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历年考研真题

2024-05-07

人大历年考研真题(通用6篇)

篇1:人大历年考研真题

人大法学考研历年综合课真题 [1991-2009] 09人大法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题

法理学 名词解释

立法体制 法的历史类型 法的适用 任意性规则 简答 法律原则在法的实施中的作用.中法史 名词解释

大清律例 明德慎罚 准五服以定罪 谘议局 简答 清末<十九信条>之内容

宪法 名词解释

制宪权 村民委员会 物质帮助权 宪法关系 简答 我国选举法的普遍性原则

刑法 名词解释

妨害公务罪 立功 从犯 假冒注册商标罪 简答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

诉讼法 名词解释

酌定不起诉 代表人诉讼 简答 1.刑事法律援助的范围.2.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民法 名词解释

隐私权 无名合同 权利质权 法定继承 简答:民事责任竟合及其法律后果

中国人民大学08年法学综合考试试题(部分地区)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法的体系 2.规范性解释 3.调整性法律关系 4.相对确定性规则

二、简答题

简述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中国法制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铸刑鼎 2.三法司 3.朝审 4.改法为律

二、简答题

简述《法经》的内容和地位 宪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民族自治地方 2.选区 3.行政法规 4.言论免责权

二、简答题

简述我国宪法监督体制 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假释

2.结果加重犯 3.遗弃罪 4.侵占罪

二、简答题

简述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的区别 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要式行为 2.侵权归责原则 3.简易交付 4.宅基地使用权

二、简答题

试述合同法定解除的产生条件 诉讼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刑事诉讼中止 2.申请执行时效

二、简答题

1.简述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简述民事诉讼诚信原则(部分地区)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限制解释

2、立法程序

3、法制

4、保护性法律关系

二、简答

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大理寺

2、六法全书

3、官当

4、礼法之争

二、简答

西汉文景时刑制改革 宪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结社自由

2、爱国统一战线

3、宪法惯例

4、自治条例

二、简答

国家主席的主要职权 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附条件民事行为

2、一般人格权

3、侵权损害赔偿

4、违约金

二、简答

简述物权法定原则 诉讼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无罪推定原则

2、行为保全

二、简答

1、暂与监外执行的适用

2、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 刑法部分

一、名词解释

1、累犯

2、挪用公款罪

3、想象竞合

4、交通肇事罪

二、简答

教唆犯的处罚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2007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法学综合 法制史 名词解释

九刑

秋审

唐六典

廷尉 简答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民法 名词解释

无权代理

保护作品完整权(还有两个暂时想不起来了)简答

担保物权的特征 诉讼法 简答 中间诉讼 保释 简答

刑事诉讼中不起诉的情形? 民事诉讼中诉讼终止的情形?

法理学

一、名词解释

1.系统解释 2.法系 3.规范性法律文件 4.法的制定

二、简答

简述法律意识与法的关系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特别行政区 2.宪法性法律 3.人身自由权 4.民族自治机关

二、简答

简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法制史

一、名词解释

1.廷尉 2.《唐六典》3.朝审 4.九刑

二、简答

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刑法

一、名词解释

1.主犯 2.剥夺政治权利 3.侵犯著作权罪 4.强迫职工劳动罪

二、简答

我国刑法关于死刑核准权的规定 民法

一、名词解释

1.代位权 2保护作品完整权 3.无权代理 4.共同危险行为

二、简答

简述担保物权的特点 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 1.保释 2.中间判决

二、简答

1.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 2.民事执行终结的情形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课试题

法理学

法的价值 法的适用 法律原则 学理解释 法与国家权力的联系 法制史

保辜 六杀

内乱 法部

简述<钦定宪法大纲>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宪法 宪法渊源 自治条例 宗教信仰自由 行政区划 简述我国中央人民政府对特别行政区行驶的权利 刑法

犯罪对象 自首 犯罪中止 抢劫罪 简述附加刑的种类和内容 民法

请求权 预期违约 物权法定原则 署名权 简述共同侵权行为概念和责任分配 诉讼法

直接言辞原则 诉讼和解 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简述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答辩

2005年人大法学综合课试卷 法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的历史类型

2、立法技术

3、法规清理

4、法律事实

二、简答(10分)简述法律调整的过程。中国法制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五听

2、录囚

3、大清新刑律

4、领事裁判权

二、简答(10分)

简述“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出礼则入刑”的含义。宪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地方性法规

2、宪法解释

3、国家结构形式

4、人大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

二、简答(10分)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主要区别。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正当防卫

2、时效中断

3、假释

4、职务侵占罪

二、简答(10分)

简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民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双方代理

2、人格

3、合同解除

4、职务发明

二、简答(10分)

简述我国物权法基本原则。诉讼法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2、刑事简易程序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民事举证责任倒置情形。

2、简述补充侦查概念及其种类。

2004年人大法学综合考研试题 法理学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监督 2.法律解释 3.立法程序 4.保护性法律关系

二、简答:(10分)

简述社会主义法和民主政治的关系。

中国法制史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圜土 2.出入人罪 3.通政使司 4.刑名幕友

二、简答:(10分)

简述从法经《具律》到隋唐律《名例律》的发展演变过程。

宪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宪法惯例 2.违宪司法审查 3.言论免责权 4.国务院

二、简答:(10分)

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预备犯 2.特别累犯 3.牵连犯 4.重大责任事故罪

二、简答:(10分)

简述犯罪不作为的概念和构成条件。

民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2.质押 3.代书遗嘱 4.邻接权

二、简答:(10分)

简述合同法对缔约过失责任的规定。诉讼法部分:(3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1.涉外财产保全 2.补充侦查

二、简答:(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民事诉讼中的缺席判决。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公开审判。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卷 民法30分

一、名词解释3*3 1.合伙

2.无权代理 3.诉讼时效

二、简答题

1.简述合同法关于格式条款的规定

2.简述抵押权的特征 法理学30分

一、名词解释(3*3)1.立法程序 2.法典编纂 3.法律推理

二、简答题

1.简述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那些原则(10分)2.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11分)中国法制史 30分

一、名词解释3*3 1.爰书 2.六脏 3.京察

二、简答题

1.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2.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宪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特别行政区制度 2.选区

3.总理负责制

二、简答题

1.简述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和补缺制度(10分)2.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11分)刑法 25

一、名词解释3*3 1.罪刑法定 2.没收财产 3.抢夺罪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0分)2.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11分)诉讼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诉讼代表人 2.代位申请执行 3.刑事诉讼管辖

二、简答题

1.简述诉讼财产保全(10分)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11分)

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综合试卷二 法理学30分

一、名词解释(3*3)1.立法程序 2.法典编纂 3.法律推理

二、简答题

1.简述确定法的效力等级通常应遵循那些原则(10分)2.简要回答违法的构成要件(11分)中国法制史 30分

一、名词解释3*3 1.爰书 2.六脏 3.京察

二、简答题

1.简述《法经》的主要篇目和内容(10分)2.简述《大清新刑律》确立的刑罚体系(11分)宪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特别行政区制度 2.选区

3.总理负责制

二、简答题

1.简述国家主席当选的条件和补缺制度(10分)2.简述我国公民人身自由的主要内容(11分)刑法 25

一、名词解释3*3 1.罪刑法定 2.没收财产 3.抢夺罪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10分)2.简述贪污罪的构成特征(11分)诉讼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诉讼代表人 2.代位申请执行 3.刑事诉讼管辖

二、简答题

1.简述诉讼财产保全(10分)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11分)

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入学综合试卷

中国法制史 25分 一,填空题1*4 1,西周“九刑”,一指墨、劓、非、宫、大辟及流、————、鞭、赎等九种刑罚。2,“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出自———。

3,元初把境内居民分为高下四等,依次为:蒙古族人,色目人,汉人和———。4,清代仿效《明会典》编定《清会典》,计有康熙、雍正、乾隆、———、光绪五部会典。二,单项选择2*5 1,“十恶”首次规定于()。A,《晋律》 B,《开皇律》 C,《唐律》 D,《北齐律》 2,“八议”首次规定于()。A,《晋律》 B,《曹魏律 》C,《北齐律》D,《唐律》 3,“名例律”首次规定于()。A,《晋律》 B,《北魏律 》C,《北齐律》D,《唐律》 4,元代中央司法机关中,取代大理寺主持审判的机构是()。A,大宗正府 B,宣政院 C,御史台 D,刑部 5,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

