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外国人物范文

2024-05-26

典型外国人物范文(精选7篇)

篇1:典型外国人物范文

伏尔泰的机智

一天,伏尔泰走在英国伦敦的大街上,那个年代,英国人对法国人非常痛恨。

一群英国人认出了伏尔泰,愤怒地高声喊叫:“绞死法国佬!”

伏尔泰回应道:“英国的人们,你们因为我是法国人而要杀死我,其实我因为自己不能成为英国人而一直受着心灵的煎熬!”

那群英国人听后真是受宠若惊,他们不但停止了对伏尔泰的攻击,甚至为他的到来开始欢呼,而且伏尔泰走到哪里,他们就护送到哪里。

无论是英国人还是法国人,人性皆然,顺乎人性,则能化险为夷。

篇2:典型外国人物范文

4月2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到科罗拉多大学操场发表演讲。

因为人群拥挤,19岁的女大学生泽尔贝斯不小心将酸奶洒在了奥巴马的裤子上。正在演讲的奥巴马遭遇这一意外,并未动怒,而是幽默地说:“哦,看,你泼中了,你泼中了!我开玩笑的,没关系。谁有纸巾?这是谁的酸奶?你把酸奶洒到总统身上,这下有故事可讲了。”随后,奥巴马接过随从人员递上的纸巾,弯腰擦拭。站在一旁的泽尔贝斯非常尴尬,连忙道歉说:“真对不起,酸奶是我不小心洒到您身上的,希望您能接受我的道歉。”奥巴马随即又调侃道:“我知道你见了总统,非常激动、兴奋,就把酸奶洒到我身上了,或者你本意是想洒到特勤局人员身上的。因为他们在看着你。”同学们哈哈大笑。

篇3:典型外国人物范文

具有爱尔兰和美国双重国籍的作家科伦·麦凯恩 (1965-) 现颇负盛名, 长篇小说代表作《转吧, 这伟大的世界》 (2009) 获得当年度美国国家图书奖, 并于2010年获得中国人民文学出版社“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奖——微山湖奖”。2011年6月又获得了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一文学奖“国际IMPA都柏林文学奖”。流亡是他所有作品的共性主题, 它既包括爱尔兰人在异域的流亡, 也涵盖了墨西哥裔等其他少数族裔的流亡。“那些处于流亡中倍感孤独与错位 (displacement) 的移民是典型的麦凯恩式人物, 错位是他们在地理与心理双层面的流亡中形成的身份归属感的迷失” (Petra, 2006:83) 。

麦凯恩的第一本小说集《垂钓黑李河》 (2004) 就是关注移民流亡问题, 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读者的好评与关注。德莫特·伯格在对它的评论中指出“尽管移民问题已经在爱尔兰历史中存在了几个世纪, 却最近才在爱尔兰文学中出现……在这一颇具生命力的爱尔兰文学新浪潮中, 科伦·麦凯恩无疑是最优秀的 (Kelly, 1994:154) ”。麦凯恩将爱尔兰长期隐形的移民流亡问题推到显性的历史前台, 传承和发展了爱尔兰移民的流亡问题。作为《垂钓黑李河》开篇之作, 《姐妹》以流亡为核心主题探讨了流亡中的身份追寻。小说讲述了一对代表爱尔兰女性两极的姐妹肖娜和布里奇德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小说叙述者肖娜从爱尔兰流亡美国后被遣送回国, 其后又从爱尔兰途经加拿大偷渡到美国探望垂死的姐姐布里奇德, 并以此探寻自身文化属性与身份回归。本文将以肖娜为主线, 结合文中象征着主人公肖娜本身及其追寻所在的“黄袜子”意象, 探讨肖娜从最初对爱尔兰文化的否认与漠视, 随后的逃离与摒弃, 到最终的追寻与认可的成长过程, 揭示麦凯恩对爱尔兰文化身份属性的探索以及对爱尔兰文化身份回归的一贯关注和思考。

2 家冷国乱“黄袜子”出逃

作为小说的重要意象之一, “黄袜子”不仅是主人公肖娜的标志, 而且因其本身的特殊性成为肖娜身份追寻的象征。袜子本是爱尔兰妇女最日常的穿戴之一, 但由于黄色本身的文化影射和其在爱尔兰本土服装中的特殊地位使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就黄色本身的文化隐射看, 它象征着快乐、幸福、自由和危险等。其次, 从黄色在爱尔兰服饰中的特殊地位看, 传统的爱尔兰长袍 (Léine) 大都是柔和且明亮的黄色, 通常被英国人叫做藏红花色。如今有人认为绿色是爱尔兰民族之色, 但该观点值得商榷。绿色在19世纪因圣帕特里克才与爱尔兰相关联, 而此前一千多年, 黄色才是爱尔兰的民族之色。但当时的英国殖民者认为黄色既过时又野蛮, 看到绝大多数爱尔兰人都身着鲜艳的黄色服装, 他们觉得难以思议。于是殖民者多次公开禁止“野蛮的爱尔兰人”着黄色服饰。从这一层面上讲, 肖娜将“黄袜子”作为标志是其对英国殖民压迫默默的抗争。此外, 无论是身处爱尔兰时叛逆的青少年时期, 还是在美国流亡的岁月里, 肖娜一直穿着黄袜子, 去长岛探望垂死的姐姐布里奇德时, 她仍然惦记着“黄袜子”, 不停地询问布里奇德“姐姐, 我的黄袜子你到底放哪了? (McCann, 1993:23) ”因此, “黄袜子”赋予肖娜的不仅是其追求幸福的象征, 更是其寻求和平与自由平等的梦想。但是, 青少年时期的肖娜找不到“黄袜子”梦, 因为一方面她身处特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家庭悲剧和国家悲剧中, 另一方面又缺乏对本国文化的深层认识。所以, 带着年轻的梦想, 肖娜离开了祖国和家人, 开始了“黄袜子”梦的追寻之旅。

