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订立目标的名言

2024-04-17

脚踏实地订立目标的名言(通用6篇)

篇1:脚踏实地订立目标的名言

1) 只有你找到了生活的目标然后充满信念去追求,你就能够活得很满足。看看你最在乎什么,然后充满勇气的去追逐。

2) 要为之努力,脚踏实地的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步向前走,每天都实现一点,每天都进步一点。

3) 有梦是最美的,人要是有了梦想,就可以朝着这个梦想去实现,这人生的目标才可以努力嘛。

4) 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居为壮举;在它纯洁的目光里,一切美德必将胜利。

5) 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坚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

6) 努力向上吧,星星就躲藏在你的灵魂深处;做一个悠远的梦吧,每个梦想都会超越你的目标。

7) 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为目标,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道理,正视自己的问题,设法解决它,这是成功的捷径。谁能塌下心来把目光凝集在一个个小漏洞、小障碍上,谁就先迈出了一大步。

8) 确立起一种正确的人生哲学,于每个人乃是生死攸关的需要。失去了人生目标的人,是最不幸的人。

9) 你们朝着伟大的目标前进的理想,将是使你们勇敢地走进生活中去的鼓舞力量。

10) 当人们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获得巨大的成功时,他们会鄙视伟大的目标。

11) 计划没有变化快,变化没有电话快,设定目标要留余地,给自己也是给他人。但是一定按照计划执行。

12) 以我一生最好的时光追寻那个目标……书已经写成了。现代人读或后代读都无关紧要,也许要等一百年才有一个读者。

13) 我们命定的目标和道路,不是享乐,也不是受苦;而是行动,在每个明天,都要比今天前进一步。

14) 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

15) 当你作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16) 她们呀有共同的追求,共同的爱好,共同的目标。这简直就是同一首歌嘛!

17) 威胁逼迫对感情有两种影响,或令人们分道扬镳,或令心灵更加紧密,为了同一目标,将彼此牢牢绑紧。

18) 真正的读书使瞌睡者醒来,给未定目标者选择适当的目标。正当的书籍指示人以正道,使其避免误入歧途。

19) 可怜一个人对于幸福太容易上瘾了!等到自私的幸福变成了人生惟一的目标之后,不久人生就变得没有目标。

20) 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

篇2:脚踏实地订立目标的名言

1、将自己的目标常常建立在现实的可能性上,而不是将它建立在自己的憧憬上。尽管去任何的目的地,都必须考虑到现实的出发点,建立任何的目标,都必须考虑到现实的条件。但是,确立目标时,如果过分地强调现实的可能性,而不是强调对未来的憧憬,我们就会发现,建立的目标,十有八九不会是什么太大的目标。没有远大目标牵引的人生,他的潜能不会有太大的发挥空间。正如高尔基所言:“目标越高远,人的进步就越大。”

2、常常根据自己现有的能力来确立目标,而不先确立目标然后才去逐一准备达成该目标所必备的能力。如果我们先确定目标,然后去准备能力的话,我们会发现能力提升的速度显而易见。根据自己能力来订立目标的人,他所订立的目标常常不会是什么太大的目标,并且他的能力似乎总是不见长进。因为没有大目标的牵引,你的能力也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没有太大的提升,当然也就不会达成太大的目标。能力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有计划地去准备出来的。先订立目标,后准备能力。确立一个有挑战性的目标,你的能力一定会在挑战中迅速提升。

3、将没有量化、有实现的想法,当成是目标。其结果就是无法衡量进度,也无法衡量结果。同时也容易造成自己有意无意地压缩梦想,以适应残酷的现实。

4、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确立目标,而不是先确定目标,然后再去找寻能够帮助目标达成的信息。在我们的大脑生理结构中有一个网状系统,是门用来过虑信息的。这个系统中,有两种信息能够自动通过,一种是你认为重要的,一种是你认为是危害的。旦确立,你就无疑给自己的大脑潜意识下了一道指令,与之相关的信息就是重要的信息。然后你的网状系统就会自动地帮助我们过虑一些有用的信息。

篇3:脚踏实地订立目标的名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日益引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如何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政府最为关切的命题之一。最近十余年, 国家财政不断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与支持力度, 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与实施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 国务院在2010年决定自2011起开始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主要草原牧区省 (区) 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以期通过这一探索来实现草原的合理利用与草原生态的良性发展。

近年来, 特别是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全面推行之后, 学术界关于草原生态补偿问题的探讨越来越多, 这其中既有对“生态补偿”制度本身理论层面的分析, 也有对草原生态补偿施行过程中具体问题与实践的讨论。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已经成为研究者的共识, 而如何完善这一政策并使其更好地、切实有效地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 学者们讨论的热点大多集中在五个方面。其一, 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效果、绩效及存在的问题, [1~4]不同地区的实践为这类讨论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其二, 对现有草原生态补偿标准的探讨。补偿标准是否合理有效, 是决定生态补偿能否发挥保护环境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相当一部分讨论围绕着现有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而展开。[5~7]其三, 从生态补偿的接受者农牧民的角度来审视和解读政策的合理性, 对牧民面临的选择、牧民的受偿意愿、个体差异以及牧民的不同需求等进行分析。[8~11]其四, 对生态补偿政策配套举措的讨论, [12~14]较为多见的是对相关立法问题的研究。其五, 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草原生态补偿方式、制度及效果的比较。[15,16]

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但值得关注的是, 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所涉及和影响到的并不仅仅是环境问题。整体而言, 执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地区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这意味着这些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因此, 在一些地区推行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同时, 应当考虑生态保护与反贫困双重目标的兼容与结合, 以科学的方式促进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是构建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 笔者跟随西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组赴西藏各地 (市) 调研, 基于对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实地考察, 我们尝试对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阐释。

二、藏北草原的生态补偿及其效果

位于西藏北部的那曲地区 (以下简称那曲地区) 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 是长江、怒江、澜沧江等中国主要江河的发源地, 那里的生态与环境状况不仅对青藏高原有影响, 对全国的江河、气候、生态与环境也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7]然而,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藏北地区的环境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其中备受关注的是不断加重的草地退化。

