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一瞬间的作文

2024-04-08

描写一瞬间的作文(精选8篇)

篇1:描写一瞬间的作文

现在,“礼让斑马线”行为,成为了许多新闻媒体的热点,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泰山之行中,泰安市司机带给我的极大震撼。

十月一“黄金假期”,泰安景区的游人自然也是络绎不绝,路上也是车水马龙,人群熙攘。但在斑马线处,只要斑马线上有人走或是有人将要穿过马路,那么在斑马线的一侧,必然会有车辆停下。看到车辆停下后,人们都会快步穿过,不会有一丝拖拉,车与人都互相以礼相待成为了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或许会有几辆外地车不了解泰安市的文明,会直接穿过,就会显得十分刺眼,与周围景观格格不入。我不得不佩服泰安市的人民。

在我们的这个边远的小城中,这一现象可以说是只能在红绿灯下才能看到,虽然不像是泰安市那般,但也会有司机能够做到。出现温暖的瞬间,成为这个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昨天下午放学时,天色已经微暗,正值各行下班高峰期。因为我家离学校很近,所以步行上下学。我与同学交谈着学校中的事情,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一个斑马线处,斑马线处有不少行人在等待,一辆辆车从我们面前缓缓驶过,却没有一辆能停下来,做到“礼让斑马线”。就在我们这些行人无可奈何之时,一辆白车在斑马线一侧停了下来,我感到有些吃惊,不由得想:是不是车辆出了问题啊?一拨行人相互看看,都没有敢贸然向前的,直到有几个人快速向前走过去,一拨人才恍然大悟,纷纷快速通过斑马线。虽说当时那辆白车后还有几辆车响起了不满的鸣笛,白车还是没有启动前行的意思,直到我们通过后,白车才加大油门。

就在那一瞬间,我的心暖暖的。

作者:山东诸城繁华初中八年级十九班 赵敏

指导老师:孙淑林

公众号:一路风景一路歌孙淑林

篇2:描写一瞬间的作文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微风和煦,吹得我的心痒痒得,于是,我约上好友,背上背包,迈出家门,去亲近大自然。我们“驱车”来到了马耳山,马耳山下是一片花海,向上望去,两个“马耳朵”直插云霄,郁郁葱葱的树木挂满悬崖峭壁,将山体染成了一片片绿色,我已按耐不住自己的洪荒之力,马上开爬!我一开始就加速前进,一口气跑了十几层阶梯,一会儿就体力殆尽,慢悠悠地向上爬,爬到半山腰,就彻底不行了,我与朋友累瘫在地上,唉!闲来无事享受一下美景吧!从这向下望去,哎呦!真高!我眼晕!我还是静静地在“丛中笑”吧。突然,有一个半透明的物体在茫茫树林中闪过我的眼睛,我觉得挺奇特的,不禁惊讶地叫了一声。

“看啊!”我把朋友招呼过来,一同观察着这个小东西。它的里面好像包裹着什么东西,满当当的,还是五颜六色,那层膜吹弹可破。是啥啊?我不禁发问。我们就这样静静地观察着这个奇妙的不明物体。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呦!它动了!不知是风的作用,还是其他原因,它动个不停,这无疑是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我蹲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双腿已经十分酸痛,所幸便坐了下来。只见一个小物件在里面不停地滚动,感觉好像有一个人在囚笼里不断地敲打、挣扎,它滚动了几分钟,便停住了,好像特别的累,急促的喘息着。朋友已经没了耐心,招呼我继续攀爬,但是我特别想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于是便将他们打发走了,自己躲在大树下,看着这个不明物体的变化,只见它自己还在那抖动,却没有丝毫变化,一段漫长的时间,我坐在那儿,冻得瑟瑟发抖,算了,改天吧!我正打算离开。突然,它半透明的膜裂了一道圆润的裂痕,它要出来了!

