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2024-04-16

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共14篇)

篇1: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有人说,许三多是浮躁时代、急功近利的反义词。当今这个时代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白领越来越多,职业人士却越来越少。但我在《士兵突击》里看到了职业精神。咱们不妨一起来分享几句《士兵突击》里的“名言”。名言1:“不抛弃,不放弃。”

这是职业精神的典型解读:坚持。最后攀上顶峰的人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投机取巧者都会半途落马。从这个意义上讲,军人们无论对职业还是对人生,都抱着投资的态度而不是投机的态度。投资和投机的手法差不多,可是结果却大相径庭,投资才有可能成功,投机绝对不能长久。

名言2:“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好好活。”

这句话转赠给所有期望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大学生朋友。潜台词就是别做整日赶场参加饭局,混日子等与事业无关的“额外工作”:做对事业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好好工作。

名言3:“人不能太舒服,太舒服就会有问题。”

如同秦王嬴政所言:“养士如养鹰。”不能给鹰吃得太饱,太饱就会缺乏斗志。在这一点上,无论客户管理还是内部管理,都是一样的。

名言4:“日子就是问题叠着问题。”

作为员工,你的使命是帮助自己所在企业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工作环境,不断提出问题。拿几个行业内的小道消息来危言耸听,或者一知半解地向公司提出几个问题绝对是不职业的表现。出题谁不会呢?问题是你是否知道该如何解决它们。记住,解决问题是你在任何企业存在并且立于不败之地的价值,而不是提问题。一个光会提出问题,品头论足,横加指责的人一定是个饭桶。任何公司求贤若渴的都是能解决问题的职业人士。

名言5:“我让你们的理想碰上一个非常惨痛的现实,从来这儿起你们就是要靠自己了,没有安慰没有寄托,甚至没有理想没有希望。从这里边走出来的人,才是我要的人。”

从走进单位的第一天起,你就必须是一个能独当一面,只能依靠自己的“熟手”。或许你会遇到很多打击,当初在学校的一腔热血,满怀抱负会遭遇现实条件的限制,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灰心否定自己所有的能力。

名言6:“他做的每一件小事就好像抓住一棵救命稻草一样,到最后你才发现,他抱住的已经是参天大树了。”

再次证明:细节决定成败。职业精神说起来很大,其实很小,无非是水滴石穿。

名言7:“信念这玩意儿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每天的工作其实做久了谁都会觉得枯燥。可是古人说了:长路无轻物。所以,坚韧才是体现一个真正职业人士精神的所在。能不断重复地做好每一件事,才是专业化的表现。成功就是不断重复地做简单的事情,这说来简单,做起来不易。

名言8:“别混日子了,小心日子把你们给混了。”

混日子其实比过日子有趣,你会感觉自己赚了。至少每天都很高兴。但是长久看来,混久了终究是把自己给混了。十多年前混日子的人,我没有见过一个现在还在自己的单位挑大梁的。你可以选择现在混,但时间对你的酬劳是混你。

名言9:“你玩命了,你的班长也得玩命。”

每个公司,每个级别的领导,包括高级管理层,都存在着混日子的人。千万不要因为你的上司不玩命,你就不玩命。你是为自己而活、而工作,不是为上司。如果你真正有能力,没有人能挡得住你成功的步子。群众的眼光永远是雪亮的。大伙儿都清楚地知道哪些人是玩的,哪些人是玩命的。上司也有压力,你玩命,你的上司自然也得玩命。

篇2: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军人!这是一个响当当顶天立地的一群祖国优秀儿女的名字!战争年代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维护祖国人民的尊严,是最可爱的人,和平年代他们用汗水在操场上书写自己对祖国的忠诚,当祖国人民利益受到侵害、自然灾害降临的时候,挺身而出还是军人,义无反顾的奉献着自己的汗水、血水以至生命!和平时期的军人同样是最可爱的!

军人,是祖国人民的骄傲,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为此,学校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让我们紧跟军人步伐,军人每天都要训练,他们却从未叫苦叫累,我们在学习上更要加强意志力,学会锲而不舍,坚持不懈。从养成道德好习惯做起,发扬少先队六种精神,争做新世纪合格的小公民。

1.发扬文明礼貌的春风精神。做到微笑待人、见到老师、同学来校人员主动打招呼问好;做到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时时处处温暖别人。

2.发扬团结守纪的大雁精神。同学之间不打架、不辱骂,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做到不违反学校规定,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切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训,有事先请假。树立团结协作的观念,培养为集体增光添彩的意识,自觉克服个人主义的不良习气。

3.发扬诚实纯真的水晶精神。做到心地善良、宽容坦诚,实事求是,说了就要努力做。

4.发扬热心服务的孺子牛精神。做到每日为父母、老师、同学做一件事,随时准备帮助别人。

5.发扬主动向上的火箭精神。做到自觉学习、积极锻炼、主动学习,不断探究与创新,挑战每一天。

同学们,时代在变迁,中国人民解放军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的革命精神,以立志成才的激情,向我们展示良好风貌。也许我们的行为微不足道,也许我们的行为并不引人瞩目,但我们洒下的辛勤汗水一定会收获更多的成果!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成千上万个军人成长起来,让军人优秀品质永放光芒!希望同学们能够立即行动起来,用你们的智慧和双手,把我们的校园变的更加和谐文明,更加整洁美丽!

