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总结

2024-05-03

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总结(通用9篇)

篇1: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总结

我在把握高考动态、研究考试说明、定位复习要求是准确的,是成功的。以下我谈谈几点总结:

一、增强目标、责任意识,看准高考方向

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家长、社会评判学校的标尺。高考成绩就是这样一个窗口,所以学校对每一届高三年毕业班工作都制定有管理目标,它是我们全体毕业班老师的一个努力方向。做为三中的一人,做为高三毕业班集体的一员,对于落实学校的毕业班的管理目标我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懈怠;对高三毕业班的化学和理综教学质量,我责无旁贷。

每一届高考试题都会在稳定中有一些变化,在新方案没出台之前,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这是教师在高三化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只能认真研究考纲,从中领会出潜在的导向作用,看准复习方向,为完成复习任务奠定基础。

1、要研究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我们的教学方向就不会偏。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追根还应源于课本,从课本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课本、《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的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和“组卷原则”等重要信息。认真研究“两纲”就能把握高考的“脉”。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

2、要研究高考试题和考纲例题,使我们的教学会更深入。重点研究20xx年以后新课改福建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就理综化学来,基本上三大题是固定了的形式,23题无机综合、24题工业流程图、25题综合实验。

二、增强质量意识,抓好复习工作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我们采用的复习过程是“二轮一冲刺”,即:第一轮复习:按章节进行;第二轮复习:综合训练,模拟测试;最后冲刺:回归课本,查漏补缺。下面分阶段简单叙述复习过程。

第一轮复习——按章节进行。进入第一轮复习前,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遗忘较大,这一轮花费的时间也最多,大约六个月左右。第一轮复习从暑假时就开始,在福州市质检左右完成第一轮总复习。按照选定的复习用书《高考密码》中的结构顺序逐章进行复习。第一轮复习要稳扎稳打,着重打好基础,不能追求速度。不能只单纯的照课本内容简单的复述一遍,而是全面、立体式的复习。尽量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知识的网络。可以说第一轮复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将来高考的成绩。

此外,我们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学,布置分层次作业。对于优秀生,选些能力题、灵活题让他们练,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冲击一流名校。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鼓励他们坚持复习,并进行最基础的内容的强化,如:高考选择题常考查的内容:离子方程式书写、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判断、溶液PH计算、化学平衡移动、实验基本操作、电化学原理等。使他们掌握基本题,做到章节过关,进而掌握一些中档题,不断提高成绩。对于中等学生,则要求扎实基础,掌握深度,争取更大的进步,考上重点大学。

进行查漏补缺,归纳总结,摸规律。小结归纳一些易记易忘,考前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摸索一些规律性的知识点(高三复习后期,各地的模拟试卷非常多,一定要认真研究,精选适合自已的试题,并进行重组来使用,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还要收集福建各地市的最新理综试卷进行分析,筛选。

三、深入开展教研,加强化学集备

集体备课是教学工作诸多环节的重要一环,它是课堂教学高质量的重要保证,又是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途径。我感觉备课组工作既要保证集备的质量,又要营造和谐的备课组气氛。我们强化对集备的要求,要求集备做到“三定四备五统一”,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主讲人(其他教师再进行补充);备大纲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统一教学进度、目标、重难点、练习内容、单元检测。

当然一周一次的集备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的问题,我们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会及时提出探讨、研究解决。同时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正是因为我们高三化学备课组四位老师齐心协力、和谐的工作,才有在省检中平均分取得福州第6名的骄人成绩,在福清市仅次于一中,多次受到有关领导的表扬。要落实“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加减,课后反思”的备课制度,挖掘集体智慧,发挥团队效应,营造共赢氛围,培养合作精神,让“合作是教师重要的专业品性,是教师文化的发展方向,交流和对话理应成为教师专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方面”成为全校教师的自觉意识。

四、统一思想,三科齐心协力

这几年我都在高三年带毕业班,我的体验是:高考“成也理综,败也理综”,理综考得如何是制约学生总分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几年我们学校领导层很重视理综,这是非常英明的。理科综合是三科合在一份试卷进测试,学生物理、化学、生物三科都学得好,不代表考试成绩就会很突出。为了让学生能从以往单科考试中走出来,很好地适应综合科考试。

在高三上期末,我们就进行了一次理综考试。到了高三下,基本上每周一次进行理科综合考试。试卷是根据教学情况自己组卷或选择合适的套卷。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林为书老师对我工作的支持。在此期间,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备课组的老师都统一思想,不要求学生先做哪一科,要求要合理安排考试时间,讲究先简后难,无论哪一科的试题,会做的先做,能取得高分就好。因为以能力立意的高考理综选择题(俗称“小题”),其特点是:涵盖知识面广、基础性强、数形兼备、解法灵活,但运算量不大、综合度较小、题小赋分值高,所以我们要求学生平时做题时“小题”应“大做”。通过多次的训练和指导,锻炼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和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应试能力。

我们通常在星期日上午进行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后及时改卷,选择题用阅卷机,对选择题的正答率,各科、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下周一马上进行针对性讲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能力。并让学生找出自己因为审题、粗心、答题不规范所失的分数,明确各自可以改进的方向。正是因为理综三科全体老师的和谐相处、同心协力,才有最后好成绩的取得。

以上是我在高三毕业班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作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篇2: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总结

二本以上达标率为260%,达标率与超标人数皆居全县同类学校之首。这是我校在上一届高考历史性突破的高原上实现的新的腾越。兹就12届高三年级组工作总结如下。

一、12届高三具体做法

1、成立组织机构,加强管理与指导

进入高三,学校便成立了毕业班领导组,由校长***为组长,学校各部门负责人及班主任为成员。形成了由“校长—毕业班工作领导组—班主任”、“校长—教导处—年级组—教师”两条线的管理模式,具体落实高三工作,对12届高三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和协调。一年来,领导组定期或不定期多次组织召开了各类会议,了解教学情况,分析学生现状,商讨教育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落实管理办法。几乎每次会议都有校长、年级组长或有经验的老师作专题的发言,对高三的师生作针对性的指导。从而使12届高三毕业班始终是一个团结协作、分工明确、高瞻远瞩、奋进有力的集体。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本届高三取得胜利的前提。

