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

2024-05-03

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通用6篇)

篇1: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

原标题:文化复兴:自觉发展的中国力量(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十年回眸·重大战略)

今日中国,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的同时,文化力量悄然开枝散叶,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正在成为更为雄厚扎实的“中国软实力”。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道。“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这是寻找强国、富国、大国和谐之路的文化宣言。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文化复兴的号角业已吹响。振兴中国文化,从文化大国迈向文化强国,是民生的需要,更是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代表、文化部部长蔡武这样评价。

回眸10年,民族血脉涌动自觉自信;

回眸10年,文化复兴展现中国力量。

提升文化自觉——

改革发展举措频频出台

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上的自觉。

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着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一系列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

2002年11月,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7年10月,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上升到国家战略。

2011年10月,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文化千古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正是基于这样的文化自觉,我们党才能引导和组织起亿万群众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这10年,是财政支出不断向文化倾斜、加大投入力度的10年——

“十一五”期间,全国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从2006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

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从2008年到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

“中国的世界地位,不仅在于她的经济实力,更在于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实力。世界评论中国经济进步用了很多笔墨,其实与此同时,人们思想、观念、认识、心灵的变化才是近百年来中国最伟大、最深刻的进步。而这样的进步,正是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源于以创新意识、创造精神为核心推动的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说。

这10年,是中国文化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10年——

世界第一出版大国、世界第一电视剧大国、世界第一广播大国、世界第一动漫大国……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的主要文化产品的数量位居世界前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建成,文化市场繁荣活跃。

“10年来,我们既不是一味地固守传统,也不是一味地盲目学习,而是在比较中吸收世界文明的发展成果,并逐渐摸准了复兴本土文化的发展路向。这是10年来我们在文化领域取得的最大成就,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民族的文化自觉。”党的十八大代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院长陈彦说。

正是因为有了对文化意义、文化地位、文化作用的深度认同,有了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明进步的责任担当,才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了振兴中国文化的自觉行动。

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事业产业双翼齐飞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本质的信念信心。五千年中华文明薪火相传,是我们的基因根脉;包容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是我们兼收并蓄的胸襟气度。

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动力强劲。

作为新中国电影的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从1991年开始连续6年亏损,一度无片可拍。他们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以电影创作为龙头,电影旅游、电影加工和影视传媒等多元素并举,创作出大批优秀作品。改革,让长影重新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目前,企业年利润稳定在3000万元以上。

谈及这段历程,十八大代表、长影集团董事长刘丽娟说:“与过去相比,我们今天更勇敢更自信。”

“一切妨碍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文化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刘丽娟的自信,正来源于党中央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坚定决心。

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文化体制改革的思路清晰明确,改革10年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10年,是文化消费日益扩大、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10年——

我国文化产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数千家报刊,57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发行企业,2100多家文艺院团通过文化体制改革从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目标,把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上海文化体制改革起步早、抓得紧、推进快,开创了文化建设新局面,文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2011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923.75亿元,高于同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增幅4.8个百分点,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5.5%。

这10年,是文化基础设施日益普及、群众文化生活得到更好保障的10年——

目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覆盖全部通电行政村和20户以上自然村,全国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7.06%和97.82%。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年放映800万场电影,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83万个服务点、覆盖全国90%的行政村。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1804个博物馆、2952个公共图书馆、3285个文化馆、3413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5个省级美术馆实现了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

文化自信,源于实力,源于创新。正是因为有了长远的文化发展战略,我们才有了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充足的发展底气。

走向文化自强——

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文化自强,从根本上说是对文化强国的向往追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最终要体现为文化自强的目标和行动。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人民大会堂和国家大剧院连续演出100场,中国舞台艺术的深刻表现力让世人惊叹。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10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们正由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这10年,是文化创造力空前迸发、文艺创作百花争艳的10年——

文化繁荣、文艺当先。10年来,我国的文艺创作表现手法日益丰富,在美术书法、戏曲话剧、影视歌曲等各个领域都涌现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话剧《郭明义》,电影《建国大业》,电视剧《誓言今生》……一部部脍炙人口、昂扬着民族精神和时代气韵的作品,展现了我国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生动局面。党的十八大代表,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认为,加强原创作品生产是体现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也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上海特别重视推进“新品、优品、精品”创作,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原创基地。仅2012年上半年,就有10部“上海制造”的优秀电视剧登陆央视。

这10年,是中国文化加速“走出去”、影响力日益增强的10年——

文化“走出去”,凸显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文化复兴的坚定决心,是实现文化自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必经之路。

“孔子,孔子,人人都在讨论孔子。跨越了2000年,孔夫子„活跃‟在东方人、西方人的唇齿之间。”联合国经社部战略规划司司长内维德·哈尼夫曾发出这样的感叹。自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揭牌至今,387所孔子学院和509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我国与100多个国家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以“文化年”、“国家年”、“交流年”为主题开展了各类大型国际文化活动;在海外已建成巴黎、柏林、东京等多个中国文化中心;不同规模的中国文化节、艺术节,“相约北京”、“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国际性文化交流品牌已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10年,中国传统艺术从过去的主动„送戏上门‟,变成了国外积极邀请演出。”党的十八大代表、北京昆曲剧院院长杨凤一说,昆曲作为百戏之母,在国外演出非常受欢迎,这说明中国文化越来越得到国际认同,中国文化的力量正越来越受到国际重视。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民族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设计的蓝图,是中国增强文化自觉、重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的铿锵誓言。

“蓄之以道,养之以德。”随着中国的发展,随着中国文化的振兴与传播,世界将更广泛更深入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旺盛活力和无穷魅力。

