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也疯狂2英文影评

2024-04-10

上帝也疯狂2英文影评(通用9篇)

篇1:上帝也疯狂2英文影评

《上帝也疯狂2》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卡拉哈里沙漠的土著人奇哥的两个孩子奇沙和奇尔不小心上错了车,开始了他们的一段奇妙旅行。发觉两个孩子丢了,奇哥便踏上了寻找孩子的旅程。他上过一次的旅程是为了丢掉给家族带来灾难的可乐瓶子,而这一次是为了找回自己的孩子。动物学家马歇尔和法学博士安泰勒驾驶飞机不幸误入沙漠,于是也开始了他们艰难而尴尬的冒险。

在我看来第二部比第一部更胜一筹,它承袭了前作的优点,并将这种优点继续发扬光大,作为一部续集电影,在没有摒弃原有笑料的基础上,又加入了更多的笑点,使电影的搞笑程度迅速蹿升。相较于第一部,这一部中动物们大显神威,他们的喜剧效果比人类要大得多。比如说例如发出怪笑声,留着口水的土狼,只敢攻击比自己矮的动物,所以你不能躺下让土狼认为你比它矮;只要你躺下,就看不见你了的鸵鸟;咬住一个东西就死也不放的蜜獾,无论如何也要咬住马歇尔的一只靴子来报一脚之仇,跟着马歇尔长途跋涉;长颈鹿居高临下,悠闲的看着两个士兵玩捉迷藏;为保护孩子拼命撞树的母犀牛;和安泰勒抢水喝的猴子;拼命扇昏迷的马歇尔耳光的猫鼬;搞定盗猎者的狮子。当然,人类方面的表现也很出色。布希曼父子三人的亲情;兄弟俩在盗猎者的车上的时光;小儿子头上顶着木头让土狼不敢轻举妄动;马歇尔和蜜獾的漫长消耗战,以脚代替飞机轮子起飞,偷鸵鸟蛋;安泰勒是在非洲荒原中最没用的法学博士,她在看到蜥蜴或者犀牛的时候有惊人的爆发力;土著人骑自行车带安泰勒;两个水火不容的士兵的相互追逐;两个盗猎者之间发生的蠢事。

在《上帝也疯狂》这系列电影中,既有严肃深入的思考,又有轻松质朴的趣味,既幽默逗乐又不失催人泪下的片段,真真是回味无穷。就像是一部活动着的人类文明简史,生动、直观的呈现在观众眼前。相较于第一部,第二部将视角更多的投放在了环境和动物保护这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互动。更增加偷猎这一社会现实,和更多的动物趣闻,在搞笑与喜悦的同时也能引起观众对电影更深层次主题的思考。与偷猎者的贪婪、冷酷、自私和无所顾忌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布希族人的知足、善良、无私的救助陌生人、敬畏大自然,这也体现了导演对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望和向往。

在这部影片中,依然延续着对一部的反思,对战乱的控诉,这一部中两个士兵的争端,严重影响到了布希族人的生活,毁坏了非洲大陆的平衡。影片中,原本是敌人的两个士兵,在枪杆的胁迫下拉起了彼此的手,在不知情的人眼中,以为他们是一对亲密的朋友,熟不知他们前一分钟前还拿枪指着对方,但是在一起逃生的过程中,他们彼此协作,使形势逆转。导演借用这种方式控诉战争,本来没有任何关系的两个人,只因为立场的不同,代表的国家不同,就必须要成兵戈相向,这也许并非他们的本意。但是在影片最后,他们互相帮助,成为惺惺相惜的朋友,这就是导演所要表达的理想吧。战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甚大,世界和平是每个地球人心中的梦想。

印象最深刻的是最后一幕,奇哥一家人躺在沙漠中拥抱在一起,脸上洋溢着笑容,眼里泛着泪光,这就是最完美的画面了。血浓于水

亲情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感情,这部影片将这种人世间最纯的感情表现的催人泪下。虽然不懂他们的语言,能记起的只有父亲不停奔跑的身影,他们在非洲贫瘠大地上拥抱的喜悦,在文明先进的现代社会里,仍然是存在着某种单纯的感情,不求回报,无怨付出。大笑过后,那份亲情,会使每个做为孩子的都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影片直升机落地时,安泰勒和马歇尔拥吻在一起,经历了艰难的感情弥足珍贵。虽然两人最开始互相看不顺眼,但是在危难时仍然能互相合作,寻觅实物,潜移默化中感情的种子萌芽结果了。我不得不说,我觉得马歇尔是一个绅士,幽默,博学,成熟。

上帝也有疯狂的时候,他让这些人,终于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下,互相理解,甚至讲和。把四个互不相干的人物故事幽默自然得融合到一起,最终以喜剧的方式结局,让观众既从中领略到非洲土著居民的智慧和友善又委婉含蓄的向世人展现了那片古老原始的大地上充盈着一种简单而乐观的人生哲学。

篇2:上帝也疯狂2英文影评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这篇观后感会多使用一些口语,望老师谅解。

说真的,如果是让我自己去选择,我是绝对不会去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的,无论是比我还老的发行时间,还是对比现在电影简直是“渣”的画质。都不可能让我在第一时间提起兴趣。但是在一天的疲劳奔波后静静坐下来观赏这部片,我不得不说,那份在“大片”中难以寻觅的纯真实实在在的感动了我。那份来自灵魂的,上帝给予的难得的纯真。

在看这部电影前,The God Must Be crazy这个名字真的让我想多了,我甚至想到了这部电影会不会是深刻的剖析了人性的罪恶什么的,但是当电影一开始那纪录片般的拍摄风格证明了我确实想多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与电影的内容二者完美的契合了。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实景记录的画面上,一切都显得真实而质朴。

