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访心得体会

2024-04-28

被家访心得体会(精选14篇)

篇1:被家访心得体会

我的儿子杨宗军是富水镇初级中学七1班的学生。20XX年5月26日,他的班主任李倩老师、语文老师徐富华,还有学校支部副书记黄斌一行三人驱车到我们家进行家访。我们谈了很久,我收获很多。

我们的孩子杨宗军的情况是这样的:由于孩子的父亲常年在山东煤矿打工,母亲一人在家照顾孩子,家庭经济条件差,目前又在盖房子,从小教育失当,教育方法不妥,从小学起就开始厌学,导致三天两头不到学校去,他的父亲为此甚至把他吊在房梁上打,可是,这样做的结果是恶性循环,越来越多次数地不上学。等到去年9月份,他上了初中,由于一个周才回来一次,学业负担加重,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这学期开学后几乎没有到学校里去几次。为此,作为家长,我们也非常头疼。

这次老师进行家访,一方面交流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厌学原因、在学校表现情况,另一方面询问了孩子在家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为家长,我对学校组织这次“家访”的活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一直以来,学校老师对杨宗军这样的问题学生并没有一点点的歧视,反而给他亲切的关怀和谆谆的教诲。

通过和老师的交流,这些让我们意识到平时疏忽了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妥。生活方面比较溺爱的问题比较突出。

黄书记也详细的向我们询问了,我们家对学校的教育有何意见和建议,而且针对我们孩子的特殊情况,特许我们孩子在家反思,到时到校参加考试。

这次互访有校长参加让我们感到了学校领导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老师关心学生不辞辛劳、乐于奉献不受回报的精神令我们十分感动。

篇2:被家访心得体会

我们第一个来到了姜斯琪宝宝的家,一踏进门,我就发觉宝宝是一位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不怕生,乃至还会主动和我们交换。在与她妈妈交换中得知:她很开朗,会自己独立地吃饭、上厕所,但是她说要画画,妈妈同意让她涂色,可没涂两下就要去搭积木,没玩两下又看电视,做事情没有耐心。于是我建议她,在同意宝宝做一件事情之前先讲好要求,然后陪同一起,直至完成,多陪几次就会养成习惯。或者还可以多讲故事,让宝宝可以静下来。在买涂色书的时候先挑选一些涂色范畴小的,但逐渐增加,让幼儿逐渐养成好习惯。让家长明确幼儿的习惯养成很重要,而家庭是习惯养成的重要场所。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翟怡可宝宝的家,一开门,我和都没看到宝宝,以为不在家。在妈妈的口中得知:宝宝在隔壁房间,她惧怕、胆小,不愿意过来。于是我和走过去,为了缓解她的陌生感,我主动弯下腰,拿了一个玩具与她打招呼,但令我败兴的是,她仍旧不理会我,趴在床上,都不愿把头抬起来。于是我请和她交换一下,也不行,若是我们还呆在房间里,她就要哭了。最后我们只好走去隔壁与她妈妈交换。本来,宝宝刚从老家过来,一直呆在父母身边,都不和其他小朋友交往。因此,我建议家长多带幼儿出去走走,与周围的孩子交往,多鼓励幼儿说话、多与幼儿交换,尽可能提供一个敢说、想说、爱好说的氛围。让家长明白,幼儿的性情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也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一个小男孩的家,一看到我们,他一下子变得怕生,躲在奶奶的.身后,一句话也不说,我们主动和他打招呼,还算好,我还能听到他轻声地应对我,在与爸爸妈妈交谈中得知:他不会自己吃饭,原因是孩子吃得很慢、又有时候发嗲,不愿意自己吃,家长便觉得有些麻烦,还是喂给他吃。听后我建议家长:要利用这一阶段让幼儿自己独立地进餐,不要由于看着麻烦就不让他自己吃,学习每一样技能的时候,都有一个学习的进程,“熟能生巧”,只有自己不断磨练才会成功。独生子女的原因,导致家长对孩子显现了包办制度,让家长知道孩子都是能干的天使,只有常常地练习,只有家长真正放手让孩子去做才能够真正的让孩子得到锤炼和进步。

篇3:手掌被机器绞伤23例诊疗体会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5年4月—2009年4月共收住机器绞伤手掌患者23例, 男15例, 女8例, 年龄最小7岁, 最大46岁, 平均年龄28岁。住院天数最短10 d, 最长31 d, 平均住院天数13.5 d.受伤至就诊时间最短31 min, 最长51 h.损伤情况详见表1、表2.

