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2024-05-03

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精选10篇)

篇1: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总第3课时备课

第 3课时

课题: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教学内容:青岛版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第 13页至第 17 页

一、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分】 本课是在第1课学习用E语言程序解决高斯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E

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等以及赋值的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程序运行的结果或者说是对程序能够解决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对

设计程序所要设计的组件,编写代码比较陌生,无从下手,还没有形成一个编写程序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E语言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数据类型、常量、变量、运算符、命

令等;能够正确定义常量和变量及其数据类型;掌握赋值、输入、输出的方法;熟悉程序设计中的运算符与数学运算符号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组内交流及教师的耐心指导完成任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E语言的基础知识,熟悉E语言编程代码的输入以及数据类

型的定义与使用,尝试通过设计小程序来解决问题,培养学习E语言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定义常量和变量及其数据类型;赋值、输入、输出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定义常量和变量及其数据类型;赋值、输入、输出的方法;熟悉程序设计

中的运算符与数学运算符号的区别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计算机、电子教室软件资源:E语言 软件

【评价方法】

评价量规:优秀、良好、一般评价方式: 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修订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并回答 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回顾解决高斯问有利于本课的学

导入新课 题的大体步骤习

引入:使用E语言编程解决1+2等于几 探究任务一:启动E语同学们参照课本完成组件的锻炼学生的动手

探究任务言,并在程序窗体中设计设计并思考 操作能力,并培养一如需组件: 学生在操作中思

考方法 要求:想一想能不能不用

让同学们在掌握组内交流 课本中给的方法,你有其学生思考并交流是否可行

方法的基础上勇 他方法吗 于探索 完成任务让学生脱离课本进行操

加深记忆

一 作

学生观察并识记

探究任务定义变量、并了解全局变学生参照课本正确定义所需

二量和局部变量以及常量的区别 变量

检查任务有的同学不会输入变量

二的完成行,或者是不能删除多余

情况的行 探究任务

编写代码并运行程序 学生自主完成发挥学生的主观三

能动性

并检查完成情况

要求同学们在有限的时

巩固本课知识 限进作业 间内完成课本第17页实同学们认真完成并让学生进行知 践与创新部分

识的迁移

发挥学生的主观师生评价 先让组内进行交流评价 同学们观察,并进行评价发表能力性,让学生参

老师随机抽取每个组内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与评价,激发学生

一个作品进行演示 的兴趣

巩固本课的知识归纳总结 师让生归纳,师进行补充学生归纳

要点

或强调

篇2: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E.1 节能专篇的内容应有:设计依据,概述,装置能耗指标(消耗指标),能耗分析,设计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节能的预期效果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相关附图。E.2 设计依据部分应列出下列文件的名称和编号:

a)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

b)设计合同;

c)国家、行业及地方的节能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

d)设计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E.3 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项目概况,装置的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和建设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装置平面布置,装置与全厂动力及燃料系统、管理机构的依托关系,有关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本装置节能的影响。

E.4 装置能耗指标部分,应着重对装置所需的能源的品种、数量和供应、消耗等做出说明。如:

a)能量的分级和使用;

b)消耗定额,并列出水、电、汽、燃料平衡等;

c)按标准折算出能耗指标。

E.5 综合论述主要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热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在项目中采取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等,针对生产过程的特点具体说明设计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如:

a)工艺设计在能量综合利用上所采用的新技术、采取的提高能量回收率的技术措施,包括新催化剂应用、新型高效设备和工艺过程(单元操作),能量回收、原料预热、余热回收利用、低位能利用等;

b)装置和全厂供热系统的能量集成,工艺参数的优化等,包括蒸汽分级使用、低位能的蒸汽及冷凝水充分利用;

c)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的使用,水排放是否达到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d)采用的节能型新设备和节能型推广产品,包括提高锅炉、加热炉热效率,采用节能型绝热材料使用、变频技术应用等;

e)主要建筑物设计选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结构型式对资源节约的效果;

f)供配电系统设置、设备选用对能耗的影响,新技术、节能设备的应用;

g)贮运系统布置、节能(位差距离)要求;

h)节能管理体制和依托情况。

E.6 应对设计采用的节能措施的预期效果做出评价,与建设项目节能专篇评估意见进行比较,对存在的差异应作必要的说明。

E.7 节能专篇应附有下列图纸:

a)总平面布置图;

b)蒸汽平衡图、水平衡图;

c)燃料平衡图;

