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

2024-04-24

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精选5篇)

篇1: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

山西省榆社县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10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文化现象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①我校开展全校学生演讲比赛 ②中共中央政治常委召开贯彻党的“群总路线”部署会 ③国庆期间岳阳某商场开展商品打折宣传活动 ④中央电视台主持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晚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2.“竖大拇指”在北美一般被认为是“做得好”的意思,但在澳大利亚就成了无礼的肢体语言;吃面条时发出声音,日本和韩国人觉得很正常,而英国人可能感到不舒服。这种现象表明:

A.不同的国家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

B.一种行为是否影响人们的交往取决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C.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完全不同的 D.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含义

3.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该诗句可以体现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了

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5.“儒家文化”邮票记载了孔子的许多至理名言,如“吾日三省吾身”、“三思而后行”、“不耻下问”等。这些至理名言在今天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用语。这充分说明

A.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建设的方向

C.经济与文化互为基础D.推陈出新是文创的根本途径10.“2013泰国·中国广西文化年——美丽广西”展演交流活动于7月10日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这场活动包括传统织绣艺术展.图片展和舞台艺术综合展等,还配以民间传统技艺例如织壮锦.编绣球等现场表演。开展“中泰文化年”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泰文化交流 ②增强泰国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③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④使中华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核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等环保标语处处可见。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些环保标语:

①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促进了人们的全面发展

④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2013年全国音乐选秀节目陷入全面混战,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快乐男声》.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江苏卫视《全能星战》.央视综合频道的《梦想星搭档》等节目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这反映“音乐选秀”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①与经济相互交融 ②与经济相互决定 ③对经济具有反作用 ④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为了更好地传承徽州文化,黄山市启动“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有关专家指出,这样做不仅可以守住古村落、古民居的“筋、骨、肉”,还可以传承徽州文化的“精、气、神”,真正使古村落、古民居流传后世。这说明:

A.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B.社会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 C.传统建筑都需要恢复和保护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15.下列对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 B.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C.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D.文化软实力是国际竞争的实质 16.下列活动具有文化传播功能的是()①古代商旅活动 ②网络互动 ③教育 ④人口迁徙 ⑤红色旅游 ⑥科考队南极考察 A.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7.2013年4月22日,第2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海南海口落下帷幕。本届书博会展出各类出版物35万多种,其中新书10万种左右。博览会期间参观人数超过26万人次,出版物订货达11亿元码洋。材料体现的文化传播的途径有()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来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来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来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8.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被称为“闯关东”。他们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口语传播

19.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而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众传媒更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关于教育与大众传媒的关系,正确的是()A.教育始终借助大众传媒

B.大众传媒使教育突破了狭小的课堂,走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C.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多样的,传媒也日益多样化 D.教育的普及加速了文化传播

动,吸引了150多名中国文化爱好者。当天的活动包含了中国武术、舞蹈、戏曲、歌曲、美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在于()①有利于吸收各国文化成果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④有利于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趋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6.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事例不胜枚举。如从孔子学院到“中法文化年”,从动画片《中华小子》在法国热播并获得动画大奖到《于丹〈论语〉心得》版权被韩国人抢购等。假如让你围绕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比较合适的理论视角是()①文化与综合国力 ②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③文化的交流与渗透 ④经济全球化与文化一元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7.2013年浙江杭州将举办第15届西湖国际博览会。西博会成为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杭州的窗口。上述材料说明()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②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③各民族文化走向融合统一 ④文化交流必然带来文化的繁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曾经的丝绸之路,是东亚强盛的象征,如今的“一带一路”,则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聚集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实现沿线和各国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一带一路”能推动沿线各国文化的繁荣,依据是()①拓宽文化交流的途径,促进文化交流

②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能与文化相互影响

③各国文化在交流中可以相互认同,共同发展

④各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文化的共性,遵循普遍的规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9.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呼吁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是“守护”环境的重要法宝。之所以要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是因为()A.先进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B.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789-

篇2: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

请注意: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在下列各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

上。(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恩格斯指出,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说法中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①自然界是客观的 ②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③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④意识的内容和形式均是客观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据英国《卫报》报道,近年来,南极洲一处企鹅繁殖地附近一座罗马大小的冰山由于气候变暖坍塌,企鹅们不得不跋涉60公里到海里寻找食物,这导致了约15万只阿德利企鹅死亡。这表明()

