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2024-05-12

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通用8篇)

篇1: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2019年与2018年考研英语

(二)大纲对比分析

来源:文都教育

考研大纲是考生制定学习计划的标杆和基础,因此每年在官方大纲出来的第一时间考生都要分析鉴定大纲是否有变化,以此来进行相应的复习。2019年的考研大纲已经新鲜出炉,今天文都考研中心将把2019年大纲和2018年大纲进行对比,为考生们提供一手考研资讯,并给予相应的复习建议。

一、词汇部分

 2019年大纲要求: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详见附录相关部分),考生应能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理解一些非常用词的词义。

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没有变动

 复习建议:词汇是考研英语的基础,考生应掌握高频词汇和常用词汇,按照考生个人情况指定单词计划,可以少量多次,并利用联系真题例句、词根词缀等方法高效记忆单词。

二、语法部分

 2019年大纲要求: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包括: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

(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没有变动

 复习建议:语法虽然没有单独出题,却融入到各题型中,在复习的基础阶段时可以利用语法书拆分理解长难句,看懂文章;在强化阶段考生尝试将所学的语法知识运用到写作及翻译中,对不熟悉的语法知识及时查漏补缺,并学以致用。

三、英语知识运用

 2019年大纲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在一篇约350词的文章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使补全后的文章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没有变动

 复习建议:本题型主要以完形填空为主,对学生的英语知识进行总、综合考察,考查重点为:语法结构、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等;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可以利用历年真题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练习,积累做题技巧和方法,做到熟能生巧。

四、阅读理解A部分

 2019年大纲要求:考生应能读懂不同题材和体裁的文字材料(语言技能要求)。题材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体裁包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根据阅读材料,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3)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根据上下文推断重要生词或词组的含义(5)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6)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重要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本节为多项选择题。共四篇文章,总长度为1500词左右。要求考生阅读文章并回答每篇文章后面的问题。考生需要在每小题所提供的选项(A、B、C、D)中选出唯一正确或是最合适的答案。每篇文章设5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没有变动

 复习建议:从题材上看,英语

(二)阅读理解A部分偏向于考察经济类和管理类文章,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理解文章内容大意,可以积累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此外考生在做题过程中要定位准确,排除干扰项,并将选项进行对比,选出正确答案,做题技巧和阅读量要同时进行练习。

五、阅读理解B(新题型)

 2019年大纲要求: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猜测重要生词词义并进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本节有两种备选题型。每次考试从这两种题型中选择其中的一种形式,或者两种形式的组合进行考查。本节文章设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备选题型包括:1)多项对应:本节为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试题内容分为左右两栏,左侧一栏为5道题目,右侧一栏为7个选项。要求考生在阅读后根据文章内容和左侧一栏中提供的信息从右侧一栏中的7个选项中选出对应的5项相关信息。2)小标题对应:在一篇长度为450~550词的文章前有7个概括句或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别是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或阐述。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和篇章结构从这7个选项中选出最

恰当的5个概括句或小标题填入文章空白处。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没有变动

 复习建议:本部分题型主要考察两种题型,难度较低,因此考生在平时练习时掌握题型特点和做题技巧,做到全面准备和复习。

六、英译汉

 2019年大纲要求: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的能力。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为15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共15分。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没有变动

 复习建议:根据大纲要求,要想拿到这部分高分,考生需要对长难句的翻译进行积累,平时结合真题练习,并学习翻译技巧,辅以练习,达到翻译标准。

七、写作

 2019年大纲要求:语言技能:考生应能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短文应中心思想明确、切中题意、结构清晰、条理清楚、用词恰当、无明显语言错误。该部分由A、B两节组成,主要考查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题,25分。A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词(标点符号不计算在内)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共10分。B节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词左右的英语说明文或议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共15分。

 与2018年大纲对比变化:有变动,变动的内容主要是测试要点的变化和B节为考生提

供信息的变化

(1)2018年写作测试要点为:A节为书面表达、归纳、概括、表述;B节为书面表达;(2)2019年写作测试要点为:A节为写私人和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B节为写说明

性、议论性文章。

(3)2018年B节为考生提供信息:规定情境或提纲(4)2019年B节为考生提供信息:图画、图表或文字

 复习建议:写作的高分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达成的,需要平时的积累和练习,在准备小作文时,可以掌握几类书信常见的表达句式;大作文根据主题进行划分,每个主题自己先写好再与范文比较,学习精华句子,考生也可以选择一些有亮点的句子进行记忆,并自己尝试不断写作修改,融汇贯通。

以上就是关于新旧考研英语

(二)的比对分析和复习建议,大部分的题型是没有变化的,可以继续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进行,只有作文部分作了调整,考生可以在接下来的复习中注意,扎实自己的基础,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再结合真题题型的技巧练习,一定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

篇2: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时间真快,2019考研的同学已经开始埋头复习,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众所周知,有效的学习计划才能事半功倍。为了方便大家复习,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考研英语的复习计划。

一、2月份至5月份

目标:单词和基本语法打基础。1.背单词:

英语大纲要求5500左右的词汇量,考研英语在对单词的掌握方面,喜欢靠熟词生义,不但要求全,更要精、深。背单词的方法多样,词缀法,联想法等,只要有利于记忆的都可以用,每天都要坚持背单词,量的积累才会变成质的飞跃,把背过的单词记牢,基本的用法掌握,才算真正的背会单词。

在做阅读真题时,把不认识的都写在本子上,也是不错的方法。视频的话,推荐聚英考研英语全程班的老师,讲的很透彻,很有方法,基本单词就没问题了。在做阅读真题时,把不认识的都记在一个单词笔记本上,有空多看看了解基本大意就可以了。

2.基本语法:

完形填空要求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句式结构,更为突出的是,翻译题,阅读C节,这几年的趋向是侧重考核,结构偏长、偏难的句子的翻译,如果对语法结构的掌握不够熟悉,就达不到翻译的速度也达不到翻译的准确性。没必要死抠语法,死咬着深奥的语法,本末倒置。

二、6月份至9月份 总结规律,总结方法。1.阅读理解

在英语复习的过程中,阅读不是某个阶段应该做的事,而是和背单词一样,要贯穿始终。个人比较推崇的阅读方法是这样的:做每一篇阅读都先看题目和选项,把重要的人名,时间,原因等等选项中涉及的问题做标记,然后再看文章,有的放矢,带着任务去阅读,会发现很多段落和题目无关,省略不读,细读跟选项有关的段落。

3.完形填空

考察大家对词汇、语法、结构和习惯用法的理解掌握,一般失分较多。做这一部分时,要迅速将文章浏览一遍,基本把握文章的逻辑和信息要点,要关注首尾两段,各段的首句和“关键词”。

4.翻译

考研的翻译不同于孤立的、没有上下文的单句翻译。要先通读并理解全文,并对文章内容和风格有一个完整和全面的认识,决不能拿来文章就翻译,看一句译一句,须知磨刀不误砍柴工。5.作文

小作文多重形式,不重内容,所以,应对小作文,要多背写作格式,像书信、便条和日记等等英语作文中特殊的写作格式都要牢记。对于大作文,更注重思想内容,语言的流利程度等等。特别是看图、表格作文,怎样开头,怎样布局谋篇和怎样收尾都是有模板可以参照的,所以,依然要多背范文。同时,对于社会上的热门话题也要及时关注,写作时才能言之有物。

三、10月份至11月份

推理演绎,举一反三,及精炼整合、背诵、练习作文。

1.再重复一下作文,推荐在平时的复习中一边背单词一边整理的高级词汇、金句和词组等,在阅读时也可以多多整理。最后结合模板背诵会比较有效果。

2.这个时间段是考研的疲劳期,有人会抱怨学不进去,甚至有人放弃考研,因此,在这个时侯你更要坚持顶住!给大家的建议是把你做过十几遍甚至几十遍的考研真题再拿出来,每一套题都仔仔细细地再看一遍,再揣摩一边,把你大半年来总结的做题技巧和考研真题仔细磨合一下。

四、12月份至考前

这一阶段是真正的冲刺阶段,要继续保持每天背单词和做阅读的好习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给自己留出特定时间模拟考试,真正体验考试的感觉,确定自己的答题顺序,合理的分配时间。但是仍以真题为主,模拟题没必要大量做。最后一周,拿出最后两年真题自行模拟考试,保持良好的做题手感。

篇3: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根据大纲考试要求的说明,考前该如何复习英语呢?