篇3:Pro/E设计基础课程的开发

一、Pro/E软件基础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Pro/E软件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内容把握不当;教材资源有限,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与其他相关课程横向联系不够,实训内容相对落后;教学效果不佳等。为提高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必须进行课程改革与开发。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与顶岗实习生座谈了解以及走访企业进行专业市场调研后得知,在苏州地区应用Pro/E软件的企业较多,可是我院毕业生到所涉企业不能及时胜任与软件相关的工作。为增加我院学生的就业砝码和社会竞争力,结合学院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要求,开设了Pro/E设计基础选修课程。

二、按工作过程导向的Pro/E软件基础课程开发

所谓工作过程就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教学工作过程导向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中更快地获得知识,得到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开发就是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思考,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二是课程内容的排序。这就需要对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及教学模式进行系统化设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任务、项目、案例等教学法。

三、Pro/E软件基础课程教学目标

Pro/E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我院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三维实体造型的设计能力以及Pro/E软件的应用能力。以我院2010级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计划为例,其先修专业基础课程有: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AutoCAD)、机械设计基础;第三学期与Pro/E同步教学的专业课程有:冲压模设计与工艺、冲压模拆装、数控编程技术等;后续专业课程有:注塑模设计与工艺、注塑模拆装、模具制造、注塑模具设计等。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零件设计能力,掌握中等复杂程度的模具产品设计,为后续利用Pro/E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奠定基础。

为贯彻学院“为学生服务,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课程开发过程中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图纸造型和产品设计的能力,并在从业后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即:

(1)熟悉Pro/E的设计环境及其各菜单、按钮的功能;

(2)理解Pro/E的一般设计原理、特点及其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

(3)掌握基本几何图元的绘制、编辑的方法和技巧;

(4)掌握中等复杂程度实体零件的建模、编辑特征的方法和技巧;

(5)掌握基本曲面的生成与编辑方法,并具有一定的综合设计能力;

(6)掌握产品的虚拟装配设计方法,并具有生成爆炸分解图的能力;

(7)掌握三维模型生成二维工程图的方法,并具有修改和出图的能力。

四、Pro/E软件基础课程的内容安排

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课程以“落料拉深复合模”和“SIIT-JDX”篮球为载体,以模具造型设计及装配和篮球设计为工作过程导向,选择和排序教学内容,力求各项目之间具有连续性、渐进性、系统性。学生通过6个项目,共30个任务完成Pro/E设计基础整体内容的学习。具体内容设置见表1所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除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应兼顾其他职业素质能力的协调发展。对于上述具体任务的实施就是教学的组织设计过程,是师生协作解决问题、培养提升学生能力的过程。课程教学时,每个任务都按“任务(图纸)分析、方案制定、步骤实施、要点总结、知识拓展、能力训练”六个步骤实施教学。以“模柄设计”任务为例说明具体教学设计,见表2所示。

五、Pro/E软件基础课程考核

根据我院的规定:选修课程考核不合格者,不设补考,可重修或另外选修课程。所以,考核的结果将直接决定学分的获取情况。根据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传统的“理论知识+软件操作设计”的考核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要求,需要重构考核评价方案。而学生对于软件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都集中反映在平时的上课与训练过程中,所以,采用过程评价与设计操作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案。过程评价中赋予每个任务2分,30个任务占总成绩的60%,设计操作考试占总成绩的40%。

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实践,有90%的同学通过了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技能认证体系考核评价,获得了三维CAD应用工程师(A类)资格认证证书,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詹友刚.PRO/ENGINEER中文野火版快速入门教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林胜.基于高职院校《Pro/E软件应用》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2) .

[3]姜大源.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系统化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4) .

[4]姜大源, 关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2) .

[5]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3) .

篇4: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关键词】大学外语教学 语言心理学 e-learning 教学技术;

随着计算机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E-learning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应用于各个学科知识的教育中。而具体的技术也日新月异,从早期多媒体教具到网络视频公开课,从早期局域网的LMS(学习管理系统)到手机上能与学生频繁互动的苹果和谷歌的教育移动应用。然而,外语作为一门特殊的人文学科,其教学具有特殊性,而现有E-Learning的各项技术和现有产品,并没有很好地根据外语教学的特点进行改进。本文试图指出其现有技术的优劣,并根据语言心理学理论分析外语教学的特点,从而为e-learning在外语教育领域的优化提供启示。

