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爱之物的作文

2024-05-03

心爱之物的作文(共14篇)

篇1:心爱之物的作文

四年级关于心爱之物的作文 我心爱的作品

在我画的许多画中,有一副画显得与众不同。它就是目前我画得最满意的一副画――《威尼斯大运河》。它是画在一个麻布袋上的。画的是晚霞中的威尼斯运河和两旁的`建筑物。

这是一副点彩画,颜色十分鲜艳。河水在日落余晖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仿佛洒下了点点碎金。天空中五彩斑斓的晚霞倒映在水中,与河水连成了一片。河面上的小船也纷纷回到了港口,一艘紧挨着一艘排着,好像一个个孩子依偎在妈妈的怀抱中。河对面耸立着高大的圣马可大教堂。它那半圆的穹顶被余晖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犹如镀了一层金。童话般的画面就展现在眼前。

我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刚拿到范画的时候,我瞪大了眼睛看着,惊讶极了。画中有这么多彩点,我要点到什么时候去啊!我打起了退堂鼓,正当我准备放弃,换一副画的时候,闻老师的一句话重新点燃了我的希望。她告诉我画点彩画时,可以先用一种颜料铺大块底色,再点上彩点。

我就按照闻老师的方法先用大笔在麻布袋上刷上了河面的颜色,再换一支小笔点上河面的颜色。当第一笔点下去时,画面上出现了一个又大又圆的点,点太大了,照这样下去,不一会儿就点满整个画面了。这该怎么办呢?我想了又想,终于想到了办法,用笔的侧峰去画点,这样点出来的点果然比原来的小多了。我就用这样的点法画好了天空和河面。

经过一个多月,在我不断的努力下,临摹著名画家西涅克的《威尼斯大运河》的画终于画好了。在绘画的过程中我体会到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思考,就能解决掉困难。所以,这幅画成为了我的心爱之物。

篇2:心爱之物的作文

小象喷壶是用浅绿色塑料制成的。从凹凸不平的表面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头神气十足的小象。它的整个体形胖墩墩的,显得那么憨厚可爱。它的两只大耳朵紧贴在头上,高高翘起的鼻子上布满了一个个的小孔。装水的时候只要把鼻子前面的盖拧下来,就能给它肚子里灌满清水。每次给它灌水的时候,它好像在感谢主人似的,高兴得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当我拿起喷壶浇花时,它会把喝进肚子里的清水慢慢地从小孔里均匀地喷洒在花叶上。那一盆盆鲜花好像久旱的禾苗一样,贪婪地吮吸着小象送来的甘露,此时,我仿佛听到了花儿正在歌唱,枝叶正在跳舞,多么美好啊!我也为小象喷壶骄傲,它是一个能干的男子汉。

每一次,如丝的水流从喷壶里喷洒出来,洗去了花叶上的灰尘,滋润了花蕾,花儿变得格外娇艳,格外动人,我的心情也变得格外愉快。我一手抚摸着精心栽培的花,一手抚摸着小象喷壶,这时,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老师耐心教育学生的情景。老师就像这把喷壶一样,把自己的.知识全部奉献给了学生,使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健康成长。我越来越喜欢这把小象喷壶,它成了我的好伙伴。

篇3:心爱之物的作文

前期维特根斯坦以超凡的智慧早早地完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虽然他很少论及美学艺术的具体问题,但是在思考哲学与人生意义等问题时涉及到这类问题。对他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为人寻找生存的意义,如何实现生存的永恒性?如何获得绝对的幸福?与其哲学观点大体类似,他在哲学论述中阐释了一些美学思想:反对实证主义武断地消除美学问题,为美学留下相应的地盘;美学在世界之外,是一个非理论化、非科学的神秘之物;美学与伦理学是一回事,在形上主体所处的神秘之域它们都能导向绝对的幸福。语言无法言说美,只有在形上主体的体验之中它才能显示自身。

一、前后维特根斯坦美学思想分界

学术界一般认为,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发展显著地分为前后两个阶段。①他在《哲学研究》序言中说明前期著作犯了严重的错误,当然,他也说过要把前后期著作对比,以前期著作作为背景来理解后期哲学。维特根斯坦思想转变来源于他自己长期的独立思考。他的独立思考焦点在于如何成为一个“形而上学主体”,所谓形而上学主体是我们借以描述世界和表达思想的逻辑形式本身。这是一个可与世界进行不断信息交流的自我。后来经过他的老师或朋友,如经济学家皮耶罗·斯拉法则使他接触到语言社会性的一面,他们的观点对于逻辑世界是一种强大的冲击,使维特根斯坦走出了理想的逻辑世界,面向鲜活的日常语言,回到了粗糙的地面。

