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2024-04-18

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共8篇)

篇1: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天文学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的学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1.在月球上走路为什么费劲?

答:因为月球上的吸引力很小,走路很容易滑倒,一分钟只能走20步。如果走急了,就容易飞起来,一飞起来,就好长时间站不稳,所以,在月球上走路就很费劲。

2.地球为什么不发光?

答:因为地球的温度比较低,最热的地方(地核心)才二三千度,不像太阳温度那样高,能引起热核反应,所以地球不会发光。

3.人为什么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答:因为地球很大,转得又很平稳,我们也在同地球一起转动,我们以自己为参照物,所以就感觉不出地球在转动。

4.打雷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5.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答: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6.什么是宇宙?

答: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7.银河系有多大?

答: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8.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答: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了。

9.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

答:太阳系中有9大行星。它们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另外,太阳系里还有许多小行星,彗星和流星,已正式编号的小行星有2958颗。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

10.为什么星星有不同的颜色?

答:星星的颜色决定于它的温度。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表面温度:发蓝的星星表面温度高,发红的星星表面温度低。

11.为什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12.为什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13.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14.为什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15.为什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篇2: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答:因为地球的温度比较低,最热的地方(地核心)才6千摄氏度不像太阳温度那样高,能引起热核反应,所以地球不会发光。

打雷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阴电和阳电碰到一起发生的自然现象。下雨时,天上的云有的带阳电,有的带阴电,两种云碰到一起时,就会放电,发出很亮很亮的闪电,同时又放出很大的热量,使周围的空气很快受热,膨胀,并且发出很大的声音,这就是雷声。

流星雨是怎么回事?

答:宇宙中有许多小天体按着自己的轨道和速度飞行。有的自己炸碎了,有的和其他天体撞碎了。但它们继续向前飞行。当它们的轨道和地球轨道碰到一起时,像雨点一样落到了地面,这种现象就叫流星雨。

什么是宇宙?

答: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它既没有边际,也没有尽头,同时也没有开始和终结。

银河系有多大?

答:许许多多的恒星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星系,其中太阳系所在的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像一只大铁饼,宽约8万光年,中心厚约1.2万光年,恒星的总数在1000颗以上。

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答:因为白天部分阳光被大气中的气体和尘埃散射,把天空照得十分明亮,再加上太阳辐射的光线非常强烈,使我们看不出星星来了。

太阳系里有哪些天体?

篇3: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正在接受完整现代教育的中小学生, 需要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 走进天文科学的殿堂, 了解天文常识, 进行天象观测, 学会阅读, 学会思考, 培养创新精神。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 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有利于开阔视野, 学以致用

天文学科本身不仅具有内在的严密性, 而且与其他学科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天文科普活动涉及的学科非常广, 包括物理学 (光学、力学、分子物理学、热核反应等) 、化学 (元素的质的变化等) 、自然地理、数学 (对数计算等) 、语文 (有关描写月相变化的古诗词欣赏等) 、外语 (浏览网站、国外巡天成果翻译) 、电脑等。可以说, 学生在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 也是对文化课学习的一次补充和考验。中小学生有时在课堂上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 一经动手实践, 往往会恍然大悟。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理论应用在实践上, 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比乐趣。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丰富他们的想象力, 启迪学生的潜在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 活动形式多样化, 便于提高综合素质

在天文科普活动中, 指导教师既给学生讲解最基本的天文基础知识、望远镜的原理与使用, 又有实际的观测指导;既有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的活动, 也有集体分工合作的活动;科普活动的区域不是停留在学校天文台上, 而是拓展到同一学区、社区、城区, 甚至是全国性的一些诸如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大型活动。在天象观测时, 学生自由讨论, 互相学习, 默契配合, 这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精神, 使他们懂得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互助互学才能双赢, 并把这种合作精神辐射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开出更绚丽的智慧之花, 结出更丰硕的研究之果。

(三) 活动多层面, 易于选择和实施

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 应考虑到它的实际情况, 从学校已有的资源出发, 多层次开展各类活动。我校天文台自建台以来, 每年都添置设备 (包括天文书籍、光盘、望远镜) , 定期对学校所属的东胜学区的同学开放, 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指导教师结合日全食、月偏食、流星雨等各种层出不穷的天象奇观, 不定期地向全校师生作科普讲座, 进行简单的天象观测;带领学校天文社成员上太白山雷达部队观看流星雨, 去东钱湖夜观星空。这些都给学生天文科普知识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中小学天文科普活动的途径

(一) 建立科普基地, 设置辅导机构

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板报、墙报展览、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天文社团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天文科普宣传, 积极营造校园天文科普氛围, 安排指导教师, 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技术顾问, 使天文科普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

(二) 组建“金字塔”型学习群体

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目的, 一是普及, 二是提高。普及阶段既要数量, 又要质量。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 才会有好苗子的出现, 所以要组建“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金字塔”型学习群体的底座是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 对他们, 可讲解最基本的天文知识, 指导他们学习用肉眼观测天象的方法, 比如观测太阳的周年运动、月相变化、认识北斗七星以及黄道星座等;中间层是对天文特别感兴趣并能坚持观测的学生, 对他们, 可讲解天文理论知识, 让他们学会认识四季的星座、用望远镜认识和寻找天体、观测八颗行星运行及位置变化;顶层则是天文活动的骨干成员, 对他们, 则应要求坚持理论学习, 观测天象, 如观测日全食、记录分析流星雨的情况和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参加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这种“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 保证了新鲜的血液, 有利于学校天文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 寻求多样的活动方式

