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

2024-05-15

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精选6篇)

篇1: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

《卖油翁》简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文知识; 2.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人物形象; 3.总结文中蕴含道理; 4.质疑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文言文知识(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倒装句); 2.人物形象分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讲授法; 3.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作者及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吉州永丰人。

他是北宋文坛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倡导写平实朴素的古文,创立了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为北宋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2.文学常识。

谥号: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一般由朝廷赐予(官谥);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私谥)。

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苏轼和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王安石、曾巩。

醉翁:《醉翁亭记》。

二、感知课文。

1.初读正音;听老师读,把不认识的平时读错的字音标注出来; 2.再读:读熟,增加语感。

三、疏通文义。

1.翻译课文时,注意以下字词:

尝:曾经; 颔:点头; 知射乎:懂得; 精:精湛; 轻:轻视; 自:从; 因曰:于是,就 2.注意文中的四处“以”:

以此自矜:因为

以我酌油知之:凭,靠

以钱覆其口;以杓酌油沥之:用 3.注意文中的“射”:

射箭:

陈康肃公善射;

尝射于家圃

汝亦知射乎 射箭的技艺、本领:

吾射不亦精乎

尔安敢轻吾射

4.注意文中的代词“之”的具体指代:

睨之久而不去:陈尧咨射箭(这件事)但微颔之: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 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指油 笑而遣之:指卖油翁 5.注意倒装句:

尝射于家圃:尝于家圃射。6.参考译文:见教参P163。

第二课时

四、分析陈尧咨、卖油翁人物形象。(通过语言、动作、神态)1.陈尧咨。

(1)公亦以此自矜。——恃才傲物(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汝”——不客气;连续反问——盛气凌人(3)“尔安敢轻吾射!”“尔”——居高临下;“安敢”——暴躁(4)康肃笑而遣之。“笑”——会意、尴尬、解嘲;“遣之”——通达、爽快 2.卖油翁。

(1)睨之久而不去。——不屑(2)但微颔之——自信(3)“无他,但手熟尔”——淡定

(4)取-置-覆-酌-沥——技艺纯熟、气定神闲(5)“我亦无他”——不卑不亢、充满智慧

五、总结文中蕴含的道理。1.熟能生巧; 2.术业有专攻;

3.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4.不管有多大本领,做人都要内敛、含蓄、低调,不应张扬自满。

六、思考质疑。1.卖油翁这个人物真实吗?

不真实。一个以卖油为生的小商贩,居然敢于对高官、神射手陈尧咨“睨之久而不去”“但微颔首”,不符合他的身份地位。2.卖油翁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卖油翁是欧阳修精心塑造的“说教者”,其真实目的就是对陈尧咨进行说教,同时告诉世人:做人要低调内敛。3.有人说,陈尧咨只要放下架子,肯定能够学会倒油;而卖油翁拼了老命也学不会拉弓射箭,十中八九。结合课后练习四的内容,想想作者写本文有何弦外之音。

一个卖油的老头,居然敢对“当时无双”的神射手说教,隐含着对当时“重文轻武”风气的讽刺。

篇2: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

必修一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2.诗两首

雨巷(戴望舒)

再别康桥(徐志摩)

3.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

第二单元

4.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5.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6.*鸿门宴(司马迁)

第三单元

7.记念刘和珍君(鲁迅)

8.小狗包弟(巴金)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

第四单元

10.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 杨兴)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11.包身工(夏衍)

12.*飞向太空的航程(贾永 曹智 白瑞雪)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必修二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荷塘月色(朱自清)

2.故都的秋(郁达夫)

3.*囚绿记(陆蠡)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氓 采薇

5.离骚(屈原)

6.*(《孔雀东南飞》(并序)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第三单元

8.兰亭集序(王羲之)

9.赤壁赋(苏轼)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第四单元

11.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

12.我有一个梦想(马丁·路德·金)

13.*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恩格斯)

表达交流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园丁赞歌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想像世界 学习虚构

演讲

梳理探究

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

修辞无处不在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名著导读

《家》

《巴黎圣母院》

必修三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黛玉进贾府(曹雪芹)

2.祝福(鲁迅)

3.*老人与海(海明威)

第二单元

4.蜀道难(李白)

5.杜甫诗三首

秋兴八首(其一)

咏怀古迹(其三)

登高

6.琵琶行(并序)(白居易)

7.*李商隐诗两首

锦瑟

马嵬(其二)

第三单元

8.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9.劝学(《荀子》)

10.*过秦论(贾谊)

11.*师说(韩愈)

第四单元

12.动物游戏之谜(周立明)

13.宇宙的边疆(卡尔·萨根)

14.*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加来道雄)