至20 世纪20 年代是他的前期阶段,代表作是《逻辑哲学论》,强调以逻辑构造世界,提倡人工语言,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澄清命题的意义,为思想划界限。30年代之后转向日常语言,以《哲学研究》为代表作,放弃逻辑语言倡导日常语言,创建语言游戏说,语言意义即用法,强调语言的不同用法和语言性质的约定性质,提出生活形式说。②与其哲学一致,维特根斯坦的美学艺术思想大体上,也可以分为前后期。本文主要研究前期维特根斯坦的美学艺术思想。

二、划界:美学自身的思域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以极为有限的文本③,向人们道说了许多极为重要的东西,同时还指示了更多的更为重要的且不可说的东西。以有限的文本向世人开启了无限的思域。为伦理学、美学、哲学与人生意义等诸多非逻辑的东西划出了界限,为之留下相应的地盘。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的序言(1921)中说:“因此本书是要为思维划一条界限,或者说得更确切些,不是为思维而是为思维的表达划一条界限。因为要为思维划一条界限,我们就必须能思及这个界限的两边(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能思不可思者)。因此只能在语言中划界限,而在界限那一边的东西则根本是无意义的。”④早期维特根斯坦的理想就是确定思维和语言的界限,寻求清楚明晰的思想语言的疆域。

在《逻辑哲学论》中维特根斯坦十分清楚地论述了这样的观点:哲学应为思想尤其是思想的表达划清界限。作为活动的哲学,在于澄清思想“哲学的目标就是澄清思想。哲学不是一个理论,而是一种活动”。阐明思想与语言的界线,“哲学工作就是去阐明,哲学的结果不是一些‘哲学命题’,而是使命题清晰”。以现实命题的清晰化。区分有意义和没有意义的东西,“哲学划定自然科学可以争论的范围,它应该划定什么是可思考的,因而也就划定了什么是不可思考的”。确定争论的范围。指出可说的与不可说的“它将清楚地指出什么是可以言说的,从而也就指出了什么是不可言说的”。

作为一种活动的哲学确定思维表达的界限,以免思想陷入混乱。划清自然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以免科学干涉人生意义与信仰的问题。维特根斯坦划定可思与不可思之域,可说与不可说之物。然而他并没有轻视不可思和不可说的东西,反而格外关注这一领域。这是他与逻辑实证主义最大的区别所在。虽然维特根斯坦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巨大,然而后者对其的误解也是异常地深,以至于维特根斯坦并不太热心参与他们的讨论。

尽管青年维特根斯坦深受科学主义的影响,而且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密切,但是他始终不赞成将美学科学化;反对逻辑实证主义者将美学艺术、人生意义和宗教信仰诸多无法证实的东西驱除出哲学的大门。于维特根斯坦而言,伦理学与美学难题都是更高的不可说的东西,恰是对我们真正重要的东西。而实证主义者却认为,这些违背科学和实证原则的东西是无意义的,理应抛弃。美学艺术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相去甚远。是两种不同的心智,不能舍美学而求科学。美学与科学是人的心智的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经由美学艺术人们能获得超越日常的审美高峰体验,获得幸福,是一种对美的寻求心智。科学的心智在于寻求知识与某种确定性,即真的与实在一致的命题。从人生意义来看,美学艺术比科学更高,它不再局限于经验世界,具有超验性,在世界之上,是不可言说的。维特根斯坦说:“更高的东西是不可说的”,诸如形而上学、伦理学、美学与人生意义等等都是更高的不可说的东西。维特根斯坦在科学和更高的东西之间划一条界线。美学艺术便是维特根斯坦所注重的界线另一面的不可说的东西。

关于维特根斯坦与实证主义者的分歧恩格尔曼作了一个对比:维特根斯坦在可以说的东西和必须保持沉默的东西之间画下一条界线,这种做法意味着他有些重要的东西与实证主义者截然不同。实证主义者认为没有什么可沉默的东西,他们坚信,可以说的东西就是生活的全部,这正是实证主义的本质。而维特根斯坦则充满激情地相信,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乃是我们必须保持沉默的东西。他努力要做的划界工作,不是给岛屿画出它的海岸线,而是精确画出海洋的边界。在维特根斯坦的心中,可以说的东西只是岛屿,而必须保持沉默的不可说的东西才是海洋。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维特根斯坦画出岛屿的边界线,其真正意图不在岛屿,而在海洋。维特根斯坦以“说出”或“画出”的“可说”“可思”的东西来显示更重要的未说之物。而实证主义只见岛屿,岛屿即整体,却看不到也不承认广阔海洋的存在;他们专注于经验世界的可见可证之物,而忽视了世界之上的神秘域。所以他们只继承了维特根斯坦的研究方法,而没有领悟透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内核。

美学经由鲍桑葵、康德等诸多思想家的努力,作为一门真正独立学科而立于思想史上,它有自己的思想地盘。维特根斯坦捍卫了美学的独立性,在其思想领域中为美学留有相应的地盘;更难得的是他还将美学放在高于逻辑科学的地方。