1.2 处理要点

来到医院后, 由于就诊时间长短不一, 伤情不一, 处理结果也不一样。主要操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妥善止血, 杜绝结扎时间过长而导致组织坏死。机器损伤后, 创面多, 出血重, 结扎近端肢体控制止血效果好, 但结扎时间长 (一般45 min内放一次) 可引起远端肢体缺血, 严重者出现组织坏死。就诊后除控制创面活动性出血外, 仔细观察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是否良好, 必要时用0.25%普鲁卡因溶液做封闭, 来改善微循环。 (2) 评估患者的耐受情况, 如术前准备不充分, 则术中容易引起患者休克及晕厥。肢体损伤后, 由于恐惧、疼痛、伤口出血、饥饿、过度劳累等因素造成患者耐受性下降, 立即处理伤口容易产生晕厥及休克, 危重患者在抗休克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 (3) 注重断离肢体的保养, 尽可能创造再植条件。指节断离后, 中断了营养物质的供给, 除功能丧失外, 组织结构受到破坏 (血管、神经、骨组织形态结构改变) 失去了再植条件, 但尽量要保护好断离指节, 最好用冰盐水保养, 立即送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行再植术。 (4) 注重保护皮肤, 注重损伤组织的对合及复原。皮肤由于生长较快, 除保护创面外, 加快了组织的修复;另外通过皮肤颜色的改变, 还可以直接观察创面组织的恢复情况。术中要注重创面组织的对位及塑形, 组织结构破坏时, 同类组织进行重建及吻合, 有利于组织的复原。 (5) 加强换药, 缩短病程。换药没有固定时间, 张力大的缝合, 次日换药1次, 了解组织是否缺血、缺氧。一般伤口第2天换药, 主要观察皮缘是否移位, 有无血供障碍、组织是否坏死、有无渗液等。组织坏死及液化后注重清除坏死组织, 保护肉芽组织生长, 尽量控制在伤口上使用抗生素。有些抗生素没有通过生物转化效果差, 同时会增加药物的耐受性。适当应用组织生长药物, 如康复新等。 (6)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伤情环境、就诊时间的长短、就诊时的伤口情况而定。尽量选择抗菌谱窄的药物, 使用抗生素时间不能过长, 炎症控制后停用抗生素, 杜绝拖到伤口愈合后才停用, 以免发生二重感染。建议早期使用穿透组织能力强的抗生素, 兼顾G+、G-菌及厌氧菌药物。 (7) 注重功能锻炼, 防止肌肉萎缩。由于疼痛肢体运动量减少, 造成肌肉萎缩。适宜运动, 保持机体的运动能力, 改善血液循环, 促进伤口愈合, 禁止长时间的休息而引起肌肉挛缩及萎缩。

2 结果

21例患者掌指功能无明显影响, 体力劳动无明显受限;掌形消失, 畸形2例。23例患者均无条件行断指造植术, 未发生伤口不愈合、延期愈合、骨髓炎等, 疗效满意。

3 讨论

3.1 农用机器损伤的病理特点。农用机器损伤有以下特点: (1) 损伤上肢较多见, 并多数手指损伤, 本组损伤3个手指的病例占52%; (2) 多数指节断离, 远端指节断离者较多。手指损伤的顺序为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单独损伤拇指机会少; (3) 损伤的组织破坏严重, 血管神经组织被破坏, 不利于康复及再植; (4) 发病对象多为农民, 损伤后因交通不便及基层医院不能开展造植手术, 延误了再植时机; (5) 使用止血带不科学, 没有按时松解止血带, 肢体远端缺血, 影响术后伤口愈合; (6) 伤口虽小, 但处理不当易引起骨组织感染; (7) 在持物的过程中主要靠3个手指完成, 用3个手指除能握紧东西外, 准确性及灵敏度都高。

3.2 创面断端的保留与修复。手掌被机器损伤后, 组织破坏较大, 创面多, 皮肤破坏, 指节断离, 血管神经受到损伤。按照创伤修复的原则能保则保 (有利于术后功能恢复) , 如勉强保留组织可能会致手术失败。断端处理建议做好以下几方面: (1) 损伤组织的保留取决于组织结构破坏程度。肌肉、骨组织、皮肤破坏外主要观察血管神经是否破坏, 手掌的血管主要来源于桡动脉及尺动脉的掌浅弓及掌深弓, 手指的血管主要从指蹼间隙进入, 分布在两侧手指相邻相对的皮肤上。血管神经破坏严重时保留组织要慎重。 (2) 组织复原的难易程度。指骨粉碎性损伤, 多数无法保留。轻型骨折复位后用克氏针固定, 外加小夹板加强固定后, 多数能治愈。 (3) 断端指节处理。断离指节坏死后, 近端行清创缝合术, 其要点是:第一, 断端保留以近端关节面为主。其原因是:a) 骨断端创面保留, 术后可能与皮肤摩擦而疼痛, 影响劳动能力;b) 污染伤口, 骨结构破坏, 天然屏障消失, 容易引

3.3 手指损伤与手指功能的关系。长期劳动刺激了脑神经细胞的发育, 使人类具备了思维能力, 在有意识的控制下, 指导着四肢灵活运动, 征服了自然界, 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奇迹, 可以看出手指功能的重要性。从手指功能上分, 拇指功能最大 (占50%) , 其次是食指、中指, 小指功能最小 (占5%) , 手指功能的作用顺序为从远端到近端。拇指没有残缺时依靠其他任何一指, 可以完成掌指功能, 拇指残缺后, 其他2个手指难以完成。但是在机器损伤时, 拇指没有残缺, 尽量保存了上肢功能。其原因是:第一, 拇指的位置比其他手指较近、较短;第二, 活动时拇指为内翻、内旋位, 在手掌中间;第三, 掌指关节活动范围大, 损伤后退缩快, 比较灵活。

3.4 先进劳动工具的使用是运用科学技术的一项成果, 应用先进的劳动设备, 可以不断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但是在劳动过程中, 由于缺乏正规培训、不正规操作等因素, 造成了人体损伤, 严重者丧失生命, 轻者肢体残缺、畸形, 影响劳动技能。建议加强全民健康意识, 使用新型机器是为了减轻体力、劳力, 节约劳动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力。在使用机器前, 要加强劳动技能培训, 持证上岗, 加强自我防护意识, 损伤后立即就诊, 创造断指再植条件, 减少损伤。这对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手掌被机器绞伤的诊疗效果。方法 收集近年来我院收住的23例手掌被农用机器绞伤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析了在无断指造植的条件下, 如何处理多指损伤及指节断离。结果 21例掌指功能无明显影响 (占91%) , 掌形消失、畸形2例 (9%) 。结论 建议在使用机器前, 要加强劳动技能培训,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正规操作, 减少损伤,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篇4:让儿子体会被打扰

