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

2024-05-21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共6篇)

篇1: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

美工区目标: 1. 观察感受自然万物的生命形式及运动变化,体验自然的变化和运动。

2. 感受色彩、线条、形状的疏密、曲直和鲜浊所产生的节奏感。3. 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表达这种感觉。4. 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5. 能使用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幻想。

6. 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意味。

7. 能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的能力。8. 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建构区目标:

1. 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提升空间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2. 通过投放各种色彩鲜明、富于变化的材料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建构的兴趣。

3. 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增加想象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会搭建技能,促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4. 通过游戏规则的约束,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各种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5. 对幼儿的作品给予及时评价,围绕作品的创意评价,激励幼儿大胆创新。

图书区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图书,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

2.通过图书区阅读间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的能力。

3.通过图书角的创设与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读书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4.通过提供多种图书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积木区目标:

1.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

2.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和想象力。3.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搭建出符合实际的建筑物。4.凭借幼儿的想像力,拼出不同造型的图案,发展儿童的眼力,脑力和手力等。

5.根据幼儿自己的思维,对长、短、高、矮、方、圆、大、小、三角形及其他形体的培数进行随意构造和搭配,变化出多种多样的结构形态和建筑物,从而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动脑等能力。

益智区目标:

1.能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

2.通过幼儿积极地思维活动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3.满足幼儿好动手的需求,促进他们感官的灵敏和手指的灵活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4.通过为幼儿提供分享经验的机会,加强同伴之间的合作与相互学习。

篇2: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

2. 感受色彩、线条、形状的疏密、曲直和鲜浊所产生的节奏感。3. 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表达这种感觉。4. 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5. 能使用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幻想。

6. 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意味。

7. 能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的能力。8. 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棋类区目标: 一、五子棋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玩法:二人各执一色棋子,每人都要尽快把自己的棋子摆成五子相连的一排(横、竖、斜排均可),同时阻断对方的五子连接,最后五子相连排数多者为赢。

二、跳棋

活动目标:

1、熟悉规则,能按规则游戏。

2、培养协作活动的能力。

三、追逐棋 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分类能力。

通过游戏规则的约束,帮助幼儿逐步形成各种规则,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

图书区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和使用图书,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和独立性。

2.通过图书区阅读间幼儿之间的交流,促进幼儿的早期阅读技能和语言发展的能力。

3.通过图书角的创设与利用,拓展幼儿的早期知识,形成读书爱书护书的良好习惯。

4.通过提供多种图书材料,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区目标:

1.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分工合作意识。

2.通过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展幼儿的想象空间和想象力。3.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搭建出符合实际的建筑物。4.凭借幼儿的想像力,拼出不同造型的图案,发展儿童的眼力,脑力和手力等。

5.根据幼儿自己的思维进行随意构造和搭配,变化出多种多样的结构形态和建筑物,从而提高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动脑等能力。

益智区目标:

1.能利用多种玩具材料来感知探索、形成知识、发展思维和智力。

2.通过幼儿积极地思维活动调动起幼儿战胜困难,向自我挑战的勇气,发展他们的运算和推理能力,促进思维和认知水平的发展。

篇3: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

一、区域业态的新视点:从功能细分的专门区域走向共享区域

传统的幼儿园区域往往根据对幼儿发展的不同功能把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积木区、娃娃家区、科学区、语言区、美工区、数学区等等。每一区域投放的材料不同, 幼儿所获得的经验也不同, 因而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区域的功能是不同的、细分的。

近年来, 区域业态导入了一个新的概念, 即“共享”, 它不是在幼儿园户外场地上专设的大型体育器械及玩沙、玩水等“公共”区域, 公共区域更多指的是地域空间上的共同拥有, 突显的是空间的策略, 强调的是空间的有效利用。而“享”, 则是“享受”, “享有”, 不仅仅是地域的共同拥有, 更多的是时间、材料、计划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因此, 共享区域往往是在班与班之间相邻的空间, 或在某一宽敞、特定地点为全园幼儿, 或某些班级幼儿设置的活动区域。如, 笔者在幼儿园所进行的“生态式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也在试点的幼儿园利用方便的地理位置开辟了供小、中班级活动的“共享区域”。区域依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 小中班孩子可以随时进入, 同时也有专门的小中班全体孩子按不同时段共同进入的时间。教师根据观察及幼儿需要灵活调整、投放材料, 区域不仅满足了孩子活动的需要, 而且也使小班与中班的幼儿扩大了交往的范围, 获得了相互分享经验的机会。所以, 共享区域突破了单一的空间的共享, 进入到空间、时间、规划与经验的共同分享, 这样, 共享区域就突破了原有区域细分的空间局限, 不仅扩大了幼儿的活动范围, 丰富了他们的活动材料, 而且, 由于大家彼此要共同规划区域, 设计活动内容, 收集并投放区域材料, 就使得区域业态全面更新, 使区域在整体上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二、共享的新境界:从空间的共享走向材料、经验的共享

材料的共享共享区域突破了传统幼儿园区域活动仅限本班空间, 材料只属一个班级幼儿的状况, 利用幼儿园特定的大型场地及班级与班级相临的区域而创设, 不仅空间上共同拥有, 尤其突出的是创设了幼儿与更为广泛的材料进行互动的机会。不同班级 (包括同龄班级和异龄班级) 投放的材料不同, 不仅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 减少了班与班之间投放材料的重复性, 而且, 由于相邻班级要共同计划区域活动, 共同面对不同班级幼儿的发展特点, 因此在投放材料时要考虑的情况更多, 投放的材料面更广、层次更多, 适应性更强, 真正实现了区域材料由过去单一、分隔到现在的丰富、共享。如我们所在课题活动的附属幼儿园在中班与大班所在的三楼一块大的场地创设了“社会一条街”共享区域, 有超市、银行、学校、邮局、理发店、饭店等活动区域, 因为要同时面对中、大班幼儿, 所以在投放材料时, 不仅要考虑中班孩子的活动特点, 也要考虑材料对大班孩子的挑战性, 所以几个相邻班级的老师要共同计划, 根据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及发展需要投放适当的材料, 使每一个幼儿进入这一区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喜欢操作的材料, 幼儿与材料之间拥有了更多的、更有效的建构与互动。