三、绝对幸福:美学与伦理学是一回事

美学与伦理学是两个不同的思想领域与两种不同取向的活动:审美活动是一种在意义场中人与意义物相遇,当下产生审美愉悦感的活动;它趋向审美的高峰体验,寻求至美。道德实践活动是一种人与人或个体与群之间趋于正义,寻求值得过的生活的行为;是一种道德境界,追求社会的公正与人的幸福生活,寻求至善。而维特根斯坦却别开生面地将二者统一起来,这个统一点便是:幸福,绝对幸福。

维特根斯坦通过对人如何获得绝对的价值?如何生活于永恒之中?如何才能生活于绝对幸福之中?等等人生意义问题的思索,进而发现经验主体的种种有限性而无法达到目标,便思及到形而上学主体⑤。只有形上主体才能实现永恒与绝对幸福的生存,因为形上主体生活在时空之外,处身于无时间的状态,没有烦恼、恐惧和希望等等情绪。他总是与世界保持一致,他的意志就是世界的意志,他掌控着世界,是绝对自由的;没有经验主体的缺憾与局限,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使他产生情绪问题,他始终是幸福的。前期维特根斯坦文本中有许多这样的言论,形而上主体与世界具有同一性,“世界和那个生命是一个东西。”“我是我的世界。(微观宇宙)”这是哲学意义上的“我”,而非生物学的身体。“哲学的我不是人,不是人的身体,或者人的心灵———它是心理学所处理的东西,是形而上主体,是世界的界限———而非其一个部分。”这种超验的主体,有着独特的功能“我知道:……我的意志弥漫于整个世界。”⑥独立与世界之外“只有经由如下方式我才能使我独立于世界———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控制了它:我放弃对事物的任何影响。”能够影响世界的诸事物。先验自我与世界一样具有神秘性“存在着两种神性:世界和我的独立的我。”

然而先验主体要获得幸福,就要与世界保持一致性“为了生活于幸福之中,我就必须与世界保持一致。而这当然就是所谓‘是幸福的’一语的意义。如下说法毫无疑问是正确的:良心就是上帝的声音。幸福地生活吧!”那种具有神性的“良知”是“上帝”在人间的示现形式。“生活在现在中的人生活在没有恐惧和希望的状态之中。”即便面对死亡,也能够坦然以对“幸福的人不应怀有任何恐惧。甚至在面对死亡时也是这样。只有不生活于世间之中,而是生活于现在之中的人才是幸福的。”

拥有一个如此完美的主体,永恒的人生与至福的状态在维特根斯坦的思域中敞开。“我”与天地万物一体,与世界同一,“我心”就是宇宙。无忧、无惧、无畏、无痛,无烦……“我”生活在绝对幸福之中。如此,神秘的形上主体总是沉浸在幸福之中,无论进行审美活动,还是道德实践活动,都满怀幸福。对于完美的主体来说,他所面对的每一个对象都是完美的艺术品,所以他始终生活在美的体验里头,生活于至美的状态里。因为完美的主体放弃了自己的所有意志,无条件地接受任何事情,所以他总能与人为善。对他而言,他始终是善的,生活在至善中。形上主体找到了绝对价值,就是绝对的美和善。⑦这样一来,在形上主体意义上,美学和伦理学就成了一回事情。

在维特根斯坦前期著作 《逻辑哲学论》与众多的笔记中,可以找到大量论述美学与伦理学关系的命题。二者是一致的“伦理学和美学是一回事”。

因为都是在永恒的观点下观照对象,所以二者有着非同一般的关联。“艺术品是在永恒的观点下看到的对象;善的生活是在永恒的观点下看到的世界。这就是艺术和伦理学的联系。”在对象之外考察对象“通常的考察方式仿佛是从对象中间看对象,在永恒的观点下考察对象则是从对象之外看对象。或许在永恒观点下的考察方式是与时空一起来看对象,而不是在时空中看对象吗……不由得产生这个想法在永恒的观点下看的事物是与整个逻辑空间一起来看的事物。”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是以幸福的眼睛看世界,“艺术的观察方式的本质在于它以幸福的眼睛观察世界吗?”而美与伦理都是使人产生幸福的东西,“因为美是艺术的目的这个看法确乎有点道理。而且美正是使人幸福的东西。生活是严肃的,而艺术是欢快的。”美丽的东西能给人带来愉悦,“美丽的东西恰恰就是带来幸福的东西。”

通过对人生的认识,在生活中获得平静的心态,即便是面对不可避免的灾难,也能够从容应对。“人们当然不能避开现世的苦难。那么他们究竟如何获得幸福?恰恰通过认识的人生。平静的心是认识人生所提供的幸福。认识人生是这样的人生,尽管面对着现世的苦难,它仍然是幸福的。只有能放弃世界中使生活舒适的东西的人生才是幸福的。”这样一来,苦难也就不再是痛苦了,仍旧是幸福的因素,与禅宗的“烦恼即菩提”较为接近。

