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修女的经典格言

2024-04-22

特蕾莎修女的经典格言(精选6篇)

篇1:特蕾莎修女的经典格言

特蕾莎修女的经典格言

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 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People are often unreasonable, illogical and self-centered; Forgive them anyway.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

If you are kind, people may accuse you of selfish, ulterior motives; Be kind anyway.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有一些虚假的朋友 和一些真实的敌人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取得成功

If you are successful, you will win some false friends And some true enemies; Succeed anyway.

即使你是诚实的和率直的,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诚实和率直

If you are honest and frank, people may cheat you; Be honest and frank anyway.

你多年来营造的东西 有人在一夜之间把它摧毁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去营造

What you spend years building, Someone could destroy overnight; Build anyway.

如果你找到了平静和幸福,他们可能会嫉妒你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快乐

If you find serenity and happiness, they may be jealous; Be happy anyway.

你今天做的善事,人们往往明天就会忘记 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做善事

The good you do today, people will often forget tomorrow; Be good anyway.

即使把你最好的东西给了这个世界 也许这些东西永远都不够 不管怎样,把你最好的东西给这个世界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d it may never be enough; Give the world the best you have anyway.

你看,说到底,它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 而决不是你和他人之间的事

You see, in the final analysis, it is between you and God; It is never between you and them anyway.

篇2:特蕾莎修女的经典格言

一提Mother Teresa,可能大家都知道她是谁,但是关于她的名字,在中文里有好几个版本的翻译,比较常见的是特蕾莎修女,年纪大的修女也被称为嬷嬷。通用的翻译还有德兰修女,还 有的翻译成特里莎修女、德肋撒修女或者泰瑞莎修女,大家一定不要搞错,这么多名字其实都是一个人。我们下面的分享统一都采用特蕾莎修女这个翻译。特蕾莎修女就已经离开了我们,安详的睡在主的怀抱里了,她出生在今天南欧的一个小国,曾被我国称为“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上个月很多国家都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尤其是在她倾其一生的爱心和精力奉献的国度——印 度,和她的家乡阿尔巴尼亚。各个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手持鲜花,走上街头,来纪念她,决心效法她的爱心和精神。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的媒体对于这次纪 念活动却并没有作出太多的报道,以至于我们很多国人不知道这件事,甚至有更多的人没有听说过特蕾莎修女的名字,不知道她都做了什么。而有些人出于对宗教的 偏见,认为她是个修女,可能只有像我们这样信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人才会对她感兴趣。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特蕾莎修女的爱是无私的爱,是舍己的爱,是超越国 界、种族和宗教的大爱。1997年9月5日,她逝世的那一天,举世同悲,全世界都哭了,上天也哭了,她工作多年的印度加尔各答下起倾盆大雨,在大雨中痛哭的人不仅有基督徒,还有印度教徒、伊斯兰教徒、佛教徒和锡克教徒等等。1985年,美国在青少年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那时候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很前卫、很多元化了,而不是以前保守的以基督教为核心的价值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对宗教失去兴趣和热情。然而,当问到谁是他们最尊敬的人时,那些嬉皮士和“垮掉的一代”们还是不约而同的将选票投给了特蕾莎修女。他们的理由是,有些伟人只能感动一部分人或一个群体,但是,特雷莎修女博大的爱却能感动这世界上每一个人,连穷凶极恶的罪犯听了特蕾莎的故事也会放下屠刀,收刀入鞘。

那么,特蕾莎修女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100年前,她出生在阿尔巴尼亚的一个天主教家庭。在阿尔巴尼亚,大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天主教的信徒为数不多。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建筑商,母亲是个极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妇女,在母亲的引导下,特蕾莎从小就知道要关心穷苦的人,她从不让上门乞讨的人空手而归。修女在成名之后,很少提到她早年的生活,有关她青少年时期的文献资料也不多,我只看到说,在一年圣诞节即将到来的时候,父亲问她想要什么圣诞礼物,而幼小的特蕾莎说:“我不要别的礼物。爸爸,你能给我医治好贫穷的药吗?”由 此可见,年幼的特蕾莎已经对于社会、对于人性有了比同龄孩子更为深刻的洞察。成年后,她认识到,人类的不幸并不存在于贫困、疾病或饥饿,一切贫穷的根源都 在于人们内心的冷漠,拒绝和别人分享财物和分享爱,导致了人们的贫穷;而感到孤单和不被爱,这是所有疾病中最糟糕的病,而治愈贫穷和病痛的妙方和良药也唯 有爱。社会上有这样一些贫穷的富人,论物质,他们腰缠万贯、一掷千金,但是他们的内心却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六亲不认,只贪图自己的享乐,不去在乎他人的 感受和需要,他们的贫穷是灵里面的贫穷,是真正的贫穷,有人说他们穷得只剩下钱了。

