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2024-05-06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精选8篇)

篇1: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江都市丁沟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人类社会已踏进了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一场数字信息的革命正朝我们席卷而来。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而明确的认识到:数字技术正在改变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并因此使人类的生活、工作环境具备了更多的数字化特征,这一特征将紧紧的围绕着我们并且正在成为我们生活的主流历程,将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适应这一深刻的变化并持续保持社会发展的领先地位,扬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标,它意味着我们正在向自动化、高效化、便捷化方向发展。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必须依靠教育;而人类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目标,也必须依赖于教育的信息化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了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而到了“十二五”时期,发达城市学校的信息基础建设已经完成,进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阶段。

数字化校园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设备、教室等)、资源(图书、课件、素材)到活动(教、学、管理、服务)的全部数字化,从而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将把学校中的管理和教学带入一个全新的网络信息化时代,是以数字化的方式来体现我们的工作、学习、交流与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生活、学习和管理模式。所以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数字时代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构建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课题界定

1、“数字化校园”是由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形成的高度信息化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环境。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通过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推动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最终实现教育信息化、决策科学化和管理规范化。

2、“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是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开发,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首先,这是依托现实校园而存在的以网络为基础的教育平台。其次,这一平台通过数字化环境支撑,实现了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辅助完成校园活动的全部过程。第三,也是更为重要的,它并不只是简单地把传统学校活动数字化照搬到网络上,而是在这一过程中重新整理、设计和构造学校活动,优化并提高学校工作质量,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典型案例研究”是在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过程中,选取教育、教学、教研、管理、专业化成长引领等方面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实验、对比、规纳、总结,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搭建适用的数字化环境,找到符合校情的建设模式。

①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校园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另一方面架设校内FTP和WEB服务器,实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管理; ②加强软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校内网络办公平台,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③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课程以及其他教育教学内容整合到数字化校园平台的建设中,逐步深化和渗透网络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①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

②推进校内办公和应用服务,促进网络教研。

③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辟论坛、博客等落实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3、通过数字化的校园的应用,培养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孩子。①利用数字信息化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文化教育,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②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园网站等平台,利用信息课程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

③探索现代化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帮助,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创新型的学习模式。

四、研究对象:

1、丁沟中心小学学科教师。

2、丁沟中心小学部分学生。

五、研究方法

①行动研究法: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基础平台建起来,行政办公用起来,班级博客动起来,网络教研试起来,边应用边研究边建设的思想,以实际行动推动研究的深入。

②个案研究法:一方面研究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另一方面,引导学校部门管理、班级管理、教研组网络教研及学生博客等方面经典案例,以便推广。

③文献法:收集学校“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已有成果,学习相关的理论,形成数据支持。

④多渠道合作研究:在技术指导上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实行专项指导;在理论层面上与相关教研机构合作,进行理论探讨和培训;在应用上与同类学校合作,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主要采用行动性研究法,同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实验对比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三年完成,具体安排为:

研究准备阶段(2011.4-2011.6)课题选择、陈述解释,设计方案,进行基础性论证,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填写课题申报表、评审书上报。进行课题支撑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建立课题研究网络,完善课题管理办法,制订课题实施预案,建立原始档案。

中期研究(2011.6-2012.11)目标分解到位,进行分项研究,强化过程管理,优化展示活动,分析提炼资料,根据课题实施预案,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研究,定期研讨、反馈、评价实施的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分析阶段性研究资料,积累典型案例,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心得。进行阶段评估与成果汇报。后期研究、总结阶段(2012.12-2014.6)完善研究方案,深化研究实践,撰写系列论文和研究报告,通过结题鉴定。

七、课题研究组织结构

理论指导: 林宏 中学高级教师

沈春梅 中学高级教师 组长:高文峰 副组长:韩秀娟

主要成员:胡国芳 曹芳 韩谷海 仲家丽 韩粉琴 凌金妹 徐红 王春花 张丽君 詹慧

参研人员: 各学科教师

八、预期成果

1、阶段性成果

• 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提高,其中教师有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 现代化管理、教育教学经验论文、教学设计等。• 网络异地互动教学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

• 校园网、班级主页、个人主页等信息资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凸显其功能和效益。

2、结题成果

•典型课例、论文、成果分析、课题研究专题网站、教学和活动光盘,值得推广和应用的优秀资源。

•汇集本课题阶段报告、结题报告、实验论文集。

九、实施措施

1、成立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各级领导,负责数字校园建设工作,制定规划,教导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信息化工作。由信息组提供技术支持,不定期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相关培训,提高整体的信息素养。

2、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有激励机制和制度执行情况记录及检查和评价,通过学校网站和课题网站及时发布信息。

篇2: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结题研究报告

我校《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自2012年5月批准立项之日起,便秉承“科技以人为本”的数字化理念,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契机,提高信息技术管理水平,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增强学校综合实力。

三年来,全体课题组成员努力工作,刻苦钻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课题的研究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一)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目的在于实现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数字化。

社会发展己由IT(信息技术)时代发展到DT(数字化技术)时代,数字化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化校园就是数字化技术的重要应用,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们认为,今后的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以云技术为支撑,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活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显示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从而提升了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了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将从根本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

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

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提供的云教学、云学习,将带来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转变。

教师的数字化云教学:根据对本校教师的调查,80%左右的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仍然在使用U盘或发邮件等形式将课件拷入教室的电脑。如果实现网络云存储,不但提高了教师利用资源的效率,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安全性能。同时,教师拥有云空间,整合分享教学资源也更加方便,极易构建教师的个人资源库。云计算带来的云服务,使得教师在线点播课件、微课,在线实时编辑课件,动态记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成为现实,这些都是云教学课堂的主要特点。

