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

2024-04-23

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共5篇)

篇1: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

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范文

2011年我局在上级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国家有关出入境检疫的相关法律法规,围绕“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总体要求,团结奋斗,出色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一、2011年主要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二、主要做法和措施

(一)坚持不懈抓质量

1.推动地方政府和社会重视质量工作。一是通过政务信息和工作报告的方式,主动向地方政府报告检验检疫工作动态。二是利用“3.15”、“质量月”、“诚信兴商”等活动载体,向干部职工和来办理业务的企业人员宣传质量意识。三是实行“边检边宣”工作方式,扩大宣传,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诚信至上、以质取胜”理念。四是坚持半年向政府和商务局反馈辖区出口信息、质量分析、相关意见建议。

(二)尽心尽责保安全

2.保机关安全。完成了“纪律教育月”各项工作任务。组织全体职工会集体观看警示教育片。组织党员到小岗村和蚌埠市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主要领导同志在“七一”等节点为干部职工上党课。完善规章制度20多个,通过了“三位一体”体系外审。新聘16位行风监督员并召开了座谈会。探索业务规范评定工作,梳理制度、管理、流程上的风险点,开展调研。

(三)千方百计促发展

1.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出台8项措施,支持省政府扶持皖北经济发展的要求。对“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内的重点项目密切关注,实行配套服务。在推进综合实验楼建设的过程中,贴近蚌埠市“十二五”发展规划进行统筹设计,坚持把项目建设成满足事业发展需要的优质工程,不断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支持,完善功能。

2.服务进出口企业发展。一是帮扶不同类型的企业。对华芳纺织等新建企业,提前介入,做好跟踪服务,在设备进口、原料采购、生产加工等环节指导建议,帮助企业快速走上轨道;对中粮安徽生化等重点企业,做好绿色服务,推行“绿色通道”和“大通关”制度,快验快放,提高效率。二是提供技术服务。结合总局、省局的各项专项活动、重大活动,积极宣传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及时通报国家现行的新标准新要求,帮助企业应对技术贸易壁垒。扩大产地证宣传,举办2期培训班,帮助企业了解掌握产地证知识,提高签证意识,1-11月产地证签证量使相关企业获关税减免约1700万美元。

(四)夯实基础强质检1.开展形式各样的创建活动。重点开展了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四个不让”大讨论活动、“纪律教育月”活动、“蚌埠要崛起、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窗口建设达标”活动等。组织业务一科参加“民主评议科室”活动。召开企业人员座谈会4次。发放政行风征求意见表40份。

2.扩大检验检疫影响。建立了与蚌埠市委宣传部、日报社、政府信息科的联系渠道,扩大了宣传。1-11月,我局上报政务信息被市委、政府信息载体采用17篇,其中1篇获得蚌埠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批示,1篇被省政府信息载体采用。蚌埠电视台、蚌埠日报、蚌埠广播电台对蚌埠局相关事迹采访报道6次,检验检疫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三、其他重点工作

(一)拓展载体,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1.不折不扣完成“规定动作”。支部和党员签署了第二轮承诺。树立了党员示范窗口和党员先锋岗,实行“流动”制,每月一评比轮换。开展文明诚信建设活动,优化创建软硬件建设,制定了局服务文明用语和忌语。开展了干部职工“读好书、好读书”活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主题教育、“红色读书”教育活动、“庆祝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等。利用“五四”、“七一”等节点,组织开展“三比三看”活动。开展了向沈浩等先进典型学习的讨论活动,增强干部职工的奉献意识和创先争优的责任感。

2.贴近基层,在工作一线开展创先争优。制作《检验检疫服务指南》,向进出口企业发放500份。开展产地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培训5次,培训企业68家,近400人。7月以来,组织了怀远、固镇、五河县工业园区调研,对相关企业制定了帮扶措施。对金桥玻璃器皿等新落户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宣传政策,做好注册、报检工作;对泰格生物、豪杰塑胶等重点企业,实施电子监管,快验快放127批;对浙泰不锈钢和伊诺华轮胎等新孵化的企业开展“助小”活动,局领导“一对一”帮扶,深入企业检查指导;对宿州科技、砀山展望等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企业,开展原料普查,实施风险分析,转变监管模式。

(二)真抓实干,推进综合实验楼建设将综合实验楼建设作为重点工作,调整基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基建办公室。派人前往黄石局考察调研,学习操作方式,借鉴先进经验。先后十多次到省局、市政府与各级领导汇报沟通,争取政策、资金等支持。同时,紧贴地方发展实际,根据省政府振兴皖北的要求和蚌埠市政府建设皖北中心城市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设计。在推进中,多次联系协调经开区管委会、城乡规划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等部门开展前期工作。前期已完成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通过了规划设计及单体方案审批,并完成了地质勘探及环评审批工作。目前我局已将初步设计方案通过省局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审批,同时提前开展了施工图设计,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四、2012年工作思路

2012年,我局将科学谋划,总结经验,加强落实,确保完成总局、省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坚持不懈抓“创先争优”活动。按照省市两级要求,谋划载体,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完成既定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五个好”、“五带头”。总结梳理活动经验,建立长效机制。

(二)严格监督把关,维护辖区产品质量安全。加强出口工业品检验监管,进一步推行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对重点敏感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加强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的进出口日用消费品的检验监管。加强进出口食品监管,确保进出口食品质量安全。

(三)发挥优势,服务辖区外向经济发展。做好诚信系统的企业日常信用信息采集和周期评定工作。加强与地方政府、涉外部门的协作交流。做好出口食品、农产品示范区的经验总结和推广工作。贯彻省政府关于发展皖北、振兴皖北的要求,探索发挥检验检疫作用,并积极实践。

(四)强基固本,提升工作质量。加强制度约束,提高执行力。切实提高检验检疫工作效能。进一步强化“七率”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公文、公事办结速度。增强保障能力,加强标准化和科技工作。

(五)建设检验检疫和谐机关,推动机关创建工作。抓好效能建设、政风行风建设、精神文明创建、文明行业创建等活动,使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切实做好综合实验楼建设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政策、规费减免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步伐,力争尽早完成各项前期工作,开工建设。

(七)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探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长效机制,把评议考核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开展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廉洁从检的思想意识。

范文网【】

篇2: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

2014年北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指导思想是: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质检总局和宁波局的决策部署,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服务发展为主题、以强局兴检为基础,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继往开来、争先创优,努力在推进区港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探索实践宁波特色检验检疫发展道路上不断提升贡献率。2014年主要工作概括为深化五大建设:

一、深化质量治理建设

坚持创新发展,围绕质量和效益中心,以治理的理念、宏观的机制抓质量,促进质量提升和经济升级。

一是强化质量协作共治。推动地方政府抓好质量,做大做强市场采购“宁波模式”,吸引出口名牌、自有品牌集聚,联合地方政府设立“园区出口质量奖”,发挥质量安全示范作用,推动示范区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促进各方联动管好质量,加强与工商、质监部门合作,开展执法互助,诚信、质量信息互通互享;加强与产地局联动,建立溯源管理、协同调查等监管机制,在宁波局部署下探索进口业务属地申报、口岸放行试点。引导社会公众关注质量,加快质量宣传与舆论引导转型,发动新闻媒体、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宣传和监督,探索国外通报企业黑名单发布制度,促进行业企业自律。