在12岁时,她加入一个天主教的儿童慈善会,那时她就感到自己未来的使命就是要为穷苦人奉献。后来她在英国学校接受了较为先进和文明的英式教育。在过去的时代,我们的青年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然而,未必有多少人是出于真心的,也未必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18岁的特蕾莎修女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是她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她的决心——她舍弃一切不远万里毅然来到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家:印度。她之所以她选择去印度,就是因为她从报道里得知,印度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仅加尔各答一个城市,街头流浪的人就有50多万,每天有无数人死在街头,千百万的儿童遭受饥饿,营养不良。开始她在一所学校里当教师,教授历史和地理。21岁时,她立志终身当一名修女,为主奉献一生。后来,她还当了一所修道院中学的校长,她在学校里教了近20年的书。当时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校园里一片安宁,但校园的高墙外面,却满大街都是大麻疯病人、缺胳膊少腿的沿街乞讨的乞丐、流浪的儿童。1946年,她听到上帝的呼召,决志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

她自己都还没有固定的地方住,但是她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推着小车,在垃圾堆里,在水沟里,在教堂门口,在公共建筑的台阶上,去拣回那些奄奄一息的病人,被遗弃的婴孩,垂死的老人,然后就到处去找吃的喂他们,找药给他们治病,求医生来帮忙„„很多人把她也当成乞丐,把她当成疯子,甚至骂她打她赶她走。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一个年轻的女子家家为什么不好好的呆在家里面作个淑女,而要起早贪黑的跑到大街上干这么脏、这么累、而且这么卑贱的工作。

1947年东巴基斯坦脱离印度独立,加尔各答涌入了数以万计的难民,大多数都是怕穆斯林迫害的印度教徒,霍乱和麻风等传染病由于没有受到控制,在街头巷尾爆发开来,于是加尔各答的街头,学校的高墙外越来越像是地狱。这些凄惨的景象都折磨着特蕾莎的心,她不断向教皇以及梵蒂冈呼吁,请求为这些难民提供帮助和庇护所,第二年,教皇终于给她以自由修女身份行善的许可。并拨 给她一个社区和居住所让她去帮助有需要的穷人。特蕾莎修女马上接受了医疗训练,并寻找帮手成立了博济会,并将修女服改为印度妇女传统服装的莎丽,以白布镶上朴素的蓝边,成为博济会修女的制服。

有一天,特蕾莎要到一家医院商量工作,在靠近车站的广场旁发现了一位老妇人,倒在路上,像是死了一样。特蕾莎蹲下来仔细一看:她破布裹着脚,爬满了蚂蚁,头上好像被老鼠咬了一个洞,残留着血迹,伤口周围满是苍蝇和蛆虫。她赶紧替老妇人测量呼吸及脉搏,似乎还有一口气,于是,为她赶走苍蝇,驱走蚂蚁,擦去血迹和蛆虫。特蕾莎心想,如果任她躺在那里,必死无疑。于是她暂时放弃了原先的计划,请人帮忙把老妇人送到附近的医院。医院开始时对这个没有家属的老妇人不予理会,但医师在特蕾莎的再三恳求下,便替老妇人致病,然后对特蕾莎说:‘必须暂时住院,等脱离危险期后,再需找个地方静养。’德蕾莎把病人托给医院后,立即到公立保健所,希望能提供一个让贫困病人休养的场所。保健所的所长是位热心的人,他仔细听完特蕾莎的请求后,便带她来到加尔各答一座有名的印度教寺院,答应将寺庙后面信徒朝拜后的一处地方免费提供给他使用。他们一开始受到印度教区婆罗门教徒的强烈反对,理由是特蕾莎修女不是印度人,也不信印度教;然而修女不畏反对,依然在街头抢救许多临危的病患到收容所来替他们清洗,给他们休息的地方,其中也包括印度教的僧侣,此举感动了许多的印度人,于是反对声浪就渐渐的平息了。自从找到这个落脚点后,不到一天的时间,修女们就将三十多个最贫困痛苦的人安顿了下来。其中有个老人,在搬来的那天傍晚即断了气,临死前,他拉着德蕾莎的手,用孟加拉语低声地说:“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的时候得像个人,谢谢了。”

