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2024-04-21

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精选5篇)

篇1: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沼泽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具有半水半陆过渡性质的自然生态系统.我国沼泽研究起步于20 世纪60 年代,期间有关沼泽沉积与环境的研究相对薄弱,90 年代以来虽已在泥炭沼泽孢粉解译全新世环境变化与泥炭沉积动力学方面有初步积累,但对潜育沼泽缺乏系统研究,尤其缺乏近代短时间尺度高分辨率环境变化历史记录研究,这方面与湖泊沉积及其环境演变研究相比已形成一定的`差距.主要从学术文献、权威机关与科研机构两个方面对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进展进行总结,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研究的重点:建立不同成因的沼泽沉积环境模式,从沉积学角度对沼泽定义及分类提供支撑;注重理论提升与定量化,使沼泽形成过程分析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化;注重现代化采样系统的应用与标准沉积剖面的建立;加强内陆潜育沼泽研究,注重现代过程与沉积剖面证据;扩大地理覆盖面,加强时空对比,加强沼泽区域性短尺度、高分辨率环境演化研究;深化沼泽沉积信息与流域环境变迁耦合机制研究.

作 者:王国平刘景双 汤洁 WANG Guo-ping LIU Jing-shuang TANG Jie 作者单位:王国平,WANG Guo-ping(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刘景双,LIU Jing-shuang(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

汤洁,TANG Jie(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长春,130026)

刊 名:地球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年,卷(期):20(3)分类号:X144 P931.7关键词:沼泽沉积 环境演变 泥炭沼泽 潜育沼泽

篇2: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沼泽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及其环境意义--盐碱化指标及气候干湿变化

沼泽发育过程中堆积的各类沉积物真实地记录下区域环境演变与沼泽发育过程的信息.以向海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由137Cs、210pb法定年实现沉积层深度坐标向年代坐标的转换,对典型沉积剖面特征元素比值进行了综合剖析.结果表明:Sr/Ba、Rb/K、(CaO+K2O+Na2O)/Al2O3等比值具有盐碱化和气候干湿变化的`指示意义.该区域的盐碱化并非只发生在近几十年,而是由来已久,只是近年来人类活动促进了盐碱化进程.霍林河流域近240年来气候存在冷干-暖湿-冷干的多次波动,1880年之前气候以冷干为主,并有小幅度波动;1880年后气候开始转暖,但仍以冷暖波动振荡为主.

作 者:王国平刘景双 翟正丽 WANG Guo-Ping LIU Jing-shuang ZHAI Zheng-Li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吉林,长春,130012刊 名:地理科学 ISTIC PKU英文刊名: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年,卷(期):200525(3)分类号:X142关键词:元素比值 盐碱化指标 气候干湿变化 沼泽

篇3: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近年来, 有关萍乐坳陷带西段地质及沉积层序已取得许多研究成果, 但有关长 (埠) -西 (云山) 向斜的含煤沉积研究则刚起步, 在此通过在借鉴前人对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及层序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就小江矿区及附近矿区含煤地层进行分析, 以探讨该向斜沉积环境及聚煤规律。

1 概述

长-西向斜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 呈北东-南西向展布。通过地表及钻探揭露的沉积地层主要有二叠系和三叠系, 根据岩性组合及古生物特征将二叠系划分为3个岩组, 自下而上分别为狮子形组、乐平组和长兴组, 其中乐平组平均厚度为480 m。

乐平组沉积地层可分为4段, 自下而上为官山段、老山段、狮子山段、王潘里段。根据王鸿祯院士提出的沉积层序及旋回的划分标准[1], 现将主要可采煤层划分为A (官山段) 、B (下老山亚段) 2个正层序 (Orthosequence, 三级) 。A正层序包含5个亚层序 (Subsequence, 四级) , 自下而上分别为AⅠ、AⅡ、AⅢ、AⅣ和AⅤ;B正层序包含2个亚层序, 自下而上分别为BⅠ、BⅡ。

