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

2024-05-26

讲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共11篇)

篇1:讲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

师者离去,师魂余香

新学期开学了,湖南省宜章县迎春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和学生们吟唱着当地人创作的歌曲《黎明要远行》:“昨夜蜡烛泪涟涟,今朝春蚕丝已尽,摘朵山花送黎明„„” 慢慢地,就只听到一片哭声了。

2009年9月14日,郴州宜章县迎春镇中心小学校长李黎明因心脏病猝发不幸去世,年仅46岁。

“他是一个很有爱心的人,对我们很好,就像我们的爸爸一样。”迎春镇中心小学学生李玉爱l流着泪说。

一双胶鞋、一把雨伞、一把砍刀、一顶草帽、一个头盔,李黎明生前的“全副装备”现在依然在简陋的办公室里,静静地等待着主人,而它们也见证了李黎明为改善全镇小学办学条件付出的操劳。

这里大部分学校破破烂烂,唯一的一栋教学用房都是危房。没有仪器、没有图书„„除了那些破烂的房子,作为学校应该有的这里都极度缺乏。由于教学设施的落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成了迎春镇小学教师上课的三大法宝。

想改善全镇小学的办学条件,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为了做好这次“体检”,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全镇每所小学。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认真查看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教室、每一个房间,甚至学校覆盖的入学人数都做了仔细了解。

在李黎明的心里有一本“账”,他熟悉全镇每所小学的具体情况。哪所要改造、要改多少面积,哪个要新建、要建成什么样子,他不用翻任何资料就能说得一清二楚。比起为教育事业的付出,他对自己却是出了名的“抠”。他们夫妻穿的衣服都是十几元、几十元一件。“李校长在世时一餐饭不到3毛钱,后来物价涨了一些,每餐也不到5毛钱。”学校食堂一位工友说。

正是凭着这股“磨”劲和“抠”劲,三年中李黎明通过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县乡财政支持及向社会筹措等渠道,先后筹集建校资金200多万元。

三年后,他的承诺得以实现,迎春镇现在最好的建筑就是学校。在迎春镇中心小学,高4层、建筑面积700 多平方米、造价近50万元的综合楼,除了外墙贴好瓷砖外,还全部安装了铝合金防盗网,看上去美观大方;学生宿舍楼扩建到2080平方米,并安装了铁架床,改变了128个学生在大寝室打地铺的拥挤现象„„

桐木坑村支书彭海亮说:“为了新建村里小学的钱,他硬拉着我跑了七趟县城!现在学校建成了,他却看不到了。”

新学期开学,预备钟敲过后,校门口再也看不到李校长笑容满面迎接学生的场景,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李玉爱有些不习惯。她的目光转向校门口左边的房子,三楼是李校长的宿舍。一年前,这间不到50平方米的住房里,曾是他们13个留守孩子的另一个温馨的“家”。

在他工作的3年时间里,他的宿舍一直有十多名低年级的留守儿童住在这,他将两间大一点的卧室全部让给了留守儿童,自己住进了仅6平方米的小杂房。

直到李校长去世,翻开这13个留守孩子的学生档案,家长的联系电话填的全是他的号码。

“学生就是他的一切,就是他的生命。”

下面有一首短诗献给敬爱的李校长:

草帽

残破、泛黄、孤独的旧草帽,挂在墙上。

现在,它很安静。

之前,它是忙碌的、活跃的。

一直在与风争先,与时光赛跑。

戴在一个人的头上,在村镇之间,在学校之间,不知疲倦的行走,到那,那儿阳光明媚。

迎来黎明的是它,送走黄昏的还是它。

现在它孤独地,寂静地挂着,青春随主人去了。。

篇2:讲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榜样就在我身边》。首先,我想请各位闭上眼睛,让思绪回到自己在庄严的党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想,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感慨万千。因为从那一刻起,我们就与普通群众不一样了,我们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

一滴水,可以无声无息在指尖划过,也可以助树苗成长;一块石头,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下沉睡,也可以用生命为群众铺设一条没有坎坷的坦途;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世上厮混,也可以让生命发出耀眼的光芒。

他是中建海峡泉州区域莆田片区项目(联合)团支部书记,也是海峡国际商贸城A、F地块的安全总监。他不仅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同时也肩负着我们海峡国际商贸城A、F地块的安全使命,他就是我今天要讲述的主人公—XXX同志。他平凡朴实,但是身上闪烁着许多令人敬佩的闪光点。

如果你问我“他做出过什么丰功伟绩吗?”我会回答你:“没有。”他只是精通业务,精益求精,以身作则。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要求别人做到的事情,自己率先做好。记得2013年12月-2014年2月海峡国际商贸城A地块4#楼,基础施工,从土方开挖到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他经常陪在我们身边安排指导施工,监督检查安全。为了赶工期,他时常陪我们晚上加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2013年1月2日晚上为了能把5.25米深的电梯基坑垫层浇筑完成,他和我们加班至晚上12:00多,他看着我们施工辛苦,就自掏腰包请我们几个施工员吃夜宵,吃完后回工地,他说不放心,看一下有没有小偷,带我几个到工地转,果然,在回去路上我们碰见一个在骑着电动车周围转悠小偷,他一把跑上去,把小偷钥匙扣住,并对他教育,最后在小偷的百般求情下道歉,我们放了他,他只对我们说晚上安全巡视必须加强。他恪尽职守、以强烈的事业心与高度的责任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耕耘着,纵然平凡、纵然普通,却依然可以看到他身上所绽放的青春光彩。

如果你问我:“他有高大光辉的的形象吗?”我会回答你:“没有。”他只是我们心中的热心人、贴心人。记的,当XXX同志在得知海峡国际商贸城A地块项目部管理人员中困难员工的父亲得了重病后。在2015年1月20日由XXX同志发起倡议,为困难员工纷纷慷慨解囊,捐款相助。倡议一经发出,他带头募捐500元,现场在爱的奉献主旋律中汇成一片“爱的海洋”,100元、200元、300元等等。他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困难职工的爱心和关怀,彰显了中建海峡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和“大爱无疆、真情永在”的伟大善举。平时他也关心同志生活,热心为项目的剩男剩女牵线搭桥,每年联系组织多次联谊活动,为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在繁忙工作之余搭建沟通平台。当项目部的青年人思想出现波动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分析原因,耐心疏导,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项目部的党团队伍更加团结了,更加向上了。