2、增加研究交流,提高教学的效率

学校形成了高考科研组,分别是语文组、数学组、英语组、文综组、理综组。每组以一名行政人员或有经验且责任心强的老师为负责人。考虑到高考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高考科研组成员主要为本校资深教师和本届高三教师,协助高三,备战高考。

科研组平时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成立高三听课组,每周循环听课,对课堂教学进行及时的纠偏;

(2)收集和整理高考的信息,交流资源,对高考作有价值的判断;

(3)对高三的月考命题、选题进行指导与监控,并对月考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比对,提出考后教学的安排;

(4)为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提供科学的方略。

为了提高全体高三教师的水平,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在县局教研室的帮助下,请全县知名教师、专家领导对我校高三教师进行教学视导。组织老师到合肥、芜湖、繁昌、南陵、无为等地参加了12届高考教学研讨会,取他山之石以攻璞玉。

3、教学辅导考试并重,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⑴提高校本教研,加强集体备课,强化年级组工作。高三备课组活动突破常规,形式多样,教师经常在一起,集体评议的课程安排和教学设计,这样既充分发挥骨干教师潜力,又有利于青年集体成长,有利于高三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⑵适应新形势,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单调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强化自已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新教育理念完成,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因为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特别在复习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丰富课堂容量,加强师生双边活动,注重教学中的反馈与调控,避免了中看不中用的美形式。加强了试题研究,关注中等生,多做中档题;

⑶加强教学检查与反馈。对高三教师计划、教案和作业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周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安排周循环听课,抽调有经验教师与行政人员听课、评课。不时召开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及时掌握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措施;

⑷加强个性化辅导。在平时教学中,学校对高三学生分类指导,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采用了紧逼盯人的措施。年级组两次发放了学生多次月考各学科平均成绩比对表,让老师对学生的短腿科目有具体的量化了解,将短腿学科的学科落实到相关的教师;

⑸实行月考与周考制度。月考,每次考试重新编号,单人单行,严肃考纪。每次考试后进行细致的数据分析、反馈,实时监控学生成长情况。召开老师有时是学生的月考分析会,分析前一阶段的得与失,提出下一步应该采取的措施。每次月考要求老师认真书写试卷分析,对自己的教学作理性的有条理的总结与规划。下学期,周六、周日下午与晚上,分别进行英语、综合与数学的周周考,精选试卷,及时批改,及时评讲;

⑹加强答题方法、答题规范的指导。高考是考水平,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考分数。如果因为答题的规范等方面而影响得分,我们输不起。我们多次提醒教师对学生的答题进行含有本学科特点的具体的针对性强调与指导。

4、生活学习心理兼顾,彰显管理的人性化

⑴班主任对高三学生学习生活、住宿实行人性化管理。不定期地学生的心理情绪进行有效的调适。学校全天候值班巡视处理偶发事件,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由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的住宿进行检查,及时排除干扰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不良因素。

⑵充分挖掘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实现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合力。学校于第二学期之初召开家长会,通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商讨学生以后学习生活的办法,指导家长如果正确地教育孩子。

⑶稳定学生情绪,鼓足学生干劲。进入高三之初,学校对高三年级组与各个班级举行了授旗仪式,用“今朝此一搏,不负十年心”来激励着学生的斗志,校长还作了热情洋溢的动员讲话。下学期,学校开辟了“我强故我在”的学子风采榜,让优秀的高三学子展示自我,既增加了他们的信心,也引领着其他的学生奋力向上。在离高考仅有七十天时,学校召开了誓师大会,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昂扬了师生的斗志。

二、xx届高三工作反思

三年走来,阳光与风雨兼程,我们有成功的喜悦,也难免有些许的遗憾,

我们觉得本届高三成功的关键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领导的危机意识与务实态度,我校一以贯之的精心化过程管理;

2、学校的“大高三”战略,三年一贯、分工到人、职责明确的制度;

3、全体高三教师高尚的师德,团结协作、科学认真,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与一大批老师过硬的专业水平与扎实的教学能力;

4、学校领导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与因时而变的方法措施。

同时,xx届高三工作也给我们几点启示:

1、高三是学校的生命线。在目前农村中学发展举步日趋艰难的背景下,高考还是学校的窗口。高考成功也许不是上级部门对我们的要求,但是是我们学校发展必须的。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输不起。学校之重在教学,教学之重在高三。高三不是声光特技的演练地,而是没有销烟的真战场。要让业务能力强、责任心强的教师去服务高三。为了学校的命运,高三教师的微调可以有强硬的行政干预。

但是每年一到高三,便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也并非上策。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非毕业班老师业务能力的培养,启动对不负责任老师的惩戒;另方面成立务实高效的考研组,倾学校精英之力,聚每届高三老师的智慧,共享每届高三老师特别是上一届老师的经验与教训。保证高考教育教学资源的连续性,不要让每个老师到再教高三时,自己上一届的收获成了明日黄花;

2、重视班主任的选评工作,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班主任要责任心强,有时间投入,有牺牲精神。如果说选择教师职业就是选择付出,那么,选择班主任就是选择更大的付出。当然作为学校,要增加班主任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来竞选班主任。当物质成为考量个人价值的标准之一时,待遇的分配要以能调动一线教师、特别是一线那些德才双馨的教师积极性为上;

3、对高三老师实行“增减法”,减是减负,减负是为了增压,让高三教师在更宽松的教育环境中多些更切实的教育教学方面的投入,从而更充分发挥、利用骨干教师的聪明才智。老师之间要有协作意识。在这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单打独斗,费时而低效,是不明智;同学科老师要资源共享,能力共享,最大限度地克服因授课老师的不同而造成的班级间学科成绩的差异;

4、不要忽视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希望的种子,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出艳丽的花朵。只要我们能提供给他肥沃的土壤,只要我们能作辛勤的浇灌。过早地主观地将学生明晰分成某种等次,现实会给你开个善意或恶意的玩笑,甚至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在平行分班的情况下,各班学生学科成绩不均衡,具体到某个学生也有学科成绩悬殊的情况。如何保证高考复习的针对性、有效性与有序化是一个回避不了的难题;

5、简化、优化高考复习的各个环节。重视对考试的研究,包括考试时机的安排,试卷的选用,阅卷的管理与指导,考后的分析与对策等,也包括对学生应试的知能性、技术性的即时指导等。杜绝阅卷的随意性,让阅卷组长起到应有的作用;