天文知识讲座有难有易, 对于小学生, 我们选择最简单的目测项目, 比如在某小区内, 利用一个月时间, 每天定点、定时观测月相变化, 并将观测到的月相情况做好记录。对于中学生, 我们则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观测相结合。比如, 七年级科学讲到“月相的演变要依次经历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等一系列变化”时, 学生总感到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太抽象, 不易理解。这时, 如果要求学生进行实地月相跟踪观测, 并及时填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的月相名称, 画出月相简图, 最后总结出月相的变化规律, 就会牢固地掌握月相的演变规律。而学生在懂得了月相的演变规律后, 就会想了解月相可见的时间及其亮面的朝向, 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10个字的规律:“上上上西西, 下下下东东。”这样既接触了自然, 又开阔了眼界;既丰富了知识面, 又加深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使原本抽象难懂的问题, 变得形象易懂。

三、对中小学天文科普教学活动目标和效能的认识

(一) 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能

对中小学生进行天文科普教学活动, 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视野, 学以致用;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塑造学生敢于战胜困难和失败、敢于探索、敢于发现、敢于超越的良好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 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二) 现代教育理念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 要求教师更新观念, 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 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在天文科普教学活动中, 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获取知识。通过阅读相关天文书籍、杂志, 听指导教师知识辅导、专家讲座, 与兄弟学校天文社成员交流学习, 外出实地天象观测等, 都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尤其是天象观测, 更能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 体现他的综合素质;而在观测时, 学生自由讨论, 互相学习, 默契配合, 有利于培养自主合作精神。

四、对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反思和建议

(一) 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学生兴趣爱好而进行拓展, 对于一些较深的天文知识, 中学教师也感到困难, 难以辅导

针对教师在天文学方面系统理论知识的缺乏, 我们要加强与校外科技基地的联系, 比如市青少年宫、北京天文馆等教育基地, 有效挖掘课程资源, 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 提高学生对天文活动的兴趣。

(二) 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

学校要以天文社团为平台, 加强天文科普活动与新课程的紧密联系, 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情况。

(三) 天文科普指导教师需在发挥好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 更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和组织天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的天文知识、观测技能、制作能力有较扎实的进展, 更要重视学生探索、发现意识的确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去观测、解释、探索、发现各种天象的意识与习惯。特别是要发挥一些天文素质较好、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骨干学生的作用, 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四) 吸收社团成员时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天文社团建设过程中, 社团成员的吸收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是否有资格参与的第一条件, 而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社团要始终督促并鼓励学生在学校各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多的投入并争取冒尖, 特别是帮助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能力, 提高学习成绩, 以求得两者同步协调发展。

(五) 要给指导教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篇4: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正在接受完整现代教育的中小学生,需要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走进天文科学的殿堂,了解天文常识,进行天象观测,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培养创新精神。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利于开阔视野,学以致用

天文学科本身不仅具有内在的严密性,而且与其他学科之间还有着紧密的联系。天文科普活动涉及的学科非常广,包括物理学(光学、力学、分子物理学、热核反应等)、化学(元素的质的变化等)、自然地理、数学(对数计算等)、语文(有关描写月相变化的古诗词欣赏等)、外语(浏览网站、国外巡天成果翻译)、电脑等。可以说,学生在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也是对文化课学习的一次补充和考验。中小学生有时在课堂上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一经动手实践,往往会恍然大悟。学生把课堂学得的理论应用在实践上,感受到科学探索的无比乐趣。这种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启迪学生的潜在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活动形式多样化,便于提高综合素质

在天文科普活动中,指导教师既给学生讲解最基本的天文基础知识、望远镜的原理与使用,又有实际的观测指导;既有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的活动,也有集体分工合作的活动;科普活动的区域不是停留在学校天文台上,而是拓展到同一学区、社区、城区,甚至是全国性的一些诸如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大型活动。在天象观测时,学生自由讨论,互相学习,默契配合,这有利于培养他们自主合作精神,使他们懂得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互助互学才能双赢,并把这种合作精神辐射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去,开出更绚丽的智慧之花,结出更丰硕的研究之果。

(三)活动多层面,易于选择和实施

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应考虑到它的实际情况,从学校已有的资源出发,多层次开展各类活动。我校天文台自建台以来,每年都添置设备(包括天文书籍、光盘、望远镜),定期对学校所属的东胜学区的同学开放,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指导教师结合日全食、月偏食、流星雨等各种层出不穷的天象奇观,不定期地向全校师生作科普讲座,进行简单的天象观测;带领学校天文社成员上太白山雷达部队观看流星雨,去东钱湖夜观星空。这些都给学生天文科普知识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

二、开展中小学天文科普活动的途径

(一)建立科普基地,设置辅导机构

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板报、墙报展览、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天文社团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生动活泼的天文科普宣传,积极营造校园天文科普氛围,安排指导教师,聘请专业人员作为技术顾问,使天文科普活动有的放矢地开展。

