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感想

2024-04-10

里仁篇感想(精选6篇)

篇1:里仁篇感想

“里仁篇”感想

北京智慧学校于7月28日晚“妙心讲堂”继续开讲,这次所讲《里仁第四》章节。“仁”是《论语》中强调的为人处世最高修养,这整篇都是讲如何做到“仁”。这些启示,无论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事业层面,都非常实用。

上次讲到:达到“仁”的思想境界的人,是可以爱人,也可以恨人。最终,他是超越了爱恨,只是依这个事件当时发生的状况,给予最中肯的启发或引导或行动。至于采取什么方式,就是视情况而定了。试想:还需要什么统一的方法吗?以日本人杀中国人来说,他要杀死更多的老百姓的时候,你是任他自由,还是阻止他甚至杀死他?

而且在达到“仁”境界人的眼中,是没有真正的恶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会付出而施予更多的关心,最终影响、感化他。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表达的含义:无论贫富,安之若素,是孔子反复强调的。这也是“仁”的境界,任何时候都要靠“仁”的修养而安稳。

在此篇,镜子原理也是多次用到,检验自己是否达到“仁”的境界,可以看自己对待不仁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正好应对了后面一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当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越久,就会发现,学习——改过,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个过程循环的速度,就代表了我们自己的成长速度。

所以,对于“仁”者而言,任何时候都是在学习成长的。因为当对方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给予赞叹。同时,铭记于心,自己也要看齐;而当看到对方有过错,这又是一个检视自己的机会,勇于改错。同时,还要协助对方改错。这让我想到:如果是这样从小培养的孩子,长大之后怎么可能会担心他的为人处事问题呢?真是想不让别人不喜欢都难。

当然,这些激励着我们向前,现实的社会,我们还是要考虑到。现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利益,那我们要采取什么方式来对待呢?一个会被物质环境引诱、转移的人,无法和他谈学问的。前面也提到了“安之若素”。也明确的告知,如果基于利害做人做事,最后招来的是怨恨。那有人会问,那现在这个社会,就像做事情,要有一定酬劳才能生存。那这样算是“以利害相交”吗?

其实,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做事情不要任何回报。而只是说我们“取之有道”,而不违背“仁”。他还明确指出,在强盛之际,如果处于贫困是可耻的。那这就需要我们在做事情的出发点,起心动念处修炼。就像企业做产品,起心动念如果只是赚取客户的钱,而不注重产品质量,甚至制造假冒伪劣,就是小人喻于利;如果起心动念是生产利益客户的高质量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从而得到合理的报酬,这就是君子喻于义。可以想象一下,同样的做一件事情,当我们的出发点不同时,我们付出的努力、用心是不同的。

孔子也多次提到了“君子”和“小人”的比较。作为君子而言,是没有什么事情不能干的,因为他有道德作为基准,以义来做对比。君子以道德为中心,小人以利益为中心;其次君主怕犯法,小人怕没利。就如法律,它只是君子用来警惕自己的。对于小人而言,他则在处处找法律的空档,见缝就钻,所以这也应对“法令滋彰”,法令是越来越丰富,而犯罪率也跟着升高的道理,人的幸福指数却在不断的降低。人是无法“管理”(管理这词用在对人上,这本身就缺失了人性)的,只有靠自觉。

在本章中,有一句非常有启示意义的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前一句,对于我们当今的年轻人来说,找工作难。是否有人先问过自己,我能为这个公司,这份工作带来什么,而不是说适合我的工作太少了。如果理解了这点,就能解决当今的就业问题。每个人都先考虑一下,我有什么可以立足呢?

对于我们个人在家庭中、在朋友圈子里、在企业中,很多人都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拿做父母来说,对孩子经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如果真发生这种事情,就要警惕了,因为我们已经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了。当我们都不在父母的位置上,你还要求孩子处于孩子的位置上,就算按西方逻辑,也是挺可笑的吧。很明显的,家庭中的序位已经是错乱的。

后一句正好应和了<学而>篇中的结尾:“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反过来,也就是我们只要自己做到位,问心无愧,迟早大家是知道的、理解的。