在神秘之域中,不论是美学还是伦理学,都是在形上主体永恒性的眼光下打量的。美能使人产生愉悦感,从而产生幸福感;美丽的东西便带来了幸福感。伦理生活寻求幸福,而平静的心可以提供幸福;如果经验主体能彻底放弃使生活舒适的东西,放弃任何想改变世界的欲望,无条件接受一切已经、正在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他以超然的态度对待世界,以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意志,就会自动地上升为完美的主体,从此再无现实世界的各种情绪与烦恼,进入永恒和幸福的境域。形上主体以幸福的眼睛看美学与伦理学,两者都是幸福的,也能给人带来幸福。因此,美学和伦理学便是一回事了。

四、美:不可言说的神秘之物

前期维特根斯坦竭力为思想的表达划清界限,确定可说与不可说的界线。可以思考的东西就能够思考清楚,可以言说的东西就能够说清楚。对于不可言说的,就保持沉默。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形上主体所处的神秘之域(神秘之域是一种经由对世界采取一种全新态度,使人从经验主体上升为形上主体所获得体验境界。)内的所有东西都是不可言说的。因为神秘之域与世界是两个不同领域,而语言与世界具有相同的逻辑结构。因此语言只能言说现实世界中的事情,无法表达不可分析、没有结构,浑沌一片的神秘之域。

神秘之物只能在形上主体的领域中显示自身。维特根斯坦多次强调这样的看法。我们不可能说清世界之外的东西“,它将清楚地指出什么是可以言说的,从而也就指出了什么是不可言说的。”能够被理性思索的就能够思考清楚,“凡是可以被思考的,都可以被清楚地思考”;能够被语言道说的就能够言说清晰,“凡是可以被言说的,都可以被清楚地言说”。而那些神秘之物,语言是无法表述清楚的,“能够被显示的,不能被言说”。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显示出来“哲学通过清楚地表现出可以言说的东西来意谓不可言说的东西”。通过可以说的,来显示或意指或暗示不可说的。这样一来“我的语言的极限就是我的世界的极限。”理性与逻辑也是有界限的,“逻辑充满整个世界: 世界的极限也就是逻辑的极限所在。我们无法思考的东西,我们就不能思考: 因此我们不能说出我们无法思考的东西。”语言、逻辑、思维和理性的边界是同一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世界是我的世界:这表现在语言(我所唯一理解的语言)的界限就意味我的世界的界限”。

而在早期维特根斯坦看来美学与伦理学都是不可言说的。“显然伦理学是无法表述的,伦理学是超越现实的(伦理学和美学是一回事)。”它们只能有过非言语的方式显示自身,“的确存在着不可言说的东西,它们显示自身”。那么对于这些不可言说的神秘之物,我们最好慎思慎言,“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五、结语

现有的思维、理性和语言只能表达世界中的各种事实“自然的所指和意义”,陈述的是经验与偶然的事项。而神秘域中的事项都在世界之外,是超自然的超验之物。世界中的逻辑和语言对之失效,无法表达。它们只能在形上主体的生活与体验中显示出来。

维特根斯坦明确地把科学与美学,伦理学和信仰区分开来。科学是世界之内的事情,可以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而美学、伦理学和信仰则是世界之上的东西,不可言说,也不能形成理论系统。

因此,美是无法表达的,语言不能超越自己的界限去言说美;否则,理性和语言就有越界的危险,带来无法估量的灾难。美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它在形上主体的体验之中显身,是一个神秘之物。故而在世界之中,我们对美必须保持沉默。

前期维特根斯坦有别于逻辑实证主义,没有否定美的存在,为美学艺术保留了应有的地盘,而且还对之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分析美的概念,探究美的意义,为之划界,将美归为不可言说之物。这虽然不利于研究美,也导致维也纳学派对美的误解与否定,但是他对美的分析法和美之终极关怀的肯定———美是神秘之物,又是通向绝对幸福的扶梯———有着非凡的意义,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又开启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分析美学之路。

摘要:早期维特根斯坦虽然没有撰写专门的美学文献,但是其手稿中不乏相关论断。与其哲学思想基本一致,他的早期美学观具有浓厚的语言哲学色彩,反对实证主义武断地消除美学问题,为美学预留空间。美学在世界之外,是一个非理论化、非科学的神秘之物。美学与伦理学是一回事,在形上主体所处的神秘之域它们都能导向绝对的幸福。

关键词:美学,伦理学,神秘之物,语言哲学

注释

1学界一般把“从1936年开始撰写《哲学研究》到1951年去世”,这一时期称作维特根斯坦思想的后期阶段。笔者更倾向于“三个维特根斯坦”的划分,即早期,后期与晚期维特根斯坦。可参阅王海东:《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的未来》,云南人民出版社,2013年

2在他1929年重返剑桥至1936年开始撰写《哲学研究》这段时期,一般被看作是他的过渡时期,其部分思想与现象学有契合之处,也被看成是转型期现象学阶段。晚期维特根斯坦的代表作为《论确实性》,由于其美学观更多地呈现在前后期手稿之中,为了便于表述,本文仍沿用“前后期”的区分。