2 沉积环境分析

2.1 A正层序识别及分析

A旋回总体上为三角洲相沉积。垂向上整体表现为海退, 但局部也表现为海侵 (见图1) 。

AⅠ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 局部夹有钙质泥岩、细砂岩和透镜体状泥灰岩, 水平层理发育, 生物种属较为单调, 多为广盐度的双壳、腕足类小型海相生物。在长-西向斜南部扬起端沉积厚度比其它部位要厚, 与下伏的狮子形硅质灰岩为整合接触, 表明此时为远滨相、三角洲前缘相沉积。

AⅡ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薄煤层、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该旋回平均厚度为24.6 m。砂岩主要成分为石英, 其次是泥化长石及白云母, 水平层理、波状层理发育, 局部见透镜状、似球状黄铁矿呈串珠状分布, 底部砂岩层位较稳定, 可作为标志层, 煤层主要分布在该旋回上部, 这表明当时沉积环境三角洲前缘远沙坝、临滨海相沉积。

AⅢ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煤及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见有大型锲形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 该旋回平均厚度为25.1 m。在该旋回中AⅢ4煤层为该旋回的大部可采煤层, 灰分和挥发分含量较高 (见表1) , 且该煤层直接顶底板多为细砂岩, 表明当时为低水位沉积。底部为较为纯净的中细粒含岩屑石英砂岩, 自下而上岩屑含量逐渐降低, 颜色逐渐变浅, 粒度逐渐变粗。上部粉砂岩常见有完整植物化石。顶部局部地区为含钙质细砂岩, 含煤系数及沙泥比较AⅡ高。以上表明该旋回沉积环境为一套滨海沼泽相、三角洲前缘-平原相沉积。

AⅣ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薄煤层及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见有水平层理, 该旋回平均厚度为24.7 m。该旋回中薄煤层数量较多, 且见有较多植物化石碎片。在该旋回底部为中细粒含岩屑石英砂岩夹中粗粒石英砂岩, 下部为中细粒含岩屑石英砂岩, 上部为含黑色细粒泥质包体中粒石英砂岩, 泥质包体呈次菱角状、球度较差, 主要成分为粉砂质、泥质, 大小1 mm~3 mm。该旋回中上部夹有多层黄铁矿薄层及星点状、团块状、浸染状黄铁矿。以小型交错层理、水平层理发育为主。以上表明该旋回沉积环境为一套三角洲前缘相沉积。

注:表中的数据为每层可采煤层平均值

AⅤ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煤、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见有锲形交错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 该旋回平均厚度为24.0 m。在该旋回中AⅤ6为该旋回大部可采煤层, 灰分和挥发分含量较高AⅢ4煤层相似, 但S含量与AⅢ4相比显著增高。同时该旋回中的砂岩普遍为薄层状岩屑石英砂岩夹薄层状、条带状粉砂岩, 中-小型交错层理发育, 局部见有生物扰动现象, 砂岩中偶见有同期、准同期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为锯齿状, 缝合线内充填较多的泥质成分。这表明当时地壳微有振荡, 为一套河口湾潮汐环境, 也可称之为潮控三角洲环境[2]。

2.2 B正层序识别及分析

B旋回总体上为三角洲平原相沉积。垂向上整体表现为海进, 但由于当时地壳相对不稳定, 海水振荡明显, 局部也表现为海侵。

BⅠ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煤及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底部为中粒含岩屑石英砂岩, 中厚层状, 平均厚度为12.4 m。砂岩中含黑色粉砂质包体, 包体呈棱角状, 球度较差, 粒度较为均一, 粒径1 mm~3 mm, 见缝合线构造, 缝合线呈锯齿状, 缝合线内充填较多泥质成分, 向上粒度逐渐变细, 与下伏岩层呈冲刷接触, 此套砂岩为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沉积。此旋回中含1层~2层可采煤, 但BⅠ6为该旋回中全区大部分可采煤层, 灰分比A旋回煤层较低, S含量较A旋回高 (见表1) , 这表明BⅠ6为中水位沉积煤层, 水位比A煤组高。BⅠ旋回煤层数少, 但煤层厚度较大, 大多数煤层底板都为更土岩, 且在此旋回中泥沙比也较A煤组高, 含煤系数也比A煤组大。这表明BⅠ旋回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