“上帝一定是疯了”是影片名称的字面翻译,这应该是以“男主角”(我认为的)基的口吻发出的感叹。一个对于都市生活的人熟悉不过的可乐瓶子,却在布希族小小的族群中引起“轩然大波”。这份“上帝”“赠予”的礼物打破了族人平静的生活。从初时发现这个“礼物”的惊喜,到不断发掘出其妙用的快乐,再到希望独占这份礼物的欲望的衍生。这俨然是对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甚至阶级社会的过程的映射。“瓶子”是个好东西,就像权力,就像金钱。但在人们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一些负面的东西悄然而生,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无罪的,瓶子也是无辜的,真正为祸的,是人们无法逃避的本性中的黑暗。

但事情并没有恶化,因为我们的男主角(还是我认为)明智的判断出,“瓶子”并不是上帝的礼物,这也许是上帝不小心掉下的,或者是上帝丢弃的不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为他的族人带来了灾难,是不祥之物。上帝一定是疯了,才会把这个不祥之物丢下来。所以他决定到世界尽头去,把它还给上帝。

当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儿女,因此上帝一定不会给予他们不好的东西。为什么他们这么自信且单纯的认为上帝会一直对他们好呢?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是单纯而知足的一个民族吧,他们所生存的卡拉哈里是一个特别的地方,雨季短暂且降水会被干涸的沙地吸收,水源的极度缺乏使人类难以维持生存,但我们可爱,小巧又优雅的布希族(我喜欢这个形容)却快乐而惬意的生活着。食用树根块茎和昆虫,饮用昼夜温差形成的稀少的露水。这才是真正的“吸天地之灵气”吧。但他们相信这是母亲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关爱他们,晴空闷雷是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的轰鸣声是上帝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叫。他们生活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与母亲亲密无间,这份亲近是我们这些疲于追求“接近自然”的都市人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的情意。

回到故事中,基开始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我还记得在基走之前,他的小女儿一直在哭泣,有些人说那是因为她被瓶子砸着了,但我更愿意认为那是她对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父亲的担忧。基是个勇者,不加引号的,即使在我们来看这短旅程毫无挑战性可言,但对于布希族来说,这个壮举大概与哥伦布出航寻找新大陆可媲美吧。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将布希族单纯而快乐的生活与距他们仅六百里的大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在那里,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脱离自然,压制自然。人们指定规则并被规则束缚。当报社总编强调只能在报纸上刊登健康及美丽的文字时,我真的很好奇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及美丽的”事物,也许只有布希族人那太阳赐予的肤色和自然赐予的强健的身体才算得上吧。

影片以基的旅程作为引子,引出了动物学博士与女老师有趣的爱情故事。但我不想对这个

主线故事多加谈论。他们的故事的确很精彩,影片中男主角(官方的)的形象塑造的虽不太完美却很吸引人,女主角放着不提,就是片中的配角也给影片加分不少:时而暴躁时而深沉的汽车修理工,在基与社会人的沟通中起了很大作用;而“玩扑克大于一切”的两个反动分子,呆萌的守边士兵更是使影片更加搞笑。但这一切在我看来都只是过场。因为在影片中给人最深刻印象的只会是基,那个憨直的布希族人。而最震颤人心的,不会是那个被“无辜”吊起的车,也不会是那场“激烈”的“枪战”。真正能留在人心间的,是基走向世界尽头坚定地背影;是基对抢走不祥之物的人猿的谆谆教导;是基在捕获猎物后的致歉;更是基在高墙中凝望天空的沉默。

只要从基的角度稍加思索,就会发觉他一定不太喜欢他在旅途中碰到的“神仙”,因为他们竟不负责任的拒绝收回不祥之物,因为他们将他共享猎物的好意弃如敝履,因为他们为他真诚地帮助“付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心而为,但明显这些“神仙”不是这样的。当这段“鸡飞狗跳”结束后,基又踏上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在影片的末尾,男主角给予的钞票被风吹散,而离开的基还是那个单纯的基,这段经历也许教会了他一些技能,但不会改变他的性格,更不会动摇他送走不祥之物的决心。影片首尾用瓶子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呼应,开头的飞行员丢弃瓶子是人类恶行的一种表现,而结尾基送走瓶子又表现了他摒弃恶行的决心。被丢入云海的瓶子会不会再引出一段有趣的故事?这对于基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可以回家见他的族人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1级新闻班 杨安娜

篇3:上帝也疯狂2英文影评

关键词:自然,美学,现代文明

阿多诺是德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 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美学思想是以他独特的“否定的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他强烈反对自黑格尔到卢卡奇以强调“总体性”和“同一性”为特征的辩证法, 认为“总体”、“整体”、“同一性”都是虚假的, 是对个体性、差异性、丰富性的粗暴干预与整合。在阿多诺的美学思想中, 他强调自然美, 就是要重新找回长期以来被压制的自然美。他对启蒙理性的批判正是为了最终实现对整个现代社会的救赎。在他看来, 现代社会要摆脱困境, 只有通过记忆来救赎那些被同一性思维所排除和压抑的事物, 即“救赎受压抑的现象, 特别是动物, 风景与妇女等等”。而美学就应当重新考虑还原自然和自然美, 使自然恢复魅力。阿多诺在《美学原理》中论述自然美时明确表示:“自然美景旨在证实客体在主观经验中的优先地位或次序。自然美被感知为确实有效的和不可理解的东西。”[1]

