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2024-04-10

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通用14篇)

篇1: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1、审核现金日记账,记账,编制现金流量表;

2、银行贷后业务、保后业务对接;

3、审核报销、费用合同,编制相关凭证,每周完成凭证录入;

4、审核费用、控制预算,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5、固定资产卡片管理、定期盘点及账务处理;

6、费用归集、并做好研发项目备案管理;

7、财务信息化系统维护;

8、制定月度资金计划;

9、增值税所得税纳税申报;

10、银行相关档案管理、工商档案管理;

11、每月凭证整理、装订;

12、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篇2: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2、凭证、账簿、合同等财务资料的装订和保管

3、费用报销单的审核;

4、各种财务相关报表的出具;

5、财务分析及税务筹划,向上级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

篇3: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岗位职责,岗位职责编制,会计管理

企业会计岗位职责的确定和严格执行不但可以使企业会计工作做到责权利相适应、能够防止信息泄密、不过分依赖于某个人, 还十分有利于会计人员的交接和适应。所以, 会计机构负责人对会计机构管理的第一步一般是制定岗位职责。现在部分会计岗位职责的编制者在编制会计岗位职责时, 多是随意以自己所能想到的事项为限进行编制以致可能出现较多漏洞, 或者干脆直接从网上下载部分内容略加修改后就执行。这些编制者只要符合《会计法》对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要求, 一般其技术水平都能满足编制的要求, 有的人员技术水平甚至很高, 但以上两种编制方法都是缺乏编制经验的表现, 都是没有对会计岗位职责编制进行总结归纳的表现, 都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表现。其实, 会计岗位职责的编制是很有原则的。

一、基本原则

企业会计岗位职责编制的基本原则是:以法律法规为准绳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

会计机构是一个企业中的特殊单位, 它比一般单位——如制造部、市场部或销售部、技术部等等——受到更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所以, 在编制会计岗位职责时就不得不认真研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会计岗位职责编制的基础是会计岗位的设置, 会计岗位设置涉及到的基础法律法规是《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因涉及内容较多, 仅对其中的禁止性和指导性条款各取一例进行说明。《会计法》第五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中的要求十分重要, 有的条款是其他法律法规相关条款的基础。例如第三十七条“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就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二条“……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审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的基础, 也是会计机构岗位设置中最重要的原则性和禁止性条款。在会计岗位设置中,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一条却是指导性条款。第十一条内容是:“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工作岗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可分为会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会计主管人员, 出纳, 财产物资核算, 工资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财务成果核算, 资金核算, 往来结算, 总账报表, 稽核, 档案管理等。开展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的单位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相应工作岗位, 也可以与其他工作岗位相结合”。

当然, 在编制某一岗位职责的具体条款时, 还要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新《企业会计准则》、《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如编制材料会计岗位或成本会计岗位职责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三条“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 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的规定, 就需要列明在进行存货计量时不得使用后进先出法。

在实际编制会计岗位职责时, 可以将涉及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原文直接嵌入, 或者取其意而舍其形, 抑或者在比较简单的职责中以一句“依法按章合规办事”等等诸如此类的语言概括带过。

在实际编制会计岗位职责时, 除了以法律法规为准绳, 还要以所在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对于大型企业, 岗位设置较细, 人员较多, 涉及面较广, 岗位职责内容相对也就多一些;而小型企业因业务简单、人员较少, 岗位职责也就可以少一些。对制造型企业, 岗位职责一般会多一些;而对贸易型企业, 岗位职责一般会少一些。另外, 因企业所在地域不同, 部分地方规章制度不同, 也需要岗位职责进行相应调整。例如一些由地方规定的基金, 有些地区没有规定, 就无需列入岗位职责;有的地区有相应规定, 就需要列入某项具体岗位职责以便有会计人员负责。

二、编制细则

企业会计岗位职责的编制过程中, 除了一定要遵循基本原则外, 一般还要遵循以下编制细则。

(一) 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

这是引用了著名企业海尔公司的管理理念, 这一理念也十分适用于会计职责的编制, 它既能使会计机构的各项工作做到不重不漏, 减少漏洞的产生, 也能在会计工作出现了失误后处理时不互相推诿, 还有助于编制者均衡各岗位的工作量。具体做法是编制会计岗位职责前, 对会计机构需要负责的所有事项进行统计并分项列示, 然后才能按照后面所讲的到其他细则进行分配。对会计机构需要负责的所有事项进行统计并分项列示的工作, 它会要求会计岗位职责的编制者不但要对会计工作内容和流程等十分了解, 还需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为了适应新的变化和特殊事项的出现, 一般编制时最后都加上“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等等, 以便为企业或财务负责人的管理工作留有余地。

