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2024-04-10

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共8篇)

篇1: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军队和武警部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都要进行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参加对象由省级高校招生办公室分别从各军队院校第一志愿上线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招生计划数的3至4倍确定。政治考核合格的考生取得面试资格,政治考核和面试均合格者参加体检,省级高招办负责通知有关考生到指定的地点参加面试和体检。政治考核由考生所在地县级人武部会同当地招生部门、考生所在中学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调查了解考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作出政治考核结论。

面试工作由省军区招生办组织,全军招生办统一选派面试人员,通过目测、口令调整和语言交流等方法考察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等基本素质。面试现场设置复议组负责对有争议面试结果进行复议。体格检查对象为政治考核和面试合格的考生,按照有关要求到指定医疗单位进行体格检查,实行主检医生负责制。体检结论分为指挥合格、非指挥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指挥合格者,非指挥也合格;仅非指挥合格者,不得录取到指挥专业。体检结果由省军区招生办向社会、考生和招生院校公布。

考生对体检结论有异议的,可在体检结果公布后1日内申请复查。初级指挥军官实行“学历教育合训、任职培训分流”组训方式培养。从今年招生开始,学历教育阶段不再明确本科专业,只明确培养目标。军队指挥类主要招收理科类学生,也招收少量文科类学生。考生体格检查应为指挥合格。入学后用4年时间完成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和军政基础训练,毕业后即享受军官待遇,并分流到相应任职教育院校,用10个月时间针对拟任指挥岗位进行任职培训。

主要培养学员具备坚定的献身国防信念,宽厚的科技和人文知识基础,过硬的军事专业技能,良好的军人气质、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领导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指技融合”的高素质指挥人才。

军队和武警部队院校、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均实行提前批次单独录取,通过远程网络实施。省级高招办从合格考生中,区分男、女生和指挥类、非指挥类,按照招生专业计划数的120%投档。

院校招生办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录取对象。生源不足时,省级高招办会同省军区招生办进行调剂,向社会公布空缺招生计划,公开征集上线合格考生的报考志愿,按照计划缺额数量的120%向招生院校投档。符合公民应征服现役的政治条件,思想品德优良,志愿从事国防事业,毕业后服从军队分配;考生应当是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时的年龄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少数民族考生可放宽1岁;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未婚。士兵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截止当年1月1日),服现役满1年。凡超龄、未达服役年限或未在部队服役的士兵不得参加士兵招生考试;已完成高等学历教育、在教育部注册的大学生士兵不再参加高中生士兵文化科目考试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军队干部子女、烈士子女,可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

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政治部

2012年1月1日

篇2: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招生政策解读

最近,许多考生和家长来电询问军校生和国防生报考的有关问题。为此,省军区招生办负责同志就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现解答如下。

1、今年军事院校和国防生招生数量规模有哪些变化? 2016年全军共招生4.54万人,其中军队和武警部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45万人、招收士兵学员0.59万人、依托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0.47万人、招收士官学员2.03万人。与2015年相比,生长干部学员招生数量和士官学员招生数量呈现一降一升的变化。具体而言,生长干部招生压减18%,士官招生增加12%。今年的军事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进一步加大了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压减传统力量和老旧装备专业招生数量,适度扩大指挥类专业招生比例,初级指挥军官基本立足军校培养,技术类专业主要安排军队综合大学、军医大学和依托培养高校招收培养。在招生计划投放上,坚持向生源大省、教育大省重点倾斜,兼顾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考生升学需求。具体讲,步兵、炮兵等传统作战力量专业招生计划由2015年的1万名压减至0.76万名,财会审计、基建营房、医疗卫生、汽车指挥等后勤保障类专业招生计划由0.54万名压减至0.3万名,新质作战力量专业招生计划

由0.47万名增加到0.54万名,新兴学科专业招生计划由0.19万名增加至0.22万名。2、2016年军校生和国防生在山东省的招生计划各是多少? 根据教育部、军委政治工作部、军委训练管理部通知,2016年军队院校和国防生院校在山东省共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438人,均为本科层次。(1)军校招生。31所军队院校在我省共招收986人(男生953人、女生33人)。其中,解放军理工大学招收人防系统定向生6人,第二、三、四军医大学招收预备军官学员61人,学员入学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者,入伍并分配到部队工作。(2)国防生院校招生。57所高校招收国防生452人,其中男生440人,女生12人。主要涉及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等140余个专业,以招收理科考生为主。招收文科生的军队院校和国防生院校共22所,计划招收72名,其中男生64名,女生8名。

3、今年军校和国防生招生基本条件、报考程序是什么? 基本条件:报考军校和高校国防生的考生,年龄不低于17周岁(1999年8月31日前出生)、不超过20周岁(1996年8月31日后出生),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具体分为五步:第一步,高考结束后,有意愿报考军校和国防生的考生,尽快到报考所在地人武部报名参加政治考核和体能测试。第二

步,根据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统一安排,按通知要求到报考所在地军分区(警备区)参加体能测试。第三步,高考成绩公布后,由报考所在地招生部门统一组织填报志愿。第四步,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情况,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男生1:

3、女生1:5比例划定各个招生院校参加军检的最低分数线,并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方网站()统一公布参加军检人员名单。第五步,取得军检资格的考生,根据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统一计划按时到鲁慈体检中心(花园路与七里河路交叉路口往北100米)参加军检。军检时间定在6月30日至7月6日,主要是体格检查、面试和心理检测。

为方便考生和家长了解有关信息,省军区招生办咨询电话为0531-51627122。

4、今年招生政策的新变化有哪些?