表达交流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梳理探究

交际中的语言运用

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

《红楼梦》

《高老头》

必修四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窦娥冤(关汉卿)

2.雷雨(曹禹)

3.*哈姆莱特(莎士比亚)

第二单元

4.柳永词两首

望海潮·东南形胜

雨霖铃·寒蝉凄切

5.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莫听穿林打叶声

6.辛弃疾词两首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李清照词两首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三单元

8.拿来主义(鲁迅)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弗罗姆)

10.*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蒙田)

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

信条(富尔格姆)

第四单元

11.廉颇蔺相如列传(司马迁)

12.苏武传(班固)

13.*张衡传(范晔)

表达交流

解读时间 学习横向展开议论

发现幸福 学习纵向展开议论

确立自信 学习反驳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

辩论

梳理探究

逻辑和语文学习

走近文学大师

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

莎士比亚戏剧

《谈美》

必修五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施耐庵)

2.装在套子里的人(契诃夫)

3.*边城(沈从文)

第二单元

4.归去来兮辞(并序)(陶渊明)

5.滕王阁序(王勃)

6.*逍遥游(庄周)

7.*陈情表(李密)

第三单元

8.咬文嚼字(朱光潜)

9.*说“木叶”(林庚)

10.*谈中国诗(钱钟书)

第四单元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

12.作为生物的社会(刘易斯·托马斯)

13.*宇宙的未来(史蒂芬·霍金)

表达交流

缘事析理 学习写得深刻

讴歌亲情 学习写得充实

锤炼思想 学习写得有文采

注重创新 学习写得新颖

访谈

梳理探究

文言词语和句式

古代文化常识

有趣的语言翻译

名著导读

篇3: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

一、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的特点

( 一) 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涵盖广

结合初中学生目前阶段的心理特点和个性,人教版初中英语根据现状,在原有教材模式的基础上,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即采用多种多样的任务设计形式,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灵活多样,让学生能活学活用。教材内容贴近现代学生生活,学生能从中找到共鸣。其中,关于饮食、爱好、购物、介绍、打招呼等方面教材内容的设计,多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 二) 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

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的最大特色,就是文章内容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通过图片表达的教学模式,简单直观,学生学到的东西更加具体化,里面关于一些打招呼的礼貌问候细节,学生能看到图片中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不仅增强其理解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文字说明方面的内容减少,学生能根据图片内容,发散思维,增大更大的想象空间与表达空间,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和积极思考的好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

( 三) 教材注重学生口语方面的学习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化发展步伐也在不断加快,英语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在社交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很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似乎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发挥英语的真正作用,这也是很多学生学得很好,但在实际生活中不敢开口说的原因。人教版新目标英语针对以前教材弊端,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的培养及训练,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要求,让每个学生都有在课堂上训练的机会,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二、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的教学启示

( 一) 对教材内容全新诠释,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一纲一本一言堂”是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如今人教版新目标初中英语教材。作为教学事业的引领者,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知识更新换代,提高专业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针对学生情况,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有效地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在教学中可以使用一些小游戏,结合教材,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发挥新教材的最大优势。例如,学习新的知识内容,学生接触的新单词比较多,教师可以在实施教学的时候,将新单词列出来,写在卡片上,采用游戏模式,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根据单词内容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另一组学生根据肢体语言去猜单词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游戏模式,吸引学生目光,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能全员参与,增强单词的记忆力,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 二)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学为主、教为辅的教学模式

人教版英语教材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要适当给予表扬,让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通过对其精神的鼓励,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信心。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以学生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逐渐锻炼学生的独立意识。

( 三) 开发教材无限的潜在资源

英语课程中,开发和利用教材潜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潜在的资源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首先,最大限度地挖掘建材的文化内涵,对外国本土文化了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通过文章中对外国节日的来历描述,让学生对外国的风土人情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其次,利用强大的信息网络系统,结合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挖掘教材无限的潜在资源,让学生知识面更广。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不仅能更好地吸收知识,还能使其综合素质有所提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应该从小培养,而最重要的是初中阶段。初中英语教材针对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一种全心的教学模式,只要是强调学生的素质,推动英语教学的更高台阶。

篇4:论人教版新教材瑕瑜并存

一、人教版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人教版教材的封面设计到教材编写的整体结构,都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感受到人教版的高度引领作用,在各版本中,其灵魂作用不可替代。

2.此教材的理论性与学术性比其他几种版本的教材要突出得多,能将经典史实与目前史学领域最新成果合编,如引用马克思《世界文明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等最新史学巨著的内容与观点,来推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此教材对新课标的解读重宏观而轻微观,由此,整个教材体系的框架搭建的很高大,这就给一部分理论层面较高、实践能力较强、教学个性突出的教师以广阔的课程开发的空间,使专家教材与师本教材有效结合。如每个单元的导言部分,使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底蕴结合学生实际、自身教学特点演绎教材。从而体会到在新教材面前,没有统一的、最高明的教学模式,只有适合自己的、学生乐于接受的模式,这才是最好的模式。