6、听课要反馈及时、指导到位,对被听课教师曾出现的问题要进行复查。听课教师不好意思主动指导、被听课教师不好意思主动请教,轰轰烈烈的听课就变得没有意思了。

篇3:高三物理教学的反思

一、反思考试大纲

高考物理命题的宗旨在《考试大纲》中都有较为明确的解释和说明, 师生双方都应该认真解读, 在准确把握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能给教学以有效的帮助, 能有效地给学生科学的指导, 准确地把握教材不同章节的教学深度和范围。如2012年高考理综物理试题第19题和第24题第2问, 既考查了基础, 又能测出考生的能力。

二、反思“双基”

教师要反思双基, 在指导学生时做到以下几点。 (1) 精确掌握概念、定律、公式, 这些内容是建立知识结构和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所用到的第一手资料, 对每个小项都要掌握其内涵, 明确其外延。 (2) 将概念网络化。如学习煤油、汞作为介质测温时, 均按“原理———操作方法———优点———缺点———具体事例”的序列组织教学, 将不同的序列进行对比, 从每一个概念沿不同的角度、途径发散, 从一个概念联想到另一个概念, 并找到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概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概念网络。 (3) 要想解决复杂问题, 必须在基础知识上下工夫, 努力寻找知识和思维的转化点, 以便将繁难的知识转化、分解为简单的基础知识;同时要从训练常规思维出发, 用一般的方法解决繁难问题。这样, 就能抓好双基, 夯实基础, 提高能力。

三、反思教法

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引导学法, 这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1) 及时公布学生在解题中的常见错误情况。每一专题结束后, 就学生在解题中所发现典型错题的失分率、失分类型、失分原因等进行分析, 从而强化训练, 举一反三, 以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2) 坚持课改。应将新课标的一些精神融入课堂, 做到教学目标从单纯的知识目标向掌握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转换, 即不但让学生掌握原理, 更要让学生用原理解决问题。这样, 教法和学法从单一的传授型、被动接受型向学生自主性学习转化, 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并能进行探究性学习, 不断对知识进行自我组织、自我完善, 真正做到课堂授课到位, 不灌输。

四、反思学生

高三学习紧张是自然的, 学生浮躁是有名的。因此, 我们在挑选每个复习阶段的复习材料时都应该注意做到精挑细选, 在讲解这些练习的时候应该精讲。同时, 在复习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讲练结合, 长时间的讲和长时间的练都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及时巩固、修复。

篇4:高三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研究

下面就复习课中的习题课教学谈一谈我的实践与对策。

1学生完成习题的现状分析

进入高三,学生课内外作业量加大。在学生的作业中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其一:不能正确选择所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其表现在完成选择题上的模棱两可,是似而非,不能准确选择正确答案。这是因为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够,或知识的掌握不熟练,知识框架没形成,没掌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其二:学生对物理问题的过程分析不正确。一种是对物理情景包含哪些过程分析不清,即使能分析清楚有哪几个过程,但在运用物理知识解答时,也会将这些过程混淆。另一种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认真分析过程的习惯,甚至有些同学题目没读完,该做什么都不知道,就开始解答。还有一种是不习惯作运动示意图和受力示意图以帮助理解题意,或不能通过认真读题,以获取重要信息(如临界条件,关键条件等)去弄清题意。有的学生甚至主观臆造条件,假设与题目不相干的情景等。

其三:有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听得懂老师所讲的习题,可自己做习题时就无法完成,产生这类问题的原因是老师在进行习题课教学时,不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辨别能力,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自然就不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

其四:在进行章节复习时,学生易解答习题,但一旦进行跨章节的检测或进行综合检测时,学生就容易出错,甚至无法解答。其原因在于在进行章节复习时,教师讲解的一些例题,学生解答时可套用之。但出现综合性习题时,学生往往只会用章节的知识解答,不具备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能力,不能进行互相套用等。

2科学地确定习题课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习题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究其根源在于习题课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师没有真正转变习题课教学的观念;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不当,脱离学生实际,在培养学生的何种能力上也指向不强。此外,习题课教学往往是在教师的支配下,让学生沿着一个方向,按照一种思维模式进行被动式解析,然后再布置类似习题让学生模仿、套用、解析。为改变这种习题课的老套套,我通过了两种习题课型作了探索尝试。

(1)知识复习型习题课教学

在进行知识复习的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理解,会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物理问题,通常要安排一些例题和习题。这类习题课,老师应精选习题,紧扣目的,重在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

①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

为了防止学生套解习题、不认真分析物理过程等现象发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思维方法和习惯。解题时,应要求学生要仔细通过读题挖掘隐含条件,详细分析物理过程,并画出相应的受力图、运动示意图以帮助其正确理解,从而建立起物理解题思维。

如图1所示,长为L的细绳一端固定于O点,一端悬挂质量为m的小球,把小球拉到A点,使悬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然后释放小球,求小球运动到最低点C时的速率。

学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往往不认真分析过程,套用单摆类型,认为机械能守恒,即得:mgL(1+sin30°)=12mv2。

为了建立学生的物理解题思路,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时,就应当指导学生先分析整个物理情景中包含哪些不同过程?从A到B 物体作什么运动?从B到C物体作什么运动?小球在B处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作受力示意图)?通过对一串串连珠炮式的发问,激起学生紧张思维。接着带领学生读题,培养其分析习惯,教师再抓住关键点进行点拔,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几个回合后,良好的物理解题思维就逐步形成了。

此类“上当题”(它不一定是难题,但学生经常出错)对建立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效果很不错,应给予常选常用。

例2如图2所示,静止的倾斜传送带上有一木块由顶端匀速下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0;当传送带向上开动时,木块由顶端滑到底端所用时间为t,则:

A.t=t0B.t>t0

C.t

很多学生凭传送带向上转动时往高处传送物体的经验,连想都不想就自以为是地认为“皮带会向上带木块”而错选B。

学生有直觉经验,对解题有一定好处,但往往也有错误直觉存在,故不能只凭经验而不仔细分析。所以教师在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只有认真分析题意、分析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才不致于受定势思维的干扰而落入题目的“圈套”。教师在进行习题选取时,应多选学生易“上当”的题,充分暴露他们的错误思维习惯和错误直觉的支配,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态势。

