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2024-05-11

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共7篇)

篇1: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县劳动局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监察评估工作报告

县劳动局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监察评估工作报告2007-02-06 12:26:47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年)》中期监察评估工作报告

评估过程及工作描述:我局成立了两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主管副职任副组长、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管副职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领导并实施两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工作。

制定评估方案:根据县妇儿工委《评估工作方案》、《目标责任分解书》 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评估工作方案。

进行自我评估:我局在2006年3月26日以前完成自我评估工作,并将评估报告报县政府妇儿工委办公室。

实施纲要情况的评估:

一、基本概况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担负就业、保障、维权三大职能,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2010)、《××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2010)有关规定,五年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的要求,立足部门实际,切实加大就业再就业帮扶工作力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劳动保护,维护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二、总体评价

五年来,劳动保障系统紧紧抓住就业、保障、维权三大主线,不断加大就

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努力夸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全力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保障整体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是从女性就业的观念看,有了明显好转。01年到05年,到我县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求职登记的男女比例达到了4 :3,女性的择业意识、市场就业意识和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逐渐增强;二是从女性的从业结构和性质看,有了显著改善。除了传统的服务业、商业等以外,在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职业,如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女性所占比例也逐步增大。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女职工和未成年人劳动保护,维护了广大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妇女儿童法律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和谐的社会氛围。

三、“两个规划”的实施现状及目标完成情况。

我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采取有针对性措施,促进妇女平等就业和参加社

会保障,严厉查处侵害女职工权益的行为,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妇女就业再就业工作逐渐加强

女性就业是妇女经济独立、提高妇女地位的关键。我局高度重视妇女就业工作。为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同等的劳动权益,确保男女平等就业、男女同工同酬,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妇女就业、保障妇女权益的政策措施,拓宽妇女就业领域,开辟妇女就业渠道,以促进下岗女工的再就业和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1、妇女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领域逐步拓宽。2005年底,我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7638人,其中女性3725人。分行业看,女性较集中在农业、贸易餐饮、社会服务业和教育卫生等行业。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女性择业就业领域逐步拓宽,金融、保险、电子通讯、房地产等新兴行业正在成为妇女就业新渠道。

2、想方设法促进下岗女职工再就业。近年来,由于企业改革改制,全县企业女职工下岗问题十分突出,2005年底,全县下岗职工总数为14300人,其中女下岗职工6912人。为了解决下岗女工再就业问题,县政府、我局制定了一系列文件,从财政、税收、银行信贷、收费、技能培训、劳动管理等方面对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做了许多明确规定,为下岗女工再就业提供各种优惠条件,为下岗女工再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我局还相继组织开展了“女职工技能竞赛”、“女职工就业标兵评比”等多项促进妇女提高素质和就业技能的活动,在全县广泛宣传报道妇女创业典型,倡导“转变观念、就业路宽”的新观念,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积极开展社区家政服务,开辟新的就业渠道。五年来,全县累计培训下岗女职工3467人次,80%以上的实现了再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实施以来,全县共扶持738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其中女性285

人,占全部人员的%。

3、妇女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工作力度加大。我局积极引导和扶持农村妇女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典型带动和优化服务,有序组织农村富余女劳力和城镇下岗女工,实现异地输出和就地转移。仅2004年和2005年,我县劳动务输出中心累计向外输出妇女劳动力49000人。

(二)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发展步伐加快。

2005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人数达26143人,其中女性9759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37641人,其中女性127人;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人数为34042人,其中女性14230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2419人,其中女性12245人;参加生育保险的职工人数为22419人;女职工参保比例比2000年明显增加。2005年底,城镇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覆盖率达92%。

(三)、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进一

步加强。

我局加大劳动保障执法力度,深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切实加强对合同约定内容的审核,注重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监督指导企业落实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的各项规定,从总的情况看,大部分国有企业和管理比较规范的外商投资企业、民营企业,基本上能够对“四期”女职工予以适当照顾,认真落实男女同工同酬原则。同时以女职工从业较多的服装加工等行业为重点,开展了以劳动合同签订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严厉查处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强迫女工超时、超强度劳动,违反男女同工同酬原则,及非法使用童工等行为。近5年来无一例违反女职工特殊保护规定的事件发生.2001年—2005年,劳动监察大队通过日常巡查和开展开展专项监察活动,查处用人单位非法使用童工案件11起,清退童工13名。

(四)妇女儿童法律保护意识不断

增强。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普及,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切实维护。我局相关职能部门每年利用“3•8”、“6•1”、等节日开展大型法律法规宣传活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劳动法》、《劳动保障监条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等法律法规,营造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增强了妇女群众的法律意识。

四、主要做法和取得的经验

(一)领导重视,责任落实

我局领导非常重视和关心《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实施工作,于2001年制定出台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妇女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01—2010年》,指定联络员,保证“两个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局长每年都要抽出时间专题听取两个规划工作实施情况汇报2—3次,并及时解决相关问题。针对两个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统一认识,推广

经验、部署工作。有效地推动了两个规划的实施进程。为了保证《方案》各项目标的有效实施,全局自上而下建立了责任到人的制约机制和上下贯通各负其责的工作网络。各部门明确工作目标责任范围,制定考核措施,使目标责任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促进了两个规划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强化政府行为,促进就业再就业目标实现

针对女性就业面偏窄,就业意识相对较弱,就业相对困难的实际情况,我们强化三项措施:

一是着重强化就业用工观念的转化。通过街道、社区、企业广泛宣传,尽量避免就业性别歧视,鼓励女性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取得一定的效果。

二是着重强化妇女就业技能的提高。针对妇女特点,多种途径、灵活多样的开展了妇女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工作。确定再就业培训学校9所,专业设置有厨师、面点、美容美发、按摩、装

饰装璜、驾驶等,通过培训,极大地提高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通过再就业培训,有效促进了本地大龄妇女就业。培训后的就业率达80%。同时,积极开展妇女创业培训,参加创业培训的人数122人,其中女性67人,占参加创业培训总数的1/2以上,妇女参加创业培训后,创业项目主要有美容美发店、小服装门市,小商品门市、小饭店等,培训后的创业成功率60%左右。通过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大大提高了妇女就业技能,增强了她们的市场就业竞争力,拓宽了女性就业的渠道。

三是着重强化大龄妇女就业的扶持。2002年起,我们开始实施“4050”再就业援助工程,即对城镇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的大龄人员,通过提供就业优惠政策、发放社会保险补贴等形式,促进就业;2003年,我们又对城镇“4050”人员实施“阳光扶助工程”,即只要有就业愿望,一次申请,提供二次推荐,一个月内实现上岗就业。2001年至今,共

帮助40周岁以上的大龄妇女就业2288人。

四是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强化就业优惠政策的扶持。从2002年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国家、省、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就业再就业的优惠扶持政策,我们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对妇女就业、再就业的帮扶。通过我县两级劳动保障网络,为求职妇女提供用工信息发布、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劳动保护等一条龙服务。同时,积极开发政府机关后勤、公用企业后勤等公益性岗位,目前,我县409个公益岗位中,下岗失业女工安置占284个,占全部公益性岗位的70%。她们每月不仅可以拿到360元的工资,政府还为其代缴养老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

