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2024-05-14

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精选9篇)

篇1: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31班何庭

一、调查时间:3.28-4.7

二、调查地点:东升小学31班教室

三、调查对象:东升小学31班学生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五、调查目的:为了更好地帮助小学生认真课外阅读和更好地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六、调查内容

1、你看过哪些书?

2、你的书是从哪儿来?

3、你是否有好习惯?

4、你的家长同意你看吗?

5、你的读书时间是多少?

6、你读书是否专注?

7、你的书有哪些种类?

8、你是否愿意与别人交流读书感想?

9、你从书上学到了什么?

10、你最看哪位作者的书?

七、调查结果

1、大多数同学读书从未做过笔记。即使有,也是情非得已。

2、有70%的同学只看一些没有价值、意义的书,从不看世界名著。

3、有30%的人愿意和别人交流感想。而且同学们都没有理解它。

4、我发现在小学六年级,70%的人读书时间在1小时-90分钟左右,不是合理分配读书时间。

八、调查建议

1、家长应严格要求孩子在书上做笔记。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

2、同学们应当合理分配读书时间。要多多读一些世界名著。如《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同学们在读书时要理解每一个故事的意义,努力用自己的话来说出意见。看课外书是可以增加见识。开阔视野。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也要提高对事故的认识能力,我们还可以多多运用书中的好词好句。做到“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氛围,让我们做一个认真读书的好少年吧!

篇2: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调查地点:开县新县城

调查时间:2月1日

调查人:闵锐

调查对象:初中生

调查方式:填写调查问卷形式

调查结果如下表:

方式 上网 打牌学习看课外书看电影做运动旅游

人数 25 162 5 211012

百分比 27.5 17.62.2 5.423.111.013.2

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条件越来越好,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讨厌学习,迷恋娱乐。

思考: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自己,也是为自己学习,但是绝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的自觉性都比较差,尽管这个数据是在春节中得到的,但是它仍然反映出了学生们的日常兴趣爱好以及是否对学习有自觉性。“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但是现在中国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如此地差,我不禁为中国的未来感到担心。

对策:

1.合理安排春节时间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春节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回忆一下在过去一年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应该在春节中反思改进。科学性地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时间,有计划地度过春节。家长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听取老师的建议,协助孩子安排春节的时间,让孩子在春节结束的时候,不仅能够在春节中玩好,也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同时家长要注意过紧、过松都会影响春节生活质量。

2.坚持每天学习

春节中每天都应该按计划完成一定的寒假作业,养成每天学习的习惯,通过温习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

3.家长的监督

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有限,春节前轰轰烈烈的计划着春节生活学习安排,春节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学习生活的。可是没过几天就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放松了自己的要求。所以家长的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4.培养学生的习惯

春节中,让学生多读几本书,了解社会热点的本质和精髓,当然这些书宜精读则精读,宜泛读则泛读,读书时不要忘了做札记,写一点读后感。通过春节的学习和阅读,我们可以积累词汇和信息。如果有兴趣,还可以就近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和培训班。

5.注意劳逸结合

春节本来是一个很快乐、很热闹的节日,如果学生只“啃”书本,就会使学生感觉很疲惫,从而丧失对春节的兴趣,因此,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后,听听音乐、看看电视、玩玩电脑,这样才不会认为学习是一件十分枯燥的事情。

6.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就像我的这次调查一样,同学们还可以在春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主动服务社区,可以关注社会动态、感受校友真情、增强就业意识,促进全面成才。

体会:

实践让我走出课堂,走向应用。当前,我们缺少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缺少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所学的,与在实际当中遇到的是不尽相同的。其往往具有不明显的特征。这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获取经验,才能解决各种问题。

作为当代中国的学生,应该不再只是被动的等待别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而是应该主动的去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所以在中学期间应该多与社会接触,多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多了解你将会面对的种种问题,对以后的发展和继续深造都是非常非常有益处的。

实践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所学知识实践自我的最好途径。亲身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增强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还需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用知识武装自己,用书本充实自己,为以后服务社会打下更坚固的基础。

篇3:文科大学生如何写作读书报告

一、知新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也。” (《论语·为政》) “知新”, 就是获知新的知识, 新知识是与已有的知识相对的, 是与我们已有的东西相衡量而来的, 那些我们从来没有接触的, 或者知之甚少的就是新知识。对于读书来说, 这可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专业知识, 一是写作知识。我们读一本书, 或者一篇文章, 或者一组主题相近的著作, 主要是学习著者所给予我们的专业方面的新知识, 比如新的材料、新的方法、新的观点等, 特别是读学术性的著作。赵振铎先生《读〈广雅疏证〉》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读〈广雅疏证〉》是赵先生早年研读王念孙《广雅疏证》而写的一篇读书报告, 该报告的第二部分集中论述了研读《广雅疏证》所获知的新知识。赵先生发现《广雅疏证》“发掘了一批语言史料、纠正了前代一些错误的解说、对词的词源意义作了一些有趣的探索、揭示了《广雅》的某些体例、校正了《广雅》的讹错”, 分别举例予以论述。从一定意义上说, 一部著作能为读者提供新知识, 可以理解为这是该著作的优点, 尽管优点不等于新知识。品论著作所提供的新知识, 或者品论著作的优点, 是读书报告不应缺少的一个部分。我们可以根据读书报告的主题, 或详尽, 或简略, 做出恰当的处理。对于初学者来说, 读书时还要留心作者是怎样写作的。具体地说, 要留心作者是怎样设置线索、谋篇布局、开篇收尾、过渡衔接、遣词造句的。这样才能尽快地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

