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目标》观后感

2024-05-11

小说《目标》观后感(精选8篇)

篇1:小说《目标》观后感

电影《目标》观后感

班级利用周二的时间组织大家观看了电影《目标》,片中的主角一开始面临着诸多难题,最后一一化解,其中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

第一个难题是主角所负责的工厂陷入了由于管理不善而导致的交货延迟、连续亏损的困境,面临工厂关闭、员工失业的风险。这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主角承担了作为团队领袖的责任,带领大家一起努力工作,倾听每一个人的意见,不放过任何可能的机会。

在接下来的情节中,主角得到“大师”的指点,意识到自己之前一直在为一些偏离目标的统计数字而沾沾自喜,比如说机器的生产效率提高了36%,但却忽略了工厂不赚钱的事实,这就好像一个人每天埋头苦干,最后却发现成长的梯子搭错了地方。

人生难免要走很多弯路,没关系,不怕做错,只怕不改过。

片中描述了一次有趣的活动,主角陪着儿子以及一群小伙伴去远足。主角采用了让速度最慢的人走在最前面的方法,从而达到了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目的,但这样做显然拖慢了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这时候主角突然明白了“瓶颈”一词的含义,工厂所面临的问题正是因为流水线上存在瓶颈环节,才导致了整体生产效率的下降,这才是产品不能按时交货的根源所在。

找到了正确的目标,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了。生产线的瓶颈问题被解决,工厂终于扭亏为盈,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老板要求提高盈利能力。

这个要求无可厚非,人生本就应该不断设定更新更高的目标,不断追求卓越。

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已经不在产能上,而是在市场上,如果接不到新的订单,盲目扩大产能反而是不妥的。而扩大市场份额,表面上看这似乎是工厂无法控制的事情,但实际上真的是这个样子的吗?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关切范围”和“影响范围”,所谓“关切范围”就是那些想做的事,而“影响范围”则是指能做的事。一般来说关切范围比影响范围要大,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放在关切范围上,结果将是抱怨、逃避、等待天上掉馅饼。只有脚踏实地,先经营好自己的影响范围,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才有可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将想做的事变成能做的事。

在影片中主角就通过与业务员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间接的影响客户,实现自身与客户的双赢,最终实现了提升盈利能力的目标。虽然这个例子很难在实际当中生搬硬套,但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通过自身的努力,运用各种或直接或间接的方法,关切范围是能够转变为影响范围的。

影片中的主角最让我敬佩之处是他自始自终都表现着一种团队意识,让我们记住这句话:这不是长跑比赛,这是团队活动,只有每一个人都到达终点才算成功。

不抛弃,不放弃!

篇2:小说《目标》观后感

【摘要】

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考和鉴赏课文的过程。“长文短教”事实上就是一种寻找教学目标切入点的办法。精彩的小说,吸引学生的往往是生动的人物,精彩的情节,这些都可以当做切入点,进行适当的探讨。尤其是最吸引学生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作为该课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小说鉴赏与教学、人物、切入点、目的性

语文学习是一种长期积累的过程,而其收效从来就认为不可能是立竿见影的。翻开各种教学参考书,知识、能力、情感等教学目标条分缕析,看似周全,然而一节课真正能够获得的收益又有多少?无法落实的目标,只能沦为空谈。这样的情况,在小说或者戏剧类单元的课堂上尤甚。究其原因,无外乎是文章太长,教师希望面面俱到,但是花费一周时间,学生仍然陷入如同泥沼一般的文本中间死扣字眼,无法抽身。那么,如何在小说类单元中找到突破口,将教学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下面将以高一语文课本为例,对小说单元教学目标的设置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确立鉴赏目标——人物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①一篇好的小说,其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鉴赏。如何学习鉴赏,必然是语文课堂上所要讲授给学生的内容。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而繁复的鉴赏技巧,又岂能在短短40分钟之内倾注给学生?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评价,是阅读与鉴赏评价的重点。要重视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把握,特别是对艺术形象的感悟和文本价值的独到理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的解读。②《课程标准》中并没有特别提出鉴赏的分门别类,因为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思考和鉴赏课文的过程。在有经验的教师那里,经常可以听到关于“长文短教”的讨论。这里的“长文短教”事实上就是一种寻找教学目标切入点的办法。精彩的小说,吸引学生的往往是生动的人物,精彩的情节,这些都可以当做切入点,进行适当的探讨。尤其是最吸引学生的人物形象,完全可以作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课,学生非常容易引起足够的兴趣,并且很快能概括出一个“怪”字。这个鉴赏目标源于学生的事先预习,也在教师的预想范围之内,具有主体性和典型性的双重特征。

有些课文则不那么简单。如《祝福》,学生仅凭初读印象解析,不仅很难读懂,甚至还有可能读出鉴赏内容的偏差。教师往往在教学前期做了大量的背景资 料准备工作,力求从其思想世界中具象化一些可以分析鉴赏的意向。但是,鲁迅使他的文字变成了个人精神世界深处的真实写照,而必须通过人物个体自我内部的深处,吸收和转化为自我的主体世界种的有机因素。③对于这样的文章,要解析的恰恰也是人物形象。小说里有那么多的角色,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旦找准了切入点,整堂课的目标自然明晰。

也许有些教师会提出,环境描写和情节描写同样重要,为何不可作为教学目标呢?的确,一篇完整的小说,各要素缺一不可。但是课堂所要呈现的,仅仅只是鉴赏的方法,而非面面俱到。人物鉴赏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易提起兴趣的。良好的兴趣,是成功课堂的基石,也是在日常教学中获得直接收益的根本条件。此外,相信广大教师在实践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解析出其他内容,可谓事半功倍。