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 三,判断题1*5 1,西周中央司法审判机关称为司寇(或大司寇)--------2,汉武帝时凡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的,依《左官律》给予刑事处罚。------3,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4,朱元璋修定的《明大诰》共四编。------5,《大清现行刑律》分总则和分则两编,后附《暂行章程》五条。------答案:一,扑,《唐律疏议》,南人,嘉庆

二,B,B,C,A,A

三,/,/,X,/,X 四,名词解释3*2 1,《宋刑统》 2,九卿“圆审” 宪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3 1,言论自由 2,宪法结构 3,议会制

二,简答题8*2 1,公民受教育权的基本特征

2,国务院总理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关系 刑法 25 一,名词解释3*3 1,犯罪故意 2,连续犯 3,玩忽职守罪 二,简答题8*2 1,简述犯罪的不作为

2,简述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构成特征 民法 25分

一,解释下列概念 3*3 1,提存 2,遗赠

3,同时履行抗辩权 二,简答题8*2 1,简述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和效力 2,简述财产所有权的民法保护 诉讼法 25分 一,名词解释3*4 1,管辖权的转移 2,执行异议 3,立案监督 4,自诉案件

二,简答题(6+7=13)

1,简述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 2,简述讯问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01综合 中法史:

一,解释下列名词(3*3)

1,禁榷 2,凌迟 3,厂卫 二,填空(1分*6题)

1,西周时期把过失犯罪称为_____,故意犯罪称为_____.2,《晋律》又称_____或______.3,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司法审判采用_____级_____审的体制。三,单项选择(1分*3题)

1,汉《九章律》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____等三篇。

A,盗贼

B,户

C,杂律

D,吏律 2,廷杖制度盛行于____时期。

A,唐朝

B,宋朝

C,秦朝

D,明朝

3,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____时期。

A,土地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新中国成立时期

四,简述《唐律》中“十恶”制度的主要内容。(7分)宪法:

一,名词解释(3*3)

1,联邦制

2,行政区划

3,选民 二,简答题(8*2题)

1,简述我国宪法对公民个人财产权的保障。

2,简述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条件和制定程序。刑法:

一,名词解释(3*3)

1,过于自信的过失 2,结合犯

3,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二,简答题(8分*2题)

1,简述数罪并罚的几种不同情况。2,简述诈骗罪的构成特征。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2分*5题)

1,人民调解委员会 2,先予执行 3,委托调查 4,提起公诉 5,辩护 二,简答题(5分*3提)

1,简述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调解达成协议后可以不制作调解书的几种情况。2,简述人民法院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刑事案件种类。3,简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审刑事判决的种类。

00综合 中法史:

一,判断题(1分*5题)

1,商代前期在继承上实行“兄终弟及”制度。

2,邓析综合各国法律,编成刑书刻在竹简上,称为“竹刑”。3,汉武帝时官吏私自到诸侯国任官,依《左官律》给予刑罚。4,在朝堂之上杖责大臣的“廷杖”制度盛行于清朝。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称“袁记约法”。二,单项选择(1分*2题)1,“重罪十条”首次规定于____

A,《北齐律》 B,《魏律》 C,《唐律》 D,《晋律》 2,清末官制改革将大理寺改为____

A,大理院

B,刑部

C,法部

D,最高法院 三,多项选择(2*2)

1,西周时司法制度中的“五听”包括:

A,辞听 B,色听

C,耳听

D,心听 2,清代秋审结果包括:

A,情实 B,缓决

C,可衿

D,可疑 四,名词解释(3*3)1,“八议” 2,《唐律》 3,《明大诰》 五,简答题(5分)

简述《宋刑统》的结构特点。宪法: 一,名词解释(3*3)

1,言论免责权

2,宪法惯例

3,自治条例 二,填空题(1分*10)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 和_____.2,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有休息的权利。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____选出的代表组成。4,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____的决定。5,全国人大举行会议的时候,选举____主持会议。

6,国家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大补选,在补选以前,由____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______,是______。三,简答题(6分)

简述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地位。刑法:

一,名词解释(3*3)

1,犯罪构成2,牵连犯

3,受贿罪 二,简答题(8*2题)

1,简述罪刑法定原则在刑法中的体现。2,简述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特征。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3*4题)

1,犯罪嫌疑人 2,上诉不加刑

3,集团诉讼

4,先予执行 二,简答题(13分)

1,简述刑事诉讼中的不起诉制度。(7分)2,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共同诉讼。(6分)

99综合 宪法:

一,名词解释(3*3)

1,选举制度

2,结社自由

3,民族自治地方 二,填空(1*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____或者____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取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国务院有权撤销或者改变各部,委发布的不适当的命令,____和____。3,在直接选举中,选民____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4,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____,监督和管理。三,简答题(5分*2题)

1,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2,宪法关系及其特点。刑法:

一,判断题(1分*5)

1,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犯罪。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没收财产以前犯罪分子所负的债务,需要以没收的财产偿还的,应当偿还。5,告诉才处理案件的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二,填空题(1*10)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刑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

2,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

3,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4,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

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5,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

。6,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可以并处

。7,犯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的规定处罚。

8,假冒注册商标罪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9,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又出卖的,依照

定罪处罚。10,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的,不是行贿。三,简答题(5分*2题)

1,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对象。2,挪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中法史:

一,解释下列名词(3*3)

1,典卖

2,十九信条

3,“五•四指示” 二,单项选择(2*2)

1,西周时期,实行的婚姻制度。

A,一夫多妻制

B,一夫多妾制

C,一夫一妻制

D,嫡长子继承制 2,《易笞条例》是

时期制定的恢复笞刑的单行法规。

A,三国两晋南北朝 B,明朝洪武

C,清朝雍正

D,北洋政府 三,多项选择(2分*3题)

1,春秋战国时期公布成文法运动的成果包括

等。

A,铸刑书

B,约法三章

C,竹刑

D,铸刑鼎

E,《法经》 2,按唐律的规定,“十恶”重罪包括

等严重犯罪。

A,谋反

B,谋大逆

C,通行饮食

D,大不敬

E,不义 3,在国民党“六法”体系中,有基本法典的法律部分有。

A,宪法 B,民法

C,民事诉讼法

D,刑法

E,刑事诉讼法 四,简答题(6分)

简要说明唐律中关于“化外人”犯罪的规定。诉讼法:

一,名词解释(3分*4题)

1,侦查终结

2,延期审理

3,公示催告程序

4,暂缓执行 二,简答题(13分)

1,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7分)

2,简述第二审人民法院对民事上诉案件的处理方法。(6分)98综合 宪法: 一,名词解释(3*3)

1,特别行政区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言论自由 二,填空(1*6)

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设立的审计机关在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

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和

不受法律追究。3,我国现行宪法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

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经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以上多数通过,才能修改。三,简答题(5*2题)

1,如何理解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2,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中法史:

一,解释下列名词(3*3)

1,眚

2,丁忧

3,会审公廨 二,单项选择(2*2)

1,秦朝时适用

等残酷的刑罚。

A,凌迟

B,具五刑

C,刺配

D,戮尸 2,在清代,可以处理满人诉讼。

A,审刑院

B,理藩院

C,大宗正府

D,内务府慎刑司 三,多项选择(2*3题)

1,唐律规定的保护官僚贵族特权的制度包括。

A,请

B,赎

C,官当

D,自首减罪 2,明代的特务机构包括。

A,司礼监

B,东厂

C,内行厂

D,步军统领衙门 3,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原则是。

A,依靠贫雇农

B,团结中农

C,正确对待地主富农

D,保护工商业者 四,简答题(6分)

简述西周时期司法诉讼中的“五听”制度。刑法:

一,填空题(10分)

1,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 损失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

内犯罪的,也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4,刑罚的,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5,拘役的期限,为

以上6个月以下。

6,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

。7,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

。8,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牢固的犯罪组织,是。

9,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

10,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财物或者

盗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判断题(5分)1,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2,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3,对于累犯,不得假释。

4,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不负刑事责任。5,任何犯罪的既遂,都应以犯罪结果是否发生作为判断标准。三,简答题(5分*2题)