从家庭悲剧看, 肖娜所处的爱尔兰天主教家庭缺乏家庭之爱和家庭的归属感, 这造就了其穿着古怪、叛逆、冷漠和滥交的个性。肖娜所处的不幸家庭使她从一出场即穿着黄袜子逃离家庭去参加舞会, 而这种逃离是她对家庭的漠视和对家庭身份的摒弃。首先, 肖娜缺乏母爱。文中并未直接提及母亲, 只有少量关于母亲的描写, 因此肖娜心中并无清楚的母亲形象。“我们的母亲在外出散步时被一阵清风吹落到了悬崖 (McCann, 1993:3) ”, 母亲到底是跳崖自杀还是弱不禁风到被风吹下悬崖都无定论, 但唯一能确定的是肖娜人生中缺乏母爱, 这种缺乏直接剥夺了她作为母亲女儿的身份。再者, 肖娜也缺乏父爱。“我的父亲告诉我们肯尼迪总统已经使人登上了月球, 但肯尼迪已经去世很久了……‘这挺令人遗憾的, ’父亲看着我说, ‘月亮上原来就只有一堆尘土。’ (McCann, 1993:2) ”父亲将爱尔兰裔美国总统肯尼迪对月球探索期待的落空比喻成自己对女儿期盼的破灭, 认为她本该大有作为, 但却无所事事。父亲用“只有一堆尘土”否定了女儿的人生。此外, 在母亲逝世后, 父亲完全沉浸在自我悲痛的世界里, 对周围的一切感到麻木, 甚至无法感知被烟蒂灼伤手指的疼痛。他既没有给予孩子行为与精神上的指导, 又没有成为物质与精神寄托的顶梁柱。因此, 父亲的形象彻底消失, 于是肖娜也摒弃了“父亲的女儿”这一家庭身份。“他对我说有人在他的店里叫我‘小妓女’, 我在房里听收音机时听到了他的啜泣声。 (McCann, 1993:2) ”也许父亲的哭泣表达了他的后悔和伤心之情, 但是肖娜对此都漠然视之。作为年幼的孩子, 肖娜本该得到父母的关心与爱护, 但她却被母亲抛弃, 被父亲漠视;作为正在成长的下一辈, 肖娜本应受到上一辈的指导与庇护, 但却遭到父母的双重遗忘。这个家庭对肖娜而言没有温暖, 只有冷漠。

此外, 肖娜也未感受到姐妹情。姐姐布里奇德在母亲死后过上了殉道式的生活, 生活方式与肖娜迥异, 两人间形同陌路, 像两个无关的个体, 没有交集。肖娜喜欢穿着黄袜子去舞会, 布里奇德却呆在家里。布里奇德“放学后偷偷走到沼泽地一块石头处, 她以为在那没人能够看到她, 兜里揣着圣经, 手上拿着三明治。她像知更鸟一样坐在那, 一点点地掰开手里的面包, 然后像做圣事似地撒向四周…… (McCann, 1993:3) ”而肖娜却远远地望着沉默不言, 任凭姐姐肆意地厌食。姐妹俩不闻不问, 互相逃避作为姐妹该有的责任, 造成了家庭中姐妹身份的缺失。父母之爱对肖娜而言已成泡影, 而姐姐也没能给予妹妹关怀和姐妹情。于是, 家庭之爱完全缺失, 肖娜也成了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孤儿, 承受着家庭身份的错位与迷失。

从国家悲剧来看, 肖娜的家庭悲剧是爱尔兰普通家庭悲剧的缩影, 反映了整个爱尔兰普通天主教家庭的悲剧, 也是整个爱尔兰的悲剧。肖娜的青少年时期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爱尔兰为背景, 历史上爱尔兰一直经受着饥荒与暴乱, 但在这一时期暴乱尤其严重。爱尔兰历史是爱尔兰新教与天主教斗争的历史。本土爱尔兰人大都信奉天主教, 而新教则是英国占领爱尔兰之后由苏格兰和英格兰移民带来的。1801年“英爱合并法案”使新教成为爱尔兰国教, 天主教徒基本的政治和公民权利被剥夺。英国与爱尔兰之间的民族矛盾变得更加激烈, 爱尔兰人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不断高涨。1967年, 主要由天主教徒组成的北爱尔兰民权协会成立, 发动天主教徒在各大城市举行游行示威, 要求政府进行改革。在强大的压力面前, 北爱尔兰政府采取了一些谨慎的民权改革措施。这引起了新教极端派的强烈不满, 许多新教恐怖组织也应运而生, 它们袭击了大批参加民权运动的天主教徒。爱尔兰共和军很快以“天主教徒保护者”的面貌复兴, 在各地同新教极端派及其恐怖组织形成激烈的对抗之势。1969年, 大规模的教派冲突开始出现。此后的十多年间, 两派冲突不断, 暴乱四起, 为爱尔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

这一历史背景在肖娜及其家人身上都烙下了暴乱的印迹, 给他们带来了心理和情感上永久的创伤。首先, 尽管文中没有正面提及暴乱, 但多次暗示肖娜和布里奇德对枪的畏惧和对不安的恐惧。“它们让我觉得恐惧, 那些枪。 (McCann, 1993:3) ”, “我想离那些枪支远远的 (McCann, 1993:7) ”, “她 (布里奇德) 病了因为在市郊有一群扛着冲锋枪和自动步枪的士兵 (McCann, 1993:12) ”。面对殖民的压迫和暴乱的痛苦, 布里奇德采取殉道和节食与之抗衡, 其奇特的殉道方式——拿着父亲的钳子将左手中指的指甲拔出来体验17世纪竖琴师的痛苦——是对本土天主教的支持;而其严重的厌食症则是通过拒绝外物的入侵来保持自身的完整性, 即追求民族独立和自主的象征。肖娜“厌倦了一路上正赶着回家并向我点头的妇女 (McCann, 1993:4) ”, 这群妇女毋庸置疑也饱受饥荒与暴乱的折磨, 尽管彼此熟识, 却只是轻轻的点头, 没有任何言语交流, 也没有情感的交流。

因此, 肖娜厌倦了这群麻木的妇女, 厌倦了冷漠的家庭, 也厌倦了爱尔兰的饥荒与暴乱。家庭已经成了情感的荒漠, 国家也是心理与情感创伤之地, 于是, 亲情的缺失和归属感的丧失切断了肖娜对家庭和国家的依恋。为了摆脱这段痛苦的历史, 她丢弃了有严重厌食症的布里奇德, 丢弃了抱着她像抱着自己最后一根香烟的父亲, 用出逃作为抗争, 穿着那象征幸福、和平、自由、平等的黄袜子, 孑然一身逃离了爱尔兰, 流亡到全新的国度——美国, 去寻找她的“黄袜子”梦。

3“黄袜子”梦想的追寻与破灭

爱尔兰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美国的移民政策使肖娜最终选择流亡美国。到了异域他乡, 尽管仍穿着那双黄袜子, 但由于受到自身状况、文化差异与冲突以及异族文化的边缘化, 肖娜注定无法追寻到“黄袜子”梦想。