电影《上帝也疯狂》也反映了对自然本真的追求, 崇尚自然美, 反对工业社会的印迹, 从这个意义上讲, 也体现了阿多诺所追求的自然美。《上帝也疯狂》系列讲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区, 生活着一群生性乐观、知足自在的布希族土人, 两万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距离现代化大都市仅六百哩, 但他们对于现代化的事物却一无所知。这个半原始的人类社会没有所有权, 布希族人与世无争, 过着单纯快乐的生活, 却因为一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发生了改变。这个来自文明世界的产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也引发了嫉妒和仇恨, 为了丢掉“上帝赐予的”“邪恶”礼物, 部族成员基踏上了漫漫路途, 也由此接触到了外面的世界、引出了种种故事……《上帝也疯狂》就像一部活动着的人类文明简史, 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片中有原始部族也有现代社会、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 多种社会形态纵横交织在一起, 多种文明集中地冲突着又温和地共生着。来自各个地域、阶级与国度的人们彼此好奇地观望着、谨慎地试探着、滑稽地碰撞着、真诚地感动着, 所有矛盾都被处理得并不那么激烈, 反而极富趣味与人情味。在《上帝也疯狂》里, 随处可见导演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文明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还附带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们想方设法节省人力、改进环境, 反而使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紧张?……所有这些都具体化在了一只可乐瓶上。无疑, 可乐瓶再适当不过了———它是原始部族接触现代社会的媒介、是工业文明的产物, 也最能够代表美国对他国的文化侵袭。与其说它是上帝赐予的, 不如说它是上帝授权人类制造的。这部电影的初衷, 从某种意义上讲, 反映了人们对天然本真的一种呼唤, 呼吁回归自然, 崇尚自然美。

在阿多诺看来, 正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现代技术压抑了自然美, 在电影中, 可乐瓶就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一个缩影, 整个电影都是围绕这个可乐瓶带来的困惑展开的, 本来, 布依族的生活非常安静和谐, 但是就是这个新东西的出现, 大家变得好奇起来, 大家渐渐发现了这个神奇的东西原来具有很多用处, 于是每个人开始争相使用, 从而引发了人心里的私有欲望, 人们都想把这个东西据为己有, 由此引发了矛盾, 甚至出现了打斗, 这可以说是有一个可乐瓶引发的矛盾, 但是深究其原因, 是现代文明破坏了和谐自然。

从电影的另一个角度, 就是布依族土人最后帮助现代人们成功打败了反动的坏人来看, 其实这也是对布依族土人存在的一种肯定, 现代社会的人们习惯了使用现代文明造出的工具, 在大自然面前却无能为力的时候, 还是要求助于完全生长于自然条件下, 除了自己的双手之外没有别的工具的布依族土人, 这反映出来对自然的一种救赎, 充分肯定了自然的力量, 人类最终还是要依靠自然的力量, 回归自然, 才能最终得到自我的解放。

我们可以看出, 其实阿多诺对自然美的充分肯定从另一个角度讲, 也可以看出他对文化工业的批判, 而最终的根源在于他对人类自由的坚定信念和现实关怀。物质资料的丰富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消灭, 并没有带来理想中的人类自由。在《上帝也疯狂》中, 我们可以看到, 采取现代工具辅助的人们需要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 而布依族的人们却完全是无忧无虑的, 没有来自上级的压迫, 没有现代社会的空气污染等, 现代文明社会的统治逻辑加剧了人们的异化程度, 它借助文化工业的麻痹功能阉割了人们争取自由的原始动力—————阶级意识和主体意识。阿多诺批判的真实意图在于批判政治极权主义。争取人类自由, 是阿多诺自然美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实真正的自然在现实中难以存在, 那自然美又如何得以表现?阿多诺认为, 自然美不通过自身直接来表现, 而是通过艺术间接来表达自然美要呈现的东西。他这样概括艺术与自然美之间的关系:“若从另外一个角度, 也就是从艺术观点来看, 调解也是这一关系的特征。唯心论以为艺术即自然, 但在事实上, 其关系在于艺术寻求自然允诺的东西。”[1]在阿多诺的美学中, 由艺术来表现救赎的自然美只是一种精神观念性的存在, 艺术家们只能同过各种方式来还原自然, 给人们一种直观印象, 然而这只能是观念上的救赎与解脱。

从某种意义上说, 阿多诺的自然美观具有极大的矛盾性。一方面他要在自然的审美欣赏中赋予自然本身以优先性, 但另一方面又认为:在现代社会中, 现代文明对自然已经吸收和同化了, 真正的自然在现实领域已经不可能存在, 人们只能从艺术中寻找自然。

参考文献

[1]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 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篇4:上帝也疯狂

我买了剧毒药品,将自己关在屋里,写了一封充满浪漫情调的长信,结尾写道:“永别了,空虚的人生,永别了,变幻莫测的命运,永别了,所有的一切……”然后,我服了一杯毒药就躺倒在地上。现在我的血管就要萎缩了,我的手脚就要抽搐,血液就要凝结。我这样等了又等,但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于是,我再喝了一杯毒药,接着又一杯……但是,毫无反应。后来,我恍然大悟:原来,在这个国家里,不仅牛奶掺水,油掺假,干酪掺假,就连毒药也是掺假的。

因而,一个人随心所欲想采取一种自杀手段也是做不到的。而我个人,想到就要做到。这一次,我决定朝自己的头砰的一枪来了却我的残生。我把枪口对准太阳穴,扣动扳机:“卡——答!”又扣动了扳机:“卡——答!”再扣动了一次扳机:“卡——答答!”原来,这支枪是一批美国援助的武器中的一支,里面缺少零件。我看用枪弹结束自己的生命已经不可能了。于是,我想到了保险的办法——用煤气来窒息自己。据说,煤气中毒致死是富有诗意的。我把煤气开足,并将屋里的所有缝隙都堵住了。我倒在椅子上,摆好了最合适的姿势,以便在人们找到我的尸体时能够保持肃穆的气氛,于是,等待着死神来临。中午过去了,夜幕降临,我的呼吸怎么也不停止。晚上,我的一位朋友来找我。

“不要进来!”我大声嚷道。

“怎么啦?”

