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基础期末考试

2024-05-22

化工基础期末考试(共8篇)

篇1:化工基础期末考试

化工工艺学期末考试总结

1.二氧化硫接触氧化制三氧化硫。

(1)化学反应:SO2 + 1/2O2 SO3(2)催化剂:活性组分:V2O5。载体:硅胶、硅藻土及其混合物。助催化剂:K2O、K2SO4、TiO2、MoO3等。(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400~600℃ 2.氧气氧化法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1)化学反应:C2H4 + 1/2O2 C2H4O(2)催化剂:活性组分:Ag。载体:碳化硅,α—Al2O3和含有少量SiO2的 α—Al2O3,助催化剂:碳酸钾、碳酸钡和稀土元素化合物。(3)反应压力:1.0~3.0 MPa。(4)反应温度:204~270℃ 3.氢氮气合成氨

(1)化学反应:N2 + 3H2 2NH3(2)催化剂:α—Fe-Al2O3-MgO-K2O-CaO-SiO2(1)反应压力:15MPa。(4)反应温度:390~520℃。4.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

(1)化学反应:CH2=CHCH3 + NH3 + 3/2O2 CH2=CHCN + 3H2O(2)催化剂:①钼酸铋系:P-Mo-Bi-Fe-Co-Ni-K-O/Si2O;②锑系:Sb-Fe-O。(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最佳温度:440℃。5.乙苯脱氢制苯乙烯

(1)化学反应: C2H5 CH=CH2 + H2(2)催化剂:Fe2O3-Cr2O3-K2O(3)反应压力:常压。(4)反应温度:600~630℃

6..写出合成气制甲醇的主反应及主要副反应方程式。答: 主反应:

CO +2H2CH3OH 当有二氧化碳存在时,二氧化碳按下列反应生成甲醇: CO2 + H2 CO + H2O CO + 2H2CH3OH 两步反应的总反应式为:CO2 + 3H2CH3OH+ H2O 副反应 :(1)平行副反应

CO + 3H2CH4 + H2O 2CO + 2H2CO2 + CH4 4CO + 8H2C4H9OH+3 H2O 2CO + 4H2CH3OCH3+ H2O 当有金属铁、钴、镍等存在时,还可以发生生碳反应。(2)连串副反应 2CH3OH CH3OCH3 + H2O CH3OH + nCO +2nH2CnH2n+1CH2OH + nH2O CH3OH + nCO +2(n-1)H2CnH2n+1COOH +(n-1)H2O 1.什么叫烃类热裂解过程的一次反应和二次反应?

答:一次反应:由原料烃类热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等低级烯烃的反应 二次反应:主要指由一次反应生成的低级烯烃进一步反应生成多种产物,直至最后生成焦或炭的反应。

2.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答:烃类热裂解法是将石油系烃类原料(天然气、炼厂气、轻油、柴油、重油等)经高温作用,使烃类分子发生碳链断裂或脱氢反应,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烯烃、烷烃和其他分子量不同的轻质和重质烃类。

3.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哪几个? 答:(1)烃类热裂解的一次反应主要有:①脱氢反应 ②断链反应

(2)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主要有: ①烯烃的裂解 ②烯烃的聚合、环化和缩合 ③烯烃的加氢和脱氢 ④积炭和结焦

4.什么叫焦,什么叫碳?结焦与生碳的区别有哪些? 答:结焦是在较低温度下(<1200K)通过芳烃缩合而成

生碳是在较高温度下(>1200K)通过生成乙炔的中间阶段,脱氢为稠和的碳原子。结焦与生碳的区别:

机理不同:碳要经过乙炔阶段才能发生;焦要经过芳烃缩合才能发生

温度不同:高温下(900℃~1100℃)生成乙炔,生成碳;低温下(600℃左右)芳烃缩合生成焦

组成不同:碳只含炭,不含杂质;焦还含有氢

5.为什么要采用加入稀释剂的方法来实现减压的目的?在裂解反应中,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什么? 答:这是因为:

1)裂解是在高温下进行的,如果系统在减压下操作,当某些管件连接不严密时,可能漏入空气,不仅会使裂解原料和产物部分氧化而造成损失,更严重的是空气与裂解气能形成爆炸混合物而导致爆炸;

2)减压操作对后续分离部分的压缩操作也不利,要增加能耗。工业上采用水蒸汽作为稀释剂的优点是:

1)水蒸汽热容量大,能对炉管温度起稳定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炉管; 2)水蒸汽与产物易分离,与产物不起反应,对裂解气的质量无影响;

3)水蒸汽可以抑制原料中的硫对合金钢裂解管的腐蚀作用,可以保护裂解炉管; 4)水蒸气在高温下能与裂解管中的沉积焦炭发生如下反应: C + H2O à H2 + CO 具有对炉管的清焦作用;

5)水蒸气对金属表面起一定的氧化作用,形成氧化物薄膜,减轻了铁和镍对烃类气体分解生碳的催化作用。

6.为什么要对裂解气急冷,急冷有哪两种?

从裂解管出来的裂解气含有烯烃和大量的水蒸气,温度高达800度,烯烃反应性强,若任它们在高温度下长时间停留,仍会继续发生二次反应,引起结焦和烯烃的损失,因此必须使裂解气急冷以终止反应。

急冷气有:直接急冷气 间接急冷气两种

7.什么是深冷?什么是深冷分离?深冷分离流程包括那几部分?

答:在基本有机化学工业中,冷冻温度≦-100℃的称为深度冷冻,简称“深冷”。

深冷分离法 就是利用裂解气中各种烃的相对挥发度不同,在低温下除了氢气和甲烷以外,把其余的烃类都冷凝下来,然后在精馏塔内进行多组分精馏分离,利用不同的精馏塔,把各种烃逐个分离下来。其实质是冷凝精馏过程。深冷分离法流程:(1)气体净化系统(2)压缩和冷冻系统(3)精馏分离系统

8.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有哪些组分?若这些气体过多时,对分离过程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工业上采用什么方法来脱除酸性气体?

