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年检委托书

2024-04-14

银行年检委托书(精选14篇)

篇1:银行年检委托书

XX银行:

兹有我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XXXX)前来贵行办理银行帐户年检,请给予办理,感谢!

授权人签章:(公章和法人章)

被授权人:

篇2:银行年检委托书

**银行**支行:

本人(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系

公司法定代表人,兹授权本公司同志(身份证号:

,职务:)前去你单位办理本公司银行年检业务。本授权自签发之日起生效,特此证明。

授权单位(公章)

法定代表人(盖章或签字):

签发日期:

篇3:银行年检委托书

一、年检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有关制度规定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银行应对已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制度,检查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合规性,核实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应予以撤销。对经核实的各类银行结算账户的资料变动情况,应及时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转账、现金支取业务管理的通知》(银发[2011]116号)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存款人未参加年检,存在工商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或者单位负责人身份证件等重要开户证明文件超过有效期等不符合银行结算账户开立规定情形的,银行应撤销银行结算账户。如该账户为基本存款账户,银行应停止账户的对外支付,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撤销后,再撤销基本存款账户。”

(二)年检工作流程

尽管制度上对年检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对于具体的工作流程,在全国还属于分省管理,没有全国统一的制度规定进行规范。目前,年检工作的普遍工作流程是由开户银行按年度根据存款人提交的账户年检资料,对已开立的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合规性、合法性和账户信息、账户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核确认,同时与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中已存信息进行比对,确认是否相符,并在账户管理系统中标注年检标识。

(三)存在的问题

1. 年检程序不够细化。

目前,仅是《办法》对年检工作提出了制度性要求,但对于账户类型、年检的时间、具体操作流程、提交的年检材料、在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进行年检标识的具体流程等方面没有统一细致的要求,导致基层银行机构在具体操作中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便于年检工作的开展。

2. 在处罚机制方面缺乏约束力。

相关监管部门只是规定了要求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进行年检,但对于未参加年检仍在使用的账户所有人以及未认真执行年检制度的存款人和银行机构没有处罚条款,缺乏法律约束机制。存款人和银行机构在廉价的违规成本条件下,很难主动参与到账户年检工作中来。

3. 银行机构和存款人年检积极性不高。

账户年检需要客户提供很多原件资料,很多客户不愿意配合银行机构开展年检。银行机构在人员少、业务多、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面对激烈市场的竞争,不愿流失高端客户,对于客户的不予配合并没有督促意愿,相反,因为害怕失去高端客户,对于客户的不年检行为采取放任的态度,使账户年检工作更加难以全面完成。

4. 对银行机构正常经营造成风险隐患。

部分银行机构对账户年检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及时将账户年检情况在账户管理系统中进行标识。更严重者,对连续两年不参加年检,重要开户证明文件超过有效期的账户仍未停止对外支付,给不法分子利用银行结算账户从事逃废债务、非法套现、洗钱等犯罪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严重扰乱了支付结算秩序,也给自身经营带来了风险隐患。

二、完善年检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

从反洗钱工作角度,加大对账户年检工作的宣传与引导,提高社会公众认知度,让社会公众全面掌握账户年检信息,认识到账户年检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要求参加账户年检中来。

(二)完善相关制度规定,提高账户年检效率

1. 通过设定账户的有效期限(比如为一年),确保账户年检的必需性。

当账户超过有效期后,自动转为失效状态,在年检工作完成前,不能开展任何支付结算业务,由此可实现对账户的强制年检。

2.

仅对核准类账户开展年检,对备案类账户的年检由其核准类账户进行关联年检,即先对存款人的基本存款账户开展年检,再对存款人其他核准类账户开展年检,存款人备案类账户的有效期限与基本存款账户有效期限相同,只要基本存款账户通过年检,其名下所有备案类账户均可通过关联,无需存款人提供书面资料而自动通过年检,从而正常开展支付结算业务。

3. 增加处罚条款。

对于未按要求进行年检,导致证明文件过期或是丧失开户主体资格的存款人或者银行机构,根据情节轻重进行行政处罚,增加其违规成本,防止违规行为发生。

(三)加强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

应加强资源整合力度,改造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功能,实现与工商、税务、民政、质检等部门信息共享。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及时了解存款人因撤销、解散、宣告破产或注销、被吊销营业执照;更换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迁址;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代码证变更、年检等存款人基本信息变动的情况,便于账户年检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办公室编.《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学习使用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3.

篇4:银行年检委托书

【关键词】单位账户;年检;建议

单位结算账户年检(以下简称账户年检)是指开户银行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的要求,检查所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合规性,核实开户资料的真实性的行为。近年来为提高账户管理水平,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深入了解开户银行在年检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探索进一步提高账户年检工作效率的有效措施,出台了《天津市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年检办法》,详细规定了辖内开户银行年检工作流程、年检资料、年检账户范围等。本文将结合天津市近年来年检工作情况,分析年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改进年检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年检工作基本情况

1.四类账户中,基本存款账户年检率较高

分账户类型看,2013年年检中,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分别占已年检账户的78.99 %、64.11%和52.37%。基本存款账户年检率较高与基本存款账户为存款人的主办账户,存款人日常资金往来业务一般通过基本账户处理。

2.年检过程中,办理存款人信息变更和账户信息变更业务较多

2013年年检期间,共办理存款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变更业务7.19万 笔,为存款人换发了3.50万个开户许可证。一方面反映出存款人在自身信息发生变更后,自主到开户银行办理信息变更的意愿较弱,另外一方面反映出开户银行持续识别客户身份的动力不足和措施有限,往往不能及时跟踪到存款人信息的变化,导致开户银行所掌握的存款人信息与存款人实际信息不一致。