我抬起的脚不禁又收了回来,只见一个黑黑的脑袋露了出来,此时,我已猜中了七八分了。它不断地挣扎,几只脚踩着囚笼,一次次奋力起身,它的翅膀也在向外伸展,它自己在努力着,同时也在紧紧揪着我的心:出来了一点儿,还有一点儿,一点儿……漫长的时间印证了它的努力,它几乎全出来了,那层神秘的面纱也逐渐被揭开,这是一只蝴蝶!在我的印象里,蝴蝶应该是一位养尊处优的达官贵人,处处卖弄自己的风姿,哪是经历此等大难之虫?在我的心里,毛毛虫是丑陋的,它浑身毛绒绒的,令人惧怕,但它却是蝴蝶的前身。呵呵!这真可笑!它与我想象中的真是大相径庭,它经历了茧的束缚才有美丽的今天呀!我陷入了联想之中,久久不能自拔。突然,它扇动翅膀的身影捕捉了我的心思,我的焦点又回到了这只蝴蝶身上。只见它终于摆脱了羁绊,挥舞着自己的翅膀,翅膀那么鲜艳,鲜艳得一枝独秀,那么美丽,美丽得美不胜收,翅膀快速的扇动形成动力,它离地了,它离开了束缚自己生命一部分的茧,迎来了一生之中最辉煌时刻——破茧成蝶。它好似天上的仙女,挥舞着翅膀在天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接着便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之中。

在我心里,它一生的美丽却永远定格在了那一瞬间——那扇动翅膀腾空而起的一瞬间!

蝴蝶飞走了,只留下曾经自己奋斗过的痕迹。此时已是正午时分,我的双脚也渐渐不觉酸痛,我站起身,坚定地看着顶峰,大步地向着山顶走去。那一瞬间,却永远成为了我诠释“美丽”的标准。

作者:张敖川 山东诸城繁华初级中学八年级十九班

指导老师:孙淑林

篇3:描写一瞬间的作文

细节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某些具有特征的细小环节的具体、生动而又细腻的描述,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描写方法。抓细节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尤其是记叙文,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用细节去抒写真情。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判断细节描写是否成功,可以看它是否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效果,好的细节,可以使人物描写入木三分,写景色可以让人身临其境。记叙文的细节描写,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节需真实反映生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大海是由无数颗小水滴组成的, 但每颗小水滴都自成一个世界。生活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的文章势必要反映历史。文章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写文章不是记录历史。所以我要求学生,用生活中的小事来表现生活,折射时代。真实的细节描写,使读者如临其境,如历其事,如见其人,而虚假的细节则会使读者大反其胃,甚至会闹大笑话。

记得初中语文老教材中有《斗牛图》一文,记叙了戴嵩画的《斗牛图》,图中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新颖。一牛前逃,似力怯;另一牛穷追不舍,低头用牛角猛抵前牛的后腿。牛之野性和凶顽,尽显笔端。后来这画却被一牧童指出了错误,“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然而后人亲自去斗牛场观察过斗牛时的场景,发现斗牛时牛的尾巴大都不是夹在两股之间,而是垂在腿后,尾梢向上翘起,或是尾巴左右摆动,像扑打蚊子似的。也有熟悉牛性的人提出牛尾巴的状态和牛的情绪有关,牛情绪好的时候“翘”起,情绪不好时“夹”起。固然牧童的话也有失偏颇———以自己的偶然所见以偏概全,但他毕竟能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二、细节需凸现人物个性

在人物的细节描写中,往往通过细致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 展示人物的特征、语言、动作、服饰等一些不为人所注意的“角落”,对“角落”适度放大,以期“出彩”,突出人物个性。

七年级下《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作者对人物进行了详细的肖像描写。他那“十分陈旧,甚至是不整洁的”衣饰,“拖在衣服后面的”“早已失效了”的助听器,“愁苦”的脸,蓬乱的头发,都在印证着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他那“仿佛要挑起整个生命的重荷及命运的担子”的宽阔双肩,“有力的大手,”“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的“深邃的眼睛”,“紧闭的嘴”,都无不显示出他与不幸遭遇的抗争意志。这些描写,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描写不仅做到了由远及近、从上至下的井然有序,而且做到了以形传神,充分表现出了贝多芬的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三、细节需触动读者心弦