二是强化质量宏观管理。探索口岸监管模式,借助口岸信息化公共平台,研究出入境货物信息全掌握有效途径,联通口岸进出口物流信息监管链条,试点开展质量信息收集和宏观监测,创新出口退货调查机制,试点退货口岸抽查,构建进出口宏观管理执法体系。创新检验监管模式,结合风险信息国家监测点建设,加强风险布控管理和质量宏观调查,强化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建立宏观抽检、信用放行、信息通报和风险预警等机制,通过落实专项资金预算、开展目录内外商品独立抽查,将微观的批次检验转化为对企业的宏观管理,落实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发挥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作用,积极探索购买检验检测服务、采信第三方结果等方式,推动建立第三方验证监管体系。三是提升质量发展水平。深度参与质量强区建设,以检验检疫为评价主体,推动政府质量绩效考核落实,以质量发展促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以儿童用品、家用电器、食品包装材料等产品为重点,加强“打非治劣”专项整治力度,培育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发挥带动引领效应。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工作,完善信息收集、分析、预警、应对机制,指导企业破壁攻垒、开拓海外市场。

二、深化安全防控建设

坚守安全底线,围绕“五大安全”理念,全力推进宁波局非传统安全理论与实践,加强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维护国门和区域安全。

一是维护口岸公共安全。全面推进全港创卫,强化联防联控、环境整治、创卫宣传,确保高质量完成穿山港区考核验收,启动其它港区创卫前期工作,扩大创卫工作影响力和社会效应,为形成全港创卫“宁波经验”奠定基础。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完成医学媒介生物实验室建设并通过总局验收,加快媒介生物标本展藏馆数字化建设,举办全国性医学媒介培训班;进一步完善快速监测设施,加强口岸卫生监督和疫情监测,切实保障口岸安全。健全应急防控体系,以全国一流为目标,完善宁波海港应急中心建设,加快开发应用应急指挥系统,完善五大平台综合运用;加强设施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实战水平。

二是保障生态环境安全。强化检疫联动监管,深入推行风险管理、检疫联动、疫情通报和疫情约谈四项机制,完善动植物疫情疫病和有害生物监测,持续提升疫情疫病与问题检出率;探索进口铁矿、煤炭等产品检疫监管机制,加强进境粮食、罗汉松等敏感商品检疫监管;强化口岸放射性、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力度,严防危害生态环境物质的传入传出。强化联防联控,在“四大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加强与农林、食药等部门协作,健全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开展外来有害生物联合监测,强化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完善口岸检疫和隔离设施,推动动植物检疫隔离场所建设,形成完备的口岸生态安全防控网络,服务“美丽北仑”建设。

三是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创新监管模式,完善4s检疫监管体系,试点入境空箱外堆场查验,构建融合风险管理、诚信管理、备案管理等手段的检疫监管新模式,在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通关。强化重点商品监管,以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建设为平台,完善进境粮食风险监管模式;强化出口食品农产品风险管理,深入推行绿色通道、自检自控机制;强化市场采购示范区新增冷链产品、进出口食品及动植物产品检疫监管。

三、深化强港兴区建设

坚持服务发展,围绕工作重心“五大倾斜”要求,全力助推区港联动,促进贸易便利化,提升检验检疫工作贡献度。

一是服务港口提升发展。深化检港战略合作,共同研究对接上海自贸区、舟山海洋经济等国家战略,力争等同政策,承接溢出效应,推动区港产业集聚发展;以创建全国物流知名品牌示范区为平台,力争实现现代国际物流园区“准港区化”运作。服务港区开发开放,全力支持穿山北港区新建码头建设,指导配套取制样设施建设和管理;继续做好新建码头临时开放工作,加快助推正式开放。服务物流提速增效,积极融入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大取制样、全天候、一站式等工作机制,提升资源能源、金属材料、危化产品、大宗商品监管效率;针对“海铁联运”、“水水中转”等新型物流业态,探索配套监管模式,加快监管流程与港口物流的深度融合,提升宁波港综合竞争力。二是服务区域转型发展。对接区政府工作部署,针对开发开放、产业转型、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等相关工作,及时调研分解、出台服务措施、强化推进落实。服务区域产业转型提升,对接XX区“123”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大力扶持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汽车及汽配等支柱产业发展;提升市场采购示范区建设,启动冷链产品集中查验,试点国际配送、输非贸易、跨境电商等业务,推动地方政府打造宁波国际采购中心。服务重点企业发展,实施“一厂一策”、“一行一策”个性化服务,助推吉利集团全国零配件出口配送基地落户北仑,优化宝新不锈钢进口金属材料“双验证”模式,试点台塑企业、新桥化工进口危化产品“预申报、预放行”模式。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推广优惠原产地证,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工作,扶持区域特色产品、优势品牌发展;对接模具园区一期建设,加大技术帮扶力度,帮助企业开展专利申报、标准制定,助推转型发展。

篇3: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

一、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意义与要求

1、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就是将我国的与国(境)外的检验检疫制度及涉及的各个领域,进行比较和研究,这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国外检验检疫的基本要求和特点,指导和帮助国内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学习借鉴国外检验检疫的科学管理模式、先进工作程序和检验检疫新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实力,探索建立中国特色检验检疫工作体系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有利于提高与国外检验检疫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发挥我国检验检疫参与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作用:有利于提高我国开展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水平,增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服务国家大局的能力。

2、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主要范畴

一是从宏观的顶层设计看,主要是国家检验检疫管理体制及其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及职能分工等等;二是从各业务模块看,按我国现行体制划分有:进出口商品检验、进出口食品安全监管、进出境动植物和国境卫生检疫等领域,按国际规则又对应有世贸组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协议》(TBT)、《实施卫生和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SPS)和世卫组织的《国际卫生条例》等;三是从工作要求和程序看,主要包括认证认可要求、检验检疫标准和检验检疫通关管理程序等;四是从微观的检验检疫内容看,主要是涉及安全、卫生、健康、环境保护、防止欺诈等要求的商品检验项目;动植物及其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装载容器、包装物,以及来自疫区的运输工具实施检疫监督和除害处理;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生物材料以及可能传播检疫传染病的行李、货物、邮包等实施检疫查验、传染病监测、卫生监督和处理。

3、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基本要求

开展中外检验检疫领域的比较研究既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研究自觉行为,又是一项探索我国检验检疫事业发展的一项辅助性工作任务,其基本要求是必须遵守科研活动的客观规律,必须坚持把握住中国特色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必须有明晰的研究方向和选题,使其研究能联系实际,满足更新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二是必须有具备一定条件的研究人员和知识结构合理的团队,这些条件包括业务水平、理论基础、科学态度和创新能力等:三是必须具有基本的信息资源及资料来源渠道,以及实现资料查新和翻译的基本手段;四是必须掌握科学的比较研究方法,多全方位多角度的比较,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1.比较研究方法的由来及定义

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过:“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司和人与人之、司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它在19世纪就逐渐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20世纪60年代开始运用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领域。

教育领域的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或实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的特殊规律和普遍规律的方法研究;科学领域的比较研究法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或对象加以对比,以找出它们相似性和差异性的一种分析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工作步骤