那曲地区草原面积6.32亿亩, 其中可利用草场4.69亿亩, 占全国草原面积的11%。根据2004年那曲地区草地退化现状遥感监测和评价结果, 那曲地区未退化草地占草地总面积的49.1%, 轻度退化草地占27.9%, 中度退化草地占13.2%, 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8.0%和1.7%, 整体草地退化指数为1.86, 已经接近中度退化等级。[18]最近十年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 2004年~2014年, 国家累计安排那曲地区安多、那曲、聂荣、班戈、巴青、索县、申扎、尼玛、双湖、嘉黎、比如共计11个县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2925万亩, 项目总投资达88600.6万元 (不含饲草料粮补助) 。 (1) 2011年以来推行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涉及11县93个纯牧业乡 (镇) 、944个纯牧业村以及21个半农半牧乡 (镇) 246个行政村 (居委会) 。在2011~2013年的三年中, 那曲地区共落实补奖资金147716.2万元, 全地区人均达到3517.05元。 (2)

但是应当看到, 藏北草原的治理与保护仍任重而道远, 草地退化的现象在有些地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遏制。如那曲地区的纯牧业县安多县, 全县有天然草地1.2亿亩, 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8290万亩, 而极重度和重度退化草地面积分别占草地总面积的2.6%和14.3%, 中度退化草地占20.5%, 轻度退化草地占26.7%, 未退化草地仅占35.9%, 在县内长江源头地区———格拉丹东雪山周围及青藏铁路和铁路沿线等区域的草地退化尤为严重。土地沙化、优质牧草产量下降、虫害鼠害、生活垃圾污染、植被覆盖面积减少等等依然是藏北草原不容回避和忽视的问题。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全面施行带来了以下三方面的结果。

首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 藏北草原的载畜量大幅度下降, 如牧业大县班戈县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以前, 县内养殖牲畜147万绵羊单位, 2013年底下降至119万绵羊单位, 一个县减畜近30万绵羊单位。从那曲整个地区的情况来看, 三年共减畜90.59万只绵羊单位, 从实施之初的1275.89万只绵羊单位减少到了2013年底的1185万只绵羊单位。 (3) 区、地两级政府对各个县的草畜平衡情况进行了严格的考核。

其次, 在禁牧、减畜等一系列措施的大力推动下, 部分草场的植被覆盖度和产草量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一些禁牧区的植被有所恢复。以申扎县为例, 经测定, 县内禁牧区草原植被平均覆盖度提高了15~25个百分点, 平均高度提高了3~8厘米, 草地盖覆率平均由原来的40%提高到了60%以上, 这使草场超负荷运转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再次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推行增加了牧民的现金收入。如那曲地区班戈县, 2011年开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2012年全年兑现2011年度补奖资金5214.25万元, 人均增收1397元;2013年全年兑现2012年度补奖资金6339.42万元, 人均增加收入1698.3元。2014年兑现2013年度禁牧补助资金2694万元, 奖励资金为4088.85万元, 再加上生产资料综合补贴资金、监督补助奖励资金、畜牧良种补贴、牧草良种补贴资金等等, 限高后各种奖补资金合计发放为8167.55万元, 人均增收2165.3元, 户均增收8160.2元。在一些村组中, 草补资金成为一部分牧民现金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三、生态补偿的困境与长效机制

1. 减畜压力与牧民增收

和其它牧区一样, 在藏北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过人为干预、减少牲畜数量来恢复草原生态。而这一政策的推行过程中, 关于草畜平衡载畜量目标的核定及实现成为各地区亟待解决的一个普遍而突出的问题。前文述及, 载畜量的大幅度下降是2011年以来藏北草原施行生态补偿制度的一项重要成果, 但这一目标的达到和继续推进并不容易。直到现在, 那曲地区西部的各牧业县中, 几乎无一例外地仍面临着较大的减畜压力。牧民以及基层干部反映最为强烈的是目前的草畜平衡点设定过低, 导致牲畜出栏率高, 存栏总量明显减少。

以那曲地区各牧业大县为例, 申扎县如果按照目前确定的草畜平衡点来减畜, 在完全达标后, 申扎县牧户人均只能养44只以下绵羊单位的牲畜。班戈县如果将人均绵羊单位30个以下的牧户定为贫困户的话, 那么在按照目前的标准减少牲畜后, 班戈县将有30%的牧民成为贫困户。尼玛县有草场1.8亿亩, 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1亿亩, 目前设定的载畜量为54亩草地养1个绵羊单位牲畜, 按照此标准有的牧户只能养不到10只羊。

从那曲地区的整体情况来看, 1958年至今, 这里的牲畜存栏量总体上有明显的上升, 但其人均占有量却呈下降趋势, 在新世纪以来的头十年中, 人均占有量仅为31.43~43.35个绵羊单位。 (4) 在此基础上再要求牧民大量减少牲畜, 政策推行中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减畜的压力在其它牧区也同样存在, 如调研走访的山南地区措美县哲古镇有310万亩草场, 目前有7万头牲畜, 按照政府核定的21亩草场1个绵羊单位的标准, 这里的牲畜要减少到3万头 (5) 左右才能达标。

为什么减畜压力在纯牧业县或牧区如此普遍, 我们或许可以从当地的经济结构以及牧民两个方面去认识。

首先, 从经济结构上看, 在那曲西部的部分地区, 传统牧业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各县之间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状况并不均衡, 那曲地区经济发展较好的县三次产业比重大致为1∶3∶6, 但一些牧业县则不同。如尼玛县三次产业比重为21∶23∶56, 传统牧业仍占主导地位, 全县无任何生产企业, 无任何工业生产基础, 第二产业产值主要依靠国家农牧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投资拉动, 工业产值几乎为零;班戈县2013年三次产业比重为1∶1.14∶1.9, 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为11973.75万元、13631.64万元、22773.6万元;安多县2013年全县GDP实现5.26亿元, 其中牧业生产总值1.15亿元。不论是其拥有的自然资源, 还是其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都决定了畜牧业的发展对于这些地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改变。而牲畜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影响的不止是牧民的生产生活, 还直接关系到当地畜牧业生产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其次, 从牧民的角度来看, 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畜产品商品转化率偏低、牧区信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牧民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牧区畜牧业的生产经营仍然是粗放式的, 基本上还处于靠天放养的状态, 畜产品走向市场面临着重重困难, 这意味着纯牧业地区广大牧民的增收渠道相当狭窄。减畜的阻力不止因为牧民的惜杀惜售, 还因为牲畜是其多年积蓄下来的最主要的财产和收入来源。在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推行过程中, 有的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一些牧民因短期内大量减畜和舍饲圈养成本大幅度上升而遭受经济损失, 甚至由于禁牧造成部分牧民的失业和生活无着, 由此又带来禁牧区域的偷牧现象屡禁不止等等, 这些都是在草原生态保护中应该尽力避免的问题。