(二)组建“金字塔”型学习群体

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目的,一是普及,二是提高。普及阶段既要数量,又要质量。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上,才会有好苗子的出现,所以要组建“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金字塔”型学习群体的底座是对天文感兴趣的学生,对他们,可讲解最基本的天文知识,指导他们学习用肉眼观测天象的方法,比如观测太阳的周年运动、月相变化、认识北斗七星以及黄道星座等;中间层是对天文特别感兴趣并能坚持观测的学生,对他们,可讲解天文理论知识,让他们学会认识四季的星座、用望远镜认识和寻找天体、观测八颗行星运行及位置变化;顶层则是天文活动的骨干成员,对他们,则应要求坚持理论学习,观测天象,如观测日全食、记录分析流星雨的情况和太阳黑子活动情况、参加全国天文奥林匹克竞赛等。这种“金字塔”型的学习群体,保证了新鲜的血液,有利于学校天文科普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寻求多样的活动方式

天文知识讲座有难有易,对于小学生,我们选择最简单的目测项目,比如在某小区内,利用一个月时间,每天定点、定时观测月相变化,并将观测到的月相情况做好记录。对于中学生,我们则要求理论知识与实践观测相结合。比如,七年级科学讲到“月相的演变要依次经历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等一系列变化”时,学生总感到课堂教学中获取的知识太抽象,不易理解。这时,如果要求学生进行实地月相跟踪观测,并及时填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的月相名称,画出月相简图,最后总结出月相的变化规律,就会牢固地掌握月相的演变规律。而学生在懂得了月相的演变规律后,就会想了解月相可见的时间及其亮面的朝向,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出10个字的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这样既接触了自然,又开阔了眼界;既丰富了知识面,又加深了书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使原本抽象难懂的问题,变得形象易懂。

三、对中小学天文科普教学活动目标和效能的认识

(一)为全方位多层面的培养目标提供了可能

对中小学生进行天文科普教学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学以致用;可以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增强实践能力;可以塑造学生敢于战胜困难和失败、敢于探索、敢于发现、敢于超越的良好意志品质;可以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与工作态度,自身的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二)现代教育理念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更新观念,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发展。在天文科普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手段获取知识。通过阅读相关天文书籍、杂志,听指导教师知识辅导、专家讲座,与兄弟学校天文社成员交流学习,外出实地天象观测等,都可以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尤其是天象观测,更能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体现他的综合素质;而在观测时,学生自由讨论,互相学习,默契配合,有利于培养自主合作精神。

四、对中小学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反思和建议

(一)天文科普活动在中小学只能作为学生兴趣爱好而进行拓展,对于一些较深的天文知识,中学教师也感到困难,难以辅导

针对教师在天文学方面系统理论知识的缺乏,我们要加强与校外科技基地的联系,比如市青少年宫、北京天文馆等教育基地,有效挖掘课程资源,加深对天文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天文活动的兴趣。

(二)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

学校要以天文社团为平台,加强天文科普活动与新课程的紧密联系,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动态地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发展情况。

(三)天文科普指导教师需在发挥好自己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天文知识和组织天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天文知识、观测技能、制作能力有较扎实的进展,更要重视学生探索、发现意识的确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去观测、解释、探索、发现各种天象的意识与习惯。特别是要发挥一些天文素质较好、社会活动能力较强的骨干学生的作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

(四)吸收社团成员时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天文社团建设过程中,社团成员的吸收不能以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是否有资格参与的第一条件,而要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社团要始终督促并鼓励学生在学校各课程的学习中有较多的投入并争取冒尖,特别是帮助一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学习成绩,以求得两者同步协调发展。

(五)要给指导教师一定的空间和时间

篇5:小学生必知的天文科学小知识

亚马逊河在哪里? (巴西)

伊洛瓦底江在哪里? (缅甸)

界上最宝贵的五大宝石叫什么? (猫眼石、祖母绿、金刚宝石、蓝宝石、红宝石)

鱼类的祖先叫什么? (文昌鱼)

世界上最毒的蜘蛛叫什么? (狼蜘)

世界上会发光的动物叫什么? (电鳐和电鳗)

巧克力是从哪里来的? (是从可可树上果实里的种子成的)

为什么叶片里有“筋” (“筋”可以让叶收到阳光,让根部吸收水分给叶)

篇6:天文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策划

天文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策划范文1

一、活动背景

为纪念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__年,__年12月20日,联合国通过了将__年定为国际天文年的决议。主题是“探索我们的宇宙(the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国际天文年称为天文学及其对社会、文化贡献的全球性盛典,是迄今为止本世纪最大的科学事件。

__年8月21日,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被称为天文界的奥林匹克)在北京开幕。中国国家副主席__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__指出:“本届大会在中国的召开,必将对增进中国天文学家与各国天文学家的友谊、促进中国与国际天文学界的交流合作、推动中国天文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必将激励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充满好奇和求知欲望的年轻人,把他们关注的目光投向灿烂星空,激发他们投身天文观察和天文学研究的浓厚兴趣,投身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创新实践。”

最近几十年里,天文学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一百年前我们甚至不知道银河系的存在,而今天我们已经知道大约起源于137亿年前的宇宙是由数以十亿的星系组成。同时,公众对天文知识的需求和参与天文活动的渴望也在与日俱增,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对天文的爱好更是明显。

二、活动目的及意义

一方面,通过此次精彩的活动可以快速提升地理协会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大一新生留下很好的第一印象,有利于协会接下来各项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此次活动的开展将能极大地锻炼新一届地协理事的能力,大大提供地理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形成温馨、美好、团结、向上的地理协会大家庭。