1,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2,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诉讼法:

1,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3分)2,民诉中的回避问题应当由谁决定。(3分)

3,民诉中的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哪些人作为诉讼代理人。(3分)4,民诉法要求起诉状应当写明哪些事项。(3分)

5,人民法院对哪些被告人可以指定辩护律师,对哪些被告人应当指定辩护律师。(4分)6,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哪些规定。(3分)7,合议庭对刑事案件进行评议后应作出哪些判决。(3分)8,人民法院对哪些刑事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3分)

中国人民大学1997硕士入学综合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律思想史、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

本考题共分5个部分。每部分25分,考生只答其中4个部分。除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专业考生要注意各部分后面的要求外,其他专业考生任选4部分。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简要回答下题(共6分)

简述清末修律过程中对刑法的修订。

二、解释下列名词(每小题3分,共9分)1. 城旦舂 2. 左官律 3. 三司推事

三、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4分)1.《宋刑统》中正式规定了。

A.凌迟刑

B.腰斩刑 C.折杖法

D.充军刑 2.明代的刑部是中央

机构。

A.主审

B.司法行政

C.复核

D.监察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6分)

1.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基础上增加

等篇而成,故称《九章律》。A.户律

B.兴律

C.金布律 D.厩律 2.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重要宪法文件有

等。

A.临时约法

B.袁记约法

C.天坛宪草 D.贿选宪法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

。A.保护民族工商业 B.实行减减息

C.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

D.没收官僚资本 宪法(宪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刚性宪法

自治条例

总统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

、或者以其他形式

土地。土地

权可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2.国务院实行

负责制。

三、简答题(第1小题6分,第2小题5分,共11分)1. 怎样保障我国宪法的实施?

2.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民法(民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判断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注明“正确”或“错误”(每小题1分,共5分)1. 有限责任公司必须由五人以上组成。()2. 合同无效,为其设立的担保自然无效。()3. 专利权人只能是发明人。()4. 支票是资本证券。()

5. 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原因都是当事人主观意志以外的客观情况。()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8分)1. 除斥期间 2. 继受取得 3. 招标 4. 提单

三、简述题(每题6分,共12分)

1.简述著作权的内容。

2.简述抵押权与质权的区别。诉讼法(诉讼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1. 民事诉讼中专属管辖包括哪些案件?(3分)2. 民事诉讼中对哪些案件可行予执行?(3分)3. 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条件?(3分)4. 民事诉讼中不宜分开审理的案件。(3分)5. 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案件。(3分)6. 刑事诉讼中保证人的条件。(3分)7. 哪些人不能担任辩护人。(3分)

8. 违反哪些法定诉讼程序刑事案件要重新审判。(4分)刑法(刑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4分)

1.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2.对于犯罪情节轻微的,可以免予刑事处分。3.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4.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

销售的,是销赃罪。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在()内打“√”,错误的请在()内打“×”,每题1分,共5分)。1. 已满14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2. 对于主犯,应当从重处罚。()

3. 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4. 国家工作人员犯诬陷罪的,从重处罚。()5. 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的,以包庇罪论处。()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 试述缓刑与假释的异同。

2. 试述抢劫罪与抢夺罪的异同。

中国人民大学1996硕士入学综合考试试题

招生专业:法学理论、法律思想史、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经济法

本考题共分5个部分。每部分25分,考生只答其中4个部分。除法制史、宪法、刑法、民法、诉讼法专业考生要注意各部分后面的要求外,其他专业考生任选4部分。中国法制史(法制史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简述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6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9分)1. 公罪 2. 恶逆 3. 管制

三、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分)

1.“亲亲得相首匿”制度正式形成于

。A.唐太宗 B.魏明帝 C.汉宣帝

2.清朝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是

。A.提刑司 B.刑部 C.大理寺

四、多项选择(每题1分,共3分)1. 清初主要立法指导思想是()()()()。

A.重典治国 B.满汉分治

C.详译明律

D.参与国制 2. 秦朝的徒刑有()()()()等若干种。

A.城旦舂

B.劓

C.斩左趾

D.隶臣妾 3. 南京国民政府颁行的民法典除总则编外,还包括()()()()等篇目。A.继承编 B.亲属编

C.物权编

D.债权编

五、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中填入“对”或“错”,每题1分,共3分)1.《法经》的制定者是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2.“张杜律”是晋律的别称。()3.《宋刑统》中正式规定了凌迟刑。()宪法(宪法专业考和生不答此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宪法关系

宪法解释

自治条例

议会内阁制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题2分,共10分)1. 美国和英国都实行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模式。()2. 随着阶段的国家的产生,宪法也就同时产生了。()

3. 根据我国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县、自治区、市、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为三年。()4. 我国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5.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修改宪法的职权。()

三、简答(5分)

试述我国地方制度的主要特点。民法(民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问答题(15分)

试述保证的概念并说明保证合同中的一般保证与连带责任保证的异同。(15分)

二、解释概念(第个5分,共10分)1. 弛名商标 2. 国有独资公司

诉讼法(诉讼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什么是公诉?什么是自诉?(6分)

二、刑事诉讼法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哪些第一审刑事案件?(5分)

三、刑事诉讼法规定哪些人有上诉权?(4分)

四、简述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与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何区别?(6分)

五、名词解释

督促程序(2分)

执行回转(2分)刑法(刑法专业考生不答此部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过失犯罪,才负刑事责任。2.对于预备犯,可以

处罚。3.管制的期限为。

4.破坏集体生产罪是出于

目的。5.破坏军人婚姻罪是指。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每题1分,共5分)1. 犯罪中止不可能发生在犯罪的预备阶段。()

2. 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都以危害结果的发生作为犯罪既遂的构成要件。()3. 李某因犯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缓刑5个月。()4. 罪犯张某捏造犯罪事实并向刑罚执行机关告发,意图陷害在同一监狱内服刑的罪犯李某,张某的行为构成诬告陷害罪。()

5.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既包括交通运输人员,也包括非交通运输人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 共同犯罪形式的划分有哪几种方法?

2. 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条件是什么? 1995年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

封建制“五刑”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二、名词解释

1、厂卫

2、三赦之法

3、化外人

三、选择填空

1、《法经》的制定者是

时期的。a.战国 商鞅 b.战国 李悝 c.春秋 李悝

2、时期司法改革过程中将 改为法部。a.清初 大理寺 b.唐初 刑部

c.清末 刑部

四、单项填空

1、管制刑首创于

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宪法文件是

时期颁布的。

3、“九章律”是在 六篇基础上增加

、三篇而成的。

五、判断

1、西周时期幼年人犯罪可减免刑罚。()

2、晋律首次将“八议”入律。()

3、官当制度始于唐代。()宪法

一、名词解释

1、民族自治地方

2、地方性法规

3、宪法法院

二、判断

1、我国的立法机关有权修改宪法。()

2、我国有权解释宪法的机关为全国人大。()

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可以不是全国人大代表。()

4、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不得兼任任何职务。()

5、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选出的代表组成。()

三、简答

试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权。刑法

一、填空题

1、已满14岁不满18岁的人犯罪,应当

处罚。

2、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3、犯罪分子具有刑法规定的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4、以

方法劫取公私财物的,构成抢劫罪。

5、诽谤罪,是指,公然损害他人的名誉、人格的行为。

二、判断题

1、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的刑法。()

2、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3、对累犯不适用缓刑。()

4、虐待罪的主体,是指任何达到法定年龄,具有责任能力的人。()

5、犯罪分子盗窃财物后,又进行销赃的,应定盗窃罪和销赃罪,实行数罪并罚。()

三、简答题

1、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是什么?

2、贪污罪和盗窃罪有哪些区别。民法

一、填空题

1、对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行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2、对

或者 的民事行为,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变更。

3、遗产分制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

4、著作权法所称创作,指直接产生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

二、判断

1、合伙人对合伙经营的亏损额,对外按照出资比例承担偿还责任。()

2、作品只有在发表后,作者才享有著作权。()

3、拾得物在拾得人保管期间发生毁损、灭失的,拾得人应承担民事责任。()

4、合同中对履行地点约定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应在接受给付一方的所在地履行。()

三、简述题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无效民事行为有哪些?

