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2024-04-1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精选9篇)

篇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2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却是一篇优秀的写人范文。因此,我决定认真设计教案和授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3、谈收获。4、练笔,描写人物。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这节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在我个人方面,教师语言不够凝练准确,耽误了时间;课堂环节过渡还应进一步紧促。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朝一夕就行,我要坚持不懈的完善我的课堂,使其接近完美。另外,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更新观念,多下功夫,研究教学,力求在创新方面有所突破。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3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他刻画的不是单个人物,而是人物的群像。作者以福楼拜为主要人物,先后向我们展示了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三位人物,抓住他们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

这节课的反思如下:

成功之处: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和人物找好对应关系。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这个环节我是通过给学生四个人物的画像,让学生通过文章找对应的人物。

学生热情很高,都比较积极。也能找到描写人物的段落。

从人物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结合人物的头像,概括人物的性格。除了给学生出示人物头像,我还让学生参考人物描写的片段,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不足之处:

学生在学习人物描写段落时,对于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分类找时,找的不是太好,因为有的人物描写语言不是很明显。所以概括起来也不容易。还有在分析福楼拜的行动描写上,学生只注意到了重点描写,而忽略了全篇。所以,概括不全面。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4

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安排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布置有些匆促,学生讨论、考虑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方: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假如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别,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身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假如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考虑,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5

主要讲述了某个星期天,在法国文豪福楼拜家里伊万·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等世界知名作家先后造访,福楼拜与其热情攀谈,随后愉快地结束聚会。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等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回家的。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晳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过了一会儿,都德也来了。他一来就谈起巴黎的事情,讲叙着这个贪图享受、寻欢作乐并十分活跃和愉快的巴黎。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用他那独特的、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谈论着一切事物和一切人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6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该单元以杰出人物为题材,这是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本文既然是自读课,根据课标要求可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当堂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增强,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优生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一目了然,有助于差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语文学习,学生已渐渐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本单元前面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对描写某一人物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描写几位人物的写作手法,同时,使其树立健康、高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朗读课文,圈点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词句,批注描写时所用的方法。

2.学生能学会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

3.学生能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详略得当。

(三)教学难点:学习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7

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 速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⑵ 学习本文抓住外貌、性格特征写人的描写方法。

⑶ 揣摩比较不同人物不同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当时欧洲著名的大文豪身上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智慧,努力塑造自己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

教学准备: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肖像、语言、行动特点的句子,思考这些名人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并用表格说明。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课文

星期天,是忙碌了一周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最想在家做什么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一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进入情景,感知氛围

1、浏览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记叙了星期天福楼拜家的一场聚会。)

2、这是一个怎样的聚会?(充满学术气氛的、气氛热烈的、充满艺术气息的、充满生活色彩的、有着浓郁的人文氛围的、充满了心灵内在的欢乐的、志同道合的言之成理即可。)

三、合作探究,品读赏析

1、在众多的人物中,作者着重刻画了哪几位?(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2、你能根据课文猜出插图中分别画的是谁吗?请说出你的依据。(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并依次给人物标上代号。)

生:A应该是福楼拜,书上说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风帆。而A的衣服就鼓了起来,如同风帆一样。

生:C是都德。文中提到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C是图中胡须和头发是最多最长的。

师:对,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看出C是都德的?

生:他举止活跃,手势生动,具有一切南方人的特征。插图中除了福楼拜他的手势最大。

师:这些句子体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生:活跃、好动。

师:是啊,你看,一进来他就说个不停。(齐读第五段)

师:他为什么只用几句话就能勾画出某人的轮廓?

生:他善于思考和观察。

师:而他眼中的巴黎是什么样的?

生:贪图享受、寻欢作乐的。

师:可见他对于当时社会是什么态度?

生:痛恨。

生:厌恶。

师:我们用一个成语概括愤世嫉俗。都德的代表作《小东西》也就表现了一位破产商人的悲惨生活。

生:B可能是左拉。第八段中提到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还有他的头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我觉得B比较吻合。

生:不对,B应该是屠格涅夫。因为屠格涅夫 仰坐在沙发上,而左拉是歪在沙发上。相比较而言,B向后靠的幅度要比D来得大。所以B应该是屠格涅夫。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除了坐姿以外,屠格涅夫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呢?