三、活动时间:9月21日(星期五)晚上6:00至8:30

四、活动地点:综合楼114

五、主办单位:上饶师院校学生会 社团实践部

策划承办单位:大学生地理协会

活动对象:全校师生

六、指导老师:邱筱兰老师

七、活动主题:探索宇宙奥秘 普及天文知识

八、活动安排

(一)前期工作

① 在活动前,会长团成员去学校后勤处物业中心审批教室,会长负责邀请讲座的嘉宾。

② 在9月20(星期四)之前,宣传部画出活动海报三张,贴在新老食堂的展板上,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

③ 在活动前,外联部出外面拉赞助,尽可能为活动提供较多的经费。

④ 9月20日,召开理事会,讨论和布置各部门的活动相关工作,对工作要分配具体到个人。

(二)讲座流程

① 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在讲座开始前,提醒与会同学把手机调为静音或震动,注意讲座过程中不要大声喧哗)。

② 会长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预祝本次讲座圆满成功。

③ 主持人介绍主讲人,并致辞欢迎主讲人。

④ 主讲人开始讲座。

⑤ 主讲人讲座结束,由主持人宣布进入自由提问环节。

⑥ 提问结束,本次活动指导老师点评。

⑦ 讲座正式结束,主持人致感谢词。

(三)活动后期

① 办公室和编辑部写好本次活动的详细总结,为以后举办类似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

② 在下次理事会时,对活动进行总结。

九、活动经费预算

物品

单价(元)

数量

总价(元)

海报

3张

横幅

1条

矿泉水

10瓶

文具

若干

若干

宣传材料

0.2

200

租用音响

1套

主讲人

1人

合计

320

十、备注

① 全体理事至少提前半个小时到场,协助后勤部布置会场。

② 讲座结束后,理事留下来,打扫教室。

③ 要维持要现场纪律,如遇到意外情况要冷静对待。

④ 在自由提问环节,如果遇到冷场情况,主持人要鼓励大家踊跃提问。

⑤ 本份策划书内容仅供参考,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更改,最终解释权归上饶师院大学生地理协会理事会所有。

天文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策划范文2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恒星的排列和形状很感兴趣,并很自然地把一些位置相近的星联系起来组成星座。那么,如何在夜晚识别出这些星座呢?

白羊座

裸眼观察白羊座星群,最闪亮的当属三枚主星,而其中最亮的当属娄宿三。你可以在秋天的星空中,飞马星座的马翼四边形东面找到它。白羊的后腿处连接着金牛座的一小部分。羊头则被简化为简单的几笔,转过头则能看到包括金牛在内的其他星座。

金牛座

金牛座仅有身体的一半在天空中出现,它的后半躯干似乎消失在深邃的宇宙中。它的腿弯曲在身体下,诗人马尼留(Manilius)曾说:“强壮的公牛跛足前行,它的腿弯曲在下,金牛座疲倦地躺在北斗星群旁。”

双子座

双子星座中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星群,由北河二和北河三构成。北河二,实为两颗靠的非常近的互相环绕的白色恒星,这种现象在天文学中称为“双星系统”,用于形容因两颗恒星拥有类似的重力而互相环绕的现象。北河三则比他的兄弟在颜色上显得橙红一些。

巨蟹座

巨蟹座星群,是黄道十二星座中最不起眼的。柳宿增三,这颗双星系统中最亮的恒星,亮度仅为一颗四等星。巨蟹星座,虽不如狮子座那般表面光亮,却也拥有一些独到有趣的特点。

狮子座

出生于狮子月的人通常拥有大胆的个性,而天空中的狮子座亦是如此。狮子星座位于西端巨蟹座和东端处女座的交汇地带。在北半球的天空中,你会在晚冬早春看到它。最容易被识别的特点,便是其鬃毛。在天空中,它更像是一个凹形问号,或是巨大的镰刀。

处女座

处女座拥有高贵的形态,她长大约46度,为星空中最长的星座之一,北有狮子、牧夫、后发座;南是冥卫三、乌鸦和巨爵座;东有天秤和巨蛇星座;西有狮子、巨爵及乌鸦座。处女座,代表着丰收女神,在一片富饶的天际中,周身上下包含了超过500个星云。

天秤座

天秤座是天空中最小的星座,在黄道中经度长度仅为21度。它并非一个壮观的星群,但却非常容易通过天蝎座而被找到:闪亮的天蝎座在其东侧,而壮观的处女座在其西侧。天秤座在春天和初夏的星空中很容易被发现。

天蝎座

天蝎座是十二星座中面积的星座,由于是非常大且明亮的行星组成,它非常清楚,容易识别。前端的圆弧是星座的尽头,而剩下的身体长长的置于星空中,弯曲的尾巴“隐蔽”(其实依然可见)在夜空中的银河系繁星中。在晚春早夏时,望向南方的天空即可。

射手座

射手座是手持弓箭的半人马。星座的神秘图案,对应了八颗明亮的行星,其余的则并不那么清晰。星座里的行星分为两类:银河星斗(MilkDipper,由半人马的身躯构成)以及弓(Bow)。另外有一颗前方的行星箕宿一,在弓箭的尖端处。

摩羯座

在巨蟹座的对轴,是12星座中最不起眼的魔羯座。它之中最亮的行星,是主要由五颗太阳亮度的恒星组成的牛宿一。而其中最亮的两颗,可以被裸眼观测到。整体星座如同三角帽,或正在飞翔的鸟,而非更神似山羊。每年的七月下旬可以观察到。