(三)、拓宽就业再就业服务渠道。

一是着重强化就业用工观念的转化。一方面,针对企业,我们通过报纸、电台、街道、社区广泛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用人单位和企业主,积极吸纳女

性就业,尽量避免就业性别歧视;另一方面,针对求职女性,鼓励她们多渠道、多形式就业,积极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取得一定的效果。在实践中涌现出一大批妇女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其中也包括了不少下岗女工。她们不仅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创业成功,还带动吸纳了一大批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二是完善就业服务,为就业困难妇女开辟绿色通道。开辟了“绿色通道”就业服务窗口,为“4050”失业妇女、失业军嫂和其他家庭生活困难就业要求迫切的失业妇女提供政策咨询、职业介绍、个人投保、失业登记、自谋职业补贴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为她们就业创业提供了方便高效的优质服务。

三是以市场为依托,促进妇女平等就业。注意收集妇女就业岗位信息,通过每月的劳动力市场招聘洽谈会进行发布,今年上半年提供适合女性岗位数达1500余个。同时,特别重视用人单位对

性别的要求,对妇女能干的岗位,要求用人单位男女兼收,反对性别歧视,倡导同工同酬。对有性别偏见的用人单位,加强宣传教育,使其尽量降低妇女就业门槛,提高妇女待遇,较好的促进了妇女平等就业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妇女就业后顾之忧为切实解除妇女就业的后顾之忧,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狠抓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一是加大城镇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各项社会保险的规范和完善,采取多种措施广泛宣传、强化征缴、扩大覆盖面,努力使全体城镇就业妇女都能够享受到社会保险待遇。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市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机关事业养老保险都做到了按时足额发放,不拖一天、不欠一分,不错一人,确保率和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切实保障了包括广大妇女同志在内的所有参保职工的权益。

二是生育保险抓规范。生育保险是

专门针对女性的一项特殊险种,我县的生育保险在92年11就开始开展实施.了切实维护企业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她们在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补偿和医疗保健,均衡企业间生育保险费用的负担,并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县在1998年7月对女工生育保险进行了改革并下发了安县政(1998)57号文件,该文件规定,从1998年7月1日起我县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原来按男职工16元/年、女职工20元/年的绝对额缴纳改为按企业职工缴费工资的%缴纳,并建立生育保险基金。我县五年来共有1161名女工享受女工生育保险待遇,待遇支出总额万元,发放率达100%.女工生育保险基金结余万元。

(五)强化劳动保障执法力度,全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五年来,我局以贯彻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伤保险条例》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劳动保障行政执法,着

重在取消性别歧视和禁止使用童工上下功夫,全力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一是加强女职工就业保护。对劳动合同中涉及女职工权益保护的内容作了重点规范,并积极纠正了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在推荐、录用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行为,女性从业人员的就业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二是加强女职工劳动争议处理。针对近年来女职工劳动争议案件有所上升的特点,劳动争议仲裁部门争取提前介入,不断改进办案方式,努力提高处理女职工权益案件的效率。

三是加强对违法使用童工行为的查处。在搞好日常巡视检查的基础上,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每年都集中力量,开展一次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专项检查活动,重点对纺织、服装、制造、砖瓦窑厂、饮食服务等使用女工比较密集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拉网式排查。2001年—2005年,我劳动监察

大队通过日常巡查和开展开展专项监察活动,查处用人单位非法使用童工案件11起,清退童工13名。并对违反法规的企业进行了罚款,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使我县的经济得到更加健康的发展。为了方便群众举报投诉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和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我们开通了投诉热线5966110,由专人24小时值班,做到来电有人记录,来信有人登记、来访有人接待。能在第一时间接受举报投诉和查处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和非法使用童工的行为,真正发挥“劳动110“的作用,及时有效维护女职工、未成年工的合法权益。现在在××县,无论用人单位还是广大职工,很多人对5966110这部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举报投诉电话都耳熟能详。

五、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局在促进妇女就业再就业、保护女职工权益和禁止使用童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实事求是的分析,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女性就业再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首先,县域经济重体力劳动岗位较多,不适合女性;其次,家庭妇女比重还很大,即使有就业岗位也无法上岗;第三,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招聘用工过程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依然存在;第四,相当一部分失业女性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职业技能偏弱,再就业难度较大;第五,女性就业结构、就业层次有待进一步合理优化;第六,农村妇女就业很不充分,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

(二)、违法使用童工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企业用工管理不够规范,对外来人员中的年龄掌握不清,了解不够,导致使用童工的行为时有发生。使用童工的企业多为餐饮、服务、建筑等行业,流动性大,人员更换频繁,加之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由于害怕打击报复,不

敢检举揭发。给监察执法带来了一定难度,也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没有女工生育定点医疗机构。

针对这一情况,我局正在与有关单位进行磋商,准备设立女工生育定点医疗机构,参保职工在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因生育所发生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这样有利于减少企业的社会性事务又进一步增加了基金管理,确保基金不流失。

(四)、妇女儿童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五)、对弱势妇女儿童的社会救助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六)、流动人口中的妇女儿童问题日益突出。

六、对策及建议

(一)、进一步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一是大力宣传,提高认识。实施《2001-2010年××县妇女儿童规划》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此,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2001-2010年××县妇女儿童规划》的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各界对《规划》的知晓面,提高知晓度。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各级领导对《规划》的认识,使他们能从纷繁的经济工作中挤出时间关心和支持《规划》的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各部门是《规划》目标的具体落实者,只有提高了认识,才能将《规划》目标与自身工作特点有机结合并加以有效落实,以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二是发展经济,增强实力。在资金、技术、项目等方面优先安排,开发适合妇女特点的发展项目,发展妇女就业为主的经济实体。三是坚决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努力营造和平、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平等就业的法规政策,广开就业渠道,为妇女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开展针对妇女特点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根据妇女职业的需求和妇女从业的特点,利用现有教育培训资源,大力开展面向妇女的转业、转岗培训,开展各种技能培训,提高妇女从业人员的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在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使妇女充分享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保险待遇。

(三)、进一步加大女性就业再就业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体系的作用,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为女性求职者实行一条龙服务,进一步优化女性从业人员就业、择业、创业的大环境。大力贯彻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充分发挥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政策的帮扶作用,继续深化再就业工程和春风行动,积极鼓励和引导城镇失业女性自谋职业、自主择业、自强创业。同时按照统筹城乡就业的目标,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女性的就业培训工作力度,帮助她们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

(四)、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工作重点,集中力量攻坚,努力使所有城镇女性从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险体系。逐步扩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鼓励有条件的乡镇企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为农村女职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险保障。按照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加快生育保险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我市生育保险管理办法,继续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五)、进一步加大女职工和儿童权益保护力度

坚持“日常巡视、专项检查、举报专查” 的监察执法机制,在平时对用人单位进行抽查的基础上,每年开展l-2次女职工特殊保护和禁止使用童工的专项检查,对职工的举报投诉坚决一查到底,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争取彻底杜绝违反女职工特殊保护要求和违法

使用童工现象的发生,全力维护起女职工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6年3月9日

篇2: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县文化体育旅游局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工作总结

