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2024-04-21

《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共12篇)

篇1:《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化学能与电能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本节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融合了之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材的重点

重点: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能够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2.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诱导、实验探索、现象比较等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

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辅以多媒体教学、问题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问题”为线索,挖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最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接受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融为一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说学法

1.实验探究法 2.边讨论边比较法

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以疑激思,揭示新知

通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患上金属腐蚀病引出课题。设疑:她是怎么患上这种病的呢?那学完本节课——化学能与电能后,同学们就能解开这个谜团了。

(二)实验探索——原电池的概念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实验2:在上述实验中的Cu、Zn电极连上导线。

实验3:在上述的装置中连上电流表。

(三)实验探索,合作交流,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2min)

(1)实验探究原电池的电极:

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

(2)实验探究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形成条件二:有电解质溶液

(3)实验探究原电池的闭合回路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四)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播放Cu——Zn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动画(锌片溶解成为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以氢气泡的形式冒出, 电子的定向移动)。归纳: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导线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并指导学生写出电极反应。

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五)尝试新知,反馈巩固,运用新知

(六)原电池的应用

1.交流讨论:自由女神是怎么患上腐蚀病”?同学们就做一回医生来给她诊断诊断。

2.制备各种各样的化学电源,包括常见的干电池、蓄电池,以及我们手机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还可以制成水果电池。

(七)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原电池

1.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

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

2、形成条件 ②有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导线、盐桥)

二、原电池原理:

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

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Zn+2H+=Zn2+ +H2 ↑(氧化还原反应)

三、应用:

1.金属腐蚀

2.制作各种化学电源

篇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下面我就“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内容。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

1.地位和教材的内容要求

地位: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火力发电中“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教材的内容要求:(1)火力发电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2)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3)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

(2)用自己的话解释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3)能够制作简易的水果电池。

过程与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提升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原电池的概念、本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原电池概念及本质的探究、水果电池的制作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体会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愉悦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

难点: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层面:

1、在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已经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本质。但是,他们并没有在化学中的电现象和物理中的电现象之间建立联系。

2、在本章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的关系,了解化学能与热能在的相互转化;但是,他们并不具有“化学能→电能”的思维方式。

(二)方法技能层面:

1、学生已经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2、学生已经习惯了科学探究在学习中的操作过程

(三)心理层面:

1、学生已经获得了基本的化学思维

2、学生的心理发展接近成年,能用抽象的思维方式概括出事物的本质

3、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

三、教法、学法

(1)采用以实验探究的方法为主导,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讨论法等方法。

(2)借助问题探究、实验探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手段。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5min】

由格林太太的假牙导入新课。

格林太太诉说病情---一次车祸后在黄金假牙旁装了颗不锈钢的假牙。但那次车祸以后,格林太太就老是头疼。四处求医就是治不好。后来,一位化学家为格林太太揭开了病因。请问这病因是什么?请你开个药方。以加深对原电池形成条件的认识。

(二)教师引导,进入新课的学习

(1)查阅资料: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出问题:物质中的化学能在什么条件下能转化为电能呢?又是如何转化的呢?

(2)多媒体呈现火力发电的基本原理图,分析其中的能量转移过程,组织学生讨论活力发电的优缺点。

分析火力发电图像,提出能量转化的过程。并且问火力发电的利与弊?引入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采用“问题导引式教学”,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学生沿着问题的线索,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火力发电的原理,认识火力发电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面对火力发电的利与弊,教师提出“能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突破“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的思维方式,快速进入课题。学生在在讨论过程中,形成高效利用燃料,积极开发高效清洁燃料的意识。

(三)分组实验,探究化学能与电能的直接转化【15min】

学生4人一组,分组进行探究实验,共同完成两组对比探究实验,在已有氧化还原知识基础上,逐渐体会化学能如何转化为电能。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或困难,适时予以指导和调控,防止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盲目性、随意性与低效性。

【设计意图】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讨论、推测得出原电池的概念及本质【4min】

由学生先总结,老师后总结;展开师生互动,分析锌铜原电池的原理。

(五)得出结论 【9min】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动画模拟实验,思考交流,并归纳总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设计意图】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这一节内容中,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原电池形成条件,所以安排动画模拟实验。

(七)课堂小结【5min】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力发电的过程。

2.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 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② 电极材料都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 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1)

一、火力发电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

二、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篇3:《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一、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和自豪, 满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情感体验, 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 使教学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活动。因此, 创设情境显得更为重要。学习“化学能与电能”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场白:“格林太太是一位漂亮、开朗、乐观的妇女。当她开怀大笑的时候, 人们可以发现她一口整齐的牙齿中镶有两颗假牙:其中一颗是黄金的———这是她富有的标志。另一颗是不锈钢的———这是一次车祸后留下的痕迹。令人百思不解的是, 自从车祸以后, 格林太太经常头痛、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医生绞尽了脑汁, 格林太太的病情仍然未好转……一位年轻的化学家来看格林太太, 并为格林太太解开了病因。化学家发现了什么?你能为格林太太开一个药方吗?这个故事使学生好奇心陡增, 学习的兴趣马上就调动了起来, 学生自然而然主动地去探究和学习新知识。

