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茉莉花教学反思

2024-05-18

歌曲茉莉花教学反思(精选6篇)

篇1:歌曲茉莉花教学反思

歌曲茉莉花教学反思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为了使《茉莉花》散发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课我不单单停留在这一首歌的教学上,而是以“茉莉花”为主题,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剧《图兰朵》中的《茉莉花》等内容。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音,什么调式,节奏是紧密的还是宽松的,引导学生一边听辨一边思考,找出民歌的相通点,一般都是五声调式。歌曲演唱时,学生的音色很美,只是最后一个音显得有点低,不利于声音的发挥,所以我做了小小的改动,把它提高八度,速度放慢,这样的处理更易于表达爱花、惜花,不忍将它摘下的情感。在反复吟唱中归纳江苏民歌的特点——优美柔和、细腻委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歌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体现了不同的地域色彩。江苏人细腻委婉地表达对茉莉花的喜爱,东北人却是豪爽热情的,他们毫不遮掩对茉莉花的喜爱,体现在他们的歌曲里,显得风趣幽默。河北人的刚直爽朗,也带给茉莉花不同的感觉。引导学生听辨这三首极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强烈的听觉反差,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民歌和那里的人民是离不开的。通过听辨、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三首《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响了全世界。歌剧《图兰朵》或许离学生的生活很远,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离我们又那么近。选取其中的几秒钟,引导学生听辨用了那个版本的《茉莉花》,让他们有目的的听赏,增强民族自豪感。最后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带给学生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呼唤他们情感的共鸣。最后的宣泄——完整演唱《茉莉花》时,学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这是一次音乐与民族相结合的尝试,学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肯定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感兴趣,无形中提升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篇2:歌曲茉莉花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二、教学目标:

认知:欣赏不同地方、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了解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情感:通过学习《茉莉花》使学生了解和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力:

1、能用纯真甜美的声音有表情的演唱《茉莉花》;

2、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并能正确的演唱。

三、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并且体验欣赏不同演唱风格,不同演奏形式的《茉莉花》。

四、教学难点: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按节奏准确演唱歌曲;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并能正确的演唱。

五、教学方法: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的演示并以讲授谈话为辅助欣赏歌曲。

六、教学过程:

看花——情景导入:

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你们想听吗?

1、学生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 生:茉莉花

2、谈谈感想

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生畅谈)

师:是啊,茉莉花代表纯洁,代表纯洁的中国的人民,更代表中国人民热忱欢迎世界人民2008年到中国做客的一颗真诚的心。

闻花——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茉莉花吗?闻过茉莉花香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惊喜,你们看:(多媒体展示江南风景及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民乐合奏的《茉莉花》)师在教室洒上茉莉花清新剂。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想到了什么?(生畅谈置身茉莉花丛的感受)唱花--学唱歌曲《茉莉花》,学生练习呼吸及歌唱

师:是啊,我们仿佛进入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小桥、流水、茉莉、花香。让我们都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尽情的吮吸这芳香的花蜜吧!

(师引导学生深吸气,用哼鸣随琴哼唱歌曲旋律)

3、演唱歌曲及歌曲处理

①指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演唱歌词

师:你们刚才的声音就像是天籁之音,相信加入歌词你们一定唱得更美。②解决歌唱难点

师:美丽的茉莉花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让我来将你摘下,送给别人家。”听到这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想呢?

(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体会自己闻到茉莉花香,想摘花但又舍不得摘的心情。带着爱惜茉莉花的感情唱第五乐句。

③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a、拍、读课后新的节奏型,要求学生口读、手拍、脚踏,在读拍好后可以为节奏型创编句子或带进歌词练习。

b、c、利用电脑展示,认识附点音符及其实值。找出乐谱中的附点音符进行练习。

④表现相同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情绪唱。第一乐句、第二乐句的力度加强,更加深情的赞美。之后,随伴奏有感情地渲唱歌曲。

赏花--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引导学生从速度、歌词、情绪、语言、演唱方法等艺术要素出发,挖掘江苏和河北两首《茉莉花》的不同特征。

师:自古以来,人们都非常喜欢《茉莉花》,流传最广的是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多媒体出示两首茉莉花的歌谱及音乐)