这点,让我想起现在教育当中的一个现象:一味的夸孩子,而很多家长、老师根本不清楚,怎样夸?现在的教育的缺少,光在“术”上下功夫。我想再过些时,“教育”也可以变为“教术”了。过度的夸奖孩子,导致的结果是:孩子的自尊心过强,自尊心过强的背后就是抗打击能力的降低。这也就在培养孩子极端的性格,要不极度自卑,要不过度虚妄。也许“凤姐网络事件”,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我们很多时候,做了好事怕人不知道。从现在的教育中“要好好表现”“要好好表演”“要获得表扬”,这些句子不难发现这点。但当我们真正放下这些,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甚至最终做到“大信不约”信任是不受什么约束的,也不需要一纸合约,就像“婚前协议”,认真想想:没结婚就在为离婚做准备,这不很奇怪吗?连这点信任都没有,结婚只是儿戏罢了。

当我们能做到:先做而后说,不要光吹而不做。同时,做事能先以行为道德而自我约束、自我觉察,这样失败的事情就会少了。而且,真正有德行的人,是不会缺朋友的。

在此篇当中,又谈到了“孝”,因为“孝”也在孔子所说“仁”的范围。从其中再次感受到,孔子说的“孝”,不是愚孝。当父母有过错时,孩子是要力劝的。如果不听,还要保持恭敬的心,即使最终要为父母牺牲,也要明确告诉父母他的不对。即是劝谏父母,要保持温和的态度,违抗也有一定的度。当父母老了,怕没人照应,而不远游,即使远游,也要对父母有一个好的安顿。这才是孝子。后面还提到,对父母的年龄是要知道的,保持两种心态:一则喜,一则悲。因为父母添寿了,我们很高兴。同时,父母离人生的终点越近,我们行孝的时间也就越短了。是呀,对父母的恩德,任何人都是还不清的。也只有我们用心全力去做,当父母离去时,才不会有过多的悔恨。

至于这点,自己做的是很不够的。说实话,孩子的生日我记得很清楚,而对父母只知道大概,而且经常会过完才记起。很惭愧,现在对我而言,只有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情,不浪费他们给予我的生命。来以示自己的孝心。

此篇最后以“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作为结尾,我们前面提到了“仁”的境界,当自己能明白时,会看到别人所显现的很多问题。它表明:对领导,你多次指出他的错误,他会很难堪,很多时候,他不但不听。还会说多管闲事,同时罢免你的职务;对朋友劝谏多了,朋友就疏远我们了。从这句话也看出古人是讲人性,讲现实的。这也表明,为人处事的艰难,所以,我们任何时候做事都要把握好这个度。

只有多体会历史、多体会人生,才能做到随时随处居于仁的境界。人要做到中道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力行,不断地改错。如此循环,才能慢慢理解人生的道理。也是学习其乐不穷的根本吧。(刘杰)

篇2:里仁篇感想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里仁篇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里仁篇读后感1

《里仁篇》是《论语》的第四章,是论语核心思想“仁”的重点阐述,在《论语》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其阐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围,如何去做一个有仁德的人,君子与小人之别,都是围绕“仁”这一是非辨别标准进行的。

开篇,孔子便提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孔子说:“住的地方,要有仁德这才好。选择住处,没有仁德,怎么能是聪明呢?”里,为动词,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琐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居住地人们的修养,都可以上升为仁。人与人之间形成社会,社会之风气来自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氛围。这让我想起了,我学院所组织的学风建设月活动,创造优良的学风,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境,知者利仁。”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期安于贫困的,也不能长期处在安乐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处处讲究实行仁德之道,聪明的人知道实行仁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有好处。”没有仁德修养的人,在逆中只会失意忘形,在顺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养的人则会安贫乐道,富贵不淫。真正的智慧,修养达到“仁”的境界,无论处于贫富之际,得意失意之间,都会乐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种仁的修养,是要成为坚持不懈的信念才可达成。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说:“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田地;君子关心刑律法制,小人贪图财利实惠。”君子是对于违背道德事情坚决反对,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小人对于物质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不考虑法律的制裁。这也可以联系到个人修养,对于眼界的问题,也是对自制力的一种沉淀。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担心法律惩罚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双眼,看不到。其实小事也是如此,学生虽然知道旷课,无节制的玩游戏不利于身心,但是无法自拔于眼前的快乐,也只能接受自身前途的坎坷。我们作为思政工作者,应该尽自我所能去提升自我眼界,完善自我,提升学生眼界,教书育人。

