在“知诗人”下方。)

四、读诗句

师:接下来, 请小朋友赶紧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吧。 (课件出示要求:一读古诗, 读准字音。)

(生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师:这些生字你会读了吗?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字:雀、楼、依、尽、入、欲、穷、更)

(生 1 读)

师:“更”字后鼻音读得很到位。谁再来?

(生 2 读)

师:真棒!读得又正确又响亮。

师:老师把生字调整了一下顺序, 我们来开火车读吧。

(生开火车读)

师: (课件出示五色花瓣)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五色花瓣”里的生字, 读完可是有惊喜的哦!

(师逐个出示“五色花瓣”里的生字, 全班齐读。)

师:小朋友, 读准了这些生字的字音, 你能再把这首古诗好好读读吗? (课件出示要求:二读古诗, 试着读出停顿。)

(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师:小朋友们读得这么认真, 这么投入, 到底读得怎样, 我们来检查一下朗读情况吧, 要试着读出停顿哦。

师:谁来读读第一、第二两句?

生1: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师:不错, 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生2: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师:你看他朗读时停顿掌握得多好, 我们一起学他的样子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谁来读读第三、第四两句?

生1: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师:读得非常流利, 真棒!

生2: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师:这个小朋友停顿也读得非常准确, 我们也来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读吧。

(生齐读)

师:到现在, 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读准了字音, 读好了停顿。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吧。 (出示卡片“读诗句”, 粘贴在“解诗题”下方。)

五、明诗意

师: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 那么这幅画上有什么呢?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1.理解: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师:小朋友, 仔细看看图, 谁来说说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呀?

生1:黄河。

(师板画“黄河”)

生2:一座又一座的山。

师:是呀, 一座又一座的山就称为群山。 (板画“群山”)

师:诗人把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色写成了一句诗: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谁来读读? (指名学生读)

师:小朋友, 仔细看看这太阳, 你感觉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啊?

生:傍晚, 快要下山的太阳。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太阳已经紧挨着群山了。

生2:太阳的颜色也不那么鲜亮、夺目了。

师:真棒!看图也是一种学习方法。

师:图上画的正是傍晚即将要落山的太阳, 因而诗句中的“白日”就是什么时候的太阳?

生:傍晚即将要下山的太阳。

(师贴太阳图片)

师:老师把太阳贴在这个地方 (离群山较远) , 对吗?

生:不对。

师:那应该贴在哪里呢?

生:贴得尽量靠近群山。

师: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太阳靠近群山?

生:依。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里的“依”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靠着、紧挨着。

师:“白日”正紧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 直到完全落下去, 一点也看不见 (拿掉太阳图片) 。太阳去哪儿了?

生:完全落下去了, 看不见了。

师:哪个字告诉你“太阳完全落下去了, 看不见了”?

生:尽。

师:真棒!现在, 你能完成这个填空 吗 ? (出示 :夕阳__, __ 。

生:夕阳紧挨着群山慢慢地往下落, 最后完全看不见了。

师:太阳是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 所以“依山尽”要读得慢一点。你能试着把这个画面读出来吗?

生:白日依山尽。

师:听了你的朗读, 老师仿佛看见太阳正靠着群山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诗人看到了落日, 还看到了什么呀?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句。

(生读第二句)

师:鹳雀楼就坐落在黄河边。你见过黄河吗?你脑海中的黄河是怎样的?

生1:黄河的水黄黄的。

生2:黄河是波涛汹涌的。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老师也给你们看几张黄河的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 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黄河。)

师:看了这几张图片, 你们在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语?

生1:奔腾不息。

生2:波涛汹涌。

……

师:真棒!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读吧。

(生读)

师:现在, 你能说一说是什么样的黄河吗?

生1:奔腾不息的黄河。

生2:波涛汹涌的黄河。

……

师:黄河一泻千里, 那么壮观, 气势磅礴!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到哪里呀?

生:黄河水滚滚向东流入大海。

师:“入海流”就是——

生:流入海。

师:那你现在知道“黄河入海流”的意思了吗?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 (出示__:的黄河__。)

生1: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最终流入大海。)

生2: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师:奔腾不息、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 多么壮观呀!你能把这种壮观的景象读出来吗?

生1:黄河入海流。

师:黄河水真是滔滔不绝啊!