篇3: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关键词:编辑工作,知识体系,学习理念,职业精神

在日益激烈的图书竞争中, 出版社不仅需要考虑出版具有社会效益的图书, 还需要考虑出版具有经济效益的图书。对编辑而言, 完成部门制定的编辑任务则成了头等大事, 在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境下长期俯首于书案工作, 图书质量和效益不仅难以保证, 更无暇去继续学习和深造相关知识。“学习犹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的道理人人皆知, 长此以往, 编辑就容易产生不思进取和倦怠情绪。图书是满足人们精神消费的特殊商品, 它除了传授知识以外, 还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编辑的思想水平、学识水平、艺术修养等都会直接影响图书的质量, 因为编辑素质决定着编辑工作的优劣。党的十六大提出, 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在极速变迁的社会中, 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会难以生存, 编辑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任务, 通过终身学习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 更是一种极大的鞭策, 因为编辑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才能实现出版社的可持续发展和个人价值的体现。

一、培养工作热情,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孔子的观念正如现代人们常说的“活到老, 学到老”。终身学习具有连续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等特征, 作为编辑要将终身学习理念贯穿到职业生涯的各个阶段, 不仅要深入学习掌握出版专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而且要根据工作需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利用各种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学习。编辑不仅要向书本学习, 而且要向实践学习, 获取实践经验。这就需要编辑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培养自己对学术发展的判断力和超前意识, 不断增强自己的学术素养, 实现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突破, 还需提高创新能力, 以满足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 只有热爱编辑工作的人, 才能不断克服工作、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 产生为编辑工作而奉献的强大力量。为此, 每一位编辑必须自觉地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态度, 从内心真正意识到终身学习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编辑不断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客观要求。唯有如此, 才能真正担负得起“把关人”的重任。

二、营造学习氛围, 培养学习动力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现代编辑几乎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 从选题策划、制作、谈判, 直到财务、销售, 以及图书宣传等都得无所不通、无所不能。然而, 编辑良好的素质并非与生俱来, 更不是一朝一夕或一劳永逸的事, 这就需要通过不断努力学习, 积累文化知识, 提高编辑能力来获得发展的无限空间。因此, 作为一名编辑不仅要具备编辑加工能力, 更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水平, 能够与时俱进, 始终走在行业的前头, 应该在“干中学”, 即在编辑工作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应该“勤思考”, 即不断学习专业领域内的相关新知识, 将学到的新知识、新体会, 吸收、沉淀、整合、升华, 并不断提升自我的品德修养;不断掌握新技术;不断创造新理念。如何从编辑自身做起, 以及在编辑的学习成长过程中, 编辑部究竟应如何去准确、高效地引导编辑, 使热爱编辑工作成为编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笔者认为, 编辑部可采取多渠道、多样化、多层次地为编辑提供学习和培训的机会, 定期派遣编辑参加业务培训、交流、讲座或相关专业技能竞赛等活动。也可以组织编辑到其他出版社或相关行业学习先进经验。若有条件的还可邀请与业务相关的专家、学者来编辑部与编辑面对面地进行交流, 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当前的现实发展状况, 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以及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发展的信息变化。置身于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 能够彼此交流、彼此协作、彼此分享, 营造一个动态的、宽广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以此来培养编辑敏锐的学术触觉, 为编辑编审书稿提供明确的方向。这样以来, 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了专业素养的深度和广度, 为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且激发了编辑奋发赶超、追求卓越的意识。“爱学习、比学习”氛围的形成, 将会有利于编辑个人职业的发展, 也有利于编辑队伍的编辑素养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三、建立长效机制, 考核学习成果

编辑学习具有整体性、稳定性、长期性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 或许有部分编辑因失去学习兴趣, 产生精神懈怠而导致学习中断。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 编辑部必须制定细致、可行的学习规章制度, 并对每一位编辑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定。以这样一种发展的方式作为引导, 能促使编辑进行终身学习的愿望的产生并有效促进编辑终身学习行为的实施。同时, 可以激发编辑的内在发展动力, 促使其将压力转变为动力, 将所学知识和技能不断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四、结语

篇4:向姚明学习职业生涯规划

姚明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这一点从他的人生角色转换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场主题为“明谢”的新闻发布会不仅仅是一次告别,还向公众说明了姚明未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新闻发布会现场,现年31岁、征战职业赛场14年的“姚巨人”着一身深色西装,始终面带微笑,幽默作答记者抛过来的刁钻问题,充分展示了他过人的智商与情商。

不打球的日子里做什么?姚明早就未雨绸缪想好了答案。

如果你正在为未来苦恼、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没有目标、没有计划,姚明的故事,值得一学。

姚同学:未来从大学校园开始

因为有着出众的天赋和身高优势,成为职业篮球运动员——这是姚明早早就定下的职业目标。11岁进入上海徐汇区少体校,14岁进入上海青年队,从此姚明便告别了学生生涯。多年后,他回忆自己在学校中的成绩,只是中等水平而已。

中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有很多选择,有像李宁那样成为商界巨子的,有像邓亚萍、王楠那样成为体育官员的,姚明的选择是:“不管是从政还是从商,开始都是上学。这一步是首先必须的,未来从上学开始。”

虽然姚明在打NBA期间已经获得了无数个荣誉博士和硕士头衔,但那只是“荣誉”而已。姚明很清楚自己的转型还需要身后的文化底蕴和知识储备,为了更好地实现转型,新闻发布会上,他明确表示年底前要重新迈入大学校园,重新变成一个“学生”。因为害怕有人蹲点偷拍,姚明没有透露学校和专业。有消息称,姚明很可能在退役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主攻计算机和金融专业。