我刚躺下,儿子就跑过来:“妈妈,等一下再睡。我问你,上次我叫你帮我收好的玩具小汽车在哪儿?”“在电视柜左边最下面的抽屉里,自己去拿。”可我刚睡着,儿子又跑进来。原来,他来拿他的童话书,童话书今早拿进我的房间后就落在这里了。儿子的进进出出让我不能好好休息,恼火的我严厉地要求他马上安静休息,别跑来跑去的。

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有个不良习惯,就是老爱干扰他人做事。无论是我还是丈夫在用电脑,他经常跑来凑热闹:“爸爸,你在干什么?”“爸爸,我帮你打字。”“妈妈,让我玩一下电脑。”“妈妈,就玩一下,可以吗?”儿子老在旁边喋喋不休,一会儿从你的左边转到右边,一会儿又从你的右边蹭到左边,让人心烦。有时候,看电视也是这样。

总是无缘无故地打扰他人,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开家长会时,老师就说起儿子的这个毛病。老师说我儿子上课时总爱找周围的同学说话,不仅自己不听课,还影响同学听课、老师讲课。这已经给老师、同学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我得帮助儿子改掉这个毛病。

我想了一个方法,决定试试。

这天吃午饭前,儿子饿了,可菜还没煮好,他就自个儿边玩玩具边等饭菜。看他玩得入迷,我就叫道:“乖儿子,过来一下。”“妈妈,菜煮好了?”“还没有呢,稍微等一下。来,帮妈妈把垃圾扔到楼下的垃圾桶里。”儿子不愿意,但为了让我快些煮好菜,他还是答应了。回来后,儿子又继续玩玩具,正玩得尽兴,我又喊道:“乖儿子,准备吃饭啦,快摆好凳子。”儿子这回不耐烦了,不搭理我,可他也玩不下去了。见状,我故意继续催他:“快点呀,摆好就可以吃饭了。”儿子生气了:“妈妈,你烦不烦啊,一会儿喊我一下,一会儿喊我一下,老打扰我,我都不能好好玩一会儿。老师说做事要专心,如果我做作业时你也这样,怎么行呢?”

从儿子的反应中我看得出,他已经体会到做事时老被别人打扰的不快了。于是我说:“你能感觉到厌烦就好,平时爸爸妈妈在做事时,你也老爱打扰我们。比如,爸爸看新闻,你总在旁边和爸爸说话,要爸爸换频道。妈妈用电脑,你又要玩电脑游戏。类似的情况很多啊。如果这样下去,爸爸妈妈也厌烦你,你会怎么想?”儿子听了,不再生我的气了,沉默了一小会儿,他说:“老打扰别人做事确实讨人厌,原来我也有这个毛病,我要改掉。妈妈,你别讨厌我。”“知错就改就是好孩子,不打扰他人做事,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不光是在家里要这样,在学校,甚至将来走上社会也是一样。”“我知道了。”儿子深有感触地说。

看来,教育孩子不一定要声色俱厉。人都有不足和犯错的时候,成人也不例外,所以孩子有坏习惯不可怕,只要家长让孩子体验一下坏习惯给别人带来的不愉快,他深有感触后,一定会记忆深刻并及时改正的。

篇5:家访心得-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一: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家访主要是指班主任和教师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路访等手段,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沟通和探讨学生教育问题的方式。密切师生沟通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我们学校又地处农村,学生居住地分散,学习环境较差。为了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学习实践活动的效果,我们进行家访的工作,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以更有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老师进行家访,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

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现将我进行家访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明确家访的主要任务

1、了解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家访前,首先对所访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尽可能深入的了解。因为,家庭情况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教师只有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做全面了解,才有助于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的表现,多报喜,少报忧。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的主要教育活动,在学校与家庭间形成有效沟通。

3、与家长共同研究,明确要求,统一思想,找出学生内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未来的教育中有的放矢。

4、向家长提出建议,为其实施家庭教育提供帮助指导,必要时还要向家长介绍一些心理学、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并共同商量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通过切实开展工作,家访成果显著

1、通过本次家访,全面了解了受访学生及其家庭,为在未来教育工作中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家访,我们与学生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渠道,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想法,解除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疑惑和不解。

3、以家访为平台,以学生和家长为渠道,我们对学校进行全面宣传,扩大了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4、通过家访,广泛听取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三、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录像,整宿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更对国事天下事漠不关心,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 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近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生家访心得体会二:学生家访心得体会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径之

一。家访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营造

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本学期暑假家访总体上还是收获颇丰的,现将本人的家访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篇6:家访体会:距离因家访而缩短

吃过午饭,我和几位同事踏上了家访的征程,外面雨还是那样大,但它没有挡住我们前进的脚步。经过一个小时的风雨兼程,我们来到家访的目的地--------小九湖。我们的第一个对象是一名一年级的学生,叫刘良菲。走进她家,她的母亲没有认出我们来,直到我做了自我介绍,她才明白我们是谁,也才知道我们到来的目的,我向她的家人讲解了我们学校的情况和孩子在校的情况,征求了家长对学校的建议和意见,在和她父母的交流中,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学生的信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她父母在失去大女儿之后,对小姑娘寄予太多太大的希望,也对我们老师寄予殷切的希望。