生2:黄河入海流。

师:这一景象真是壮观呀!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 我们跟随诗人王之涣看到了落日, 看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现在, 你们能试着把诗中描写的景色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 (指名读, 齐读。)

师:这些正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所看到的景色。 (板书:所见)

师:此时此刻, 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 他想到了什么呢? (板书:所想) 谁来读读后两句?

2援理解: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指名读第三、第四两句)

师:这里有个生字“欲”, 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要记住这个生字, 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生:左边是个“谷”, 右边是个“欠”。

师:用熟字加一加也是一个记住生字的好方法。

师:“欲”字左右等宽, 左边“谷”的第四笔捺变成点, 因为我们人讲究谦让, 汉字也讲究避让。 (师范写, 生跟着书空。)

师:现在, 请你再读读上下句, 猜猜看, 这个“欲”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想要。

(师课件出示:想要)

师:诗人王之涣想要干什么?

生:诗人王之涣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呢?

生:千里目。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就是——— (生:眼睛, 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诗人说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必须再怎样? (师手势加以引导:再登上一层楼。)

师:你能给“更”换一个字吗?

生:再。

师:“更上一层楼”就是说什么?

生:再登上一层楼。

师:现在你们明白第三、第四两句的意思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用上下面的填空。 (出示:想要__)

生: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师:学到现在, 我们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出示卡片“明诗意”, 粘贴在“读诗句”下方。)

六、悟诗理

师:诗人再登上一层楼, 可能会看到什么? (指名说)

师:再高一点呢, 猜猜看, 诗人可能又会看到什么呀? (指名说)

师:诗人说“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就要再登上一层楼”到底是什么意思呀?

生:如果再登上一层楼, 肯定能看得更远。

师:诗人这样说, 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呀?

生:站得越高, 看得越远。

师:小朋友说得真棒!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只有站得___, 才能看得___。

生: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师:学到现在, 我们读懂了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 (出示卡片“悟诗理”, 粘贴在“明诗意”下方。)

七、诵读总结

师:想不想听老师来读一读?

生:想。

师:现在老师也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我读的时候你们可要仔细听哦, 等会儿我们要看看谁和老师读得最像。 (范读) (课件出示:三读古诗, 读出古诗味儿。)

师:我们班上谁的朗读最棒呀?你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吗? (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还有谁也想读?这么多同学想读, 那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生齐读古诗)

师:现在, 你能够看着画面来回想一下诗句吗?

(生自由练习背诵)

师:谁愿意来把这首古诗背给大家听一听? (指名背诵)

师:现在, 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 一起来背一背古诗, 记着要背出古诗的韵味儿来。

(生齐背古诗)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学习了一首古诗, 还学会了一种学习古诗的方法, 我们来读读吧。

生:第一步, 知诗人;第二步, 解诗题;第三步, 读诗句;第四步, 明诗意;第五步, 悟诗理。

师:这个呀, 我们称为“古诗学习五步法”。以后, 小朋友就可以照着这个方法学习其他古诗。

八、教学生字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 现在还要学几个生字, 看看你们能不能学好。 (课件出示生字:依、入、更)

师:谁来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生:最后一笔都是捺。

师: (范写“依”) “依”的最后一笔捺要注意“捺不落地”, 捺不能到最下面。

师: (范写“入”) “入”的捺要从左半格写到右半格, 要写得长而舒展。

师: (范写“更”) “更”的捺要注意穿插, 捺要写在“日”的左边, 注意和上面部件的穿插与避让。

(音乐起, 生练习书写, 写完后进行点评。)

师:下课。

【教后总结:《登鹳雀楼》描写了诗人登鹳雀楼后所见到的壮丽的自然景色, 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的情怀, 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 具有启迪人们努力攀登、不断进取的思想意义。初读古诗时, 我将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落到了实处, 尤其是关注了前鼻音“尽”、后鼻音“更”“层”的朗读指导,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读好停顿, 从而读好整首古诗。在理解古诗时, 我充分借助课本插图、贴画、句式训练化解了学生理解古诗意思这一难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还渗透了古诗的学习方法, 对学生以后学习古诗定会有所帮助。引导学生读好古诗是本课时的重点。为此, 我用心设计了三次朗读, 对每一次读古诗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 想方设法指导学生读好古诗。古诗的理解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教师单方面讲解的结果只能是让学生“鹦鹉学舌”, 意义不大。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古诗, 真正读懂古诗的意思, 我想到了观察课本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说话训练等方法, 从而引导学生读懂古诗的意思, 感悟古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整个教学环节是紧紧围绕“古诗学习五步法”展开的, 思路清晰, 一目了然, 对学生今后学习古诗非常有帮助。】