所谓“细节”,就是要多加关注现实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焦点、热点,或者贴近人类永恒的情感,才能与读者产生同感与共鸣;就像绘画中在简笔勾勒的基础上敷以浓墨重彩一样,使形象更加绚烂艳丽,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扣动读者的心弦。

鲁迅先生的名篇《孔乙己》中,孔乙己被打断腿后最后一次去咸亨酒店喝酒遭到了掌柜的嘲讽。

“孔乙己,你又偷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

孔乙己那企图为自己开脱,又想保住自己读书人的面子的尴尬和窘态,以及这时无言可辩和面临生活的末路重重击打在读者的内心,一个令人可恨又可悲的形象跃然纸上,让读者五味杂陈。

细节描写做得越成功,作文就越有魅力,越容易打动人。可如何写好细节呢?

方法一:动词传神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是朱自清先生《背影》里的一段动作描写。它能成为后人争相传诵的经典,在于作者在朴素和细腻的文字中,灌注了一股真挚而又深沉的父子之情。这种情感没有通过直接抒情,也不是通过真情告白,而是自然流淌在这一段的细节描写中。作者通过对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把家境窘迫生计维艰的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蹒跚背影,深深地刻在读者的心中。

方法二:细致白描

白描是一种轮廓的勾勒,是创作朴素的、有力度的、层次感较强的、富于线条结构的人或景的最大众化的表现手法。尽管看起来只是寥寥数笔,但却包含着艺术的穿透力和建筑美。

时间既然是深冬,将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点儿活气。———鲁迅《故乡》

隆冬天气,作品中的“我”回故乡满目疮痍,甚是凄凉。看似淡淡几笔,勾画出的是故乡的衰败。这样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正是由白描这一手法所蕴蓄着的。

方法三:巧用修辞

修辞手法,是记叙文写作中最基础、最主要的一种手法,在初中阶段,修辞手法主要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对偶、夸张等。运用修辞手法,也是细节描写的一种方法。例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朱自清先生善于排比句的连用。在文章的结尾,作者将三个比喻连用,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突出春天的“新”;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美”;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突出了春天的“壮”。作者连用三个比喻来赞美春天,层层相关,步步深入,比喻鲜明生动,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又增加了文章的气势,使文章结尾有力、鲜明。

方法四:借用标点

鲁迅先生在《故乡》的人物对话中,别具匠心地运用了二十多个省略号。全文中关于闰土的语言描写有6个地方,闰土的这6段话语中,共有10个省略号,4个在话语中间,6个在语句末尾。第一个即初见面时的“老爷……!”这是刚见面时,闰土在经过非常矛盾、非常复杂的心理斗争后,终于态度恭敬地喊出的一句话。这省略号表明闰土心里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怎么说,他迟疑着,也在斗争着。第二个是介绍自己孩子水生时说的一句话,“这是第五个孩子,没有见过世面,躲躲闪闪……”省略号的意思可以理解为闰土还想补充一句话,却什么也没说出。第71段的4个省略号,则最能体现中年闰土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 挑出去,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多年未见,“我”询问他的近况,闰土本有成千话语要说,但他只是悲苦地挤出几个断断续续的句子。中年闰土的麻木、迟钝,与少年时候的他那滔滔不绝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样是话语中的省略号,在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描写中,用法却不相同,但它们对刻画人物,进行细节描写却立下了汗马功劳。

文学来源于生活,细节就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之中。描写刻苦学习的神态,众所不同,有人紧皱眉头冥想,有人咬住笔头沉思, 还有人双目凝视……因此,要想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具体生动的细节,就要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对于自己所要描写的对象更是如此。细节既然是“细”的,就要观察得细,细致入微地观察,才能写得细。比如观察人物的一举一动、音容笑貌、神情姿态,观察人物生活的环境、社会的风俗人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篇4:发现、描写人物的“一瞬间”

问:“人物的‘一瞬间’”是什么意思?

