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2024-05-06

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共8篇)

篇1: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警务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xx年重庆的夏天,我开始了第一次具有真正意义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也是第一次作为一名真正的志愿者去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一想到这,我就异常地兴奋,似乎再猛烈的阳光都无法减弱心头那份如火的热情。是的,这是一项多么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但是在警务志愿活动开始的初期我又感到一丝茫然,对于将要面对的一切,有些陌生,有些不知所措。可就在我以志愿者的身份来到虎溪镇派出所时,一股由温馨、平和、热情融合而成的暖流便将我融化,使我很快地融入到这个团体中去,并投入到为这个社会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的光荣群体中。

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努力学习好知识,掌握好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把学到的东西如何用于服务这个社会。因为当我们走出大学的校门,就将迈入这个社会,所以这次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我们所在的团队名称是“大学生志愿者沙区警务体验活动”。这是一个非常好活动,因为人民警察这个特殊的群体离我们是那么近却又始终带着一种莫名的威严与“神秘”,而这次活动正好给了我们一次走进人民警察的机会,和民警同吃、同注同工作。作为志愿者的我在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感受到了很多只有在现实生活中才感受到的,我真真实实地体会到在生活中才能磨炼一个人,在实践中才能出真知。而对于人民警察,平时我们只看到了作为警察在侦破案件时威风勇猛的一面,而没有看到他们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办理案件中,他们时常一连几天不能安稳地睡上一觉,只能挑空隙时在沙发上眯一会儿,而半夜三四点才可以回家却是家常便饭;在处理一般的民事纠纷中,我们的民警变得像一位居委会大妈,同居民村民真心交谈,排忧解难;在面对他人的求助时,我们的民警又不遗余力的去解决,无论巨细,事必躬亲。

在为期四十五天的警务体验活动中,我们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户籍民警全面调查掌握辖区内常住人口、暂住人口、境外人口等基本情况,为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奠定基矗经过了短暂的适应期,我们的志愿者活动才算刚刚步入正轨,进入了高速运转的志愿工作状态,上午我们在派出所里用电脑对前一天实地上门入户收集的人员资料进行整理,下午便到附近村庄统计信息,晚上骑着单车到居民小区登记居民信息,每天的工作充实而有意义,每天虽然重复着同样的工作,但每天接触到的是不同的人和事、不同的状况。在工作中,我们遇到了来所里办理签证的外国人,我们就用英语同他们交流,为他们办理签证提供语言上的帮助;整理资料时,我们和社区、管委会、村委会相互合作相互协同,体会到了共同工作的乐趣;在入户登记居民信息时,我们遇到了很多乐于协助我们的群众,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了人民的热情,也遇到了一些不太理解我们工作的群众,甚至有把我们当作传销、诈骗的,我们没有办法,只有同民警和保安一同再次上门解释。总之,在工作中我们有乐趣、有激情、也有委屈、不解,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在活动中,我一直铭记着自己在启动仪式上做出的承诺:我将努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牢牢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竭尽所能,切实为社区警务建设服务,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力量。让在社区中居住生活的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社会带给我们的温暖。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成为警务志愿活动的一员,在感到荣幸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压力,从单纯的加入此次活动到被人民警察被本次活动中的团队所具有的优良传统、责任心所感染,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份工作,尽职尽责的战斗在每一个岗位,用最美的微笑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

有人说我们志愿者既是奉献者,也是受益者,以前我可能不理解,但是现在我理解了,有多少事情是我之前没有做过的,有多少事情是在考验我的责任心和纪律性,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每一分钟,都在成长,或许有这么一段志愿服务的经历将永远铭刻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篇2: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一、基本情况

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参加社会实践积极投入到社会这个圈子,既能锻炼我们的能力,又能增长见识,为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会实践是我们大学生提前走进社会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实践平台,因而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适当的社会实践显得十分必要。在假期,走出家门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在带给别人方便的同时,锻炼了我们自己的生存技巧,可谓是“一举两得”。所以,在假期我和我的同学参加了“宁夏扶贫与环境改造中心”组织的“”活动,志愿者回访假期受助学生。我们的任务是回访红寺堡南川乡中船小学的十余位贫困受助校校学生。

二、实践过程

根据家访学生具体任务的分配,我和xx同学家访十余位家庭困难的学生。并及时向资助人反馈对应受助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况,并且将爱心捐助款送往他们手中。同时将受助学生的感谢信反馈给资助人。

原本以为家访学生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只是需要填表和看望受助学生。但是,当我真正做这项工作时,才发现它充满着重重挑战。我和xx同学首先要挤身于拥挤的公交车到我们所要家访的村子---xx村。空气中带着些许寒意,但我们心中可谓热血沸腾。到了村口,我们一遍又一遍的去打电话告诉受助学生我们的位置。当看到我们彼此在村口都冻得脸色发青时,我们相视而笑,谁也没有去抱怨,因为做志愿服务需要的是奉献精神。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我和同学如愿家访到了第一位受助学生。令我们感动的是,刚一进门,受助学生的家长就端来了几杯热水并把我们往温暖的火炉旁边邀请,顿时我觉得挨再多的冻吃再多的苦也值了。因为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可。虽然只是几杯热水,但那是我喝过的最甜最温暖的水。我印象最深的是家访xx乡xx村的xx同学。他是由年迈的爷爷和奶奶抚养成长的,家里十分贫困,但是我自始至终看见的是他脸上灿烂笑容,就像一棵沙漠里的小胡杨支撑着这个家的希望。虽然资助金只是很少的一点,但却是继续学习下去的动力。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等待又会是怎样的命运?但我知道他一定是一个快乐的孩子,因为他是幸运的。