2、抵押权民留置权有何区别?

四、名词解释

1、优先股

2、注册商标的续展

3、除斥期间

4、遗赠扶养协议 诉讼法

一、填空题

1、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

人民法院管辖。

2、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的期间提出。

3、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

的,有权提起诉讼。

4、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对

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

5、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

二、简答题

1、简述财产保全与先予执行二者的区别。

2、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执行根据,分为几种。

3、刑事侦查是指什么?

4、刑事诉讼中的回避问题,应当由哪些人员或者机构决定?

5、人民检察院对被告人提起公诉的条件是什么?

6、刑事诉讼法规定有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 1994年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是什么?

二、解释下列名词

1、五听

2、重罪十条

3、大理寺

三、填空

1、西周时期婚姻大礼依次是

,问名,纳征、请期、亲迎。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官方起草的民法草案是

年完成的。

四、选择题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

①公元前476年 ②公元前536年 ③公元前221年

2、“折杖法“是()代的刑罚制度。①唐 ②明 ③宋

3、北洋政府时期制定的第一部宪法草案是()。①五五宪草

②天坛宪草

③中华民国约法

五、判断正误

1、禹刑是中国最早的法典。()

2、大清新刑律是中国第一部正式施行的刑法典。()

3、马锡五审判方式形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宪法

一、名词解释

1、人民民主专政

2、一国两制

3、议会内阁制

二、判断

1、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闭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我国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3、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

4、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年满55周岁的我国公民可以被选为国家主席、副主席。()

5、我国除乡、民族乡、镇以外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均已改为5年。

三、简答

我国自54年宪法制定以来,除整体修改外还进行过几次部分修改,并请说出年份。刑法

一、填空题

1、精神病人在 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2、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有。

3、脱逃罪的主体是依法被

分子。

4、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的,构成销赃罪。

二、名词解释

1、从犯

2、过失犯罪

三、简答题

1、我国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2、贪污罪与盗窃罪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重婚罪? 诉讼法

1、审判哪些案件应当有辩护人参加?

2、什么是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3、刑事诉讼中哪些人有提出上诉的权利?

4、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分为几种?

5、简速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民法

一、填空题

1、没有

的义务,未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或者

,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出的必要费用。

2、诉讼时效因

、或者

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

3、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

、、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和

等费用。

二、判断

1、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产品制造者应首先承担民事责任。()

2、公民个人著作权中的作品使用权和获取报酬权可以继承。()

3、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在确定其承担民事责任方面适用错责任原则。()

三、解释下列概念

1、公平责任

2、有限责任公司

3、社会团体法人

四、简述题

1、简述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2、简述用益物权的拟定并举例说明。

1993年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人民代表大会制

2、民族区域自治制

3、特别行政区

二、判断

1、全国人大有权修改宪法,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

2、我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

3、英国只有根本法意义上的宪法,而没有部门法意义上的宪法。()

4、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的区别在于,前者有书面的宪法文件,后者没有书面的宪法文件。()

5、宪法变迁是指一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变化过程。()

三、简答

现行宪法规定哪些人员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民法

一、填空

1、民事活动应当遵循

、、、的原则。

2、合伙的债务,由合伙人按照

或者

以各自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3、涉外遗产继承中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

法律,不动产适用

法律。

二、判断

1、合同对专利申请权没有约定的,完成发明创造的当事人享有申请权。()

2、承担民事责任,应以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为前提条件。()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委托代理关系终止的原因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不当得利,并指出其法律后果。

四、名词解释

1、人格权

2、相邻权

3、诉讼时效中断 刑法

一、填空题

1、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有、、、。

2、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外,为

以下。

3、共同犯罪是指

犯罪。

4、为了犯罪,是犯罪预备。

5、,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二、判断题

1、盗窃犯将自己盗窃的赃物拿去出卖,构成销赃罪。()

2、脱逃罪的主体只能是被依法逮捕、关押的犯罪分子。()

3、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4、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表现形式有犯罪的作为和犯罪的不作为。()

5、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三、简答题

1、过失犯罪的概念与种类。

2、贪污罪与盗窃罪的区别。诉讼法

1、依法有哪些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

2、什么是有罪证据与无罪证据?

3、免予起诉与不起诉有什么不同?

4、民事诉讼中的回避问题由谁决定?

5、有哪些人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

6、民事诉讼中的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题

近代中国制定过哪几部刑律或刑法典(含草案)?

二、名词

1、出礼入刑

2、化外人

3、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纳领

三、填空

1、八议入律始于

律。

2、九章律除盗、贼、囚、捕、杂、具六律外,还增加了

律、律、律。

3、清末颁行的两个宪法文件是

和。

四、正误判断

1、《法经》为商鞅所著。()

2、约法三章是刘邦即皇帝位后提出的。()

五、选择

1、《中华民国民法》是(①南京临时政府 ②北洋政府 ③南京国民政府)颁布的。

2、“周有乱政而作(①汤 ②九 ③吕)刑” 1992年 宪法

1、在中国,谁有权解释宪法?在美国,谁有权解释宪法?

2、什么叫做民族自决权?什么叫做民族区域自治?

3、乡人民代表大会的主席团有什么作用?

4、我国的哪些土地属国家所有?哪些土地属集体所有?

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是怎样的?它的图案包括什么象征性的政治内容? 中国法制史 ㈠简答

《中英南京条约》何时签订?主要内容有哪些? ㈡名词

1、出入人罪

2、洗冤集录

3、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㈢填空

1、“刑法志”是

朝的创始的。

2、《开皇律》是

朝的 皇帝颁布的。

3、“会典”开始创立于

朝。㈣判断

1、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始自战国时期。()

2、中国正式颁布第一个民法典是在北洋政府时期。()㈤选择

1、中国古代法典编纂按六部分自始于(①唐朝 ②明朝 ③清朝)

2、中近代法律制度采用六法体系始于(①清末 ②北洋政府 ③南京国民政府)民法

㈠判断正误

1、一物之上只能存在一个物权。()

2、法人的有限责任是指法人仅对部分债务负责。()

3、合同一方移转债权或债务给第三人,须经合同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

4、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不影响当事人要求赔偿损失的权利。()

5、版权就是出版权。()㈡简述下列各组概念之间的区别

1、遗拾物和埋藏物

2、遗赠和赠与

3、社团法人和财团法人

4、诺成合同和实践合同 刑法 ㈠、填空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

2、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

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3、死刑只适用于

的犯罪分子。

4、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

5、追诉期限从

起计算。

6、以

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构成妨害公务罪。㈡、简释概念

1、共同犯罪

2、刑罚目的

3、强奸妇女罪 ㈢简答题

1、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2、抢劫罪与抢夺罪有哪些主要区别? 诉讼法 ㈠填空题

1、公民、法人和

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2、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

证据。

3、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

4、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5、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的判决,不得申请再审。㈡简释

1、专属管辖

2、执行回转

3、什么是刑事诉讼法?

4、什么是侦查?

5、什么是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6、哪些案件依法不公开审理? 1991年 宪法

一、名词解释

1、国家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国家元首

4、两审终审制

二、填空

1、、和

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

计划相适应。

3、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包括

者、者和

者。

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任何由于拥护正义事业、参加和平运动、进行科学工作而受到迫害的外国人,给予庇护的权利。()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4、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四、选择填空

1、我国宪法规定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是()。

⑴国务院 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⑶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⑷全国人大常委会

2、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机关是()。

⑴国务院 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⑶最高人民法院 ⑷全国人大常委会

3、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侯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的()。

⑴三分之一 ⑵二分之一 ⑶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⑷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4、我国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负责。

⑴本级人民正义⑵上一级审计机关⑶平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审计机关⑷国务院总理

五、简答题 如何正确全面理解宪法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 中国法制史

一、简答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在性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二、名词简释

1、奴隶制时代的五刑

2、约法三章

3、新民主义三大经济纲领

三、填空

1、《法经》是战国时期

国的 著的。

2、“具律”正式改为“名例律”始于

律。3、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召开了

大会,通过了一部根本法,名为。

四、正误判断

1、“春秋决狱”始于东汉。()

2、《大清新刑律》是中国近代颁布并正式施行的第一部专门化的刑法典。()

五、选择

1、“官当制度”开始于

时期。(①汉朝 ②南北朝 ③唐朝)

2、中国近代正式颁布施行第一部民法典是

政府。(①清朝政府 ②北洋政府③南京国民政府)刑法

一、填空题

1、犯罪的三个特征是

、、。

2、犯罪未遂的特征是

、、。

3、对于累犯,应当

处罚。

4、有期徒刑的期限为

以上

以下。

5、缓刑的适用对象是。

二、判断题

1、在犯罪着手以后,自动中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2、主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3、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4、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5、加重处罚是在法定最高刑以上判刑。()

三、简答题

1、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别是什么?