从历史环境看, 爱尔兰常年饱受饥荒与暴乱, 因此移民是爱尔兰人重要的生存方式之一。同时, 美国的移民政策也使美国成为爱尔兰人移居国外的首选目的地。19世纪40年代以前, 爱尔兰只依赖一种作物——马铃薯。1845年, 一种引发土豆枯萎病的真菌首次袭击爱尔兰, 历史上有名的土豆大饥荒便爆发了。“大饥荒时期, 爱尔兰在自己的历史上经历了一个非常分明的起讫点。全国满目疮痍, 不到几年功夫, 人口锐减了约两百万。移民美洲 (以美国为主) 规模巨大, 持续了60年之久, 爱尔兰国内人口不断下降, 他们却在美洲建立了一个拥有几百万人口的爱尔兰地区。 (艾德蒙·柯蒂斯, 1957:700) ”。此外, 在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爱尔兰人不仅能获得宗教自由, 而且拥有摆脱贫穷和创造财富的机会。因此, 美国成了肖娜逃亡目的地的首选。

但是肖娜与美国社会、爱尔兰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矛盾冲突都极大地阻碍了她的追寻之旅。这些无法调和的矛盾也预示了肖娜“黄袜子”梦想的追求不能变成现实。首先, 从自身与社会矛盾来看, 一方面, 肖娜初到美国, 形单影只, 无亲无故, 没有任何人能帮助她;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女孩, 她没有任何的工作技能, 因此无法在美国立足。其次, 从爱尔兰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矛盾看, 爱尔兰文化一直被排挤, 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矛盾是阻碍肖娜在美国立足和发展并找到“黄袜子”梦的主要原因。在美国移民史中, 爱尔兰人迁徙美国主要是为了摆脱贫穷与饥荒, 但大都缺乏在美国城市谋生的技能, 加之他们信奉天主教, 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受到以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占主流的美国社会的歧视与排斥 (王寅, 2005:48) 。由于文化的差异, 爱尔兰人在融入美国文化的过程中必定会与美国主流文化产生冲突, 其结果就是被边缘化。冲突的形式之一是贫穷与富贵的冲突。19世纪的爱尔兰人移居美国只不过改变了居住地, 由“爱尔兰贫民变成美国贫民”, 他们大多仍拥塞在贫民窟“质量最差的住房里” (王寅, 2005:49) 。其次是天主教与新教的冲突。移居美国的爱尔兰人几乎全部是天主教徒, 而美国本土大多数人信奉新教。美国新教徒中反天主教情绪历史悠久, 根深蒂固 (李其荣, 1998:81) 。再者, 许多美国人认为爱尔兰人的到来造成了令人惊恐的社会问题。大量迁徙而来的爱尔兰人不仅使公共福利费用大幅度提升, 而且还带来了美国一直难以根除的酗酒和斗殴的恶习。许多人甚至同意当时一位律师在1883年提出的方法:如果要消除纽约市的犯罪行为, 就应该把爱尔兰人运回到爱尔兰去。

在这种充满仇视、排斥与敌对的恶劣环境里, 来自爱尔兰虔诚天主教家庭的肖娜几乎难以融入主流美国文化。她不仅无法寻求幸福、和平与平等自由, 反而被进一步边缘化。刚踏上美国, 肖娜便寸步难行, 只能漫无目的地坐在圣弗朗西斯科港务局的公交车站盲目地等待。她遇见了日后的男友迈克, “我被他令人畏惧的黝黑吸引了:皮肤黑得就像在热糖浆里泡过似的, 并且我瞧见了他脖子上那串狮子牙项链 (McCann, 1993:5) ”。迈克走过来坐在她旁边, 一言不发, 肖娜就跟着他走了, 并与其同居。在爱尔兰饱受暴乱后, 肖娜似乎能从迈克粗狂且令人畏惧的外表下寻求安全感, 因此选择迈克为男友亦合乎情理。但从更深层面看, 肖娜选择迈克源自身份的认同。迈克不是一个代表安格鲁-撒克逊的白人男性, 而是一个同她一样被边缘化的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在美国一直不被认可, 进入20世纪, 印第安人才被承认为美国公民。1924年美国国会通过法律形式将印第安人的美国公民身份合法化, 此后便加紧对印第安人的同化, 因此出现印第安人走出保留地走向城市的进程。但移居城市的印第安人倍受冷落, 深感失望。由于教育程度的限制, 大多数印第安人进入城市后只能从事最底层的劳动。他们既要保持各部族的特点, 又要适应以白人为主流的城市生活。在这样一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中, 印第安人一方面在同化中逐步丢失自己的民族特性, 另一方面又无法真正适应并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只能以边缘化的身份存在。

迈克是被边缘化的印第安人, 而肖娜是被边缘化的爱尔兰移民, 二者面临同样的悲剧命运。迈克起初以具有印第安人特色的马尾、皮背心和牛仔裤形象出现, 但当肖娜多年后偷渡到美国时发现“他减了头发, 穿上了西装, 以减少被抓的危险 (McCann, 1993:6) ”, 这表现了印第安人被同化的事实。其后, 在去长岛的路上, “他解下了领带, 将其像印花大手帕那样缠在头上, 随后他又像摸着已剪掉的马尾那样摸了摸头发 (McCann, 1993:9) ”, 这一系列动作一方面体现了迈克在被同化中生理的不适, 另一方面说明他在心理上怀恋正在丢失的本族文化身份。作为被边缘化的少数族裔, 迈克只能选择导游、工头、甚至是毒贩等底层职业。而肖娜也只能在酒吧当服务员, 穿从典当铺买来的衣服。因此, 同样是被边缘化的异族, 同样处于被主流文化排斥和压迫的阶级, 肖娜不可能得到迈克的庇护, 也不能同他一起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更不能找到她的“黄袜子”梦。更为糟糕的是, 他们无法保证各自的人身安全, 当“袭击”发生时, 迈克不能成为她的保护神, “他们让迈克蹲着, 并将一根树枝插进了他的屁股眼。他们想强暴我, 这群新秃鹰, 最终他们成功了, 四个轮流着 (McCann, 1993:7) ”。

肖娜带着“黄袜子”流亡到美国, 希望能远离爱尔兰土地上的冷漠、饥荒与暴乱, 找到追寻的幸福、和平以及自由和平等, 可是在美国这片“上帝赐予该隐 (McCann, 1993:6) ”的圣地上, 她不仅失败了, 而且被强暴。这既是对肖娜身体的蹂躏, 也象征着美国主流强势文化对异族弱势文化的强暴。迈克作为一个美国本土居民, 但被边缘化的异族都无法获得幸福平等, 肖娜作为一个外来移民在思想、情感和身体上都遭受了比在爱尔兰更惨痛的待遇, 留下了更严重的创伤。最终, 她不得不放弃在美国寻求“黄袜子”梦, 开始回望自己的祖国。

