兢慎决定安全的演讲稿

2024-04-21

兢慎决定安全的演讲稿(精选3篇)

篇1:兢慎决定安全的演讲稿

兢慎决定安全的演讲稿

《易经》云:无危则安,无险则全,兢慎决定安全演讲稿。安全这两个抽象的汉字,得到了最为精彩的注释。

生命是一颗绿色的大树,每一片新叶都弹奏着快乐的音符,粗壮的树干支撑季节的天空,用岁月记录着成长的脚步。“注意安全”,是慈母耳畔的叮咛;“注意安全”,是领导的谆谆教诲;“注意安全”,是社会赋予我们这些80后新生代的期盼。

记得刚刚走出象牙塔迈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一堂安全教育培训课让我无法忘怀。那是一部名为《黑暗中国》的纪录片,看到片中一幕幕惨不忍睹的事故场面,听到那一声声撕心裂肺无比悲怆的哭喊,现场一片寂静。

是啊,生与死,只在刹那间,是什么剥夺了人类最基本的权力!

理想与现实总是那样遥远,美好的憧憬总是让残酷的事故践踏到支离破碎。

我们习惯于说安全第一,但我们真的把安全永远摆在了第一的位置上吗?可能有人说,“环保优先、安全第一、以人为本、质量至上”,这是我们中国石油发展的理念。也许年轻人思维偏颇,但在现实工作中又有多少因为追求效益、追求进度而把安全生产仅仅挂在了“第一”的口头。

唐代诗人杜荀鹤撰诗《泾溪》:“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倒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浮沉”。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年,而且屡屡被人引用,源于诗中讲了一个道理:越是危险困难处,由于人们小心谨慎,反而不容易出事;而那些看似安全的地方,人们却往往麻痹大意,总是出意外事故。通俗的来讲,大风大浪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了船。其实,全诗“兢慎”二字引人深思,“兢慎”就是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可贵之处在于居安思危,思则有备,备而无患,与杜邦理念同出一辙。

在安全生产方面,我崇拜杜邦管理方式,更坚信“一切事故是可以避免”的理念。实现安全生产,要说难,难于上青天;要说易,易于囊中取物。

集团公司总经理廖永远曾经说过,安全生产是一项无老本可吃的工作,要在肯定中找不足,在满意率里挤水分,安全演讲稿《兢慎决定安全演讲稿》。要树立“安全管理必须从小处着手,要让时针走的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的精细管理思路,深入分析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和完善强化风险管控的应对措施,加强隐患治理和排查力度。

我曾经学习过燃气行业的一个安全事故案例。201月17日,松花江畔江城吉林市突发燃气爆炸事故。事故的原因过程很简单却又令人揪心。事发前一天,爆炸楼房附近小区居民向有关部门反映小区内闻到天然气的味道,但并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直到晚上11点半,检修人员才来到该居民小区对泄漏进行排查。在经过挨家挨户的排查后,检修人员怀疑燃气泄露并非发生这个小区内,并在随后公布排查结果,表示已经基本排除该区域天然气泄漏隐患。这个排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警惕性,而最终发生爆炸的是与居民小区相隔一条马路的另一幢楼房,排查、疏散、切断燃气都搞错了大楼,这听上去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随后的事故伤亡情况也让我们触目惊心,经统计:吉林1.17天然气爆炸事故共造成3人死亡,百余人受伤,1700余户房屋受损,190多辆汽车损毁,而最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在1.17事故中,消逝了三条鲜活的生命,其中最年轻的.刚刚38岁,现场的救援人员说,他的尸体是人们用在爆炸点周围四处搜寻来的肢体,一点一点的拼凑起来的,那面目全非的样子,那悲恸欲绝的妻子,那呆望着的孩子,那年迈的老母亲,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扼腕叹息,无不潸然泪下。

我要安全,必须要建立在我想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的基础之上。中国石油曾经用打造放心的中石油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而作为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上的我来讲,打造放心岗位将是我的目标。

安全是一种美,体现在维护安全的行为过程,于是,我学会了怎样保护自我、保护他人。

安全是一种责任,体现在工作中的细枝末节,于是,我学会了怎样微笑面对、履职尽责。

安全是一种永恒的主题,时刻考量这我们,犹如人生永不停跳的心,时时刻刻,勿忘安全。

最后,我自己写了一首青涩的诗来结束我的演讲。

纵列菁华类难尽,

横盘管道气无涯。

安居天下需兢慎,

你我共铸宝石花。

篇2:兢慎决定安全的演讲稿

一、第二条第一款修改为:“本条例所称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 (含气瓶, 下同) 、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 (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