①生态失衡是自然界自身周期演化的结果

②生态环境已日益成为人类反思自身活动的重要前提 ③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源于人对自然的认识 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实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4、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②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下列观点正确的是()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④世界观就是方法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哲学史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这表明()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地暴露出来 ③具体科学是哲学的科学前提 ④具体科学的发展为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两者的根本分歧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B.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8、亚里士多德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离愚蠢。”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了()A.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解除所有的迷惑

C.改变自己的愚昧无知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

9、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风景画的大师们都有一个特点:心灵极为丰富。自然界中的一片叶子、一滴露珠都能勾起一缕潜在的心绪,诱发他们的旷古愁思。这说明()A.存在离不开思维 B.思维与存在相互转化 C.存在决定思维 D.思维再现存在 10、2017年1月1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霾橙色预警:预计1日8时至2日8时,北京南部、天津、河北东部和中南部、山东中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重度霾。对此,人们不可回避地思考一系列带有哲学性质的问题:生态环境为什么如此恶劣?人类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应如何处理与自然界的关系?这表明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 ②哲学思想产生于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 ④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1、国际地质类著名刊物《地质学》2016年8月刊封面刊登了华中科技大学学生段鹤维的绘画作品一—《生物大灭绝与复苏的阴阳哲学》。该作品受启发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阴阳”相生相克、相互转换的思想,呈现了早三叠世时期,在地球与火星轨道相互作用的影响下,灾难与复苏的角力与轮回。从中可以推导出

A.具体科学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作用 C.哲学可以揭示出地质学中的本质和规律 D.中国古代哲学包含着科学的内容

12、乔布斯说:“我愿意把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因为他把哲学从高高在上的学科变得与人休戚相关”。乔布斯的话意在说明 ①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③能为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④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和归宿在于推动哲学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2016年5月26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证实,发现首例“无敌细菌”病例。“无敌细菌”对现阶段全部抗生素都具有耐药性,滥用抗生素是导致“无敌细菌”出现的主要原因。这一发现表明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④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重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有一个美国高官说,“当今世界,没有美国想办而办不到的事情。”为了证明“美国人领导世界”的才能,他们摧毁了“支持恐怖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把“不听话”的萨达姆政权推翻,现在又干涉中国南海领土争端„„在他们看来“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和 目的决定的”。这种观点()A.是不可知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B.否定了社会的客观性 C.肯定了社会存在和发展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 D.是一种唯心主义自然观

15、“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这一诗句体现了()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6、阴阳学说源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们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由此,中医学发展出以人体阴阳虚盛为判断疾病与治疗方向的指标。人体不同的部位,组织,以至不同的生理活动,都可划分为阴阳两类。中医阴阳学说()①把物质归结为物质具体形态,本质上是错误的 ②将朴素唯物主义与朴素辩证法进行了初步结合 ③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 ④实现了科学基础上的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特拉维夫大学的丹·皮尔、利莫纳·马格利特研究出一种可以直接把化疗药物输送到癌细胞,避免与健康细胞发生互动的“纳米车”,这种方法可在增加化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副作用。从哲学角度看,“纳米车”里的纳米粒子是()A.物质 B.世界的本质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18、2017年9月,某大学新生报到宿舍分配现场,有家长在发现孩子的宿舍门牌号“424”“454”等带有两个“4”的数字后,声称宿舍号码不吉利,拒绝让孩子入住并坚决要求负责安排新生宿舍的辅导员调换宿舍。下列观点与学生家长的世界观吻合的是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 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D.物是观念的集合

19、孔子认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客观条件,后者强调主观条件 B.前者是客观唯心主义,后者是主观唯心主义

C.前者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D.前者是封建迷信,后者强调意识反映物质

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下列各选项中,体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哲学基本派别对立的是

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与“举一纲而万目张” ②“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与“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④“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欧洲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在太空真空环境中生存的动物——缓步类,也被称为水熊。不仅仅是太空,它们中的一部分还可以同时在真空和太阳辐射条件下生存,这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可以在双重严酷条件下存活的动物。这说明()①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②生物的存在与神灵有关 ③任何生物都有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条件 ④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2、2016年5月17日,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使之更好的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A.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构成部分,是社会和时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B.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C.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变革提供强大的物质力量