篇2: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

2007年01月30日 星期二 17:16 【专题】征兵入伍·绿色军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发展历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做为一支担负治安保卫任务的人民武装力量,它有着自己光荣的历史。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适应对敌斗争和巩固人民革命政权的需要,在各个苏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我们党和人民政府就曾先后建立了不同名称的担负治安保卫任务的人民武装力量,如警卫营、警备团、保安团、保安大队、保卫大队、保卫队、警卫队、政治保卫队、除奸团等,担负着保卫首长、警卫机关、肃清特务汉奸,看押罪犯和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在这漫长的民主革命动岁月里,这支部队都是人民军队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人民军队一起成长壮大,在民族民主革命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和各级人民政权的相继建立,担负治安保卫任务的人民武装力量也相应有了发展。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一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成立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隶属公安部建制领导,担负党中央、中央政府和北京的治安保卫任务。同时,存较大的城市中,已有由人民解放军为骨干组建而成的公安总队、公安大队、纠察总队,在省、地区和县组建了警卫营、警卫连、公安大队、保卫队、执法队等,在铁路沿线组建了铁路公安武装。此外,在解放较晚的边沿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也在建立公安武装,当时,这些部队大部分属于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建制领导,一部分属于军队系统建制领导,主要执行警卫首长、机关,警备城市、剿匪肃特、看押罪犯、维护社会治安和守护铁路等任务。第一、建立中国人民公安部队(1949年10月--1950年9月)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保卫国家经济建设的恢复和发展,保障民主改革的进行,维护社会治安,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统一的军队,即人民解放军和人民公安部队”的规定,一九四九年十二月第一次全国公安会议制定了《整顿各级人民公安武装的方案》,于一九五零年一至五月,将各地公安武装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隶属于各级公安机关。经过整编,除中国人民公安中央纵队(两个师和一个团)外,另新建和改建了三个公安师。十二个公安总队、一个纠察总队、一个警卫团、三个省公安团和若干个公安大队、公安中队和公安队。

同一时期,国家公安机关在边境上开始建立了边境管理机构和部队,开展了边防工作。

第二、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1950乍9月--1955年7月)

随着形势的发展,从一九五零年起,公安部队进行了全国性的整编,逐

渐将编制、番号、供给、装备等各不相同的公安武装,整编为统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遵照中央军委一九五零年九月二十二日的电令,为了统一领导全国公安部队,于同年十一月八日成立了全国公安部队司、政、后、干领导机构,并相继成立了中南、华东、东北、西北、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和铁道公安部队的领导机构和华北地区公安部队(由军委公安司令部直接领导)。至一九五一年十月,按军委批准的总定额,接管和组建了二十个公安师另三个团。

省、市以下地方公安部队,遵照军委、政务院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十九日的联合命令,仍属各级政府公安机关建制供给,其军事训练、行政管理、政治工作,由各级公安部队司令部代管。

根据一九五一年七月十五日《中央批转公安部第一次全国边防保卫工作会议的决议》,公安部对各地的边防机构和部队也进行了整编。除中苏、中蒙边境外,各大区和边疆省、市先后成立了边防局(处或科)、边防分局、边防团、海防大队、派出所和检查站,隶属于公安机关。云南、西藏:边境以及深圳、珠海一线的边防任务,由迸驻该地区的解放军野战部队担任。

一九五一年九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全国的内卫、边防和地方公安部队,于一九五二年上半年,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隶属于军事系统,担负内卫和边防任务。

第三、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1955年7月--1957年8月)

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根据国防部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二日批准的公安部队整编定型、定额方案,全国公安部队又进行了一次整编。国防部七月十八日公布公安军番号,将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军”,这次整编,将专区和县公安部队移交给公安机关,改为“人民武装警察”。中央公安部成立武装民警局,各省公安厅成立了武装民警处。基本上又恢复了一九五二年以前的形式,同时,将担负岛屿、要塞守备任务的边防公安部队拨归将军区建制序列.中央大区和省直属公安部队改为公安军,军委、各军区公安部队司令部改为公安军司令部,撤销了省公安总队部机构,由省军区兼公安司令部。

第四、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1957年9月--1958年12月)

一九五七年一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为贯彻党的“八大”精神,决定裁减军队数量,提高部队质量,撤销公安军番号及其领导机构。八月,公安军番号撤销,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原公安军司令部缩编为总参警备部,负责研究和指导全国内卫、边防业务,指挥领导直属公安部队。七个军区公安军司令部和三个军区公安部队、处亦于三月至八月先后撤销,沈阳、北京、济南、兰州军区司令部设警备处或卫戍勤务处,其他军区由作战、情报等有关部门负责内卫、边防业务工作。

第五、改编为人民武装警察(1959年1月--1963年1月)

一九五八年八月四日,党中央批准军委《关于公安部队整编问题的报告》,决定于一九五八年年底,将公安部队担负看押劳改,守护铁道和一般厂矿企业的内卫部队,中苏、中蒙、中越边境、沿海内湾和对外开放口岸的边防部队,以及机关、学校公安机关,改为“人民武装警察”。担负中央、各行(市)警卫、剿匪治安、守护重要铁道桥梁和军工厂矿任务的内卫部队,沿海边防部队,仍属军队序列。总参警备部与公安部十六局合编为公安部四局,各省公安厅以民警处为基础,成立了人民武装警察总队部,实行了以块块为主的领导关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部队的领导和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战斗力,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央批准了公安部党组《大于改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领导体制的报告》,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建制仍属公安机关,领导体制改为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实行双重领导,在部队各项建设上,受军委和各总部领导;在执行公安任务和公安业务方面,受公安部领导。第六、改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1963年2月--1966年6月)

一九六三年一月二日,周恩来总理传达中央的指示,决定恢复“中国人民公安部队”的番号。一月十六日,军委、公安部的电令指出:关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名称,业经中央批准,改称为“中国人民公安部队”,自一九六三年二月一日起即启用新名称。其建制和领导关系仍按现有规定不变,即继续实行由军事系统和公安机关双重领导。

第七、整编中国人民解放军(1966年7月--1982年6月)