二、学生亲自做实验, 探究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新课改的理念是:“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注重学生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效手段。化学实验的真切性、直观性和印象深刻性的特点, 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原理、巩固化学知识。

本节课通过学生分组实验, 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下列四个实验:1.将锌片放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2.将锌片、铜片平行放入装有稀硫酸的烧杯中,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将锌片、铜用导线连接, 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观察并记录铜片上的实验现象。4.将锌片、铜用导线连接, 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记录实验现象, 探究原电池原理。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时, 学生完成下列实验:5.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 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6.将锌片、锌片用导线连接, 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7.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 平行插入乙醇中 (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8.将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 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9.将锌片、碳棒用导线连接, 平行插入稀硫酸中 (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 。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三、设计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探究原电池原理和构成条件

传统教学中, 教师备教材、讲课、批作业, 学生学教材、听课、写作业。教师是教学的主体, 学生是被动接受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等的容器。而新课改提倡问题解决式教育, 问题解决式教育教学内容以问题为主线, 学生在问题引领下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获得知识, 获得亲身体验。学案上的问题,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从而学会要学的知识。本节课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2试验后, 思考: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的原因。第3个实验后, 思考: (1) 哪种微粒失电子?哪种微粒得电子? (2) 锌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氢离子的? (3) 从氧化还原的角度看, 锌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铜片上发生了什么反应?试写出电极反应式。第4个试验后, 思考: (1) 根据电子转移方向, 试用电学知识判断该装置的正、负极。 (2) 结合教材, 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原电池。 (3) 试着总结原电池的定义及工作原理。问题由粗到细, 由简单到复杂, 层层深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步步深入, 探究得出原电池原理。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时, 设计了一个很直观的问题:比较分析6—9的装置的构成条件, 探究原电池构成条件。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解决, 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 突破重点、难点, 提高课堂效益

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而且它所呈现出形象的视觉和听觉刺激, 能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重点的作用, 使学生很自然地抓住重点、难点。本节课我利用smart交互式电子白板, 例如, 视频插入、表格阴影、超链接、翻板工具、动画插入、隐藏工具、提示工具、书写、活动创建等功能, 节省了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的时间, 增大了课堂的课容量;整个教学过程很清晰地呈现出来, 学生很自然地抓住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另外, 原电池原理中, 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 比较抽象, 肉眼看不到, 讲解又没有可信性, 而用动画则一目了然, 简单明了, 原电池原理马上就清楚了。

五、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提高课堂效益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我们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自主课是学生在学案的引领下, 自己控制自己, 主动建构知识的学习课。自主课是展示课的前提, 只有自主好了, 自己认真思考了, 小组合作好了, 互动卡上的问题才有价值, 展示课才能高效。自主课上, 我要求学生依据学案上的问题, 先独立看完课本, 找出问题的答案, 然后不会的问题小组讨论, 共性问题写在师生互动卡上, 展示课解决。展示课上, 为保证合作好, 我要求每个小组:谁做实验, 谁记录现象, 谁展示, 谁补充, 谁回答别的小组互动卡上的问题等, 都要有明确的分工。小组合作好了, 学生才会主动探究, 才能有新生成的问题, 课堂才能高效。

篇4:《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化学能与电能属于化学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原理性知识之一。初中化学初步介绍了“化学与能源”,在上一节已经介绍了化学能与热能,在选修模块四将系统深入地介绍化学反应与能量、电化学基础,本节课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对前一节课的补充和完善,又为学习选修模块奠定必要的基础,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的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涉及到了生活中常用的电池,是学生熟悉的物品,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同时学生已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有关知识,也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这就为原电池原理的探究储备了必要的知识基础。

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形象化,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原电池的概念,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过程与方法】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化学的有用性,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探究法、指导阅读法

六、教学过程

从生活中电能的重要性切入,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火力站工作原理示意图,通过分析火力发电中的能量转化过程,让学生感到为了提高能源的效率,减少能量损失,必须要减少能量转换步骤,使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这样顺利成章的引入本节课的课题——原电池。在导课的过程中使用阅读指导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新课讲解时,首先,通过Zn-Cu-稀H2SO4实验装置的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出原电池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对Zn-Cu-稀H2SO4原电池分析,探究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外电路电子的定向转移和溶液中离子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了电流,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最后,通过改变Zn-Cu-稀H2SO4原电池装置中的一个条件,探究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一连线。在实验探究中,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篇5:化学能与电能说课课件

《化学能与电能》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学生学习了化学能与热能之后,了解了火力发电原理,进一步学习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化学能与电能》.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说课。

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教材是教学大纲和考纲要求的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化学的教学难点之一。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本节教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融合了之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教材的重点

重点:原电池的原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原电池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能够判断所给装置能否构成原电池。

2.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并能够正确书写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疑诱导、实验探索、现象比较等体会科学探究中的常用方法和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具准备

教学媒体、课件;有关实验试剂和仪器

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辅以多媒体教学、问题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以“问题”为线索,挖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进行探究性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启发式学习,最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而接受新知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认知规律融为一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理解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说学法

1.实验探究法 2.边讨论边比较法

学生主要运用实验观察、分析、比较、讨论、概括、练习等学习手段,通过亲自动手参与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培养其探索精神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与合作精神。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以疑激思,揭示新知