从2016年起,我省报考军校或高校国防生考生增加体能测试项目,主要参照军人体能和高中生体质健康测试评分标准,对考生耐力、速度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进行测试。其中,男子项目为50米跑、1000米跑、俯卧撑和立定跳远,女子项目为50米跑、800米跑、仰卧起坐和立定跳远。体能测试由省军区招生办公室统一计划,考生报考所在地市军分区(警备区)具体组织,地方高校招生办公室监督实施,体能测试成绩仅做参考,不做为录取依据。因身体或其他原因不宜进行体能测试的考生,应当至

少提前3个工作日向所在军分区(警备区)招生办公室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经省军区招生办公室批准后,由各军分区(警备区)集中组织1次补考,无故不参加体能测试者,取消录取资格。

5、今年山东省招生数量和院校与往年有哪些变化? 今年我省招生计划总数仍是全国最多的省份。军队院校在山东招生院校与去年相同,国防生院校在山东招生院校比去年增加4所,减少12所。增加的4所院校是: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减少的12所院校是:北京林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宁波大学、西安邮电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今年在山东省的二类招生院校共3所:武警工程大学(计划招收82名)、武警警官学院(计划招收17名),以及解放军理工大学(招收6名人防系统定向生)。

6、在山东省招收军校生和国防生的省内院校有哪几所? 在山东招收军校生的驻鲁军校有1所,为校址在烟台的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招收59名,其中女生1名,为一类划线类别。

在山东招收国防生的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共有3所,分别是:山东大学招收国防生21名、聊城大学招收国防生46名、中国海洋大学招收国防生35名,均为一类划线类别。

7、今年有哪些院校招收预备军官学员?

今年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将继续在山东省参加高考的高中毕业生中招收预备军官学员61名,预备军官学员的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分配等与军校其他学员基本相同。学员在校学习期间享受军队提供的相关待遇,但没有军籍,毕业考核合格后,再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并分配到军队单位工作。预备军官学员免交学杂费和住宿费,医疗费用按学校所在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的有关政策执行,其他费用自理。预备军官学员在校期间统一着装,教学、管理与其他军校学员基本相同。学员在校学习期间的户籍管理按照军校所在地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学员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综合素质考核合格,准予毕业后,并于毕业当年6月份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入伍时间统一从当年6月30日起算,同时注销户口,家属按有关规定享受军属待遇。八年制医学教育学员于第5学年结束时办理入伍提干手续。学员可按规定报考军队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计划内研究生。

8、军校学员、军校预备军官学员、国防生、普通高校其他学生,四者有什么区别?

军校学员、军校预备军官学员、国防生同为军队生长干部的重要来源,主要区别在于:①军校学员“入学即入伍”,拥有军人身份;②军校预备军官学员主要由解放军第二、三、四军医大学和艺术学院招生,学员入学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军队提供的-5-

相关待遇,毕业考核合格者,择优选拔为军队干部分配到部队工作,未被选拔为军队干部的毕业学员,面向社会自主就业,可以优先招聘录用为军队文职人员;③国防生在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期间不办理入伍手续,享受国防奖学金,毕业考核合格才办理入伍手续;④国防生与普通高等学校其他学生接受相同的课程学习和专业教育,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国防生还要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课程,接受所在高校和军队驻校选培办双重管理。

9、如何填报军校志愿和国防生志愿?

填报军校和国防生志愿应填写在提前栏内,其中,高考文化成绩达到全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既可报考执行一、二类划线的军校,也可报考执行一类划线的招收国防生的高校或专业;高考成绩未达到全省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只能报考执行二类划线的军校。

从近几年考生报考的志愿信息看,一些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注意查看志愿信息,有的考生身体条件达不到指挥院校标准,却将志愿填到了指挥院校或专业;有的女生将志愿填到不招收女生的院校或专业等等。今年,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省军区司令部、省公安厅政治部下发的《关于做好2016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工作的通知》中,对招生院校、专业、层次、对象及划线类别都予以明确,考生要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的志愿信息认真核对后,将正确的志愿代码填报到信息栏

中,以免造成错报志愿。

10、军校学员在校学习期间是否实行全程淘汰?

军校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实行全程淘汰。根据《军队院校淘汰学员安置办法》,入学阶段被淘汰的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新学员,如符合普通高校录取条件,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前,本人可向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提出改录申请,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协商所属高校改录。在校学习期间,因学习或身体原因不符合军校培养要求的学员,服役期两年以内(含两年)的参照义务兵退伍安置,两年以上的参照士官复员安置。而预备军官学员在校学习期间被淘汰,则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退学的有关规定办理。其中,因政治思想不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被退学的,以及因学员本人无正当理由执意要求退学或拒不入伍被退学的应缴纳在军校学习期间全部费用。因身体原因不能完成学业或不适合在部队工作被淘汰的可不缴纳上述费用;但因个人原因退学的,部队不负责协调安排入地方普通高校学习。

11、国防生在校期间如何进行教育管理?

根据国家教育部、人事部和原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布的《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对国防生学籍管理、军政训练、日常教育管理、违约淘汰处理、国防奖学金管理等方面作了系统规范。其中明确规定,国防生在校学习期间违约的,由高校作退学或者开除学籍处理。对毕业后拒绝、逃避到军队工作的,参考国家大型

篇3: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公平”一词在辞海中被解释为“处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袒任何一方”,即“一碗水端平”,在尺度上做到平等,在价值上保持中立。[1]人类在资源、权利和机会等价值分配过程中的价值向往和目标追求就是公平。而对教育公平的界定,综合学界之说,总结为:教育公平是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教育制度、政策、体系,对不同地区、种族、阶层、 年龄和性别的人们,能够提供的大体相当的教育,是人们平等自由地分享公共教育资源,它包括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而且这三者统一于一体。一直以来,中国不断追求教育公平,但不同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分配一直没有摆脱政治、权力、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群体尚未真正享有受教育公平的机会。而高等教育的失衡主要因素是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且这种不公平是从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开始的。而现今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的三个专项招生计划在内容上填补了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状,因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毫无疑问,这三项政策起到了“立竿见影”之效,迅速地畅通了贫困地区和农村学子纵向流动渠道,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贫困地区和农村学子接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平问题。

二、我国高校招收贫困地区和农村学生政策的局限

1.专项计划拉大了农村学生间的差距,导致了新的不公平。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国家教育部实施了国家、高校和地方三个专项计划。毋庸置疑,这三个专项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的机会,但不难发现,实施专项计划的所有学校都是部属重点大学或地方所属重点大学,报名专项计划的学生的成绩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科类录取控制分数线,即不得低于本省一本分数线,而对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而言,能上一本线的人数并不多,即使他们从小努力学习,但由于教育资源各方面的缺失,他们所做的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这项计划其实仅仅增加了部分成绩优秀学生选择更好的重点大学的机会,为贫困地区一本上线考生提供了额外福利。显然,这种录取政策对于贫困地区绝大多数付出同样努力却未能达到一本线的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这将会使贫困地区成绩优异与成绩一般的学生在高考招生中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即成绩相对优秀的学生通过专项计划有更多机会进入更好的重点大学,而其他绝大多数考生则没有从这专项计划中享受到任何福利。因此,某种程度上说,专项计划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贫困地区考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也扩大了贫困地区考生获得优质高等教育机会的“贫富差距”。