例3如图3,平行光滑轨MN、PQ相距L,TS与EF相距L/2,水平部分置于竖直向上的磁场中,a、b两杆质量相等,开始a、b相距很远,a从斜轨道上高h处自由释放,求a、b两杆的最终速度是多大。

很多学生在寻找动量之间关系时,不仔细分析a、b的受力情况,错误地认为动量守恒而得出错误结论;还有学生在对找动量关系时,虽知道动量不守恒,但不能找出a、b两杆安培力冲量的关系而无法下手。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a、b杆受力,并说明a、b受力虽变化,但大小关系不变,从而得到a、b冲量间的关系式。

科学的分析习惯初步形成后,再选择颇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习题进行巩固性认知,使学生分析能力向综合能力升华,为学生的创新精神奠定基础。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物理教学的核心,也是物理习题教学的核心。在习题教学中,要通过解题成功后的喜悦等途径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优化解题方法等措施,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要通过讲解、克服学生定向思维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解题的深刻性;通过多接触物理新题(信息题、开放题等)启迪学生开放性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出创新成果。

例4在例2中若传送带水平,如图4所示。当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以v0的初速度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时间为t1;当传送带以v=1m/s向右运动,物体以v0的速度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时间为t2;当传送带以v=1m/s向左运动,物体以v0的速度从传送带A端运动到B端所需时间为t3。 试比较t1、t2和t3的大小关系?

变式一如图4传送带水平放置。若传送带以1m/s速度匀速运行,现将质量为0.5kg的小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设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传送带两端水平间距为2.5m。则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若传送带的速度为10m/s时,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_。

变式二如图5,若传送带以速度v=2m/s匀速转动,AB相距L=10m,将工件从A处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则经过时间t=6s能传送到B处。若用最短的时间把工件从A处传送到B处,则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至少应为多大?

变式三如图6,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 , 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角放置,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运行。若把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B端,则物体从B端运动到A端所需时间为多少?

变式四如图7,已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与水平方向成37°角放置,传送带A端到B端的距离为16m,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运行,若把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则物体从A端运动到B端所需时间为多少?

通过以上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中克服定势思维的影响,培养学生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实践能力。

物理习题的设置是千变万化的,但一般地说这些习题都是命题者根据某个物理模型,创造出必要的物理情境,进而提出需要求解的问题。因此对于学生来讲,整个解题过程就是在命题者设置的物理模型的具体情景中,充分考虑已知条件,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提取、深化已有的物理模型来构建新物理模型的过程。当它与命题者设计、构建的物理模型一致时,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物理模型中分为“实体物理模型”和“理论物理模型”。在习题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构建实体或理论物理模型,并应用物理模型解答物理问题。

例5如图8所示,子弹m以初速度v0射入木块M,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停在其中,求它们摆起的最大高度h(h

分析与解答子弹打入木块(可建立子弹、木块为质点模型)由于“碰撞时间极短”(可建立过程模型)达到共同速度,则有mv0=(M+m)v,之后向上摆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有12 (m+M)v2=(m+M)gh。

∴h=m2V02/2(m+M)2g

以后遇上子弹打入木块中的情况,以及相互作用粘合时的情况,就可以利用这种物理模型进行求解。

例6推行节水工程的转动喷水“龙头”距地面h(m),其喷灌半径可达10h(m),每分钟喷水m(kg),所用的水从地下H(m)的深井里抽取,设水以相同的速度喷出,水泵的机械效率为η,水泵的功率P(W)至少多大?

分析与解答水连续喷出,每分钟喷出的水可视为质点(理想化模型),这些水从井底上升到“龙头”后喷出,其上升过程中位置提高的同时速度增大,这一过程可视为“加速运动”(过程模型);因喷出时速度水平,喷出后水在空中洒的过程可视为“平抛运动”(过程模型)。设每分钟喷出质量为m的水,喷出时的速度为v,则有P×60%×η=mg(H+h)+12 mv2 ,10h=vt, h=12gt2,解得:P=(1+26η)mg/60η。可见通过建立物理模型,解这样复杂的物理习题,不仅省时、正确率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建立物理模型时,创新意识就自然形成了。

(二)试卷评讲型习题课教学

在高三复习课中,试卷评讲课是常用课型。目前评讲课中,往往学生处于接受现成答案的被动地位,也有在进行试题评讲时,只顾一题接一题地评讲,或只注重题目的分析、解答过程,不注重查找学生知识的漏洞和解题的错误思想,导致了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时时发生。

(1)试卷评讲前的充分准备

在评讲试卷之前对学生答卷情况作好充分的分析和统计,研究学生的得分率、失分率以及失分的题目、各层面学生的分布和原因,然后对试题进行按知识体系分类(或按其他方式分类),在此基础上找出每一类型试题需要哪些知识,用哪些方法求解,以便在评讲时做到有的放矢。

(2)试卷评讲的思想和做法

评讲试卷的基本思想应是评讲规律和解题思路,评讲失分率偏高的题,评讲常错点、常考点。评讲时,按分类试卷进行。评讲每一类试题时,先指出它们考查了哪些知识点,然后复习所涉及的知识点,再针对学生在解答试题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可由老师找,也可由学生根据复习的知识找错误原因),让学生先自己纠错,后由老师再讲评。采用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方式进行。还可以用以前建立的各种物理模型进行解答,评讲后,再进行相关题型练习,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避免学生犯同类型错误。 

(3)试卷评讲中的思维培养

a、解剖典例,追溯误区,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例7(2000年高考试题)图9为一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P1、P2、P3、P4是四个喷气发动机,P1、P3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P2、P4的连线与y轴平行,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度v0向正x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偏负y60°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v0平动,则可:

A.先开动P1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B.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2适当时间。

C.先开动P4适当时间,再开动P1适当时间。

D.先开动P3适当时间,再开动P4适当时间。

该题为2000年广东高考题,经检测,学生多选C。学生错误的原因一是没弄清楚“以原来的速度v0平动”这一条件;二是没考虑到开动P4后探测器的速率会增大。通过解剖,追溯错因,使学生因未弄清题目交待的物理情景和条件以及运动合成的知识(缺乏在x方向上减速的思考),就回答的思维受到了批判,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b、举一反三,变通求活,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例8如图10,空间存在以ab、cd为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区域宽为L1,现有一矩形线框处在图中纸面内,它的短边与ab重合,长度为L2,长边的长度为2L1。如图10所示,某时刻线框以初速v沿与ab垂直的方向进入磁场区域,同时某人对线框施以作用力,使它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设该线框的电阻为R,从线框开始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人对线框作用力所做的功等于________。