2、妨害公务罪的特征是什么? 民法

一、简述担保物权的种类及其特征。

二、名词解释

1、法律事实

2、著作权的合理使用

三、填空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将民事权利作如下分类: ①

四、选择答案

1、某画家画张三人体,并约定不得将作品发表,但画家擅自将作品展览。画家侵犯了张三的:()a.肖像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著作权

2、养子女在继承的养父母的遗产以后:()

a.还能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 b.不能再继承其生父母的遗产。诉讼法

一、填空

1、刑事诉讼中的诉讼参与人是指。

2、中级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是。

二、名词解释

1、刑事拘留

2、处分原则

3、留置送达

三、简答题

1、根据刑诉法规定有哪些情形不追究刑事责任?

2、简述执行措施的种类。(民诉)

篇2:人大历年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消费者

2、强制性标准

3、谢尔曼法

4、商业银行

5、土地增值税

6、法人财产权

二、简答题

1、简述反垄断适用除外的情形

2、简述政府定价的范围

3、简述税收强制与税收保全的区别

三、论述题

试论述企业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

2011年人民大学经济法专业复试笔试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国有企业

2、生产许可证

3、决算

4、别除权

二、简答题

1、简述反垄断的性质和地位

2、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的经营者义务

三、论述题

1、论述经济法理念对经济立法的指导作用

2、财政法在缩短城乡、贫富方面的作用和制度完善

经济法的面试题目: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消费者的定义,以及你对这个定义的评析

经济法和商法的关系、经济法与社会法的关系,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国有企业民营化的浪潮

破产重组、商业贿赂、企业设立原则。简述商业贿赂。商业贿赂的危害。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对商业贿赂的规定。

市场竞争法编制体例、合作社、反不正当竞争行为

篇3:人大历年考研真题

关键词:真题,四、六级,考试,捷径

广大考生如何备考英语四、六级考试?巧用历年真题就是最好捷径之一。那么, 该如何利用真题来增强知识积累, 提高作战技巧, 取得最佳复习效果呢?且看:

一、英语四、六级真题的重要性

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们具有以下特点:

(一) 权威性与稳定性

真题, 是指真正在历次四、六级考试中出现过的原题。真题是命题组根据全体考生人才培养目标、现有学生知识水平及国际化要求综合研究、斟酌、裁定的结果, 严格意义上讲, “全真模拟题”与真题是有一定差距的, 不能等同于真题。因此, 真题较其他模拟题测试水平相对稳定, 具有最强的权威性。

(二) 针对性与目的性

熟悉历年真题题型与分值分布, 掌握出题思路、方向、重点, 全面把握复习要点, 做到有的放矢, 提高复习效率。做历年真题, 总结错题、检测自己的薄弱环节。更重要的是做完真题后, 先整理和分析错题类型, 然后根据自己整理的错题知识点, 重点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

(三) 检测性与指导性

用真题最能检验考生真实知识水平。真题经典的语法试题、优美的常用句子, 以及整齐的句型都可以作为背诵的题材。比如反复练习听力部分一箭双雕, 一方面迅速提高听力, 另一方面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比如词汇, 要弄懂学透, 也许今年出现在阅读中, 明年就能在翻译和完型上见到;比如含金量很高的句式、句型, 可以“转移”使用到写作部分。

二、备考中真题的使用策略

若能认真研究历年的考试真题, 了解出题思路、考点、特点, 把基础知识融会贯通, 对提高考试成绩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那么, 怎样才能使一套真题“物尽其用”呢?可从题型词汇、听力、阅读、完型填空、写作与翻译等方面一一进行研究。

(一) 词汇部分

学习目标:熟悉和掌握真题中的所有新、旧词汇。

真题考过的高频词汇, 学习要求是精益求精, 融会贯通, 与四、六级词汇背诵相结合, 每套至少研究半个月, 边记单词边做真题。重点记忆四、六级词汇的核心含义即真题中考过的含义。态度要认真, 做题时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和词组先按照考试的情境要求做出自己的答案 (哪怕是有“蒙”的成分) , 最好用圈圈做好标示。事后核对答案, 分析错误的原因。记住典型的例句, 认真总结弄懂弄透, 然后逐个记忆。词汇复习需要艰涩的反复强化过程, 万事开头难, 贵在坚持。

(二) 听力部分

学习目标:学习听力和增进口语表达双管齐下, 齐头并进。

听力部分测试是四、六级的考试重点, 最令考生们头痛。听力备考需要长时间积累。大家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 做完第一遍真题后要在熟悉各个知识点之后, 仔细研究出题的形式, 看老师出题的思路。

听力备考可以分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第一, 将没有听清楚明白或者“蒙”的题目标注出来;第二, 仔细研究没有听懂或听清楚的地方, 仔细分析、核对第一次标注的答案;第三, 对照原文一五一十地查漏补缺, 既可以锻炼听力, 亦可提高口语能力, 一举两得。

(三) 阅读部分

学习目标:多做练习, 掌握出题角度与特点, 提高应试技巧, 做到“无招胜有招”。

第一, 做题。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过程, 每天坚持做3~5篇。做第一遍时严格按考试时间要求完成, 以便能掌握自己的做题速度, 感受考试时的压力。全部细读琢磨几轮历年真题, 多朗读、记忆文章内容, 可以增加语感。第二, 认真核对答案。精读文本, 把每个单词、每句话都弄懂。第三, 关注考试细节。题目中时间、地点、人物、数量词等都应该立即做出标记, 这些词都是文章的路标, 很可能就是出题点, 根据这些路标很容易找到题目在文章中对应的答案位置。

(四) 综合和完型填空题型

学习目标:了解和掌握所有选项含义, 培养语感更重要。

综合部分完形填空基本上是考语法和固定搭配的。对历年完形填空常见的语法和搭配进行总结, 近义词进行比较、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搞清楚选择答案的原因, 错误选项为什么错误。严格按照时间做完练习之后, 反复研究真题, 平均5~6天研究一套, 并且自己要制订计划, 经常复习, 提高语感。

(五) 写作部分

学习目标:了解作文架构, 背诵经典美句。

第一, 注重积累。平时做阅读真题和读一些英文材料的时候, 记住一些比较好的句型和句式, 或是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第二, 字体优美。一手字迹清楚、书法优美的英文书法会留给阅卷老师良好的印象。这需要平时多加练习。第三, 审题要认真, 千万不要跑题, 语言也要保持连贯性, 语法层次、段落构思科学准确。

(六) 翻译部分

学习目标:把握考试题眼, 提高猜题率。

篇4:执业药师考试历年真题(选登)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下列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做法中,不符合规范的是

A.对药品生产企业进行认证后的跟踪检查

B.对被检查人的技术秘密适当保密

C.根据需要对药品质量进行抽查检验

D.定期公告药品质量抽验结果

E.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采取查封和扣押措施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中药饮片必须印有或者贴有

A.标签

B.拉丁文名称

C.中药饮片标识

D.功能与主治

E.禁忌

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申请进口的药品,未在生产国家或者地区获得上市许可的

A.在限定条件下可以依法批准进口

B.不允许进口

C.经出口国家或地区药品管理部门批准后可以进口

D.只要有市场就可以进口

E.可无条件进口

4.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确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定点批发企业布局的部门是

A.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D.地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E.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区域性批发企业

A.应当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B.可以自行向邻省的医疗机构供应第一类精神药品以便满足边远地区的需求

C.应当经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向本省内销售第一类精神药品

D.可以向科研单位提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小包装原料药

E.应当在申请认定资格前,2年内没有违反有关禁毒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1~2】

A.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并处5千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B.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C.5年内不受理其申请,并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D.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单位并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E.给予降级、撤职、开除处分,并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