如果你问我:“他究竟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我会回答你:“没有。”他只是顾大局,识大体。项目部党委是个和谐的大家庭,就像一部优美的乐章,每个党员都是旋律中不可或缺的音符。XXX书记在工作、生活中始终坚持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他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身边同志。他常说:“一个党员就是一个楷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面对生活,他始终保持宁静平和的心态,明辨是非,无私奉献,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惑。

篇3:讲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

关键词:公安机关,人民在我心中,演讲,特色

自2013年开始, 辽宁省公安厅连续两年组织开展了以“人民在我心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活动。两年来, 先后有近千名选手报名参加了演讲比赛, 现场受教育人数达十万人次以上, 应邀在公安部、宁夏、新疆等地公安机关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巡回演讲近二百场。从最初的探索实践, 到如今的日臻成熟, 这一原本在公安机关内部举行的演讲比赛, 在形式上不断创新, 在主题上不断深化, 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行业范畴, 引来警营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 已经成为辽宁公安宣传文化的一个重要品牌活动。

一、“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的活动背景

2013年, 按照公安部党委和辽宁省委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深入思考, 精心谋划, 提出了在全警集中开展以“人民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开展“人民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 就是要在全省公安机关叫响“人民在我心中”, 将这一理念融入到公安机关的各项工作中去, 进而推动辽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不断创新发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辽宁省公安厅政治部决定以“人民在我心中”主题实践活动为契机, 倾力打造一场具有辽宁公安特色的高水准的演讲比赛, 以此作为该主题实践活动的文化载体, 在全省公安机关内部掀起“讲述警察好故事, 传递公安正能量”的热潮。

二、“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的艺术特色

(一) 主题立意的“实”

演讲比赛作为一种传统的活动形式, 要想引起各方共鸣, 必须首先在主题立意上狠下功夫。省厅政治部在对演讲稿件的立意要求方面重点突出一个“实”字, 即要求参赛选手们讲述的故事一定要力求真实, 要依托“接地气”的平凡故事来找准立意, 有感而发, 拒绝空洞的口号和抒情。如锦州市公安局的参赛选手齐金光, 他的演讲通篇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 但却用朴实自然的语言讲述了“当个好儿子, 做个好警察”的感人故事, 不但传递了“百善孝为先”的人间真情, 还用“再穷也不能出卖警察的灵魂”的真诚表达, 诠释了“什么是好警察的职业操守”这一重大而深刻的主题。

(二) 题材内容的“鲜”

为了避免使演讲比赛成为千人一面的先进事迹报告会, 省厅政治部对演讲的题材内容也提出了具体要求, 重点强调一个“鲜”字, 即题材内容必须紧扣时代脉搏, 杜绝老生常谈。如在第二届演讲比赛的决赛进行过程中, 全国各地先后发生了多起民警不幸牺牲的事件, 但却在媒体和网络上遭受了某些人不恰当的评述和侮辱, 引起全国警察的极大愤慨。省厅政治部敏锐地把握舆论动向, 决定主动积极地回应这一敏感话题, 最终为决赛选手特别撰写了一篇题为《有一种委屈叫担当》的演讲稿, 针对河北“肃宁事件”等新近发生的涉警舆情事件, 直面警察舆论压力之下所承受的委屈, 阐述现阶段警察的付出与担当, 义正言辞地指出“警察的权威不容挑战”这一掷地有声的宣言, 使整场演讲的时代感和震撼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 表现形式的“活”

为了使演讲比赛在表现形式上推陈出新, 不同反响, 省厅政治部的主创人员在进行活动策划时可谓是煞费苦心。纵观两届演讲比赛, 在讲述内容上, 有讲述个体和讲述团队的点面结合, 有深沉与激情的情绪结合, 也有不同公安警种的角度结合;在语言表述上, 有传统的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表述, 有一个人物的讲述和多个人物的阐述, 更有参赛选手以牺牲英雄的女儿身份进行的模拟角色的表述;在演讲形式上, 不拘泥于以往的单纯讲述的形式, 而是大胆借助了配乐的音效, 又融合了PPT课件作为同步背景加强画面效果, 并以一分钟创意短片来介绍选手出场, 这些表达元素都增强了辅助、衬托和渲染的艺术效果。

三、“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活动的成功启示

(一) 公安宣传活动一定要有文化含量

公安宣传工作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各种文化思潮风起云涌的今天, 公安机关更应该创新思路, 不断提高公安宣传活动的文化含量, 以强大的正面宣传来树立公安机关的权威地位, 带动公安队伍的浩然正气和整体斗志。两届演讲比赛的成功举办, 充分说明了文化含量对于公安宣传活动的重要性。因为文化具有传播性, 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活动, 将思想、教育与文化集于一体, 开创了用宣传文化手段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模式, 不仅大大提升了公安宣传活动的文化品位, 也使演讲比赛本身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二) 公安宣传活动必须要形成品牌

品牌原本是经济学术语, 出色的品牌能够为企业带来无尽的价值。事实上, 优秀的公安宣传活动也同样具备品牌的特性, 因此完全可以将品牌管理引入公安宣传工作, 通过制定公安宣传品牌管理战略, 打造一批在公安系统内部乃至在社会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安宣传品牌活动, 并不断强化公安宣传活动品牌的核心价值, 以持之以恒的品牌传播来提高公安宣传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 公安宣传活动离不开一支专业团队

一场演讲比赛的成功, 不能仅仅倚重某个人的策划或才华。一流的公安宣传活动, 幕后必须要有一支精诚团结、配合默契的专业团队才行。这一点, 在“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整场演讲比赛的各个重要环节, 如片头设计、选手确定、故事选择、脚本撰写, 都是源自辽宁省公安厅宣传团队的精雕细刻, 他们群策群力, 人尽其责, 将活动的预案工作做得系统而又全面, 专业而又细致, 力求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正是在这个专业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之下, “人民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才得以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谢子传.公安品牌管理法初探[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 2011 (1) .

[2]王娟.宣传工作是公安文化建设重要部分[N].人民公安报, 2014-06-06.