解法1线圈保持速度不变,由动能定理可得WF=W安。根据电学知识,W安=ε2•t/R,其中ε=BL2v,t=2L1/v,所以答案是2B2L22L1v/R。

解法2F=F安,为恒力。WF=F•S=2F安•L1 ,其中F安=BIL2=B2L22v/R,所以答案是2B2L22L1v/R。

还可以灵活变通,改变题设条件和设问,一题多变,优化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变化1: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选v方向为正方向,作出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规律的I-t图像。

变化2:2005年全国高考试题,线圈在恒力作用下通过磁场(速度变化),画出电流随位移的变化规律I-x图像。

变化3:2004年全国高考试题,把该装置竖直放置,线框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进入有界磁场,求线框通过磁场时产生的焦耳热。

此题是2000年高考试题(广东卷),教师通过多种解法,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这一知识点,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c、开拓外延,探索规律,发展学生思维的概括性。

例92006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测试卷I,选择题第20题,题目如下:

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0在此过程中:

A.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 mv2。

B.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C.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地面对他做的功为12mv2。

D.地面对他的冲量为mv-mgΔt,地面对他做的功为零。

考试结果,一大部分考生选择了(A),原因是他们认为,在起跳的过程中,据动能定理得,地面对人做的功等于人增加的动能,即WN=12mv2。而标准答案给的是(B),即地面对人做的功为零。

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一册教材中,关于动能定理内容的描述是: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公式为W=Ek2-Ek1。这里的“物体”只能理解为“质点”模型。在该题目中,人不能视为质点,因为人体各部分的运动情况不同,应当作系统来处理,所以直接应用质点动能定理是错误的。同时,功在《普通物理学》中的定义是“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在作用点位移方向的分量和作用点位移大小的乘积。”所以,题目中地面对人的功应为弹力乘以弹力作用点的位移,而位移为零,所以,地面对人做的功为零,故答案应为(B)。

总之,在习题课的教学中,只要注重针对性、时效性,注重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在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物理教学培养的目的和任务中和新课教学一样,其作用不可小看。所以习题课教学应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存在,绝不可忽视和轻视,它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新课教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实现中学物理教学目标完整的统一体 。

(栏目编辑邓磊)

篇5:高三物理教学总结

凤县中学 梁瑞琼 2017年7月12日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8班和10班物理教学,一个学年转瞬即逝,为了以后能在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本学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考经验

1、事先制订合理的阶段性复习计划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高三的复习工作更是需要事先有一个精心、准确、合理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复习工作,这是能够取得复习成功的首要必备条件。于是,在刚进入高三学期的时候,我就针对这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合理的阶段性复习计划和阶段性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我们整个高三的复习工作就是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这也为我们高三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了指导性的工作。

2、发挥备课组的合力工作

虽然我这是第五次带高三年级,但是在经验和能力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和欠缺,还好有备考经验丰富的姚瑾老师的精心指导。我们在进行每一阶段性复习工作之前,姚瑾老师都会规划安排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在此指导下,我们共同研究复习内容和适合学生实际的复习方法,并且精心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习题。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都会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看法和搜集的高考信息和资料进行共享,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习备考的质量。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流的声音。备课组成员之间遇到问题时,都会本着学习和真诚的态度听取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达到共识以利于教学。

3、夯实基础,做实一轮复习

物理要想答高分,没有扎实得基本功是肯定不行的,所以第一轮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尤其重要,第一轮复习的成功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于是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合学生的方法进行授课。在复习时,教师先给出复习思路,复习内容,将要复习的内容细分成几个模块,不一下子给学生太多内容,否则难度太大,会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高考考点告诉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从教材中找详细的知识内容,最终形成知识体系。这么做虽然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但是学生却熟悉了教材,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整理完知识体系再在展示台上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容进行知识上的补充和热点问题的链接,达到学生熟悉教材以及联系热点的目的。

4、多授之以“渔”

知识是无限的,在高三的题海中学生就更会很茫然,光凭教师给他们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高考中更多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而非简单知识的记忆,所以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不能因为时间短任务重,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就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考虑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也是不现实的,这项工作只能是渗透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例如,要求学生至少要有两个本,一个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体系归纳整理本,其中不但有自己结合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归纳整理的知识体系,还要有在教师指导要求下让其归类整理的相似知识点,通过这项内容的整理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掌握程度,也提高了他们的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另一个本就是习题纠错本,这一点在物理学科上是很重要的一个提高学习成绩和自我反思的方法,将 1 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和做错的典型题整理下来,而且在整理的过程中学生还要有对每道题的详细分析,主要是要说明出错的原因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根源,防止下次再犯,另一个好处是为后期答疑阶段整理复习资料。

5、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刚教高三学生时,我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主要是因为不熟悉,而且是高三阶段,于是学生就会对你有很多挑剔的目光,质疑的眼神,换句话说,他们会对你有更高的要求。一开始我是带着自信满满走进课堂的,可是一节课下来后,听到的却是批评,尽管班主任是以很委婉的方式和话语告诉我的,可是我知道那意味着什么。这就是说你还要弥补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语速问题,以前的学生和我有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期,所以他们感觉问题不是很大,而且我也始终觉得语速快,可以在同样的时间内传达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他们会获益更多。可是在这届学生身上却行不通,因为我们之间根本就没有过“交集”,高三的时间又很短,不能让他们来适应我,于是在后来的授课中我尽量放慢语速,从而满足学生的要求。也许是由于三月市一检考时学生考得不错,所以我就放松了对他们的要求,导致的后果就是在四月市二检考中,所教班的成绩有所下降,详细分析原因,就在于我过分的相信他们,被课堂上表面的“轰轰烈烈”所迷惑,于是对他们的督促就不是很及时,恶果就出现了。还好错误出现的比较早,在姚瑾老师的及时提醒下,我知道了学生身上的惰性是很强的,即时是高三的学生,也必须对他们从严要求。按照这样的要求,我加强了对他们的管理,尤其是课后作业方面,渐渐的他们的成绩开始有所起色。