“我正在死呢。”

“你没有死,你是在发疯。”他说。

我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我的朋友。他捧腹大笑道:“你真蠢,从煤气阀门出来的不是煤气,而是空气。”说完,他又问我:“你真想自杀吗?”

“当然是真的。”我答道。

“我愿意助你一臂之力。”他说。

接着,他建议我到制刀匠那里买一把布尔萨刀,然后像勇敢的日本武士那样切腹自尽,并让肚子里的肠子流到自己的手心里。我对我的朋友所表示的友谊和关怀表示感谢,并立即去买了一把布尔萨刀。老实说,用刀子剖开自己的肚子,并不是一件好受的事。而且我觉得,当我的尸体被抬到停尸室里进行检验时,医生如果在我的肚子里看不到有任何食物,那可太难堪了。管它呢,我还是把刀子放进怀里,高高兴兴地跑回家去。正在这时,两个警察向我冲过来。于是,我向警察解释:“先生们,请等一下,先听我说。我老老实实地交纳税金,我从不说政府闲话。像我这样的老实人……”警察打断了我的话,并从我怀里搜出了那把刀子。

“这是什么?”警察吼叫起来了。原来,我正好遇上这两个专管搜捕和制止犯罪活动的警察。

“唉,我的真主啊!”我自言自语道,“我无法在这个国度里活下去,我作出自杀的决定,是最合适的。但是,你看,我也没办法离开这个尘世呵!……难道总是这样折磨下去吗?”我是有决心有意志的人,一旦说要死,我就一定要去死。我从杂货店老板处买了一条粗绳子,还有一块肥皂。我在绳子上涂抹了肥皂,系在天花板上的吊钩上。当时我的心情像是踏进税务局大门一样,把自己的脖子套在涂抹肥皂的绳子上,接着就一脚踢掉了椅子。可是,我并没有被吊起来,扑通一声,我跌落在地板上了。原来,绳子也是腐朽的。看来,我无法找到结实的绳子了。我得去找那位老板。店主说:“若是好货,我们还卖吗?”我完全明白了,自杀是无指望了。

“算了,就这样活下去吧!”我自言自语道。众所周知,民以食为天。我特别爱吃腊肉煎鸡蛋。我在一家饭馆里,先吃腊肉煎鸡蛋、罐头橄榄油煎白菜卷以及一份通心粉;后到糖果店买四五块甜酥吃了。这时,一个卖报人走过来,喊道:“共十六版,你如不想看,可当包装纸用。”

我没有读官方报纸的习惯,但是,这回,我对报贩说,我要一份。当然读社论时,我就朦胧地入睡了。突然,我感到腹部剧烈绞痛,似乎有人用刀子在我肚子里搅动。我无法形容疼痛的滋味……我实在受不了了,喊了起来。人们用急救车把我送进急诊医院。我已昏过去了。当我睁开眼睛的时候,一个医生站在我的身边,他问道:“你中毒了,你不能瞒着医生,你想自杀吧?”

“说到哪里去了,医生,在这幸福的日子里,您说到哪里去了?”

“你是中毒了,你吃了什么?”

“腊肉。”

“什么,吃了腊肉?”医生大声地说,“你疯了,腊肉能吃吗?难道没有看报?医院挤满了腊肉中毒患者。但是,你不像吃腊肉后中毒的人。你还吃了什么东西?”

“我去过饭馆……”

“你大概是疯了。”

“在饭馆里吃了罐头。”

“怪不得,还吃什么了?”

“通心粉、甜酥……”

“你当然要中毒了,罐头、通心粉、甜酥……”医生说。

“除了这些,你还吃什么?”医生又问?“我向真主发誓,再没有吃别的东西了,只是在读官方报纸时……”

“啊?”医生惊叫起来,“谢天谢地,你算是捡回了一条命!”出院时,我在想:算了吧,我们还能做什么呢?求生不得,欲死不能……我们只能无声无息地苟延残喘地活下去。

篇5: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原始与文明的碰撞

在观看这部影片之前,我甚至没有听说过它。这部70年代西方电影喜剧的颠峰之作让同学们前仰后合、忍俊不禁,度过了愉快地一下午,这就是这部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这是一部令人无法抗拒的电影,它运用陌生化的语言和非凡的叙述风格带给我们愉悦的享受,影片中三条主线互相穿插,丰富了电影的情节,而且搞笑背后的深刻内涵引领我们思考影片的更高价值所在。

好莱坞的导演们总喜欢把镜头聚焦于非洲的贫穷落后,却很少有人注意这片大陆的魅力,原始的森林风光、浩瀚的沙漠,美丽的风景背后充满了奇妙和趣味,《上帝也疯狂》就是这样一部以非洲大陆的土著人为主人公,讲述了在纳米比亚的沙漠中的布希族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一天玻璃瓶从天而降,他们以为这是上帝赐给他们的神器,为了争夺这唯一的瓶子,这个没有“私有”和“罪恶”的部落开始有了争吵和嫉妒,因此主角西索决定走到世界边缘扔掉这个瓶子,一路上他遇到了一个一见到女性就语无伦次的生态学家、一个美丽的女教师、一个会说布希族语言的司机,甚至还参与了一次解救人质的英勇行动,总之这是一次妙趣横生的冒险。