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年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以《蓬安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目标,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充分发挥部门优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类反映妇女儿童题材的艺术创作,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旅游活动,加大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净化了妇女儿童的生存、发展环境,推进了我县妇女儿童文化体育事业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蓬安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落到实处,我局多次召开职工大会,认真学习《蓬安县妇女儿童发展纲要》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二、理顺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妇女儿童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期妇女儿童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局把贯彻男女平等,坚持儿童优先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在文化体育事业,精神文明建设

方面的作用,摆在重要地位。积极筹建九年儿童艺术培训中心,积极实施文化部、省文化厅“蒲公英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建立健全文化市场管理法规体系建设繁荣、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加大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大非”工作,进一步强化对“制黄”、“贩黄”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网吧的管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不断净化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环境。

三、制订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一是制订了我局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支持和鼓励各类反映妇女儿童题材的艺术创作,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培养妇女儿童文艺体育人才,净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二是于月日,组织全系统妇女开展了“颂歌献给党”的庆祝活动,举行了唱歌、跳绳、拔河等比赛,充分展示了妇女同胞的风采。三是于月日—日举办了青少年学生书画展览,展出作品余件。四是于月日—日举办了暑期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丰富了青少年学生暑期生活。五是县图书馆利用有限的图书资源支持警风文武学校办起了阅览室,指导青少年学生课外阅读,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六是县文化稽查大队在全县学校开展了“珍惜青春年华,远离网吧”万名学生签名活动,并发出了千封致学生家长的信,呼吁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七是查处了接纳未成年人网吧家次,净化了文化市场。

四、努力方向

⒈努力拓展渠道,寻求资金,开展形式多样,有益妇女儿童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篇3: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1989年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明确了儿童健康成长必需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这不仅是打破人类贫困循环的关键,也是各国政府维护儿童生存和发展基本权利的体现。2001年12月,联合国认定了儿童早 期综合发 展 ( IECD, Integrated EarlyChildhood Development) 的优先地位 :要求各国政府关注儿童早期健康、营养、卫生、儿童心理和社会性发展、儿童保护以确保儿童拥有“生活的最佳开端”。同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与我国教育部共同启动“儿童早期养育和发展”( ECCD) 合作项目,在促进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事业中取得了卓越成就。随着对儿童早期发展工程的认识逐步深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意识到单纯强调儿童早期发展的某一方面或单一部门的参与是短视的,要取得远期效果必须实现儿童早期综合发展( IECD) 。200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发起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的基线调研,此次基线调研重点关注项目县公共服务领域的儿童状况,是对项目县地方政府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能力的考验。

我国对于儿童综合发展的政策关注着重体现在“中国儿童福利示范区项目( 2010~2015) ”。此项目依照《儿童权利公约》及中国政府的有关政策,链接各方资源,在5省( 山西、河南、四川、云南、新疆)12县的120个村试点 , 开展儿童福利示范社区活动,8万多名少年儿童从中受益。王小林( 2012) 监测了该项目的儿童服务状况, 并基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综合发展”的概念构建了中国儿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儿童多维贫困状况[1]。目前,《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 ,积极发展公益性普惠性的儿童综合发展指导机构,以幼儿园和社区为依托,为0~3岁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早期保育和教育指导;对3~6岁儿童要加快发展学前教育, 而且要实施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营养与健康干预项目,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登记,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等一系列服务。儿童早期发展所需的各项服务逐渐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前, 国内学者主要是从比较教育的观点介绍国外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有效经验, 或是从教育学和卫生学的角度讨论我国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有效举措, 亦有思考如何帮助学前儿童做好入学准备, 从提升教育质量的角度来促进我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虽然我国政策文件中多次强化地方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但鲜有研究立足县级政府的公共责任视角, 在公共管理的体系之内思考我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未来取向。本文秉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理念,构建了我国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多维框架,并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县为例, 分析了我国农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不均衡状况, 进而为地方政府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供给提出改进建议。

二、我国农村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目标定位

地方政府作为儿童早期发展的责任主体, 必须首要明确政府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中的角色定位以及要达成的服务目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框架为我们提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验。

( 一) 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中的政府角色

2001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出了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理念,即为从出生至8岁的儿童、儿童家长和儿童看护者提供政策和项目干预以保证每一个儿童早期成长基本的健康、营养、卫生、心理和社会性发展以及保护。其中政府在儿童早期发展的健康、营养、卫生和权利保护的角色如图1所示1:

在儿童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政府则通过提高幼儿教育机构的服务能力,向家长传递养育知识和信息,从而改善家长的养育技能和方法,使其能够适应儿童早期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要求。

( 二) 我国农村地方政府儿童早期多维发展的服务框架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于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经验为我国儿童早期发展搭建了一个国际比较的平台。而我国学者王小林则在中国的贫困场景下提出了儿童基本发展的指标体系。王小林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儿童多维贫困分析框架。其中包括儿童生存( 吃饭、居住、主观贫困、脆弱性) 、儿童健康( 健康状况和健康行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饮用水、卫生设施、能源与环境) 、儿童保护( 家庭暴力或家长体罚儿童、校园暴力、社会上针对儿童的暴力、其他不安全因素) 、儿童发展( 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少数儿童感觉上学“非常远”、体美教育缺失、家庭和社区教育缺失、儿童对社区体育设施的向往、没有户籍的儿童) 、儿童参与权( 日常生活、学习、交友、业余爱好) 五个维度及多项指标[2]。

由于我国县级政府是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基本供给单位,因此本文将基于王小林的研究,聚焦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儿童早期发展,根据《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2011~2020年)》( 以下简称《纲要》) 、文献研究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 的相关标准,为地方政府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确立一个初步的基准服务框架。本文认为我国农村县级政府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目标就是确保每一个0~6岁的儿童获得以下6项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 见表1) 。

三、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现状

本文将基于我国农村儿童早期发展的多维框架,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县为例,考察项目县地方政府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供给状况。

( 一) 数据来源及方法介绍

本文将采用200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对我国贫困地区的基线调研数据。此次调研覆盖了我国甘肃、贵州、江西、广西四省九县的3477个儿童,调查了项目县的基本社会经济数据、早期儿童发展的基本数据、儿童生长的饮水和环境卫生、计划免疫、家长养育知识、态度、方法、家庭早期教育等多项数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旨在通过项目干预促进地方政府对于儿童早期教育及卫生服务的公共供给。

由于县是中国最基层的公共服务决策单位,因此, 本研究以县为单位分析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儿童早期发展状况, 从而考察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效果的差异。本文将采用雷达图的形式直观地呈现各项目县的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状况。

( 二) 结果与讨论

9个项目县的儿童早期多维发展状况如图2所示:

从雷达图的整体形状可以看出:

( 1) 9个县的雷达图形状各异 ,说明儿童早期多维发展存在县际差异;

( 2) 9个县的雷达图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 ,说明项目县的儿童早期多维发展状况均不佳;

( 3) 9个项目县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供给中共同的短板是家庭养育服务;

( 4) 9个县3岁以上儿童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比例都较低。

由于地方政府是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的供给主体, 因此雷达图的不同变形反映了项目县的地方政府在基本服务供给中的缺陷:

首先, 对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标准意识还不清晰。每个县的雷达图都出现了变形,这表明项目县对于儿童各项权利的保护意识非常薄弱。虽然中央政府的《纲要》中明确了儿童早期多维发展的服务目标, 但是农村地方政府对儿童早期成长的基本标准意识并不清晰。因此,在农村地区开展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培训服务和宣传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部门之间的服务效果差异显著,导致儿童早期发展的服务供给出现碎片化。从雷达图我们可以发现甘肃崆峒、贵州两县、广西隆林、恭城县内的母乳喂养比例相对其他服务最高;江西安远县的计划免疫覆盖率相对最高;江西临川县的公安部门的服务水平相对最高;广西那坡县的水利部门的服务工作优于其他各部门。然而,儿童早期综合发展要求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所有服务供给都要达到基准水平,这就需要与儿童早期发展相关的所有部门相互协作和配合。

最后, 地方政府对于儿童早期教育和家庭养育服务的供给动力不足。雷达图显示早期教育和家庭养育服务是项目县共同的短板。对于财政依赖度非常高的农村地方政府而言, 资金不足和供给动力不足是导致服务不到位的两个主要原因。当前,中央财政对农村儿童发展的支持已在逐步加大, 但地方政府动力不足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四、探索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供给模式

针对我国农村地方政府在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供给中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应该从服务理念、执行模式和目标激励三个方面来探索地方政府整体供给儿童早期服务的路径。

( 一) 树立“ 整体政府”的公共服务理念

英国著名行政学家希克斯在整体政府理论中认为“, 整体政府的一个重要创新就是围绕结果而非围绕功能来定义组织和进行组织设计”[5]。简言之,整体政府理念并不是否定分工和专业化, 它所针对并试图取代的是“碎片化政府”,即政府部门之间目标一致,但在实现目标的手段方面缺乏共识,从而导致相互之间竞争地盘和势力范围[6]。希克斯甚至认为,整体政府最激进的步骤可以用结果导向的部门完全取代基于功能的治理[7]。1999年,布莱尔政府借鉴希克斯的理论,克服公共服务官僚制方法的缺陷,推出了“整体政府”公共服务改革。

我国在传统政府部门行政理念下建立了条块分割式的政官体制。这种分散而又小型的执行机构,虽然提高了部门工作的机械效率, 但是由于对部门权利本位的坚持,认识问题缺乏整体观念,决策时不顾及部门决策的关联性[8]。在公共服务供给中“, 严重忽视了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造成了碎片化的制度结构”[9],进而与综合性公共服务目标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整体政府理论中以结果为导向的“跨部门协作”理念将有助于我国地方政府满足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需要。

( 二) 以儿童为中心整合服务供给与部门行政制度

Pollitt认为整体政府意味着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协调,消除政策相互抵触的情况,有效利用稀缺资源,使某一政策领域的不同利益主体团结协作,为公众提供无缝隙的而非相互分离的服务[10]。本文认为“整体性”的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供给是指地方政府( 通常是指县级政府)以儿童为中心整合服务供给与部门行政制度,为儿童早期综合服务供给建立一个整体性的组织架构。在这方面,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UNICEF)儿童早期整体性发展项目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的《Starting Strong II》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首先,建立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共识。青木昌彦认为制度的本质是参与者之间达成的某种共识。同样,以儿童为中心的供给与行政制度,首先需要在所有相关部门之间建立服务于儿童的共识。在我国,由于教育部门以儿童为服务对象, 具有儿童成长的信息优势,因此可以将教育部门作为焦点部门,协同卫生、安全、扶贫、媒体等相关部门参与者组织论坛。通过宣讲形式帮助参与者理解整体性发展的概念以及部门间的整体工作方式; 呈现儿童早期发展的最新研究并且讨论每个部门如何将这些研究转化为各自的项目行动; 讨论每个部门怎样发展更有效的媒介以支持儿童整体性发展。从而让参与者深刻领会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意义。

其次,以儿童需求为中心组建服务团队。由于儿童成长所需的某些服务在我国现行的行政部门划分中存在着交叉和重叠, 因此部门之间应围绕着服务目标进行功能归并和组合。例如,我国儿童出生登记服务需要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和计划生育部门三个单位的许可之下完成。由于农村地区交通不便利和经济困难,对于此项服务的可得性和可及性较差。于是, 程序的繁琐和自然环境的不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儿童出生登记的权利。因此,地方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村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 协同所有相关的利益部门,建立“电影放映队式”的流动服务模式[11]。瞄准家庭和社区,派发儿童早期多维发展服务包裹。

此外,借助儿童友好媒介普及家庭养育知识。在我国农村地区, 儿童的教养方式主要以祖辈习俗为主2,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教养方式均有不同。为了向儿童看护者和成年人提供照看幼儿的示范,地方政府应该组织媒体机构深入不同文化背景,与当地文化结合,开发有效的沟通媒介,从而促成参与人行为的改变,协调各利益相关者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信念。

( 三) 以儿童早期综合发展的基准供给为目标 ,为地方政府的供给行为提供动力机制。

政治学中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认为“个体展开理性行动的目标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制度是形塑个体行为的规则集合体, 同时个体对于这些制度所建立起来的激励和约束能够做出理性的反应”[12]。我国长期实行以经济增长为基础的政治晋升锦标赛治理。在政治晋升的激励下,地方政府集中所有资源发展经济,而忽略了各项基本公共支出责任。诸如早期教育这类不在政绩考核之列的服务项目, 很难得到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诸如家庭养育服务这类内涵广泛,很难找到可测指标的服务,更是扩大了地方政府的随意处置权3。随着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以政治晋升推动地方政府激烈竞赛的治理模式出现了明显的劣势。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代理人,需要一种激励,引导其公共供给行为趋向多任务低水平( 因激励不足) 但较为平衡的努力配置。

对于农村地区而言,儿童的早期综合发展目标在于保证成长所需的各项基本服务,地方政府的责任在于实现基准供给。因此,可以借鉴组织设计中的弱激励形式,将地方政府竞争的动力由非升即终止的政治晋升转变为上级政府的绩优奖励。这样不仅可以在地方政府之间形成关于绩优奖励的竞争,而且绩优信号也可以成为上级政府政绩考核时的参照。以早期教育服务为例,我国政策文件已明确要求以县为单位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各省( 区、市)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确保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教育部会对发展学前教育成绩突出的地区予以表彰奖励。这就在县政府、省和教育部( 中央政府) 之间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绩优奖励。地方政府若想要争取上级政府的奖励,就必须努力提高早期教育服务供给凸显绩优信号。

五、结语

篇4: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方案

看生存现状

性别比:下降2.28个百分点

南充现有女性人口363.8万人,占总人口的47.9%,0~17岁人口(国际上称为“儿童人口”)130.5万人,占总人口的17.2%,妇女儿童总数达到434.4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新两纲》的颁布,在“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的原则基础上,针对人口出生男女比例有持续上升趋势,强调采取措施扭转男女出生比例失调问题。南充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着重改变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另一方面消除就业中性别歧视,大力发展商业、服务、饮食业和金融保险等适宜妇女生理条件的行业,为扩大妇女就业门路提供便利条件;同时,加强妇女的职业培训,提高妇女的自身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2012年,在人口自然增长率较2011年增加0.42个千分点同时,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2.28个百分点,为110.78。