对于牧区而言, 实现草、畜、人的和谐共处以及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是其生态建设最核心的内容。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对于草原生态补偿方式能否持久以及未来将以何种方式继续, 牧民并没有长远稳定的预期, 这在无形之中增大了减畜的压力。当补偿或补贴中断或减少时, 很有可能出现反弹, 从而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的成本。因此, 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和牧民收入的增加以及生活的改善结合起来, 要让牧民在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推行的同时, 提升原有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而不是因为这一机制的施行走向贫困。这样对草原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才可能更加长久有效, 并获得牧民的理解和支持。

2. 补偿标准的合理制定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标准的制定不仅关系到牧区百姓的切身利益, 还直接关系到草原生态保护的最终效果, 因此需要更全面的考量和斟酌。藏北各牧业县普遍存在的巨大的减畜压力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补偿标准的偏低, 这并不利于调动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的积极性。藏北地区执行的补贴标准一般为禁牧每亩6元, 草畜平衡面积每亩1.5元, 人工种草补贴每亩10元。由于资金有限和其它考虑, 在政策最初推行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限高的要求, 比如依据《西藏自治区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规定, “在体现政策增收作用的同时, 避免贫富差距拉大, 对牧户补助奖励金额实行限高, 单个牧户家庭享受禁牧补助和以草定畜奖励的资金总额年人均不能高于4500元。”尽管在后来的执行过程中西藏自治区对限高的标准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但这些标准如何制订才合适仍值得研究, 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牧民的减畜积极性。

什么样的补偿条件是牧民愿意接受的,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是牧民的收入和生活不会因此而受损。藏北牧区草原生态的治理与维护, 既有与其它草原地区相同的问题, 也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其中突出的一个是关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按照国家的规划, 藏北高原和藏西山地生态安全屏障区的主要治理措施之一是“通过天然草地保护, 使该区特有高寒野生动植物得到保护”。 (6) 但随着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的加大, 野生动物繁殖速度明显增加, 大量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的现象并不少见。有些草场禁牧效果并不明显, 原因在于可以确保家畜不去禁牧草场, 但无法做到完全限制野生动物的活动。那曲地区的尼玛县地处羌塘国家级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在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后, 境内的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增加。据不完全统计, 尼玛县境内有藏羚羊10万只, 野牦牛3万头, 藏野驴8万匹, 藏原羚3万只, 盘羊5000只, 岩羊3万只, 棕熊2000只。按尼玛县54.14亩草场饲养1只绵羊单位计算, 其全县载畜量为157.66万绵羊单位, 2013年底该县牲畜存栏数为119.7万绵羊单位, 而境内野生动物已经约为60万绵羊单位。 (7)

野生动物肇事, 牧民可以得到政府的部分补偿, 但补偿的标准远低于受损牲畜原本可能卖出的市场价格。按照《西藏陆生野生动物造成公民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补偿办法》, 由于野生动物肇事造成的损失, 2岁以上牦牛补偿标准为1500元, 2岁以下为150元;绵羊2岁以上250元, 2岁以下50元;白绒山羊2岁以上为350元, 2岁以下120元。同时, 野生动物与家养牲畜争夺草场令牧民十分排斥, 随着草地的承包到户, 牧民的这种心理更加强烈。如果不建立相应的野生动物保护的奖励补偿机制, 百姓缺乏保护野生动物的动力。

由于藏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与气候条件, 畜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 在这样的条件下, 为了更好地实现草原生态保护的目标, 应适当提高现有的补助标准。标准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藏北地区的生态现状与需求、草原的承载能力、国家的经济增速、物价指数变动, 特别是牧民由于禁牧、减畜、保护野生动物而可能遭受的损失等各方面的因素, 而不单纯是政府财政转移支付的能力和规模。目前执行的草原生态补偿标准是相对平均的,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平均和尽可能地扩大覆盖范围意味着单位区域内得到的补偿额度很少, 因此, 这些补偿未必能够做到因地制宜、发挥预期的作用。这些标准的确定还需要权威的科研、技术部门的介入, 只有制订更加科学的、细化的草补标准, 才能确保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原能够获得不同力度的保护。草原生态保护目标的实现需要广大牧民的配合与支持, 一个合理的、牧民愿意接受的补偿标准的制定至关重要。

3. 生态保护进程中的传统牧业经营

在禁牧、减畜的过程中提高牧民的收入, 改变很多牧民的贫困现状, 是构建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生计的改善才能调动牧民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然而, 和农民相比, 牧民的增收渠道相对单一。增加其收入的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是推动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在藏北地区, 传统畜牧业改造和提升的空间非常大, 造成当地畜牧业产业化程度偏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牧民的组织化程度过低,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化的经营和生产。截至2011年年底, 那曲地区已通过自治区验收的承包到户草场面积4.68亿亩, 占其可利用草场面积的99.79%。 (8) 承包或许可以部分地提高牧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却使牧民的生产经营更加分散。由于畜牧业经营自身的一些特点, 使得小规模经营有时并不经济。举例而言, 集体统一组织牲畜的放牧可能比每一个牧户都出一个人去放牧成本要节约得多。

分散的、小规模的经营使这里的畜牧业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产业相去甚远, 正如当地干部所总结的那样, 畜产品突出的问题是“三多、三少”, 即大路产品多、低档产品多、原料型产品多, 优质产品少、高档产品少、深加工产品少。而由于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差带来的高昂的运输成本, 使那里优质的畜产品在价格上更加缺乏竞争力。这种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使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十分缓慢。同时, 过于分散的经营方式也并不利于草原的整体规划和保护。

通过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是改变这一局面的一个可能途径。在调研走访的地区中, 也有一些经营十分出色的合作组织。如申扎县的下过乡那宗三村, 该村于2002年创办牧民专业合作组织, 开始规模化经营, 成立时有37户入股, 现在已经实现全村47户牧民全部入股。那宗三村的合作组织有些类似于以前的村集体, 它所承担的不只是经济职能, 还会力所能及地为集体成员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比如在创办特色产品加工厂等集体经济实体, 为成员引进先进养殖技术的同时, 还会用合作经营赚取的利润为村里改善教育、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 而与以前的集体经济不同的是牧民有选择参加与否的权利。