现代社会与《上帝也疯狂》中的非洲部落相比之下,布希族是那么肮脏混乱而荒唐,没有任何物质生活,但却幸福知足,每个族人都天真烂漫、朴实可爱,他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犯罪、没有阶级、互帮互助的和谐社会,让人无限向往。透过他们的纯真眼神,看到的是人类对社会原始状态的赞美,虽然电影中乌托邦一般的原住民社会是当代人们的一种超完美超现实的解读,但从深层上是一个高度发达文明社会对一个落后文明的怜惜和对自身的反省。试问当今社会文明真的随科技而进步了吗?事实上发展的科技带来的是日益退化的文明,现在的人类根本不懂什么是生活,每天遵循着模式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一群生活在单调的冰冷的钢筋水泥森林里的人,每当夜幕降临我们都曾想过为什么“我”这么孤独?很少有人懂你内心里到底在想什么,过去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温暖渐渐地被隔阂算计所取代,人们越来越找不到生活的价值。

在内涵方面,电影通过一个个普通却幽默的情节警示我们在这奢华的物质文明中,切莫忘记人性的根本,切莫疏忽文明的进步。也许文明是进步了,但与此同时我们失去了什么,比如没有贪婪,没有战争、没有自私„„上帝是公平的,在给予你一样东西的时候就会拿走另一样,但西索懂得将那不祥之物丢掉,我们呢?如今的我们已不能放弃,当我们的眼睛被越来越多的物质所蒙蔽的时候,我们早已没有时间再去享受上帝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甚至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开始怀疑上帝本身最大的错误就是创造了人类伟大的文明。即使我们知道做错了,但还是笑得很得意,对自然不加节制的索取,不珍惜原有的那份美好,所以说上帝让我们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它是否会为我们的自私、贪婪与无知而皱眉叹息。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会赐予地球多少年的生命?在那时间的尽头,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在艺术上,电影的情节设计总是在不经意间让人会心一笑,快镜头的多次运用也增加了搞笑的效果。片中有马大哈似的男主人公,有笨笨的土著人,有不同文化间的误解碰撞,有女主人公对男主角的频频误会。它最重要的手法就是讽刺,作家们总喜欢用诙谐幽默的手法去讽刺社会的肮脏黑暗,而在这部电影中也包含着讽刺的味道,而讽刺的来源就在于电影中那个重要的线索——可乐瓶。当可乐瓶从天而降时,象征着工业文明的触角到了原始部落,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因为可乐瓶进行了激烈的碰撞,这是原始对文明的碰撞,也是原生态对工业社会的碰撞。人类在享受工业革命给人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反应,族人们为争夺它而起了摩擦,贪婪、嫉妒、甚至仇恨的情绪开始在这个淳朴的民族中蔓延,而这一切却是由——可乐瓶所造成的。这既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讽刺,一种对现代文明的讽刺,讽刺文明的工业社会是用原始文明消亡的巨大代价所换来的。

随着影片尾声的到来幽默背后的寂寥也凸显了出来,现代文明与原始文明的强烈对比,原始的纯净与现代文明的堕落,让我们在羡慕他们的同时也惭愧自己的行为。物欲横流中奔走的现代人,贪婪的欲望正黯然滋长,但我始终相信,纯良的内心是人们所共有的。古语有言“人性本善”,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像影片中没有一个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恐怖分子也只是丑角,而并非反角。现代人的些许行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内心的美好品质并未遗失,或许只是躲藏在内心某一块纯净的土壤,期待在合适的机会被发觉出来。所以不管生活的节奏如何紧张,我们都要稍稍停下脚步,等等我们的精神世界,留意身边美好的风景,否则除了碌碌无为的人生我们会一无所获。我想,这也是导演所希望告诉人们的。

观《上帝也疯狂》有感

篇6: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在我们文明触及不到的卡拉哈里沙漠,有着善良原始的布西族。他们纯粹,原始,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那真是人类最原始的智慧。他们能在沙漠中找到水,没有犯罪和刑罚。他们相信上帝给予的一切有用及美好。一个玻璃可乐瓶的闯入改变了一切。起先大家认为是上帝的失误给予这样没有用处的东西,但后来大家发现他的好处,比如能吹出好听的乐曲,能捣碎东西。大家互相争执,所以历苏决定把这不祥之物还给上帝。于是他的旅行开始。他遇到让他不可思议的“上帝们”以及他们的奇怪东西。

片子开头上有些黯淡的彩色画面。80年代的片子像一部我们平常看的科教片。炎热美好的非洲风景。动物们在阳光、干草、河流边奔跑,跳跃。那么悠闲的世界,和谐无处不在。然后镜头转到繁忙的现代文明。城市飞快地奔跑,人们彼此忙碌。历苏的旅行让两种文明有了交点,两条彼此分开的平行线,相互交汇,撞得我心中强烈的不安和羞耻。和那些纯洁的部落首领相比,我们的文明得到了电,汽车,抢,但也失去了善良,真诚,团结。我们自私,暴力,狭隘。

历苏认为我们就是上帝,因为我们拥有不用走就能跑动的动物。但是我们无疑是疯狂的。历苏看到奇怪但又看起来很好吃的动物(羊)但却不猎杀。他杀了其中的一只,想让“上帝”一起分享的时候,上帝们却弄伤了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真的很难受。历苏的眼中全是真诚,他不懂什么畜养动物,他认为食物就要彼此分享,而我们却拿子弹打穿了他的脚。他不懂什么是囚禁,在沙漠里,他们自由奔跑,他们一辈子没见过墙。而我们却把他审判,关起来。他难过得不吃不喝。

心里最柔和的地方彻底被历苏的真诚和善良感动着。我们本来就拥有最美丽纯洁的心灵,是我们丢失了它。我们选择了我们的舒适生活,尽可能的攫取我们需要的,所以放弃了纯真的和美好的。我们选择了把自己围困在锁和墙内,守着我们的财产,细数,顺便锁上了我们的心。所以我们放弃了自由和自然的空气。我们选择了谈吐优雅,举止大方。但是同时我们给自己带上了沉重的社会枷锁。那些天高地阔,肆意享受阳光和感情的日子被我们疯狂地丢弃了。

