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作文300字

2024-05-17

小蝌蚪作文300字(共14篇)

篇1:小蝌蚪作文300字

星期天,天气晴朗,我们一家出去郊游。

我闲着没事干,就到大池塘边用网子网蝌蚪。我网了一只蝌蚪,把它放进瓶里时,它似乎在说:“既然你把我请到瓶里,我就是一位小客人吧!现在我饿了,要吃东西!”我连忙跑去找新鲜的叶子,把叶子撕碎撒在瓶里。我看着小蝌蚪津津有味道的吃了起来,后来我再仔细一看,咦!叶子上怎么有小洞,“笨蛋!那是我咬的。”蝌蚪得意地说道,“你敢叫我笨蛋。”我气愤地说道,它不理我,又开始吃了起来。

这只小蝌蚪真有趣。它吃饱后,显得十分自在,他先把身体一扭一扭的,然后再摇一摇即将长出来的后腿就像在跳芭蕾舞呢!表演完毕后,它向别的角落游去,似乎累了想找个安静的地方休息。

晚上,小蝌蚪睡觉时,一直浸泡在水中,一动也不动,眼睛也没闭上到了第二天,我走到小蝌蚪旁,小蝌蚪似乎在对我说:“我想我的伙伴们了,把我送回家好吗?”后来我一想:蝌蚪的家应该是池塘,而不是我的家。就这样我答应了小蝌蚪,把小蝌蚪送回了它的家。看着它游向池塘中央,我开心地笑了起来。

篇2:小蝌蚪作文300字

很久以前有一只小蝌蚪,他有一颗大大的头及长长的尾巴,他很爱在水池里到处玩耍,很像一个到处去旅游的冒险家一样,还有他大大的头好像一颗石头一模一样喔!

有一天,小蝌蚪游来游去,他很想要到陆地上玩耍,他游泳到了小溪口,他遇到了一只蓝色羽毛的小鸟,小蝌蚪好奇的问小鸟说:“你自由自在的飞翔,我可以跟你去冒险吗?”小鸟又开心又拍动翅膀的说:“你在水里游着,我在天空飞着,我们可以一起分享两种世界!”他们就开始了一起冒险的旅程,他们一边走一边说着自己有过什么样的经验。

他们一路走着,不小心误闯了蛇的禁地,蛇大哥就说你们看起来很美味喔,吓得他们连动也不敢动,小鸟想到办法可以打败可恶的蛇,小鸟飞去其他的地方找救兵,小蝌蚪快要被蛇咬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这时候天上掉下了一颗颗巨大的果实,压在蛇的身上,蛇开始把果实一颗颗的吞进肚子里,最后砰的一声响,蛇爆炸了,小蝌蚪和小鸟也战胜了蛇,他们心里想着这次的历险旅程将为未来的历险留下重要的纪录。

篇3:小蝌蚪作文300字

一、成文因素分析

纵观古今, 许多寻亲类作品都会巧妙运用外貌这一元素来设置情节,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三毛流浪记》。三毛在寻找母亲的过程中, 只有一张破旧不堪的照片, 并不记得自己妈妈的样子, 因此便将一位跟自己妈妈同名同姓, 且相貌十分酷似的舞女王秀英误认为自己的妈妈。这与《小蝌蚪找妈妈》的情节有相似之处, 都是在不知道妈妈样子的前提下无目标地寻找。动画片《猫咪小贝》中小贝知道自己妈妈的样子, 但走失后却很难找到回家的路, 当找到曾经的家时, 妈妈却已搬家, 小贝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因此综上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找”一般分为两种情况:“有目标地找”与“无目标地找”。

《现代汉语词典》中“找”的意思是为了要见到或得到所需求的人或事物而努力, 本文现将“有目标地找”定义如下:第一, 知道人/物的外貌, 但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而努力;第二, 不知道人/物的外貌, 但知道其大体或具体位置而努力。“无目标地找”则为不知道人/物的外貌, 也不知道其具体位置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更多进行的是“有目标地找”, 这也是“找”字的惯用意义, 但在文学作品中, 作者更青睐于“无目标地找”, 因为这样可以给作品注入更多的不可预知性。

《小蝌蚪找妈妈》就是典型的“无目标地找”, 因此在种种不可预知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小蝌蚪根据其他动物提供的线索, 先后碰到了金鱼、螃蟹、乌龟、鲵鱼, 而这些动物正好具备它们妈妈的一部分特征, 所以在碰见时它们才欣喜地误认为这些动物就是自己的妈妈, 只有到最后它们碰到了青蛙妈妈, 才完成了整个“找”的任务。总而言之, 带有强烈主观意愿的“找”实际上进行的是“碰”的过程。