6、提高练习质量,及时讲评纠错

练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练习必须灵活多样,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积极性。练习内容更注重层次性、适度性。练习讲求适度,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讲评时,不仅告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点问题症结,启迪答题思路,从而起到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的作用。讲评后要求学生对练习进行再思考,逐步深化、巩固。这也要求老师要认真组织纠正错误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建立错误试题本,尽量做到少犯同类的错误。

7、做好辅导答疑工作,弥补课堂上的漏洞

课后的辅导答疑工作就是要解决部分学困生听不懂和部分好学生吃不饱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辅导的过程中要做到一视同仁,耐心解答,让学困生有学习的动力,感觉老师并没有因为他听不懂而讨厌他;让好学生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别的学生又多学到了知识,从而更加给自己添加砝码努力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经验主义害死人,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是第五年带高三,由于惯性使然,很多东西就沿用了去年的一些做法,可是学生是不同的就决定了同样的内容也许在他身上并不适用,于是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1、夯实基础的方法有欠缺

由于体育班级学生的基础很差,所以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要强化夯实基础的重要性,那么应该怎么做?上届高三的时候采取的是课前10分钟基础训练的形式,就是考上节课复习过的教材的基础知识内容,通过这样的方法大多数的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情况都有所好转。在这届高三一轮复习中我也采取了同样的方法,但是在三月月考后发现,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灵气没有了,相反把学生 2 “记死”了。这届学生比较聪明,只要他们想学了,很多基础的内容他们自已能较好的把握,训练他们的层次水平不能太低,也就是说应该通过习题的形式来督促检查他们,这种想法在后期的复习过程中也得到了验证。我想,如果能够更早的发现这一学情,那么他们的基础知识会掌握得更扎实,更灵活。

2、热点复习有误区

2016年试卷中所考查到的热点问题,我们在复习中都注意到了,如力与电、磁学的结合等,都作为重要“热点”给学生反复讲解和练习。但学生考完后都反映试题似曾相识,没有没见过的题目,但也没有真正见过的题目。时政材料都是熟悉的,但提问的角度却不同。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重视了热点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复习还不到位,特别是我们对热点问题的研究角度还比较狭窄、单一。有的热点问题复习的角度太多,就显得很粗。我感觉,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另外还需要教师多对热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对学生缺少“逼、压、跟”的态度

教师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可是为什么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原因就在于有贯彻却没有落实。例如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知识归纳整理的效果检查方面,教师和学生缺乏较真的态度,没有紧跟的意识,于是学生也就和老师打起了“太极”,得过且过,致使后进生越落越远,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最终也制约了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

篇6:高三政治教师教学总结

一、备考经验

1、事前制定公道的阶段性温习计划

俗语说:不打无预备之仗。高三的温习工作更是需要事前有一个精心、正确、公道的安排,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温习工作,这是能够获得温习成功的重要必备条件。因而,在刚进进高三学期的时候,我们备考组就针对这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公道的阶段性温习计划和阶段性要到达的预期目标。我们整个高三的温习工作就是严格依照这个标准来执行的,这也为我们高三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了指导性的工作。

2、教研组同事的大力支持

高三年级固然是学校的一个部份,但在很多情况下它更象一个整体,由于高三的工作是需要高一和高二年级教师的配合和支持的,特别是表现在这届高三身上。这届高三是新课改考试的第一年,在温习内容就必须用最新教材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温习备考的进程中就要帮助学生选取新教材增加的和变化的知识内容,终究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进程中,多亏了组内高一高二教师的大力支持,正是她们在知识方面的忘我提供,在教学方面的真诚帮助,才使得高三的温习备考美满完成。

3、发挥备课组的协力工作

固然我这是第二次带高三年级,但是在经验和能力等方面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和欠缺,所以我们备考组集体思惟,发挥团队的上风。我们在进行每阶段性温习工作之前,备考组成员都会规划安排好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在此指导下,我们共同研究温习内容和合适学生实际的温习方法,并且精心选择满足不同要求的习题。在集体备课进程中我们都会毫无保存的将自己的看法和搜集的高考信息和资料进行同享,从而有效地进步了温习备考的质量。在任何地方,任什么时候间都有我们探讨、争议、交换的声音。备课组成员之间碰到题目时,都会本着学习和真诚的态度听取对方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到达共鸣以利于教学。

4、夯实基础,做实三轮温习

政治要想答高分,没有扎实得基本功是肯定不行的,所以第一轮温习对学生来讲就显得特别重要,第一轮温习的成功才会获得最后的成功,因而就需要教师采取合适学生的方法进行授课。在温习时,教师先给出温习思路,温习内容,将要温习的内容细分成几部份,不益一下子给学生太多内容,否则难度太大,会打击他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将高考考点告知学生,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从教材中找具体的知识内容,初步构成知识体系。这么做固然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但是学生却熟习了教材,有益于学生接受知识,进步课堂教学效力。第二轮主要是帮助学生整理完知识体系再在展现台上展现,教师根据学生的内容进行知识上的补充和热门题目的链接,到达学生熟习教材和联系热门的目的,并真正构建起知识体系。第三轮主要就是进行考前练习,主要讲授答题技能与方法,并练习心理。

5、多授之以“渔”

知识是无穷的,在高三的题海中学生就更会很茫然,光凭教师给他们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现在高考中更多是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而非简单知识的记忆,所以教师在温习的进程中不能由于时间短任务重,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就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斟酌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对他们能力的培养也是不现实的,这项工作只能是渗透在知识传授进程中。例如,要求学生最少要有两个本,一个是教材知识内容的体系回纳整理本,其中不但有自己结合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回纳整理的知识体系,还要有在教师指导要求下让其回类整理的类似知识点,通过这项内容的整理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熟练把握程度,也进步了他们的分析回纳题目的能力。另外一个本就是习题纠错本,将在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和做错的典型题整理下来,而且在整理的进程中学生还要有对每道题的具体分析,主要是要说明出错的缘由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题目的本源,避免下次再犯,另外一个好处是为后期答疑阶段整理温习资料。