“文化大革命”前夕,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指示,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自一九六六年七月一日起撤销公安部队这个兵种,统一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公安部队领导机关改编为第二炮兵指挥领导机构,将全国公安部队分别整编为独立师,团、营、连和县、市中队,归各省军区或卫戍区(警备区)领导。第八、重新组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1982年6月至今)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八二年六月十九日,党中央批转了公安部党组《关于人民武装警察管理体制问题的请示报告》,决定将人民解放军担负的地方内卫任务及其执勤部队移交给公安部门,同公安部门原来实行义务兵役制的武装、边防、消防三个警种统一组建成“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公安部成立人民武装警察总部,省、市、自治区公安厅(局)成立人民武装警察总队,地区(市、州、盟)公安处(局)成立人民武装警察支队,县(市、旗)公安局成立人民武装警察大队或中队。新组建的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公安部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公安部门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并接受上级武装警察部队的领导。在编制序列、服装式样、供给标准、纪律要求、教材训练、边沿地区的协作和政治思想工作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经常性的工作,实行由公安部门分级管理、分级指挥。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及其各级机关,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给合的制度,执行解放军的条令、条例和供给标准,享受解放军的同等待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几十年来,虽然这支部队的名称、番号和领导体制几经变化,但实践证明,它是党和国家不可缺少的一支武俟力量。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这支部队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指战员的积极努力,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光辉业绩。

(一)领导体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隶属于国家公安系统。受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双重领导,设有领导机关武警总部,机关编司令部、政治部和后勤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武警总队,地区(地级市、州、盟)设支队,县(旗、县级市)设中队或大队、站、所。有的总队还编有直属支队,按支队、大队、中队、排、班的序列编制。各级武警内卫部队受当地政府和上级武警领导机关领导;武警边防部队、消防部队和警卫部队,归公安部门领导;武警水电部队、黄金部队和交通部队,业务上分别归公安部和能源部、冶金部、交通部领导;武警森林部队实行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以林业部门为主、中央和地方领导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边防、消防、警卫、水电、黄金、交通和森林武警部队的军事、政治、后勤工作,均接受武警总部的指导,编制序列与内卫部队大体相同。武装警察部队装备轻便、精良,有自己的服装式样、识别标志和军衔等级,其内务制度、纪律要求、队列基础训练和政治思想工作等则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条令、条例和规定。

中国武警部队现任司令员是吴双战上将,此前几任司令员是杨国屏、李刚、李连秀、周玉书。现任政委是隋明太上将,此前几任政委分别是李振军、张秀夫、徐寿增、张树田和徐永清。

(二)任务

武警部队的任务与职责: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于1982年6月19日,由内卫部队和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组成,列入武警序列的还有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内卫部队由各总队和机动师组成。武警部队根据人民解放军的建军思想、宗旨、原则,按照其条令、条例和有关规章制度,结合武警部队特点进行建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享受人民解放军的同等待遇。武警部队的基本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卫国家重要目标,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战时,协助人民解放军进行防卫作战。

武警部队属于国务院编制序列,由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实行统一领导管理与分级指挥相结合的体制。武警部队设总部、总队(师)、支队(团)三级领导机关。武警总部是武警部队的领导指挥机关,领导管理武警内卫部队和黄金、森林、水电、交通部队。在中国各级行政区划内,省级设武警总队,地区级设武警支队,县级设武警中队。在执行公安任务和相关业务建设方面,武警部队接受同级公安部门的领导和指挥。

和平时期,武警部队主要担负固定目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怖任务,并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固定目标执勤,主要是担负警卫、守卫、守护、看押、看守和巡逻等勤务。具体负责国家列名警卫对象和来访重要外宾,省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和各国驻华使、领馆,国际性、全国性重要会议和大型文体活动现场的安全警卫;对监狱和看守所实施外围武装警戒;对重要机场、电台和国家经济、国防建设等重要部门的机密要害单位或要害部位实施武装防守保卫;对铁路主要干线上的重要桥梁、隧道和特定的大型公路桥梁实施武装防守保护;对国家规定的大中城市或特定地区实施武装巡查警戒。处置突发事件,主要是对突然发生的危害国家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违法事件依法实施处置,包括处置叛乱事件、骚乱及**事件、群体性治安、械斗事件等。反恐怖,主要是反袭击、反劫持、反爆炸。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主要有黄金地质勘察、森林防火灭火,参加国家能源、交通重点项目建设,遇有严重灾害时,参加抢险救灾。(来源:武警成都指挥学院招生信息网)

篇3:对中国体操后备力量发展的调查

1 体操后备力量发展现状

1 . 1 后备队伍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体操事业与前几年相比较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无论是在艺术体操方面还是竞技体操方面,都存在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后备队伍建设不完善。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体操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途径是:扩大人才选拔的范围,将运动项目普及开来。增加训练的人口基数,例如俄罗斯和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的体操普及率相当的高,人才的选拔范围相当的广,群众基础相当的好。早在1986年,苏联国内体操运动学校就发展到了三百多所,参加正规训练的人就有六万多人。在保加利亚体操的普及率更加的高,平均没九百人中就有一个人从事体操事业。到1997年我国的体操运动学校才仅有二十几所,参加体操训练的人还不到两千人,体操事业的普及是体操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不普及体操事业,体操事业就不会得到好的发展。因此,我国体操事业的竞争力、后备人数、升提素质、心理素质战术水平都与世界体操强国有较大的差距。

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数据显示,1997年我国艺术体操一、二、三线运动员人数分别为:118、76、1006人,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二线运动员出现了断层,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体操事业后备人才是严重匮乏的。中国是世界体育强国之一,而且我国人口众多,但是,艺术体操的人才后备数量仅有两百余人,而且能到世界性的大赛中进行比拼的队员更是少之又少,后备力量的供给处于匮乏状态,后备资源的供给是体操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我国要尽快解决目前的人才资源紧张的问题,赶上世界其他体操强国。

1 . 2 竞赛体制影响后备力量的培养

体操运动的竞赛机制将直接影响到后备人才力量的培养,运动员本身存在的问题要在比赛中暴露出来,在训练中在进行改进,然后再回到比赛中进行检验,这样的训练过程才能将体操运动员培养成一个有着极强的综合实力的运动员,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脱颖而出。在此情况下训练的运动员会以极佳的状态面临比赛,还有可能超常发挥。

我国每年都会举行全国性的比赛,但是总体而言比赛机会较少,而且与其他体操强国相比较我国的竞赛体系还不够完善,完善的竞赛体制应该有两种类型的比赛:一种是基本比赛;另一种是辅助性比赛,辅助性比赛是服务于基本类型的比赛的,不同规格的比赛会为国家运动员的选拔提供诸多良机。