比较研究方法已广泛运用于科研实践,但其运用必须满足3个基本条件,即,同一性、多边性和可比性。同一性是指比较研究的对象是同一范畴、同一标准和同一类事物;多边性是指比较只有在两个事物或多个事物才可能发生;可比性是指被比较的对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上的共性。

比较研究方法的一般工作思路或步骤是,确定比较研究的问题和目标,找出同类现象或事物,收集和整理资料,按照比较的目的将同类现象或事物编组作表,根据比较结果作进一步分析,作出结论。外国比较教育学家把比较研究工作分成描述、解释、并列、比较等四阶段,亦称四阶段比较研究法。

3.比较研究方法在中外检验检疫领域的适用性及应用

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一般主要研究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法律、通关管理、检验检疫要求等,能满足同一性、多边性和可比性等3个基本条件,也是比较研究方法在检验检疫领域的运用。它可以就检验检疫某一内容进行单项比较,如检验检疫法律,也可以对涉及该法律的立法和职能部门、法律之下的规章、操作程序和执行实力等进行综合比较;它可以通过比较中外检验检疫的共同点寻求发展的共同规律,也可以比较不同点发现各自发展的特殊性;它可以就检验检疫通关快捷程度进行定性比较,也可以就某特定商品的检验检疫通关时间进行定量比较;它可以对国家检验检疫制度进行宏观比较,也可以就某一进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标准进行比较。总之,理论和实践已证明,比较研究方法适用于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而且已经局部的在国外检验检疫的研究中初步得到运用,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实践与体会

1.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检验检疫工作开始主动与国际进行对接,逐步了解国外出入境检验检疫,初步完善了检验检疫法规体系;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我国积极开展了对国外检验检疫的各类研究,应对入世后的挑战和如何保护民族产业,主要集中在一些检验检疫标准和通关工作程序方面。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贸易迅速的发展和国际合作的深入,中外检验检疫研究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除了一些相关论文和课题研究外,公开出版的论著也不少,如:《海峡两岸检验检疫制度研究》,它以大陆相关制度作为参照,分析了台湾的商检制度、动植物检疫制度、卫生检疫制度的特点,尝试了海峡两岸检验检疫制度的综合研究;又如,《中外动植物检疫法律体系研究》,初步完成了动植物检疫领域国外法律板块的单项研究。

趋势还显示,对国外检验检疫制度的研究,已提升到“中外比较研究”层面,不仅是了解外国情况,研究如何适应,而是要比较并发现彼此间差异?别人为什么要这样做?与我们的做法比较优劣,如何与其进行合作?对我们的发展有何借鉴?

2.中国与东盟国家检验检疫管理比较研究的实践

《中国与东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管理比较研究》是广西检验检疫局牵头完成的一项国家质检总局的科研项目,也是国内第一部有关中外检验检疫管理比较研究的论著,通过总结中国一东盟检验检疫合作和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对中国一东盟未来的检验检疫深度合作及一体化发展趋势进行了构想,向国家职能部门提出了8项建议,其基本结论、主要观点和工作建议在质检系统内引起了共鸣,并通过国内多家新闻媒体介绍,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3.开展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的若干体会

通过参与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的考察实践和理论研究,对做好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工作,我们有如下几点体。

(1)研究选题必须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这是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工作的出发点或第一步,确定比较研究的问题和目标,是否有意义和具备可行性?是否满足必须的3个基本条件?例如,为了应对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检验检疫的通关问题,那么就可以选择与比较成熟的欧盟进行比较研究和考察。

(2)研究必须解放思想但又要坚持“中国特色”。中外检验检疫比较研究一般需淡化国家的政治信仰、宗教文化等国情,突破惯性思维,跳出国门看国门,但是,也要坚持“中国特色”,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参照物“中国检验检疫”的特色和发展轨迹,唯有中国建立有自己独立和较完整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有专门的检验检疫国家职能部门及其口岸机构,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完善和肯定:另一方面,要充分明确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检验检疫制度提供理论成果支持。

篇4: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年度工作总结

2015年,在江苏检验检疫局党组、地方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经济总体目标,以求真务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努力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全年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40598批,金额139.76亿美元,同比分别降低10.33%和17.85%,其中出境货物29808批,金额37.48亿美元,同比分别降低1.28%和增长32.45%,入境货物10790批,金额102.29亿美元,同比分别降低28.45%和27.89%。检疫进出境国际航行船舶4265艘次;检验检疫集装箱35.47万标箱;签发普惠制产地证24318份,签证金额11.25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9.9%和8.46%;签发一般原产地证17736份,签证金额10.70亿美元,同比下降4.63%和增长0.46%;签发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15845份,签证金额7.85亿美元,同比增长19.28%和8.91%;对出入境人员实施传染病监测体检15343人次;完成检验检疫规费收入4294.62万元,同比下降2.41%。具体做法如下:

一、巩固业务强局优势,以干好主业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1.依法行政氛围良好。高度重视普法宣传,通过设置检验检疫普法宣传专栏、完善领导干部任前法律考试制度、观看法治专题教育片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组织开展执法督察,共发现各类问题62项,相关部门均采取有效措施整改落实到位,切实提高了业务工作质量。严格执行检验检疫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积极探索建立大案要案集体审理制度,开展企业约谈工作,进一步提升行政处罚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全年共实施行政处罚18起,处罚金额12.6万元,未引发一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或有效投诉。严厉打击买卖证单、假冒伪劣、非法认证等违法行为,“双打”工作在省市检查中得到高度肯定。

2.动植物疫情防控有力。指导5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查验点实验室开展抽样和检疫初筛培训,不断强化进境大宗农产品检疫初筛能力。组织对辖区内19家企业开展进口饲用粮加工企业回顾性审查,有效防止高风险企业加工高风险粮。联合农校开展疫情调查与监测,全面摸清外来生物在的分布和危害,为进一步完善外来有害生物防御体系提供数据支撑。3次启动重大动植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妥善处置了进境船舶死鸟等疫情。加强口岸动植物疫情检测把关,先后截获各类有害生物810种,21253种次,其中检疫性有害生物57种,2082种次。全国首次截获有害生物黄圆白皮蠹、牧人针和锥象科一种arrenodesminutus,首次从进境原羊毛中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普通白蜗牛;江苏口岸首次截获毒蜘蛛“赤背寡妇蛛”,首次从进口美国高粱中检出葡萄茎枯病菌,从进境集装箱内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长芒苋;口岸首次截获大豆茎褐腐病菌、剧毒“黑寡妇”蜘蛛红斑蛛,首次在入境船舶中截获具条实蝇,有效筑牢国门生物安全防线。