师生总结:江苏的《茉莉花》委婉、秀美 ;河北的《茉莉花》豪放、欢快。

师:是啊!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孕育了不同的音乐文化。我们伟大的祖国民族众多,各民族的音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我们以后要多学习,把我们民族音乐继续发扬下去。

2、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①学生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

师:《茉莉花》是一首誉满中外的歌曲,有很多歌唱家和演奏家都曾演唱和演奏过,歌唱家宋祖英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开场曲就是《茉莉花》。这也是中国歌唱家第一次站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舞台上,让我们来欣赏这精彩的一幕吧!(多媒体出示演唱录像).说说自己的感受(骄傲、自豪); 说说宋祖英的演唱和自己演唱在情绪、节奏上有什么不同。

②听赏和感受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师:除了演唱歌曲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播放音乐)

师: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哪一种表现的茉莉花更能打动你的心呢?(生交流、讨论)品花——喝花茶说用途

师:同学们,我们听了这么多的茉莉花音乐,你们知道茉莉花还有什么用途吗?今天老师准备了清香的茉莉花茶,让我们一起来品尝品尝吧。

在茉莉花的音乐伴奏下让学生品尝茉莉花茶,并通过图片向学生介绍茉莉花在生活中的其他用途,让他们进一步体会茉莉的魅力。

师:茉莉花不仅可以喝,它的花还可提取作为茉莉花油,连叶和根都有药用价值呢。

本课小结,师: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茉莉花不仅是中国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的艺术瑰宝,让我们把茉莉花唱响全世界。最后让学生再次唱起歌曲<<茉莉花>>结束本节课。

点评

这节课能基本体现音乐课标的基本理念;课前准备较充分;教学组织较严密,教学环节、时间的安排较合理、紧凑;教学目的较明确,基本达到教学目的,能突出教学重难点,也能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安排也较合理,整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茉莉花美,茉莉花的音乐更美!

教师为了让学生感到从走进教室一直到走出教室,《茉莉花》的音乐都在他们的身边,一方面课下收集了大量的相关音乐素材,因为如果只是让学生反复聆听同一首乐曲,哪怕该乐曲再优美,学生的兴趣也很难保持长久;另一方面,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指向十分明确,那就是音乐本身,而不是为了音乐之外的其它东西,介绍音乐之外的有关背景知识,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鉴赏音乐。

因为书上的内容很少,想要使其变得丰富,必须挖掘教材内容,充实教学内涵。为此,教师把与茉莉花相关的音乐都收集起来了,包括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女子十二乐坊民乐演奏的《茉莉花》、宋祖英维也纳演唱会的《茉莉花》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了巧妙的优化组合。如今的学生求知欲旺盛,知识面广,探求能力强,他们期待的是信息量大的教学,如果我们仅仅把教材上那点点有限的内容教给学生,那学生是既不会满足也不会满意的。所以教师的设计是一次音乐与民族相结合的尝试,学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优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过本课的学习,他们肯定会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更感兴趣,无形中提升了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反思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通过生活实践创造了极其丰富的、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音乐,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质和精神,是我国古老文化中的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民族音乐文化长期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为人民所喜爱,所以,重视民族民间音乐,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乐欣赏习惯的连续性,运用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实施美育,就可以极大提高这种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过学习中华民族音乐,学生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强化爱国主义情怀。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国的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是我国民歌中最艳丽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畅、细腻优美而深入人心,不仅成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国门,深受外国人喜爱,因而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所以,我选择了《茉莉花》这首中国民歌的杰出代表,尝试在音乐课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导学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1、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

作为音乐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音乐教育家柯达伊也曾说:“民歌是民族的产物,它的创造永远都不会达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阶段中,它总同时寄托在很多形式里。”个人也非常喜欢中国的民歌,因为它们短小精悍,易于传唱、记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

2、通过音乐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

本课的导入引用的视频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个手提红灯笼的小女孩在全世界亿万观众面前,唱响了<<茉莉花>>这首歌曲,那清新优美的曲调,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也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共鸣。重现这激动人心的一刹那,可以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首民歌,问题的设置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心理。这样的情境导入必定会吸引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3、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音乐知识学习