整个下午,我们对小九湖片区的所有学生都进行了家访,做到了一个不少,一家不漏,只到晚上八点,我们才往学校返。走在漆黑的路上,我想了很多,也有很多感悟:感悟之一,今天我又当了一回学生,感受到了学生上学的艰难,特别是我问的几个一年级的学生,每天都要走读上学,不管风吹雨打和冰霜雪冻,他们都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并且很少有家长接送。感悟之二,所有的家长对孩子都给予很高的希望,都希望他们成龙成凤。感悟之三,我们的老师深入学生家中太少,了解的情况也少,学生是很高兴我们当老师能够走进他(她)们的家中,家长也是这样。我们到刘雪林家中是,他正帮爸妈撕玉米,看见我们去了赶紧站起来,他的父母忙的更是不可开交,不时的说“这么大的雨怎么来了,我们家庭条件这么差怎么坐的下去”之类的话,我们走时一直在说“慢些、下次再来”,我想家长也许很久没有见到老师搞家访了,很意外和吃惊,同时也说明了家长更希望我们的到来,最重要的一点也折射出了我们与家长之间还存在距离,还缺乏足够的沟通。感悟之四,父母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好的习惯的,学生的成绩和习惯都很好。陈芳玉是四年级的一名女生,她的父母是有一定的文化的老百姓,在当地很有知名度,我去是她正在做作业,我就顺便问了她的父亲:是不是每个星期她都能按时做作业,他父亲说是,并且讲了家里的地都是陈芳玉扫的,而且她还会做饭,对人很有礼貌。我想这也许就是受父母的影响,才让她形成自己的习惯吧。

雨还在下,虽浑身湿透,身体也在抖,但我的心因一张张可爱的笑脸,而变得那样温暖,同时家长的一句句肺腑之言让我感觉到自己责任之重大,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篇7:家访心得体会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新的家访活动也拉开了序幕。家访年年做,年年家访有不同。从开始的不情愿和被动完成任务到现在的主动请缨和期待,在一次又一次的家访活动中,我的思想认识也不断提高,对家访的功能和重要意义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对自己教师这个角色也有了一个新的定位:现代的教师,不仅要扎根于课堂,更要走出课堂,深入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在家里不一样的一面,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学生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正是带着这个全新的认识,我满怀期待地走进了被访学生的家庭。

我走访的两个学生都是一年级新生,而且都相隔不远。上午我骑车来到了王智豪家,他正在帮爷爷奶奶收桔子。寒暄之后,他的爷爷停下手中的活儿和我聊起了孙子在家的情况。王智豪的父母都在广州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家,家里全靠爷爷奶奶支撑,王智豪是个很懂事的孩子,除了认真读书,还经常帮家里的老人做家务。可是老人们也有自己的顾虑,孩子太小,父母不在身边缺少情感上的沟通,孩子性格有点不合群,话也很少。平时学习上有不懂的问题爷爷奶奶也不会解答。看见别人的爸爸妈妈在身边辅导,孩子心里有失落感,这样下去对孩子的性格和心里发展没有好处,他爸爸妈妈只知道挣钱,完全没有理解孩子的需求,爷爷奶奶只能尽量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其它的实在是力不从心,希望老师能和他的父母沟通一下,劝劝他们。从交谈中,我深深理解了两位老人的苦衷,也答应了他们的要求,表示一定尽可能帮他们解决问题。在依依惜别之中,我告别了两位老人,来到了另一个学生牟智涵家。小牟的妈妈正好在家,我也和她聊起了孩子的情况,由于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宝贝疙瘩,全家人都很呵护他,这就让他养成了娇养蛮横的个性,听不进批评,见不得挫折,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喜欢依赖别人,作为父母现在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可又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听她讲完后,委婉地批评了他们对孩子的溺爱,讲了讲溺爱对孩子今后的危害,并语重心长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好的经验,他的妈妈深受感动,希望今后能和老师多沟通教育子女的方法。

篇8:牙髓病被误诊误治的诊疗体会

1临床资料

300例中男性136例, 女性164例, 年龄28~77 (平均53) 岁, 患牙部位:尖牙10例, 前磨牙20例, 磨牙270例。

2典型病案

例1, 患者男, 55岁, 因右偏头痛在本院内科住院治疗1周未缓解来会诊。自诉1个月前进食时右下后牙根冷热刺激痛, 避免刺激物牙痛症状消失。1周前自感右下后牙根持续性钝痛引起右侧偏头痛, 到当地诊所拔出牙根后症状未缓解到本院内科住院治疗。现自发性阵发性痛, 夜间疼痛加剧。检查45术后牙槽窝愈合良好, 46近中邻面颈部深龋, 探痛 (-) , 叩痛 (+-) , 松动、龈、冷热刺激 (-) , 36残根无症状, 余牙正常。印诊:46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处理:46开髓, 冠髓近中无探痛, 远中探之剧痛, 行髓室开放, 第2天复诊头痛症状缓解, 完成切髓术。

例2, 患者女, 35岁, 因右侧偏头痛在当地诊所、我院内科治疗1月余, 现头痛由持续性钝痛变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 夜间疼痛加剧, 尤以右侧颞区疼痛明显来就诊。查:16远中邻面颈部深龋, 探痛、叩痛、龈 (-) , 热刺激疼痛加剧, 余牙正常。印诊:16化脓性牙髓炎。处理:16开髓, 探之冠髓远中无疼痛反应, 近中剧痛, 部分牙髓坏疽, 行髓室开放, 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并补充病史说, 以前右侧后牙曾有冷热刺激痛, 晚上出现自发痛, 右侧面部放射性痛波及右侧颞部痛, 剧痛难忍, 牙位不辨, 上下难分, 吸冷气或含冷水能止痛1~2min, 如此反复一夜, 自服消炎药和止痛药后症状缓解, 未经牙体检查和治疗。5d复诊症状消失。16无症状完成切髓术。