2.专项计划无助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落后的现状。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始至终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为高等教育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基础,而高等教育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教育在线显示,东南大学在2008-2011年间的农村生源比为38.4%、34.1%、34.8%、31.2%;西安交大则从2009年的33.3%降至2011年的32.5%。即使是像中国农业大学这样以面向农村招生为主的高校,在2011级新生中也第一次出现了农村生源低于30%,仅占28.26%,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近年来,国家也高度重视这些比率,并采取了三个专项计划来解决这一问题,但众所知之,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提高,而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阶层差异等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进而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政策制定者本想通过专项计划,选拔人才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明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落后不单单是因为人才的缺乏,更重要的是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的更好落实。农村学校资金和师资力量都很薄弱,大部分老师极少有机会出外学习,不易形成新的教学思想等。如果国家能对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更好的扶持和落实,城乡学生进高校学习的比例也不会如此悬殊。

3.专项计划无法解决贫困地区人才匮乏的问题。专项计划除了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畅通农村和贫困地区学子纵向流动渠道,还希望通过专项计划这种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专项生回到生源地工作、服务,以此来改善贫困地区相关人才匮乏的困境,同时引导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水平。例如,国家专项计划,它的重大意义在于努力为贫困地区选拔、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事实上,这只是政策制定者的理想状态,专项计划虽然不允许学生转专业和迁移户口,但这无法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还乡做贡献,“人往高处走”, 从高校毕业的学生多会考虑到今后的发展,农村在各方面都落后于大都市,因此,极少部分会选择回到乡下。另外,国家专项计划招收学生的专业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专业为主,并要求相关省市制定引导和鼓励专项生回乡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 但由于这些专业同样也受到大城市相关单位的青睐,因此,能回乡的人才少之又少。

三、我国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政策的发展

显然,专项计划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贫困地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机会,但却不可能形成真正保障贫困地区学生公平公正地上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要想真正实现城乡之间教育的平衡,首先,加大贫困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平衡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落实教育经费的政策法规。国家每年投入教育经费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人力资源,帮助公民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但实际投入贫困农村地区的教育经费是远远不足的。众所周知,中国重高校,轻基础,重城市,轻农村。当然,教育经费不一定要全是国家政府提供,可以采取各种措施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对教育经费的投入,从而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总量。

其次,引进、培养优秀教师,提高基础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师资力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没有优秀的教师,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就很难有更好的发展。现今“教师轮岗制度”受到热议,于我个人而言,这一制度还需谨慎慢行。其一,名师有一定的局域性,他们的 “名”与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国家不如加大教育投入,变“输血”为“造血”,重点打造自己学校的“名师”,用自己学校的“名师”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质学校齐头并进,共同发展。

其三,完善对贫困地区农村学子的补偿政策,提高其整体接受各类高等教育的机会。无论是国家、地方还是高校专项计划,都只是一项针对极少数成绩优秀的农村学子的变相加分,拉大了同在一环境下的农村学生间的差距,导致了新的不公平。国家不能为了达到全国城乡学生在重点高校的比例均衡,而损害贫困地区脆弱的高考招生公平。因此,真正均衡全国城乡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之策是对贫困地区,尤其是特困地区的所有考生予以高考招生整体优惠补偿政策,补偿形式可以是国家有关边疆民族特困地区的加分政策,也可以是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均实施针对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也就是在各级各类高校每一年度的招生计划中划出一定比例招收此类考生,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贫困地区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外,对于贫困学子助益甚大的经济资助政策是助益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子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良好举措,因此,国家应当配套专项计划的专项贫困生经济资助计划。[2]

最后,转变贫困地区和农村学子单一的成才观念,推进高等院校分类改革与多元发展。据统计,全国每年高考复读生多来自于贫困农村地区,这一现象从侧面反应出贫困地区和农村学子的成才思想相对单一, 从而导致他们的出路也比较单一。这与国家长久以来对高校实施的重点建设方针有关,国家和地方将有限的经费尽可能地集中于少数办学水平较高的大学或示范性高职院校,从而导致了高校发展两极化,进而导致学子们坚信“学而优则仕”,认为只有就读重点大学才能成才。因此, 国家应当转变贫困地区和农村学子的成才观念,引导他们进入各级各类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同时推进高校的分类建设,将学生培养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周薇.教育公平视角下我国高考制度改革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篇4: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关键词】 军队院校;国防采购

一、相同点

(1)逻辑起点和目标归属。不管是军队院校采购还是一般的国防采购它们的逻辑起点和目标归属是战斗力的最大化。军队院校采购是通过采购相关的教学设施来保障军校学员的学习生活,为部队提供高素质人才队伍,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水平。一般的国防采购则是通过购买武器装备、工程、服务,直接表现为战斗力水平的提高。(2)采购的性质。军队院校作为培养各种军事人才的场所,其采购始终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军事人才素质展开的,显然军队院校采购就必然带有军事色彩。一般国防采购不论是对于武器装备还是军民通用物质的采购,都是直接为部队提供的,其性质更是不言而喻。(3)采购主体的性质。但是军队院校采购和一般国防采购却是特定,不论是军队院校还是军区机关、基层部队等他们始终都代表着军方。(4)采购部门的设置。军队院校与军区机关、作战部队等属于一个大的系统,其采购部门的设置也采用了相同结构模式。军队院校采购与一般国防采购机关则以党委作为决策领导机关,采购中心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工作,财务部门执行结算和监督的职能。