二、启示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启示即举一反三、借鉴之谓也。《美国传统词典》是一部美国中型英语词典, 具有种种优点: (1) 外观悦目, 使用方便; (2) 词汇量大; (3) 用电子技术确定词目; (4) 收录俚语村话; (5) 探究词源, 深入邃古; (6) 释义准确, 排列合理; (7) 汇集专家意见, 编列惯用法按语等。问世以来, 该词典深受欢迎。中山大学教授王宗炎撰作《〈美国传统词典〉的启示》, 做了深入分析, 认为这些优点对于中国英汉词典的编写来说具有启发性, 可以“拿来”为我所用。今天看来, 王先生所言仍有意义, 不止对英汉词典的编写而言, 对于《现代汉语词典》等也是如此。如《美国传统词典》的编者们强调示范性, 厌弃时髦的口头禅, 我们就应认真思考《现代汉语词典》 (第六版) 是否应当收入“PM2.5”之类的字母词。

三、补证

“夏礼, 吾能言之, 杞不足征也;殷礼, 吾能言之, 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 则吾能征之矣。” (《论语·八佾》) 我们读书的时候, 常常会发现著者的观点基本合理, 但因材料有限, 没有做出强有力的论证。这时候, 如果我们能找到恰当的材料就可以对著者的观点做进一步的申张、补充。很多学者都写过以“补证”、“补释”、“补笺”、“申论”、“续貂”等为题的文章。现以文史专家李学勤先生《申论〈老子〉的年代》为例略做介绍。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 自《史记》以来就有异说, 清人汪中《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李先生分析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黄帝书》, 发现《黄帝书》不仅在字句上, 而且在思想内容上都有因袭《老子》之处, 而学界公认《黄帝书》的写作年代不晚于战国中期, 因而申张汪中之说。

四、质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 有疑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子语类》) 擅长质疑是会读书的一个重要指标。曾国藩就持有这种观点, 他说:“读书笔记, 贵在得间。戴东原谓阎百诗善看书, 以其能蹈瑕抵隙, 能环攻古人之短也。” (《曾文正公全集·复张廉卿书》) 学术也正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得以前进的。这类读书报告常以“质疑”、“献疑”、“商榷”、“商兑”、“辨伪”、“辨误”、“考辨”等为题。现举一例:自汉儒以来, 一般就认为《诗经·国风》出于民间。“五四”时期“平民文学”风潮的兴起, 此说更加坚定流行。文史专家朱东润先生对此却提出了质疑, 撰作《〈国风〉出于民间论质疑》。该文首先指出认为旧说有难安者, 比如与《诗经》同时期之作品, 凡见于钟鼎简策者都是王侯士大夫之作, 为何单单《诗经》是民间之作?《关雎》、《葛覃》中词语“君子”、“淑女”、“琴瑟”、“钟鼓”、“师氏”等不是民间所能有者。《国风》中八十篇都是统治阶级所作。观点新颖, 论据充分, 颇受学界重视。怎样才能发现可疑之处, 这当然与个人的知识积累有着莫大的关系, “多见而识之”, 但是作为知识、阅历都不是很丰富的大学生来说, 读书时能主动地相互参会, 便能较容易地发现可疑之处。朱熹就是这样教导门徒的, 他说:“凡看文字, 诸家说有异合处最可观, 如甲说如此, 且撏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 且撏扯住乙穷尽其词。两家之说既尽, 又参考而穷究之, 必有一真是者出矣。” (《朱子语类》) 不过, 我们也不能妄疑、妄立新说。世间的知识是无穷的, 而个人所知总是有限的, 不能轻易地认为合乎自己见解的就是正确的, 不合乎自己见解的就是错误的。颜之推“观天下书未遍, 不得妄下雌黄” (《颜氏家训·勉学》) 、苏东坡“未尽天下书, 不可轻议古人;然真能尽天下书者, 益知古人不可轻议。后生哓哓, 只坐胸中书少耳” (陈继儒《读书镜》)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 即使立论有理、论据确凿, 我们也应该言词谦和, 平实行文, 切勿诋诃著者, “以南方之舟笑北方之车, 以鹤胫之长笑凫胫之短” (袁宗道《答友人》) , 都是偏激的、狭隘的, 都为古今中外的学者所不齿。