二、找准研习目标——比较 单元有了适当的切入点,课堂也更需要可操作的切入点。简单地说,这一切入点就是课堂的研习目标。时间是宝贵的,能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到鉴赏和研习的方法是最为关键的。解读文本所需要的是就事论事,不是上寓言解读课,亦无需盲目拔高。而最直观、最易于操作的研习方式,莫过于比较。对比阅读,或者比较阅读,对语文教学而言并不陌生。然而,这里的比较,不是教师简单点拨两个句子,学生对比两个文段就能完成的。既然比较已成为整堂语文课研习的核心,必须要有支撑这一核心的重要框架。比较多层面的文本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比较时需要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相似文本的冲动。这固然与教师的课堂调度能力有着紧密关系,但更与课前的目标设置有关系。《荷花淀》一课,教师通常会以水生嫂的行为前后变化以及人物语言为重点,加以比较,这是很有代表性的课堂设计,但却不是最有可行性的课堂设计,其根本在于任务的不明确。有时,任务过分明确,教师所担心的是课堂效果的整体性被破坏,而任务不明确又会直接导致学生在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之中出现失误。此时,抓住文本才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关键。前面在鉴赏目标之中已经确立好的“人物”,此时正是充分发挥的根本。如某一次观摩课时,同样是《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有的教师对于人物的性格始终以探究内心深层的想法为线,问题的设置也多围绕此展开,如归结出别里科夫的“可笑、可悲、可恨”,就一直围绕此来解读情节。即使是一个小问题,也不忘回到原处,深入探究。可以说是“线性”非常强的一节课。教学目标呼之欲出,学生学得明白,课堂效果极佳,师生双赢。当然,在对待《边城》这样有前因后果的节选小说时,教师的切入点就不仅仅是比较人物本身的特征那么简单了。但是,对待这类课文,研习的目标同样可以“比较”出来。只要教师能够找到能够撑起课文的某一点,整堂课的目标会随之明确起来。如翠翠和爷爷的言语对比,都是极佳的要点,分析起来也能让学生 接受。在挖掘人物角色的同时,更不要忘记学生的接受能力。现在关于小说解读的新研究不少,将其适当引入课堂甚至确立成比较的目标,当然可行。但是过分偏重于新研究,新解读,反而不利于学生去理解文本。毕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直接受益人也是学生,课堂效果的直接反响,必须要到学生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去挖掘。此外,艺术特色的贯彻,是应该放入比较之中去探究的。在新课标中,关于文本的艺术特色分析已有选修课,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高考不无关系。在课堂上,选取好的切入点是有必要的,但不能离开对于文本本身艺术特点的探究,也不能只论艺术特色而不论其他。二者如何结合,目前仍然是一个问题。

三、回归文本目标——品读 对许多教师来说,课堂目标的确立最重要的并不是如何选取,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让其游移到文本之外。即使涉及到对具体词句的解析,也只需要立足词句即可,综合感受让学生自主去讨论总结,最后再由教师点拨,不需要教师一开始就进行抽象加工。在各种多媒体手段充斥的课堂,真正实现回归文本,向学生传达课文本身的内容,基于此再进行延展,其实并不容易。当然,并不是小说教学的“长文短教”就无法进行文本的深入探究,重点在于,探究时是否仍然抓住了文本本身的含义而不是教师已引申出的既有结论。

事实上,在小说教学中,同样强调着“读”的概念。“心思”——语言——文字,这一种以存在为根源又时时刻刻往返相通的思想,构成了文学的基本鉴赏要点。④经过前面若干环节的洗练,此处的“读”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下的泛泛而读,而是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真正意义上的品读。有教师为追求课堂的热闹效果,反复让学生读,气氛好则好矣,学生也多有体会,但不加品味地读,恰好暴露出了教学目标的缺失。真正的品读,并不应该设置于课堂教学的前半部分时间之中,而更应该放在稍后的时间。学生反复地读,既是对鉴赏的强化与反馈,又是对文本的深化与体会。在反馈环节,与其用游离于课堂之外的探究将好不容易贯穿成线的教学目标继续发散,还不如继续从目标落实着手,唯一放开的是读的形式。当然,书面练习也可以当做“读”的检验。因为只有学生用心去品,才能够写出内容。不少教师喜欢用“谁害死了祥林嫂”或者“别里科夫死因报告”等较为新颖的课堂模式去引导学生,其实也是“读”的另一种体现。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并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精彩的语句表达⑤,也正是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

诚然,终身学习制度使得语文的母语地位不断得以巩固,由此诞生的更有学习目标的长期性和收益的缓慢性。从宏观角度来看,语文学习并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但是,假若将教学效益的衡量贯穿到日常教学当中,以“长期”“终身”为托词,而忽略了日常目标的树立,未免有些本末倒置。对于高一小说单元教学 目标的初探,仅仅是课堂教学之余的些许尝试,而真正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效果如何,还需要全体语文教育战线的同仁共同努力。毕竟,无论何时,只有目标明确的教学才可能称之为真正行之有效的教学。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

②《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③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76页;

④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45页;

篇3:小说《目标》观后感

关键词:教学策略,多元思维,品悟语言,积极互动,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指导是语文教师应承担的责任, 课堂是履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最重要场所。2011版课标建议“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 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 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 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近年来, 读书推广活动红红火火, 但学生的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品质不高、阅读习惯不佳的问题依然存在。针对现状, 笔者认为, 语文教师不但要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更应对学生“读什么”“怎么读”深入探索, 给学生打开更绚丽的课外阅读空间。