文明是贪婪的。它探着欲望的舌尖,吞噬着一切。一切纯真和善良的。文明舒适而痛苦。片中的历苏最后回到了他的部落。但是,在现在还找得到广袤的场地,那里动物可以无束缚地生存和活动?布西族在现代文明的触角下,还能保持纯真和善良,还能相信上帝吗?据说后来历苏还演了很多的续集,他给全世界人们带来了欢笑,后来还是被现代人所抛弃。他还能找到来时的路吗?他还能回得去吗?心痛,心痛,心痛。

是的,我们疯了,但愿上帝还清醒。

电影《上帝也疯狂》观后感:一则捧腹大笑的寓言故事

每次凯说起布希人的语言时,旁白都会适时地响起敲打的声音,让他们布希语听上去就像基因的解密一般神秘。

非洲布希曼土著人生活在离都市6000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这是个常年无雨到连动物都不愿生存的地方,可是布希人却顽强的生活下来。他们每天采集树叶上面的露水,挖地下的树根来取水,偶尔飞机从天空中飞过,他们甚至认为这是上帝在打饱嗝。

从飞机上砸下来的一个玻璃可乐瓶打破了他们平静的生活,生活在原始状态的他们非常的迷惑和好奇,于是便由一个玻璃瓶引发了好笑的故事。单纯纯朴和善良的凯从始至末只是想去世界的尽头丢掉他的玻璃瓶,最后,他走到茫茫一片云海旁的悬崖上,终于结束了他奇幻的历程,回到了他的部落。

布希曼土著人凯的扮演者叫历苏,他确实是布希曼土著人,他有点塌斜的的眉骨使他的眉毛和眼睛在太阳的阴影中组成了一个倒三角形;他雪白的`牙齿让经常爱笑的皮肤黝黑的他看起来纯朴天然;他虽然只穿了一块小小的布衫,和都市人相比起来那么暴露和格格不入,可是却感觉他是那么自然,华服穿在他身上只是强加装饰而显得做作。

篇7:《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在卡哈拉大沙漠里发生的一些好玩的事。

一天,原始人部落里的两个小孩子在回部落的时候,不小心上了一辆偷猎者的卡车,还好他们的爸爸及时发现并奋力追赶,而在一个大都市里,法学女博士与动物学博士驾驶小型飞机出游时,发生了事故,被挂在了猴面包树上。

大结局的时候,法学女博士的裙子又一次被掀开了。

篇8:《上帝也疯狂》喜剧性探析

关键词喜剧性审美体验笑寓庄于谐

本文所说的喜剧。不是狭义上的戏剧形态,而是泛指一种具有喜剧性的艺术倾向或心理意向的美学范畴。准确来说,可称之为“喜剧性”。是一种突显了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现实与理想、目的与手段、动机与效果等的不协调或不和谐,给人以笑的审美类型。 《上帝也疯狂》有三条线索,一条是布希族人基和从天而降的瓶子;一条是生物学家安德鲁·史蒂博士和凯特·汤普森小姐的爱情故事;一条是袭击总统府的波哈一伙逃避政府追捕的大逃亡。其中,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布希族人基得到、送还上帝赐予的瓶子。正如有人戏说,一个瓶子,冲击了一个世界。虽然距离现代化的文明城市布拉只有6000公里,卡拉哈里沙漠深处的布希族人,对现代化的事物一无所知。他们快乐、自足地生活在一切由大自然赐予的环境中,上帝,是他们的保护神。理所当然。从一只银灰色大鸟(飞机)上咕咚咕咚降落的瓶子,被视为上帝意外的礼物,但事实证明,上帝发疯了!基决定,带着不祥之物(瓶子),丢到世界尽头。整个故事由此展开。

从宏观看。《上帝也疯狂》描述了以基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与以布狄、安德鲁·史蒂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交汇,这也是通常为研究者关注之处。论文试从喜剧性角度。即从审美体验、审美效果、教育意义等三方面入手,探讨其作为一部经典喜剧电影的艺术特征,从理性上认识其之所以成为经典的原因。

喜剧这一审美类型,没有像悲剧那样的由消极到积极、痛感到快感的复杂转化过程,而是直接表现为一种积极、快乐的体验。《上帝也疯狂》极好地体现了喜剧欣赏的这一艺术特征。

从诞生开始,喜剧就与悲剧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风格。悲剧,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仪式,歌队们吟诵酒神狄奥尼索斯在人间的悲剧命运。同时,酒神又是丰收之神,狂欢与放荡之神。喜剧的最初艺术形式就是酒神祭祀中的即兴表演,其场面是欢乐喧闹的,甚至互相嘲弄、戏谑。与悲剧带给人们的沉重、净化不同,亚里斯多德认为喜剧是“不至引起痛感的丑陋或乖讹”。自始至终,它都是一种积极快乐的审美体验。

和崇高对象给审美主体以压迫感、威胁感,悲剧对象中你死我活的激烈冲突不同,喜剧没有根本性的冲突。即便是令人恐怖的抢劫场面,在喜剧中也是充满欢笑的。试想,如果《上帝也疯狂》抢劫场面中的聋子被波哈一枪打死,欣赏者可能会觉得极其无辜的人死了。对于弱者的同情。会让观赏者不自觉中痛恨波哈一伙,可怜遇难的无辜者。这就产生了一种类似于悲剧性的沉重感,会大大降低喜剧性效果。