D.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3、人类需要伟大思想家的指引。中国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有了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人类才从根本上告别了荒昧,走向人文、理性、高贵。社会永远在变化,而今该怎样让人类告别战争、贫穷、恐怖、灾害„„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智慧、新的真正哲学。要能指引当代人类,这要求新的智慧 ①能够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要求和历史趋势 ②能反映新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状态 ③能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④能正确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具体领域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4.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从哲学上看,这说明()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C.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D.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7.美国某教会建造了一座尖顶的教堂,主教请当地一位工程师为其设计避雷针。工程师揶揄地说:“教堂是天国驻人间的‘大使馆’,有上帝保护,安装避雷针是完全多余的。”主教说:“请先生装避雷针,也是上帝的旨意。”这则材料说明()A.科学和神学的对立正在消失 B.随着科学的发展,神学的阵地正在日益缩小 C.神学已向科学投降 D.越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其宗教势力越强大 28.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存在与发展不同于自然界,社会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这是因为()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 ③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④人的意志不能影响和决定社会的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9.在当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中,农业发展尤为重要。中国农业目前依然以小农经济的小生产为主体,面对社会化大生产,有其脆弱性,而在社会变迁中,又有其稳固性。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相对滞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注定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这个事实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D.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发展 30、由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的中国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物理学界的突破性发现,从哲学上看,这佐证了()①物质世界的演变是人类智力发展的结果 ②这种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③这种物质是由人创造的 ④世界的本原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40分)

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西周末年,史伯提出了“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观点。

材料二: 霍尔巴赫是18世纪的一位著名哲学家。他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变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不同性质的事物和现象都是原子的结合和分离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造成的。

材料三:恩格斯说:“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得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 5 出来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的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就是把他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在的物质不同,他不是感性的存在着的东西”。

(1)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2分)

(2)对以上三种观点作出简要评价。(12分)

32.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存在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械轰呜田野,卫星邀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辩证唯物论角度分析,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体现了哪些哲理?(12分)

33.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14分)

2017年高二10月月考考试政治答案

1-5 ACBAA 6-10 DCDCC 11-15 BBABC 16-20 CCABD 21-25 BBBDC 26-30 CBCC

31、【答案】:(1)(2分)上述材料的三种观点共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哲学世界观。(2)(12分)①材料一的观点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从本质上是正确的,但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一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②材料二的观点虽把世界的本原看作是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但这一观点是在结合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所以它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猜测性,但又把世界的物质属性等同于原子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这就是唯物主义的第二种基本形态:“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③材料三的观点恩格斯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万事万物的共性:“物质性”,这是唯物主义的第三种基本形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指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32、【答案】 ①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4分)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改造自然使其为人所用,但是人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环境破坏,生态危机问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就是证明。(4分)③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分)

33、【答案】(1)凡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就是唯心主义。(4分)因此,划分唯物主 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2分)

(2)追求物质利益不一定就是唯物主义。如果违背社会发展规律,不顾客观条件,主观蛮干地去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心主义;强调精神文明也不一定就是唯心主义。如果在承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重视意识的作用,强调精神力量的作用,这不但不是唯心主义,而恰恰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6分)

篇3: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后奥运时代,傅园慧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她极具个性的言行深受国民喜爱。她不是冠军,却比很多奥运冠军还红。她被体育总局局长点名表扬,并以非冠军选手身份随团出访港澳。她的“表情包”层出不穷,她也成为了各大活动最抢手的红人,微博粉丝逼近千万,身价也早已翻了几番。但对她的批评也从未停止。她被指因过度参加活动而荒废训练,致使近期比赛表现不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根据2016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作文命题的形势,“任务驱动型”作文已非唯一选择,适度回归材料作文也是命题的重要发展方向。本题属于时事类材料作文,写作时要求紧贴材料,理性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符合全国新课标卷作文的考查特点。此外,教育部提出,高考要体现“一点四面”的基本原则。“一点”就是要在高考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就是要在高考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向。本题命制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核心,同时也体现了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和“敬业”两种价值观。

本则材料共有七句话。第一句交代事件背景和写作对象;二、三两句交代傅园慧因个性言行,而并非因为获得冠军受到国民的喜爱;第四句交代傅园慧受到官方的表扬;第五句交代傅园慧因受到民众喜爱而名(微博粉丝)利(身价翻番)双收;第六句笔锋一转,提到民众对她的批评;第七句交代她受批评的原因是因过度参加活动而荒废训练,导致比赛表现不佳。可以看出,针对傅园慧,有来自两方面的声音,一褒一贬,在写作时可以选择其中一方面进行分析而不必面面俱到。

选择立意角度时,首先应该明确材料提供的写作对象——傅园慧或傅园慧现象,然后紧扣写作对象展开,才能命中材料的核心立意。这是考生在备考作文中应该培养和加强的意识。

1.从傅园慧的角度:

①关注傅园慧成名的原因:活出真我、个性自由、率真。

②关注傅园慧的运动员身份:敬业、业精于勤荒于嬉、专注本职工作。

③关注傅园慧面临名利困扰的问题:心态上,可以写坚持本心,保持平常心,要静心、不要浮躁;把握对名利追逐的限度,找到名利面前的平衡点,找准自己在名利面前的位置。

以上立意起点均来自材料,是切题的。而另外的立意,如积极昂扬的精神、看清目标、胜不骄、得与失、人红是非多、创新与分享、谨慎等,看似与傅园慧不无关系,但是均与材料提供的内容无关,可视为偏题或离题。

2.从傅园慧现象的角度:

从官方表扬的角度,我们应该看到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反映了体制内的包容度在提升,开放意识在增强,对个体价值的尊重有了重大进步;而从傅园慧受到国民普遍赞扬的角度,也应该认识到当今社会多元化的价值认知和整个社会日益开放的心态。

从傅园慧现象这一角度立意,具有更宏观的视野,富有时代意识和家国意识。这些立意为切题立意,且比从傅园慧角度立意更为深刻,更容易出彩。如果考生剖析现代奥运的精神,如勿过分消费体育冠军等比傅园慧本身更大的体育话题或娱乐话题,则显得大而无当;如果看到傅园慧被赞扬与被批评,从而提出不要苛责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性地看待他人等观点,均未涉及傅园慧的核心事件,属于游离于材料核心。

佳作展评>>

勿让个性追求淹没理性表达

文/ 谭 芃

傅园慧的突然蹿红,乃至于成为一种现象,这无疑是一种个性意义上的解放与进步,充分表达了社会群体对个性的追求,尽管同时我们也见到了在这个愿望表达过程中群体理性的缺位。

傅园慧走红的原因还是在于民间。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得坦率真实,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没有任何做作,极大地张扬了个性。这种个性的张扬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认同,以至于我们有意无意地把她当作了自身对个性追求的心理愿望的投射。

民间的自发行为或许还称不上社会的进步,但从官方对傅园慧持赞赏态度这一点上来看,全社会从上到下对傅园慧的认同实现了对“唯金牌论”的突破,完成了人的个性的回归。

个性,是个体得以与群体区分的东西,是自我的灵魂。而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个性观念向来是比较缺乏的。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际上是在强调个人的命运与天下兴亡联系的观点。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这观念的确能让我们在危急时刻挺起民族脊梁,但也造成了对个体的压抑与忽视——运动员只有为国争光才是光荣的,哪还需要什么个性?傅园慧现象不正体现了当代中国对个性的追求、对人文主义的召唤吗?

纵然傅园慧现象是一次个性回归,但整个事件也有矫枉过正的一面。群体的共同追求最易导致偏激,当我们过度消费傅园慧时,群体理性已然缺位,傅园慧现象也无可避免地被娱乐化庸俗化,最终成为对运动员的伤害。

个性是属于自我的,根据拉康·雅克①的看法,自我乃是在想象界②通过镜像作用③形成的,而这仅仅是人类心理被圈定的三个界域之一。个人在内心中对个性的追求,还停留在较为初级与原始的想象界。社会对个性的诉求,应当进入象征界运行,而象征界恰恰牵涉着逻辑、语言、理性的判断。

这意味着,要让个人对个性的追求真正成为社会的共同诉求,就一定要选择理性的表达方式,避免陷入盲目激情与群体狂欢中。理性地对待傅园慧,避免过度娱乐化,这才是对傅园慧的喜爱和保护,这才是真正的个性追求。

【注】 ①拉康·雅克,法国心理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

②拉康认为,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是支配人心理活动的三种界域。这是对人生存境遇的一种结构化表述。

③拉康认为,意识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之后才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俄狄浦斯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篇4: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 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2分,共25个小题)

()1.数字时代”让过年多了一份穿越感,也有了更宽广的共享空间。打开老相册,在微信群回忆“小时候的年”,总能引起许多共鸣;回到老地方,在朋友圈晒出“各地的年俗大全”,总能激发更多欢乐。互联网为我们调制出别具一格的年味儿。这表明

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③人们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享用文化

④传统年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VR技术是指借助计算机及传感器技术创建一个虚拟信息环境,让用户有身临其境之感。近年来,VR技术正在逐渐走进教学,通过该设备学生可以在罗马竞技场和乘坐宇宙飞船到太阳系探索之间灵活切换,VR技术的使用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革新。这表明