有效的比赛是检验运动员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它会直接地促进运动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更加有助于发现与选拔人才,在交流的过程中几类丰富的比赛经验,前苏联的运动员会有如此还得比赛状态,一方面原因是进行大量严格科学的训练;另一个原因就是有一套完备的比赛机制,他们在比赛中获得大量的经验,比赛经验的积累将有助于技术水平的提高,熟能生巧。他们每年在国内参加的比赛就有十几次,而我国运动员仅有一两次,由于缺乏比赛经验,因此,在参加国际性大赛时,输多胜少,由于缺乏比赛经验、心理素质较差、体能不够等原因,屡屡在世界舞台上失利,这与我国不完善的比赛机制是分不开的。

2 关于我国体操后备力量发展问题的对策

2 . 1 完善比赛机制

纵观世界体坛,只要是体操强国,这个国家必定就有一套完整的比赛机制,完整的比赛机制是体操比赛胜利的有效保障。

前苏联之所以会成为体操强国,第一,其经济处于世界前列,有经济做后盾,这就为其体育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引进技术先进的体操教练,购买精良的运动设备,在优秀教练和精良设备的辅助下,体操运动员的训练会更加的事半功倍。第二,前苏联在赛制的安排上也比较完善,完善的赛制安排对运动员的综合水平的调高是有利的。

我国应该聘进优秀的体操教练,还要购买精良的技术设备,我国有这个经济实力,除此之外,我国还应该改进赛制安排,尽可能的安排多的比赛,例如周赛、月赛、季赛、年赛等,大量的比赛对于体操运动员来说是有利的,可以积累丰富的比赛经验,在参加国际性大型比赛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如今我国经济实力在不断地壮大,综合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因此,体育事业也应该迈向新的台阶。

2 . 2 拓宽人才选拔渠道, 扩大训练人口基数

我国应该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人才培养数量基数的扩大,前苏联和保加利亚在这方面做得都比较好,因此,在体操事业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要学习他们,重视运动项目的普及,扩大训练的人口基数,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获得高质量的体操人才。

广泛吸收各年龄段的人来学习体操,这就是要做到选材面广,只有这样才会积累广泛的群众基础,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后再进行大量的训练,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战略战术、技术等能力进行综合的训练培养,有了大量的后备队员后,在进行重点的选拔培养,相信这样的训练方式会大大的提高我国体操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 . 3 完善选材方法

体操是一项体现美的运动,它被世人誉为“立体的画,流动的诗”要求运动员要具有优美的体型,良好的身体素质,以及较高的运动能力和智力等,由于一些外界因素,例如地理、历史等因素,欧洲国家的人在先天条件上就比我国人更具有学习体操的优势,他们的身体素质就比我国人好。

研究表明,俄罗斯的人在体型上就比我国人更适合学习体操,因为他们的身材更加符合美的标准,因此,在这方面我国运动员就处于劣势。

在此情况下,我们就要运用有效的选材方法进行人才选拔,尽量在国人身体现实状况的现状下选拔出相对符合要求的人,作为体操事业发展的后备人才。

据调查,我国在选拔体操运动员的时候仅停留在经验和一般性目测上,具有较大的片面性,在选材的过程中,经验是相当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将经验作为选材的唯一标准,更加应该结合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身材条件、以及心理素质等,一个优秀的运动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过硬的综合竞技实力,当代的优秀体操运动员应该是各项能力全面发展的,是想着全面型的方向发展,运动员依靠单一的技能取得胜利的状况已经越来越少的出现,以俄罗斯作为例子,没有主次的分别,其突出的特点是:“选材内容广,包括了生长发育的程度、生理机能、心理素质、智力以及运动能力等;选材过程注重科学性,根据相应的人体形态、生理指标等因素进行严格的衡量,以达到择优录用的目的”。

选材方面要注重科学性,科学研究要深入,要全面,为以后选拔人才提供量化的指标和参考体系,在这些方面,都是我国体操事业做的不够完善的额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前苏联的经验,为体操人才的选拔助力。

体操的训练分为好多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据调查,我国体操运动员主要来源于业余体校,以及一些中小学体育特长生,后者占得数量比较大,由此观之,我国体操运动员中在启蒙训练的过程中,没有一个好的训练过程,因此基础比较差,突出表现为:基本功不扎实、选材质量差、成材率低等,因此,我们要重视选材的过程,基础打不牢,以后想成才就极为困难。

3 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体育事业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后备力量的发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选材方式的不合理、赛制安排的不合理以及运动员数量的匮乏等”,面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上建议:“完善赛制结构、拓宽人才选拔渠道、完善人才选拔方式方法等”,希望可以帮助解决目前我国体操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摘要:随着我国的富强,经济不断发展,政治不断强大,同样文化事业也大发展大繁荣,体育事业更加的进步,这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例如体育事业,依然有不足之处,体操一直是我国的强项是我国人之骄傲,无论是艺术体操还是竞技体操,但也仍然有可改善之处,尤其是在后备人才方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相关建议,望有助于解决我国艺术体操和竞技体操后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篇4:推动中国重汽发展的思想文化力量

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我们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台职工思想实际、工作特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纳入经济责任制的考核,在内容、方法和机制等方面不断地创新和改进,做到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营造了企业内部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促进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实现了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20G9年,中国重汽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10年,荣获山东省文明单位。

2009年,中国重汽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年产销重型汽车12.5万辆,同比增长11.59‰实现销售收入569.6亿元,同比增长13.79%;实现利税42.5亿元,同比增长19.04%;实现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18.9%;实现工业增加值60.29亿元,同比增长约40.28%,成为国内重卡行业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之一,从产销规模来讲,已进入世界重卡行业前列。2010年1~5月份,产销重型汽车9.8万辆,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企业党组织必须全面承担起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随着企业管理机制的转换,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出现了新形式,企业党组织负责人无论是专职还是兼职,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不能弱化。企业党组织必须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和各种劳动关系,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组织、策划和协调,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制度,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内容。集团公司党委坚持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围绕生产经营任务,在党内开展了创先争优、先锋号工程等活动,开展了“评先树模”活动。公司党委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职工队伍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并把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结合起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精神,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充分利用宣传网络,对广大职工深入进行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企业和建设节约型企业教育,促进企业的稳定和谐发展。这些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实践证明: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这个大舞台上,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只要党组织切实承担起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责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动员党政群组织的管理骨干都来做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就一定会不断提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