动物小说能带给孩子们更丰富的生命体验, 获取更多的知识。它以动物的“丛林法则”比照与对应人类的“伦理道德”, 告诉读者活着该坚守什么, 意义是什么。笔者在教学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时, 引领学生习得阅读方法, 之后推荐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进行“群文主题阅读”, 触摸作家的笔法文风, 感悟作品反映的人文情怀。其中的《疯羊血顶儿》, 在学生初步阅读整本书后, 进行了指导交流, 旨在让学生进一步领略动物小说的乐趣, 掌握阅读方法, 了解作品特点, 举一反三, 学会阅读此类作品。

小说简介:一只叫血顶儿的盘羊, 在诞生之际就遭遇母羊被母狼噬杀的惨剧。从此, 一生为复仇奔波:他扳直羊角, 挑杀三只小狼崽, 他多次与母狼对峙, 并逢凶化吉。然而, 他的抗争却引来羊群的灭顶之灾, 被视为疯羊。最后, 为保护大家, 他用尽力量和狼对峙, 伙伴却把他遗弃, 最终葬身狼腹。

一、目标引领, 独具匠心设置话题

定准目标, 构建稳定而宏观的框架, 可以给学生最优化的表达空间。在目标的引领下, 教师可以精心预设一二个具有趣味性、探索性, 且统领整个文本阅读的话题, 帮助学生扣住文本内核, 启发学生进行深层次文本解析, 收获自我的独特感悟和体认。

(一) 定准辐射力强的目标, 构建稳定框架

课外书作为学习材料进入课程视野, 自然应赋予其课程的意义。教师应根据动物小说特点, 对书中有教学提升价值的内容进行梳理、定位, 制定切合学生认知结构、思维水平的目标, 从而走进作品深处。目标辐射力强, 教学框架就稳定大气。如图1所示。

对于整本书的阅读, 没必要面面俱到, 只求目标集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自然能从书中找到一个个散落的点, 而目标就像是一根适切的线, 把整堂课串成一条完整的项链。在这个过程中赋予学生自主、开放的发现和交流空间, 使之了解文体特点, 掌握读书方法, 提高阅读判断与思辨能力。

(二) 抛出多元思维的话题, 引发深度思考

六年级的孩子已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 阅读指导也应在这一阶段走向深入, 选定的话题必须具有整合性、统领性, 且具有思考价值。此书的主人公———勇猛无畏的“血顶儿”, 在天敌和同类眼中是一头疯羊, 他的良好意愿和不懈努力都无法改变固有的轨道。群居动物想要过与众不同的生活是行不通的, 要么同流合污, 要么自绝于尘世, 没有第三种选择。血顶儿到底是羊群中的疯子, 还是动物世界的英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数值图激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无限可能性。

话题是课堂的支架体系, 与课内阅读的“问题”相比, 它具有思维空间开阔、答案趋向多元的特点。教学实践也证明, 学生的思维如火山被喷发, 阅读体验之丰富, 完全超乎预料, 不时闪现的真知灼见, 令听课者惊叹不已。在辩论过程中, 作为个体阅读者凭借自身的阅读和人生体验, 必然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这种差异在共同阅读中, 又转化为一种有意义的教学资源, 促使学生形成新的理解, 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有效强化了课外阅读指导课的凝聚力。

二、辐射语用, 呈现有梯度的学习过程

在新课标的引领下, 小学语文课堂日益实现了教学本真回归。课外阅读交流课中, 应使这一理念继续得到延伸, 在各个环节中辐射语用, 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运用能力, 在扎实训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 畅聊所知, 提炼关键事件

并非所有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表现踊跃。不同的问题, 学生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同一问题, 转变提问方式,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会随之变化。应怎样让学生畅所欲言?这与提问的角度、梯度有关。问题有难易, 提问有先后, 这样就形成了一定的坡度。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疯羊血顶儿》。读了这本书后, 你们知道了什么?说来听听。

刚开始, 笔者没有预设这个问题, 而是直接问“哪些关键事件让羊群认为血顶儿是一只疯羊?”结果由于学生思考时间长了, 课堂上出现冷场, 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开始分散。改变提问角度后, 大家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 再抛出第二个问题, 回答就有了思维的支撑点。

你们说的这些内容表面上看是零散的, 其实可以用一个问题梳理, 哪些关键事件让羊群认为血顶儿是一只疯羊?采用“扫读法”, 完成“读书单 (一) ”, 把独立思考的结果概括在记录单上, 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预设:

关键事件一:隔几年, 奥古斯盘羊群里出现个别角长歪了, 到了一定的长度还不朝两边盘绕, 虽然盘绕但只打了半个花结就不再弯绕的公羊, 众羊们都把他看作怪胎。可血顶儿却要把羊角扳直, 这不是一头神经正常的羊做的。

关键事件二:狼总是要吃羊的, 可血顶儿却发着疯劲儿要找狼复仇, 第一次与狼搏斗, 是在小溪边, 他成功击退了临近分娩的黑母狼。

关键事件三:一般的食肉兽, 羊群都惹不起, 带崽的食肉兽羊群更惹不起, 可血顶儿却挑杀了三只小狼崽, 刺伤了赶回来的黑母狼, 并使它落荒而逃。

让孩子们敢说、能说、会说, 是阅读交流课成功的保障。这么厚的书让学生直接提炼关键事件确实有点难, 容易产生思维短路, 阅读交流也会无疾而终。实践证明, 有了第一个问题的铺垫, 在合作中提炼关键事件就水到渠成。这说明教师提问睿智, 课堂生成才能美妙和谐。