生:还有蓝色的大眼睛白皙的脸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

师: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子是怎样的?(因为屠格涅夫是背对大家的,所以在这里插入屠格涅夫的图像,让学生形象地感知他的外貌特征。)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虽然屠格涅夫和福楼拜是好朋友,但他们的个性是不同?他们的个性各是什么样的?

生:屠格涅夫是个内向平静的人。一件普通的事到了他的嘴里就带上了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说明他非常善于思考也善于观察。

师:很好,福楼拜呢?

生:他是个热情外向、个性张扬的人。比如:朋友来了,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又比如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又义愤填膺,有时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生:我反对。那是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但结尾他分别送到前厅,倒可以看出他对待朋友非常热情。

生:但佣人不是每个星期天都要回家,文中用了几乎二字,和前面的总相结合,说明不管在怎样的情况下,屠格涅夫都会亲自为朋友开门的。因此我仍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反驳的同学嘟囔着说:我又没说他不热情,只是最后一句话更能看出来嘛!)

师:同学们看得都非常仔细。那福楼拜还有怎样的魅力能吸引这么多客人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络绎不绝,以至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呢?

生:博学多识。他可以用一句话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在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这两块石头碰撞在一起,比喻什么?

生: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

师:福楼拜的思想可以跨越几个世纪,找到相似的事实或格言,可见他的确博学多识,从文中的描写可以看出莫泊桑对他的老师有什么态度?

生:敬仰。

师:此处用了迸发一词,和前文什么语句相呼应?

生: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

师:正如福楼拜所说的: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差不多

师:正是因为他的热情好客,客人愿意来,更因为他是博学睿智的人,大家乐意来。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愿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最后我们来谈谈左拉吧。他又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他很温和。在话被人打断时,他仍不慌不忙地开始说话,声音总是很平静,句子也很温和同时也很执着。

生:他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外貌中透露着坚毅的性格。

师:对,左位个性温和,但在关键时刻同样也很坚强。在后来法国发生的著名的德雷福斯事件中,他挺身而出,在报纸上发表《我控诉》一文,痛斥反动政府。结果被判刑,被迫流亡英国,并在那里去世。

四、总结积累,以文读人

1、莫泊桑用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这几位大作家的音容笑貌,你从莫泊桑的文章中学到了哪些有关写作方面的知识?

教师预设:

① 细观察,抓特征;

② 多角度,有重点;

③ 要准确,求生动;

④ 有思想,表情感。

2、莫泊桑用自己的笔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他的文字中,你能体会他的性格特点吗?让我们学学西门,在文中寻找蛛丝马迹。

3、出示莫泊桑头像,试从外貌描写中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五、拓展延伸

1、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他应该也是这个家庭聚会的参与者。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他们会聊些什么?各自又有怎样不同的表情?请发挥想象,续写文章。

2、查找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相关资料,思考莫泊桑为什么选择这四位作家进行具体描写,他们之间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

3、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阅读这几位作家的作品。

【教后感】

图文结合贯穿本文教学的始终,插图的介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语言的品味能力。在莫泊桑细腻的描写中,学生了解了几位著名作家的性格特点,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学生也了解了几位大作家作品的风格。由课内到课外,学生的阅读面得到了拓展。

本单元资料介入的方式很多,比如文字资料、录像资料、音乐资料、图片资料、课内资料;介入的时间也多种多样,有课前介入,中间介入,还有课后介入。课前,教师要细心地研究,精心地指导,明确所搜集资料的特点,提高搜集资料的质量,在课堂中合理灵活运用,使资料的介入进一步帮助学生解读文本。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9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1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第一课时,我课前布置学生查找五位作家的资料,识记作家的代表作。课堂上展示学生的资料,再用课件补充资料,落实“激发学生读外国名著的兴趣”这个目标。

第二课时,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步骤:

1、作家代表作知识抢答。

2、理解、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悟写法。

4、练笔,学习描写人物。第二个步骤是重点,我主要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来理解、掌握这个重点。