二、不同点

(1)采购的对象。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力的“供应商”,在提供“军事人才”这种产品过程中消耗是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和各类物资等,其采购对象也相应的是这些,一般国防采购对象包括武器装备、国防工程、服务以及军民通用物资。可以看到尽管它们的最终用途相同,在具体表现形式上还是有所区别。(2)采购的方式。一般国防采购实行指令性计划采购和市场采购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防采购必须以市场采购为主要方式。目前我国军工行业尚未全盘放开。在仍将长期实行国有国营的情况下,许多武器装备采购将保留指令性计划采购的方式。军队院校采购的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和各类物资一般为竞争性商品或服务,通过市场采购方式,既能降低采购成本,又能通过竞争激励供应商提高商品或服务质量,主要实行市场采购。(3)采购的市场结构。从两者的采购对象便可知道,军队院校采购和一般国防采购面对的市场结构是不同的,前者面对的一般是完全竞争市场或者垄断竞争市场,供应商为完全竞争或者垄断竞争厂商,而后者则所面对的市场结构根据其采购的对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4)采购的保密性。国防采购尤其是武器装备采购涉及到许多军事机密,国防采购会设置较高程度的保密等级。军队院校采购的是教学仪器设备、基建工程等通用品,这些物品都是通过招投标方式在市场上公开采购,其保密等级较低。(5)采购合同的管理。由于国防采购涉及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安全,故国防采购合同要比一般政府采购合同更强调严格履约,若不能履约或以次充好,供应商不仅要受到经济制裁,更要受到法律的严厉惩罚。国防采购对供应商要求很高,在国防采购招投标时必须进行资格认定,实行市场准入。国防采购要积极制定措施加强对采购风险的预防和补救。军队院校采购尽管也属于国防采购范畴,其合同管理没有一般国防采购合同管理严格,其管理更多的是参照政府采购合同管理模式来进行的,同时又比政府采购合同管理要严格。

三、启示

一是原则性与灵活性。军队院校采购首先应该遵循国防采购的原则性,在采购过程中要坚持把国家安全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集中采购为手段,以提高采购效益为目的,以增强战斗力为宗旨,不断为军队院校提供优质的采购服务,为国防事业输送优秀的军事人才。军队院校采购与一般政府采购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军队院校采购也应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要开拓采购新领域,探索采购新手段,提出管理新思路。二是保密性与适度公开性。军队院校采购尽管没有涉及到武器装备,有些信息仍然属于军事机密,对于这些关系到国家安全的信息,在采购活动中应该严格做好保密工作,以确保军事机密遭到泄露。保密只能是相对,不能以保密为名逃避监督,实行 “黑箱操作”。地方企业也会利用这一特性强加寻租行为,要求军队院校采购要保持适度的公开性,接收相关机构监督。军队院校采购自身的特点也要求采购信息公开发布,采购活动公开招标,企业投标公开竞争,这样有利于提高采购质量,增加采购效益。三是特殊性与公平性。军队院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组织,它是为国防提供军事人才的地方,与一般的组织有着根本的区别。在很多方面军队院校都享有着一些特权,以此来保障军事人才的正常培养,这种特权不能成为采购交易双方权责不对等的先天因素。很多企业就是因为合同中的某些“霸王条款”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篇5: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2012-06-04 16:05

各市、杨凌示范区招生办(考试管理中心),西安市教育考试中心,各县(区)招生办,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县(区)人民武装部,各有关军队院校、普通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做好2012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工作的通知‣(政干„2012‟120号)和•关于印发†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计划‡的通知‣(政干„2012‟122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考条件

报考军队院校及国防生的考生,必须参加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考条件除必须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报名规定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人民军队。

2.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历史清白,作风正派,思想进步,品德优良。

3.志愿献身国防事业,服从组织分配。

4.应届高中毕业,身体健康,未婚,年龄不超过20周岁(1992年8月31日后出生)。

5.报考初级指挥专业的考生,应具备强健的体魄,良好的气质和吃苦精神,热爱军事指挥专业,适合培养为初级指挥军官。

二、政治考核

拟报考军队院校及国防生的考生,应在6月25日前进行政治考核。高考结束后,考生到县(区)招办指定地点领取•陕西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表‣(附件1)。考生填写基本情况部分;所在中学对考生在校表现作出鉴定;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对考生本人、家庭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进行考查,提出考查意见;县(区)人民武装部汇总考查情况,对考生作出考核

结论。其中结论合格的考核表直接交考生本人;结论不合格的考核表由各县(区)人民武装部保管备查。不合格考生名单由各市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汇总后上报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政治考核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2001‟政联字第1号)执行。

三、志愿填报

军队院校及国防生志愿填报在提前录取批次,填报时间为6月25日12∶00至6月28日24∶00。高考成绩达到院校对应录取批次分数线以上且政治考核合格的考生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http://)填报志愿。

四、面试军检

面试、军检分市(区)集中进行。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商洛市和杨凌示范区考生由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负责组织,在第四军医大学校直门诊部参加面试、军检;其它市考生的面试、军检由本市军分区政治部负责组织,地点分别如下:

榆林:榆林市第四医院(星元医院);

延安:延安市人民医院;

汉中:汉中市三二○一医院;

安康:安康市中心医院。

面试、军检时间定于6月29日至7月1日,上午7∶30至12∶00、下午13∶30至18∶00。报考军队院校及国防生的考生携带本人条形码、准考证、政治考核表、近期免冠同底版一寸彩照3张,按时参加面试、军检。

面试、军检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面试工作由总政治部指定的军队院校及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工作办公室派人组织实施,混合编组,每组2—3人。面试组按照•陕西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面试表‣(附件2)规定的内容和标准,通过目测和交谈,对考生进行面试。面试结论分为合格与不合格。面试结束后,要当场告知考生面试结论。如考生对面试结论有异议,由

面试复议组进行复议。面试合格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军检。军检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后发„2006‟6号)执行。主检医师根据招生专业对考生体格要求作出体检结论,签名负责。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3种,由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分县(区)整理,7月3日前报送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

各面试、军检单位要充分认识面试、军检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规范管理,落实责任,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对错检、漏检、结论错误等影响考生录取或在体检工作中弄虚作假的行为,由省军区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五、录取

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安排在提前批次,实行远程网上录取。投档比例不得超过院校招生计划的120%。录取时省招办提供军检表等军队院校录取所需信息,各院校录取分数线按照教育部、总政治部(政干发„2008‟19号)文件规定执行,不得低于二批本科控制分数线。国防生录取分数线执行院校在普通本科对应专业所在批次的分数线,即被普通高校列在一批本科的专业,执行一批本科线;列在二批本科的专业,执行二批本科线;国防生所报专业在陕无普通本科专业招生计划的,按照教育部、总政治部文件规定执行。

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按照“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原则进行。对统考成绩达到学校投档线,政治考核、面试、军检合格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招生学校决定,遗留问题由招生学校负责解释。省招办向学校投放考生电子档案,监督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纠正违反国家招生政策、规定的行为。