(二) 对岗位职责相关性和互斥性统筹考虑

在对会计机构负责的所有事项进行统计并分项列示后, 就需要按照岗位职责的相关性和互斥性, 结合企业会计机构岗位的设置进行分组。对于相关性, 从细了说, 库房原材料收、发、存具有相关性, 它涉及到的票据一般都通过材料会计岗位人员核对和核算;大一点说, 材料会计岗位和成本会计岗位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可以由同一个人担任;更大了说, 如果单位小, 由于具有相关性, 也可以把除去出纳岗位职责外的所有岗位职责都归结到一个会计岗位。对于互斥性, 除了《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明确规定的以外, 如果有条件, 为了防范资金风险, 一般现金出纳岗位和银行出纳岗位也分开。

(三) 对技术水平和具体情况统筹考虑

在会计岗位职责列示和分组后, 在向各岗位具体分配时还需要考虑具体会计岗位的技术水平要求和具体岗位会计的技术水平。一般来讲, 在会计机构内部, 总账会计岗位水平要求最高, 它所担负的职责也最重要;在会计人员来讲, 一般获得会计师职称、高级会计师职称、注册税务师证书或注册会计师证书的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高一些, 可以安排较为重要的职责。在分配具体岗位职责时还要考虑其他的非技术性因素, 如人员年龄、性格等具体情况。如需要进行协调的职责多安排给年长的会计, 与外部打交道的职责多安排给外向型会计, 需要给出政策性建议的岗位多安排给技术型会计等等。

(四) 不断明晰化

这属于会计岗位职责统计部分, 可以视为“事事有人做, 人人有事做”细则的补充。明晰化, 既包括会计岗位职责明细化, 也包括会计岗位职责清晰化。岗位职责清晰化是为了分清各岗位之间的责任和权力, 明确某一事项的责任权利定位。岗位职责明细化既有助于分清各岗位之间的责任权利, 也有助于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对相应岗位职责做出调整 (岗位职责越细, 微调的时候影响面越小) 。它是一个随着会计岗位职责编制者编制水平的提高而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初次编制时, 统计的整个会计机构岗位职责可能不过二三十项, 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 就会发现某些事项的要求比较粗糙, 甚至会产生诸如责权交叉或责权不明造成整个会计机构运作不畅等管理问题。这就需要对相应的职责进行明晰化处理。处理完成后基本可以满足当前阶段的要求。但随着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还需要对处理后的职责再进行明晰化, 以适应更新的环境。岗位职责明晰化不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目的就是满足不断提升的管理要求。

三、总结

篇4: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中职企业 ; 会计岗位 ; 实务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5-0027-01

一、中职企业会计岗位实务教学现状分析

(一)局限于课堂教学

中职院校的会计实务教学过于局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在每学完一章内容时,就为学生提供一套某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发生的经济业务资料,要求学生以作业的方式完成会计账务处理任务。这使得学生在缺乏真实岗位工作的环境下,难以明确会计岗位的具体分工和工作内容,同时也难以理清不同岗位之间相互协作关系。

(二)未强调会计岗位工作流程

会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岗位的多样性。通常情况下,会计岗位涵盖了如下几个岗位: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管理、财务管理等。上述这些岗位的实际工作内容均不相同,彼此之间的分工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这些岗位的工作却又通过相应的流程联系在一起,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中职院校在进行会计岗位实务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对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特殊强调,也没能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各个岗位间的内在联系,这就造成了学生对会计岗位工作流程缺乏应有的认识。

(三)缺少与会计实习的联系

会计岗位实务教学是学生未来走向实际工作岗位的前奏,它给学生的实习提供了专业上的准备,由此使得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然而,部分中职院校是将实践教学编排在课程教学当中,并没有与会计实习进行紧密联系,从而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对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帮助甚微。

二、中职企业会计岗位实务教学方式的改进措施

在会计岗位实务教学中,笔者建议可采用集理实一体化教学、分岗模拟实训、岗位综合模拟实训和社会顶岗实习于一体的四层次实践教学机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

在会计岗位实务教学中,笔者建议采取理论学习与岗位职业技能培养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合理分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着重于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会计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与实务操作紧密结合在一起,加深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认知,提高学生岗位业务处理能力,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实践操作技能。如,笔者在教学固定资产核算模块时,先讲解了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工作要求、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等内容,而后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知,最后再进行固定资产核算岗位的实训操作和技能训练。通过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们更加扎实地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分岗模拟实训

