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后加速跑教案

2024-04-16

起跑后加速跑教案(精选12篇)

篇1:起跑后加速跑教案

《起跑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运用圆有关的知识计算所走弯道的距离,了解跑道部分,外圆比内圆要长。理解相邻跑道的长度差与圆的周长以及起跑线位置之间的关系;掌握设置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操作、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的能力,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

3.通过创设情境,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解决的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运用圆有关的知识确定起跑线。

教学难点:为什么求路程差就是求相邻起跑线的距离 如何利用分析、比较,推导出跑道长度差从而确定起跑线的位置。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初步了解起跑线中的问题:

师:大家都参加过运动会吧。400米比赛看过吧,谁参加过400米比赛,请他来说说400米比赛有什么规则?

生:各自在自己的跑道上,不可以穿道,有自己的起跑线。起跑线不一样。终点一样。

师:为什么400米比赛站在不同起跑线呢?

生:400米站在不同的跑道上,如果起跑线还一样,跑的长度就多了,外侧的人就吃亏了。师:为什么起跑线不一样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流)问:如果跑400米站在同一起跑线起跑,回到同一终点成么?

师:直道上大家跑的都是一样的,但弯道上的长度不一样,所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吃亏了!

问:是不是只有最外侧的人吃亏呢?

生:每条跑道的长都变了,所以外侧所有人都吃亏了,只不过最外侧的最吃亏。

师:对。任何体育比赛都要公平竞争!也就是说每条跑道上的人跑的长度应该是一样的。

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起跑线”

——板书

问:这是标准的400米跑道,最内侧跑道长400米,如果逆时针跑,怎么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谁能到前边图上大概指一指?

问:外圈的人为什么要往前站?不往后站呢? 生:里圈跑的是400米,外圈跑道比里圈的长,往前站点儿,跑的少,距离终点近了,2人跑的距离也就一样了,比赛更公平。

问:你们都认可么?我们看到的400米赛跑跑道才会是这样的。

2.提出问题:

师:可是到底往前站多少米,也就是说:相邻2道的起跑线到底应该相差多少才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呢?

3.出示条件: 问:想要研究这个问题,你们觉得我们需要哪些相关条件?

生:半径或直径、直道长、每条跑道的宽度,需要画几条跑道等等

出示图:标准400米跑道

最内侧跑道总长度400米,直径为73米,直道长度85.39米

每条跑道宽1.25米,共6条跑道 4.解决问题:如何确定起跑线 [1]出示设计任务:

师:我们就以1号和2号跑道为例进行研究可以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合作要求

①分工合作,根据相关数据,计算1号和2号跑道起跑线相差的距离。

②将列式、答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可以使用计算器)[2]汇报:

组1:内道:400米 列式:直径: 73(米)

跑道总长:73 × 3.14+ 85.39 ×2 =229.22+170.78 = 400(米)

外道直径:73+ 1.25 ×2 = 75.5(米)

跑道总长:75.5 × 3.14 + 85.39 ×2 = 237.07 + 170.78 = 407.85(米)

周长差: 407.85 — 400 = 7.85(米)

相邻起跑线的差 = 外跑道全长 — 内跑道全长(板书)

组2: 直道的长度是不变的,求2条跑道的长度差,就是求圆的周长差。

内道直径: 73(米)

圆周长:73 × 3.14 = 229.22(米)外道直径:73 + 1.25 ×2 = 75.5(米)圆周长:75.5 × 3.14 = 237.07(米)周长差:237.07 — 229.22 = 7.85(米)

相邻起跑线的差 = 外跑道圆周长 — 内跑道圆周长(板书)

[3]对比评价

问:你们更欣赏哪种方法?说说理由。生:第2组的计算相对于前一种方法简单。

[4]深入探究,寻找规律

师:刚才只有2个人,要是有6个人参加400米比赛,你能继续研究起跑线的位置么?

探究要求:

①确定其他4条跑道相邻起跑线相差的距离,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②小组交流你们用了哪些方法,说说各自的理由。组1:继续算周长差

3号直径:73+1.25 ×4 = 78(米)

跑道长:78×3.14 +85.39×2 = 244.92 + 170.78 = 415.7(米)

周长差:415.7 — 407.85 = 7.85(米)4号直径:73+1.25 ×6 = 80.5(米)

跑道长:80.5×3.14 +85.39×2 = 252.77 + 170.78 = 423.55(米)周长差:423.55 —415.7 = 7.85(米)往下,不用计算了,都是相差7.85米 组2:继续算圆的周长差

3号直径:73+ 1.25 ×4= 78(米)圆周长:78×3.14 = 244.92(米)周长差:244.92 — 237.07 = 7.85(米)4号直径:73+ 1.25 ×6= 80.5(米)圆周长:80.5×3.14 = 252.77(米)周长差:252.77—244.92 = 7.85(米)

问:为什么不需要再往下计算,你也知道周长的差是7.85米呢?