答:当你走在小区的林荫道上,看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拎着一只塑料袋,弯腰捡起草坪上的废纸。这“捡废纸”的镜头就是人物的“一瞬间”。发现它,描写它,一篇写人物的孔雀作文也许很快地从你的笔下诞生了。

问:“人物的‘一瞬间’”对写孔雀作文有什么作用?

答:作用可大呢!当你发现了老爷爷“捡废纸”的动作,要描述的不仅是“捡废纸”的动作,而且是一位热心保护小区环境卫生的老爷爷。见到过“小区是我家,大家都爱它”这一标语吗?老爷爷正是爱小区、将小区当作“我家”的模范人物。这么一想,人物的“一瞬间”的意义便显示出来了。

问:我也想“发现、描写人物的‘一瞬间’”,能帮我打开这类作文的思路吗?

答:能。请你读读“发现、描写人物的‘一瞬间’”的导语:大笑的叔叔;挨打的小胖子;浇花的园丁;跑步的爷爷……然后,联想你自己经历过的生活,这类作文的思路便打开了。

[学一招]“发现、描写人物的‘一瞬间’”

随机观察

生活中随时会有人物的“一瞬间”,只要你能随机观察。比如:搀扶盲人乘车;拉着风筝奔跑;齐心协力划船;拉大嗓门唱歌;沿着小河散步等,不都是人物的“一瞬间”吗?

动词扩句

人物的“一瞬间”的描述离不开动词的运用。我们不妨选中描述人物的动词,把动词扩展成句子,就能显示出人物的“一瞬间”。比如:将“关”字扩展成“小英冒雨去关窗”;将“种”字扩展成“阿姨在小区种树”;将“踩”字扩展成“小刚不小心踩了别人的脚”等。这一来,人物的“一瞬间”便来到了你的眼前。

理解意义

光有人物的“一瞬间”,还不能成为孔雀作文的材料。必须思考、理解人物“一瞬间”的意义,作文才能有明确的中心。比如:由“他站在大树下听小鸟唱歌”理解爱小鸟的悠闲心态;由“她俩合撑一把伞”理解童年伙伴的友情;由“敲响队鼓咚咚响”理解少先队队鼓手的精神面貌等。

[读一篇]意外的一天

啊!已经7点半了,我像青蛙一样跳起来,快速地穿上衣服,刷完牙,抓起面包,拎起书包就往外跑!

当我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的一刹那,做操的铃声响了,嘻!还好没迟到。

做完广播操,开始上课了。语文老师要大家默写。我自以为默写得不错,可是,没想到我的名字很快地也被登上“不合格榜”!老师瞪大眼睛,当众狠狠地批评:“你,一个中队主席!学习委员!竟然默写不合格,像什么样?”老师越说火气越大,把我的缺点都搬了出来,哼!真不公平!整堂课,我几乎一句话也没听进去。外面正下着雨,雨点伴着我的哈欠,一个接一个,脑袋昏沉沉的。

下午,终于放学了。我快步走回家,前脚刚踏进家门,脑袋就不知怎么地撞到了门栓上,撞出了一个大包,疼呀!我揉着脑袋开始做作业,可心里老想着早上挨老师批评的事,越想越气,把笔狠狠地往下一摁,低头一看,语文课本被我摁出了一个大洞。带着怨气,我总算做完了作业,把笔一摔,打开电视,漫无目的地乱摁遥控器,最后干脆什么也不干了,站在窗前发呆!