【评析】

一、许春兰老师充分领会了课标精神, 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 整个教学呈现出识字在各种学习活动中的自由出入与灵动生成, 充分展示了识字教学的扎实与丰实。

1.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 准确定位, 识字教学目标扎实。对于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来说, 本课生字较多, “雀、楼、依、欲”笔画较复杂, “穷、入、更”的间架难掌握, 需要学生在生字中多走几个来回。纵观全课, 许老师预设了四处识字写字活动:第一处在导入新课环节中, 根据汉字特点, 关注音形义, 认读、了解“鹳雀楼”, 并书写“雀、楼”;第二处是在“读诗句”时, 许老师整体出现生字“雀、楼、依、入、欲、穷、尽、更”, 指导学生读, 重点是解决生字的读音, 为读解诗句扫除障碍;第三处是在“解诗句”中书写“欲”;第四处是在“教学生字”环节, 集中指导书写“依、入、更”。许老师紧紧抓住学段的课程目标, 在写字上舍得花力气、花时间, 充分体现了课标中保证学段课堂写字时间的要求。

2. 立足学生的学习规律, 随文推进, 写字指导过程丰实。小学生写字大多靠模仿, 多数不会读“帖”, 即观察不仔细, 即使观察仔细了, 也不知其所以然。这节课上, 许老师积极渗透蕴含在汉字里的文化, 如:“‘雀’字上面是个‘’, 写的时候‘先中间后两边’, 中间一笔没有钩, 因为汉字的笔画走势要向字的中间集中, 有了钩, 走势就向上了。撇要写得长, 托上罩下。”“写‘楼’字的时候右下方‘女’字的横要长, 托住上面的‘米’, 使整个字平稳。”“‘欲’字左右等宽, 左边‘谷’的第四笔捺变成点, 因为我们人讲究谦让, 汉字也讲究避让。”“‘更’的捺要注意穿插, 捺要写在‘日’的左边, 注意和上面部件的穿插与避让。”这里已不仅仅是在指导写字, 而是在教育学生怎么做人———要向心, 团结;要有担当, 托上罩下;要避让, 谦让;等等。

二、许老师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单方面的知识只是暂时的, 片面的, 甚至是狭隘的, 而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受用终生, 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 就好比拿到了开启知识宝藏的钥匙, 随时可取, 多少随意, 自由地取。

1.学古诗的方法求细。这节课, 不但学习了一首古诗, 学生还学会了学习古诗的方法———第一步, 知诗人;第二步, 解诗题;第三步, 读诗句;第四步, 明诗意;第五步, 悟诗理。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步骤, 以后学古诗就有了目标与要求, 相信学生就能主动学, 自主学了。

篇4:经典名著《登鹳雀楼》

据《清一统志》,旧楼在山西蒲州城西南黄河中高阜处(蒲州今山西永济),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沈括《梦溪笔谈》记述:“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唐人留诗者甚多。”世事沧桑,河道变迁,尽管当年的鹳雀楼已淹没于黄河中游,今目的鹳雀楼已非故物,然而诗人的绝唱仍然给我们以启示和享受。

《登鹳雀楼》是首五言绝句,二十个字。前两句写景。“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包含白日、山、黄河、海四个意象(image)。何谓白日,有人说是太阳,也有人认为不是太阳的本体,而是明晃晃的日光。实际上它有双重含义,一重指太阳,另一重指的是与黑夜相对的白天,曹植诗《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苏轼《前赤壁赋》“不知东方之既白”,郭沫若词亦有“东方白”之句,白日者,白天也,光明也。原因是白天、光明与“日”是紧密相连的。

“依”不仅有“依傍”之意,太阳、整个白天以至于光明依傍着中条山冉冉消失了,作为诗眼,“依”饱含着感情,白日不仅依傍着山,白日还依依不舍的消失在山的那一面,诗人凝视着这一情景,是眷恋、是惆怅、是赞美,确实难以言表。