综上所述, 《小蝌蚪找妈妈》的成文因素可以总结为在“找”的主动意愿指引下, 进行着了一系列“碰”的过程, 而在最终碰到妈妈时, 又完成了“找”的任务。因此作者正是利用无目标地“找”, 来巧妙安排“碰”, 在“找”与“碰”的双重交织中使整个文章充满儿童情趣。

二、由“找”所带来的思维定势分析

经过前文分析, 我们知道“找”有两种情况, 《小蝌蚪找妈妈》属于典型的“无目标地找”, 但在学习过程中, 学生很容易受到日常生活中“有目标地找”这一惯用意义的影响, 而产生学习中的思维定势。

《小蝌蚪找妈妈》乃经典之作, 学生大多都耳熟能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安排了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环节。在复述过程中, 我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学生复述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时, 有些学生说小蝌蚪先找到金鱼, 再找到螃蟹, 后找到鲵鱼, 最终找到了青蛙妈妈。第二, 学生复述时非常注重小蝌蚪所遇动物的先后顺序, 而忽略了对动物本身进行分析。

第一个问题, 我们在学习课文时, 首先应该明白小蝌蚪并不是在找金鱼、螃蟹、乌龟、鲵鱼, 而是偶然碰到, 由于其某部分特征与青蛙妈妈相似, 所以作者才运用误会法来巧妙设置情节。学生复述时, 将碰的过程全部说成找, 正是将“有目标地找”这一惯用意义迁移到作品当中。其实小蝌蚪脑海中唯一意愿是找妈妈, 他们的目的是明确的, 只是目标不定, 因此并不存在去找其他动物一说。第二个问题, 虽然文中小蝌蚪所遇动物的先后顺序安排十分精巧且重要, 但是学生过于注重他们出现的先后顺序, 其实便是强化了“找”的目标性, 而忽略了“碰”的偶然性。

该文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分析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所碰到的动物们哪些外貌特征与青蛙存在相似点, 而小蝌蚪为什么又与自己妈妈的外貌完全不同。假如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存在小蝌蚪找妈妈, 那么便会出现非常多的可能, 比如小蝌蚪第一个碰到的也许便是自己的妈妈, 但这却不具备故事性和趣味性, 所以作者才设计这些与青蛙具有相似特征的动物出现, 它们出场顺序虽然重要,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多引导学生关注动物本身以及小蝌蚪的成长过程, 并对其进行分析, 而不要由于文章本身情节设置而束缚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设置了以下环节:请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动物的外貌特征与青蛙妈妈相似, 可运用误会法创作一篇小故事, 以活跃他们的思维。

三、小结

《小蝌蚪找妈妈》一文围绕“找”展开故事, 小蝌蚪出于主观意愿主动找寻自己的妈妈, 但由于不知道妈妈的样子和具体位置, 其行为存在无目标性, 在“找”中进行着“碰”的过程, 在“碰”中完成了“找”的任务, 可谓情节曲折生动, 是富有儿童情趣的典范之作。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避免“找”字惯用意义所带来的思维定势, 让学生明白“碰”所带来的偶然性, 以真正领悟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精妙之处。

参考文献

[1]王晓玉, 孟临.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王晓玉, 孟临.儿童文学作品选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3]陈光全.怎样避免思维定势的负效应[J].北京:新华文摘, 1985 (5) .

篇4:小蝌蚪的作文300字

有一天,我和妹妹在池塘边玩耍。玩着玩着,我发现水里有许多黑黑的小东西。我很好奇,就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妹妹也跟着跑过来问我:“姐姐,这是什么呀?”我俯下身子,伸长了脖子,仔细的观察着,我发现它们在游动,还长着一条细长的尾巴。哦!原来是小蝌蚪,我大叫了一声。

它们一会儿东游游,一会儿西游游,好像在找妈妈,又好像是在找小伙伴玩耍。妹妹调皮的说:“姐姐你看,这些小蝌蚪多可爱啊,我们抓几只玩玩吧!”说完,妹妹就伸出她的.小手准备去抓,可被我阻止了。我对妹妹说:“蝌蚪是不能抓的,它们长大会变成青蛙,帮我们捉害虫。”妹妹迷惑的看着我说:“哦。”我又接着说:“也许它们的妈妈现在正在找它们呢,你捉了它,它们的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孩子该着急了。”妹妹听了我的话后,红着脸说:“好了,好了,我不抓了。”看着妹妹,我满意的笑了。