一些牧业大县都不乏推动牧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努力和尝试, 他们通过量化入股、联户经营、生产互助、整合草场、适度集中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推动牧民之间的联合。但和参与到合作组织中的牧民相比, 绝大部分牧民仍处于分散的、粗放的、小规模的家庭生产经营模式中。申扎县辖64个行政村, 正式注册的合作组织有11个;安多县辖74个村 (居) , 有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1个;班戈县辖86个村 (居) , 已注册的专业合作组织有11家;尼玛县辖77个村 (居) , 现有各类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4个。在这几个纯牧业大县中, 除了尼玛县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数量稍微多一些之外, 其它各县仍相对较少。

而牧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中又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一是是牧民专业合作社普遍规模较小, 实力较弱, 社员数量在50户以下、出资额在50万元以下的占多数。二是生产技术落后, 产品单一且附加值低, 并没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产品主要集中在酸奶的加工销售。三是基础设施———包括水利建设、牲畜改良、饲料供给、牲畜棚圈、交通和能源等方面投入的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合作组织的发展, 大部分地区交通不便, 市场信息闭塞。四是缺少能人和龙头企业的带动, 合作组织应对市场的能力亟待加强。所有这些都决定了藏北草原地区在传统畜牧业经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牧民的增收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而这两者都是我们在推进草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的因素。

四、结束语

从长远来看,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全面推行对于改善藏北牧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容低估的重要意义。但应当看到, 草原生态的维护与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 单纯地依靠大范围、低标准的禁牧、草畜平衡等补贴还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草原监管、农牧科技、加强防减灾体系建设等方方面面的投入和努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人为或自然原因造成的草场退化。更为重要的是, 需要在实施禁牧、以草定畜等政策的同时积极推动传统牧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和牧民的增收, 不能让牧民因为禁牧、轮牧、保护野生动物等有利于草原生态恢复的政策而遭受经济损失, 相反, 必须让他们在推行这些政策的过程中同步实现收入的增加和生计的改善。而兼顾生态保护与反贫困的双重目标, 是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长期实施的必要保障。

摘要:西藏草原生态补偿制度涉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本文根据“西藏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组”赴西藏各地 (市) 实地调研所获得的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执行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尝试对藏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和机制进行综合考察。本文认为, 在一些地区推行草原生态补偿制度的同时, 应当考虑生态保护与反贫困双重目标的兼容与结合, 以科学方式促进这些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现状, 构建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

篇4:论网络专车合同的订立

一、网络专车合同订立的不同模式

以滴滴专车为例,出行人在滴滴专车平台上发出“订单”———明确说明出行人的出行需要等相关信息,司机在线上选择“接单”,网络专车软件平台方会将“接单”的司机与发出“订单”的出行人进行信息连接包括双方个人信息、所在位置、移动途径等,由“接单”的司机和出行人进行联系,最终出行人乘坐连接的网络专车完成出行。运行过程可以按照以下时间节点进行划分:出行人下单、司机接单、出行人上车、出行人下车以及出行人付款。风险行为分散于不同的阶段。合同订立的不同决定着不同风险行为的定性、权利义务关系以及救济方式。由于出行人发出订单司机接单前、出行人下车乘客付款后明显不可能构成合同订立,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司机接单时、出行人上车时两种情况下的合同状况和风险行为性质,即“司机接单说”和“出行人上车说”。

二、“司机接单说”合同订立的法律效力

(一)“司机接单说”合同订立状况分析

在这种模式下,出行人在网络专车软件平台上发布的出行订单是为要约。要约是指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1]构成要约须符合以下条件:

1. 要约必须是向特定人所为的意思表示。

所谓特定人是指能为外界所客观确定的人。只有要约人是特定的人,受要约人才能应之承诺。出行人根据自己的出行需要在软件平台上发出特定内容的要约,并因此得到相应的司机承诺,出行人必为特定的人。

2. 必须是向相对人发出。

相对人一般为特定的人,但在特殊的情况下,对不特定的人作出而又无碍要约所达目的时,相对人亦可为不特定人。将出行人在专车软件平台上发布的要约理解为向普遍意义上特点人发出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出行人的要约实质上是在向合理范围内(包括距离远近、接单意愿等因素)的司机发出,由第三方软件平台发挥信息筛选和连接作用,最后出行人和特定的受要约人进行合同缔结。因此可以发现,虽然出行人发出的要约并非向明确特定的人发出,但是是向有一定明确的特定范围内的人发出。并且这种对相对不特定人作出并没有妨碍最后想要达成运输合同的要约目的。依托于互联网的专车软件平台上出行人发出的这种合同要约,也可以理解为是向相对人发出。

3. 必须具有缔结合同的目的。

要约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缔结合同,而这种合同缔结目的必须在要约中明确表达出来,受要约人才能够对之进行承诺。出行人在网络专车软件平台上发出的要约旨在订立一个满足自身出行需要的运输合同,要约内容往往明确说明了出行人具体的出行要求以及有关合同履行的相关信息如价格、时间等。合同缔结目的十分明确。

将出行人在网络专车软件上发出的订单视为要约,将司机的实质接单行为则视为承诺。在这种模式下需要区分一个概念,实质接单与形式接单。在实践中,出行人发出订单,结合司机的接单情况软件平台方通过功能筛选后选定合适的司机,此时会表现为特定的出行人软件界面上会出现特定的司机接单信息,形式上表现为特定的受要约人做出了承诺,是为形式接单。而实质接单则类似于以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之后的确认书,如实践中往往司机接单后会电话连线出行人就具体信息进行沟通。区分形式接单和实质接单的意义网络专车合同订立依靠于第三方软件平台以数据电文为形式,合同双方本身并没有足够的了解,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后不可避免的要求更加深入的沟通以达成双方合意。实践中经常出现系统匹配但是沟通后发现双方无法就合同订立达成合意因此取消合同订立的现象。因此无论从实践客观状况还是合同订立要求,都应当区分形式接单和实质接单。在司机和出行人通过电话等方式在专车软件平台信息基础上进行合同订立的真实意思沟通后,可以认为,此时司机接单、并且向出行人靠近视为司机对要约作出承诺的意思表示,根据《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在这种情况下,实质上是将网络专车运输合同视为一种诺成性合同。诺成性合同以双方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条件,而实践性合同除双方的意思表示一致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在传统民法中,运输合同属于实践合同,随着现代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若还坚持当事人达成合意之外还以物的交付为成立条件,不利于保障营业者的利益以及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需要。因此我国合同法普遍将运输合同规定为一种诺成性合同。[2]尤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倘若要求交付标的物即将乘客运输到指定地点方使合同的订立,则使司机即营业方权利义务太陷于被动,难以得到保障,不利于维护现代经济秩序的同时也违反了民法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