例3, 患者女, 32岁, 因右侧眼眶周围持续性钝痛在眼科治疗1月余未缓解, 现自感17咬合不适来就诊。查:17颊侧颈部深龋, 叩痛 (+-) , 探痛、冷热刺激、龈、松动 (-) , 余牙正常。印诊:17慢性牙髓炎。处置:17开髓, 穿髓孔处置失活剂, 48h复诊疼痛消失, 完成干髓术。并补充病史说以前右侧后牙遇冷热刺激痛, 避免刺激物症状消失, 曾有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疼痛病史。

分析讨论:此3例患者主诉偏头痛、眼眶周围痛。该类患者因早期牙髓炎时未经牙体病的治疗, 慢性炎症刺激致使部分冠髓坏疽, 在慢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时, 患者只感到头痛或颞部或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疼痛, 患牙对温度刺激不敏感, 而且患牙龋洞隐蔽, 无食物嵌塞引起的牙痛反应, 多数患者以偏头痛等为主诉到他科就诊而被误诊误治。因此临床医生遇到类似病例患者, 应仔细询问病史及疼痛特点, 综合分析, 找出病因再进行诊治。

例4, 患者女, 35岁, 左侧三叉神经痛在理疗科针灸治疗1周未好转来就诊, 现自感疼痛症状跟前几次有过的牙痛症状一样, 呈自发性阵发性夜间痛。不同的是这次只感到三叉神经区域痛, 未感到哪一个牙冷热刺激和咀嚼食物痛。查:16近中邻合充填物完好, 无症状, 26缺失未修复, 38颊侧颈部深龋, 探痛 (+) , 叩痛、松动、龈 (-) , 冷刺激龋洞处剧痛, 余牙正常。印诊:38急性牙髓炎。因无对合, 建议拔出38, 3d后复诊疼痛症状消失。

例5, 患者女, 30岁, 左耳痛在耳鼻喉科治疗5d未缓解, 现病史, 左耳及左颞区自发性痛, 阵发性加剧, 夜间疼痛难忍来就诊。查:28颊侧颈部深龋, 探痛 (+) , 叩痛、龈 (-) , 冷刺激龋洞处剧痛, 余牙正常。印诊:28急性牙髓炎。处置:28无对合, 建议拔出, 上齿槽后神经阻滞麻醉后疼痛症状消失。

分析讨论:该类患者自感耳痛、三叉神经痛, 因患者龋洞隐蔽, 冷热刺激和咀嚼未接触到患牙而没有感觉到牙痛, 若仔细检查和询问疼痛特点, 不难查出, 患者有明显急性牙髓炎所表现的疼痛特点, 检查耳无疾患, 也无针刺或电击样痛, 无扳机点等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所以临床医生应与相关科室会诊, 明确诊断后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例6, 患者男, 65岁, 主诉26自发性阵发性痛, 夜间疼痛加剧。现病史26因由上述症状在本科治疗3周后疼痛仍未缓解。查:26无龋坏, 龈稍有萎缩, 颌面充填完好, 查无症状。27远中邻面颈部龋, 探痛 (+) , 叩痛 (-) , 温度试验阴性, 余牙正常。印诊:27急性坏疽性牙髓炎, 处理。27开髓冠髓已坏疽, 行髓室开放。并补充病史说以前左侧后牙曾有过冷热刺激痛, 半月前, 晚上出现自发痛, 左侧面部放射性痛波及耳周剧痛难忍, 牙位不辨, 上下难分, 吸冷气和含冷水疼痛缓解。5d后复诊牙痛症状消失, 完成死髓切断术。

例7, 患者女42岁, 主诉左上后牙自发性阵发性剧痛1d。现病史26半年前在我院补牙。查:26远中邻合充填完好, 叩痛、松动 (-) , 冷刺激敏感。处理:26开髓封失活剂, 2d后复诊, 诉:左上后牙仍疼痛难忍。查:26无症状, 23远中邻面颈部深龋, 龋洞被龈乳头覆盖, 探痛 (-) , 叩痛 (+) , 松动 (-) , 温度试验阴性, 余牙正常。印诊:23急性坏疽性牙髓炎。处理:23开髓, 拔髓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 行髓室开放, 补充病史说3个月前左侧上牙冷热刺激痛, 到我院查发现26浅龋, 补牙后, 冷热刺激仍有疼痛, 避免刺激物症状消失, 2周前晚上出现自发性阵发性放射性剧痛, 牙位不辨前后上下难分, 吸冷气或含冷水疼痛缓解, 自服消炎药和止痛药缓解未经治疗。5d复诊症状消失, 26、23完成根充。

分析讨论:该类病例主诉牙是26, 但26只有牙本质过敏并无牙髓炎的症状。例6若是牙髓炎应有逆行性牙髓炎的特征。例7若26是牙髓炎应该是冷热刺激疼痛加剧, 而不是牙本质过敏的症状。本组2例, 27、23为急性牙髓炎部分坏疽的病案, 其特点是剧痛难忍, 含冷水症状缓解, 患牙不能定位。急性牙髓炎的疼痛虽然上下前后不清, 但其特点是冷热刺激疼痛会明显加剧, 此类病案误诊误治的主要原因是只听取了患者的主诉, 而遗漏了患者既往牙痛病史, 因此牙髓病的诊断中, 患者的主诉只能作为参考, 应根据现病史和既往史做一全面检查, 根据龋的好发部位和疼痛特点, 冷热刺激试验等进行全面分析判断, 作出明确诊断后方可采取治疗措施。

收稿日期2011-12-25

篇9:被家访心得体会

Q:你能理解另一半对你的改造么?