6、走进学生,了解学情

对这届高三学生,我所面临的困难是很大的,高三阶段,他们会对你有更高的要求。一开始我是带着自信满满走进课堂的,可是一节课下来后,听到的却是批评,我知道那意味着甚么。这就是说你还要弥补的东西还有很多,必须调剂教学,进步自己的教学质量。我采取了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其实不断与学生沟通交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到了邻近高考学生感觉不错。

7、进步练习质量,及时讲评纠错

练习是教学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练习必须灵活多样,留意激起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思惟积极性。练习内容更重视层次性、适度性。练习讲求适度,既有一定的难度、深度,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讲评时,不但告知学生答案,更重要的是指导题目症结,启发答题思路,从而起到加深理解,培养能力的作用。讲评后要求学生对练习进行再思考,逐渐深化、巩固。这也要求老师要认真组织纠正错误工作,帮助学生分析错误缘由,建立错误试题本,尽可能做到少犯同类的错误。

8、做好辅导答疑工作,弥补课堂上的漏洞

课后的辅导答疑工作就是要解决部份学困生听不懂和部份好学生吃不饱的题目,因此,教师在辅导的进程中要做到等量齐观,耐心解答,让学困生有学习的动力,感觉老师并没有由于他听不懂而讨厌他;让好学生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比别的学生又多学到了知识,从而更加给自己添加砝码努力学习。

二、存在的不足

经验主义害死人,这话一点也不假。由于今年是第二年带高三,由于惯性使然,很多东西就沿用了之前的一些做法,可是学生是不同的就决定了一样的内容或许在他身上都其实不适用,何况现在是新课改,因而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走了一些弯路。学生考完后都反映试题似曾相识,时政材料都是熟习的,但发问的角度却不同。这一方面说明我们重视了热门题目,另外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温习还不到位,特别是我们对热门题目的研究角度还比较狭窄、单一。有的热门题目温习的角度太多,就显得很粗。我感觉,在热门题目的温习中要侧重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和答题能力,另外还需要教师多对热门题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对学生缺少“逼、压、跟”的态度。

教师的很多想法是好的,可是为何没有一个使人满意的结果,缘由就在于有贯彻却没有落实。例如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对知识回纳整理的效果检查方面,教师和学生缺少叫真的态度,没有紧跟的意识,因而学生也就和老师打起了“太极”,得过且过,导致落后生越落越远,班级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终究也制约了班级整体成绩的进步。

篇7:高三物理教师的教学总结

高三化学总复习是中学化学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阶段,高三化学总复习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为了使学生对高三化学总复习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顺利度过这一重要的时期,为此在这一学期来高三化学备课组教学有详细的计划,注重教学过程,常总结和反思。

首先,备课组努力研究信息,看准方向。怎样着手进行化学总复习,复习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这是刚刚进入高三的同学所面临的 试题、网络信息等。同时,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合理。

其次,注重抓纲务本,摆正关系。进入高三化学教学,很容易走进总复习的怪圈:“迷恋”复习资料,陷入“题海”。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收效甚微,效果不佳。对此,高三化学教学过程备课组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处理好下面几种关系:

1.教材和复习资料的关系。2.重视基础和培养能力的关系。3.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4.练习量和复习效率的关系。

再次,备课组一直多思善想,努力从提高能力着手。化学总复习的范围是有限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复习效果,只能采用科学的方法,在教师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必须开动脑筋,多思善想。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长郡班与提高班所做题目有所不同。

同时,帮助学生端正心态,培养素质。健康向上、勇于进取、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是搞好复习的重要保证,也是高考成功的关键。而积极的心态有赖于平时的不断调整和锤炼。针对这些,备课组在学生身上努力从这几个方面做工作:

1.正确对待考试。2.合理安排学习的时间。3.创设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

总之,化学总复习要为高考做好知识准备和精神准备,要有目标、有计划、讲究方法、注重落实,千方百计地提高化学总复习的效益。希望圆满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

高三政治教学工作总结范文

篇8:高三物理的实验教学

一实验类型

其中十四个实验为必考的内容, 分别是: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实验十二:探究单摆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四: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选考内容有两个实验, 分别是: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的内容比较多, 本人采用以下的复习方法, 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二对相关的实验进行归类

第一类:“纸带类”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这四个实验归为一类, 这四个实验都用到了纸带, 只不过纸带的处理方法不同, 使学生明确这四个实验的目的、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实验的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的数据和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对比。

第二类:力学实验。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这两个实验属于简单力学的实验。

第三类:电学实验。实验七: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九: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十: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十一:传感器的简单使用, 这五个电学实验归到一起来复习, 涉及电学类的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

第四类:注重原理实验。实验十二:探究单摆运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十三: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十四: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三对每一大类实验的难点进行重点的突破

实验一主要要求学生懂得使用打点计时器, 还有能简单的对打出来的纸带进行处理, 高考一般不会单独考察。而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都要以实验一为基础, 所以实验一是个基本的实验。其中实验四难点应该放在这两个方面: (1) 如何平衡摩擦力, 以及没有平衡摩擦力和平衡摩擦力过度对实验有什么影响; (2) 为什么实验要求m要远小于M。实验四、实验五实验仪器完全一样, 只不过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不一样。

实验二、实验三算比较简单的实验, 重点放在实验过程中那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 如实验二的弹簧原长应如何测量, 为什么?实验三的两次实验中结点的位置有什么要求, 为什么?等等。

电学实验是实验部分的重点, 一般高考占12分。实验七、实验八、实验九要围绕电学实验的核心内容如滑动变阻器的两种接法、内外接法、电路的原理、仪器的选择、误差的分析以及实物的连接分别突破。实验十、实验十一围绕万用表的使用, 重点放在使用的步骤, 环节需要特别注意的, 如欧姆调零和机械调零, 电压、电流、电阻的读数, 特别是电阻刻度线的不均匀问题。

实验十二、实验十三、实验十四在学生弄清楚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比如单摆摆长测量的问题, 双缝干涉中共轴等高的问题。

四在数据处理中寻求突破

五从十四个基本实验的原理中寻求突破

高考的实验, 很多的情况下都不是课本中原本的实验, 而是经过变形了的, 都是以规定的原理、方法、器材为基础编写出来的。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实验要达到的目的, 实验依据的物理规律, 实验原理的理解; (2) 根据实验原理, 需要获得哪些数据, 应做哪些测量, 获得数据应采用的方法, 应选择的实验仪器和装置; (3) 根据仪器和装置的使用规则或实验要求, 应怎样完成实验,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4) 数据处理一般有平均值法和图像法, 图像法处理数据如何画图?图像的物理意义?图像为什么不过原点?为什么采用“化曲为直”?等等; (5) 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实验中用到的物理规律和仪器得出实验结论和进行误差分析。