一、听力

要求考生听懂有关日常生活中所熟悉话题的简短独白和对话。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获取事实性的具体信息; (3) 对所听内容做出简单推断; (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提高听力,关键在于平时多听多读,且精听与泛听相结合。考生应找一些信息量大、信息交叉点多的听力材料坚持每天不间断地进行听力训练。

平时要养成有效的听力习惯,就要采用正确的听力策略:1.树立信心,沉着冷静,全神贯注,积极思考。2.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及对话之间的十秒钟的停顿,迅速捕捉信息浏览问题,预测可能涉及的内容。3.对有把握的试题应快速作答;对无把握的试题要在所听信息的基础上排除错误选项,优化处理;不会作答的立即暂时搁置,准备听新的题目。4.重在听懂每句话的意思和内涵,注意捕捉文中所涉及的人物 (who) 、事件 (what) 、时间 (when) 、地点 (where) 、原因 (why) 、方式 (how) 、程度 (how long, how soon, how much) 、数字 (how many/how much) 、选择 (which等,边听边记下要点。5.注意听短文的首句和首段。6.注意力一定要集中在整体内容的理解及关键词即实词上,千万不能只停留在个别单词或单句上。7.根据平时积累的英美国家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知识、逻辑、常识,以及文章的题材结构和主题思想,来猜测没有听懂或漏听的意思,或者通过推断、排除来选出正确答案。8.录音结束时选择也应该结束,即使吃不准也不要想它,马上看下一个题的选项。9.正式考试前在家听英语磁带十分钟“热身”,再进考场考听力。

二、单项选择

内容覆盖面广,考查范围均为大纲中所列的所有语法项目———包括动词的时态语态、非谓语形式、情态动词、名词、冠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连词、数词、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倒装、省略、主谓一致、构词法、习惯表达法和交际用语等;重点突出、强调动词的考查;突出语境的作用,提供语境间接考查语言知识的运用。

因此,考生必须对语法部分进行全面、细致的复习,增强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单选题的复习不能靠简单地死记硬背,要做到先理解语境再考虑语法,语境是选择判断的最重要依据。在单选题上,不宜采用题海战术,但要把做过的一些题,特别是错题,反复地看,同时简单的题要总结规律,不要在难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要重视语境题、时态题、动词短语相关的单选题。

三、完型填空

要求考生:1.根据上下文提供的语境来确定选项的能力。2. 具有较强的快速阅读和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能根据上下文线索通篇考虑。3.具有逻辑思维能力、理解文章主题思想的能力和推理判断的能力。4.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词汇、短语的能力。

提高完型填空能力要做到:1.不断积累并熟练掌握词汇(包括词性的转化、多义词、同义词的区别、词义程度的深浅、所表示范围的大小或感情色彩的不同等)、短语搭配、惯用法及一些重要句型、语法等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把零星的、分散的知识加以总结概括。2.加强训练,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真正培养出较强的语感。每日做两篇完型文章,同时要注意内容的多样性,难度由适中到偏高,逐步过渡。3.重视短文的关键句、主题句,从而尽快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观点。4.注意分析错题,总结出错的原因,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和熟练的解题技巧。

良好的完型填空解题习惯和解题技巧是:1.细读首句。2通读全文,掌握大意,粗选答案。3.仔细斟酌,上下文连贯,精选答案。深入分析空格前后句,确定空格意思。语法问题,考虑时态、语态,以及整个词法、句法;语义问题,依据短文自身完整的语言环境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但应注意:决不能停留在局部死抠,应以整体的大致把握为原则。选择答案时既要把对语境的理解和词的用法结合起来,又要考虑句子结构是否完整、正确,还要注意句子意义上的连接和照应关系,有时还应在段与段之间、情节与情节之间或更大的范围内关照上下文。同时还应注意行文逻辑、生活常识及事物发展的规律。4.复读全文,消除疏漏,验证答案。在复核过程中,看全文是否连贯畅通,内容清晰,主题突出。凡遇不通之处必是有待推敲的疑点。对平时易犯的错误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个别拿不准的答案,应当根据自己的语感,尊重第一次选择的答案,若无充分依据,切勿轻易改动。

四、阅读

要求考生读懂熟悉的有关日常生活话题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及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2) 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 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6)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

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默读习惯,使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纠正唇读、心读、喉读等做法,克服指读、回视、重读等不良习惯。其次要善于抓住句子中的核心词,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注意要大量阅读,精泛结合,广泛猎奇;要快速阅读,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要整体理解,重视文章的题目和主题句,学习掌握作者的逻辑推理的方法技巧及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要积累词语,反复记忆。考前最好每天做3—5篇阅读理解题,培养熟练的阅读技巧,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坚持不懈。

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技巧与策略:1.先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2.速读全文,了解大意,明白主题。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运用略读、扫读、跳读等技巧快速阅读,搜寻关键词、主题句,捕捉时空、顺序、情节、人物、观点,并且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语篇实质。3.详读细节,理顺思路与文章脉络。记叙文多以人物为中心,以时间或空间为线索,按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展开故事;论述文则包含论点、论据、结论三大要素,通过解释、举例来阐述观点。可根据文章的特点,详读细节,以动词、时间、地点、事件、因果等为线索,找出关键词语,运用“画图列表法”,勾画出一幅完整清晰的文章主题和细节的认知图。4.逻辑推理,做好深层理解题。深层理解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中心思想、加标题等)和推理判断题,是阅读理解中的难点。深层理解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它必须忠实于原文,要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揣测;它要求读者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分析、挖掘和逻辑推理,不能以偏概全。只有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推理才有前提和基础。推理题在提问中常用的词有:infer, imply, suggest, indicate等。5.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它不但需要准确无误地理解上下文,而且要有较大的泛读量,掌握或认识较多的课外词汇。考生要学会“顺藤摸瓜”,通过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6.养成良好解题习惯,保持好的心态。

五、对话填空

要求考生掌握所给对话大意,并根据所给首字母的提示,在标有题号的右边横线上写出一个英语单词的完整、正确形式,使对话通顺。

做好这一题,有必要提醒考生把2009年高考英语词汇表反复背熟。还应充分利用听力材料,大声朗读、复说,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并注意在特定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的语境里接受、掌握词汇,还应重点注意常用词的实际运用。

六、写作

要求考生根据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基本书面表达能力的具体要求:内容表达清楚,体现活跃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句式和词汇丰富,语法和用词准确,语篇连贯,交际得体。

写作是考生容易丢分的部分,越是到最后越要重视写作,要多看一些范文,熟练掌握30多个连接词语,非常流利地背出100多个句型,这样在写作当中才能表现出比较好的水平。另外还要用一些常用动词和句式,做一些汉译英的练习。

写作步骤:1.仔细阅读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审好题。2.确定格式、题材及基本要点。3.丰富、扩展要点,将句子补充完整。4.把写好的句子联成短文,打好草稿。5.检查草稿,修改拼写、标点符号错误,修改人称、时态、语态错误,修改句子结构和逻辑错误。考虑语篇结构、考虑句式的变化和词汇的丰富。6. 规范书写。

七、综合模拟训练

高考冲刺这一阶段时间里,考生还应结合外地的信息和资料,精心地挑选十几套长度、难度和高考试卷基本相同的试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自己的临场发挥的能力和应试的心理素质,提高解题技巧和熟练程度,合理地把握分配在各题上的时间,从而提高解题速度,进一步查漏补缺。

篇4: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考研英语到底在考什么?