通过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患上金属腐蚀病引出课题。设疑:她是怎么患上这种病的呢?那学完本节课——化学能与电能后,同学们就能解开这个谜团了。

(二)实验探索——原电池的概念

原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实验1:把一块锌片和铜片,同时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观察现象。

实验2:在上述实验中的Cu、Zn电极连上导线。

实验3:在上述的装置中连上电流表。

(三)实验探索,合作交流,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12min)

(1)实验探究原电池的电极:

形成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

(2)实验探究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形成条件二:有电解质溶液

(3)实验探究原电池的闭合回路

形成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四)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播放Cu——Zn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动画(锌片溶解成为锌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以氢气泡的形式冒出, 电子的定向移动)。归纳:原电池的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导线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并指导学生写出电极反应 。

铜锌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五)尝试新知,反馈巩固,运用新知

(六)原电池的应用

1.交流讨论:自由女神是怎么患上腐蚀病”?同学们就做一回医生来给她诊断诊断。

2.制备各种各样的化学电源,包括常见的干电池、蓄电池,以及我们手机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还可以制成水果电池。

(七)课堂练习

(八)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一、原电池

1.定义: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负极: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导体)

正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非金属

2、形成条件 ②有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导线、盐桥)

二、原电池原理:

负极:Zn-2e-=Zn2+(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

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反应式:Zn+2H+=Zn2+ +H2 ↑(氧化还原反应)

三、应用:

1.金属腐蚀

2.制作各种化学电源

课后总结:

本节课包含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原电池,一部分是电解池,相对来说综合性较强。在教学中,通过自主完成,启发引导,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掌握此部分内容,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应对高考。

从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它重在探究、重合作。在探究中,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获得知识,更能启迪学生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新的局面。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意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培养集体意识,很好实现化学教学的情感目标。

从整体教学效果来看,通过学生的大胆猜想和有目的的探索,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是相当不错的,原电池的原理及形成条件,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地掌握并应用,为后面的新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亲身体验的学习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使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习积极性。本节课立足于新课程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新观念和新教学模式,通过对教材灵活的处理和整合,使得整堂课连贯,生动,趣味十足,能很好的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在感受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最大的驱动力。同时课堂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需要较高的实验条件;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知识,方法,情感全面提高。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1.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以至于达标训练中有1道题没来得及处理

2. 学生讲解展示解题思路时化学用语使用错误没有及时订正

3. 对于一些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强调过多,可以适当简略一些

4. 点拨时语速有些快,可能会有部分学生反应不过来,跟不上。

篇6:初中物理《电能》说课稿

安徽省东至县新庭中学 江纯

一、教学内容

本节教材是围绕“电能”这个概念展开的。课文开始既用两幅组合图,从供电和用电两方面展现了电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接着介绍了电能的单位及计量电能的仪表──电能表,最后引出电功的概念。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渗透科技意识等课标中的新理念。现代生活与电的联系是最为密切的,因而物理教学有必要也有责任把电学知识作为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来处理。本节教材就是在学生了解了一些基本电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来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进而学习电能的。同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多接触“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因此突出“能量”会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发挥生活经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因而对于这个更深层次上反映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本质的能量的单位及电能表的使用是本节的重点,而电功的概念则是本节的一个难点。但教材没有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概念的严密性,降低了传统物理学中历来受到重视的知识的难度要求,所以对“电功”概念的要求不必过高,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信。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丰富的视屏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能的单位是焦耳,另一个单位是千瓦时。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瓦或千瓦。

2、会读家庭电能表。

(二)过程与方法

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电能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

2、认识节约用电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在教的方面,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

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式。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

为了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同时也为了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有效的节省教师讲解、板书、板画时间,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因而利用Authorware自制了具有交互功能的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是一种精神交流活动,教学内容只有放进一定的教学环境,才能产生积极的教学效应。将章首语配上图片和朗读配音,播放给同学们看:广袤的戈壁滩、劲舞的狂风、转动着扇叶的风车田„„把学生课间休息时还尚未安定的心带进神奇的物理世界,让他们在听和观察的过程中,充分思考和遐想,在憧憬中走进电能的大门。

(二)提出问题

当学生还沉浸在惊奇和遐想的氛围之时,教师提出第一个问题:今天的人类已经离不开电能了,同学们都知道,我们所使用的电能是通过那些方式获得的吗?

问题是思维的动因,有了适宜的问题就反复一石激起千层浪,必然在学生思维的海洋里激起轩然大波。

(三)学生分组讨论

现代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而社会分工的细化则又限制了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范围。因此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也体现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把交流结果写在草稿纸上。

(四)小组展示讨论成果

可让某一小组推荐一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帮助指出不足并进行补充,培养学生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在合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尊重他人的品质。作为教学资源的提供者、设计者的教师要及时展示各种获取电能途径的视屏材料和图片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发现的欢乐,为人类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同时还要捕捉学生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提出问题二

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要设计好问题线索,让学生思维的涟漪一圈圈荡漾开来。

问题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电能的存在,同学们能列举出电能被我们利用的实例吗?