五、存疑

“君子于其所不知, 盖阙如也。” (《论语·子路》)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论语·为政》) 读书时, 我们时常碰到我们尽其力仍不可理解处。对此, 我们不应丢下不管, 因为一个人的学识之所以能够不断长进正是由于他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疑问。我们也不应附会穿凿, 随文强解, 因为那样做只会落人以笑柄, 甚至会误导后学。我们应该实事求是, 采取保留的态度, 待到他日, 求放心而已。很多学者研究某一问题, 将自己不能解的写成待质录之类的报告、札记、余论等, 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以吴金华先生《〈三国志〉待质录》[14]为例, 略作解说。吴金华先生是研究《三国志》的专家, 潜心研究几十年, 成果斐然, 但他认为《三国志》中仍有许多难以确解的内容, 本着“多闻阙疑”的精神, 集126条成《待质录》以俟来者。如第33条“贼乃敢前, 取其头, 传观之, 覆军就视其躯”, 吴金华认为“覆”可能是“而後”两个字的误合, “军”是衍文, 但没有确证, 只能抱着对学术负责的态度暂时存疑。读书报告只是读书心得、读书体会的文章化, 只是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著成文字作品。我们在读书的时候, 从以上五个方面思考 (当然也不必苛求上述五个方面缺一不可, 有时单据其中一个方面即可撰成一篇高质量的读书报告) , 反复阅读, 边读边思考, 有所得辄记之, 做到不动笔墨不翻书。只要我们前期工作做充分了, 写篇高质量的读书报告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参考文献

[1]王力.谈谈怎样读书[C].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篇4:大学生读书情况调研报告

关键词:大学生;读书;建议

马小红,女,1977年1月,讲师,黄河科技学院

大学,是大学生走向成熟的时期,是增加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修养的关键时期,而读书是学生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社会生存能力的提升。为了解当代大学生读书的基本现状,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困惑等问题,我们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

本次问卷调查对象为我校12个学院的本专科在校生,涵盖土木工程、机械制造等31个专业,包括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其中大一学生71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38.56%,大二学生681人,占总数36.89%,大三学生453人,比例为24.54%。通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读书情况、意见及建议的广泛调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大学生读书指导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问卷针对学生对读书的认识、读书目的、读书情况、读书困惑以及学生对我校读书情况的意见等,设计了25道选择题和3道开放题。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46份,有效回收率92.3%,较好地保证了问卷质量。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对读书的认识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时,89.92%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6.39%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无趣的事情;3.68%的学生认为读书是一件负担很重的事情。

在问到“您认为读书对您有多大帮助”时,63.43%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非常大;28.76%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一般;3.74%的同学表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大;1.30%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没有帮助;3.79%的同学认为读书对自己的帮助不好说。

2、大学生读书的目的

在问到“您读书最主要的目的”时,27.09%的同学认为是学业需要;49.02%的同学认为是提高修养;17.17%的同学认为读书源于兴趣;6.23%的同学认为是休闲放松;2.44%的同学认为是消磨时光。

3、大学生读书情况

在问到“您每天的读书时间”时,8.94%的人表示基本不看;30.44%的学生在1小时以内;34.45%的同學在1-2小时;19.83%的同学表示每天在2-4小时;5.80%的同学每天读书在4小时以上。

在问到“您每学期大概读几本书”时,4.01%的学生回答没有读课外书;51.68%的学生表示读1-4本;22.91%的学生回答5-7本;20.31%的学生表示每学期读书超过7本。

在问到“如果您认为你的阅读量过少,其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5.07%的学生认为学业压力大,没有时间;12.95%的学生回答没兴趣;17.44%的学生回答不善于阅读;8.76%的学生认为书籍价格太贵;回答其他的同学占15.68%。

4、大学生的读书困惑

在问到“您在读书过程中的主要困惑是什么?”时,31.42%的同学表示不知道读什么书;32.94%的同学表示不知道怎么去读书;31.96%的学生表示读完书后没什么收获。

5、大学生对读书现状的意见与建议

最后一道主观题“你对我校读书现状有什么好的建议”,有328位同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校要重视读书氛围的营造。学生建议加大读书活动宣传及推广力度,从新生入校便开始通过多种形式引领读书风气,培养学生读书习惯,使读书成为每名学生的生活方式;

其次,建议为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活动形式过于单一,缺乏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尚没有被调动起来。许多同学建议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征文比赛、优秀图书推荐、设立每周读书日等方式为学生读书搭建交流平台;

第三,加强教师对学生读书的指导,目前的读书活动主要由学生独立进行,学生普遍存在不知道读什么,如何读的问题,希望通过系列读书讲座、读书指导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从而使读书有目标、有实效。

三、总结与建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读书充满期待,但是尚存在读书时间少、不知读什么、如何读书等困惑。如何更有效地引导每一名学生合理规划读书时间,掌握读书方法,明确阅读目标、读书规划,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教育者的重大责任。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大学生热爱读书、理性读书。

(一)提供优质资源,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调查显示,认为学校读书氛围很好的同学仅占33%,这说明学生尽管对读书有比较积极的认知,但学校整体的读书氛围尚需引导。这就需要学校打造读书平台,加强读书活动宣传,进一步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应努力为学生争取更多经过精心筛选的优质阅读资源,完善面向全体学生的各种网络图书数据库资源,而这种资源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人文素质提升密切相关。

(二)配备阅读教师,制定学生读书规划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读书存在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缺乏规划的现象。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应该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任课教师、辅导员担任学生阅读指导师,从入学开始,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个人兴趣及职业生涯规划进行系统的书目选择,帮助他们制定大学三到四年比较清晰的读书规划,进行读书方面的自我探索,并定期检查规划的执行情况。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学生摆脱为了考试而被动读书或盲目读书方式,学会主动在社会化视野下读书学习,并强化实践理念,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使读书转化为个人实实在在的能力。

(三)加强读书指导,解决学生读书困惑

当前,急功近利的阅读习惯也在不少大学生身上蔓延,学生大学四年往往不知道读什么、怎么读。许多大学生对读书的理解仅限于青春文学、玄幻等读物,读书只为了消遣娱乐,缺乏目的性。这方面除了大学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外,还在于缺乏相应引导。学校要把倡导读书的理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读书指导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松青.我国在校大学生读书表现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对上海市1305名大学生的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2008(9).