水瓶座

水瓶座经常被描述成下跪的姿势。他的瓮装有神秘之水,放在他的肩上,所装之物倾倒至脚下。所有组成第十一枚星座的行星都较为微弱:最明亮的也仅三等亮度。在没有月亮的晚上,水瓶座最容易被发现,他可以在秋天的夜空中,在东南方向中找到。

双鱼座

尽管这是黄道星座中最弱的星群之一(巨蟹座星群似乎要更微弱些)。它却是最长的星座之一,天球经度大约41度。由南鱼和北鱼组成,由一条缎带结合他们的尾巴。鱼和线组成一个巨大的“V”形,而顶点处则是双鱼座最闪亮的行星:外屏七,俗名Alrescha。

天文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策划范文3

【为什么白天看不见星星】

晚上我们看见,天上的星星亮晶晶的,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眼睛,但到了白天我们再也看不见天上的星星。白天星星到哪儿去了?实际上白天夜晚星星都挂在天空,大多数的星星像太阳一样能不停地发光发热,夜晚太阳落下去,地球上是漆黑的,所以我们就清楚地看见闪亮的星星。到了白天,太阳把地球照得十分明亮,所以就看不出星星来。这和白天开着电灯,感觉不出亮来是一个道理。

【为什么星星会发光】

夜晚,天上的小星星发着各种颜色的光,好像是一盏盏灯一样,星星为什么会发光呢?

有些星星和太阳一样,就像一个大火炉,但它不是烧煤,而是每天都有叫原子的东西,不停地变化,变化中就发热,就象我们拍手后,手会发热一样,这种变化总是不停,只不过太阳离我们近,而星星离我们太远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是一个一个的小光点。

【为什么星星、月亮不会掉下来】

晴朗的夜空中,有明亮的月亮,还有美丽的星星,它们为什么总在天上,不掉下来呢?因为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时时刻刻吸引着月球,不让它跑掉,可是月球也有一种脱离地球的力量,不向地球靠近,它们谁也争不过谁,所以月亮就只能在天上,沿着一定的轨道绕着地球运动了。同样,天上的星星不掉下来也是这个道理,只不过它们不是绕着地球转动,而是绕着别的星球转动,星星之间互相产生作用结果谁也掉不下来。

【为什么星星看上去只有一点点】

每个晴朗的夜晚,天空中都会出现数不清的星星。科学家测量出它们的个儿很大很大,有许多比地球、太阳还大。可是,为什么小朋友们看到的星星只有一点点儿?因为星星离我们非常非常遥远。那么哪一颗星星离我们最近呢?离我们最近的星是比邻星,它属于半人马星座,离我们有12多万亿公里。它发出的光要走四年多才能到达地球,也就是说,你看到的只是它四年前发出的光。你说它离我们远不远。

【为什么天上的星星数不清】

夏天的晚上,小红指着天空数星星,一颗星、两颗星、三颗、四颗、五颗星,怎么数也数不清,小朋友不信,到了晚上你也来数星星,看看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据科学家用先进的仪器观测,至今天上至少有一千五百亿颗星星,这么多的星星,小朋友你数得清吗?天大得无边无际,还有许许多多星星没有发现,你们说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谁也数不清,不过早晚有一天,科学更发达了,是会数清的。

【为什么夏天星星比冬天多】

天上的星星有时多,有时少,夏天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比冬天多。

星星在天上,但不是什么地方的星星都一样多,而是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银河是星星聚集最多的地方,大约有一千多亿颗。我们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当地球转到太阳和星星最多的银河带之间时正好是夏天的夜晚,所以夏天我们看到的星星最多;其他季节地球转到太阳和银河之间时,有时是白天,有时是早晨,所以看到的星星就比夏天要少。

【为什么天上的星星有时多,有时少】

夜晚,小朋友们在看天空上的星星的时候,有时星星很多,但有时却少了,这是因为什么呢?

原来,小星星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每当天空中有云的时候,有些小星星就被云层遮住了,躲在了云的后面,小朋友就看不见它们了,天空中的星星就显得少了;当天气特别晴朗的夜晚,一点云也没有,小星星没有地方藏了,全都能看见了,这时候小朋友再一看,星星就又变多了。

【为什么星星上没有人】

老师说我们住的地球也是一颗星星,那别的星星上有人居住吗?我们知道,人能在星球上生存,就必须有空气、水和合适的温度。哪个星球具备这三个条件,哪个星球上就可能有人,究竟哪个星球上有人呢?至今还是个谜。人们怀疑在许许多多的星球中可能有类似地球的星球,上面居住着宇宙人,并想了许多办法与宇宙人取得联系,1234年用计算机语言给可能有宇宙人的天空发了电报,1233年又利用宇宙飞船将一架特殊的电唱机和一套唱片———地球之音送往宇宙。希望宇宙人能及时地回音,不过几十年以后才有可能回音,因为宇宙人离地球太远了。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终有一天宇宙人这个谜会解开。

【为什么我们看见的星星好像只有一种颜色】

我们看星星,都在闪闪发白光,好像星星都是白颜色的,其实星星是五颜六色的,星星发出的光线由红、橙、黄、绿、蓝、青、紫组成。星星的温度不同,有的冷,有的热得很,星星发出的光线中,七种颜色的多少不同,因此星星的颜色也就不同。蓝颜色的星星最热,白颜色的也热,红橙颜色的星星温度就低了。