分岗模拟实训要在教学完岗位理论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为学生设计不同会计岗位的实训任务,具体包括:

1.出纳岗位。实训任务为货币资金的收、付、存管理;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银行转账业务的会计处理;货币资金清查与处理。

2.财产物资核算岗位。该岗位要细分为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存货核算,实训任务为存货收入、发出核算;材料成本差异、存货期末计价处理。二是固定资产核算,实训任务为固定资产增减的明细分类核算、固定资产折旧核算以及固定资产清查。

3.往来核算岗位。实训任务为应收、应付账款日常核算;应收账款减值处理。

4.筹资、投资核算岗位。实训任务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日常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价;资本的日常核算;应付债券的日常核算。

5.收入、利润核算岗位。实训任务为收入、费用的日常核算;利润核算;各项税款核算;利润分配核算。

6.成本核算岗位。实训任务为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报表编制;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产品成本计划编制。

7.税务核算岗位。实训任务为税费计算;纳税申报报表填制;税收筹划。

8.财务报表编制岗位。实训任务为财务成果的核算和分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财务报表分析。

9.电算化会计岗位。实训任务为会计电算化软件的操作;会计核算处理;系统更新与维护。

笔者建议将不同会计岗位的实训任务穿插到各个会计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将出纳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往来核算岗位的实训任务穿插到《初级会计实务》教学中;将成本核算岗位的实训任务穿插到《成本会计实务》教学中;将电算化岗位的实训任务穿插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

(三)岗位综合模拟实训

在学生掌握会计岗位工作内容的基础上,开展综合性的实训教学,让学生独立完成一套模拟资料的会计账务处理工作,可采取一人一岗的实训方式,也可采取一人多岗的实训方式。通过岗位综合模拟实训,帮助学生理顺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以及各岗位之间的业务衔接关系,掌握会计工作的全部操作过程。例如,在实际工作当中,某一项经济业务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岗位,此时需要界定由哪个岗位进行具体的核算、处理;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登记,这些全部应当是会计岗位综合实践教学的侧重点。鉴于此,在具体教学中,笔者建议让不同的学生负责完成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崗位工作任务之后,可以轮换其它的岗位,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正式实习前对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助于实习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四)社会顶岗实习

中职院校要与企事业单位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社会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社会顶岗实习,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了解会计工作的方法和程序,提高会计岗位适应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三、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会计岗位实务教学强调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尤其对于中职院校而言,更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以确保实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此,在企业会计岗位实务教学中,教师应当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扎实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学生职业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城博.浅析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问题与对策[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1(11).

[2]陶立衡.关于中职会计专业岗位项目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1).

[3]姚建玲.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中职小企业会计教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2).

[4]陈志华.中职会计岗位实训课程教学设计[J].企业导报.2014(8).

篇5: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2)负责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

(3)负责公司广告台帐、合同台帐等编制;

(4)负责公司财务报表;

篇6:企业公司会计员岗位职责

2、根据客户现状及末来业务规划,出具客户合规报告,并独立讲解报告;

3、根据税务政策,正确指导客户进行税务计算及申报;引导发票的购买、开具、认证等相关事宜;

4、根据财税合规项目要求,协助项目负责人指导客户财务体系的搭建;

5、不断接受公司的各项业务和技能的提升培训,接受短期国内出差;

篇7:企业会计岗位职责

2. 按照约定的要求每月按时完成总经理要求的各种管理报告。

3. 负责公司月度、季度和年度的税务申报事宜,并完成税务局规定的其他要求。

4. 负责年度审计的安排和协调,负责年度的年检工作。

5. 负责银行、现金、开票等出纳类事务。

6. 负责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归档。

7. 负责公司基本的内部流程的完善和制度的建立。

篇8:试论企业总会计师的职责定位

研究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问题,首要的一点就是要解决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和服务对象问题。目前,无论是作为任免总会计师的管理者、还是经理层等总会计师的合作者,乃至总会计师本人,对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和服务对象的认识很不统一,有的甚至相去很远,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总会计师职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必须解决总会计师角色定位和服务对象问题。

(一)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

我们认为,总会计师不是一般的会计人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财务经理人员,也决不仅仅只是“会计的总头”,也不同于国内一般意义的财务总监或国外的CFO。必须把它放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中去思考,从历史发展和现实要求的视角去考察。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总会计师的内涵应该突破计划经济时期管理层次的范畴,上升到治理层次的范畴。总会计师是指由特定的专业人员担任的高级监督、管理人员。