还 有一天,特蕾莎修女走在大街上,看见一个老人低头站立在马路边,她就走过去握住他的手,并不说什么,只是这样握着,许久许久,老人抬起满是泪水的脸来,轻 轻地说:谢谢,很久没有接触到这么温暖的手了。有时,爱可能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或一个真挚的眼神,而不需要太多的甜言蜜语。有一次,她从阴沟里捞起一个将死的人,当时这个人的半个身体都被蛆虫吃掉了。修女把他带到救济所,他说:“我在街上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但是我将像一个天使一样死去,去接受天主的爱和呵护。”

特雷莎修女非常注意给垂死的病人施行临终关怀。她说,我常常心系着垂死者最后的眼神,在那重要的时刻,尽力使他们感到被爱,好让一个看似无用的生命终得救赎。即使被帮助的人死去,在临终前也应该让他们有个归宿。在病人生命的组后时刻,修女竭力使他们享受到天父上帝的慈爱,尽力让他们体验到回归天家的温暖,好使他们的灵魂在天国找到永恒的归宿,平静而安详的离开这个世界。有一次在火车 上,她看见一个人在路边快死了,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火车刚一停下,她立即向那个人跑去,然而,当她来到那人身边的时候,那人已经死了。她非常伤心,说如果我早一点来到他身边,他就会在爱中离开,这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她救的人里面大多数是和她信仰不同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她尊重他们,按照他们的宗 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给他们处理后事。

特蕾莎修女在印度平常都光着脚,人家就问她,特蕾莎修女,你怎么不穿鞋啊?她说,我服务的印度大众都太穷苦了,他们很多人都没有鞋穿,我如果穿上鞋,就跟 他们的距离差的太远了。有一次戴安娜王妃去访问印度,亲自去晋见特蕾莎,她突然间发现修女的脚上没有穿鞋,事后她跟别人讲,我跟她握手的时候发现她没有穿 鞋,我脚上穿了一双白色的高跟鞋,我真感到羞愧呀。

比起政治领袖做出的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来,特蕾莎修女所作的事可能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业,有些很多事在我们看来都是些琐碎的小事。但是修女有句名言,英文是We can do not great things;only small things with great love.翻成中文就是我们所能做的不是大事,而是心怀大爱做小事。还有人问她:“为什么要做这些关爱穷人的事工?”她伸出手,一一搬动五根手指,说出了主耶稣给她的命令:“You do it for me!”意思是,你是为我做。

我们知道,战争一旦爆发,即使是最有权力的总统也无法制止,但是特雷莎修女做到了。后来南斯拉夫爆发科索沃内战,特蕾莎找到负责战争的指挥官,说战区里面 那些可怜的女人跟小孩儿都逃不出来。指挥官跟她这样讲,修女啊,我们想停火,可是对方不停啊,没办法。特蕾莎说,那么只好我去了。于是她亲自走进了战区。双方一听说特蕾莎修女在战区里面,双方立刻停火,后来她把一些可怜的女人跟小孩儿带走以后,两边又打起来了。