考研英语的基础考点主要包含三方面:英语词汇、英语语法和长难句的分析及运用。首先,英语词汇这一块,考纲要求考生掌握5500词左右的大纲词汇以及一些地名、国名和前缀、后缀,而今后的词汇考查只会多不会少。其次,对于基础语法和长难句分析,考生需要知道长难句的构成是因为多种语法结构的结合运用,而长难句的熟练解读和运用是获得写作和阅读部分高分的重要因素。所以,考生一定要尽早地打好基础,为后续真题练习作准备,否则在没有扎实基础的情况下去做真题只是在重复犯错、多做多错而已。

从真题来看,阅读部分强调文章词句的解读、结构的理解、作者观点的把握,当然也要求考生对不同话题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毕竟研究生阶段就是需要经常阅读一些相关专业的英语文献,所以经济、法律、科技、生物等各个领域的文章都有可能涉及;大作文部分强调用正确且多样的词汇和句型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小作文部分则会考查书信、通知、备忘录等应用文。

综上所述,考研英语非常强调考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没有单纯的词汇、语法题,但是却非常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运用,同时考题也与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紧密结合。

完型填空

相比历年真题,2016年考研英语(一)的完型填空文章解题难度偏低。首先,该题目不存在文章看不懂的问题,因为文章中的绝大部分单词都是四级词汇难度。其次,即使词汇量不大的考生也可以轻松地解答其中的逻辑关系题。完型填空常考的逻辑关系包括对立关系(提示词包括but、however、while等)、因果关系(提示词包括because、so、since等)和并列关系(提示词包括as well as、and等),今年都有所涉及。这也给考生一个重要提示:前几年考研完型填空得分难度的确很大,很多考生都抱着放弃的态度,但是这部分题目的难度正在调整,所以大家参加考试时可以先尝试去做,不要直接放弃。

备考建议

第一,提高词汇量。完型填空历年来都没有考太难太偏的词汇,因此考生在词汇方面做到两点即可:①熟识历年真题选项和原文中的词汇;②掌握考纲要求的词汇,适当注意单词之间的辨析。

第二,提高语法功底。由于完型填空是障碍式阅读,考生平时要多训练自己的长难句分析能力,做到迅速把握句子的中心意思与语法结构。

第三,具体解题时注意文章中词与词之间的呼应,同时还要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重点关注对立、因果、并列关系。

第四,做完题后要积累其中的固定搭配,并试着翻译全文,提高自己的英语综合能力。

阅读理解

相较于2015年真题,2016年阅读理解真题的难度有所降低,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语言简单,文章的单词和句子难度有所降低,没有去年高频出现的难词和难句;②解题思路相对单纯,考生一般只要能在文章中正确定位题干的出处,基本就能做对题目。另外,阅读理解B节,考纲给了三类备选题型,2016年考的是难度最低的小标题题目,文章所用的词汇和句子也比较简单,选项理解起来也没有难度,这几个因素都直接导致2016年阅读A、B部分的整体难度比较低。

备考建议

第一,加强词汇的复习。在过去数月的复习中,很多考生可能通过词汇书积累了一些核心词汇,但历年阅读真题的文章对于很多单词的考查已经不再是词汇书上所罗列的意思那么简单,其考查的往往是一词多义,抑或是单词与文章语境相结合的深度理解等。因此现阶段考生对于单词的记忆不能局限于利用传统词汇书进行机械化地记忆,而是要仔细查阅单词在真题当中的不同用法,扩大自己对词汇的理解深度和广度。

第二,正确地进行精读练习。大多数考生在备考阶段对阅读真题都会有精读的意识,可往往都没有正确的方法。据了解发现,绝大多数考生的精读练习只是对照着参考译文对真题文章进行字字句句的理解。这样的精读方式其实起不到太大的作用,无法深入地了解考试真正考查的东西。就2016年的真题来看,绝大多数题目仍然是关于文章主旨的归纳总结、篇章结构以及信息点的逻辑推理。考生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精读:①不借助词典、译文等任何帮助独立完成文章阅读,对于自己遇到的生词表达,考生可以根据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合理推断;②每读完一段话,习惯性地总结一下该段落的主旨,并对下文的内容进行初步地推断;③对照译文,将文章字字读懂;④总结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很多考生完成第三步后觉得自己已完成精读任务,其实不然,阅读理解考查的一个重点就是逻辑思维,因此考生要对文章中隐藏的逻辑思维进行思考。

第三,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如何解题也许是众多考生最想知道的内容,但一切解题都必须以一定的英语基础作为支撑。需要提醒考生的是,正确审题是得分的前提。首先,考生要对题干进行细致的分析,先明白题干具体问的是什么,再进行解答;其次,考生一定要根据在文章中定位到的相关句子来解题,不可妄加揣测答案。众所周知,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会设置一些干扰选项,考生要是不依据文章内容解题,很容易落入出题人设的陷阱。

翻译部分

绝大部分考研英语(一)的翻译文章都节选自外文书籍,今年也是如此。文章主要讲述心理健康,整体难度跟2015年考研翻译差不多,但比2012年和2013年考研翻译真题更加简单。语法考点是翻译部分常见的考点,定语从句和状语从句基本是必考的,不过考研翻译的难点还体现在一些小词的翻译。比如,这次真题里的句子“our mental health doesn’t really go anywhere”中的go一词,可能会让很多考生思考很久,十分考验考生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清楚表达语义的能力。

nlc202309090550

备考建议

第一,可以将阅读部分的原文进行翻译训练,巩固自己的翻译技巧,试着把译文译得准确、通顺。

第二,在掌握翻译技巧的基础上,再拿翻译部分的真题进行训练,真题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参考。

第三,将自己的译文与参考译文进行对照,寻找出差距,特别关注一些小词和长难句的翻译。

第四,平时做练习时,考生一定要用黑色水笔认真书写,模拟真实考试环境,以便合理安排考试时间。

写作部分

考研英语(一)写作部分包括小作文和大作文两个题型。2016年小作文命题的反押题倾向非常明显:要求考生写一篇通知,然而具体内容却是向国际学生介绍一下图书馆的相关信息,算是一个“通知”与 “介绍类书信”的接合体。考生解题时需要使用通知的写作格式,但是内容仍可以按照介绍类书信的写法来写。这样一来,考生就无法死板地套用通知的模板了。从命题趋势上来说,写作模板今后会越来越不可靠。

事实上,无论是通知还是书信,考生不依赖模板也能比较容易地写出来。因为大部分书信或通知的开头和结尾都是相似的。开头一般包含的信息有:自我介绍/写信或通知目的/写信或通知原因等。结尾常包含的信息有:感谢阅读,如有需要进一步沟通/期待回信/结合话题发表祝愿等。而对于中间段,考生可以用“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这样条理清晰的方式展开提纲中的要求。比如,针对今年的小作文,中间段第一点介绍图书馆的方位和开闭馆时间;第二点介绍图书馆的布局和借阅图书的要求;第三点介绍其他注意事项。这样写的好处是清晰明了,也不会漏写。关于语言,考生只要用简单、正确的英语将构思的内容写出来就好。

而2016年大作文考查的主题是“家庭教育”——父母做好榜样。考试之前各家培训机构作文预测重点多为“创新”“社会公德心”“终生学习”“环境保护”等大热话题,而“家庭教育”并不是作文预测的重点。由此考生可知,现在考研英语的命题就是反押题。民间说法表示,命题人准备了几套题目,到最后时刻去看看市面上都预测了哪些题,没怎么被预测到的话题会拿出来考。为了应对这种反押题的趋势,考生应对大作文时要进行大话题的分类,然后针对每个大话题准备写作思路和内容。考生只要熟练掌握各类话题的答题套路,不管具体考什么话题的作文,都能做到有话可写。大作文的提纲要求一般是三点:第一点为简单介绍图画内容;第二点为分析图画的含义;第三点为给出评论。每个点可成一段。

第一段既然是一个图画描述段,那就不应该发表太多议论。考生可用1~3个句子描述图画,然后最多加一句评论或者不作评论。第一段的一般构成为“引入句+具体描绘+相关补充手段”。引入句一般表示“如图所示”的意思,最常见的写法为:“As is depicted in the picture, …”因为这句话就是一个纯粹的框架内容,所以笔者不建议考生背一些长句,因为那样反而有凑字数的感觉。“具体描绘”的关键在于写清楚图画中的“谁”在“做什么”,一个人做的动作往往不止一个。比如针对2016年的图画,考生应该描述:一个家长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却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补充手段”指的是考生还可以补充描述人物的表情、图画的旁白(caption)或进行一句概括性的评论。

第二段进行客观分析,考生可以去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带来的影响等。具体而言,考生首先可以写图片反映的现象“是什么”,以小见大,联系现实去考虑。如2016年的图画反映的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未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考生可以利用“例证”的方法展开,列举出与图画中类似的家长做出的“坏榜样”。然后,考生可以分析“为什么”这个现象会发生,可以从宏观背景和具体话题对象等方面说明原因。就“父母未能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而言,主要原因肯定还是“父母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另外,“父母自身有一些坏习惯”等也是可以写到的。最后,考生可以写这个现象发生了会“怎么样”。考生可以采取“正反论证”的方法来完成:一方面,父母未树立好榜样,孩子肯定会学坏;而另一方面,父母树立了好榜样,自己和孩子都能更好地成长。

第三段要作评论,考生可以主观论证,进一步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提出改进的建议措施。

备考建议

第一,在备考时,考生应掌握小作文(包括书信、通知和备忘录)的写作格式和框架,掌握大作文正面和负面话题的写作基本框架。

第二,将真题与模拟题按话题进行分类练习,不要按年份练习。熟悉不同话题的写作思路和常见表达。就笔者的教学经验而言,英语(一)的写作话题基本可以分为以下五类:①环境;②文化;③社会公德与社会病;④青年面对社会;⑤两代关系。

第三,考生尽可能找到老师或英语较好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批改。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很多时候考生无法看出自己作文的错误,让别人批改可以尽早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正。

篇5: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作文分为短文写作和应用文写作两个部分,但是大部分学生在复习的时候却往往不得要领,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今天就以问答的形式集中解决一下大家在复习考研英语作文时的问题。

1.作文复习应该先从哪方面开始?模板还是素材?