3.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有效。大力宣传新《食品安全法》,有效增强广大外贸企业诚信经营意识。全面清理进出口食品化妆品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有据。严格实施企业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持续推进进口食品集中监管,现已实现地区进口预包装食品100%集中监管,切实提升了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以食用植物油、葡萄酒、肠衣等敏感食品为重点,在风险分析基础上加大检验监管力度,全年共退运销毁不合格的进口食品29批,其中退运12批不符合审批要求的进口肠衣,不合格饼干8批,不合格紫菜3批,其它食品6批。检出26批出口不合格食品,其中紫菜制品21批,切实提高了检验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4.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成效显现。加大对国外通报、召回案例的核查力度,共追溯调查出口退运货物178批、897.43万美元。以重点敏感商品质量安全为突破口,切实提高不合格检出率,共检出不合格进出口商品2110批,货值20.39亿美元。其中,先后发现5批8台价值157万美元的不合格进口压力容器,分别作了封存、销毁处理,连续发现3批进口铜精矿重大短重,检出1批进口煤炭氟含量超标,退运1批掺杂氧化皮的进口铁矿,获总局警示通报2次,省局警示通报9次。组织开展“清风行动”,重点做好出口打假和输非商品监管,发现1起伪造输非装运前检验证书的案件,检出74批不合格输非产品,其中12批产品因安全项目不合格,不予出口,总局还专门发函通报了我局不合格成效,有效维护了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

5.口岸卫生核心能力建设又有突破。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参与编写了《市十三五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主动把口岸突发卫生事件纳入政府应急防控体系之中,唱好口岸防控工作的“主角”。加强与地方卫生、疾控、公安、商务、旅游、外事等部门和口岸查验单位的沟通和联系,牵头制定出台《口岸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构建起联防联控、疫情共享、处置迅速、合作高效的防控网络。积极应对埃博拉和中东呼吸综合症等疫情,科学规范地处置了2起疑似病例,获省卫计委督导组的高度肯定。加强口岸卫生检疫监管,截获病媒生物17种、706批,完成出入境人员体检1.53万人次,检出艾滋病5人、性病45例,乙肝69例、丙肝7例。

积极开展江浙沪甬口岸区域医学媒介联合监测工作,协调监督机场、如东口岸、启东口岸医学媒介本底调查工作,为防控虫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

二、增强与时俱进魄力,以深化改革激发事业发展活力

1.风险管理工作探索前行。积极开展风险管理机制的前期研究,主动参与全省系统风险管理目标、技术路线图以及风险管理1.0版的专家意见咨询,承担全省风险管理教材的编写任务,在全局范围内建立风险管理信息员队伍,寻求风险信息采集的新渠道和突破口。结合口岸业务实际,积极开展进境集装箱和进境大宗农产品检验检疫风险分析研究,探索风险监管新模式,目前已形成初步的风险分析报告。2.质量共治格局加快构建。以“质量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质量提升——企业行”系统活动,分别选取玩具、服装、机电、危包等多个行业的41家企业,通过树标杆、查隐患、送标准、搞调研、听意见等多种形式,着力打造“放、管、治”质量提升格局,切实推动出口产品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人才、技术和标准优势,组建技术专家委员会,大力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引领行动,推动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区内共出口食品农产品776万美元,同比增长3.1%,未发生一起国外通报事件。继续加强与商务、工商、质监、海关、海事等职能部门的联系合作,着力开展第三方检品机构能力验证和监督检查,努力形成“质量共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15年,成功培育江苏联发纺织公司成为首批“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帮助XX市启隆乡永隆社区供港蔬菜基地顺利通过香港食环署现场检查。

3.企事业改革稳步推进。对企事业单位实施法人负责制,下放财务管理、人才招聘等权限给企业法人,为中检公司分公司、瑞安检疫技术服务公司购置了3059.7平米的办公用房,关停中威代理报检公司,切实增强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意识和市场适应能力。综合技术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撤销原化矿、农畜、轻纺三大实验室,整合调整为检测部、检验监管部、业务部、综合部和取制样部,推动实验室向经营化、多元化发展,努力打造社会认同的权威检测机构品牌。

4.工作模式转变又有突破。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监管模式改革,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依据企业分类、产品风险分析、项目风险分级等,制订出口食品监督抽检措施表,实施差别化监督抽检,确保监管有效、便利出口。在全省率先试点推行出口特殊物品监管新模式,按照特殊物品生物风险、企业信用等级实现分级管理,对低风险类产品实现一次审批,分批核销,同时,利用电子监管系统,实现自动审单、风险布控,电子抽批,尝试远程查验、实时监管,以数据流代替人流物流,确保了监管的精准化,程序的规范化,通关的高效化、成本的最小化。据企业反映,通关速度至少提高60%,每批次可节省人工、往返交通、物流仓储等费用50元至100元。

三、弘扬质检为民理念,以优质服务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1.服务口岸开发开放。及时成立启东局、如东局筹建领导小组,主动邀请上级部门领导来通调研指导口岸开发开放工作,指派专人专职分别负责3个一类口岸开放工作,靠前指导服务检验检疫基础设施建设,成功指导启东港、洋口港、兴东机场顺利通过一类口岸开放验收,助推形成了陆海空立体开放的大格局。

2.优化通关便利条件。积极推进检验检疫区域一体化,通关电子放行范围从本地口岸扩大到江苏省内口岸、再扩大到省外的上海、山东,电子放行范围的扩大、流程的缩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据统计,全年共有7550批、货值4.09亿美元的货物享受到区域一体化通关模式。选取品种探索推行出口全程无纸化,全年共有胜狮能源等23家生产企业试点出口全程无纸化模式,涉及货物批次4485批,货值21.65万美元,每批货物平均可为企业节约纸张10元、交通费用100元及工时0.5天,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通关效率。3.给力口岸功能扩展。为促进口岸特色化、差异化发展,2015年,我局在已有5家的基础上,又积极扶持中集大罐公司申请全国进境粮食指定口岸查验点资质,助力进境粮食口岸做大做强。积极参与电子口岸“关检港查检协作系统”的建设、推广和应用,努力探索关检“数据同源、监管同向、放行同步”的“三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国际贸易电子数据“单一窗口”模式,力争将各口岸打造成全省的便捷示范口岸。全力打造华东最大种鸡进口口岸,全年共进口种鸡11.15万羽,货值188万美元,打响了口岸进口种用动物的品牌优势。

4.支持新兴业态发展。打破常规,克服困难,成立检验检疫局叠石桥办公点,挑选精兵强将,进驻叠石桥开展原产地证签证、业务受理、查验放行等工作,共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389批次,货值5691万美元。制定出台《叠石桥市场采购出口商品检验监管工作方案(试行)》,积极探索试行“提前申报、集中监管、检验前置、组批灵活、快速核放”的检验监管工作新模式,得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的高度肯定。积极引进优质检测资源,联合省检科院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叠石桥、如东两大跨境电子商务检验检测认证基地,为电商健康发展提供检测支持和质量指导。

5.助推企业健康发展。积极应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成功帮助江苏绿大海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出口木槿取得欧盟叶缘焦枯病菌非疫区备案,指导出口干紫菜成功应对欧盟扑草净残留通报。组织开展“关检百千万”活动,征询企业问题和建议41项,梳理上报3项,宣传解释38项,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坚决贯彻收费减免政策,全年减免各类费用1.06亿元。组织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清理工作,编制收费正面目录清单,在检疫处理行业引入平等竞争企业,确保进出口环节收费规范。优化原产地证签证服务,帮助企业争取原产地关税优惠95575万美元。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6项检验检疫制度,出台《检验检疫局综合保税区应检物分线监督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切实发挥综保区的功能和优势。