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科学技术促进了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 ③科学技术使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科学技术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狗肉节” ①作为一种陋习应该被当今社会抛弃 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要辩证看待 ③应与时俱进,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④是腐朽文化,应加以改造或剔除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15·课标卷II】2015年1月,有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应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判断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宝鸡市陈仓区举办“邀请公民代表走进区政府”的活动 B.九寨沟的自然风光 C.某校举办体育艺术节活动 D.小张在超市挑选物美价廉的文具

()6.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这表明 ①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文化就是人们创造的艺术品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为进一步培养职业能手,弘扬大国工匠精神,2017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业特色赛)暨第五届全国煤炭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于6月14日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赛。“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重视培育工匠精神是因为()

①精神力量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③工匠精神是工匠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④提升劳动技能需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和“养儿防老”等旧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这说明

A.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对经济的反映 B.应摒弃传统文化 C.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9.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此举是基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文化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④优秀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曲《牡丹亭》与西方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具有相通之处

①表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是基于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 ③是基于它们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与精粹 ④体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5.2017年7月12日,第4I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波兰历史名城克拉科夫闭幕。本届大会共审议通过了21处新的世界遗产地,其中包括中国青海省可可西里和福建省鼓浪屿。至此,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2项,名列全球第二。中国积极申遗

①基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基于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③利于保护文化多样性,领略不同民族文化的韵味 ④利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自达喀尔大学与辽宁大学共同开办孔子学院以来,在中塞双方共同努力下,达喀尔大学孔子学院积极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中塞文化交流,为促进中塞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塞友好合作的纽带。这表明教育 ①能够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②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存 ④是实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的一天,你可能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者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和它的各种文化,进行各种娱乐,向远方的朋友展示照片。”这是比尔·盖茨对信息时代的形象描述。这种描述表明

①互联网技术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②网络成为信息时代文化传播的唯一途径 ③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更为迅速

④网络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聚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建筑格调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例如,我国北方颇具华丽气质

D.艺术的传播需要借助科学的力量

()22.(2016·江苏卷·21)许多科学家在回忆成长经历时,都会提起他们青少年时代读过的《十万个为什么》《趣味物理学》《物理学的进化》等科普作品,正是这些科普作品激发了他们对于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材料表明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着人 ②优秀文化为人的成长提供精神食粮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 ④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东方医学随丝绸之路传人西亚,欧洲人利玛窦、汤若望等人从海上丝路来华,将《本草纲目》翻译、介绍到欧洲,东西方医学汇通促进了近代医学发展。可见 ①中华文化得到了西方各国家民众的广泛认同 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带动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③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④互通有无的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首发。在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使科技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④使科技成为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2017年随着云南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一”。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 ①改变文化的存在方式 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 ③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④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文化创作应该如何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担当,请你为此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4分)

28.“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建议:掌握遗产资源,夯实丝路认知——主动组织“一带一路”上的丝绸文化遗产调查,掌握丝绸文化遗产资源;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丝绸史实构划一幅权威的丝绸之路,夯实丝绸之路中丝绸的话语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建议”的依据。(12)

29.一些专家认为,过去城镇化过程中一些地方破坏文物、损坏传统建筑,造成大批传统村落消失,而许多新村片面追求花园、格调和洋气。如今稳步推进城镇化,要利用地理优势、生态优势,园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禀赋,顺势而为,不应当是“千镇一面”:不能忽视传统文化传承和田园特色保持,让城镇化和文化多样性协调发展,切忌“贪大求洋”。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运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知识,结合材料谈谈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2分)

一、1-5:BBCDC 6-10:DADBA 11-15:CCBDC 16-20:CCBAA 21-25:AADCD

③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3分)

篇5:高二10月月考政治一卷

考试范围:必修三1-8课

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44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6分)

1.忧国忧民、兼济天下、志存高远……这些中国传统文人崇高博大的文化精神是通过具体的人格与行为来体现的,而优秀的人格和社会作为,也在不断丰富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这表明

①人们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文化的 ②通过社会行为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 ③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④优秀文化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自20世纪初由西方传入中国以来,一直伴随着中国城市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并在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表明城市雕塑()

A.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

B.是城市一定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C.是一种凝固的艺术,引领着城市发展方向

D.总能以其特有的感染力为城市形象与品位增色

3.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例如,同为春节,北方冰城哈尔滨用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而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迎春。这说明()①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②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④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4.在扶贫攻坚中,重庆巫溪县聚焦“精神扶贫”,实施了“扶志工程”,贫困群众逐步树立起自尊、自立、自强的脱贫之“志”,全面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以精神扶贫成效助推物质扶贫的成果,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现状。这说明()①经济发展取决于文化,精神落后是贫困落后的根源