篇4:讲述“我身边的文明事”

让文明占据手机“阵地”

“排队乘车事小,文明素质事大;尊老爱幼事小,爱心奉献事大;清洁卫生事小,美化市容事大……”一条条文明短信,正通过许多市民的拇指,经由青岛移动的精品通信网络,发送到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的短信和彩信平台上。

这个平台,是“与文明同行一共创和谐手机文化”——“我身边的文明事”文明短信有奖征集大赛的征集平台,由中国移动山东公司联合山东省文明办、山东省通信管理局、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报业集团五家单位联合举办。自2007年12月7日活动启动后,已收到参赛短信、彩信总量四万多条。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总经理李秀川表示: “文明其实一直根植在我们内心,它需要一个平台去激发。而本次文明短信大赛的举办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通过举办这样的活动,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发文明短信,做文明公民的行列中来。通过手机传播社会美德,在手机信息渠道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和共建共享的精神家园。” “发挥移动平台的优势,积极推动和倡导手机文明短信活动,积极服务青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地方建设,是青岛移动服务文明青岛建设工作的表现,也是承担企业责任的要求。”青岛移动公司总经理张修盛这样评价。

自2007年12月山东移动启动此次公益短信征集活动以来,青岛移动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和倡导,征集大赛面向所有手机用户,只要是反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文明事的短信、彩信都可以发送到移动平台,进行参与。内容可以是对爱岗敬业、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诚实守信、节约环保、见义勇为等身边事的一两句话的描述和评价,也可以是自己创作的文明礼貌用语等。形式灵活多样,可以语言简洁、通俗上口70字以内的短信,也可以通过原创彩信等多种形式。任何一位热心文明青岛的岛城手机用户都可以将自己对社会的文明感悟编辑发送出来,让更多的人来携手共筑文明青岛、共筑文明山东。

对不良短信说“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手机走进千家万户。据资料统计,目前仅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全省手机用户普及率就接近40%。手机文化由于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简单通俗、易于流传等特点,正成为市民文化的重要载体,流传于街头巷尾。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和谐文明的音符是主流,但也搀杂着不良信息滋生、传播等不和谐的音符。建设和谐手机文化,培育社会文明风尚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近年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加强了对手机信息的监管力度,着力打造绿色、健康手机信息网络。山东移动优化省内垃圾短信处理流程,提高垃圾短信处理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动监测、自动控制,有效封堵和拦截了不良信息;严格管理SP信息服务商,开辟了10086热线、10086999短信举报平台等多种社会监督途径,对涉嫌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SP信息服务商,关停其业务,情节违法的移交主管部门及公安机关依法处理。2007年共受理各渠道对SP投诉近百起,暂停业务120个,对60家SP进行处罚,封堵和拦截垃圾短信50多万例,有效净化了手机信息渠道。

由于手机文化有较强的市民文化色彩,要想对不良信息说“不”,共筑我们青岛文明城市、文明的帆船之都,仅靠山东移动青岛分公司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抵制不良信息,不制作、不转发不良信息。此次山东移动文明短信大赛的举办,最终还是旨在让全社会都参与到文明手机文化的建设中来。

不少参赛者通过短信表达了对活动的支持,以及对抵制不良信息的决心。在企业工作的李先生说自己平时也收到过一些不健康的短信,有时就以开玩笑的方式回发过去了。现在想想觉得不妥,转发多了,潜移默化中也会影响到自己和他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自己不好:另外,手机有这么大的用户量,如果每个人发一条不健康的信息,人传人,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对社会不好;再说,这也不利于我们建设文明青岛、文明山东。短信虽小,里面却有着道德的大文章。大家都应该敲敲警钟,从我做起,发文明短信,主动抵制不良信息。

文明短倌主说文明事

“手机短信连四方,编发短信须健康。自觉抵制假丑黄,字清句洁显修养”;“拇指传情,礼貌互敬。健康活泼,语言洁净。杜绝骚扰,流言勿行”。本次大赛刚开始,不少热心的参赛者就发来了决心抵制不良短信的参赛作品。

在目前收到的大量作品中,有不少对文明理解和诠释的,也不乏对身边道德模范的赞叹,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有条短信说道:“交际之语文明用,尊老爱幼树新风。防火防盗多宣传,社区安全有保障。交通路上遵秩序,公共车上互相让。”还有条写道:“社会生活讲和谐,与人友好多忍让,小区垃圾放定址,创设文明卫生区,单位工作猛巧干,帮助同事快乐多,取得优绩别骄傲,积极进取不懈怠!”

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临近,奥运主题也成为本次参赛短信的热点。如“奥运今儿来祖国,文明礼貌要记得;外国朋友来不少,学好外语要会说:比赛精彩又火热,全靠我们的志愿者:全国人民热情高,和谐奥运我们造!”

山东齐河籍青年军官孟祥斌为救轻生女献出生命,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众多参赛短信表达了对他的深深敬意:“跳入急流托起一条生命自己却静静地走了,留下的却是人性的闪耀光辉。我们的好军官孟祥斌一路走好。相信千万个孟祥斌正将续写人性的伟大篇章。”

“文明的传播既体现在抵制和破除不良信息,更体现在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手机文化,让群众参与到文明短信传播中来。”中国移动山东公司总经理李秀川对此次大赛的举办目的谈到: “截止到2007年12月底,山东移动联合主流媒体推出的齐鲁晚报手机版和新华视界用户总数已经超过300万,广视无限手机电视的登录用户也超过了20万,手机上网用户更是接近1500万,这说明了大众对手机文化的认可。本次大赛的举办必将进一步提升手机文化的影响力!”

社会各界共谱手机文明

在本次文明短信征集大赛中,政府、企业、媒体携手合作,为大赛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政府部门的参与提升了活动深度和广度。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对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为大赛揭幕,并批示相关部门一定把这次活动办好。青岛市政府相关部门和领导也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的评价。

媒体和企业协作扩大了活动影响力。借助新华社山东分社、大众报业集团广泛的公信力和青岛市的大众媒体强势舆论引导力,中国移动山东公司青岛分公司拥有广大的客户群和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手机信息传播平台,多方优势互补,将对利用手机信息平台传播先进文化,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辐射力、感染力,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

篇5:讲述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故事

她,在这里默默奉献,用青春奏响美丽的承诺;她,在这里执着追求,用大爱写就人生的华章。她叫孙琴,是湖北楚天高速仙桃管理所一名普通的收费班长。自从走上工作岗位,她就无怨无悔地奋斗在三尺岗亭,以坚毅书写责任,用热诚服务司乘,拿真心赢取理解,在普通的“舞台”上,展现出人生别样的精彩。