答:裂解气中的酸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和硫化氢(H2S)。另外还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这些酸性气体含量过多时,对分离过程会带来如下的危害:

硫化氢能腐蚀设备管道,并能使干燥用的分子筛寿命缩短,还能使加氢脱炔用的催化剂中毒;

二氧化碳能在深冷的操作中结成干冰,堵塞设备和管道,影响正常生产;二氧化碳和硫化物会破坏聚合催化剂的活性;二氧化碳在循环乙烯中积累,降低乙烯的有效压力,从而影响聚合速度和聚乙烯的分子量。

工业上常用化学吸收法,来洗涤裂解气一般用氢氧化钠(NaOH)溶液,乙醇胺溶液 9水在裂解气深冷分离中有什么危害?工业上常采用什么方法脱除裂解气中的水分?

答:在低温下,水能冻结成冰,并且能和轻质烃类形成固体结晶水合物。冰和水合物凝结在管壁上,轻则增大动力消耗,重则堵塞管道,影响正常生产。

工业上采用吸附的方法脱水,用分子筛、活性氧化铝或者硅胶作吸附剂。

10、对烃类的裂解过程,对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的要求?P72-73 一定温度内,提高裂解温度,有利于提高一次反应所得乙烯和丙烯的收率,有利于提高裂解选择性;高温短停留时间可抑制二次反应,提高烯烃收率,减少结焦。低压可促进乙烯一次反应,抑制发生聚合的二次反应减轻结焦程度。

11.裂解气的压缩为什么采用多级压缩?确定压缩段数的依据是什么? 答:;裂解气的采用多级压缩的优点:

(2)节约压缩功耗,压缩机压缩气体的过程接近绝热压缩,功耗大于等温压缩,如果把压缩分为若干段进行,段间冷却移热,则可节省部分压缩功,段数越多,越接近等温压缩。(3)裂解气中的二烯烃易发生聚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沉积在压缩机内,严重危及操作的正常进行。而二烯烃的聚合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聚合速度越快,为了避免聚合现象的发生,必须控制每段压缩后气体温度不高于100℃。

(4)减少分离净化负荷,裂解气经过压缩后段间冷凝,可除去大部分的水,减少干燥器的体积和干燥剂的用量,延长干燥器的再生周期;同时还可以从裂解气中分凝出部分C3及C3以上的重组分,减少进入深冷系统的负荷,从而节约了冷量。

根据每段压缩后气体温度不高于100℃,避免二烯烃在压缩机内发生聚合反应,压缩机的压缩比为2左右,并依据气体的最初进口压力和最终出口压力来确定压缩机的段数。12.为什么裂解气要进行压缩?为什么要采用分段压缩? 答:裂解气压缩的目的是①使分离温度不太低②少耗冷量。

为了节省能量,降低压缩的功率,气体压缩一般都采用多段压缩,段与段段与段之间都设置中间冷却器。

13.在脱氢反应中水蒸汽作为稀释剂有什么优点、作用? 答:水蒸气具有许多优点:易与产物分离;热容量大;既可以提高了脱氢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又可消除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或结焦。作用:(1)降低烃的分压,改善化学平衡,提高平衡转化率;(2)水蒸气与催化剂表面的焦碳,发生水煤气反应,从而达到清焦作用;(3)提供反应所需要的热量。乙烯生产环氧乙烷的原料配比中为什么要严格控制乙炔的含量?

答:在乙烯直接氧化过程中,乙炔是非常有毒的杂质,乙炔于反应过程中发生燃烧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反应温度难以控制在反应条件下,乙炔还可能发生聚合而粘附在银催化剂表面、发生积炭而影响催化剂活性,要严格控制乙炔的含量。14.管式裂解炉结焦的现象有哪些,如何清焦? 答:结焦现象

l 炉管投料量不变的情况下,进口压力增大,压差增大。l 从管孔观察可看到辐射室裂解管壁上某些地方因过热而出现光亮点 l 投料量不变及管出口温度不变但燃料消耗量增加 l 裂解器中乙烯含量下降

清焦方法:停炉清焦法、不停炉清焦法

15.什么叫做平行副反应?什么叫做连串副反应?

答:平行副反应的类型主要是裂解反应。烃类分子中的C-C键断裂,生成分子量比较小的烷烃和烯烃。

连串副反应主要是生成的产物进一步的裂解、脱氢缩合或聚合生成焦油或者焦。16.苯乙烯的生产方法有几种?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分哪两步? 答:

(一)从裂解汽油中提取

(二)乙苯脱氢法

第一步苯用乙烯烷基化合成乙苯第二步乙苯催化脱氢合成苯乙烯 17.裂解供热方式有哪两种?

答:裂解供热方式有直接供热和间接供热两种。裂解器的分离方法有:深冷分离法 油吸收精馏法

裂解气净化:碱洗法除酸、吸附法脱水、加氢脱炔、甲烷法除CO 18.裂解气为什么要脱除乙炔和一氧化碳?工业上脱除炔烃的方法有哪些?

答:聚合用的乙烯,应严格限制乙烯中乙炔的含量。乙炔会造成聚合催化剂的中毒,会降低乙烯的分压。在高压聚乙烯生产中,当乙炔积累过多后,会引起爆炸。工业上脱炔的主要是采用催化加氢法,少量用丙酮吸收法。

19在乙烯直接氧化制环氧乙烷过程中,与空气氧化法相比较,氧气氧化法有哪些优点? 答:与空气氧化法相比,用氧气氧化乙烯制环氧乙烷具有如下优点:

(1)空气氧化法反应部分的工艺流程较为复杂,需要空气净化系统、排放气氧化和吸收系统及催化燃烧系统,2~3台氧化反应器。而氧气氧化法只需要一台反应器,不需要上述系统,仅多了一套脱碳系统,不包括空气分离装置时,氧气氧化法的建厂费用和固定资产投资比空气氧化法省。(2)氧气氧化法的催化剂不会受空气污染,且氧化反应温度低,因此催化剂的寿命长。(3)氧气氧化法可采用浓度较高的乙烯,反应器的生产能力比空气氧化法高。氧气氧化法的乙烯消耗定额和电力消耗比空气氧化法低

20.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工艺流程回收部分设置急冷器的理由?P256.防止丙烯腈, HCN 等副产物聚合,生产聚合物堵塞管道