演唱歌曲是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为了让学生用细腻的声音演唱《茉莉花》,我利用幻灯片展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小桥、流水、茉莉、花香)配上优美动听的《茉莉花》音乐,再悄悄洒上茉莉花的空气清新剂,让学仿佛置身于江南的美丽景色之中,在音乐中学会深吸气,慢呼气,跟着钢琴伴奏轻轻哼唱歌曲旋律,在茉莉芳香中用甜美柔和的声音学唱歌曲。由此,一个由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进行的识谱视唱过程得以实现,注重将音乐学习的基本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日后独立学习音乐的能力。

4、通过歌曲的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从学情上看,学生对《茉莉花》已相当熟悉,这样的旋律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学唱上多花时间,而是挖掘歌曲的丰富内涵,通过歌曲处理,更好地表现歌曲,感受歌曲。所以教学内容的第二部分,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流行最广的江苏和河北的茉莉花的音乐和歌谱,让学生跟着音乐,看着乐谱小声哼唱,通过欣赏,比较两者的不同风格,总结出:江苏民歌委婉秀美,河北民歌豪放欢快。之后我再用多媒体展示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如:二胡演奏的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茉莉花,民族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歌剧《图兰朵》中法文演唱的茉莉花等,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欣赏感受,更加增强了学生对茉莉花的喜爱和一种民族自豪感。通过欣赏这些艺术作品,加深学生对《茉莉花》及民歌特点的认识,从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通过听辨、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进行总结归纳,引导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经过比较学生发现三首《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将听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们的内涵和联系。

5、以音乐要素为中心的知识扩展

在课的最后,我用歌曲茉莉花作为背景音乐让孩子们在音乐中品尝茉莉花茶,并谈谈感受,再利用我在网络上收集的一些图片学生介绍茉莉花在生活中的一些用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茉莉的淡雅清香。

篇3:《茉莉花》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讲授的是民歌《茉莉花》。虽说《茉莉花》这首歌在艺术中是一朵璀璨的奇葩,但在21世纪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发烧友”“追星族”“超女迷”的高年级小学生面前,却或多或少地遭遇一些冷落,面对这种现象,又考虑到所教授班级学生音乐素质较好,便采用直接随琴试唱曲谱、歌词。在试唱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纠正错误,同时激发了学生热爱民间音乐的热情。在反复吟唱中归纳江苏民歌的特点———优美柔和、细腻委婉,学生能以优美的歌声演唱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在学会演唱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欣赏了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东北人豪爽、热情,他们毫不遮掩对茉莉花的喜爱,体现在他们的歌曲里,显得风趣幽默;河北人的刚直爽朗,也给学生们带来了茉莉花不同的感觉。引导学生听辨这三首极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学生们强烈的听觉反差,引导学生要更好地了解我国民歌是和人民离不开的。通过聆听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节奏有的宽松、有的紧密;情绪有的清新优美、有的豪爽热情、有的刚直爽朗;特别是东北版的衬词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几分风趣和幽默。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最后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江苏民歌《茉莉花》带给学生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呼唤了他们情感的共鸣。

整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难,我便在这里给予了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采取多种手段调动了学生听觉器官、视觉器官,让学生们喜爱民族歌曲《茉莉花》,并让学生们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关键词:民族的,世界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王华女.素质教育的教学活动中两个关系的优化处理[J],汉中师范学院与学报(社会科学).2004.(04)

篇4:歌曲茉莉花教学反思

关键词:茉莉花 民歌 歌曲 传承 发展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同宗民歌“鲜花调”中一首代表性的作品。这首民歌主要是借赞美“茉莉”之词,暗喻青年男女对纯洁爱情的美好向往。早在20世纪初期,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1858~1924)就在他创作的歌剧《图兰朵》中,成功地改编运用了这首民歌的旋律音调。这部歌剧是以中国元朝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元朝公主图兰朵美丽而残酷的爱情经历。整部作品宏伟辉煌、情节感人,具有浓郁的东方色彩。《茉莉花》的曲调在这部歌剧中是以合唱的形式呈现,作曲家除去原曲歌词,只对民歌旋律稍作改变。随着这部歌剧的成名,这首民歌也得以名扬中外。而根据这首民歌进行改编的音乐作品也随之大量涌现。如运用于独唱、合唱、歌剧等声乐表演形式;运用于二胡、古筝、手风琴以及民乐合奏等器乐表演形式中等。这其中,歌曲作品的数量最多。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江苏民歌《茉莉花》在中国歌曲创作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总结它在二度创作过程中所体现的新特征。