尽心尽力 付出不求回报

作为一名费收班长,她总是冲锋在前,脏活累活抢着干。当班期间,她除了按要求做好亭内的清洁工作外,还会仔仔细细地地将亭外的安全岛和防撞柱等其他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最初,同事们不理解,打趣道:“又没有领导检查,何必这么认真呢?”她不认同这种观点,笑着说:“我们每天都会在这里工作,环境变美了,最大的受益者还是我们自己,更何况,这样还能向过往司乘人员展示良好的楚天形象,自己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渐渐地,大家被她的执着给感染了,由疑惑、打趣变为自觉加入到清扫活动。这样,在她所在的班组当班期间,干净、整洁的通行环境,总能给南来北往的司乘人员留下美好的印象。

将心比心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把司乘人员当作自己的朋友,你的笑容就会变得亲切自然。”这是她常对班员说的一句话。正因为有这种服务理念,工作中,她总是能比别人想得多一点,做得细一点。

有一次,在工作中,她碰到一个不理解本省收费标准的外地司机,认为通行费收取有误,将车堵在车道里大吵大闹,妨碍了其它车辆的正常通行。见此情景,她一边安抚司机及乘客的情绪,一边面带微笑地向他们宣传车型判断标准,最终用真诚打动了驾驶员,使其认识到行为的错误,心服口服地缴纳了通行费。

2011年11月的一天清晨,楚天高速仙桃段因大雾造成多车追尾,不少外地的伤者被就近送往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救治。当天下午,陆续有伤者家属赶来探望。考虑到人民医院离收费站较远,路线颇为复杂,她灵机一动,自制了简易行车路线图,分发到各个出口费亭。遇司机询问时便可直接发放给他们作参考。这一举措,既提高了车道通过效率,又极大方便了司乘人员,受到同事们的肯定和问路司机的赞许。

当司乘人员遇到困难时,她总是热心帮忙解决。一次夜班,一辆外地鱼车坏在了车道当中。面对手足无措的驾驶员,她号召班员帮助将车推出站口,并帮忙联系修理师傅,最终,车子故障消除,车上的鱼苗被顺利运往目的地,为驾驶员挽回了损失,令驾驶员感动不已。

勇敢正直 柔弱的身体蕴含强大能量

单看外表,文静的她给人一种柔柔弱弱的感觉,可工作中与偷逃通行费的行为作“斗争”时,她却毫不含糊,态度鲜明。

用她的话来说,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挑起了班长这个担子,就必须让自己“强大”起来。无论是四型“变”三型的客车、玩磅的货车,还是假冒的“绿通车”,碰到她手上,她就一定会认真到底,还原真相。尽管揭破了许多不法分子偷逃通行费的伎俩,可在她班上却从未发生一起恶性冲突事件,从未出现一起查证属实的违纪违规投诉。坚持文明服务,有理、有利、有节是她工作的法宝。不久前,一辆牌号为广演KH016的“军用”越野车从她所在的车道出站,由于该车车牌特殊,她礼貌地请司机稍等,并上报监控。就在等待的几秒钟里,她发现该车前挡风玻璃上贴着一个OBU设备,而军车显然是不需要办理OBU的。这一发现让她还原了该车民用车的真实身份,司机不得不足额交纳了通行费。随后,她又将情况在值班日志上认真作好记录,并上报监控员将消息发布到沿线各所,方便其他同事遇到类似车辆时可以正确判断和处置。

乐观向上 工作和生活一路阳光

无论走到哪里,她总是一脸恬静的笑容,把温暖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在班组里,她爱岗敬业,以身作则,要求班员不能做的她自己首先不做,要求班员遵守的规章制度她自己带头遵守,时时处处为班员作好榜样。针对班上人员多为年轻员工的实际情况,她总是以一个大姐姐的身份去关心照顾他们,了解大家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想法;肯定和鼓励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及时纠正她们错误的思想和做法,从而营造出一个和谐、上进的班组环境。

对待家人,她也十分体贴,每逢老人生日,她都会送上温馨的祝福和生日礼物。工作之余,她会主动分担家务,让老人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放松。除此之外,她还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延伸到亲朋邻里、单位同事甚至素不相识的人。每当有人需要帮助,她总是无私地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这一家子曾被公司评为“文明家庭”。

篇6:我身边的党员故事

提到身边的优秀党员可是数不胜数,每个党员在不同的岗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出表率作用,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是在我身边时时影响我的优秀党员那就是我的师父毛志武老师,他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敬业、忘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打动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

毛老师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断带领年轻人进步,在处理年级、班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老教师,毛老师在教学工作中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经验,令我特别佩服的是毛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在刚刚开始来这里任教的时候,就发现毛老师就经常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学生特点,并及时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在最开始立规成习阶段对学生要求严格、反复强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毛老师一有时间就会观察每个学生动态,与其谈话。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壮烈,向瞿秋白就义一样凛然。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党员榜样;大而言之,他们是学校教育的脊梁。

篇7:我身边的优秀党员

作者:

说起共产党员,大家请不要马上在脑海中构筑起因动人的事迹烘托出的高大光辉形象的人,如战争时期的黄继光、邱少云式的人物,和平年代的焦玉禄、郑培民式的领导干部等。因为优秀党员不只是那些身披无限荣耀的人,还是身边那些默默无闻的人。像在我们大学生当中,也有一批学生,他们没有那些显赫的“干部职位”加身,但是他们也可以称得上是优秀党员。比如计本082班的XX。

XX就读于玉林师范学院计算机本科,是08级的学生,现在是预备党员。长相甜美,是个文静的女孩。或许不是系干之类的,不怎么出现在同学们的眼球底下,所以很多人并不认识她。但是,她是不折不扣的平民优秀党员。

不要看她一副瘦小的样子,她可是“文舞双全”的。在大一的时候,她参加过校运会800米的集训,参加舞蹈大赛并获得三等奖,获得了全国健美操四级证书,而且还过了大学英语四级,现在正在准备大学英语六级的考试。她现在在我院教育技术中心工作,且最近刚竞选上计本082班下一学年的的班长。同时她在我院或系组织的各种比赛中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如2008秋季英语戏剧表演获“最佳剧组奖”、院‘启梦杯’英语四六级模拟考试比赛一等奖、数计系第二届数学文化节 FLASH比赛优秀奖、PHOTOSHOP比赛三等奖等。