“仁”,说起来很容易,但是实施起来任重而道远。

里仁篇读后感2

首先、《里仁》第十八章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本章旨在讲子女与父母的家庭关系。几谏是关键词,《说文解字》云:“幾,微也,殆也”。《易·系辞》有语:“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又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文解字》解释:“谏,证也。”《楚辞·七谏序》有语:“谏者,正也。”《周礼·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事父母几谏就是侍奉父母要孝敬,如果父母有错,则要委婉地劝说父母,即使父母不听劝谏,也要保持对父母的孝敬,不要违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礼仪,实实在在地侍奉父母不要心生埋怨。

钱时曰:《融堂四书管见》卷二:“迎其未形,便当救止。既形则过,已显无及矣。微察其不然,便不敢拂。才拂则意已伤,难再进矣。既能如此委曲,又须劳而不怨。所谓怨者,非必形之辞色也。心之隐微稍有不足,便不可为人子者,所宜深体。”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问几,微也。微谏者,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得孝子深爱其亲,虽当谏过之时,亦不敢伸己之直,而辞色皆婉顺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才见父母心中不从所谏,便又起敬起孝,使父母欢悦。不待父母有难从之辞色,而后起敬起孝也。若或父母坚不从所谏,甚至怒而挞之流血,可谓劳苦。亦不敢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此圣人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惟平时有愉色、婉容,虽遇谏过之时,亦当如此。甚至劳而不怨,乃是深爱其亲也。曰‘推得也好’又云‘又敬不违’者,上不违微谏之意,切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下不违欲谏之心,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其心心念念,只在于此。若见父母之不从,恐触其怒,遂止而不谏者,非也。欲必谏遂至触其怒亦非也。南升”

可能当下的社会,夫子关系、母子关系最难把握,父慈子孝的儒家伦理也很难被现代人所接受,如果拿朱夫子的标准去约束现代人,许多人会认为是强人所难、迂腐之至。其实,无论是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宋明时期,儒家在把握父子、母子的.关系时无非是一个敬字。无论是父子、母女关系,还是父母子女关系,都是一面镜子,照在不同的角色身上,自有不同的伦理价值在那里。当一个人脱离家庭,心中不再有家庭的观念时,家庭成员的那面镜子便不复存在了,家中那份敬也就没有了,或许变成了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如那份敬来得亲切。正因如此,我们的文化才有了一份从容、一份深沉、一份历史的使命。

里仁篇读后感3

《里仁》第二十章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本章表明孔子对孝的理解。《论语·学而》章有语:“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直译为:父亲在世时,人们可以审视孩子的志向如何,父亲不在世要看孩子的所作所为,并且三年不改变父亲的处事之道,可以说他是守孝的。

比较正确的理解是孔夫子生活的时代属于以家族血缘纽带为核心家天下的社会。由家臣到氏族,由氏族到诸侯国,再到周天下的农耕树根状社会组织结构。由此可见,春秋时代的家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一家之主就是父亲,父亲即家长。父亲不仅担负着养家尽忠的责任,还有培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再考察“孝”时,“孝”为上下结构,上为半“老”,下为“子”,“子”承“父”业,“子”撑“父”命即为“孝”,而孝字结构的头又从土,土是根。由此可以说孔子之语实则说明了春秋时代的父子之间的天伦之义,自然之则。

或许有人问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果父之道保守、落后、邪恶呢?还需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吗?那么这个问题实质是问什么是为子之道?看来夫子之道不仅在于“父慈子孝”的现实伦理之道,还在于子承父业,为人子向为人父的角色转换、身份认同的做人之道。如果进一步考察孔夫子时代的教育现实,就会发现孔夫子是第一个办私学的教师,是绝对的少数派。而公办学校是掌握在诸侯贵族手里的,而贵族身份是继承制的,属于大多数,读书者也是贵族子弟。礼崩乐坏的时代,庶族子弟就有了上学的机会。无论是私学,还是公学,读书人是少数,因此,子女的教育大都落在父母身上了,孔夫子时代的教育还多属于家庭教育。由此可推断,父对子有引导作用,子对父也有继承学习的自然关系。而父而子、子而孙的传承模式就成了那个时代最自然的家庭、社会组织传承模式了。而这种模式也是春秋时代的一种传承礼制,而这种礼制在孔子看来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概这才是夫子所谓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缘由吧。