司机实质接单后,合同订立生效。承运人承担着在运输期间把出行人送到目的地和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的义务,出行人的上车和司机的运送行为都属于合同的履行。最后出行人到达目的地给付车款,合同履行完毕。

(二)“司机接单说”的风险行为性质分析

出行人发出要约,司机实质接单作出承诺,双方达成合意,订立运输合同。因此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风险行为如在司机接单后由于司机的过错司机迟到、爽约或者是出行人迟到爽约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司机绕路等行为,都构成违约。在客运合同中,承运人有告知义务以及按照约定的时间运输乘客的义务。出行人在发出要约时也明确表达了合同的内容包括按时履行、将出行人安全送到指定目的地的义务。《合同法》第107条规定合同违约是指“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而《合同法》第60条第二款中规定合同义务不限于主给付义务及从给付义务,还包括根据诚信原则、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发生的通知协助保密等附随义务,违反附随义务的,同样属于违约,可以产生违约责任。具体违约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 不能履行也就是给付不能。

客运合同是一种双务合同,合同双方互为对待给付。实践中履行不能多发于司机一方,而乘客一方较少。如司机因车辆故障造成无法完成订立的客运合同内容。不能履行包括全部不能履行和部分不能履行。实践中也存在司机将出行人为送至指定目的地而中途放弃的事件。

2. 迟延履行。

双务合同中出行人所发出的运输要约和司机的承诺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间属性即为债务履行期限明确。而实践中迟延履行是在网络专车客运合同中十分高发的一种违约行为,司机与出行人都是迟延履行的行为主体。实践中经常表现为出行人与司机双方合意一致订立合同后,司机承诺在一定的履行期限内赶到却迟迟不来或者是司机在约定的履行期限内赶到指定地点出行人却迟迟不出现。

3. 不完全履行。

不完全履行的违约行为在网络专车运行尤其是客运过程中十分高发。司机本可以选择较近的运输路线却选择较远的运输路线造成乘客不必要的金钱损失,属于一种履行方式不完全的违约行为。司机未能将乘客送至指定目的地相反将其置于荒郊野岭等地使乘客权益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属于加害给付。乘客进行车款给付后可以要求对方承担提供发票或者是保障安全等附随义务而司机拒绝的,属于违反附随义务的不完全履行。

4. 拒绝履行。

生活中出行人在软件平台上订立了运输合同后,发现路边的空车于是乘坐空车而爽约的现象以及专车司机在订立合同后遇到更加符合其需要的出行要约时便拒绝履行订立合同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5. 债权人迟延。

债权人迟延的违约行为在实践中发生较少。但当出行人到达指定地点后向专车司机电子给付车款后,专车司机迟迟不受领,因此也产生了债权人迟延的违约责任。

(三)“司机接单说”的违约责任承担

网络专车的违约责任承担并不简单是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网络专车依托于互联网第三方软件平台,具有同大多数互联网产品一样的特殊性即合同双方本身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沟通,合同的订立是依仗着第三方软件平台发挥着信息连接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就导致网络专车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不同于传统。为了实现违约责任的财产性、补偿性、惩罚性,网络专车的违约责任承担需着重从第三方软件平台入手。无论是乘客还是出租车司机,在下载打车软件过程中,软件开发商会在手机安装界面提醒用户打车爽约后要承担的责任,只有同意该说明才可下载使用软件[3]比如嘀嘀打车在用户的手机客户端中的违规处罚一栏专门就司机和乘客爽约时的处罚措施,即司机或乘客在实时订单抢单后,未与对方协商一致单方面取消订单行为,属于订单爽约!司机或乘客有爽约行为发生时,滴滴将通过查询司机或乘客近十次订单中单方面爽约行为情况,并根据累计爽约次数进行相应处罚,其中,累计爽约一次的,给予提醒;爽约二次的,禁用一天;爽约三次的,禁用三天;爽约四次的,禁用30天;爽约五次的,永久禁用。[4]除了在第三方平台设置的违约责任外,被违约人也可以就违约行为向法院提起违约责任之诉,通过诉讼的方式保障权益。

三、“出行人上车说”合同订立的法律效力

(一)“出行人上车说”合同订立状况分析

在这种模式下,出行人在网络专车软件平台上发布的订单应理解为一种要约邀请。出行人在软件平台上发布自己的出行需要并不是直接想要订立合同,而是希望相应的专车司机接单向自己发出运输合同订立的要约。出行人发出要约邀请后,经过第三方软件平台信息筛选和联接,特定的专车司机的接单行为是一种向相对的出行人发出的旨在订立运输合同的要约。双方通过界面信息显示、电话沟通等方式初步达成了合意,进入合同的缔结阶段。出行人上车运输合同订立生效。承运人承担着在运输期间把出行人送到目的地和安全运输到约定地点的义务,出行人的上车和司机的运送行为都属于合同的履行。最后出行人到达目的地给付车款,合同履行完毕。

(二)“出行人上车说”的风险行为性质分析

因为当出行人上车时合同订立,在出行人上车到出行人到达目的地都属于合同的履行过程,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行为同前述模式同属于违约行为,产生违约责任,因此在此不再赘述。两者合同订立时间模式差异最大影响在于从专车司机实质接单后到出行人上车前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风险行为如何定性。

在以出行人上车作为合同订立的标准的模式下,从专车司机接单双方合意沟通到出行人上车之间属于合同订立过程。合同关系作为当事人之间一种特殊结合关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合同订立过程中随着当事人双方的信用关系的加强,先合同义务逐渐产生。先合同义务是指在要约生效后合同生效前的缔约过程中,缔约双方基于诚信原则而负有的告知、协力、保护、保密等合同附随义务,先合同义务具有法律确定性、强制遵守性。出行人和接单的专车司机经过充分的合意沟通后双方的信用关系加强,进入到合同缔结阶段,在出行人上车前合同双方都负有先合同义务。如违反先合同义务,将产生缔约过失责任。