XXX同学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注重社会实践。她利用课余时间有去福利院探望孤寡老人和参加了4月份我系的罗政村实践活动,并且还利用暑假期间去深圳进行了社会实践。她说:“作为一个党员,要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向优秀党员靠近。我不希望4年之后,我只是个满腹理论却不懂得实践的人。"无形当中,透露出她是个不甘于平庸且具有远大理想的人,并且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人。

在学习上她保持勤奋刻苦的态度,在生活上,她勤俭节约。她心怀梦想,勇往直前。或许她没有那些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她是个不耀眼的优秀党员。

篇8:深度报道:讲述动人的“故事”

关键词:深度报道,故事,叙事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深度报道开始在我国传媒实践领域勃兴。同时, 为更好地实现传播效果, 将“故事化”作为深度报道的路径诉求也一再被强调。将传统文学范畴的“故事”用之于新闻范畴的深度报道是否合适?该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结合长期从事深度报道的实践,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不但要讲“故事”, 更要学会如何讲“故事”。

一、为何要讲“故事”

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 深度报道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调查性报道。这一方面是不同介质传媒基于自身传播优势竞争的结果, 也是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复杂化的产物。传统较为单一的消息类报道无法满足受众对复杂世界的认知, 以“信息量大、思想深刻”见长的深度报道便应运而生。

深度报道为何要强调讲“故事”?

(一) 从传媒生态的角度看, 不同介质传媒的“叠加式共存”是传媒发展的规律

在传媒生态中, 各种不同介质的传媒都以“扬长避短”来谋求生存和发展。相对于视听传媒的“形象化”传播优势, 深度报道要讲“故事”就显得非常必要。在信息呈几何级增长态势的现代社会, “读图时代”、“悦读时代”是受众信息接受的典型特征。随之, 对信息进行“故事化”整合与包装就成了深度报道谋求传播效果及参与竞争的路径选择。

(二) 从故事的功能来看, 作为人类记忆及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 故事与人类相伴而生

故事之与人类的烙印, 已经做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成为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正如作家毛姆所言:“听故事的欲望在人类身上就像对财富的欲望一样根深蒂固。”[1]有学者从文化整体的高度观照故事之于人类的意义, 认为故事就是对人的生存活动的“换挡减速”:人需要在生存活动的持续性中制造断裂和延宕, 以获得审视、评价和欣赏生存状态的机会。深度报道通过对信息进行“故事化”传达, 能够实现与受众的心理契合, 也较易与受众产生心灵共鸣, 从而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

(三) 深度报道的内在规定及形式特征也为讲“故事”提供了可能

何为深度报道?可谓众说纷纭, 并无定论。为此, 有人干脆提出一篇优秀的深度报道应包括12项具体指标的部分或全部:“事件、背景、有关资料、说明、原因、意义、过程、分析、前景、时效、时态和建设性意见。”[2]一般而言, 深度报道并不简单地意味着要“长篇大论”, 但“篇幅较长”却是深度报道的要求和特征, 这就为讲“故事”提供了可能, 很难想象单一的消息报道能够容纳复杂的“事实铺陈和思想深度”。

同时, 在有关深度报道要不要讲“故事”的争议中, 反对者认为将新闻报道“故事化”会为虚假新闻打开方便之门。一般认为故事隶属于文学范畴, 但凡故事就意味着虚构。其实, 新闻和文学都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手段, 只是运作规范和模式不同而已。从符号的角度看, 他们使用的意义传达符号是相同的, 都是一种有着各自规范的叙事。强调深度报道要讲“故事”, 决不是要模糊新闻与文学的区别和边界, 而是在坚守新闻专业主义规范的前提下, 借鉴文学的表达方式以增强深度报道的感染力, 而不是批评者所谓的“新闻对文学的回归”。

二、“题好文一半”

英国诗人格雷夫斯写道:“有一个故事, 而且只有一个故事, 真正值得你不断地讲叙。”这里的“故事”实际上是文学叙事范畴的“母题” (Motif) 。1932年, 美国学者汤普森提出:“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就必须具有某种不同寻常的和动人的力量。”[3]“母题”是构成故事的基本元素, 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 但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 可以构成无数的作品, 并能组合到各种文学体裁及其他文化形式之中, 它们在文化传统中不断地重复出现, 表现了一个人类共同体的集体意识。

文学领域的“母题”为深度报道选题提供了思路, 在此意义上深度报道可以更多关注蕴含着“灾变、死亡、英雄、撒旦”等“母题”的题材, 借此揭示人类的生存状态和其所承载的愿望和梦想。

在新闻实践中, 尽管深度报道要讲“故事”已基本成为共识, 但是要避免将其泛化:但凡深度报道就是要讲“故事”。从深度报道实践上看, 并非任何深度报道选题都能够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因此, 要力避勉为其难, 不能“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深度报道讲“故事”的前提是要找到适合讲“故事”的选题, 在此意义上可谓“题好文一半”。

谈到讲“故事”, 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西方新闻特稿的“华尔街体”:以人物故事开篇、中间是事实的“故事化”铺陈、最后以开篇提到的人物故事结题。但这仅是深度报道的一种类型,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深度报道都要讲“故事”。

从实践上看, 泛化深度报道“故事化”的结果不是造成记者选题困难和偏差, 就是造成勉强而失败的“故事化”深度报道。国内某报曾以北京一家小饭店经营状况的“故事化”描述来反映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这一重大主题。尽管该报道写得很有“故事性”, 但却因仅局限于对饭店的描述而没有与大的背景相关连, 报道显得单薄而空洞, 甚至让人有故弄玄虚之感。也有的深度报道只是在开头描述一个场景, 引入主题后, 就再也没有了“故事性”元素, 报道主体部分依旧是宏观的、抽象的、概括性的叙述, 记者自认为这就是深度报道的“故事化”。究其原因, 都是没有找到适合讲“故事”的选题。

深度报道要讲“故事”, 报道题材本身要具有“故事性”元素。在文学上, 故事要有人物、情节、悬念、细节、情感、冲突等种种元素, 只有这样才能建构成故事。就深度报道的“故事化”选题而言, 也要从报道题材本身考虑是否具备这些“故事性”元素。如果这些“故事性”元素缺失, 文学可以虚构, 而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则只好选择放弃。当然, 寻找适合“讲故事”的深度报道题材, 并不是要像文学那样所有“故事性”元素都具备并且比较集中, 但题材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故事性”元素, 以利于报道的展开。