【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板书的内容过多,不够简练。

4、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

5、应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6、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0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本次校级评优课我讲授了这一课,通过这节课,我有了很大的收获,发现了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现结合我讲的这一节课谈谈感受。

一、就这节课来说,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的时间稍长,致使后面的内容没能很好地展示。

2、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在学生争论不必要问题的时候,我应该及时制止,节省时间。

3、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4、本节课着重分析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通过解读人物形象来分析人物各自的特点。但由于前半节课在导入、常规性知识疏通等方,影响了教学进度。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时,将面花了较多时间,再加上本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跟以往学生所接触的有所不同,找起来有些难以吃准学生的思维框在“外貌” 、“语言”、“行动”三个圈内,学生被动地对这三个圈加以填充。假如事先不给定这一思维定势,令学生在“抓住特色刻画人物”这一大框架下,通过自主寻找或组内交流,将寻找到的信息自行归类,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寻找、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再教设计:

1、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作者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在教学中,如果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以点带面,可以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为准,这样一来,既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既省时,效果也好。

2、可以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有动作描写,各人的习惯动作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

总之,这节课,我觉得是不理想的,反思使我清醒,反思使我进步,这堂课的缺憾有待于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弥补,不断改进。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1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

步骤:

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

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

3、谈收获。

4、练笔,描写人物。

成功之处:

1.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2.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不足:

1.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2.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3.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总结:

这节课,我觉得是不太理想的,在我个人方面,教师语言不够凝练准确,耽误了时间;课堂环节过渡还应进一步紧促。做到收放自如不是一朝一夕就行,我要坚持不懈的完善我的课堂,使其接近完美。另外,在创新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有一种创新精神,这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2

我们知道有个俗语叫“狗熊掰棒子”,大狗熊掰了半天棒子,结果只是一个胳肢窝里夹一个,其他都掉了。这个俗语是批评人不注意积累,前捡后丢。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学生由于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没有形成,接着就学习新的内容,这就会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困难,而直接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

例如本节课中,在朗读及分析人物形象之前,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字音、词义及必备的文学常识,但是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怎么样呢?教师不知道。所以如果不进行默写检查就直接学习,显然就会给本节课带来一些困难,影响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学习之前,我进行了相应的知识默写检查,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学习得就十分的轻松了,教学效果也非常好。这得益于默写的有效和有效的默写。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3

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几个步骤:1、快速记忆,了解作者莫泊桑。2、整体感知,掌握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3、拓展延伸,练习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存在问题:1、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3、不应对四位作家平均用时,应以点带面,重点研讨对“左拉”的描写,其余作简要分析。4、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整体感知后,“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是担心“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如果能让学生在“悟写法”这个环节中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有所悟,宁可删掉“练笔”这个环节。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4

与学生谈话,在了解学生如何度过星期天的同时,走进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在进行“速读课文你搜索到什么信息?”这个环节时,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基本上都能抓住文中的要点,只是深度和广度有很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就决定了学生在研读探究文本时需要探究合作。所以,我认为搜索、质疑、提升、发展、创新,成为提高学生成绩大面积丰收的阳光路。

学生在自己精读课文的基础上,认真思考、分析、质疑,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由于每个个体的素质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认识与观点有了很大的差异,所以要让学生敢于、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彼此交流。有相同的见解,有补充的意见,有发展的建议,甚至还有相反的观点。那么这种互相补充、互相印证、互相争执的过程,正是学生完善观点,拓宽见解,发展创新的过程,正是学生从文本中悟出自己独特感受的过程,也正是学生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认知的过程。而这种被激活的思维,正是学生探究创新最可贵的,它常常能迸射奇异的耀眼的思想火花。所以从搜索信息入手,经过自己独立思考质疑,再与同学们交流、讨论、探索、合作、创新,是一条可行的教学思路。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15

教学反思:

此次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活动,我讲授的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这节课我设计的教学目标是: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掌握重点词语,积累丰富的语言。