随着几天家访的进行,家访活动也以圆满完成任务划上了句号。我记得那一张张满是稚气但坚强脸庞,他(她)们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坚强的让人心疼。通过这次家访,更加让我领悟到了志愿精神的内涵和学习知识的重要性。也让我知道自己是多么的幸福,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学习的机会。

三、主要体会

知识改变命运,而命运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那些受助学生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认真求学的人生目标,让我一次有一次的感慨。是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历苦难洗礼的人才能拥有更加丰满的羽翼,去翱翔于世界的天空之中。俗话说“千金难买少年穷”,少年时代经历那些磨难将必定成为他们日后走向成功的基石,他们比同龄人更早知道生活的无奈与艰苦。当我走在景色宜人的大学校园里时,会想起那些往事;当我在餐厅吃着可口的饭菜,会想起他们质朴的脸蛋;当我坐在宽敞的教室,享受知识的熏陶,会想起有人还在为学费一筹莫展…此刻,我还有什么不满?当我站在外面的世界,享受着美好的大学时光时,我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作为一个大山的女儿,我有责任去帮助那些苦苦挣扎在求学路上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或许我的努力微不足道,但我还是会去坚持,不让自己留下遗憾,为我的人生增添色彩。

在这里我想感谢“”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让我可以把自己的想法付诸于行动。 我会继续努力完成大学学业,我也会在接下来的几年之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家访学生的工作,为受助学生奉献绵薄之力。

四、问题与建议

我觉得通过这次假期回访受助学生活动,我提出以下建议:

1、受助学生的信息存在纰漏,导致我们在做工作时灰常因为信息的不准确而走弯路,建议在整理信息是多检查几遍。

2、受助学生家长对“”的助学活动宗旨理解不彻底,只是单纯的以为只是一个给钱的项目,应该制作一些宣传单之类的,方便箱向学阐释这个项目的真实寓意。

3、我认为在回访表内应该添加一项家长意见,有资助人填写的鼓励话语,切身拉近资助人与受助学生的离,让这个活动更加温暖。

4、主办方应该多举办几次讲座,让志愿者有更好的与人沟通的技巧,使家访工作少一些不利的人为因素。

5、有些学生的家可能比较偏僻或难以寻找,可否不去学生家,而让学生带着感谢信等到双方都可以有条件,有能力到达的地方汇合来完成回访工作。

篇3: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1“爱心基金”志愿活动的基本情况

“爱心基金”, 是由学院团委创办, 成员由愿意为贫困生提供帮助的学生和教师志愿者组成, 基金设有基金筹集部、发放部, 档案管理部和考核监督部, 并制定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基金的主要来源为全体志愿者的定期捐助, 同时也接受其他老师、学生的不定期捐助。同时利用志愿者捐助的教材以及各类学习资料, 设立了“爱心书屋”, 为贫困生提供学习上的帮助。资助对象为学院的全体贫困生, 发放形式主要为日常生活与特殊情况补助两种。自创建至今, 参加志愿者近千人, 共资助贫困生800余人次。

2“爱心基金”志愿活动的助贫效应

2.1 从物质上帮助贫困生减轻生活负担

很多贫困生,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 都有很大的生活负担, 为了帮助他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问题, 国家和学校都设有各种资助的措施, 但是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 还有部分贫困生不能从这些资助中获得帮助, 而一些不定期的勤工助学也无法缓解他们的生活压力。而由青年志愿者成立的“爱心基金”, 对于所资助的贫困生, 除考虑其实际生活情况外, 没有更多的条件限制, 即可以帮助那些不符合国家、学校的资助条件的贫困生, 从而也减轻了学校和社会的负担。在哈市停水期间, 基金就一次性发放饮用水补助6420元, 使214名贫困生顺利的度过了停水难关。

2.2 从精神上扶助贫困生摆脱精神负担

除了给予贫困生生活上的资助外, “爱心基金”的志愿者, 把帮助的重点放在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困难、树立战胜贫困的信心、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在精神上脱贫。

(1) 捐助行动, 让贫困生摆脱无助心理

部分贫困生, 尤其是新生, 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变化, 常常会产生孤立无助的心理, 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 自尊心又使他们不愿意主动求助, 如果这种无助的心理状态不能得到缓解, 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而志愿者通过自身的捐助行动, 让贫困生感到, 他们并不是孤立无助的, 除了社会、学校的关心, 他们身边的每一名同学也在关注着他们, 使他们建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 互帮对子, 让贫困生消除孤僻行为