四、树立清正廉洁形象,以四大建设落实从严治党要求

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中层干部调配工作,先后完成7名正科级干部、6名副科级干部、14名科级非领导职务的选拔工作,较好地调动了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创造力。根据业务变化需求,积极做好部门撤并、更名及职能、人员的调整,不断充实一线业务部门。继续强化职工教育培训,分批组织全局中层以上干部及党务干部共90人赴武汉大学质量管理学院开展能力提升培训,完成18个专业理论知识、26个实践技能的培训,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组织开展全交叉、全覆盖式人力资源配置大调研,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顺应从严治党新常态,充分发挥党组中心组学习“龙头”带动作用,先后以中心组扩大会的形式举办“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开放型经济发展形势报告会,专题学习习总书记“马上就办”重要指示等,不断巩固党员干部的思想基础。健全完善“三会一课”、评先评优、思想状况收集反映等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悦读讲坛计划,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完成基层党支部换届改选工作,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组织拍摄党建工作微电影,大力宣传党员干部敬业奉献在岗位的先进事迹,切实扩大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在认真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专题教育短信平台、悦读讲坛载体平台两个学习的平台,建立健全专题教育党建、推进、调研、边学边查边改四项工作机制,活动开展以来,全体党组成员深入基层走访121次,走访服务对象100家,召开座谈会109次,征求意见建议176个,查找问题162个,为基层和服务对象迅速解决问题117个,切实保证了专题教育不虚不空、不走过场。组织制定《微违规行为考核管理办法》,与月度督查办法配套细化,每周巡查微违规行为,每月定期组织开展重点工作、党风作风专项督查,查改各部门“不严不实”以及慵懒散慢等“为官不为”等问题,积极引导干部职工遵章守纪、改进作风,确保全局上下始终绷紧作风这根弦。

篇5:出入境检疫局总结和新年计划

200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开局之年。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围绕省局年初工作部署,紧密结合昆山实际,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抓住关键,负重拼搏,全面实现了局党组提出的全年工作目标。

一、克服不利因素影响,完成业务指标又创历史新高 全年完成出入境货物检验检疫81291批,金额38.4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8.0%和37.4%,其中检验出境货物56250批,金额23.07亿美元,批次较上年同比增长28.3 %,金额增长12.4%,;检验入境货物25041批,金额15.33亿美元,分别是上年同期的2.3倍和1.1倍。

检疫进境集装箱22315标箱,同比增长24%;检疫进境木质包装货物16969批次,同比增长171%;检疫空运货物17199批,是去年同期的3.4倍。

完成出入境人员健康监测体检2962人次,其中境外人员1161人次。实施预防接种23人次,发现HIV患者2例,乙肝表面抗原性阳性者349例。

完成进口设备价值鉴定22批次,货值 1863.94万美元;完成出口包装性能检验7251批,其中普通包装性能检验629

批,危险品包装性能检验956批;完成危险品包装使用鉴定711批。

签发产地证证书27342份,签证金额7.45亿美元,其中 签发普惠制产地证书19102份,签证金额4.60亿美元,同比增长27.88%和17.96%;签发一般产地证书8240份,签证金额2.86亿美元,增长18.95%和46.94%。

值得指出的是,2003年业务指标的预期完成,是在克服种种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的。由于昆山是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外贸依存度达到230%以上,因此,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一有较大变化,就会对全市进出口贸易产生较大的影响。特别是伊拉克战争、“非典”疫情等突发事件,导致上半年一些重点出口企业的出口业务严重滑坡,到6月初,仅出口机电产品的检验批次就比去年同期下降22.63%,检验金额下降24.79%,收费下降31.49%。面对种种不利的情况,我们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加大对新增企业的跟踪管理,进一步扩大检验检疫监管覆盖面,全力挖掘新的增长点,在努力抓好出口检验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口岸进口检验检疫力度,确保了各项业务指标的如期完成。

二、注重把关成效,疫情截获率和不合格商品检出率继续大幅度提高。

对出入境人员的监测体检,在前几年连续查出HIV患者的基础上,又查出HIV患者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349例。

进境货物检疫,共截获疫情249批次,比上年同期增长37%。截获疫情种类34种,较上年增加3种。发现重大疫情16次,包括松材线虫3次,双钩异翅长蠹8次,天牛等5次;发现重要疫情18次,其中在进境鲣鱼干中发现了拟白腹皮蠹,在进口鹅卵石中发现了较多的禁止进境土壤。特别是拟白腹皮蠹、光胸断眼天牛、北美家天牛、红颈薪甲等9种疫情在昆山都是首次截获。另外,发现媒介生物16批、7种,其中倦库蚊、褐家鼠、麻蝇也都是今年首次发现。尤其是褐家鼠,是昆山陆路口岸开检以来第一次发现的啮齿动物。对发现的疫情和不符合卫生要求的染疫嫌疑物品,全部依法实施了熏蒸和卫生消毒处理,并实施销毁处理145批次。

出境货物检疫,查获带有有害生物、虫孔、泥土以及携带未处理的不符合检疫要求的出口木质包装57批,进口国禁止进境的植物1批,不符合进境国家植物检疫要求的木制品17批。

进出口商品检验,共检出不合格品48批,金额114.35万美元。其中不合格进境机电商品18批次,65.55万美元;不合格出口自行车4批,10.8万美元;不合格进口皮革、出口大米、食品、包装等14批;不合格进出口轻纺产品12批,38万美元,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品流入、流出国门。

三、营造良好法制环境,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力度进一步得到加强。

针对《商检法》(修正案)的颁布实施和检验检疫新法规、新规章的不断出台,开展了覆盖全市的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宣传、培训,努力营造良好的检验检疫法制环境。全年组织开展较大范围的宣贯活动12次。2月下旬和10月下旬,组织开展了对国家《进口机电管理办法》、《进口旧机电产品监督管理办法》、《进口许可制度民用商品入境验证管理办法》等新法规规章的宣贯大会8场,有400多家企业的1100多人到会听讲,印发宣传资料2300多份,获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3月初召开了出口食品法规宣贯会议,进一步宣贯国家总局20号令《出口食品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以及省局下发的两个配套性文件,还请专家就SSOP、GMP、HACCP等基本知识对到会企业人员进行了培训;4月上旬,召开了昆山地区出境木制品生产企业政策宣贯会,及时向企业传达了国家局45号令《出境竹木草制品检疫管理办法》,引导企业按检疫法规要求加强管理,打破国外壁垒,扩大出口。6月份,邀请了昆山市人民法院法律专家作行政执法知识专题讲座,提高检验检疫人员执法水平,以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11月份,组织相关人员听取了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所作的行政许可法辅导报告。我们还通过新闻媒体、政府网站、《昆山检验检疫信息》以及下厂指导等多种渠道做好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热情接待咨询,使全市进出口企业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检验检疫规定,及时做出应对措施,有效地减少和规避了进出口风险。

在营造良好法制环境的同时,切实加强检验检疫行政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案件坚决进行查处。全年共立案查处案件38起,结案38起,实施行政处罚款达78.25万元,其中实施当场处罚24起。特别是成功查处了一起高额进口商品逃检案。由于该案涉案货值高,处罚金额大,逃检企业又有一定的知名度,查处不妥会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因此,我们首先认真查清违法逃检的事实证据,在此基础上一是及时向省局法综处汇报,请法综处领导就如何开展案件的查处及适用的法规条款进行指导;二是请本单位常年法律顾问把关,确保行政处罚程序的合法性;三是主动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四是进一步向违法企业做好宣传教育,防止类似情况再有发生。整个案件查处过程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罚教结合,使被查处单位对违法违规行为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表示愿意接受处罚,没有提出听证要求,并保证今后一定认真执行检验检疫法规。这样,一起高额进口商品逃检处罚案成功办结,51万多元人民币罚没款顺利缴入国库,维护了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的严肃性。