通过星星的颜色,我们可以知道星星上的温度是多少。

星星是各种颜色的,那夜空应是五彩缤纷,为什么都是小白亮点呢?这是因为星星离我们太遥远了,最近的星星的光到达地球也要4年多,更远的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几千、几万年,所以我们看星星,好像只是一个白色的小亮点。

篇7:天文知识百科

1.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之间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像的能量大爆炸,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大爆炸散发的物质在太空中漂游,由许多恒星组成的巨大的星系就是由这些物质构成的,我们的太阳就是这无数恒星中的一颗。原本人们想象宇宙会因引力而不在膨胀,但是,科学家已发现宇宙中有一种“暗能量”会产生一种斥力而加速宇宙的膨胀。

2.宇宙学说认为,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在其孕育的初期,集中于一个体积极小、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奇点。在141亿年前左右,奇点产生后发生大爆炸,从此开始了我们所在的宇宙的诞生史。

3.宇宙大爆炸后0.01秒,宇宙的温度大约为1000亿度。物质存在的主要形式是电子、光子、中微子。以后,物质迅速扩散,温度迅速降低。大爆炸后1秒钟,下降到100亿度。大爆炸后14秒,温度约30亿度。35秒后,为3亿度,化学元素开始形成。温度不断下降,原子不断形成。宇宙间弥漫着气体云。他们在引力的作用下,形成恒星系统,恒星系统又经过漫长的演化,成为今天的宇宙。

宇宙是什么?宇宙有多大?宇宙年龄是多少?

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么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宇宙有多少个星系?每个星系有多少颗恒星?

在这个以13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目前已被人们发现和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亿到几万亿颗。因此只要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就不难了解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拥有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太阳和地球的年龄?

据估计太阳的年龄比地球大1000万-年,而通过放射性计年,地球的年龄是45亿年,因此太阳的年龄是45.1亿年。

天文学中常用天文单位(Astronomical units,缩写 AU)衡量天体之间的距离,天文单位约等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 年起精确定义为 149,597,870,700 米,约 1.5 亿千米,或者 8.3167 光分1。另一个单位是光年,等于真空中光在一 Julian 年(365.25 天)传播的距离,约为 9.460730×1015m9.460730×1015m 或 6.3241×104AU6.3241×104AU。

除了太阳系中的天体,肉眼或望远镜能看到的其他星星都属于恒星(注意有一些亮点是星云,即星际尘埃而不是单个恒星),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叫做 Alpha Centauri(4.22 光年)。由于这些恒星的距离太远,即使用天文望远镜也看不到它们的行星。恒星在空中的相对位置是几乎不变的(即使太阳系以惊人的速度绕星系中心旋转,但转一圈仍需要 2.3 亿年,所以与其他恒星的相对位置基本保持不变)。

那我们看到的星空是如何变化的呢?由于地球每 24 小时由西向东自转一圈,所以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星空由东向西围绕地球旋转。长时间曝光的照片可以很好地展示星星的轨迹(如果站在北极点,那么星空的旋转中心会在正上方,如果站在赤道,旋转中心会在地平线上,且南北各有一个。如果站在南极点,则旋转中心同样在正上方但旋转方向却与北极的相反。

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为什么白天看不到星星和月亮。这是因为白天阳光照亮了大气中的尘埃和云,相比之下星星的亮度太暗了所以肉眼不容易看到。许多时候月亮也会在白天出现,只是因为阳光太亮不容易注意到。

季节与昼夜

图 :黄赤交角示意图

如图 ,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而地轴与黄道平面有大约 23.5?23.5? 的倾角,所以当地球运动到太阳的一侧时,太阳直射到北回归线(北纬 23.5?23.5? 的纬线),这一天就叫做夏至,当地球绕太阳旋转 90?90? 后,太阳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就叫做秋分,而地球再公转 90?90? 到另一侧时,太阳直射到南回归线,这一天就是冬至,再公转 90?90?,阳光再次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就是春分。注意这是对北半球而言,南半球相反。因此季节的变化本质上是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关系不大,事实上在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要小于夏季的距离。

回想第一节的太阳系模型,由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远大于二者的半径,所以可以近似认为太阳照到地球的光都是平行的,这样,任何时刻只有半个地球被照亮,这半个地球就是白天,而另外半个是晚上。由于地轴的倾斜,北半球某条纬线以上的地区在夏天会被全部被照亮,这样无论地球自转多少,这些地区都是白天,这就形成了极昼。与此同时,南半球某条纬线以上的地区全部没有阳光,就形成了极夜。同理,在冬天(也就是南半球的夏天)南极附近会出现极昼而北极附近出现极夜。另外在赤道,昼长(白天的长度)和夜长(夜晚的长度)一年四季都相等。

天球坐标系

下面我们来更具体地描述星空。由于天体离我们足够遥远,来自天体的光线已近似于平行光,这时候我们已经失去了确定远近的能力(当然事实上我们有其他的办法确定天体的视向距离),而仅仅知道天体的方位,所有的天体都彷佛分布在一个球面上。假定围绕着我们有一个大圆球,它的半径比我们所能看到的最远的天体的距离还要大得多,这个假想的球体称为天球。观测者总是处于天球的中心,这是因为观测者的任意位移(包括地球的公转)都比天球半径小得多,可以忽略不计。天体和观测者眼睛连成的直线与天球面的交点,也就是天体在天球面上的投影,称为天体的视位置。