由于家庭贫困或居住偏僻, 和其他学生相比, 这些贫困生经常独来独往, 不愿与同学主动沟通, 一方面觉得和其他学生没有可以交流的话题, 另一方面是怕同学知道自己的情况后嘲笑自己。针对这样的现象, 志愿者都以团支部为单位, 在支部内成立互帮对子,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主动的走进贫困生中间, 同他们成为朋友, 使他们逐渐消除孤僻、不愿与他人接触的心理状态, 并逐步溶入到集体中间。同时, 通过结对子的活动, 也使志愿者们能够切实了解并体会到贫困生的心理世界, 为使贫困生摆脱精神负担并解决心理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树立典型, 让贫困生克服自卑情绪

不少来自农村、边远地区的贫困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弱, 入学后会出现学习起点低、对新环境适应困难等情况。感觉到知识面窄难以驾驭周围的环境, 从而导致很多贫困生都会产生自卑的情绪。面对这样的情况, 志愿者们通过树立贫困生自强不息的典型, 让贫困生认识到, 生活上的贫困有时反而会是人生前进的一种动力。学院有一名孤儿, 是“爱心基金”第一个资助的贫困生, 她凭借自身乐观、积极向上的态度, 勤奋学习, 获得国家奖学金、省贫困助学奖学金以及学校的各类奖学金, 基本解决了生活和学习困难。同时, 她还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担任学年团总支的组织委员和新生的学生班主任, 获得过“校园十佳”、“最佳团干部”等荣誉称号。同时, 她也是“爱心基金”志愿者, 是学院全体学生学习的典型和榜样。

3“爱心基金”志愿活动的积极影响

作为以帮助贫困生为宗旨的这一志愿活动, 自成立以来, 在活动开展期间, 除了为贫困生生活解困、精神脱贫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外, 还在其他学生中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1 了解贫困生, 促进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

在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没有经历过挫折和困难, 进入大学后, 失去了父母的管束, 在经济上的自主支配, 使一些学生养成了攀比消费的不良习惯。手机、电脑、电子词典等等已经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必备品, 穿比名牌、讲究饮食、过度浪费等现象屡见不鲜, 而在饮食日用方面的过度关注, 导致很多学生不思进取, 最终荒废了学业。而在与贫困生结对子志愿活动中, 在了解贫困生的实际生活中, 使他们感受到家庭贫困学生那种战胜困难、自强不惜的精神,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很多学生开始反思, 重新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的学生在递交的思想汇报中写到:与贫困生相比, 在物质上我比他们富有, 可这并不是通过自身努力得到的, 而在精神上, 我们是贫困者。正是这样的思想触动, 使更多的学生加入了到志愿者活动。

3.2 走近贫困生, 引导学生具有爱心和感恩的心

目前的大学生, 近70%是独生子女, 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父母和他人为自己所做的都是应该的, 对他人漠不关心, 不愿意或者不能容忍他人, 遇事斤斤计较等等。而这些问题以成为社会和高校所关注的焦点。当志愿者走进身边贫困生的生活后, 看到他们在困境中还能去关心、帮助其他的同学, 用行动去回报给予他们支持的人, 有一颗感恩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事物。以实例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应该拥有爱心和感恩之心, 以正确的态度和心态对待父母、他人以及社会, 成为贡献国家和社会的合格人才。

3.3 帮助贫困生, 为构建和谐校园贡献力量

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对学校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生作为学校重要的成员之一, 只有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才能凝聚人心, 可以团结力量, 促进和谐的环境氛围, 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模式下, 把广大学生主体化, 志愿者 (包括教师) 主动自愿帮扶家境较困难同学, 特别是部分贫困生本身就是“爱心基金”志愿者, 他们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去感染身边的同学。我们以“爱心基金”为契机, 在校园内形成了“奉献爱心, 团结友善”的和谐氛围, 成为构建和谐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篇4:志愿者实践报告心得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近年来,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在社区管理网格化的基础上,依托108片区,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推进党员志愿行动,使党员引领服务,邻里守望和谐,有效加强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给我们带来启示与思考。

[关键词]党员志愿者;群众工作;服务群众

[中图分类号] D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34-02

泖港镇地处上海市松江区南部,全镇户籍人口3.8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户籍总人口29%。党员2520人,退休党员占50.8%。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泖港镇依托108片区推进党员志愿行动,收到良好成效。

(一)点面结合、整合资源,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党员志愿服务108网格。以土地面积、人口规模、居住户数、产业户数等为划分标准,将全镇58平方公里的区域面积划分为108个片区,在每个片区建立邻里守望服务点,要求全体党员到居住地服务点报到,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二是整合党员队伍,形成社区志愿服务骨干力量。全镇共有注册党员志愿者1000余名,将党员志愿者组成专业类、技能类、综合类三类服务队。专业类由镇志愿服务中心负责组建,以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专业为主,提供政策咨询、法律帮助、医疗养生等志愿服务;技能类由各村(居)为单位进行组建,将到社区报到的志愿者组织起来,提供理发、维修、调解等志愿服务,根据需求配送至各服务点;综合类则以各服务点为单位,以社区退休党员为骨干,带领“有时间、想奉献”的群众参与提供日常走访、送医配药、聊天谈心等各类关爱服务。三是整合共建力量,激发党建促民生活力。积极运用党组织城乡结对帮扶、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等载体,做好困难帮扶、就业援助、社区服务等工作。目前,已有市级党组织8家、区级党组织16家、本镇“两新”组织54家与泖港镇90余户困难家庭结对,平均每年解决助残助困岗位200余个,居家就业岗位50余个。索伊电器党组织“百户百台家电、免费保养到家”服务、杏花村党组织“中秋空巢老人送关怀”服务等已形成泖港百姓熟知的志愿服务品牌。