尽管过去的十几年姚明没有进修学习的机会,不过他是个很爱学习的人,经常会阅读一些历史、商业等感兴趣的书籍,这让他的知识面很宽。

姚明把当运动员和读书这两件事的转变比喻成“就像短平快变成了马拉松”,“打球要求职业,球员平时要休息好,休息就要尽可能地放松身体,让你每天保持高强度四五个小时的训练,剩下的时间用来休息,读书会让你回家之后还在思考。”

“姚之队”的负责人、姚明的远房亲戚章明基非常支持姚明去读书深造:“他现在要求补基础的初高中课程,他想和学生一样上学读书,那是奢侈的想法。他有足够的成熟度去学习,学些他感兴趣的东西。”

姚老板:最不喜欢被人叫“老板”

你可以不喜欢姚明,但无法不佩服他从运动员到“姚老板”的华丽转身。

新闻发布会上,一位来自荷兰的记者盛情邀请姚明前往荷兰执教国家队。姚明婉言谢绝了,并且表示自己现在是上海大鲨鱼队的老板,这支球队已经够他忙了。很显然,姚明已经给出了自己退役之后的首要工作,那就是竭尽全力管理好自己拥有的篮球队。“他将最大精力投入上海篮球,那是一生的事业。”

从2006年开始,“姚之队”先后投资了巨鲸音乐网、北京通州太阳花酒店、加州健身姚明俱乐部,这都可以看作是姚明转型的试水。2009年,姚明又收购了上海男篮俱乐部,算是一笔长期投资。据了解,“姚餐厅”开业五年,经营状况平平:使用免费下载模式的巨鲸网也只是微利状态。据悉,巨鲸音乐网正谋求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机会;上海玛吉斯男篮近期不会改变亏损的状态。迄今为止,北京合众思壮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权投资是姚明最为成功的投资项目。

姚明为什么要买下上海男篮,章明基给出了答案:“人们把经纪人的作用夸大了,其实我们只是依照姚明的选择,向他提供建议和帮助,而不是为他规划什么。姚明的成功不是取决于经纪团队,而是姚明自身的选择,我们只是顾问的角色。仅从商业角度看,投资上海篮球队无疑是愚蠢的商业行为,我当时也曾提醒过姚明,但这是姚明的爱好。对于这支俱乐部的具体要求,姚明自己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就是他希望从上海东方俱乐部走出去的队员,到五六十岁时可以健康又悠闲地生活,而不是像他自己的父母那样留下一身伤病。”

姚明坦言自己在投资方面是新手,并决心要进行进修,“已经报了名去上一些班。”但这位“姚老板”最不喜欢别人在自己的名字后面加上“老板”二字,他不愿意成为商人,李宁不是他的目标。

姚之队:全力打造“社会活动家”姚明

将个人打造成品牌是最好的投资,姚明做到了。

姚明刚出道时,“姚之队”便推出了长达500页的姚明经营方案。进入NBA后,在“姚之队”的帮助下,姚明在接拍的一系列广告中是一个年轻有为、蓬勃向上、勤奋好学、有责任心的青年形象,凡是与这一形象不符的广告,姚明一概不接。2003年,姚明状告可口可乐的“一元钱官司”,不但体现了姚明豁达的胸怀,而且对某些有着类似侵权行为的商家起到了很好的警示效果。

2004年,姚明成为国际特奥会“全球特奥大使”与“2007年特奥会大使”,积极投身到公益事业中。

从2007年开始,姚明进入了新的品牌周期,更多强调作为一个成熟、成功男人的姚明,淡化了NBA运动员的要素。在“姚之队”看来,这一点已不需要强调,“从2007年以来有两个变化,一是侧重与成熟品牌的合作,比如没有与可口可乐再续约,因为我们觉得姚明结婚后,他的形象应是更成熟的,而不应是一个酷青年;二是更多侧重公益与慈善。现在看来,姚明的转型,从一个偶像型的代言人转为成功的社会活动家,还是很成功的。”

通常来说,一名职业运动员的商业价值与其职业生涯的巅峰低谷有着直接关系,这些年来,姚明接连遭受重大伤病,外界普遍认为过了职业生涯巅峰期的姚明商业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对此,章明基并不赞同,“我们对姚明的市场价值有着清晰理性的认识,现在姚明的品牌价值没有往下走,他的代言价格没有下降而是一直在升高。”在章明基看来,姚明的品牌价值不降反升的原因是他已经超出了体育的范畴,姚明的吸引力不再是因为篮球打得好,而是因为他的人品和模范行为。

社会关系学专家认同了这个观点,“很多小孩和年轻人当下对于政治不感兴趣,但是他们却从姚明身上找到了正确和健康的方向,可以说姚明过去十年影响了整整一代中国的年轻人,他的表率作用和标杆作用对于社会起到相当积极的作用。”

未来,“姚基金”将从北京搬到上海,那是姚明回报社会和城市的平台。作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运动员,姚明希望未来能够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姚基金”,接下来,他会以此为依托,影响更多的人参与慈善事业。

这边姚明意气风发地计划着未来,那边前体操世界冠军张尚武沦落街头卖艺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同样是举国体制下培养出的运动员,为何境遇反差如此之大?姚明也在想办法做一些事来帮助和他一样曾经在赛场上拼搏的人,比如和杨扬的冠军基金合作,“我希望运动员在退役的时候能给他们更多的选择。很多时候运动员没有太大选择,因为运动员

在训练的时候放弃了很多学习之类的东西。所以,到最后你给他选择等于没有给,因为一些运动员没有具备这样的一些技能。”

姚明退役新闻发布会发言(节选)

时间:2011年7月20日

地点:上海浦东嘉里酒店

今天对我来说是重要的日子,无论对我以往的篮球职业生涯,还是未来个人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