21.多管等温式反应器---间接供热方式 绝热式反应器------直接供热方式

22.磺化反应赋予有机物酸性、水溶性、合成表面活性剂及对纤维的亲和力等 1.甲烷化反应是 CO+3H2=CH4+H2O。

2.食盐水电解制氯碱方法有 隔膜法、汞阴极法 和 离子交换膜法。3.高含量的 烷烃,低含量的 烯烃 和 芳烃 是理想的裂解原料。4.索尔维制碱法主要原料是 NH3、CaCO3 与 NaCl。5.侯氏制碱法主要原料是 NH3、CO2 与 NaCl。6.侯氏制碱法的主要产品是 Na2CO3 和 NH4Cl。

7.催化剂一般由 活性组分、载体 和 助催化剂 组成。8.乙烯环氧化制环氧乙烷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 Ag。9.烷烃热裂解主要反应为 脱氢反应 和 断链反应。

10.煤的化工利用途径主要有三种,它们是 煤干馏、煤气化 和 煤液化。11.煤干馏产物有 焦炭、煤焦油 和 焦炉气。

12.水煤气是以 水蒸气 为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半水煤气是以 空气和水蒸气 作气化剂制得的煤气,主要成分是 CO、H2 和 N2。13.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 CO 和 H2。

14.煤气化发生炉中煤层分为 灰渣层、氧化层、还原层、干馏层 和 干燥层。15.煤液化有两种工艺,它们是 直接液化 和 间接液化。

16.精细化学品的特点多品种、小批量;;大量采用复配技术;投资少、附加值高、利润大;技术密集度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17.石油烃热裂解的操作条件宜采用

高温、短停留时间、低烃分压。18.脱除酸性气体的方法有 碱洗法 和和 乙醇胺水溶液吸附法

。19.高含量的 烷烃,低含量的 烯烃 和 芳烃 是理想的裂解原料。

20.催化重整是生产 高辛烷值汽油 和

石油芳烃的主要工艺过程,是炼油和石油化工的重要生产工艺之一。

21..甲烷转化催化剂和甲烷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相同,都是 Ni,但其含量不同。22.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石油资源,要对石油进行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一次加工方法为 常压蒸馏 和 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主要方法有: 催化重整、催化裂化、加氢裂化 和焦化 等。

23.工业气体或废气脱硫方法分为两种,高硫含量须采用 湿法脱硫,低硫含量可以采用 干法脱硫。

24.丙烯腈的主要生产方法是 氨氧化,主要原料是 丙烯 和 氨。

篇2:化工基础期末考试

1.化工原理(上)abc命中率超高三套期末试卷及答案

2.化工原理(上)abc命中率超高三套期末试卷(外加选择题,填空题详解)

3.化工原理(上)模拟试卷

4.化工原理(上)课后选题答案

5.化工原理考试试卷(A)及答案

6.化工原理考试试卷(B)及答案

7.实验数据与分析课后作业完整正确答案(学霸整理得)

8.电工技术课堂笔记(学霸整理)

9.线性代数课堂笔记

10.物理化学(下)复习题库

11.毛概2013春考试重点整理(学霸整理)

12.有机化学最后一节课课堂考试内容(2011级学霸备份)

13.有机化学期末重点解答和全书基本反应整理集(学霸整理)

14.大学英语3期末试卷(期末考后学霸备份)

15.大学英语4期末试卷(期末考后学霸备份)

16.线性代数模拟试卷(学霸详细解答,内涵大光明和雨轩模拟试卷解答)

17.化工专业设备机械设计填料塔设备CAD图(可根据你的数据画图,免去你手画的时间)

18.反应工程模拟试卷(超可靠)

19.化工仪表期末详细整理(学霸整理)

20.反应工程期末考试命中率超高的题目具体解答(学霸详细分析解答)

21.反应工程重点模拟试卷及解答

22.反应工程期末考试重点整理(学霸整理)

23.反应工程期末考试题库

24.化工专业设备实习之阀门-球阀的设备图(CAD图)

25.化工机械设备历年复习试卷(2011级以前)

26.2011级化工专业化工机械设备期末范围(60分)

27.化工原理实验下实验报告(含学霸报告册里的实验数据及详细数据处理)

28.无机化学下期末考试整理(含模拟卷及学霸详细解答)

29.化工专业化学设计实验实验报告含学霸报告册里的实验数据及详细数据处理)

30.实验数据与分析期末考试画的重点整理及解答

31.实验设计与分析期末试卷(2010年的)

32.仪器分析期末考试常考重点(内含PPT上习题的解答和学霸期末考试整理)

33.电工技术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考试常考)

34.物理化学下期末考试模拟卷

35.物理化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集(命中率超高,学霸整理的很详细,计算的步骤清晰可见)

篇3:讲授《化工机械基础》课程的技巧

一、注意力

教师要上好课,关键是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有以下几种办法:第一,在开始讲课以前,要花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定下心来。如果一开始就讲重要问题,学生很可能因注意力不集中而产生遗漏。因此在开始讲课时,可以先讲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向学生示意你已开始讲课了。第二,尽量让学生知道你的讲课内容、讲课时间,以及所讲内容跟学生的关系。你可以把这节所要讲课要点先提示一下,使学生即使遗漏了某一点,思路也能跟上讲课进度。第三,用一个故事、一个例子开始讲课,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系极大,教师应当寻找这类材料作为讲课的开头。但是仅靠这几点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不够的,要在整整一堂课上都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讲,你还得考虑到其它方面,比如兴趣。

二、兴趣

怎样才能使学生对你的讲课感兴趣呢?有几种办法非常有效:第一,要使讲课材料适应学生的情况。讲课前教师要对学生的情况作一番分析,使所讲的内容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他能够理解,不要讲深奥的、学生不能理解的东西。第二,不要把你所掌握的全部知识灌给学生,因为学生不可能一下子理解全部知识。第三,最好把讲课内容中的要点讲清讲透,不要把所有的问题都讲得很细。讲课内容集中,学生才感兴趣。要知道,学生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一下子全记住。第四,采用多种讲课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语言语调的技巧

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清楚流畅、精练朴实、通俗易懂、幽默风趣,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绘声绘色。对重点内容,如轮系的衍化、轮系在生产当中的应用应加重语气,力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此外还要加一些跟讲课内容相关的、简单的、通俗易懂的且学员能马上想到的实例,如在讲到曲柄滑块机构中,如曲柄作为主动件,则该机构就可用常见的打气筒作为实例举例讲解,如果滑块作为主动件,则该机构就变成汽车的发动机,从而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否则语言平淡呆板,只能成为催眠曲,使学生昏昏欲睡。此外教师讲课的语速要适中,要始终与学生的思维协调合拍。