这个消息后来传到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听到这则消息叹了口气说:“这件事连我也做不到。”其实联合国调停了好几次,南斯拉夫的内战始终没有停火,特蕾 莎走进去以后双方却能立刻自动停火,伟大的特蕾莎在战区里面具有很高的威信。著名的基督徒女作家,《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斯托夫人曾被林肯成为“写了一 本书进而发动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那么特雷莎修女则可以说是“随时能中止一场大战的小妇人”。1979年,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我们知道,诺贝尔和平奖有很强的政治性,评奖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到国际政治的走向,所以评这个奖时委员会要特别慎重,即使这 样结果往往也会引起不小的争议。但是在决定将这个奖项授予特雷莎修女的问题上,获得了全体委员的全票一致通过。要知道历史上只有两个获奖者是全票通过的。特蕾莎修女一致是个很谦卑很低调的人,刚才说过她淡薄名利,喜欢在幕后默默的奉献,不愿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所以,一开始她拒绝接受这个奖,说她个人不配 领受这个荣誉。但是后来,她接受了,不是为她自己,而是要代表世界上的穷人、病人和孤独的人来接受这个奖。她穿着一件只值一美元的印度纱丽走上领奖台,不管是和总统会见还是服侍穷人,她都穿着这件衣服,她没有别的衣服。她是那么瘦小,以至于大家使劲伸长脖子也只能看见一张布满皱纹、饱经沧桑的老脸。在颁奖仪式上,按惯例要为贵宾举行一个晚宴,但当特蕾莎修女得知这一晚宴的高级别规格时,不禁黯然神伤,因为她又想到了她服务的穷人。她向主办方提出了真诚的要求:客人们能不能不享用这次盛宴,而把这次国宴的钱连同诺贝尔奖金一起赠给我。因为吃这餐饭却可能是一种浪费。一顿价值7000美元的豪华国宴只能供100多人享用而已,如果把钱交给我们仁爱传教修女会使用的话,却可以让1500名 印度穷人吃一天饱饭。特蕾莎说这番话的时候带着深深的不安。因为她的请求可能让很多尊贵的客人无法享用这次风光无限的大餐,而且甚为扫兴,那里不仅有法国 鹅肝酱、法国牛排、挪威鹿肉等世界名菜,而且还有全球名流、著名学者、头面人物、政要的济济一堂的荣耀与风光。但是,为了穷人.特蕾莎修女豁出去了。

出乎特蕾莎的意料,她的要求并没有得罪当年的高贵客人,反而深深地打动了他们。来宾们一致同意,取消那一年的国宴。修女拿到了这笔钱,同时拿到的,还有被她这句话感动之后的40万瑞币捐款。那个被所有人仰慕的诺贝尔奖牌和奖金也被她卖掉了,全部献给了穷人。对她来说,那些奖牌如果不变成钱为穷人服务,就一钱不值。把钱交给特蕾莎修女上帝是非常放心的,因为她不会贪污一分一毫。修女将办理国宴的7100美金和当年的和平奖奖金192000美金,一共捐作麻疯病防治基金之用。

特蕾莎修女也到过我们中国,她曾于1980年应邀访问北京,与当时的妇联主席朱德的夫人康克清会见过。在香港和台湾,都设有她慈善机构博济会的分支机构,为无家可归者、老人、残疾人及患病者提供栖身之所,收容未婚妈妈生下的孩子。她曾说过,如果月球上有穷人,我们也会去。据说,特雷莎修女在临死前的遗言中说道她一生最大的遗憾是“无法到中国服务”,政治上的原因是因为我国政府拒绝了修女的好意„

87岁时,特蕾莎修女安睡在主的怀抱中。她留下了4000个修会的修女,超过10万以上的义工,还有在123个国家中的610个慈善工作站。印度政府为她举行了国葬。出殡的那一天,她的遗体被12个 印度人抬起来,在抬起来前有人提出要不要给她穿上鞋子,后来决定不穿,因为特蕾莎一生不穿鞋,所以死后也不穿。身上盖的是印度的国旗,就在特蕾莎的遗体被 抬起来时,在场的印度人统统下跪,包括印度总理。德蕾莎的遗体抬过大街时,两边大楼上的印度人全都从楼上下来,因为没有人敢站得比她高,大家统统跪在地 上。

也许,特蕾莎修女是世界上最穷的人,我们没有谁比她更穷。她一生过着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她住的地方,除了电灯外,唯一的电器就是一部电话,她只穿凉鞋,不穿袜子,平常吃的常常是盐拌米饭,她去世时个人的全部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白色破旧的粗布沙丽。

然而又没有人比她更富有。她创建的仁爱传教修女会有四亿多美元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于资助她。她的组织有七千多名“义工”,她与众多的总统、国王、传媒巨头都关系友善。她看似贫穷,确是富足;看似一无所有,确是样样都有。她从不募款,以她的声望,只要她肯办一次慈善晚饭,全世界的大公司都会捐钱,可是她永远不肯。她在全世界127个国家有600多个分支机构,到1980年,她的同工达到了至少13.9万,分布在全世界,还不包括许多没有登记的。他的同工没有任何待遇,连证件都没有,他们不需要这些东西,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牺牲和奉献。