去年年底,我的左脚第三次应力性骨折,我不得不离开赛场,半年多以来和很多关心我的朋友一样,我也是在漫长的期待中度过,在那段时间里我内心十分纠结,反复思考,为此今天宣布一个个人的决定,作为篮球运动员,我将结束自己的运动生涯,正式退役。

此时此刻,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我首先要感谢的是篮球这项伟大的运动,为无数人带来了快乐,包括我自己。我4岁的时候有了第一个篮球,9岁进入上海市体校,14岁进入上海训练队,16岁背上我父亲当年的号码,代表上海队比赛,篮球是我延续家庭的传承,每当看到父母欣慰的眼神,我都感到无比自豪,也非常荣幸能够和上海大鲨鱼的队友为上海赢得2002年CBA冠军,和我们身后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同一年在进入NBA之后,篮球引领我进入更宽广的舞台,使我尽情展现自己。更要感谢能有机会为中国国家队奋战十年,那是无数青年人的梦想,同时因为篮球,与心爱的人结缘,建立美满的家庭,获得一生的幸福。所有这些都是无比热爱的篮球带给我的,我要感谢篮球。

我还要感谢生活,无论我所热爱的篮球还是别的东西,都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生活就像一个向导,你虔诚追随它,它就会为你打开一扇一扇门。今天退役了,一扇门关上,另外一扇门则徐徐打开,门外有崭新的生活等着我认真品味。我虽然离开赛场,但是不会离开篮球,上海东方大鲨鱼篮球队是我篮球的延续,我正在用新的方式管理俱乐部,用这种方式为家乡带来快乐。我将继续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姚基金”是我个人的基金会,已经成立三年,接下来会以此为依托,影响更多的人参与慈善事业,帮助更多的人。同时我希望结识更多的朋友,一起做喜欢的事情,相信在与各行各业、有识之士的交往中,会学到更多的东西。丰富精彩的生活,引领着我从上海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所以我要感谢生活,今后我要认真对待它,才是对生活最好的回报。

最后感谢我的亲人和我所有的朋友,这里有一份很长的名单,由于时间的原因不能一一提及,只能选读其中的代表,希望朋友多多原谅。首先感谢的是我的家人,父母是我人生的启蒙者,叶莉是我最好的倾听者,可爱的姚沁蕾是我的新希望……

我要感谢NBA和休斯顿火箭队的管理层,今天非常感谢他们的到来。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我克服了文化和语言的障碍,可以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联赛当中站稳脚跟,接下来我要感谢我的队友和对手们,首先是刘炜,我们并肩成长,一起打拼,这段共同的经历是我最珍视的人生片段,还有大郅和奥尼尔,他们是我追赶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没有他们,我就不是今天的我……

(英文致辞)接下来的几分钟,我要感谢海外的朋友们,尤其是休斯顿的球迷们。我想要感谢你们在我九年职业生涯中对我的支持。九年前,当我来到休斯顿的时候,我只是个瘦瘦的大个子,这座城市、火箭全队帮助我成为一个成熟的男人,不仅是作为一个篮球运动员在成长,我也成为了一个父亲,我的第一个女儿就在这里出生。我觉得我就是休斯顿人,我会永远与你们在一起,谢谢!

最后要感谢这个伟大进步的时代,使我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我曾经说过有一天我的职业篮球生涯结束了,我希望它只是逗号,不是句号,今天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但是我没有离开心爱的篮球,我的生活还在继续,我还是姚明。我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远远没有达到画上句号的那一天,祝朋友们健康快乐,祝福我的家乡上海,第二故乡休斯顿,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热爱的篮球运动拥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5:学习军人的精神

在后勤学院实习的这段日子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部队学员的那种军人所特有的意志品质。每天下午他们总是先于我们到达操场,并且自助展开训练,无论天气多么炎热他们从未喊过苦,叫过累,其中不乏已到不惑之年的老同志,用他们的话讲就是“掉皮调肉不掉队”。训练中,我经常担心老同志会吃不消,让他们多休息下,但他们告诉我:其实军队最大的威胁不是炮火硝烟的考验,而是歌台舞榭的侵蚀,一支军队淡忘了忧患,就等于丧失了战斗力;而丧失了战斗精神,就等于不战自降、不战自败。虽然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是高科技战争,但是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没有勇敢、刚毅,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品质,在现代战争中同样不能获胜。在他们休息的时候经常谈论“四有军人”,我回去后上网查了下,原来“四有军人”是指习主席新提出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军人。我认为,在他们的身上就生动诠释着这四点,特别是有血性。他们在训练中所流露出的昂扬,所洋溢的刚强不断感染着我,激励着我的工作热情,让我在实习过程中充满了动力。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在舒适安逸的生活条件面前我总是贪图安逸,缺乏奋斗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一点困难时总是可能地选择逃避、放弃。跟他们一比,我感到十分惭愧。今后,我决心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军人精神,做到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在困难面前勇敢坚强,永不退缩;为了自己的梦想,奋勇拼搏,不断前行。

篇6:军人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

分享

创新

军人学习十八大精神体会

今早,我们单位组织全体官兵一起观看了十八大的召开盛况。随着庄严而宏伟的国歌响起,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我更是心潮澎湃,深受鼓舞。聆听胡总书记的工作报告,我深有感触。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作出全面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

十八大报告对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了重要论述。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坚持以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为主线,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质量。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作为新世纪的一名军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刻苦训练,苦练杀敌本领,严扣细训,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听从党的指挥,守卫祖国辽阔的边疆,在工作中学习,在书本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范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质。