一、现有E-learning技术手段及其优劣

E-learning可直译为“电子化的学习”,一般意义上是只基于计算机和网络基础,以强交互为特征,又区别于课堂教育的一种新学习方式。他不能代替传统课堂面授教学,却对传统教学有极强的补充作用,并且为自学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广泛应用于E-learning的主要技术手段有:网络音频/视频,网络考试,虚拟课堂(利用网络白板/界面分享/摄像头等),博客/微博/讨论区等等。然而,这些技术手段应用目前仍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在下列的几个方面: 1)师生互动可能存在一定的延时,影响教学效果;2)教师与学生较难建立面对面的社交关系;3)容易作弊;4)无法调动学生真正的积极性;5)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一定的设备,并且需要学习使用相应技术,这都需要一定的金钱和学习成本。这些弊端在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的教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然而,语言比较特殊,它是“活的”,“动态的”学科,e-learning应用在语言学上,还要加上以下缺陷:首先,单纯的网络音频视频,学生仅仅是被动观看,缺少互动,且容易造成注意力缺失,而语言是重交际的知识,对师生现场互动以及注意力有极大要求;其次,网络考试虽然可以通过测试的方法来进行一定程度的互动来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但过于机械,内容也固定,对于语言教学来说,不能因材施教,容易造成应试式的学习,无法将所学的语言点在生活中使用。另外,博客/微博/讨论区和网络课堂等等,虽然可以解决现场沟通的问题,但对于语言教学来说,仍然缺乏情景化,无法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均衡的发展。

二、语言心理学主要理论

如何才能更好的使用e-learning各项已有手段,来帮助我们提升外语教学效果呢? 追本溯源,我们需要从语言心理学中借鉴:人们是如何学会语言的?只有了解了语言学习的特性,我们才能更好的改进现有e-learning方式。

目前流传广泛的语言学习理论主要有三派。一派是 “听说习惯形成论”,主要来自行为主义学派。该理论认为,语言是根据外界刺激不断反映然后强化的来的习惯,因此,要学会语言,必须通过大量的刺激,持续模仿和机械记忆,从而达到“能不自觉地运用外语结构,把外语变成新的语言习惯”的目的。另一派观点是 “认知符号论”,来自心理学的认知学派。这一理论认为,语言的本质不是习惯,而是人类对语言符号和规则的创造性使用。以乔姆斯基为例,他认为仅仅依靠模仿和机械训练,是无法习得一门语言的。人类之所以能学会母语和外语,是有生物学基础的。与动物简单的“刺激-反应-强化”的学习方式不同,人有高度发达的大脑,因此能理解和运用规则,通过创造性的逻辑思维,于规则中创造出意义无限的句子。因此,这一派的观点对习惯论提出了挑战,认为除了刺激强化记忆之外,还需要帮助学生在理解符号和规则的含义,然后创造性的活学活用。最后一派是苏联心理学界提出的“自觉实践论”。这个理论认为,语言的本质是社交活动。因此,理解符号和规则只对学会外语起加速作用,较为合理的学习路径应该是:1)理解语言材料,这个是前提条件; 2)进行大量“言语实践活动”;3)最终达到能根据直觉,自动地运用之前学习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另外,这个学派较为强调“外语思维”,认为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有一定差异,要学习好外语,必须要学会这门外语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学中需要限制翻译的使用,而教学顺序也是先听说后读写。

三、心理学对e-learning设计原则的启示

通过对语言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的分析,结合e-learning的现有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在语言的相关学科教学上较为适应的地方:首先,e-learning的技术都可以反复进行,为语言所需的“大量刺激”提升了效率;其次,e-learning技术可以使用各种媒体方式来辅助学生理解语义,语言规则;再次,e-learning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交属性,降低了语言实践的成本 。

然而,我们还可以根据语言心理学理论,对现有e-learning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一点启发。其一,模拟更多场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语义、语法,并创造性地加于应用,需要将语言还原到使用它的具体场景中。而目前,e-learning只能营造出虚拟课堂的环境,场景只能通过多媒体教具来体现,比较被动。未来,可以利用在游戏中使用的虚拟现实技术,更场景化地给

予学生刺激,并激发交互。其二,避免翻译。为了学会外语思维,在e-learning中需要避免翻译,整个环境都是外语环境,遇到不明白的词汇和词组,可以通过同文互译,图片/视频等提示方式让学生领悟真正的意思。其三,e-learning应当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人的天赋有差异,因此,在学习进度上,从输入到理解到能表达出来的时间跨度也不定。另外,在学习内容上,e-learning应当给与学生内容选择权,测试材料也应该因人而异。E-learning作为教学辅助技术和自学的工具,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其四,e-learning应当更交际化。语言的本质是交际,交际也是学习语言最大的动力。虽然 “e-learning 2.0”借助web2.0的概念,加强了其生成内容和社交能力,但黏性仍不够强。E-learning应该向SNS(社会化网络服务,国内如微博,微信,人人网)的设计学习,老师可以设定主题并分享相关语言材料,学生自由决定生成内容(文字,语音或视频),可见者范围(自己可见,老师可见或某些同学可见)以及特别希望谁来观看,最后老师对每位学生给与一定的指导,在交际中将自己的语言技能日臻完善。