四、时间分配的技巧

由于讲授专业课和其他课不同,一节课中的内容大致需要多长时间,应心中有数,重点和难点需要的时间要长些,讲的力度要深些,如“运动方向”、“急回特性”、“轮系”、“传动比”需要时间长些,而齿轮的计算制造就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不要主次不分,重点不清,时间分配要讲究科学,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都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讲课切忌开始时怕学生听不懂,反反复复,絮絮叨叨,把精讲变成了繁讲,到后来一看时间不多了,便任意删减授课内容,“草率收兵”,更不能随意拖堂,造成学生厌学的后果。

五、课堂举例的技巧

专业课90分钟,若教师总是滔滔不绝地讲述,势必得不到理想的效果。适时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实例,往往会将平淡的一堂课变得生动,富有情趣。实例一定要和你所讲授这堂课的内容有密切的关系,并且你所举的实例一定是大家经常看见的,或者是大家马上能想出来的。如在讲增速器或减速器时,我们就可以用汽车变箱中齿轮来回组合以达到调整车速的快慢为实例。一个好的例子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不但使学生们学得懂、记得牢,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也不能太随意,切忌举例不当或漫无目的地举例,以免适得其反。

六、加强与实践结合环节

强调实践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位置,避免一灌到底,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首先,变理论课上单纯理论叙述为引用生活实例说明。如讲“摩擦式传动”时我们可引用汽车车轮与路面之间产生最佳摩擦力来选择车轮的轮胎。其次,安排一些实验课,如齿轮的根切、液压力的形成等。通过实验课来解决相关问题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掌握。此外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组织学员参观活动,亲临实地现场,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篇4:化工基础双语教学初探

关健词:化工基础;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52-02

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双语教学顾名思义是指课堂用语为两种语言进行的某门课程的教学,目前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是汉语和英语。化工基础是我校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及药物制剂等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正受到各类高校的重视,特别是在国家要求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开展课堂双语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国际交流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所以对该门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二、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目前,我们化工基础课程的6位主讲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同时我校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有着国际合作,每年我校都利用暑假机会派一批专业课的教师赴美进行双语教学的培训学习。笔者就在2010年暑假期间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普拉特维尔校区进行了学习交流,英语水平特别是口语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时,我们教研室的教师也在通过国内的英语培训学习等途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所以说,已经具有了在化工基础课中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和基础。从我校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生物工程及药物制剂这几个专业本科生招生来看,生源都是高考总分超过我校批次线较多且英语成绩优秀的学生。本科四年的课程学习上,大一大二都开设了大学英语课程,也就是英语水平继高中学习之后再提高两年,而且口语课程的教学是由聘请的母语为英语的外籍教师担任,并充分利用语音室等现代教学手段,显著提升了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这些为我们在专业基础开展双语教学奠定了基础。例如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在我校2007级生物工程班进行试点,在使用双语授课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教师互动,甚至用英文补充部分现象的解释,教学效果较好。

三、双语教学的教材

在选择化工基础双语教学授课的教材时,应特别注重其内容的全面性、实用性和工程意识的培养,国内有很多化学工程基础教材,所覆盖的内容相差不多,重点是要选择合适的英语教材。比较合适的是国外优秀科技著作出版专项基金资助的国外名校名著影印版系列,Warren L.McCabe等编著的“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第六版)。该教材共有29章内容,包含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化工热力学、分离工程等内容,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例题和习题大多来自实际工程中,注重经济成本核算,注重实效。在流体流动原理和流体输送这一章里,习题的最终问题多为能耗成本问题。公式推导别具一格,推导过程简单清晰,很容易理解。选择这样一本优秀原版教材能够满足化工基础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这本教材共1114页,内容安排上远远多于国内李德华主编的《化学工程基础》(共314页);该教材的单位制没有国际标准化,85%的例题与习题中的参数是以英制单位表示的,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单位换算的工作,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大障碍;另外,该教材的价格问题也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困难所在。为解决上述问题,可以按照国内教材的框架,把原版国外教材的内容重新整理,保留原文对原理部分的解释和推导,删除冗长的文字叙述及液体的搅拌和混合、蒸发、多元组分蒸馏、固定床分离、膜分离过程等节内容,编译成适合我校学生使用而语言文字上又不乏原版教材“原汁原味”的《化工基础》英语教材。

四、教学内容处理

一切从实际出發,考虑到本门课程双语教学尚缺乏足够的经验和条件,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拓展讲授本门课程的内容。比如,在讲授蒸馏这一章时,如果首先将基本概念作深入地剖析,使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了气液相平衡方程之后,再去讲解精馏塔中精馏段、提留段以及加料板的操作线方程,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接受。在后面进行“理论塔板层数的计算”双语教学时,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接受并深刻理解授课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由于原版教材的内容远远多于国内教材,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减少其他方面的内容,如减少析晶、搅拌、膜分离、蒸发等章节,赢得学时来完成加深理解国内教材中的重要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沉降与过滤、传热、吸收、蒸馏、干燥。

五、教学模式

我们国家不像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为了使教学效果达到最高程度,即以学科知识和专业英语的学习两者之和取得最大值为目的,从实际出发,我们采用的是示范型模式,英语教学内容达到本课程的五分之一。即在化工基础课64学时中,有近52个学时的大部分时间是使用汉语进行课堂教学,在讲授“吸收”和“蒸馏”这两章内容时,约12个学时使用纯英语进行课堂教学,在一些学生疑惑的专业术语讲解过程中使用英汉两种语言同时解释。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过程都是复杂的,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讲授和学习过程中不断磨合。在化工基础这门课程的双语教学摸索中,应该是不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来实施。为了实现双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新型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过去传统的“要我学”状态改变为“我要学”的呼声。因此,在本门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触发学生不断思考问题,从身边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工程实际应用使所面临的问题向学生提出寻找解决工程问题的途径,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断地问与答,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部分学生羞于张口的压力,使全体同学参与进来,在互动中深刻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几个学时下来,学生会喜欢上这种教学模式。