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根本上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务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对企业来说发展就是最大的政治,最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最好的说服力。

在工作中,我们既要抓发展,又要心系职工,做好维护职工利益工作,坚持权为职工所用、情为职工所系、利为职工所谋,切实维护、实现和发展好职工的切身利益。没有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没有发展形成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改善和提高职工的切身利益就是一句空话。2000年企业困难时,拖欠10多个月的职工工资,当时领导出差,财务300元的差旅费都拿不出来,在这个时候任何的说教都是空洞的,职工心里积怨矛盾重重。企业发展以来,先后建成15.5万平方米的职工居住园区,为2000多户职工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从2007年起,提高了内部退养职工生活待遇,平均每人增加了300多元。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年人均收入由改革重组前的1万元达到现在的3万多元,从而使广大职工享受到了企业发展带来的实惠。2009年集团出资为洪楼南路重汽宿舍90户居民开通了暖气,解决了遗留多年的供暖困难。职工群众自发地把锦旗送到公司领导办公室,感谢集团公司的关心。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折射出企业对职工无微不至的关怀。

中国重汽改革发展的事实证明,让职工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中国重汽实现和谐发展的根本之路,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好的实践和体现。

必须大力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机制

在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停留在认识层面上,关键是从制度、机制上加以保证。随着企业内部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的思想观念也在变化,注重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经营和改革就能有思想政治保证,形成企业内部稳定的发展环境。中国重汽重组以来,由求生存到求发展,生产经营持续稳步增长,形成了良好的内外发展环境,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党委始终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在创新思想政治工作;企业内部有一套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保证体系,形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保障机制;有一支思想、作风过硬的政工队伍,把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入到各项工作中去。

大量的事实证明,思想政治工作今天仍然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在企业内部思想政治工作仍然是促进经营目标实现,提升企业文化,增强企业活力,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国有企业不仅承担着经济责任,还承担着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中国重汽始终积极广泛地参与和赞助社会公益事业,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500多万元。今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当天,中国重汽迅速组成“抗震救灾小组”,组织人、财、物,利用中国重汽三辆商品车,装载上灾区最急需的食品、饮用水、棉被,连夜启程赶往灾区。中国重汽集团又组织“情系玉树、奉献爱心”慈心一日捐活动,集团及2.6万余名员工共向地震灾区捐款达人民币500万元。这是中国重汽回报社会,履行企业社会职责的重要体现。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关键是让广大职工感受到在劳动关系、劳动管理、分配机制上实现公平合理、和谐,这也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和谐稳定的企业新型劳动关系的重要途径。

发展生产力,人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具体到企业,职工是企业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部分,企业的制度要靠职工去贯彻,生产任务要靠职工去完成,企业的发展要靠职工的共同奋斗,培育“四有”职工,充分调动每位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应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做到尊重人、关怀人、带动人、激励人。一个著名学者说道:人的心灵的和谐,才是最大的和谐。我们为各类人才的成长提供攀升的阶梯

和施展才能的平台,从科研人员到劳务工都建立了成长标准和渠道。如我们对科技专家、技师实行补贴制,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和“金蓝领”工程,开展“十、百、千”工程,即培养几十名高级综合管理人才,百名高级技术拔尖人才,千名工人高级技能人才。提出“人人都是形象,事事连着效益”、“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献社会”及“亲人服务”等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中去,中国重汽以人为本的大政工已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真正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职工的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精神,促进企业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

随着创建和谐企业,面对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后的新环境,对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更新观念,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要摒弃过时的老方法,不断探索创新科学的方法,拓宽教育渠道,把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我们认为,要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企业负责人要把生产经营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同规划、同布置、同检查、同总结、同表彰。

这几年,我们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一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每年组织论文评选,先后有30余篇论文,在全国及省市政工系统评选获奖;二是以《中国重汽员工文化手册》为教材,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三是从职工对外交往文明礼仪入手,举办了大型的文明礼仪示范展示活动。今年,我们又重点开展培养树立典型活动,大力弘扬先模精神。我们体会到,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企业改革发展中职工队伍里出现的思想问题,党政工团要齐抓共管,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三个作用,“三个文明”一齐抓,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培育“四有”职工为根本,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应有的作用。要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融为体才会更富有成效。企业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虽然是自成体系的系统工程,但又互相包涵、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要把其全部融入企业管理的整体系统中,通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全面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5: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

【背景材料】

2016年7月16日至17日,第五届世界和平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论坛主席唐家璇和约450名中外嘉宾出席。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开放”。在4场大会和22场小组讨论中,来自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马来西亚、泰国、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450位中外嘉宾就国际安全与大国合作、亚太安全秩序、国际反恐合作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共商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世界和平论坛是中国举办的第一个高级别非官方国际安全论坛,论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知名度不断提高,影响力不断拓展,成为各国有识之士探讨国际安全形势、探寻破解安全难题的重要平台之一。在此次论坛上,中外嘉宾围绕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表示,仲裁案是一个充满政治偏见的典型案例,其诉求是出于政治目的包装和单方面提起的,仲裁庭的组成是出于政治目的临时拼凑的,仲裁结果是为实现政治图谋精心炮制的。仲裁案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这种做法违背了法治精神,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上开启了危险和恶劣的先例,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发展是解决各类安全问题的“总钥匙”。过去几十年,东亚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区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在发展自身、惠及本地区人民的同时,东亚肩负着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公正合理国际秩序的维护者。论坛上,中国对世界和地区安全的贡献获得积极评价,南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多数与会嘉宾认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增加了解决问题的复杂性,希望相关方尽快进入谈判协商的轨道,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

【考点链接】

一、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自卫权。我国加强军事力量建设是我国拥有保护自己的生存和独立权。中国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对南海地区行使主权的国家,应该说历代政府在岛屿的归属上都做了自己相应的工作。