3维特根斯坦生前出版的哲学著作只有《逻辑哲学论》

4[奥]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贺绍甲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下文简写为“TLP”

5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经验主体:在世界之内只存在一种我或主体,即特定的身心同一体;它是由一系列心理的、生理的和物理的事件、状态或过程,也就是事实复合而成。形而上学主体:是神秘的,沉浸于神秘体验之中;“我”就是世界或世界就是我的世界,是世界的界限,与世界同一;是一个不可分析的、非时间和非空间的统一体。参阅韩林合论著:《逻辑哲学论研究》,商务出版社,2007年,630~690页

6[奥]维特根斯坦:《战时笔记》1914-1917年.韩林合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下文简写为“TB”。

篇4:自在之物的灵光

20世纪初以来,最初由阿尔弗雷德·史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所倡导的摄影分离派标志着摄影向绘画的告别,史蒂格利茨认为一门艺术如果仅仅是依靠模仿,相似于另一门艺术,则永远无法独立成长起来。而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显然始终处于这样一个情况。早期的摄影师想尽办法利用模糊焦距、刮擦底片等方式去模仿绘画的朦胧感、笔触感。当然这样的发展主要还是归结于人们对摄影用途的最初定义。摄影起源于法国,却在漂洋过海传到美国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主要归结于美国新兴欧洲移民罗切斯特中产阶级对于欧洲传统个人肖像绘画的需求,摄影恰恰在此时充当了便捷快速获得肖像绘画的角色。这种方式在史蒂格利茨看来,将其归结于画意派摄影。画意摄影对于摄影艺术本身而言显然不是间接的,通过模仿一门艺术而无法直接表达摄影艺术本身的魅力,如此下去对于摄影艺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阻碍。摄影艺术的追求过程中逐渐清晰地认识到摄影只有通过凸显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才能彻底和其他艺术区别开来。而这独一无二的特点就是摄影所能描绘的极其清晰的影像、完美的过渡和丰富的细节与质感。也证是明确了这一目标后,在史蒂格利茨的支持下,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依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等人在西海岸创立了摄影史上最为著名的团体组织,F64小组。以相机上的一个极小光圈命名,表达对于上述摄影独一无二特点的追求。而这一流派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直接摄影”。

1953年,保罗第一次见到亚当斯的时候,就深深的被其作品所吸引。机缘巧合之下,1954年在摄影大师米诺·怀特(Minor White)即将前往柯达摄影博物馆就任的欢送会上,保罗见到了亚当斯、坎宁安、多箩茜·朗格(Dorothea Lange)等当时美国最顶尖的摄影大师,就此,他正式踏入了纯影派这一艺术发展方向。当时,他年仅19岁。

1955年至1957年间,保罗在美国纽约西部的罗切斯特跟随怀特开始了他了摄影艺术与摄影哲学方面的研究。罗切斯特是世界上馆藏最为丰富的柯达摄影博物馆的所在地,依托摄影史学家博蒙特·纽霍尔(Beaumont Newhall)为其建立的丰富馆藏,使得保罗在摄影艺术上有着飞速的发展。1958年柯达摄影博物馆为其举办了他第一个摄影展,当时他23岁。

保罗对自己的摄影艺术发展深感幸运,谈及他的摄影学习经历时,他说:“是啊!我甚至都不用通过大学或中学的课程学习摄影,我直接就找到大师们去学习。我和西海岸所有最棒的摄影师会面了,这就是我的摄影教育”。的确,在诸多摄影大师的言传身教下,保罗汲取了众位前辈摄影大师艺术思想的精髓,并将这些艺术思想提炼、发扬,使其融会到自己所要表达的艺术中去。

对于自己作品的内涵,保罗是这样阐释的:我更倾向于去寻找我所见的事物中“背后”的东西。我看到树、我看到河、我看到……我觉得在它们的“背后”或者说在它们“内部”是有“灵性”的,它们存在于眼睛所看不见的部分。所以我开始尝试去拍下它——琢磨如何去呈现这些事物的“灵性”,这是个难题。因为,摄影这种方式是非常“现实的”、非常“具体化的”,所以我需要找到一个方法,这就是我选择拍摄黑白照片的原因:黑白照片更为抽象,而彩色照片会使人和现实事物的距离太近。黑白摄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事物,它们深沉、安静而柔和。它们暗示着那里面有些东西,超越了所拍摄的事物,是这些东西使我的作品和西海岸那些摄影师的作品有所不同。你知道,亚当斯的风景摄影是多么优美。但是,我需要的更多,我需要探索事物的“灵性”。我花了一些时间来寻求属于我自己的路,最终我在暗房中找到了我的路,我的暗房风格使我的照片拥有了一种“另外”的东西。人们看见我的照片会觉得,似乎有某种“更深远”的东西在里面,但是他们无法说出是什么,这是很难用语言描述的事物的“灵性”。