各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要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录取工作。录取通知书由各招生院校直接寄发考生本人。录取工作结束后,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根据省招办提供的录取名册,将被录取考生的政治考核表、面试军检表于7月20日前寄送招生院校。

篇6: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 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根据四总部《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招生工作条例》(政干„2007‟389号),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总政治部干部部《印发<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工作实施细则>》(政干发„2008‟19号)和《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暂行规定的通知>》(教学司„2002‟8号),以及国家和军队招生工作的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在我省范围内招生的军队院校、武警部队院校和招收国防生的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

第三条 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实施“阳光工程”,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第二章 组织领导及职责分工

第四条 我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工作,在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省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军招办”)组织实施,实行省教育考试院、院校与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纪检处、驻校选培办分工负责制。

第五条 省教育考试院主要负责组织和指导对考生的宣传、报名和录取工作,研究解决招生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院校主要负责做好报考军校和国防生考生的宣传动员工作;具体落实教育部和总政治部下达的招生计划并录取新生;军队院校组织实施新生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普通高校协助驻校选培办组织对新生入学后的复审和复查。

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主要负责组织和指导报考军校和国防生考生的宣传动员、政治考核、面试军检工作,协助省教育考试院做好录取工作。

省军区政治部纪检处主要负责军校和国防生招生中的纪律检查工作。

驻校选培办在大军区级单位干部部门的指导下,与普通高校共同做好本校国防生的招生宣传、资格审查、录取和入学后的复审复查工作,并协助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做好考生面试工作。

第三章 宣传动员

第六条 院校招生干部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深入学校和学生家庭,因地制宜地宣传《国防法》、《兵役法》基本知识和我军的性质、宗旨、历史、优良传统以及军队现代化建设成就和发展前景,客观地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学员待遇及毕业后的分配原则。宣传动员工作开始前,院校招生干部应首先到省军招办报到。

第七条 各市、县(区、市)招生办公室和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人民武装部应根据省军招办的统一部署,准确掌握本地生源情况,积极配合院校招生干部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并根据自身条件,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保障。同时,对他们在此期间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八条 考生所在学校应向院校招生干部如实反映考生现实表现、学习成绩、身体状况和家庭、社会关系等,协助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支持、鼓励考生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

第四章 政治考核

第九条 政治考核按照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政联„2001‟1号)执行。

第十条 政治考核在省军区政治部领导下,由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牵头,各县(区、市)人民武装部和公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第十一条 参加政治考核的对象,由各县(区、市)招生办公室,从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中确定。政治考核对象确定后,考生所在的县(区、市)人民武装部应会同当地招生办公室、考生所在中学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调查了解考生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如实填写《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政治考核表》,作出考核结论,并按时上报省军招办。政治考核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军校和国防生录取。

第十二条 考生所在中学应当对考生在校表现作出鉴定;考生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应当对考生本人、家庭情况和主要社会关系等进行考查,提出考查意见;县(区、市)人民武装部应当根据考生所在中学和公安部门的考核情况,客观公正地对考生作出考核结论。

第十三条 异地考生的政治考核由考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民武装部会同考生学校所在地的人民武装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五章 面试军检

第十四条 省军招办在全省指定地点组建面试、军检机构,并会同省内有关军队院校和驻校选培办抽调人员组成面试、军检组,负责组织对有意向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且政治考核、军人职业适应性心理测试合格的考生进行面试、军检。

第十五条 各市、县(区、市)招生办公室应在接到省教育考试院通知的次日,将面试军检的时间地点、考生须携带的材料[高考准考证、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开具的证明考生政审心检合格的介绍信、两张一寸近期彩色免冠照片]等信息通过辖区学校准确无误地通知每位考生。

第十六条 面试点、军检点应在面试、军检工作开始前两周,做好面试、军检场地和器材准备。省军招办负责指导抓好工作人员的选拔培训,让他们熟练掌握面试、军检的标准、程序、内容、方法和有关规定,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周。

第十七条 参加面试、军检的工作人员一经确定,即发给省军招办统一制发的《工作证》,不得随意调换。其他人员不得介入面试军检工作。

第十八条 面试、军检工作展开前,省军招办明确各工作小组负责人。面试、军检工作结束后,面试点和军检点负责人应将参加面试、军检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报省军招办。

面试、军检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面试工作人员职责》、《军检工作人员职责》,挂牌上岗,按规定时间作息,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离开。工作期间应当做到军容整洁,举止得体,态度和蔼热情,语言文明规范,不得将手机等通信设备带入面试、军检现场。

面试、军检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除面试、军检工作人员和考生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同时,面试、军检现场设臵监督投诉箱,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和考生监督。

第十九条 省军招办对面试工作人员统一编组,每组3人,面试结论由面试组全体成员签字。面试现场设立复议组,由省军区政治部干部处、纪检处和院校各1名干部组成,负责对有争议的面试结果进行复议。

第二十条 考生持高考《准考证》和各警备区(军分区)政治部开具的介绍信报到后,面试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考生本人与照片是否相符、面试组号是否正确。对冒名顶替者,应当即将其带出面试现场,并取消作弊考生本人报考军校或国防生资格。

第二十一条 面试主要考察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报考动机,主要是了解考生报考军校或国防生的目的。形象气质,主要是查看考生的体型、外貌和精神状态。逻辑思维,主要是考察考生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主要是考察考生语言表达的能力。第二十二条 面试通常采取目测、口令调整和语言交流等方法进行。

目测,主要通过观察,对考生的形象气质、行为举止进行评定。

口令调整,考生按照面试工作人员下达的口令做动作,主要测评考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语言交流,通过针对性的提问与考生进行交流,了解考生的报考动机和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第二十三条 面试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不合格:

(一)报考动机不端正。投身国防和军队建设的理想信念不坚定,缺乏经受军校和部队严格训练、管理的思想准备;

(二)语言表达能力差。吐字不清,词不达意,或有明显生理性口吃;

(三)形象气质差。五官有明显缺陷,体形不匀称,外在仪表和内在气质明显不适合从事军人职业;

(四)逻辑思维能力差。思路不清,思维不连贯;

(五)行为反应能力差。反应迟钝,动作不灵活、不协调;