1. 提供虚假证明或者采取欺骗手段取得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除吊销许可证外,还应

2. 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研究机构,未按照规定实施相应质量管理规范且逾期不改正的,应

【3~4】

A.5日内

B.7日内

C.10日内

D.15日内

E.20日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3.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国家或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自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为

4.对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药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期限为

【5~8】

A.零售企业《药品经营许可证》

B.《药品生产许可证》

C.《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

D.《进口药品通关单》

E.《进口药品注册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5.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6.区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7.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8.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是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有两名糖尿病患者在服用了某甲药厂生产的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后出现死亡,经检验部门检查,该药厂并未生产批号为081101的“糖脂宁胶囊”,而生产者为乙企业,经检验,乙企业在“糖脂宁胶囊”中添加了格列苯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批号为081101的药品为假药

B.乙企业生产销售假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C.甲、乙企业同时按生产销售劣药最论处

D.甲生产企业应当召回其生产的所有“糖脂宁胶囊”

篇5:山东财经大学考研历年真题

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解释下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每题4分,共20分)1.纳什均衡

2.帕累托最优标准 3.充分就业 4.挤出效应

5.库兹涅茨曲线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4分,共20分)

1.微观经济学的生产理论中短期和长期的划分角度是产品价格可否调整。2.当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提高销售价格会使总收益增加。

3.对于竞争性厂商来说,利润最大化的产出位于边际成本等于价格的交点处。4.萧条经济的背景下,政府将增加的税收无论用于增加政府购买还是转移支付,最终都可能会使均衡收入提高。

5.在市场供求分析中,单个产品的价格变化对该产品供给量的长期影响要比短期的大。宏观供求模型中,价格水平对总供给的影响亦如此。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作图分析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分析短期中的平均可变成本、平均总成本、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变动原因。3.论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4.概述IS-LM模型。

5.典型的(或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是什么?在理性预期的场合,该政策含义会有什么变化?

6.在新凯恩斯主义看来,为什么斟酌使用的经济政策是有必要的?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假定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1)垄断者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2)假定垄断者遵循完全竞争法则,厂商的产量、价格和利润是多少?

2.已知消费函数为c=3000+0.8yd,税率为t=0.25 ,政府转移支付为tr=500 ,投资i=1500-25r ,政府购买g=2500 ,货币需求L=0.2y-75r ,倾向供给m=3000.(单位:亿美元)。求:

(1)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

(2)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20000亿美元,问需增加多少政府购买支出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五、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收入分配上实行的平均主义,居民的收入差距很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的感召,我国居民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上收入差距逐步拉大。请你用微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描述该现象。

2.在我国98年洪水自然灾害过后,一些专家撰文分析,说抗洪救灾产生的需求将会如何拉动产出的增加,并将对当年GDP的增长贡献几个百分点,云云。有人称此种论调为“破窗理论”。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你是否见过这位善良的店主——詹姆斯·B先生生气的样子?当时,他那粗心的儿子不小心砸破了一扇窗户玻璃。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场合,你恐怕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每个看客,看到这种局面的每个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如此这般地安慰这位不幸的店主:“1不论发生什么不幸的事,天下总有人会得到好处。人人都得过好日子呀,如果玻璃老是不破,要玻璃工干什么呀。”

2现在,这种千篇一律的安慰已经形成为一种理论,我们将用这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理论,我们会发现,很不幸,就是这样的理论在指导着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制度。

假定这块玻璃值6法郎,你就会说,这个事故给玻璃工带来了6法郎的生意——它提供了6个法郎的生意——这我承认,我绝不会说这不对。你的话很有道理。这们玻璃工赶来,履行自己的职责,然后拿到6个法郎,在手里掂量掂量,而心里则感激那个莽撞的孩子,这些都是我们能够看到的。

但是,另一方面,假如你得出结论——人们确实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说打破玻璃是件好事,说这能使资金周转,说由此可以导致整个工业的发展,那就容我大喝一声:“3住嘴!你的理论只看到了能看到的一面,而没有考虑看不到的一面。”(转引自中国经济教育科研网)问题:

(1)对划线的第一句话进行简短评论,说明这句话的有道理之处和荒谬之处。(2)在划线的第三句话中,“看到的一面”和“看不到的一面”可能指的是什么?(3)在划线的第二句话中的“理论”可能指的什么经济理论?试举一例印证作者“就是这样的理论在指导着我们绝大多数的经济制度”的说法。

(4)更高的要求:如果你能据此发现现有理论或人类经济行为中不太合理的地方试提出你的改进建议(能提出一条即可)。

山东财政学院

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比较下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边际替代率和边际技术替代率

3、替代品和互补品

4、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4分,共20分)

1、长、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呈U形,都是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造成的。

2、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状态有五种情况,所以当P

3、如果资源配置是帕累托最优状态,则存在一种重新配置资源的途径,使一些人的情况变好而不使其他人的变坏。

4、根据新古典增长理论,储蓄率的增加虽然可使收入的稳态水平提高,但却不会对稳态增长率造成什么影响。

5、总需求曲线可以由个别需求曲线水平加总得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如何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说明短期产量规律和短期成本规律?

2、结合图形说明垄断竞争厂商两条需求曲线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3、为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符合帕累托最优状态?

4、试说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5、为什么说对劳动市场有效性的不同理解,最终决定了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曲线开关的不同看法?

6、试说明开放条件下为什么经济衰退在不同国家间具有相互传染的特征?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某垄断厂商的总成本函数为:TC=0.6Q2+4Q+12,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30-2.5P,试求:

(1)该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和产量。

(2)如果政府对该厂商进行价格管制,按帕累托最优原则定价,那么政府应将价格定在什么水平上?

(3)如果政府定价为消除经济利润,那么应将价格定在什么水平上?

2、已知消费函数为c=40+0.8yd,投资i=140-10r,税收t=50,政府购买g=50,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m=100(单位:皆为亿美元)。求:(1)均衡利率与均衡收入。

(2)若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800亿美元,问需增加多少货币供给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目标。

五、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案例:在“斯特奇斯诉布里奇案”的诉讼中,被告糖果制造商在威格莫尔街开办了一个糖果制造厂。后来,作为此原告的医生迁居邻近的房屋内,在开始的八年中,糖果制造商使用的机器并未对医生造成损害。但此后医生在花园心头紧挨制造商炉灶处造了一间诊所,他发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发出的噪声和震动使他难以使用他的新诊所,“尤其是噪声妨碍他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肺部疾病。他还发现在此不可能进行任何需要思考和集中精力的工作。”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7.上诉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叫做什么?这类现象怎样扭曲了资源配置?通常可采用哪些方法解决这一问题?

8.假如医生由于糖果厂的噪声遭致了800英镑的损失,而商人关闭糖果厂或将该厂迁入别处的代价均为100英镑。若法院将“享有安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权力判给医生,而医生和糖果商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以及维持协议等的费用均为0,那么,糖果商最终将不得不关闭他的厂子或离开威格莫尔街吗?为什么?

9.若法院将“使用安静环境的权利”判给糖果商,从而糖果商有权释放噪声,结局又会怎样?