缔约过失责任实质上是为了保证诚实信用原则。缔约过失责任有四要件,一是缔约一方当事人有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二是该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给对方造成了信赖利益的损失,三是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一方缔约人在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四是缔约人一方当事人违反法定附随义务或先合同义务的行为与对方所受到的损失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从专车司机实质接单后到出行人上车期间发生的风险行为若要追究缔约过失责任,必须符合以上四个要件。以司机故意爽约为例,运输合同一方主体专车司机因为搭载路边招手的出行人违反了与软件平台上出行人的先合同义务,给仍在等待专车司机的出行人造成了信赖利益损失,而专车司机主观上存在过错。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平台上的出行人便可以要求专车司机承担缔约过失责任。

(三)“出行人上车说”的缔约过失责任承担

运输过程中违约责任的承担如前所述。而缔约过失责任承担与违约责任存在诸多不同。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信赖利益,而违约责任保护的是合同顺利履行后的可期待利益。虽然信赖利益损失往往表现为轻于可期待利益,但缔约过失责任同样是受到法律强制力约束的,可以起到一定的弥补损失、维护正常民事秩序以及公平正义原则的需要。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包括固有利益赔偿和信赖利益赔偿。其中信赖利益赔偿还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包括如缔约费用、准备履行和实际履行所支付的费用等,间接损失包括因信赖合同有效成立而放弃的获利机会损失亦即丧失与第三人签订合同机会所蒙受的损失、利润损失、因身体受到伤害而减少的误工损失等。因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接单的司机和出行人合意沟通后,司机或出行人出于个人原因迟到,符合缔约过失责任构成要件的,除缔约过失一方当事人的合同另一方可以主张缔约过失责任,要求缔约过失赔偿,赔偿因迟到爽约带来的固有利益和信赖利益损失。

四、网络专车合同订立的模式选择

通过对以上两种模式下合同效力、风险行为性质、救济方式的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对两种模式利弊认识,本文更支持“司机接单说”合同订立模式。理由如下:

(一)司机实质接单后合同订立更符合数据电文的合同订立方式

我国《合同法》规定了以数据电文方式订立合同,要约生效的时间以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指定的特定接收系统的时间,或在未指定特定接收系统时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为到达时间,即要约生效。承诺生效的时间也是如此。[5]其要约和承诺均以数据电文的方式发出通过专车软件订立的客运合同,乘客和司机均采用电子数据方式交换信息订立合同,乘客将所在位置“目的地”用车时间等信息通过语音留言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发送到专车软件信息平台上,此时要约就已经生效,所有打开软件的专车司机可以通过专车软件的信息平台获悉该要约;专车司机若打算接单,按下接单确认键时会将自己姓氏“车号”联系电话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发送到乘客手机上,上述信息到达乘客手机客户端时承诺即生效。[6]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互联网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合同法的这项规定本身便体现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需要。坚持接单时合同订立的学说体现了合同法的立法精神。

(二)司机接单时合同订立使受损权益更能够得到保障,更利于维持民事秩序

违约责任与缔约过失责任的一大区别就是违约责任保护的是合同履行的可期待利益,而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订立合同中一方的信赖利益。通常可期待利益大于信赖利益。违约责任的承担相对于低约过失责任更能够弥补受损利益。当前网络专车市场,发生在司机接单后到出行人上车期间的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十分高发如爽约迟到等。正如前文所述,这由互联网自身技术特点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因此加强风险行为的责任承担其实也是为了弥补互联网平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滴滴专车目前针对迟到爽约有一定的罚款。但罚款数额较少大多是象征性意义,而且罚款的定位是惩罚性责任承担而不是补偿性责任承担。接单后的专车司机赶向出行人所在地的过程中产生了油费等费用以及可预期的时间利益,这项损失单靠滴滴专车平台的象征性罚款根本无法得到补偿。补偿性方式的缺少也造成风险行为人越加有恃无恐,不利于市场秩序的发展。通过明确责任性质加强责任承担,违约责任相对于缔约过失责任更能够充分发挥补偿性和惩罚性。

摘要:网络专车的运输合同订立节点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网络专车运输合同订立的不同时间决定着网络专车运行中风险行为性质及责任承担。本文总结多种网络专车合同订立模式,选择其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分析不同的合同订立模式下的合同性质变化以及责任承担性质,探究更为合理的网络专车合同订立。

关键词:网络专车,合同订立,违约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法律风险

参考文献

[1]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43.

[2]崔建远.合同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32.

[3]刘俊海.职工参与公司机关制度的比较研究[A].王保树.商事法论集(第3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99.

[4]汪曼.打车软件爽约问题的法律规制[J].法制博览,2015(7).

[5]王艳梅.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10.

篇5:合同订立涉税分析

1合同的主体锁定了纳税义务人

订合同的当事人, 涉及到各税缴纳的问题, 一旦双方签订合同, 纳税义务人就基本确定。比如, 房屋买卖合同中, 买方是契税的纳税义务人, 卖方是营业税、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义务人, 并且双方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只要合同主体确定, 纳税义务人就确定, 在合同主体方面筹划主要是改变合同当事人的身份。例如, 代销业务中一方是一般纳税人, 另一方是小规模纳税人的情形, 可以采用将小规模纳税人升格为一般纳税人的筹划方法。又如, 某些股东为“避开”财税[2003]158号的规定, 将本应是自己向公司的借款改为自己的配偶向公司借款。

2合同的标的确定了涉税税种

标的物是每个合同必备的条款, 正是标的物的种类, 确定了合同涉及的税种。比如, 购车合同的标的物是汽车, 涉及到消费税、增值税、车辆购置税和车船税。对于标的物的筹划, 主要利用相关优惠政策。例如, 购买符合规定的环保、节能等专用设备, 可获得所得税方面的优惠。再如, 购买符合财税字[2000]26号规定的汽车, 可以减少消费税的负担。

3合同数量、质量及价款或报酬, 明确了计税依据

数量、质量及价款或报酬是签订合同中重要条款, 数量、质量影响了价款及报酬。而价款或报酬往往是各税种计税依据的主要部分, 无论是增值税、消费税的销售额, 还是营业税的营业额, 以及所得税的收入总额, 都包括交易价款在内。价款或报酬方面的筹划一是精心确定合同交易价格来降低税负, 例如, 委托加工合同中要约定清楚材料价与加工费, 如果只签订一个总价, 印花税计税依据会变化。二是注意避免非价款类的费用计入价款或报酬, 如商品销售时, 若把代垫运杂费一并核算到价款中, 虽在财务会计上并不形成收入, 但确定增值税或消费税的计税依据时, 代垫运费作为价外费用而征税。