篇3:托马斯与特蕾莎的选择及抗争

(一) 托马斯的选择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的第一部分与第五部分都是以“轻与重”命名的。轻与重无疑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生活状态。个人生命感觉的轻重不是自然而然降临的, 而是伴随着每一个个体在生存环境中的选择出现的。个体虽有主观之意志, 可以根据自己认定的某种法则做出选择, 但人们作出选择后的结果, 不是事先所能够预知的, 而是事后突兀地摆在个体面前, 让个体去面对。因为托马斯救起“草筐里飘来的孩子”, 他和特蕾莎, 两个背景迥异的人的命运有了交点。托马斯也因为出于一种无法解释的爱与怜悯的选择, 而感受到生命的沉重。当个体惯常的生活法则被突然扰乱, 他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托马斯是爱着特蕾莎的, 尽管他无法为她彻底地改变自己, 断绝轻松随意的性友谊, 可在关键的抉择时刻, 托马斯又总会不由自主地倒向特蕾莎沉重的美丽之爱。

苏军入侵以后, 由于特蕾莎的坚持, 托马斯像被告接受判决一样带着她一起流亡瑞士。特蕾莎渴望移居国外, 借此摆脱托马斯无休止性冒险的阴影, 然而, 当后者再次前去与萨比娜幽会时, 不堪忍受的特蕾莎选择不告而别, 独自返回了已被占领的布拉格。被抛下的托马斯, 在伤心忧郁的同时, 也卸掉了脚跺上的铁球, 脚步轻盈, 仿佛“置身于巴门尼德的神奇空间”。然而, 这份轻松和解脱的“奇异的迷醉”却是短暂的, 托马斯始终无法忍受没有特蕾莎的生活。对妻子的怀念甚至使他失去了同其他女性联系的欲望, 连眼前的病人都呈现出特蕾莎的模样。轻松变成了沉重, “重得连俄国人的千万吨坦克也微不足道”。在强烈的同情和思念的驱使下, 托马斯义无反顾地回到危险重重的布拉格。为了特蕾莎, 他宁愿担负起可能遭受种种灾难的风险;情节的发展也证明了这次回归间接地毁掉了托马斯作为一个优秀外科医生的职业生涯, 以至在小说结尾处特蕾莎无比悔恨自己的愚蠢, “我是造成你一生不幸的人……是我让你到了这么低的地步。”

另一个命运的选择时刻, 发生在与记者和儿子的对话中。儿子用“责任”的名义要求托马斯在拯救政治犯的请愿书上签字。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尴尬时刻, 托马斯情感的法码却不由自主地再一次偏向了特蕾莎。“责任”, 这个字眼, 在托马斯心里, 联想到的情景是特蕾莎双臂搂着乌鸦的形象, 是她低声地诉说警察的纠缠, 是她那双又开始颤抖的手。“突然, 她出现了……这个形象令他为之一振。这个形象的出现, 是来告诉他 :特蕾莎还活着, 此时此刻和他在同一个城市里, 除此之外, 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在托马斯看来, 他最大的责任不是拯救政治犯, 而是令特蕾莎幸福。“如果在请愿书上签了名, 他几乎能肯定, 警察骚扰她的次数还会更多, 她的手会抖得更厉害”。拒绝签名, 拒绝儿子的请求, 他所有的决定只依据一个标准 :不做任何可能伤害到特蕾莎的事情。

在这两个关键的时刻, 托马斯首先想到的都是特蕾莎, 都为了她而牺牲了其他的一切选择。但是, 在另外一方面, 他又深深地伤害了特蕾莎, 他的性友谊并没有因为两人的婚姻关系而中断, 以致让特蕾莎一直生活在强烈的嫉妒和不安中。特蕾莎把托马斯轻盈的生命拉回到大地, 重新贴近大地, 托马斯从此便在生命感觉的轻与重之间徘徊。