4“黄袜子”爱尔兰身份的回归

经过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流浪和摧残, 肖娜的思想逐渐成熟, 对爱尔兰也有了新的认识。她意识到她不可能在异国他乡找到自己的“黄袜子”梦想, 因为那里并非她心理、思想和文化上的家园。回到爱尔兰后, 她开始重新思考这片土地以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并希望能找到深植于其内心的“黄袜子”情结。为此, 她开始付诸行动。一方面从思想上认同具有爱尔兰属性的姐姐布里奇德, 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并追随布里奇德, 效仿其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寻求自我爱尔兰文化身份的回归。

肖娜在思想上认同姐姐的爱尔兰属性, 并从姐姐身上发现了自己深藏的爱尔兰情结。她从姐姐的举动发现布里奇德的爱尔兰属性, “我看见她坐在石头上, 吮吸着手指, 编着一个芦苇十字架, 那是一个圣人的标志, 她是以这个圣人命名的 (McCann, 1993:18) ”。这个圣人即是爱尔兰传说中的圣·布里奇德, 而现实中的布里奇德是历史上圣·布里奇德的化身。布里奇德严重的厌食症, 一方面是以禁食的殉道方式支持天主教;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被殖民者, 她通过禁食对抗殖民者的压迫, 寻求和平、平等与自由。“被殖民者‘有东西吃还是没东西吃’, 是一个由殖民者掌控的问题, 被殖民者只能被动地接受;而在有食物的情况下, ‘吃还是不吃’则可以由被殖民者自主决定 (高银、甘文平, 2011:11) ”。布里奇德不远万里到萨尔瓦多传教, 虔诚地帮助当地的穷人, 显示了她的仁慈与博爱之心。布里奇德教当地人剥兔皮, 为三个中枪的修女祷告了三天三夜而病入膏肓, 她是当地人最喜爱的修女, 她将食物藏在自己的衣服里送给穷苦的妇女, 避免人们因被施舍而感到羞愧。“她 (布里奇德) 停在了议院门前, 一群无家可归的人因贫穷静坐抗议……她同其中一些人交谈……她笑了, 还有个小女孩依到她的膝盖上, 霎时我震惊了 (McCann, 1993:9) ”。在布里奇德身上, 肖娜不仅感知到冷漠被融化, 爱的回归, 而且见证了姐姐身上那份爱尔兰属性, 更感受到了幸福、和平、平等和自由。姐姐的言行闪烁着爱尔兰传说中圣·布里奇德圣洁的光辉, 而肖娜在经历逃离和追寻的挫折后愈加感到奉献和爱的珍贵, 因此她加深了对姐姐的认同感。

作为一个被遣送回爱尔兰的流浪者, 尽管爱尔兰已物是人非, 但肖娜是对爱尔兰和布里奇德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一方面, 她将内心对布里奇德的关注与认可升华为实际的追随与效仿;另一方面, 她开始用心关注周围的事物, 体谅他者的不幸。回到爱尔兰后, 她并未返回故乡梅奥郡, 而是抛弃过去, 在都柏林开始她落寞而平凡的生活。首先, 肖娜效仿布里奇德的打扮, 她将散落的秀发绕成了脑后的发髻;脱掉了标志性的黄袜子, 换上了灰色或棕色的裙子;并远离了曾经滥交的男人。其次, 肖娜效仿了布里奇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打电话时, 我总在按键时弄断指甲。在音乐厅, 我观赏着竖琴师在尼龙弦上弹奏出美妙的乐曲 (McCann, 1993:11) ”。一般来说, 因按键而弄断指甲几乎不可能, 除非肖娜刻意为之, 就像姐姐布里奇德拿着父亲的钳子将左手中指的指甲拔出来一样, 就为了体验17世纪竖琴师的痛苦。从加拿大偷渡到美国途中, 肖娜多次谈及身体状况, “我记得大腿后面新出现的皱纹 (McCann, 1993:6) ”, 当迈克邀她去攀爬魁北克南部森林冰冻的瀑布时, 她摸了摸腿说, “也许吧。”这是对体力的否定。从文中的时间看肖娜最多只处于中年, 因此她的孱弱无力很可能由节食造成, 而节食正是对布里奇德厌食症的效仿。此外, 有一天在都柏林肖娜遇见了布里奇德, 但是肖娜“走开了, 买了一条面包扔给了草地上的鸭子。”肖娜去见布里奇德时甚至想一片片掰下要送给姐姐的水仙花花瓣。这一切都与布里奇德一点点掰开手中的面包, 像做圣事似的撒向四周如出一辙。与此同时, 肖娜也日渐拥有了一颗仁爱之心, 她留心天空中飞过的苍鹭, 聆听街道清洁员美妙的口哨声, 关注因藏毒被抓的吸毒者, 忧心运河上大量的彩色垃圾, 感叹同事因小狗生病吐脏了地毯, 却只担心地毯被弄脏而忽视小狗身体状况的行为。总之, 肖娜不仅希望在行为上追随布里奇德, 而且希望在思想上与姐姐保持其一致。

当肖娜得知布里奇德病入膏肓, 住在纽约长岛的一家修道院内时, 她途径加拿大, 再一次偷渡到美国, 去探望姐姐。在与修女们的交谈中, 肖娜慢慢地走入布里奇德的世界, 进一步了解了充满仁爱和冒险精神的姐姐。在得知布里奇德学习如何跳舞, 还穿一些奇怪颜色的袜子时, 肖娜似乎明白姐姐身上有了她自己的“黄袜子”梦想。进入布里奇德的房间后, 肖娜急切地希望找到黄袜子, 但姐姐已经病入膏肓, 不能给予话语回应。于是她在房间里四处翻找, 却一无所获。最终, 肖娜摩挲着姐姐的脚, 并哼唱着小时候父亲为她们吟唱的歌谣。“在慵懒的河流上, 唱着知更鸟之歌。这是个慵懒悠闲的河流, 我们沿着它漂流, 头顶着蔚蓝的天空, 心怀着甜甜的幸福, 和我一起在慵懒的河流上 (McCann, 1993:22) 。”此时, 布里奇德含糊地低语了。望着窗外, 肖娜“对往日的情感突然有了新的发现 (McCann, 1993:23) ”。原来她所追寻的幸福与自由不仅深藏在心里, 也一直都在她身边。