四、围绕实现“两个率先”,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按照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关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江苏要走在全国前面,昆山要走在全省前面,坚持率先发展,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指示精神,我们认真联系实际,以检验检疫工作为中心,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强化技术保障措施,拓展检验检疫模式,加快业务改革步伐,实行“5+2”工作制度,积极推进“大通关”建设。

(一)强化技术保障措施,在信息化建设上求突破。把检验检疫信息化建设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通关速度的重要手段,在简化流程、简化证单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宣传,扩大“三电”工程在当地的影响;加强对报检单位的规范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软件应用水平等做法,使已经安装信息化软件的企业可以通过直通式报检、产地证电子签证、电子转单等快捷途径,实实在在享受到信息化作业所带来的便利。目前,全市企业端软件的安装数迅速增加,已达到104家,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6%。

(二)创新工作思路,在拓展检验检疫模式上求突破。在2002年对37家企业试行检验检疫模式转换的基础上,继续积极探索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和经济形势发展的检验检疫新模式。具体做法是在政策上多加引导,在思路上不断创新,在操作上追求务实。对口岸、出口加工区及进境货物通关实施“审批前移、监管后延”。主要做法一是在昆山陆路口岸,针对木质包装批次多、要求高的特点,实行了“直通式检疫监管模式”。采取这一措施,极大地提高了通关速度,降低了物流成本,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二是在出口加工区,实行“批批申报,随机抽查,统一回收,集中处理,定期核销”的监管模式,既有效地把住了疫情关,又解决了人员紧张的矛盾,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目前已在区内所有38家企业推广实行。三是在检疫处理方面,推行了“先处理、后报检”的监管模式,允许货主或代理的集装箱到场地后,可以先进行熏蒸消毒处理,然后申报,这样,当天的集装箱可以当天放行,不但提前了1天时间,而且节约了吊箱费用。在出境检验检疫中,动植检、食卫、机电、轻纺等科室将企业分类管理和产品风险等级相结合,根据产品风险等级和企业分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过程监管和抽查比例,进一步扩大了检验检疫模式转换的覆盖面。年内又有波力食品工业(昆山)有限公司、光隆羽绒制品(苏州)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推行了新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使试行模式转换成熟的企业达到了90多家。新模式的推行,起到了提速增效、提升质量、提高效益的作用。以动植检为例,原先需要1-2天才能完成一批的检疫工作,现在只需几分钟;原先需要往返3次才能完成的出口木制品报检,现在只需往返1次;原先传统查验不易发现的不合格问题,现在通过实施全过程动态检疫监管后,能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这一模式得到了省局领导的肯定,还在全省大通关材料交流中作为成功经验予以推广。

(三)加快业务改革步伐,在运行机制上求突破。作为推进“大通关”建设的有效措施,首先在检务窗口简化证单、简化流程。整合、简化了报检企业《符合性声明》,取消了物理流程表,规范了换证凭单用语。其次建成并正式启动运行“证单中心”,实现报检、签证、放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通关速度。三是加快调整检验工作重心,将进口检验业务和人员向口岸前移,强化了口岸功能,减少了逃漏检,使进口检验业务明显增长,检验金额较去年同比增长182%,收费增长200%。机电进口检验工作的前移还加快了与口岸检疫业务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推进了“大通关”建设的进程。

(四)实行“5+2”工作制,在与上海口岸“无缝对接”上求突破。

推进通关现场全天候通关是我市接轨上海,实现大通关、快通关和方便通关目标的需求。今年10月1日,上海口岸在部分通关现场推出了“5+2”工作制度,这是“大通关”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当前经济形势的要求。根据苏州市10月27日市长办公会议纪要的精神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关于推进苏州地区通关现场全天候通关的实施意见,我局从12月1日起在昆山陆路口岸和出口加工区全面推行

五、出口加工区检验检疫和自行车实验室建设继续成为全局工作的亮点。

昆山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首批出口加工区,是全国出口加工区运行的试点区域。几年来,我们一直把做好出口加工区的检验检疫工作当作全局的头等大事来抓。努力促进加工区快速、健康发展。由于出口加工区是一个特殊区域,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检验检疫工作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借鉴。因此我们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前提下,大胆探索,积极争取,形成了一套既严格把关、又方便进出口的加工区检验检疫模式,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使货物在卡口的滞留时间几乎缩短到零。到10月底,检验检疫出口加工区出口货物比去年同期增长58%。我们积极为区内企业服务,定期召开加工区企业负责人、关务经理以及货运代理负责人会议,及时将国家出台的重大的检验检疫规定措施宣贯到位,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办了《出口加工区检验检疫》信息,宣传与加工区产业有关的检验检疫政策法规、工作动态,通报截获的疫情,解答企业的问题,受到了企业的热烈欢迎。我们还参与了《出口加工区操作实务》检验检疫部分的编写工作,该手册已通过中国海关学会分发至全国所有出口加工区,作为出口加工区实务操作的培训教材。今年10月21日至24日,海关总署加工贸易司和海关学会出口加工区分会在山东威海举办了首次出口加工区操作实务培训班。全国38个出口加工区的管委会领导和海关的业务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我局作为授课单位被邀请在培训班上做了题为《努力探索出口加工区“有效、方便、快捷”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发言。该题材是我局三年来探索出口加工区检验检疫监管模式的缩影,反映了我们对出口加工区这一新生事物的思考和认识,强调了我们对出口加工区实施检验检疫监管的法律依据和开展检验检疫监管的必要性,突出了我们对出口加工区实施“有效、方便、快捷”的检验检疫监管的具体措施。发言引起了了与会的全国各地加工区管委会领导和海关业务负责人的极大关注,这在检验检疫系统还是第一次。大家热烈提问,迫切希望进一步了解检验检疫工作的内容,加深了对检验检疫工作的认识。正如海关总署李处长所说,效果大大超出了预期的收获,起到了相互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推动出口加工区的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自行车实验室瞄准建成全国系统自行车检测中心、信息中心和科研基地的目标,在努力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坚持抓技改、抓科研、抓拓展、抓扩建。1-10月完成检测批次259批。完成出口检验9308批,金额2.1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翻番。技改项目按计划研制了部分用于检测的设备。与旭东机械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双站脚蹬耐久试验机,经过不断改进,性能已经达到设计要求,比2002年设计的技术含量更高,使用更方便、更可靠,并能够完成德国DIN标准的检测要求,将在三季度完成鉴定。在拓展检测市场方面,除本省业务外,上海地区的检测业务全面得到巩固发展,浙江范围内的检测业务前景看好。实验室凭借过硬的技术、良好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誉,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下一步还争取成为自行车行业率先开展3C认证的检测机构。着眼于长远发展,今年自行车检测中心的中心任务是新建综合检测大楼的基建工作。为尽早完成基建,从2月13日成立基建筹备组开始,局党组领导亲自挂帅,组成了项目基建组,赴天津、跑浙江,到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项目立项、地质勘探、图纸设计、施工招标等一系列工作。9月28日,工程打下第一桩,预计土建工作将在年内完成。新检测大楼建成后,自行车检测中心的实力必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六、全力以赴抗击“非典”,为确保一方平安作出积极贡献。