追问:周长都相差7.85米只是你们的猜想?怎么验证你们的结论?

生1:继续计算

生2:列式中找规律:

例如:第1圈周长: 73π(米)

第2圈周长:(73 + 1.25×2)π

= 75.5π(米)

圆的周长差: 1.25×2π = 7.85(米)

第3圈周长:(73+ 1.25×24)π

= 78π(米)圆的周长差:1.25 ×2π = 7.85(米)

相邻跑道长度差 = 1.25×2π = 直径差×π(板书)生:也就是说每个相邻跑道的直径差:1.25×2 = 2.周长差:1.25×2×π = 2.5ππ

所以相邻跑道的周长差一定,总是:1.25×2×π = 2.5起跑线的距离差也是:1.25×2×π = 2.5π生3:公式推导

[5]跑道线的位置

问:刚才有同学还在思考一个问题,跑步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压在边线上跑,而是在跑道的正中间跑,这样会不会影响我们确定相邻起跑线之间的距离呢? 生:环宽都是一样的,相邻跑道的周长差一定,总是:1.25×2×π = 2.5π,只与环宽有关,与半径、直径、直道长度都无关,所以不影响。

所以相邻起跑线距离差就是2.5π。(课件演示直道部分)

[3]拓展提高

问:我们刚才只研究了400米跑步时起跑线之间的位置关系,那其他情况呢?

问:你们还想了解那些田径项目起跑线的确定方法呢?(50米、100米、200米、800米、1600米„„)问:谁能解决第一个问题:50米的短跑,如何确定起跑线?

生:只要在直道上跑完50米,就可以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问:谁能解决第2个问题:100米的短跑,如何确定起跑线?

生:100米就不用,延长出去就可以在直道上跑。师:看来你是个善于观察身边事的孩子,我们跑道设计图上真的有这样一段延长线。(出示图)

问:如何确定200米的起跑线呢?用刚才研究的方法,自己算一算。

问:为什么有的同学计算的这么快? 生:由半圆和一条直道组成,比400米减少了一半 长度差也减少了一半:7.85 ÷ 2 = 3.925(米)

问:800米和1600米呢?

生:800米:7.85×2 = 15.7(米)

1600米:7.85×4

反问:真的么?生活中是这样的么?

(第一圈周长不同,后边第二圈可以串道,不需要多跑)

师:其实串道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每个标准运动场都有专门的串道线。

看来运动场里的数学问题还真是不少,我们今后还有机会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三、课堂小结:

《确定起跑线》教学实录 来自费尔教育。点这里回到顶部 上一篇:确定起跑线 教案

篇2:起跑后加速跑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关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

1、汇报调查情况

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情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运动员进行跑步比赛。

师: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3、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验证同学们想法是否正确。

二、结合实例、探究问题(24分钟)实例一: 课件显示: 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1)笑笑所走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米。

(2)淘气所走的路线半径为()米,他走过的路程为()米。

(3)两人走过的路相差()米。

1、理解题意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基本解决上面3个小题后,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

实例2: 课件显示:(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二)简化研究问题: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讨论:运动员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四)、动手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

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注意计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数,应指导学生完成。

跑道

直径(米)周长(米)相邻跑道相差长度(米)1 72.6 72.6×3.14159 2 72.6+2.5(72.6+2.5)×3.14159 3 4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进行计算

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2.5∏=2.5×3.14=7.85米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运动员们的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3分钟)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5分钟)

1、解决问题: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2、课后自学课本第45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篇3:起跑后加速跑的教学法

一、标志线法

场地布置:

在起跑线前50~75厘米处画第一标志线(虚线),连续画6~7条,每两条线之间的距离递增10厘米左右。

练习方法1:

当练习者听到“跑”的指令后,练习者以很大的前倾姿势把身体推向前方,使后脚踩至第一标志线,紧接着前脚踩至第二标志线,并以此类推,两脚踩在各条标志线上。

注意事项:

反复练习才能使步长的变化逐渐稳定,要提醒练习者注意自己脚的落地点,加速跑开始时不要抬腿过高,特别是前两步。

练习方法2:

当练习者听到“跑”的指令后,由起跑进入加速跑阶段,为使上体前倾,避免停顿、跳跃、臀部下坐等错误,笔者在离起跑线前15米左右的上方设置一条橡皮绳,要求练习者通过绳底时,头部不能碰到绳,更不能在线前停顿、跳跃等。

二、游戏法

大家都知道田径教学的枯燥性,如果一直练习这些内容,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从而不会认真对待,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安排一些跟本学习项目有关的游戏就会起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加速跑教学中运用了一些游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愿与大家分享。

1. 追逐足球跑

方法:将全班同学按照能力分成四组,每组分纵队站立于起跑线后,起跑线前10厘米处放一个足球,每组第一人先将足球用力踢出,然后迅速起跑追逐踢出的球,追到球后停下来,将球传给第二个人练习,依此类推。

2. 呼号追人

方法:按照自愿的原则进行组合,每组两人,一个为1号、一个为2号,当听到口令是1号时,1号跑,2号追,必须跑直线,在50米内追上的就让其背回来,反之,互换背回来。也可以使用相反口令,同时进行注意力的练习。

3. 飞步取棒

准备:在场地上画5条平行线,在两侧2米处各画一个直径2米的圆圈,备排球2个,线上立9根木棒如图二。

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预备时各队排头进圈。发令后,排头垂直向上抛球,然后迅速跑到圈外取棒(个数不限),返回圈内,再接住空中掉落的球。成功者可接着做,每取一根棒得1分,失误者出局。双方都失误后换下一人,立好棒,重新进行。最后以得分多的队为胜。

规则:

a.球未在圈中抛起,人不得出圈取棒。

b.球落在圈外算失败。

三、“6秒定律”法

早在1936年,美国科研人员根里就提出了“6秒定律”,即“当人们全力跑时,不论其运动水平高低,都将在第6秒钟达到自己的最大速度”。后来我国科研人员刘济民采用先进的雷达测速仪,对我国不同等级的运动员进行科学测试,发现不同等级的运动员当全力跑时,都将在第6秒达到自己的最高速度。换句话来说,不管什么等级的运动员在全力跑时,第6秒钟所跑的距离就是该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所说的加速跑的距离,所以在练习中要以参与者的6秒钟所跑的距离长短来分析、评价参与者的运动能力,针对这个问题,笔者采用的练习方法是:

1. 原地半高抬腿练习

计时计次,比如:6秒看一条腿抬起的次数或者看着地次数。次数越多说明大腿下压得越快,频率越快。

2. 快频式的“标志线”跑的练习

就是用小于正常步长的方法去按标志线跑,距离为50~60米。同样的标志线看看谁先跑完,谁的步频就快,谁的加速跑的距离就相对要长些、谁的最终成绩就会好些。

篇4:站立式起跑教案

一年级 体育

安居小学

《站立式起跑》

教学内容:站立式起跑

课 型:新授 教学目的:

1、了解、学习站立式起跑的动作要领,能按口令做出站立式起跑的动作。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模仿动作的能力。

3、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能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双手自然垂于体侧,异侧手在前,反应迅速、起跑快。

教学难点:蹬摆协调配合。教具学具: 无 教法:,讲解示范法

学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场地:操场 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2)师生问好(3)检查着装(4)安全教育

2、热身活动----由教师带领学生围着操场跑步,跑步时做到不拥挤,不打闹,教师随时观看学生跑步队列情况。

二、基本部分:(1)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生:喜欢!

师: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玩游戏。

游戏1:老师喊左或右,如果喊左,学生边伸出左手,如果喊右,学生便伸出右手,依次练习。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

游戏2:换位置,两个同学面对面,老师喊口令预备,同学们准备,老师喊换,同学们即可以跑到对面同学的位置上,看谁跑的最快。游戏3:老师喊1学生原地跑,老师喊2学生原地转圈,老师喊3学生停,锻炼学生的集中性。(2)讲授新课:站立式起跑

教师讲解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前脚靠近起跑线,两腿微屈,身体前倾,重心移至前脚,异侧臂在前,同侧臂在后保持身体平衡。听到信号后,迅速向前跑出。教师活动:

1、讲解示范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方法和要领及要达到的程度。

2、组织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

3、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合理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组织四路纵队,进行站立式起跑练习。

5、老师发出“预备”口令,学生跟着口令做动作。

6、发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学生活动:

1、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讲解示范,按老师的节拍认真反复练习,细心体验站立式起跑的感觉。

2、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合理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组织四路纵队,进行站立式起跑练习。

4、对每名学生的练习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

5、总结学生的练习情况,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3)小游戏《开火车》

1、引导学生组合成“小火车”,向运动场出发。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围着障碍物转一圈,在小火车开出的路程中,小火车不能断,断了算犯规,最先到达终点的一组为胜。

3、通过游戏比赛,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深呼吸

2、师生互评

3、小结,布置课外作业

4、师生再见

篇5:站立式起跑教案

-06-2513:27:55|分类:课题研究|举报|字号订阅

下载LOFTER我的照片书|

赵西亚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终身体育的浅力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潜力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带给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站立式起跑,是教材《科学的预设艺术的生成》水平二三年级第一学期跑的教学资料,是小学体育教学的基本项目之一,本课资料是跑的教学的第一课时,站立式起跑姿势的掌握,对发展学生起跑时的反应潜力,提高学生跑的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站立式起跑的动作是进行跑教学的基础资料。而站立式起跑姿势的教学资料比较简单、枯燥,学生在日常学练中的重视程度和兴趣都不高,造成课堂低效的现象,本课试图透过多种学练方法,试图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在体验多种姿势的起跑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动作,提高学生对站立式起跑学习的重视程度,以便教学目标的更好达成。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他们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理解潜力强,有好奇心,对于器材很有兴趣,自己当裁判他们会有种小领导的感觉,这对实现教学目标十分有利,但是也正因为小而自我约束潜力差,安全意识不强,容易发生危险,教师要精心安排课堂资料,采取安全防患措施。

四、教学目标

1、能按口令节奏做出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动作。

2、游戏时能做到启动快速、灵敏、果断。

3、自觉遵守纪律,树立安全意识,按要求有秩序的练习。

五、教学特色

1、本课充分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练,学会锻炼与评价,透过诱导式、竞赛式等教学,合理运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想象力。学会合作锻炼、他人评价,营造名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2、有层次的设计学习资料,为学生带给展示自己的水平、个性的机会,更注重活动过程,评价、重视学生的差异性。

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学习目标

1、能按口令节奏做出站立式起跑的正确动作。

2、游戏时能做到启动快速、灵敏、果断。

3、自觉遵守纪律,树立安全意识,按要求有秩序的练习。

重点难点

1、重点:做出站立式起跑动作

2、难点:动作协调、自然

情景导入

1课堂常规:

a、教师整队

b、师生问好

c、报数

2热身活动:

a、韵律活动

b、“木头人”

游戏

(约10分钟)

1、口令指挥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

2、亲切的与学生问好,

利用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利用易拉罐进行报数

3、“同学们,我们用这易拉罐来活动活动身体好不好”播放音乐,能够带领学生做一段韵律舞

4、组织学生利用易拉罐构成直线进行慢跑,随时准备喊口令

1、成四列横队站立

2、开心的与教师问好,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用心的交流谈论

3、“好”开心的回答着,拿着易拉罐听音乐模仿教师动作跟着练习

4、摆好易拉罐,排头带领进行慢跑,听到“木头人”口令立即停

掌握技能

跑:站立式起跑

(约15分钟)

1、“这天我们来学习站立式起跑,根据你的理解认为站立式起跑动作就应是怎样做的?”启发学生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想象动作

2、观察学生动作,找到做的不错的学生让他展示,教师用三个口令进行发令。教师再次做出正确的站立式起跑动作,请同学给予发令

4、语言引导,“想不想

1、开动自己的脑筋,根据名称自己去做站立式起跑姿势。并能够主动去观察模仿伙伴们动作

2、仔细观察展示同学的动作,并认真听教师讲解、示范站立式起跑动作,争先恐后的抢着要给教师发口令

4、“想”兴奋地回答

篇6:蹲踞式起跑教案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种起跑姿势,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从而快速的进入疾跑和加速跑状态。是小学高年级快速跑教学所采用的起跑方式。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三个信号的动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学过蹲踞式起跑。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对三个信号的动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动作不够规范。他们普遍上肢力量偏差,教学主要放在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把起跑和起跑后的快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奔跑的能力。