篇5: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苏州市碧波实验小学徐红霞

前言

今年九月份开学,我们学校对3-6年级学生进行了暑期学生读书情况的问卷调查,我就自己所任四年级所交有效问卷190份进行了调查、分析,关于小学生暑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调查表明,小学生暑期读书情况并不乐观。

(教育欢迎您投稿)

一、调查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更快地建设一个和谐的书香校园,我校在几年前就针对学生课外阅读“量少而窄”,没有充足的阅读时间等问题,学校开设“午间阅读”课,建设班级图书角;今年又进行全校范围的“读书漂流活动”,把各班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考查、评比的内容。每学期学校都为学生推荐一系列课外读物目录,并在假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作业。

为了检测全校小学生暑假读书完成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各班推选出一至两位“阅读大王”,我校进行了此次调查。

二、调查的对象:

四年级190名学生及家长,以深入了解四年级学生的暑期课外阅读现状,听取有关家长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我校四年级学生暑期课外阅读情况,主要从“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家长意见”四个方面了解、分析学生的暑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关于小学生暑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结果分析:

我对收到的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进行了整理、归纳,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归纳如下:

(一)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

暑期读书时间统计

阅读时间

每天看2-3小时

2-3天看一次

一周看一次

父母要求下看

人次

1 50

43所占比例

18.9%

32.1%

26.3%

22.6%

调查表明:只有18.9%的学生每天都坚持看课外书,32.1%的学生能经常读课外书,26.3%的学生只是偶尔看课外书。其中22.6%的学生读课外书是家长督促下进行,而且也是在家长想到的情况下提醒孩子看书,看的时间和什么书家长也并不作什么要求。故学生在假期中总的阅读量不多。

原因:电视、录象、电脑游戏等大众传媒的普及,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极大的冲击。通过对我所教四(5)班53名学生口头调查,一半以上的学生暑期看电视的时间每天超过4小时,个别学生每天在父母控制下不超过1小时。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课外书之间更喜欢前者,但是如果让学生过分地依赖声像材料,久而久之,就会削弱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

(二)学生阅读面较窄

暑期读书类型统计

书籍类别

名著寓言童话类

漫画类

科普类

作文类

人数

21 3

5所占比例

45.8%

24.7%

11%

18.5%

篇6:中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青少年时期,他们热情活泼,求知欲强,带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已不满足于课堂内的书本阅读,而是渴望从更广泛的渠道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以加深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课外阅读就是最好的途径,是课内阅读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但是,当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容乐观,存在许多不足或误区,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观察,我们都发现了,平日里我们中学生是否有时间去读一些课外图书,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据我观察,身边的同学中读课外书的的确是多的,关于他们所读的书的内容是比较让人的担心的,我并不认为看一些言情小说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一味地钻在这种书堆里,我想:从大体上看,是弊大于利,所以在青少年中提倡健康读书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读书很重要,都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盅粟,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奇妙。最近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也显示,还没有人敢说“读书不重要”,大概是怕别人说自己不思长进、没理想和追求。那么为什么大家不去干重要的事情,而去干不重要的事情呢?读了半天,人也读呆了,工作还成问题,还奢谈什么“黄金屋”、“千盅粟”、“颜如玉”哦!干脆不读了,打psp去,k歌去。专家们及时提醒,不要用这种功利主义的观点去看待读书,读书能够让你增加智慧,保持尊严;更多的人说,智慧和尊严先免谈,我需要增加财富,保持健康。

管理者和专家们并不认同这种庸俗的观点,还在不断地追问:你们为什么不读书呢?为什么?当被追问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没有时间读书(盯着电视发傻的时间挺多),没有读书的习惯(上网的习惯有了,还上瘾),书的价格太贵了(比一个汉堡包还贵)。这些当然都是借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不干一件事情而找借口的时候,这件事情就不是用简单的理由可以解释的了。

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

通过调查分析了中学生阅读的几点情况:

1、读书时间不足

2、缺乏阅读兴趣

3、阅读空间越来越少

4、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

5、阅读的选择类型

调查中引发的思考:

课外阅读无疑是重要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的:“课外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进的风。”他的话形象地告诉我们,课外阅读是开拓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的一条重要途径。从阅读热情和重视课外阅读,语文成绩也相对较好的学生的个例中,我们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是苦于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上面,因此虽有对重要性的认识,却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我们应该学会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合理地安排好阅读时间,也要懂得挑选好合理的阅读材料,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还应该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走出来,有意识地把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健康的课外读物的阅读益于身心发展和思想、审美等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而作为一个中学生,基础课程的学习仍然是其主要任务,课外阅读只是一种课堂学习的有力补充。所以,中学生必须摆正主从位置,以便于合理安排时间