②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精气神” 需要人们自觉培养

③消除贫困必须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发展

④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才能培育贫困群众脱贫精神。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人民日报》于2016年5月27日载文指出,书法进课堂,毫端蕴秀、笔墨含香,寄寓着传统文化的接续,寄寓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文明力量。材料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④文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本草中国》采用电视剧的发行方式,将成为中国纪录片史上第一个多平台、跨媒体播出的纪录片,预计收视范围覆盖全国超10亿人。同时为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本草中国》与DisCovery和美国INC电视联播网等海外机构合作,通过海外发行和传播,完成在世界范围内为中医药文化“正本清源”的崇高使命,成为中华文明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的功能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享有文化

③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微电影是微时代——网络时代的电影形式。微电影芝“微”在于: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形式风靡中国互联网。微电影可用相机、DV、手机拍摄,主题多源自于生活,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这

①说明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新兴媒体的出现 ②反映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启示我们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④要求我们增强文化自信,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近期,电视节目《中国茶时间》在德国热播。该节目从德国观众身边的中国元素入手,发掘中国文化的亮点,从而更新了观众对中国形象刻板的认知。这体现了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可以取长补短 B.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能增强文化认同感 C.文化传播能加深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理解 D.大众传媒能消除不同民族文化间的隔阂

9.“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发展要植根自己文化土壤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应反对封闭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④要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2017年的主题是“开展多语教育,迈向可持续未来”。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一主题的确定主要是基于()①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②教育能够在传统中保护母语

③多语教育能促进文化多样化

④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具有共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以其独特的景观和岩石艺术,生动地表现出公元前5世纪至公12世纪期间当地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四十届大会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景观

①对于研究当地文明的演迸具有重要意义 ②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成果 ③展现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特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7年7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歌剧《鉴真东渡》登陆日本,演出吸引了大批日本观众。现场观众表示,本次演出将进一步增进日本民众对“鉴真精神”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亲近感,希望以后在日本有更多机会欣赏优秀的中国文艺作品。该歌剧演出成功启示我们

①要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要认识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作为G20领导人杭州峰会重要的欢迎活动,一台中西合璧、美轮美奂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响音乐会《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上演。经济峰会辅以文化盛宴,中国故事,国际表达,引起巨大反响。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③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故宫博物院自主研发的一款APP(移动客户端)游戏,将故宫珍藏用精美的图片和诙谐的语言传递给观众,让故宫里的文物“活”起来。“故宫+互联网”的模式()①发挥了科技对文化传承的促进作用

②扩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③创新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④融合了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5.“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①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

④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诗经》中雕玉工匠的生动写照。中国自古以来不缺工匠精神,中国有悠久的手工业传统,木匠鼻祖鲁班、西汉巧工丁缓等一直都是工匠的杰出代表。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材料说明了工匠精神()A.是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见证 B.是优秀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 C.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所在

D.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具有相对稳定性

17.曾经,香港是一个以香料著称的小渔村。如今,它已成为一座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在摩天大楼、车水马龙间,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生长,形成了香港的多元气质,香港这颗“东方之珠”正向世界绽放迷人火魅力。材料启示我们 ①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 ③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随着中华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推进,古诗文诵读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更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 ①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古诗文教学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③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④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祭祀扫墓。这种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成为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旧开新的有机构成。清明节法定化,增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这说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战狼Ⅱ》的创作团队以亚丁湾撤侨为原型,深入非洲实景拍摄,增强了作品的真实感。作品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这告诉我们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②面向世界是文化创新重要途径

③优秀的文艺作品能转化成物质力量

④优秀的文艺作品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1.“一镇一神韵,一镇一味道。”2017年1月2日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三季播出,节目组深入生活,从生活现场和时代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用生动讲述、客观记录的方式传递出当地乡民保留了千百年的生活意蕴。材料说明

①文艺作品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 ②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的挖掘和阐发