德国哲学家康德最早提出了“自在之物”这一观点,他认为“自在之物”指的是认识之外,但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简而言之,就是本身存在,能被感受但难以言喻之物。摄影史学家评述史蒂格利茨对于摄影界最大的贡献就是将“自在之物”这一哲学思想融入到摄影之中。将摄影从单纯的机械复制区别开来,从被摄对象本身所入手,追求挖掘出被摄物本身所包含的“自在之物”。这点也正是许多摄影大师,尤其“直接摄影”这一流派的摄影大师所共同追求的。

保罗作品中拍摄的物体本身都是我们生活中日常所见的,而当作品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们的感官所接受到的远远超出被摄物体本身。亚当斯对于“直接摄影”有这样的定义“直接摄影与其说是一个试验过程,不如说是明澈的思考和情绪的产物。把摄影师的材料降低到一个明确的目的,而一直在摄影的创意中予以强调。”我们可以看出,保罗正是如此的“直接”,以最直接的方式透射出物体本身所蕴含的之外的灵感。所有的被摄体都是他思想创作和情绪表达的道具。

著名摄影的评论家本亚明用“灵光”一词将摄影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境界,本亚明认为在当代艺术、尤其摄影作品中真正能够触动观者的,就是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灵光”。这种“灵光”即是保罗照片的价值所在,这是能够将他的作品上升为艺术而非单纯的静物复制照片的关键所在,“灵光”也正是卡普尼格罗照片中所表达的“自在之物”。

艺术评论家艾略特说过:“传统不可能被继承下来,如果你想要保持传统,就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来获得。”如果说史蒂格利茨对世界摄影艺术的最大贡献是找到了摄影的本质,将“直接摄影”也成为艺术摄影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支艺术流派;那么,保罗的伟大贡献就是通过他“辛勤的劳动”将这个概念有勇气用作品彻底地表现出来,并达到极致。我们透过他的照片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种拍摄对象物体本身以外的,真实存在的一种感觉。这种灵性恰是他照片之中的“灵光”所在。

篇5:我的心爱之物的作文500字

每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当送奶工哒哒的脚步声响起时,它便异常兴奋。我正睡得惺忪朦胧,它就会有节奏的汪汪叫着,催促我起床。

当我出门时,它就眨巴着小眼睛依依不舍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主人,你怎么又走了?”当我放学时,它早已蹲在门口,期盼着我跨进家门。

小黄可是条守时的狗。夜晚七点广场上音乐响起时。准会有我们一家五口的身影,渐渐的那些跳广场舞的爷爷奶奶们也认识了这条可爱的小狗。有时小黄心血来潮还会在广场中央扭几步哩!可有意思了。

当我学习累了,只要跟它聊会天,说说心里话,就会放松很多。

曾经有过这么一件事情。有一天表妹到我家做客,走的时候非要把小黄带走。可是我死活不肯,最终表妹哭着走了。这事让爸爸妈妈很没面子,所以当天晚上爸爸妈妈把我狠狠的批评了一顿。不过我并不后悔,因为一顿狠批换一个好朋友我觉得没有什么不值。

篇6:心爱之物的作文五年级400字

我最喜欢我的滑板车,因为它带给我很多乐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喜爱。

记得那时我刚生日,妈妈买了一辆颜色鲜艳的红色滑板车作为我的生日礼物,我非常高兴,每天都在练习。我的滑轮车一米左右长,由两个滑轮、两块踏板和一根带弹簧的连接杆组成,看上去简洁流畅,样子超酷。滑轮应该是塑料做的,可以180度旋转改变方向,转动时里面能发出红光;踏板黑底绿垫,垫上印有图案,还有两排凹凸不平的“牙齿”,脚踩在上面可以防滑。因为连接杆上有弹簧,所以两块踏板可以微微晃动。等我会骑后,我开始渐渐地发现: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骑一会儿滑板车,这样可以缓解坏脾气。于是,我便每天和外婆到外面骑滑板车,每天都玩得很开心,觉得这样滑来滑去很有意思但是我在玩的过程中,偶尔会摔跤,所以那红润漂亮的滑板车开始退红油漆,我对此事非常伤感,但是我不表达,只在内心发泄,想着办法,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我最后将它清洗了一下,将它崭新的放在我经常用来放东西的地方,这样我每天回到家都可以见到它了。

这就是我的滑板车,它让我感到非常的留念它,我多么想让它一辈子跟着我,能陪伴我终身到老,能使我时时刻刻都能想起它,回味自己的童年时光。

篇7:我的心爱之物的作文500字左右

这副乒乓球拍精致漂亮,正面是赤红色的,反面是黑色的。木质的手柄握起来非常舒服,橡胶镶制的拍面软硬适宜。它虽然不像邓亚萍的那样好用,那样名贵,但我仍然是爱不释手,因为它凝聚着我的心血和汗水。这是我大半年来,利用节假日时间帮妈妈做家务攒来的奖励。平时舍不得零用,那一天我在县城的一家文具店里看中了这副球拍,就花了十元钱买了回来。手里一拿上它,我心里顿觉比吃了蜜还甜。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约了朋友到广场上的球台前打了起来。

只见那白色的小球忽高忽低,忽左忽右,不停地在球台上乒乒乓乓飞来飞去,一连打了十几个回合我俩还分不出输赢。我已经满头大汗,体力不支了,可比分仍还紧紧相扣。在这关键时刻,我抓准了时机,使出了全身的力气狠狠地抽了一板,只听得嗖的一声,球如流星般地从对方耳边飞了过去,我终于赢了,高兴得我蹦啊,跳啊!