四、结语

E-learning为随时随地学习语言提供了可能,也一定程度会上提高了语言学习的效率。通过语言心理学的启示,我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优化e-learning具体实现方式,从而更好发挥其作用。然而,无论各种技术如何结合,都不能取代师生面对面课堂教学的模式。同理,计算机和网络更不能取代教师的存在,在e-learning环境下,教师作为教练和伙伴,仍应该起到鼓励学生进行学习和探索,维护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制定合理计划并冲破平台期的作用。只有传统和e-learning、教师和机器更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大学外语教学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E-learning[OL]. http://en.wikipedia.org/wiki/Elearning. 2014

[2]陈佑林. 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3]赵美娟. 乔姆斯基的语言观[D].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

[4]吴潜龙. 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看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几个问题[J].外语教学. 2000年01期

[5]胡凡刚,马秀峰. 简论e-learning环境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与重塑[J]. 电化教育研究. 2002(04)

[6]陈江鸿,周忍,钟志贤. 论远程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管理[J]. 中国远程教育. 2011(08)

[7]邓国民. Web2.0时代的E-learning2.0[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1)

篇5: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一、选择题(2’*20=40’)

1、c程序由构成。

A.函数B.命令C.程序D.表达式

2、以下选项中合法的变量名是

A.#y2B.a

A.floatB.charC.intD.double4、在我们使用的turboC中,一个int型数据在内存中占个字节

A.0B.1C.2D.45、若有定义:int a=8,b=5,c;执行语句c=ab+0.4后c=

A.1.4B.1C.2.0D.26、在c语言中,char型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是

A.补码B.ASSCIIC.原码D.反码

篇6:监理阶段工作总结E-2#基础

监理阶段工作总结

(地基基础分部工程)

天津辰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汇景花园项目部

2011年4月30日

E-2#楼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监理工作总结

天津辰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受大庆油田房地产开发公司委托于2010年4月组建大庆油田汇景花园居住小区B项目监理部,对大庆汇景花园居住小区E-2#楼实施施工阶段监理。静压管桩施工于2010年7月19日开始,7月24日结束,基础土方于2010年8月28日开挖。地基基础分部工程2010年11月15日基础回填土完,停止施工。地下室顶梁顶板于2011年3月20日开始施工,至3月28日混凝土浇筑完,地基基础分部工程结束。2011年4月26日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进行了验收,监理单位已完成了基础分部工程监理工作,并对本工程做出施工监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高层民用住宅建筑,地址位于大庆让胡路区。建筑面积11785.52(m),建筑总高57.45m,抗震设防烈度六度,抗震等级四级。基础形式为静压预应力高强管桩承台基础,主体结构形式为砌体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混合结构,内外为轻质陶粒砌块填充墙。地下一层为疏散楼梯间,一层-十八层为住宅,层高3m,设计使用五十年。

二、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大庆油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监理单位:天津辰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 监督单位:大庆油田工程质量监督站

承包单位:江苏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 桩基分包单位:哈尔滨千山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桩基检测单位:黑龙江省嘉泰工程质量基础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三、监理工作依据

1、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2、设计单位提供的本工程全套施工图纸及平法构造系列图集。

3、国家现行规范、标准、行业标准、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质量标准。(DB23)

4、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5、项目监理部编制的汇景花园居住区(B区)监理规划,土建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静压桩监理细则,施工测量监理细则,土建工程旁站监理细则及其它专业监理细则。

6、施工测量仪器及相应测量工具

监理工作本着“公正、独立、自主”原则,按照四控两管一协调的工作方针,开展施工阶段工程监理工作。

四、监理工作做法

项目监理部进驻现场后,由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编制了汇景花园居住区B区监理规划,并获得业主批准,编制了土建、水电、安全及各专业监理细则、旁站监理细则、由总监批准实施。

项目监理部接到图纸后,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察看,参加了图纸会审。按施工图和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及黑龙江省建筑工程质量标准(DB23),确定了管理规划和目标。在第一次监理例会上,经建设单位授权,对施工单位进行了监理技术交底,确定了监理例会制度,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管理班子对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要统筹安排,并作出承诺保证。