经验的共享共享区域突破了传统幼儿园单一的一个区域内, 几个幼儿小范围共同分享经验的局限, 走向了更多幼儿间经验的分享。不同班级、不同年龄段幼儿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激发, 真正实现了经验的共同分享。如在共享区域的“社会一条街”中, 几个大班孩子正在“超市”进行购物活动, 使用银行练习点钞用的钱币进行购物后的交款活动。由于交款发生了一些找钱多与少的争执, 吸引了正在“理发店”活动的三个中班孩子。他们被大哥哥大姐姐的活动所吸引, 于是慢慢地挤了进来, 看着并询问大班的哥哥姐姐在做什么, 发生了什么事?大班的哥哥姐姐说明了情况。中班三个孩子很好奇, 不断地追问, 而大班的孩子由开始应付他们的询问, 到后来主动地与中班的孩子一起讨论、计算, 在大班孩子的协助下, 中班孩子也获得了10-8=2的数学经验及超市购物自由选择, 出口必须付款的经验。共享区域由于不同年龄、不同班级幼儿之间接触互动的机会增多, 幼儿之间相互交往的丰富, 也增加了他们相互之间经验学习的深刻。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传统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由于区域功能细分, 区域的边界造成了区域之间的封闭与隔离, 而共享区域既强调区域的相对性、独立性, 更强调区域之间的互动, 这样就使区域之间的“边界”变为了“边缘”, 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成了可能。如在某海边的一个幼儿园, 在室外宽敞的走廊上形成了一个供小、中、大班幼儿活动的共享区域:贝壳、海螺陶宝区。这一大型的区域里, 老师利用海边的废旧资源———各种各样贝壳、海螺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用品等形成了一个由材料库、生产部、装饰部、包装部、销售部及展示厅等所组成的区域。在这一大的区域里, 区域之间的互动非常频繁而有效。不同年龄班级的孩子随自己的兴趣进入不同的区域, 有的孩子在生产部, 利用胶水、废旧贝壳等制作工艺品, 有的孩子对做好的工艺品进行涂色装饰, 有的孩子进行外包装工作, 还有的孩子对成品进行销售。可以发现的是, 区域活动中彻底打破了班级、年级之间的界限, 一些小班的孩子做能力要求比较低的工作, 或跟在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后面做一些难度低的工作, 而中、大班孩子则进行更为有挑战性的工作, 或给小班孩子分配任务, 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绝对的分离, 区域之间通过互动真正拥有了共享, 包括材料的共享、经验的共享, 也正如克里斯汀·夏洛在《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一书所提及的:“互惠———被定义为‘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或相互影响’———在这里指鼓励区域之间物品和材料的使用。”“学习区域间的互惠能够推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 (2) 区域走向了新的境界。

三、共享区域开展的方式:平行、互补、合作

平行活动平行活动是指在共享区域内, 同年龄班级之间针对同一内容开展活动。由于所面临的孩子年龄相同, 在材料的投放、使用上班级之间可以相互利用与借鉴, 教师可以就某一内容在不同班级之间开展活动, 相互启发, 相互学习, 相互竞争。如社会一条街中的超市活动区域, 小班三个班级的孩子开展了包装糖果的活动, 孩子们要把彩色的纸剪成小方块的糖纸, 还要寻找到合适的“糖” (小塑料球) , 不仅要比哪个班级包得好, 还要比哪个班级包得数量多。孩子们信心十足, 干得热火朝天。不仅锻炼了手指的精细肌肉活动, 也获得了丰富的数量经验, 而且也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

互补活动互补活动是指在共享区域内, 不同年龄班级针对同一内容开展活动, 一部分幼儿活动的成果成为其他幼儿活动的背景材料, 幼儿之间要相互协作、成果互补, 活动才能真正进行。如在上面所举的“贝壳、海螺陶宝区”, 由于这一共享区域内有不同的小区域, 孩子们进行活动时必须相互依赖, 相互协作, 也即, 制作区的孩子只有把废旧的贝壳、海螺壳等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成“工艺品”后, 包装区的孩子才可以对商品进行涂色、装饰与包装, 然后产品才能进入到“销售区”, 之间相互依赖, 相互协作。这就是共享区域开展的互补活动。

合作活动合作活动是指在共享区域内, 不同年龄班针对同一内容开展活动, 彼此相互合作, 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在共享区域“插花工艺”活动中, 不同年龄班幼儿共同合作。小班孩子将五颜六色的橡皮泥粘在竹丝上, 成了一束束美丽的鲜花;中班的孩子则更多选择皱纸及较容易粘贴的彩色纸团粘在竹丝上, 做成漂亮的花束, 活动难度有了相应的提高;大班孩子选择更为丰富的材料, 如串珠、塑料管、塑料片, 以及收集的一些自然植物, 进行插花装饰, 这些材料对他们的挑战性更强, 幼儿工作的作品也更富有了艺术性和创造力。

四、开展共享区域活动应注意的问题

规则的制订是保障共享区域的出现不仅满足了不同幼儿个体发展的需要, 而且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加宽松、自主的学习活动空间。然而, 共享区域所具有的空间共享、时间共享、材料共享、经验共享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共享所带来的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决定了区域活动的有序、高效有赖于必要的规则。因此, 共享区域的开展需要制订显性或隐性规则。规则是区域活动中幼儿必须遵守的法则或习惯。规则意味着共享区域的自主、秩序, 没有秩序只会有混乱。如果区域活动取消任何规则, 其结果是幼儿的自主及互动发展将不是越来越多, 而是越来越少, 所以合理、适宜的规则是共享活动开展的保障。

幼儿经验的积累是基础共享区域决定了不同班级、不同年龄幼儿参与活动时的交互作用, 而高效的互动建立在双方的经验交流与分享基础上。共享区域能否有效地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幼儿自身的经验积累。如果幼儿对某一问题或角色毫无经验的预备, 那么他们在共享区域中的活动也只能是“游荡”、“摆设”, 或表面的形式互动。如笔者在一共享区域活动中所看到的:“导游”带着旅游团成员前来竹乡一条街参观, 并到一茶吧休息喝茶。站在门口的“服务员”身上披着服务员绶带, 笔直站在门口迎宾, 既无热情欢迎的表情, 更没有角色的意识与行为 (服务员的语言与行为) , 那些装扮成游客的幼儿只好进来后自己动手倒茶倒果汁喝, 既不需要钱币购买, 也没有社会活动中的角色体验, 顾客与服务员角色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活动的低效, 更使得共享无法实现。所以, 经验的缺乏使得活动无法触及幼儿内心的经验体系, 那么共享也只能停留于形式, 无法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交往互动是开展的前提共享区域与传统的区域相比, 更强调幼儿之间的互动, 因为只有交往, 材料、经验及区域之间才能互动共享, 幼儿的学习才有可能发生, 尤其是幼儿的经验才能得到修正、提升或发展。杜威曾指出, 经验不只是环境作用于人的被动的“遭受”, 还有人作用于环境的主动的“做”, 经验是人与环境交往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3) 。社会建构理论所关注的社会交往对于幼儿知识建构的价值和幼儿认知发展的非独立性也告诉我们, “当幼儿与他人共同活动时, 他们不仅仅是在对物体进行操作, 而且是在与他人共同建构。幼儿会不断地把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他人的进行比较、协调, 而与他人的观点所作的比较会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 幼儿必须在自己的认知图式和外界的冲突之间进行协调, 从而引起了自己认知结构的改变”。 (4) “幼儿最好的学习状况是当他们与人、材料、事件和想法做直接互动的时候”。 (5)

教师的指导是关键共享区域虽然强调幼儿主动的活动及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往互动, 但教师的指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教师才更清楚幼儿发展的现有水平及通过活动后的发展水平。没有教师的指导, 幼儿的发展只能是自发的, 而不是有意识的, 更不是有效的。HIGH/SCOPE课程所强调“主动学习”的五个要素———材料、操作、选择、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成人的支持中 (6) , 也特别关注来自成人 (尤其是教师) 的支持与指导。笔者认为, 共享区域活动中, 教师的指导是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 因此教师需要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状况, 根据需要投放不同层次、适合幼儿活动的材料, 适时采取措施引导幼儿与材料、幼儿与幼儿进行互动, 同时, 还需要给予幼儿帮助, 并不断地协助他们扩展与建构自己的经验, 从而不断地引发他们的发展。离开了教师的指导, 这一切将是低效的, 甚至是无效的。