(六)其他方面明显不符合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要求的。

淘汰考生数量不应过大,暂定为不超过面试考生总数的5%。

第二十四条 考生面试完毕,面试人员应立即填写《江苏省军队院校招收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面试表》。面试结果应当场告知考生,合格者进行军检,不合格者,向考生说明原因。如考生对面试结果有异议并提出复议申请的,面试工作人员应指导考生到面试复议组进行复议,复议结果为最终结论。

第二十五条 考生面试合格后,军检工作人员应认真核对考生照片、基本情况后指导考生参加军检。

第二十六条 军检工作期间,所有医务人员必须服从管理,不经军检负责人批准不得离开岗位。

第二十七条 军检负责人应在考生军检后12小时内将结论报省军招办。体检结论分为指挥专业合格、非指挥专业合格和不合格三种。结论中,出现涂改现象的需加盖“江苏省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招生体检专用章”后方能生效,否则无效。

第二十八条 面试、军检工作结束后,省教育考试院将面试、军检结果形成电子文档。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查询本人面试、军检结果,如有异议,可向省军招办提出复检申请,经审议后,安排复检,复检结果为最终结论。被录取考生的纸质材料由省军招办寄至各院校,未被录取考生的纸质材料由省军招办保存六个月后销毁。在此期间,接受考生及考生家长咨询。

第六章 录

第二十九条 录取期间,省军招办应当指定联络员,在录取现场协助做好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录取工作。省教育考试院在录取工作开始前一周将录取工作日程安排和相关要求通知有关院校,并及时向院校提供报考该校的考生名单(含政治考核、面试、体检的情况和结论)。

第三十条 军队院校和国防生实行提前批次单独录取。省教育考试院从政治考核、面试军检双合格的上线考生中,依据考生志愿和分数,按照院校招生计划数120%以内的比例投档。投档时应当区分男、女生和指挥类、非指挥类。政治考核、面试军检结论有一项不合格的考生,不得投档录取。对省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科竞赛获奖者,有文体专长并获得省级以上相应证书者,以及现役军人子女和军队因公牺牲、烈士的子女,可以在投档比例范围内优先录取。

第三十一条 个别院校如平行志愿生源不足,省教育考试院会同省军招办,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向社会公布空缺的招生计划,未被录取且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志愿,省教育考试院按照计划缺额数量120%以内的比例向招生院校投档。如仍不足,院校不得拒录填写服从志愿的考生。

第三十二条 划线类别为一本线的军队院校,指挥专业经过调剂生源仍不足的,经招生院校同意后,可以降低分数录取,但不得低于二本线。省教育考试院按照空缺计划数量的120%,在未被投出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投档。非指挥专业经过调剂生源仍不足的,不得降低分数线投档或录取。

第三十三条 院校招生计划一般不得跨省调整。生源不足确需调整的,必须经全军招生办公室批准。省教育考试院根据全军招生办公室签发的计划调整通知单,从符合录取条件的上线考生中,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一次性投档。

第三十四条 院校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录取工作。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时间的,必须经全军招生办公室同意。无正当理由超过省教育考试院规定录取时间一个工作日的,经全军招生办公室同意后,省教育考试院可以在投档考生中按照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设臵考生电子档案为预录取状态。

第三十五条 省教育考试院在投档的同时,应当向省军招办提供考生投档数据库。院校录取工作结束后一周内,省教育考试院应当向省军招办提供考生报名数据库、录取考生数据库及录取考生名册。省军招办于每年7月15日前将录取考生数据及录取考生名册上报南京军区招生办公室,录取考生名册需加盖省教育考试院印章。

第三十六条 院校应当在我省录取工作结束3日内,向考生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三十七条 录取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考生凭录取通知书到所在中学办理档案领取手续,到院校报到时,再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录取考生的政治考核、面试、军检等相关材料,由省军招办负责统一寄送相关院校。

第七章 复审复查

第三十八条 新生入学三个月内,院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并完成新生政治复审和身体复查。其中,国防生新生入校后,高校和驻校选培办应在十五天内组织进行复审复查,主要内容是政治思想表现、从事国防事业志向、身体状况及协议书签约等情况。

第三十九条 身体复查应当按照《军校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执行。其中,国防生身体复查一般与高校新生身体复查同步进行,不能完成的军队规定体检项目,可由驻校选培办协调安排在就近的军队医疗单位进行。

第四十条 院校对复审复查不合格的新生,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入学资格,并及时通知省军招办和省教育考试院。省军招办如对院校体格复查结果有异议的,由院校在总后卫生部指定的驻地终极鉴定医院进行复检,按照《关于做好退兵复检终极鉴定工作的通知》(参动„2006‟153号)执行,复检结果为最终结论,确属政治和身体不合格的,要追究负责政治考核和面试军检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四十一条 省军招办接到院校淘汰新生通知后,在7日内派人将其接回,并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做好移交工作。

第四十二条 因政治考核或身体复查不合格的考生,但符合普通高校录取条件的,本人可以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申请,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本人当年填报的普通高校相关志愿等情况,与省属普通高校协商改录。被录取的新生无故不报到或报到后借故主动要求退学的,其他院校不得录取。

第四十三条 院校应于每年12月10日前,将淘汰新生名单、淘汰原因等情况,以及淘汰新生的入学批准书报送所属军区级单位招生办公室,由军区级单位招生办公室汇总后于每年12月30日前报送全军招生办公室。淘汰新生的档案材料由院校退回省教育考试院。

第八章 考

第四十四条 录取工作结束时,招生工作人员应认真填写招生工作自我鉴定。省军招办征求面试点、军检点和各工作小组负责人的意见,根据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工作期间的表现,客观地作出评估,将评估情况通报所属单位,并综合上报总政治部干部部和南京军区干部部。

第四十五条 对招生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省军招办将给予适当奖励,并通报所在单位。因执行规章制度不严、循私舞弊对招生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将立即终止其参与招生工作,退回所在单位,情节严重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九章 附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军招办负责解释。

篇7: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面试线面试线

本科0205 外国语学院文科533无计划本科0205 外国语学院理科552584

本科0210 信息工程大学理科530582

本科030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文科553无计划本科0305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理科552589