五、地基基础分部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情况

(1)静压桩施工前,审查了桩基施工单位资质、静压桩施工方案、开工报告及施工进度计划,并提出审查意见。

(2)静压桩前,对桩基施工单位所放E-2桩位进行了复核检查,复核建施工方对E-2#楼自然地坪抄测。

(3)对进场的预应力管桩进行检查验收,并检验出厂合格证,凡存在质量缺陷的,予以退场。

(4)对静压桩施工过程,二十四小时倒班旁站,进行质量监控。监理工程师巡回检查,对压桩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施工方,及时整改。

(5)在土建正式施工时,审核了施工方提报的E-2#楼施工组织设计,基础土方开挖方案,轻型井点降水方案,模板安装施工方案,混凝土施工方案,并提出审核意见,批准后按方案要求检查在施工中是否按方案执行,发现偏差及时纠正。(6)对基础土方开挖,基底人工清理,桩顶处理,桩头防水处理,基础垫层,桩顶锚钢筋安装,承台砖胎膜砌筑,电梯井部位防水工程,承台承台梁连梁钢筋绑扎,基础剪力墙钢筋绑扎,剪力墙模板安装,止水钢板安装等工序进行巡回检查、检测、抽检,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方进行整改。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方整改。使各分部工程按照图纸要求有序进行。(7)在基础垫层,基础承台,承台梁连梁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由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督施工。重点检查钢筋保护层是否垫到位。地下室剪力墙导墙施工缝位置是否振捣密实。砼塌落度是否符合要求。同条件及标养砼试块是否按要求做够。监理工程师同时进行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方整改。(8)基础砼结构浇筑完后,墙体模板拆除后,对基础砼外观进行了检查,并对地下室基础外检卷材防水苯板保温维护墙施工质量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要求后施工方开始分层回填基础土方,并做基础越冬保温工作。

六、监理目标及监理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根据监理合同要求,地基基础分部质量要达到合格要求,进度目标要达到施工合同及业主约定的工期要求。经施工方、业主、监理各方配合,地基基础工程于2010年11月15日基本完工。地下室顶梁顶板要在2011年春季开工后继续施工。

根据土建施工监理实施细则要求,对基础分部工程个子分部工程包括静压管桩施工,土方开挖,土方回填,钢筋加工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拆除,混凝土浇筑等方面进行了质量、进度、控制,督促施工方做好工序三检工作。再此础上,实行工序验收制,上道工序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可进行下道工序。通过不同形式巡检、平行检查、旁站、工序验收、监理例会及书面通知等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经多方努力,基础分部工程初验通过,达到合格要求。地基基础施工阶段监理工作圆满完成。

七、地基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评价

静压桩施工经检查验收,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批审核符合要求,预应力管桩产品质量合格,并有产品合格证。桩位轴线偏差桩顶标高,桩自垂直度片产均在规范允许误差范围内。

基础砼结构所用原材料包括商砼均有出厂质量证明及二次复检合格报告。砼结构试块经试压均达到设计标准要求。桩做静载实验一组三根,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48根。检测结果承载力符合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检测合格。基础工程划分,静压桩(土方开挖、土方工程、土方回填),钢筋混凝土基础,地下防水四个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9份,各分部工程及检验批质量标准达到合格标准。砼结构观感较好,基础施工质量符合图纸设计及规范要求,符合施工程序。设计由具有资质的哈工业大学设计研究院,地质勘探由具有资质的黑龙江省林业设计研究院承担,桩基施工、检测均由具有资质的分包单位承担,基础分部工程质量综合评价达到合格要求。土建施工单位由具有特级资质企业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庆分公司承担。

八、结束语

本分部工程监理工作能去的较好的效果,是我们始终贯彻了严格监理、热情服务的宗旨。严格科学的贯彻执行建设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严格的遵守公正、诚信、科学的工作准则,以此取信于业者和施工方,确保了监理工作顺利进行。参建各方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是完成监理工作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对此,我们十分感谢业主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感谢施工单位在工作上的配合和理解,使我们此阶段监理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对此表示感谢。

篇7: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幼儿园汉语拼音教案一aoe

教学目标:

1、知道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要学好汉语拼音。

2、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认清形,读准音。

3、认识声调符号,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三个单韵母。

4、会在四线格内抄写aoe三个单韵母。

教学重点:aoe的发音和韵母带调读。

教学难点:e的发音及aoe的第二声和第三声。

课前准备:投影片和字母卡片(带声调,不带声调)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知道学拼音的用处,学会单韵母a,认识声调符号,在老师的指导下学读四声。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从今天起我们要学习汉语拼音了。汉语拼音的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识字、读书,还会说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想学吗?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学。

我们一起来学首儿歌:学习拼音用处大,识字读书要靠它,帮我学好普通话,看谁学得顶呱呱!