3月底开始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对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局干部职工按照省局和地方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一手抓“非典”防治,一手抓检验检疫,为昆山地区“非典”疫情零感染和对外贸易保持总体增长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由于昆山是台商投资投资密集区和外向型经济高度发达地区,加上人员流动大、对外交流多,防治“非典”的任务相当艰巨。为抗击“非典”,局党组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统一指挥,干部职工群策群力,守望相助,无私奉献,使“防非”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形成了这样一些特点:一是领导亲自带头。整个“防非”期间,主要领导天天亲自挂帅,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经常赴陆路口岸,去保健中心,下基层科室,到食堂门卫了解情况,督促检查,防止有疏忽松懈或措施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发生。二是组织机构健全。4月14日就成立了“防非”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一把手局长负总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三是宣传发动普及。先后召开了22次专题会议,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将上级和地方政府“防非”工作要求传达到每一位职工。局本部和陆路口岸分别将“防非”知识录入触摸屏,制成宣传栏向报检人员和出入境人员广泛宣传。“防非”工作小组组织专业人员整理了《“非典”防治注意事项》下发到各科室。全局职工还人人得到了1份保健中心提供的“非典型肺炎防治知识问答”材料,提高了对做好“防非抗非”重要性的认识。四是防控措施有力。根据省局和昆山市政府文件精神,结合本局工作职责,制订了应急处理预案,确定了监测重点部门,部署了内外预防措施,出台了本局相关规定,进行了模拟实战演习,从而确保了“防非”战斗的胜利。五是落实措施到位。在局本部,每天对进入大院人员进行体温测试,详细登记来局人员5800多人。在陆路口岸,重点加强了对出入昆山的卡车司机的预防控制及申报制度。对来自香港、广东等地进入陆路口岸及出口加工区的230辆次实施了喷药消毒,393人次驾驶员进行了测温监控。对来自上海地区的887辆次、1049人进行了健康状况登记,牢固筑起了一道道防线。在“抗非”战斗中,我们还主动与市卫生局联合行动,对全市主要的涉外宾馆、饭店进行监督检查,并建立了传染病监管联系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涌现了许多感动事迹。主要领导既站在高度当好指挥员,又深入一线当好战斗员;重点部门付出了超常规的时间和精力确保全局人员安全;有的男青年主动退掉婚宴支持“防非抗非”;有的女职工克服无人照看小孩的困难,说服母亲留在外地。就连食堂的工作人员也不例外,连续3周,天天加班加点,为职工熬煎中草药90万毫升。正是全局人员团结一心,积极参与,使我局 在全市的“防非”工作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当地市委市政府的多次表扬。

七、落实政府重点工作,“诚信服务”向更高层次推进。今年年初,昆山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分解2003年重点专项工作(项目)的通知》,要求我局为昆山扩大出口做好服务。这既是政府的工作部署,也是省局对我们的要求和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职责。为了加强诚信服务,我们专门召开了党组会议和中层干部会议进行商议,并发动全体工作人员献计献策。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订并采取了十项服务措施,千方百计支持企业扩大出口。这些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服务,加快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大对各类园区、创汇农业、新开工项目和特大型项目服务力度,支持民营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为营造生态型城市保驾护航,进一步推进国际认证等等。在外贸进出口遭受“非典”影响的情况下,我们又按国家局和省局要求,积极采取八项应对措施,努力降低“非典”疫情影响,全力支持出口,与企业共渡难关。为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一年来,我们积极向上争取优惠政策,为昆山开发区、昆山出口加工区企业大进大出提供更大的便捷,同时,提前介入了吴淞江工业园等特色园区的前期服务,开展了昆山陆路口岸搬迁对检验检疫业务需求的调研;为支持水产品出口,4月份对巴解公司培育的阳澄湖蟹苗进行了严格检疫,并对蟹样、水样进行了严格检测,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检疫要求,使昆山蟹苗顺利东渡扶桑;为支持现代农业出口创汇,我局检疫人员不仅帮助新华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而且对公司生产的6万株蝴蝶兰实行现场查验、生长过程跟踪、消毒处理监管等全过程服务,使昆山兰花首次出口美国。这也是继2002年昆山兰花香飘东南亚后首次进入西方国家市场。为帮助出口大户提高通关速度,年内又向国家局申报了6家企业享受“绿色通道”待遇。

一年来,我们在打破国外技术壁垒、绿色壁垒,支持昆山外贸出口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配合省局做好对两证预评审的考核、复查,帮助21家企业获得了卫生注册和出口商品质量许可证,帮助办理正式许可证、卫生注册证书37份,临时许可证18份,确保了两证换证前期催办率和到期换证率都达到100%。有13个品种获得“3C”强制性产品认证,50家企业获得了CQC颁发的认证证书,另外有10家企业已通过认证(证书待发)。到目前为止,全市申请、通过和获得CQC认证的企业累计达到180多家,继续在全省各市保持领先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昆山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增强了出口竞争力。

我们的真情和付出,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社会各界和外贸单位的充分肯定。在连续四年获得“昆山市诚信服务优良单位”的基础上,今年向更高层次推进。

八、实施“科技兴检”战略,科技成果不断显现 上半年,召开了“昆山检验检疫局第二届科技工作会议”,以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路选聘了新的科技委委员,使科技委成员组成更年轻化、专业化。会议推广了如何做好科研工作,确保完成业务和科研工作两不误的先进经验;讨论了局领导提出的开展科技工作的8点建议;明确了我局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完善了科技工作激励机制;落实了科技工作奖励办法;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为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许多优秀科技新秀脱颖而出,一些跨的科研项目相继完成。李百胜同志参与完成的《出口观赏植物线虫处理技术研究》项目获得了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科技兴检”项目一等奖,何斌宏同志参与完成的《进出口可移动式电动工具-圆锯、带锯检验规程》项目获得了江苏检验检疫系统“科技兴检”项目三等奖。林海峰同志撰写的论文《增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思考》在江苏检验检疫系统质量管理体系论文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动植检科廖太林同志参加了“松树脂溃疡病随输华木材传入我国的风险分析鉴定技术”、“进境水果传带病原生物监测及风险评估”等课题的研究。吴晓丰同志参与了“伪狂犬病分子生物诊断方法建立和应用”课题的研究。实验室张学锋同志在全国系统自行车检测领域崭露头角,骆海青同志被江苏检验检疫局评为优秀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食卫科陈晓君同志被选定参加了国家局“关于出口蜂蜜检验检疫工作规范”的编写、省局“养蜂和蜂产品管理系统软件项目”的策划编制,还作为省局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支援外省系统关于“养蜂和蜂产品管理系统软件”的推广使用工作。申报的国家级制标项目已由国家标准委以SN/T0248.1《进出口公路自行车安全检测规程》批准发布,并定于2003年12月30日正式实施。去年申报的20036项科技项目,有3项已通过省局专家组的认可,并且上报国家局审批。运动鞋制标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前期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正式向省局提出了申请立项。全年在国家级报刊或专业学报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有20多篇,在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的科技论文有10篇。