秦晋高原是壮丽的,郁郁葱葱的中条山是高耸的,太阳不仅消失在山的那面,整个的白天和光明也消失在山的那面。值得注意的是,“白日依山”不仅写出了白日和山的空间关系,而且写出了白日和山的时间关系、起初是整个太阳,接着是半个太阳,“尽”则是太阳隐没在山的另一面,留下的是晚霞,接着是黑夜,因而“白日依山尽”写出了日落的全过程,写出了光明与黑暗的分野。太阳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光明与白天也将隐没于山的另一面,因而这一瞬间是精彩的,美妙动人的瞬间。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骚客写海上日出,写草原日出,写泰山日出,写大漠日出,而王之涣写的却是日落,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写的是远离故乡的愁思;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直指云天,长河则是长长的线条衬之以圆圆的落日,王国维认为此乃“千古奇观”;王之涣抒写的则是光明与白昼即将消失的白日,这既是天空景,又是远方景,还是西望景,意味极为深长。

第二句“黄河人海流”,鹳雀楼距入海口山东东营何止千里,站在鹳雀楼上,只能看到黄河汹涌澎湃的向东流去,和落日的动态美一样,黄河人海流也是一种气势磅礴,有声有色的动态美,上下相映,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一般的诗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情由景出,情景交融。比如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通过“长江”这一浩浩荡荡,无尽无休的意象体现出来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心理深层次的感情,通过“桃花潭水”的意象得到了生动的呈现。

《登鹳雀楼》抒发的不是情,而是理,一种具有超越意识的哲理,“欲穷”者,尚未穷尽也,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并不满足于眼前秦晋高原落日之美和大河奔流之美,所谓“千里目”,千里是一个大数,不是十里八里,也不是三百里,五百里。诗人所要追求的有如毛泽东《沁园春·雪》所说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样极其广阔的境界,有的学者认为,一二句所写是诗人站在第二层楼所见,所以要更上一层楼,我则认为诗人的“欲穷千里目”是要看到白日落在山的另一面,另一面会是怎样一个景象;是黄河之水天上来,蜿蜒数千里,奔流到海(海又是何其宽广)不复回的完整的宏伟景象,因此“更上一层楼”不是形而下的实指,而是在形而上的想象中超越日常生活有限的视野而进入到无限的那种“更上一层楼”。

登高才能望远,这是常识,王之涣通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通,富有诗意地升华为哲学层次的哲理。当然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演绎,不仅观赏胜景需要“更上一层楼”,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具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更高更远的进取精神。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唐王朝衰微的时代精神的映照,而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盛唐精神的象征。

《登鹳雀楼》把景物与感情、空间与时间、现实与想象、具象和抽象、有限与无限,浑然—体地提升为哲理,我想,这才是《登鹳雀楼》魅力所在。

《登鹳雀楼》四句全用对仗、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四语皆对,读去不嫌其排,骨高故也”。“骨高”指的不仅是间架结构的高,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超越、進取的精神。前一联用的是工整的正对,“白日依山”对“黄河人海”,“尽”对“流”,(“尽”是无,“流”则是有),后一联则是流水对,最后一个“楼”字扣题。

唐人登鹳雀楼诗作多矣,沈括《梦溪笔谈》认为:“唯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首七律,诗题为《同崔邻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鹤雀耧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

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畅当的诗也是首五绝,题目也是《登鹳雀楼》,诗作如下:

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篇5: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

汉家乐奏犹如逝去的流水,魏国山河也已经半入夕阳。

往事过千年尚遗憾时间过得快,忧愁到来一天也觉得太长。

篇6:李益登鹳雀楼

李益

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

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

篇7:登鹳雀楼的诗句意思

该诗是唐代王之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登鹳雀楼作品主旨:

这首诗写王之涣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篇8: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

古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诗人登楼望见的景色,展现了壮阔的景象、雄浑的气势———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教学时,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依、尽、入、流”等词语,让“白日依山而尽,黄河向海而流”成为一幅鲜明而完整的动态画面,定格在学生的脑海里,以帮助学生建立语言表象,体会作者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怀。教学过程如下:

一、扣“依”字,启发想象,描述第一行诗的诗意

师:我们读古诗时,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要读出画面,读出意境。(板贴:读出画面读出意境)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诗人登上鹳雀楼都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生:诗人看到了白日、黄河、山……

师:“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傍晚)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学生看图)傍晚时分的太阳,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白日”。

师:傍晚时分,太阳怎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看!

(师生共同欣赏日落时分的视频,体会“依”的意思。)

师:能结合第一行诗来说说刚才你看到的情景吗?