参考文献

[1][美]米歇尔·格雷夫斯著, 林翠湄译:《理想的教学点子1》,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8页。

[2][美]克里斯汀·夏洛、劳拉·布里坦著:《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43页。

[3]王秀萍:《论杜威的教育经验观》, 《学前课程研究》, 2007年第2期, 第43页。

[4]朱家雄等:《从知识的个体建构到知识的社会建构——论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知识建构》, 《幼儿教育》, 2002年第6期, 第7页。

[5][美]米歇尔·格雷夫斯著, 杨世华译, 《理想的教学点子2》,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第7页。

篇4:幼儿园区域活动初探

关键词:区域活动 材料 形式 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发展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区域活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起来的。什么是区域活动?区域活动,也称活动区活动等,它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有目的地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建构区、图书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并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爱好自由选择活动区进行活动。区域活动具有自由性、随意性等特点。

一、开展区域活动的意义

(一)区域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主性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自由选择的活动区,他不受老师的指挥和操控,体现了自我选择,这对于幼儿以后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区域活动促进了幼儿的交往

在区域活动中,不同的活动区幼儿有很多,大家在一起兴趣相同,共同的话题就会很多,无形中就会促进幼儿的交往。同时在活动中幼儿之间会有争议,协商等,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区域活动激发了幼儿初步的探究精神

区域活动提供给幼儿可供他们探索的环境和材料,他们可以了解到蜡烛熄灭的原因,不同坡面的小车下滑速度不同等科学经验。他们在活动中还会像模像样地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有的纸不吸水,为什么陀螺转起来颜色就变了?这些初级的探索激发了幼儿对周围世界的探索兴趣,培养了其探索精神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区域活动材料投放不恰当

在区域活动中由于老师的能力及精力的有限,在材料的提供上不恰当,有的教师往往是不分层次地把所有的材料一次性投放,还有的教师虽然想投放可因为幼儿园的条件所限也未能合理投放。

(二)区域活动设置模式化

许多幼儿园为了检查而设置了模式化的活动区,有的活动区幼儿从来不让进去玩,或者只有检查时才让玩,这些活动区只是摆设,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区域活动中教师互动差

区域活动中良好的师幼互动既可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应该想幼儿之所想,仔细地观察幼儿,适时进行指导,让你的指导成为幼儿的发展基石。

三、怎样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作用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教师在创设区域环境时一定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例如,在小班我们创设的娃娃家,这里有为娃娃穿衣,喂娃娃吃饭等,孩子在活动的同时增强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而在大班的活动中我们更多的是强调规则的学习,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的能力。

(二)区域活动的开展要体现师幼互动

为了避免区域活动设置形式化,幼儿参与性差的问题,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选择他们喜欢的、感兴趣的问题来设置区域活动和投放材料。在和老师一起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参与的快乐。增强主人意识,对活动区的开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和幼儿的交谈中发现孩子对陀螺有浓厚的兴趣我便号召孩子和家长收集家中的陀螺带到幼儿园,在科学探究区让幼儿观察,并投放了一些材料让幼儿制作,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制作出的陀螺像模像样,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三)区域活动投放的材料要丰富

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使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使幼儿在与不同材料的作用中获得经验,体会丰富的材料带给他们的不同体验。例如,在“我为祖国妈妈过生日”这个主题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服装,水彩笔、橡皮泥,彩纸等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进入不同的区域,有表演区的;有做拉花的;有做生日蛋糕的等等。孩子们在其中体验成功和快乐。

(四)避免设置模式化

给幼儿充足的时间和自由让幼儿到活动区进行活动,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功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

总之,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活动的主要形式,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发展幼儿的优势智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进行恰当的指导,使区域活动最大效度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荃,《幼儿园游戏课程模式》,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

[2] 《幼儿园游戏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3] 李季湄、肖湘宁,《幼儿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 李季湄 ,《回到基本元素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篇5:幼儿园素质总目标

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终生教育的起点阶段,是一种着眼未来的奠定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特别从21世纪到来之时,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传递已不是靠灌输和记忆所能实现。而创新和实践的能力、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合作和分享的能力,以及健康的感情和个性等素质才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目标取向。我园立足于这些素质的启蒙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为了更好落实《幼儿园指导纲要》、《广东省幼儿园教育指南》推陈出新素质教育,特制定以下规划。

一、总目标: 规划的目标是:经过三年努力,把我园办成高素质、高标准、有绿色的区级幼儿园。以《规程》、《纲要》精神为指导,创设绿化、美化、教育化、儿童化和具有现代气息的育人环境;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管理模式和学习型组织,培养一批教师骨干;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培养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幼儿,为成为宝安区民办示范园创造条件。

1、健康:

(1)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2)发展幼儿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培养自理、自我保护的基本能力。

2、科学:

(1)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培养主动学习的态度和欲望;(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增进对环境以及人与环境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环境意识;

3、语言:

(1)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听、说、读、写的能力,并且将听和说作为重点,培养幼儿喜爱阅读的好习惯;

(2)引导幼儿大胆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手段表达与交流思想和感情;(3)逐步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激发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4、社会:

(1)增进幼儿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培养主动性和自信心;(2)培养幼儿初步的责任感和待人处事的正确态度;

(3)帮助幼儿学会与人交往和友好相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帮幼儿适应群体生活,接受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同伴、爱幼儿园、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艺术:

(1)激发幼儿对创造的欲望,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对音乐、美术、舞蹈等学习,培养幼儿表现美和感受美的情趣。

三、幼儿身心发展各阶段目标:

(一)语言领域:

教师要注意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语言的学习要在自然、生活化的情境进行,将听说读写等经验融入到日常和各类教育活动中去。初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学会安静地听同伴及老师说话、讲故事。不随便插嘴;(2)能听懂普通话,能听懂某些难发的音,逐步学习讲普通话;(3)听懂并理解简单的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游戏规则及老师的提问、要求。b、讲述目标:

(1)愿意说普通话,喜欢与别人交流;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运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3)初步学习常用的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

(4)能有兴趣的运用各种感官,按照要求去感知讲述内容;(5)理解内容简单,特征鲜明的实物、图片和情景;(6)愿意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

(7)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学会传递老师简单的要求给家长和别的幼儿;(8)愿意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能用普通话朗诵简单儿歌;(9)能准确说出讲述内容的主要特征和主要事件。c、阅读的目标:

(1)喜欢看图书边看边说;

(2)能初步看懂单幅儿童画书中的主要内容,能用口头语言将儿童图书的主要内容说出来。

(3)体验不同文学体裁文学作品的语言特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4)理解文学作品的情节内容或画面情景,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5)在文学作品原有的基础上扩展想象,仿编简单儿歌。d、书写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对文字感兴趣,能在成人的启发下人读最简单的字;(3)在活动中以描画图形的方法练习基本笔画。中级阶段

a、倾听目标:(1)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的谈话,不打断老师的话,(2)能听懂并会说普通话;