大部分学生在复习作文的时候容易进入一个误区:一开始就背诵模板,积累素材,却忽视了作文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词汇。因此,考研英语作文复习最应该先从单词开始。

但是,由于考研作文话题众多,需要学生特殊记忆的话题词汇也就比较多,一个一个记忆的话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时,就可以选择一本《写作160篇》,书里面有一章节,分门别类地把各个话题词汇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来,便于学生集中掌握。

2.为什么写出来的文章自己都读不下去,感觉没有一点深度,很平淡很普通?如何才能提高?

大部分学生写作的时候,事先没有仔细地揣摩题目意思,也没有进行深度的剖析和思考,所以写出来的文章索然无味。因此大家在复习作文的时候,动笔写之前应该好好来思考一下漫画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含义,随后在结合真题范文对比一下自己的思路和范文是否吻合。

《写作160篇》在帮助学生突破作文思维模式僵化、写作毫无新意方面另辟新径,独创“三步作文法”,从经典范文出发,到思路方面的创新,再到语言能力方面的提升,一步步指导学生在模范和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

3.可以直接背万能模板吗?需不需要自己重新写模板? 传说中的万能模板大多数人都在用,而且很多学生在套用模板的过程中生拉硬套,不知变通,写出来的作文模板痕迹相当严重,而且自己写的部分和模板内容断层相当严重,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不建议大家浪费时间背诵模板,而是直接拿着万能模板进行加工,把模板变成自己独一无二的创作,到时候考试的时候直接利用也比较省时间。

4.要不要背诵各类素材和话题之类的?

素材和话题可以帮助大家很有效地充实文章内容,使得写出来的文章更加饱满。因此,在时间和精力都相当充足的情况下,还是需要适当地背诵和积累一下常用的话题材料,这样一来,在考场上就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无料可写”的尴尬场面了。

历届学长学姐大力推荐的考研英语一辅导书 1.《非常词汇》

适合人群:英语一和英语二通用

推荐理由:800个句子浓缩所有大纲单词,通过句子记单词,让你不再由A背到Z,背单词不再那么枯燥,记忆量大大变小了。赠送的4大赠本中,不仅包括考研英语必考词和基础词,还有四大赠本《高考词+四级词+六级词+考研词》、《基础词+必考词+偶考词+超纲词》,《750个考研高频短语》另外还有《300组词汇辨析》。重点分明,可以根据的自己的情况和时间进行选择去用

2.闪过英语考研《必考词汇应用全书》 适合人群:备考时间不足的人

推荐理由:闪过作为英语教辅第二品牌,为什么说闪过英语适合备考时间不足的人,因为闪过英语辅导 书都有“薄、准、精、快”的特点,让你在短期内闪过英语考试。

大家都知道必考词=考研英语70分,可见必考词是多的么重要,但是必考词的应用比记忆重要的多。这 本书不仅浓缩了1800个必考词,还给出了必考词常考的几大短语!这些短语帮你在 短期内搞定必考词在考试中的应用。

二、阅读:

1.《阅读基础90篇》 适合人群:英语基础薄弱的人

推荐理由 :通过90篇真题阅读的逐词逐句精解,夯实词汇和语法,在短期内恶补基础!

赠送书中还有8大考点的满分技巧帮助考生系统复习,再用赠送的36篇标准难度真题实战演练,检测成 果,适合复习前期恶补基础。2.闪过英语考研《长难句闪过》 适合人群:备考时间不充足的人

推荐理由 :《长难句闪过》被称作“长难句破解神器”,这本书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语法分析的结果,而 教你通过“找主干,理清修饰词,看标点”三个步骤教你轻松简单的破解长难句,让你一看就懂,一做 就会,快速搞定长难句!如果长难句是你的障碍,那么这本书无疑是你最好的选择。

1.《考研真相》

适合人群:英语基础薄弱的人

推荐理由:逐词逐句逐题精解真题,把真题文章每句的难点词汇和语法掰开了揉碎了一句一句去讲,不用查字典,更不用查语法书,学长学姐们都大力推荐!这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基础加强版(98-07年真题)——适合第一阶段打基础、一个是高分突破版(08-17年真题)——适合第二阶段复习,适合基础薄弱的考研 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2.《考研英语一历年真题汇编王》 适合人群:考前想要刷题的人

推荐理由:这本书汇编了历年的38套真题,适合在考前或者复习前期刷题用,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在于 题量大,还便宜。

四、写作 《写作160篇》——英语一写作专用书 适合人群:英语基础薄弱专用

篇6: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在考生们的殷切期盼中,《2014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英语(一)考试大纲》终于露面。之前网上疯传的一些关于考研英语大纲将新增700新词,增加听力题型及阅读难度将提高等的传言全都被事实拍打回去。不管之前谣传再怎么将2014考研英语大纲“妖魔化”,摆在我们面前的2014考研英语大纲却是着实让考生们松了一口气。

大纲题型解析篇

总的来说,2014年的考研英语大纲还是很“善解人意”的。总体变化不大,并没有像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说删除了完形填空,增加了英译中的翻译。这些的保留说明出题组仍然对同学们基本功的考察还是十分看重的。现根据2014年考纲的内容,对2014年考研英语(一)各个具体题型的总体要求进行全面分析。

1.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主要测试考生结合上下文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即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篇章结构、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考查,这是对完形填空的定位。透过大纲可以看出对完形填空考核的重点:语法、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和逻辑关系。考生可从历年真题中按照这几大重点去准备和复习有关考研完形填空方面的知识点,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考虑到完形填空在历年考研中得分较低,考生解答完形填空题时,要多从上下文的角度来考虑,并运用逻辑推理,大到对文章整体,小到对句子之间和句子内部综合把握。此外,要多从惯用法和搭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平时考试就要对惯用法和搭配多多积累。

2.阅读理解

就阅读理解(Part A)而言,由于这是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题型,也连着考了十几年,命题专家都有丰富的经验来应对它,因此每次考试最稳定的就是四选一的阅读理解题。就文章题材来说,近几年越来越重视对人文科学的考查,平时要多注重阅读一些英美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报刊书籍,例如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Newsweek(新闻周刊),Time(时代周刊)以及The Times(泰晤士报)上面的文章。

关于阅读理解文章来源,根据2014大纲,文章来源依旧是英语国家原版报刊或书籍,绝大多数是评论性的文章(即除文学作品以外的其他类型的短文)。由于新闻记者惯“引用”的方法,考研的文章经常喜欢正反交替举例,先说作者认同的,然后又是作者要批评的、揭露的,再是用实例来论证作者的观点。这种语篇思维模式会给考生在阅读理解中造成很大的障碍。正因为难,考研命题专家就非常青睐这类语篇,来命题目。近两年,这种题目每次都有,而且得分率也很低,因此需要大家平时阅读时要多注重对于作者观点、立足点、态度语气的把握。

最后从语言难度来看,历年的阅读文章无论从词汇方面还是从句子方面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命题侧重考查了推理判断题以及细节事实题。2014年的阅读难度依旧,文章读起来

不会很容易;生词依然存在,但其比例仍然维持在3%左右。命题的风格、手段和解题思路也会和往年一致。

3.新题型

该题型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理解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对诸如连贯性、一致性等语段特征有较强的意识和熟练的把握,并具备运用语法知识分析理解长难句的能力。新题型有三种题型,不同的题型考查的重点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技巧,需要考生全面把握,尤其是对于完形填句(段)题和排序题,是对语言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综合测试,因此在要求上远远高于小标题选择题和观点例证题,考生有必要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思路多练习,以提高自己在这个部分的应试能力。