2.主权国家要认真履行国际义务。中国全面、完整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认真履行自身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提出的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并行的思路,既明确了无核化的大方向,又能够合理平衡的解决各方关切,有利于各方相向而行。

3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2002至2003年,中国与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签订了DOC,即《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里规定各个国家如果有领土争议,可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话、协商、谈判解决。这是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

4.联合国的作用。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国利益相互交融,安全威胁复杂联动,不仅需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更要发挥好联合国的作用。事实上,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5.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我们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谋求势力范围,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充分尊重和照 顾其他国家的正当关切和权益,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美国和韩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与各方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努力背道而驰。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

7.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组织都不要指望通过所谓的“仲裁 结果”向中方施压,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

8.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韩为了自身的利益,布置萨德反导系统。该系统覆盖范围反导能力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加剧了军备竞赛,打破了全球战略和平与稳定,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域内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

9.中国是世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安全负责。自2009年以来,中国海军累计派出23批70艘次舰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为6000多只国际船只提供护航。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将为国际社会安全贡献更多的公共产品。

10.坚持主权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人与人平等,社会才能和谐,国与国平等,世界才能稳定。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化解矛盾和摩擦,巩固和平与安全。

11.国际竞争的实质。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势介入,启示我们要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最关键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12.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和平负责,又对南海负责,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当今时代主题,也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

二、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意识的能动作用。从2008年之前和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同境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坚持这一原则,两岸关系就能稳定发展、台海就可以保持和平安宁。背离这一原则,台海就会险象环生,就可能出大乱子。

2.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中方主张,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沉溺于冷战思维,搞弱肉强食、穷兵黩武和对立对抗,有违时代潮流,只会加剧安全困境。

3.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国与国之间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当今时代,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模式共生并存,多个民族、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各种政治社会思潮与思想激荡交融,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彩图景。只有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和谐相处。

4.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统帅部分,我们要树立全局的观念。在安全问题上,中国着眼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着眼维护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愿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有关国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

5.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国家之间唯有合作才能抵御安全风险,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不能再是一个国家利己行为的手段、工具和投机选项,而应成为带有强制性的生存发展和时代要求。不同国家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共同营造稳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6.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联系构成发展。过去几十年,东亚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区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在发展自身、惠及本地区人民的同时,东亚肩负着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

7.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时有表现,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不合理现象依然突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8.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们要看到,过去40多年中,亚太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起飞。还要看到,虽然这个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包括所有国家的安全架构,但经贸联系已经成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压舱石。

9.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中国与其它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既有利益上的对立分歧,又存在着共同的利益。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双方在对立的同时,又有合作的一面。因此在处理国际关系时,要把握好矛盾的双方的对立统一,共谋发展。10.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在解决南海问题上,中国既要遵循历史,即明确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也要着眼现实,即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从大局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维持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11.矛盾双方又主次之分。了解台湾问题首先要了解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1949年以来,尽管大陆与台湾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未改变。

12.价值观的作用。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开放”,中外嘉宾就国际安全与大国合作、亚太安全秩序、国际反恐合作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共商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这体现了符合人类根本利益的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3.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立场,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跟踪试题】 1.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中国全面、完整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认真履行自身承担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提出的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并行的思路,既明确了无核化的大方向,又能够合理平衡的解决各方关切,有利于各方相向而行。材料说明

①尊重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 ②尊重各国独立处理本国事务的权利 ③意味着大国享有更多更大的权力 ④主权国家意味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2.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国利益相互交融,安全威胁复杂联动,不仅需要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更发挥好联合国的作用。事实上,联合国在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这表明联合国

①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②与各国有重要的利益汇合点 ③在协调国际关系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④保证各国平等参与国际事务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我们倡导并践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谋求势力范围,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同时,充分尊重和照顾其他国家的正当关切和和平权益,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这表明

①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一种利益关系 ②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③世界多极化趋势正在发生变化 ④各国间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仲裁案出发点不是为了解决中菲之间的争议,也不是为了维护南海和平与稳定。这种做法违背了法治精神,践踏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上开启了危险和恶劣的先例,必须引起国际社会高度警惕。对于南海局势,我国政府的一贯立场是

①在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部势力 ②大力发展生产,增强经济和国防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 ③改变我国的外交政策,积极捍卫我国独立安全发展利益 ④依据联合国的宪章精神、宗旨和原则来处理好南海争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美国和韩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与各方实现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和平努力背道而驰。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国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建设者、贡献者。材料启示我们

A.外交政策应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B.支持其他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所采取的各种活动 C.维护地区和平稳定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D.利益相悖会导致国家之间大规模冲突

6.任何人、任何国家、任何组织都不要指望通过所谓的“仲裁结果”向中方施压,动摇中国维护主权和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坚定意志。这说明

①国家主权对外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 ②尊重其他国家的正当国家利益十分重要 ③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④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美韩为了自身的利益,布置萨德反导系统。该系统覆盖范围反导能力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破坏了地区战略平衡,加剧了军备竞赛,打破了全球战略和平与稳定,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域内国家的战略安全利益。对此,中国积极进行应对。材料说明

A.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B.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C.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是核心主题 D.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多极化损害地区利益

8.人与人平等,社会才能和谐,国与国平等,世界才能稳定。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都有平等参与国际和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才能化解矛盾和摩擦,巩固和平与安全。概括上述材料最为恰当的题目是

A.坚持公道正义,赢得战略盟友 B.勇担大国责任,真诚支持帮助 C.弘扬包容互鉴,促进共同发展 D.顺应时代潮流,贯彻主权平等

9.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强势介入,启示我们要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 B.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军备竞赛 C.提升我国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 D.协调国际关系,改变时代主题

10.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和平负责,又对南海负责,是我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当今时代主题,也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因为

①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②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不存在核心利益差别和对立 ③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 ④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1.从2008年之前和之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不同境遇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坚持这一原则,两岸关系就能稳定发展、台海就可以保持和平安宁。背离这一原则,台海就会险象环生,就可能出大乱子。材料表明

A.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要尊重事物本身所具有的规律 D.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一个过程