二、第三条第二款修改为:“军事装备、核设施、航空航天器、铁路机车、海上设施和船舶以及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的安全监察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款修改为:“房屋建筑工地和市政工程工地用起重机械、场 (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装、使用的监督管理, 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三、第五条第一款修改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节能责任制度。”

第二款修改为:“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对本单位特种设备的安全和节能全面负责。”

四、第八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国家鼓励特种设备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和推广, 促进特种设备节能技术创新和应用。”

增加一款, 作为第三款:“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 应当保证必要的安全和节能投入。”

增加一款, 作为第四款:“国家鼓励实行特种设备责任保险制度, 提高事故赔付能力。”

五、第十条第二款修改为:“特种设备生产单位对其生产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和能效指标负责, 不得生产不符合安全性能要求和能效指标的特种设备, 不得生产国家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特种设备。”

六、第二十二条第三款修改为:“气瓶充装单位应当向气体使用者提供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气瓶, 对使用者进行气瓶安全使用指导, 并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气瓶使用登记, 提出气瓶的定期检验要求。”

七、第二十六条增加一项作为第六项:“高耗能特种设备的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记录以及节能改造技术资料。”

八、第二十七条增加一款作为第四款:“锅炉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水 (介) 质处理, 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水 (介) 质处理定期检验。”

增加一款, 作为第五款:“从事锅炉清洗的单位, 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锅炉清洗, 并接受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锅炉清洗过程监督检验。”

九、第二十九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的,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

十、删除第三十一条。

十一、第四十条改为第三十九条, 第一款修改为:“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特种设备安全、节能教育和培训, 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节能知识。”

十二、第四十九条改为第四十八条, 修改为:“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特种设备检验检测, 发现严重事故隐患或者能耗严重超标的, 应当及时告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 并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十三、第五十三条改为第五十二条, 第一款修改为:“依照本条例规定实施许可、核准、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严格依照本条例规定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对有关事项进行审查;不符合本条例规定条件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 不得许可、核准、登记;在申请办理许可、核准期间,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现申请人未经许可从事特种设备相应活动或者伪造许可、核准证书的, 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许可、核准, 并在1年内不再受理其新的许可、核准申请。”

第三款修改为:“违反本条例规定, 被依法撤销许可的, 自撤销许可之日起3年内,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不予受理其新的许可申请。”

十四、第五十九条改为第五十八条, 修改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安全监察时, 发现有违反本条例规定和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行为或者在用的特种设备存在事故隐患、不符合能效指标的, 应当以书面形式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 责令有关单位及时采取措施, 予以改正或者消除事故隐患。紧急情况下需要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 应当随后补发书面通知。”

十五、删除第六十二条。

十六、删除第六十三条。

十七、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特别重大事故:

“ (一) 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 下同) , 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

“ (二) 600MW以上锅炉爆炸的;

“ (三)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15万人以上转移的;

“ (四)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48h以上的。”

十八、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重大事故:

“ (一) 特种设备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 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 或者5 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 (二) 600MW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h以上的;

“ (三)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5万人以上15万人以下转移的;

“ (四)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间在24h以上48h以下的。”

十九、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较大事故:

“ (一) 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 或者1 000万元以上5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 (二)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的;

“ (三)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转移的;

“ (四) 起重机械整体倾覆的;

“ (五)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h以上的。”

二十、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一般事故。

“ (一) 特种设备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下重伤, 或者1万元以上1 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

“ (二)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 造成500人以上1万人以下转移的;

“ (三) 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h以上的;

“ (四) 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的;

“ (五) 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5h以上12h以下的;

“ (六) 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h以上12h以下的。

“除前款规定外,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一般事故的其他情形做出补充规定。”

二十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五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制定特种设备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事故应急专项预案, 并定期进行事故应急演练。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发生爆炸或者泄漏, 在抢险救援时应当区分介质特性, 严格按照相关预案规定程序处理, 防止二次爆炸。”

二十二、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六条:“特种设备事故发生后, 事故发生单位应当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 组织抢救, 防止事故扩大, 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并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县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 应当尽快核实有关情况, 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 并逐级上报事故情况。必要时, 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对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立即报告国务院并通报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