2、整体把握课文,把握四位作家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点。

3、学习人物描写方法,比较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

为此,我主要设计了以下教学步骤:。

1.从文中对福楼拜的描写、记叙中分析概括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当。

2.分析文中四个人物作者在写作中的侧重点,体会对不同性格的人物采用不同的表现方法。

3.仿写练习:写自己最熟悉的老师和同学,抓住人物的特点,并尝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当堂展示,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学环节上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描写福楼拜的语句,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福楼拜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此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

然而,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备课之初对学生的预测不够准确,对学生学习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估计不足,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不够深入不够准确时,启发的方法不够灵活,以至于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显得有些死板。

2、学生预习不充分,导致我自己的心态比较急躁,最后设计的环节没有完成好。

总之,本学期进行的第一节公开课,我对自己深感失望。尤其是较自己以前的教学水平,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有很大程度的退步,这让我有深深的危机感。我深感自己在教学方面还需要不断学习,争取尽快提高。

篇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过风楼初级中学 石远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一篇刻画人物的文章,作者抓住四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虽是一篇自读课文,但却是一篇优秀的写人范文。因此,我决定认真设计教案和授课。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学习本文抓住人物的特征,运用语言、外貌、行动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感受作家那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谦逊的品质和出色的谈话技巧。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步骤:1、初识文本,整体感知。2、赏析阅读,悟刻画人物的方法。3、谈收获。4、练笔,描写人物。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学习目标初步达成。

在教学环节上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你喜欢的人物相关的段落,细读,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选段相同的为一组,进行讨论学习。此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学生合作积极,效果良好。

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代表汇报检查学习情况。然后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这样一来,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 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教学中最大的不足我感觉是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某一时段。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我若在小组汇报后增加“人物特征比较”环节。比如:都描写了胡子,各人的胡子有什么不同;都德与福楼拜都能言善辩,可是又有什么区别。如果能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差异,就会对莫泊桑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有更深的理解。由于缺少了对比这个环节,学生“谈收获,悟写法”就谈得不够深,也由于学生谈得不够深,就急于把自己的观点展示给学生看;另一方面,“练笔”这个环节时间不够,就草草结束。学生很有兴趣但因时间关系部分学生未能展示作品,有些学生兴致勃勃的写了好一会,看到他们惋惜的眼神我真难过。今后教学应根据学生的能力、兴奋点来取舍教学环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精和深。

篇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关键词:课程改革,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全面发展

两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的记载, 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我国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 其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艺术教学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也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作为课堂活动主要参与者的学生, 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或小组之间相互启发、通力合作、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形式, 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倾听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由此实现认知、情感与技能教学目标的均衡发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描写人物的记叙文, 又是自读课文。作者抓住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 并穿插了议论和抒情, 注入了主观情感, 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本文既然是自读课文, 根据课标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 我采用了“先学后导, 思练结合, 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模式。针对这篇课文, 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让学生通过课前和课上的小组分工合作来完成本篇课文的学习任务。

一、精选内容, 提高学习质量

课前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过程中, 自己动手查工具书, 解决字词问题 (写在书上) , 查资料, 收集五位作家的有关资料 (写在札记本上) , 丰富文学常识的积累。在查的过程中遇到问题, 可以和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 共同解决。小组成员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 ,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应用语文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合理分组, 明确小组任务

在课堂上, 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 然后分别概括四位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 并用表格说明。这个环节中, 我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的特点, 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 每个小组选其中的一位作家进行分析概括, 因为只有四位作家, 所以每两个小组选的是同一位人物, 这样在最后的展示环节, 两个小组之间还可以进行交流和补充, 从而使学生把握作者笔下几位作家的外貌和性格特点。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 定期轮换主发言人, 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三、教师参与, 适当调控流程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自主探索。决不意味着不要教师指导, 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忽略教师的引导, 把教师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 学生就很容易偏离学习重点和难点, 因此,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调控是必不可少, 表现在许多方面:科学设置合作小组;创设合作情境;精心设计讨论题目;及时点拨与深化;学习方法指导;补充材料, 开阔视野;适时适当地鼓励;有针对性地点评和总结等。尤其是学生课堂分组合作讨论时, 教师必须及时了解情况, 综合归纳同学的意见;讨论中出现新颖观点, 必须展示出来;讨论中偏离主题, 需要调整。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课堂的效率, 不断提高学生思维的流畅性与变通性。