3.存量账户数量与年检率负相关

从天津市2013年年检结果看,单位账户数量在1万户以上、1千至1万户之间、和1千户以下的开户银行年检账户的数量分别为19.13万户、3.76万户和0.96万户,年检率分别为69.34%、82.7%和87.97%。总体上呈现出,存量账户数量越多,年检率越低的负相关关系。

4.未年检账户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有:一是未能在年检期间内提供合格的年检资料,包括主要证件未年检,遗失,法定代表人不在国内等情况;二是未能在年检期间完成存款人账户信息变更,主要是指存款人信息已变更,但未能在基本户开户行完成信息变更程序,导致信息不一致;三是存在被撤并、解散、宣告破产或关闭,以及注销或被吊销营业执照等情况;四是通过各种方式,均无法联系到存款人,包括网上报税账户、长期不动户等;五是存款人不配合,不愿提供年检资料等;六是其它原因。

二、年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年检相关制度操作性不强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银行应对已开立得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制度,检查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合规性,核实开户资料的真实性;对不符合本办法规定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扎根农户,应予以撤销”。但并未对银行机构如何开展年检工作做出统一明确的规定,使得各地年检频率、年检时间段、需年检的账户类型、需提供的年检资料要求等均不一致,影响了账户年检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也间接导致存款人配合程度较低。

2.年检工作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

2013年账户年检工作中,纳入年检范围的账户近35万户,涉及超过20万个单位存款人。从存款人角度看,如果其开立账户较多,甚至包括跨省市开立的账户,仅仅向每个开立单位账户的开户银行提交一份开户资料的原件和复印件,所需人力物力就很多,容易使存款人产生抵触情绪,配合程度较低。对于开户银行,特别是账户数量较多的开户银行来说,每年对所有账户进行年检,开户银行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负责年检工作令存款人

3.开户银行未按规定设置和处理久悬账户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五十六条规定“银行对一年未发生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应通知单位自发出通知之日起30日内办理销户手续,逾期视同自愿销户”。但部分开户银行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未将符合条件的账户,设置为久悬账户。对于此类账户如果任其长期或过期“睡眠”,一方面不利于存款人有效控制和管理其资金,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账户资金被冒名窃取或挪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银行的管理成本。

4.账户资料的核实缺乏有效手段

在年检过程中,开户银行需对存款人开户申请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手段,开户银行对上述资料的审核也仅限于形式上合规,无法对其真实性进行审查。

5.对未年检账户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

《办法》第六十二条规定“银行应对已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制度”,但未针对未年检账户的处理制定相应的罚则,导致存款人认为年检或不年检差别不大,使得账户年检制度难于落实。

三、政策建议

1.建议由总行出台统一的账户年检办法

建议人总行出台账户年检工作办法,明确账户年检工作的要求,標准和流程,统一年检时限、统一年检标识、统一年检标准,并明确对未年检账户处理办法。

2.建议仅对基本账户进行年检

四类账户中,基本账户开立需要经过行政许可,且在账户系统中,存款人信息由基本户开户行录入和修改,其他账户共享基本账户存款人信息。因此,建议仅对基本账户进行年检。并要求存款人在开立其他账户时,向开户银行提交已年检的开户许可证,以确保存款人及时进行基本账户年检。只要存款人能及时按照要求向其基本户开户行提交年检资料,保证基本存款账户信息及时更新,则其他开户银行可以通过账户系统发现存款人信息变更的情况,而要求存款人变更相关信息,实际也起到了账户年检的效果。

3.完善账户系统功能

一是建议增加未年检账户自动提示功能。即在开户银行办理其他账户的开立业务时,如该存款人基本账户未能通过最近年度的年检,应自动跳出相关信息提示开户银行,并自动退出开户操作。二是建议应增加未通过年检账户原因的备注栏。对于未年检账户,应由开户银行输入未年检原因。如未在规定时间提交年检资料、资料信息与账户系统信息不一致、无法联系存款人、存款人已关停并转以及其他原因等。三是增加年检统计查询功能。即针对不同银行机构代码,可查询其开立账户的年检情况以及未年检账户明细和原因。

4.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机制

针对目前开户银行缺乏有效措施对存款人提交开户资料进行真实性审核,建议由人总行会同工商总局、税务总局、公安部等相关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通过该平台时实现对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护照等证明文件资料的真实性核实。

5.加强对年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

一是加大对未年检账户的存款人的处罚力度。实际操作中,未年检账户包括两种情况,年检不合格账户和未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年检资料账户。对于未年检账户,应给予一定的宽限期,要求存款人在此期间内补充资料。如在宽限期结束后,仍无法通过年检,将其纳入“黑名单”,暂停相关账户的对外支付业务。二是加大对开户银行账户年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开户银行的年检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支付结算检查和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对存在未按规定设置和处理久悬账户,账户年检率偏低等情况的开户银行,通过通报批评、约谈主要负责人,增加现场检查和抽查频率的方式督促其顺利完成年检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管理办公室编.《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学习使用手册[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2] 樊爽文.改革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管理[J]. 中国金融,2010(12):71-72

篇5:银行账户年检授权委托书

致:中国农行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本单位因业务办理需要,现授权本单位员工(性别: ,职务:,证件类型:,证件号码: )全权代理本单位到贵行办理以下授权代办的业务,代理权限包括:填写相关申请表、合同及附近件,缴纳业务办理相关费用以及办理与授权代办业务相关的其他一切事宜。

一、授权代办的业务如下:(选择项打“√”,不选项打“×”,可同时选择多项内容,如有空白选项视用不选项):