肖娜已不在意姐姐奇怪的袜子是否是她的黄袜子, 姐姐学跳舞和穿奇怪颜色的袜子是否是对她的模仿。因为这首埋在她们心底的爱尔兰民谣不仅是家庭之爱的回归, 更承载了她们共同的爱尔兰属性——即对幸福、和平与自由的追寻。在哼唱民谣时, 肖娜将心里的“黄袜子”梦唱了出来, 聆听者布里奇德则感受到了这份爱尔兰的家庭之爱, 它是埋藏在她们心底的“黄袜子”情结。肖娜最终也意识到“黄袜子”情结一直在她身上, 在布里奇德身上, 它属于她的祖国爱尔兰。

5 结语

在《姐妹》中, 肖娜的“黄袜子”梦想经历了逃离、流浪与追寻的失败、梦想的回归三个阶段。第一和第二阶段给肖娜带来了失望和痛苦。特别是第二阶段令她身心遭受双重的折磨, 也促使她的心理逐步走向成熟, 使其对出逃行为和自我身份进行重新思考。最后, 尽管肖娜一路艰辛, 但她终于从姐姐的身上找到自己的“黄袜子”梦想和精神归属。本文主要从主题思想上分析了小说, 作者麦凯恩在行文的过程中使用的后现代主义表现手法和写作方式也值得读者进一步探讨。

作为爱尔兰裔作家, 麦凯恩身上烙有明显的爱尔兰身份及移民身份的印迹。他的作品大都探索边缘化人物地理和心理层面的流亡, 以及在流亡中经受的悲伤、孤独与错位。但是, 他们从未停止追寻自己的身份, 流亡与身份追寻时麦凯恩作品的中心主体。马赫尼认为麦凯恩痴心于流亡并不让人意外, 因为它“仍然是爱尔兰的现实生活写照” (Petra, 2006:36) 。伯格也赞成这种观点, “在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爱尔兰作家中, 8人中即有4人生活在爱尔兰之外, 60年代出生的, 8人中则多于6人。 (Bolger, 2000:xxvii) ”麦凯恩就是一个一直生活在爱尔兰之外的例子。这一点对解读麦凯恩的作品非常重要。他极其擅长于对爱尔兰文化身份属性的探索以及对爱尔兰文化身份回归的关注和思考。

摘要:具有爱尔兰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伦·麦凯恩是当今享有盛名的作家, 小说《转吧, 这伟大的世界》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 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世界上奖金最高的单一文学奖“国际IMPA都柏林文学奖”。麦凯恩善于描写生活在异域文化中少数族裔的心理错位与身份追寻问题。短篇小说集《垂钓黑李河》的开篇之作《姐妹》即是反映该主题的上乘之作。本文将从小说叙述者肖娜入手, 结合文中的“黄袜子”意象, 探讨小说主人公肖娜从最初对爱尔兰文化的否认与漠视, 随后的逃离与摒弃到最终的追寻与认可的成长过程, 揭示麦凯恩对爱尔兰文化身份属性的探索以及对爱尔兰文化身份回归的一贯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成长,文化身份,爱尔兰属性,回归

参考文献

[1]Adventures in the Skin Trade:A Conversation with Colum McCann&Michael Ondaatje.New York Public Library.http://www.pen.org/viewmedia.php/prmMID/2063/prmID/1376, 2008.

[2]Bolger, D.The New Picador Book of Contemporary Irish Fiction[M].London:MacMillan Publishers, 2000:XXVII.

[3]Cusatis, John.Understanding Colum McCann[M].South Carol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73.

[4]McCann, Colum.Fishing In the Sloe-Black River[Z].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Inc, 1993:1-23.

[5]Native Clothing.Mas Fhionnshaile McGinley.http://mcginleyclan.org/nativeclothing.htm

[6]Kelly, S.The Voice of the Exile[M].Books Ireland.Summer, 1994 (154) .

[7]Petra, Pivonkova.The Fiction of Colum McCann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Irish Literature and the Translation of Imaginative Fiction[D].Brno:Masaryk University Brno, 2006.

[8]The Meaning of Colors-Color Symbolism.Myuniversalfacts.http://www.myuniversalfacts.com/2005/12/meaning-of-colors-color-symbolism.html

[9]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57.

[10]高银, 甘文平.从圣布里奇德到布里奇德——评科勒姆麦凯恩短篇小说姐妹中的殉道主题[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1 (5) .

[11]李其荣.美国爱尔兰人的文化适应和文化冲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1998 (11) .

篇4:驻荷外国人眼中的典型荷兰特征

不久前举行的杰出驻荷外国人奖颁奖仪式上,荷兰国际广播电台就典型荷兰特征询问了三位派驻在荷兰外国人的观点。

直截了当

荷兰人以直截了当而出名,而且他们都希望对方也能以直接的态度回应。德国人Thiel Jansen在荷兰生活了4年,他表示直截了当部分程度上也意味着开放,尤其对于你自己。

“荷兰人希望你能信任他们。你必须开放,而且要勇于表现你是怎样的人,或谈论你的私生活。接下来你常常便能够赢得他们的信任,并且更增归属感。”

死板僵硬

荷兰人还以对任何事都要预先约定而著称,很少出现随机的情况。Sarah Harvey9年前从澳大利亚搬来荷兰,她必须学着制定大大小小的社交约会。

“如今我也对所有事都做预约。而在澳大利亚却不是这样,至少对于周末的社交活动。我们不需要在日历上记录下某个社交约会。你只是随机地去做周五晚自己最想做的事。但自从我来这里后,我已经学会了事先就做好安排。”

个人主义

荷兰的社会结构可以说是松散的——上司的形象或行为不应该与下属有多大区别。Sueli Brodin在法国长大,不过却是出生在巴西,她的母亲来自法国,父亲则是日本巴西混血。从上世纪90年代初她便生活在荷兰,2010年获得了首届杰出驻荷外国人奖。

“有时你仅仅需要站起来为自己说话。由于我的法国背景,起初我并没有这样做。在法国,等级观念更加强烈。而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保持自我。我也学会了这样——荷兰使我成了一个更加坚强的人。”

国际化

今天我们都知道是荷兰发明了“国际贸易”。数百年来,荷兰一直乐于接受外国的产品。不过,你也不要被表象所蒙骗。

“有趣的是,一方面荷兰已经变得更加国际化,比如你可以在超市里买到烹制外国菜的所有配料,这一点从我搬来这里起有了很大变化。我刚来时,西葫芦是一种罕见的蔬菜,如今每个人都在吃它。然而另一方面,有时我会从报纸让读到令人不安的消息。这个国家也害怕将目光投向国界以外。”