(二) 深入阅读, 品悟小说语言

儿童阅读一般最关注新奇有趣的情节, 其实成人亦然, 这是一种自然阅读状态, 是孩子读书多却不见成效的关键所在。在交流课中, 教师应引导儿童走进语言文字背后, 抵达小说主角的内心世界, 细品文字, 积淀语言, 培养语感。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出示资料:时而壮美、时而温馨、时而矛盾、时而凄美的语言, 既写出了动物的感情和命运, 也点中了人类社会的穴位。沈石溪的话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了静心默读的平台, 血顶儿矛盾的心理、壮美得令人窒息的行为、与母羊温馨凄美的神情, 都让人震撼。这是学生自主阅读后的收获, 他们放得越开, 聊得就越深入, 精彩的品析也就不断被激发。

通过问题的梯度呈现, 通过对关键事件的概括, 对细节的研读, 学生沉浸在文本的世界中, 自觉调动认知经历去体验, 与文本传递的情思产生了共鸣, 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提高。

三、积极互动, 创造有张力的合作结构

课外阅读交流课不应上得太满太紧, 应让课堂节奏如弓之开合, 不平淡, 不夸张, 恰到好处地把更多的机会留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创设有张力的合作结构, 使课堂拥有生命力。课堂教学时间有限, 怎样才能高效完成合作学习呢?

(一) 科学分组, 积极营造互动的合作氛围

在合作中, 教师要对组成人员、交流时间、任务分配提出明确要求, 避免合作的随意性。人员分配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教师应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 这对每个学生都有促进作用。小组合作应做到组际同质、组内异质, 人数为4人, 以随时调整配对形式进行活动。

在交流时, 笔者发现小组内人人发言、个个参与、积极互动, 没有“边缘人”的出现。学习较好的学生, 在小组中起带头作用, 组织成员一同学习;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 通过合作, 能力自然得到提升。

(二) 巧妙设计合作学习的主题, 扣住教学时机

在交流课中, 合作学习的主题应该是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 教学的时机最好安排在从整体感知过渡到精读文本时。笔者抓住这个时间节点, 把“哪些关键事件让羊群认为血顶儿是一只疯羊”作为学习的主题。如图2所示:

通过合作的方式, 梳理提炼文本的重点信息,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从学习效果看, 通过组员合作, 问题回答更全面, 拓展了思考的宽度和深度, 更好地发挥了同伴引领的作用。学生感受到同伴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及学习成果, 比教师居高临下的传授来得更直观。

四、提高效率, 灵活运用阅读方法

新课标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基于新课标的理念, 小学第三学段的学生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并根据不同读物、不同题材灵活运用, 这是开展课外阅读的重要环节。

(一) 扫读法, 用于梳理小说脉络

扫读法是一种快速阅读法, 特点是每翻一页就像下台阶似的从上到下垂直看, 即“一目十行”甚至“一目一页”, 解决了课堂上浏览内容多而阅读时间少的矛盾。这要求读者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 以扫描到最关键的词句, 恰到好处地断定要寻找的材料, 抓住文章的脉络。

哪些关键事件让羊群认为血顶儿是一只疯羊?采用 “扫读法”, 完成“读书单一”, 把独立思考的结果概括在记录单上, 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运用扫读法, 要仔细阅读有关问题, 在书页上快速移动视线, 抓住线索。发现需要的内容时停止扫读, 认真阅读并进行概括。扫读不但不影响学生对小说的理解, 而且容易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 理清小说脉络。

(二) 跳读法, 用于捕捉精彩语段

跳读也是一种速读方法, 不同于扫读, 扫读是逐页扫视, 而跳读是有取有舍, 跳跃前进, 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跳过一些与主题无关的句段或篇章, 抓住关键材料, 通过省略次要信息来加快大脑对文字的反应速度。课外阅读交流课中, 可采用“跳读法”引领学生快速找到文本的精彩语段, 深入品析语言。

因为血顶儿亲眼目睹了母亲被黑母狼杀害的经过, 所以才会变得这么“疯狂”。就是这一重要事件推动故事的进展。既然是重要事件, 作者就会不惜重墨地写。短短两分多钟, 却从79页一直写到 (学生当场数) 86页, 整整8页6000多字。阅读提示:

1.阅读母狼咬死母羊这一关键事件 (P79~-86) , 采用“跳读—标记 (粘便利贴) ”的方式, 找出最令你震撼、揪心、感动的片段。

2.用简洁的语句或关键词在便利贴上写下令你震撼、揪心、感动的原因。

学生运用跳读法, 只读让自己震撼、揪心、感动的, 从而形成新的思维流程, 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 能更深刻地理解内容, 提高阅读效率。

当然, 阅读时, 可以根据文体特点、交流重点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 如浏览、略读、寻读等。阅读交流课放眼的是课外, 教给的是方法, 目标是为学生更广泛的自主课外阅读打下夯实的基础。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课外阅读背景广阔, 教师应立足课本, 以重点课文为“经”, 以优秀课外读物为“纬”, 从而构建“经纬”交错下的“群文主题阅读”模式。笔者就运用此教学策略, 进行了其它动物小说 《狼王梦》《第七条猎狗》《骆驼王子》等阅读交流课的指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 阅览其它动物小说。这样, 阅读效率低下、阅读品质不高、阅读习惯不佳等问题迎刃而解, 持续性阅读的兴趣也得以保持。

参考文献

[1]蒋军晶.从课堂走向课程[M].长春出版社, 2011.