(一)单位银行结算帐户业务

□办理开立银行结算帐户手续; □办理银行结算帐户销户手续;

□办理银企对帐签约;□办理预留印鉴变更手续;

□办理柜面代发工资;□办理帐户年审工作;

□购买支标及结算业务申请书; □办理通存通兑业务;

□支付密码器 □电子回单箱 □单位结算卡 □办理日常结算业务

□办理单位银行结算帐户开户资料变更手续;

□受托人的签章作为单位结算帐户预留印鉴之一;

□办理非结算帐户(定期、通知、协议、协定、其他存款)开户、变更、销户; □其他事项:1.; 2.;

; □办理与结算帐户业务相关的其他事项。

(二)电子银行业务(□企业网银 □消息服务 □电话银行 □其他: ) □申请注册; □注销; □信息变更; □证书挂失;

□证书补办; □证书更新; □领取证书及密码信封;

□证书激活; □办理银行代付业务; □办理网银子电商业汇票业务; □其他事项:1.;

2.;

; □与电子银行业务相关的其他事项。

(三)对公理财业务

□认购; □申购; □赎回;

□转换; □延期; □撤销;

□理财业务签约; □理财业务签约变更; □理财业务解约;

□自动理财功能签约; □自动理财功能变更; □自动理财功能解约; □开通自动约购; □自动约购变更; □自动约购终止;

□渠道开通;□渠道关闭;

□与对业理财业务相关的其他事项。

二、本授权委托书的有效期如下:(选择项打“√”,不选项打“×”,可同时选择 多项内容,如有空白选项视用不选项):

□本授权委托书自本单位签发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 年 月 日止。 □本授权委托书自本单位签发之日起生效,除本单位另行书面通知贵行撤销该授权外,本授权委托书长期有效。

公司/单位(公章):

企业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签名:

篇6:年检委托书

代理人签名:

委托日期: 年 月 日

注:1、上述仅为填写样式,仅供参考。

2、填写委托书时应字体清晰,涂改无效。

篇7:年检委托书

本人拥有 一辆,车辆号牌,该车于年月年审。因工作需要该车常年在省市使用,故不能回车管所办理年检手续,现盛情委托 省市区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检测站代理年审,恳请 车管所领导批准!

车主本人:

日期:

篇8:银行年检委托书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

(一) 政府机构与国有商业银行

1. 商业银行将国家信誉资本化。

国有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考虑到社会的稳定, 政权存续的效用, 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提供支持也是顺理成章的。由于经营风险的存在, 国有银行往往面临着挤兑的风险, 在“羊群效应”的影响下, 即便是那些经营状况良好的银行也可能遭受挤兑浪潮, 于是国家从一开始就慷慨地做出了“风险最后承担者”的承诺。国家信誉资本化弱化了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 同时也强化了其风险激励, 国有商业银行大胆的实行信贷扩张, 甚至将资金贷给一些高风险的项目以获取高额收益, 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

2. 委托人“人格虚置”, 所有者实际缺位, 委托代理机制效率低。

只有能感受到切肤之痛的委托人才是真正的委托人, 才有内在的激励动机。国家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出资者和所有者, 按理说产权是清晰的, 但国家是非人格化的产权主体, 全体公民才是真正人格化的产权主体。国有资产的公有性决定了政府代替全体公民作为国有银行的行使主体, 不仅追求经济利益, 更多的是追求政治利益, 缺乏对银行的激励与约束动力, 导致监管不严, 为银行的过度金融行为提供了空间。

(二) 国有商业银行与借款人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借款人相对银行而言, 拥有银行不知道的私人信息, 借款人比银行更了解投资的方向、投资回报率和可能出现的风险。银行由于不具有私人信息而处于信息相对劣势状态, 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确定一个平均利率水平, 致使借贷市场可能出现“柠檬”现象, 即逆向选择问题。投资项目风险比较低的借款人, 不愿接受高利率而退出信贷市场, 而那些风险偏好、投资项目不好的借款人可以以低于风险的利率借到资金, 从而加大了银行呆账的可能性。另外, 在借款人取得贷款后, 银行还面临着道德风险问题, 即借款人要么改变借入资金的用途, 将资金投入到银行所不希望的高风险项目, 要么不努力工作, 这些都会加大银行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 银行不可能对借款人的资金用途和使用效益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

(三) 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

1.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分离。

由于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人格虚置”, 导致了银行经理层获取了银行的剩余控制权, 但是他们基本上没有剩余索取权, 相应的也就不承担风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代理人必定会运用手中的控制权谋求自身利益, 导致决策质量降低, 风险承担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2. 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资源相对缺乏, 对经营者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主要是奖金、晋级、福利等。由于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分离, 经理人员的薪酬与其经营业绩的相关性比较差, 股东因缺乏必要的监督动力, 导致经营者机会主义行为, 如偷懒、不努力工作等。再加上国有商业银行的委托代理关系有多层性、复杂性等特征, 委托代理链过长, 分支机构繁多, 如其组织结构包括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分理处—储蓄所, 造成了信息严重的不对称, 委托人的控制力下降, 监督效率低下。

二、加强银行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 政府监管

1. 将存款保险制度显性化。

国家信誉的担保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是必要的, 但这种隐形的担保下, 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远大于现行存款担保。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在何种情况下对银行救助, 以何种比例向破产银行存款人提供何种形式的补偿, 对存款保险管理机构、投保行和存款人来说都具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另外存款保险基金由政府和银行共同出资, 避免完全由政府承担, 以便降低道德风险, 因为存款保险的重点是保护存款人而不是银行。