六、考核方式

对于双语教学课程的考核方式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采用平时成绩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进行加权平均综合评定该门课程总成绩的模式。①平时成绩。每次课堂教学完了之后,布置适量英语教材的课后作业,要求必须完全用英语作答,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英语能力;其次,课堂出勤率以及每次课堂上积极回答及完整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给予平时成绩计分,提高学生参与解决工程问题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②期末考试。考试内容中有30%以上的英语试题,客观性题目作答时语言障碍较少,比较能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成绩,所以英文部分集中在填空、选择、判断、计算等客观题型。鼓励学生用英语答题,但也允许用汉语答题。

七、结论

双语教学的出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化工基础的双语教学改革既受前期相关课程教学质量与方式的制约,又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效果,具有典型性和重要的研究价值。结合我校实际,摸索出一套完全适合我校师生的化工基础双语教学方案,还面临着许多挑战。但应该始终把握的,是化工基础课程由原来的纯汉语教学转变为双语教学模式,不能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

参考文献:

[1]徐健,姜杉,杨林,徐慧.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的实践[J].工程图学学报,2006,(1):134-137.

[2]王春茹,潘运红.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2):244.

[3]毕晓玉,黄芳.我国大学双语教学的“缺乏”[J].复旦教育论坛, 2003,1(6):62-64.

[4]罗仁俊.论双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4,53(1):120-122.

[5]Warren L McCabe,Julian C.Smith,Peter Harriott.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篇5:化工基础期末考试

姓名

性别

班级

学号

申请

缓考

原因

(附相关证明材料)

学生签字:缓考

科目

时间

课程

名称

考试

时间

选课

课号

-年月日

课程

名称

考试

时间

选课

课号

课程

名称

考试

时间

选课

课号

课程

名称

考试

时间

选课

课号

以上缓考课程今后如何考试?(□参加补考 / □参加下一次同一课程的期末考核)学生签字:年月日

教务

干事

签字:年月日

学院

意见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教务处

审批

负责人签字:年月日

注:此表一式两份,教务处及学生所在学院各一份。

??

??

??

篇6:期末考试网站美工设计基础试题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试题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使用元素的是()

A.点、线、面等元素

B.视觉元素的方向、位置、重心、空间关系等

C.可视形象的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

D.设计所表达的涵义、内容、设计的目的和功能

2.设计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比例关系叫黄金比,它的长与宽的比值为()

A.1:1.652

B.1:1.718

C. 1:1.618

D. 1:1.817

3.图与底是在平面构成形象之间的相互参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色彩明度较高的有图的感觉

B.凹凸变化中凹的形象有正图感

C.动静对比中动态形象有图感

D.面积大小的比较中,小面积的有图感

4.下列对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构成是现代造型设计的一种概念用语

B.构成是将相同或者不同形态的两个以下的单元经过重新组合后形成一个新的 单元

C.构成造成新的视觉形象

D.构成是独立的学科体系,发端于西方,应用于设计实践

5.下列属于偶然形的是()

A.漫天的云霞

B.汽车的形态

C.生物的细胞

D.建筑的形态

6.可见骨格是指骨格线和基本形明显的表现在构图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概念中存在B.是排列基本形的依据

C.有明确的空间划分

D.不利于基本形的排列

7.下列不属于基本形骨格渐变的是()

A.形状上的变化

B.大小上的变化

C.方向上的变化

D.色彩上的变化

8.下列对肌理对比描述正确的是()

A.形状和大小

B.色彩的纯度

C.位置和方向

D.致密与松散

9.下列属于机能设计的是()

A.园林设计

B.染织设计

C.壁画设计

D.陶瓷设计

10.下列不属于关系元素的是()

A.排列元素的形状

B.排列元素的方向

C.排列元素的空间

D.排列元素的位置

11.下列对平面构成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在只有两度空间的视觉范围之内,用轮廓线划分形象与背景的界限

B.是通过搭配构建获得平面图形审美价值的原理、规律、法则和技法的学说

C.它所表现的立体空间并非实在的三维空间

D.是通过具象形态为切人点进行构成

12.下列属于装饰设计的是()

A.建筑设计

B.园林设计

C.室内设计

D.壁画设计

13.下列不属于概念元素的是()

A.点

B.线

C.体

D.面

14.下列对群化构成的描述错误的是()

A.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紧凑

B.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完整

C.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松散

D.群化构成要求基本形外形简洁

15.下列不属于组形的是()

A.透叠

B.平衡

C.接触

D.分离

16.在CorelDRAW软件中,要编排大量的文字,应选择哪一项?()

A.纯文本文件

B.小四号字

C.艺术字

D.段落文本

17.在CorelDRAW软件中,按住()键,然后将光标移动到对象的轮廓上。当光标变成插入点时,单击对象轮廓,对象内部就会变成一文本框。

A.Ctrl

B.Alt

C.Shift

D.Enter

18.在CorelDRAW软件中,要取消对象的选取状态,按键盘上的快捷键()。

A.F5

B.F3

C.Ese

D.Ctrl+O

19.下面选项中不属于版式设计造型要素的是()

A.点、线、面

B.一段音乐

C.一行文字

D.一张图片

20.在CorelDRAW软件中,提供了色彩填充功能,下列不属于其填充方式的是()

A.均匀填充

B.渐变填充

C.纹理填充

D.图像复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我们把在平面设计中可以展示的元素称为——。

2.形象是指物体的外部特征,一般包括:形状、色彩、大小、——等。

3.相对于光源色而言,物体色是指光源色照射到物体后被物体吸收再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是本身——。

4.在平面设计中只能感觉但实际并不存在的东西统称为——。

5.位图图像,亦称为点阵图像或绘制图像,是由——组成的。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肌理主要是指物体内部的结构特征。(。)

2.视觉元素一般包括方向、位置、重心、空间等。()

3.对比是指将两个存有明显差别的物体并置在一起时,二者有较大的差别又能够统一起来的对照关系。()

4.人造形和自然形都是具象的,都属于现实形态。()

5.流淌的河水、生物的细胞、漫天的云霞、临风的枯木都可称为有机形。()

6.面积大小的图与底比较中,大面积的有图感。()

7.复色光是指含有两种以上色彩的光线,其中包括全色光线。()

8.CorelDRAW软件中,双击(矩形工具)可以绘制出与绘图页面大小一样的矩形。

()