二、抗争

(一) 托马斯的抗争

特蕾莎让托马斯在“轻与重”之间徘徊, 进而引起托马斯关于“非如此不可”和“别样也行”的思考, 面对沉重的生命, 哪些是可以选择, 哪些是可以抛弃的呢?从形而上的意义上来说, 托马斯是用自己的一生在证明, 人是自由的, 是可以保持自我的独立性, 是可以让自己处于“非如此不可”的规则之外。在人的一生中, 由于客观环境的逼迫, 周围人们的预期以及个人习性和追求目标的规定性, 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陷入一种“非如此不可”的情境之中。而这种在无形之中对于人的自由意志的伤害, 正是托马斯最无法忍受的。他在生命中的几次重要选择, 就是对必然性的反叛, 也是对“非如此不可”桎梏的挣脱。他不甘心接受这种在某些必然规律的束缚下对人丰富生命和心灵自由的剥夺, 他所坚持的是对于人的自由意志和自主精神的尊重。

对“非如此不可”的抗拒, 使他选择了与此相对立的另一种态度“别样也行”, 奉行个人的自由意志, 这成为了他一贯的人生态度。然而放弃家庭和血缘的责任, 放弃留居苏黎世的机会, 放弃医生的职业, 甚至最后放弃城市中的性冒险。在一系列的“别样也行”之后, 对托马斯而言, 还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的呢?

从性伙伴与肉体的“别样也行”到妻子与灵魂的“非如此不可”。在摒弃了人生中的种种欲望之后, 托马斯唯独无法割舍对特蕾莎的爱。这使其明白了什么是他生命中永远不能放弃的, 是他每一次重大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他人生中始终无法否定的“非如此不可”。托马斯也最终得以明白, 放弃手术刀, 做自己不在乎的事情, 真美。

摘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阅读的一本书, 在该书中, 昆德拉勾勒了现代人在偶然性的选择中的生活状态:个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生命目标, 拓展自己生命的意义而做出自由选择, 伴随着这种选择而遭遇的沉重, 而后又经历各种抗争, 摆脱这种沉重, 走向生命的美好与幸福。同时, 每个人对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 也必须承担责任。

关键词:托马斯,特蕾莎,选择,抗争,人生目标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

[2]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M]..北京:三联书店, 1987.

[3]萨特.萨特文论选.施康强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

篇4:特蕾莎修女的身份之争

斯科普里与地拉那都有特蕾莎

一条不太宽的瓦尔达尔河从东南向西北将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分为老城区和中心城区。老城区在河北岸,北岸除了有始建于11世纪的要塞城堡外,那里的建筑几乎都很低矮,石板街道也不宽,有许多伊斯兰风格的历史性建筑,如中世纪土耳其浴室、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和苏丹穆拉德清真寺。不过,这里也有比较古老的东正教堂,如圣迪米特里耶教堂和圣斯拉斯教堂;河的南岸则是高楼林立的西欧风格的中心城区,马其顿重要的政府部门、商业中心和文化机构都在这儿。在中心城区步行街的一个小广场,我走进了马其顿特蕾莎修女纪念馆。这个纪念馆由一尊特蕾莎修女身躯稍弓、双手合十祈祷的铜像和一个主体为三层小楼的院落组成,院落的石墙上钉着一块标牌,用十种语言写着“马其顿共和国国际研究院特蕾莎修女纪念馆”。其中一种语言竟是中文,这种情况在整个中东欧都很少见。从外表风格上看,纪念馆既体现了中世纪拜占庭、奥斯曼和近代奥地利的建筑风格,也是古朴与现实的完美结合。纪念馆一层有一个专门出售有关特蕾莎的书籍、相册和照片的小商店,二层大厅里展示了一些介绍特蕾莎生平的文字、照片和少许实物,另有几个研究人员的工作房间,三层是一个带玻璃穹顶的大厅,有点像教堂,而外墙也确实镶嵌着很大的十字架。参观过程中,我特别想知道这座纪念馆的来历,可既没有买到相关的资料也没有访问到相关的人士。所以,我对它所知不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座纪念馆是新建的。

比较起来,阿尔巴尼亚虽然没有特蕾莎纪念馆,但有她雕像的地方却不少,其中两处我印象较深。一处是离地拉那国际机场不远的路口的一尊,姿势与斯科普里的那尊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尺寸要大许多。这个机场现在也称特蕾莎修女国际机场,进出机场的车辆都要从这尊雕像边经过;第二处是在离地拉那斯坎德培广场不太远的一座天主教堂里。在中东欧大小城市游走的时候,我参观了无数座教堂,但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现代化的天主教堂。它外表矮平,色彩明快,若不是居中房檐上的基督像和另一处立着的十字架,很难相信它是天主教堂,而里面的布置更像是一个音乐厅。在教堂正门入口旁边,有一尊特蕾莎坐式双手合十祈祷的白色大理石塑像。进门后,在一侧的墙上有一个很大的特蕾莎祈祷的半身像。