生:太阳靠着山慢慢往下落,最后落下去了。

生:太阳靠着大山,渐渐地落了下去。

师:(形义结合理解“依”)看得真仔细!是啊,太阳是靠着山落下去的。这个意思,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依山尽”。古时候的“依”字是这样子的。(出示: )你看,这中间是个“人”字,人被裹在衣服里面,表示亲密地依靠的意思。后来的“依”逐渐变成了这个样子(出示:)。现在的“依”右半部分也表示它的读音,是一个形声字。“依山尽”的“依”就是紧靠的意思。太阳多像一个可爱的孩子,紧紧地依靠着高山妈妈呀!(边说边画简笔画:大山、笑着的“太阳娃娃”。)

二、赏“尽”字,创设情境,读出第一行诗的意境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白日依山尽”这句诗的意思?

生:太阳依傍着山落下去,最后看不见了。

师:(强调“尽”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说第一行诗的诗意)说得真好! 太阳依傍着山渐渐西沉,最后完全落下去看不见了。这样的情形诗人用一个字就写了出来,这就是“尽”。太阳是一点点西沉下去的,好像它还舍不得离开天空,离开高山妈妈。刚才我们看到的情景就是第一行诗所描写的。谁能再来说说第一行诗的意思?如果能够加上想象,把诗句的意思说得丰富具体些,就更好了。

(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自由练说。)

师:同学们,“白日依山尽”,寥寥五个字,就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色彩丰富的画面。想不想再来欣赏这样的美景呢?

师:(音乐起,课件出示图片,充满感情地叙述)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缓缓落下,余晖染红了天边的云彩,它那圆圆的脸涨红了,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慢慢地,太阳的脸变得更红了,它轻轻地走向西山的背后,把灿烂的霞光留在遥远的天边。同学们,夕阳真美啊!能读出这种美吗?

(学生美美地齐读。)

记得自己初读《登鹳雀楼》时,便对诗中的“依”“尽”二字喜爱不已,惊叹于诗人的神来之笔,匠心独运:一个“依”字,一个“尽”字,把那种白日依青山、青山恋白日的动人情态跃然纸上,简直把两者都化为有情之物了。于是我设计了上述教学流程,先让学生看视频,初步理解“依”“尽”的意思;再通过“太阳舍不得离开高山妈妈”的语言提示和画图的方式活化“依”的意境,使“白日依山尽”一句所描述的内容情绪化、具象化;最后让学生欣赏日落的美景,有感情地朗读,意在使学生由理解到意会再到入境,在自己的想象世界中,和诗人一起,登鹳雀楼,欣赏那霞光万道,如梦如幻的美妙景象。事实验证了我的预想,学生的读、说都很动情。看来,万千气象,已入其心中了。

三、关注“流”字,启发想象,积累拓展

师:诗人还看到了———

生:黄河入海流。

师:想象一下,黄河会怎样流入大海呢?大家可以用这个句式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黄河()地流入大海。]

生:黄河滚滚(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滔滔不绝、奔腾咆哮……)地流入大海。

师:同学们用的词语可真丰富!黄河滔滔不绝地流入大海,它那奔腾的气势,汹涌的气概,咆哮的声音,让人心潮澎湃。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雄伟壮丽的美。(播放视频,并引导学生想象)

师:同学们,看到这一幕,你能更具体地说出“黄河入海流”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吗?可以用上老师提供的句式来说一说。(课件出示:黄河 _______地向前奔流,____________。)

师:谁来说一说?

生:黄河飞快地向前奔流,好像风一样。

师:你说出了黄河水奔流的速度。那奔流的速度太快了,简直就像一道闪电。

生:黄河滚滚地向前奔流,那山崩地裂的声音真使人心惊胆战,我感觉都地动山摇了。

师:“地动山摇”用得太好了!你说出了黄河水奔流的气势。

生:黄河滔滔不绝地向前奔流,波涛汹涌,浩浩荡荡,最后流入大海。

师:这就是黄河,气势磅礴、雄伟壮阔的黄河。看着画面,读着古诗,听着小朋友们的叙述,老师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跟着老师有感情地读一读。

(师生齐读,积累古诗句)

在“黄河入海流”一句中,“流”字传神地写出了黄河奔腾入海的磅礴气势。鹳雀楼位于黄河中游,黄河入海之壮丽景观,目力难及。此句所写情景,只是诗人的想象。诗人胸襟博大,气吞山河,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从天上到地下、从渐渐西沉到东去大海,极目天外。这句诗深远博大、气势雄浑,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细细赏读、充分想象,学生方能情动而辞发,读出画面,读出意蕴。所以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充分感受黄河之雄浑壮观的基础上,描述黄河之壮丽,继而以声传情,让学生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经历了这样的学习历程,学生较好地读出了画面,读出了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在诗人心中奔腾不息的黄河,此刻也奔流到学生的心中了。

篇9:登鹳雀楼

长嗟悼,万古悲流!千里江山无限恨,三秦五岳憾高秋,怎点那、蒲州渡里忧?横断长河,紫台朔漠,凤阙夜长休!