雷良诺:完全理解。首先,认识晓洋的时候就知道她有很多细节上的坚持和习惯,这些细节是她之所以是她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喜欢和欣赏的一部分。其次,我很懒,很容易放任自己,订这个规则首先是有趣,有种我们都在参与的感觉,其次,它确实能多少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李俊:我理解,我是挺内向的,需要改变。

赵锦江:能理解。有人帮你挑衣服、买衣服全套包了,多好的事儿。

潘云:不能理解。我穿什么跟我们夫妻的生活没有任何关系呀。

孙敏:理解。这也是为了我们整个家,我是一家之主,本来就应该我在外面打拼。

Q:凭心而论,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或者在哪方面有上升的空间?

雷良诺:我自律不严,习惯性拖延,犯懒,这些是以前和现在晓洋都在不断善意提醒或凶恶打击的。

李俊:在事业上,我还处在成长期,我需要不断充电,争取早点有番作为。

赵锦江:因为工作忙,对家庭的照顾不够,我陪老婆和小孩的时间很少,有些愧疚。

潘云:我有时候太固执,这也是我老婆经常让我改正的地方。

孙敏:我正在锻炼自己的酒量,这个算不算?

“被改造”之路苦乐参半

Q:你不能忍受的“被改造”的底线是什么?

雷良诺:干扰或者改变我的行事准则,比如,让我成为一个急功近利的人。

李俊:我还没遇到呢,所以我不清楚,哈哈(不说老婆大人坏话)。

赵锦江:不要太唠叨,也不要过分地干涉男人间的事儿。

潘云:去西餐厅吃牛排时要穿正装。哈哈。

孙敏:尊重彼此的尊严吧。

Q:在对方越过底线后,你会用怎样的方式“反抗”或者与她相处?

雷良诺:她不会。

李俊:尽量平静地对她说出我排斥的原因。

赵锦江:解释,和她讲道理,把事情说清楚,最好的结果当然是双方达成理解的一致。

潘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嘛。

孙敏:她不会的,我们这么多年夫妻,彼此很了解,她不会“越界”。

人无完人 偶像除外

Q:对于另一半,你是否也有改造她的念头?

雷良诺:算是没有,如果非要说有,我希望她能再放轻松点。但我不想改造她,我觉得这就是她嘛,平时的唉声叹气和抱怨不能代表我想改造她。

李俊:她的衣橱里永远少一件衣服,这是她的想法。但我的想法是:你的衣服已经太多太多了,节俭起来吧!

赵锦江:我们谈了十几年的恋爱,感情一直非常好,我感觉她挺好的。当然,女人多多少少会有些爱唠叨,但没有了唠叨,生活也没了乐趣不是?

潘云:她这么年轻,高跟鞋什么穿起来都没有活力了,穿运动装多好。还有,希望她能多理解我。

孙敏:她挺好的,这么多年都过来了。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减点肥吧。

Q:举一个你心目中完美男人的形象或名字,并简单说明原因。

雷良诺:《指环王》里的甘道夫,他是勇气、冷静、力量、克制和忠诚的肉身代言人。

李俊:目前没有。

赵锦江:我是军人出身,即使退伍这么多年了,也算是有军人情结,地震、洪灾的时候,在电视里看到奋战在第一线的军人,总是有很多感慨,他们是真正的男人。

潘云:小贝(贝克汉姆)!足球技术非常精湛,各类广告代言接到手软,和维多利亚感情这么稳定,还生了一大群儿女。你看,事业、家庭他都占全了,太完美了!我爱小贝。

孙敏:没有,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人有资格被称为“完美”呢?有的话也是电影、小说里杜撰的,不是真的。

TIPS他们,被她们改造得很成功

比尔•克林顿

希拉里和克林顿的婚姻1998年时遭遇了严重危机,“拉链门”来势汹汹,但希拉里却坚定不移地站在老公身后表示支持,令最著名的“小三”莱温斯基黯然失色。希拉里的“宽容”成功让克林顿回头是岸,做回专一好丈夫。她曾一路护送克林顿入主白宫,而在希拉里宣布参加美国大选时,克林顿坚定地站到了她的背后。

大卫•贝克汉姆

在足坛一战成名、一颜惊人时,贝克汉姆还是个只会穿单调的运动服、乱抛媚眼的小男生。直到和辣妹维多利亚结婚后,他“MAN”的一面才开始彻底发光发亮。贝嫂凭借超人的时尚敏感度,将老公打造成如好莱坞男星般闪亮的型男。他现在已经不怎么踢球了,却只需要一个街拍,就能引来更多的闪光灯。

李彦宏

篇10:家访心得体会

二年级七班 李树平

经过几天家访,虽然感觉身体很累,但也是收获满满,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了解了家长对老师的期望,了解了学生在家的表现,我真的感谢学校组织的这次家访,让我如此近距离的和家长沟通。