宽容

最后来谈谈荷兰著名的“宽容”。随着反移民的民粹主义政客皮姆·富图恩和威尔德斯的相继崛起,近年来荷兰社会“宽容”的名声上已经出现了裂痕。德国人Thiel Janse则认为,严格的基督教社群始终都存在。

篇5:典型外国人物范文

关键词:《飘》,人物特征,文学素养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小说, 以19世纪60年代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时期为背景, 小说自诞生以来, 其中男女主角经典的爱情故事, 以及对于美国内战时期全景式的生动描述, 就打动了数以万计的读者。以女主人公郝思嘉的爱情纠葛和生活遭遇为主线, 着力刻画了姿色迷人、聪明能干的大庄园主女儿郝思嘉这一争强好胜、贪婪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不屈不挠进行奋争的女性形象, 并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美国南部种植园经济由兴盛到崩溃。在第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评比中由此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获得八项奖项。真正意义上讲, 电影不过是对小说的精彩章节的剪裁, 而《飘》》本身的魅力绝非电影所能涵盖的。

高尔基说:“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 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恰到好处的语言运用, 可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所以说它是一部小说成功的关键。《飘》就具有这种高度的语言技巧。

一、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

因为系统功能语法本身就是一种语篇语法, 系统功能语言学“语境一语篇一评论”模式用来分析语篇是可行的。人际意义是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提出的语言的三大功能之一。当语言被人们用来与他人互动、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关系, 或者被用来影响别人的行为, 发表自己对世界上事物的看法时, 语言便体现出它的人际意义。韩礼德在功能主义框架中研究采取定量和描述性分析方法, 以小说《飘》中三个主要人物的三次对话作为语料, 探索了人际意义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所起的作用。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可行性, 尤其是人际意义在文学分析领域中的可行性。

二、语言能抓住人物的不同个性特点

文学创作者可以通过对语法资源的巧妙使用达到凸显人物性格的目的。人物话语中体现人际意义的语法资源对于塑造和凸显小说中的人物性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读过《飘》的人, 感觉一读不过瘾, 二读三读越来越有味, 原因在于它的人物塑造生动鲜明,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典型特征, 以及相称的语言。

(一) 飘中人物斯佳丽的语言性格特征分析

《飘》中的女主人公郝思嘉是世界文学中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斯嘉丽性格泼辣、务实、不爱幻想, 说起话来直截了当, 不绕圈子;斯佳丽的性格缺陷之一———缺乏理性的思维斯佳丽往往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在于郝思嘉表现出来的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坚强的性格和现实的人生态度、身处逆境而不甘沉沦的精神、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在于郝思嘉形象所蕴涵的关于现代人类的某些带有普遍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形态以及作家对此的独特审视与参悟;比如她知道怎么做才能吸引男人, “不过男人为什么偏偏喜欢这样, 她可不知道。她只知道这种办法管用。根本没兴趣想去找出其中原因, 因为她对任何人的心理都一无所知, 连自己的心理活动也搞不清呢。她缺乏的就是思考的能力。她在于作家把握这一形象时所选择的视角与现代读者的心理、心态、情绪、意识极为切近。郝思嘉的叛逆精神、坚毅性格和她对爱情的执著追求来解读郝思嘉的形象魅力。

(二) 瑞德·巴特勒是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

《飘》中的男主人公, 他是贵族中的无赖, 时代交替中的叛逆者, 爱情中的痴情汉, 瑞德对思嘉真挚与执着的爱情值得令人佩服, 但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的悲剧结局不得不让所有读者感到惋惜。他性格幽默、沉着、爱讽刺人, 说起话来彬彬有札, 却辛辣、老练, 直击要点;一个复杂性格的统一体, 正是由于他的出现, 使得女主人公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突出, 才使得《飘》这部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更具有魅力。他由此可见, 米切尔在巴特勒的这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是下了一定功夫的, 有强壮的体魄, 留着两捋胡须, 嘴角总是带着一丝的微笑的男人, 以及他带着缺憾的爱情深深地印入了读者的脑海中。

(三) 梅兰妮温柔贤淑, 说话之前总要替人考虑, 不让他人下不了台:

卫希礼保守怀旧、爱幻想, 说起话来象是梦语, 充满伤感气息。

三、平凡作家的细腻人物刻画

女作家始终是以细腻的人物心理性格刻画见长, 一个个色彩斑斓的文学人物在作者流畅的文字作用下, 跃然纸上, 栩栩如生。横看全书, 是一部老南方种植园文明的没落史, 一代人的成长史和奋斗史;而纵观全书, 则似一部令人悲恸的心理剧, 以戏剧的力量揭示出女主人公在与内心的冲突中走向成熟的过程。小说极富于浪漫情调的构思、细腻生动的人物和场景的描写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个性化的对白都使整部作品极具魅力, 从而确立了《飘》在美国小说史上的重要地位。一部爱情佳作本属令人赏心悦目之事, 而在南北战争的腥风血雨中绽放的爱情之花更是残酷而美丽。几度悲欢离合, 情仇交织, 情节跌宕起伏, 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美国对于我们来说, 本是梦幻而陌生的国度, 《飘》却掀开了她温情脉脉的面纱, 看见了许多肮脏和美丽并存的事物。这对于我们如今的青年人, 可能更有特殊意义。

总之, 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没有因为写《飘》而飘起来, 出了名的她, 仍然与爱人过着平淡的生活。她用她短暂的一生告诉世人何为生活, 所谓生活就是要好好的生活, 只要你认真对待生活, 生活回馈给你的也将是认真的结果。这正是《飘》带给我们的语言文字功力和生活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Fred Mednick.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LITERATURE[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1988

篇6:做好典型人物宣传报道浅析

一、加强典型人物宣传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媒体的责任

“最美”的典型是时代的先锋、社会的楷模, 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 崇高的精神境界, 激扬起的人性光辉,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需要把抽象的原则变为具体的要求, 一个个鲜活生动、可亲、可敬、可信的典型人物在群众中就是一种导向, 一面旗帜, 一本感化心灵的道德教材, 对于弘扬社会正气, 培养人们价值取向, 引导人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为自觉践行,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媒体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载体, 是营造主流舆论, 以主导的价值引领社会,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风尚的重要渠道, 必须充分发挥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增强传播核心价值的高度自觉性。加强典型人物的宣传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责任, 使命光荣。

二、典型人物的选取要把握的原则

典型宣传的关键是确保典型“立得起、叫得响、推得开、学得好”, 选准典型是典型人物宣传的基础和前提, 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是核心价值原则。当今时代典型人物来自方方面面, 大致可以区分为英雄人物、杰出人物、先进人物、平凡人物, 他们表现的思想境界、精神风采、时代贡献各有不同, 但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的精神内核。核心价值体系是典型人物的灵魂,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选取典型人物的价值尺度。