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心得体会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隆重召开了。盛会当前,群情激昂。如何统一党员思想、凝聚干部意志、振奋民众精神,打好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攻坚战,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大,成为摆在各级党员干部面前的当务之急。

学习党的十八大,形式多种多样,方法各具特色,但不管什么形式,不论何种方法,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到一个“干”字上来。在干中树信心,在干中求转变,在干中谋突破,在干中促发展。实践证明,只有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务实大干,才能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化解转型中的矛盾,实现跨越中的升级。干,免费

分享

创新

不一定成功;不干,必然会失败。一句话,实干,才是硬道理。

要实干,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发展的前提。团结一致、凝心聚力是我们干成一项事业的根本保障。干部群众只有把思想意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中来,把精力智慧凝聚到科学发展的宏伟征程中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一股无坚不摧的合力,将各项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要实干,必须提振精神,鼓足干劲。状态决定作为,干劲决定成效。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重要保障。广大干部只有把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提上来,以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干劲,事不避难、迎难而上的拼劲,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上紧发条,卯足精神,咬紧目标,狠抓落实,才能将美好愿景变为幸福现实。

要实干,更要争分夺秒,奋勇争先。时间就是财富,效率就是生命。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机遇千载难逢。时间不等人,形势很逼人,事业更催人。全体同志只有坚持不议论、不犹疑、不观望,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乘势而上,抢抓机遇,才能在改革大潮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篇7: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作为一名普通的***员,作为一名普通的战士,他不仅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赞扬“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更是为人民服务的***员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我们永远的丰碑……

当我看完《张思德》这部电影后我怀着无比沉重而又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心情回到了寝室,我为这样的***员的悄然离去而感到悲哀,更为我们有这样的***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毛主席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着名演讲。一个普通战士之所以引起领袖的如此关注,是因为在张思德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坚持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

张思想虽然这样悄悄地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学习,今后也会有更多的“张思德”站起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党的宗旨也不仅是一句普通的话它更重要的是我们前进的明灯也是我们要付出行动来证明一切的标准!我们不一定要每个人都成为张思德,但我们要有着他为人民的无私奉贤精神,更要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汇报人:lunwen.cnkjz.com

篇8: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

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责任,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科学界定政府职能与市场功能的边界, 准确区分公共服务与非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与一般性公共服务。通常而言, 那些具有公共品性质的社会服务项目依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充分供给, 是应该由政府提供的一般性公共服务, 如基本公共服务之外的公共交通、城乡基础生活设施等。政府对一般性公共服务负有责任, 但提供方式可以有多种形式, 有些需要政府直接提供, 有些则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特许经营、委托代理、服务外包等形式由企业、行业组织、民办组织或社会中介机构提供。而那些确保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内容则属于基本公共服务, 虽然可以有各种提供方式, 但支出责任在政府。国际比较显示, 人均GDP在3000—6000美元的国家, 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平均为54%, 我国2008年只有29.7%。因此, 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 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是十分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800美元, 初步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也全部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 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些发展中国家几十年前就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但迄今尚未跨越这个阶段,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解决好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导致政治上和经济上都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 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 对于维护社会稳定, 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保持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势头,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在再分配环节承担着按照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的责任。履行这一职责的主要方式, 就是政府职能转向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水平和均等化水平。

《建议》提出, 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首先,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应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既要加快体系建设, 又不能超出国力水平。例如,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必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其次, 在涉及基本民生的主要领域, 基本公共服务要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概括了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 即公共就业服务、包括各类基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在内的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础教育、保障性住房和公共安全等。第三,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必须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最后, 制度的设计和财力的保障需要形成一种常规、长效机制, 以保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是可持续的, 并使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随着国力的提高而不断增强。

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应该体现在以下方面:

提高政府履行基本公共服务职能的能力。如何界定一般性服务和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有哪些提供方式, 如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高效、便捷并按照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总体要求进行相关领域的制度选择和制度设计, 都检验着政府的能力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为了在这些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 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应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上, 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评价体系, 把对各级政府的评价标准从经济增长绩效逐渐转向人的全面发展水平。有专家建议, 可以借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 即综合了人均收入、人口受教育水平和健康水平等指标形成的一个综合指数来衡量人的全面发展水平。这是值得尝试的。

提高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能力, 形成规范、合理和可持续的公共投入机制及投入水平正常增长机制。党的十六大以来, 国家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大幅度增加, 投入机制逐步完善, 但与广大人民群众对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需要相比、与相同收入水平国家相比, 差距仍然很大。根据一些国际机构的统计, 中等收入国家基本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占GDP总量的比重平均为10.3%, 而我国目前只有5.4%。在教育、卫生、住房、社会救助和社会养老等五个方面的财政支出比重, 我国都低于同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按照“提高政府保障能力,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根据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目标以及政府财力的增长, 大幅度增加在民生领域的投入, 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 并通过财税体制改革, 在公共财政框架内形成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增长的长效机制。

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是基本公共服务的主干, 包括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和其他社会救济和社会救助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是《建议》对社会保障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总要求, 是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 是建立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核心内容。

“十一五”时期, 我国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总体上看,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 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比较窄, 基金统筹层次低, 保障水平不高;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被征地农民、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无业人员以及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十二五”时期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应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 努力在以下关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险体系。我国社会保险制度不健全, 一个重要表现是对农村居民的覆盖水平低。2003年开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新农合) , 制度上已覆盖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 (市) 。2009年在全国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农保) 试点, 试点面逐步扩大。这些领域的制度建设有效提高了基本医疗和社会养老领域的城乡均等化程度。面对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和社会养老保障覆盖水平低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应加大制度建设力度, 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并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

