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旺油田高65井区沉积相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2022-09-10

英旺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边缘, 长8油层组顶面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 地层倾角小于0.5°~1°, 千米坡降为7~10m, 局部发育低幅度鼻状隆起。庙湾采区高65井区含油面积6.7km2, 控制地质储量77.1×104t, 开发层位长8油层。现有油井73口, 日产液7.42m3, 日产油1.27t, 综合含水率79.5%, 平均单井日产油0.023t。

一、沉积相特征

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集砂体岩性以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 岩石颜色为灰色、灰绿色和深灰色, 泥岩为深灰色、灰黑色或黑色, 整体表现为弱还原~还原条件下的暗色特征, 表明碎屑物沉积时处于浅水~深水水下环境。

长8细砂岩颗粒磨圆度一般, 多为次棱角~次圆状, 分选较好, 主要有孔隙、薄膜及孔隙-薄膜式胶结类型, 发育原生粒间孔、剩余粒间孔及溶蚀空隙;粒度频率曲线峰值一般在30%左右, 峰位于细粒一侧, 沉积物以细粒为主。

长8油层组砂岩的φ值平均2.87, 几乎均为细砂岩, 标准偏差分布在0.43~0.55 (平均0.48) , 粒级分布围绕集中趋势离差较小, 表明分选好。偏度的平均值为0.96, 尖度的平均值为4.31, 均为正偏, 微不对称, 非常尖锐, 为少量粗粒组分混合的原因。粒度概率曲线主要由两段式组成, 滚动总体不发育, 主要由跳跃总体及悬浮总体组成, 其概率图形式与河流沉积相似。说明在流水作用过程中, 碎屑颗粒受到一定湖浪作用的改造, 使粒度分布范围变宽, 反映了河控浅水地台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的特点。

一、沉积微相特征

研究区河道砂体为骨架, 河口砂坝不发育, 平面上沉积微相呈现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与分流间湾微相相间格局。多数情况下, 分流河道砂体直接与湖相、分流间湾泥岩呈冲刷接触, 垂向相序发育不完整, 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作为其骨架相十分发育。

1.水下分流河道

研究区内水下分流河道具有成层性好和可对比性强的特点, 广泛发育于长8段地层中。岩性特征主要为灰色厚层状细砂岩, 细-粉砂岩组成, 夹少量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砂岩中发育平行层理、板状交错层理、小型槽状交错层理及火焰状构造, 底部具冲刷面, 冲刷面附近可偶见少量泥砾。粉砂岩中发育水平层理、透镜状层理、沙纹层理, 可见垂直虫孔及少量水平虫孔。

2.分流间湾

分流间湾为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相对凹陷的湖湾地区, 与湖相通。当三角洲向前推进时, 在分支河道间形成一系列尖端指向陆地的楔形泥质沉积体。故分流间湾以泥岩为主, 含少量粉砂和细砂。泥岩中发育植物叶片化石。砂岩及粉砂岩中发育水平层理、沙纹层理及变形构造, 偶见少量碳屑, 垂直虫孔及生物扰动构造发育, 属水下较为安静的低能环境。在层序上, 下部为前三角洲泥岩沉积, 向上变为富含有机质的沼泽沉积。因水下分流河道的频繁迁徙改道和不同期次沉积的叠加, 二者密切共生, 反复叠置。分流间湾多由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 其自然伽玛曲线表现为中高值, 呈齿形, 自然电位曲线表现为低平。

三、砂体展布特征

通过研究砂泥比例或砂地比例在平面上的分布, 编制砂体等厚图可以揭示沉积相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 以及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地层中砂岩百分数的变化反映了一定沉积环境中骨架砂体的分布规律。由于水下分流河道是三角洲前缘的骨架砂体, 并且多个水下分流河道相互叠置形成的复合厚层砂岩能够成为最有利于油气输导体系和储集空间。

研究区长8期位于富县三角洲之上, 长8段沉积期延安地区发育了大型的浅水地台型河控三角洲, 其物源区位于东北部, 沉积相带总体展布方向为北东-南西向 (李文厚等, 1999) 。

1.长82段砂体平面展布

研究区长82段地层厚度在36~62m之间, 平均43m。该层段累计砂岩厚度集中分布在11-30m之间, 平均21m, 砂地比大于0.5的区域是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分布的区域。该期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中自北向南依次发育庙湾高1井区和观亭龙13井区2支自东北~西南向水下分流河道。

庙湾-高台区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位于英2、英1、高90、高1、高57和高61井一带, 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 砂岩百分含量平均大于50%, 砂体厚度平均22m。河道部位宽约5km, 延伸长度约10km。

此外, 根据油田实际生产需要, 结合地层对比结果, 将长82又细分了4个小层, 根据各井点解释的砂体数据, 分别绘制了该4个小层的砂体厚度等值线图。根据各图我们可以发现, 各小层砂体厚度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特点, 各单层砂体厚度均小于19m。

2.长83段砂体平面展布

英旺油田长83段地层厚度在38~62m之间, 平均53m。水下分流河道砂层厚度在20~25m之间, 平均24.4m, 砂岩百分比平均30%。

砂岩百分比大于50%的区域是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分布的区域。该期三角洲前缘沉积环境与长82具有很好的继承性, 也具有自东北而西南发育4支水下分流河道。

庙湾-高台区水下分流河道:主河道位于交15、高115、高16、高118等井一带, 呈北东-南西方向展布, 砂岩百分含量平均大于40%, 砂体厚度平均23m。河道部位宽约6km, 延伸长度约8km。

同样的, 根据油田实际生产需要及地层对比结果, 将长83又细分了3个小层, 根据各井点解释的砂体数据, 分别绘制了该3个小层的砂体厚度等值线图。根据各图我们可以发现, 各小层砂体厚度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特点, 各单层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6-12m之间。

结论

研究区延长组长8沉积期, 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内陆湖盆形成到扩张的过程。通过对区域地层对比结合油田实际生产, 将长8油层组进一步细分为3个砂岩组10个小层, 明确了长832、长833及长822小层为主力含油小层, 通过刻画主力小层沉积微相和勾绘单砂体展布特征, 将每个小层平面上形成的注水井网进行纵向叠置, 优化出以长832、长833小层为主, 同时兼顾长822小层菱形反九点法注采井网90个, 注水对应井369口, 达到了提高注入水纵向波及体积和多项受效井比例得以大幅增加的目的, 为油田实现面积注水高效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摘要:英旺油田特低渗透油藏的非均质性较强、油井见水后采液、采油指数下降等因素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日益突出。本文从沉积特征深入研究本区油藏地质特征, 为本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了技术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特低渗透,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

上一篇:创新思路大胆改革扎实推进抓出成效——2016年全市校园足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下一篇:信息技术教学发展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