二是实事求是原则。客观真实是典型人物的生命, 是新闻报道的本质规律, 新闻媒体在选取典型时必须做好充分的调查核实, 要用事实说话。内容必须真实准确, 事迹必须合情合理, 精神必须感人至深, 这样才能使典型经受得住考验, 才能真正靠得住、过得硬、走得远。

三是群众性原则。典型来自于群众, 群众是先进典型成长的“水之源, 木之根”, 群众性是典型的根基, 只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才能称之为典型, 所以要把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作为确定典型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宗旨决定了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 要善于从普通群众中发掘典型, 寻找蕴含在他们身上的不平凡的人格力量。

三、务求实效做好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

如何把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做精、做活、做深, 实现新闻的有效传播, 是新闻界不断探索的课题。在实践中, 大家注意到, 要想让典型人物报道鲜活生动、影响深远, 必须要革新报道理念和报道方式, 实现宣传理念向新闻理念、英雄主义向人本主义的转变。

一是摒弃典型人物报道的陈旧理念。目前见诸媒体的典型人物宣传报道仍不乏老传统, 老做法, 存在着真实性规律与“高大全”的矛盾, 在采写过程中就带着老套路, 固定的思维, 结果是奉献与荣誉的罗列拼凑, 做法与数字的叠加堆砌, 要不一色是“老黄牛”、“苦行僧”、“高大英雄”、“完人”, 不近人情, 没有个性特征和时代精神, 缺乏思想和理性的思考, 这样程式化的报道, 纯粹是静态的灌输, 呆板的说教, 受众能爱看吗, 哪有能让人信服、心灵产生共鸣可言。所以必须摒弃旧观念。

二是用平民化视角审视和报道典型人物。受众需要看到的典型是有血有肉, 有情有爱、有责任有担当的良好形象, 其感染力取决于本身真实的事迹和闪现的人性光辉, 越是真实越感人, 越是朴实越亲切, 只有用平民视角发现平凡中的珍贵精神, 抓住突出的人性光芒和富有人情味的闪光点, 用平实的群众语言, 讲述百姓身边的感人故事, 感动情怀, 人民群众就会感到, 模范人物本就生动地在我们身边, 他们就从我们的生活中走来。

三是用平实的细节写活典型人物。细节是让典型人物活起来的重要因素, 是人物形象的重要支撑。细节的运用, 是改进典型人物报道, 提高宣传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平实的细节能使报道独具魅力, 能使一个人变得形象灵动和立体鲜活。强调平实的细节, 实质就是要善于从大量细节中用心去提炼挖掘富有个性化, 特色新鲜的细节, 让平实细节去说话, 去深化和展示主题。如何才能捕捉到生动感人的平实细节, “独门秘笈”只有一个, 就是在深入采访上下功夫。

篇7:典型人物的采访技巧初探

1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采访前, 一定要对采访对象的详细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 如此便可

点, 出版界首先要实施重点出版工程, 为国民阅读提供高质量的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同时, 积极引进优秀的国外公共读物, 并在翻译上下功夫。中国现在并不缺阳春白雪的学术, 缺的是常识的普及和传播, 是那些能够化繁为简, 能够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接近、接受和领会的社科书, 在此意义上, 出版社也承担着推动“公民常识”的形成的重要任务。

在全社会推进公共阅读的进程中, 随着参与阅读人群的增加, 数字阅读的市场是巨大的, 移动互联网用户对手机阅读的需求, 加快了数字阅读平台的发展。目前, 世界各地的数字出版以3G为支撑, 以出版快、传播广、费用低、交互性强等优点先发制人, 朝着一个全新的阅读时代迈进。出版与科技的紧密结合, 必将大大提高国民阅读率和阅读水平, 使公共阅读成为建设和创新新闻出版强国的重要支点。

3.3公共知识分子:唤醒公众自我意识, 传播先进知识理念

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 提高采访效率, 了解更多鲜有的信息资料, 同时, 也容易和采访对象尽快建立沟通桥梁, 畅所欲言。在采访前要根据已有的信息资料, 建立清晰的采访目标, 制定详细缜密的采访大纲, 充分准备需要进行采访的问题。对于采访时所需提出的问题, 应仔细斟酌, 根据采访对象自身情况, 设计相当数量具有较强专业性的问题, 便于在采访过程中, 树立采访对象的认可, 提高采访对象的信任度, 顺利开展采访工作。曾经有记者采访叶圣陶老先生时, 提问老人哪里人, 年龄等无关紧

哈贝马斯说, 一个现代社会的开发, 要有公共领域的开发, 要有公共性的出现。因此, 社会公共性的开发, 需要有知识背景、且有专业能力, 并且关注公共性的一批人, 这促使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产生, 也构成了他们在公共文化中的职责所在:着力培养公众的文化能力, 深化其历史意识、文学品味和哲学思辨, 促进和提升社会公众自我意识觉醒, 传播先进、优秀的主流文化, 将自由、民主的理念种子散播在中国大地。而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在公共阅读工程的推进中,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责任是, 以实际的文化运动, 用一种比较接地气的通俗语言, 矢志不渝地向民众阐释和宣导进步平等之社会理念。

4总结

从近几年的实践来看, 全国各地的公共阅读硬件建设已经逐步完善, 全民阅读活动每年都有活动主题和形式创新, 受到群众的好评, 公共知识分子们在通过各种媒体发声, 为中国主流价值的塑造与传播贡献了应有的力量, 这一要的内容, 造成采访的尴尬气氛。采访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寻找突破口, 能够准确的切入话题, 采访的问题也应简单, 精炼。在采访前切忌准备不充分, 了解不深入, 采访思路不清晰, 采访目标不明确, 要在采访对象的背景, 资料中下功夫, 精心设计采访问题, 采访大纲, 使得采访过程井然有序的进行。

2 把握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对于采访时所需提出的问题应具有层次性, 针对性, 层层深入, 针对主题, 环环相扣。首先对于问题的设计要自然得体, 尽量避开对方忌讳的话题尤

切都为公共阅读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的几年, 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在公共阅读中的能动作用, 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公共阅读进行鼓励、支持和服务、引导, 对公共阅读书籍加强文化认同, 促进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通过公共阅读实现人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无疑推进先进文化建设最见成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刘梅, 罗静.构建公共服务平台, 营造便捷阅读环境[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09 (4) .

[2]王晓渔.重返公共阅读[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11-10-1 (39) .

[3]成庆.为什么需要公共阅读[J].新世纪, 2011.49.