四、相应对策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次课,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我把“各环节技术动作正确,反应速度快”作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各技术环节连贯衔接紧密”为教学难点,突破重难点时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反复练习体会来完成。并用竹竿、信号旗,起跑器等辅助教具加以强化。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80%以上的学生能做

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起跑的能力。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运用自我探究及小组合作和教学比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的动作方法。

3、社会适应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发展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六、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各环节技术动作正确,反应速度快

2、难点:各技术环节连贯衔接紧密

七、教学过程分析

我将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队列练习二四列互变、裂队合队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常规意识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准备部分:关节活动、辅助性的准备活动。设计意图: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预防运动损伤以适应基本部分的需要

(三)基本部分: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学习过程我是从五方面来设计的:复习旧知明确动作、自主学习掌握动作、辅助教具解决重点、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教学比赛巩固提高。

1、蹲踞式起跑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同学们!谁来说说蹲踞式起跑适用于那些田径项目,具体作用是什么?(设计意图:自然引入到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蹲踞式起跑的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明确方法:

A、通过找学生进行动作的讲解示范,得出蹲踞式起跑三个信号的正确动作。

B、教师进行法令学生练习。

C、学生自己发令三人一组进行练习,并互相纠正技术动作。

设计意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身体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明确蹲踞式起跑的正确技术动作。

3)辅助教具突破重点:

A、大部分同学的起跑还是不错来的,只是反应不过快,现在我们听竹竿落地的声音迅速跑出

B、教师在喊跑的同时放下竹竿,反应慢的同学会被竹竿砸到。

(设计意图:通过竹竿教具的使用,增加学生的练习趣味性,从而解决快速反应的教学重点。)

(4)小组合作强化动作突破难点:

A、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但有些学生的动作还不够连贯。现在我们两个人一组来模仿起跑器进行练习。你们在练习的是时候可以边练习边对同学的动作进行评价。

B、各组动作好的同学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5)教学比赛巩固提高:展示的同学的动作好不好呀,现在我们就按照他们的动作进行30米比赛好吗?跑到终点的同学要从跑道两侧返回。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技术,并检验自己学习状况,同时发展学生奔跑能力。

2、游戏:赶猪

方法:略。

设计意图:通过赶猪比赛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结束部分放松:回家设计意图 身心放松尽快恢复到安静水平,培养养成运动会放松的习惯。

五、教学评价:

1.教师的纠正式评价和鼓励式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巡视指导时随时给学生的动作给予纠正和鼓励

2、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对自己的动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六、教学特点:

1.课堂还给学生。本课运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进行多元评价面向全体。从学生的态度表现及学习状况合作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关注。

篇7:蹲踞式起跑教案

本课以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坚持“健康第一”为依据,以最终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和兴趣,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态度和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每个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体验成功,使学生体验团结的好处和竞争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快速跑的一种起跑姿势,能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从而快速的进入疾跑和加速跑状态。是小学高年级快速跑教学所采用的起跑方式。通过教学能使学生初步掌握三个信号的动作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使学生掌握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五年级的时候已经初步学过蹲踞式起跑。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蹲踞式起跑的作用,对三个信号的动作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动作不够规范。他们普遍上肢力量偏差,教学主要放在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把起跑和起跑后的快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奔跑的能力。

四、相应对策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次课,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的了解情况,我把“各环节技术动作正确,反应速度快”作为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各技术环节连贯衔接紧密”为教学难点,突破重难点时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反复练习体会来完成。并用竹竿、信号旗,起跑器等辅助教具加以强化。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和实践,使90%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蹲踞式起跑的技术要领,知道两脚之间的位置摆放及离起跑线距离的设定,80%以上的学生能做

出臀高于肩、重心前移,肩超过起跑线的动作;发展学生快速起跑的能力。通过游戏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运用自我探究及小组合作和教学比赛的良好氛围,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的动作方法。

3、社会适应领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同伴能默契配合,共同提高,发展学生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的优良品质。

六、本课的重、难点:

1、重点:各环节技术动作正确,反应速度快

2、难点:各技术环节连贯衔接紧密

七、教学过程分析

我将通过以下四个环节来达成本课教学目标

(一)开始部分:课堂常规队列练习二四列互变、裂队合队走。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常规意识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二)准备部分:关节活动、辅助性的准备活动。设计意图:充分做好准备活动,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预防运动损伤以适应基本部分的需要