(六)小组合作交流后展示成果

“莫以善小而不为”虽然电能被广泛应用的实例非常之多,但让学生们依然交流讨论并展示,一方面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全体学生,特别是一些困难生对于物理的热爱。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七)多媒体展示

利用图片及视屏展示电能的应用实例,并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是如何应用电能的,同时也为电功的引入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八)提出问题三

用电是要付电费的,同学们都知道你们家的电费是怎样被计量出来的吗?对于电能表,同学们有哪些了解?又想了解些什么?

(九)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探究

小组借助课本和课前收集的电能表说明书对电能表的功能、规格、读数等进行交流探讨。允许个别好奇心强的同学上讲台查阅教师制作的有关电能表的课件资源,资源有:

(1)电能表在家庭电路中安装位置的视屏素材;

(2)演示电能表工作时的Flash动画;

(3)能够进行交互操作的有关电能表铭牌上数据和单位的物理意义;

(4)有关电能表读数及电费计算的例题;

(5)IC卡电能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6)焦耳的照片及一度电的作用的图片(可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以及节约用电关心科技发展意识的培养)。

(十)小组汇报探究结果

可采取由一个大组专门找问题,另一大组进行答辩,其它大组进行补充,而教师则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进行润色、强化和拓展。

(十一)介绍电功

利用多媒体再次展示、引导学生回顾人类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应用电能的实例图片,归纳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有多少电能发生了转化就说电流做了多少功。并让学生再补充列举一些电流做功的实例。

(十二)反思与小结

在临近下课时,师生可共同对探究内容进行反思,讨论本节课究竟学了哪些知识,为什么学这些知识,学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与失误,下一次怎样改进才能做得更好。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强化和润色。最后,留一些方法具有多样性或问题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可研究性的作业,使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作业为:假设生产的电能只供家庭使用,那么请你查阅资料,我国2004年的发电总量可供应多少个家庭?

五、板书板图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师搞好教学的一项必备的基本功。由于本节课采取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因而可在反思小结环节,将板书内容完整、清晰地展示出来,力求能直观地显示教材的思路,同时也对学生养成整洁、美观,有条理的书写习惯产生一个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板书如下:

六、结束语

以上是我对“电能”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执行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程序时,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排除干扰,适时适度地调整原定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以求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7:六年级科学《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今天我讲的《电能和能量》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六课,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入手,直接引入对电能的认识,在观察、实验中探讨“能量的相互转化”。

本课主要安排了两块内容:

1、“电能和其他能量”。

2、电能的转化。

在“电能和其他能量”这一块内容中,教材安排学生认知电风扇、电视机、电水壶等用电器的工作状态,使学生了解到电可以进行各种工作,或发光、或发声、或发热、或者是进行各种机械运动。认知了电能的概念之后,接着讨论其他能量形式。教材通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出示了煤产生的热能可以推动火车、风能可以转动风车、而声音却可以控制开关、激光可以加工零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哪里储存着能量?我们身体运动的能量又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问题,为“化学能”的引入做好铺垫。最后,教材用一段文字来概括总结以上讨论的内容,揭示能量的.重要性。

在“电能的转化”这个环节中,教材安排有一个调查活动:以自己熟悉的家用电器为对象,通过调查、研讨,把认识从可以做什么工作上升到电能变成了什么能量。表中例举的电灯输出的能量形式有光和热两种。接着,教材明确地指出:所有的用电器都是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成其他形式的能。再从这个内容延伸开来,通过观察书中的图片认识其他形式的的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通过“用手摇动手摇发电机、用吸管吹纸片”这两项实验活动让学生思考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最后,教材用漫画的形式展示了能量的转换过程。

因此,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也可以转化。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认识能量的种类和能量转化。通过观察图片、动手实验分析常见的能量转化的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验中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能量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2、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转化的。

教学难点:分析能量间的转化

二、说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法、举例验证法、实验探究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三、说教学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电能为我们做什么?

3、学习其它形式的能量;

4、通过观察图片、动手实验,探讨能量间的相互转化;

四、小结。

五、说板书设计:

电能和能量

电能、光能、风能、热能、化学能、动能……

用电器就是电能的转化器

相互转化 动能转化成机械能,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六年级科学《电能和能量》说课稿】相关文章:

1.《电能和能量》的教学反思

2.6篇电能和能量的教学反思

3.《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范文

4.《电能》的说课稿

5.《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6.机电能量信息采集论文

7.《化学与电能》教学反思

8.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范文

篇8:《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因此, 创建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既符合化学学科特点, 也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应该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下面就以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的三个教学片断为例, 谈谈在新课程背景下,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片断一:电流产生的条件——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 感悟电流产生的外界条件。

【新课导入】桔子电池使音乐贺卡发出美妙的声音。

【介绍】介绍桔子的主要成分, 让学生明确桔子汁是一种电解质溶液。

【创设情境】生活化实验探究 (把学生按6人一组分成若干组, 每组提供桔子1个、四氯化碳1瓶、灵敏电流计1只、导线两根、铁丝两根、铜丝两根、铅笔蕊两根、牙签两根等) 。

情境1:根据物理学知识, 利用分发给各组的器材, 任选材料袋中的两种分别与灵敏电流表、桔子瓣相连, 看看哪些组合能产生电流。

情境2: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插入两块桔子瓣中。如果将分开的两块桔瓣挨在一起或用金属丝连接在一起。结果如何。