学生的数字化云学习:我们以《生物入侵者》课例为例,课前,老师搜集整理大量的资料,发布在我们模拟的“云课堂”资源中心,同时将将本课的预习作业及课文电子文档发布到 “云资源中心”。同学们用平板电脑、手机将自己的学习记录、学习痕迹存储在“云”端,教师随时调用查看,云平台记录下来后,老师可以了解每个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在网络上搜集了有关生物入侵者的资料,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时,可以选择所需资料进行探究,课后还可以随时反复调用阅读,便于复习。这些学习资源数字化之后,极大地提高了师生学习的效率。

“云课堂”提供的数字化学习反馈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记录下课堂教学等学习过程中的情况,由系统根据反馈的数据自动生成报告和相关阶段性的“进度报告”,记录教学反思,供教学参与者参考。

综上所述,基于云服务建设的数字化校园,将极大拓展学校的教

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变革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校教学与学生学习服务。基于云服务展开数字化校园的应用,将逐步形成我校的教育大数据。

(二)建设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关键在于构建学校数字化校园管理云平台。

教育转向云计算,是教育界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转变。而各种教育云平台,是这个转变的重要环节。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关键在于构建加入大型的教育云平台,为校园数字化应用提供云服务。教育云平台的功能概述:

I,提供校内各项基于WEB的管理平台,使用平台提供的各管理模块。 信息化平台:收发公文管理、发布通知公告,包括每周工作安排、学期计划总结、各种临时性活动安排、外出登记和校内文件传输等(权限分配:校内每位教师和各处室负责人);

 教务管理:教学基本信息和课程表管理,包括课程、学科、年级开设等。(权限分配:教务处);

 教师管理:教师信息维护及查询,包括教师考勤、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情况、获奖情况等(权限分配:校办及每位教师);  学籍管理:依托全国学籍管理理信息化平台,学生入学分班、转入转出、升留降跳、学号等(权限分配:教务处)、学生信息维护及学籍查询(权限分配:政工处、班主任);

 成绩管理:成绩输入(权限分配:教务处及各任课教师) 综合素质管理平台:利用全国教育管理平台,进行学生素质评定及评语输入及查询(权限分配:班主任);

 完善图书和校产网上管理系统,实验管理系统。II,平台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功能: 提供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工具,方便师生以较少的时间投入获取最大的工作和学习效益。

 能把教案直接生成学案、演示文稿、互动课件;

 能把备课的普通的电子化转向网络化,形成全校共享的课程资源; 教师实现利用各种终端登录平台在线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录制微课,并实时发布到自己的网络教学空间,供学生学习。生成网络课件,即时点播课件实现在线教学等。

学生随时随地登录平台,点播教师网络课件及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并将学习过程及反馈记录在学生的学习空间或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实现个性化学习。

学校教学资源库的建立

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科研外部资源及校本资源,并利用校内服务器或平台的云存储功能分类存放和管理各类教学资源,如课件、教案、教学素材、案例实录、数字图书等,实现信息资源在校内共享,最大程度地提高校内资源的利用率,动态生成学校教学资源库。

建立面向Internet的云盘系统,为每位教师及学生申请分配一个网络学习空间,便于个人资料的存储及共享。

为此,在课题的前一阶段,课题组完成了“云端”数字化校园中“端”的建设,即全员配备笔记本电脑,扩展学生机房数量。后半阶段,课题组联合北京盛世慧才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依托 台,签订学校云平台建设服务合同,着手进行学校云平台的构建。学校云平台的二级域名为:waez.dearedu.com.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行动研究、、课例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边实践,边学习,边分析,边优化,探索出适合我校实情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其特色体现在:

1.根据云计算技术的特点,探索基于云服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课题组通过课例模拟,建构起云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在线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

2.以网络云平台为依托,让学生也成为研究者,学生研究学习水平不断进步。

创新点:依托网络云平台发布及推送教学资源,动态促进学校资源网络化。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开展在线教学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动态提高老师的工作能力和教学效果,老师的专业得到发展,更有利的促进了学生学业的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坚持理论学习,实践发现问题,对云服务的概念的认识有了质的突破。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课题组能够发扬团队精神,成功合作完成了有关的教学课例。在课题实施初期,我们对云计算、云服务的概念认识不够清晰。课题组坚持理论学习,并不断就相关概念展开讨论,认识到云服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最后,通过培训全体教师使用相关云产品,如开通360云盘体验云存储及云收藏、在线具体实时编辑文档等,全体教师真切体验了云技术,云服务,不

再对云概念的认识云里雾里模糊不清。根据统计,全校教师都已经开通了360云盘。

2.对云平台的功能认识有了突破,学校云平台的构建初具模型。云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核心模块,数字化校园开展的各类应用基于平台提供的服务功能才能开展。课题组通过学习考察各个校园平台产品,如南昌大学附中IS信息管理平台,云平台网络,一对

一、点对点的“现代私塾”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从规模化教育转向个性化教育,“智慧教育”将变为现实。

五、成果的社会影响

三年来,学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课题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归纳如下:

1.提升了学校办学水平,学校在2013年省现代教育示范校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的考评。

2.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云课堂及翻转课堂的理念在教师教学中体现的多了。

3.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在线学习积极性高,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4.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2012年中考,我校两位学生中考成绩获吉安市 通过近三年来的课题研究,教师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行为方面,学生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在课题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及困惑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加以解决。

1.教师对在线教学及云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还有些不适应,有些功能不认同,仍保留旧的教学习惯。学生的在线自主学习缺少有效的监控,如点播课件或微课之后学生离开电脑,容易造成学生已经学习的假象。

2.云平台的功能还需要再细化,有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教学资源的评价标准,校本教学资源如何分享等。

七、今后的设想

篇3: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曙光油田普通稠油开发始于1979年, 1983年开始规模开发, 目目前前部部站站仍仍采采用用““油油井井--计计量量接接转转站站--联联合合站站””的的大大二二级级部部站站方方式式, , 地地面面集集输输工工艺艺采采用用双双管管掺掺液液工工艺艺。。随随着着吞吞吐吐轮轮次次增增加加, , 稠油开采效果逐年变差, 传统的工作方式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下, 人为误差大, 处理故障时间长, 安全性低, 在日常井筒管理、油井计产、原油外输等方面管理难度增加。为了提高稠油生产及油井管理自动化水平, 在1-12#计量接转站开展了数字建设研究与应用工作。

