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月的诗句

2024-04-29

含月的诗句(精选2篇)

篇1:含月的诗句

含月的古诗赏析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李白《古朗月行》)此句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符合小孩的认知特点,又将其比作瑶台镜,想象奇特,充满了童真童趣。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的《暮江吟》)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多么像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真珠”,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一张精巧的弓,多么可爱的九月初三夜啊!诗人用生动的比喻,描写出了初秋江上的清冷夜景。

3、“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先写出词中人“无言独上西楼”的孑然身影,再摹写其人所见的楼外之景:月不是圆月,而是如钩的残月。残月的清光照着梧桐的疏影,寂寞庭院,重门紧锁。一切无不笼上冷落凄清的浓郁色彩。这里虽未出现“愁”字,但不言“愁”而愁自见。

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第一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第二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那拉得满满的弓不正像空中的圆月吗?比喻很恰当。此句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意思是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这里作者用“天狼星”代指从西北来侵扰的西夏军队。

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是很重视友情的,当他听到好友王昌龄遭贬远放时,心情十分忧愁。他心想世上惟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那就将“愁心”寄与明月吧。明月也确乎有情,将“愁心”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床前一片洁白的月光,好像地上铺着一层霜。抬头远望天上的明月,低头不禁想起家乡。本诗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画出一幅生动的月夜思乡图。

8、“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女主人公早晨起来对镜梳妆,为别离日长会使自己变得衰老而发愁,男主人公由于情人不在身边,他感到异常孤单,以致觉得月光也是寒冷的。这两句把一对真挚相爱的情人分别后的痛苦情状表现得很真切。

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为了不使田园荒芜,诗人一大早就下了地,到了晚上才披着月光回来,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陶渊明的诗于平淡中很富有情趣。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自古皆然。既然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那就没有什么好悲伤的了。……

篇2:含月的诗句

2、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8、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9、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10、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12、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其二》

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14、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五》

1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 夜泊枫江》

16、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佚名《月儿弯弯照九州》

17、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唐寅《把酒对月歌》

1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19、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0、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2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2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2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5、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26、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2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8、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29、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30、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31、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32、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3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4、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 中秋月》

35、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36、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7、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3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39、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登快阁》 40、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41、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42、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43、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4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6、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47、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嘏《江楼旧感》

48、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4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0、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51、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5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53、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杜甫《江汉》

54、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贺铸《子夜歌·三更月》

55、云尽月如练,水凉风似秋。——欧阳詹《荆南夏夜水楼怀昭丘直上人云梦李莘》

56、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

57、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白居易《村夜》

58、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纳凉》

59、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60、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61、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6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记承天夜游》

63、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4、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袁枚《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65、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66、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67、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68、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69、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70、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7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72、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忆》 7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74、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76、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刘长卿《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77、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丘处机《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78、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温庭筠《瑶瑟怨》

79、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80、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萨都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 81、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王安石《春夜》

82、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83、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

84、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85、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李白《塞下曲六首》

86、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秋日怀旧》 87、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88、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89、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90、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91、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欧阳修《秋声赋》 92、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93、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94、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9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6、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苏轼《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97、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李白《长相思三首·其二》 9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李白《玉阶怨》 9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后赤壁赋》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唐代: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长相思·其二 唐代:李白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今作流泪泉。不信妾断肠,归来看取明镜前。

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关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唐代: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子夜吴歌·秋歌 唐代: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塞下曲六首 唐代: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代: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月夜忆舍弟 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旅夜书怀 唐代:杜甫

上一篇:预算法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痴迷作文7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