通过家访,我了解了我们班一个看起来默默无闻的学生——祝韶泽,竟然是个小明星,他唱歌特别好,曾经多次登上电视台,并获得金话筒奖。赵紫轩同学,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的,作业要写到很晚,而且只要一说她,她就哭哭泣泣的,我了解了这个情况后,建议家长每天限定她写作业的时间,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就给予奖励,并且每天把规定时间逐渐缩短,以督促其更快的完成。经过这些日子的训练,赵紫轩的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我在校听写的时候,原来十分钟听写的内容,她在五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我都大吃一惊,看到她的改变,我心里由衷地感到高兴。刘轩辰同学,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有天突然跑到办公室告诉我,他爸爸和妈妈离婚了,我听了真有点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面对孩子,但孩子只是信任我,想告诉我这么个事情,并没有要求我做什么。我听后也十分难过,真怕孩子会出现特殊的状况。家访的时候,我特意问了他爸爸,孩子在家的事情,他爸爸说,孩子在家十分的老实,但在校却表现的十分的叛逆,经常违反纪律,不认真学习。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他爸爸后,他爸爸说,可能是对孩子管的太严,经常粗暴地对待孩子,让孩子在他面前特别的听话,一离开他的视线,就表现的特别的叛逆。他爸爸说,以后对孩子要宽容一些,更关心一下孩子。

篇11:家访心得体会

杨金刚

家访是教师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使教育具有针对性;它可以将学校和家庭紧密地联系起来。接任本班已经一年了,在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每学期我都走访每个学生的家,家访工作帮我解决了许多无法在学校解决的难题,也摸索到做家访工作的一些经验。

本班共有29位学生,分布在安城沟村、尚家河村、鲍家河村、彭家湾村。学生的家庭情况如下:父母都在家务工务农,父母一方或双方在外地或国外打工,孩子与祖父母居住。我于10月20日对学生进行了家访。本次去家访,个别学生家长不在家,只有孩子在家。崔富琪去了他外婆家,何晓燕和她姐姐去了瑞安,没能碰上,因而我电话和他们联系,并讲述了在校的基本情况。从每次的家访中,我感受到家长还是非常欢迎教师去家访的,我每到一个学生家里,家长都热情地和我交谈,隔壁的街坊都会过来看看听听。

在本次家访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廖栋妈妈、廖小芳妈妈和何调堃爸爸说的话。他们说自己不识字,回来又不能教导孩子,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我说家长只要在家多关心孩子、平时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体会到爱,孩子会知道他们的期待,体会到他们的艰辛。学习上,教师可以在学校给他们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廖栋的妈妈,每次和她交谈,她就说廖栋很笨的,不会读书的,讲一些打击孩子的话,可能这与家长的思想和环境有关。其实廖栋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只是有点调皮粗心。最近几个学期来看,他的成绩有进步,就是数学这两个学期有退步并且没有进步的迹象。我也把这些如实和他妈妈说了,并且不断强调他是个聪明的孩子。他妈也欣慰的笑了。

在上学期家访中,何丽丹的妈妈曾这样说过:“谁说去湖岭镇小读就好点,隔壁家的孩子去那读的还不如丽丹呢,这里的老师挺好的。”这句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真的出了好成绩才会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本次去丽丹家,她妈妈又拉着我聊了很多,我很欣慰。家访中,真情送家长,温暖送学生。

篇12:家访心得体会

六年级二班的李傲同学,经过在班主任那里了解,他在班里面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可是他很听教师的话,不打架,对于学校或者班级的活动都会用心的参加,教师布置的作业基本也会按时完成。经了解他的妈妈也是我们实验小学的教师,他的爸爸也有一份很好的工作。当我们到达他家时,他的父母都在家,也十分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可是由于平时都是妈妈在管孩子的学习,所以在家访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你妈妈在回答我们的问题,我们能够看得出这是一位很用心的家长。

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问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从李傲的妈妈回答中我发现他们在孩子身上很用心,可是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大于家长的话又是当作耳边风,这一点让他们很无奈,可是他们对孩子的成绩不是很在意,他们只是期望孩子能够快欢乐乐的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压迫着学习。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够放宽孩子的成绩的,一旦孩子的成绩有所下家他们就开始采取措施,跟任课教师交流也好,自我给孩子买习题做也罢,目的就是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提高。其实我觉得这位家长可能也是教师的原因,她懂得该何时给自我的孩子施压,而不是一向让他处于压力当中。虽然这位学生的成绩不是很好,可是我觉得像她的妈妈这样给他时间让他成长,自我学会学习,也是一种很不错的教育方法,或许以后他会超越很多人,可是前提是他足够努力,他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一年级四班的武禹轩同学,他是我此刻带的学生,他是我们班的小班长,不仅仅学习成绩十分棒,并且十分的听话懂事,作业状况都完成的很好,他能够算的上是班里全优的学生。其实我也很好奇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够培养出这么一个小小年纪就很“人才”的孩子。上个星期日在孔教师的带领下,我们去到了他家。

经过跟他的家长的谈话,我才明白孩子为什么能够学习这么好。不得不承认他是很聪明的一个孩子,可是更多得要归功于他妈妈的管教。他每一天回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写完作业以后在写妈妈给布置的作业。他的妈妈给他买了很多课外书:口算题卡、应用题、复习试卷、阅读题以及与写作有关的书。可能看上去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多,可是从谈话中我们明白家长给它分配的很合理,并且他做过的试题,他的妈妈都会给他批改。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很用心,可是孩子有时候也会觉得家长给布置的作业有点多,可是他们觉得自我的家长十分的负职责。