2. 政府监管要从各个方面着手, 实行审慎性监管。

完善监管法律, 加强金融法律建设, 建立规范、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准入、退出管理体制, 并严格执法以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同时, 监管人员也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增强对新风险新问题识别并有效控制的能力。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关系, 进一步引进其他股份, 减少其他股东对国家信誉的依赖, 让他们也成为风险承担者。对银行实行差异化管理, 稳健发展、管理规范、合规守法的银行, 实施激励的鼓励性监管, 支持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高, 反之则实施严厉的惩罚, 通过加大现场检查的频率, 并对违规事件予以查处, 激励银行加强风险管理, 提高自身竞争力。实施“事先承诺制”, 让银行承诺自己的风险范围并留足资本准备金, 对超过风险范围的予以惩罚。通过政府的这些监管措施可以有效地防范银行的道德风险问题。

(二) 银行内部管理

1. 健全“三会”制度, 完善银行治理的组织体系, 建立现代银行制度, 真正发挥股东的监管作用。

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建立, 确保各方面独立运作有效制衡。选聘独立董事, 实行独立董事责任追究制度, 以确保独立董事充分发挥其监督作用。在监督的同时, 设计有效地激励制度, 如代理人的股票期权,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离的问题, 使代理人利益与银行的长期利益相联系, 发挥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管理要求, 大力推行扁平化管理, 根据实际情况, 对基层机构进行分离调整。

2. 做好银行内部控制, 建立有效地风险防范系统, 做好银行内部审核, 保证信息披露的真实性, 报表的完整性, 减少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避免管理人员为实现个人利益, 而盲目追求短期高额利润。

提高员工素质, 加强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为信贷风险的防范奠定基础。建立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提高风险控制的专业化程度。建立客户的信用评价制度体系, 减少信息上的不对称, 以便银行更好的了解借款人的信用情况、还贷能力以及更好的监督资金的用途, 有效地降低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动态地完善内部控制系统, 商业银行定期对风险控制制度进行重新评估, 找出漏洞和缺陷, 并加以修订和完善, 使之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三) 市场约束

1. 积极促进和规范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 发挥信用评级的作用。

信用评级机构不仅是保证银行提供真实信息的重要力量, 其本身也可以成为客观公正的信息提供者,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不对称。监管部门应进一步整合国内现有的信用评级机构, 培育全国性的权威评估机构, 使其有足够的权威性和社会公信力, 同时扩大评级机构在监管部门的使用范围, 通过市场机制对银行机构进行约束。

2.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透明度, 为充分发挥市场的约束作用奠定基础。

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除中国农业银行以外都已上市交易, 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不善、风险加大时, 市场上的投资者可以“用脚投票”, 激励银行强化自身管理, 增强自身风险的控制能力。

3. 进一步深化银行业的对外开放, 提高银行业的竞争程度。

银行业的对外开放不仅能够给我们带来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 还给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带来了经营压力, 促使国有商业银行改善自身状况, 增强自身竞争力。

4.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加快职业经理人的市场化进程, 利用代理人的市场声誉督促代理人努力工作。

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经理人市场, 为解决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供一条出路。在满足代理人货币性效用的同时, 利用非货币性收入增加代理人的效用, 同样也能提高代理人工作的努力程度。

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起的全球金融动荡使得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再次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由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特殊性, 委托代理问题更为严重, 导致了银行的脆弱性。本文在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关系分析的基础上, 从考虑激励相容的角度, 分政府监管、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和市场监管三方面提出相关监管建议。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政府监管,市场监管,公司治理

参考文献

[1]郭芳, 毛加强.论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问题[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9) .

[2]孟艳.我国银行监管有效性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

[3]曹元芳, 吴超.基于道德风险防范的金融企业治理结构研究[J].南方金融, 2007 (11) .

[4]国晖.关于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 2009 (1) .

篇9:银行年检委托书

委托银行放款实际就是一种委托行为。委托代理是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范围内代表被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委托贷款行为的金融机构,完全是按照委托人的旨意,并根据委托贷款协议书所确定的权限范围办理放款手续的。

委托贷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法律关系:一是委托人与受托人的关系;二是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三是抵押权人与抵押人的关系。这几个方面的法律关系依理应该是清晰明确的,即:委托人是委托贷款资金的所有权人,是委托贷款合同和抵押合同上的当事人、权利人;代理人(即受托银行)是委托人实施贷款活动的法定代理人和监管人,负责委托人的贷款资金发放、监督使用和收回。但在相关规定和实际操作上却是混乱、错误的,即把负有监管职责的法定代理人——受托银行变成了合同上的当事人、权利人,而真实的权利人——委托人却与此无关。国家设置委托贷款的根本目的在于对民间信贷活动的监管,本身不取代委托人实施信贷活动。在具体的委托贷款业务上,贷款的实施主体仍然是委托人,受托银行承担的法定义务只是负责对委托人的贷款活动进行监管和向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发放、收回贷款。但这一规定却混淆了自营贷款资金与委托贷款资金的所有权主体的不同,人为剥夺了委托人的权利主体资格,直接使委托人丧失了维护自己合法权利。

《物权法》第179条和《担保法》第32条均规定“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显然,委托银行放款,贷款方以房屋做抵押担保的借贷关系中,在委托贷款法律关系中,放款单位即委托放款人为债权人,也是当然的抵押权人,受益人是债务人,受托人只是代理人。如果把委托贷款业务中的抵押登记比喻成婚姻登记,借款人和放款人就像是婚姻登记中的男女双方,而银行只是婚姻的介绍人,抵押登记就是为了使借贷双方的“自由恋爱”变为“合法婚姻”,而“合法婚姻”即使破裂,“婚姻”双方的合法利益至少还可以通过法律得到尽可能的善后和保护。婚姻登记时,登记的主体肯定是男女双方,而绝不可能将“媒人” 登记成为婚姻的任何一方。