一、江苏民歌《茉莉花》及其历史渊源

江苏民歌《茉莉花》是一首用吴语演唱的五声徵调式的小调民歌。作品以“茉莉花”为主题,运用了文学中的隐喻手法,以采摘茉莉之举暗指女子对幸福生活及爱情的追求与向往。乐曲是由三个乐句加一句重复构成,旋律以级进为主。乐曲风格细腻婉转、节奏平稳且又富于变化。很好地展现了江南民歌清丽柔美、淳朴自然、亲切可人的东方神韵。宛如一幅江南水乡之景,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茉莉花》是“鲜花调”中曲调最为优美动人、流传最广、最为大家熟悉的小调作品之一。其前身《鲜花调》是记载于“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贮香主人所辑之《小慧集》卷中十二箫卿主人小调谱第六首的公尺谱,这是见诸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版本。”①它在流传过程中由于受到各个地方的语言声调、地方音乐艺术风格及演唱者们个人的音乐素质等因素影响,分别产生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变体。如山西、江苏、黑龙江、河北、甘肃等版本,形成了风格各异的“鲜花调”同宗民歌体系。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曲调方面产生了变异,而歌词方面大多还保持原貌,都以“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为唱词。

二、江苏民歌《茉莉花》在中国歌曲创作中的运用

民歌《茉莉花》在中国歌曲创作中的改编运用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延续以“茉莉花”为主题,运用隐喻的写作手法揭示歌曲的深层含义。如歌曲《亲亲茉莉花》、《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山丹丹艳茉莉花香》等。另一种则是不以“茉莉花”为主题,而是在歌曲中对原民歌的经典乐句进行原样运用或变化运用。如流行歌曲《大中国》等。

1.《兰花》

20世纪80年代,词作家张红曙、曲作家减东升创作的独唱歌曲《兰花》是以《茉莉花》为素材的较早的代表作品。它最早发表于《解放军歌曲》刊物中,后来经过多位歌唱家在各大演出场合中的演唱,以及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播放,均获得观众们的一致好评。

《兰花》这首作品唱词质朴、感情真挚、旋律优美。歌曲是以“兰花”为题,以物寄怀,隐喻其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因此,作曲家运用了《茉莉花》的旋律素材,采用节奏扩大,去繁减字等传统作曲技法,对民歌进行改编再创作。从而变成了今日这首旋律舒畅、甜美新颖、深情真挚,具有浓郁民族音乐韵味的优秀抒情作品。歌曲由原民歌的二十小节句幅发展为五十余小节,对兰花的色、香、情、态等都作了细致的描绘。可堪称民歌《茉莉花》在歌曲创作中早期运用的成功佳作。展现了祖国人民盼望台湾回归的热切心情,表达了两岸同胞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2.《送你一朵东方茉莉》

《送你一朵东方茉莉》是由王磊作词,龙伟华作曲,宋祖英演唱的一首抒情歌曲。宋祖英在2009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曲。此后,它还获得了2010年CCTV-MTV音乐盛典颁奖晚会上颁发的年度民歌金曲大奖。

这首歌曲的第一乐句“东方的茉莉温柔美丽,芬芳的气质令人心怡”就是以民歌《茉莉花》的第一句旋律骨干音“mi-sol-la-do”为主创作而成的。歌曲在开始部分并没有采用原旋律,而是以似曾相似的旋律描写了东方茉莉的矜持。而在主题思想呈示过后的间奏中,歌曲则以童声合唱的形式,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图兰朵》版的《茉莉花》旋律音调。整首歌曲将民族元素与现代音乐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向世界传递了东方女性善良、质朴的优雅气质。

3.《送给妈妈的茉莉花》

刘麟作词、王志信谱曲的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是歌唱家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一首抒情声乐作品。这首作品由宋祖英演唱,乐曲歌颂的是人间最无私、最伟大的“母爱”。歌曲旋律是以《茉莉花》的旋律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但是并没有采用大段旋律插入,而是在歌曲第一乐句歌词“摘一朵茉莉花”的“茉莉花”三个字上运用了原民歌的旋律音调。并由“茉莉花”的旋律引出对无私奉献的母爱之情的歌颂主题。正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整首歌曲温馨感人,节奏舒缓,旋律优美,以真切深情的演唱表达了对伟大母爱的颂扬。可见,民歌《茉莉花》在这首歌曲中虽然只是瞬间呈现,但却起到了重要的抛砖引玉之用。