(二)健全机制、完善保障,畅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深化组织架构,突出零距离服务。建立“镇志愿服务中心、村(居)志愿者工作站、(片区)邻里守望服务点”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处在最末端的邻里守望服务点负责人均在相应网格内产生,党员优先考虑。群众需要帮助时,能第一时间找到志愿者,实现从“八小时”工作延伸为“全天候”志愿服务。二是注重制度建设,突出规范化服务。每个邻里守望服务点都进行统一的挂牌,上墙公布服务指南和相关制度,设立志愿服务台账。同时,建立完善的招募注册、需求对接、台账记录、公开承诺、表彰奖励等制度,规范操作流程。三是坚持需求导向,突出精准性服务。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及时了解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困难家庭的服务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九大类关爱服务项目。针对高龄老人开展的“天天嘎讪胡”、“爱心送医车队”、“爱心帮帮团”等志愿服务项目,提供看病陪护、聊天谈心、上门理发、代购药物、代缴水电费等贴心服务,实现“困难不出片区、关爱就在身边”。四是公开身份承诺,突出示范性作用。首先是亮身份。每户党员家庭门口统一制作“党员家庭”标牌上墙,亮明党员身份。党员志愿者还在志愿者工作站内上墙亮身份,公开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以方便提供服务。其次是亮特长。制作《党员志愿服务通讯录》,亮明党员志愿者的特长、服务时间、联系方式等,以菜单形式为有需要的村民提供各类志愿服务。再次是亮承诺。与志愿者签订服务承诺书,明确服务项目、服务周期、服务频率、具体要求等,将各服务点《党员志愿者公开承诺》统一上墙,接受群众监督。

(一)党员成为“五员”,邻里守望和谐。一是党员成为“宣传员”。当党委、政府发布一些紧急信息时,各片区的党员志愿者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通知宣传到位,确保知晓率达到100%。如在2013年金山水污染事件中,泖港镇受到影响,凌晨4点半发出紧急停水通知,各服务点负责人带领的党员志愿服务团队,分片包干,短短30分钟内,受污染影响的8100户居民全部得到通知并做好应对准备,将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二是党员成为“巡查员”。各服务点的党员们是社区平安的守护者,每天都戴着红袖章在所属区域巡逻,观察片区内有无可疑人员进出,检查安全隐患。如田黄村的一名党员在巡查中发现路灯不亮,和电工一起想办法做了临时路灯,解决晚上的照明问题。三是党员成为“联络员”。志愿者在日常走访、陪护过程中积极听取村民意见、建议和需求,对于无法解决的诉求及时上报村(居)协调解决,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同样在水污染事件的处理中,全镇一半区域停水,一户人家正在办喜事,为缺水急得团团转。服务点负责人知情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向上反映,不久区消防支队就送来了800升水,解了燃眉之急。四是党员成为“调解员”。老党员对社区情况熟、威信高,遇到村里有重大矛盾或突发事件时,他们能够较好地承担起解释和疏导工作。如米市渡渡口大修停运后,新建村里20多名村民因为担心出行问题,聚集在一起准备上访。党员志愿者们了解情况后,一部分出面进行劝导,一部分人员及时向村里反映情况。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渡口停运当天,用于接驳的72路公交车就通到了村民家门口。五是党员成为“服务员”。党员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全天候服务”的承诺,为困难邻里排忧解难。泖港居民区一位独居老人半夜突然头晕吐血,服务点负责人志愿者老沈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往医院救治,在家属到医院之前,不但垫付了大额医药费,还当起了“临时儿子”,端茶倒水,配药送饭。

(二)经验与启示。泖港镇基层党组织把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作为核心任务,一是探索了在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新路径;二是创新“社区管理108模式”,构建了以党建创新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模式;三是健全工作制度,提供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载体,使基层党的建设在服务群众中深深扎根,在服务群众中体现了价值。

(一)强化服务观念。发挥服务群众功能,要求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基层党员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通过服务凝聚人心赢得人心,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二)提升服务能力。一是配强基层班子,为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是建强服务队伍。通过教育培训提升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如决策、组织、学习、创新、协调、依法办事能力等,从而提高为民服务的本领。三是转变服务作风。建立作风建设考核评价机制,促进干部转作风、树形象,赢得群众的信赖,夯实党的执政基础。

(三)健全服务机制。建立完善党建工作责任落实制度,建立健全学习教育机制,完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基层党建工作激励考核机制,把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基层党建考核体系,把服务成效、群众满意度作为考核核心要素,建立健全双向融合机制,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作者郑迎系中共松江区委党校副教授;周欢红系泖港镇党委宣传委员;金鑫鑫系中共松江区委党校讲师

篇5:志愿者实践心得

我是青年志愿者xxx,此次疫情的志愿工作主要在乌兰牧骑广场举青城码牌,方便群众们扫码做核酸,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可以说志愿者服务给了我最好的锻炼机会和实践舞台。突出的感受就是通过志愿者服务平台,眼界更加开阔,心灵更加纯洁透彻,对奉献过程中得到的欢乐感受也更加深刻。