在我们的前理解中,逃亡中的亡命之徒极其残忍、狼狈。但波哈一伙的逃亡,竟让我们忍俊不禁,哑然失笑。在劫持人质的过程中。波哈命令所有的人一起歌唱,颇有情趣。波哈。甚至有足够的爱心,抑或是纯粹的为了所谓的“面子”,同意了女教师汤普森的要求,改20里休息为10里休息。另外,在波哈一伙里,始终有两个成员溺爱打牌,游戏超过了生命,政府军队的追赶并没有让他们觉得危险迫在眉睫。再比如。在史蒂胜利营救汤普森与学生的过程中,没有损伤我们关注中的任何人,包括波哈一伙。史蒂充分利用了布希族人善于潜伏的优势。让基将麻醉药注射到波眙等人身上。没有痛感,他们只是感觉像被蚊虫叮了一下。正如史蒂告诉杰克的,“他们只是睡着了而已”。

诸如此类的情节处理,都充分实现了喜剧体验的轻松感。

“欣赏喜剧艺术的时候,审美主体既不会感觉生命力受到阻碍,也没有在反作用力下产生过分强烈的情感喷射,主体心理活动轻松自在地随着剧情而发展”。相对于悲剧体验中紧张、激动的精神状态,喜剧使审美主体处于放松、轻快的心境。以上就是我们论及的喜剧的第~个艺术特征;积极快乐的审美体验。

从审美效果来说,喜剧性表现为——笑。取消了笑。喜剧性就无从谈起。那么,在《上帝也疯狂》中,这种喜剧效果是如何营造的呢?综观影片,很多细节的安排都独具匠心。

影片开始,玻璃瓶咕咚咕咚从天而降。吸引了基的全部注意力,基从没见过这样漂亮、透明、坚硬的东西,所以左敲右敲;在基协助安德鲁·史蒂和布狄营救汤普森、小孩时,“他们是怎么挤进去的”?看着望远镜里面的许多人,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蒙上眼睛的反政府分子被从飞机上推落到甲板上时发出的惊天动地的惨叫;安德鲁·史蒂在向汤普森表白时的“fine,thank you”……这些细节都是引人发笑的。但之所以观众会笑,前提是观众超越了基、反政府分子和安德鲁·史蒂。17世纪中期,英国哲学家霍布士在《人类的本性》中提出著名的“突然荣耀说”(又称“鄙夷说”),“笑的情感只是在见到旁人的弱点或是自己过去的弱点时。突然想到自己某优点所引起的‘突然荣耀’的感觉”。这一理论见出了喜剧的结构性关系,即发笑者与可笑者之间的超越性关系。试想,如果我们也没见过瓶子,不懂得望远镜的原理,也被蒙上眼睛,根本不懂英语。我们就会和基一起敲打这个奇怪的瓶子,一起因望远镜而迷惑……

在我们的期待视野里,抢劫场面无疑是恐怖的,但《上帝也疯狂》中,波哈一伙抢劫加油站的场景出人意料。波哈扫射机枪,命所有的人趴下,但镜头中自始至终都有一个男人在专心致志地踩缝纫机。任恐怖分子大声叫嚣,临危不惧。在我们预期里,他完蛋了。后来趴在地上的人战战兢兢地告诉气急败坏的抢劫者——他是个聋子。18世纪,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提出了探讨喜剧性笑的“乖讹说”(又叫预期失望说)。康德认为可笑的事物大半是不伦不类的配合,我们根据通常的事理所做的期望或预料是如此,而结果却不是如此,甚至正好和预期、期望的相反。这个时候产生的笑是期望失落的表现。打劫是一个充满暴力的恐怖场面,但一直响着的缝纫机声音使得剧情充满喜剧性,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和整个打劫场面是不伦不类的配合。这一理论也很好地体现在史蒂博士抱汤普森小姐过河的过程中。史蒂博士见到异性,大脑一片空白。在我们的预想里,我们是怀疑他能否真的成功地将汤普森抱到岸上。因此。如果在河中央跌倒,我们也会笑,但喜剧性效果远没有影片中设计的强。就在观众觉得提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时。偏偏史蒂博士将已经落脚在岸的汤普森摔到了河里。乖讹说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因为预期的失望而产生的不伦不类,不协调。康德以及后来的斯宾塞认为这就是喜剧感的根源。

20世纪,生命哲学家柏格森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分析喜剧性的笑。柏格森认为“生命的冲动”不断变动、创造,呈现出生命的绵延,而生命绵延的停滞、削弱、阻隔的逆向运动就表

现为喜剧性。其美学代表作《笑》指出,笑的根本原因在于一方面把生命变成物质,将生命机械化,另一方面人们识破对象,认识到头脑或身体的笨拙、僵化使得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没有生命力的东西。《上帝也疯狂》中,史蒂博士叉着腰,等待车自己从上坡滑回来的镜头无疑是一种生命的机械化。本来,人应该控制车,但此刻,人变得无力,车自己在运动。柏格森认为,机械化的表现之一是重复,“重复”是喜剧常用手法之一。动作、姿态、形体的简单重复。会令人忍俊不禁。车过栅栏,本来极其容易,刹车或倒车,拉栅栏,开车,再刹车,关栅栏。但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在史蒂博士过栅栏的过程中反反复复,来也不是。去也不是。再比如史蒂博士在向汤普森小姐表白时拾瓶子、掉瓶子这一简单动作的不断重复,同样造成了强烈的喜剧性效果。

“事实上,制造某种不协调而又使它突然解除,形成某种虚假性秩序而又让它突然暴露真相。产生某种期待而这种期待又突然间化为乌有,正是喜剧这一审美类型的基本心理活动轨迹。”从某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霍布斯的“突然荣耀说”、康德的“乖讹说”,还是柏格森的“生命的机械说”。都是在这一基本心理活动轨迹基础之上成就了以笑为显著特征的喜剧性审美效果。

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是笑。但并不是所有的笑都具有喜剧性。喜剧性的笑必须具有社会性、无伤性等特征。小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因挠痒而产生的笑以及嘲笑都不属于喜剧性的笑。可笑、有趣是喜剧的艺术特征,但不是喜剧的全部目的,即喜剧不是单纯的嬉笑。寓庄于谐是喜剧的第三个艺术特征。这里所说的“庄”,不同于直接灌输哲学、道德教训,而近于鲁迅先生所主张的“涵养人之神思”以及启示人生的真理。