篇13:家访形式的创新

我校坚持在登门家访制度的前提下,针对广大学生家长的工作特点和家访中所了解的问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家校互动新机制的探索。我们发现如下问题:一是家庭地址偏远难找或经常搬迁,导致家访失败。二是由于学生家庭住房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教师上门使家长比较尴尬,不受欢迎。三是家长多为个体经商,早出晚归,上门家访常无家长接待,或只有一些祖辈在家,由于祖辈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教师、家长教育观念的差异,致使沟通交流困难。四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家庭子女较多,教师的登门家访使家长应接不暇。五是学校女教师偏多,而务工人员家庭周边环境相对复杂,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因为这样,原先采取的上门家访的方式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我校对家访形式不断地反思、调整和加以改革,后来就演变教师到家长工作的市场里去进行家访,这样能够避免尴尬,也不影响家长的工作,又能了解学生家庭的生活现状,增进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市场家访”——在市场上对家长进行家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构建“市场家访”的运行机制

在确立了“市场家访”这一家校互动新举措后,学校积极实施“市场家访”行动新方案。

1. 成立市场家委会。

通过校方与市场管理部门进行沟通交流,由市场管理人员、学校负责人、家长代表等组成市场家委会,设立办公室,制定每半月一次办公制度,共商教育大计。

2. 制定“市场家访”制度。

首先,考虑到市场的情况,以不影响家长经营为准则,以不给家长添“负担”为基准,实行“见缝插针、伺机而行”式动态家访制度。其次,鉴于市场是公共场所,教师要以“维护家长和学生自尊,树立良好师德形象”为底线,注意言语表达,关注个人言行举止,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学校知名度。

3. 开辟市场教育宣传栏。

在市场大厅里开辟教育宣传栏。通过宣传家庭教育先进事例、张贴学生喜报等形式,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

4. 实行“市场家访”双向评价机制。

通过双方的交流互动,一是实行教师对家长进行评价,颁发“学习型家长”“风趣幽默型家长”“最具亲和力家长”等“市场家访”家长章,由教师直接粘贴在市场宣传栏摊位一览表中,既引起家长们对“市场家访”的重视,又间接扩大其经营知名度,更可成为学校和市场管理部门评选“文明和谐家庭”“诚信商户”的重要依据。二是设立“市场家访”教师金、银、铜章,将奖章和相关要求在新学期伊始统一下发给家长,要求家长针对“市场家访”效果、家长满意度等,期末对教师进行总体评价,并把相应的章粘贴在学校宣传栏教师一览表中。“市场家访”教师金、银、铜章的设立,不但可使学校教师积极投入到争章活动中,又是学校评选“我心目中好老师”的考核标准之一。

5. 创编德育校本教材。

在注重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同时,学校通过搜集、整理家长们的创业经历,汇编成德育校本教材。合理利用家长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懂得父母创业的艰难、工作的艰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市场家访”的效果

1. 提高了家庭教育的能力。

市场家庭式互助小组、市场家委会和宣传栏等的建立,使家长产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主动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和学习情况,真正担负起了做家长的责任。

2. 融洽了教师、家长与学生间的关系。

由于坚持学生在场的原则,促使孩子了解、体验家长工作的艰辛,也感受到教师高度的责任心和真诚的爱心。

3. 融合了“学校、家庭、市场”的教育。

篇14:对“家访不家访无妨”的反思

一、 “跷跷板效应”冷落了“中间生”

教师通常习惯于重视抓“两头”,一是少数成绩优秀的所谓“尖子生”,二是少数思想和行为偏差的“问题生”。对前者家访教师往往是出于偏爱,对后者家访一般是因其违规违纪。而对于成绩处于中间段的学生,教师花的心思相对较少,认为他们“表现较好”,“平安无事”,用不着老师操心,也就忽视了对他们的教育关注。对中间生的家访俨然成了学生和家长的“奢望”,很多情况下,除非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其他重要活动,家长恐怕鲜有时间和机会跟老师谋面。这种现象如果长此以往,即便是其中也有例外,“顺路捎带”抑或是“例行公事”,家长对家访表现出的无所谓态度也就不足为怪了。

二、 “无事不登三宝殿”成为“思维定势”

家访几乎成了教师上门告状的代名词,“后进生”家长对此感触颇深,“无事不登三宝殿”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势”。为做好“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教师经常性地上门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不失为一种有效方式。然而,事实上我们的家访常常是在学生事发后,尤其是那些上了班级管理“黑名单”的学生,班主任有“事”即登“三宝殿”。每每此时,教师往往情绪激动,悉数学生的种种不是,埋怨学生不长记性,屡教不改。这让家长或多或少地感觉到老师是前来“兴师问罪”的,且有“推卸责任”之嫌。不仅面子上尴尬,而且对学生的自尊心也是一个严重的伤害。尽管教师登门家访的次数不少,可是他们做不到“花样翻新”,每次都是“报忧不报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起不到剖析学生错误成因,促其改正转化的真正功效。如此家访,家长看不到教师是在真正地关心学生,久而久之,家长便对教师的这般家访失去了信心,变得不屑一顾。

三、 重“量”轻“质”,如同“作秀”

不少学校在班主任的量化考核中,都对家访的“量”作出了明确要求,也就是达到多少人次计多少分,而对于家访的“质”却缺少具体评价。这种重“量”轻“质”的做法,使得班主任老师不得不疲于应付,在家访的“量”上下工夫,为完成任务而走形式。家校间来去匆匆,三言两语填写下家访记录,便大功告成,而这些所谓的家访材料也迎合了学校检查。试想,此等家访有何意义可言?如同“作秀”般的家访沿袭下去,何谈家校沟通?

上一篇:表达心情失望的古诗词下一篇: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