篇8:我的心爱之物的作文500字左右

这四只虎皮鹦鹉有白的、金的和两只蓝的。我给他们取名为小白、小金、小蓝和小黑。它们的脸圆圆的,都有着一双乌黑发亮的小眼睛,随时都可以盯着你,很可爱。他们钩子形的嘴又小又尖,肚子超级肥。就像四只傻乎乎的胖花老虎。

四只虎皮鹦鹉真的很调皮。

记得有一次,我觉得它们老呆在笼子里会感到不开心,于是我把它们翅膀末尾的羽毛剪了一点,这样的话,它们既可以出来活动活动,我也不用怕它们飞走了。当我看着它们大摇大摆的在客厅里走来走去时,我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有点想什么来着大事不好!原来我要上厕所了!我立刻“飞”进了厕所。可是在厕所里,我听到了房间里传来撕纸的声音。等我上完后,便急忙走进房间,只见我正准备写的《数学达标试卷》被鸟儿们给弄在了地板上,并且把它撕成了两半。四只“花老虎”开心的撕着试卷,房间里纸屑满天飞。我看到了这情景,真是哭笑不得,真让人又爱又恨。看它们那副调皮可爱的样子,我也不忍心骂它们,谁让它们是我的心爱之物呢?

小虎皮们会逗我开心,它们还会在我的面前炫耀自己的美丽羽毛,它们会自己在喝水池里洗澡,更重要的是:只要我一看见它们,我就会很开心。

篇9:我的心爱之物的五年级优秀作文

为了奖励我这次考的不错,所以爸爸给我买了一个钢铁侠MK50。我开心地一整个晚上都没睡着觉。它的身上的颜色十分抢眼。金色和红色的头盔上镶嵌着两个蓝宝石般的眼睛。胸甲中间有一个海蓝色的反应炉。胸甲两侧各有一个蓝色的涂装。红色肩甲下面就是一块铁银色的部件。小臂上也各有一个蓝色的点缀。

它也有许多的零件:替换手3组、加农炮一个、特效件三组?这些零件不仅让它更美观,还增加了许多别的玩法。

一次,我正在摆弄钢铁侠。忽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十分帅气的造型。它就是”砸地“,我试着摆起来。先把右手的握拳手型替换成张开的手型。再把右手往右上角扭,然后把腰往左下角转、右脚往下弯曲………就这样,一个帅气的”砸地"造型就OK啦!看着这这个样子,我心里满意极了。

篇10:心爱之物的作文

这个香袋十分漂亮,做工精致,一侧绣着一条栩栩如生的龙,回首遥望,好像在呼唤自己的伙伴。另一侧绣着一条美丽的凤凰,长着华丽的羽毛。后面还有一朵牡丹。前面绣着“平安”两字。香袋的颜色是鲜明的红色。每当看到它,我的脑袋里就会浮现出一件事情。

那一次,我因为一起打架事件而被老师罚站,同学们都向我投去厌恶的目光,平时几个关系好的“朋友”,也说我很坏的,以后要离我远点,那些本来跟我关系不好的人,高兴得像中了奖一样。

可他们都不知道,我并没有打架,是别人先打了我,我没有还手,他自己摔倒的。就在我感到痛心的时候,跟我关系最好的朋友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他不会做这种事,他不会去欺负人,一定是别人先打了他。”老师惊讶地说:“你为什么觉得他不会做这种事?”他响亮地回答:“因为我信任他!”

后来,经过老师的调查,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严厉地批评了那个人。

通过这件事,我和他的关系变得更好了,无论在幼儿园的哪一处,我们两个都会在一起,上课时我们坐在一起,吃饭时我们坐在一起,玩耍时我们也会在一起,我和他是形影不离的朋友。

幼儿园的毕业典礼上,我们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临别时,他送了我这个香袋。他说:“我把这个香袋送给你,希望你能喜欢。当你看到它时,就会想起我。”

回家后,我把它小心地挂了起来。现在,香袋鲜艳的颜色已经褪去,爸爸妈妈都说扔了,可我不答应,因为那是我最好的朋友送我的。平时有人来我家,我也决不答应他们随便乱摸。有一次,一个同学不小心碰掉了香袋,我忍不住和他吵了一架。