篇5:一年级小蝌蚪作文300字

我们每个人拿了一个鱼缸去河边捉蝌蚪,先把鱼缸放到了水里,不一会儿鱼缸里就游过来几只小蝌蚪,我们往上一提,就捉了三四只,我们兴高采烈的回了家。

路上我们遇到一个小姐姐,小姐姐不让我们走,就拿了一本《小蝌蚪找妈妈》的书,我们就蹲了下来,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我们看后很感动。小姐姐说:“小蝌蚪长大就会变成青蛙,青蛙长大了就会帮农民爷爷捉害虫。”小姐姐让我们放了这些小蝌蚪。

于是,我们又回到河边把小蝌蚪放在了水里,你瞧!它们欢蹦乱跳,真可爱!

篇6:写小蝌蚪的作文300字

它们在鱼缸里四处追逐打闹,一会儿玩木头人的游戏,只见它们一下子全都不动了,突然有一只动了,其它的都跟着动了。一会儿环游“世界”,其中一位像首领的蝌蚪率领其它蝌蚪绕着鱼缸游了一圈。可爱的小蝌蚪以为世界就这么大,可是世界比它们想象的.还要大很多呢!

蝌蚪在我家养了两三天以后竟然长出了一点点大的小后腿。这可把我高兴坏了,我把鱼缸里的水倒掉以后又换上新的水,放到阳台给它们晒太阳,小蝌蚪们可高兴了!

又过了两天,我惊异地发现它们又长出了细细的小脚,真是好玩极了!

篇7:小蝌蚪的伙伴

随着工作的深入和不断的学习,我发现生态道德真的是一个宏大而抽象的话题,以至于我常常感到困惑,该如何帮助孩子们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我们的生态道德理念又能传递给他们多少。

一次带孩子们到植物园开展“寻找绿色伙伴”一日营,一天的时间内他们会认识很多很多植物,并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种作为绿色伙伴,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他们对植物的好奇心和喜爱之情,再通过引导,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行为、建立观念。

在认识了香蕉、武伦柱、龙血树等几十种形态各异的植物后,我们来到了浮水植物区,一大片五彩缤纷、婀娜多姿的莲花映入眼帘,瞬间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哇,好漂亮呀! ”“真美呀! ”赞叹的声音顿时此起彼伏,很多孩子立即表示要选择莲花作为自己的绿色伙伴,不少香蕉、空气凤梨的“伙伴”们纷纷倒戈,大家都兴致勃勃地观察起莲花来。

这时不远处传来一声尖叫: “哎呀! 好恶心! ”原来是一个孩子轻轻地翻起了莲花的叶子,想看看叶片背面长什么样儿,结果水中一条毛茸茸湿漉漉的水草粘在了他的手上,那孩子赶紧甩掉了手上的水草,“好恶心,我最讨厌这种黏糊糊的草了,像虫子一样! ”他身边的同学感同身受地回应: “我最讨厌樟树,樟树的味道好臭! ”“我最讨厌梧桐树,老是飘白色的毛”另一个孩子应和道。“我最讨厌……”孩子们开始向我展示什么叫“举一反三”,眼看着讨论越来越热烈,“选择我最喜欢的植物”已经变成了“声讨我最讨厌的植物”。我一个箭步冲过去扭转局势,准备开始一段“每一种植物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员、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之类的演说,来传播一种博爱的生态观。正在这时,一个孩子兴奋地叫起来: “看,小蝌蚪! 这儿有小蝌蚪! ”孩子们马上都围拢过去看,只见几只黑色的小蝌蚪正摇头摆尾地在水草间穿梭,它们完全无视旁边艳丽的莲花,只在那毛茸茸的水草旁游戏,“小蝌蚪好像喜欢这个草哎! 你看你们看! ”有人提出自己的新发现“这边的也是! ”“真的呀! ”又有几个孩子观察到了这个现象。孩子们渐渐安静下来,沉浸在蝌蚪的世界中,“同学们,每一种生物都很重要,生态系统缺了谁都……”我赶紧瞅准时机开始“传道”,“我知道! ”一句还没说完就被一个孩子打断了,“就是虽然我不喜欢这种草,可是小蝌蚪喜欢,有了这个草它们才能生存,我喜欢小蝌蚪,所以这个草也是我的伙伴,我们也要保护它。”“就是每种东西都有人需要它! ”另一个孩子总结。