③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2.国家领导人在纪念汤显祖逝世400周年座谈会指出,我们要坚守文艺理想、坚持文艺品位,秉持人民情怀、植根生活沃土,使文艺创作获得旺盛的生命力。这一要求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文化创新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②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③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④文艺创作要坚持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杭州G20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整场演出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印记,具有强烈中华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配合西湖的湖光山色,演出受到了中外观众的一致好评。《最忆是杭州》的成功表明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中西合璧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③永葆文化生命力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民族文化创新的根基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24.所谓“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打不开电脑、不会上网、不会讲英语的人被称为“现代文盲”。目前,大学生中“现代文盲”越来越少,然而,不懂传统文化和文史知识、不能正确读写文章的“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令人十分担忧,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 ②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③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民族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中国成语大会第二季刚刚落下帷幕,第三季又悄然开始,第三季《中国成语大会》邯郸选手直通下赛启动以来,成语文化热潮再次席卷古城邯郸,为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国成语大会》在传统竞赛形式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独特多元的创新构思,充分展现了中国成语独有的语境之美,引发了观众对成语的热议以及全社会对国学文化的思考。上述材料说明

①文化创新应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活力的保证 ③成语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共享的功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6.2017年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在北京召开项目启动仪式,年底将与广大观众见面。《国家宝藏》的追求就是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国宝”“文物”活起来,不仅展示一件件陈列品,而且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文化的传承。能够感知文物背后的人文精神,与自己的血脉相连,从而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国家宝藏》能够体现 ①一定的文化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③传承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④科技是培育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7.山东吕剧、云南滇剧、闽南的高甲戏、池州傩戏、岳西高腔、安顺地戏……中国戏曲最早是从模仿劳动的歌舞中产生的,起于先秦时期,明代达到繁荣。目前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各具特色的地方戏曲

()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体现②是由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以其鲜明的民族性而保持稳定不变

④是各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8.2016年10月10日,海峡两岸书法教育交流暨全省书法校长论坛在福建省平潭县举行。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一直以来在教育界都存在争论。下列对“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的看法中,正确的有

①在数字化时代强迫中小学生练习书法是浪费时间 ②键盘输入要比书写记录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③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学好汉字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④书法是艺术的典型形式,该做法有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9.2016年9月3日,以“传承国学经典,重塑文化大国”为主题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名家国际高峰论坛在北大举行。论坛纵论中国古典文化与历史典籍,以期将将历史上先贤思想与当今时代相组合,重构国家思想、国家精神。这些古典文化与历史典籍

()①魅力无穷,被列为中国正史之首

②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③内容丰富,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④为传承中华文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0.从莫高窟到兵马俑,从北京天坛到安阳殷墟,从曲阜孔子庙到布达拉宫„„这些壮美风景令人敬畏。从老人家常去做的中医针灸,爷爷奶奶随口哼唱的昆曲、粤剧,到生活中的珠算、皮影戏„„我们感知到,中华文化已融入民族的血液。可见()A.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B.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D.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1.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二个侧面表明 ①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③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④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礼记·王制》曰:“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古代社会里,语言不通严重地妨碍着人际交往,汉字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让各地区的人相互交流,读书学习,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文化体系、统一的国家观念,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屹立不倒。可见,汉字()

①文化内涵丰富,独具中国特色 ②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③传承中华文化,凝聚强大力量 ④促进文化传播,增强价值认同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3.红军长征是充满理想和献身精神、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其铸就的长征精神成为今天激励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巨大动力。这表明长征精神 ①凝聚着不屈的时代精神,反映了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②根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③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④是人民群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4.一个民族总会有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撑她自强不息。对中国人而言,这种力量就包括女排精神。在中国,女排精神

()①一直深植于中国女排的运动基因之中,需通过夺冠表现出来 ②是激励女排队员在竞技赛场谱写壮丽凯歌的重要精神支柱 ③曾经成为推动全国人民建设强大祖国的智力支持 ④传承了中华民族精神,助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5.《论语》《孟子》《韩非子》以及四大名著、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冰心的《寄小读者》等都凝聚着民族精神。只要我们认真阅读,都能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这说明()

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B.只要大力创造文化作品,就能弘扬民族精神 C.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之中 D.所有文化作品都凝聚和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

36.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万卷史书中,字里行间随处可见“家国”二字。无论社会变迁沧海桑田,不管乡野小农高官巨贾,人人皆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的规则,在中国人心中总是充溢着“家国”的浩然正气。以下名言诗句中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③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④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7.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铁流滚滚、鹰击长空,大国重器排山倒海,有力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起了无数国人的爱国之心。由此可见 ①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8.“天山青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天山青松根连根,民族团结一家亲„„”伴随着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音乐,各族人民其乐融融生活在一起的和谐画面,一一展现在《民族团结一家亲》MV中。MV一经发布,便被众多媒体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上传、转发,更得到了网友的疯狂点赞。民族团结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①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②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③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9.2017年央视春晚节目,请五位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登上舞台,致敬老红军,弘扬长征精神。这是因为,弘扬长征精神 ①能够在新长征中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②能够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取得新的胜利 ③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能够凝聚民族力量,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0.公益广告《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和民间俗语“吃什么补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成为世界潮流,但仍有不少人还认为食用和药用野生动物可以大补。这说明()①饮食文化中也存在腐朽文化