在现代企业制度框架下,总会计师具有双重角色,在公司治理层面,总会计师代表所有者利益,主要履行监督职责,旨在保障所有者利益和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在公司管理层面,总会计师是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的当家人,是财务资源调配的第一把关人,是总经理的智囊团和合作伙伴。

总经理负责企业全面发展,重在业务;总会计师相对独立地负责财务会计系统的运行。同时总会计师作为一个专业要求比较高的角色,还应引入执业资格认定制度,实行严格的资格准入。与总经理一样,总会计师由董事会(出资人)直接聘任或委派,并得到执业资格管理机构的认可。我们认为,总会计师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

(二)总会计师的角色分工和服务对象。

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决定了总会计师的具体角色分工和服务对象。在总会计师的具体角色分工上,实行董事会制度的,总会计师应作为董事会的主要成员之一,同时作为执行董事由董事会选聘出来,管理企业的财务会计运行系统;未实行董事会制度的,总会计师由董事会(出资人)直接聘任,作为企业领导班子的主要成员之一,地位仅次于总经理。

这种定位和角色分工决定了总会计师既要服务于董事会(出资人),又要服务于总经理。总会计师首要服务对象是出资人,因为总会计师作为董事会成员或出资人代表,负有保护出资人利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责;在经营管理中,总会计师同时要对总经理负责,因为总经理是统驭具体经营活动全局的第一责任者,总会计师在保持工作的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必须考虑经营工作的全局性和统一性,以发挥最大的管理效能。当总经理利益与董事会(出资人)利益发生冲突时,总会计师必须服务于董事会(出资人)。

(三)明确总会计师角色的意义。

上述对总会计师角色的定位和服务对象的确定,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努力追求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统一的最大化;二是强化企业价值管理,通过总会计师以财务会计系统为主线,将企业经营活动全面衔接起来,打造企业管理的价值链,有效实施价值管理;三是提升企业的风险控制力度,通过建立公平公正、相互制衡的管理制度,不但能进一步规范企业内部经营的流程,而且可以进一步强化风险的规避;四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推动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二、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

只有明确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才能真正发挥总会计师的作用。为此需要确立总会计师职责权限的原则,并以此为指导确立总会计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确定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的原则。

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的确定,总的原则应当是:明确、准确、正确。具体应把握以下几点:

1.坚持明晰性原则。

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界定必须清晰、明确,有利于总会计师准确理解和把握。

2.坚持责权统一性原则。

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界定必须实现责权的统一,有利于总会计师效能的最大发挥。

3.坚持发展性原则。

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界定必须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有利于企业管理的加强。

4.坚持效益性原则。

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界定必须推动企业效益的提高。

5.坚持成长性原则。

总会计师的职责和权限界定必须不断强化制度建设,有利于总会计师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总会计师的职责定位。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总会计师不只承担传统的财务职责,对总会计师职能的要求比其传统职责大大延伸,总会计师主要负责与财务有关的对外及对内政策,制定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长远财务方针和发展计划。

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作为总经理的合作伙伴,总会计师与总经理共同肩负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受托责任,一起负责国有企业的财务报告责任和生产经营的责任。总会计师既在公司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又在公司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我们认为,总会计师承担四项职责:在公司治理层面承担出资者监督职责;在公司管理层面承担会计基础建设职责、价值管理职责和完善管理控制系统职责。

其中出资者监督职责从属于公司治理层面,保障国有股东利益最大化;后三项职责从属于公司管理职责,保障公司价值最大化。无论是公司治理层面的职责还是公司管理层面的职责,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国有资本的保值和增值。总会计师的职责定位包括:

1.出资者监督职责。

作为出资者利益代表,总会计师主要对公司财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履行监督,涉及到公司财务活动的制度方面、资金方面和人员方面的控制。总会计师的监督职责主要有:一是审核财务报表和报告,并与总经理共同签署和上报;二是参与审定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及其他经济管理制度,监督检查集团子公司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三是与总经理联签批准各项财务支出及担保贷款事项;四是参与审定公司重大财务决策,包括审定公司财务预、决算方案,审定公司重大经营性、投资性、融资性的计划和合同以及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方案,参与拟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五是审核公司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方案;六是接受监事会指导,组织公司各项审计工作,包括对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和年度报表审计工作;七是定期向出资人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报告企业资产和经济效益变化情况,及时报告重大事件;八是负责协调并保持与战略投资者及金融机构、工商税务等单位的沟通与联系。