篇3:《论语·里仁》题外篇

游戏玩得越来越刺激,我越来越投入。艰辛的破关亡路都被我咬牙成功度过了,剩下的就是最困难的一关。我卷起袖子,准备大战一场时,一道声音划破空气,“芷瑶,就要大考了,为什么还不去读书,在这里玩电动,浪费时间。”妈妈暴躁地说道。愉快的心情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换来的是一脑子的不满的情绪。我立即顶撞回妈妈,然后生气的冲进房间“避难”。房间的隔音并不好,妈妈的声音还能隐隐约约地传来。我趴在暖绵绵的被上,前几分钟的事情一幕幕在脑中闪过,眼睛很不争气地开始落下一行泪水。妈妈总是唠叨我,骂我,她从来没有在我的立场思考过,也没试着了解状况,每次只会骂我,她似乎恨不得我一天24小时都拿着书。压抑着的思绪,随着泪逐渐放空,眼皮眨呀眨,沉重得开不了。躺着躺着,我竟然睡着了。

头脑感觉有什么东西敲打着,被疼痛惊醒的我有点慌张看着眼前的变化。无数的疑问在心里化开,我刚刚不是在房间里吗?怎么会在客厅了啊?而此刻的客厅跟平时一样的气氛,爸爸在阅读报纸,妈妈在忙着准备午餐,同年的弟弟出去玩了,妹妹入神地盯着那播放动画片《喜羊羊》的电视荧幕。依旧是死气沉沉的客厅,每个人都各忙各的,一点沟通也没有,家人之间的代沟好像深不可测。这就是我的家。不知为何我和家人总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 的事吵架,导火线总会无时无刻会燃烧起。就如往常,我默默坐在一旁拿起手机就埋头玩游戏,突然妈妈大怒并吩咐我马上去温习功课,她的语气透露出此时的心情非常糟糕。一直忍受着的耐心早已失去,于是我随口敷衍了一句。没想到,沉默的爸爸在这时也发声了,只不过这一声是刺耳的骂语而不是安慰。

天空现在明明是那么的晴朗,可是为什么我察觉不到它的美好,炽热的阳光为什么无法融化在眼帘不停打转的雨滴。失望,哀痛,无奈瞬间占领了狭小的心灵,我一气之下,没有理性的冲出那间让我不知道“温暖”是怎样写的家。我边跑边望回后方,还能清晰地听见爸爸和妈妈的声音,里面似乎掺夹了焦虑,担忧的气息。他们在说什么啊……怎么我听不见爸爸和妈妈的声音了?视线突然一黑,只隐约觉得有人奔向我,是谁呢?是那么的熟悉,却不记得了……

重新张开眼时,我呆了。为什么会在灵堂里?有哪位长辈与世长辞了吗?为什么妈妈弟弟和妹妹哭得那么伤心欲绝?爸爸呢,爸爸去哪儿了?一股悲伤,无助感莫名地冒出,为什么我心里觉得那么难受,胸口闷闷的,是谁把石头压在我的心脏上了。当我看到爸爸高大的身躯安静地躺在灵柩里,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它无情任性地滑过我的脸颊,如梨花洒满了地上。我完全不敢相信,也不肯去想象,五个人里面少了一位的日子。我伸出早已颤抖不停的手,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爸爸……爸爸……快醒来啊,着玩笑一点也没有意思,我们一起回家吧?”四周一片寂静是爸爸对我们残忍的回答。心一阵一阵地抽动,泪水有如断不掉的线,豆般大小的掉落在爸爸冷冰冰的身体上。

全部都是我造成的的错,如果我不顶撞妈妈,如果我不跑出来的话,如果我不发大小姐脾气,是不是都会变回原状?爸爸,我答应您了,我发誓我会改好的,您回到我们身边好吗?可是爸爸还是那么的安静,“对不起……对不起……都是女儿不孝……”但是这一切都迟了。周围再次陷入沉静,突然年小的妹妹大喊:“爸爸走了,我没有爸爸了,爸爸不见了,爸爸不要我们了!”刹那间,我醒了,是真真的梦醒了。