(二)教学单韵母a。

1、看图说话引出a:说说图上画了谁?她在干什么?

学说图意:小朋友学唱歌,aaa。教师范写a。

2、你们瞧!图上的小朋友唱歌时,嘴巴是→张得大大的。

3、教师示范发音,学生听音,看口形。学生模仿发音,教师边检查边领读。

4、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巴张大,唇形自然,声音响亮。教顺口溜:张大嘴巴,aaa。

5、看投影片记字形。

覆盖a的字形,与小姑娘的头部重合。看看a的形状像什么?(a像一个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头上还扎着一根小辫子。)抽拉投影片,使a和小姑娘头部分离。

用儿歌帮助记字形,“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

(三)教学a的四声。

1、单韵母a的头上常有四顶不同的帽子。(出示)它们戴上不同的帽子,读起来的声调也就不同了。这四顶帽子就是“声调符号”,我们根据符号读韵母。

2、ā戴上了第一顶平平的帽子,就是第一声,读音也是平平的。(教师发音,学生跟读。)á戴上了第二顶从左下到右上的帽子,就是第二声。读的时候就像有人问你话,没听清时,你会问:“á,你在说什么?”就是这个音。领读,模仿,轻读,读准á。(用手势助读。)ǎ戴上了第三顶帽子,就是第三声。音又不同了,由高到低再到高,形状像个钩。(教师发音,学生跟读。)à戴上了第四顶帽子,从左上到右下的帽子,就是第四声。我们读时声音要从高到低,就像惊叹:“à,你来了!”

3、学生以手势助读,也可以用简明确切的儿歌帮助记忆。

(四)指导看书,读书。

1、指导看书。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在书上什么地方?(翻开课本,找到汉语拼音第一课。)

2、边看图边读课文。集体反复练读2-3遍,再指名读。

(五)学写单韵母a。

1、认识四线格。我们学会了a的读音和四声,还要学会写a。(出示四线三格,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根线几个格子。三格,就好像是三层楼房。记住,a就住在二楼。写的时候要碰到上下线,而且要一笔写成。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教师边写边讲,注意:a要一笔写成,先写半个圆,就是小姑娘的头和脸,连上去再写一笔竖弯,像条辫子,最后向右边稍弯一点儿,不要太长。

3、学生上黑板试写a,讲评。

(六)巩固练习。

我们一起来做汽车爬山坡的游戏。

总结:这节课,我们先看图,说清了图意;再学习a的发音和声调;接着我们读了课文;最后还学习了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a。这样分四步,我们就把这些内容都学会了。

(七)课堂练习与作业。

1、提醒注意写字时坐与执笔姿势。“准备”→开始。

2、在四线格中正确地描写a。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会oe两个单韵母,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读带调的3个单韵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a,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母的?(圆脸小姑娘,小辫右边扎,要问她是谁?就是aaa。)

2、用卡片出示四声符号,说说它们各是第几声。

3、用卡片认读带调韵母a。

(二)教学单韵母o及其四声。

1、出示投影片:说说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一只大公鸡,清早喔喔啼。)教师范写。

2、发音要领:发音时嘴张得比a小些,上下嘴唇收拢成圆形,气从嘴里自然流出,声音响亮。

顺口溜:圆圆嘴巴ooo。

3、教师范读,领读,看口形。

4、练习o的四声,在语言环境中学习。

ō公鸡喔喔啼。ó原来是这样。ǒ现在我懂了。ò真是太奇怪!

5、指导o的描写及其书空:o一笔写成,从右上起笔写成半圆后继续往上写,与起笔处相接。

篇8: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一、机械设计基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1. 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机械设计基础主要研究机械中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基本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上课前学生往往对机械设备知之甚少, 尤其是对常用机构部分缺乏感性认识。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采用挂图与模型, 但对于常用机构来说实物模型一般较为复杂, 给上课带来诸多不便, 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 而且教材的变化较大, 模型往往与教材相脱节, 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教具, 近年来虽已逐步采用多媒体教学, 但多数只是采用简单的PPT, 缺乏直观性, 教师无法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也不能随意进行反转、拆卸, 使学生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 更不能充分展示动态变化过程。

2.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机械设计基础内容较多, 由于学生刚接触机械专业知识, 缺少实践, 对实际生产中的一些零件及机构都很陌生, 再加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较差, 上课时学生对部分较难的内容不能很好理解, 难以掌握, 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挫伤, 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二、基于Pro/E的机构仿真辅助教学及其优点