(三)基本部分:蹲踞式起跑动作的学习过程我是从五方面来设计的:复习旧知明确动作、自主学习掌握动作、辅助教具解决重点、小组合作突破难点、教学比赛巩固提高。

1、蹲踞式起跑

1)复习旧知引入新知:同学们!谁来说说蹲踞式起跑适用于那些田径项目,具体作用是什么?(设计意图:自然引入到本课的学习内容,明确蹲踞式起跑的相关知识)

2)自主学习明确方法:

a、通过找学生进行动作的讲解示范,得出蹲踞式起跑三个信号的正确动作。

b、教师进行法令学生练习。

c、学生自己发令三人一组进行练习,并互相纠正技术动作。

设计意图: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进行观察,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用自己的身体进行练习从而进一步明确蹲踞式起跑的正确技术动作。

3)辅助教具突破重点:

a、大部分同学的起跑还是不错来的,只是反应不过快,现在我们听竹竿落地的声音迅速跑出

b、教师在喊跑的同时放下竹竿,反应慢的同学会被竹竿砸到。

(设计意图:通过竹竿教具的使用,增加学生的练习趣味性,从而解决快速反应的教学重点。)

(4)小组合作强化动作突破难点:

a、同学们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蹲踞式起跑的动作。但有些学生的动作还不够连贯。现在我们两个人一组来模仿起跑器进行练习。你们在练习的是时候可以边练习边对同学的动作进行评价。

b、各组动作好的同学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好吗?把你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

(5)教学比赛巩固提高:展示的同学的动作好不好呀,现在我们就按照他们的动作进行30米比赛好吗?跑到终点的同学要从跑道两侧返回。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技术,并检验自己学习状况,同时发展学生奔跑能力。

2、游戏:赶猪

方法:略。

设计意图:通过赶猪比赛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四)结束部分放松:回家设计意图身心放松尽快恢复到安静水平,培养养成运动会放松的习惯。

八、教学评价:

1.教师的纠正式评价和鼓励式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式:巡视指导时随时给学生的动作给予纠正和鼓励

2、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评价方式:在练习过程中通过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对自己的动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九、教学特点:

1.课堂还给学生。本课运用自主探究及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进行多元评价面向全体。从学生的态度表现及学习状况合作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全面关注。

篇8:体育教案-蹲踞式起跑

教材:蹲踞式起跑

1、 初步学习蹲踞式起跑的技术,建立快速跑的概念。

2、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的.

教学内容

组织教法

运动负荷

.

5`

35`

结束部分

5`

一、课堂常规:

1、 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

2、 师生问好。

3、 教师检查人数。

4、 宣布本课任务。

5、 安排见习生活动。

二、准备活动:

1、沿跑道慢跑2圈;

2、徒手操:

(1)肩部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全身运动

(6)活动膝、踝、腕关节

篇9:《蹲踞式起跑》教案分析

《蹲踞式起跑》教案分析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标学习领域“水平三”教学目标要求,设置的一节室内外相结合的新授课。小学生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动作协调性差。但对新生事物兴趣浓厚!喜欢自己动手去亲自尝试新生事物。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他们对体育的了解不是很深刻,只知道上体育课可以玩。却不知道体育除锻炼身体以外,还可以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二、整合思路 在本课的教学中,在室内通过power point图片展示,生动形象的将短跑的起跑时的图片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得到感官上的冲击,激发学生浓厚的求知欲望。我们可利用学生这些特点,在活跃气氛的同时,让他们接受新生的`多媒体教学,同时掌握学习内容! 三、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蹲踞式起跑 科目 体育 教学对象 小学六年级 授课人   课时安排 所需课时 1       一、教材内容分析 蹲踞式起跑是我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设计完成的一节适合六年级的一节体育课,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品质。以及对短跑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初步掌握起跑的知识和动作。 二、形成快速跑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三、通过学习培养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和品质。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我县体育课没有教材。相对应的体育教具也很有限,有些教具小学学生没有办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学生年龄小,好动,考虑安全的问题。课程的开展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先在教室利用图片,像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动作要领和起跑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利用媒体课件,吸引学生对没有器材的田径课有浓厚的兴趣。然后在和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际的练习,同时学生脑海中有了起跑的影相,做动作时也能具体到位。老师在从旁加以指导!由于学生的兴趣浓,很容易掌握起跑的要领! 五、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学准备液晶投影机一个等多媒体教学工具,,通过power point展示图片。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起跑动作,记忆动作形状,教师口述动作要领!起跑时应当注意什么,起跑时还应有那些应当注意的地方。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分室内、室外两部分进行. 室内导课:入教学图片. 室外:练习,记忆动作。 室内: 1.欣赏世标赛百米决赛,歌曲《超越梦想》。 2.  展示图片.强调动作要领: 3.  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讲解动作要领通过刘翔,刘易斯等短跑名将向学生讲解蹲踞式起跑的运动知识.   室外: 1.  组织学生.教师示范讲解. 2.  组织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 1.观看图片,自己在心中模仿,记忆动作要领.     2.开始自己先根据记忆试做动作,看教师示范,给其他人纠正动作的同时自己给自己纠正动作.       3.学生分组练习,互相根据老师讲解的,和图片来纠正动作.   1.  进入课件首页,欣赏百米决赛,认识刘翔. 2.  点击进入脚、手示意图,理解记忆脚和手的具体分布.讲解前后分布的间距. 3.  点击进入各就各位动作要领:学生记住口述动作要领.观看短跑名将刘翔是怎么做的. 4.  点击进入预备动作要领:学生口述记忆动作要领.观看动作图片,从而使学生形成感官上的认识。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图片,动作要领的记忆,以及教师示范动作.可以去评价另外一个学生的动作正确与否.动作要领:两手撑地,虎口像前贴线,前脚离线20cm,后脚与前脚间间距20 cm,前后间距一脚半.后膝跪地,当听到预备后,后腿膝盖离地,重心前移两手间,目视前方3米处。听到枪声后迅速蹬地起跑。 九、帮助与资源 教师演示讲解图片,学生记忆动作要领。学生还可以通过电视观看短跑比赛来学习动作。有可以通过网络来观看短跑中的起跑图片。根据学生情况身体差异,教师对协调性差的同学给予多练习的要求,对好的同学去帮助没有记忆的同学,对似懂非懂的同学,老师亲自指正,达到全部动起来,共同学习的目的。提高学生团体协作的精神! 十、课后反思  

 

篇10:三年级体育教案站立式起跑

一、教材内容:站立式起跑;游戏《贴人》

二、教学要求:

1、初步掌握站立式起跑的方法,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2、组织好游戏,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站立式起跑的基本动作。

四、教学过程: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教学任务。

4、准备活动。慢跑一圈,做徒手操。

5、教师示范和讲解站立式起跑三个环节的动作要领。

6、找学生演示,师生互相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

7、集体练习。教师纠正。

8、分组练习。

9、教师讲解《贴人》游戏规则。

10、学生游戏。

五、总结。

1、教师小结:本节课学生听得比较认真,联系到位。

2、放松活动。

篇11:六年级数学教案——《起跑线》

学材分析

教学重难点:会计算跑道的弯道(半圆)长,能解决有关起跑线的设置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在开运动会时,在上体育课时,经常会接触到200米、400米赛跑的起跑问题,起跑时每条跑道上运动员的位置有前后之分,而不是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难,具体的计算可能会比较难。

学习目标

1、会利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圆弧长的相关计算问题。

2、通过起跑线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策略

启发、引导、讨论、练习

教学准备

情景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出示教材第44页起跑线图。

问一:为什么每条起跑线都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呢?(因为跑道的弯道部分,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问二:半径为10米的半圆有多长,你会计算吗?

11米呢?

二、讲解实例

6名运动员进行200米赛跑,怎么设置每条跑道的起跑线?(每条跑道宽约1.2米,弯道部分为半圆)

⑴最内圈的弯道半径为31.7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

⑵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米)。

⑶相邻两条跑道的弯道部分相差(米)。

总结:相邻两条弯道部分的差等于每条跑道的宽与圆周率的积。

(想法:此块内容教材不作要求,但我想通过对相邻弯道长的计算、比较,得出起跑线设置的规律,给学生一种收获感。)

三、练一练

进行200米赛跑,如果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经画好,那么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呢?

四、实践活动

量一量,学校操场跑道最内圈的弯道半径,计算出最内圈跑道的总长度约为多少米。

五、思考题

国际标准田径运动场跑道全长400米,最内圈弯道半径为36.5米,每条跑道宽为1.2米。

⑴最内圈弯道长为多少米?

⑵若最内圈跑道的起跑线已画好,那么400米赛跑的以后每条跑道的起跑线应依次提前多少米?