阳光的缝隙中,似乎有精灵飞过, 调皮地在眼角流下长长的晶莹光芒的露珠。勉强睁开视线有点儿模糊的双眼,枕边也是湿润的,明显的痕迹还存留着。是梦吗?我赶紧抹干泪水,感激着上天那是一场虚幻的梦,心中五味杂陈。我匆匆地开了门,就看见爸爸在躺椅上闭目养神,我走上前就抱着爸爸。这是妈妈正好从厨房出来,我上前就搂住妈妈。爸爸和妈妈都被我的举动吓坏了,我诚恳地向他们道歉,自己的无知、任性伤害了疼爱女儿的您们,让您们时常为女儿我担忧,心痛。

经过那次惊心的梦后,我学会了如何与父母、家人相处。现在的我非常推崇孔子的名言。《论语》里所记载的每一句都让我觉得值得再三思考和反省。其中《论语·里仁》里有一句名句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含义是指平时侍奉父母,发现父母的过错才刚刚生起还很细微时,就能立刻察觉,并且劝谏父母改过。假使父母的心志不肯听从劝谏,仍然怡色柔声,对父母依旧敬重,等待适当的时机再继续劝谏,直到父母改过,否则绝不放弃。如此忧心劳苦,也不怨恨父母。以前我读《论语》时总不能认同这句话,今天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道理。我把这句名句深深的烙在脑中,以便与父母沟通是不会总以针锋相对为结局。

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尽心尽力地养育我们,无微不至地照料我们。然而我却不知恩图报,还处处与父母顶撞,是多么的不孝啊。回想起之前对父母、对家人、对朋友的态度让我无地自容,十分惭愧。纵然父母有时会过度望女成凤,但起出发点总是为了我的将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劝全天下的孩子们,趁父母还健在时,多多关心他们吧,珍惜能与他们一起的日子。俗语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身为父母的担心孩子诞生时,怕孩子养不大;孩子读书时,怕孩子学不会;孩子长大了,怕孩子学坏了;孩子走进社会工作了,怕孩子受苦受累。即使我们已经长大成人,能自己好好地解决问题,面对困境,但父母却不能安心,因为在他们心中,无论年纪容貌的变化,我们依然是长不大的可爱稚气的小孩。打是疼,骂是爱,谢谢您们为我所做的一切,我爱您们。

篇4: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二层次是“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第三层次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第一层次是陈述句,孔夫子讲了一个事实即他没有看到自我标榜好仁、恶不仁的人。这里的好和恶是动词,表示喜欢和讨厌。其实自我标榜某某某某的人,往往不是某某某某的人,往往那些不标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句话就是说“我没有看见过喜好仁道,厌恶不仁的人。”现实中人人都是平常,人们也无法直观地看见这个人人格高尚,那个人人品低下。事实上判断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判断者的价值标准。儒家的价值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等等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认现实存在的前提下,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体力行地为民服务。所以在第二层次上,夫子就说好仁者,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高尚的了,没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恶不仁就是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层次说明了儒家的价值诉求在于日常的行动,以仁道指导人生实践。第三个层次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耐心的鼓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人们决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还没见到没有足够的力量的人的。也许有力量不够的吧,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啊。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违仁,还是可以做得到吧!

孔子的两个“未见”解释了仁者如众,长于生活,不离生活,提升生活的个人努力。仁者爱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为人者、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爱仁如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就容易实现了吗?

篇5:《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三章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此句须反复诵读,方能真正体悟圣人之殊胜意。“仁者”是儒家价值的中心,人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是士君子的成人之路,也是人性自觉、自尊的必然选择。贤人、圣人、天人构成了儒家价值的果位次第,层层递进。发什么心,成什么果。

孟子说过一段话:“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

如此看来,“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自有大义在那里,大义就是仁者爱人、恶人的标准。进一步解释,“惟”是“只有”、“仅仅”的意思,有强调的语气。“能”是“能够”的意思,指有能力做。“好”、“恶”是动词,分别指“喜欢”与“痛恨”。“人”与“仁者”相关,这句话就是:只有仁者能够喜欢有仁的人,能够痛恨无仁之人。联系里仁一章、二章之句义,仁是内在于人的,而且需要人自身的努力保有仁性。能够这样做的人就是仁者。仁外化为天地万物之性就是化生孕育万物之生,仁内化于社会文物制度就是礼义廉耻,在孔子的政治世界里就是克己复礼了。所以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只有保有仁性的人,能够根据儒家知礼义廉耻之大义喜欢仁人或痛恨不仁之人。