4.翻译

纵观往年考研真题,我们发现命题者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或者非常明显的趋势和导向,就是对于比较难和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文章的考查是加大比重了。这个体现在我们各个部分的题型当中,尤其以英译汉部分最为明显。这个也反映出我们的命题者在考虑到各位同学在进入研究生学习之后需要接触大量的专业英语材料,这些材料的特点就是语言结构比较复杂,所以在考研当中考查考生对复杂语言结构和复杂长难句的理解能力就成为了最近几年考试非常明显的特点和趋势。

根据2014大纲,2014年的翻译不会有任何变化,依旧考查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按照英语语法结构拆分句子,准确、通顺翻译汉语的能力。翻译考点不变,主要考点还是包含对定语从句、状语从句等翻译的考查。考生只需按照自己原有的复习计划进行就可以,不必为翻译作任何复习计划的调整。

5.写作

根据2014年大纲,2014年的大作文从命题形式上看,还是考核图表和漫画作文。从命题内容上来看,今年的漫画或图表作文一定还是有关于教育、职业道德、身体健康、家庭关系、环境保护、人口增长以及文化交流等话题。

考研大作文(20分)的要求是很好地完成试题规定的任务:包含所有内容要点;使用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语言自然流畅,语法错误极少;有效地采用了多种衔接手段,文字连贯,层次清晰。平时练习主要注意两个方面:首先,语言是第一要素;其次,结构层次要清晰。

在语言方面,应把语言错误降低到最低限度。语言错误大致在如下几个方面:1)主谓一致;2)时态;3)冠词的用法;4)名词的单复数;5)搭配问题;6)单词的拼写。检查核对的时候,一般不要作内容上进行修改。阅卷者根本不会意识到所加的一句话有多么重要,文章多一句话少一句话是不会改变阅卷者印象的。

根据考试大纲,小作文大纲没有变化,但是同学们应注意,除了要准备我们一直重点强调的书信类应用文外,类似通知这种告示类的应用文及摘要也是我们备考的重点之一,全面备考,从容应对。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期的实践锻炼。重点要注意语域和格式两个问题。在复习阶段,应用文的写作,首先要熟悉不同类型的应用文写作格式,注意事项,写作特点等。其次要背诵大量的优秀范文。更重要的是,是要多动手写作,要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

应对策略篇

大纲出台后,这是个很关键的时刻,我们需研读考研大纲;同时也是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新大纲做出适当的复习策略。就考研英语(一)考试大纲而言,比对2014与2013年的考纲,可以发现,没有实质性的差别。那考生们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做好自己的复习规划,努力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就考生们常会遇到的疑惑老师提出几点建议。

1.如何做好英语复习?

(1)据新考纲确定所应掌握的知识范畴;

(2)制定出合理的复习计划;

(3)最新考研动态和资讯的获得;

(4)做好情绪、身体调控,全身心投入到考研复习。

2.怎样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划?

(1)每天花至少1小时浏览已背过的考研词汇,强化已记忆单词、查漏补缺记忆模糊词汇。

(2)每天坚持做四篇阅读理解,第一遍在做题时,注意做题的时间和速度;而重点在第二遍的反馈和消化上,在第二遍中要消化理解阅读中的盲点词汇、难点句式,要彻底搞清每题的正确答案成立的原因。

(3)研习完形填空、翻译、新题型等复习指南方面的书籍;每周做至少三篇完型填空试题,做完型对强化提高自己的英语基础帮助极大;

(4)配合辅导班老师授课内容,每周看两篇短文写作范文,可以把写作范文当作精读材料去消化,学习其遣词造句、谋篇思路。

3.每天在英语学科上花多久的复习时间是科学的?

如果是在暑期之前就已启动了考研复习计划的同学,在暑期每天投入3.5小时足以,这

3.5个小时的具体安排可参照我们刚才谈到的具体复习计划里的相关内容;而对于在暑期才开始启动考研复习计划的同学而言,每天应至少花5个小时复习,至少两个小时用来专门消化记忆考研词汇。

4.记单词时,总是感觉前记后望,该怎么办?

前记后望是正常现象,指望一篇记住考研词汇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要循环记忆,而且要利用自己的零散时间在查漏补缺,重复是解决遗忘的最好办法。同时可通过阅读,通过在语境中来强化巩固词汇记忆。

5.单词都掌握住了,但做阅读时仍读不懂文章,该怎么办?

通常而言,单词都认识却还读不懂文章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英语基础较差,没有基本的断句能力,不能准确把握句子乃至篇章的意群;

(2)不良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易走神、眼睛在读文章而思维没有同步运转起来;

(3)背景知识较匮乏,由于对阅读理解的题材感到陌生致使对文章的话题感到艰涩难懂。

基于上述原因,建议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1)进行专门的语法复习,提高自己分析句子理解句子的能力,从句子在到篇章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和提高;

(2)在平时的阅读中多习得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并将其有意识地用运到自己的阅读训练中;

(3)除了做专门的考研阅读理解试题以外,要有比较广的知识面。考试中阅读文章的题材丰富多样,有涉及经济文化的,有关于社会科普的,还有涉及史地政治的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平时通过大量阅读各种中、英文的报纸杂志以及书籍来了解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

6.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如何做阅读题才能达到最好的复习效果?

篇7:2012年考研英语一作文预测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Chinese text and write an abstract of it in 80-100 English words on ANSWER SHEET 2.(10 points)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原因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经济全球化获得迅猛发展。简单归纳,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球化的技术基础。科技进步为全球化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科技革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历史上历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整个世界的融合。20世纪50年代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标志的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使科技日益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先导,成为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技知识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劳动者的智能和技能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各国经济以此为基础紧密相联,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繁荣时期。同时,新科技革命使得科技成果积累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大量高技术产业不断产生,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移,新的产业布局开始形成,以信息技术和产业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部门也蓬勃兴起并迅速发展,快速取代了传统产业而逐渐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推进的重要动力源。

全球化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体制的强势地位不断增强,跨国公司的突飞发展,国际经济组织的不断完善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首先,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首选。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40多年的冷战格局最终结束。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总体上走向缓和。各国纷纷把发展经济列为首要目标,普遍扩大了对外开放,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先后走上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轨道,改行自由市场经济,并积极致力于融入西方经济体系。中国在长期的实践中,也逐渐认识到计划经济的不足和弊端,自1978年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全面的经济改革,大力推行对外开放,努力实现同世界经济的接轨,目前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切都说明,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不同制度、不同发展层次国家的共同选择,市场经济已基本实现了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就没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自由流动,就谈不上经济全球化。

其次,力量不断壮大的跨国公司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中坚力量。跨国公司是以本国作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的企业。跨国公司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灵活的经营战略,以全球为工厂,以它所在的各个国家为车间,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流通,通过自己广泛的经营活动,实现了商品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整合,促进了生产在国家间的水平分工和垂直分工,使之密切联系在一起,从而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和主要载体。

最后,国际经济组织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组织保障。二战结束以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力的国际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资本、劳动进入国际交流。各国的国际分工和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联系要求突破原有的国家间的障碍,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合作,这就要求有超脱于国家之外的国际经济组织发挥重要作用。战后,国际经济日益明显,国际经济协作不断加强。在当今国际经济关系中,世行、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大,而且还出现出进一步增强的趋势。世贸组织(WTO)所制定的关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制度和规则,成为规范全球经济运行,创造自由、公平竞争环境的统一制度和规则,作为世界金融领域的重要国际组织,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B)也在国际金融全球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使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运行有了统一的规则,对成员国的经贸活动和经济行为起着协调和规范作用。这些都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着制度保障作用。(1590字)

参考范文:

Fundamental Caus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en progressing rapidly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1950s.Several factors have contributed to such development.Firstly, advancement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offered a technical foundation by providing the material basis and the technical means.Meanwhile, a solid economic foundation for such a globalization has been laid by the market economy which is prevailing over the world.Others factors include the pillaring and propelling role of multinationals in micro-economic operations, the ever growing coordinating and controlling power and function exercised by suc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ganizations as WTO, IMF and WB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finance。(100 words)2.金融类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Chinese text and write an abstract of it in 80-100 English words on ANSWER SHEET 2.(10 points)