BⅡ旋回为一套黑色泥岩、粉砂岩、煤及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 岩屑石英砂岩以细砂岩为主, 槽状交错层理发育, 砂岩中发育缝合线, 缝合线大致与层里面平行, 缝合线内充填较多的泥质成分, 位于河控三角洲分支间湾沉积。在此旋回中含1层~2层可采煤层, 其中BⅡ5为全区大部分可采, BⅡ5灰分和S含量和BⅠ6较为相似, 且BⅡ旋回含煤特征也和BⅠ相似。这表明BⅡ旋回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

前人一直认为B旋回为一套潮控三角洲相沉积, 笔者觉得有点不妥。B旋回底部虽有潮控三角洲迹象, 但总的还是以河控三角洲相为主。原因有以下几点:

a) B旋回以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沉积为主, 沙泥比较小, 矿区整体均方差较大, 并未有粒度大的中粒-粗粒砂岩沉积, 这代表一个水动力相对较小的沉积;b) 砂质沉积物中见有中-小型交错层理, 但至今未见有羽状交错层理;c) 一般在潮控三角洲沉积序列底部含大量介屑、砾、砂、木屑和泥屑, 最底部为冲刷面, 而这种现象只在B旋回底部出现过;d) 在B层序煤层煤质的灰分、C含量相对A层序中煤层煤质的灰分、C含量明显偏低, 但S含量明显偏高。笔者认为B层序为一套高位体系域沉积, 而A层序为一套地位体系域沉积。

3 聚煤规律分析

海西运动导致本区在晚二叠世上升, 长-西向斜开始大规模海退, 由浅海沉积转为过渡海陆交互相沉积, 发源于大陆河流经西云山, 由北东向南西入海。在长西向斜狮子形期的灰岩转为含陆源碎屑物沉积。在中乐平期受全球冰川消融影响, 又开始了小规模海进, 使得长西向斜形成了退积型沉积, 在B层序之上形成了一套以泥岩、粉砂岩含海相动物化石为主的浅滨海相沉积[3]。

乐平组含煤段中下部属三角洲体系建设阶段产物, 形成进积和退积2个序列, 即为A、B 2个正层序。在A正层序建设阶段初期, 由于河流向海方向延伸, 沉积物分散, 水动力条件发生急剧变化, 引起水流扩展和减速, 而使负载沉积下来形成潮控三角洲相的组成。在A正层序形成以后, 海退开始趋于最大, 在潮控三角洲相的相序上优先发育了河控三角洲相, 因为指状沙坝测缘提供了河控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的浅水地台, 至BⅠ亚层序形成后海平面上升, 建设阶段的退积序列开始沉积, 但因海侵幅度大于沉积速度, 加上经历了进积序列沉积, 河流坡度变缓, 地势趋于平坦, 水下加积高出水面, 海水侵占了已建成的三角洲台地。潮汐作用增强致使退积序列在小江、千坊局部地区缺失, 被障壁-泻湖体系所代替。因此, 在横向上区内各处聚煤沉积作用强弱有差异, 垂向上, 根据成煤作用和海水进退变化规律将本区聚煤分为A、B 2个成煤期。

a) A旋回成煤期。以潮控三角洲沉积成煤为例, 该期总体海平面下降, 属进积型, 从该段煤层沉积厚度及层数等沉积环境分析, 海水进退频繁, 水体相对不稳定, 煤层层数多, 但不利于形成厚且稳定的煤层。在整个长西向斜只发育2层~3层可采煤, 厚度变化较大;b) B旋回成煤期。以泻湖-潮坪环境成煤, 该期总体为海平面上升期, 属退积型, 海水进退次数减少, 地壳较为稳定, 垂向上, 煤层数少, 在长-西向斜南部及中部局部地区多有3层可采煤层, 且煤层厚度大, 相对稳定。

4 结语

长-西向斜乐平组含煤地层沉积总体上为一套海陆交互相, 沉积环境主要有潮控三角洲、泻湖-潮坪2种类型[4]。

煤层聚集不仅受岩性、古地理、古气候及古构造影响, 且还受海水进退次数、规模影响。在潮控三角洲基础上形成了煤层层数多、煤层厚度薄的特点;在泻湖-潮坪基础上形成的煤层, 厚度大且相对稳定, 更有利于成煤, 且煤层含煤系数和可采系数也相对较高。