所以朱熹引用游酢的话:“好善而恶恶,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无私心,所以能好恶也”。朱熹根据一般人的好恶突出仁者的好恶,仁者有其正,这个正就是那个大义吧。针对宋代士大夫的生活风气,朱熹与游酢所指的宋代的那个仁者就有无私心的大正大义了。其实,仁者能够好人恶人不仅会随着时代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关键还在于对仁义这一话语的再阐释罢了。成就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格公民,也未免不至于是了。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四章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第三章孔子说仁者能好人恶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还不圆满的话,自己会有什么后果呢?如果这个语境还原可以肯定的话,那就是说孔子认为即使自己的仁不圆满,但是如果志于仁,则做事为人就不会作恶了。

什么是志呢?根据《汉语字典》,志作名词,属于形声结构。从心,士声。战国时“志”从心、之,之亦声。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义为志气、意愿,亦谓心之所向,未表露出来的长远而且大的打算。《说文解字》解释“至,意也”;《国语·晋语》释志为“德义之府也”。《论语·学而》说“父在观其志”。《孟子》则曰:“夫志,气之帅也。《荀子·解蔽》说》“志者,臧也”。《毛诗序》又说:“在心为志。”志作为动词,意思是有决心、有意志于什么,专心于什么。《论语·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此处志于仁与志于学属于同一用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一个人决心以仁为本,把仁道作为处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会做恶事了。”

什么是恶呢?《说文解字》说“恶,过也。”《周易·象传》有“君子之遏恶扬善”语;《荀子·王制》则说:“元恶不待教而诛”。古代有十恶不赦之罪。仔细体悟孔子“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思想,其意义就应该是:“如果一个人有决心行仁道,则不可能犯什么大恶之罪了。”其实,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个社会和谐安康幸福,否则的话,人人无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会丛生。正因为没有十全十美的社会,正因为有多元价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现实中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样态,所以儒家不求人家报德,以直报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无知而有过,却不至于主观生恶、戕害生命。如果说某高校大学生药某开车撞人致伤是过,但是拔刀杀人就是恶,无论药某说什么,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药某的某些同学还联名保药某,足见这些人多么麻木不仁,多么不义,违背社会公正的大义试图维护个体的江湖义气即是不义,何有仁在?正因为药某寡仁少义才使得类似“他爸是李刚”的悲剧一再上演。这不是西学心理学能够解决的问题,解释的问题,而是从家庭到社会学校缺失“以仁为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说:“其心诚在于人,则必无为恶之事矣”就是这个道理!朱子引杨时的话“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古今同理,学校不教育学生做人的道德底线,家庭缺乏道德关怀,社会以缺乏道德的做法为个性,以唯利是图为创新。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怎么会兴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发明人的仁性啊!《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六章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本章主旨在于劝人好仁,行仁道,成为真正的君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第二层次是“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第三层次是“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第一层次是陈述句,孔夫子讲了一个事实即他没有看到自我标榜好仁、恶不仁的人。这里的好和恶是动词,表示喜欢和讨厌。其实自我标榜某某某某的人,往往不是某某某某的人,往往那些不标榜什么的人才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这句话就是说“我没有看见过喜好仁道,厌恶不仁的人。”现实中人人都是平常,人们也无法直观地看见这个人人格高尚,那个人人品低下。事实上判断一个人关键在于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判断者的价值标准。儒家的价值标准就是仁义礼智信等等诸方面的儒家精神。儒家在承认现实存在的前提下,高扬人的主体性,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身体力行地为民服务。所以在第二层次上,夫子就说好仁者,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高尚的了,没有什么比好仁更好了。君子成仁这是人的最高境界,而恶不仁就是为仁,不要使不仁的一些做法发生在自己身上。这个层次说明了儒家的价值诉求在于日常的行动,以仁道指导人生实践。第三个层次是孔子的谆谆教诲,耐心的鼓励。意思是说:有朝一日人们决心致力于仁道的生活,我还没见到没有足够的力量的人的。也许有力量不够的吧,但是我没有见到过啊。还有一种说法是说,颜回三月不违仁,普通人如果一日不违仁,还是可以做得到吧!