四、拓展空间, 提高合作技能

在这个阶段, 请每个小组选一位班里的同学, 大家对这个同学的人物形象进行讨论交流, 然后派一位代表进行口头作文, 注意提醒学生要抓住人物的性格。仿照课文的写法, 试着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述, 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其他学生猜猜说的是哪位同学。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去讨论, 去发现, 这样学生得到的才是自己的东西。

五、客观评价, 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结果丰富多彩, 各具特色。因此, 评价学生不可能沿用传统的“一把尺子”“统一标准”的模式.而是针对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把“不求人人成功, 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 也将之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评价时, 教师要用各种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每个成员都感到自己在合作中的作用, 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发展。

我的教学环节大概就是这样设计的, 以学生自读为主, 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老师做必要的引导与补充。“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正如萧伯纳所言:“你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互相交换, 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 , 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 长期的熏陶, 积极引导学生吸收、内化 , 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 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可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学科园地, 2010 (4) .

篇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诚然,每一个教育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教育者的理念。在一堂十分欠缺的常态课中,通过教育专家和名优教师的点评和点拨,我对“教育理念决定教育行为”这一观念有了更深的体会和理解。

回想以往对自己每堂课所做的点滴反思,不过只是针对自己在本课时内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实施情况欠缺的指出,而一直没有将矛头直接指向本质性深层性的原因,没有挖掘出隐藏在这些教育行为背后的根本原因——教育理念。用哲学领域内的观点来说,我在教育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偏离了“以学生为本”的客观规律,因此,即便这里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再充分再深入,也收不到预计的效果。

1、关注过程与方法。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明白,重难点的贯彻,并非一个结果,而更应关注实施的具体过程。对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第一课时,我设计教学时的初衷是把握住“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刻画”以及“根据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这两个重点,分组研读,着重分析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并通过解读人物形象来分析人物各自的特点。但由于前半节课在导入、常规性知识疏通以及朗读等方面花了较多时间,再加上本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跟以往学生所接触的有所不同,找起来有些难以吃准,影响了教学进度。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时,将学生的思维框在“外貌”、“语言”、“行动”三个圈内,学生被动地对这三个圈加以填充。试想,假如事先不给定这一思维定势,令学生在“抓住特色刻画人物”这一大框架下,通过自主寻找或组内交流,将寻找到的信息自行归类,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寻找、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备出我自己

在以往的备课中,我只注重涉猎、处理、整合各种参考教案、课件,(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可以说,以往上课都是按照别人的思路在走,都是将自己的双脚踩在别人铺就的路上,一路陌生,某些教学环节难免牵强附会。遇上公开课,便急于向其他几位老师请教,但短时间内无法正确思量、消化几位老师的综合意见,总想将所有老师的精华部分全部加以呈现,结果往往是将一堂课上得思路不清,甚至一败涂地。没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穿着自己的鞋走别人的路,自然见不到什么精彩的风景,更无法将这条道路扩展、延伸。

4、用信任的心态施以教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

篇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进一步明白,重难点的贯彻,并非一个结果,而更应关注实施的具体过程。对于《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第一课时,我设计教学时的初衷是把握住“怎样抓住人物特点来刻画”以及“根据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这两个重点,分组研读,着重分析文中三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刻画,并通过解读人物形象来分析人物各自的特点。但由于前半节课在导入、常规性知识疏通以及朗读等方面花了较多时间,再加上本篇课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跟以往学生所接触的有所不同,找起来有些难以吃准,影响了教学进度。

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我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刻画时,将学生的思维框在“外貌” 、“语言”、“行动”三个圈内,学生被动地对这三个圈加以填充。试想,假如事先不给定这一思维定势,令学生在“抓住特色刻画人物”这一大框架下,通过自主寻找或组内交流,将寻找到的信息自行归类,这就可以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寻找、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进而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篇6: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反思

那时福楼拜住在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里,屋子很简陋,墙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他很讨厌用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古董来装饰屋子。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散乱地铺着写满密密麻麻的字的稿纸。