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特征。

金融危机的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金融危机的产生大多数情况是由经济泡沫引起的,而产生危机的背景非常复杂,有多方面的因素。以21世纪最大的美国金融危机为例,追根溯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促因。(1)美国的消费习惯。借钱(贷款)消费是普遍的生活方式。年轻人收入少,但消费多;老年人退休后享受优越的退休金,但消费相对少。所以,年轻人多借钱消费(包括向父母借钱,这与中国不同)。而且,美国发达、完善的信用体制使几乎所有人的消费靠借钱来完成。而从储蓄模式来看,美国人的储蓄率历来很低,近年来,一直在零储蓄率上徘徊。要消费,只能靠借钱。经济增长模式。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消费驱动。其消费率长期为70%左右,投资率为15%左右,国际贸易方面严重入超。

(2)经济管理思想。自上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滞涨”以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遭到新古典自由主义的强烈批评,此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受到追捧。80年代的“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经济自由、私有化、减少管制”成为指导西方国家经济走向的主要道具。

(3)经济环境与具体政策工具。美国2000年后陷入高科技泡沫破裂后的短暂衰退之中,在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主持下,连续13次大幅度消减联邦基准利率,从最高6.5%下降到1%,强行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资金,扼住了经济下滑,也拉动了美国房地产连续多年繁荣。这正是这次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导火线。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里,同样的低利率政策,为什么美国偏偏房地产行业得以相对发展,而不是其他行业呢?原因是:网络等高科技产业高速发展导致的泡沫破灭后,进入一个成长停滞期,抑制了大量资金对该行业的投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美国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外移,形成国内产业空心化,加之服务业在繁荣之后的替代更新需要一定的时滞期,所以,这些行业投资机会较少。而且,从90年代开始,美国的房产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流动性资金开始注入该行业。(1034字)

参考范文

Financial Crisis

Financial crisis, also known as financial tsunami, refers to the dramatic deterioration of the financial indicators of a certain country or sever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the world.It can be classified as currency crisis, debt crisis, banking crisis, sub-loan crisis, etc.The feature of the crisis is that people are pessimistic about the economic future because of monetary depreciation occurring throughout the region.The causes for the crisis are complicated with multiple reasons,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i.e., the U.S.consumption habits of borrowing, the idea of free economic management, and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specific policy instruments.(99 words)

3.管理类

Directions: Read the following Chinese text and write an abstract of it in 80-100 English words on ANSWER SHEET 2.(10 points)

改变市场还是适应市场

身处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因素的市场环境,企业是去改变它,还是去适应它?长期以来,这一直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最为关键的企业发展策略选择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这种选择就像一场赌博。这种选择不仅严酷,而且无法回避,要么去改变市场,要么去适应市场,对大多数企业而言,这两种策略选择都是排他的。如果你想静待不确定性消失而后动,则可能会白白丧失一个获得先发优势的良机。

改变市场和适应市场这两种策略在实践中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一般来讲,市场的改变者往往会通过促使整个行业的行为方式发生变化而控制不确定性。为了做到这一点,有的企业会设法使自己的技术或业务流程成为新的行业标准;另外一些企业会致力于引进创新的产品、服务以及业务系统来重新定义行业竞争的基础,在这一方面,美国西南航空公司采取低价和点到点空运模式,戴尔公司率先实施直销策略等,都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一些市场改变者通过大胆的兼并或收购来重组不稳定的行业环境,这方面的例子也不少见。

与市场改变者不同的是,市场适应者总是把现在和未来的行业市场结构和竞争行为当做是已有的外部环境。当市场稳定时,市场适应者试图在现存的行业市场结构之内谋求一个有利的位置。而当不确定性增加时,他们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借助速度和灵活性来获得机会。一些市场适应者可能会通过及时地紧跟一个潜在的市场领导者的引导来获得市场先机;还有一些市场适应者会通过在产品、服务和业务系统方面进行不断的试验来逐步确定自己的策略。市场适应者采取的另一种办法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组织来应对市场的变化,他们不断地招聘和培养成熟的具有管理技能的员工——不管市场如何变化,这样的员工对客户来讲都是有价值的。

企业应该采取改变市场的策略还是适应市场的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不确定性的程度和性质。简单地讲,当不确定性较高,而企业能对其中的变数施加影响时,改变市场的策略往往奏效;当创造价值的主要因素相对稳定,而相关变数不能为企业所控制时,适应的策略才是应该优先考虑的。

这其中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市场,技术标准正在变化,竞争者出入不定,而消费者也还没有锁定自己喜爱的品牌。这样的市场环境为改变策略的实施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一次大型的兼并,一项果断的技术投资,一个强有力的产品捆绑策略,都很有可能会使混乱的市场格局变得井然有序,而新的市场格局对实施改变策略的企业当然是极为有利的。然而,在实践中,当面临着高度不确定性的环境时,企业的决策者总是偏向于采取适应的市场策略。之所以如此,部分原因在于决策者们习惯于依靠像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框架之类的理论工具来指导决策。对于相对稳定的市场,运用这类理论工具能够对未来的市场产生深刻的洞察力,然而,对于复杂多变的市场,这类工具却很少能为决策者准确判断未来的市场提供有力的支持。而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市场改变者,对未来有一个准确的预见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指出的是,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也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采取改变市场的策略并且获得成功。一个成功的市场改变者必须具备很多品质,如;对未来发展的洞见、良好的声誉、特定领域的领导地位、一流的技术或创新的能力,以及操作上的娴熟等。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具备这些品质。

企业决策者往往以为,适应市场的策略是一个容易实施的选择。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这种想法使得经理人员以为,适应市场的策略并不像改变市场的策略那样需要较强的财务和心理承受力。其实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市场的适应者而言,要不断地进行产品服务等方面的试验,还要建立一个灵活的组织,这些都需要极大的财务上和心理上的承受能力;其次,这种想法会使经理人员以为,实施适应市场的策略只需消极而不是积极的管理就能成功。其实,一个市场的适应者也必须在捕捉机会、规避风险和业务调整等方面有相当的技巧,而这远远不是消极的管理所能做到的。(1561字)参考范文

Changing the Market or Adapting to It

In face of a market environment full of uncertain factors, should an enterprise change it, or to adapt to it? This is a question which has confronted business managers in making their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long.Actually, these two strategies represent different forms in practice.Unlike those who try to change the market, adaptors always regard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competitive behavior as a given external environment.Whether an enterprise should take the strategy of changing the market environment or adapting to it depends largely on the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its nature.It is wrong to believe that the adaptive strategy is an easy job.(106 words)(二)书信、备忘录、报告:

1.投诉信:

Directions:

You live in a room in college which you share with another student.You find it very difficult to work there because your roommate always has friends visiting and has parties in the room。

Write a letter to the Accommodation Officer at the college and ask for a new room next term.You would prefer a single room.Explain your reasons。

Dear Sir or Madam,I am writing to express/air dissatisfaction/disappointment/concern regarding accommodation.I would prefer to move into a single room next semester, as I find the present sharing arrangement inconvenient。

I must explain that the reason for my dissatisfaction is my roommate’s inconsiderate behavior.For one thing, his friends are constantly visiting him;for another, he regularly holds noisy parties。

To solve this problem/surmount this difficulty/improve this situation/crack this hard nut, I hope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authorities concerned.I am sure you will agree that the only solution for me is to move into a room of my own.Therefore, I would be grateful if you could find a single room for me, preferably not in the same building but as near to the college campus as possible。

Yours sincerely,Li Ming 2.推荐信/求职信/求学信:

Directions:

One of your friends wants to apply for a job working with foreign teenagers.Write a letter to recommend him/her, describe his/her past experience,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Dear Sir or Madam, I am writing to recommend one of my best friends, Zhou Botong, for this post.With his outstanding leadership and cheerful personality, he was elected chairperson of the Student Union of Tsinghua University several times。

Busy as he was, he completed his major, teenage psychology, with an outstanding school record.Upon graduation he was assigned to be a teacher in Tsinghua Middle School.What is more, he loves his job and enjoys working with children.This won him great popularity among his students。

Therefore, I do not hesitate to recommend him as an ideal candidate for the post you advertised.I am sure you will make a wise decision in hiring him。

Yours sincerely,Li Ming

3.备忘录/报告:

Directions:

You are the president of a company.Write a memo to Percy Shelley, the vice-president on the employee’s training on computer, telling him the need to train the employees,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ask him to write a plan。

Date:January 9, 2010

To:Percy Shelley, Vice President

From:Li Ming, President

Subject:Computer Training of the Staff

As we discussed earlier this week, I agree with you that our firm is faced up with problem of the high rate of computer illiteracy of the staff.We need to make up a plan for training our employees in the new field。