简单而言, 所谓深度报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报道的思想深度和报道所能展现的事实的广度。以此标准考量报道题材, 记者应该对题材能否进行“故事化”报道有一个基本判断。2012年6月20日, 《中国青年报》刊登了深度报道《出西海固》, 该报道以记者现场记录的方式, 以王志珍一家搬离西海固为线索报道了当地因生活条件极端恶劣而进行“生态移民”的事实。“安土重迁”是中国人的传统心理, 移民题材中必定蕴含着“故事性”元素:对故土恶劣环境的恨、对生养土地的留恋、对易地而居不确定性的惶惑、对新生活的向往、历史、现实、传统、现代、政治、经济、心理、人性……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勾连, 为读者展示了宏观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正是这些“故事性”元素成就了该报道震撼人心的魅力。

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 即将几个人物的经历或梦想写成小“故事”堆成半个版或一个版, 或者做成连续报道形成报道强势, 认为这就是“故事化”的深度报道。这种现象较多地出现在主题性宣传报道方面, 比如, 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 当下很多媒体的深度报道就是这样处理的。这些人物有“故事”吗?所谓的经历和梦想恐怕每一个人都有, 那些得以报道的人物其新闻价值在哪里?这样的深度报道有效果吗?这实在是对深度报道要讲“故事”的误解。深度报道本来就是新闻宣传价值实现的一种形式, 讲求“故事化”的初衷也正在于追求好的传播效果。对主题性宣传报道, 深度报道“故事化”不应该简单而直白地“注释和图解”, 而是要精心选题将主题尽可能地“具体化”为生动、感人而鲜明的故事。

三、用叙事“编织故事”

深度报道有了好的“故事题材”, 还要有好的表达把“故事”精彩地讲出来, 这就牵涉到深度报道的叙事。美国学者伯格说:“我们的一生都被叙事所包围着, 尽管我们很少想到这一点。”[4]从叙事学的角度看, 叙事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意义交流活动。在此意义上, 任何文本都是一种叙事, 新闻亦不例外。

传统消息类报道因其基本功能在于迅速传达信息, 由此形成了特定的叙事模式。而深度报道要讲“故事”, 就必须借鉴文学叙事的模式, 以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在此意义上, 叙事不仅仅是组织材料的写作技巧, 其本身也是一种力量。

借鉴叙事学理论, 结合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定性, 我们认为深度报道讲“故事”要特别注重以下两个方面:

(一) 要特别注重细节

细节是叙事中最小的组成单位, 对表现主题往往有着“以小见大”的效果。就表现人物的细节而言, 其往往来自于人物无意识的流露, 从心理学角度讲, 这些细节却最为真实。

新华社前社长穆青同志在《关于新闻改革的一点设想》中也强调要“抓细节”:“在外国记者的一些成功新闻报道中, 我们看有两个东西比较突出:一个是评价, 另一个是要注意抓细节。”[5]从传播效果看, 往往是细节成就了报道, 留给人们的印象最为深刻, 也最为意韵悠长。2011年6月22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深度报道《生命的礼物》, 讲述了“年仅22岁的大学生张磊因车祸离世, 父母忍痛捐出他的器官”的感人故事。当医生骆钢强发现张磊身体健康, 尝试着向张磊的父亲张天锐提出, 眼角膜、肝脏、肾脏和一部分皮肤都可以捐献。报道写道:

眼前的夫妻俩, 除了悲伤, 反应很平静。张天锐想了一会儿, 问道:“是不是捐得太多了?孩子身上要到处动刀子, 疼啊。”

“捐一个器官和捐几个器官的程序是一样的, 都要开刀。不过, 捐的器官越多, 做出的贡献越大。好多人等着救命啊。”骆钢强劝说道。

“总是捐, 不如多捐些。”张天锐用劲地抹了一下眼泪, 和妻子在早已准备好的器官捐献协议书上颤颤抖抖地写下了名字……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细节, 把父母对孩子的爱展现得淋漓尽致, 读来让人无不为之动容。

深度报道强调要抓细节, 对记者采访作风和新闻敏感都提出了要求, 细节来自于记者的现场观察而不是来自于办公室的想象。在“抓细节”上, 要坚守新闻的真实性。

同时, 细节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 而要考虑细节对表达主题有无价值, 如果“为细节而细节”, 势必造成报道的冗长堆砌。笔者曾编辑过一篇报道, 洋洋洒洒6000多字, 把记者何时从哪个车站坐大巴车、走高速公路去采访地、花费多少时间、当地领导已在高速路口等待迎接等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但这些细节跟主题没有关系, 也无助于表现人物的个性, 我们认为这是对强调“抓细节”的误解。

(二) 要在“矛盾”中凸显报道的张力

文学叙事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惯于将人物置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之中, 矛盾越集中、冲突越激烈, 人物形象就越鲜明。深度报道讲“故事”完全可以借鉴这种叙事方法, 无论在结构上, 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注重发挥“矛盾”的力量。

2012年11月27日, 《河南日报》刊发《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守和追求》, 报道了新乡市辉县孟庄镇南李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海涛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感人事迹, 在读者中引起较大反响。报道的意旨就是要展现范海涛无私为民的情怀, 在该主题下, 范海涛所做的好事很难穷尽。报道则“择其要而述”, 将范海涛置于“两大矛盾”之中:范海涛在公司资金缺口非常大的情况下, 仍然坚持出资1.6亿元为村民建设新社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 范海涛果断关闭落后生产线而不惜企业巨额损失。报道通过展示范海涛在矛盾中的言行和情感, 使读者形象地感知到了他的优秀、无私、高洁和纯粹。这种将人物巧妙置于矛盾冲突中的处理手法, 既能够对繁杂的素材进行“提纲挈领”地驾驭, 从而使报道显得简洁明快;又能使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从而易于为读者所深刻感知。