情境3:将铁丝和铜丝从桔子瓣中拔出, 清洗, 擦干, 再插入到四氯化碳中。结果又如何。

【学生实验】学生按照老师创设的情境进行实验, 并记录相关实验现象。

【问题与讨论】形成电流应具备哪些外界条件。

【交流与互动】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发言, 将本小组讨论的结果与其它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分享。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 进行总结和拓展, 让学生明确产生电流的内因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外因是要有两个活性不同的电极、要有电解质溶液、要形成闭合电路。

【设计意图】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化素材进行实验, 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性地认识电流产生的条件。从而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直观化, 让学生树立起通过实验探索生活奥秘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片断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探究——创设实验情境,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创设情境】

实验1:将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再同时插入稀硫酸, 观察并记录现象。然后再在铜片与锌片之间连入电流表, 再重复刚才的实验, 又有何现象。

【学生实验】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分别组实验1和实验2。

【问题与交流】

做实验1的小组讨论与交流的问题:

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问题2:Zn是通过什么途径将电子转移给溶液中的H+的?

问题3:怎样想办法让这种电子的转移变成电流?

做实验2的小组讨论与交流的问题:

问题1:反应中哪种物质失去电子?哪种物质得到电子?

问题2:电子从Zn到溶液中H+经历了哪种途径?

问题3: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问题4:电流表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对比的方式, 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问题探讨, 从感性上认识原电池产生的电流的原理。培养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创设情境】播放原电池原理的微观解释Flash动画。让学生通过动画进一步认识原电池原理。

【播放动画】原电池原理的微观解释

解说词: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 锌片不断溶解并有气体产生。我们来看看微观的情况, 锌片上的自由电子与溶液中的H+所带的电性相反, 相互吸引。锌片溶解产生的Zn2+进入溶液, 溶液中H+与Zn2+电性相同, 相互排斥。锌片上由于有过剩的自由电子, 最终仍有H+在锌片上得到电子生成H2分子。因此, 看到的宏观现象是锌片溶解并有无色气体产生。将铜片和锌片用金属导线连接, 可以看到铜片上有无色气体放出, 同时锌片不断溶解。我们再来看看微观的变化情况, 金属导线里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铜片里无过剩的电子, 锌片上有过剩的可自由移动的电子, 锌片上的电势比铜片低。由于锌片上有过剩的可移动的电子, 电势比铜片低, 电子从锌片流向铜片, 铜片上自由电子增多。溶液中的H+在铜片上容易得到电子, 形成H原子, 两个氢原子形成氢分子。宏观上就是铜片上有H2产生, 锌片不断溶解。

【过渡】通过观看刚才的动画, 我们对上述实验装置所产生的现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接下来, 我们继续探讨相关问题。

【讨论与交流】

(1) 溶液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是怎样移动的?为什么?

(2) 结合物理学知识, 由电子流向确定铜锌电极的名称?Cu、Zn上的反应称为电极反应, 从得失电子的角度分别是哪种类型的反应?将Zn和Cu上的电极反应叠加将得到电池的总反应, 那么该电池的总反应应如何书写?

【归纳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从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和同种离子间的静电排斥的角度认识到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利用物理学上的等效电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因的过程教师以动画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最后得出如图1所示的原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并得出原电池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原电池原理的微观解释动画的播放, 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原电池原理。然后让学生利用原电池原理的微观解释, 通过小组讨论: (1) 溶液中的阴、阳离子运动的方向和原因; (2) 结合物理学知识如何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及其电极反应等, 交流与互动, 总结提升, 使学生比较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教学片断三:回归生活, 认识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并深化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

【创设情境】

情境1:投影生活中的各种电池 (如普通干电池、燃料电池车、摄像机专用电池等) 。

情境2:请判断下列装置能否形成原电池, 若不能, 请说明理由。

情境3:利用提供的电解质溶液 (硫酸铜、氯化钠、硫酸、乙醇、橙法、NaOH溶液) 和材料 (石墨、锌片、铜片、铁片、塑料、导线) 完成的Zn+Cu2+=Zn2++Cu原电池设计。

【交流与互动】针对提供的情境2和情境3, 分别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之后, 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形成共识, 然后再全班内交流, 教师对学生所交流的内容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总结。

【设计意图】情境1在于向学生展示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化学是学有所用的。情境2和情境3的创设在于了解学生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从判断能否构成原电池和进行组装原电池两个方面把握学生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这种设计, 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学情, 有利于教师根据学情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改进教学。

参考文献

篇9:生物化学双语说课稿一例

关键词:生物化学 三羧酸循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a)-0111-01

生物技术的专业基础课是生物化学,是讲述生命的化学的一门课程,主要研究内容为:生物体的基本物质组成、结构特点、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合成、降解和相互转化等的代谢途径及其调控规律,但是学生认为这是一门抽象、难懂、结构复杂、内容多、难以记忆的学科。其中,四大营养物质代谢和调节是难点之一,这部分内容由于知识点分散庞杂,化学反应式繁多,代谢通路长,循环多,受到各种酶的精细调节等特点,同时还存在着有限的教学课时等问题,因此,一直出现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等现象。生物化学双语课的开展不仅要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还要求教师具有广泛的知识水平,较强的讲解能力。据笔者根据多年的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实践,以“糖代谢”一章中“三羧酸”一节为例进行说课设计。