九、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各项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

按照省局要求,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质量月活动。今年我局的质量月活动实际上前后历时3个月,即发动于7月,行动于8月,迎检于9月。为了确保质量月活动抓出成效,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活动中全员参与,在工作上全面自查,在查找上敢于暴露,在整改上雷厉风行。对于省局检查组返回的意见,能短时间整改的已全部整改到位;暂时不能整改到位的,已落实专人负责解决。内部管理按照质量体系要求,重新修订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工作机制。加大了对省局和市委、市政府重要指示、重要会议、SARS期间大量急件密件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督办,并且按时做好了汇报。加强了科室内部管理,结合质量体系内审,各部门、各科室都对基础工作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纠正预防措施,使内部管理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严格文件控制。全年收发各类公文2200余件,急件密件250多份,各类传真3000多件,没有发生失控情况。出局公文保持了较高的质量。档案管理在没有专职人员的情况下,完成了2002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归档。接受了苏州市人大、法制局、档案局等部门的联合执法检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制订了整改措施。保密工作结合“内审”进行了一次自查,没有失控和泄密情况发生。信息宣传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国质检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期间举办的“国门风景线”(昆山篇)宣传。全年被各类媒体采用的信息宣传稿件有250多条(篇),其中被省级以上刊物采纳的稿件达82条(篇)。质量和力度都比去年同期有较大的提高。在内网上发表的信息近有120多条。接待工作使来自全国各地系统内外的120多批1000多人次的宾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财务管理通过加强单位预算,加大了细化预算力度,为顺利完成收支计划打好了基础;通过强化基础工作,与银行合作推出了“网上银行”,接受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加强报检企业收费管理,使收费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另外进一步加强了固定资产管理,报废车辆8.5万元,中央空调60万元,保证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价值2000元以下的相关家具用具和检验检疫器具也一并纳入了资产管理。在自行车实验室建造过程中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确保了建设资金的及时到位。安全后勤保障正常有序。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把工作上的严格要求和生活上的关心体贴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全体人员包括编外人员的积极性。车辆安全行驶140000公里,门卫出警40余次,其中报“110”出警6次,协助公安局抓获罪犯2次,抓住闯入大院的小偷5次,保证了大院的安全,被开发区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评为治安工作先进单位。食堂在确保安全卫生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做出可口的饭菜,调节好伙食,还招待来客100多桌。年内被昆山市爱委办评为先进食堂。

十、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取得新的成效。

在创建文明行业的活动中,注重抓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素养;抓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抓落实,努力创建文明单位。组织开展了坚持“两个务必”宣传教育活动、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以及青年理想道德教育活动。组织了学习十六大文件辅导讲座,参听了7次时事、形势、任务系列报告会,召开了党组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生活会、通过开展“诚信建设看窗口,服务满意在国检”活动,推进了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工作向深入发展。

(一)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1、抓制度建设。制订了创学习型机关三年规划,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施意见》。为确保创建取得成效,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创建小组,明确了以“新三学”为主的学习内容,建立了每周六上午的学习日制度,健全了多样化的学习培训机制。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了考评措施,确立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观念,从而形成了全员参与、终生学习的良好氛围。

2、认真抓好十六大文件精神的学习贯彻。年初,在两个文明建设表彰暨动员大会上进行了学习部署。3月份,将《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经纲要》等书籍180多册分发到每一位职工,作为自学材料。4月份,聘请昆山市机关党工委王建群同志作了学习专题辅导报告。5月份和6月份,党组成员为全体职工做了两次串讲辅导。7月份,组织全体人员参加市级机关理论知识测试,成绩优秀,受到党工委表扬。到10月份,全体职工共撰写高质量的心得体会100余篇。

3、狠抓了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分别于1月份、7月份下发了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把《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经纲要》列为必读书目,采取参加地方轮训、集中领读、个人自学、讨论与主题发言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组织了“深刻理解和把握十六大的灵魂,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等9个专题的学习,收到了预期的成效。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也由此被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评为“昆山市理论学习先进中心组”。

4、扎实开展“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等主题教育。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制定了相关的教育学习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年初开展的“两个务必”教育中,组织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讲话》全文,联系实际,对照检查,制订了整改措施;结合学《纲要》,广泛开展了“诚信为本、操守为重”、“诚信兴业、文明服务”等教育,普及20字道德规范,使诚信是生存之本、发展之保障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干部职工的行为准则。

5、抓干部职工的业务知识学习培训。制订了职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为使新进人员尽快进入角色,举办了新进人员培训班。在去年实行导师制的基础上,对导师制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不断完善导师制内涵。年内有3人顺利通过导师制考核,4人与导师结对,开始新一轮的教育培训。

(二)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和行风廉政建设

首先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建设高标准的“四好”党支部。在去年创建“四好党支部”的基础上,今年着重抓好加强组织班子建设、开好党员民主生活会、做好党员发展工作、过好党员支部生活等四项工作。党组成员结合学习郑培民同志先进事迹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员民主评议按照机关党工委的要求开展了党内民主测评,党外征求意见,吸收群众参与活动,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党性锻炼和教育;党员发展和转正采用“双公示”“双票决”的办法,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其次是狠抓行风廉政建设。及时传达了国家局、省局和地方政府召开的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在局内层层签订了“四个责任状”;向每一位干部职工发放了“行风建设八严禁”、“工作人员十不准”禁示卡;与重点进出口企业签订了“双向承诺书”;重新组建了行风监督员兼国检联络员队伍;发放并回收了450多份征求意见信,进一步完善了社会监督机制。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特点,进一步加强了与检察院的联系,深入开展了预防职务犯罪活动,开通了电子投诉信箱。完成了全局清房工作,提高了干部职工队伍清正廉洁的整体素质。党组成员结合学习郑培民同志,做到在廉政建设方面不但带头管好自己,还教育全体职工特别是共产党员都要象郑培民那样,不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树立清正廉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格,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

三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广泛开展各类活动。年内召开了工、青、妇座谈会和4次倾听职工意见座谈会,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组队参加了江苏检验检疫系统职工体育竞赛和昆山市行政执法常识、新党章知识学习竞赛活动,获得了组织奖;组织青年职工参加了昆山市文明单位文艺汇演、广场文艺天天演、机关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获得了文艺汇演创作奖和三等奖,创意大赛优胜奖;开展了“昆山人看昆山”、重温入党誓词等“七一”系列活动以及庆祝“八一”建军节活动;为弱势群体、灾区群众进行了3次献爱心个人捐赠活动,共募集现金11362.00元,衣物150余件(套)。

辛勤的付出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局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在昆山市纪检委、检察局组织的明查暗访和市机关党工委突击暗访中均受到了好评,并且被评为江苏省文明行业单位,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文明单位,昆山市级机关党建工作十佳创创新品牌单位。轻纺科被推荐申报“苏州市巾帼示范岗”,检务科被昆山市团委授予“青年文明号”,许康廉同志被评为江苏检验检疫系统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王旭晶同志被评为江苏检验检疫系统法制工作先进个人。

上一篇:第一周双语教案下一篇:人社局人大履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