篇4:浅谈小说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感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2.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手法的运用。

3.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知人论世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1、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2、代表作

3、主要思想

4、人道主义

5、中世纪简介

二、作品简介

1、《巴黎圣母院》评介

2、主要人物

爱斯梅拉达 (吉卜赛女郎)

伽西莫多 (圣母院敲钟人)

克罗德·孚罗洛 (副主教)

弗比斯 (卫队长)

甘果瓦 (穷诗人)

3、整体感知(节选部分)

环境:时代——中世纪(1482年)

地点——格雷沃广场上的刑台

人物:伽西莫多、围观群众、爱斯梅拉达、克洛德

情节:等待→出场→笞刑→示众→讨水→喂水

三、文本解读——人性之丑

1、解读标题含义,齐读62节

2、提问:是什么让伽西莫多的眼睛“干燥如焚”、让他的脸颊“被失望弄皱”?

3、分析围观群众形象

4、分析克洛德形象

5、小结:人性之丑

四、文本解读——人性之美

分析爱斯梅拉达送水的情节

概括爱斯梅拉达的形象:纯洁善良

分析伽西莫多的心理变化与“泪”的内涵

分析“好极了”,再读标题,理解“善”的力量

五、标题作用:概括情节、突显人物、揭示主旨

六、主题探究:

人性的美丑

雨果的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在雨果其它作品中的体现

七、手法分析

对比手法的运用

人物描写的手法

雨果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表现

八、文本拓展

联系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当下社会扶不扶老人的社会争论,谈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反思】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是苏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第二板块“美与丑的看台”中的一篇小说。

小说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从三要素到主题,一篇小说所能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对于小说,我们可以进行文学、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因此如何确定小说教学的教学目标显得极其重要。

那么,《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到底要教什么?从自身的教学活动出发,主要存在两组关系处理的问题:

1.是重点突破,还是全面开花?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全面开花也就意味着面面俱到、流于形式、重点不突出。而重点突破往往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从学生角度分析,教学重点突出的课堂,学生往往能一课一得,从而实现有效教学。因此,重点突破,然后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掌握鉴赏小说的方法。

道理显而易见,可是教学行为往往与此背道而驰。

本课的教学设计初衷是从标题入手,抓住最主要的情节,提出三个相关联的问题,引领学生分析四个人物形象,然后突出主旨。但在教学环节的开展过程中一眛的求全,既分析了人物、情节、环境,又归纳了主旨、概括了标题的作用,最后还分析了人物描写手法、对比手法。一堂课下来,传递给了学生大量的信息,但却没有一个突出的重点这对于学生鉴赏小说能力的培养并无益处。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还是在于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贪多求全。追究根本,教师依然占据课堂主体地位,未能从“学”的角度思考设定教学目标,在面上铺得过大,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什么问题都没有说透。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要有所取舍,而取舍的关键就是从“学”的角度出发,同时要体现语文学科的课程特点。

2.是人文,还是语文?

这是一个关乎语文课程性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扭曲语文课程性质的情况。人文精神是语文素养的组成部分,但人文精神的教育应当是潜移默化、水到渠成的,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忽视文本教学,仅仅口头强调所谓“人文”、“文化”,这就背离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介绍作者时出示了“中世纪”、“人道主义”等相关概念;探究主题部分,由人性的美丑较量上升到人道主义精神。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对于学生而言,是抽象、陌生的,仅仅通过投影展示相关概念,学生很难真正的理解。所以,语文的人文性应当在学习过程中渗透,而不是简单地告知。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应当追求的是这个解读的过程,而非仅仅是结果。

对于当下一些异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王尚文说是患上了“丧魂失魄”症,黄厚江说“只见人文,不见语文”,也就是说失去了语文这门课程应有的精神,这样的现象是值得我们警惕的。当然我们同时还需警惕的是与之相反的另一种现象,那就是对知识能力关注过多,总是硬生生地把小说肢解为人物、情节、环境、主旨、手法几大块,过度强调应试答题。

综上,小说教学应该教什么?当然是要按照文体特征来进行教学,遵循小说的基本理论,在小说理论指导下组织教学内容,这就是小说类文体教学的最终根据。

教学目标既是起点,又是终点。小说课堂教学目标直接引领整个教学活动,关系到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培养、精神的涵养。因此,我们应当遵循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充分体现课程性质、重点突出地制定好教学目标,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有效。

【改进方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探究主题,提高学生阅读的理解分析能力。

2.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理解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

3. 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手法的运用,感知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

——雨果

二、文本解读:人性之丑

1.问题引领

在文中找出标题所叙情节的段落,齐读62小节,针对本段内容提问:

(1)他遭遇了哪些不幸?

(2)遭遇种种不幸,为何眼睛“干燥如焚”,从不流泪?

(3)这一刻,他又为何流泪?

2.探讨伽西莫多的“不幸”

(1)自身的残疾、畸形(自身原因)

(2)围观群众的嘲笑辱骂、克洛德的逃避(社会原因)

3.学生自主分析人物形象,要求有理有据

(1)围观群众的形象

预设要点:①哪一处有关“笑”的描写最让人印象深刻?16、49小节

②“骂”了哪些语言?生读35-39、50-57小节

③分析围观群众的形象特点:冷酷无知

④由“围观群众”分析社会环境:中世纪被神权王权控制下的道德智力水平低下的民众。(区别于“乞丐王国”)

(2)克洛德形象

预设要点:①齐读44-46节,克洛德为什么逃避离开?