摘要:赣西长-西向斜煤田位于萍乐坳陷带西段, 长西向斜的煤系地层属晚二叠世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基于萍乡长西向斜含煤地层岩芯、测井等资料, 结合乐平煤系岩石特征、煤质特征、沙泥比和层序地层格架研究该煤田的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和聚煤规律, 对莲花长-西向斜乃至萍乡乐平煤系找煤方向及成煤预测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长-西向斜,乐平组,沉积环境,聚煤规律

参考文献

[1]郭东鑫, 唐书恒.内蒙古乌尼特煤田含煤地层层序划分与聚煤规律[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11, 39 (6) :1-5.

[2]金高峰, 龚绍礼.聚煤作用的层序模式[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0, 28 (1) :1-5.

[3]龚绍礼, 张春晓.华南二叠纪地层序地层特征及聚煤规律[J].中国煤田地质, 2011, 39 (6) :9-11.

篇4: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关键词: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陆地生物群;古环境;古湖泊;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沉积盆地

Chronology and sedimentary environment of terrestrial biota during the Mesozoic and Cenozoic

Abstract:High-resolution magnetostratigraphic investigations were conducted on a series of sedimentary basins and associated mammalian faunas. Results show that: The age of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in the Yushe Basin can be constrained to an interval from late Miocene to early Pleistocene. The Gaozhuang Fauna and the Mazegou Fauna have ages of Early Pliocene and Late Pliocene, respectively. The sedimentary profile in the Dali Basin spans from Chron C4n.1r to Chron C2n. The age can be constrained to an interval from late Miocene to early Pleistocene. The sedimentary profile in the Zhaotong Basin spans from Chron C3Br to Chron C2An.1n. The age of the sedimentary sequence in the basin can thus be constrained to an interval from late Miocene to late Pliocene. The hominoid fossil in the Zhaotong Basin has an age of ~6.1 Ma, the terminal Miocene. The Nihewan faunas can be placed between the Gauss–Matuyama geomagnetic reversal and the Matuyama–Brunhes geomagnetic reversal (2.58-0.78 Ma), leading to a time range of ca. 2.6-0.8 Ma for the Nihewan mammalian faunas. The Pliocene–Pleistocene boundary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Xiashagou section. High-resolution paleomagnetic sampling has been conducted in the Linxia Basin, yielding more than 5000 samples at intervals of ~20 cm. The SIMS U-Pb zircon analyses of zircons derived from three tuff layers in Daxishan section in Linglongta yield (160.7±1.7), (159.5±2.3) and (158.9±1.7) Ma, indicating that they were formed at early Late Jurassic. Sedimentary properties of the fossil-bearing deposits of Lake Sihetun (Yixian Formation, Lower Cretaceous) were investigated on a high-resolution, submillimetric scale. Lake evolution is sub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of which Phases 2 and 3 provided suitable conditions for excellent fossil preservation. Six microfacies are recognized within these two phases. Detailed geochemic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on three basin sequences along a north-south transect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the PETM. Carbon isotope ratio of black carbon was measured on the Daihai Lake sediment core with an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ensitivity of the δ13C values of black carbon as a potential indicator of terrestri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ree well outcropped Mesozoic profiles rich in faunas at Huizhai, Huangcun and Chengtan were found. Lithostratigraphic and biostratigraphic sequences were established.

Keywords:High-resolution magnetic stratigraphy; terrestrial biota; paleoenvironments; paleolake; Paleocene-Eocene Thermal Maximum (PETM); sedimentary basin

篇5:沼泽沉积与环境演变研究进展

关键词:农村住区,热环境,演变趋势,规划策略

0 引言

2010年我国城市化率为50%, 一半的人口还在农村生活[1]。农村住区环境决定了我国大部分人生活水平和居住质量。经济的增长和建设水平的加快, 使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和建设都日益高涨, 农村居民也不例外。农村住区建设发展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种趋势如果不加干预盲目增长, 会使农村住区环境恶化, 不利于居民工作生活甚至身心健康。