吃过晚饭,我早早地入睡了,手又碰到了脑袋上的那个包,好疼呀!最后,我干脆抱着枕头,气呼呼地睡着了。

唉!意外的一天,倒霉的一天……

(习作者:上外黄浦外国语小学五年级刘佳琦)

[评一点]

写“意外的一天”,其实是写一天意外的经历。从“拎起书包就往外跑”到“还好没有迟到”;从默写后的名字被登上“不合格榜”到老师“当众狠狠地批评”;从脑袋“撞出了一个大包”到“语文课本被我摁出了一个大洞”……全是一天中的“意外”,也是人物——“我”的一个又一个的“一瞬间”。

[试一回]

将左边的人物“一瞬间”与右边表达意义的词语用直线连起来。

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勤劳

妈妈洗了盆子洗勺子··热情

李小鑫爱说爱笑,还爱做滑稽动作··辛苦

营业员笑盈盈地接待着一个又一个的顾客··开朗

[写一次]

“孔雀作文”我来写

从下面的题目中选一个,写一篇400字左右的“孔雀作文”。

爱说爱笑的××抬头挺胸朝前走摘下家乡的杨梅窗帘拉开了

亲爱的同学,请你赶快将你的“孔雀作文”寄来(信封上请注明“孔雀作文”),请程老师给你“开窍点评”,好吗?

篇5:描写感动的瞬间的作文

任课三年的班主任谭老师要去乡下支教了,不管是家长、同学,还是我,都有一种共同的感情——不舍。她教导我们三年,让我们明白了怎样自我保护,怎样与同学相处,更重要的是,她还传授给我们不少知识……

记得是迎接期末考的时候,谭老师帮我们批改模拟卷。她为了尽早改好,晚上加班到八点,回去把小孩哄睡后,又起来孜孜不倦地改……

当我们在三年级下学期的结业典礼时,谭老师流着眼泪跟我们讲了这个故事。我不敢保证,所有同学都认真对待这一次考试;但我敢保证,谭老师一定认真对待了所有同学的试卷。那些没有认真对待试卷的,多少得有点惭愧吧!这不是“宁让天下人负‘我’,休让‘我’负天下人”(把曹操的话倒过来讲)吗?有这样一位老师,我真是既感动又欣慰!听着听着,我把头靠在课桌上,使劲忍着,没让眼泪掉下来……

篇6:描写感动瞬间的700字作文

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其实感动就是这么简单,源于微笑,蔓延于整个生命。”这句话言之有理,“感动”随处可在,只是需要我们用眼睛去发现,靠心灵去感受。

记得那是一个静寂的夜晚,月亮沉沉地挂在半空,那样的昏暗;星星也不再闪烁,如此地孤独;树枝上叫了一整天的知了,这时也偃旗息鼓,懒得再多叫一声。屋子里,台灯下的我正奋笔疾书。

突然,感觉肩头开始发痒。起初我没有当一回事,可接下来肩膀越来越痒。觉得有些不对劲,我顿时慌了,大声喊道:“妈妈,您快过来帮我看一下,我身上有什么东西?”

话音刚落,妈妈就跑过来,往我肩上看了一眼,轻轻地叫了一声:“啊!”我问道:“妈妈,肩上有什么东西吗?”妈妈叫我别动,然后小心地抖了抖我的衣裳。突然,我见到了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从衣服边上掉了下来,在地上拼命地挣扎。它肚子朝天,无数双细腿在空中胡乱地划着。我吓得心惊肉跳,猛地从座位上弹起来,靠进妈妈的怀里,扯紧了她的衣服,惊恐地问道:“妈妈,那是什么?”我看到,妈妈的脸色变得有点儿苍白。我感到,妈妈的身子此时也在颤抖。

那黑乎乎的东西又缓缓地向我们爬过来。我吓得尖叫起来。这时,妈妈蹲下身子,用颤动的手从床底抓起一只拖鞋,高高举起,重重地朝那黑乎乎的东西拍去。瞬间,那黑乎乎的东西躺在地上使劲动弹了几下,终于安静下来,再也不挣扎了。妈妈和我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蹑手蹑脚地向那黑乎乎的小东西走去,仔细一看,大叫起来:“蟑螂!妈,是蟑螂!”我又想起,妈妈平时最怕的就是这个东西。“您不怕了吗?”我疑惑地问道。身旁的.妈妈一边给我涂药膏,一边笑着说她不怕。我的心头猛得一震,回想起妈妈以前见到一只小虫子,都会吓得跟小孩子似的。妈妈今天是哪来的勇气和力量呢?我知道刚才她说不怕是骗我的!顿时,我的内心涌起一种想哭的冲动。我揉着眼睛,独自走到阳台上,平息我激动的心。夜色不再昏暗,月光变得皎洁,星星开始眨起眼睛,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篇7:描写运动会精彩瞬间作文