②伽西莫多情绪的变化:悲哀-失望-复杂

③分析克洛德的人物形象:虚伪自私

4.学生总结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①人物身份地位

②描写手法: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侧面

③作者评论

5.深层解读

理解人物特点形成的根源:中世纪神权、王权的控制,禁欲主义的残害。

思考文学形象的创作意图:表现人性之丑,反映中世纪末期欧洲社会的黑暗现实。

三、文本解读:人性之美

1.探讨伽西莫多独眼“干燥如焚”的原因

(1)伽西莫多以怎样的方式回应种种不幸?

麻木、任人摆布(行刑过程的表现)

愤怒、憎恨、野兽般的凶恶(42-43节“示众”)

(2)链接原著

他也许不是天生凶恶。自从他向人群中踏着第一个脚步,他就觉得——接着就看出自己是被人鄙弃、嫌厌和推拒的。人们的谈话,在他听来总是嘲骂和诅咒。他渐渐长大起来,在他四周依旧只找到仇恨,他学到了一般人的凶恶,他拾得了人家用以伤害他的武器。

——《巴黎圣母院》第四卷

(3)分析:以怨抱怨,回敬这个冷酷的社会。

2.分析“一滴泪”的内涵

(1)分析落泪的原因,读文本58-62小节。

“泪”的内涵:感激之泪——自责之泪(之前的误解)——悔恨之泪(劫持的罪行)——觉醒之泪(极度的绝望痛苦到感受温暖)

(2)链接原著

他凝望着河滩,凝望着绞刑架,凝望着埃及少女。聋子双肘撑在栏杆上,就在副主教刚才站过的地方,目不转睛地死盯着此刻他在世界上唯一的目标,纹丝不动,无声无息,就像遭雷打电劈似的。他那只独眼在此之前还只流过一滴眼泪,这时却默默地泪流如河。

——《巴黎圣母院》第十一卷

(3)伽西莫多的情感变化

干燥如焚——一滴眼泪——泪流成河

不被关爱——感受到爱——学会去爱

3.概括爱斯梅拉达的人物形象——纯洁善良、“以德报怨”、唤醒的力量

4.深层解读:联系雨果“以爱制恶”的思想,体会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宣扬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

5.主题探究:

人性美丑较量中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滴水唤醒了一个沉睡久已的灵魂,一滴水也唤醒了一群良知未泯的民众。在一滴水、一滴泪的世界中,我们看到了美与丑、善与恶、崇高与卑下的较量,而震撼叩击我们心灵的这一句“好极了”,就是“真善美”的最终胜利。

人道主义的本意是把人当人对待,表现为对弱者的同情。凡是伟大的作品,无不充满着人道主义精神。这些作品的作者们也都是些悲天悯人的慈善家。他们将目光投向下层人和不幸者。

雨果是19世纪欧洲作家中人道主义思想比较突出的一位,他对仁爱的阐述,从宗教、人性出发,最终回归到社会、人生。在《巴黎圣母院》中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寄予了作者人道主义理想。

四、手法分析

学生活动:归纳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分析其效果。

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雨果《<克伦威尔>序》

五、文本拓展

联系鲁迅先生笔下的看客形象、当下社会扶不扶老人的社会争论,谈人道主义精神在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

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

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

这就是我们——

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雨果

美与丑的较量从未停止过,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地方,似乎总有着与格雷沃广场相似的“看台”。看台也许就是中世纪的那一座刑台,也许就如鲁迅所言,是旧中国的一座刑场,当然,看台很有可能就是现在我们身边的一条马路,一道河岸。

也许有一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会走上一座看台,成为一名看客,那么,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篇5:小说《苔丝》观后感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于一个贫苦小贩的家庭,他的父亲约翰·德比有一天被人告知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代,他便得意忘形起来。约翰和他的老婆决定让女儿到一个富老太婆家去攀亲戚,以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

苔丝去了以后被老太婆的儿子亚雷诱奸,她怀孕回家,孩子一生下即夭折。过了几年,苔丝离家来到陶勃赛乳牛场干挤奶的活儿,在这里他与牧师的儿子安吉尔·克莱恋爱并订婚。苔丝对文质彬彬、颇有知识的克莱十分崇拜和热爱,几次想把自己曾被亚雷奸污的事告诉他,但都因种.种缘故而没有办到。结婚前数日她曾写了一封长信将往事告知克莱,她把信从房门下边塞进克莱的屋子却塞到了地毯下面。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这一不幸事件向丈夫坦白,但是克莱没能原谅她。这以后他们两人分居,克莱去巴西发展他的事业,苔丝仍在一些农场打工糊口。命运却让她再次与已经披上牧师黑袍的亚雷·德伯相遇。亚雷对苔丝的情欲顿时击败了他那没有根基的宗教信仰,他纠缠苔丝,不得到她决不罢休。这时候苔丝的父亲病故,为了母亲和弟弟妹妹们的生活,她被迫与亚雷同居。

篇6:小说观后感作文

每当我拿起小说,就能够阅读到书中的人物痛苦的成长和他们纯真的梦想,还有与困难和命运永不屈服的斗争,这一种复杂的情感是我们从小在城市中成长的孩子无法真切感受到的,就好比曹文轩老师的感想:“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青铜与葵花在成长中互相承担着各自的使命与责任,用质朴的生活展现了最纯美的复杂感情和最震撼的成长过程;黑豆儿与小提琴家以一面之缘结识,也以不同的事件最后结成了不解之缘;在破旧小巷里“我”费尽心思把自己的四个弟弟妹妹从落魄的生活里带领到光明的未来里;桑桑总是无忧无虑,却也有时那么多愁善感……