完善城镇职工和居民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的短板是覆盖率不高。突破这种覆盖率瓶颈, 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快制度建设。首先, 解决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覆盖水平低的问题。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把无业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实施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 提高其他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落实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覆盖率。其次,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面的承受力, 逐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建立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全面开展门诊医疗费用统筹, 稳步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第三, 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管理水平, 增强制度的可持续性。进一步做实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依法稳妥开展社会保障结余积累资金投资运营, 实现保值增值。发挥各类商业保险的补充性作用。建立社会保障基金预决算制度, 健全监管体系, 确保资金安全。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公共平台和信息网络建设, 普遍发放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卡。最后, 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包括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强化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和工伤保险制度预防工伤的功能, 落实对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等。

推进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的全面覆盖。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 解决低收入群众的实际困难, 是平衡不同群体利益关系、促进不同收入阶层和谐共处的民心工程。应按照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要求,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行低保标准动态管理, 健全低收入家庭认证体系, 实现应保尽保, 并逐步把在城市稳定就业的非户籍人口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推进生活、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衔接, 形成以城乡低保制度为基础、临时救济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 基本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因无作者详细通联地址, 请作者见文后速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篇9: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2015年,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化之年,顶层设计落地的关键一年。开年初始,教育部及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即出台一系列改革的配套文件,我省也加大推进力度,为2015年的职业教育打开了一扇春天的窗。

在去年《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基础上,1月5日,职成司作出进一步的安排,出台《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可以预见,在现代学徒制的视野下,职业教育将更加积极地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更加增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工作,1月6-7日,由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暨现代学徒制研讨会”在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现场成功举办,对我省切实解决人才培养和校企深度融合等问题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技能,是学生进入职场、走向社会所必备的安生立命之本。但是,这只是学校教育所给予学生的一个方面,人格素养、职业操守、社会公德等等,这些关乎人的德性元素,同样重要。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由此,中职道德教育的几个特征将更加凸显。比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充分体现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新精神新要求;全面育人的理念进一步确立,强调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教育、道德品行教育以及职业精神教育;突出职业学校的特色,强调养成教育、实践教育,加强实训实习期间的德育;强调合力推进德育,引导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德育工作,建立完善学校、企业、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相互协作的德育工作机制。1月7日—8日,在电子科技学校召开的为期两天的全省首届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研讨会,聚焦班主任工作以及全方位的德育资讯,对加强我省德育工作和德育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德技一体,共育人才,需要行业、地方和职业院校认真分析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整体性、系统性地构建学校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而,职业院校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既注重学生专门知识和特定技能的获得,也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个人创造潜力的发掘,切实履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宗旨。

我们相信,基于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将为有志于从事技术技能工作的年轻人,提供无缝衔接、灵活多样的优质教育,为构建平等而自由的大教育体系打开通途。

篇10: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时代的精神坐标,是社会的价值引领,新时代的中国需要英雄。在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那如何踏上“英雄之路”,我想需练就“三招式”。

同呼吸,共命运,练就精忠报国的“基础式”。“爱国主义始终是激昂的主旋律,始终是激励我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的强大力量。”70多年前,先辈们以让中华民族站起来为己任,抛头颅、洒热血、爬雪山、过草地,换来如今的幸福生活。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处于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要把热爱祖国融入血液、注入灵魂,把报效祖国作为信念,化为行动,在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大放异彩,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盖世英雄”。

守初心,担使命,练就人民至上的“关键式”。“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历史告诉我们,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忆往昔,人民群众唱着歌谣、推着小车,助力革命胜利。看今朝,新时代青年干部更应时刻铭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常怀为民之心,常兴为民之举,以敬畏之心对待群众,以真诚之行服务群众,真正解民忧、帮民困、惠民生,成为增进人民福祉的“盖世英雄”。

篇11: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回信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70 年过去了,同仇敌忾、保家御侮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早已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精彩写照和时代缩影,指引着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信念、奋勇前行,带领人民群众朝着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世界赓续奋斗。

薪火传承不间断,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首战两水洞、阻击黄草岭,围歼清川江、鏖战长津湖,血染上甘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冲锋陷阵、艰苦作战,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成功地捍卫了我国的领土和主权,巩固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持续弘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走进峥嵘岁月,聆听革命事迹,追寻先烈足迹,向英雄看齐、向先进学习,从灵魂深处“补钙”“加油”,厚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涵养精忠报国的鲜明品质,勇担历史赋予的时代责任,在任何谣言、任何困难、任何风浪、任何诱惑下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光荣使命,挺起民族脊梁,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让党旗在战斗一线高高飘扬,让“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为群众心中最踏实的声音,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华彩篇章。

直击危难不退缩,大力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与敌人作战力量和作战装备存在巨大悬殊的情况下,以顽强不屈的意志、保家卫国的决心,克服万难、迎难而上、浴血奋战,十八万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最可爱的人”血洒疆场,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 30 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 个功臣集体,这种舍生忘死、不惧风险、前赴后继、斗争到底的精神正是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持续弘扬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姿态,拿出“舍我其谁”的担当、“背水一战”的决心、“埋头苦干”的劲头,立“愚公志”攻“娄山关”,下“笨功夫”克“腊子口”,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迎接挑战,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魄力真抓实干,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开拓创新,以滴水穿石、抓铁有痕的韧劲攻坚克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淬炼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和战斗意志,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争做无所畏惧的英雄,勇当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心系人民不松懈,大力弘扬革命忠诚精神。“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意识到国家领土安全和人民利益受到威胁,党中央迅速作出抗美援朝伟大决定。在轰轰烈