六加强仪器使用与考查

对于基本仪器的使用和基本物理量的测量, 要不断重现, 不断考查, 如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读数, 学生会不断犯错误, 只有不断地考查, 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要做好实验教学是不容易的事,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男女生的思维差距、学校的条件等, 当然老师的不断研究也很重要, 本人也还在不断地探究中。

摘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的学科,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人连续教了四年的高三毕业班物理, 对高三物理教学有一定的体会和理解, 本人将就物理实验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篇9:改善高三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策略

一、知识经验化加强记忆

高中物理选修3-3和3-5部分考试说明中有大量的需要识记的知识规律,如布朗运动的规律,晶体非晶体的区别,黑体辐射的规律,人类认识原子、原子核的物理学史内容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指出,要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必须让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经验建立实质性的联系。如果在复习重现具体知识内容时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经验,就能促进和提醒学生把难以理解的物理规律和真实已知的具体事件建立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地记住和理解相关的物理规律。

例如,复习黑体辐射规律:随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没有针对这一知识的相关演示实验,所以学生对这部分规律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尤其是对辐射强度极大值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常常记错。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经验来降低学生的记忆难度:夜间行军时,常借助仪器接受红外线来判断敌军的位置,因为温度高于环境温度的人体辐射出强度更大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强度越大);白炽灯通入小电流时,灯丝发微微的红光,而加大电流至额定电流时(灯丝温度升高),白炽灯发出白光(包含各种频率的可见光);高温使钢熔为钢水,发出青蓝色的光(温度越高,辐射强度极大值频率变大,波长变短)。直接识记规律对一些学生有难度,但是一些生活现象是学生感兴趣且记忆深刻的,这样的生活现象的引入和分析,对学生识记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有很大的帮助。

像这样把实际生活经验和物理知识规律结合起来的概念复习,是真正有意义的物理规律复习方法。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规律和生活现象的逻辑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复习过的规律记忆正确而深刻。同时,这种方式的复习教学对学生物理学习逻辑思维能力也进行了一定的训练。

二、问题驱动化促进思考

选修模块中有关物理规律和物理学发展史的内容很多,如果复习平铺直叙只是把规律一条条地整理出来并在黑板上罗列,难免让学生觉得无聊,难以调动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分心走神。而物理规律逻辑性很强,规律的建立和实验内容的确立都是经过了前人缜密的逻辑思考而得出的,教师在上复习课时也要利用这种逻辑性,以问题驱动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具体物理问题的解决去认识规律、找寻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这种以问题带动思考的复习方法与建构主义教学观念吻合,学生把当前复习的内容与已经知道的其他内容相联系,为了解决问题而对这种联系进行认真的思考。这样学生就成为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在复习中的主体作用,课堂的参与度和思维量也提高了。

例如,光电效应实验现象和规律的复习,可以结合光电效应实验,从实验现象、规律以及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角度来提出问题。笔者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提出了以下一系列问题:

问题1.光照在金属上,发生光电效应,而光电子肉眼难以辨别,应如何证明光电效应已经发生?学生容易想到利用灵敏电流计显示电流情况来判断光电效应的发生。

问题2.改用不同的光照,发现当光的频率大于某一值时,灵敏电流计有示数,而当光的频率小于该值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灵敏电流计都没有示数。这样的现象说明光电效应具有怎样的规律?学生容易总结归纳出规律:光电效应能否发生取决于光的频率,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即可发生光电效应。

问题3.如何知道溢出光电子的数量?学生能想到根据灵敏电流计的示数推测电子的多少。

问题4.这样的推测不一定准确,光电子出射方向不定,并不是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另一极,且溢出的光电子能到达对面极板的数量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具体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如果所有的光电子都能到达另一极板,则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就能反映溢出光电子的多少,如何让所有溢出的光电子都能到达另一极板?这样让学生主动思考想出加正向电压,也能理解饱和电流的含义。

问题5.如何可以知道溢出电子的动能大小?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学生能主动忆起反向的遏制电压。通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帮助学生复习规律,避免了枯燥的课堂规律复习,学生的思维被充分调动,这样的问题过后,学生也更容易理解饱和电流的大小与光电子数多少的关系,遏制电压的大小与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关系。

选修模块的复习应避免枯燥的知识回顾,多利用物理情境创设问题让学生感受物理学思维的魅力,帮助学生在复习课的课堂上积极动脑思考,不仅能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复习热情。

三、选题综合化提高效率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已经出现了很多把力学电学和选修模块综合的内容,如光电效应复习结合了电场对带电粒子的运动的影响,碰撞问题中能量是否守恒的问题等。在复习时教师也可以参考教材上对这些部分的处理。比如复习天然放射现象射线的种类时,可以结合课本上的三种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情况,设计新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确定未知射线中可能含有怎样的粒子,如何确定其电性及其荷质比,回顾洛伦兹力和左手定则。这样做不仅能够巩固相关的力学电学知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也对学生理解所复习的选修内容有很大帮助。

在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综合性强的练习题作为巩固重要力学电学原理方法的材料。笔者在高三复习时讲评过2013江苏南京盐城一模的一道题目:如图1所示,一弹簧竖直悬挂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静止,活塞与气缸间无摩擦,缸壁导热性能良好。已知气缸重为G,活塞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强为p0,环境温度为T,活塞与筒底间的距离为d,当温度升高ΔT时,求:(1)活塞与筒底间的距离变化量;(2)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在讲评完本题之后,笔者设计了额外的的思考问题:该过程中弹簧的伸长量变化了多少?如果气缸是放在地面上的,活塞与桶底间的距离变化量是多少?通过以上的思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气缸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问题及气体压强的求解方法,也能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力学中受力分析的方法和分析弹簧弹力应注意的细节。在选修模块的复习或习题讲评中,教师应设计问题或情境巩固常见力学电学的知识。这样做能加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思维强度,对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提高有很大帮助,更能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效率。

上一篇:忽悠小学作文下一篇:中国科学进步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