听这两个国家的朋友说,特蕾莎修女的雕像在其他地方也有许多,这表明特雷莎如今在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均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非同寻常的地位。

特蕾莎修女的慈善经历

特蕾莎修女在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受到如此厚待的理由非常简单,即她是1910年出生在斯科普里的阿尔巴尼亚族人,原名叫艾格尼斯。当时的斯科普里属于奥斯曼帝国科索沃省,因而有大量阿尔巴尼亚人居住。可与大多数阿尔巴尼亚人信仰伊斯兰教不同,艾格尼斯的父母是天主教徒。相关传记记载,艾格尼斯12岁就加入了儿童慈善会,15岁与姐姐一起到印度接受传教士训练,后来还到过北爱尔兰。21岁时,她在印度的加尔各答正式成为一名修女。修女是天主教中在修道院里的女教徒,她们立志“绝财”、“绝色”、“绝意”,一心一意祈祷并协助神甫进行传教。27岁那年,她决定终身做一名修女,并仿照19世纪法国的一位著名修女将名字改为特蕾莎。

然而,在以后的漫长岁月中,特蕾莎让世人称道的不是她如何向信徒传教,而是走出舒适的修道院到脏乱不堪的贫民窟为穷人服务。就在印巴分治的1947年,特蕾莎获得罗马教廷准许,在修道院之外以修女身份进行传教。关于此后特蕾莎修女的活动,比较一致的说法是:特蕾莎修女把一切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为了读懂穷人,特蕾莎首先将自己变成“穷人”,她生活简朴,只食用简单的食物。她去世时,自己拥有的财产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印度妇女的传统粗布衣裳,可她办的“仁爱传教修女会”却价值4亿美元。“仁爱传教修女会”是特蕾莎1950年在加尔各答创办的,专门用于 “照料伤残孤苦之人,教育流浪儿童,探望乞丐及其子女,安置被遗弃被驱逐未蒙爱之人”。1952年,她又创建了“垂死之家”临终关怀医院。许多介绍特蕾莎修女的文字上都记载:每天,修女们从街道旁、阴沟里,有时甚至是从火葬场和坟坑里救起那些穷病伤残者或濒死者。一位老人临死时泪流满面,感激地对特蕾莎说:“我儿子将我扔在外面,我一辈子活得像条狗,但现在我却死得像个人,谢谢了。”以后,特蕾莎还在临终关怀医院旁边成立了收养弃婴并兼作学校的“儿童之家”。上世纪60年代之后,特蕾莎还将她的慈善事业扩展到世界其他贫困地区,比如,1969年成立了特蕾莎修女国际合作协会,1980年在纽约建立艾滋病医院,1988年在苏联切尔诺贝利附近建立急救中心。根据一些资料上的记载,到1997年,“仁爱传教修女会”在127个国家里开办了600所会院,共有来自111个国家的修女和修士7000多人,其中不少是受她的行为感染的富家子弟。

特蕾莎修女通过自己几十年的艰辛付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她一生获得80多项奖项和荣誉,如1971年教皇授予的和平奖,1975年的阿尔贝特·施韦泽国际奖,1985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然而,最重要的还是1979年的诺贝尔和平奖。颁奖词说:“她的事业的一个特征就是对单个人的尊重。最孤独的人、最悲惨的人、濒临死亡的人都从她的手中接受了不含施舍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对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在世界许多国家,特蕾莎修女都被称为“贫民窟的圣人”。1997年9月5日,特蕾莎走完了87年人生之途,印度政府以最高规格的国葬来送别她。

她到底属于哪国?