I would like you to design our own in-house computer-training program.We had better classify the employees and put them through the program in turn。

Write up a brief proposal, describing what you think the program should cover.Assume the class runs four hours a week for ten weeks.Also, assume people have no prior computer knowledge or any formal course work in computer science.二、写作B节:预测:70%考图画作文,30%考图表作文、情景作文或提纲作文

(一)图画作文:

1、最新大纲样题:合作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2)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then

3)give your comment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wer Sheet 2.(图略)

As is subtly portrayed in the drawing, two handicapped young men are heading towards their destination with vigorous strides, leaving all their crutches behind.The hardship of disability being no longer an obstacle on their journey, they support each other with firm hands and proceed steadily.The caption indicates that they can travel north and south extensively with combined legs。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cartoonist aims at reminding us of the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in our daily life.Hardly can anyone achieve success in his career without the assistance of his colleagues and partners.As competition in all lines of work grows increasingly fierce, we must defeat our rivals through powerful teamwork.Take basketball hero Yao Ming for an example, he can slam the dunk smartly because all his teammates contribute more or less to his outstanding performance.Likewise,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Chang’e No.1 lunar probe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Chinese scientists’ joint efforts instead of individual accomplishment.If we work separately, we will be confined to frail minds and limited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above, we may draw a conclusion that cooperation and teamwork really count in this competitive society.Hence, we should associate ourselves harmoniously with our companions in every attempt towards our goals.In addition, it is indispensable to train our kids frequently to interact smoothly with others in a team.As the proverb goes, unity is strength。

2.环境问题:

Directions:

A.Study the following two pictures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in at least 150words。

B.Your essay must be written neatly on the ANSWER SHEET2.C.Your essay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below:

1.Describe the pictures。

2.Deduce the purpose of the painter of the pictures。

3.Suggest counter measures。

(图略)

As is symbolically portrayed in the pictures, with the speed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number of fishes has sharply decreased.In one picture, there were various kinds of fish and only one fishing-boat in 1900.On the contrary, in 1995 there was only one fish, but many fishing-boats。

The purpose of the pictures is to show us that due attention has to be paid to the decline of ocean resources.Owing to over-fishing, the number of fishes has obviously shrunk.If we let this situation go as it is, we do not know where fish will be in the forthcoming future.By that time, our environment will suffer a great destruction。

Hence, it is imperative for us to take drastic measures.For one thing, we should appeal to our authorities to make stric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control commercial fishing.For another, we shoul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people that the ocean resources are vital to us.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tect our ocean resources.Also I reckon that we humans can overcome this difficulty, and we will have a brighter future。

3.坚持/成功/奋斗/拼搏/创新:

Directions: Study the following drawing carefully and write an essay in which you should

1)describe the set of drawing,2)interpret its meaning, and

3)support your view with examples。

(图略)

It is vividly depicted in the cartoon that a boy is running along the racetrack with painstaking efforts, sweat pouring down his face.After a long journey, he is making the final spurt toward the finishing line, with strong determination to become a champion.It seems that he could rest for a while to enjoy the ecstasy of victory.However, straight ahead lies a sign which indicates a new “starting point” and urges him to continue rushing to the next destination。

Undoubtedly, the cartoon conveys the meaning that life is like the process of running in which one should make constant efforts and never stop making progress.Owing to the quickening pace of life, competition goes increasing fierce in all walks of life, stimulating everyone to pursue one goal after another.Once a person stops making progress, he can hardly maintain his past glory and survive in this competitive world.As Deng Xiaoping, the great Chinese leader said, “Development is inarguable truth。” No matter how powerful a specific institution is, it will definitely seek new development in high speed.Generally speaking, neither a country nor a person can remain stagnant。

A case in point is the successful launching of “Shenzhou Ⅶ Spacecraft” which sets China in a high position of aviation and space flight.Although it means a great achievement for us Chinese, we are facing new challenges in the forthcoming future and need to do further research in space technology.Another illustr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us, the examinees.If we pass this test and are confronted with the challenge of conquering the difficult graduate courses.We still have to strive for success in our future academic study, employment and career.On the whole, these examples effectively clarify the saying that “destination is another starting point。”(296 words)

4.信心/金融危机/甲流/就业难:

Directions:

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describe the drawing briefly,2)explain its intended meaning, and then

3)support your view with an example/examples。

You should write neatly on ANSWER SHEET 2.(20 points)

(图略)

As we can see from the picture, a football match is going on.On guarding the goal, the man on the left seems to be keeping a “huge goal” that is easy and inevitable for a goal, while the person on the right hesitates to kick the ball with an illusion about the “huge keeper”.It is obvious that both of them exaggerate the difficulties in front of them。

This picture does reflect a thought-provoking social phenomenon which is not uncommon in China now.The young always give up because the problem is beyond their ability to cope with.Superficially, it seems to be somewhat reasonable, but when weighing in the mind, we find there is an apparent tendency underlying this phenomenon: the lack of confidence.Firstly, it is well-known that we exist in a dynamic worl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We can do nothing but face them.Secondly, attitude is the key point to take the first step.Assuming bravery and confidence to solve the problem, you will find the question is not as “huge” as you imagine.Take us for example, the entrance exam for graduate students even seems to be a horrible monster before us.Some people give up, some persist.So, with confidence and the right assessment of the difficulties, try and exert your strength, and then we will overcome all problems。

On the whole, I believe we young people should face the difficulties in right manner.And nothing is impossible, just do it。

5.交通问题:

Directions:Write an essay of 160-200 words based on the following drawings.In your essay, you should:

1)describe the drawings briefly,2)explain their intended meaning, and then

3)give your comments.(图略)

The pictures vividly reveal that heavy traffic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rious all over the world.In the first photo, there is traffic congestion on the road with numerous cars, trucks and buses.In the second picture, hundreds of people are waiting for a train。

We can deduce from the pictures that the photographer is trying to attract our attention to the issue of heavy traffic.First of all, every year men and women crowd into cities in search of employment, a decent living, and the excitement and stimulation of urban life.As people in mounting numbers flood into cities, city services and facilities have been strained to a breaking point.In addition, since in a city with booming industry, land is precious and cannot be extravagantly used by traffic, traffic flows constantly rise to fill whatever scale of roads and highways are provided for them。

篇8:2019年英语一考研大纲

1991年, 新加坡的英语教学大纲提出将语言学习当成获取信息、社会交往的工具以及表达思想的工具的目标。随着社会生活和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 新加坡对初中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在某些领域还比较欠缺。比如培养的学生的标准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不均衡,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写作技巧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因此, 新加坡教育部又在2001年、2004年、2006年以及2007年对英语教学提出了许多改革措施。2007年, 新加坡教育部在30所中学开始试行“英文种子教学计划”, 这一计划的宗旨在于提高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同时配合教育部6年一轮的大纲审议与修订。

二、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

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修订后的具体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目标与价值、教材选择、教学原则、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1. 教学的价值与目标

2007年新加坡英语教学改革首先明确学习英文的价值。该政府明确提出加强英语的研究与学习是培养学生积极探索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有效方式, 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社会以及为学生提供良好理解人类功能的有效途径。如通过英语学习可以探究人类的处境, 以便更好地理解学生自己的存在以及与社会有关的价值, 可以更好地理解由于人类的欲望而产生的心理和社会问题, 通过对英语作品的研究可以激励学生探究文学的背景以增进学生理解那些影响人们的社会因素。总之, 通过学习英语作品以促进学生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理解以及世界观的形成。

其次, 2007年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阅读英文作品中发现乐趣, 并形成感知周围世界的新意识。如通过探讨不同风格的英文作品以理解文中要素在推进作品达到预期目标方面所起的作用;在讨论与撰写英文作品时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知能力和符合逻辑的想法;在理解与选择相关材料时能够清楚而有条理地用英语陈述自己的观点;理解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亲身体念课文, 即对课文的主题、人物、环境等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富有理性和感性的认识。

2. 教材选用的标准

由于并不是所有作品都能够用来教学, 因此新加坡教育部对教师选择英文文学教材也有一些规定, 比如应该遵循一系列原则以及注重作品体裁的多样性等。

首先,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 要求遵循的原则有:一是考虑文学故事的分析和探究是否足够深刻;二是作品的主题或内容是否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是否实用;三是作品是否因为语言表述粗俗或使用触犯他人种族或宗教用语而令人反感;四是作品对学生是否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也就是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以及作品本身的主题以及质量选择教材。如当代或古典文学作品以及不同国家的英文原版教材, 以及由共同主题或体裁编排或由同一个作者编著的短篇故事集, 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多样性的作品来接触不同的风格。