曙光采油厂认真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市场化运作、数字化管理”的运行模式, 在这样大背景下集成创新、整体优化简化, 本项目采用多种先进的信息通讯技术的有线和无线据传输网络, 通过高精度的仪器进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和远程控制, 有效保证了该区域数字化建设的进程。该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系统和生产监测、智能决策系统两个部分, 软件部分包括数据综合分析与智能预警系统、生产数据网络发布系统等。

2 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原理

2.1 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系统

应用站内PLC系统、平台RTU与智能仪表通讯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远程控制。完成对站内、站外数据的检测并实现对工艺参数的自动调节。采用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智能压力变送器自动采集油井温度、压力数据。

在稠油中首次研究应用了功图法在线计产技术。通过无线示功图传感器采集油井载荷与位移数据, 将地面示功图应用杆柱、液柱和油管三维振动数学模型, 同时考虑泵挂深度、杆柱组合、油气比、出砂情况、油品性质等边界条件求解, 得到井下泵功图, 然后应用泵功图识别技术来计算油井产液量。计算公式如下:

Q有杆泵=kf (s, n, DP, LP, GT, μ, Rs)

Q有杆泵--有杆泵井的产液量, m3;

s--冲程, m;

n--冲次, r/min;

Dp--泵径, mm;

Lp--杆柱组合, m;

μ--井液粘度, mpa.s;

Rs--生产气液比;

k--流量标定系数;

GT--功图数据;

研究应用了抽油机远程启、停自动控制技术。通过安装电机测控单元, 当接收井场RTU发送的传输数据的命令后, 将采集到的电参数据通过无线方式发送给井场RTU, 实时接收井场RTU发送的电机启、停命令, 发送语音提示, 实现抽油机远程自动启动、停止功能;

首次创新研究应用了计量掺液一体化撬装集成装置。该装置真正意义的代替原有的计量间和传统手动掺油、掺水方式, 实现油井产出液远程自动计量、掺油掺水自动计量及含水分析等功能。

2.2 生产监测与智能决策系统

研究应用了自动平稳输油技术。通过在缓冲罐上安装导波雷达液位计监测缓冲罐液位, 根据缓冲罐液位变化动态调节外输泵变频频率实现自动平稳输油。

研究应用了加热炉熄火安全保护技术。通过在加热炉燃烧器上安装加热炉熄火安全保护装置, 根据燃烧器火焰情况, 控制管线安全阀, 防止燃气在没有燃烧的情况进入加热炉引起安全事故。

2.3 数据综合分析与智能预警系统

建立电子报表生成系统。该系统具有电子报表自动生成功能, 实现生产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录入, 生产规律自动呈现。采用数据对比方式显示各单元生产数据曲线变化情况, 方便曲线历史查询与打印。

智能预警系统。根据生产情况综合设定区域报警单元, 将井、管线、计量平台、站内数据联合后, 统一设定联动数据预警、报警, 智能语音报警提示, 便于站内综合处理生产异常情况。

3 现场应用及效果分析

2012年至2014年在1-12#计量接转站开展了数字化建设工作, 2014年底该站被集团公司确定为辽河油田稠油数字化建设示范站。现场实施了6个平台安装RTU和计量掺液一体化撬装集成装置, 51口油井设置数据传输单元, 安装示功图测试单元、电机测控单元, 实现示功图自动采集;温度、压力超高、超低报警;电机电流异常报警;抽油机异常停井报警, 实现抽油机远程自动启、停。51口油井安装SCADA监控系统。2个缓冲罐安装雷达液位计, 实现平稳自动输油。5台加热炉安装熄火安全保护装置。整个系统在数据采集、分析、发布和远程控制方面具有实时性、准确性、灵活性的特点。

通过数字化系统的建设, 1-12#计量接转站实现油井自动计量、远程控制、无人值守、自动输油, 生产管理人员由原22人减少到6人, 实现减员16人;原有40km集输管线精简为15km管线, 有90%运行15年以上的单井管线得到更新, 消除安全、环保隐患点52处, 每年节约污染补偿及管线维护费用320万;通过缩短集输管网, 降低了单井热损失费用, 年节约燃料消耗折合成标准煤580吨, 节约燃料费132万元。

4 结语

通过数字化建设的研究与应用, 提高了生产效率、油井时率、系统本质安全和自动化水平, 实现采油领域的智能监控和自动化控制, 降低安全风险和运行成本, 能够满足稠油后期边部滚动布井开发需要, 节约建设投资、征地面积、降低环保隐患点, 经济社会效益明显, 在稠油开发后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对辽河油田稳产千万吨稳产及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苗青, 油田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油气田地面工程, 2013-09-01.

篇4: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摘要: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教育资源信息化的基础。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起步较早,整个体系已经较为成熟。本科院校也逐步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并取得了初步成果。我校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才刚刚起步。本文从重庆工程学院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的现状、现实意义、建设的内容、方法策略以及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

一、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及其意义

广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物化了的、显性的或隐性的、可以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教学组成要素。包括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教育信息的来源。概括地说,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支持系统。

而教学资源数字化,就是将传统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在现实理解中,教学资源数字化是专指用数字技术处理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环境下运行的软件教学资源。它的基本特征是处理数字化、传输网络化、检索快速化、呈现多媒体化、组织超链接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随着数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其体系建设是数字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这方面,基础教育起步较早,已建有区域或全国的共享型数字化教学资源,内容十分丰富,整个体系较为成熟。本科院校也陆续启动了各种数字化资源建设工程,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我校由于建校时间不长,前期的工作重点大多房子外延建设上面,作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建设与利用还刚刚起步。在数字化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构建丰富的、实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和资源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新时期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方面,实践教学表明,充分地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对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拖过提高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方面,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使用过程中,不仅仅可以获取专业知识,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内容包括:资源平台建设、资源库的建设、资源标准建设等方面内容。