篇8:小学生天文科普知识

1 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

1.1 天文学是重要的基础学科

天文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也是众多基础学科中最具综合性的科学。天文是以观察及解释天体的物质状况及事件为主的学科,主要研究天体的分布、运动、位置、状态、结构、组成、性质及起源和演化。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天文学就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辉煌成果之一。在古代,天文学还与历法的制定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21世纪,作为重要基础科学的天文学,由于同时具有前沿科学、高技术发源地、国民素质教育基本学科等重要特征,面临着重大挑战和发展机遇。

1.2 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天文科普在科技馆宣扬科学精神,反对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针对新近流行的热门话题“星座运势”,从天文学上看,星座的划分是为了认星的方便,从而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探索宇宙的奥秘;还有,针对诸如“1999年人类大劫难”、“2011年超级月亮”、“2012年大劫难”等世界末日之说。通过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给予正确客观的科学解释,及时辟谣。

天文学作为探索物质世界基本规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基本概念和新的发现,能激发人们刨根问底的科学激情,引导人类对自己的本质及其在宇宙中的地位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可以开阔公众视野,培养科学精神,对一个人正确的宇宙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1.3 丰富科技馆展览内容与形式

在《科普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一系列重要科普法规相继出台和《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颁布后,科技场馆的建设、管理、运行逐渐纳入法制化轨道。天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等内容,其基础性特质,可以在科技馆常规展教中架构起融合贯通不同展品之间的桥梁。

天文学触及的知识内容很多,如宇宙、天体运行、太阳系的形成、地球的运动、四季变化规律、生命存在条件等等,这些内容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构成。如果能将这些知识在科技馆展教中有机融合起来,不仅可以活跃科技馆的展览氛围,增强科技馆展教的吸引力,还可以有效地实现学科间知识的交流,培养社会公众知识迁移的能力。

1.4 提高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学生天文知识和科学素养

虽然天文学是六大基础学科之一,但由于其实用性方面的因素,一直不如其他五个学科那样受重视。我国的天文科普教育处于一个薄弱的环节,无论是资金投入、师资力量,还是在基础设施方面,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对科技文化普及的需求日趋增大,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对提高广大群众和青少年的科技文化素质、创新意识,普及宣传天文科学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 充分利用科技场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教育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天文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也在不断地拓展和深入,公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心我们居住的地球、深邃的太空和浩瀚的宇宙,渴望获得更多关于天文的科学知识。科技馆作为以传播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普及机构,在天文科普教育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科技馆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科普资源,主要通过常设天文科普展览,放映天文科普教育电影,举办天文图片展览、天文报告讲座,组织天文现象观测活动,辅导制作天文、航天模具等形式,从事天文宣传普及工作。总的说来,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主要有三种工作思路:“环境情境化”、“活动主题化”与“团队体系化”。

2.1 环境情境化

环境情境化——科技馆是天文科普教育科普教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在这块阵地上,营造特色探究氛围,激起公众研究兴趣。引导公众对天文科普产生兴趣,光靠说教是不行的,还要创设“情境”,让他们浸润其中,耳濡目染,使科教的持续性得到延伸。

(1)天文科普展览。在科技馆常设科普展览的基础上,设置展示天文学经典原理的科普展品;同时充分利用科技馆场馆的地面、墙壁等立体空间,设计天文主题或者天文故事线路进行展品的填充和布置。如此种种,目的只有一个,努力营造天文科普的环境“情境”:走进科技馆,公众可以看到墙壁上绘制的行星画廊,介绍行星的运行轨迹,中外著名天文学家的故事;还有以宇宙探秘为主题的知识长廊;天文图片、展板展览,等等。

(2)天文剧场。目前,大多数科技馆的基础设施都包含有天文剧场等功能区。天文剧场是体现天文模拟表演,进行天文科普影视播放等功能的区域。天文剧场即球幕影院,它兼有天象节目和球幕电影双重功能,采用国外先进技术,运用光学设备、数字设备的双重技术,使参观者在剧场内可以欣赏到许多罕见的星空运动及天文现象。

(3)天文观测台。根据场馆资源实际情况,科技馆可以设置大小不一的天文观测台,通过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为观众和青少年提供对太阳、月亮、大行星、彗星及亮星云等天文观测和教学实践活动。

(4)天文科普教室。天文科普教室分为天文教室和科学实验室,是天文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它将根据不同知识层次观众的需要,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和举办天文讲座、沙龙、天文知识培训和辅导,进行天文观测等各类科普活动。例如,广西科技馆青少年科学工作室设有天文工作室,依托广西科技馆的科普场馆资源,根据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活动,承担着广西的天文普及工作和青少年天文教学辅导工作。

(5)天文科普剧。天文科普剧与其他科普实验剧一样,具有“寓教于乐”的特殊作用和积极意义,如在《认识太阳系的大小》科普剧中,采取比拟物代替行星的方法,人的身高等同于太阳,绿豆等同于水星、碗豆等同于金星、柚子等同于木星、桃子等同于土星,然后让小朋友们头带着行星比拟物造型登场,进行科普剧表演;同时利用日、月、地三球仪天文科普展品,将天文知识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形式将深奥、抽象的天文知识形象地展示给观众。