其次, 选用的教材体裁多样且内容丰富。新加坡初中生学习的英文文学体裁有散文、诗歌和戏剧等形式。这是因为不同诗人创作内容丰富的一系列诗歌, 有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不同作品的风格、观点和基调, 所以需要教师恰当地选择不同特征的文学体裁以及学习内容, 这样才能使课文范围非常广泛, 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情节发展、人物刻画等文学概念以及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全面理解。不仅如此, 新加坡中学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也非常丰富, 比如要求散文内容广泛且篇幅一般为100~250页;学生至少要学习10首内容丰富的诗歌;而小说、诗歌或戏剧的摘录则作为当场翻译来训练学生更高层次的思考技能, 如批判性分析能力。不仅如此, 学生还要完整地学习一部内容丰富的戏剧, 以培养他们了解戏剧的规则和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为他们今后演出部分戏剧甚至整部戏剧作准备, 有助于他们领悟现实生活在舞台上的再现并为他们提供进一步探索两者之间联系的机会。

3. 教学的原则

2007年新加坡的英语文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应该培养学生对文学回应与批判性分析的能力、阅读与写作能力、学习课程设计的能力、文学鉴赏能力以及积累广博的文学经验, 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等一系列原则。

一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回应能力的原则。新加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回应能力, 即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见解与看法。而学校则向学生提供阅读、探究、讨论等多种机会并提供充裕的时间, 如通过讨论艺术、戏剧、音乐、唱诗活动、阅读和创造性写作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而此时教师的角色只是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支持。

二是营造良好的环境与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的原则。2007年新加坡英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自主与合作的良好气氛, 比如学生的回答不会由于语言表达不清而受到惩罚, 这种环境可以让学生对作品作出有趣的、愉快的和有价值的讨论, 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多种多样的观点和看法并拥有独立学习和合作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 学生能够学会怎样确切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不断完善他们对作品的回应、保持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以及接受并传达他们与众不同的观点。

三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原则。该大纲还要求教师培养学生阅读的热情, 目的是为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培养学生对英文文学术语的理解方面, 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辨别文学的方法以及应用基本文学术语的能力, 包括讨论与写作时用到的基本术语和体裁方面的细节。培养学生使用文学语言的机会以使他们有力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并发展他们对主题构思方式的理解力, 要求学生使用这些术语去解释并且补充他们个人观点与主要争议中的不足等。

四是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文学鉴赏力等原则。该大纲中规定初中学习英文作品的最少课时为每周两次35分钟的课程。学校对初中文学课程的精心安排力求做到能够确保学科课程与那些能够丰富学生文学阅历的活动课程之间的平衡。所以, 初中英语文学课程包括多种内容和形式, 如全班讨论、师生面对面交流、小组讨论与团队合作、演讲训练、阅读圈子和书吧等教学活动, 以发展学生对英文文学作品不同层次的批判性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不仅如此, 学校和教师还努力采取措施鼓励学生尽可能广泛地涉猎文章以及阅读其他类似的或性质不同的作品以增长他们的阅历。

4. 教学内容与学生掌握的技能

新加坡的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还规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有:分析作者的观点、创作的风格、作者的构思与作品的结构、创作背景以及人物刻画等五个方面。其中每个部分都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及需要学生对各种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理解、解释和回应的具体内容。比如要求学生领会作者的观点以及影响作者观点的主要因素;作者的写作风格, 包括使用语言的方式、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与构思以及采用的结构模式对表达意图的影响;文学作品创作的特定背景包括地理、历史等客观情境以及作者刻意创设的意境等;人物刻画包括人物的特点、相似的和不同的人物、正面与反面人物以及作者向读者呈现人物的技巧等内容。

2007年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 要求学生掌握评价技能、记忆技能、组织技能、创造技能、集中技能、分析技能、信息收集技能以及整合技能等方面的技能, 以便于阅读不同领域的文学作品并对其作出回应。例如, 对比技巧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作者的人物刻画、所采用体裁的风格以及效果;评价技能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质量、价值以及对作者观点和意图的了解与评价的能力;创造技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通过学习能够形成自己新的观点以及对未来预测的能力;分析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英文文学作品特性的判断、不同文章的写作风格以及观点的能力;组织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写作方面的构思能力等;信息收集与整合能力主要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以及能根据需要调整并运用这些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与关注核心问题的意识等。这些技能在各个层次得到训练和强化, 但最终是否能够掌握这些技能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素质。

5. 评价目标与方式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对初中生英语文学的学习成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具体评价初中生是否能够展示从文学作品中所学到的知识;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力对不同形式和背景的文学作品作出评价;是否能够呈现对作者选择方式、结构和语言形成意义的理解;是否能够对所读作品传达敏感而有见地的个人意见进行反馈, 以及是否能够清楚而连贯地表达反馈以及使用文本中适当的术语。

新加坡教育部2007年规定采用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 包括正式和非正式评价、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教师可以为不同形式的评价作准备, 这样既能保证学生积累的文学经验的平衡性和丰富性, 又考虑到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评价的项目包括短文写作能力, 即创造性能力、对知识回顾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等, 主要根据作品段落和文本主题及其各个不同的方面, 如人物刻画等来评定。要求教师评定学生时应使用综合评价模式并从多方面去评价学生, 评价结果的呈现为多种形式, 如以笔记或一系列粗略概述的形式呈现。主考人严格地根据所给标准对学生进行评分, 而不应以学生答卷中的某些特殊因素来给分, 以避免不公平。

三、2007年新加坡初中英语文学教学大纲的特点

从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至少可以看出有这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加坡的初中英语教学目标高, 注重培养学生用英语思考以及写作的能力。二是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三是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有效实施与其相应的教学制度, 如分流制度和双语教育制度密不可分。

首先, 重视学生英语文学能力的培养。2007年新加坡初中英文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英语文学作品培养学生感知周围生活的能力, 以形成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以及能够使用文学作品中的专门术语准确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学生通过对各种题材的诗歌、戏剧以及散文等作品的学习, 并深入分析作者的观点、创作的风格、作者的构思与作品的结构、创作背景以及人物刻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既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文学经验以及发展他们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对文学作品的回应与批判性分析的能力, 激发其阅读和创作文学作品的热情, 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评价、记忆、创造以及收集与整理信息等多方面的技能。

其次, 新加坡政府明确规定教师在选择教材以及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作品时, 必须遵循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以及作品本身的质量等原则, 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以发展他们多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要求教师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各种能力, 如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而且还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多种教学资源以便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此外, 还要努力建立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第三,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在教科书方面允许教师在规定的范围内尽可能地选择体裁和类型多样的英文原版作品。尽管新加坡中学有统一编制的教科书, 但是很多中学在使用教科书的同时, 更多的是选择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教材,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也采取比较正式的方式来进行, 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学习, 还可以有效节约和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潜能。不仅如此, 该大纲中明确提出对英文教学效果以及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等采取多种评价方式, 有效地避免了评价的狭隘性和单一性。

最后, 新加坡初中英语教学大纲的定位以及目标都非常高, 且教学成效也比较明显的原因在于有相应的教育制度相配合。比如新加坡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系统学习以英语为第一母语、母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育。到了小学阶段也继续接受双语教学, 经过长达10年左右的双语教学, 学生的英语基础整体水平都比较好。再加上新加坡在基础教育阶段采取的是分流的教育体制, 这种分流制更加注重根据学生的能力来实施教学目标, 使得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分流到适合他们英语水平的班级或学校, 而英语成绩比较好的学生则可以接受难度比较深的学习内容, 这样就不至于因为教学大纲目标太高而使水平不同的学校以及学生难以适应的局面出现。

参考文献

[1]郑新民.新加坡英语教学改革窥探——Phyllis Chew教授访谈录.外语界, 2007 (4) .

[2]RECOMMENDATIONS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REVIEW[EBOL].www.moe.gov.sgpress2006pr20061005.htm2007-3-1.

[3]Report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Review[EBOL].www.moe.gov.sgcorporateelcpr-executive-summary.pdf2007-3-15

上一篇:2021年新教师培训个人成长总结下一篇:爸爸妈妈都出差了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