[4]谭学纯.语言学研究与公共阅读[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7-1.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成都610065)

其是需要避开对方的隐私性话题, 除非在私下里取得对方的同意, 避免采访陷入僵局, 保证采访的顺利进行。其次, 提出的问题要具体, 不能空泛, 笼统, 散乱无章, 使采访对象找不到思绪, 导致采访内容散漫, 不集中。设计的问题应从大到小, 从大方面入手, 再细化, 分解出具体的小方面问题, 条理清晰。另外, 采访的问题应简洁明了, 尽量使用短句, 不会产生歧义的语句, 少使用修饰语, 少使用结构复杂, 关系复杂的长句作为问题。再有, 设计的采访问题要从尊重采访对象, 保持平等的角度去设计, 只有采访内容和范围, 在取得对方同意且能够接受的方式下进行提问采访, 才能使采访对象更加真诚, 更加轻松的接受采访, 使得采访顺利完成。还有设计的采访问题一定要抓住主题的关键, 具有足够的针对性, 明确性, 能够引导采访对象围绕着采访目标和主题回答问题。在设计问题时, 应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 提出不同层次, 不同方面的问题, 或者对同一类问题, 根据不同的采访对象, 设计不同的提问。提问的内容要由浅入深, 紧密围绕主题, 使得整个采访始终能够围绕中心议题展开, 使得采访对象能够跟随记者的思路, 诱发采访对象的真实回答。在进行采访提问的时候, 记者应在采访的过程中始终把握对话的主动性, 减少对方题外话的发言, 恰当的把握时间, 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对于游离于主题以外的回答或者谈话, 要及时并且妥善的转换话题, 避免出现答非所问的局面。要善于肯定对方的思想认知的同时, 恰当的提出不同意见的问题, 这样就能更容易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认可。

3 注意采访场所的选择

采访场地的选择对采访结果的影响很大。通常情况下, 如果采访党政机关领导或企业家, 采访场地应设置在办公室, 采访画家采访场地应设置在画室或者画展的展厅, 采访作家, 学者, 采访场地应设置在书房, 采访运动员或教练采访场地应设置在训练场。选择合适的采访场地可以更好的诱发采访对象的采访兴致, 选择采访场地应注意几点, 一是采访环境是否能够使采访对象产生稳定的心境和情绪, 二是采访环境是否可以激发采访对象的对话欲, 三是采访的环境是否可以烘托采访主题, 映衬采访目标。尤其是现场访问, 人物专访等, 都应考虑现场环境的特色性。

4 善于在倾听中发现新闻

在平时的工作, 生活中, 记者就应有意识的提高自身发现新闻线索, 挖掘新闻价值的特性, 时刻置身于采访状态中, 仔细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 寻找突出的问题, 新鲜的观点, 成功的经验, 感人的事迹, 培养自身敏锐的洞察力。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要善于应用这些特性, 用心倾听采访对象的每一句话, 每一个观点, 在语言上互动, 在思想上共鸣, 在采访过程中, 要直视对方的双眼, 展现出诚恳倾听的态度, 切忌不能表现出任何漫不经心, 不耐烦的态度。在倾听的过程中, 记者要善于沉默, 善于引导, 善于在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 引导采访对象时时处于采访主题上。要在倾听的过程中, 善于发现闪光点, 尊重采访对象, 不轻易打断对方的思路, 善于激发采访对象的对话欲, 使得整个采访过程流畅, 顺利完成。

5 亲临现场, 发掘真实新闻

现场观察也是一种重要的采访方式, 现场观察, 可以加深记者对采访对象的思想理解, 更容易激发创作灵感, 捕捉经典的细节, 使得新闻作品具备更加强烈的现场感。记者只有亲临现场, 细致观察, 缜密思考, 才能找出最佳的报道角度, 提高新闻的准确性, 更加深刻的展现典型人物的特殊性。比如汝州大峪乡农民董桂英一人照顾9位老幼病残, 12年如一日, 还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偿还了10余万债务, 用朴实动人的方式诠释了诚信的真谛, 曾荣登由中央文明办主办, 中国文明网承办的“中国好人榜”, 被评为“诚实守信”好人。在对这样的典型人物进行采访的时候, 应当从她所处环境的细节处报道, 家里的陈设, 生活的起居饮食, 干农活时表现出的坚毅和乐观的状态, 比如她虽然不识字, 但是却会使用特殊的记账方式来记录每一笔账单, 可敬可佩。如此写出来的报道, 既真实感人, 又能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让更多人更加深刻的了解董桂英和她的事迹。记者不但要善于观察采访现场环境, 更需要学会通过新闻现场的细节捕获新闻价值, 丰富写作内涵, 同时也需要善于观察采访对象的情绪, 状态, 把对采访者的真诚情感作为采访的通道, 及时调整谈话内容, 捕捉细节, 采访与主题紧密相关的各种信息资源。

6 掌握记的技巧, 积累“记”的经验

记录是保持新闻内容真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录音是常见的采访方式, 通过录音可以给听众留下强烈的听觉震撼感, 但是仍存在局限性, 因此灵活应用各种笔记技巧, 把采访本制作成活档案, 才能真正提高记者的采访水平。在交谈时记录笔记, 要侧重于心记, 对谈话内容进行简记, 主要记录主线, 提取采访对象表达的中心意思。谈话结束后进行追记, 主要是把谈话内容中容易忘记的部分补充完整, 避免遗忘。在记录中要注意一是记“实”, 真实准确, 详细记录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因果等因素。记“情”, 记录事件的主要内容, 典型人物的身世等, 与真情实感相关的重要因素。记“点”, 观点鲜明, 重点记录谈话内容的要点, 难点, 疑点, 以及容易忘记的关键点。记“感”, 记录在采访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的思想认知以及写作灵感。

总的来说, 进行典型人物的采访时, 不仅要具备高素质, 高专业知识水平, 高文化素养, 还要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 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 不断的探索, 总结和积累各种便利的采访技巧, 提高自身采访技能, 力求新闻作品保持真实性, 动人性, 细腻性, 丰富性。

摘要:采访是记者搜集素材的重要活动, 也是写作的基本前提。巧妙地掌握了采访中的技巧, 不仅可以使采访者与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采访关系, 促进采访的顺利进行。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 对典型人物的采访技巧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典型人物,采访技巧,提问技巧

参考文献

[1]杨红英.采访中提问的艺术[J].城市党报研究, 2010 (4) .

[2]张冰.论人物采访中记者的采访技巧[J].才智, 2010 (24) .

上一篇:人防办情况说明下一篇:浅谈高年级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