曹文轩老师的文字引人入胜,总是能用最细腻的笔触刻画人物,并将人物的形象变得极其深刻和生动,就像初春的阳光一般,用光明照亮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也用文字把他们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曹文轩老师的作品也常常让我们思考着。

我常常想着,在这些极其寻常的地方,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也许是那一大片的芦苇荡,也许是那一个个三月的纸灯笼,也许是那极其简朴的学校,也许……就是那孩子们纯真的心灵。

几乎每一篇有关油麻地的小说中都有那么一片芦苇,而几乎每一篇小说里都有一片心灵的归宿。芦苇的尽头,是葵花灿烂的笑容;大海的尽头,是一辈子辛勤劳作的爷爷的身躯;阳台的尽头,是黑豆儿听着小提琴家悠扬的琴声;马戏团舞台的尽头,是秋牵着雪白的小狗淡淡地笑着;三角地的尽头,是弹着琴的大哥、三个认真倾听的弟弟和一个小妹……

篇7:小说《爵迹》个人观后感

这本书的内容脉络庞大而复杂:故事发生在神迹的大陆,按照水、火、风、地四元素,分割成四个国家。而其主要讲述的就是其中的水源帝国——亚斯兰。

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亚斯兰帝国的七位王爵和他们的使徒,而其重点的重点的叙述,则是最下位的七度王爵银尘和他的使徒,麒零。他们在福泽镇相遇,又十分愉快的相处了很短暂的几年。但是银尘为了寻找自己被囚禁的王爵,抛弃了一切,甚至是和自己有着灵犀的使徒,最终死在了囚禁之地。而此时,麒零正在诞生成为新的七度王爵。接近尾声,一个谜团终于揭晓。麒零,他的实际身份是完美容器,风源最高等级的零度王爵。

通篇读完,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不仅是因为郭敬明的文笔已经达到如此华丽的.地步,还因为王爵与使徒之间那灵魂最深处的羁绊。王爵关爱自己的使徒,使徒敬仰自己的王爵,这种比血更浓厚、比伴侣更纯粹的关系,使被杀戮充满的世界,有了一丝人性的温暖。

全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银尘和麒零相遇的那段故事。

银尘接到白银祭祀的命令,便来寻找自己的使徒麒零。麒零虽有王爵级别的魂力,但却没人指导,所以什么都不懂。于是相遇并进行赐印后,两人产生灵犀,银尘就把自己所知道的很多事情都交给了麒零。那夜,上古四大魂兽诸神黄昏也经过与此,银尘将麒零压在身下保护,而完全不顾自己的安危。

这在当时看来,是个多么危险的举动!银尘只是七度王爵,魂力完全在诸神黄昏之下,无论多少个他,都不是诸神黄昏的对手。但在那时,他却不是考虑这些,而是全心思放在了麒零身上。因为那时麒零还不会自己使用魂力,无异于是一具毫无防御力的肉体。银尘就先刺激麒零的爵印,之后就把他转移到了一个安全地带,自己守在他的身边。诸神黄昏从他身边经过时,银尘仍旧注视着麒零,而全然不顾已经被诸神黄昏充满杀伤力的叫声身受重伤的自己。关心充溢了狭小的二人空间,诸神黄昏离开,晨曦的曙光也已到来。

由此我认为,我们应竭尽自己的全力保护、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管那个人对于自己来说是否很重要。竭尽全力帮助他人,别人也会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正如麒零曾经对银尘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有谁对我好,我会加倍的对他好。这句话确实不错,它是我们待人处事的原则。正如我们老师所说过的一句话:要让别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个道理,整个充满杀戮的世界,也会有一点温暖;也正是因为这个道理,即使银尘和麒零之间没有所谓的灵犀,他们也一定是很好的朋友,因为他们都彼此关心着对方。

篇8:小说《目标》观后感

《息夫人》, 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描写的另一个女人的成长过程的书籍, 与其他的古代小说不一样的是, 其语言更加细腻, 笔触鲜活, 落脚点更为现实。小说塑造了一个拥有一种个性, 两类文化, 三段情感, 四项功勋的全新形象, 她——就是息夫人。

读完全书后我仔细的思考过, 这本书向我呈现的不是一个美得惊艳全场到而不可接近的春秋四大美人之一, 也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凌驾于万人之上的“半边天”, 而是一个触手可及、造福百姓的“平安女神”。一个经历过数次人生跌宕起伏的平凡女性, 殊不知, 她的天赋异禀, 姿容超凡吸引了我, 还有她面对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内心复杂变化:从无知到认知, 从感性到理性的成熟过程。我居然在她的身上找到了我自己的影子, 这让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有更多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如同妫翟在我耳旁轻声诉说, 我想真实, 想触摸, 想经历这种成长之路。

统揽全书, 印象深刻的有三个场景:

场景一:献舞就那么呆呆的望着闭目奏曲的妫翟, 连呼吸都忘了, 仿佛连吸一口气都能惊扰到她, 让她消失……这月下的女子, 藏身于花海之间, 长发亮如飞瀑, 月色辉映仿若波光粼粼。挺翘的鼻梁与纤纤十指无一不是灵秀纤巧, 献舞甚至仿佛能看到她长长的睫毛在微微颤动。这女子怎地有一股仙气, 不像是凡俗尘土之中开出的花朵……