从委托代理分析,抵押权人应为委托放款人。

委托贷款是受托人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以委托人的资金向委托人指定的借款人发放贷款的民事法律行为。在委托贷款的法律关系中,委托人是债权人,借款人是债务人,受托人只是委托代理人。《民法通则》的第63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司法解释》规定:代理人和被代理人对已实施的民事行为负连带责任的,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列为共同诉讼人。委托给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和委托给有放款资质的银行没有什么区别。从委托贷款契约或合同的形式上看,金融机构完全是按照委托人的旨意,并根据委托贷款协议书所确定的权限范围办理放款手续的,所以说抵押权人应为委托放款人。

从风险防控来看,抵押权人应为委托放款人。

享有抵押权的债权人称为抵押权人,由于金融机构完全是按照委托人的旨意,并根据委托贷款协议书所确定的权限范围办理放款手续的,根据《中国银行委托贷款管理暂行规定》第3条,委托贷款不属于授信业务,属于收费性质的中间业务,各行要切实做到只收取手续费,不得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第25条规定“贷款催收工作及保全工作由委托人负责,受托人仅限于协助其出具并代为邮寄利息清单和贷款催收通知单”。委托人将资金交给放款银行,而银行放款后又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如果让银行充当抵押权人极为不妥。《民法通则》规定,代理人在对外从事民事活动时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一定行为,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从事的活动,才能使行为的法律效益归属本人。如果代理人所为的意思表示是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应由代理人完全承担。所以委托银行放款,如果放款银行作为抵押权人而又不承担风险和责任,显然不符合常理。

篇10:公司年检委托书

兹委托(被委托人姓名) 就申请办理(一、二) 类航空(客、货、客货) 运销售代理资格认可证书定期年检事宜作为我公司代理人。

代理权限为:以(代理企业名称) 名义申请办理(一、二) 类航空(客、货、客货) 运销售代理资格认可证书定期年检有关事宜的具体手续。

被委托人姓名:

联系方式: 电话: 传真: 委托公司名称:(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委托期限:

时间: 年 月 日

篇11:车辆年检委托书

我公司_________________,现授权委托______办理________车辆年检手续。代理人无转委托权,特此委托。

附:授权委托代理人身份证复印件

代理人:__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岁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公章

篇12:公司年检委托书

公司年检委托书

公司名称:

委托书号: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签订日期:

二Oxx年十一月十八日印

公司年检委托书

委托书号:

委托方:

受托方: 凭祥市信达代理记账服务有限公司。

一、委托方委托受托方办理 有限(责任)公司年检事务。

二、委托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止(从材料齐全之日起)。

三、受托方有将委托事务办理情况向委托方报告的义务。

四、委托方提供办理公司年检所需的有效证件必须真实可靠,否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委托方承担。

五、受托方在办理过程中需要委托方提供相关证件及材料,委托方应及时提供,否则,由此造成延期的一切后果均由委托方承担。

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延长办理委托事务的期限或停止办理:

1、委托方材料不全或所送材料不符合有关部门要求的。

2、委托期间政府突然下文不许办理上述委托事务所涉及内容的。

3、其他不可预见到的。

七、受托方收到委托方以下材料:

1、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份

2、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份

3、会计报表()份

八、以上材料仅供办理公司年检使用,如作其他用途,一切后果由受托方负责。

九、结算方式:委托方一次性付清给受托方服务费及工本费合计人民币: 元整,小写: 元。

十、签订委托书后 个工作日办完有关委托事务。(从材料齐全之日起)。

十一、受托方交付委托方的相关材料明细如下:

1、工商营业执照正、副本(加盖年检公章)()份

2、组织机构代码证正、副本(加盖年检公章)()份

十二、受托方交付以上材料委托方核准无误确认打(√),且委托书交回受托方。委托方领证后如违法经营或用本执照进行非法活动引起各种后果全部由委托方自行承担,与受托方无关。

十三、双方必须遵守本委托规定,按时完成委托事务。

十四、本委托一式贰份,双方各执壹份。

委托方: 受托方:

代表人: 代表人: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公司年检授权委托书

XX银行:

兹有我公司员工XXX(身份证号:XXXX)前来贵行办理银行帐户年检,请给予办理,感谢!

授权人签章:(公章和法人章)

被授权人:

公司年检授权委托书

中国航协地区代表处:

兹委托(被委托人姓名)就申请办理(一、二)类航空(客、货、客货)运销售代理资格认可证书定期年检事宜作为我公司代理人。

代理权限为:以(代理企业名称)名义申请办理(一、二)类航空(客、货、客货)运销售代理资格认可证书定期年检有关事宜的具体手续。

被委托人姓名:

联系方式: 电话: 传真: 委托公司名称:(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委托期限:

时间: 年 月 日

篇13:银行年检委托书

关键词: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委托代理

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为主, 在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委托人和代理人长期以来有这样的问题: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最终出资者和所有者是国家, 国家通过政府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经营决策权授予银行行长, 由其代表自己进行以牟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国家管理银行的意图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层级管理机构传递给各级行长。同时国资委是银行的出资人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东, 政府是国家的代表。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政府和国资委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委托人, 代理人则是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各级行长。我国控股商业银行的监管人是银监局, 银监局同时也是由国家设立并且由政府主导的, 这导致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存在多重委托—代理问题。