通过数据分析后,我小组成员认为当今中学生阅读量是十分大的。同学们都认为阅读对于自身的消遣娱乐和素质培养是很重要的。数据显示,中学生十分喜爱杂志,因为它时效性强、内容更新频繁且迎合了中学生对于流行追求的心理。小说、中外名著虽然内容充实、文化底蕴颇深,对中学生素质培养有良好的效果,但因为书中所讲内容通常陈旧,离同学们生活甚远,难以引起同学们的共鸣。但这种忽略经典文学、优秀作品的现象是不容小觑的,中学生是处在一个生理、心理发育成长的阶段,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还不成熟,在文化多样性的现今社会中,是很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的。在调查过程中,中学生中男生更侧重于科幻、武侠、军事、体育等书刊。而女生则侧重于言情、少女漫画、时尚杂志、文学杂志等。

通过调查,我们对中学生阅读情况得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阅读目的多趋向自娱

调查中有的学生认为读名著或其他小说是为了“消遣和娱乐”,且大多在课外时间阅读。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读名著是为了“提高文学欣赏能力”,且带有极大的阅读向往和兴趣。从文学名著中可以认识我们生活的社会、认识他人、了解自我,真正理解成功的含义,探索生命的价值,培养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和品质。

3、阅读愿望因课业负担而受到影响

范文网

4、阅读方式缺乏正确引导

在对名著选择上,仅有10%的学生是独立地按照自己的特定目的去选择的;17%的高中生是通过父母、老师的指导去选择的;16%的学生是根据报刊推介而作出选择的。从这里看出,老师、家长、各种传播媒介宣介文学名著,对中学生选择作品有很大帮助。在阅读名著时,作笔记的高中生占7%;对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会使用相关方面的工具书,或向老师请教的高中生有0.8%。偶尔与同学探讨所读过的名著的学生只有占7%。由此可见,加强对中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是多么迫切需要。

此外,被调查的学生当中,经常将时间放在阅读上的非常有限,阅读的书籍大多是休闲性杂志或小说,更多的学生则是愿意去泡网吧娱乐。

(三)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1、文学名著是历史文化遗留的精品。读一本好的书,就像沐浴在春风中,让人心旷神怡,读者与作者仿佛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面对面地在交流,在这种感召下,读者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可能会伴随读者一生。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心理、思维等还在成长的中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的啊!它对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激励他们去创新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应努力去弘扬这一文化精神,以此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2、中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后备军、潜动力,其文化素养和知识储备同等重要。所以,学校、老师、家长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在旁指导、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去选择图书或杂志,学会有自己的主见,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同时学校还可以多举办一些阅读交流活动,让同学们在活动中增长见识、开拓眼界。除此之外,学校、老师、家长、还要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正确的思想观念来指导自己的阅读行为。

3、中学生自身要学会选择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图书外,外部社会的客观环境也是很重要的。不难发现,现在的书店、报刊亭、书摊等出售图书的地方,不乏有粗制滥造的图书,但却堂而皇之的摆出来卖,可见图书市场的监管机制尚不完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难保思维尚不成熟的中学生不受到影响。所以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制力度,规范图书市场的运行。为中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以此熏陶中学生的性情,为中学生阅读做出正确的指导。政府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快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公共图书馆、图书室。从调查情况看,学生买书者多,借书者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城市、街区缺少相关设施。而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书籍要做到“买”和“借”并举才是正确的阅读途径,单凭书籍封面介绍或粗略的浏览一遍就决定购买,会很容易出现买后后悔的情况,这不仅浪费了钱,还达不到阅读的目的。所以建设正规的图书馆、图书室是非常重要的。受益的不单是中学生,还有广大市民,对建设先进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7:中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研究课题:中学生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选择情况的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__市中学生

调查核心方面:针对不同情况的阅读对阅读方式的选择

调查目的:从调查结果中看出不同的学生对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与喜爱,利于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特点,积极调动积极性,最大程度上引导中学生高效阅读。

1、学校对中学生阅读的参与

2、社会对中学生阅读教育提供的设施与提倡度

客观因素 3、班级环境与氛围对自身阅读方式选择的影响

4、家庭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或影响

5、时间的安排与便利对阅读方式选择

内容分析

6、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对阅读方式选择

主观因素 7、不同阅读方式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8、阅读内容的差异对阅读方式的选择

问卷调查

问卷编号:______

中学生阅读方式调查问卷

同学你好:

我们是__工程学院的大三学生,目前正致力于中学生日常阅读方式选择的研究。根据不同的学生对不同阅读方式的选择与喜爱,利于老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教学中更多地考虑学生的特点,积极调动积极性,最大程度上引导中学生高效阅读。以下问卷是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请认真阅读每一题并根据你自身情况选出最符合的选项。在此声明,本调查仅作研究之用,你的回答本身没有正误之分,并且相关信息我们会为你保密,因此请如实回答每个问题。谢谢你的合作!