1.资源平台建设

资源平台包括资源制作平台、资源管理平台和资源应用平台三大子系统,遵循国家教学资源建设技术标准,并通过多系统耦合实现各平台互联互通,为全校师生提供各种网络服务。

2.资源库的建设

资源库的建设是我校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因为应用型本科教育类型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所以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之也有很大的区别。高职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包括媒体素材库、精品课程库、专业资源库、教师教学网站等。

(1)媒体素材库:媒体素材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一般可分为五类,即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

(2)精品课程库:精品课程是在网络课程基础上开发建设的优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大纲、课程内容、教案、课程题库、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

(3)专业资源库:《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中提出:“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对需求量大、覆盖面广的专业,中央财政安排经费支持研制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内容包括专业教学目标与标准、精品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验实训、教学指导、学习评价等要素,以规范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针对职业岗位要求,强化就业能力培养,为实施‘双证书制度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放教学资源环境,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搭建公共平台。”由此看出,专业资源库包含了本专业建设的许多内容。

(4)教师教学网站:以教师所任课的课程内容为主,是基于教学应用的网站。

3.资源标准建设

在教育资源建设过程中,统一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目的是为资源的开发者提供统一的标准,已达到最后资源在基本结构属性上的一致性,以便实现资源在区域内的广泛共享,并在后期的使用中提高使用效率提供支撑。资源标准建设包括一下内容:资源内容要求、资源管理规范、资源建设的技术标准以及资源评价标准等。

三、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策略

教学资源数字化体系建设的总体策略是,首先搭建数字化资源的平台,然后制定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标准,最后制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实施办法以及应用方案。

1.资源平台建设的策略

资源管理平台系统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子系统系统,它将承载整个数字化教学资源,应具有应用以及管理资源的作用。资源平台建设要求建成统一的信息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统一的用户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资源平台的建设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购置市场产品。但购置市场产品,价格相对偏高,与校情符合度小,维护不便。二是自主研发。价格、适合度、维护等都较好,但要求较强的技术力量,而院校往往经验不足。三是联合研发。联合开发是指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弥补了前面两种模式的不足,是高职院校可以采用的较好模式。我校可以采用第三种模式,由软件学院和软件研发中心共同进行开发,这样既可以避免在开发过程中的技术实力不够,也可以让老师全程参与到开发过程中,方便后期的实施维护等工作。

2.资源库的建设策略

资源库建设是整个资源体系建设的核心,总体策略是教务处组织、各个二级学院为主体进行建设。

(1)提出建设要求

教务处应首先要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总体要求。资源建设要满足应用型和日常教学的要求;资源库的知识体系要针对特定的岗位要求和职业所需技能来构建。

(2)统一建设标准

要建成全校统一的资源库,需要对各类标准进行统一,比如技术标准、评价标准都要进行统一。对需要建设的内容和管理也要提出具体要求。

(3)实施建设策略

由于我校建校时间较短、资金薄弱、经验不足等因素,因此,可采用“边建边用、分期分批、逐步完善”的建设策略。另外,可以按照“引进优质资源,开发特色资源,引进和开发并举”的原则进行

四、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1.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

平台的日常管理由信息中心负责。日常的技术管理可以由软件学院和软件研发中心负责。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是对存储于资源库介质中的教育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更新的功能性设施,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资源库管理、系统管理、资源使用和交流。这三个子系统为三类用户(管理员、审核员、一般用户)提供资源检索、资源发布、资源审核、权限管理、计费、用户信息交流等多个方面的服务。资源的更新和维护是一个经常性工作,必须纳入教学的日常工作之中进行管理,要有专人负责,使建设的资源总是保持与教学相适应。

2.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日常教学提供帮助。要达到这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系统要提供能够共享、交互性强、方便使用的资源。所以,需要将整合现有资源,形成共享,使师生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搜索、上传、下载和引用;其次,学校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教师使用,教师激励学生使用,让使用者有益,这样才能推广应用;第三,要优化校园网络,使师生在使用数字教学资源时做到随时随地、无障碍。只有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被充分利用。

我校的教学资源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主要领导牵头,举全校师生之力才能建设好、使用好。

参考文献:

[1]滕霞,段崇江,张建伟,王学优.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研制[J].现代教育技术.2003(1):5-11

[2]彭新一,陆芳,郑道林.高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建设及应用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6):22-24.

[3]宣洵,程建刚,王学优.标准化基础教育资源库的研究与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3(4):55-58.

[4]余胜泉,朱凌云.《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体系结构与应用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3(3):51-54.

篇5: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实施方案

寿光市实验中学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建设,教室内信息技术硬件配备越来越齐全高档、软件种类林林总总、琳琅满目,如何充分利用“班班通”软硬件环境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也是如火如荼、精彩纷呈,有突出成就,也有失败教训,有模式方法,也有理论观念,可谓百家争鸣、万树开花,但总观之,多数局限在课堂教学的模式与方法的探索上,如何充分发挥“班班通”软硬件设施的优势作用,整体系统的利用“班班通”环境创造大语文教育教学环境进行语文教学,更值得探索研究,所以本课题组提出““班班通”环境下语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课题,本课题旨在探索“班班通”环境下语文学科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丰富资源,变革语文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地发展。”根据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大语文教育”观,主张语文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将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本课题研究的就是充分发挥“班班通”的技术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大语文教育”观,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目标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和社会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再现引入课堂,开拓语文学习的空间,打造大语文教育的语文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四、研究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

2.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3.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在语文课堂中再现。

五、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对当前语文与信息技术学科整合模式的分析研究来探索“班班通”环境下如何改革语文教学模式。

2. 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如何在“班班通”环境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3. 对比实验法