一、经理人 (银行行长) 存在多重委托问题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各级行长具有多重委托人,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行长既是银行股东的代理人同时也是政府的代理人。一个代理人是不同利益方的委托人, 这自然存在利益冲突和监管难题。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行长是银行股东的代理人。银行股东是我们国家 (国资委) , 所以作为银行股东代理人的银行行长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要受到他的委托人国家 (国资委) 的利益最大化条件的约束。银行行长要能够为股东利益努力工作, 而不是完全为自己的利益努力工作, 就必须要在银行股东国家和银行行长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契约。股东国家是没有办法知道经理人 (银行行长) 的工作是否是努力的, 股东国家可以通过银行行长的期末业绩水平来进行衡量。也就是要在银行和行长之间建立一套好的激励契约来使得行长的努力符合委托人也就是银行的利益。如果在我国国有银行中有这样的一套好的激励契约使得银行行长来为银行努力工作, 这对于提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绩效和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是有帮助的。仅考虑银行行长和银行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时候, 他们之间可以建立一个契约来规范银行行长的行为。在股东和银行经理人之间可以建立一个最优激励契约就是认为银行经理人在银行经营中只存在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但是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行长在银行的经营中还处在另外一重委托—代理关系中。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行长还是政府的代理人, 他和政府也存在委托—代理关系。银行行长并不是现代企业聘用的经理人员而是由政府任命的官员, 是国家公务员。我们可以认为各级银行的行长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 各级政府是银行行长的委托人。银行行长处于一个双重的代理人地位。一方面他是银行股东的代理人, 他的工作受到银行利益的制约。另一方面各级银行行长是国家干部, 是各级政府的代理人, 他的投资决策还要受到他的另一个委托人———政府———的影响。政府作为各级银行的委托人的身份不是很明朗, 在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明确确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改革进程中, 他与银行行长之间不可能通过一个明示的契约来界定彼此的委托—代理关系。因此, 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契约化的有效激励相容机制, 而只能依赖于行政指令方式, 默示地对银行行长的投资决策施加影响。不同于银行股东只能通过银行行长期末的业绩水平来进行衡量, 政府考察银行行长主要观察他的资金是不是流向了政府正在大力扶持的企业或部门, 并且这种观察是直观而且是事前的。同样, 不同于银行股东的效用直接受银行资产组合的收益—风险状况决定, 政府更关心的是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是否符合其产业规划或私人利益。在作为政府的代理人的这一重身份上, 银行行长不太可能从理性地追求银行利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进行投资决策。他的个人理性决定了他首先要在保证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去考虑银行利益最大化, 而作为政府的代理人, 如果行政性的职位因素直接对其效用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将决定了他会更倾向于听命于缘于政府的行政性指令。银行行长作为政府的代理人, 在这样一重委托—代理机制下, 银行行长和政府之间无法建立激励契约。国内一些学者研究指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行长存在资本激励和非资本激励, 这和本人分析的我国国有控股银行行长存在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是一致的。

二、监管人存在多重委托—代理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管人是银监局,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股东是国资委。银行的外部监管人银监局和国有控股银行的股东是国资委都是国家的代理人, 所以外部监管人和银行股东处在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中。这就造成外部监管人的不独立问题。外部监管人的不独立性对银行监管有效契约的有效性产生了重要影响。

国资委作为国有控股银行股东, 应该追求银行经济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国资委代表政府持有的资产不仅仅只有国有银行这一项, 还包括在事关国计民生的行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许多大型国有企业。国资委要实现的是整个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因而, 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以及风险承担状况就不可能始终作为国资委的优先决策问题。这样, 在国资委作为政府的代理人进行决策时, 提高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和适度承担风险的目标往往会与其针对整个国有资产的总体目标之间产生冲突。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间接融资占据主导地位的银行系统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最主要途径, 而政府通过金融抑制可以获取较廉价的金融资源, 用以保持公有产权的领导地位。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国有商业银行个体经济利益的重要性远逊于它作为吸纳廉价金融资源核心渠道的重要性。因此, 当国资委面临局部与整体目标冲突时, 往往会以全局利益为重而忽视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绩效和适度风险承担问题。造成这样问题的原因就是银行股东代表不明确, 没有一个明确的银行股东利益代表就必然影响银行对经理人监管的积极性。关于这个问题有关学者认为可以在我国成立一个专门管理银行资产的机构来解决。

银监局作为银行的外部监管者同时也是国家的代理人, 他与国家的另外一个代理银行股东处于平行地位。所以国有银行的外部监管人银监局与银行股东处在相关的委托—代理关系之中, 银监局作为外部监管人很难真正不受其他利益的影响来行使独立的监管权力, 因此作为外部监管人的银监局不具有利益的独立性, 其风险偏好是不稳定的。外部监管者的必要性在于假定它能代表存款人的利益, 其风险态度是风险厌恶的, 表现为其监管目标是实现银行业的安全和稳健。在这个前提下, 银行监管有效激励契约的核心资本充足监管:资本充足监管 (最低清偿力比率) 保证了控制权在风险偏好的股东和风险厌恶的监管人之间发生转移, 从而保证了银行的安全和稳健经营。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低于最低清偿力比率的时候, 银行经理可能采取了高风险的投资行为, 但是资本充足监管使得控制权由股东向存款人即监管人转移。而监管人是风险厌恶的, 此时控制权由监管人掌握从而可起到风险的控制和规避作用。反之较高清偿力比率可以说明银行经理的投资是稳健的, 控制权由股东掌握, 可以更好促进银行效益的提高。但是如果监管人是独立不是风险厌恶的, 那么资本充足监管所达到的这种控制权的转移对于银行的经营安全和稳健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但对于我国银行业而言, 由于银监局与国资委同属政府的代理人, 他的独立性很容易受到政府的影响, 并不能持续地代表存款人的利益。同时, 它与国资委 (国有银行股东) 之间存在的矛盾也直接影响到它在实施银行监管中的风险态度。国资委是政府的第一个代理人。国资委要按国家的要求追求整个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它作为国有银行股东是风险偏好的;而银监局是政府的第二个代理人, 他的任务是监管银行股东 (国资委) 。这要求他是一个完全从银行的经营安全和稳健考虑。他必须是风险厌恶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矛盾的局面:一个委托人 (政府) 设定了两个利益完全不一致, 风险偏好完全相反的代理人来经营和管理银行业。在这种情况下, 代理人的风险偏好必然会受到委托人总体决策的影响。相对而言, 国有商业银行在其经营过程中, 表现出较为稳定的偏好风险的态度, 而银监会的风险态度是不稳定的, 并不能持续保持风险厌恶。