1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的是《Principle of biochemistry(4thEdition)》,作者为Robert A Horton等人。“糖代谢”一章主要讲述糖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涉及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根据我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本章的理论教学共安排24学时,本次课“三羧酸循环”共4课时(180min)。教学内容包括三羧酸循环的定义、发生的部位、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准备阶段、循环反应过程、循环的生理意义和循环的调控等。

(2)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应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糖代谢中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掌握三羧酸循环的特点和意义;了解三羧酸循环的调控和了解三羧酸循环的发现历史。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准备阶段;三羧酸循环代谢过程,其中哪些步骤是关键步骤,哪些步骤是产能步骤。教学难点:三羧酸循环代谢步骤之间额逻辑联系。

2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总体构思。首先复习上节课内容,接着引出本次课内容,对章节中的难点和重点内容给以框架式勾勒,然后逐步细致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最后总结提高,是学生清楚明白三羧酸循环的整体内容。

(2)具体的教学方法。一堂课是否成功,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总体构思应是多方面,多角度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结合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拟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和手段:①讲授法:理论讲授法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向学生亲自呈现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内容,是学生容易理解。②板书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首先用板书讲解三羧酸循环的每一步反应,最后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总的代谢途径,掌握授课快慢节奏,帮助学生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③列举法:选取典型事例及有特殊意义的小故事进行讲述,如,三羧酸循环途径的发现是生物化学领域的一项重大成就,1953年该项成就获得了诺贝尔奖。④提问式:根据学生先有的生物学知识合理设计问题并引出相关内容的阐述,如琥珀酰-CoA高能键水解生成GTP和琥珀酸,提问生物化学中什么样的键是高能键,高能键的作用。⑤练习法: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注意难易程度的结合。

3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如何对概念进行剖析,分析问题,三羧酸循环信息量大,指导学生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和提炼核心和规律,如何把三羧酸内容和前后两面的教学内容建立联系。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其原因。对这次课来说,学生掌握会比较困难,感觉枯燥,因为化学反应式比较多,所以学生大部分会被动的接受知识,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积极思考、主动索取知识的学习模式,使学生学会归纳演绎、横向类比等学习方法。

4 教学过程设计

(1)复习上次课内容并导入新课。针对上节课糖酵解的内容,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进行回答和复习。并对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最后再以设问的方式导入新课程,如糖酵解的最终产物丙酮酸的去向是什么?

(2)新课教学。①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准备阶段-形成乙酰-CoA。②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羧酸循环的定义、发生部位、发现历史和概貌。③首先用板书讲解三羧酸循环的反应机制,最后用多媒体展示三羧酸循环和化学总结算。④讲解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例如三羧酸循环本身制约系统的调节及ATP、ADP和Ca2+对三羧酸循环的调节。⑤讲解三羧酸循环的双重作用,及三羧酸的生物学意义。

(3)小结。用多媒体展示三羧酸循环的整个反应过程,进一步强调,三羧酸循环中,哪些步骤是关键步骤,哪些步骤是产能步骤。

(4)布置作业。在课堂的最后5min里,可让学生以集体回答问题的方式进行回顾和总结。根据学生这堂课所掌握的知识,再适当的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和预习下次课程的内容,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5 板书设计及总结

板书设计做到简明、清楚,体现主要内容。

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进展,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生物化学这门基础课在生物学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培养高层次的生物学人才的高校教师而言,如何在学习生物化学课程过程中全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并且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灵活应用确实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学问题。我们要不断转换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出适合新世纪的优秀生物学生。

参考文献

篇10:《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了解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化学式写法与读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及表达能力;通过化合价与化学式之间关系的正确规律探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根据化合价写出它的化学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科学素养;通过集体式讨论和学习,对问题的共同探索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根据新课程理念说教学方法:

以构建主义思想为指导,寻找知识的最近生长点,注重对已有知识的调用与组合,在复习、练习、讨论中不断学到新知,让学生学习活动拾级而上,知识构建水到渠成。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根据人教版教材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的教材中,此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它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部分。能够较好地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我安排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前两部分。

提前渗透是人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也是化学教师教学的基本技巧。在教材80页之前共出现化学式17个,出现频数最高的是O2、H2O和H2,分别是11、8和7次,最复杂的化学式出现在第47页,是KMnO4。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化学式教学的最近生长点,符合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式的读写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含义。

由于课程标准不要求学生掌握化合价概念,因此课文对化合价概念的处理极其简化,不正面下定义,仅仅根据化合物有固定组成,也就是形成化合物的元素有固定的原子个数比,指出化学上用化合价来表示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然后着重介绍一些常见元素和根的化合价,以及确定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应注意的事项。应用化合价推求化学式,根据化学式推求化合价,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结合书上例题,再辅助一些练习,完全可能达到学习要求。

根据学生实际说教学环节:

复习练习法,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在巩固已经记住的化学式基础上,引出化学式的含义,化合价与化学式的关系,相对来说就能找到新知的生长点,有利于知识体系的形成的发展,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当中都渗透有“发现——归纳——练习”的程序。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式的涵义,并使教学饶有兴趣,可以让学生仔细研究图4-11“化学式H2O的意义”,然后放映以此图为模板制成的别的化学式的投影图,让学生说出它们所表示的意义。

由于化合价的概念,不做教学要求,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物价,以及等价交换的法则引出,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理解我应用化合价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11:化学式与化合价说课稿

一、说教材:

化学式与化合价是第四单元课题四的有关内容,本课题包括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他们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双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的掌握它们,对于今后的化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教材首先讲述了化学式的概念,指出了由于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因此每种物质只有一个化学式,同时还指出物质的组成是通过实验测得的,所以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的结果,但是化学式的书写,主要是通过化合价来推求。(1)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据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培养学生对化合价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

②、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2)说本节课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化合价》第一课时的学习,不但要让学生真正领会化学式的写法,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能在后续课中应用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及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快速而准确的书写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据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学会化学式的意义,写法,读法。记忆特殊物质的化学式。教学难点: 化学符号中个数字表示的意义学生容易混淆,因此,我把它确定为本节的难点。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化学式的意义,写法,读法,弄清各种化学符号周围数字表示的意义.这样,不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也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对已进入九年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上他们厌倦教师的单独说教灌输,希望教师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希望教师满足他们的创造性愿望,让他们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获得施展自己创造性才能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设置了许多活动,比如,讨论与交流,练一练,说一说。

三、说教法:

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过:“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去掌握它们。一个好的老师是教人发现真理,而不是奉送真理。”依据新的教育理念我认真分析本课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情况后,本着体现新的教育方向和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的原则,我对本课教学的采取了如下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化学式的意义,写法,读法.利用集体的智慧,寻求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

四、说学法:

依据本课教学方法和本节课概念性强的事实,并在认真分析我班学生接受情况后,我确定了本节课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实施“六字方针”---听、思、说、议、记、闯:

听――听得明白、思――敢思会思、说――表达完整、议――学会交流、记――巧妙记忆、闯――勇于闯关

通过这节课,不但能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

五、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学生情况的分析,我确定通过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一)依旧带新,引入概念

复习提问一些常用元素的符号。从而引出化学式的定义。

(二)模拟微观变化,优化概念的形成 让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化学式的意义,通过学生说一说巩固达到掌握。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景,归纳化学式书写规律 在学生了解了化学式的意义后,本节课还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式的写法。如何使学生及时尽快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大量具体的实例,自己寻找那些规律呢?我又一次利用了多媒体计算机生动的呈现功能,引导设疑,启发学生观察、讨论和寻找书写的一些规律。

接着,我组织学生按座位形成的分组进行讨论,踊跃发言。最后每组派一位代表总结陈词,同学们很快便将化学式的一些规律归纳了出来。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观察讨论,教师指导突破难点。

学生阅读课本,观看课件,总结化学式周围数字的意义。通过练习辨别不同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五)利用集体的智慧,寻求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方法:

这时让学生认真讨论,积极发言,提出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老师适时的分析和出示有关资料:可以用分类法记忆特殊物质的化学式。

(六)师生共同回顾总结

让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要点复述回顾,然后再用多媒体提纲式显示,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

一、化学式定义: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的式子。

二、化学式的意义

(1)宏观:表示某物质。(2)宏观: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3)微观:表示一个某分子。(4)微观:表示构成原子的种类及个数。

三、化学式中个数字的意义

前边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的某原子数。

四、化学式的写法

单质、氧化物:氧元素符号写右(后)。、化合物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金属写左非金属写右。

五 化学式的读法: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学式,从右向左读,读作:“谋化谋”。

这样提纲式的设计板书,有利于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更有利于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金属,固态非金属,稀有气体,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气体非金属,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出原子个数。

八:课后反思

《化学式》本身是一节内容抽象、难懂的课程,而且学生还没有建立核外电子排布和最外层电子得失的知识基础,因而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具有一定难度,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本节课在设计时有意把教学内容和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竞赛形式,把学生带入一系列问题情境中,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猜想探索的精神;题目设计面向全体,注重差异,给了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全体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轻松掌握化合价的知识,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学设计中故意创设错误情境,鼓励学生怀疑老师、质疑课本,能极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课堂节奏紧凑,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化。作业设计具有很强的开放性,能较好的反映课堂教学效果。九:教学理念

1.采用竞赛形式,极大地鼓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和接受。2.知识讲授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竞赛题目环环相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轻松的掌握了化合价规律及其应用。

3.本节课抛开传统的“化合价口诀”的教授方法,而整节课以“Na Mg Al H O Cl”六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贯穿始终,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利于知识的体系化并注重了知识的应用。

4.本节课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默契,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尤其是教师故意创设的错误情境更达到了本节课的高潮,学生在否定教师的过程中极大的体会到了自信、成功,并为下一环节本节课的重点打下了很好的情绪基础。

5.作业布置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鼓励学生自创题目,既是对学生本节课学习效果的考察,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篇12:《化学能与电能》说课稿