②对饮食文化中存在的糟粕,我们要鉴别并加以改造、剔除 ③吃不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也是文化观念问题

④对落后饮食文化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1.“优秀作品并不拘于一格、不形于一态、不定于一尊,既要有阳春白雪、也要有下里巴人,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这一观点是基于().①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②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市场更加色彩斑斓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主体和服务对象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使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冲击、交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公益广告《我是谁》讲述了6位平凡的基层党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故事。该片用温暖朴实的镜头语言传递出“我是中国共产党,我一直就在你身边”的理念。这则公益广告一经播出就获得了网友的一致好评,一时圈粉无数。这则公益广告的成功给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启示是()

①要始终坚持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②要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

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④要把弘扬优良传统作为根本任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3.当老腔遇上摇滚,当顶碗相逢脱口秀,在这种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中,传统文化重现了本来的魅力,这种魅力在娱乐八卦快速更新的浮躁时代,有了一份别样的精彩。这启示我们

①要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发展中继承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③面对复杂市场要发挥市场导向作用

④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4.截止2016年底,网络文学用户已达3.33亿,国内网络文学的产值达到90亿元。已走过20年风雨浮沉的网络文学,今天呈现出一派持续繁盛的喜人景象。同时,作品泥沙俱下、作者跟风复制、内容粗制滥造等问题日渐凸显。这说明 A.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学这一大众文化 B.提升网络技术,增强网络文学的原创性 C.文化生活有喜有忧,要反对腐朽文化

D.发展网络文化要以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为导向

二、材料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4分)

45.(8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是所有人关心的话题。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的兴起,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们过度利用资源,随意乱挖乱采,无止境地破环自然环境,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1974年联合国将每年的 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4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本国本民族要珍惜和维护自己的思想文化。材料一 我国的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传统建筑规划布局的经典理论和精湛的建造技艺,集中体现了地域特色风情,体现了我国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作家冯骥才曾大声疾呼:古村落是中国文化“压箱底”的宝贝。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千万不要在我国有机会认真读懂它之前就让它永远消失。

材料二 汉字,是以汉语为基础而产生的记录汉语的符号体系,有学者在著作中写道,汉字是笔尖下流淌的乡土,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即血脉。但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汉字由最初的“手写”逐渐演变为“手敲”。用键盘打字由很多好处,比如速度快、清晰度好、准确性高,还便于保存和传播,尤其是各种功能很强的输入法出现后,键盘打字愈发迅速和简便,这使得手写汉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全社会汉字书写的整体水平也明显下降。对此有专家指出,书写和识读一样,是奠定学习能力的基础。汉字书写在情感交流、品性培养、艺术熏陶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1)(6分)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应加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的理由。

(2)(4分)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学校应如何发挥汉字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请你提出两条具体可行建议。

47.(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吉林省特别注重通过法治文化建设推进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该市积极培育和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引领法治文化建设;既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法治元素,又大胆吸收国外有益的法治文化,丰富法治文化的内涵;大力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设计并推出各种形式的法治文化活动和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市民参与度;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等的独特优势,并积极建设法治文化宣传主阵地。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省的举措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什么启示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1-----5.ABBBA

6--10.BCCCB

11-15.ACABB

16-20.DADDD 21-25.DDCCD

26-30.ACACA

31-35.DDDDC

36-40.CDDCC 41-44.AABD

45.(1)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价值观念、知识素养和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认识事物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角度,影响人们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可以使人们在活动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知识素养,从而提升对环保问题的认识,使人们能够在以后的自我实践过程中,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将环保落实于点滴实处。(2)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提高自身对保护环境的认识程度。(3)优秀的文化可以塑造人。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正确的环保理念,传播优秀的文化思想,可以使人们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人们对环保这一主题的认识更为提高,这有利于全社会树立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氛围。(4)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能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每条2分)

46.(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加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和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有利于展现各地的特色风情和传统文化,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每条2分)(2)示例: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组织书法课程走进学校课堂.(每条2分)

47.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法治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的继承交流中推动法治文化融合与创新。

③立足法治建设实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上一篇:描写青海湖的作文500字下一篇: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精调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