医疗:三项指标已达终期目标

自2012年以来,南充投入3000余万元,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生育妇女补服叶酸、预防母婴传播、“两癌”筛查、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复明共五大公共卫生项目。据卫生部门统计,南充去年对47227人进行了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补助资金达2361.35万元,目标完成率103.68%,全市住院分娩率达到98.55%,针对农村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也由2011年的94.37%提高到98.22%,农村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接近100%,这三项指标目前均已达到终期目标要求。全市孕产妇死亡率由2011年的29.7/10万下降到24.1/10万。

2012年,全市儿童计划免疫“四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白百破三联制剂和麻苗)、乙肝疫苗、甲肝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接种率都超过99%,常规免疫接种率目前已实现了《新两纲》终期目标要求。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在2012年达到85.9%,已超过终期目标要求。

计生:少生优生蔚为风尚

提高人口质量,关系到老百性的切身利益。为减少病残婴儿出生机率,南充采取了三级预防机制,把好孕前、产前和新生儿筛查这三关,确保婴儿病残机率降至最低。2012年,全市产前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5.84%和88.13%。截至目前,出生婴儿缺陷干预工程已在全市农村实现全覆盖,共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优育健康检查近10万人次,采取的三级预防机制使全市缺陷婴儿出生率大大减少,婴儿病残率明显下降,婴儿死亡率也由2011年的10.01‰下降到7.5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11年的13.2‰下降到9.77‰,这两项指标目前均提前达到终期目标要求。

教育:总体规模位居全省第二

目前,南充拥有各类学校2476个,其中,学校1445个。专任教师5.88万人,在校学生120.27万人。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整个教育体系与省内其它市(州)相比,总体规模居全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

2012年,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9.5%、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92.8%,。中职教师学历达标率81.6%,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

就业:人数大幅增加

2012年南充市全社会女性就业人员149.2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9.5万人,比上年增加1.6万人。

社保:覆盖面扩大

2012年,南充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为38.1万人、21.1万人、0.7万人和7.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96万人、0.68万人、持平和3.5万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女性参保人数达到120.28万人,比2011年增加31.48万人。生育保险达到用人单位全覆盖。

参政议政:妇女全面参与决策与管理

近年来,南充市妇女参政议政和参与决策管理的水平不断提高。在2012年的换届选举上,市、县两级党政领导班子女干部配备率均达到100%。2012年,全市人大女代表114人,妇女代表占全部代表的比重为25.2%。全市政协女委员116人,占全部委员的19.3%。市政府工作部门领导班子中女干部配备率超过一半以上,为54.55%。新录用公务员中女性比例达48%。企业董事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为10.2%。

析存在问题

妇女参政议政的人员比重有待增加

目前,市级人大女代表比例为22.4%,市政协女委员比例为23.6%。从近两轮周期来看,人大、政协女代表、女委员的比例一直维持在现有水平,均低于25%的终期目标,在县(处)级干部中女性所占比例仅为14.2%。居民委员会成员中女性比重仅占24%,农村村民委员会中女委员比重也仅占18%,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重仅有1%,处于最基层的参政女性比例目前来看,离终期目标还相差甚远。

公共卫生职能仍需强化

政府用于妇幼保健方面的财政投入不断增加,但目前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仍存在重临床,轻保健的现象,各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幼卫生人员尚未完全切实履行公共卫生职能。突出表现在:一是两个系统管理不到位,管理率提高不明显,南充的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在全省均偏高;二是预防出生缺陷的措施力度不够,新生儿筛查率不高,三级预防措施尚未全面落实;三是基层医疗保健机构管理存在漏洞,质控不到位,存在漏报现象;四是健康教育形式与内容单调,未将妇幼保健知识宣传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高中阶段教育尚需巩固提高

通过《新两纲》的实施,南充在学前教育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目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55%,接近93%的终期目标,其中女生毛入学率为90.36%。现在要巩固并重点加强高中阶段女生的入学率,更好地满足女童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教育产业与其他中心城市存在差距

尽管南充教育基础条件优于周边地区,但基础教育设施仍严重不足,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为此,优先发展教育产业,建川东北及成渝经济区北部教育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城市的快速发展增添原动力。

出生人口素质与妇女儿童生存质量有待提高

明确妇幼保健机构与妇幼保健人员的公共卫生职能和职责,突出群体保健,不断提高两个系统管理率,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发生率;努力实现网络健全,功能完善,基本满足需要,政府责任到位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妇幼保健专业机构为龙头,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与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为依托,以预防保健为重点,将妇幼卫生服务重心下移,不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与妇女儿童的生存质量。

女干部队伍建设比较薄弱

要继续加强女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各级领导班子中女干部的配备比例。不断拓宽发现、培养和使用妇女干部渠道,从女性比较集中的行业、部门、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发现和培养优秀女干部,多吸收管理型、经济型、专业型妇女干部;有针对性地选配妇女干部,并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使用女干部,对特别优秀的妇女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提拔使用,逐步优化妇女干部队伍结构。

(作者单位:南充市统计局)

篇5: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河北省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部署,落实河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有关要求,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儿童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一)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落实安全高效的避孕节育措施,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8%以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降至0.04%以下;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

(二)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到20,城市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达80%以上,农村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达到50%以上。

(三)基本满足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公共服务需求。

(四)加强综合治理,确保出生人口性别比逐步趋于合理。

三、主要任务

(一)避孕节育技术服务工作

1.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月访视、季服务工作制度。及时指导育龄夫妇避孕和孕情检查,从源头上控制、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准确掌握妇女孕情和服务需求,提供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保健等服务。

2.积极推动以长效节育措施为主的避孕方法知情选择。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向育龄夫妻宣传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知识,使育龄夫妻能够掌握适宜自己身体状况和生理时期的避孕方法、避孕原理、主要优缺点及使用方法等。在育龄群众充分知情,自主选择的前提下,帮助育龄夫妻落实一项以长效为主的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方法,并使育龄群众掌握紧急避孕方法及发现避孕失败后如何获取安全的补救措施。

3.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计划生育服务站服务环境,增加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加强技术服务队伍建设,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受术者手术风险,避免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协助相关部门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推动孕产妇住院分娩,降低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性病感染率。

(二)适龄儿童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1.持续开展世界避孕日宣传活动。以每年的世界避孕日(9月26日)为契机,在青少年中开展社会倡导,提升避孕意识,提高安全避孕率,促进青少年对性行为与生殖健康做出负责任的选择。

2.深化青春健康教育活动。将青春健康教育作为生育关怀行动和创建幸福家庭的重要内容。扩大青春健康试点,通过宣传倡导等多种方式,开展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为主题的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的“三进活动”。

3.实施农村留守儿童援助行动。组织专家和青年志愿者到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和教育活动。

(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工作

1、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活动,逐步提高宣传倡导、技术服务、生殖健康、免费避孕药具等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在流动人口中的覆盖率。