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家一直都有客人来。门铃一响,他就立刻把一块很薄的红纱毯盖到办公桌上,把桌上的稿纸、书、笔、字典等所有工作用的东西都遮了起来。他总是亲自去开门,因为佣人几乎每个星期日都要回家的。

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他像亲兄弟一样地拥抱着这位比他略高的俄国小说家。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并且很深厚的爱。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和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福楼拜转动着蓝色的大眼睛盯着朋友这张白晳的脸,十分钦佩地听着。当他回答时,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一把军号。他们的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带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篇7:《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说课稿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被编入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 该单元为“名人”单元。此文是一篇写人记叙文。作者抓住了文中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各有侧重地描写了他们的肖像、行动和语言, 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个性。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编排和课文特点, 我确定了两点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分析人物的细节描写, 把握了人物的个性感受人物的魅力。2.领略人物高雅的生活情趣和深厚的情谊, 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点:触摸文本、品析语言、分析人物个性。教学难点:领略高雅情趣和深厚的情谊。依据:相同的文本, 应有不同的解读方式, 课标指出:逐渐培养学生探索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提倡有创意的阅读。

三、说教学法和学法

1.情境设置法, 问题启发式。教师通过点拨引导,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探究, 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复活文本, 复活人物。

四、说教学流程

(一)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收集文中人物的名言和故事, 为理解人物作准备。

(二) 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

上课伊始, 播放歌曲《快乐的星期天》, 在音乐背景中向同学们提问:“同学们, 星期天, 你们是如何度过的?”理由:星期天, 对于学生们而言是亲切而愉快的, 他们极愿意交流, 这样既活跃氛围又拉近了学生与名人间的距离, 一举两得。

(三) 走进文本, 熟悉人物:

要求学生放声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文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人物活动?及先后出场的顺序?设计依据: (1) 朗读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 口耳并用, 这不仅使阅读活起来, 而且印象深刻, 便于记忆和理解。 (2) 分解式问题设计, 即降低难度又让学生很快地掌握内容。

(四) 细读文本, 分析人物 (教学内容重点) 环节A、问题预设 (主问题) :

情境法:

1.假如你是福楼拜家的一位私人助理, 今天刚刚上任, 你亲眼目睹了这一次朋友聚会, 你会对“谁”或“谁”的某个细节 (包括人物外貌、语言、动作) 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要求学生:立足文本, 圈点勾画;细细品味, 触摸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设计依据及理由: (1) 语文新课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2) 采用情境教学法, 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 让学生“身临其境”。

2.围绕问题, 讨论交流: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三边对话过程, 课堂生成是教学的灵魂, 交流是达成目标的重要手段。

3.在这一环节中, 教师做好以下工作: (1) 帮助学生辨别人物细节描写的类型﹙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传授知识, 由感性升华到理性, 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 (2) 对人物性格有一定分析认识, 让学生有所感有所悟。 (3) 抓住文中的关键句, 利用“追问”教学策略或“品析关键字词”的教学策略达“细读文本”的目的。如文中“飞起来”、“衣裤鼓起来”等词语极为传神, 又如“他时而激情满怀, 时而义愤填膺, 时而热烈激动, 时而雄辩过人”等句生动有趣。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品味, 起到场景再现的目的。 (4) 课文人物与图中人物的对应观察以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 (5) 很重要的一点:人物分析要有所侧重, 以“福楼拜”为中心, 做到有主有次。

环节B.问题预设:结合上文的分析, 请用几个词概括文中人物的性格特点。设计意图:此问题是对A环节的深化, 由上一题零散的分析和交流, 提升到整体概括的理性认识。在这一环节中, 再利用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加深对名人的认识, 走进名人的世界, 感受其精神力量。

(五) 探究问题, 启发心智 (教学难点) 。

这是对创造性阅读和期待阅读的挑战, 更是对文本的深度挖掘, 一篇文章不应只给人一种技能或一个印象。单元目标明确:探寻名人足迹, 学习名人精神, 有利于我们成长。于是我在探寻文本给学生一种怎样的精神熏陶, 一次怎么样的灵魂洗礼。后来我找到了文中的一个关键词“朋友”, 没错, 这是一场“朋友的聚会”, 但又不是一场“普通的朋友聚会”, 于是我把文本的主题延伸到生活情趣和朋友的内涵上来。