镜头一:我们班的女英雄200米赛跑终于开始了,第一组里有我们班的卜佳,她跑得非常快,我猜她在小学里体育一定拿过许多奖状吧!啊!她突然之间摔倒了。许多同学纷纷跑过去问她伤势怎么样,但她却坚强地说:“没事,没事,很快就会好的。”后来同学们陪她到了医务室涂了红药水。这时我才放下心中的那块石头。她真是我们班的女英雄!

镜头二:我们班的榜样徐涛是我们班很普通的一个男生,虽然成绩不是名列前茅,但是做过许多好事情。那天有一个同学的号码牌不见了,非常着急,我们班的徐涛知道了这件事情,二话没说就帮着那同学找,最后找到了。徐涛真是我们班的榜样!

篇8:描写一瞬间的作文

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中描写的有关地震后唐山市几个角落的情景, 犹如一张张具有深邃历史感的老照片, 为读者见证了当时的情景:

·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矿冶学院图书馆藏书楼, 第一层楼面整个儿向西剪切滑动, 原四层楼的建筑像被地壳吞没了一层, 凭空矮了一截;

……

·火车站, 东部铁轨成蛇形弯曲, 俯瞰, 像一只偏平的铁葫芦;

……

《唐山大地震》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 要求写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尽量避免个人情感的介入。虽然通常认为, 没有写作者情感的文章是不会打动读者的, 但是灾难报告文学并没有因为“无情”造成写作者和读者的沟通障碍, 对“在场”的强调弥补了这种不足。“求真务实的真实品性作为报告文学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根本特征, 有着不可替代的文本意义和美学功能。可以肯定, 一旦丧失了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的真实品性, 报告文学将随之失去存在的价值。”[1]

因为与灾难结缘, 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宿命般地要和人的生生死死纠结在一起。现实中, 有太多的瞬间与人的生死相关, 灾难报告文学的文本中记录了这些生死瞬间。“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在灾难中为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殉职的英雄们虽死犹生, 他们完成了对生死的超越。那些感人的瞬间已经永远刻在了受难群众的心中, 已经借助灾难报告文学强大的文本感染力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 进而永远定格在了他们的记忆深处。在《中国大洪灾——1991年中国特大洪涝灾害纪实》中记录了十位抗灾英雄牺牲的瞬间:

王诗超只说一句“妈, 我好饿!”就停止了呼吸。

天太黑了, 李德宏跨向第六条船时, 身子不由得一晃, “扑通”掉入急流。

……

《中国大洪灾——1991年中国特大洪涝灾害纪实》

写作者并没有使用大段的笔墨恣肆地刻画英雄牺牲的瞬间, 只是短短几句, 但他们却在定格的瞬间成为了一种动力、一面旗帜激励着后来人。

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在关注英雄的同时, 更加关注着灾难中的普通人。以《唐山大地震》为例, 作品中记录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瞬间”, “似一个个影视分镜头, 构成并推动着作品的情节链条和思想波澜”。[2]钱钢写了一位名叫丰承渤的遇难者:

她是陆军二五五医院的一名护士,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 她正在二楼病区值夜班。她所在的三层楼整个儿倒塌了。一天一夜之后, 有人从外面打穿了几层楼板, 凿出了一个小洞, 发现她还活着。但她的身体却被残酷地夹在一块巨大的楼板和一个铁床架中间, 下半身死死地嵌入乱石中, 上半身完好无损。她就那么站着。

……

丰承渤想说什么, 已经发不出声音。张淑敏懂了。含着泪, 她以十指为梳, 一点一点梳理小丰散乱的头发……那一天, 这位爱美的姑娘就在好友为她梳理头发后死去了。她显得很安静, 像是睡去了, 永远地睡着了。