学生解决书本笑笑和陶气所走过的路程问题。

解:⑴圆的周长C=2

半径为31.7米的圆的周长为231.7米

半径为31.7米的半圆的长为231.7/2米,即31.7米,所以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米。

⑵因为每条跑道宽约1.2米,所以靠内第二圈的弯道半径为(31.7+1.2)米,这个弯道的全长为(31.7+1.2)米。

⑶(31.7+1.2)-31.7

=31.7+1.2-31.7 =1.2 3.770米

学生尝试着进行计算。

板书:

起跑线

教学反思

篇12:起跑后加速跑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本册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如:圆的知识),动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分析:

在教学本课之前,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圆的概念、圆的画法还有圆周长的计算方法等知识。学生具备一定的小组自我探究的能力,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

学生对体育活动也很喜欢,相当一部分学生去过体育场,对体育场的跑道和起跑线并不陌生。通过电视节目学生对起跑时运动员不能站在同一起跑线的现象也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这样做是为什么、相邻两跑道起跑线该相差多远呢?学生可能很少从数学的角度去认真的思考。也很难通过经验和观察得到,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据,具体分析起跑线的位子与什么有关。所以在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在相邻跑道相差多远这一点上有些困难。

教学目标:

1、通过该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学会确定起跑线的方法。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运用圆的有关知识计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关键:体会数学知识在体育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汇报调查,引入课题(8分钟)

1、汇报调查情况

课前,我让大家调查运动场的情况,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2、课件显示如下情境图: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引导得出:运动员进行跑步比赛。

师:在一些短跑比赛中,运动员所在的起跑位置是不一样的,你知道为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弯道处外圈比内圈长一些。

3、揭示课题,下面我们就用几个具体的例子来验证同学们想法是否正确。

二、结合实例、探究问题(24分钟)

实例一:

课件显示:

淘气和笑笑分别从A,B处出发,沿半圆走到C,D。他们两人走过的路程一样长吗?

(1)笑笑所走路线的半径为10米,她走过的路程是()米。

(2)淘气所走的路线半径为()米,他走过的路程为()米。

(3)两人走过的路相差()米。

1、理解题意

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基本解决上面3个小题后,在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抽生汇报,教师板书。

实例2: 课件显示:(一)了解跑道结构:出示完整跑道图(跑道最内圈为400米)

1、观察跑道由哪几部分组成?

2、在跑道上跑一圈的长度可以看成是哪几部分的和?

(板书:跑道一圈长度=圆周长+2个直道长度)

(二)简化研究问题: 1、85.96米是指哪部分的长度?一条直道吗?

2、讨论:运动员沿跑道跑一圈,各跑道之间的差距会在跑道的哪一部分呢?

3、小结:既然与直道无关,为了便于我们更好的观察,暂时将直道拿走看看差距在那里,好吗?(课件:直道消失,屏幕上只剩下左右两个弯道。)

(三)寻求解决方法:

1、左右两个半圆形的弯道合起来是一个什么?

2、讨论:你怎样找出相邻弯道的差距?相邻弯道差距其实就是谁的长度之差?

3、交流小结:只要计算出各圆的周长,算出相邻两圆相差多少米,就是相邻跑道的差距,也就是相邻起跑线相差多少米。

(四)、动手解决问题:

1、计算圆的周长要知道什么?(直径)

2、课件出示:第一道的直径为72.6米,第二道是多少?第三道呢?

3、教师带领学生填写表格的前两道,注意计算第1道和第2道相差米数,应指导学生完成。

跑道

直径(米)

周长(米)

相邻跑道相差长度(米)

72.6

72.63.14159

72.6+2.5

(72.6+2.5)3.14159 4

引导学生将3.14159换成进行计算

汇报结论:相邻起跑线相差都是2.5,也就是道宽2。说明起跑线的确定与道宽最有关系。

4、计算相邻起跑线相差的具体长度:2.5=2.53.14=7.85米

师:同学们通过努力找到了起跑线的秘密,运动员们的比赛应该把起跑线依次提前7.85米才公平。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3分钟)

400米的跑步比赛,道宽为1.5米,起跑线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四、拓展延伸、自我评价(5分钟)

1、解决问题:在运动场上还有200米的比赛,道宽为1.25米,起跑线又该依次提前多少米?

2、课后自学课本第45页你知道吗?

五、全课小结:

谈一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书法教案下一篇:安全及卫生检查整改通知书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