通过与非实验班级语文教学效果的比较分析“班班通”环境下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有优点和存在问题,及时修正。

4. 经验总结法

对课题研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及时总结,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推广研究的成果。

六、目标检测体系

为了提高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建立科学、规范、可行、可测的目标检测体系。

1.定期开展公开课,让非实验教师进行评估。

2.定期进行课件、教学设计、论文评选,检测实验教师研究成果。

3.定期进行学生各种比赛,检测学生语文素养情况,评估研究效果。

七、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1月)

课题申报、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实验的开题和培训活动。

2.实验阶段(2011年12月—2014年12月)

第一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组织相关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组织实验优质课评选、论文评选活动,对子课题进行中期评估。

第二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12月)

在第一阶段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继续组织进行研究,积累实验资料,写出阶段性实验报告、总结,发表相关的实验论文;组织各类研究平台的交流与推广,形成阶段研究成果。

3.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6月)

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迎接结题验收,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实验工作报告,汇编实验成果,向总课题组申报鉴定结题。

八、研究预期成果

1.发表、出版实验研究论文、实验报告;

2.建设一个语文教育资源专题校园网站;

3.发表、出版一批课件、教学案例;

4.培训一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能手。

九、研究经费与保障措施

寿光市实验中学一贯重视教学改革。学校积极支持各级教研课题的立项工作,视正式立项课题等级拨给相应经费,对论文发表或获奖教师都有奖励,时常聘请外校专家来校讲学,分派相关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学校学术氛围浓厚,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

学校有完整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资源网站。校园网络由三层中心交换机划分为几个VLan,每个VLan都通过光纤与中心交换机相连,每个办公室、教室直接连接到光纤终端的交换机。小学部、初中部全部实现班班通,每个教室配备投影机(电子白板)、多媒体讲台,音频播放设备一套,教师人手一机。

主要参加者都是一线授课教师,课题研究与教学同步,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每两周召开一次教研组会议,每周进行一次备课组活动,这些都利于课题参加者的交流、协作。

学校特别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提高,经常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及时了解和学习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成果。

定期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班班通”设备的应用、语文教学资源的采集、加工与交流技术的应用。

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有专家的有效指导,有领导的亲自参与,有实验教师的协作。

2十、实验的组织与管理

本课题研究在潍坊市电教馆总课题和寿光市电教馆二级课题组指导下由学校组织负责实施,学校设立三级课题组,根据总课题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由学校课组向总课题组申请立项,制作实验计划,组织实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课题组由如下成员组成:

1、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小组:

袁殿阁:寿光市电教馆馆长

刘占山:寿光市电教馆副馆长

李钦涛:寿光市电教馆主任

潘继云:寿光市教科研中心语文教研员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组 长:隋勇宗

成 员:巴明玉

3、课题研究小组:

组 长:隋勇宗

副组长:巴明玉

篇6: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998元

优惠价:468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篇 建设项目管理总论

第一章 建设项目的界定与分类

第二章 建设项目管理基础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执行与操作管理

第四章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第五章 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第六章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第七章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

第八章 建设项目信息管理

第九章 建设项目审计管理

第二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第一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居论及常用概念

第二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指标

第三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第四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第五章 建设项目分析的基本要素

第六章 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七章 建设项目基础经济数根据的估算和预测

第八章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第九章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第十章 建设项目费用效果分析

第十一章 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十三章 方案经济比选

第十四章 改扩建项目和并购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第十五章 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第十六章 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第十七章 建设项目社会评价

第十八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研究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财务分析参数

第三章 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第四篇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章 建设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建设项目市场分析

第五章 建设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与评估

第六章 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第七章 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分析

第八章 建设项目实话进度

第九章 计算机在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篇 建设项目融资与投资管理

第一章 建设项目融资

第二章 建设项目融资模式

第三章 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与防范

第四章 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管理

第五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预测

第六章 建设项目总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本估算

第七章 投资项目收入、税费及利润估算

第八章 投资方案比较评估与项目总评估

第九章 投资项目方案比较与选择

第十章 计算机在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典型察例与分析

第一章 建筑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二章 农业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三章 水利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四章 林业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五章 市政公用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六章 卫生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七章 房地产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七篇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估报告编制规范及范例

最新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及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应用 最新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及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应用

最新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可行性研究及典型工程案例分析应用

第一篇 建设项目管理总论

第一章 建设项目的界定与分类

第二章 建设项目管理基础

第三章 建设项目执行与操作管理

第四章 建设项目风险管理

第五章 建设项目进度管理

第六章 建设项目合同管理

第七章 建设项目成本管理

第八章 建设项目信息管理

第九章 建设项目审计管理

第二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

第一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居论及常用概念

第二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及常用指标

第三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第四章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第五章 建设项目分析的基本要素

第六章 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

第七章 建设项目基础经济数根据的估算和预测

第八章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评价

第九章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

第十章 建设项目费用效果分析

第十一章 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分析与风险分析

第十二章 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

第十三章 方案经济比选

第十四章 改扩建项目和并购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第十五章 部分行业项目经济评价特点

第十六章 建设项目风险评价

第十七章 建设项目社会评价

第十八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研究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财务分析参数

第三章 国民经济评价参数

第四篇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建设项目建议书

第二章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第三章 建设项目必要性分析

第四章 建设项目市场分析

第五章 建设项目投资背景分析与评估

第六章 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

第七章 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分析

第八章 建设项目实话进度

第九章 计算机在可行性研究中的应用

第五篇 建设项目融资与投资管理

第一章 建设项目融资

第二章 建设项目融资模式

第三章 建设项目融资风险管理与防范

第四章 建设项目招商引资管理

第五章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与预测

第六章 建设项目总成本费用及经营成本估算

第七章 投资项目收入、税费及利润估算

第八章 投资方案比较评估与项目总评估

第九章 投资项目方案比较与选择

第十章 计算机在投资项目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第六篇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典型察例与分析