回首是,鹳雀楼头,玉彻雕鞍挥眼处,总总是风尘烟就,奈何叹、佳人风满袖。月缺飞花,章台粉泪,汉唐也东流!

篇10:登鹳雀楼

人散处、斜倚望江楼。依依风前堤上柳,玉人堪比黄花瘦。黄花瘦,夕阳古道红颜皱。

莫独留、危楼白发愁。寒江冷落苦焉留,倒把那离人湿透。人湿透,寒月凝云夜微昼。

篇11:登鹳雀楼的哲理

哲理是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也比喻只有站在学术、事业等方面的最高峰,才能看得清全局。后两句写所想。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

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原文:

篇12:登鹳雀楼教案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3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画纸,彩笔

主要板书计划

16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看)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想)

更上一层楼。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读读背背,抄写,描笔顺等。

课外

背诵古诗。

第一教时

任务:

读通课文。

策略:

借助课件展开教学。

流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 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 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 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 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启发和鼓励学生用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4 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 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 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

三作业

1 抄写古诗。

2朗读课文。

第二教时

任务:

阅读感悟。

策略:

借助光盘展开教学。

流程:

一复习

读读生字新词。

二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 师引导学生读诗,画出诗的节奏和重音。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自由读。

3 指名读。

4 电脑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填空。

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

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

5 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

6 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你的观察点在何处 夕阳、山峰、黄河应画在什么位置 画好再涂上颜色。

7 幻灯展示学生的简笔画,师生结合诗句共同点评。

8 出示多媒体课件,屏幕上显示鹳雀楼山水画。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学生闭目遐想,老师用语言描述诗的境境。

9 启发学生谈谈作者在诗句中所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这首诗的体会,分组上台比赛,看哪一组的同学说得精彩。

三总结全文,拓展廷伸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2 拓展性小练笔,把你站在高处观察的景物用一二段话写出来。

3 师小结。

四作业

1 背诵古诗。

篇13:登鹳雀楼教案

1。出示鹳雀楼的图片,问: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觉得怎样?教师简介鹳雀楼: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板书课题)那么,诗人登上了鹳雀楼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呢?

2.(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

二、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1.自由读,画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2.出示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读古诗,正音。

三、理解诗句意思。

1.自由读古诗,读后想想:

(1)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看到眼前的景象,诗人想到了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小组讨论、交流上述问题。

3.质疑、解疑,重点理解:

目:看。欲:想要。穷:尽。

4.说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什么道理。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要奋发向上,不断进取。

四、指导朗读、背诵。

1.听课文录音,体会诗的节奏和重音。

2.指名读,集体评议。

3.同桌互背。

4.情境体验:把自己装扮成诗人,看图吟诵古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重点指导:

入:与“人”的区别。

穷:部首是“穴”(穴宝盖)

篇14:《登鹳雀楼》作文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On the top of the Tower and fascinated by the beautiful view, Wang chanted:'As daylight fades along the hill,/ The Yellow River joins the sea./ To gaze unto infinity, /Go mount another storey still.'

This poem was written on the Stork-bird Tower. It is said that this three-storeyed Tower was built on a sandbar in the middle of the Yellow River near present-day Yongji County of Shanxi Province. The Tower was a famous tourist spot in the Tang Dynasty and was destroyed by the river torrents after the Song Dynasty.

篇15:登鹳雀楼赏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 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 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 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 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 是宋以后的事了。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同崔?登鹳雀楼,同崔?登鹳雀楼李益,同崔?登鹳雀楼的意思,同崔?登鹳雀楼】相关文章:

《登鹳雀楼》的意义随笔散文05-13

登鹳雀楼诗意赏析04-12

登鹳雀楼课后练习04-14

登鹳雀楼教案免费05-05

语文《登鹳雀楼》教学反思05-02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案05-07

登鹳雀楼古诗带拼音05-18

小学语文《登鹳雀楼》教案05-18

《登鹳雀楼》的讲课稿及评课05-10

《登鹳雀楼》名家教学设计05-18

上一篇:一级土地开发基金融资下一篇:协会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