(3)能积极倾听别人讲述内容并发现异同;

(4)能听懂并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游戏规则及老师的提问。b、讲述目标:

(1)能积极与人交谈学会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较准确的发音乐于说出自己的意见;

(2)学习围绕一定主题谈话,不跑题;

(3)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4)能说出简单完整的合成句;(5)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述的习惯;

(6)能用较完整的集资连续的讲述自己的经历,讲述图片内容,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7)大胆朗诵儿歌、讲述故事,发音较准确;

(8)能主动在集体面前独立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9)学习按一定顺序讲述图片、实物和情景内容;(10)学习将感受最深的事告诉老师和小朋友。c、阅读的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面多幅儿童画书的内容;(2)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内容,能正确运用新学词汇;(3)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生活语言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美;(4)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d、书写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

(2)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创作图书;(3)引导幼儿有兴趣地去认读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汉字;(4)喜欢描画图形,练习基本笔画; 高级阶段

a、倾听目标:

(1)主动专注的倾听别人谈话,迅速掌握别人谈话的主要内容,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2)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迅速把握多重指令;

(3)不断提高倾听的精确程度,准确掌握和传递细微差别和信息。b、讲述目标:

(1)能主动用普通话与同伴交流,态度自然大方;

(2)正确吐字发音,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讲述简单经历,乐于与别人交流;(3)用普通话较为正确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图、感受、要求等;(4)能用补充方法延续谈话,进一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5)能自己拼图编成简单的情节进行讲述;

(6)能自然的有感情的朗诵、讲述有一定难度的诗歌和续编故事;

(7)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意境,理解其中蕴涵的主要人物关系和思想情感倾向;(8)提高语言的感情色彩,知道运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表达词义,知道应该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思考语言的感情;

(9)在集体面前讲述自然大方,语言自然流畅,用词准确。c、阅读的目标:

(1)知道一些识字的常识,汉语拼音的常识;

(2)喜欢看图书,具有初步地结合画面和文字进行内容理解的能力;(3)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积累文学语言;

(4)能在教师语言引导下围绕文学作品开展联想、想象,进行推理体会感情和寓意;(5)让幼儿初步感知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d、书面准备的目标:

(1)成人将幼儿所说的话记下来,再读给幼儿听;(2)有兴趣阅读简单的汉字和诗歌;

(3)能与同伴制作图书,进一步了解图书的构成;

(4)学任常见的字,注意在生活中运用自己已获得的书面语言; 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数学练习中做好书写的准备。

(二)健康领域: 初级阶段

(1)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擦嘴等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清洁,学会主动收拾玩具,培养幼儿座、站、行的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懂得进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事物和主动应、饮水的习惯;

(3)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各部分器官,知道其名称;(4)教会幼儿上体正直,双脚交替自然地走和跑;(5)能向指定方向走和跑,能快跑10米;(6)能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追;(7)能一个跟一个走,走成一个大圆;(8)能走跑交替100米左右;

(9)能步行一公里,连续跑约半分钟;

(10)能较轻松的双脚交替跳着走,能双脚同时向前跳向上跳;(11)能从25厘米高处自然跳下,能跳过20厘米的障碍;

(12)能单手自然地将沙包投向前方;

(13)能双手用力将球向前、向上、向后方抛;

(14)能走在宽25厘米,斜高20厘米的平衡木(斜坡)上;(15)能手膝着地(垫),自然协调地向前爬;(16)能在65----7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17)会单足站立持续3至5秒;(18)能在攀登架上爬上爬下;

(19)初步学会听懂各种简单口令和 并作出相应动作;(20)能边念儿歌或边听音乐节拍做模仿操和徒手操;(21)会滚球、传球、接球和原地拍皮球;(22)会骑小三轮自行车;

(23)对体育活动有较浓的兴趣;

(24)能在成人指导下,合作收拾某些小器材。中级阶段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的清洁;

(2)帮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各种常见食物,结合品尝经验,知道其名称作用,在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的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也不要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要少吃零食多喝水。

(1)引导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功能,使幼儿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逐步开展乐于接受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态度及行为,在成人的帮助下,知道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方法,让幼儿懂得快乐有益健康;

(2)能按节奏上下协调地走和跑;(3)能听信号变速走和跑;

(4)能听信号切断分队走,一路纵队跑;

(5)能快跑20米和在一定范围内四散追逐跑;(6)能走跑交替200米左右;

(7)能步行1点5公里,连续跑约一分钟;

(10)能自然摆臂连续跳触物(物体离幼儿手指间约20厘米左右);(11)能双脚熟练向前跳、向后跳或直线两侧进行跳;(12)能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30厘米;

(13)能从30厘米高处往下,能跳过30厘米高的障碍,并能连续跳过多个;(14)能助跑跨平行线,跨距不少于40厘米;(15)能肩上挥臂投掷小沙包、纸标等物;

(16)能原地自转三圈不倒,能闭目向前走十步;(17)能在宽20厘米、高30厘米的平衡木上走;(18)能手脚着地垫,屈膝向前爬;(19)能熟练的在60厘米高的障碍物下钻来钻去;

(20)能较熟练的听各种口令和信号集合、分散、排成四路纵队;(21)随音乐节奏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22)会骑小三轮车,带辅轮的小自行车;(23)会左右手排球,能连续排30次以上;

(24)具有一定的抵御寒、暑、饥、渴能力,一定的抵御疾病的能力;(25)掌握有关体育活动的知识技能,熟练掌握有关体育活动最 基本的规则;

(26)懂得互相合作,团结友爱、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27)有浓厚的体育活动兴趣;

(28)有一定的及进收拾小型体育器材的能力。高级阶段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 儿独立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2)指导幼儿用筷子用餐,进一步培养幼儿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初步理解不同事食物有不同营养,我们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在幼儿认识和了解各类食物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只有样样食物都爱吃才能长得又高大又强壮,知道有些食物是不能吃,有的食物能吃,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

(3)能轻松自如地绕过障碍曲线走和跑;

(4)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身体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功能,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让幼儿了解预防蛀齿及换牙的有关经验;(5)能走跑交替300米;

(6)能跑快30米,步行2公里,连续跑一分半钟;(7)能听信号左右分队走;

(8)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手指尖30厘米);(9)立定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10)从35厘米高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11)能助跑跨跳平行线,距离不少于50厘米,会助跑跳远,距离不少于40厘米;(12)能跳过40厘米高的垂直障碍,能连续跳过多个40厘米高的障碍;

(13)能单手将沙包等掷出约4米以外,并会肩上挥臂投掷靶心(距离3米,标靶直径不少于60厘米);

(14)能两人相距2至4米抛接大球,左右手拍球不少于50次,会运球,用脚踢(带球);(15)走在宽15厘米,高40厘米的平衡木上行走;(16)能厕身、缩身钻进50厘米高的拱型门;(17)能两臂侧平局、举,闭目起踵自转五圈;(18)能熟练地在垫上滚翻;

(19)能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整齐列队,变化队形;(20)能随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地做徒手操和轻器械操;(21)会踩高跷,跳绳;