正如志愿者服务口号“助人助己,乐人乐己。”以助人为欢乐之本为座右铭。参与志愿者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让我学习到了许多,感受到了许多,领悟到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作为志愿者我们不过是在尽一份真心,假如你有着水一般玲珑剔透又充溢灵性的灵魂,就让四周的一切都会因你的光彩而变得漂亮。假如你有一颗犹似水晶的心肝,经常在笑着,你的气质会不经意间感染身旁的人。小小的动作都会有巨大感染。并不是肯定要做一些轰轰烈烈的事。

篇6:志愿者实践心得

翟乐明

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实践活动即将结束。经过了一个月的实践活动,虽然很累,可是很开心,很充实。这一个多月以来,参加了流感宣传、一对一义教、我的第一桶金、知识竞赛等等的活动,每个活动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我第一次作为负责人去负责整个社区的暑期实践,从组织大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的实施,都是一个不简单的过程。从中,我第一次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原来做任何事都离不开朋友们的帮助。

开始时的开幕式,预示着一切即将开始,第一步是要写好一个周详的计划,然后过渡到第一个活动——派发流感传单。派发流感宣传单那天天气很热,我们冒着烈日走在大街上向路人说明我们的意向,路人们都很耐心地停下来听我们讲解,配合我们的工作。

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的第一桶金”,那4天里,我们冒着30°以上的高温,在江滨花园里,坚持着我们的摊位,尽管没有多少路人,尽管生意不尽如人意,可是我们始终都坚持着,一直坚持到最后。还有知识竞赛的激烈竞争,选手们个个都精神奕奕,经过了一轮惊险的龙争虎斗,我们最后赢得了第三,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已经竭尽全力,付出汗水以后,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这个暑假的暑期实践,是我第一次当自愿者。志愿者的标志为红色的左手手印。曾经听同学讲过,志愿者是用左手的,那是因为我们要伸出空闲的左手去帮助别人。伸出我们空闲的左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在当自愿者的过程中,认识了许多的朋友,有来自整个万江区的大部分大学生,高中生,还有许多其他的朋友们。2009年的万江区暑期活动,其实搞得是很成功的,负责人说,今年的气氛要比上年好,大家的积极性和组织的活动都比上一年好。我很荣幸可以参与到其中,很开心可以和大家一起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

2009年的夏天,在我们的汗水中渐渐落幕,一个月在忙忙碌碌中过去了。第一次参加暑期实践活动,第一次做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尽管了一个多月的苦心经营,我收获了那一个个美丽的回忆。那一次会议,28个社区都出席,28个对手,28个朋友,28种精神让我们去学习。我们都舍不得活动的结束,我们都不愿意离开服务站这个大家庭。

以后无论在任何常场合,我都愿意伸出我的左手,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我的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滘联社区刘育清2009年8月13日

七月流火,酷热难耐。正是这样的正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开始了。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经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书写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当我们走进救助站的时候,我觉得我们是何等的舒服,有良好的条件给我们学习,可我们呢?又给了社会什么样的回报?怎样的报答的父母?我从这次社会实践中长大了不少,开始学会满足和珍惜!看着他们童真的眼睛,我心里一震,我决定用自己仅有的一点力量去帮助他们,这几天中我和我的同伴们交了他们语文,化学,数学,还和他们交流,慢慢的他们也和我们融成了一团。他们在学习中挺努力的,不

断的提高自己,努力的弄懂我们交他们的点点滴滴。我努力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交给他们,希望他们有个好的发展,他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希望。

实践,就是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基础.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学到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因为环境的不同,接触的人与事不同,从中所学的东西自然就不一样了。要学会从实践中学习,从学习中实践.而且在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又加入了世贸,国内外经济日趋变化,每天都不断有新的东西涌现,在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的同时,也有了更多的挑战,中国的经济越和外面接轨,对于人才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我们不只要学好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不断从生活中,实践中学会其他知识,不断地从各方面武装自已,才能在竞争中突出自已,表现自已。

在我们社区——窖联社区的大学生暑期实践活动中我参加了义教、手语、猪流感宣传、探望孤寡老人、志愿者知识竞赛以及“青春活力”——定向越野等活动。从中我学到了不少的知识与实践的能力,也锻炼了不仅是自己的能力,还锻炼我自己的体力等!在探望孤寡老人的活动中我了解到不少我以往不知道的历史,也让我知道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好好牢记历史。而在学习手语的活动中,我真的学到了知识,自己也得到满足感,但是也让我知道其实那些聋哑人真的不同于我们,他们之间的交流不像我们这样,他们需要通过手语或者文字等,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关心他们,给更多的关怀和爱心给他们。同时也让我知道:其实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只是可以通过语言的,还有手语等等。而在定向越野的活动中让我学会了:坚持团队精神打造奇迹。因为我们队的所有人对于比赛场地都是不熟悉的,然而我们却在28个队伍中拿到第十名;还有就是学会了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别人,因为我们队友之间互相相信才使得我们拿到这样的成绩!

时光飞逝,短短的实践活动就要结束了,而我自己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真的受益匪浅,获益良多,既增长了自己的见识,也得到了锻炼!