__工程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时间:__年5月1日

学校:______ 性别:_______ 年级:________

一、学校对中学生阅读的参与

1、在课外阅读的指导中老师倾向于让你们进行网络阅读吗?

a经常 b从不 c一般

2、学校是否配备了专门的网络设备供你们学习使用呢?

a有 b没有 c不清楚,没有使用过

3、除学习工具外,学校是否允许你们使用其他的电子产品进行阅读?例如手机。

a允许 b不允许 c没有明确规定

4、老师通常是采用何种方式组织你们进行阅读的?

a网络阅读 b传统阅读 c两种阅读方式交替使用

5、对你来说,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效果如何?

a很好 b一般 c无所谓,没感觉

6、学校或老师在要求你们进行网络阅读时是否有过时间或内容方面的限制?

a有 b没有 c无明确规定

二、社会对中学生阅读教育提供的设施与提倡度

1、你是否了解在徐州市开展的“全民读书日”,鼓励市民阅读的活动呢?

a了解 b不了解

2、如果有,那么这种“全民读书日”主要是以何种阅读方式进行的呢?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两者都有

3、学习之余你与你的同学们是选择自主进行网络阅读还是去对外开放的图书馆?

a自主网络阅读 b对外开放的图书馆 c两者都有

4、你认为进行网络阅读和在图书馆氛围下进行传统阅读两种方式哪一种更可以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

a网络阅读 b传统阅读 c没有明确的区别

5、徐州市是否举办阅读大赛?

a是 b否

6、徐州市举办的阅读大赛是以何种方式进行的?

a传统阅读下回答问题 b网络阅读下回答问题

三、班级环境与氛围对自身阅读方式选择的影响

1、你身边的同学课后是否经常阅读书籍?

a是 b否

2、你身边的同学大部分是由纸质书阅读还是使用电子工具进行阅读?

a纸质书阅读 b电子工具阅读

3、你们班级是否定期开设阅读课组织大家阅读?

a是 b否

4、在你身边经常交流读书心得的同学大都是怎样阅读的呢?

a网络阅读为主 b传统阅读为主 c两种阅读方式结合

5、假如你喜欢传统阅读方式阅读而周围的同学全都看电子书,你是否会改变自己的方式?

a是 b否

四、家庭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或影响

1、在家里你或你的家人是否有看报纸的习惯?

a有 b有 c偶尔

2、你的父母是经常给你买书看还是支持你网上阅读?

a买书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3、在你家每月都会买新书吗?

a会 b不会 c偶尔

4、你在家看书时是否会受到父母看书方式的影响?

a会 b不会

5、你与你的家人一般是选择上网阅读还是在书房读书呢?

a上网阅读 b书房读书 c差不多

五、时间的安排与便利对阅读方式选择

1、一般在课间时如果可以读书时,你是愿意选择传统阅读还是网上阅读呢?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2、放学后,如果你需要长时间地坐车回家,往往在车上打发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可以看会儿书,那么这时你宁愿进行怎样的阅读?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3、在完成作业后,倘若离睡觉还有一段时间,往往这时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候,那么你会进行怎样的阅读?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4、当老师给你们布置了阅读一本名著的作业,并且要求细致地分析人物性格、感情世界等,而且时间限定较长,你觉得你会用怎样的方式阅读呢?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5、当老师给你们布置的阅读名著的任务要求大致了解文章情节即可,时间限定是较短,那么你又会用怎样的方式阅读呢?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六、阅读能力的差异性对阅读方式选择

1、阅读是为了了解知识、接受和丰富知识,在此基础上你会选择何种阅读方式?

a传统阅读 b电子阅读 c差不多

2、传统阅读和网上阅读各有特点,就你自身而言,你觉得哪种阅读方式更能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3、有的人擅长阅读,有的人不擅长,针对自己的能力你觉得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4、有的人擅长阅读,有的人不擅长,针对你的能力大多数同学认为哪种方式适合你?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5、有的人擅长阅读,有的人不擅长,针对你的能力父母认为哪种方式适合你?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6、有的人擅长阅读,有的人不擅长,针对你的能力老师认为哪种方式适合你?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7、在你看来哪种阅读方式能更好地实现阅读或提高阅读效果?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8、每个人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对大多数同学而言,你觉得哪种阅读方式更能共同提高大家的阅读能力?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七、不同阅读方式对阅读效果的影响

1、在你看来那种阅读方式更便于阅读?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2、平时课外阅读中你更多的是采用哪种阅读方式?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3、在小说阅读上你觉得是电纸书还是纸质书读来更有趣味?

a传统阅读 b网上阅读 c差不多

4、在你身边使用电子工具进行阅读的同学是?

a少部分 b几乎没有 c绝大部分 d一般

八、阅读内容的差异对阅读方式的选择

1、你一般读什么类型的书时会选择传统方式?

a古典名著 b通俗小说 c与教科书相关的

2、你一般读什么类型的书时会选择网络方式?

a古典名著 b通俗小说 c与教科书相关的

3、以下哪种情况你会选择传统阅读方式?

a阅读内容文色彩鲜艳、图文并茂

b阅读内容艰涩、难懂

c阅读内容具有跳跃性、通俗易懂

4、以下哪种情况你会选择网络阅读方式?