四、用人文成就张力

“人文主义”是源于欧洲14世纪以来的一种哲学或社会思潮。英国哲学家布洛克归纳了人文主义的三个特点:“集中焦点在人的身上”, “每个人都有人的尊严, 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和人权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 “对思想十分重视”。[6]人文主义关注人性、重视人的理性、崇尚人的尊严, 追求人的终极价值, 思考人类的命运和痛苦, 具有超越意义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深度报道讲“故事”, 要强化人文意识、在选题和采写上贯注人文理念。“故事”必须要有人, 以人为报道主体,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只有这样, 深度报道所讲的“故事”才能引发受众的心理共鸣, 实现与受众的“深度交流”。2013年4月26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了深度报道《生命的天平》, 该报道讲述了“84名官兵耗费120多个小时寻找芦山‘4·20’强烈地震中被掩埋的普通农民李安全”的故事。这是一场“令人绝望的拯救”、甚至是“毫无意义”的拯救, 因为李安全已没有存活的可能, 而当时余震不断、险象环生, 84名官兵的生命随时受到威胁。就在这样的“矛盾中”, “生命的天平”没有摇摆, 一直保持着平衡。此时, 生命没有“数量”之分, 也没有“贵贱”之别, 有的只是对“生命至上”的尊奉。也正是在这一刻, 人性迸发、光芒万丈, 映照着人间的美好。

新闻报道强调“三贴近”和目前新闻界持续开展的“走转改”活动, 无不是在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新闻传播理念。这就要求记者要树立正确的受众观, 以一种平等的姿态通过报道实现与受众的交流。深度报道讲“故事”要关注“人”, 是顺应尊重受众的内在要求。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 新闻文本一旦离开作者就不再由其“控制”, 受众接受与否、如何接受完全取决于受众自身。在此意义上, 有效的新闻传播只有经过受众的参与和检验才能够完成。这也要求深度报道讲“故事”, 必须关注“人”, 从受众的角度去观照大千世界, 实现新闻文本的审美体验。2013年4月17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了《升旗仪式上的爱情表白》, 报道了一个中学生在严肃的升旗仪式上表达爱情以及由此引发反响的故事。这是一个早恋的故事, 也是一个表达的故事, 更是一个人性张扬的故事。报道选题本身就让人感动, 而社会对这个少年的宽容所折射出的时代进步更让人欣喜。

实践中, 很多深度报道也讲了“人的故事”, 但仍然没有跳出“高大全”的窠臼, 将人写成了神。在这类报道中, 受众看不到人, 也感知不到人性的丰富。而将“人”写成“神”的深度报道, 则是将受众置于一种被引导的位置, 结果只能是受众对报道敬而远之, 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背离。

在社会变迁和媒介技术演进的时代背景下, 纸质媒体面临着严峻挑战。无论是传媒竞争, 还是传媒社会功能的发挥, 深度报道之于纸质媒体的意义都不容忽视。强调深度报道讲“故事”只是一种探索, 如何充分发挥纸媒深度报道的功能以实现有效传播还需要我们继续做艰苦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高小康.人与故事[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3:57.

篇9:“我讲述我的故事”

有的照片第一眼就给你强烈的冲击,让你意识到摄影师捕捉到了那“对”的一刻—无论是影像的色调,光的诱惑,还是人或动物的生命表情,都会让你说出“拍得真好”“拍得真美”。但常常是这样的照片,你在这样说完之后,就不自觉抛在脑后了。

我并不是说那样的照片不是好照片。影像画面的直接性或许是摄影的基本要素之一,但安妮·莱博维茨(下称安妮)的这本书在我面前,她的作品配以她叙述拍照背景或人物故事的文字,让我发现,她的每张作品几乎都是一个故事,或者说,都是一种叙事。

脱开描述的文字,脱开照片中人的经历,那些照片就减褪为固定的画面,甚至非常刻意;而一旦你了解了照片背后的故事,影像就仿佛活动了起来—你看到的不再是单一的定格,而是有着前因后果的故事,携带着无数的过去,而且,某种意义上,又预示了自己的未来。

安妮在《安妮在工作》这本书里说过,她在跟随父亲驻军转移的青少年时期,习惯了“从画框中观看世界”。青春期的躁动让她无法等待绘画的“缓慢”,急不可耐地要寻找“立竿见影”的表达媒介。但她的照片不仅意味着急速的瞬间定格,还具有延展的叙事性。

在安妮摄影生涯刚刚开始的时代,摄影还没有在纸媒上取得叙事地位,人们仍然习惯于用文字来表达自身感觉,讲述人物经历。1974年,安妮的《尼克松辞职》系列照片之所以能“横空出世”,也是因为当时的名记亨特·汤普森(Hunter Thompson)没有按时交稿。“《滚石》的编辑们意识到亨特不可能按时交稿,就决定用我的照片加上一些资料图片报道这个故事。我的照片上了封面,里面还有整整8页。”安妮在书中这样回忆。

安妮本人从一开始就清醒意识到照片并不是文字的附庸,照片可以有自己的视角,自己的叙事。“他们的故事是他们的,而我的故事是我自己的。”

照片一旦具有叙事性,或一旦你期待它能“讲个故事”,如同化学反应般的魔法就开始了。就像安妮自己说的,“你完全无法预料故事会怎样展开”。有时照片只是故事的序曲,有时是高潮,有时是终章却又余音袅袅。而所有这些故事,都留给对故事有期待、有准备的人。

时代的印记

1960年的美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情绪。“爱之夏”(Summer of Love,发生于1967年,是美国嬉皮士文化的高潮)虽已过去,但它的影响延伸到1970年代安妮专业摄影生涯的开始。对暴力和残忍的关注、对性倒错的迷恋、制造噪音的欲望、反认知反智性的情绪、坚决抹去“艺术”和“生活”之界限的努力、艺术和政治的融合等等1960年代的特征,在安妮的《滚石乐队》系列照片里仍然有清晰的痕迹。

电梯里的滚石主唱米克·贾格尔(Mick Jagger,1943~),在安妮的眼里“像来自另一个世界,飘在空中,在飞翔”。安妮觉得最能象征滚石乐队1975年那次巡演的照片就是这张—它绝不仅仅是穿着浴袍的歌手对你的无意一瞥。那种空灵与迷惘是服药后灵魂出窍的状态,它是音乐狂野后的疲惫,也是下一次呐喊前的憩息。喧嚣散去、浮华洗净的米克把那个时代—越战后的反思,张扬自我后的空虚,尽情表达后的失落—都融汇在自己身上。与其说安妮留下了那一刻,不如说留下了那一代的表情:所有这一切不过是对自我的可悲赞颂—这个自我被掏空了内容,却通过表演革命,戴上了假面。