孔子的两个“未见”解释了仁者如众,长于生活,不离生活,提升生活的个人努力。仁者爱人是需要身心功夫的。今天为人者、为官者如能守仁如即,爱仁如身,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就容易实现了吗?

所以,朱熹说:“夫子自言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盖好仁者真知仁之可好,故天下之物无以加之。恶不仁者真知不仁之可恶,故其所以为仁者,必能绝去不仁之事,而不使少有及于其身。此皆成德之事,故难得而见之也。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言好仁恶不仁者,虽不可见,然或有人果能一旦奋然用力于仁,则我又未见其力有不足者。盖为仁在己,欲之则是,而志之所至,气必至焉。故仁虽难能,而至之亦易也。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盖,疑辞。有之,谓有用力而力不足者。盖人之气质不同,故疑亦容或有此昏弱之甚,欲进而不能者,但我偶未之见耳。盖不敢终以为易,而又叹人之莫肯用力于仁也。此章言仁之成德,虽难其人,然学者苟能实用其力,则亦无不可至之理。但用力而不至者,今亦未见其人焉,此夫子所以反复而叹惜之也。”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第十章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谁是君子? 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君子之礼处事待人吗?不一定!所以身为君子,其处事标准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孔子首先关注的是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也就是说,君子所作所为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事情了。《说文解字》说:“适,之也”,是宋国、鲁国的话。清儒段玉裁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尔雅》解释:“适,往也”。此外,适还有其他的意义,如嫁等意思。按照“无适也,无莫也”这个句式结构,“适”与“莫”相对,相反相成。“莫”作为副词是否定的意思,如: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莫能守(《墨子·公输》)。莫还可做名词、动词用,如羡慕等意思。尽管“适”和“莫”可以互文见义,然而由于词义的歧义性,在《论语》成书后这句话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了。而“比”字义变化不大,如比肩之比。更民间说法更为亲切,如:比一比,看一看,即是拿什么做标准比量的意思。

朱熹《集注》说: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谢良佐)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明儒蔡清沿用谢氏之说,说:“言君子于天下一切之事,初无必为之心,亦无必不为之心,顾义之所在。何如而惟义是从耳?如理果当为则为之,理果不当为则不为。义者,事理之所宜也。义果当行则行,其行也以义,非吾有心于行也。义果不当行则不行,其不行也亦以义,非吾有心于不行也。若有心于行则是适也,有心于不行则是莫也。此三句语势要相连说,言无此二者只有一义耳。无适无莫不是住语处。若无下一句,亦不成说话。无适无莫不必言先有云云。只是应事时节?事之理合。如何便依道理处之?吾一无容私耳。适是偏这一边,莫是偏那一边,义之与比。又不是两边都要有,看理在何边?理在这边便一向这边去,不复顾那边。理在那边,便一向那边去,不复頋这边。若从两边取,便是子莫之执中矣。此正所谓时中者也,此正是不任情而任理。比,从也。与比者,与义比也。谓只倚在义一边去,如倚靠之倚。义之与比,事事到面前都元自有一个义在,不用外面讨一个义来应他,但吾以心制之而已。

清代刘宝楠《正义》曰: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于天下之人,无择于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其实,这个义只是知止后的一种符合礼制的关系,如君臣有义。而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在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也存在着一种义,这个义首先是人人自由平等,在国家法制面前人人应当具有的契约精神。其次,在遵守法律、维护社会正义的前提下,人与人相互应有的一种担当和信任。最后,义是一种人之为人的现实主体道德自觉的品质。

《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首先、《里仁》第十八章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本章旨在讲子女与父母的家庭关系。几谏是关键词,《说文解字》云:“幾,微也,殆也”。《易·系辞》有语:“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又云:“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说文解字》解释:“谏,证也。”《楚辞·七谏序》有语:“谏者,正也。”《周礼·司谏》注:“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事父母几谏就是侍奉父母要孝敬,如果父母有错,则要委婉地劝说父母,即使父母不听劝谏,也要保持对父母的孝敬,不要违背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礼仪,实实在在地侍奉父母不要心生埋怨。