9.CorelDRAW软件中,【排列】菜单里的【取消组合】命令的快捷键是Ctrl+G键。

()10.点阵图的文件类型有很多,如*.bmp,*.gif,*.png,*.jpg等,编辑这样的图形可以用Photoshop等软件。()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形的重复? 2.简要说明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原理及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3.简述色彩的物质性印象。

4.简述版式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五、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制作Logo

请完成如图1效果图的操作步骤:

1.单击(椭圆工具]按钮,按住()键,绘制一个65mmX 65mm的正圆形,填充为

(C:0;M:70;Y:100;K:0),去除轮廓线。

2.绘制一个50mmX50mm的正圆形,填充为灰色,轮廓线设置为白色,粗细为1.5mm,放置于大圆上面并——。

3.按【Ctrl+I】键,导人一张素材图片,在页面中单击导人图片,选择【位图】菜单中的【

】命令,打开CorelTRACEl2软件。

4.单击()按钮,在属性栏中进行设置,单击属性栏中的【

】按钮进行跟踪操作。

5.保存位图的跟踪结果,回到CorelDRWA软件中。

6.按【

】键,取消图形的组合。利用[挑选工具),删除不需要的图形,然后拖动鼠标将上下两层的图片全都选中,按【——】键,将图形群组。

7.将处理好的图片拖拽到圆形上并调整好大小,按【——】键,将图片置后。

8.在【效果】菜单中,选择【————】中的【——】命令,在灰色圆形上单击。

9.单击[文本工具]按钮,在页面中输入字母“T”和“P”,在属性栏中,设置字体为“中特广告体”,轮廓线粗细为2.3mm,颜色分别为(Cc0;M:60;Y:100;K:0)和(C:100;M:0;Y:0;K:0),按【Shift+PageDown】键,将文字置后。这样,“TOP假日旅行俱乐部”的Logo就制作完成了。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0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卷)

网站美工设计基础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C

3.B

4.B

5.A

6.C

7.D

8.D

9.D

10.A

11.D

12.D

13.C

14.C

15.B

16.D

17.C

18.C

19.B

20.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视觉元素

2.肌理

3.不发光的物体

4.概念元素

5.像素(图片元素)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X

2.X

3.√

4.√

5.X

6.X

7.√

8.√

9.X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基本形的重复?

答:基本形的重复是指使用同一基本形在构成设计中构成画面。如操场上做广播体操的学生,建筑中的墙砖、地板、屋顶的瓦片,楼房上一个个的窗户,布上的图案等等都是基本形的重复。

2.简要说明平面构成中“发射”的形式原理及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

答:发射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形态,如太阳四射的光芒、鲜花的结构,它是围绕一个中心,向外发射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发射骨格的构成要素:(1)发射点即发射中心,所有发射的骨格线都集中在此点上。(2)发射线具有方向性。根据发射的不同方向,在构成时形式上又各有不同的表现。

3.简述色彩的物质性印象。

答: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是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的。冷、暖色系是人们根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一般来说,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波长长,有温暖的感觉,以此类光照射到任何物体都会增加温暖的感觉。冬天,我们关掉屋子里的日光灯,打开白炽灯,就会有温暖的感觉。相反,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则有寒冷的感觉。如果夏天我们关掉屋子里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同样会增加凉爽的感觉。对商品的包装也是如此,如果在冷饮或冷食的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无疑会引起对这些食物向往的感觉。

4.简述版式设计中“对称与均衡”的形式法则。

答:对称是指图形或物体对某个中心点、中心线、对称面,在形状、大小或排列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均衡是不对称形态的一种平衡。对称与均衡是取得良好的视觉平衡的两种形式。对称体现了静感与稳定性,具有端庄,安定的美,均衡则表现了动感和变化性,具有生动、活泼的美。

五、操作题(每空1分,共10分)

1.Ctrl

2.对齐两个圆的圆心

3.跟踪位图

4.高级轮廓

执行跟踪

6.Ctrl+U

Ctrl+G

7.Shift+PageDown 8.精确裁剪

篇7:《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期末考试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

1、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是:()。

A、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旅游设施B、旅游景点、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交通

C、旅游交通、旅行社业、旅游者D、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住宿业

2、世界旅游组织是目前世界唯一全面涉及旅游事务的全球性政府间旅游组织。中国于()加入世界旅游组织。

A、1983年B、1984年C、1985年D、1986年

3、在八卦中,象征天、地、水、火的四卦分别是()。

A、艮、兑、坤、巽 B、乾、坤、艮、兑C、乾、坤、坎、离 D、巽、乾、震、离

4、“建安”是属于帝王的()。

A、庙号 B、年号 C、谥号 D、尊号

5、三省六部制是()朝代的中央官制。

A、秦 B、战国 C、西汉 D、隋

6、在封建社会,()每三年一次在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

A、会试 B、院试 C、乡试 D、殿试

7、下列哪个属于庙号()。

A、周平王 B、宋太祖 C、慈禧 D、乾隆

8、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

A、立春 B、清明 C、冬至 D、立冬

9、《清明上河图》是___风俗画的代表。()

A清朝 B、北宋 C、明朝 D、明清

10、我国内地城市藏传佛教、西藏藏传佛教、云南上座部佛教的著名寺塔依次为:()。

A、雍和宫、甘丹寺、广允缅寺B、少林寺、哲蚌寺、曼飞龙佛塔

C、慈恩寺、国清寺、色拉寺D、兴教寺、华严寺、塔尔寺

11、下列名山中,全属道教名山的是()。

A、泰山、天台山、武当山B、华山、终南山、鸡足山

C、青城山、龙虎山、华山D、雪窦山、衡山、普陀山

12、道教“三官”中,被民间视为“福神”的是()。

A、地官B、天官C、水官D、天官和地官

13、藏传佛教规模最大的寺院、也是中国最大的寺院是()。

A、色拉寺B、甘丹寺

C、哲蚌寺D、扎什伦布寺

14、下列民族使用汉语的是()

A、壮族B、满族C、回族D、傣族

15、属于社会民俗的是()

A、民间艺术民俗B、岁时节日民俗C、服饰民俗D、狩猎民俗

16、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1

A.《江格尔》 B.十二木卡姆 C.蒙古族长歌民调 D.《蒙古秘史》

17、常装饰为穹庐顶的建筑多为我国哪个民族的标志性建筑()