说 课 稿

院 别: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 学 班 级: 2010级1班

姓 名: xx 说课题目:《钠与酸和水的反应》

指导老师: xxx 学 号: xxx

二〇一三年五月

说课稿—《金属的化学性质》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主题是《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下面我将从教材的内容、地位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具体的教学过程等方面阐述自己对本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选自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三单元第一节共6页 化学化工10.1 说课 2013.5 第二课时。

教材作用

“钠”作为高中教材中元素化合物中的代表元素来学习,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的功能,让学生学会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及离子反应对反应本质进行分析,为以后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起到了好的铺垫作用。

本节的“金属与酸和水反应”是在前面“金属的性质的进一步深入和探究。这些知识对引导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为前面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为今后的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也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方法,还能使学生真正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复习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掌握钠的化学性质及铁的相关化学性质。

2.通过钠与水的实验的操作与探讨,初步学会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运用语言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认识: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理论探究→实验探究→科学推论→迁移拓展”的科学方法过程。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亲身体验进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丰富科学体验、激发探究的兴趣。通过讨论,增进交流与表达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要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的讲清楚钠所有的化学性质,要有所侧重,其中钠与水反应的现象和本质是共6页 化学化工10.1 说课 2013.5 本节课堂的重点。但是由于学生以前很少自己进行探究性实验,因此我将铁与水蒸汽反应的探究学习定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以上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是本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将采用以下方法突破重难点。1:边讲边实验。这是化学教学的常用方法,也是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充分展示知识的建构过程,充分体现建构理念。具体如何去做呢?我的方法是教师演示和视频演示相结合,比如钠与水的反应,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自己去思考,这样做完全符合新课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2: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及时归纳总结。可以是老师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认识实验现象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可以是学生与学生的讨论,也可以是师生讨论。

四、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 :有过实验探究物质性质的经历及具和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基础

情感体验 :认识钠的物理性质及一些化学性质

心里特征: 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敏捷活跃,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分析

本节课教学主要采用“科学探究”及“生活情景”的教学方式,运用讲授、引导、探索、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形式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家探究的历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已的已有经验去主动而积极地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只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帮助者。

学法分析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目标之一,对学生而言,一定的学习共6页 化学化工10.1 说课 2013.5 方法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表现形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是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学法指导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特点,本节课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例如,在讲到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现象进行解释,由现象推断实验产物。

2、帮助学生抓住关键,掌握重点。新课程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观察现象,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合作,分析原因,得出性质,再深入到结构的方法。

六、教学程序

教学思路

将教材内容情境化,将化学问题知识化,将方法、知识结构化。

1、复习巩固

利用初中所学习的金属活动顺序表推出钠与酸的反应,然后提出问题钠会与水反应吗?从而进入本堂课学习通过这样的复习巩固,进而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

2、生活案例一

教师先给学生展示新闻报导:

50年代末,我国的女英雄向秀丽为抢救钠而牺牲了。展示报道后为引起学生针对性的思考,提出以下问题:1,。救火车来了,向秀丽为什么还要去抢救钠呢?难道这种情况下不能用水来灭火吗?钠有什么特殊的性质呢?从上面的案例中使学生迅速进入浓厚的化学氛围,激发起学生探究金属钠的性质的欲望。

3、实验演示,探究钠的性质,验证推测结论

教师实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演示 共6页 化学化工10.1 说课 2013.5 做此实验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提示学生要注意钠与溶液的变化、有没有气体产生、反应是否放出热量、是否有声响。实验完毕后应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会发生此现象。根据反应物质的元素组成和观察到的现象,推理反应的产物,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要求学生写出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析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得出结论:钠与水反应的实质是钠跟水电离出的少量的氢离子发生反应。这时同学们已经知道钠与水反应的本质,我将提出问题询问同学们钠能置换出水里的氢气,那钠能置换出硫酸铜里的铜单质?让同学们进行思考。这样将知识扩展。

2、生活实例二

然后提出问题人们通常用铁制水壶来盛水和烧水。这说明了什么?铁真的不能跟水反应吗?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后,一起进行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汽的反应。

3、实验演示,探究铁的性质,验证推测结论

利用多媒体进行铁与水蒸汽的反应,多媒体演示实验的采用让同学们能仔细的观察到实验现象。在对铁与水蒸汽的反应有一定了解基础上对铁与水蒸汽的反应实质进行分析,然后归纳总结。

4、小结

通过上述教学活动,已使学生初步掌握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具体在总结的时候要着重强调钠与水反应的现象、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书写、铁与水蒸汽的反应以及铁与水蒸汽的方程式书写。这样为后面学习其它金属的性质有个初步认识。通过这样一个小结,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教育。

5、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学生学习了钠与酸和水的反应后,立即进行巩固练习。练习

1、练习钠着火时应如何灭火。对本节课有一定总结。

2、练习钠与水反应现象及本质,共6页 化学化工10.1 说课 2013.5 钠与水反应是为下面学习其它金属的性质做铺垫。通过这两道练习题,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加深学生对钠与水的反应现象及本质的掌握和应用。最后结合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教材63页第4题

六、教学特色

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得知识、体验过程,并将情感教育贯穿始终!

2、应用生活实例教学,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内容包括所有的知识点。符合板书设计的精简,明了,完整反应教学内容。

上一篇:高三语文学案---语言表达应用专题之徽标类图文转换2011年教案下一篇:小薇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