1.先设计过渡性问题, 这是对文本内容的提升认识。回到课题《福楼拜的星期天》, 根据对课文理解填空:“这是一个的星期天!”学生可能会说“热闹”、“愉快”等, 教师便问“这是一个‘特殊’的星期天”吗?这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特殊”是对学生而言, 对福楼拜而言却不是。文中说“总是”、“往往”、“总是亲自开门”、“第一个来到往往是……”说明这样的聚会是惯例。

篇8: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反思

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中,莫泊桑为我们描绘了福楼拜与他的几位朋友聚会的场景。文章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写人物抓住了肖像、动作、语言描写,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本文的人物描写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合作学习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当堂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

教学中感觉朗读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应该把朗读贯穿课堂教学始终。

篇9:《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学实录

师:上一节课我们通过茨威格的介绍,结识了大名鼎鼎的雕刻艺术大师罗丹,了解了成功的秘诀。今天,我们再来认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师:(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

生:(齐声回答)都德。

师:为什么?

生:我们曾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

师:好!现在哪位同学给大家简介一下这四位大作家呢?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师:(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生甲:(朗读1~4自然段)

生乙:(朗读5~6自然段)

生丙:(朗读7~8自然段)

师:(范读9~10自然段)

师: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生: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

生: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

师:大家考虑一个题,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生: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师:我们现在一起来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生: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

生: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

生:还有“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师: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生:博学善辩。

师:非常准确。(板书:博学善辩)接着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生:“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

生:“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师: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生: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

师:好!(板书:热情豪放)大家把最后一段齐读一下,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第一位客人是谁呢?

生:屠格涅夫。(板书:屠格涅夫)

师:“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

生:不一般。

师:那么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生: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师:一系列的相同点,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这样写“一箭双雕”,同时表现了两个人的性格特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生: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生: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生: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师: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生:博学多识。

生:老年持重。

师:不错。(板书: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按照客人到来的先后顺序,依次来的是都德和左拉。(板书:都德左拉)现在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同桌讨论一下,找出对这两位作家进行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并用短语概括一下二人的思想可行性特征。

生:(同桌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师:大家讨论得很认真。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生: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生: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师:好!(板书:幽默健淡活泼开朗沉默寡言坚毅聪慧)我有一个疑问,在对左拉的肖像描写中有这样一句话:“他的头……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大家想一想,我们平时随便看一个人,能不能通过他的头看出他是聪慧还是愚蠢、坚强还是软弱?

生:不能。

师: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

生: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师:很好!由于作者善于观察,抓住了这四位作家的不同性格特征,人物在哪一方面最富有特点,就着重写哪一方面,谁能具体地说一说呢?

生:福楼拜是主人,性格热情豪放,重点写他的动作;屠格涅夫博学多识,主要写他的语言;都德生性健谈,因此描写时是肖像、语言并重;左拉沉默寡言,重在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

师:好!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练习(出示莫泊桑肖像投影片):大家试着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

生:(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呢?

生:莫泊桑高高的个子……

师:我们通过看莫泊桑面部的画像,能看出高高的个子来吗?

生:(笑)莫泊桑一副严肃而又慈祥的面庞,一对浓黑的眉毛微锁着,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问题,又像是对现实充满了不满,一对大而有神的眼睛发出尖锐的目光,厚厚的嘴唇上两撇浓浓的八字胡微微向上翘着,他的脸总是沉着,看起来严肃认真而又和蔼可亲。

师:不错。我们再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生:福楼拜打开门,一看是莫泊桑,他一下子抱住了莫泊桑,“啊,莫泊桑!真没想到是你呀!”然后,拉着莫泊桑向里屋跑去,边跑边叫着:“大家快看呀,我们的莫泊桑来了!”刚刚爬完六层楼还在气喘吁吁的莫泊桑还没等站稳,就被福楼拜拉着做了一次小跑练习。莫泊桑面对着热情的们,十分高兴,像个小弟弟似的跟在福楼拜的身后。