第一章 建筑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二章 农业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三章 水利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四章 林业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五章 市政公用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六章 卫生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七章 房地产工程案例与分析

第七篇 项目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估报告编制规范及范例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中国知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0月出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998元

优惠价:468元

篇7: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应用

钟祥市职业高中黄强时国秀

【摘要】高水平的现代化的高等学校需要一流的数字化网络环境,数字化的教学资源环境,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和工作环境以及数字化的生活空间。数字化校园建设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数字化校园建设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也是国内各高校目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热点。

性,与时俱进,应用重在创新和发展。“数字化校园”主要是信息技术的高级应用,应用于校园的各个环节,应用重在建设,具有实效

【关键词】数字化校园信息化网络教学

1998年1月31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数字地球——21世纪认识地球的方式》的报告中最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念,此后,就引伸出了数字城市、数字校园、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概念。那么,数字校园的含意到底是什么?第一,数字化校园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这是基础建设工作;第二,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使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有序的运转,更好地为教学、科拟校园。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应用。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第三,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努力探

一、对“数字化校园”的理解

“数字化校园”最早是美国克莱门特大学的教授凯利斯.格林在1990年发起并主持的一项大型科研项目“信息化校园计划”中提出的。“数字化校园”是一个范围很广的概念,是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传统校园数字化后社会功能的延伸,是用层次化,整体化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源数字化,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数字化校园”的外延是建设数字化的校园环境,包括数字化的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应用环境。“数字化校园”的内涵是实现学校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改变。

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设,将校园网上信息进行更好的组织和分类,让用户在网上快速发现自己需求的信息,将校园各项资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也就是说,数字化校园是在传统校园概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概念,它的核心内容是指使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学校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而形成的一个虚拟数字空间,从而

二、数字化校园的基本特点

数字化校园的特点应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

1、资源共享化:借助网络对校园的资源进行共享是一种趋势。要使资源共享,让学校所有的公开资源,都能在基于互联网的校园网平台内自由浏览、查询和下载,大规模的基础网络建设是非常重 1

要的。

2、管理智能化:就是通过一系列智能技术使设备或者系统部分地具有人的智能,从而能够部分地代表管理者的劳动。

3、服务系统化:这里包含了教师的办公和为学生服务两层意义。数字化校园,使教师的工作可动变得简单容易,也更容易进行学科间的整合教学。

资源共享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系统化将成为继PC、基础网络后数字化发展的又一个全新的阶化就是标准,服务系统化就是目的,也可以说数字化是所有教育机构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以无纸化地进行,学生也可以通过其网站和定制系统获得所有具有相同需求的资料。学生和教师的互段,它们将成为未来数字化校园的热点。在这三者中,如果说资源共享化是基础、是环境,管理智能

三、数字化校园的包含的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该包含网络硬件、软件应用、数据管理、信息交流四个方面的内容。

字化校的硬件基础。

数字化校园软环境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数据管理和信息交流是数字化校园的“软环境”。主要包括数据获取、数据检索、数据处理、信内容。其本质就是使信息管理方式、沟通传播方式、存储处理等方式的数字化。网络硬件是指网络和数字化设施以及具备这些设施的实体,是构成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平台,是数软件应用是指运行在网络硬件之上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以教学、管理为核心的应用系统。是保障息交流、信息处理等方面。如何从所提供的网络和信息服务中有效学习,是数字化校园中不可忽视的四、“数字化校园”应用及创新

(一)校园网――数字化校园的基础

校园网是利用先进的建筑综合布线技术构架安全、可靠、便捷的计算机信息舆线路;利用成熟、领先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规划计算机综合管理系统的网络应用环境;利用全面的校园网络管理软件、网理机构和教学机构的大型网络系统。

这四个工程。

内外连接设备和系统软件平台的选择和建设。

系统和通信信息服务系统等。

“货”就是应用系统上的基础数据,如学生的信息、教师的信息、多媒体课件、图形、声音、视频和动画素材等教育教学信息。

人员和应用系统使用人员。

(二)管理现代化 络教学软件为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决策三个不同层次所需要的数据、信息和知识的一个覆盖全校管校园网系统的建设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可形象的概括为“修路”、“买车”、“运货”、“培训驾驶员”“路”就是校园网的网络系统,它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包括结构化综合布线、服务器和终端机、“车”就是运行在校园网网络系统上的应用系统,主要包括网络办公管理系统、网络多媒体教学“驾驶员”就是校园网的使用人员,这些人员可分为四类:学校领导、系统维护人员、课件制作

通过校园网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教育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实现校园管理现代化,推进教育思想现代化。主要是实现全校的教学、科研、财务、设备及学生等的统一管理。该系统是通过对各系部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的情况下实现的,系统下的各个模块分别对应各系部管理系统的相应模块,结合电子邮件服务,实现学校管理的信息化。还有一些信息处理,如公告管理“BBS管理、校

长信箱的功能:当学校要学习文件时,通过网络办公就可以使大家避免了时间的限制;本周的重要活议想告诉校长,给校长信箱写信就行。

(三)教案电子化 动、有趣的讲座等,在网上公告登记处通知一下就可以了,很容易就实现了校务公开;有什么意见建

校园网的建设,不能仅仅为满足学校进行信息化改造,更为重要的是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加强对分布式多媒体交互教学的探索。在这种没有粉笔的课堂上,教师所能操纵的只有键盘和鼠标。如何制一个新问题。

1、教师享有高度自主权。的严格限制,可因材施教。

2、编辑效果快捷良好。

制作电子教案时可充分利用各类工具。如公式编辑器可以让老师方便地写出各种复杂的数学和物也可以方便地插入、链接各种图片,对于突出重点、分析难点,往往有着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3、可使课堂内生动、活泼。