A、蒙古族B、回族C、维吾尔族D、满族

18、汉地佛教八宗祖庭中的禅宗祖庭在:()。

A、国清寺 B、东林寺 C、栖霞寺 D、南华寺

19、许多道教宫观以“太清宫”、“上清宫”命名,“太清”和 “上清”分别是指()。

A、灵宝天尊和元始天尊 B、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

C、道德天尊和灵宝天尊 D、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20、在服饰方面最讲究银饰的我国少数民族()。

A、黎族B、泰族C、彝族D、苗族

21、__是彝族人为驱虫保护庄稼而延续下来的节日。()

A、赶年B、六月六C、火把节D、沐浴节

22、维吾尔族人的 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

A、踩芦笙B、赛乃姆C、孔雀舞D、玄子舞

23、“抛绣球、碰红蛋、踢毯子、抢花炮”是 中举行的活动。()

A、彝族火把节 B、壮族歌圩节C、藏族望果节 D、白族三月街

24、把槟榔作为待客,订婚不可缺少的佳品的是()。A、壮族B、黎族C、土家族D、傣族

25、下列名酒中,依次属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的是()。

A、五粮液、汾酒、茅台酒B、茅台酒、五粮液、汾酒

C、老窖特曲、茅台酒、汾酒D、茅台酒、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

26、下列茶叶中,按加工工艺依次为不发酵,半发酵和全发酵的是()。

A、西湖龙井、水仙、大红袍B、黄山毛峰、君山银针、宣红

C、银针白毫、乌龙茶、西湖龙井D、太湖碧螺春、铁观音、祈红

27、代表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的四个名菜是:()

A、葱烧海参、鱼香肉丝、龙虎会 凉拌腰丝B、糖醋黄河鲤鱼 宫保鸡丁 脆皮乳猪 扣三丝

C、糖醋黄河鲤鱼 麻婆豆腐 龙虎会 叫化鸡D、葱烧海参 鱼香肉丝 龙虎会 蟹粉狮子头

28、葡萄酒中,糖的含量在1.2%--5%之间的是()。

A、干葡萄酒B、半干葡萄酒C、半甜葡萄酒D、甜葡萄酒

29、根据酒中食用酒精含量分类,酒精度在20度和40度之间的称:()

A、高度酒B、中度酒C、低度酒

30、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酒中明珠”,香型为酱香型,素有“国酒”之誉的是:()

A、五粮液B、郎酒C、贵州茅台酒D、董酒

31、根据商业习惯,茶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紧压茶和花茶六大类。是最古老的茶叶品种。()

A、绿茶B、红茶C、乌龙茶D、白茶

32、泸州古称江阳,自古有“江阳尽道多佳酿”之美誉。泸州最老的酒窖,明 年间所建,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A、景泰B、万历C、永乐D、嘉靖

33、鲁菜又叫山东菜,它是由济南、济宁、胶东三地的地方菜发展而成,其代表

2菜()

A、鱼香肉丝B、脆皮乳猪C、葱烧海参D、生馏鱼片

34、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的名贵陶瓷,产于山东淄博。它是()。

A、雨点釉B、茶叶末釉C、仿唐三彩D、粉彩瓷

35、有“神品”之称的是()。

A、宜兴紫砂壶B、洛阳仿唐三彩C、景德镇的名瓷D、龙泉青瓷

36、以三七等做原料,因疗效显著,素有伤科圣药之誉和“神药”、“仙丹”、“灵芝草”美称的是:()

A、山西定坤丹B、大活络丹C、安宫牛黄丸D、云南白药

37、端砚、盒砚、洮砚、澄泥砚被誉为中国四大明砚。四大明砚之首为()。

A、端砚B、盒砚C、洮砚D、澄泥砚

38、我国现存最大型的、保存最完整的是明代的()。

A、南京城墙B、西安城墙C、平遥城墙D、丽江古城

39、为中国传统式建筑,规模宏大,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真寺。()

A、西安化觉寺B、北京牛街清真寺C、扬州仙鹤寺D、泉州清净寺

40、从成因上分类,镜泊湖、长白山天池、云南滇池属于()。

A、咸水湖、火口湖、溶蚀湖B、火山堰塞湖、火口湖、构造湖

C、风成湖、冰川湖、构造湖D、溶蚀湖、火山堰塞湖、冰川湖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官职制度在秦汉时期为三公、九卿制。三公是指:()

A、左右丞相 B、太尉 C、太仆 D、御史大夫

2、佛教在世界的传播为:()。

A、北传佛教 B、南传佛教 C、西传佛教 D、藏传佛教

3、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是()。

A、拙政园、留园、个园、何园B、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C、何园、个园、沧浪亭、清晖园D、狮子林、寄畅园、豫园、可园

4、下面属于我国的四大石窟是()

A、甘肃敦煌石窟B、麦积石窟

C、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D、洛阳龙门石窟

5、下面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四大名绣的是()

A、蜀绣B、顾绣C、粤绣D、京绣

6、我国的三大瀑布是()

A、贵州黄果树瀑布B、山西壶口瀑布

C、黑龙江吊水瀑布 D、庐山瀑布

7、道教全真道的主要特征是()。

A、主张三教合B、道士可以娶妻生子、不住宫观

C、不尚符篆

D、主要流行于江南和台湾省

8、清明节属于我国传统节日,节期主要活动有()。

A.放风筝B.祭扫坟墓C.悬挂艾叶D.踏青郊游

9、下列哪些属于佛教名山()

A、普陀山B、峨眉山C、华山D、五台山

10、以下是道教供奉的对象的是()

A、土地

B、玉皇大帝

C、文殊菩萨

D、十八罗汉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道教第一名山是湖北省武当山()

2、.铜鼓之乡,歌圩盛会是苗族的民族文化()

3、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都有望月楼,新月是伊斯兰教的标志。()

4、壮族汉语中,“干”、“舌”有亏本之意,壮族人喜吃牛肉和蛙肉,以筷子落地为吉祥。()

5、伊斯兰教穆斯林敬茶端饭都用右手,不用左手与人握手寒喧。()

6、为国内国际市场上的“酒中明珠”,香型为酱香型,素有“国酒”之誉的是五粮液()

7、红茶是最古老的茶叶品种()