4.此教材的宏观性正是在引领和带动教师逐渐学会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逐渐形成:教材只是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而不是唯一资源的新课程理念。

5.此教材充分体现了创新性与稳定性的有效结合,即原有教材的重知识体系与新课程理念下的重主干知识并显。

6.注重以更开放的心态汲取人类的优秀史学成果,从人文角度和时代角度对以往研究成果进行反思和重新评定,如农民战争、殖民主义活动、国际关系问题等。

二、人教版教材的不足

1.教材的专家高度与教师的现实水平反差太大,使绝大多数教师把握起来感觉非常困难。

2.个别概念的宏观处理,使教师很难理解,教学中自然有意识忽视和跳过。

3.教材的指向性应更具体,例如,每单元设一节单元导言课,会使教师们更明确教学方向,以及在宏观把握教材问题上如何与专家产生共振。

4.与教材配套的资料太少,使习惯于“教教材”的教师们,无从领会专家们的意图。

5.创新的步子太稳,顾虑太多,但也由此被束缚了手脚。比如,三大主流史学观与阶级斗争史观的并重,是教材的时代性、创新性被传统模式所束缚的结果。

6.新课标立足学生发展,教材可能只是点到即止,高中教师面对学生高考需要,高考对教材的某一知识点则穷追猛打,如何处理好功利关和“公利关”,给国家、社会一份满意的答卷,是我们这些基础教育的教师需要专家们给予指导之处。

7.由于上述顾虑,我们在实践中往往感觉课时不够,而一旦不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又对自己求全责备。

8.就像教师不要以为给学生讲过了学生就一定会了一样,在新课程培训中,让教师转变观念就一定要转变。这种转变是难度最大的,实践中,讲着讲着就回到了老路。我们需要时间也需要专家在培训时就一些新课标涉及的学术性内容展开谈一谈,开阔教师们的眼界,提高专业水平。

篇5: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生字词。

2.培养学生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3.分析牧羊人的人物形象。

4.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①从环保的角度;②从人的角度。教学重难点:

1.对长篇幅文章的梳理和概括能力。2.牧羊人的人物形象。3.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教学方法: 1.诵读法;(环境描写、人物描写)2.对话法; 3.小组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1.补充资料导入。(让·乔诺人物简介)

2.积累词语。

音:坍(tān)塌 帐篷(peng)溜达(liū·da)琢磨(zuó·mo)

形:栋

慷慨

帐篷

缝隙

琢磨

酬劳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义: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

流淌:液体流动。

废墟:城市、村庄遭受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凉地方。

不毛之地:不长庄稼的地方,泛指贫瘠、荒凉的土地或地带; 刨根问底: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不爱说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琢磨(zuó·mo):思考;考虑; 琢磨(zhuómó):雕刻和打磨;加工使精美;

3.梳理文章。

(1)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牧羊人几十年坚持不断种树,使昔日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

(2)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时间顺序。

(3)作者一共见到牧羊人几次?找到关键句。

三次。关键词:1913年、从1920年开始、1945年6月

(4)默读课文,用“

”标出牧羊人情况的文字,用()标出高原情况的文字。概括后完成练习一的表格。

二、文本探究。1.分析牧羊人形象。(1)找出表现牧羊人品格或性格的内容,用“他是一个

的人”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

①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P1)

明确:无私、慷慨。

②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P4)

明确:自信,平和。

③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P5)

明确:干净整洁,积极生活。

④ 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P7)

明确:做事情认真仔细。

⑤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看起来他并不在意(P10)。

明确:无私。

⑥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P11)

明确:目标远大,质朴。

(2)在这个牧羊人的坚持不懈下,当地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寸草不生的荒芜高原变成了绿树葱茏、溪水潺潺的幸福之地;曾经荒废的山村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处处显露着生活的幸福与安适。

(3)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是什么?找出文中相关语句,用波浪线标出来。

P1:„„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P21: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

2.理解主旨。

(1)结合补充资料1中作者的人生经历,谈谈文中为什么两次提到战争(P13、P14)?