我的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滘联社区吴沛玲2009年8月13日

我想用我的笔触来将我们实践生活的点点滴滴描绘,定格,那曾深深触动我的脸庞、画面任风尘流沙滚滚,我将永久的珍藏„„

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结束了,在我看来,大学的暑期因为参加了社会实践而变得充实、有意义。短短一个月功夫,我投身其中体验着那接连不断的挑战与欣喜,在付出后收获喜悦,心里只愿将那一幕幕化作文字,永久的留存„„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大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自己逐步了解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使我们自己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众所周知,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我们绝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小花了,因为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与洗礼,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在实践中可以学到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它让你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深入生活、回味无穷。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暑期社会实践中,作为一名社区实践小组组长,我收获了那汗水下的坚持,收获了那努力下的掌声,收获了那艰辛下的微笑。

炎炎夏日,烈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更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

而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我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的策划,锻炼了自身的思想活跃性和策划能力,开拓了思维新境界。投身于社区“建设和谐社区,情暖四方学子”义教活动,重温了童年的天真与赤诚。参加“青春活力”定向越野比赛、三人篮球赛,唤起了青春飞扬的激情„„

在这短短一个月的社会实践,我确确实实的又学到了许多在学校及书本上不曾有过的东西。尽管以前也有一些社会实践的经历,但是这次感觉与前几次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感觉比以前收获得更多。比如:在人际交往方面,书本上只是很简单的告诉你要如何做,而社会上人际交往非常复杂,这是在学校不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的。社会上有各种人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己的个性,要跟他们处理好关系还真得需要许多技巧。而这种技巧通常是来自社会阅历与经验的。在行动中,其中有关心你的人,有对你无所谓的人,有看不惯你的人,看你如何把握了。交际中要求你在不能改变一件东西的时候,你只能学着去适应它,如果还不行,那就改变一下再去适应时的方法。

社会实践的帷幕渐渐落下了。回想起从开始到现在,这一路走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并且感受到成长的快乐。每个人成长的方式不可能完全一样,但相同的是我们都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在生活中体验着成长的艰辛,在收获中体验着成长的喜悦,也许人的一生大多是由酸甜苦辣交织,喜怒哀乐相汇,苦中有甜,甜中有苦,笑中有泪,泪中有笑。就是这些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人生体验多,财富亦多,各种滋味都品尝过了,各种感觉都体验过了,才能真正认识到人生的丰富。我渴望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我渴望品尝到成长的快乐,而参加万江区2009年社会实践就给了我成长的快乐!

大学生实践活动心得

滘联社区谢志鹏2009年8月14日

这个绵绵的假期里,我参加了万江团委组织举办的一系列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虽不像日常上学那样忙碌,但也贯穿了半个暑假,让难以让人提起劲来的日子增添了许多乐趣,对我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与价值。

在以往的我没有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这样的想法去好好地接触社会、锻炼自我。因而,当我从动员大会听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好奇与新鲜的感觉迫使我去参加这些活动,并且认为这是令人神往的事情。从社区举办的“猪流感预防宣传活动”、“三人篮球赛”到社区举办的“第一桶金”创业活动、“定向越野”,我一直都非常积极地投身进去,希望从中不断学习,加强实践能力,全面地完善自己。相应地,我也非常努力。

队友们也不断鼓励与支持,如在社区举办的“三人篮球赛”中,我与队友几人都非常重视,赛前,我们进行了好几次的练习,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赛中,我们非常努力,不断地相互鼓励,团结一致,最后夺得了第一名。又如社区举办的“定向越野”比赛中,在对场地毫不熟悉的条件下,凭借着大家的分工合作,不懈的努力,也获得了第十名的不错成绩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在付出汗水的同时也收获了成功,收获了友谊。

对于万江这暑期举办的一系列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锻炼知我的平台,让我们大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是个将书本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机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多样性,能海纳百川,让各种各样专才的人都可以得到机会,对此,我非常庆幸能

够成为实践活动的一份子。

前些天,在接到能都成为区实践积极分子的通知时,我感到十分高兴。这是对我这一假期实践的肯定与表扬,对我来说有着深远的价值,通过这些活动,我认为我从中受益匪浅,虽然没有明显的物质方面的收入,身心也略显疲劳,但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一些对人对事的价值观,为我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我真诚的希望,这样的大学生实践活动能够继续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让更多的人从中学习,丰富自己,为万江未来贡献力量。

暑期实践活动心得

滘联社区朱柱兰2009年8月13日

漫漫暑假,原以为又在碌碌无为之中渡过,可社区里举行的实践活动却让我的暑期生活得以丰富。现在,暑期实践活动已经走向了尾声,但看回活动时的照片,点点滴滴尽在心头。甲流宣传活动、探访孤寡老人活动、义教活动、义教交流会、优秀志愿者知识竞赛、手语活动、篮球赛,这一切我有参与得活动,到带给了我很多的感触,就让我细细回味这些活动背后所带给我的感想吧!