12.中方主张。各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这符合历史发展规律。而沉溺于冷战思维,搞弱肉强食、穷兵黩武和对立对抗,有违时代潮流,只会加剧安全困境。材料从一个侧面启示我们

A.和平与发展大业取决于杰出者的聪明才智 B.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C.发挥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是改造外部世界的可靠保证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13.当今时代,不同政治社会制度、发展道路模式共生并存,多个民族、多种文明交流互鉴,各种政治社会思潮与思想激荡交融,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多彩图景。只有秉持包容精神,才能和谐相处。这表明

①人们可以有意识地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主观创造性活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4.在安全问题上,中国着眼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大局,着眼维护地区各国的根本利益,愿同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有关国家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解决有关争议。这说明

A.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综合认识事物 B.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产生质变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5.国家之间唯有合作才能抵御安全风险,实现共同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不能再是一个国家利己行为的手段、工具和投机选项,而应成为带有强制性的生存发展和时代要求。不同国家只有摒弃傲慢与偏见,才能共同营造稳定和发展的良好环境。其哲学依据是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统筹全局 ④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过去几十年,东亚一直被视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在区域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东亚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在发展自身、惠及本地区人民的同时,东亚肩负着维护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

①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②部分的功能状态受整体的功能状态的影响 ③事物发展总要经历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随着世界多极化的不断发展,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时有表现,国际关系中不公正、不平等、不合理现象依然突出,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这表明

A.对新事物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促使其成长壮大 B.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缺陷 C.新事物的成长总会受到旧事物的阻挠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8.了解台湾问题首先要了解两个基本事实:一是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1949年以来,尽管大陆与台湾尚未统一,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未改变。以下哲理最能概括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A.综合思维和系统优化的方法 B.量变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

19.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立场,符合国际关系发展的规律,有利于维护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这说明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实践活动的指向 ②体现了价值观决定外交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③外交实践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 ④人民群众是我国外交活动的主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五届世界和平论坛的主题是“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开放”,中外嘉宾就国际安全与大国合作、亚太安全秩序、国际反恐合作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共商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要看到,在过去40多年中,亚太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起飞。虽然这个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包括所有国家的安全架构,但经贸联系已经成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压舱石。在解决南海问题上,中国既要遵循历史,即明确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也要着眼现实,即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从大局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维持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维持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

材料二 中国是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对南海地区行使主权的国家,应该说历代政府在岛屿的归属上都做了自己相应的工作。2002至2003年,包括菲律宾在内的东盟国家签订了DOC,即《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宣言里规定各个国家如果有领土争议,可通过和平的方式对话、协商、谈判解决。自2009年以来,中国海军累计派出23批70艘次舰船,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任务,为6000多只国际船只提供护航。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将为国际社会安全贡献更多的公共产品。

(1)结合材料一,运用哲学知识分析如何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问题。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对待主权和安全的依据。

【参考答案】

1.D 2.C 3.A 4.D 5.C 6.C 7.B 8.D 9.A 10.B 11.B 12.B 13.B 14.A 15.D 16.A 17.D 18.C 19.B 20.(1)①要发挥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要按着会议的“共同安全秩序:合作、包容、开放”的主题,研究、讨论和解决国际安全与大国合作、亚太安全秩序、国际反恐合作等问题,共商合作大计,共谋长治久安良策。这些问题符合人类根本利益。②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我们既要看到亚太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日本、东南亚一些国家和中国先后实现了经济的起飞。也要看到虽然亚太地区一直没有一个包括所有国家的安全架构,但经贸联系已经成为本地区和平稳定的压舱石。③坚持两点论和两分法,反对片面性。在解决南海问题上,中国既要遵循历史,即明确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也要着眼现实,即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从大局出发,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维持了南海的和平与稳定。避免一点论和片面性。

篇6:中国武装力量的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国石油发展纪实

来源: 中国石油报

在石油人的记忆中,有一种关怀、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力量,以深深的足迹、殷殷的深情被定格下来,历久弥新。

总书记心系我国石油工业发展,多次到中国石油调研指导工作、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从黑土地、黄土塬到中亚、古巴,总书记的足迹印刻在井队、油田、炼厂。总书记的勉励与厚望,化作持久强大的动力,激励百万石油员工砥砺奋进。

“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

——牢记总书记重托,大庆油田开启新创业、迈向新征程

两年前的“两会时间”,2016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审议时,对大庆油田、大庆精神给予高度肯定:“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大庆精神激励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有为。”

殷殷关怀寄深情,谆谆教诲催奋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百万石油员工深感振奋,备受鼓舞。集团公司党组第一时间召开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思想和行动上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融会贯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激励,更是动力:站在历史维度上的标杆、旗帜,如何在现实空间攻坚克难,赋予标杆、旗帜新的时代内涵?

不负使命初心,远谋近施,科学布局,战略蓝图破茧而出。2016年11月3日至4日,集团公司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近百人参会,集中两天时间,专题研究大庆油田及其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12月7日,集团公司党组制定下发《关于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意见》,着眼大庆油田未来发展大格局的战略谋划破茧而出。

两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战略布局下,大庆油田砥砺前行,探寻突破路径,“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战略蓝图由此徐徐铺展。两年来,大庆石油人牢记总书记的嘱托期盼,强化标杆意识和担当,稳定经营业绩,深化改革破冰,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奋发进取、迎难而上。

2016年1月至2月,低油价带来“整体性亏损”,大庆油田一度处于舆论中心。今年一季度,大庆油田累计生产原油942.96万吨,其中,国内794.31万吨,超出运行计划2800吨;生产天然气12.1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26%,取得生产经营开门红。

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

——牢记总书记重托,中国石油凝聚新时期干事创业的精神

力量

“这些年,出国打井,困难无处不在,危险时有发生。但只要我们心中装着祖国、装着人民,就敢于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6月5日,中国石油举办石油精神论坛,大庆油田李新民等23位劳模、青年代表和基层党组织,倾情讲述践行石油精神感人事迹,石油精神在这里传承。