a阅读内容文色彩鲜艳、图文并茂

b阅读内容艰涩、难懂

c阅读内容具有跳跃性、通俗易懂

篇8:《文化研究读本》读书报告

1、文献综述

第一部分简介了文化研究内的几个理论和方法,包括对文化工业,话语霸权的批判,女权主义的探讨,最后是对信息循环模式的分析。比如,Ranato Rosaldo指出文化研究具有全球化本质,其关键读者群遍布世界。因此要求这一学科要运用更多的“社会描述性的修辞形式”。而Theodor Adorno和Max Horkheimer提出文化工业的批判理论,表明现当代文化工业批量生产一种标准化产品,导致诸多不良后果(详见Section 2)。Roland Barthes分析了一位80岁农民被判死刑的案例表明霸权是这样产生的 :通过不同机构和话语——该文中指的是文学,法律和新闻学——的勾结以压制几乎不能还击的群体。

第二部分从不同的切入点出发介绍了学者们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包括对现代性和后现代的看法。其中Lyotard以自己的观点定义了后现代,指出后现代不是在时间上紧跟现代之后,而是现代性一直包含着后现代的因素。 后现代的“后”不是指回忆,反馈的过程,而是回溯分析, 回想并反思的过程。第三部分Forgacs对葛兰西的理论进行了阐释,认为新右派不等同于法西斯主义,只是新右派的替代品如法西斯主义一样四处分散,支离破碎。在该情形下, “教育联盟”就具有真正意义 :它倡导少数民族和下级文化价值观以及话语。

第四部分围绕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主义、历史研究这三个关键词展开。首先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和Sneja Gunew的对话表明 :一旦一个社会被识别为异质的, 由多元文化构成,那么其核心机构将会从少数民族中选择代表人共同管理行政。Spivak认为象征主义(即表面文章) 几乎让所有人背离了主流意识形态而且远离了文化遗产,但这种“非真实性”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第五部分涉及性的相关讨论。男作家Andrew Ross的文章对色情文化研究进行高度概括,指出性幻想和性欲望的经济体系与性别划分没有固定关联,认为传播色情文化的项目必须要和欲望结构达成妥协。第六部分是关于娱乐狂欢和理想主义的讨论。Meaghan Morris以她所熟悉的购物中心为例提出设计管理和经营购物中心的人(由于对女性了解甚多)也是理论家。文章还提出了若干问题,比如失业之人(假设有能力购物的话)和有工作之人在购物中心购物是一样的吗?这一有关消费的研究拓宽了早期文化研究主题。

第八部分是有关休闲娱乐的若干讨论。Dick Hebdige表明亚文化通过协商和混杂化确立自身的反霸权式的风格和身份。他认为商业文化有能力生产反霸权式风格的娱乐文化,比如朋克风就是一种先锋派文化策略,营销策略和工人阶级违抗精神的独特结合体。而第九部分则探讨了传媒与市场的联系、生产浪漫的机制以及对大众文化的看法。Armand Mattelart等人发现传媒与市场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 :西方媒体日益受到市场力影响,后工业化国家的信息处理主导了增值经济。提出要谋求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的信息通讯联盟,提倡通讯工业结构变革以产生更加灵活的媒体系统。

2、笔者评论

笔者认为Theodor Adorno和Max Horkheimer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耐人寻味,在此作简要评价。该理论认为“文化工业实质是一种欺骗大众的启蒙”(16),它运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批量生产一系列标准化的,去掉了个性化特征的产品以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文化工业极尽能事地从各个渠道扼杀差异性的、个性化文化特征,无疑泯灭了艺术个性和文化创造力,最终导致大众失去辨识高雅低俗,是非善恶的能力,即批判理性的能力。由此,该理论对于个人主义的发展,批判理性的回归以及文化的再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强调文化的区别性特征以及文化主体的自主性,有助于捍卫个人主义的自由,解放思想 ;反对理性的工具化,主张重归批判理性,这有助于读者在技术的世界里重新思考理性的作用。它揭开了这层“欺骗性”的面纱还原了部分真相,有助于催促变革,催生新鲜的文化生产机制,使得文化生产背向工业化生产,靠向艺术性生产。然而该理论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首先,它过于强调文化工业的负面意义而忽略了其正面意义。其实文化工业的发展给文化产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载体,比如广播、广告、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等载体。 这些文化载体拓宽了文化传播渠道,使更多人拥有更多机会接触文化,了解文化,使得文化更加普适和亲民。例如《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把高雅文化传递给普通受众,解除了阳春白雪的“高不可攀”。

3、结语

篇9:小学生读书调查报告

摘 要:文本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为澜本,分章节阐释内容并进行简要概括,进而从中得出读书的心得,借此来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打下基础。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书报告

一、书本出版信息简介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是由南京大学哲学系袁久红教授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值得广大大学生点赞的经典著作,全书共268页。

二、内容概要

为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指出的“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有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部、教育工委、教育厅共同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目前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读本》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在这里,我们选读的是大学生读本。

导论部分,笔者向大众发问崛起的中国亟需什么,并从主体“我们自己”和核心价值观两方面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及现实意义。

文章主要包括七个章节,对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科学内涵以及价值意义作了全面化、具体化和准确化的解说,并且着重就当前时代的困惑及大学生在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说明,对大学生真正地理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对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路径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一章[探寻源头活水——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来自哪里]:对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过程进行了详细解说,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是对中国人民多年来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智慧结晶。