三、政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 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监管中建立有效监管激励契约, 主要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委托代理问题中解决经理人 (银行行长) 的双重代理人的地位。在银行外部监管人的委托代理问题中解决外部监管人的独立性问题。具体来说, 应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改进。

1、解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行长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 在银行和行长之间建立最优激励契约

(1) 解决银行行长双重委托—代理问题。要解决我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 保证银行经营的独立性, 使得银行的经营活动不受各级政府决策的影响同时要在银行业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让银行成为参与市场竞争的现代企业。这就要对银行的体制进行改革, 明确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分行支行的管辖权, 设立跨地区的大支行, 使得银行的经营活动不受到政府力量的影响。产权改革问题中股份制与“委托代理”模式是当代市场经济体系中运用最为普遍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企业治理模式, 即在明晰界定产权的基础上由股东组成股东大会行使决策权, 由股东大会选举董事组成董事会享有经营管理权, 并由其选择和聘任经理管理经营事务, 股东与员工共同组成监事会行使监督权, 从而形成相互协调、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机制, 使各权能主体在权、责、利等方面达到平衡和协调, 其基础和前提是明晰的产权界定。

(2) 成立专门的国有控股银行资产管理局, 同时实现股权的多元化。第一, 成立一个独立的国有金融资产管理机构专司国有股权委托人职责, 独立行使出资人权利, 并承担委托人应承担的经济责任———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预算, 使其有巨大的压力和动力, 关心、支配、维护所有者权益。该机构的法律地位和经济职责应通过法律和契约确定。第二, 实现股权的多元化, 要把国有商业银行总体定位建成国家控股的现代商业银行。在股权结构设计上, 一是要引入一些有管理经验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 进而上市募集社会公众股份,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考虑持股分散的小股东在权利配置结构中势单力薄、难以协调一致发挥作用的弊端, 改革后的银行股权结构宜在多元化的基础上适度集中, 以提高股东对经营者的监控效率。同时在产权改革和上市后, 要避免在当前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的委托代理和治理效率方面的问题重演, 在银行内部真正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

(3) 解决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行长官员身份问题, 建立现代银行职业经理人市场。解决好银行行长的身份问题, 要改变银行行长的官员身份, 建立现代银行职业经理人市场, 在市场上去找优秀的银行经理人, 而不是由行政命令来任命银行行长。解决银行行长官员身份问题的同时, 还要注重发展经理人才市场, 促进银行管理人员之间充分竞争, 真正实现银行经理人的职业化, 这些都是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重要基础。

2、解决外部监管人的独立性问题

在我国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监管中, 外部监管人主要存在独立性问题。国家是银行的股东又是银行的监管人, 所有人和监管人是同一个主体。这样就造成了监管人不能完全代表存款人的利益, 在银行监管中他不是独立的外部监管人。由于监管方并不完全独立, 其收益曲线就不一定是凹的。就算控制权转移到了监管方之后, 监管方 (银监局) 也不一定会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让银行的经营投资策略回到稳健经营上来, 致使资本充足监管措施没有效果。要资本充足监管措施这一我国银行监管重要措施起作用就要解决好这样的问题。而要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建立健全相关法规, 以法律形式保证监管人的独立性。

(1) 解决银行外部监管人独立性问题。在我国对银行实施监管的是银监局。但是由于银监局和银行股东代表是同一委托人, 所以我国银行监管当局在对银行实施监管的时候并不是独立的。监管人对银行的监管会受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要在银行监管中建立有效激励契约就必要保证银行监管当局是独立的外部监管人。独立外部监管人能把银行的稳健经营作为其监管的唯一目标, 从而就可以保证监管人能够代表存款人的利益对银行进行严格的监管。具体来说就是成立独立第三方人构成的银行监督局, 并通过立法的形式保证其行使权利的独立性, 保证该银行监督局在对银行进行监管的时候不受政府政策和利益的影响。

(2) 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保证监管人的独立性就要在法律上赋予监管人的独立地位。通过建立健全监管法规让监管人在形式监管权利的时候不受其他利益方的影响。目前银行监管法规框架存在缺陷, 法规建设仍较滞后, 存在法律空白、短缺模糊、不适应银行发展等问题。因此要加快对原有银行业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进行清理, 对于已经过时和不适用的及时废止, 对于存在的法律空白、短缺、模糊和相互矛盾的地方及时补充、修改和完善, 从而建立结构完整、层次清晰的银行监管法规体系, 建立规范、公正、透明、高效的市场准入、退出管理体制, 推进我国银行业与国际最佳做法结合。

参考文献

[1]敖志军、惠益民:存在道德危害的委托、代理模型中多重激励问题的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 1997 (4) .

[2]杜传忠:激励规制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 2003 (2) .

[3]郭家新: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委托代理行为分析[J].南方金融, 2001 (12) .