钱时曰:《融堂四书管见》卷二:“迎其未形,便当救止。既形则过,已显无及矣。微察其不然,便不敢拂。才拂则意已伤,难再进矣。既能如此委曲,又须劳而不怨。所谓怨者,非必形之辞色也。心之隐微稍有不足,便不可为人子者,所宜深体。”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问几,微也。微谏者,下气、怡色、柔声以谏也。见得孝子深爱其亲,虽当谏过之时,亦不敢伸己之直,而辞色皆婉顺也。‘见志不从,又敬不违’才见父母心中不从所谏,便又起敬起孝,使父母欢悦。不待父母有难从之辞色,而后起敬起孝也。若或父母坚不从所谏,甚至怒而挞之流血,可谓劳苦。亦不敢疾怨,愈当起敬起孝。此圣人教天下之为人子者,不惟平时有愉色、婉容,虽遇谏过之时,亦当如此。甚至劳而不怨,乃是深爱其亲也。曰‘推得也好’又云‘又敬不违’者,上不违微谏之意,切恐唐突以触父母之怒;下不违欲谏之心,务欲置父母于无过之地。其心心念念,只在于此。若见父母之不从,恐触其怒,遂止而不谏者,非也。欲必谏遂至触其怒亦非也。南升”

篇6:《论语・里仁篇》读后感

此章重点在于说君子所言所行、所作所为的标准就是一个义字。谁是君子? 君子是孔子时代的士大夫,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身份至少也是属于士了。可是在礼崩乐坏的那个时代,传统意义身份的君子真能按照君子之礼处事待人吗?不一定!所以身为君子,其处事标准就成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凸现出来!对于这个问题,孔子首先关注的是天下,“君子之于天下也”,也就是说,君子所作所为是关乎天下百姓的事情了。《说文解字》说:“适,之也”,是宋国、鲁国的话。清儒段玉裁曰:“往自发动言之,适自所到言之。”《尔雅》解释:“适,往也”。此外,适还有其他的意义,如嫁等意思。按照“无适也,无莫也”这个句式结构,“适”与“莫”相对,相反相成。“莫”作为副词是否定的意思,如:莫能得(《史记・魏公子列传》)、慎莫留(《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莫能守(《墨子・公输》)。莫还可做名词、动词用,如羡慕等意思。尽管“适”和“莫”可以互文见义,然而由于词义的歧义性,在《论语》成书后这句话就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了。而“比”字义变化不大,如比肩之比。更民间说法更为亲切,如:比一比,看一看,即是拿什么做标准比量的意思。

朱熹《集注》说:适,专主也。春秋传曰“吾谁适从”是也。莫,不肯也。比,从也。谢(谢良佐)氏曰:“适,可也。莫,不可也。无可无不可,苟无道以主之,不几于猖狂自恣乎?此佛老之学,所以自谓心无所住而能应变,而卒得罪于圣人也。圣人之学不然,于无可无不可之间,有义存焉。然则君子之心,果有所倚乎?”

明儒蔡清沿用谢氏之说,说:“言君子于天下一切之事,初无必为之心,亦无必不为之心,顾义之所在。何如而惟义是从耳?如理果当为则为之,理果不当为则不为。义者,事理之所宜也。义果当行则行,其行也以义,非吾有心于行也。义果不当行则不行,其不行也亦以义,非吾有心于不行也。若有心于行则是适也,有心于不行则是莫也。此三句语势要相连说,言无此二者只有一义耳。无适无莫不是住语处。若无下一句,亦不成说话。无适无莫不必言先有云云。只是应事时节?事之理合。如何便依道理处之?吾一无容私耳。适是偏这一边,莫是偏那一边,义之与比。又不是两边都要有,看理在何边?理在这边便一向这边去,不复顾那边。理在那边,便一向那边去,不复这边。若从两边取,便是子莫之执中矣。此正所谓时中者也,此正是不任情而任理。比,从也。与比者,与义比也。谓只倚在义一边去,如倚靠之倚。义之与比,事事到面前都元自有一个义在,不用外面讨一个义来应他,但吾以心制之而已。

清代刘宝楠《正义》曰:此章贵义也。?(适),厚也。莫,薄也。比,亲也。言君子于天下之人,无择于富厚与穷薄者,但有义者则与相亲也。

上一篇:那被岁月浸染的往事抒情散文下一篇:优秀会计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