(22)能运用球、绳、棒、圆、积木、报纸、轮胎等进行各种身 体锻炼;(23)全面掌握有关幼儿体育的知识技能;

(24)懂得在生活中要合作负责,宽容,谦让,遵守规则,有教 强的集体观念;(25)敢于克服困难取得胜利后的喜悦;(26)有浓厚瓣体育活动兴趣;(27)能独立或合作收拾各种小型体育器械。

(三)社会领域: 初级阶段

(1)在成人的要求下,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绪,愿意上幼儿园,在幼儿园里有安全感,能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

(2)在成人的鼓励下,能愉快地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3)在成人的提醒下,会讲礼貌用语;

(4)知道幼儿园的玩具应该大家共同玩轮流玩;

(5)能分清自己的与别人的东西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6)爱护玩具和花草树木;

(7)乐于与本班老师、小朋友相处,并和同伴一起玩;(8)遇事不器,愿意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9)愿意学做事 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10)能对大人说出自己的事情和要求;

(11)活泼大方,不怕生人,能大胆地回答他人的问题;(12)乐于听父母长辈的话,爱自己的父母;(13)喜欢自己的老师,愿意听他们的话。中级阶段

(1)喜欢上幼儿园,习惯集体生活,和教师、小朋友一起很愉快,喜欢并关心小朋友;(2)能按教师和集体的要求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3)对他人的困难、痛苦和不幸能表示同情、关心和帮助;

(4)会正确使用礼貌语见到长辈、客人问好,做客时不随便动别人的东西;

(5)能与小朋友友好相处,初步懂得互相关心帮助、愿意帮助他人、为大家做事;(6)能听从老师劝告,作错了事能承认,并愿意改正;

(7)能分清幼儿园和自己家里的东西,不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8)明白要保持环境的整洁,能注意将废物放到指定的地方;(9)爱护公物用完物品应自己放回原处;(10)喜欢参加幼儿园的各项活动;(11)遇事能听从成人的提醒和劝告;(12)能积极主动的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13)敢于向老师和家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要求;(14)在成人指导下能积极动脑筋解决困难;

(15)具有初步的用自己的力量不断尝试着去解决问题的勇气;(16)有家乡美家乡好的认识;

(17)尊敬、喜爱国旗,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18)喜欢讲故事,唱歌跳舞和画画;(19)喜欢小动物,能关心、保护他们。高级阶段

(1)能经常的、长时间的持有愉快、积极的心情;(2)有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3)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动地对身边的人使用礼貌语言;(4)别人对自己讲话时,注意听,并礼貌的回答别人的问题;

(5)能自觉遵守幼儿园和班级的规定和要求,能遵守公共场所的持续和要求,有初步的自律行为;(6)同校伴之间互助、友爱、合作

(7)初步掌握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的标准,分清好与坏,是与非;(8)诚实,作错了事敢于承认,并能改正;(9)爱惜劳动成果,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10)对周围的事有广泛的兴趣,好问、好学;

(11)能主动大胆的表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具有责任感;(12)有宽容心,能原谅、谅解别人;

(13)敢于在老师和同伴面前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和意见;(14)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

(15)有尊敬他人的行为和被人尊敬的愿望;(16)能从美好事物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17)尊敬爱戴老师及从事各种劳动的人;(18)具有初步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19)性情开朗,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喜悦。

(四)艺术领域:

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更多的整全于各类教育与学习活动中成为幼儿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抒发情感,想象和创造自己世界的另一种语言。教师应在幼儿有了一定技能与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情感体验,为幼儿创设一个有利于进行艺术探索和自我表现的环境,让幼儿按自己思维、想象和直觉去抒发他们的内心世界,真正体验美术活动的快乐。初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通过引导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及对儿童、成人造型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幼儿对美的初步感受能力及对造型艺术和爱好的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体现线条、行、原色和间色的变化。b.绘画:(1)能将主导对象放在画面的主导位置上,逐步理解画面的“上下”“左右”“大小”的方位;

(2)由点线面开始进入对物体平面的描绘,形成面的概念;(3)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和运用色彩的自信。c.手工:

(1)折纸:能运用对边折、对角折制作简单玩具;(2)撕纸:学习撕纸、碎纸;(3)感知橡皮泥的可塑性;(4)能简单的粘合小作品。d.倾听与欣赏:

(1)感知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分辨男女声;(2)听辩高低明显的两个音区;

(3)欣赏欢快活泼、优美舒缓的歌曲(乐曲),知道起名称、内容,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培养幼儿欣赏音乐的兴趣和安静欣赏的习惯;(4)感知强弱对比鲜明的歌曲(乐曲);(5)感知中等速度的歌曲(乐曲);

(6)感知二拍子的歌曲,熟悉节拍特点;(7)欣赏齐唱、独唱的儿童歌曲。e.唱歌:

(1)学会正确的唱歌姿势,能自然完整、吐字清晰地唱4-8乐句的简短歌曲;(2)唱准曲调,音域为C1-A1;

(3)了解唱名,会视唱三个音(5 3 6);(4)掌握二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感知二分、四分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6)在掌握歌曲的基础上,能仿编简单的歌词; f.舞蹈和律动:

(1)学习简单的小动物和生活模仿动作,学习简单律动,培养幼儿动作协调能力和模仿能力;

(2)能根据音乐愉快地游戏;

(3)知道舞蹈及小组合表现的内容,愉快协调地活动,培养幼儿对舞蹈的兴趣爱好;(4)听音乐,能自由做相应的动作,能按音乐的变化,随节拍即兴做一些简单协调动作;(5)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简单的舞蹈。g.乐器:

(1)认识2-3种打击乐器,并初步学习演奏;(2)能用动作及乐器表现二分、四分节奏。中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1)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对幼儿及成人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急表现;(2)引导幼儿初步体会形式美,感受原色间色的对比和调和,色彩与季节、情绪的关系。b.绘画:

(1)初步按自己的意愿将表述对象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在懂得区分画面“上下”“左右”“前后”“宽窄”“疏密”“大小”的基础下,合理安排画面,掌握基本构图知识;(2)能用多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表达物体形象;(3)认识三原色、三间色、黑白等色彩;

(4)增加幼儿色彩的表现力,感受色彩的变化美,初步掌握色彩的深与浅、冷与暖等有关色彩的知识,并能大胆运用到美术创作中去。c.手工:

(1)折纸:学习集中一角折、双正方形折、双三角行折等;(2)撕纸:能撕出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3)剪纸:学习剪刀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能剪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4)学习粘、捏、拉等技术,塑造一些简单物体形象和画面,能大胆地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简单想法;

(5)能用2—3种材料和撕、折、剪、画、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工艺画,能用半成品材料粘成简单的玩具。d.倾听与欣赏:

(1)熟悉各种音色,分辨男女声与童声;(2)区别三个音区的高低;

(3)欣赏各种性质的歌曲,能用动作表达感受;(4)感知有力度对比的歌曲;(5)感知有速度变化的歌曲;(6)感知二、三拍子的歌曲;(7)欣赏合唱、领唱、对唱的歌曲。e.唱歌:

(1)继续学习用自然宏亮的声音演唱歌曲;(2)音准、吐字准确,音域为C1-C1;

(3)熟悉唱名,会视唱三个以上的音(5 3 6 1 2);(4)掌握二、三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掌握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6)对熟悉的歌曲进行简单的仿编、创编。f.舞蹈和律动:

(1)动作协调地做小动物和生活模仿动作;(2)用唱歌、表情、动作投入地进行游戏;

(3)知道舞蹈动作的含义,能按音乐变化整齐开始,结束及变换动作;(4)选择适当的音乐即兴做简单、协调的动作;(5)增强幼儿动作协调性和表现力,大胆进行创编。g.乐器:

(1)认识3-4种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打击乐活动;

(2)能协调地以内感动作及乐器表现二分、四分、八分节奏。高级阶段

a.感知美和鉴赏美:

(1)通过多周围日常生活的观察,对幼儿及成人话各派别、造型、艺术作品的鉴赏,进一步培养幼儿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提高对造型艺术的了解,鉴赏能力。

(2)引导幼儿进一步体会形式美,感受原色、间色的对比和调和,色彩与季节、情绪的关系。b.绘画:

(1)能熟练,不拘一格地大胆构图,画面丰富;

(2)能灵活地运用各种图形、线条表达形象,并能装饰物体,能画出人物正、侧面的各种简单造型;

(3)能认识并使用包括三原色、三见色,部分复色在内的8-12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丰富性,对色彩的冷与暖,深与浅,鲜艳与灰暗的对比与协调规律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使用复色,能大胆运用主观色表现。c.手工:

(1)折纸:学习用两张以上的纸折简单的组合玩具;

(2)撕纸:能按轮廓徒手撕出简单的物体外形,会运用对称折叠的方法撕出简单的对称图形;

(3)剪纸:能按轮廓、用徒手、对称折叠等方法剪出对称图形;(4)学习粘合、磨光等技能,用两块以上的泥团捏出较形象的物品;(5)能用3-4种材料和撕、折、剪、画等综合方法进行创作;(6)能用自然材料和无毒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玩具。d.倾听与欣赏:

(1)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喜爱优美的音色;(2)能分辨同一音区中不同音的高低;

(3)欣赏各种性质的歌曲,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感受;(4)感知有力度对比及变化(渐强、渐弱)的歌曲;(5)感知各种速度的歌曲;(6)感知二、三、四拍子的歌曲;

(7)欣赏合唱、领唱、对唱轮唱的歌曲。e.唱歌:

(1)根据歌曲内容、性质大胆地有表情地演唱。(2)音准、吐字准确,音域为C1-C2;

(3)熟悉7个唱名,根据手势视唱简单旋律;(4)掌握二、三、四拍子歌曲的节拍;

(5)初步掌握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时值,初步了解切分音;

(6)对熟悉的曲调配词,并根据内容创编演唱形式。f.舞蹈和律动:

(1)表演模仿动作及律动组合,能根据音乐大胆表现;

(2)能根据音乐内容、性质,协调、优美、有兴趣地进行游戏;(3)学习集体舞、邀请舞和民族舞;(4)能用所学过的舞即兴表演。

(5)大胆参加音乐活动,创造性地表现,能根据音色内容自编舞蹈。g.乐器:

(1)认识5-6种打击乐器,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打击乐活动;(2)能协调节奏谱记录创编的组合节奏,并看谱演奏。

(四)科学领域:

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主要在于培养幼儿的认识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态度、欲望,培养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环境的认识等,在学科方面它包括了数学领域和科学领域以及对环境的认知,对于科学常识的内容,我们紧密依据主题内容来建构,让幼儿在三年的发展中,在科学精神与态度、动植物、生存环境、自然力、科学技术等方面形成一定的认识;另外,在社会认识方面,我们要引导幼儿从自身的家庭、社区一直延伸到中国及其他地方的民族风俗、文化等,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在活动中,我们应重视幼儿的亲手操作、直接探索,内容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

数学领域的学习应该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在自己已有经验基础上建构有关事物间数量关系、空间关系的过程,幼儿数学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来进行。初中阶段 a.数学:

(1)能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能按物体量的的差异进行5以内物体的分类与排序;(3)知道“1”和“许多”以及两者的关系;学习用一一对应 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正确感知“多少”和“一样多”;(4)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5)能正确说出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数量关系;(6)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7)知道周围环境中物体的空间相对位置;(8)会用打杠等简单办法来记录物体数量;(9)知道今天、昨天、明天。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愿意观察一些事物,有兴趣地观看动物的行动,愿意看别人做事,愿意看图片;(2)学习运用多种感官去获得比较准确的感知,知道用眼、手等发现某个个体事物的特征,学习通过感官发现某事物的主要特征,比较事物的不同点;(3)学习运用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记忆力,能注意

力比较集中的听老师的要求,能注意力集中的活动8—10 分钟,运用记忆力去达到成人的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展开想象,敢于想象,根据事物的相同点归类。中级阶段 a.数学:

(1)能熟练的点数20以内的实物;

(2)懂得10以内各序数间的相邻两数间的多1和少1的系;(3)能够理解部分和整体间的关系;

(4)能正确的辨别以自我为中心的左右方位;

(5)能根据一类物体大小、高矮、长短等不同属性进行排序;(6)认识椭圆形、菱形、梯形、多角形;(7)能认识阿拉伯数字1----20;

(8)知道一周有七天,今天、昨天、明天各是星期几;(9)认识图片中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和事物变化过程的序;

(10)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活动,用数字、图形来表示其内在的一些关系; 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学习态度较为准确,愿意自己独立思考问题,通过多种方法求得答案,希望自己的思考结果与其它小朋友有所区别;

(2)对新鲜事物,知道用各种感官去发现其特点;(3)知道用比较的方法获得知识,根据事物外部特性外部的主要特点来对同类物品加以比较区别;

(4)知道借用已有的经验来推导对新事物的认识;

(5)积极参加思维锻炼活动,有着丰富的形象思维,有参加逻辑思维训练的初步兴趣;(6)学习简的棋类游戏两种,弄懂要获胜的方法,学习动脑筋。高级阶段 a.数学:

(1)能熟练、正确点数40以内的实物,并能正确说出总数;(2)能进行1—10的倒数;

(3)能正确将简单图形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等量关系;(4)初步形成数量恒、攻度守恒的概念;(5)认识球体、圆柱体、攻方体、正文体等;

(6)能用目测和自然测量方法,比较物体之间的高矮、轻重厚薄等;(7)认识时钟,准确说出现在的时间;

(8)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今天是几月几日;

(9)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体验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相对空间位置、方向、距离和事物变化的顺序;

(10)学习制作形象统计图。b.学习兴趣与思维能力:

(1)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事物的外表特征,进而知道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2)学习主要的推理方法,如从属、类别、数量、部分与整体等;

(3)有相对稳定的兴趣,做事和学习时,不是凭一时的兴趣,做事有坚持性,注意到集中;(4)从事工作或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

(5)对形和音的信号比较敏锐的察觉,关听从信号行动;(6)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愿意自己思考、发现,愿意与人争论,敢于谈出自己的认识,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做出自己的决定;