2.会计基础建设职责。

会计基础建设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总会计师在会计基础建设的主要职责有:一是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方针、政策、法规,维护财经纪律,使本单位的财会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轨道;二是总会计师负责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根据企业的性质、类型、结构等,确定采用会计核算方法,确定母、子(分)公司及内部核算方式,确定财务管理体系,制定建立、完善内部财务制度和管理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实行完善的内部核算办法和控制制度;三是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与管理工作,组织成本费用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监督、考核工作,负责增收节支,减少浪费,加强成本费用的日常管理工作,并组织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管理的措施,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四是负责企业内部财会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对企业财会机构的设置、人员的配备、财会人员管理方式等提出方案,负责对会计专业职务的设置和聘任提出方案,组织会计人员业务培训和考核;五是领导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组织开展离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效益审计等审计活动;六是运用现代管理方法,组织会计工作改革,开拓本单位财会工作新局面;七是组织单位诚信建设,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依法组织编制财务报告,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告。

3.价值管理职责。

价值管理是财务管理的核心。总会计师应该是价值管理的大师,总会计师负有重要的价值创造功能。从价值驱动因素角度出发,公司价值取决于公司所创造现金流的折现价值,包括公司现有业务创造的价值和未来成长性业务创造的价值。主要职责有:一是组织编制和执行单位预算、财务收支计划、信贷计划,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二是组织建立多层次的监督体制,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三是组织领导企业的资金运营工作,组织资金的筹集,资金的回收,资金的使用,资金的监督分析,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组织编制财务预算、预测企业的收支和资金的流量,提出目标利润和管理措施,统筹企业的经营活动,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参与单位技术改造、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参与新产品开发、科技研究、商品(劳务)价格和工资奖金等方案的制定,参与重大经济合同和经济协议的研究、审查;五是参与本单位经营活动决策,协助单位负责人制定经营目标,并组织落实;六是善于利用财务杠杆和资本运营手段,创造更高的股东价值。

4.完善管理控制系统职责。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营运在客观上存在着一个管理控制系统,这个系统以企业资源和环境管理为起点,依次历经战略管理、业务规划、经营计划、预算管理、偏差管理、绩效计量、薪筹激励等诸环节,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循环。伴随着公司管理中职能交叉的趋势,总会计师的参与管理领域将会拓展。总会计师将公司战略和财务责任融为一体,并将其职责从财务管理与会计控制领域向人力资源等领域渗透。 因此,按照市场规律要求,完善公司的管理控制系统,是总会计师的必然职责。主要有:一是负责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完善内部核算办法和内部控制制度;二是建立、健全经济核算制度,利用财务会计资料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三是组织所属企业的业绩评价和管理绩效考核;四是组织制定本企业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规章制度和设计内部会计核算组织形式,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五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组织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经济核算体系和经济责任制,利用各种信息对本单位的经营活动进行指导、调节;六是组织制定本单位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规章制度,编制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信息现代化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总会计师是承担公司价值的最重要的角色。总会计师在计划和预算管理系统中起主导作用,但在战略与业务规划系统,绩效和薪酬系统中,总经理承担主导角色,总会计师相应地承担支持性和参与性职责。

摘要:总会计师管理体制改革和总会计师设置的最终“落脚点”就是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问题。本文探讨了企业总会计师的角色定位和服务对象,以及确定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的原则。文章认为,应当将总会计师的权责配置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内考虑,总会计师不仅是高级管理人员,更是在董事会中公司战略决策的重大参与者;既忠实地维护出资者利益,又积极地辅佐总经理,促进公司价值最大化。

篇9: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教学;会计工作岗位;分岗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大量合格的会计人才。中职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带队实习经验引发我思考:传统的会计教学是以知识体系为主,教学中注重的是传授会计知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导致学生就业上岗时遇到实际会计问题,很难独立解决,迫切需要对会计专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企业财务会计在会计专业中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体验和接受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会计专业学生能否胜任会计工作岗位。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缩短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与会计岗位任务的距离。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树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观念是根本和基石。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具有规定性的影响,只有教师教学观念的彻底更新,才能实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转变。

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观念强调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强调教师的传授。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观念是在最新教学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现代教学强调交往、学生主体、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它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师生互动和交往,关心学生的发展。

二、改变课程设置思路

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会计专业建设应凸显就业导向,必须进行以职业活动为基础的课程改革。“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应做到基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从职业分析入手进行职业描述,对职业岗位的职责与任务加以界定,然后对其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认完成该具体工作任务应掌握的技能和应具备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职业岗位的学习范围,确定课程及构建课程体系。”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情境转换—学习情境设计”的思路,开发构建会计專业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打破了原有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以工作任务为划分课程门类的主要依据,制订完善的、规范的课程标准。