4.《山丹丹艳茉莉花香》

《山丹丹艳茉莉花香》是一首融汇南北的歌曲,由肖阳作词、尚建三作曲。为了营造歌曲的主题思想,歌曲巧妙地融合了南北民歌的音调。当歌曲唱到“山丹丹的那个花艳来”这句唱词时,其前半句歌词“山丹丹的那个”采用的是陕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旋律,以此代表北方。而后半句旋律则一步跨越至江南水乡,运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曲调,以此代表南方。正是通过南北地方民歌的恰当运用,才能突显这首歌曲横跨南北大融合的主题思想。而这里的《茉莉花》已经转身变为江南地域文化的代表,而不再是江南少女矜持与婀娜的象征。

5.《亲亲茉莉花》

阎肃作词、孟庆云作曲的歌曲《亲亲茉莉花》,1996年由李丹阳首唱,并获得了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的金奖。这首作品同样是运用《茉莉花》的主题旋律进行创作,在歌曲的点题音调“亲亲的茉莉花”中运用了原民歌中的经典旋律。作曲家对原民歌的节奏作了扩大处理,采用一字一音的作曲技法。使歌曲即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又体现出现代气息及通俗意味,可称为是一首融合多种元素的优秀歌曲作品。

6.《大中国》

除了上面分析艺术歌曲外,还有由高枫创作、演唱的流行歌曲《大中国》,也运用了《茉莉花》的旋律元素。这首歌曲以校园的民谣歌曲风格,唱出了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多彩,表现了中国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与团结。因此,为了表现大融合的温暖感,它吸收了全国各个地方的多种曲调进行创作。如第一段采用的是东北秧歌曲调,第二段则运用了江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元素。这种创作手法与歌曲《山丹丹艳茉莉花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时,该民歌在这里也被赋予了流行音乐所特有的动力感。

此外,在周艳鸿演唱的《又见茉莉花》,黄思婷演唱的《怀想茉莉花》以及梁静茹的歌曲《茉莉花》等流行音乐作品中,都运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素材。

三、《茉莉花》在歌曲改编作品中体现的新特征

民歌《茉莉花》的音乐素材在歌曲改编作品中进行运用的同时,其文化内涵及乐曲风格同样得到了新的丰富与发展。主要体现在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及文化内涵的丰富性两大方面。

1.音乐风格的多样性

首先,民歌《茉莉花》在中国歌曲创作中体现了音乐风格多样性的特征。

这首民歌原本是一首优美清丽、细腻婉转的江南小调歌曲。犹如江南女子小家碧玉般的矜持与温婉。而此般乐曲风格随着改编歌曲思想内容的需要,而得到了新的发展,赋予了原民歌多样化的音乐风格特征。

如在流行歌曲《大中国》中,为了表达“大中国大家庭”祥和、欢快的乐曲内容。作曲家在创作中融合多首民歌音调的同时,又运用了连续八分附点的节奏,赋予了原民歌动感、欢快的音乐风格。刘麟作词、王志信作曲的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中,为了展现出世间伟大的母爱之情,用《茉莉花》引出深刻、真挚的乐曲主题。其乐曲风格上较原民歌则显得更加真切、深情。而在歌曲《送你一朵东方茉莉》中,为了向世界展现东方少女的矜持、温柔与美丽。又在质朴、婉约的《茉莉花》旋律中注入了现代音乐的风格。

由此可见,民歌《茉莉花》在中国歌曲创作中,不仅展现出原民歌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还被赋予了多样化的音乐风格特征。

2.文化内涵的丰富性

《茉莉花》这首江南民歌原本是借“茉莉花”来暗喻女子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追求。但民歌改编的歌曲作品使其音乐文化内涵得到了丰富与提升。