篇12:向雷锋叔叔学习发扬钉子精神

——读《向钉子学习》的点滴体会

万福中心学校五年级学生胡嘉欣

雷锋是我们湖南省人,他虽然在22岁时就殉职了,但是他感人故事却像天上的星星怎么数也数不清。

雷锋叔叔是我们的楷模。他在学习上那种不怕困难、勤学苦钻的“钉子”精神一直鼓舞着后人。其中《向钉子学习》一文让我深受启发。雷锋叔叔说:“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

他自己在学习中十分善于挤时间。比如他在看电影前读书;停车时在驾驶室里读书;熄灯号响后不休息,仍找地方读书……就这样,积少成多,他看了别人没有时间看的许多书。读到这些,我惭愧万分,我在学校里读书,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更不会挤时间去学习。只顾贪玩,大多数的双休日就这样白白浪费了,现在想想真是太不应该了。

雷锋叔叔在学习中有着一股钻劲。凡是他看过的书,总会用红、蓝色的铅笔将重要的内容划出来,并写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而我呢?看书时,马马虎虎、一带而过,似懂非懂、不求甚解,看了以后也没有什么印象,最后一无所获。所以我不禁在自己心中对雷锋叔叔产生了由衷的敬佩。

我的学习成绩不好,现在想想:主要是在学习上没有多花时间读书和缺乏学习上的钻研精神造成的。往后我一定要抓紧时间,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向雷锋叔叔那样,善于挤时间和善于钻研。我坚信:只有自己以雷锋叔叔为榜样,加上自己的刻苦努力,我的学习成绩一定能赶上去的读了《向钉子学习》的故事,我深有感触:现在的我们一代,家庭条件太优越了,不想读书的大有人在。雷锋叔叔这种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的确值得我们学习。我要学习他的那股挤劲和钻功,更要学习他那种锐意进取的精神!

篇13:军人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关键词:军人,职业认同

一、前言

近年来职场中出现了大量的职业认同匮乏现象,使得职业认同成为了心理学尤为关注的对象。伴随着军人职业化改革的推进,积极地关注军人职业认同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职业认同是军人努力做好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只有解决提高职业认同的问题,巩固其“心理长城”,不断增强其职业认同,才能使军队群体思想稳定、充满活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真心、实心、尽心奉献青春,乐于为国防和军队的建设发展付出全部心力。然而,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关于军人职业认同方面的研究却鲜少涉及。

二、军人职业认同的研究综述

1、职业认同的内涵

职业认同的概念始源于心理学领域,在最初定义时,研究者将其分为状态和过程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说,职业认同是职业社会化的产物:个体在职业生涯中逐步发展、确定直至形成成熟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身份的过程;另一方面来说,职业认同是个体对所属职业的认可程度和肯定性评价。

2、军人职业认同的内涵

军人职业是为了满足特定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战争环境下,军事活动的危险性大、军人生活不稳定,很少有人会把从事军事活动作为谋生的手段;现在,把从军作为一种职业选择,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普遍现象,我国也正在进行军人职业化的改革。和平年代,军人履行职责的危险性降低,军人生活相对稳定,军人的职业意识也在相对增强。现代化科技战争的推动,军事专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军人的职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

鉴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陆李在其《论军人职业认同的形成》一文中指出,军人职业认同是指军人个体将军人职业和“军人个体”所内化而成的“职业角色”表现出在精神和行为上的积极支持、认可和服从的综合体。

3、军人职业认同的研究

我国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对象多集中于教师、医务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档案管理人员、广告从业人员等。在教师职业认同领域,魏淑华(2005)认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职业认识、情感、期望、意志、价值观以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等六个维度。魏淑华等(2013)在后续的研究中,又将教师职业认同划分为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职业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在护士职业认同领域,赵红等(2010)探讨了日本学者研发的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在中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并指出护士职业认同包括对把握感、一致感、有意义感、自我效力感、自我决定感、组织影响感、患者影响感等七个维度。刘玲,郝玉芳和刘晓虹(2011)认为护士职业认同包括职业认知评价、职业社会支持、职业社交技能、职业挫折应对、职业自我反思等五个维度。杜娟(2009)研究了导游职业群体,认为导游职业认同包括认同心理和认同行为两个方面。其中,职业认同心理包括自我认同、关系认同、组织认同、参照群体认同四个维度。王惠卿(2013)研究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认同,认为社会工作者职业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两个范畴,具体包括统一性职业自我认同,连续性职业自我认同,情感性职业社会认同,价值性职业社会认同四个因子。

关于军人职业认同的研究少之又少。贺智辉对军校教员职业认同感、工作满意度和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做了研究,发现军校教员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对职业倦怠具有显著因果性,职业认同和工作满意度可以作为职业倦怠的预测指标,并且军校教员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并不是直接的,其中起到重要中介作用的因素是工作满意度。陆李认为军人职业认同的形成要经历五个方面:首先要形成深刻的军人职业认知,军人职业除了有其他职业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其特殊性,军人职业需求的政治性、服务对象的整体性、职业道德的典范性、待遇的依赖性、军人劳动供给的利他性、军人劳动性质的危险性和军人劳动个体的流动性;其次还要具有积极的军人职业情感体验;坚韧的军人职业意志和坚定的职业信念,树立正确的军人角色价值观。最后,经历了复杂的认识过程和艰苦的实践过程,其认同的最终结果体现在规范的军人职业行为上。

各个领域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虽然各有侧重和差异,但总的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基本上都可以归入认知、情感、评价和行为等几个方面,然而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在对军人职业认同的评价中加入了职业意志的因素。

三、军人职业认同的研究展望

目前,关于职业认同的研究主要方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但是由于军队群体涉密的特殊性,没有专门针对军队群体测量职业认同感的调查问卷。关于军人群体的职业认同研究,从已有资料来看目前还停留在表面,我们可以研究的还有很多,比如:编制军人认同感调查问卷,帮助查找目前军人认同感降低的原因,提出相关的意见建议,改善军队群体目前的一些状况。

参考文献

[1]陆李.论军人职业认同的形成[J].价值工程,2011(10):240.