8、端午节不仅是汉族的节日,有些少数民族也过端午节。()

9、仿唐三彩被称为“中国之奇”,陶瓷之谜的名贵陶瓷,产于山东淄博()

篇8:化工基础期末考试

化工基础是大学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技术课程,也是理论到工程、基础到专业的桥梁[1,2]。在民族类高校开展化工基础的双语教学,不能追求全英文教材、授课的模式,而要考虑到师资力量、学生英语水平等多方面与重点大学的差距。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探索了用汉语讲授,关键知识点及章节用英语的讲授模式。实践证明,适合学生英文水平的授课模式得到学生认同,效果也较好。

1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

现阶段,国内还没有现成的 《化工基础》 中英文双语教材,教材需选择合适的中文教材,再辅以配套的英文教材。我们在学习、分析多套优秀 《化工基础》教材的基础上,选择了武汉大学编著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化工基础 ( 第二版) 》。 英文教材方面,华南理工大学伍钦等编著的 《化学工程单元操作 ( 英文改编版) 》是按照我国化工原理教学大纲要求,由经典的化工原理教材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改编而来,重点介绍了化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典型设备结构特性及其计算。主要包括流体流动、流体输送、非均相体系的流动和非均相混合物的分离、传热、蒸发、扩散原理及相间质量传递、平衡关系和平衡级、气体吸收、蒸馏,浸提和萃取、 物料的干燥、板式塔和填料塔的设计等12章,其英文表述依据原版教材,公式推导简单清晰、容易理解。选择这样一本优秀的改编教材足以符合化工基础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但即便这样一本改编教材,内容安排上也远远多于前述 《化工基础》 中文教材。因此,我们按照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要求,把这本改编教材的内容重新精炼,保留原文对原理部分的解释和推导,删除蒸馏、浸提、萃取、干燥等章节,整理成适合我院学生使用而语言上 “原汁原味”的 《化工基础》英语教材[4,5,6]。

2精练双语教学内容

在我校, 《化工基础》是一门为化学、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系统阐述了以化工单元操作和化学反应器的基本原理,是理工科专业本科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理工科专业之间承上启下、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

《化工基础》课程知识面广、计算量大、综合性强,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公式、物理量,学习起来难度高、强度大,学生难免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习热情下降,不学、 甚至厌学等情况发生。因此对民族类院校学生,本课程的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先易后难,逐步拓展本课程内容。经过课题组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梳理,我们以 “三传一反”中的 “传动、 传热、传质”等章节为重点,精选、提炼出符合他们接受能力的教学内容。例如,流体流动是贯穿于整个教学章节的基本内容,对这一章,学生应重点掌握,课时安排、讲授上也应是重中之重。同时,我们在双语教学的章节选择上也要慎重考虑, 先将基本的物理量、概念向学生作深入剖析,使他们掌握相关内容之后,再讲解流体流动系统的质量衡算,学生就能轻而易举的接受,在后面对系统进行能量衡算,即 “伯努利方程”的双语教学时,学生就容易接受并理解授课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对少数民族学生,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遵循少而精、精而透的原则,训练学生掌握最基础、重要的内容, 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5]。

3丰富双语教学手段

对地方民族类高校而言,教学中双语的使用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种考验,教师不仅要制作英文课件和教案,还必须有正确的英文发音和流利的英文口语; 学生必须集中注意力,跟上老师的节奏,正确理解英文含义,因此必须多种教学手段并存。第一,化工基础课程涉及到大量的基础概念,即大量的基础专业词汇,若不预先介绍,直接讲授这些概念,学生必然云里雾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中预先使用中文讲授这些基础概念,再辅以英文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第二,大量的原理和实验现象也是讲授的难点,这部分必须多使用多媒体,用英文难以直观讲解的部分可以辅以动画,使原理或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更能有效强化教学效果。第三,鼓励同学多听、多说英文,对一些简单的问题,我们采用英文提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来。实践证明,学生对中英文授课这种新奇的教学方式,抱有极大热情,是受学生欢迎的,即使那些上课不爱听讲的同学,也积极参与到英文教学中。这激励着我们更好的进行英文教学备课,做好中英文双语教学。

值得指出的是,双语教学必须优先保证教学质量,不能顾此失彼,而且授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文水平,多照顾英文差的同学,培养他们参与教学的积极性[7]。

4探索双语教学考核方式

目前,国内中英文双语教学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考核模式, 而且考虑到学生是初次接触双语教学,因此对于该门课程的考核,我们在开学之初就和学生约定,最终成绩取决于以下几方面: ( 1) 平时成绩,占30% ,由出勤、课堂问答和课后作业构成,并引入奖惩措施。对于缺勤的同学,我们采取扣分的惩罚措施,但若能完整、正确的回答课堂提问,我们也对其进行加分奖励。此外,课后作业每章布置1 ~ 2道英文题作业,鼓励学生用英文解答。实践证明,这种灵活的奖惩措施的引入,使学生上课出 勤、听课和完 成作业的 积极性得 到较大提 升。 ( 2) 期中和期末考试,分别占20% 和50% 。试卷中,英语试题分值占20% 左右,主要集中于填空、选择等客观题,这是因为客观题作答时涉及到的词汇量较少,学生相对容易理解题目含义,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真实程度。当然,对于这部分试题,我们鼓励学生用英语答题,但也允许用汉语答题。

5结语

双语教学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途径。化工基础双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用英语的热情,视其为有益的工具,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的笔试英语。对我们民族类高等院校而言,开展双语教学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英语水平,摸索出一套既适合教师教学、又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学方案。但由汉语教学向双语教学的转变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的是,不能以牺牲教学效果为代价。

参考文献

[1]贾原媛,赵征.化工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和体会[J].广东化工,2013,40(10):174-175.

[2]肖扬,陈胜慧,张爱清,等.化工基础双语教学初探[J].教学教育论坛,2012(38):52-53.

[3]王静.“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J].广州化工,2013,41(7):216-217.

[4]袁光辉.地方高校化工原理双语教学的思考[J].广州化工,2011,39(7):164-165.

[5]齐济,胡欣,李光浩.“化工原理”双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5):82-84.

[6]钟理,伍钦,邹华生,等.化工原理课程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8-10.

上一篇:珠海港发展战略研究下一篇:哲理美文摘抄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