Director、PowerPoint等多媒体软件为制作网页、幻灯片及演讲稿提供了丰富的修饰手段,如作一份高质量的电子教案,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的作用,是广大跨世纪教师需要重新学习和探讨的清新的网页界面,使课堂教学犹如网上漫游。教师只是鼠标的操纵者及讲解员,且不受讲课顺序理公式;图表编辑器则可以制作各式鲜明直观的曲线和图表,还有制作组织图、艺术字的专用工具等。运用得当,课堂定会生辉不少。如对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适当设置,或者加上阴影、边框、底纹等,可使讲课重点更加突出;先用适当的背景图案可以明显区分不同的章节和内容;尤其是一些软件特有的动画设置功能,可使教学内容以适当的方式和特定的顺序逐步展现,如某段文字的激光式飞入,让令人兴趣大增,且能有效避免课堂提问时的沉静、尴尬局面。

集声音、动画、文字、图表于一体的多媒体电子教案,这必将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作品数字化

电子作品是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由教师学生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自己进行创新思维和问人意想不到;某张图片再加上一点背景轻音乐,令人身心倍感舒畅;某一提问带上一段书节奏乐风,电子教案,外表美观、形式多样、容量大,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传统教案呆板的作风,能制作出题解决实践活动而产生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表达的成果。电子作品作为伴随教学模式革新而出现的新型教学软件一诞生,必将表现出无限的生命力,也预示着教学软件大家庭中未来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将极大地高涨。教育改革的实践表明,一旦我们的学校真正推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教育,学生的学

五、数字化校园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思考

在数字化学校的建设和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一个学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要努力做到整体规划、实事求是、分步实施,不能好高骛远,盲目投资,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系统冲突;其次要重视各种规范的建立,包括基础设有一定数量的,稳定的技术队伍;最后要加强各项应用培训。施规范、应用系统规范、信息规范、用户规范和信息化管理规程等;再者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一支具

在创建数字化校园的工作中,紧紧抓住了校园网和各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而把全体师生引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世界。经过二年多的实践,数字化校园不但改变了学校里的每一个人,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使广大师生确立了新的教育和学习观念,发展和培养了自身的创造能力,身心

都得到了健康发展,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创造着数字化校园文化。

“数字化校园”建设追求的是将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学校的管理、教学和服务,创造性地应定基础。

参考文献:

《数字校园中科学研究支持系统的构建》翟焱 程建钢 武祥村 韩锡斌 中国电化教育

《电教世界》2010年2期

篇8: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典型案例研究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国内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软件公司也纷纷加入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行业,研发出了功能完善的数字化校园软件系统,对高职院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高职院校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等方式,研发出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资产管理、公文管理、人事管理、数字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等多种应用系统,数字化校园技术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概念

教学资源库是各种关于教学的资源的汇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以课程教学中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为依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出的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各种数字化素材类多媒体教学资源,并按照教学资源的属性、学科分类、职业分类原则对其进行组合,按照科学合理的存储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2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的现状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是数字化校园的核心。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但水平差距较大,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现已基本形成,而非精品专业和非精品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尚有差距。总的来说,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由于高职院校大多属于行业办学,学校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跨地域的交流较少,导致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战现象严重,造成资源建设的低水平重复开发,浪费严重。

二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分类混乱,导致检索困难,使用不便,利用率低,客观上形成了重建设、轻应用的局面。

三是由于开发者自身对信息技术手段掌握不够,造成建成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质量不高。较为集中的表现是纸质教学资源Word文档化或PPT化,教学设计不合理,缺乏相应的教学理论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未体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特点。

四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中的资源主要针对理论知识的教学,未能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化特征,数字化实训教学资源稀缺。

五是媒体素材过于单调。目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以文本素材和图片素材为主,而高职教育的重点是职业岗位动手能力的培养,音频、视频和动画素材是动手能力培养教学的理想载体,但目前相关的资源较少。由于校园网出口带宽的限制,已建成的音频、视频和动画素材资源还存在远程点播速度慢的情况。

3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原则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具有工作复杂、工作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首先要进行全面规划,然后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之后再进行系统实施,最后投入运行。教学资源库中具体资源的建设也要按照系统的思路进行,从资源创意到素材收集,从素材加工到制作成数字化资源,人员、制度、设施和设备等应当齐全。从人员上讲,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有分管领导、有相关资源的提供人员、有专业技术人员等。从制度上讲,要建立资源库建设的相关制度,如资源制作者资质审查制度、资源的制作计划、资源的上传程序、资源的审查制度等。

2)规范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遵循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要有科学规范的体系,其文件格式和分类标准要符合国家信息资源建设技术规范《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采用统一的标准对资源进行标注、存储和分类,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依据先进的高职教育理论和《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制定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评审标准。高职院校可以在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评审标准的框架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规范和数据封装标准。

3)科学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项目设计和内容设计要科学,要能够与高职教育的目的相适应,注重能力培养。使用者能通过常用的浏览器方便快捷地找到教与学所需要的资源,以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资源库中资源的整合要客观、科学,资源库中所提供的知识必须正确,能够反映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前沿技术,能为日常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不允许有科学性错误。

4)服务教学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就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在功能上和内容上都必须体现为教学服务的宗旨。学校的教学主体有两个———教师和学生,所以资源库要满足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需求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需求,使教师和学生能及时便利地获取资源库信息,使用资源库的各种功能。

5)工学结合原则

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它强调的是职业岗位专业理论知识与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结合。高职院校在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时,必须寻求行业企业的配合,吸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建设,要与企业专家一起共同建立顺畅的资源收集渠道和资源开发整理基地,做到建设内容充实、形式多样、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努力做到教学资源与企业职业岗位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紧密结合,实现“教-学-做合一”的高职教学模式。

6)可扩展性原则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理论的向前发展,教学资源将会不断丰富,因此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要采用适当的软硬件环境和合理的开发模型,保证资源库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使之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库应确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任何教师和任何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电子作品经审核后纳入其中,供他人学习、参考和评价。

4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内容

教学资源按粒度可分为基本教学元素、学习单元、课程和课件等,按照我国《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要求,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应涵盖媒体素材、试题库、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课程等8大类内容,如图1所示。