[2]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J].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5.

[3]魏淑华,宋广文,张大均.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与量表[J].教师教育研究,2013,25(1):55-60;75.

[4]赵红,路迢迢,张彩云,等.护士职业认同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49-51.

[5]刘玲,郝玉芳,刘晓虹.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的研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2A):18-20.

[6]杜娟.导游自身视角下的职业认同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篇14:向现代军人学习职业精神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具备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成效。因此,校企双方必须深刻领会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与内涵,深度合作,工学结合,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意识,着力构建职业精神培养课程,搭建职业精神培养平台和营造职业精神培养氛围,确保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现代学徒制职业精神培养的意义

现代学徒制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具备程度,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成效。现代学徒制的稳步推进,必须以“职业精神”为切入点,即形成终身敬业、乐业、精业的神圣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这种精神不但是贯穿于中国学徒制的基本精神和成功决窍,也是西方学徒制的一条永恒红线,更需要在现代学徒制中发扬光大。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和模拟实践教学的基础上,进入公司或者企事业单位顶岗实习,极大地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速度和质量。但是,在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中,高职学生在诸多方面呈现出不适应,以及众多方面素质的缺失,这些不利因素对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成效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学生的职业精神,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造就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代学徒制职业精神的培养路径

(一)产教融合,共同开发职业精神培养课程

学校和企业(行业)双方必须共同开发适合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提升的课程,结合不同专业的各自特点,编写适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精神教育教材,从理论上把握职业精神的内涵,依托专业课堂和岗位课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学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紧扣职业道德规范要求,把职业精神教育引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对学生的政治素养、道德素质、人格品质、爱国精神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培养他们艰苦奋斗、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等优良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企业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职业精神教育引入到企业文化活动中去。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传递职业精神,营造职业精神教育氛围。借助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把高职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贯穿于用人单位实践的全过程,使学生全面了解企业(行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切身感受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员工们在经营管理中所展现的职业精神。

(二)工学结合,共同搭建职业精神培养平台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工学结合,其中学生在企业(行业)顶岗实习成为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部分,那么如何在企业(行业)实践学习中培养学生职业精神,成为校企双方必须共同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深刻领会现代学徒制的特点和内涵,加强与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工学结合,搭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平台。第一,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在实践教学中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教学计划,必须统筹安排,并且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二,采取多种实践活动方式,为高职学生拓展职业精神培养途径。在顶岗实习之前,学校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社团活动、科技创新活动、专业技能比赛等,建立第二课堂活动素质学分,形式多样地培养职业精神,形成良好机制。素质学分还可置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也可以作为考核培养职业精神的方式之一。进入企业后,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参加企业生产实践或者辅助管理,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提升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使学生真正在职业责任意识、安全生产意识、服务意识、协调与合作能力等方面得到切实的锻炼。第三,学校和企业(行业)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规范学生实践行为和纪律。高职学生本身纪律性不强,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如果放松管理,将大大影响学生在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职业精神培养的成效。因此,校企双方必须严格管理,规范实践纪律,使学生逐步将这些规范变为习惯,从而将习惯转化为自身的职业精神素养。

(三)知行合一,共同营造职业精神培养氛围

任何一个从业者所具备的职业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在长期的职业活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的。因此,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双方必须采取知行合一的方式,为高职学生营造培养职业精神的良好氛围,其中校园文化作为对学生具有深远影响的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其所包含的物质层面(如校园基础设施)和精神层面(如校园文化氛围)都对学生有着重要影响。因此,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将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又为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高职院校必须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作用,积极为学生创建职业精神培养环境。一方面,高职院校通过企业(行业)邀请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师傅来学校,例如,用人单位选派优秀师傅或员工采取报告会或者座谈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精神培训和教育,使学生在听讲、交流和解答中,逐步了解企业及其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初步感受企业优秀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中,通过熟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切身感受企业内部的经营和管理方式,加之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不断在耳濡目染和体验熏陶中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从中获得职业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和成就感等,从而逐步提升责任、敬业、勤业和忠诚等职业精神。

三、结语

职业精神教育是一个隐性长期的过程,校企双方必须深刻领会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与内涵,深度合作,工学结合,强化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意识,坚持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与实践、行业、企业、专业相结合,着力构建职业精神培养课程,搭建职业精神培养平台和营造职业精神培养氛围。依靠制度建设提高企业参与办学过程的积极性,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激励企业的师傅和学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在探索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不仅仅关注职业技能教育,更要关注职业精神教育;不仅仅关注行业、企业的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确保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 2014 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和工作创新项目“现代学徒制模式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编号: 2014YK022),主持人:杨玳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Z].教职成[2014]9号.

[2]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Z].粤教高〔2016〕1号.

[3]陈德荣,周蕾.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生职业礼仪与职业道德的养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1):29- 31.

[4]王宇苓.关于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31):46- 48.

[5]严楠.高职学生职业精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07):132-133.

[6]李祥.现代学徒制视阈下艺术类高职学生职业精神研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9-11.

上一篇:某镇党代会工作报告下一篇:关于《给幼儿教师的建议》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