……

《唐山大地震》

一个年轻美丽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悲剧性的瞬间描写以其真实的现场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让读者在阅读的瞬间在记忆深处留下永久的烙印。钱钢在这一节的结束发出了深深的慨叹:“这位姑娘在生前未能自由自在地尽兴打扮自己, 然而辞别人世时毕竟是美丽的。”[3]丰承渤对人世的特殊的“告别”形式, 可以看做是人生的完美谢幕, 是美好人性的一次璀璨的闪光, 更是对非常岁月人性扭曲的深刻反思——“谁都知道, 小丰是个爱美的姑娘。在那个年代, 对她的评价可不怎么好, 据说她主要的缺点是‘爱美’, ‘不艰苦’, 爱用香皂洗脸, 爱在额前做个‘刘海’什么的。”[4]爱美是人类的天性, 可是在非常岁月, 这是不被允许的。不过, 最终她以美丽的形象离去, 美是不会毁灭的。

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中还写到了这样一个瞬间:地震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的小康之家。单家五姐弟在地震中成了孤儿, “解放军收养了他们, 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 把改小了的军装给他们穿, 还在高坡上给他们盖了简易房”。[5]懂事的孩子们想报答解放军的搭救之恩, 但却不知道能做些什么表达感激之情。思量了很久之后, “他们想到了家里的五只小鸡。那是他们姐弟五个用小手从废墟中扒出来的五只没死的小鸡。心爱的五只小活鸡。心爱的五只小活鸡呀, 叽叽叫着, 成天不离开姐弟们的脚边, 老大说, 解放军叔叔扒人、盖房那么辛苦, 咱们熬一锅鸡汤给他们送去吧!弟弟妹妹都赞成。于是, 他们真把那五只小活鸡杀了……”[6]接过那只用布包着的装着五只小小的鸡雏的小锅的时候, 许多战士哭了。读者在《唐山大地震》中一次次地得到了共鸣, 他们内心中神圣的情感、崇高的责任、悲壮的情绪一次次地被唤起或者说是唤醒, 灵魂得到了一次次的洗涤。

此外, 钱钢在《唐山大地震》中使用了大量的“现场语言”, 这种从现实事件的语言逻辑出发, 并没有经过艺术加工安排的话语更容易打动读者, 使读者感受到灾难给人类带来的绝望与人类面对灾难时的顽强。

“同志, 县委在哪里?”

“我就是县委!”

“请分配任务……”

“哪儿都一样, 你们看着扒吧!”

《唐山大地震》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对白, 但是其直指人心的力量, 不亚于任何一部伟大作品的精炼提纯。灾难报告文学的内容和主题具有其他文学样式和文学主题所不能比拟的价值, 这也使得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的写作不需要经过太多的修饰, 本真的描写和对话就能完成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在写作中, 作者也不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 而是把写作作为了情感流露的一个途径。

新时期灾难报告文学中脍炙人口的瞬间描写随处可见, 多不胜数。如杨黎光的《瘟疫, 人类的影子——广州抗“非典”纪实》中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建国在“被同事们用担架车推进隔离病房”的“那一刻, 李建国强露微笑, 费力地伸出自己的食指和中指, 做了个‘V’形手势, 鼓励科里的同事们树立信心, 战胜病魔”。[7]李春雷的《夜宿棚花村》中村主任出门巡夜的瞬间场景描写;李鸣生的《废墟上的儿童节》中悲痛欲绝的800多位家长跪在教学楼的废墟前祭奠震亡的孩子们的镜头等等。

灾难报告文学中的一个个经典瞬间的描写让读者过目难忘, 形成永恒记忆。写作者们通过一个个的瞬间, 完成了主题的展示、情感的表达和人物的刻画。

参考文献

[1][2]龚举善.转型期报告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28、182-183.

[3][4][5][6]钱钢.唐山大地震[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5:92、92、153、153.

上一篇:宝莱坞生死恋影评5则范文下一篇:茶品牌运营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