媒体素材(Media material)———是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五大类:文本类素材(Text)、图形/图像类素材(Picture)、音频类素材(Audio)、视频类素材(Video)、动画类素材(Animation)。

试题库(Item bank)———是按照一定的教育测量理论,在计算机系统中实现的某个学科(课程)题目的集合,是在数学模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育测量工具。试题数量和类型要足够多,并且分布要合理,试题内容要科学。

课件与网络课件(Courseware and network courseware)———是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实施相对完整教学的用于教育、教学的软件。根据运行平台可分为网络版和单机版两种:网络版的课件要求能在标准浏览器中运行,并且能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被大家共享;单机版的课件可通过网络下载后在本地计算机上运行。

案例(Case)———是指由各种媒体元素组合表现的有现实指导意义和教学意义的代表性事件或现象。

文献资料(Literature)———是指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条例、规章制度以及对重大事件的记录、重要文章、书籍等。

常见问题解答(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课程)最常出现的问题给出全面的解答。

资源目录索引(Resource index)———列出某一领域中相关的网络资源地址链接和非网络资源的索引。

网络课程(Network course)———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5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功能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是应用,是为教育教学服务,供教育者和学习者使用,一般应具备资源管理、教学应用、系统管理等功能。

1)资源管理功能

资源上传:使用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上传资源;系统管理员可通过应用程序实现已有资源的批量上传。

资源下载:注册用户可以下载免费或收费的教学资源。

资源审核:具有审核权限的管理员根据资源评审标准对教师和学生上传的资源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

资源检索:为使用者提供资源库中资源的多维度全文检索功能。

资源删除:资源审核员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删除不符合标准和过期的资源。

资源收藏:用户可以将自己需要和偏爱的资源放入自己的网络文件夹,以便快捷地使用。

资源使用率统计:对各种资源浏览和下载频次进行统计分析。

2)教学功能

网上备课:教师能利用库中专业资源,快速制作、提交网络课程。

网上教学:教师在网上发布网络课程、作业、测试成绩。

网上交流:提供BBS、论坛和电子邮件服务系统,能实现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与辅导。

网上考试:提供灵活多样的组卷手段,调用试题库中的题目快速生成课程考试试卷。

自主学习:提供学生需要的网络课程库、课件库、VOD系统、素材和案例库、自我测试评价系统、专家答疑辅导系统,使用者可以自主完成课程的学习。

3)系统管理功能

用户管理:资源库应具备用户创建、批量用户导入、用户删除、用户权限维护等功能。资源库应采用多级权限管理方式,为不同用户赋予各自的权限,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资源的质量。用户按权限可以分为系统管理员、资源审核员、教师、学生和游客(未注册用户),如有特殊的需求,还可视具体情况增减用户分类。

公告管理:对系统公告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

资源库管理:各级管理员可以对具有权限的资源库参数进行修改配置。

访问控制:可采取限定IP或限定访问流量的方法对访问资源库的用户进行控制。

安全控制:使用防火墙等措施以保证资源库不受病毒侵蚀和黑客的攻击。

功能扩展接口:为实现资源库的自身完善和功能升级,提供可扩展的接口。

6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实现

1)系统结构设计

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主要由教学资源数据库、资源管理系统以及教学支持系统等三大部分构成,如图2所示。

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基础,主要包括媒体资源库、专业资源库、教学课件库以及用户信息库等。媒体资源可分为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素材;专业资源包括电子教材、教辅资料和网络课程等;教学课件包括各种以多媒体为表现形式、能对教学及学习方式产生影响的计算机软件;用户信息是为实现管理目的而存在的,包括各类用户的姓名、ID号、权限等数据。

教学支持系统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核心,主要包括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交流、网上考试、自主学习几个模块。教学资源库必须体现为教学服务这一根本目标,因此要充分考虑教学需求,使教师和学生能方便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并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以此为平台的充分交流。通过这些模块可以实现资源浏览与下载、课件运行、流媒体课件点播、视频点播、在线答疑和在线考试,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资源库环境下的BBS、E-mail、Blog、聊天室、自动答疑、虚拟社区等网络工具实现网上自主学习。

资源管理系统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保障,主要包括后台管理、用户管理、系统维护以及教学管理等几个模块。维护人员通过资源管理系统上传各类媒体资源,并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数据备份与数据恢复操作;对用户提供的资源进行管理、维护和监督,以保证资源质量;对在线用户进行监督,防止资源平台上出现各种不良信息;对新注册用户进行审批;对教师、学生、技术人员等不同用户赋予不同权限,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进行系统维护工作,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扩展性;管理学生日常选课、各类考试、学生成绩等日常教务工作,评价学生在资源库中的学习情况。

2)实现技术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平台应具备良好的导航及检索预览功能,具备多种方式的资源检索功能,因此在实现时应采用基于B/S模式的三层架构,达到界面友好、操作简便的目的。第一层是用户界面层,提供用户和系统交互的友好界面;第二层是业务逻辑层,用于实现业务逻辑;第三层是数据层,负责教学资源信息的存储、访问和优化。

高职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实现环境有两种流行的选择:一种是采用ASP.Net技术实现,使用IIS作为Web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SQL Server数据库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另一种是采用JSP技术实现,采用Oracle数据库系统,Windows 2003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的操作系统。

7 结束语

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是学校进行数字化教学的基础,建立基于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库的目的是不断提升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用的层次、水平和效益,创造新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模式,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随着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向前推进,专业教学资源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学校应用校园网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瓶颈,我们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建设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推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叶汝军.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360-361.

[2]陈建新.多元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J].孝感学院学报,2008,11:97-100.

[3]李彦武,谭增.高校教学资源库的结构与实现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10):102-103.

[4]吴霞群,韩月娟,曹培培.一个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案[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8,12:70-73.

上一篇:回味无穷的经典爱情语句下一篇:电厂备品备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