(7)从事活动时,有一种创新意识,如要求自己想的、说的、画的、做的有自己的特点,不照搬别人;

篇6:幼儿园小中大教学总目标

一、日常生活

1.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坚持早睡早起,不迟到,不随意请假。

2.保持个人卫生,并能维持公共环境的卫生,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3.能熟练地使用餐具,保持自身桌面、地面干净,自觉清洁饭桌上的残渣。4.能整理并保管好自己及班级的日常用品,学习用品、玩具及物品。

5.有自我控制饮食的初步意识和能力,主动饮水,少吃冷饮,喜欢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暴饮暴食。6.身体内外主要器官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在日常行为中,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7.了解换牙的有关知识,乐于接受牙医的治疗。8.坐、站、行、阅读、书写姿势正确。

9.情绪稳定,懂得用语言表达情绪,有较好的自制能力。

10.初步学习在不同场合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情感,能正确对待、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评价。11.能独立完成值日生工作。

12.正确使用各种大小器械、用具,注意防止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遇到危险或意外发生时,能及时通知成人,并听从成人指挥,保护好自己。

13.让幼儿认识有关安全标志,学习主动遵守交通规则;教育幼儿不玩火及危险物品,学会逃生的方法。14.让幼儿了解流行性疾病的危害,学会预防流行性疾病的方法。

二、社会

1.培养幼儿基本的自我控制及应变的能力。

2.指导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使幼儿掌握分享、合作、谦让、互助等基本的社会技能。3.引导幼儿观察和了解周围的自然环境,知道一些主要的自然景观,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4.了解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六一节的意义,感受节日气氛。

5.引导幼儿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社会公共规则,形成初步的社会公德意识。6.使幼儿掌握基本的文明礼貌用语,并养成懂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7.使幼儿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并乐于帮助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8.进一步引导幼儿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习他人的优点,不讥笑他人的缺点,不自满,敢干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9.幼儿能做到做事有信心、有耐心,认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10.引导幼儿逐渐加深对父母、老师、同伴及其他相关社会成员的了解,学会同情、关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

11.引导幼儿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使他们逐步适应集体生活,喜欢集体生活,积极参与集体生活,初步激发幼儿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三、语言

1.能自觉遵守谈话的规则,进步提高语言交往水平。2.有重点地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突出讲述的中心内容。3.讲述时语言表达流畅,用词用句较为准确。4.在日常生活中丰富幼儿词汇。

5.在日常生活中能迅速把握和理解游戏中较复杂的多重指令。

6.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学认常见的汉字,了解汉字的由来和简单的汉字认读的规律,并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 7.日常生活中学习用自创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活动。

8.能自己制作图画书,并能根据故事内容添加自己创作的文字。9.掌握基本的书写姿势,在有趣的图形练习中做好写字的准备。

10.乐意欣赏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在文学活动中积累文学语言,并尝试在适当场合运用。11.能依据故事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经验扩展想象,进行续编。12.在理解文学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朗诵。

13.在理解故事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生动有趣地进行表演。进一步掌握戏剧表演的程序和方法,并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

四、数学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按两个特征在表格中摆放图形;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的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2.教幼儿认识圆柱体、球体。

3.学习解答口述应用题、补充应用题和自编口述应用题。4.学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继续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学习自然测量。

6.以自身为中心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会向左、右方向运动。

7.培养幼儿能与同伴友好、合作地进行数学游戏,启发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能采取轮流、适当等待、协商等方法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8.能用文字、图画记录及讲述操作过程。

9.培养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数学活动,愿意争取完成多项活动内容,在教师的引导下,愿意参加数学问题的讨论,学习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五、科学 1.知道一年四季与自然环境变化的特征。2.了解动、植物与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

3.继续向幼儿介绍能理解和能看见的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的影响。4.能主动运用多种感官,探索事物与现象,发展观察力。

5.会用语言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探索过程和方法,能说出有关的问题和表达自己对事情的看法。欢并积极主动参加科学活动,主动探索周围自然界并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准确观察并记录天气的变化,了解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8.能用文字、图画记录及讲述操作过程。

六、体育锻炼: 1.能倒着快走。能快跑30米。

3.能步行2公里、连续跑1分半钟。

4.学习走过高40厘米、相隔30厘米的物体,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5.能用力蹬地连续纵跳触物(物体离幼儿举手指尖35厘米左右)。6.能双脚站立由高35厘米处往下跳、落地较稳。

7.继续学会助跑跨跳、跳距不少于50厘米;学习助跑跳远、跳距不少于40厘米。8.继续学习行进跳,能连续向前跳跃3个不少于高30 厘米、宽15厘米的障碍物。9.继续学习单手将沙包等掷出4米远、并会肩上挥臂投过高2米的障碍物。10.继续学习连续拍球。

11.能侧身、缩身钻过50厘米高的拱型门。

12.继续能在单杠、横杠上做短暂的悬垂动作、在攀登绳(棒)上爬高约1、5米。13.能熟练地掌握匍匐爬的动作。

14.能听口令和信号做出相应动作、能按信号迅速集合、分散、整齐列队、变化队形。15.能随音乐节奏合拍、有力、到位、有精神地做轻器械操和体能操。16.继续掌握跳绳的技能。

17.会用各种球、绳、棒、圈、积木、报纸、轮胎等物体进行各种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18.懂得在活动中要合作、负责、宽容、谦让、遵守规则、爱护公物、有较好的集体观念。19.学会系鞋带。

20.能用陶泥、沙、水、废旧物品进行手工活动。21.继续学习用绳、毛线、纸条进行编织。

七、音乐

1、喜欢歌唱,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2、能根据不同的合作歌唱要求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

3、在集体中能产生默契感,会领唱、齐唱;

4、能较准确地按音乐节奏做基本的模仿动作,舞蹈动作;

5、能利用自己掌握的空间知识进行简单的创作性的动作表演;

6、进一步学习更多种类的打击乐,并初步学习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在集体演奏中,能按指挥的手势正确地做出反应。

7、喜欢并较自信地使用不同的艺术手段,来表达欣赏音乐、舞蹈作品的感受。

八、美术 1.学习水墨画。

2.学习版画、拒水画技能。

3.掌握粘贴、撕、剪、折,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学习塑造和制作不同形态的手工制品来表现自己的意愿。4.进一步掌握写生画的技能。

5.学习干净、整洁、有序等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6.能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技法来布置环境,制作玩具、礼品、演出服饰、道具等。7.引导幼儿欣赏、理解各种美术作品,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8.学习用花边或图案装饰作品。

健康

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

(一)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乐于参加老师引导下的各类活动。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良好生活习惯与健康的关系,初步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三)爱清洁、讲卫生,在老师的帮助下能保持个人卫生,愿意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整洁活动。

(四)进一步认识人体的主要部分,了解其功能及保护的方法。

(五)增强自我保护的观念,学习避免危险和意外事件的有效方法。

(六)初步了解预防接种对健康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预防疾病的知识和能力。

(七)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初步养成运动的习惯,愿意到大自然中去锻炼身体。

(八)会利用大型和小型多样的运动器械开展身体锻炼活动,学习的秩序地收拾运动器具。在进行走、跑、跳、钻、攀、投、平衡爬等动作和做体操时轻松协调。

(九)在体育活动中学习遵守规则,初步具备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

语言

(一)能主动、有礼貌地与老师、同伴交流,情绪愉快,喜欢阅读图书,欣赏和表达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境。