2、完善信息统计和动态监测制度。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健全市级全员流动人口数据库,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水平;开展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掌握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基本信息。

3、开展流动人口家庭发展相关问题的政策研究。依托流动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开展对流动和留守儿童相关问题及政策研究。

(四)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

1.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将“关爱女孩行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发挥舆论导向和科普教育的作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进步的新型婚育观念,传播社会性别平等的先进理念,普遍提高人民群众对计划生育、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认识,自觉维护女孩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消除性别歧视,形成男女平等、和谐的家庭和社会环境。

2.加强孕产期全程管理服务。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职责,为孕产期妇女提供优质的生殖健康、政策咨询、孕产保健等服务,同时做好监督管理和随访服务,加强宣传倡导和政策解读,防止孕情不明消失,确保女孩的出生和成长。

3.严厉打击“两非”行为。认真贯彻落实《秦皇岛市禁止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管理法》,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推动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组成联合工作机构,不断完善有关监管制度,特别是加强对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计生服务机构、终止妊娠药品销售使用单位的监督管理。对涉及“两非”案件的机构和有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涉嫌违法的移送司法部门依法严惩。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妇女和女孩,特别是农村妇女和女孩生存和发展的利益导向政策。做好经济社会政策与人口计生政策的有效衔接,加大协调力度,力争在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开发、征地补偿、集体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民生普惠政策中,加大对计划生育家庭尤其是计生女孩家庭的优先优惠。协助相关部门依法保障儿童获得出生登记和身份登记。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纳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体部署,推动流动计生家庭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二)加快人口信息化建设。探索建立信息采集、更新和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完善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逐步建立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科学监测和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市内人口生存发展状况、分布的动态监测体系,为科学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支撑。

(三)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深化关爱女孩行动,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新型家庭和新型人口文化。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广泛分布在城乡各地的人口文化基地、人口文化园、人口文化大院等基层阵地,采取多种措施,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倡导活动。

(四)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面提升人口计生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强化服务机构规范管理,健全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优生指导、药具发放、信息咨询、随访服务、生殖保健、人员培训等八项功能。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社区人口计生服务设施,落实流入地的服务管理责任。

(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为主、稳定增长、分级负担、城乡统筹”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积极协调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稳定增长,确保工作需要。

(六)全面推进队伍建设。大力弘扬新时期人口计生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培训力度,推进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队伍职业化建设。继续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实施好“六千人才工程”和“拔尖人才计划”,以孕前优生服务为重点,以生殖健康服务为补充,加快技术骨干培养,切实提高人口计生队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发挥优势。全市人口计生系统要一如既往地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健全党政领导下的综合治理格局,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完善本系统职责及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人口计生系统的网络优势、宣传优势和服务优势,确保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二)明确职责,积极工作。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寻找本部门与妇女儿童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努力贯彻落实国家、省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及规划中提出的各项涉及人口计生工作的任务指标,积极主动与妇联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工作,认真履行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的相关职责。

(三)认真落实,加强监测。市人口计生委将对本方案实施情况的全过程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和分析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发展规划顺利实施。各县区人口计生部门要做好对本单位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和分析工作,按照要求收集、整理、分析相关数据。

看过2017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工作实施方案的人还看了:

1.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2.20社区妇女儿童工作计划

篇6: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高素质的妇女群体,优化妇女儿童生长环境为重点,以保障妇女、儿童的公德权益为根本,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健康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

二、总体目标

1.妇女参与经济活动更加广泛,与男性平等地享有就业和共享资源的权利;妇女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和决策程度明显提高,各项政治权利得到保障。妇女教育进一步发展,科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大力推进妇幼卫生现代化,妇女卫生保健状况显著改善;妇女进步与发展的社会环境不断优化。

2.继续巩固我乡儿童工作已经形成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达到先进水平,儿童身心健康水平明显提高,教育现代化工程加快实施,儿童综合素质显著增强,儿童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儿童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儿童健康成长环境日趋优化。

三、具体指标

1.提高妇女经济地位和社会保障水平。

(1)女性从业人员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5%;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3)女职工特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签订率达80%以上;

(4)对侵犯妇女劳动保障权益的劳动保障监察立案率、按期结案率均达100%;

2.提高妇女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能力。

(1)积极推动有关方面逐步提高女性在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人大、政协中的比例。

(2)乡党政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队伍中的女性分别不少于20%和30%。

(3)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中的女性比例与本单位女职工比例相适应。

(4)村民委员会中至少有1名女性成员。村委会主任中女性比例达到10%以上(2015年达到9%)。

(5) 充分发挥妇女组织参与决策管理的作用。

3.提高妇女科学文化素养和竞争能力。

(1)教育工作全面贯彻性别平等原则,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性别平等的原则和理念。

(2)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2017年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达到80%)。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到95%(2015年达到87%)。女童平等接受学前教育。

(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5%(2015年达到99.2%以上),女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5%以上(2015年达到93%),女性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

(5)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3%(2015年达到36%),高等院校在校生中的男女比例保持基本均衡。

(6)提高妇女的终身教育水平,女性接受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得到提高。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女性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

(7)提高农村妇女科学文化素质,女性中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状况不断改善。

4.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1)妇女享有良好的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健康素养明显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

(2)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较低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降低农村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孕产妇中重度贫血患病率。

(3)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2015年达到98%以上),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8%以上(2015年达到9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85%以上(2015年达到80%以上)。

(4)妇女常见病定期筛查率达到80%以上(2015年达到60%以上)。提高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

(5)妇女艾滋病感染率和性病感染率得到控制。孕产妇艾滋病和梅毒检测率均达到85%(2015年均达到80%),感染艾滋病和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采取预防母婴传播干预措施比例均达到95%以上(2015年均达到2017年妇女儿童发展工作实施方案以上)。

(6)婚前医学检查率达到80%以上(2015年达到70%以上)。

(7)提高妇女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

(8)保障妇女享有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权,减少非意愿妊娠,降低人工流产率。

(9)提高农村妇女、少数民族妇女、老年妇女和流动、留守、残疾等妇女享有的卫生保健水平,改善弱势妇女群体健康状况。

5.提高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保障水平。

(1)涉及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率达95%以上;

(2)中小学普遍开设法制课,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100%;

(3)侵害儿童合法权益案件的受案率和结案率分别达到100%和80%;

6.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

(1)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2)城乡绿化覆盖率达60%;

(3)在校学生环保知识知晓率达100%;

四、群策群力,全面组织实施

为全面完成实施妇女儿童的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我乡将群策群力,全面动员全方位运行。具体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增强妇、儿卫生投入,合理安排保健经费。

2.加大教育经费投入,解决好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入学问题,组织实施“希望工程”、“春雷儿童计划”,加快对贫困妇女和儿童的捐助力度,高度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留守儿童教育。依托学校建立亲子教育中心和儿童心理咨询中心。

3.继续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开展家教理伦研究和探索,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活动,各村依托妇女之家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站,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4.在未成年人中进行青春期,预防吸烟和禁毒教育,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健、自我防范的能力。

5.加强有关妇女、儿童的普法教育,通过开设法制课、举办法律培训班,送法进村组和法律咨询活动等提高妇女、儿童的法律水平,增强保护意识。通过妇女、儿童法律援助站和妇女、儿童信访接待联合处理工作班子,提高办案质量,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