(6)天文专题讲解。天文专题讲解是借鉴广西科技馆展品专题讲解的有效模式,在原有天文科普剧等基础上不断探索出来的一种基于天文科普展品的科普讲解服务模式,主要通过辅导员现场表演、多媒体展示及观众互动等形式,突破科技馆展厅面积和展品展示的原有局限性,立足天文科普展品和天文常识,借助各种媒介和工具,向观众传播天文科普知识。并结合天文科普展览,推出了黄金讲解路线,将固定天文展品与专题讲解串联起来,组成不同的参观体验路线,为观众提供个性化的天文科普教育讲解服务。

2.2 活动主题化

活动主题化——为了丰富科技馆的天文学科普活动,应该把天文科普活动与科技馆主题活动相结合。

(1)依托科技馆活动主题活动的开展,把天文科普活动带进校园、社区、乡村。依托科技馆活动主题活动,在有条件的科技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建流动天文馆即天文科普大篷车,车内配备有天象表演厅、天文展览、天文望远镜和天文影视放映设备;然后结合重要节日或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在平常时间或结合节假日,深入到学校校园、社区、乡村,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天文科普体验综合实践活动。如近年来,广西科技馆在关注社会舆论,注意公众思想动向,持续深入到防城港市社区、南宁市滨湖小学、百色市田阳县校外活动中心、百色市头塘镇留守儿童工作室等地,开展“走进天文,探索宇宙”主题的观测星空、天文讲座等系列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结合重大天文天象事件,组织开展天文现象观测活动。科技馆除了聘请有关专家为科技馆天文观测辅导员,定期组织开展天文现象观测活动以外,还要结合重大的天文天象事件发生,策划组织“日全食”、“月全食”、“流星雨”,“中秋赏月”等天文观测活动,形成以现象为观察点,生发、引出知识点、讨论点、设计点、制作点、展示点的课程建设理念,通过观察与思考,发现许多科学奥秘的教学理念;并积极联合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天文科普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达到弘扬科学、破除迷信的作用。

(3)天文主题报告讲座。科技馆是科学的讲堂,应当积极依托科技场馆优势科普资源,结合时事热点、焦点问题以及最新的天文成果、前沿动态,联合相关单位或社会团体,组织天文学的专家学者,举办形式多样的天文主题科普教育报告或讲座。

(4)天文主题小制作。科技馆要发挥其科普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关天文主题小制作活动。如,广西科技馆研发纸质的小制作材料“壮乡天文小制作”活动,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喜爱。因为做好的如南北星斗仪、瑞轮蓂荚仪、地球运动仪等简单天文小工具,都可以进行实际天象或是日后必将发生的真实天象的观测或预测。天文主题小制作以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导向,提供动手平台,让青少年自主探究,从而引发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让他们在探究实践活动中,学到天文科普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2.3 团队体系化

团队体系化——任何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天文科普活动也不例外,它需要一支由科技辅导员、专家学者和志愿者等不同主体组成的体系化的团队。

(1)科技辅导员。科技场馆的科技辅导员是开展天文科普等活动的主要力量。科技馆日常的天文剧场播放、展览讲解、天文观测、科普剧表演及天文系列主题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开展,都是由科技辅导员主要负责。

(2)专家学者。专家学者是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天文科普活动主要提供智力支持或技术指导,表现形式通常为设计、评审方案,研发科普活动资源,开设报告讲座等。

(3)志愿者。志愿者是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生力军。如,广西科技馆依靠其稳固的天文活动群众基础,特地从广西观星会、天文俱乐部、广西大学天文协会等群众团体组织中,挑选出热心于天文科普事业的人士作为志愿者,让他们主要负责协助日常天文科普活动的执行开展,有的也负责相应的技术性工作,如方案编纂、资源研发等。

3 科技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发展方向启示性探讨

科技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必须要立足实际,依托自身科普资源,开展各类天文科普活动;注重整合优势资源,创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为天文科普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条件保障;同时,解放思想,务实创新,与时俱进,推进天文科普活动与科技馆其他科普活动和谐发展。

3.1 立足实际,发挥优势

积极组织科技馆工作人员,立足实际,依托科技场馆科普资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行天文科普活动资源的集成与自主研发,加强“环境情境化”、“活动主题化”与“团队体系化”的有机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天文科普活动。

3.2“大联合、大协作”

天文学包罗万象,科技飞速发展。科技馆在开展天文科普活动时,不应“单打独斗”,要善于宣传,善于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采取“大联合、大协作”模式,联合热心于公益事业的国家单位和文化企业进行合作,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优势促进天文科普教育工作的开展。这种援助既包括有资金支持,还包括有技术、设备等支持。

3.3 与时俱进,务实创新

科技馆科普教育事业是一项任重道远的伟大工程,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包括天文科普活动在内的科技馆科普工作也在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因此,在有效利用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同时,应该注意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务实创新,避免千篇一律;鼓励、支持不同科技馆结合自身特点,开展特色天文科普活动。

摘要:天文科普活动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首先阐述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重要意义;重点针对如何利用现有场馆资源开展天文科普活动的课题,提出“环境情境化”、“活动主题化”与“团队体系化”的工作思路;并就科技馆开展天文科普活动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关键词:科技馆资源,天文科普活动,环境情境化,活动主题化,团队体系化

参考文献

[1]胡学增,等.现代科技馆展示理念与新型展示技术发展研究[J].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4(1).

[2]苏宜.天文学新概论[J].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1).

上一篇:体育游戏:大白菜下一篇:刘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