(二)能认真地倾听他人说话,不插嘴、不随意干扰,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能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话和回答问题,声音响亮,速度适中,会运用较多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理解并运用常用的副词、连接词、重叠词、反义词等。

(四)会看多幅图片和情境表演,在观察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掌握图片和表演情节的过渡,并讲述整套图片和情境表演的内容。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回忆讲述生活趣事或围绕主题进行谈话。能在各类讲述中,学会运用新词。

(五)能正确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容,欣赏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中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会用语言、动作、表情表示对作品的理解。会独立背诵诗歌,较完整地复述故事,在教师指导下会进行故事表演。

(六)会独立地翻阅图书,能理解和讲述图书画面的主要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七)关心周围生活中常见的标记并理解其含义。

(八)喜欢在集体中说普通话,发音清楚,声调较准确。

社会

(一)能愉快地参加各项活动,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

(二)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学会和同伴交往、合作:学习处理交往中的冲突,并学习谦让和分享。

(三)关心和了解社会生活及各项社会行为规则,初步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能遵守一日生活常规。

(四)学习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意见;愿意承担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

(五)初步形成诚实、助人等良好品行。

(六)爱父母长辈、老师、同伴并能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爱集体、爱家乡。

科学

(一)能主动地参加科学活动,大胆地探索周围自然界中的事物。

(二)会照料自然角的动植物,关心爱护动物和周围的自然环境。

(三)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积累周围环境中自然物或明显的自然现象与人们关系的具体经验。

(五)了解周围生活中科技产品及其与人们的关系,能正确安全地使用简单工具做小实验和小制作。

(六)学会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主要特征,具有观察、比较和思考的能力,并会按照一定(指定、自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七)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发现,并与成人、同伴交流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数学

(一)能注意和发现日常生活、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关系,并产生探索的兴趣。

(二)会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形状、颜色)进行分类:尝试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一组物体进行分类。

(三)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一定的规律排序。

(四)感知和体验10以内的数量,学习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初步体验等量关系和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五)认识1-----10的数字,理解其实际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六)认识长方形、梯形,知道其明显的外形特征。学习将长方形变换、组合,初步感知形状的守恒。

(七)认识上下、前后、正确运用上、下、前、后等方位。

(八)在日常生活中,能理解并会运用昨、今天、明天等词表示时间。

(九)在集体活动中,能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自己选择数学小组活动,愿意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音乐

(一)喜欢参加音乐活动,有较好的听音乐、看表演的习惯。体验与同伴共同参与音乐活动过程的快乐。

(二)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用不同的速度、力度较有表情地唱歌。初步唱准确2/4拍、3/4拍歌曲,吐字清楚,能跟着歌曲的前奏整齐地开始和结束。喜欢自己唱歌和在集体面前唱歌,并注意使自己的歌声与集体相一致。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歌曲的内容编歌表演,学习为熟悉、工整的歌曲续编、改编部分歌词。

(三)按音乐的节拍和变化,做简单的上下肢结合的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随音乐速度、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在联想的基础上学习运用已经掌握的动作和知识经验,改编舞蹈部分动作和做象征性动作。

(四)学习并掌握木鱼、铃鼓、沙球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根据音乐的性质、曲式结构和乐器的音色,选择相应的节奏型和乐器为音乐伴奏。能集中注意力看指挥。养成良好的取、放、换乐器的习惯。

(五)能从音乐中初步听辩比较明显的高、低、快、慢、强、弱、音色的变化。感知和体验进行曲、摇篮曲、舞曲的不同性质,在感受中能产生一定的想像,联想并有积极的外部表现。

美术

(一)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有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愿望。

(二)学会运用图形组合的方法表现物体的基本部分与主要特征,能围绕主体安排画面,确定和处理主体与添画物的位置及上下、左右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三)认识多种颜色,有目的地选用颜色,并能小面积涂色。

(四)能正确使用多种手工工具和材料。喜欢用折、剪、贴等玩纸方法和捏、粘、接等泥塑手法进行简单的造型。

(五)初步理解和感受作品主体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美,并学习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能积极关注周围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

(六)参与创设艺术化环境的活动,感受创造美的快乐。

小班教学目标:

日常:1喜欢上幼儿园,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成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家和幼儿园。

3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4学习并尝试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5知道“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6乐于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

7帮助幼儿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幼儿愿意吃各种食物。

8引导幼儿独自、按时入睡,会脱简单衣物,并放在固定位置。

9不害怕健康检查和各种健康接种。

10引导幼儿外出时不离开成人,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不跟陌生人走。

语言:1引导幼儿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理解谈话的基本内容,初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引导幼儿说普通话,能用普通话进行语言交流。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请求和愿望。4能朗诵简短5—6首儿歌,复述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散文。

5知道看书的基本方法,知道一页一页地看书。

6会1—2个看图讲述。

7对识字感兴趣,能认识80个 左右的汉字。

数学:1在操作活动中,引导幼儿按某个特征对物体分类。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两三个物体间量(大小、长短、高矮等)的显著差异,并按某个特征进行“5”以内物体的排序。

3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0”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

4引导幼儿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

5引导幼儿,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

6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正方形,了解图形间关系。

美术:1支持、鼓励幼儿参加美术活动,引导幼儿初步感受造型简单、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

2引导幼儿学习在画面的中心位置安排主要形象,并把它画大些,鼓励幼儿丰富画面内容。

3引导幼儿体验泥土的可塑性,学习用搓、团圆、压扁、粘合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物及立体物。

4引导幼儿体验折纸的乐趣,学习用撕、贴等方法塑造简单的平面形象。

科学:1引导幼儿喜欢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并对它们感兴趣。

2在活动中,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感知和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了解感官的作用。

3认识两种常见的花草、树木、野兽,知道其名称及特征。

4初步了解秋季最明显特征及人们的活动。

5认识1—2种生活用品,知道其特征及用途。

6引导幼儿大胆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感受和发现。

7具有初步的安全意识,户外活动时能注意安全,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里。音乐:1引导幼儿在唱歌时学习听前奏,并逐步对歌曲的开始和结束作出正确的反应。

2用自然音唱歌,吐字清楚,学会唱5—6首歌曲。

3鼓励幼儿大胆地在集体面前演唱熟悉的歌曲。

4能随简单的音乐节拍做拍手动作。

5学会歌表演,提醒幼儿在音乐活动中自由选择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6引导幼儿认识曲谱中音符的唱名

7学习简单的舞蹈动作,每学期学会2个舞蹈。

体育:1初步学习投、掷、钻爬、攀登、平衡等动作。

2引导幼儿学会上体直立、一个跟着一个走,能听信号走成圆圈。

3引导幼儿能根据简单的口令或音乐较合拍地做模仿操和徒手操。

4引导幼儿自然协调地跑,不与他人碰撞。

上一篇:餐桌的变迁作文900字下一篇:《成语运用》专题训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