中国当代美学家叶朗先生在论及鲁迅美学思想时说到,“如果人们去读荷马以来的各种伟大文学作品,就不仅读到了诗。而且看到了人生,看到了人生的优点和缺陷,就会自觉勇猛发扬精进,努力使人生更为圆满。”经典是相通的。影片《上帝也疯狂》成功地体现了喜剧的教育意义,从而有益于人生。

影片一开始,相信大多数观众都会因为迷人的卡拉哈里风情而陶醉,尤其加上单纯而快乐的布希族人。但以玻璃瓶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冲击了这个祥和而安宁的世界。坚硬、透明的玻璃瓶,胜于布希族人平时所见过的任何东西。可以奏出音乐、擀蛇皮、捣树浆……每天,他们都能发现新的用途。平常不需要的东西,突然变得大家都有急用。人与人之间,开始出现类似于嫉妒、憎恨之类的不良情绪,甚至争吵、大打出手。上帝发疯了!基,决定担负起“解救众生于苦难之中”的重任。拜别族人,提着“不祥之物”(瓶子),要去天涯尽头丢掉它。一路上。基历经种种“奇遇”……

看完《上帝也疯狂》,笑过之后,延留的却是沉重。当我们所谓的“文明”与“原始”面对面时,文明,是否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文明。是否也应该为我们所质疑?为什么生活在文明城市的女编辑会选择到偏远的卡拉哈里支教?答案不言而喻。对于基的原始性,我们笑他的无知,体会到一种作为文明人的优越感,但同时。我们内心对他极度的淳朴又存有一种感动。对于史蒂博士面对女性时的笨拙,我们发笑,但并没有因此而讨厌他,相反,我们对善于应变、绅士风度十足的杰克嗤之以鼻。看完整部影片,基留给我们的印象是原始、淳朴、善良;史蒂博士是笨拙、勇敢而可爱;杰克是优雅又充满伪善。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内心深处肯定了人性的美和善。不知不觉中。我们作出了一种选择,也就是说影片在笑声里给我们传达了一种关于真善美的信息,其主题反映了人类对于意义、美好价值的追寻。寓教于乐,《上帝也疯狂》极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由此想到本世纪初开始盛行于世的恶搞文化,比如“韩乔生语录”,比如“一个馒头的血案”,比如“后舍男生”演绎的《童话》,它们令人发笑,但笑过之后,是一种意义缺失后的空虚。与其如有的学者所说。恶搞文化是喜剧精神在后现代语境下的表现形式,不如说它是对经典喜剧艺术的亵渎,是一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为了解构而解构,肆意享受高超拼贴、戏拟带来的快感,不与人生价值、生存意义、精神归属相关。无疑,它们不属于喜剧。

篇9:《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因为一个从天而降的玻璃瓶子,布须曼人的简单生活被打破,因为瓶子只有一个,大家开始争抢这个瓶子,于是,有了纷争。基觉得这个瓶子是个不祥之物,他不知道上帝为什么要把这个送给他们,上帝给了他们食物、栖息地,他们深受感激,但是当上帝掉下这个玻璃饼子的时候,他们觉得上帝疯了。所以基决定走到世界的尽头,亲自把这瓶子还给上帝。关于世界的尽头,文明的我们明白地球是个圆的真理,更明白简单的布须曼人根本走不到世界的尽头。所以基走啊走,便碰到了在草原调查的博士和渐渐被文明同化的西方土著。基不明白为什么他微笑地拿着类似树干的东西面对土著的时候他们会惊慌,为什么他打到的猎物让他们分享他们却那么生气。在他的字典里,没有罪恶,也无所谓偷盗,所以在他被关进那个狭小牢笼的时候,他望着那个高高的围着栅栏的窗户,神情中第一次有了无助和迷茫。

还好,基遇到了一个懂布须曼语的人,遇到了善良博学的博士,他们了解布须曼人,也深知三个月的监禁对他来说意味着毁灭。他们将他救出,留在自己身边,偶尔教他一些机械使用知识。在与那群手持武器的胁持者的较量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基很聪明,他会很快理解博士的意思,他会区分歹徒与受害者,他会很准确地给凯特传递消息,他动作娴熟、表演精湛,我们看到他其实与我们是一样的,只是最后,当基像猴子般跳跃在那辆破车上,无法驾驭它的时候,我们醒悟,他依旧是游荡在我们的文明之外的朋友。

百度百科里用自然的单纯和文明的莽撞来评述《上帝也疯狂》的一和二。显然,布须曼人代表着自然的状态,而自以为是的我们代表着文明人的思想。我常用文明和野蛮来区分他们和我们截然不同的生活,可是渐渐地我们会发现莽撞和粗鲁可能只是我们这些穿戴整齐、举止文雅的文明人所有的特点,因为在他们的脑海中,从来没有文明和野蛮之分。他们其实是聪明的,能在这样一个极度缺水的环境中很好地适应下来,能极好地利用植物、动物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他们其实更是明智的,他们不给自己安排工作日和休息日,所以天天都是星期天,时时都是快乐的,他们不给自己留有剩余,所以就避免了争夺。他们其实什么都明白,所以在那个瓶子引起争执的第一时间,他们选择扔掉它而不是因为它的便利而继续争夺,所以在遇到白皮肤、包裹严实的文明人的时候,会质疑他们是否是心中的上帝。他们或许是比我们更先进,比我们懂得如何避免复杂和烦恼,而保持一种自然状态下的单纯和简单。

上一篇:人生必备十大正能量下一篇:镇老龄工作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