6.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逐步解决妇女的养老、医疗问题,认真落实好贫困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免收工作,保障贫困、残疾妇女、儿童的就业、入学率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篇7: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

县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年)中期评估工作报告

我县共有人口近50万,妇女占总人数的一半,0-14岁儿童有9万人。初,县政府制定了《乐亭县妇女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和《乐亭县儿童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五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既定目标任务,我们解放思想,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形成了符合我县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整体工作格局。即:党委重视,政府协调,人大监督,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界支持配合,广大妇女儿童积极参与的格局,有利地推动了规划的实施,妇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到目前为止,妇女儿童《规划》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均已达到,仅有一小部分没有完成。全县妇女儿童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双提高”(妇女儿童地位提高和妇女儿童素质提高),“双促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的良好效果。下面将五年来我们的具体做法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奠定了妇儿工作的思想基础

贯彻落实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系统工程,设计部门多、工作对象广、任务指标实、专业性科学性强,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视。为此,在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强化管理、落实责任,有政府把《规划》中涉及的指标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合理安排,统筹兼顾,系统管理,并作到了“三个到位”:

1、领导认识到位。妇女是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伟大力量,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21世界的主人,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妇女儿童工作做为头等大事来抓,提高到战略的位置来认识,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纳入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了一名副书记和一名副县长亲自抓此项工作。各级领导把《规划》的实施作为自己任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密部署,真抓实管,同时注意摆正了三个方面的关系。即:摆正了完成《规划》与本地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与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关系;与提高全民素质的关系。为规划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2、目标责任到位。明确目标,划分责任,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可以减少互相扯皮,又有利于加强协作。工作中各单位从强化责任入手,把《规划》的落实纳入政府各职能部门的目标管理考核范畴,明确规定把完成指标的情况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政绩的一项重要依据,并建立健全了妇女儿童的网络体系;即以卫生局、人口与计划生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保健体系;以妇联、司法局、法院、公安局牵头的维权体系;以教育局、宣传部、广播电视局牵头的宣传教育体系;以人事劳动局、总工会、卫生局牵头的妇女就业与劳动保护体系;以农委、妇联、科技局、畜牧局牵头的帮扶体系;以县委组织部、妇联、教育局牵头的妇女儿童人才培养选拔体系。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每月的联络员例会制度、委员汇报制度、宣传制度、培训制度等。使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沟通密切配合,为落实《规划》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3、督导检查到位。为掌握全县《规划》的实施进展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县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专门会议,听取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县妇儿工委还成立了监测评估小组,每年对《规划》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一次自查评估。通过自查评估,使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任务,明确哪些指标已经完成,哪些方面和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便于研究制定响应对策,为《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齐抓共管,措施得当,确保了规划实施的整体推进

实施《规划》涉及到部门多,领域广。为使这些职能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规划》中指标凡是涉及两个以上的部门都做到了及时沟通、协调,共同完成,使各自一摊分条管理的工作真正符合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要求,使各“条”在“块”中结合,在妇女儿童身上形成综合效益。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部门配合,协调联动,全面实施“四大工程”

1、素质工程。五年来,为落实好《规划》,我们始终注意把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综合素质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并注意从基础抓起。为提高人口素质,县妇幼保健医院积极开展了预防神经管畸形项目;县计划生育局实现“四上门”服务制度,即:婚后上门传授优生知识,孕后上门指导孕期保健,产后上门讲解科学育儿及节育知识,术后上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县妇联还积极协调计划生育局、民政局、卫生局在全县开展“十万家长学三优”活动,先后组织了“读书竞赛”、“少生快富美好家庭征文”,以及“爱心献给孩子们”巡回医疗服务等活动;县妇联在全县大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这些实质性工作的开展,使我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降到了目前的千分之4.78;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实施“春蕾计划”使我县千余名贫困女童得到了救助,继续完成学业,杜绝新文盲的产生。为提高广大妇女的科技素质,县妇联牵头与县科技局、县农业局、畜牧局等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积极为广大农村妇女提供科技知识,按照我县农业产业化特点和区位优势,大力普及种植、养殖、加工等项新技术;县妇联在全县组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依托三级科技培训网,对参赛妇女进行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培训。为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县司法局、县妇联采用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炕头学法,编制法律小故事等形式普及法律知识,增强妇女群众依法维权的自觉性。为提高广大妇女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宣传部、文明办、县妇联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家庭美德事迹报告会”、“公开评选好婆婆、好媳妇”活动,对广大妇女进行“四有”、“四自”教育。各学校通过主题班队会、校外活动等形式,加强对儿童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通过“三校联办”(农民业校、农业技校、人口学校)、“三教统筹”(科学知识教育、家庭教育、计划生育教育),既讲人口与计划生育知识,又讲科技知识和科学育儿知识,教育引导妇女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社会多奉献。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儿童参与《规划》实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保健工程。为改善全县妇女儿童的医疗保健条件,县委、县政府多次研究以产科建设为重点的医院房屋改造问题,要求每个卫生院都要达到300平米以上的医疗业务用房,产科必须有独立的专室。2005年政府投资2316万元用于基层卫生院的改造和卫生事业发展,建起了符合要求的医院和家庭病房,购置了先进设备30多台(件);为提高住院分娩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这五年中我县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达到了99.7%,产前医学检查率达到了100%,孕产妇死亡率降至为0。进一步加大了镇(乡),村防保站建设力度,各站配备了3名防保人员,负责本镇乡妇女儿童保健管理、监督检查以及业务指导等项工作,充实了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承担妇幼保健任务,加强农村乡级医疗保健网络建设,实现了一村一个卫生室;以卫生局为重点,创建爱婴县、爱婴医院。全县2所县级医院、5所基层分院达到了省要求的标准。

3、人才工程。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赢得了主动。为此,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县把培养新世纪人才做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坚持抓早、抓小、抓妇女人才的培养。在0-3周岁散居儿童家庭中,我们积极引导儿童家长注重培养幼儿广泛的兴趣爱好,并注重孩子的智力开发,当好启蒙教师。在县妇联的协助下,通过社会力量办学,在我县建立了早期教育学校,实施了0岁教育计划,为提高家长素质和教育孩子的能力,还建立了“爱信诚”学校。在学校教育中,全县中小学普遍成立了文艺队、体育队,组建了各种活动小组,设置了音乐、舞蹈、绘画、书法、劳动技术等课程,丰富了校外活动,优化了第二课堂,使一大批特长学生脱颖而出;在培养妇女人才工作中,县妇联通过开展“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着力培养了千名女农民技术员,这些女技术员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加大对妇女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和能力,县妇联建立了妇女后备干部人才库,与组织部后备干部人才库联网管理。县妇联对妇女干部进行跟踪考察,并不定期地向组织部门推荐,做到了成熟一个推荐一个,使一大批优秀妇女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目前,全县干部人数9282人,其中女干部数为4762人,副科级以上女领导干部68人,县级女干部5人;女人大代表和女政协委员分别有41人和42人,女性比例占19%和24%。同时县委组织部还加强了对女知识分子、各类女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为她们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从生活上关心她们,使她们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4、拉手扶贫工程。为了让贫困妇女脱贫致富,让贫困面临失学的儿童完成学业,县妇儿工委还在全县实施了拉手扶贫工程。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对贫困妇女和贫困儿童的帮扶工作,把全县贫困户分包给28个涉农部门,多方扶持,鼓励他们尽快脱贫。几年来,县科技局、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等多家职能部门对贫困户妇女在项目、技术、信息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县妇联以“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为依托,在全县开展了“一助一”(一助多)团结互助奔小康活动,使全县三百多名科技专家与女能手结成了帮带对子,女能手与贫困户妇女结成了帮带对子,这些贫困户不仅脱贫致了富,有的还成了女能人。县计生局以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为依托,对全县符合条件贫困户妇女在项目、资金等方面也给予了政策上的优惠;为让因贫困即将失学的儿童继续完成学业,县成立了“救助会”,制定了章程,并设立了救助基金,除政府拨专款外,鼓励社会热心人士捐款资助。到目前,我县没有一名儿童失学。