虽然出生在斯科普里,虽然是阿尔巴尼亚族人,可自打离开家乡之后,特蕾莎修女似乎与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不再有关系了。马其顿1912年被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划分。其中,塞尔维亚占领的那部分在二战后成为南联邦的一个共和国。阿尔巴尼亚于1912年独立,二战后与南联邦一样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本质上说,社会主义国家讲的是阶级划分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这些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完全是对立的。特蕾莎修女以天主教修女身份从事慈善事业最积极的时候,也正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对抗最厉害的时候。无论南联邦还是阿尔巴尼亚,对特蕾莎修女的认同程度都很低,甚至是排斥的,而1951年获得了印度国籍的特蕾莎修女的所作所为也很难与这两国相兼容。

苏联东欧剧变结束了冷战,也结束了体现在特蕾莎修女身上的东西方的对抗。不仅如此,无论是独立成国的马其顿还是阿尔巴尼亚在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开始了“返回欧洲”进程,因此,对特蕾莎修女也有了很强的认同感,甚至想拉近她及其一生所从事的慈善事业与本国的关系。于是,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都争着抢着说特蕾莎修女属于本国。特蕾莎修女去世后,它们又试图将她的遗骨接回到本国埋葬。马其顿给出的理由是,特蕾莎修女的出生地是马其顿,魂归故里是天经地义的事。阿尔巴尼亚则强调特蕾莎是阿尔巴尼亚人,甚至声称在地拉那“考古”发现了她的故居。2010年是特蕾莎诞辰100周年,在此前的好几年中,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就多次向印度方面提出,希望能把特蕾莎修女“接回家”。2009年,阿尔巴尼亚总理贝利沙再次表示要与印度政府磋商此事,“让这位受人尊敬的女士能够落叶归根”。这些或许就是马其顿建特蕾莎修女纪念馆、阿尔巴尼亚出现特蕾莎修女雕像的大背景吧。然而,印度对此是绝不会让步的,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公开表示,特蕾莎修女是印度公民,她长眠在自己的国家、在自己的土地,印度政府不可能容许任何人挖出她的遗骨并交给别国。

不知是否知道百年之后将发生的事,特蕾莎修女在去世前不久明确地告诉世人:“从血缘上讲,我是阿尔巴尼亚人;从公民身份上讲,我是印度人;但从信仰上讲,我属于全世界。”由于没有讲到出生地斯科普里,马其顿多少有点郁闷。

篇5:电影观后感特蕾莎修女

20世纪40年代的印度,印度教和穆斯林冲突不断。修女出于善心,不顾穆林斯的反对,救了一名印度教教徒。为了避免教堂受到牵连,修女暂时离开教堂,去加尔各答。目睹加尔各答街上穷人的惨境,修女内心触动很大,作出改变人生轨迹关键性的决定:留在穷人中间,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帮助他们。影片通过天主教修女特蕾莎一生行善的事迹,主要突出她的精神与理念。

首先,修女身上体现了一种大爱的精神。她相信在上帝面前,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得到挽救,无关乎宗教信仰、贫富差距。她心中始终有一盏大爱之灯,照亮了阳光不曾照亮的角落,驱走了人类的自私和冷漠,也点亮了一个平凡女子的生命。

其次,修女身上有一种执着的精神。决定尽自己全力帮助穷人后,不顾主教及周边人的反对,向总教提起申请。在等待回复的过程中,主动到医院学习基本的医护技能。得到允许后,为了孤儿,她每天到集市上向商贩淘汰食物、水果,申请建立新的圣会。这一切,都是当时社会环境所不允许的,无私的修女用执着的信念,感动了周边的人,得到大家的肯定与支持,继续行善。

最后,修女之所以创造这样的神话或者奇迹,不是偶然的,归根结底是她有信仰。信仰让她超越现实利益的追逐。特蕾莎用现身说法,向我们证明:人只要有益于人类或者社会的信仰,就可以赋予生活以伟大的、不用寻常的意义,活出不一样的人生来。

篇6:电影观后感特蕾莎修女

在这个社会是很难想象有人会这么说的。人人都想做富人中的富人,为此可以不择手段,挤破脑袋也要钻进这个圈子。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当德雷莎修女做出这个决定时,就连当时教会中的其他人也不能理解。群众中也有许多人攻击、抵挡她。但她没有退缩。她看到穷人或者生病的人那种怜悯的眼神让人敬畏。她把他们收容到一起,为他们建立收容者之家,提供食物和简单的医疗。她没有什么钱。这些食物最开始都是靠她去乞讨得来的。后来,一些被她感动的人越来越多,就都与她同工。再后来,又打破重重阻拦建立和平之城。

上一篇:有趣的企业营销策划方案下一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实验室废弃物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