2、资料:今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复苏对原油需求的增加,中东、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国局势的不稳以及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欠税案等对世界石油供应的负面影响,再加上国际市场上的大量投机炒作等因素,使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一度突破55美元/桶大关。近来油价虽然有所回落,但仍维持在较高的价位。自2000年以来我国原油价格开始与国际接轨,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将直接推动我国国内原油价格水平;再加上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投资规模的膨胀、不断扩大的私人汽车消费和电力缺口等因素,2004年我国成品油价格已经进行了三次调整。

试结合所学经济学原理分析原油价格上涨可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并提出可能的应对措施。

山东财政学院

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比较下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20分)

1、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

2、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3、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4、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

(4)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4分,共20分)

10.对企业家才能所支付的报酬叫正常利润,它属于成本的范畴。

11.短期均衡状态下,当SAC曲线与向右下方倾斜的AR曲线相切时,垄断厂商能够获得经济利润。12.由于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因此,整个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也是向后弯曲的。

13.若IS曲线不变,价格上升,收入就会增加。14.政府增加购买支出必定会引起利率的上升。(5)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6、“谷太贱则伤农”(苏轼)。运用弹性理论和均衡价格图形解释这种现象。

7、用图分析说明垄断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及形成。

8、叙述科斯定理的内容,并举例说明它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9、画图用IS-LM模型简述什么是“挤出效应”并说明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

10、简要评述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

11、简述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6)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2、假定厂商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劳动L,产出的也只有一种产品Q,固定成本为既定的,短期函数为Q=-0.2L3+12L2+24L,试求:

3、劳动的平均产量APL极大值时雇用的劳动人数。

4、平均可变成本极小时的产量。

5、假如每个人工资W=240,产品的价格P=10,求利润极大时启用的劳动人数。

六、假定某经济最初的通货膨胀率为16%,政府试图通过制造6%的失业率来实现通货膨胀率不超过5%的目标,当价格调整方程的系数为h=0.5时,试

3、写出价格调整方程。

4、利用价格调整方程描述通货膨胀率下降的过程。(7)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7、案例:2000年6月9日,除了长虹以外,国内彩电业排名靠前的9家企业在深圳召开了“中国彩电企业高峰会”,会议就彩电达成了最低限价协议,并决定以组成联合巡视小组的形式,相互监督。正当各家媒体正在报道和讨论价格聪明的合法性的时候,7月8日中央电视台午间报道,这一价格联盟已被厦华彩电的降价所打破,之后其他企业的彩电价格也纷纷跳水。价格聪明不攻自破。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5、上述案例中所讲的是哪种市场类型?该种市场有什么特点?

6、上述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叫做什么?这类现象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怎样的?

7、用博弈论的理论解释彩电价格聪明不攻自破的原因,并提出厂商之间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

2、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经济有效需求不足的?他引申出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山东财政学院

200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比较下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1、替代效应

2、生产者剩余

3、实证经济学

4、乘数效应

5、流动偏好陷阱

二、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4分,共20分)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通过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5)短期均衡状态下,当SAC曲线的最低点在AR水平线的上方时,完全竞争厂商不一定会停止生产。

(6)单个消费者的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供给量。

(7)政府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会造成利率上升,抵制私人投资,产生挤出效应。(8)在开放经济条件下,IS曲线比在封闭经济中变得更陡峭。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用弹性理论分析“薄利多销”的道理。

2、就厂商的需求曲线、短期均衡、长期均衡、经济效率等方面比较四种类型的市场。

3、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垄断的低效率。

4、简述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并画出相应的货币需求曲线。

5、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

6、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5、假设:只有A、B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出售同质且生产成本为零的产品;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240-10P,以美元计;厂商A先进入市场,随之B进入;各厂商确定产量时认为另一厂商会保持产量不变。试求:

12、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为多少?

13、各厂商取得利润是多少?

6、假定某经济中存在以下关系:c=80+0.8yd;T=100;i=150-6r;g=100;L=0.2y-4r;m=150.试求:(1)均衡收入和利率;

(2)设计一项财政政策,使均衡收入达到1200亿元的水平;

(3)为抵消(2)中的“挤出效应”影响,采用适应性货币政策,就怎样改变货币供应量?

五、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案例: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总统接着又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里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5.这个故事揭示了经济学中的什么重要原理? 16.简要说明这个原理的内容。

17.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与该原理违背的情况?请举例说明。

2、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山东财政学院

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5、解释下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每题4分,共20分)

六、无差异曲线

七、边际成本

八、交换契约线

九、货币创造乘数

十、奥肯定律

6、判断对错并说明原因(每题4分,共20分)

2、价格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并且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总是反向变化。

3、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并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4、在考虑多要素共同使用以及多个厂商共同调整时,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一般说来就不再等于该 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5、汇率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汇率下跌意味着本币贬值。

6、当经济处于凯恩斯主义极端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效果。

7、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4)简述序数效用论框架下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条件。(5)斯威齐模型是如何解释寡头市场价格刚性现象的?(6)论外部影响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及对策。

(7)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为什么会发生通货膨胀?

(8)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与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有什么不同?为什么?(9)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8、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已知某完全垄断企业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36-2P,长期总成本函数为TC=12Q+0.1Q2。求:该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产量和利润。

2、假定某经济社会为不含政府和国外的两部门经济,且存在以下经济关系:

y=c+i , L=(0.9y-900r)P , c=90+0.9y , M=900 , i=900-900r , P=1 其中,y、c、i、r、M、P分别代表产量、消费、投资、利率、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求:

2.均衡利率和收入;

3.若货币供货增加,超过900,收入和利率会有什么变化? 4.写出总需求曲线的表达式。

9、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案例:1958年“大跃进”是一个不讲理性的时代,时髦的口号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于是一些地方把传统的两季稻改为三季稻。结果总产量反而减少了。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案例中所讲的现象违背了经济学中的什么规律?

(2)简要说明这个规律的内容。

(3)举例说明生活中运用该规律的情况。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7年12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提出,防止经济转向过热和明显通胀将成为2008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过热风险和不断上升的通胀压力,此次会议适时提出,要“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明确提出,明年要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运用学过的经济理论,分析我国10年来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及其效果,并对2008年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运用的政策工具进行预测和分析。

山东财政学院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6、比较下列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每题5分,共20分)(10)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11)收支相抵点和停止营业点(12)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1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7、判断对错(每题2分,共20分)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的变动。

8、如果平均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则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9、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短期均衡要求每个厂商都有MR=MC,不论是否存在AR=AC;反之,长期均衡要求有AR=AC,而不论是否存在MR=MC。

10、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因而,当价格下降时,所有这些厂商就无法继续经营。

11、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高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12、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正,那么边际储蓄倾向为负。

13、在LM曲线上任何一点表示的利率与国民收入的组合都实现了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14、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会增加收入和降低利率。

15、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Y/Y=△N/N=△K/K。(Y:产量,N:劳动,K:资本)

16、经济学家基钦指出,短周期的一个周期平均长度为10个月。

8、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3、作图说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

4、如何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来判断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

5、假设社会上只有A和B两个消费者,他们对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A和DB,市场供给曲线为S。试画图比较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最优数量的决定。

6、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7、简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观点。

8、用总供求模型解释滞胀的成因,并说明采用什么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可以解决滞胀问题。

9、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5.假设A公司和B公司的产品的需求曲线分别为QA=200-0.2PA,QB=400-0.25PB,这两家公司现在的销售量分别为100和250.7、求A、B两公司当前的价格弹性。

8、假定B公司降价后,使B公司的销售量增加到300,同时又导致A公司的销售量下降到75,问A公司产品的交叉价格弹性是多少?

9、假定B公司目标是谋求销售收入最大,你认为它降价在经济上是否合理?

10、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3k-0.5k2,人均储蓄率为0.4,设人口增长率为1%,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2)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10、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8、案例: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他边欣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通过,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车)上见到窗外的禾苗,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驶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上述案例中的市场失灵属于哪一种类型?

4、为什么它会导致市场失灵?

5、解决该种类型的市场失灵的政策有哪些?

七、运用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原理,说明中国政府应如何运用经济政策应对2008年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并说明政策实施应注意的问题。

山东财政学院

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3、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八、等成本线

九、纳什均衡

十、利率效应

十一、充分就业

4、判断收下说法正确与否(每题2分,共20分)

(3)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且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因此,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4)MC曲线与AC、AVC曲线相交于AC、AVC曲线的最低点,AC曲线的最低点在前,AVC曲线的最低点在后。

(5)二级价格歧视下厂商部分剥夺了消费者剩余。

(6)在存在外部不经济的情况下,私人活动的水平常常要低于社会所要求的最优水平。

(7)当假定完全竞争厂商: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受要素价格变化的影响;产品的价格不受要素价格影响时,可以用边际产品价值(VMP)曲线代表要素需求曲线。

(8)封闭和开放经济条件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9)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政策是没有效果的。(10)凯恩斯认为产品价格和劳动者的工资可以自由伸缩,所以推出了垂直的短期总供给曲线。

(11)货币主义学派认为,从长期来看,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存在替代关系,可以通过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提高物价,来降低失业率。

(12)与适应性预期不同,理性预期不会犯系统性错误。

5、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4)运用弹性理论说明我国药品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15)作图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16)利用埃奇沃斯盒状图分析X、Y两种产品在A、B两个消费者之间分配的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17)什么是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在这种极端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效果如何?