(二)抓重点、攻难点,着力实现“三大突破”

在实施《规划》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需要急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硬件建设、基础教育投入、人才培养、改水改厕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会影响妇女儿童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制约《规划》的顺利实施。为此,工作中我们加大力度,狠抓了“三个突破”。

1、实现硬件建设的突破。我县是农业大县,基础薄弱,财政比较拮据,财政的不足成为困扰《规划》实施的难点问题。为确保各项指标均衡发展,县委、县政府班子形成共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一定要舍得投入。为此,五年来,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共支出40260万元,卫生方面的投入8084万元,主要用于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改建校舍、医院和卫生院以及卫生室,购置先进设备等,如今各大医院设备齐全,各卫生院都配备了各种医疗保健设施,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购置了b超仪和红外线治疗仪等先进设备。为妇女儿童保健提供了可靠的医疗保障。

2、实现妇女儿童生存保护环境的突破。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把妇女生存保护环境做为一项重要内容,积极加以改善。五年来我县的爱婴医院的建设已经达到了高标准,妇幼保健人员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通过举办孕妇学校,发放母乳喂养的宣传手册等,使“母乳喂养好处多”的观点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有条件的分院、卫生院和县级医院设立了母婴室,不断加强对孕产妇母乳喂养的宣传指导。县委、县政府把乡村卫生室建设列入小康建设的规划中,要求与党支部“两室”建设一起布置,一起检查验收,使这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规划》的目标任务,村村建起了活动室。同时我们把改水改厕工作也纳入重点难点工作之中,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工作量大面广,最直接的阻力就是传统的陋习。为彻底改善妇女儿童生存环境,县委、县政府制定了《改水改厕规划》,确定了具体的工作目标,并做为小康村镇建设达标的验收条件,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经过各级组织,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这项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了63.18%,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了80.65%。

3、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突破。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家长教育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新的“读书无用论”以及“只有高考一条路”等错误观念又有所抬头,实施《规划》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县妇联、教育局联合全县开展了“素质教育进家庭”活动,县妇联还结合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素质教育0岁抓起”的新思路。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引导广大儿童家长进一步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子观、人才观,努力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公民。

三、求真务实,扎实运作,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的发展

五年来,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规划》的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展顺利,妇女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达到了“四个优化”。

(一)优化的社会环境

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面向(面向领导层、社会、妇女儿童),加强宣传,营造了全社会都来关心妇女儿童事业进步发展的良好氛围,“男女平等、儿童优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只要是涉及妇女儿童的事,各级各单位都予以优先考虑。妇女儿童置身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学习、生活、劳动,充分享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学,努力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儿童少年学文化、爱科学,长大立志成材。

(二)优化的育人环境

五年来,从硬件投入到基础教育投入,我们的育人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到目前,全县已经全部修建和改建了危房,破旧校舍已经不复存在了,由于生源的逐渐减少,各镇乡逐步在撤校合并,预计今年暑假后全面完成撤、并校工作。大力普及了学前三年教育,3-6岁儿童入园率达到93.2%,学龄前一年受教育率达到了100%,小学巩固率达到了100%,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99.2%,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1.6%。各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初中全部普及了语音室、微机室,实验室、仪器室全部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学校以净化、美化、绿化、地面硬化和校园文化“五味一体”的创建花园式学校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并全部通过了普九验收。由于公安、司法等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加强了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我县未成年人犯罪率降至为0.023%。为了教育引导广大妇女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村村建立了妇女儿童活动室,购置了各类图书;通过“双学双比”各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学科学、用科技,靠科技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共培养女农民技术员1280名,十万名参赛妇女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在城镇,广大女职工积极参加“巾帼建功”竞赛活动,她们爱岗敬业,一技多能,成为企业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通过加大培养选拔妇女干部的力度,到目前全县县直大部分单位都配备了女领导干部,14个乡镇全部配齐了女领导干部,女领导干部中大专以上学历的达到98%。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参政议政能力也不断增强,

(三)优化的就业环境

《规划》实施以来,社会各界积极为女职工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针对下岗问题,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对下岗女职工再就业实行减免税收等政策。为了使下岗女职工适应社会不同岗位的需要,掌握实际技能,县妇联成立了巾帼培训中心,各种设备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并和县劳人局再就业培训中心联合,组织下岗女职工参加培训,使广大妇女技能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为她们积极开拓就业渠道,教育引导下岗女职工转变择业观,下岗不矢志,鼓励她们自谋职业,闯出自己的新路子,使她们尽快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五年来共培训下岗女职工2000多人,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上岗就业率达到100%。

(四)优化的保护环境

在城镇企、事业单位中,认真贯彻国务院《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和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实施办法》,女职工“五期”劳动保护不断加强。每年,总工会、妇联会同妇幼保健医院和县医院为女职工义务检查身体一次;各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每季度为育龄妇女进行免费查体查病一次;在优化儿童生存保护环境中,通过加强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使孕产妇早期检查率、产前检查率和保健覆盖率均达到了100%,母乳喂养率达到了98%。每年“六一”节期间,卫生部门组织医疗技术人员巡回全县,义务为儿童查体;通过实施改水改厕工程,全县农村卫生环境有了很大改观。

以上是我县五年来实施妇女儿童《规划》具体做法。五年的工作使我们深深体会到:要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妇女儿童事业的进步和发展,只有党委政府重视是不够的,还要有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当然也离不开广大妇女儿童的积极参与。我们距离指标的全面完成还有一定的差距,农村自来水和卫生改厕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了五年规划,在今后的五年中,要千方百计,加强投入,使农村的改水改厕工程达到《规划》的标准。为了提高农村广大妇女的整体素质,下一步我们打算和农业部九亿公司联合,用赠电脑的形式在农村妇女中普及网络科技知识,让一些有能力上网的女能手女农民,通过互联网,学科技致富知识,掌握最新科技信息,并通过远程教育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提升生活档次,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型女农民。随着我县经济情况的不断好转,县财政将继续加大对教育卫生的投入,我们有决心有信心一定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规划》制定的全部目标任务。

上一篇:浅谈九龙公园改造设计下一篇:开学第一课班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