战争是惨烈的、残酷的,战争带给人们的是绝望、毁灭,而文中的牧羊人所做的事是创造,带给人们的是希望、幸福。用外界的战乱纷争衬托牧羊人的不受“扰乱”,更突出牧羊人坚持植树的难能可贵。

(2)这篇课文的原标题是《种植希望与幸福的人》,后来改成了《植树的牧羊人》;同时,文中一共有两次提到“上帝”(P15,P21),为什么?请结合补充资料3,小组讨论。

在《圣经》中,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而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不但拯救了一方水土,也拯救了一方人民,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牧羊人在做着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拯救正在自我毁灭的人类。

(3)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牧羊人坚持种树,最终改变了曾被破坏的环境,表现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

②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牧羊人坚持不懈三十多年,终于改造了自然,这是对人类毅力的赞美。

③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角度:人与人相处,与其在纷争中毁灭美好的事物,不如与世无争地默默创造美好的事物。

(4)本文的主旨对你有何启示?

结合主题,①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们在做事情时,应该有担当、有勇气、有毅力;③我们应该尽量消除纷争,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补充资料。1.人物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他的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2.梅子涵:一个人的种植——《植树的男人》

这个故事我已经讲了几年。几年前阅读到,心里被葱茏覆盖,想不说给别人听根本做不到。它属于一个童话,比起那些耀眼的神话,它也神话得耀眼!虽然作家乔诺的叙述平静得没有波涛,甚至没有涟漪,就像是在讲日常,讲一个他亲眼看见的人,但它仍旧是葱茏童话,有神话般的耀眼!美丽极了,美好极了,我的喜欢讲述文学、讲述情感的嘴巴,就这样又增添了来自普罗旺斯的美妙。很多人在说,你们去听听梅子涵讲的那个《植树的男人》的故事吧!乔诺写的这个故事,好像变成是我写出来的了。

普罗旺斯是在法国,艾力泽的种植也是在法国,可是这个故事的生命诗意属于世界,属于任何的年代,尤其最属于今天的中国人。

我们“砍伐”太多了,“种植”太少了;想得到属于自己的太多了,想为世界去增添太少了;想今天的满足太多了,想明天的绿色太少了;想祖先的辉煌太多了,想努力地去创造灿烂太少了;想着谎言,制造骗局,喧嚣地把自己说成价值连城太多了,不言不吭,不吹不闹,贡献着,直到死去都默默无闻太少了;总而言之,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艾力泽太少了!

让一个荒凉破败的普罗旺斯高原变得葱茏,清水流淌,甚至连昔日蛮烈的风也轻声悄语,这似乎只有上帝才有能力,可是艾力泽做到了。所以讲这个故事给我们听的乔诺说,艾力泽做的事是上帝做的事。不过我也想,如果艾力泽不做,艾力泽不种植,那么上帝真的会让普罗旺斯重新葱茏吗?普罗旺斯又会自动葱茏吗?所以我们也可以继续去想,如果你相信上帝,那么你只是等候他赐予吗?你是不是也要向上帝学习,响应上帝神圣、伟大的号召,去赐予人类,赐予世界呢?我们的手里不是有“铁棒”和“木棍”吗?我们不是也有力气在地上挖一个洞,把种子放入吗?既然我有,那么我们还等什么?还埋怨什么?埋怨荒凉,埋怨没有绿颜色,埋怨没有流水和温和的风,埋怨没有幸福的生活感觉……埋怨能让我们自己的“普罗旺斯”长出葱茏吗?我们还不如拿起自己的工具去挖洞,去行走,去种植。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能像上帝一样的!我们可以活得像个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像艾力泽那样去活!

我们都是可以一个人种植的。如果我们懂得“种植”的意思的话

3.电影《种树的牧羊人》的文化分析:基督救世(节选)

西方文明源头为“二希文明”,即希腊文明和希伯来文明。而从对西方人思想影响的深远来看,希伯来文化尤甚。在记载希伯来文化的《圣经》中的救世主耶稣基督,其圣迹以另外一种方式变形后在牧羊人身上得到了体现。

耶稣降临人间,主要是要拯救世人,为世人赎罪。在影片开始,“我”所走过的荒原、沙漠和废弃的村庄原本是古罗马时期流淌着淙淙泉水,有人垂钓的河流和森林,但现在荒芜萧条,只有狂风呼啸肆虐。毫无疑问,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人类自己对大自然过度开发和砍伐所致,人类破坏了大自然,大自然就开始反噬人类,惩罚人类,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村庄的居民怨恨不断加深,不断争吵,不断狂吹的风,扰乱着人们的神经,使自杀和精神错乱的事情不断增加,自私吝啬的念头将这条村子推向了灭亡的道路。影片开始所表现的荒凉和悲惨景象可以说是犹如圣经中的人类犯了罪,悖逆上帝而受惩,因此堕入罪恶的深重灾难中。

篇6:人教版新教材春夏秋冬

第十一章三角形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1.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11.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

12.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称

13.2轴对称图形

13.3等腰三角形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

14.2乘法公式

14.3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15.1 分式

15.2 分式的运算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下一篇: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