农村住区环境是由多方面构成的, 其中便有住区物理环境。农村住区物理环境主要包括农村住区热环境、住区声环境和住区光环境。其中住区热环境影响着居民的舒适、健康, 以及家庭和住区的能耗等多个方面。本文对农村住区热环境影响要素作详细分析, 对我国农村住区物理环境的发展做定性讨论, 并提出合理的规划对策。

1 农村住区热环境影响要素的发展

影响农村住区热环境的要素有三:住区内部人工环境、住区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方式。

1.1 住区内部人工环境变化与住区热环境

1) 住区规模。为了满足生活需求提高使用空间, 农村居民在宅基地基础上扩建和改建的情况越来越多, 宅基地上住房的面积和建设量在增加, 2009年农村新建住宅面积比2000年高2倍[2], 但大多数家庭的宅基地没有变大, 宅基地的变化赶不上居住的需求。这引起农村住区局部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上升, 尤其是建筑密度的上升。原本的庭院和建筑共生的住宅环境变为以庭院空间越来越小仅以建筑为主的住宅环境。

住区规模不仅是衡量住区大小和建筑强度的量, 也会影响住区热环境。城市的发展和建筑建设对热环境呈现出“城市热岛”现象[3]。热岛效应的强弱以热岛强度ΔT来定量表示, 表示方式为:

与热岛强度相关的因素有:地区风速v、城市建筑高度h、建筑间距W[5]、建筑能耗Qh、太阳辐射Q[6]太、下垫面反射率α和城市潜热交换Q[3]潜。这些因素共同作用, 城市热岛效应最终表现为城市每日平均气温要比周边开敞地区高3℃~6℃。

在2011年夏天对关中农村住区热环境的调研测试中发现, 密度较高的农村住区中心日平均温度大于边缘区, 密度较高区比边缘区的日平均温度高0.5℃~1℃左右, 即住区密度较高区和中心区的夜间通风和降温效果要差一些;住区边缘区日温差较大, 在中心区日温差在5℃左右, 边缘区日温差达12℃左右, 即住区边缘地区热环境受住区周围空气温度的升降而相应变化[7]。住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对热环境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 建筑密度的上升加强了住区中心的温度的提升, 农村住区布局过于集中对炎热地区较不利。

2) 住区建筑材料和建设方式。农村住区建设材料中以木材、竹材、土坯、石材、砖和粘土瓦等构成住区住宅建筑的主体。由于交通等方面的原因, 在以往农村建设中, 建设材料多选自当地原生材料。而以木材、竹材、土和石材都只需天然材料经过较简单的加工即可用于建造农村住房。这种方式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在交通运输中所需的能耗, 原有的建筑材料也较适应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

自1990年以来我国农村住房建设材料和建设的方式发展的趋势为:使用的建筑材料由以往的简单加工自然材料向复杂加工工业材料发展, 水泥、砖和混凝土等成为农村建设的主要材料;砖木结构建筑增长幅度下降, 而钢筋混凝土结构住房迅速上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其建筑材料中的钢筋和水泥材料, 需要大量的能量才能完成生产, 比传统住区建设能源浪费的多。

在住宅使用过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 并不比传统住区节约能源, 其热工性能也不比传统农村住房表现优异, 例如陕北农村传统民居窑洞住宅要比新建普通钢筋混凝土住宅在热工方面的表现更好[8]。

3) 住区道路环境。早期农村住区一般道路宽度较小, 路面宽度一般只有3 m~5 m。若两车相向而行时, 时而需要借助主路旁的路肩。路面铺设方式为石子、石板铺砌或灰土夯实。

发展较快的农村内部道路铺设方式由原先的石板、石子或灰土路面, 发展成水泥或沥青路面。即原本的透水路面或半透水路面变为不透水路面。而在夏季不透水路面水分很少, 无法通过蒸发潜热作用降低路面温度, 使住区内的环境的空气温度和辐射温度都有所上升, 加强了住区夏季空气温度的升高, 不利于夏季农村住区降低其空气环境温度。

1.2 农村住区周边环境变化与住区热环境

1) 生态环境。除农村自身的发展改变其物理环境外, 周边环境的发展也影响到住区物理环境。农村住区外围的自然环境对居民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热等有一定的稀释和降解作用。