传承精神,传递力量。2009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亲临中国石油总部调研,强调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远不过时,要继续弘扬、始终秉承,并与时俱进,赋予新的时代内涵。2009年9月,习近平出席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庆祝大会,指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2016年6月,在党的95周岁生日前夕,总书记做出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的重要批示,在石油战线激荡起深刻而有力的回响。

溯源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历程,正是在“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精神鼓舞下,一代又一代石油人战胜物质的匮乏、环境的险恶、差距的鸿沟,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书写出世界石油工业史上的“中国奇迹”。从一穷二白的家底到如今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均跻身世界石油公司50强,从昔日外国地质权威眼中的贫油国到世界第五大产油国……短短几十年,新中国石油工业挺起精神的脊梁,真正站起来了。

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产生于艰苦创业年代的石油精神,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升华,始终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一直是推动石油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近两年来,中国石油以批示精神为指针,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弘扬石油精神,重塑良好形象”大讨论活动。继承弘扬石油战线优良作风,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文化的合理内核和新一代石油人的优秀品质,石油精神不断丰富完善,正在成为促进公司提质增效、推进稳健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原油产量保持1亿吨以上稳产,天然气产量首次突破千亿立方米,开源节流降本增效4年累计增利近1200亿元,部署实施160余项全面改革举措……石油人以忠诚和担当,尽情诠释石油精神。“能战胜低油价,安然走过那一段困难时期,说到底,靠的还是‘三老四严’、艰苦奋斗的石油精神。”回望过去的几年,一位老石油由衷地感叹。

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

之路、文明之路

——牢记总书记重托,中国石油打造开放共赢、互利互惠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

2100多年前,中华民族先辈在欧亚大陆及其沿海区域开辟了举世闻名的陆海两条“丝绸之路”,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2013年9月7日,阿斯塔纳瓜果飘香。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礼堂,习近平主席上任后首次面向中亚地区发表演讲,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在这次出访期间,习近平同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共同出席中国石油承建的土库曼斯坦复兴气田一期工程竣工投产仪式。习近平指出,复兴气田是中土能源互利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承载着两国人民以合作促发展的真诚愿望,将为中土能源合作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五年来,中国石油全面落实中央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五通”目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国际油气合作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步伐更加坚定。特别是去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中国石油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的指示精神,成功组织“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圆桌会议,提出打造开放共赢、互利互惠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建设“一带一路”重要支点的倡议,得到国内外同行和合作伙伴的一致认可,促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油气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合作规模进一步扩大、合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2017年6月8日,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当地时间14时30分许,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在热烈掌声中一起走进阿斯塔纳世博园中国馆视察。15时许,当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来到中国石油的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全息投影展示模型旁时,在模型旁等候的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王宜林迎上前与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握手。纳扎尔巴耶夫紧紧握着王宜林的手对习近平主席说:“这是我的老朋友,中国石油在哈萨克斯坦做得非常好,是很棒的石油企业。”并向习近平主席竖起了大拇指。习近平主席听到翻译的内容后十分高兴。王宜林向习近平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介绍了二氧化碳捕集埋存与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原理和在中国吉林油田应用的情况。两位国家领导人听得十分认真,并仔细观看模型的自动演示。当王宜林介绍到这一技术具有提高石油采收率和碳减排的双重功能时,习近平主席频频点头,纳扎尔巴耶夫总统也表示赞赏。

中亚只是中国石油击水五洲,深耕“一带一路”的一个方面。截至2017年年底,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运作管理着52个油气合作项目,2017年油气权益产量当量7353万吨,占公司海外权益总产量的80%以上。“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石油海外核心油气合作区、海外油气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地,也是跨国油气战略通道的资源保障区和优势产能合作的主要市场。

“继续发挥优势、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牢记总书记重托,中国石油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塔里木大化肥项目建设工地机声隆隆,独山子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工程工地热火朝天……2009年6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调研。每到一家企业,他都同企业负责人、科技人员和一线员工亲切交谈,仔细询问工程建设和生产经营情况。

在新疆之行的十天前,习近平在甘肃调研,来到长庆油田陇东指挥部考察,要求长庆油田“创和谐典范、建西部大庆”。在兰州石化公司,他实地考察了基层党建工作,详细了解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情况。他强调,要不断深化对基层党建工作规律性的认识,找准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和求真务实作风做好工作。7年后的10月,在总书记出席的全国国企党建会上,兰州石化公司党委作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唯一代表做典型发言,受到广泛好评。

当前,中国石油数万个基层党组织、近70万名党员,广泛分布在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和海外91个国家(地区),点多、线长、面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集团公司党组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企党建会精神,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强化顶层设计,层层压紧压实党建责任,公司上下抓党建强党建的思想更坚定、行动更自觉、氛围更浓厚、工作更深入,筑牢了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中国石油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把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做到生产经营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到哪里,作用发挥就跟进到哪里,着力建设坚如磐石、充满活力、战斗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健全率和党员受教育率“两个100%”。

2011年6月,习近平调研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古巴项目,充分肯定海外党建“五落实”做法,强调海外党建工作要实现全覆盖。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石油把加强海外党建作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推进海外企业发展的有力保障,既尊重国外的法律法规,又使企业的党建具体化,使员工的精气神能够及时调动起来。中国石油按单位、项目、地域、行业、托管机构等多种方式设置党组织。根据项目和队伍规模、施工周期不同,分别在尼罗河、哈萨克斯坦、南美等大型油气投资地区设立党工委;在工作区域比较稳定、业务规模大、运营周期长的专业技术服务队伍中设置地区党委;在管道工程和炼化工程这些规模大、施工周期相对较短的项目中设置前线党工委;在海外同一地域、单个项目规模较小、党员人数较少的队伍中设置联合党支部或党总支;在单独执行中小型合作项目或合同任务,具有一定业务规模和党员人数的队伍设置了独立党支部或党总支;对少数单独执行中短期任务的零星党员和流动党员,就近纳入其他党组织挂靠和托管,始终保持海外党组织健全率100%,确保海外业务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到哪里,党组织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深情暖石油,重托催奋进。

追寻总书记足迹,步履铿锵,爬坡过坎,石油人奋力书写“赶考”新答卷。

上一篇:复查申请书范文下一篇:赢自己一把阅读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