生: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柔的声调慢慢地讲着:“莫泊桑,好久不见了,你还记得以前我们在你家谈论文学史方面的事吗?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了?可不可以让我们一饱眼福呀?”莫泊桑有点不好意思了,“这些日子我确实很忙,我今天来正是想让大家对我新写的这部小说提意见,还希望您对我多加指导!”屠格涅夫喜爱地看着莫泊桑笑了。

生:刚才在对这几位作家介绍时,我们已经知道福楼拜比莫泊桑大29岁,而且莫泊桑在创造上受福楼拜的影响很大,因此可以说,莫泊桑是福楼拜的学生。我先做一个假设,假设这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莫泊桑的写作技巧方面的问题,这时门铃响了,都德说:“中国有句古话‘说曹操,曹操就到!’你们看,准保是莫泊桑来了!”门开了,果真是莫泊桑,他拥抱着福楼拜,不住地叫着“老师”。都德回过头来对大家说:“想不到福楼拜竟有这么优秀的弟子,你看他浓眉大眼,气质非凡,像不像当年的我呀!”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生:左拉歪坐在沙发上,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腕。莫泊桑走到他的跟前:“最近过得好吗?”“好,谢谢!”说完左拉又恢复了刚才的动作,观察着每一个人。

师:刚才同学们谈得很好,都抓住了四位大作家的性格特征来进行描写,今后我们在作文中,一定要学习本文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另外,平时我们还要注意留心观察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住那些最能反映人物特征的表现来展开描写。这样,你笔下的人物肯定会栩栩如生。今天的作业是写一段文字,通过肖像、语言、行动描写表现班级里一位同学的思想性格特征。下节课找同学来读,让大家来猜你写的是谁,如果一下子就猜对了,那说明你写得很成功!下课。

【简要说课】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第四册第五单元。本文以简短的篇幅刻画了四位名作家的形象,表现了他们的思想性格特征。写人物怎样抓住肖像特点,如何做到声态并作,从表情写到内心,如何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本文都是典范之作。因此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是:

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2、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讨论、分析、揣摩,通过比较作者对几个人物的不同写法,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注重对学生进行独立分析、思辩和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并通过练习增强学生对本文学习重点的理解运用。在引导学生分析有关四位大作家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之后,运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进行肖像描写;让学生发挥想像假如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恰巧就在此时,莫泊桑来了,根据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他们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当学生通过思考,发表自己见解的时候,就已经逐步理解并掌握了本文的学习重点。

【专家评点】

刘秋红老师讲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课,我只听过两遍,但其中的一个细节给我的印象却十分深刻。这个细节是:在老师领学生将课文主体分析完后,给学生出了这样两个小练习:(1)出示莫泊桑头像的投影后,让学生试用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对莫泊桑作一下肖像描写。(2)假如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正谈话时,莫泊桑来了,这时这四位大作家会有怎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这两个小练习(尤其是后一个),每次都能激活课堂气氛,引出学生虽略带稚气但却充满智慧的发言。经过一番思考,我认为这是刘老师所讲课水到渠成后的画龙点睛之处。

刘老师确定的两个学习目标是:(1)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进行描写;(2)了解在记叙、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的写法。先主后次,先易后难;重点目标要求“知道”,非重点目标让学生“了解”。详略得当,用词恰切。教学中,刘老师引导学生依据课文紧紧围绕两个目标进行条分缕析。分析中重点突出课文抓住人物的什么性格特征这一点,并随时分析课文进行了怎样的描写。教师循循善诱,学生跃跃欲试,课堂气氛亲切自然,然后板书出现了四行字:福楼拜:博学善辩、热情豪放;屠格涅夫:博学多识、老年持重;都德:幽默健谈、活泼开朗;左拉:沉默寡言、坚毅聪慧。这个板书,阐释了目标,训练了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这时刘老师出了上述两个练习,这既是学习目标的总结概括,也是为达标而作的巩固练习;既是对课堂“中心”的认定,也是对难点、重点的突破;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既紧教材,又针对学生实际。科学、自然、新颖、实用,集中展现了高水平语文课的艺术性。

上一篇:与思念的经典语句下一篇:劳动合同签订的九大注意事项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