第二章[理想的国度——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从国家层面,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的具体内容,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行了具体分析,明确指出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第三章[良序社会的建构——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从社会层面,对美好社会的建构提出了更为清晰的要求。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四个方面分别阐明了建设有秩序的社会的具体要求和意义所在。

第四章[共同的底线——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公民]:从个人行为层面,就评价公民道德行为的基本准则,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公民的行为约束进行了具体的解释,倡导公民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使公民对基本道德规范产生思想和行为上的共鸣。

第五章[价值“核心”的重估——对我们时代的价值困惑与难题的反思]:从中国新时代的眼光看待马克思,用实践检验中国道路的正确与否,对时代的价值困惑与难题进行反思总结,探索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使人们对核心价值达成共识的有效路径。

第六章[谁能告诉我是对还是错——我们该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其他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索正确进行价值认识与价值评价的科学方法论。

第七章[知行合一之道——我们这一代大学生的忧乐与价值担当]:通过对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特点调查,为引领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追求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提升个人行为能力等提供思想行为上的理论指导。

三、读后心得

首先谈谈选择这本书的理由。第一,它的写作背景正是在江苏这个大环境下,旨在“让价值力量激荡建设新江苏‘精气神”,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江苏能真正被公民们理解和认同,充分发挥其作为内核地位的作用。另外,我组的成员都是江苏人,调查对象也是以江苏范围内的大学生为主。因此,书中的内容对我们的研究内容来说更具针对性。第二,从此书的书名来看,这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江苏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读本》中适合当代大学生细读和深入学习的大学生读本,研究和适用主体更明确。第三,正是因为本书的主要适读对象为大学生,文中的语言用词较为通俗化,对大学生来说都比较容易接受,不会过于理论化,更容易引起大学生读者的关注,诱发我们深入研究的意向。第四,此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过程十分细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步步来源分析、科学内涵的深入解读,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详尽的价值意义阐述,包括最后对江苏地区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数据调查及针对数据调查分析的结果和建议的提出。整个过程都在向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细致地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所在,对我们个体的未来、对新江苏的建构,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的关键作用。

其次,书中设置的一些原声再现、延伸阅读和专家视点等等的模块,对大学生学习和了解时政内容,深入研究调查和把握主流观点有实际性的帮助作用。例如,在原声再现模块中令我印象较深的: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这么一句“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我们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我们中国在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中勇往直前的必然要求。其中蕴涵的不仅仅是对家国未来美好建构的期望,还有对中国上下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这是中国仅有的、独一无二的核心价值观,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及数次的实践检验得出的结果。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作为有理想、有朝气、有抱负、有文化的青年大学生,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从内心真正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认同。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与升华,需要我们维护、继承和创新,我们要把这种责任转化为我们的精神动力,激发自己的斗志,为实现自身的价值提供精神力量。

除此之外,本书在章节的编排上又十分讲究。作为适合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荐书目,文章的各个章节名称的设置可谓是环环相扣,发人深省,副标题更是形象直接地表现了所要阐述的核心内容。在开篇的导论部分,笔者强调了对当代大学生的准确定位,激发当代大学生在“软实力”战略盛行的时代发扬自己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励大学生直面现实不完美的社会,卯足精神和勇气去追求未来社会和生活的美好。在这个形形色色的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起着一个指南针的作用,它承载着中国十三亿多人口的未来和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民奋斗的行动向导,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国家建设的内核力量,我们应当发挥它的关键作用,将其“内化为我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我们的自觉行动。”而不是一味地空谈理想化、道德化,要做到肯干实干,在“知行合一”上多下功夫。

高校作为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主要场所,应当担负起培育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深入了解学生的普遍的和特殊的价值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思想感化。尽管江苏并不属于少数民族聚集地,但就近几十年来人口的大规模迁移以及大学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情况来看,我们身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不在少数。受宗教文化、生活环境、文化教育、地区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在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上或多或少会有些许差异,高校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困惑与需求,有目标地选择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当然,价值的实现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达成的,还需要大学生自觉自律,努力提升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涵养并将其渗透至日常的行为活动中。

总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不单单是政府和高校的任务,也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义务所在。“少年强则国强!”青年大学生是建构美好社会的主力,承继着富国强国、国泰民安的重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在这过程中引领我们不断阔步向前的精神动力,带领我们实现“中国梦”。我们大学生也正是在这反复的奋斗中不断成长,获悉知识的源泉,实现人生的价值。

四、评语

这本书作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的辅助书目,是一本值得广大师生点赞的好书。虽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理论形式上的观点,但书中将其形象生动地用通俗化的语言为我们详细的解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过程、科学内涵及其现实价值意义,有针对性地为广大大学生解读了我们会在学习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书中的许多模块也让大学生们开拓了视野,能够从更多地角度去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更是为我们专业学习和研究给予了有效的帮助,也省去了我们到处查找相关资料的繁杂程序,帮助我们解决了许多因为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限制而造成的困难,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感谢和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袁久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读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

作者简介:冯梦婷(1994—),女,江苏南通人,本科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上一篇:银行招聘考试作文范文下一篇:《春天》音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