如在歌曲《兰花》中,作曲家以“兰花”入笔,托物起兴,将兰花融入到月光、云霞、大海的情景中。情在景中,意在象外,正如歌词中所唱到“兰花白兰花,月光下海浪花似兰花,纷纷飞落海峡,梦里踏上兰花路、亲人团聚赏兰花”。虽然是以兰花为题,但却选用了《茉莉花》这首熟悉的民歌音调来代表祖国人民,从而引出对台湾同胞们真切的思念之情。可见,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已经完全由江南女子小家碧玉般的情思,转为期盼台湾回归于祖国的宏伟愿望上。体现了“小家”到“大家”,“小爱”到“大爱”的文化内涵提升。再如歌曲《送给妈妈的茉莉花》,借用《茉莉花》的民歌音调勾起了儿时与妈妈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歌颂了人类最伟大的母爱之情。不仅在颂扬感恩之情及孝道的思想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还赋予了原民歌伟大母爱的文化内涵。

《茉莉花》在歌曲中除了被赋予母爱之情、期盼祖国统一、象征东方少女的温婉、高贵的新内涵外,还被用作江南文化的象征符号。如在歌曲《山丹丹的那个花艳来》中,就用《茉莉花》的音调与陕北风味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音调进行拼贴组合,表现了“神州大地广阔,东西部共同发展”的“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新主题。

注释:

① 冯光钰.中国同宗民歌[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9月第1版,18页。

参考文献:

[1]冯光钰.中国同宗音乐[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

[2]江明淳.汉族民歌概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3]何仿.扎根中华大地,香飘四海五洲——记江苏民歌“茉莉花”的搜集[J].江苏音乐,1992 (4).

[4]钱仁康.流传到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M].钱仁康音乐又选(上),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5]王磊.送你一朵东方茉莉一一春天歌声里的浪漫香颂[N].音乐周报,2009(07).

[6]施咏.《茉莉花》——“流沂歌曲中的中国民歌”之一[J].中国音乐教育,2013(04).

篇5:《茉莉花》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做出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下面是一篇《茉莉花》初中语文教学反思,欢迎阅读!

茉莉花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花卉。在课的导入部分,教师可先让学生说说他们所了解的茉莉花。自由的交流,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而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学生建立了对茉莉花的初步感知。

第4小节的背诵,实际上也是学生对其所感悟内容再现的一种方式。教师在进行背诵的学生指导时,也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前文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已充分领悟到了茉莉花坚持绽放的生长过程。因此,教师便可据此提供一些相关的词组(爱太阳——长枝鼓蕾——开花送香——闻香品茶)。这样做,不仅适当地降低了难度,更是易于学生将所学进一步地深入、内化。

篇6:《茉莉花》教学反思

在课开始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原来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播放到百姓的场面)此夜,全城无人入睡,百姓和僧侣们都在向月神祈祷,希望图兰多诚服,从此结束杀戮。瞧,月亮出来了,僧侣的祈祷乐响起(茉莉花的旋律响起)就是这动人的音乐感化了美丽残酷的公主。终于她良心发现,从此改邪归正。音乐的魅力在这一时刻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然后主动提问:这首曲子大家在哪里听过?有谁能哼唱两句给大家听听?学生纷纷开展讨论,收获颇多。我适时总结:是的,这首曲子所用的旋律正是我们江苏的民歌《茉莉花》的旋律(没听过没关系,老师告诉大家,这首曲子原本是我们中国江苏的民歌《茉莉花》)大家想知道它在世界音乐使上的地位吗?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刚才大家看到的便是100多年前意大利的歌剧之王普契尼所创作的歌剧《图兰多》的片断,大家想一想,早在100年前,意大利人就在唱《茉莉花》的旋律,可见这首歌是很受欢迎的。(停顿)还有更早的,英国人190多年前就把这首歌写在书里印刷出版了。

在欣赏《茉莉花》与活动中我介绍了二胡,介绍了歌曲的历史。在中国,这首歌更是历史悠久。请同学来把大屏幕中次连贯成一句话介绍给大家。(据史料记载,《茉莉花》最早发源于江苏扬州,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是《鲜花调》。)再次欣赏新版和老版的《茉莉花》(出示歌词、播放黑鸭子演唱的茉莉花。2-3段之间过门提示学生唱一唱)民歌总是在人们的传唱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茉莉花小巧玲珑,以它名字命名的歌曲在经过多年的传唱之后,也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短小精致,也更加易学易唱。可以说就是几岁的孩童也时常将它挂在嘴

上一篇:和孩子参加集体活动的感悟下一篇:海南省2016年上半年C类安全员考试试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