为了克服以往教学中的不足, 提高教学效果, 学期结束时我们在学生中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对一些知识只是简单的记忆, 没有真正理解, 比如平面四杆机构, 由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不足和缺乏工程实践, 面对二维的图纸学生无法想象出各种机构的运行方式, 似懂非懂, 遇到具体问题不会分析, 还有的同学甚至不明白蜗轮蜗杆是如何传动的。为此, 结合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进行了探索, 提出了应用Pro/E软件进行机构仿真辅助教学, 我们将教材中出现的机构进行了筛选, 把常用的典型机构用Pro/E软件做成模型并进行仿真, 同时对各种机构组件进行造型设计, 生成元件库, 在教学过程中可随时调用, 组装成不同的机构。

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优点。首先, 教师在Pro/E环境中可以随意装拆、放大, 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各种机构空间结构及组成的理解, 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意旋转, 改变对模型的观察方向, 其真实感完全与现实中的零件一样, 最为重要的是Pro/E软件能进行机构仿真, 可以把各种复杂的机构通过形象、生动、逼真的动画演示以三维的形式直观地展示给学生, 克服了采用PPT教学中平面图形的不足, 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性认识;其次, Pro/E是美国参数技术公司的主打产品, 其设计过程可以实现真正的相关性, 任何修改都会自动反映到所有的相关对象。比如在讲平面四连杆机构时, 利用模型仿真不仅可以验证所设计的机构是否满足要求, 同时还可以改变相应的参数、或以不同的构件为机架或调用不同长度的连杆进行装配, 让学生参与设计并对设计结果进行现场演示加以验证, 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真正实现教学的互动,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印象。再比如学生对间歇运动机构比较陌生, 更难想象出机构具体的运动情况,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Pro/E对零件直接进行三维建模并用建好的模型进行装配及机构仿真, 能按需造型及修改模型, 并直观地显示整个机构的装配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使教学中的各知识点更加清晰、生动、形象,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在讲轴的结构设计时, 对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学生也往往不能很好掌握, 我们就预先绘制出各类轴上零件固定件, 上课时则利用Pro/E对轴系各个零件进行装配, 演示如何进行齿轮的周向和轴向固定, 轴的支承与固定, 轴承如何装配如何调整间隙, 各零件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零件的装拆顺序及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注意的问题等。通过动态的演示, 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正确的示范,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基于Pro/E软件的辅助教学, 通过模拟、仿真、动画技术的应用, 不仅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的过程生动地显示出来, 还能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实践

针对全新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2009级学生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尝试和验证, 并得到了一些经验和启示:

(1)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 可以提高课堂的信息量和教学效率。而应用Pro/E软件进行机构虚拟装配和运动仿真演示, 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 有利于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期末考试中常用机构部分的知识点, 学生普遍掌握较好, 失分较少。

(2) 学生对机械设计的过程有了更完整更全面的了解, 同时把学到的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学期末的学生测评中可以看到,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 基于Pro/E软件的教学方法有别与传统的教学方法, 在机械设计课堂教学中加入了虚拟的机构动画, 对于一般从没接触过工程实践的学生来说, 可大大增强对各种常用机构的感性认识, 但在刚开始介绍时应将各机构的工作原理先讲解清楚。

通过现场教学或配以相应的实验, 对于学生快速掌握各种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

通过分析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Pro/E软件进行机构仿真辅助教学, 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增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手段。同时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技术有机结合, 并注意各种教学手段的相互穿插相互补充, 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凌云, 等.Pro/Engineer运动仿真和有限元分析[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篇9:《e》教学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阅读《白鹅》,认识“白、鹅、河、乐、热”五个字。

2、学习韵母e,掌握其字形,读音及写法;会读带四声的e。

3、继续学习四声的读法。

教学准备:

e 及带四声的e的卡片,生字卡片,四线格。

教学时间:1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识字

1、谈话导入:你去过池塘边吗?你看到过白鹅戏水的情景吗?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吧。

2、出示书上图画:让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图画,一边学习这首好听的的儿歌吧。

3、出示儿歌,读熟

(1)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识字基础试读。

(2)把自己认识的字画出来,给同学们读一读。

(3)找会读的`同学再指名读,领读。

(4)说说“快快乐乐”和“亲亲热热”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表演一下。

(5)自己练习

(6)开火车读

4、在读儿歌的基础上,认识五个字

(1)在儿歌中认字

(2)用同桌合作学习的方法认字(同桌互相检查,如有不会的就教教他)