三、设计新课程的能力目标

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不仅要设计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还应设计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目标。

1.专业能力:

(1)能选择适用本企业的账务处理程序,会懂得初始建账。

(2)能识别原始凭证并据以填制记账凭证。

(3)能熟练登记日记账、明细分类账和总分类账等各种会计账簿。

(4)能根据账簿资料熟练地编制企业主要财务会计报表。

(5)能懂得使用商品化会计软件。

2.方法能力:

(1)能通过网络等媒体手段查找所需信息,自主学习与会计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

(2)能根据企业情况独立制订相适应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并实施。

3.社会能力:

(1)能自觉遵守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3)懂得一定的公关礼仪,能和企业相关的政府部门、企业客户、企业供应商等单位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4)具有一定的财经应用文写作能力。

四、编写特色教材

1.教材应按完成工作项目的要求和岗位操作程序,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组织教材内容。

2.教材的理论知识,以理论教学体系需求为依据,以满足会计操作技能的使用为基础,按“实际、使用、实效”的原则来编制。即按照会计专业技术领域和会计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来精选内容。

3.教材应以完成任务的项目来驱动,通过视频、实际案例、仿真教学等多种手段,采用递进和并列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树立会计职业道德,增强协作和沟通能力。

4.教材应以学生为本,内容展现应图文并茂,文字表达应简明扼要,案例要以原始单据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设计学习情境

设计学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即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应以企业的会计工作岗位为载体。

六、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组织教学活动

1.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开展以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

2.注重引领型的实践项目活动,由教师提出要求或示范,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师生换位”等形式组织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组织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利用本行业的企业资源,满足学生参观、实训的需要。

4.在模拟实训中按照企业环境打造“企业真实情境式”的分岗位、分角色轮岗实训,仿真财务和业务部门布局、岗位、传递程序、内部控制,模拟企业真实业务的处理过程,轮流担任会计专业各相关岗位角色循环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确各个岗位任务及各个岗位之间的内部牵制关系。

七、改革评价方法

引入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操作技能作为教学评价的基本标准,以综合职业技能考核为主线,建立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综合化。对理论部分的考核可采用开卷考的形式,要求学生“知道”或“了解”就行。对专业实训部分的考核内容应包括:实验纪律好坏,操作技能熟练程度,实验报告完成情况,对结果或问题的分析能力,探索创新精神等。考核具体方法是:可根据考核内容,分项量化,每次实验都评出一定分数,全实验课程结束核定总分。

2.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社会企业及学生本人都应成为评价主体。通过多元主体参与评价,把评价过程变成一种民主参与和交往的过程。

3.评价方式多样化。即可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智力因素评价与非智力因素评价相结合等。

八、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中还需要完善的几个方面

1.加强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目前,会计专业的职业学校教师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会计专业应届高校毕业生。他们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成长起来需要时间。二是社会招聘,包括各种财务会计从业人员,他们在取得教师资格后,以专职或兼职的形式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他们工作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口头表达能力不足,教育教学方法欠缺,也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与磨合。而企业会计人员中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大多是业务骨干,很难补充到职教师资队伍中来。目前职教中心安排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要求职业教师定期下企业到生产一线锻炼和学习,这为培养更多合格的职业教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学校和企业本应有许多合作点。然而,由于国家没有规定企业的育人责任或有关对企业承担作为实训基地的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往往是学校热,企业冷。还有由于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牵涉企业的商业秘密等,这给学生的实训或顶岗实习都增加了很多难度。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成立自己的校办企业,这样就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真实的企业业务,实现毕业和上岗的“零距离”。

3.完善习题库、试题库建设,完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我想,如果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分岗位教学与实训按以上设想进行尝试,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会有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实务操作能力也将大大提高。学生毕业后也一定会尽快适应会计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邹立君,唐玉凤.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技能.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篇10:企业会计岗位职责

2、根据业务部门申请,开具增值税发票;

3、文件归档、凭证管理等;

篇11:企业公司会计岗位职责

2.费用审核:公司各部门报销费用单据审核及凭证编制及登帐。

3.报表编制:负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成本分析表等报表的编制。

4.财务预算:协助经理进行财务预算。

5.税务申报:负责各项税务申报及负责发票的开收管理。

6.其他事项:负责各项工商事务的办理;负责会计档案整理与归档,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篇12:企业公司会计岗位职责