我还有什么必要继续我的那段演说呢,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多么有趣、丰富的理解: 每种东西都会被需要,玫瑰被需要,毛毛虫也被需要。也许孩子们并不能准确地说出生态道德到底是什么,也许他们的理解跟我的不同,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有很多真理、很多准确而权威的概念,总是怕孩子们不懂这些。但我们忘了,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只是孩子。其实根本就不必纠结,我们的理念和观点能传递给他们多少,更没必要用已有的思维方式束缚他们,他们会发现更加五彩斑斓的世界。

篇8:可爱的小蝌蚪作文300字

清明节那天,我和妈妈一起到她老家的小河里,捉蝌蚪。我看到青青的小河里有数不清的蝌蚪,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高兴地问妈妈:这么多蝌蚪,怎么才能捉到呀?妈妈说用贝壳(可以)捉到,后来妈妈帮我在沙滩上捡到一些贝壳,我们就开始行动了,不一会儿,我们捉到了很多蝌蚪,我们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回家后,我把蝌蚪装进瓶子里。坐在旁边仔细观察它们,我发现了一个规律:(用“规律”这个词有点不太恰当,在妈妈的建议下,盈盈说要改为“神奇的现象”)只要人一走,蝌蚪就往上漂(在妈妈的建议下,改为往瓶口浮),人一来,蝌蚪就往瓶底下沉。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快把答案告诉我吧。

妈妈的话:文中红色字迹为妈妈所添加、修改。整个篇幅语句较通顺,有部分词用得不太恰当,捉蝌蚪过程写得太简略,通过细心观察,能自己发现蝌蚪一个“神奇现象”, 孩子很兴奋,很激动,这是盈盈要写出这篇文章的真正原因。

篇9:可爱的小蝌蚪作文300字

到了那里,我看见一家茶店。走近去看了看,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跟凉亭的样子一样的。

然后我们就拿着风筝去放风筝了。放着放着,我看到有几个小朋友在抓蝌蚪,我便很快跑了过去。可是水库的大坝挡住了我的去路,我过不去,着急得很。正在这时候,我阿妈过来了,一把就把我抱了过去。我拿了一个杯子,把抓到的小蝌蚪放了进去。啊!我仔细看看,这才发现小蝌蚪的尾巴旁边竟然像一把扇子!后来我抓住了一只癞蛤蟆。太好玩了!

我知道了抓蝌蚪有一个方法就是把水杯轻轻悄悄放进水里,然后耐心等待,等着小蝌蚪自己往这边有过来,再把水杯拿起来,就抓到了!这么可爱的小蝌蚪,真实希望能永远陪伴着我!

篇10:可爱的小蝌蚪作文300字

那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我姑奶家找我表弟玩,我们买完我表弟最爱吃的饼干和酸奶,就去姑奶家找表弟玩了,到了姑奶家,我和妈妈把东西搬下来,姑奶看见了,立即过去搭了把手,我就去找表弟了。

我看见表弟正想去捉蝌蚪,手里拿着一个网,我就跑到表弟旁边说:“借我一个网呗,咱俩一起去?”表弟说:“嗯嗯。”

我们就跑到河边,一人找一个瓶子,我就说:“咱们看谁捉的蝌蚪多吧?”

表弟爽快地说:“没问题!”

比赛开始了,我不顾一切的网蝌蚪,网这儿真过瘾,一网一大堆,真爽啊!表弟说:“但愿我不会网到青蛙,在那个小区谁不知道我表弟最害怕青蛙了,话音刚落,表弟,一下子网了两只青蛙,表弟一下子把网扔到河里,吓的表弟满头大汗,心不停的跳。

我哈哈大笑,说:“我是冠军,哈哈!”

当冠军的感觉太爽了!

篇11:写给小蝌蚪的信作文300字

你好!

我在语文书里读过《小蝌蚪找妈妈》。我知道你们想找妈妈的,我来帮你们,你们一定要读这封信。

你们的妈妈有一双大眼睛长在头顶上,最喜欢绿色,所以穿着碧绿碧绿的衣服。它有四条腿,肚皮是白色的。你一定要看好是谁,要是看到一只有一双大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动物,不要直接叫妈妈,有可能是一只大螃蟹,大螃蟹有两只钳子,你们的妈妈可没有钳子,螃蟹会吃了你们的。

你的妈妈在等你来,你们一定要小心,一定要努力。你们妈妈有好多本领的,她会捉害虫的,会跳高的,会游泳的,农民们非常喜欢她们的,我也喜欢她们。

你们在找妈妈的时候,身体一直在变化,你们先长出后腿,千万不要把后腿咬下来,后来你长出前腿,你们又长又美的尾巴没了。那说明你要长大了。

祝一切安好!