篇11:心爱之物作文

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那美丽精致的外形,让我第一眼就喜欢上它了。它的主体是一个粉红色的香囊,里面装着许多药草,每当我把它凑在鼻子上闻一闻时,那浓浓的药草味顿时让我神清气爽。而且在香囊的正面用金色丝线绣了一句话:“莫负东篱菊蕊黄”。在香囊的反面似乎为了呼应那句诗词,用银色和金色的丝线绣出了一支菊花,那菊花栩栩如生,层次分明,绣的好看极了。在香囊的下方,留着一股常常的流苏。那流苏整齐地向下垂着,没有一丝杂毛。这股流苏让原本略显单调的外形变得更加生动美丽。而且,流苏上海装饰着一颗乳白色的小圆珠,它不仅光滑,还富有光泽感,让香囊元素变得更加丰富多姿。

这个香囊,不仅有好看的外表,也有浓浓的香味,这让它变成了我的心爱之物。

尽管只是一件物品,但是它已经变成了我的好朋友。记得有一天下午,我好奇地打开了电视,准备勇敢地看一次恐怖片,可到了晚上,我闭上眼睛准备入睡时,满脑子都是电视上恐怖的画面,完全没有办法睡着。由于太害怕了,我只好把香囊放在身上,过了一会,它散发出来的草药味,像好朋友正在安慰我,渐渐地我便没有那么害怕了。香囊上那句诗词,像是我的护身符,在漆黑的夜里默默守护着我。

篇12:心爱之物作文

它被塑成了白雪公主的样子。大脸、大眼、小鼻子、小嘴,并没有另一个大眼、小脸的娃娃漂亮。但却十分精致。而且,它对我来说意义非凡。

我是在我的11岁生日会上得到它的。它嵌在我的生日蛋糕上,在它周围的小星星、小彩虹都成为了它的陪衬。

就像一簇绿叶中嵌着一朵娇艳的花儿似的。

可她也不骄傲。只是一脸温和地站在那里,仿佛在和我共享着这幸福一般。

吃完蛋糕后,我第一个把它拿了下来,仔细地清洗着她身上的奶油污渍。

也许是因为我第一次收到这么别致的礼物吧,所以我十分珍视它。

记得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它摔环了,头掉了,底盘丢了。吓得我差点哭出来。

人们总说,一个人最珍贵的东西一旦丢了或坏了,主人一定会失去理智。真的是这样吗?

――答案是真的。因为我当时被吓得一时竟然不知所措。

最后,还是那比我小五岁的堂弟帮我找回了底盘,安好了零件。

现在,它就站在我房间的书架上面,就那样宁静地站着。它虽然没有娃娃华丽,没有玩偶柔软,但却因为体态精致,而显得很乖巧可爱。

在我心里,任何玩具都无法与它相提并论。

篇13:心爱之物作文

那是一天中午,我正在写作业,奶奶突然很着急地问我:“西西!你有没有看见我那几张老照片?”“没有”,我答道。奶奶便开始在我旁边像饿极了的老鼠似的,翻来覆去地找她那“美味的食物”。我呢,则被她那叮叮当当的声音吵得脑子一片混乱,冲她说:“哎呀!奶奶不就是几张老照片嘛?有必要搞那么大的动静吗?找不到就找不到了啦!重新去拍几张,不就行了!”奶奶被我这一说,停下了手上的动作,跑到楼上去了,世界终于安静啦!可是好景不长,我冲上楼去喊:“奶奶!你不要再找啦!”奶奶抬起头,含着眼泪对我说:“西西啊!那些照片有的是我小时候的玩伴,有的是我和家人的合影,还有几张是我跟你爷爷结婚时的照片,这些现在还能拍得出来吗?”我沉默了,气一下子全消了。拍不出来了,拍不出来了,小时候的玩伴找不到了,奶奶的爸爸去世了,我的爷爷也走了。我决定了,一定要找到那些照片,我将所有柜子都翻遍了,终于在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小柜子里找到了,奶奶露出了美丽的笑容,那笑容是我见过的最甜、最美的笑容。

那些黑白照虽然没有色彩,没有光泽,但是它是最有感情的,那它就是最艳丽、最珍贵的。从此也成了奶奶的心爱之物!

篇14:心爱之物作文

它有20厘米长,外壳是橙色的,轮子是黑色的,样子很是精致,让我爱不释手。

我迫不及待的拿着它来到院子里玩,其他的小朋友听着遥控汽车嗡嗡的声音,都围了过来,看着他们羡慕的眼神,我的心里美滋滋的,我还认真的教了他们怎样操控这个玩具车呢,不知不觉一个下午很快的过去了,妈妈叫我回家,我望了望小朋友,只好恋恋不舍地回去了。对于这个遥控汽车我很是爱护,每次玩了之后,我都要仔仔细细地把它擦得干干净净的,生怕它身上有一粒灰尘。

我非常非常地喜欢我的玩具遥控汽车,而且我也很珍惜它。

上一篇: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下一篇:相邻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