2、及时准确完成各项税务报表、申报、缴纳及相关作业处理;

3、开具发票及相关税务作业处理;

篇13: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人才,能力要求,综合素质

目前, 我国的会计行业按照严格意义上的工作性质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做会计的”, 即从事会计核算、会计信息的会计人员;二是“查会计的”, 包括注册会计师、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审计部门的审计人员、资产清算评估人员;三是“管会计的”, 也就是总会计师。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河北省及周边市区的多类企业进行了调查走访。通过对本次调查的整理汇总, 得出以下结论:

一、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要求

企业对本单位的会计人员需求普遍都在5个人以下, 只有少数的会计事务所才需要大量的会计人员, 而会计事务所在河北地区 (其他地区也如此) 的数目其实并不是很多, 按照推理, 社会上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应该不是很大, 那么社会上真正缺乏的会计人才是哪些?

经过认真分析总结此次问卷调查的结果, 我们认为当今社会上真正需求的是中高级会计的从业人员, 如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 当然少不了注册会计师。前者所说的中级会计师、高级会计师是职称, 它看重的是从事会计行业的工作经验, 所以必须具备一定年数的工作经验才可以得到职称;而注册会计师则是资格, 注册会计师虽然只要有大专学历就可以考, 但是其本身的难度很大, 所以每年能够得到该证书的人很少。根据这些数据的推测, 加之中国的发展在飞速地前进, 在未来十年里, 中高级会计人员, 特别是注册会计师的需求会有很大缺口。

二、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在不断的提高

(一) 证书

企业所要求的会计人员不再是有个会计证这么简单了, 因为有会计证的人实在太多。像这样的会计人才已不再看好, 现在的企业都是有一定的要求, 随着河北省经济的不断发展, 外资企业的大量进驻, 河北地区更需要一些面向国际化的会计人才。现在企业都看重中高会计师证, 特别是以下三种:

1、ACCA (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d certified auountants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 , 是英国本土六个会计师协会中最大的, 在英国有签字权, 在中国ACCA是没有签字权, 但因具有晋升优势而被看好。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分工明确, 多数是希望有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资格的, 这样有利于吸引客户。

2、中国的注册会计师考试 (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 简称CPA) 是一项被业内人士视为“不胜其难”的考试, 虽然我国已经举办了11次考试, 但是全国仅有7万余人取得了执业资格。

3、CAT (Certified Accounting Technician) 即国际注册《会计技师》资格认证, 从属于ACCA系列, 被人们喻为“国际型企业中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的摇篮”。加入WTO后的中国, 也亟需大量的这种国际化复合型中级财务管理专业人才。

(二) 学历

调查发现, 企业越来越看重会计人员的学历与专业水平, 有61%的受访者都希望或者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有本科或本科以上的学历。看来企业越来越重视高素质的人才, 而当今河北地区上一批的会计人员都是上一辈的老会计人员或大专文凭以内的居多, 高文凭的会计人员是比较少的, 随着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发, 很多老一辈的会计人员需要重新去学习。

(三) 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科技不断发展, 电脑的普及, 会计的事务也日益趋向电算化。财会电算化的发展和应用日新月异、迅猛无比, 它的应用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促进了现代企业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为整个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了基础;还能使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物资流、进行了标准化的管理, 尤其是如果现代企业使用了ERP产品, 将会通过计算机的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保护企业资产不流失, 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会计电算化还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 因此, 未来的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加强对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的培训, 使财会人员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不断提高操作技能;另一方面招聘专业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用于软件开发和维护, 并充实到财会人员队伍中。

三、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经验要求

企业对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最少要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大多数企业的理想选择。招聘新人时, 有36%的企业会考虑聘请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 但企业所真正想要的会计人员要求是要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有92%。也就是说, 应届毕业生要想顺利应聘成功, 就要努力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值, 可以通过在假期到企业单位上实习或顶岗实习的方式来弥补不足, 这样竞争力才会胜人一筹。

综上所述, 企业真正需要的是具有高学历、高证书的会计人才, 而社会上缺乏这样的人才;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和国际商务惯例的会计人才将倍受欢迎;能熟练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 最好是有专业会计电算化和计算机复合型人才被企业青睐;企业对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最少要有1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是大多数企业的理想选择。

参考文献

[1]、韩桂玲.浅谈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素质[J].现代经济信息, 2009 (2) .

[2]、许萍, 曲晓辉.高级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研究[J].当代财经, 2005 (11) .