XXX

篇12:可爱的小蝌蚪小学生作文300字

“快来看!多可爱的小蝌蚪啊!”听到同学的呼唤,我急忙跑过去,一下就看见水塘里黑压压的一大片蝌蚪。大家都拿这一次性杯子在捕蝌蚪。我用手轻轻捉住一只蝌蚪,放在手里仔细地观察:一个黑乎乎的小圆身子,摸上去软软的,像海绵一样。一条黑得发亮的`小尾巴不停地摇来摇去。我捉了几只小蝌蚪,放在透明的一次性杯子里,并在杯子里面放了一些小花草,来装饰小蝌蚪的家。

看!这只爱美的小蝌蚪不停地在花旁钻来钻去,好像觉得自己还不够漂亮,想找一朵小花瓣戴在自己头上;那只淘气的小蝌蚪,先在水草中游来游去,等熟悉地形后,就去撞另一只蝌蚪,然后转身就逃。那只被撞的小蝌蚪紧跟在后,想报“一撞之仇”。忽然,那只淘气的小蝌蚪钻进水草中,在哪里乱窜,这可苦了那只被撞的蝌蚪,因为不熟悉地形,所以没游几下,就撞到水草中,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游回来。那只淘气的小蝌蚪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着,然后又去寻找新目标。瞧!那只蝌蚪一动不动地停在水中,不知道是在睡觉还是在思考问题。

别以为蝌蚪只是漂亮、机灵,他可有用处了。小蝌蚪长大后,就变成了专吃害虫的青蛙,每只青蛙一年都要吃几万只害虫。为农民伯伯解决了大问题。可爱的小蝌蚪啊!你漂亮、机灵、调皮,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

篇13:蝌蚪作文300字

首先来说说烦恼吧。有一次,我正在观察小蝌蚪,可是突然发现鱼缸里有一只已经死去的小飞虫,我开始发愁了,万一虫子身上的细菌感染了小蝌蚪,那小蝌蚪不是全军覆没了吗?不行,我一定要将死飞虫捞上来。于是,我拿来了网兜,小心翼翼地把虫子捞了上来,然后扔进了垃圾桶。这时,我得意极了,烦恼在我沁沁的手掌下,终于迎刃而解了。

有时,小蝌蚪的食物也让我头疼。家里的剩饭没有了,我非常着急,我怕它们因为断粮饿死。这时,爸爸拿着手上的蛋黄对我说:把这个拿去吧。蛋黄成了小蝌蚪的营养餐,我高兴极了。

当然,我也有兴奋的时候。一天早晨,我惊喜地发现五条小蝌蚪全都长处了后腿,不禁失声叫道:爸爸妈妈,快来看啊!小蝌蚪长后腿了!

爸爸妈妈听了也非常高兴,说:是啊!它们都长大了!快要变成青蛙了!我听了,想:罗老师说过的,只要谁家里的小蝌蚪变成青蛙了,就可以带她去参加活动的,我一定要让它们快快成长!

想罢,我又去拿鱼食了。

篇14:蝌蚪作文300字

今天是星期五,天气很好,我放学了就马上动身回家了。我在半路上碰到爸爸骑着车来接我。我上了车,心想:早点回家,便可以做作业了。可是爸爸骑着骑着,突然停下车,说:“我们到田里去。”

到了田里,爸爸拿着锄头准备把买来的桔苗栽到地里。而我没事干,就东转转西转转。突然,我眼睛一亮,发现一群群小蝌蚪在水沟里跳跃,而这条水沟里的水差不多干涸了,有的小蝌蚪已渴死,有的小蝌蚪躲在水草下面,有的小蝌蚪在蹦跳着……我看着这群濒临死亡的小蝌蚪,觉得它们可怜极了。我想帮帮它们,怎么做好呢?这时,风儿把一只袋子送到我身旁,我灵机一动。对,就这么干!于是我拿着袋子来到池塘边,装满水,又把它倒到水沟里,再回去打水,如此循环。当我第十次去装水时,我心里又冒出一个念头:这些小蝌蚪今天遇上我得救了,但它们又能活几天呢?不如……想到这,我把水倒回池塘,跑回水沟边,小心翼翼地把水沟里的小蝌蚪一只一只地装进袋子里,然后把它们放到池塘里。

我望着池塘里的小蝌蚪,它们是那么的自在,又是那么的快活,心里感到分外的高兴。

上一篇:中英文应届生 自我介绍下一篇:大学新生演讲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