本科0320 理工大学理科552558本科0330 国际关系学院文科548无计划本科0330 国际关系学院理科509无计划

本科0355 炮兵学

院理

科500无计划

本科0385电子工程学院理科552无计划本科0390 陆军航空兵学院理

科536无计划

本科0400 南京政治学院文科532无计划本科0400 南京政治学院理科532无计划本科0405 后勤工程学院理科552无计划本科0410 军事经济学院文科532无计划本科0410 军事经济学院理科548576本科0420 军事交通学院理科552无计划本科0440 第二军医大学理科552591本科0445 第三军医大学理科553576本科0450 第四军医大学理科555597

本科0470 装甲兵工程学院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0480 海军工程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0485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理科554无计划

本科0495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理科539565

本科0510 空军工程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0515 空军雷达学院理科521无计划本科0525 徐州空军学院理科539无计划

本科0550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理科552556

本科0555 武警工程学院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0560 武警医学院理科574564

本科0565 武警北京指挥学院理科500无计划

本科0575 武警成都指挥学院理科502无计划

本科0580 武警沈阳指挥学院理科500无计划

本科0585 武警西安指挥学院理科503无计划

本科0590 武警广州指挥学院理科503无计划

本科0595 武警石家庄指挥学院理科503无计划

本科0753 武警福州指挥学院理科501无计划

本科0757 武警合肥指挥学院理科501无计划

本科0759 武警济南指挥学院理科500无计划

本科0771 武警武汉指挥学院理

科510无计划

本科0773 武警郑州指挥学院理科530无计划

本科0995 空军航空大学理科522无计划

本科1105 北京大学文科542无计划

本科1110 中国人民大学文科556无计划

本科1110 中国人民大学理科581无计划

本科1115 清华大学文科552无计划

本科1115 清华大学理科558643

本科1125 东南大学理科555无计划

本科1135 湖南大学理科567无计划

本科1140 华中科技大学理科565无计划

本科1155 兰州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1165 南开大学理科564无计划

本科1175 四川大学

本科1180 武汉大学

本科1185 西安交通大学

本科1190 厦门大学

本科1210 中南大学

本科1230 北京科技大学

本科1265 合肥工业大学

本科1280 华南理工大学

本科1290 上海交通大学

本科130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本科1305 天津大学

本科1315 武汉理工大学

本科13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本科133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本科134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本科1380 北京林业大学

本科1400 北京师范大学

本科1425 西南大学

本科1465 中国政法大学

本科1465 中国政法大学

本科1490 北京理工大学

本科1495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15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科1515 西北工业大学理科559无计划理科558无计划理科557无计划理科577无计划理科558无计划理科563无计划理科559无计划理科563无计划理科568无计划理科558无计划 理科558590理科554无计划理科552无计划 理科554无计划 理科555无计划 理科560无计划理科560无计划理科559无计划文科536无计划理科562无计划理科581无计划理科552无计划 理科552无计划 理科553无计划

本科152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科563617

本科1635 燕山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1660 山西大学理科566无计划

本科1690 辽宁大学理科558无计划

本科1745 长春理工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1810 华东政法大学文科537无计划

本科1810 华东政法大学理科564无计划

本科1880 宁波大学理科557无计划

本科1935 湖南师范大学文科532无计划

本科1935 湖南师范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1985 华南师范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2080 云南大学理科555无计划

本科2090 西北大学文科532无计划

本科2090 西北大学理科559无计划

本科2105 西安邮电学院理科551无计划

本科2220 武汉科技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2270 江苏科技大学理科521无计划

本科2300 长沙理工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2365 太原理工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2530 中北大学理科515无计划

本科2535 西安科技大学理科539无计划

本科2755 宁夏大学理科552无计划

本科3510 沈阳工业大学理

科514无计划

本科355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原沈阳航空工业学院)理科500无计划

本科3705 哈尔滨理工大学理

科528无计划

本科4190 集美大学理科534无计划本科4250 华东交通大学理科509无计划本科4315 井冈山大学文科无计划540本科4355 聊城大学理科523无计划本科4365 烟台大学理科542无计划本科4370 山东理工大学理

科517

本科4800 广东工业大学

科532

本科5335 西安理工大学

本科5400 兰州理工大学

本科5415 兰州交通大学

本科6000 郑州大学

本科6005 河南大学

本科6005 河南大学

本科6085 河南科技大学

本科6100 河南理工大学

2010 500分

2009520

篇8:军队院校招生和普通高校招收国防生政策

1 当前军事资源配置存在的基本矛盾

军事资源是战斗力生成的物质基础, 是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必要前提, 当前军队资源配置总体良好, 无论从资源配置规模还是配置结构上看, 基本满足了军队建设的需要, 但距离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一)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要求军事资源供给充足与现实资源供给匮乏有限存在矛盾

加快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是当前军队面临的首要任务和当务之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准备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军事训练由机械化条件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训练转变, 高标准完成后勤战备保障, 促进装备跨越式发展, 推进人才和信息化建设等, 对军事资源需求相应增多, 从军队现实军事资源供给情况看, 尽管军费投入不断增大, 但距离成功建成强大人民军队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而这些矛盾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增加了军事资源最大程度优化配置的难度。

(二)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要求军事资源配置集中与现实资源使用零星分散存在矛盾

重点部队相对领先的战斗力、军事行动的突发性时效性决定了分配军事资源保障要注重集中配置, 以形成规模优势, 形成保障拳头, 形成整体军事效益的最大化。建设强大人民军队, 必然要求统筹资源配置, 把有限的资源整合起来, 突出热点, 解决难点, 保障重点。但从现实情况看, 还存在军事资源配置的大锅饭和各自为政的情况, 没有形成保障合力, 影响了加快军队整体建设的效率。

(三)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要求军事资源筹集多元与现实资源来源渠道单一存在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技术条件下, 军事经济与国民经济日益融合, 利用现实和潜在的资源来加快强大人民军队的建设, 不仅是可能的, 更是必要的。信息化条件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需要组织多方资源, 整合各种力量, 使之形成有机整体, 为加快军队建设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从现实情况看, 当前军事资源来源单一, 大部分部队的军事资源主要依靠上级拨付, 困扰军队资源保障的问题还在各级不同程度的存在, 影响了强大人民军队的建设步伐。

2 对军事资源配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解决任何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主客观情况, 深挖根源, 对症下药。军事资源有效配置的目的就是在国际国内现有物质技术条件下, 在同样战斗力要素下, 寻求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结构, 以达到军队体系战斗力的最大化。当前, 军事资源配置存在上述矛盾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主客观进行分析:

从客观上看, (1) 当前部队体制编制不尽合理, 尚未形成扁平化、网络化的军事编制, 这将从根本上制约军事资源最大效能的发挥。 (2) 军事经济体制跟不上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需求, 我国原有的军事经济体制是一种完全排斥市场作用的产品经济, 由此决定了原有经济体制下的军事经济运行时一种完全排斥军事产出品价值的运行, 军事资源配置完全由政府行政决定, 与市场发挥作用的军事产出品价值运动形式截然不同, 原有军事经济体制下的军事经济运行是以指令性计划直接推动事物运动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 这呈现出低效率状态。 (3) 科学技术短缺,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对抗能力, 最终实现能打仗打胜仗的强军目标。 (4) 受军事资源外部效应影响, 外部军事资源既包括国内军地两用资源, 又包括国外军事资源在现实中, 还可以不通过影响军事产出品价格而直接影响其他军兵种的环境和军事经济利益等, 其他军兵种再通过类似的外部效应影响了军队战斗力军事资源的配置效果。

从主观上看, (1) 军事统计的不够准确, 高层决策行为的不尽合理将直接导致部分军事资源超常规配置, 但因军事统计工作手段的相对落后、统计过程存在中虚报假报、军事经济预测不准确及决策程序的非民主、非科学化等, 导致了军事统计的低水平低质量; (2) 受困于观念上的桎梏, 军队各部队及相关机构存在着互相争夺利益, 思想固步自封, 整合意识不强, 效益意识不强地情况, 军地、与其他军兵种和部门之间也存在着利益冲突, 从而导致军事资源配置的不顺畅, 降低了军事资源优化配置的实际效果; (3) 限于管理水平的制约, 各级部队在规划利用、优化资源配置的实际工作中, 简单、粗放、无序和过度依赖经验管控等落后的管理方式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这加剧了合理调控资源的矛盾, 弱化了资源优化配置效果。

3 对优化军事资源配置的初步思考

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必须优化军事资源配置。其基本途径是以以能打胜仗为标准, 强化军事资源整合优化意识, 总结特点规律, 探寻优化模式;关键是把强大人民军队的建设目标与实际成效有机对接、统筹运作, 体现和把握好军事经济的双重属性, 双重效益, 为形成军队能打胜仗的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一) 体制创新, 建设与使用相对分离合作

军事资源能否有效配置, 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其资源配置体系。根据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要求, 应适应自身国情军情, 分层次构建建设与使用相对分离且合作的资源配置体系, 强化各级综合计划、协调职能, 避免各自为政、多头分配和重复建设。 (1) 在国家立法与行政机构层面, 在中央军委、总部的统一领导下, 协调各军兵种与地方国防工业、国防科技、国防动员的关系, 由军队部门提出需求, 人大和党代会进行审核监督, 国务院实施制定及执行总的资源配置计划等。 (2) 各独立军兵种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 其在资源配置的决策、执行工作问题上, 要与总部机关和兄弟军兵种多方协调, 明确自身职责、能力、建设方向。 (3) 明确军队内部涉及军事资源规划配置工作直接相关的领导和机构的职责, 对预算、计划的分析评估, 执行预算过程中的财务保障, 物资器材的研发、筹措、存储、运输、补给, 以及设施的建设管理工作, 均需明确相应责任人员。

(二) 宏观调控, 需求与配置紧密结合

根据军队转型的形势任务与能力需求确定预算, 是规划资源配置的首要任务。为使军事资源配置与国家安全及军事战略规划需求更加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 提高转型中军事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效率。可把军事资源配置分为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的过程, 其中预算与执行同步进行, 以执行加强资源规划配置效果的反馈能力, 更有效地管理资源配置的全过程, 提高军事资源规划和配置效率。具体说来可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1) 规划阶段, 由远期到近期、由宏观到具体, 根据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规划, 提出能力任务要求, 确定主要的军事规划和优先发展项目, 并为后续的阶段提供指导和实质的军事资源配置; (2) 计划预算阶段, 同步展开、分别进行、有机对接、年度调整, 因为转型阶段的每个任务的完成均需要一个周期, 可采取五年工作规划的形式, 将军事资源配置的过程按照第一年为预算财年, 制定未来三年 (含预算财年) 的军事资源配置计划及预算, 这两项工作密不可分、同步展开, 通过完成对军队各部队计划的汇总、分析、审查等工作, 由军队党委宏观把握, 作出军事资源配置决策; (3) 执行阶段, 宏观调控、综合评价, 承上启下, 在军事资源的配置过程中, 可通过军队各部队对各自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自评, 再由军队组成的专家组及专门机构进行详细评审, 综合打分, 对军事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跟踪, 通过统筹对正常与特殊情况下的军事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从而提高军事资源使用效率, 有效避免军事资源无效或低效配置问题, 并为下一阶段的军事资源配置做好准备。

(三) 人才为先, 复合与专业并重培养

在建设强大人民军队转变过程中, 军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军事资源有效配置的有效保证。军事经济人才是我国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我国军事经济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 我国在人才培养观念、模式和机制等方面, 仍存在着许多的制度问题, 制约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数质量,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军事资源的有效配置。 (1) 首先转变人才培养观念, 信息化战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 军队转型建设的核心因素也是人才建设, 具有复合且专业的军事经济人才是使资源达到有效配置的必要条件。我们应当优先考虑人才培养, 从长远的角度建立健全军事经济人才培养模式机制, 加大对人力资源建设力度, 增加对高素质军事经济人才的培养投入。 (2) 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军事经济人才培养, 可完善军队院校和地方院校合作培养模式, 充分利用地方院校在经济学、商学等学科资源优势, 定期培训, 拓展我军事资源配置人员的视野和业务水平, 优化其能力机构, 使其既具有系统科学的经济学知识, 又能结合军队转型实际开展工作。 (3) 完善军事经济人才的选拔、任用、培训和考核机制, 军事资源有限, 但建设强大人民军队刻不容缓, 这就军队要求参与军事资源配置相关工作的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业务水平, 完善用人制度, 实现人才与岗位相匹配, 能力与要求相匹配, 为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 以实现可持续快速发展, 如期提高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o Eo斯蒂芬格利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1.

上一篇:和妈妈吵架检讨书下一篇:石门中学医务室管理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