这段文字读起来似乎有点现代版小说的感觉, 如此良辰美景, 得与佳人不期而遇。在自己的青春时期, 她走进了芦馆外的桃林中, 花瓣翻飞, 粉红如霞, 在枝桠环绕的迷宫中, 她开始了自己少女的征程。然而少女的情怀就在这种残酷的生活中悄悄绽放, “人生自是有情痴, 此恨不关风与月”。或许这就是命吧。在他眼里, 她是集美丽与智慧于一身的桃花女神, 眉心一点犹如世外仙诛, 一笑一答都让人心动不已;在她眼里, 他拥有一双清澈而诚挚的眼睛, 英俊洒脱, 气宇非凡, 足以让她为之动容。此时此刻, 他们不在乎对方的身份, 出身或是更庸俗的一些权力以及地位那些东西, 有的只是月光下的彼此, 真心实意的对待对方。息夫人的情感经历也就从此拉开帷幕。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 这是在陈国的她。

在芦馆的桃林中, 她敞开心扉感受人与人单纯的交往, 没有鄙夷、嘲讽。这就是桃花下的绚烂心事, 少女情怀。妫翟心里淡淡的幸福与忧郁, 随着月下的敞开心扉, 推心置腹, 也慢慢消失在成长的岁月中。

场景二:她脱下裘衣, 露出一身穿戴简便的粗布麻衣, 全然不顾宗亲们的惊讶, 淡然走向田间与庶民收割禾谷。她细问农夫今年的收成, 发现了宗主们有意瞒报之处……

在妫翟还不知道什么是执子之手, 与子偕老;恩爱有加, 琴瑟和鸣的婚姻生活时候, 就被叔父指给陈国之外的息国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带着对现实的挤压, 她虽然不知道将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但在当下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出路。很幸运的是, 息夫人找到了她的真爱。息侯爱她, 单纯的近乎而简单的爱, 懦弱而脆弱的爱。但是息夫人, 她愿意接受这份爱, 所以她也愿承担起息国的江山。

那个历史背景下, 那个每个女人都想要在外人眼里保持位高权重, 不可一世形象的年代中,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她敢于做出这样的举动。一国之母、高贵典雅的她, 没有把自己看的有多么高人一等, 她按照自己的想法, 毫无拘束的做真正的自己。她想让自己为息候分担更多的事物, 想尽自己的力量让息国的老老小小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想让息国的经济和政治更加繁荣昌盛。不拘小节, 敢想敢做, 或许也只有她能够做到, 仅仅是因为她是妫翟, 是息夫人。一心想为夫君打理朝政, 这是在息国的她。

有人说, 是息夫人的美貌引起了后来的楚息战争, 自古红颜祸水, 也许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一个强大几倍的国家想霸占息国是轻而易举之事, 但是其中息夫人犀利的眼光、勤政爱民的想法, 有力地证明着息夫人是真心真意地对待夫君息侯, 是全心全意地对待息国百姓。所以最后她选择用自己的个人荣辱来换取百姓的安康、息侯的平安。

曾经的一片乐土, 往事一幕幕, 息夫人都在中庭的这颗桃树下燃烧殆尽。这些桃树见证了她与息侯的甜蜜爱情, 也证明着分离。这就是那个经过短暂幸福的息夫人。

场景三:妫翟眯着眼, 望着东郊桃林, 感慨道:“人总有一死的一天。只可惜啊, 我忙碌了大半辈子, 竟没有好生看看身边的风景。待我死后, 头向着息县, 背对着陈国, 如此, 或许下辈子的人生便不会在那么残缺了。来吧, 你也躺躺”……星辰很快就醒了, 妫翟却再也没有醒来, 平静的卒于春光之中。

无论是后来的宫闱倾轧, 还是权利的尔虞我诈, 楚夫人都是冷静的, 用大局意识践行着自己的愿望。如果不想被侮辱与被欺负, 只能依靠楚王的肩膀, 因为楚王曾说过:“我爱你, 最主要是被你在大殿上不怯懦不慌张的勇气所吸引, 被你对诸侯形式的明断所折服。”所以, 她要用自己的智慧成就江山, 掌握权力, 所以最终她辅佐儿子完成了称霸的梦想, 梦想已然照进了现实。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出身王室家庭, 却因身上流着狄族的血液而遭小人暗算, 命途多舛却从未退缩。她的童年岁月, 她的青春年少, 她的爱, 她的恨, 以及她的坚强, 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沉淀了下来, 从人见人爱的纯真小女孩儿到魅力十足、婀娜多姿的息夫人, 再到母仪一方、万人尊崇的楚夫人。经历过才知道人生的真谛, 也只有她才能够明白多次失去至亲至爱人时候的痛苦难堪;蒙受了耻辱却因百姓及息国安慰的忍气吞声;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楚国天下的坚强与果敢。也只有她才能用最真诚的心坦然面对这不堪入目的政治, 和难以捉摸的内心世界。政坛风云变幻, 身心疲惫, 不忘初衷, 这是在楚国的她。

三段话, 三种心境, 三个国家, 三段人生。穿越历史, 在那样一个乱世中, 一朵娇艳清冽的桃花, 她立在寒风中, 诉说着红尘中的曲折种种, 啜泣着命运中的无奈种种。她成长了, 伴随着三个不同的男人而成长。这是曹雁雁给我们呈现的一个女性的领地, 至少是精神上的女性领地, 这个视角大胆, 热烈, 呈现了一个如此真实的女性。

上一篇:翻转课堂实践心得下一篇:教育局防灾减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