近年来国家实行了反哺农业的政策, 农产品的产量和产值出现增长, 也促使农村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生态环境状况在不断恶化。例如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在18年的时间内, 牲畜头数增长6倍以上, 出现草原沙化等环境恶化趋势[9]。沙漠化的土壤热容量小, 在夏季更容易升温而冬季更容易降温, 且环境的热稳定差。

2) 人工环境。农村住区周边的人工环境有水坝和公路等。水坝对热环境会相对有利一些, 但上游的水坝会给下游的生态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水坝在较大的一个范围看, 对热环境的影响是平衡的。

农村周边的公路的通行量增多不仅会带来噪声, 汽车排放的尾气也有一定量的废热。同时新建的公路代替了原有的下垫面, 公路对太阳辐射的吸收量比一般的空地要多, 潜热量下降。

1.3 农村生活方式与住区热环境

原本农村居民以农作物和家养禽、畜等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家庭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以炊事和取暖为主, 采光、娱乐等项目为次之;生活中主要以柴、桔梗等植物为主要能源, 使用煤炭较少。传统农村生活中释放的热量和污染物对住区物理环境的影响也较小, 自然环境的负担较轻。

近年来农村居民在交通出行、起居饮食等生活方式都在逐渐改变。农村与对外环境联系也更紧密, 汽车、摩托车和农用机车等机动工作的使用率升高, 交通方式由原先简单的步行和非机动交通方式转变为机动交通为主非机动方式为辅的交通形式, 交通方式的转变使交通排放的能耗升高。

2 农村住区热环境演变趋势

1) 农村住区整体温度升高, 相对湿度降低。在住区人工内部环境、外部周边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 都预示着农村住区整体平均温度的上升。

2) 住区中心平均温度高于周边温度, 这种温度差会继续增大。

3) 住区通风不畅, 使室内和室外人体热舒适度降低。

4) 住区的庭院空间变小, 通风不畅等会引起其温度逐渐升高, 导致室外环境不舒适, 将使居民更多在住宅中停留。

3 农村住区环境规划对策

现阶段与农村建设相关的政府政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6号《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地方农村村庄规划建设条例。其中大部分对农村建设面貌、安全、卫生、节地和节能方面都有其条文, 但对农村住区物理环境还没有重视, 还应进一步出台促进农村物理环境建设的政策。

农村住区环境规划的对策如下:

1) 合理控制住区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根据农村所在地的气候特点, 进行相应的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对北方较冷地区可以适当的提高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提高住区热环境的舒适度, 而南方地区应降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增强夜间通风降温的效果。

2) 增加农村住区各组团之间的间距。整体密集的住区与自然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流是有限的, 其住区的物理环境也是不均衡的。应适当加大住区组团之间的间距, 缩短每个住宅与自然环境的距离。

3) 控制引导住宅通风。因农村住宅建筑高度较低, 住宅风环境受周围其他住房和院墙等影响的作用较大。在建筑密度较高的农村住区规划时应注意住宅周围风场的通畅, 保证住宅内的有效通风。

4) 提高对庭院空间的重视。庭院空间是农村住区比较特殊的空间, 可以解决一定的生活所需空间问题, 又是造价低廉的空间模式。同时它是住宅的外环境, 对住宅内的环境影响很大。应对庭院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建设, 使其功能和物理环境都满足居民所需。

参考文献

[1]孙国华.“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水平探讨[J].宏观经济管理, 2010 (5) :37-38.

[2]中国农业年鉴编辑部.中国农业年鉴2008[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3]Landsberg H E.The urban climate 1st ed.[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81.

[4]刘加平.城市环境物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5]Oke T.Overview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Settleme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WMO Expert Meeting on Urban and Building Climatology[C].WCP-37,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Geneva, Switzerland, 1982:65-66.

[6]吉沃尼.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中的气候因素[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 2010:193-194.

[7]王雪.新建农村生态住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8]刘加平, 何泉, 杨柳, 等.黄土高原新型窑居建筑[J].建筑与分化, 2007 (6) :39-41.

上一篇:潲水无害化处理下一篇:班级成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