4合同约定的付款结算或交货方式决定了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付款结算或交货方式是合同签订的重要内容, 该条款不仅影响合同本身的效力, 还会影响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不同的收款方式有不同的纳税义务时间规定, 如预收货款方式, 增值税和消费税都规定为发货的当天, 但建筑业则是收到货款的当天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这方面的筹划主要是改变方式以税负。如将直接销售方式改为委托代销方式, 则可以推迟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5合同履行地影响了纳税地点

合同履行地不仅是合同纠纷的诉讼地, 也涉及到了纳税的地点。如, 建筑业在劳务发生地、资源税在开采地纳税。合同地点方面的筹划主要是选择优惠地区。

6合同反映的经济实质变更了涉税税种

在税收上, 同样强调“实质重于形式”, 从法律上看是同一类型的合同, 但其反映的经济实质不同, 涉及的税种和税负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如, 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收取固定收益, 从形式上是投资, 实质上是租赁, 并不符合财税[2002]191号文件的规定, 因此需要征收营业税;同样, 在房产税的征税上是从租计征。这就要求纳税人准确理解合同的经济实质, 正确判断涉税税种和计算缴纳税款。例如, 同样是工程承包公司与建设单位的合同, 是工程承包还是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 按照国税函[1995]156号的规定, 适用不同的税目税率。

总之, 合同的内容对企业税负产生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企业熟悉税收相关法规政策, 通过加强合同的税务审核, 重视合同内容对水的影响和利用税务专家的工作等加强合同的各方面管理, 寻求利用合同降低企业税负的途径。

摘要:企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 往往只注重合同内容的法律风险, 而忽视合同内容带来的企业税负的影响, 从合同的内容如何影响税负及如何筹划做了分析, 以期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合同,税

参考文献

[1]梁文涛.经济合同签订的相关纳税筹划[J].财会月刊, 2011, (11) .

篇6:脚踏实地订立目标的名言

一、加工承揽合同的特征

承揽合同是承揽方按照定作方提出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 定作方接受承揽方完成的工作成果, 并付给约定报酬的合同。其特征如下:

第一, 承揽合同是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目的, 即定作方所需要的不是承揽方的单纯劳务, 而是其物化的劳务成果。

第二, 承揽合同的标的 (定作物) 具有特定性, 是承揽方按照定作方的特定要求, 通过自己与众不同的劳动后而完成的, 故明确质量和技术要求、确定验收标准是需要双方充分沟通的重点条款;

第三, 承揽合同又是诺成、双务、有偿合同。

第四, 承揽方在履行合同过程中, 应当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以及完成的工作成果, 因保管不善造成定作物损坏、灭失的, 应由承揽方独立承担责任;在定作过程中加工人员出现伤亡, 或非提供材料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 由承揽方承担责任, 定作方原则上不承担责任。

二、企业签订加工承揽合同时的主要风险防范措施

(一) 订立合同前对双方能力要有充

分了解

这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双方的名称、注册地址、法人代表的姓名、联系方法要确认。对定作方订立合同的法人资格、代理权限、经营范围、企业信誉、财务状况、任务来源、技术要求合理性等要有基本的了解;对承揽方能否完成委托加工项目, 其生产能力、设备条件、技术力量、工艺水平以及其曾经完成过何类水平的项目, 都要了解清楚。即使其技术、设备、经历等符合要求, 也应尽量了解清楚, 其已经承揽过多少业务。

在承揽合同欺诈中, 通常定作方都会虚构或夸大加工任务, 使承揽人盲目相信该任务能产生多大经济效益, 从而放松警惕, 对定作方的苛刻要求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局面, 从而为产生合同纠纷甚至陷阱埋下伏笔。

企业在实际工作中, 要防止以下合同欺诈行为:一是订立合同的主体没有订立合同的资格或根本没有履约能力;二是委托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 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承揽合同。在承揽合同的签订中, 经常有委托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签订合同的情况, 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 委托代理人所签订合同的权利义务应由被代理人授权。但委托代理人超越代理权或代理权期限已过时效的、届满后所订立的合同, 未经被代理人追认, 由行为人承担, 这有可能给另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失。所以, 对于对方业务员或经营管理人员代表其单位订立的合同, 应注意了解对方法定代表人委托授权情况, 包括授权范围、授权期限、授权书的真实性等等。

(二) 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是衡量合同履行的标尺, 必须明确详尽

加工承揽的标较为广泛, 既有加工定作物的, 也有完成一定劳动项目的, 所以, 在合同中要明确委托加工、定制、维修修理的具体内容及相关要求。

第一, 标的物应具体合法。如标的物不能模糊, 应具体准确, 写全称;加工物应是合法物 (不能是造支枪、合成制造毒品等) ;如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应办理相关手续 (如危化品经营、强制标准许可等) ;标的物不能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 。

第二, 加工承揽合同的定作物或完成工作项目的质量技术要求应清楚、准确。标的物或项目执行某一标准的, 合同中应写明执行的标准名称、代号、编号。属于非标准的定作物, 必须有明确的技术要求或图纸资料。没有统一标准而有样品的, 双方当事人应共同封存样品, 妥善保管, 作为验收的标准。当事人不得签订无质量标准和技术标准的承揽合同。

第三, 承揽方应当依据合同规定, 按定作方要求的技术条件完成工作, 未经定作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承揽方在依照合同要求进行工作期间, 发现定作方提供的图纸或技术要求不合理, 应当及时通知定作方, 定作方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回复, 提出修改意见, 承揽方在规定的时间内未得到答复, 有权停止工作, 并通知定作方, 因此造成的损失由定作方赔偿。为确保质量, 定作方有权在工作期间随时检查或委托双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查产品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要防范不平等技术要求带来的风险, 如定作方提出的定做要求在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或实现的成本明显高于承揽方所能达到的效益, 这样可能给承揽方带来的亏损风险等。

(三) 原材料的提供及规格、数量、质量等要求应具体

1、承揽方使用自己的原材料进行加

工承揽生产或完成工作, 承揽方必须按照合同要求选用原材料, 对产品和工作成果的质量负责, 并接受定作方的检查。若隐瞒原材料的质量缺陷或使用不符合合同要求的原材料, 因而影响定作物质量的, 定作方有权要求重作、修理、减少价款或退货等处理。

2、承揽方使用定作方的原材料完成工作的:

一是要明确原材料的消耗定额, 对于超定额部分的费用分担要作出约定;二是定作方提供原材料的, 应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数量、品种规格、质量保证供应, 否则, 对因原材料因素造成的定作物的瑕疵, 承揽方不负责任;三是承揽方每批次应及时检验, 发现原材料不符合要求的, 应及时通知定作方调换或补齐, 不要认为这是定作方供应的而不加注意, 以致合同执行过程中发生纠纷, 给双方带来损失;四是承揽方对定作方提供的原材料不得擅自更换, 对修理的物品不得偷换不需要修理的零部件。

3、合同条款要明确规定原材料加工过程的废品率、计量误差、边角余料的要求及处理方法等。

(四) 价款或酬金条款要合理

价款是用来偿付承揽方完成产品或项目的价金。价款中包括原辅材料、技术、燃料动力、劳务及设备损耗等开支。酬金是不包括原辅材料用来支付对方劳务或智力成果的价金。

1、加工定作物的价款或酬金, 国家或主管部门有规定的, 按规定执行。

没有规定的, 可由当事人双方商定。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单价 (是否含税) 、总价、付款方式、结算方式、付款期限、价格组成、货币种类等。

2、由于价款和酬金计算的区别, 在违约金核定比例上便有不同规定。

以价款来计算违约金比率, 一般都低于以酬金计算的比率, 这是因为价款中包含着原材料、产成品或购进品的价值部分, 其价值量远远大于酬金数量。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注意准确选定违约金计算的基数。

(五) 定金和预付款的约定要谨慎

加工承揽合同中, 使用定金和预付款的情况比较多见。根据国家规定:定作方可向承揽方交付定金, 定金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定金是合同担保的形式之一, 定作方不履行合同的, 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承揽方不履行合同的, 应当双倍返还定金。经当事人约定, 定作方可向承揽方给付预付款, 预付款无担保作用。承揽方不履行合同的, 除承担违约责任外, 必须如数返还预付款;定作方不履行合同的, 可以把预付款抵作违约金和赔偿金, 有余款的可以请求返还。工作中, 企业要注意防范下列风险;

第一, 要防范利用承揽合同设立所谓“质保金”、“承诺金”等进行的欺诈。所谓“质保金”、“承诺金”一般都是承揽合同中定作人要求承揽人预先支付的对质量或完成时间的保证金。但在欺诈合同中定作人制订的质量标准是承揽人无法达到的, 有的合同对质量约定不明确或质量很难把握, 这样定作人可以借口质量不符合标准而解除合同, 从而达到骗取“质保金”、“承诺金”的目的。

第二, 要防范利用承揽合同中“押料款”进行的欺诈。在承揽业务中经常有来料加工的情况, 定作方提供原材料, 承揽方进行加工, 定作方在合同中要求承揽方必须事前支付原材料款给定作方作为抵押。收取押料款后定作方借口质量问题解除合同, 并且不退押料款, 从而达到变相销售积压货物的目的。

(六) 合同履行的期限、地点和方式要清晰

没有履行期限和地点的合同是无法履行的, 因此合同中对交 (提) 货期限和地点及运输费用的承担、运输途中的风险是否需要投保及保险费用的承担、吊装费用的收取或免收等必须作出具体规定, 并应严格执行。

1、运输费用的确定要包括风险责任转移的确认, 即使是双方都心知肚明的常识也应预先约定, 避免纠纷。

2、交 (提) 定作物期限应当按照合同规定履行。

任何一方要求提前或延期交 (提) 定作物, 应当在事先与对方达成协议, 并按协议执行。

3、交 (提) 定作物日期的确定:

承揽方自备运输工具送交定作物的, 以定作方接收的戳记日期为准;委托运输部门运输的, 以发运定作物时承运部门签发戳记日期为准;自提定作物的, 以承揽方通知的提取日期为准, 但承揽方在发出提取定作物的通知中, 必须留给定作方以必要的途中时间;双方另有约定的, 按约定的方法计算。

4、承揽人有提存定作物或留置定作物的权利。

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 承揽人享有提存权和留置权。定作人除负损害赔偿责任外, 还应当承受定作物在留置期内产生的风险 (主要包括损坏、风吹雨淋、滞延产生的保管费用等) , 延期付款的, 按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执行。

(七) 验收标准和验收方法条款要详细

1、合同中要约定加工制作过程中验

收的期限、次数、标准。承揽方在加工期间, 应当接受定作方必要的检查, 但定作方不得因此妨碍承揽方的正常工作。

2、双方要约定交付验收的地点、时间、交付期限。

3、逾期验收或受领定作物, 定作人应承担其风险, 支付相关保管费用及其他费用。

4、验收时有封存样品的, 双方共同启封样品, 以样品为验收依据;

无样品的, 依技术资料图纸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要求进行验收。

5、有些产品经检验难以立即发现质量缺陷, 因而必须规定一定的产品保修期。

在保修期内发现的质量问题, 除定作方使用保管不当造成的以外, 应由承揽方负责修复或退换。保修期的设置应当恰当合理。

(八) 违约责任要明确

合同条款的每一项责任都应有相应的制约条款保证其得到履行。违反加工承揽合同约定的当事人, 由于自己的过错, 致使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 依照法律和合同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如向对方交付违约金、赔偿金, 不能收回定金或双倍返还定金等。

承揽方和定作方都有可能是违约责任的承担者, 合同中要划分清楚。承揽方的违约责任主要有:未按合同规定的质量、数量、时间完成工作, 未按合同规定包装定作物, 擅自调换定作方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 因保管不善使定作物损坏、灭失等。定作方的违约责任主要有:中途废止合同, 中途变更合同规定定作物的质量、数量、完成时间, 未按合同规定期限提供原材料, 超过合同规定期限领取定作物或不按期付款等。

(九) 解决合同纠纷方式要协商

这一条款要求当事人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写明, 一旦合同发生争议, 双方将采取何种方式加以解决, 是双方协商、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仲裁还是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签订加工承揽合同不能急于求成

在现实工作中, 许多承揽人急于订立合同争取到加工承揽业务, 而定作人抓住这一心理, 强加一些不合理条款、苛刻要求, 甚至设下合同陷阱, 承揽人为揽业务盲目接受, 反而蒙受了更大的损失。因此在承揽合同谈判和签订过程中, 承揽人应当保持冷静, 不要为表面利益迷惑, 为避免风险宁肯放弃, 也不能接受不合理条款或者费用。

(作者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文章阐述了加工承揽合同的主要特征及合同签订过程的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上一篇:好声音歌唱比赛策划书格式下一篇:读《时光老人与流浪汉》有感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