[4]郭竟成、姚先国:市场结构还是治理结构?——两种银行改革思路之检讨和中国实证[J].国际金融研究, 2004 (2) .

[5]童频、张勇、金静: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11) .

[6]王自力: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充实资本金可行性研究[J].金融研究, 2001 (3) .

[7]张杰:中国国有银行资本金谜团[J].金融研究, 2001 (12) .

[8]Blum, J., Hellwig M.the macri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for blanks[J].Europ.Econ.Rev., 1995 (39) .

篇14:银行年检委托书

【关键词】“委托-代理”问题;银行风险承担行为;最佳投资组合;监管

传统的“委托-代理”理论假设:由于管理者与公司所有者追求的利益目标不同,因而导致两者显示出不同的风险承担态度。此外,股东权利和股权集中度可以解释股权结构对银行管理者在风险承担态度方面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所有权结构、银行所有者对银行经理监控能力、风险汇聚能力以及追求高额回报动机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不同所有权结构的银行与“委托-代理”问题的关联度。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理论背景

基本的“委托-代理”理论在银行组织结构上的应用基本上是建议银行的所有者授权一个雇佣者作为银行的管理者,对银行的基本运行进行决策。代理者在公司运行中会受到一定的约束,但是不用对自己的决策后果负责。对于银行来说,代理者必须选择一个包含或多或少风险资产的证券投资组合。因此,代理者的行为将会对委托者的利益造成影响。如果代理者在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努力,就意味着他必须承受更大的开销。

公司管理者对最佳证券投资者是提供给公司所有者和公司管理者高效益的原因之一,而这个最佳证券投资组合是其无差异曲线和有效性边界的切点。因此,在前文中提到从银行所有者的角度出发,认为“委托-代理”关系中,影响银行对风险资产最佳投资组合选择的因素有三:对银行管理者的监管能力;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风险分担能力;谋求高额回报的动机。根据以上理论,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对不同所有权结构的银行进行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国有银行、散户持股银行以及合作社这三类所有权结构银行。

二、不同因素对“委托-代理”问题的影响

1.对银行管理者的监管能力。

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其所有者对银行管理者的监控能力是较低的。其原因是国有银行的所有者一般来说都是政治家,并且他们并不是实际上的所有者。其次政治家们一方面需要对国家的政治问题进行管理研究;另一方面他们对银行业务的熟悉程度通常是很低的。所以根据以上分析,由于国有银行对银行管理者的监管能力的不足将导致国有银行存在较大的“委托-代理”问题。

对于由散户投资控股的银行来说,本文假定散户股东习惯上是没有控制银行管理者的动机的。因为他们必须和其他不作为的股东共享他们进行监管所得的收益,也就是存在搭便车的情况。因此,在监管能力方面,本文认为此类银行与“委托-代理”问题间存在高度关联。

最后,对于合作社,我们认为类似于由散户投资控股的银行,不会去监管银行管理者,因此与委托-代理问题存在高关联度。

2.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风险分担能力

对于国有银行来说,我们不考虑银行所有者风险分担的可能性,同时国有银行由于特殊的政治追求一般趋向于雇佣投资银行家寻求不合理的高风险投资组合。因此由于风险分担能力的丢失和投资银行的雇佣导致国有银行与“委托-代理”问题存在高关联度。

同样,合作社的所有者们同样在风险分担能力中受到限制。另外,合作社通常并不雇佣投资银行家。因此,本文认为此类银行寻求高风险活动的动机比较小,因此它们与“委托-代理”问题的关联性低。

相反,对于散户投资控股的银行来说,股东们有能力和机会通过对多家公司的投资去多样化他们的财富。因此银行的所有者们几乎是处在一个风险中立的态度上。进一步地,散户投资控股的银行有较高的可能雇佣投资银行家,因此此类银行可能存在一个高等级的“委托-代理”问题。

3.谋求高额回报的动机

当银行的运行是建立在高额利润为导向的“委托-代理”关系上的时候,寻求高额回报的动机是巨大的。

在国有银行中,本文认为委托人,也就是政治家们存在寻求高额回报的动机。因为,他们对资产回报的期望不仅仅放在银行利润上,同时还放在财政的公共支出上面。而储蓄银行的公司运行并没有被此类动机所影响。

散户投资控股的银行对于资本市场的高额回报具有相当大的追求,因此散户投资控股银行在这方面加强了“委托-代理”问题。

三、结论

依赖于各个不同所有权结构发生“委托-代理”问题的关联性,本文得出某些所有权结构的银行可能会误导银行管理者的风险承担行为,使得他会选择一个不合理的风险资产投资组合,由此导致银行所有者的负效应。其次,由于银行所有者对于高额回报的追求,将会对银行管理者造成巨大的利润压力,导致银行管理者可能采取极端的风险承担行为。此外,从银行所有者的观点看,银行所有者对于银行管理者的监管能力越低,管理者对于风险资产最佳证券投资组合选择的失败率越高。最后通过比较银行产业不同的所有权结构,本文认为银行管理者的风险承担行为依赖于对银行管理者的监管能力、银行所有者和管理者的风险分担能力和谋求高额回报的动机。

参考文献:

[1]彭小平,龚六堂. 控制股东的掏空行为与公司的股权结构及公司价值——基于双层委托代理模型的分析[J]. 中国会计评论,2011,03:259-282.

[2]徐镱菲. 国有商业银行委托—代理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 区域金融研究,2012,09:16-24.

[3]梁志爱,吴志远. 国有控股银行的委托代理问题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08,01:103-104.

作者简介:

上一篇:开公司的基本流程下一篇:小括号(第74页) 教学设计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