(3)读生字卡

(4)认词语

二、学习韵母e

1、读准音

(1)老师写上“鹅、河、乐、热”四个字的音节“e”用红笔

(2)让学生反复地慢读这四个音节,体会e的读音。

(3)学生认读(如果学生读不准,师示范读音)

(4)学生练读

2、记忆字形

借助图中白鹅戏水图或让学生自己想方法记忆e的字形,看谁的方法最好。(白鹅戏水e e e,水中倒影e e e)。

3、继续学习四声

(1)读带声调的韵母e(按序,变序)

(2)读儿歌中自己认识的字,体会声调,并说出它是几声。

4、写韵母e

(1)e的家在哪?(中格)

(2)师指导书写

(3)生书空,练习

设 计 意 图

从学生感兴趣的图画入手,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儿歌中美丽的画面。

在“你读给我听,我读给你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在记忆字形的同时,让学生逐步学会“听别人的记忆方法,说自己的做法”

篇10:E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资源,课程教学,探讨

对大多数在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来说, “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是一门必修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 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门计算机辅助工具, 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很大帮助。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的目的, 不仅仅是为了学生学习某种特定的语言, 更重要的是学习程序设计的思想和算法, 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这既要求学生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基础知识, 又要求学生亲自动手编程, 并且在计算机上进行调试。同时, 这门课程也是“全国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考试”二级考试的主要语种之一。因此, 这门课程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 是衡量他们程序设计能力的一种标准。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 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很熟练。但是, 对于编程语言, 他们是第一次接触, 再加上大学生的课程多、进度快等因素, 导致学生在开始学习这门课程时难免会感到抽象和吃力。在大学院校, 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C语言各方面的知识, 掌握基本的程序设计过程和技巧, 具备初步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并能够熟练运用Visual C++6.0集成环境进行C语言的编写、编译与调试, 达到二级考试要求。因此, 要想使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 除了要理解该课程的基础知识, 重要的是要经常上机编程调试, 对常用的编程思想进行实现。由于课程学时有限, 利用上课时间进行实验的次数有限, 即实际上机实验的次数较少, 对常用的算法无法达到灵活应用, 因此, 本人提出一种“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网络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以开发学生的能力为主。

理论课堂教学形式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板书为辅, 现场编演示”的方式, 使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方法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以一个项目为主线展开, 把相关的知识点融入到项目的各个环节之中, 层层推进项目。实验教学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 以开发学生的能力为主, 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的重点、难点, 设计问题来组织教学, 学生通过分析问题, 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实践教学重视编程培养、强化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技能,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实践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学生的专业进行教学, 提高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和创新能力, 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难题。

在课程讲授阶段, 主要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的基础知识, 即C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结构化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 使学生能够了解程序设计的整体结构以及语法要求。只有知道怎样去编程, 才能知道如何去编程。知道基础知识之后, 就是去上机编程、调试。实验阶段就是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实现和应用, 通过上机编程、调试过程, 检查自己对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情况。同时, 通过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错误的处理方法和解决技巧。

在程序的编写和调试阶段, 虽然教师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常见的错误, 但是, 学生在课下做作业或练习时出现的问题, 常常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为此, 本教研室所有教师, 利用空闲时间, 建立了“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网站, 在此网站上, 开设了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学习资料、开放创新实验以及互动等栏目。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平台, 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以同步或异步、同地或异地进行交互,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建设和完善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平台, 课程的各类教学资源均放置在网上,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主学习、自我测试、与教师进行交流、检查学习效果等,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网络资源平台登录界面如下图1)

在理论教学栏目中, 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进程、电子教案、电子课件、习题答案、例题代码等。在实验教学栏目中, 有实验教学大纲、实验项目卡、实验题目、进阶实验、常见错误分析、VC++6.0在线帮助等。学习资料栏目有学习方法、C语言编程100例、同步习题、常见函数、常见错误、二级试题以及C语言精髓总结等。在开放创新实验栏目, 有综合实训和嵌入式C程序设计等; (开放创新实验栏目界面如下图2)

在互动栏目, 有作业、答疑、论坛和网络考试等。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可以登录学校网站, 进入我们的课程网络中心, 在网上进行查找资料、答疑、询问等。课下学生如有问题就可以在网上进行答疑,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在网上进行批阅。这样既方便了学生, 也方便了教师,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与学生互动界面如下图3)

总之, 本人认为, 本文提出的这种“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证实。

参考文献

[1]张玉春, 孙大元.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2]孙大元, 张玉春.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3]赵永华.基于能力培养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上一篇:小学三年级350字范文下一篇:溶剂油安全技术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