篇14:企业会计员岗位职责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意义

前言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时代的迫切需求下,计算机终于应用于会计工作,实现了会计电算化,这是会计发展史上又一次重大革命,也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会计电算化提高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会计管理信息的能力、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1.会计电算化的意义

1.1 提高了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会计电算化的首要目标是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电算化。会计电算化系统极大的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数据的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⑵缩短了会计数据处理的周期,提高了会计数据的时效性,提供更高效及时的会计信息;⑶提高了会计数据处理的正确性和规范性,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质量。

1.2 提高了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会计核算电算化是会计电算化的基础,全面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则是会计电算化的主要目的。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为从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创造了条件;⑵为从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创造了条件;⑶为企业全面管理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可以带动或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1.3 推动了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会计电算化的产生和发展,使传统会计学理论和实践均收到影响,许多地方需要改革后,才能适应这一新的情况。电算化会计不仅使传统会计使用的介质、工具、簿记格式等形式发生了变化,而且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和方法,以及控制甚至管理制度都提出了相应的变化要求,并进一步涉及到会计学的理论问题,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1.4 会计电算化也反映出一些问题,促使研究和从业人员能思考对策,提高自身。表现有:一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采用计算机集中核算时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人工核算的工作量比较大;二核算作业不够精细化,核算作业的核算步骤、审核要点、判断尺度、整改要求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统一;还有如核算风险预警机制缺乏、系统功能的发挥不够、高素质的电算化人才缺乏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正常发展,而且使会计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核算工作,完善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操作,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2.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2.1 电算主管岗位

⑴负责组织、协调会计电算化工作;⑵根据事业需要制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⑶选定会计核算软件,合理配置硬件设备;⑷按照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会计电算化制度及管理措施;⑸负责制定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明确权限;⑹负责组织会计人员电算化知识学习与培训,提高会计电算化水平;⑺负责会计电算化工作检查,保证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正常运转。

2.2 系统管理员岗位

⑴按照电算主管的要求,根据财务软件的特点和本单位的财务要求,具体负责制定电算化工作实施方案;⑵根据会计制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会计科目体系、科目编码、科目名称及工资管理的基本代码;⑶管理电算化系统的日常工作,监督并保证系统有效安全、正常地运行;⑷按照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规定、设置系统各用户组的权限;⑸负责会计电算化数据备份、恢复、导入、导出、初始化处理工作;⑹负责系统软件、硬件的安全、维护工作,建立计算机病毒防护措施,及时消除系统运行故障,保障电算化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

2.3 系统操作员岗位

⑴负责对计算机记账后的数据进行审查、整理、分析;⑵负责会计报表设计和上报工作;⑶协助系统管理员设置、调整各用户组的权限;⑷根据设置的会计科目体系,设置科目及项目控制;⑸负责专项资金的立项及预算控制;⑹负责财务各类综合数据查询及数据发布工作。

2.4 数据复核岗位

⑴负责审查输入计算机的会计数据(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等)的合法性、正确性和完整性,拒绝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记账凭证登记入账;⑵负责会计数据的复核、记账、月结、年结等;⑶确保会计数据的及时生成、负责对打印输出的有关凭证、账表复核并签章确认。

2.5 数据录入员岗位

⑴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负责系统日常维护操作;⑵检查会计原始数据的审批手续,严格按照原始数据录入,录入完毕后进行自检核对;⑶根据审核后的原始凭证、打印会计凭证,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及预算部门、项目编码,做到摘要简明、数字准确、传递及时,编制记账凭证时应随机核查预算执行情况,对超预算支出有权予以拒编;⑷按照会计制度和会议基础工作规范化要求更正会计差错;⑸可进行数据查询工作,但不得进行数据复核操作;⑹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2.6 电算档案岗位

⑴负责保管采用光盘等介质存储的会计账簿及报表,做好防磁、防火、防潮、防盗等工作,重要的会计档案要双备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⑵要定期进行检查和复制,防止因损坏而丢失数据;⑶建立电算档案借阅手续,未经单位领导同意不得外借和拿出单位;借阅归还时要做认真检查。

结束语

如何使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职责更加科学符合实际,需要会计管理人员继续努力探索,通过制定科学的会计电算化岗位职责,使电算化在会计的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兴权.会计电算化工作中系统管理员岗位的分析与研究[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7,S1.

[2]王霞.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民营科技.2008,03.

[3]李文梅.略论会计电算化岗位的职责和权限[J].经营管理者.2009,08.

上一篇:舞阳钢厂销售部你所不知道的那些事下一篇:呼吁多读书的英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