甲流宣传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原本8点左右就开始的活动,一下子推辞到9点多,本来人声鼎沸的菜市场,一下子也就剩回了摆摊的人和寥寥可数的买菜人,这增加了我们的宣传难度,可这一点也没打击到我们的士气,我们尽我们的所能,向周围的人派发宣传册子和向他们讲解一些预防甲流的知识。眨眼10点多了,眼看市场及其附近的人都手拿宣传册子,可是我们的手中还剩回很多的宣传册子未能发出去,该怎么办呢?我们充分发挥了我们的聪明才智,想到工厂里人流密集,且缺乏预防甲流的知识,患甲型H1N1的机率也会相应增大,所以我们决定把小册子派发到各工厂。这可谓精神可嘉,原以为在这么炎热的天气,享受惯的我们会随便派派,就把活动结束,可没想到的是,我们的责任心还是蛮强的,甚至走很长的路去到那些工厂里派,也要把任务完成。希望以后学习、工作,我们还是能保持这种精神。探访孤寡老人活动。探访过后,深深体会到老人们都是喜欢热闹的,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孤单、寂寞吧。也清楚了解到老人们都喜欢与人分享自己的往事,他们总是那么的愿意、高兴地与我们分享之。抽点时间、多点耐心,多问候一下你身边的老人们吧,在他们高兴的同时,我们从中也会学到很多处人待事的方法,一举两得的事情,何尝不多去做做?

义教活动。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没什么耐心去教人的人,这次的义教活动对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小朋友的调皮、理解力、以及彼此之间沟通,这都是摆在我面前的难题,型号还有一群小“老师”从旁协助,才不致于令我不知所措。随后举行的义教总结会议上,各社区大谈义教后的感想和一些经验,让我从中还是学得了很多,如果让我再当一次“老师”,我相信会做得好。

优秀志愿者知识竞赛活动。这次活动让我对“志愿者”这个身份有了很深刻的了解,且活动普及了志愿服务的知识,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影响,塑造了志愿服务的风尚。

手语活动。这次手语活动使大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那天气氛很好,活动很成功。在小老师生动的教学中,大家跟老师学习了很多的日常用语。由于人数适中,所以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台表演。

篮球赛。举行篮球赛的那天,正是我国的第一个“全民健身日”,由于是这么特殊的日子,给我们的篮球赛蒙上了一层特殊的意义。比赛现场微风熙熙,感觉凉快,无论是比赛球员还是观众,心情都相当高涨。那天我担任了篮球赛的计时员,那还是我头一次干这工作,起初还是手忙脚乱的,多亏了同伴的帮助,逐渐对其熟悉了。各参赛队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认真组织,积极参与,保证了比赛的正常进行;全体参赛队员斗志昂扬,顽强拼搏,赛出了风格,赛出了友谊。这次篮球比赛,不仅充分展示了我们滘联社区团结协作、健康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振奋了精神。让我们以这次篮球比赛为契机,把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勇攀高峰、催人奋进的比赛精神转化为强大的工作动力,总结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

篇7:暑期志愿者实践心得

从暑假前的方案确立,到7月10号的时间准备再到实践的结束。短短几天的暑期实践获很多。从开始的喜悦与好奇到如今的怀念与不舍,种种感想在这短暂的而漫长的一周里,从我心里飘过飘过,难以忘怀!“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实践生活犹如闪电刹那间滑过苍穹的优美的弧线,一闪而过。回味中,不禁感言: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课堂;实践。是一种无形的磨练。它告诉我们,今天的付出,明天就会有收获。在这今天的暑期实践经历,我获得了很多,有友情、经验等。

正是在这样的盛夏的季节,我们的社会实践在成华区东路社区和锦江区督院青少年空间展开。在东路社区我们主要负责看望老人、社区打扫卫生、义务家教。在东路社区了解到社区里有几位孤寡老人,我们志愿服务小组主动到老人家去做义工,给老人送去安慰,和一些小礼品,礼物虽小,但代表了我们的心意。活动虽小,我了解到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和政府在社区方面的政策福利。更加增加了我们对社会付出的信心。由此我想到了自己的父母,自己有时间应多该陪陪他们。由于社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工作量大。我们组织去帮助清扫社区,收获很多,那位阿姨告诉我们作为大学生要尽早步入社会,通过社区了解社会不同层面的现实情况,对社会进行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要学会和社区的人们沟通交流,这些正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欠缺的。在做义务家教的时候我们给社区的小朋友做老师,也收获颇丰,首先要有耐心、爱心和很好的组织沟通能力。在锦江区的实践中我们给小朋友们

做关于暑期安全的义务的宣讲。受到了小朋友和家长的热烈欢迎这是我们很欣慰的地方,虽然很累,但看到他们一张张笑脸,感觉很轻松。

篇8: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

一、开展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必要性

(一) 促进社会文明健康发展的需要

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是每一个社会人的责任, 在有条件行使社会责任的前提下, 积极参与社会文明构建活动极具必要性。青年志愿者活动是社会爱心公益事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不计劳动报酬的同时进行社会价值的创造, 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青年群体的贡献力量。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 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帮助, 促进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流环境。社会和谐氛围需要爱心的传递方式去营造, 志愿者的活动成员都是自愿参与性质, 在资源的前提下对活动效果的质量起到了基本的保障作用。青年是社会活动的主要群体之一, 在弘扬社会精神文明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 促进高校青年德育素质的全面发展