二十三、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七条:“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事故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较大事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一般事故由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二十四、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八条:“事故调查报告应当由负责组织事故调查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所在地人民政府批复, 并报上一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有关机关应当按照批复, 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限和程序, 对事故责任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行政处罚, 对负有事故责任的国家工作人员进行处分。”

二十五、增加一条, 作为第六十九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组织开展特种设备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配合上级人民政府或者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并提供必要的便利条件。”

二十六、增加一条, 作为第七十条:“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根据特种设备的管理和技术特点、事故情况对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评估;需要制定或者修订相关安全技术规范的, 应当及时制定或者修订。”

二十七、第七十二条改为第八十条, 第一款修改为:“未经许可, 擅自从事移动式压力容器或者气瓶充装活动的,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取缔, 没收违法充装的气瓶, 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 没收违法所得;触犯刑律的, 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关于非法经营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增加一款, 作为第二款:“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单位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充装活动的,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撤销其充装资格。”

二十八、增加一条, 作为第八十二条:“已经取得许可、核准的特种设备生产单位、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撤销其相应资格:

“ (一) 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办理许可证变更手续的;

“ (二) 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条件, 继续从事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测的;

“ (三) 未依照本条例规定或者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生产、检验检测的;

“ (四) 伪造、变造、出租、出借、转让许可证书或者监督检验报告的。”

二十九、第七十四条改为第八十三条, 增加一项作为第九项:“未按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锅炉水 (介) 质处理的;”

增加一项作为第十项:“特种设备不符合能效指标, 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的。”

增加一款, 作为第二款:“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的单位生产的特种设备或者将非承压锅炉、非压力容器作为承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的,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使用, 予以没收, 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三十、第七十八条改为第八十七条, 修改为:“发生特种设备事故,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对单位,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对主要负责人,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处4 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依法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 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本单位发生特种设备事故时, 不立即组织抢救或者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 (二)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特种设备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三十一、增加一条, 作为第八十八条:“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 (一) 发生一般事故的, 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 (二) 发生较大事故的, 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 (三) 发生重大事故的, 处5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

三十二、增加一条, 作为第八十九条:“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职责, 导致事故发生的,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 并依法给予处分;触犯刑律的, 依照刑法关于重大责任事故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一) 发生一般事故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 (二) 发生较大事故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 (三) 发生重大事故的, 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三十三、第八十六条改为第九十七条, 增加一项作为第八项:“迟报、漏报、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的;”

增加一项作为第九项:“妨碍事故救援或者事故调查处理的。”

三十四、第八十七条改为第九十八条,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擅自动用、调换、转移、损毁被查封、扣押的特种设备或者其主要部件的, 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 撤销其相应资格。”

三十五、第九十九条第一款增加一项作为第八项:“场 (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 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三十六、增加一条, 作为第一百零一条:“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条例规定的特种设备行政许可工作,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

三十七、第九十条改为第一百零二条, 修改为:“特种设备行政许可、检验检测,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

此外, 对条文的顺序和部分文字作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本决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篇3:兢慎决定安全的演讲稿

2012年12月20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召开《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宣贯视频会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彭建勋出席会议并讲话。

孙华山在讲话中指出, 要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 充分认识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决定》的自觉性。要通过落实《决定》, 进一步发挥安全培训在安全生产中的支撑作用, 推动安全培训事业的科学发展、创新发展, 实现安全培训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切实提高安全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他强调, 要深入学习领会《决定》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 做到准确把握安全培训工作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 准确把握《决定》的核心内容、创新点、13项工作制度。他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 抓好学习宣传, 制定配套办法措施, 加强监督检查, 与重点工作密切结合, 注重实效, 扎实做好《决定》的宣贯工作。

彭建勋在讲话中要求各单位特别是煤矿企业要高度重视《决定》的贯彻落实, 严格煤矿全员从业资格准入, 充分发挥“煤矿安全培训示范基地”作用, 特别关注小煤矿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这个重点和难点, 加强对煤矿安全培训的监管监察, 推进煤矿安全培训手段不断创新。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辽宁安监局、山东煤监局、中石化安全环保局、总局培训中心的有关负责同志, 就如何贯彻落实《决定》、加强改进安全培训工作做了发言。

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联络员,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机关各司局、应急指挥中心, 有关中央企业安全培训管理部门负责人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市 (地) 、县级安委会成员单位联络员, 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及重点企业、安全培训机构负责人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上一篇:传送员岗位职责下一篇:音乐会节目单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