(18)简述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19)图形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扩张型货币政策的效果。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以酱流动程度偏幽默例来分析)

6、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1、已知某人月收入为1200元,全部花费在X和Y两种商品上,他的效用函数为U=XY,X的价格为20元,Y的价格为30元。求:

8、为获得最大效用,他购买的X和Y各为多少?

9、货币的边际效用和他获得的总效用为多少?

14、已知消费函数c=1400+0.8yd, 投资函数为i=200-50r, 税收t=0.25y, g=200, 货币需求函数为M/P=0.4y-100r, M=900, 总供给函数为ys=3350+400P。求:

17、总需求函数

18、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19、若潜在收入yf=3850,须变动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潜在收入水平?

7、应用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6、案例:1960年成立的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OEPC),它由沙特阿拉伯、伊朗、委内瑞拉、利比亚、尼日利亚等12个主要产油国组成。作为一个整体,欧佩克无论在已探明石油含量还是在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供应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们勾结起来限制石油产量、确定石油价格、曾在20世纪70年代大获成功。但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佩克尽管依然每两年开一次会,但作为一个各怀想法的利益聚合体,欧佩克很难再通过达成或实施协议来控制产量和价格了。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案例中所讲的是哪种市场类型?该种市场有什么特点?

(2)上述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在经济学中被叫作什么?这类现象的最终结果通常是怎样的?

(3)用博弈论解释上述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7、案例:2009年12月7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本次会议回顾一年工作得失并部署2010年经济工作规划,确定将“调结构,防通胀”作为工作重点。会议主要围绕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第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第二,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挤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第三,做好明年经济工作,重点要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2010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依据是什么?会有什么效果?

(2)增加居民消费对我国经济的总体影响是什么?

(3)运用经济增长理论说明调结构的依据?

山东财政学院

2011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10、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7、正常利润

8、帕累托最优状态

9、资本的边际效率

10、自然失业率

11、判断以下说明正确与否(每题2分,共20分)

18.一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它具有互补关系的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变动方向是同向的。

19.当MR=MC时,厂商不一定存在利润。如果有利润则利润最大;如果有亏损,则亏损也最小。

20.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比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平坦(弹性大)的曲线。

21.对消费者来说,要素供给是通过收入间接地增加了效用。22.垄断是低效率的,因此它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23.正常情况下,买卖二手房的经纪人费用应该计入GDP。

24.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中年期的收入增加导致中年有更高的消费倾向。25.价格水平上涨会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26.考虑到预期,只要通货膨胀开始,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过程几乎都起作用。27.资本流动程度越高,BP曲线斜率越大。

12、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十一、简要说明供求模型的构造。

十二、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十三、结合图形比较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的差异。

十四、古典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各认为储蓄是哪个变量的函数?用四个象限图描述增加储蓄后IS曲线产生的变动。

十五、古典总供给曲线与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劳动市场方面的假设有什么区别?政策含义各是什么?

十六、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在假设条件上的相同点与主要区别是什么?

13、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9、假定市场反需求函数是P=900-Q(Q=QA+QB),QA、QB分别为寡头企业A、B的产量,并且假定他们的生产成本都为零。试求寡头企业A、B的古诺均衡产量和市场均衡价格。

10、设消费c=100+0.8yd, 净税收t=100, 投资i=100, 政府购买g=100, 出口x=120, 进口m=20+0.05y(单位:10亿美元)。求:

15、均衡收入以及净出口余额;

16、投资乘数ki

17、如果税收改成比例税率为t=1/4,其他不变,求投资乘数。

14、应用分析题(每题5分,共20分)

6.案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家庭所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机的数量在增加,与此同时,垃圾的数量也在增加,其构成也有很大变化。

垃圾不但包含各种废弃物,也包含旧家具、地毯、衣物、电视机、电冰箱等,这些旧东西的出路或是卖给收购垃圾的小贩,或是当垃圾扔掉。旧东西通常很不值钱,比如旧电视机的收购价格,每台几十元,但这些旧电视机经过维修或重新组装再运到穷僻的农村,那里的穷人却愿意花几倍甚至十几倍于收购价的价格买这些旧东西。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收下问题:

(1)上述案例中所讲的现象可以用经济学中什么理论来解释?

(2)简要说明这个理论的内容。

(3)举例说明生活中运用该理论的情况。

7.数据显示,从1999年开始到2007年,中国的储蓄率处于上升通道,从36.6%一路上涨到49.9%。中国家庭储蓄率与GDP之比相对比较稳定,虽然比较高但相对稳定。相关数据显示,基本家庭储蓄占GDP比重在1992年占GDP20.3%,2007年是占20%,企业储蓄占比1992年是11.3%,2007年达到22.9%。公共部门储蓄从1992年的4.4%,提高到2007年的8.1%,也上升了近一半。由于企业储蓄基数比较大,所以企业储蓄大幅度增长在中国的变化中作用比较大。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运用国民收入核算理论谈谈为什么企业储蓄比较大?

(2)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说明这一增长为什么不具有可持续性?

篇6:考研真题历年英语二阅读

It‘s no surprise that Jennifer Senior’s insightful, provocative magazine cover story, “I love My Children, I Hate My Life,” is arousing much chatter – nothing gets people talking like the suggestion that child rearing is anything less than a completely fulfilling, life-enriching experience. Rather than concluding that children make parents either happy or miserable, Senior suggests we need to redefine happiness: instead of thinking of it as something that can be measured by moment-to-moment joy, we should consider being happy as a past-tense condition. Even though the day-to-day experience of raising kids can be soul-crushingly hard, Senior writes that “the very things that in the moment dampen our moods can later be sources of intense gratification and delight.”

The magazine cover showing an attractive mother holding a cute baby is hardly the only Madonna-and-child image on newsstands this week. There are also stories about newly adoptive – and newly single – mom Sandra Bullock, as well as the usual “Jennifer Aniston is pregnant” news. Practically every week features at least one celebrity mom, or mom-to-be, smiling on the newsstands.

In a society that so persistently celebrates procreation, is it any wonder that admitting you regret having children is equivalent to admitting you support kitten-killing ? It doesn‘t seem quite fair, then, to compare the regrets of parents to the regrets of the children. Unhappy parents rarely are provoked to wonder if they shouldn’t have had kids, but unhappy childless folks are bothered with the message that children are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obviously their misery must be a direct result of the gaping baby-size holes in their lives.

Of course, the image of parenthood that celebrity magazines like Us Weekly and People present is hugely unrealistic, especially when the parents are single mothers like Bullock. According to several studies concluding that parents are less happy than childless couples, single parents are the least happy of all. No shock there, considering how much work it is to raise a kid without a partner to lean on; yet to hear Sandra and Britney tell it, raising a kid on their “own” (read: with round-the-clock help) is a piece of cake.

It‘s hard to imagine that many people are dumb enough to want children just because Reese and Angelina make it look so glamorous: most adults understand that a baby is not a haircut. But it’s interesting to wonder if the images we see every week of stress-free, happiness-enhancing parenthood aren‘t in some small, subconscious way contributing to our own dissatisfactions with the actual experience, in the same way that a small part of us hoped getting “ the Rachel” might make us look just a little bit like Jennifer Aniston.

36.Jennifer Senior suggests in her article that raising a child can bring

[A]temporary delight

[B]enjoyment in progress

[C]happiness in retrospect

[D]lasting reward

37.We learn from Paragraph 2 that

[A]celebrity moms are a permanent source for gossip.

[B]single mothers with babies deserve greater attention.

[C]news about pregnant celebrities is entertaining.

[D]having children is highly valued by the public.

38.It is suggested in Paragraph 3 that childless folks

[A]are constantly exposed to criticism.

[B]are largely ignored by the media.

[C]fail to fulfill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D]are less likely to be satisfied with their life.

39.According to Paragraph 4, the message conveyed by celebrity magazines is

[A]soothing.

[B]ambiguous.

[C]compensatory.

[D]misleading.

40.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Having children contributes little to the glamour of celebrity moms.

[B]Celebrity moms have influenced our attitude towards child rearing.

[C]Having children intensifies our dissatisfaction with life.

上一篇:自由销售证明书认证下一篇:新闻出版管理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