各个高校普遍都在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积极参与可以有效促进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首先青年志愿者活动是以学校为主办单位, 以在校学生为主要参与人员, 活动体的成员都是自愿参加到活动中来, 这有助于学生对社会自我认知的积极心态, 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公益事业的伟大意义。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感受到自己存在于社会的价值, 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格。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对象针对性不固定, 有时针对弱势群体, 有时针对公共物质建设。如在五一劳动节期间, 开展“社会劳动, 愉悦大家”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去当地的各个公交站点打扫卫生, 擦公交站牌、座椅等公共设施, 这样有助于锻炼青年学生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有些活动的开展是为了服务他人, 增添生活色彩。比如去敬老院或孤儿院探望弱势群体,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现象, 更加深刻的去感悟尊老爱幼的道德素质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二、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高校学生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意义缺乏认知

在校学生是青年志愿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倚靠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去, 换的教学活动质量的稳步提高。因此, 学生对志愿者活动意义的认识是否全面, 直接影响活动质量的实现效果。现代教学环境下, 学生的自我主体意识性较强, 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很多学生认为青年志愿者活动不涉及到任何评奖制度, 而且浪费业余休息时间和自主学习时间。加上现代青年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现象极为普遍, 在意识上对帮助他人, 为社会做贡献的积极责任感淡薄。志愿活动的开展是没有任何劳动报酬的去义务劳动, 这种情况下学生学生更愿意去做兼职, 进而直接的满足实际的自我需求。总体上来说, 高校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极为普遍, 在思想认知上忽视志愿活动的实践意义。

(二) 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是举办志愿者活动的主体, 对活动的整体开展构建一个良性的管理体制极具必要性。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青年志愿者活动的有效机制建设, 直接影响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开展质量。在很多高校, 学校盲目的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形式化主义盛行, 在个根本上对志愿者活动的开展意义不够重视。学校对活动的投入力度不够, 就会导致在支出经费上的不足现象出现。志愿活动都是不计劳动报酬的组织性活动, 活动的开展经费都由学校来支付。学校没有一个完备的经费管理制度, 在活动环节上就会受到辅助工具配备的限制。志愿者活动成员参与的目标一致的前提下, 没能给学生进行志愿活动课程培训工作。现在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的现象极为普遍, 导致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滥竽充数。除此之外, 就是缺乏专业性的管理者对活动进行环节指导。

三、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创新与实践探索

(一) 创新完善志愿者活动的人际组织形式

参与成员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进行实践活动的创新首先要从人员入手。这就要求学校要积极进行人际组织形式上的创新管理, 推进活动过程中人际交往的和谐氛围。首先, 建立完善的志愿者管理体制, 设置青年志愿者协会。选举出协会的会长, 制定相关管理部门并进行部长的人员排定。对志愿活动的管理者进行权责明确的分工, 保障活动环节上实现最佳效果。积极大家互联网互动平台, 与其他高校建立志愿活动合作关系。增进双方学校间的志愿活动体制的相互完善。利用互联网的公开性, 搜索社会急需的志愿活动对象。针对实际情况的详尽了解进行实践活动主题的设定, 有助于志愿活动的实践意义。如:盐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践措施的开展, 全民行动的参与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的积极性。开始市容市貌美化工程建设, 整体上提高了全民环保意识的有效提升。对志愿者活动的轰动效应产生一定影响, 促进更多的志愿者积极组织大型实践活动, 美化城市建设学校就新闻事件展开实践活动, 学校就次事件开展实践活动, 组织志愿者协会成员进行社会实践环卫工作。帮助环卫工人减轻劳动负担, 分享社会劳动的价值意义。

(二) 创新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特色化和针对性

高校青年的志愿者活动形式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尊老爱幼、扶困济贫、环保劳动等简单实践模式。想要有效提高活动质量, 必须创新活动的实践形式, 促进活动模式更具特色化和针对性。是学生可以快速的对活动开展的意义进行认知定位, 有效提高志愿活动的影响力, 吸引更多的在校学生参加到实践中来。首先学校要提高志愿者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 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争取修得学分, 使志愿者活动成为学院的教学特色之一。当志愿者活动的地位在学生心目中有所上升之后, 及时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内容设定。使志愿者活动在一个良性的管理机制下, 成为拥有特色活动形式的教学活动。

总结

综上所述, 创新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实践模式极具必要性。促进活动更具社会实践的社会化意义, 从而帮助学生们在参与社会环境中更好地认识社会。当下高校的青年学生是为来社会建设的主要群体, 对青年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服务品格, 有助于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进社会、适应社会。学校通过对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不断创新和实践, 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摘要:为了有效实现新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在发展要求,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各个教育领域都在进行着专业教学创新研究的同时, 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等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开发。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健康发展, 是当今各大高校即将向社会输送大批技术人才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相关问题, 进行简要分析和探讨, 希望可以给读者提供相关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青年志愿者活动,现状分析,创新策略,实践探究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课题组.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研究办稿[J].中国青年研究, 2001, (2) .

[2]胡兴祥, 刘兴民.关于高校志愿者活动的几点思考[J].合肥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2) .

[3]熊剑, 魏承帅.我国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今日南国, 2010, (7) .

[4]张春旺, 严娅.提高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质量的探索[J].法制与社会, 2010, (10) .

上一篇:动词过去分词做宾补专项练习及答案下一篇:综合实践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