如果说1960~1970年代还有对自我的反思,1980~1990年代则完全让位于娱乐的狂欢、大众的狂欢。安妮的《辛普森案件》(注:指1994年美式橄榄球运动员O.J. Simpson谋杀其妻子和另一男子的刑事案件。此案当时的审理颇具戏剧性,由于警方的几个重大失误导致有力证据失效,辛普森被判无罪)系列照片,虽说记录了法庭审判、电视报道、甚至拍下了辛普森本人开完庭后离去的那刻,但其实真正做的是宣告了视觉影像的胜利—人们不再迷恋事实本身。他们像看娱乐节目那样追逐着谋杀案件,两个生命的被剥夺无关紧要,他们甚至在案发现场愉快地留影,仿佛那里是度假胜地似的。除了沉睡的孩子和不明所以的宠物犬,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翘盼着,张望着,窥视着。“游客在现场的铁门前留影,导致交通严重堵塞。众人的这种反应真是有趣。”要是安妮没有意识到当时大众的狂欢情绪,这些照片就只能是那时长枪短炮留下的记录之一,最终淹没在一堆新闻图片里。

在知道了安妮的照片都有时代的印记后,我们就会不那么着急地浏览观看,而是会伴随着她的文字,摸索时代的印记,体味其中的序曲、高潮和终章。

余音与序曲

安妮十分在意故事结束前的时分,或者结束后的余音。譬如美国总统尼克松辞职乘飞机离开白宫后,警卫开始卷起地毯(图02);譬如摄影完毕后,吉他手基思·理查兹(Keith Richards)倒地便睡—这都不是摄影师一般情况下关注的画面,她却用镜头对这些细节展开了自己的叙述。

安妮也当过所谓的战地记者,不过她的照片并没有令人不忍直视的惨烈。烈日下在球场上挥着铁锹挖着坟墓的男人,教会学校墙上的血迹,拥着爷爷的孙子,没有硝烟,没有尸体,战争仿佛已经结束,却分明还在眼前。看着这些照片,你也许会问,那个挖着坟墓的男人,他要埋葬的是谁?亲人?邻居?战友?爷爷的儿子,孙子的爸爸,已经消失在战场上了吗?还有那墙上的血迹—在上帝的注视下,发生过怎样的屠杀?故事应该已经说完,但没人知道它还会不会重演。

死亡是人的故事的结束。要是不知道诗人罗伯特·佩恩·沃伦(Robert Penn Warren,1905~1981)曾在诗歌里反复书写死亡,不知道他作品中流淌着对人必死命运的清醒认识,就无法体会安妮为何要拍他裸露的上身。75岁男性的身体松垮衰老,但心脏依然在灰白的皮肤下跳动,“生命虽然脆弱,依然鲜活。”同理,要是不知道那玻璃屋是建筑史上的经典之作,就无法体会设计师菲利普·约翰逊(Philip Johnson,1906~2005)晚年孤身一人,站在落地玻璃前,面对自己一手打造的环境(不仅仅是建筑,因为连窗外的每棵树都是他自己移植来的)的复杂心境。要是不知道画家阿格妮斯·马丁(Agnes Martin,1912~2004)对道家和佛家颇有造诣,不知道她曾为了寻求心灵的清静在山上用土砖和原木为自己搭建了一幢小屋,就无法体会她静静坐在工作室房间床边的沉静。屋里除了必需品几乎没有别的摆设,仿佛回到人生原点,那是道家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

安妮用这些照片留存住了老人们当下的那一刻,但又使他们的生命和他们的作品融合在一起。人的故事也许会结束,诗歌绘画建筑的故事却仍然流传。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尾声拍多了,上帝开了个令人心痛的玩笑。在安妮拍完那幅约翰·列侬(John Lennon,1940~1980)和妻子小野洋子(Yoko Ono,1933~)的著名合影5个小时后,列侬的故事就被人硬生生地结束了;她给同性爱人苏珊·桑塔格(Susan Songtag,1933~2004)的著作拍摄的封面照片,也成了她为桑塔格拍摄的最后一张肖像照。我们第一次感觉到,命运比镜头更迅捷,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摄影师想让影像囊括过去与未来,从而与命运一拼短长的缘故吧。

好的摄影师不仅能从拍摄对象身上看到他/她的过去,也能看到他/她的未来。安妮的图片不但是不绝的余音,也是未来的序曲。

歌手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1946~)就说在安妮为她拍的照片里,她看到“一个尚未意识到的自己”,后来她也的确“成长为照片中的她”。还有比这更奇妙的事吗?还有比这更好地说明了安妮的照片不是定格的瞬间,而是一种叙事吗?从这一点来说,她后来那些为时尚杂志创作的摆拍作品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当然,它们也是叙事的灿烂展现,无论是哥特式地扮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绿野仙踪》,还是黑色电影般呈现的凯特·莫斯(Kate Moss,1974~)“对峙”吹牛老爹(Puff Daddy,1969~)、朱迪·丹奇(Judi Dench,1934~)“质问”海伦·米伦(Helen Mirren,1945~),甚至是模仿《最后的晚餐》的《黑道家族》全家福,它们都充满了叙事的张力。但在这些作品中,情绪的高潮似乎失去了延展的空间,人物如木偶般只服从于安妮的叙事。拍摄对象自己的故事没有了,他们仿佛从虚无中过来,又往虚无里走去。作为摄影师的安妮是越来越成熟了,终于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自己控制照片被使用的方式”。但她的叙事空间,却退回到画面的阴影里。不知道她的其他几本画册,照片的故事有没有更富魅力。

篇10:我身边的优秀党员

提到身边的优秀党员可是数不胜数,每个党员在不同的岗位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出表率作用,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是在我身边时时影响我的优秀党员那就是我的德育师父xx老师,她对于工作的一丝不苟,敬业、忘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打动着周围的每一位同事。

李老师作为一名老党员,她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不断带领年轻人进步,在处理年级、班级问题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富有经验的班主任,李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中具有自己独特的带班方法和经验,令我特别佩服的是李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在最开始接班时,李老师就经常多方位多角度观察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学生特点,并及时纠正学生所犯错误,在最开始立规成习阶段对学生要求严格、反复强调,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习惯,李老师一有时间就会观察每个学生动态,与其谈话,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从每一科的平时小测验到月考、期中等各大小考试,李老师都会做好与家长的沟通,杜绝学生欺瞒家长和老师的情况。每一次大小活动开展前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并做好充分准备。

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中,从一入学开始的班规制定,到深入学生、走进学生内心的每一次班级活动,再到大大小小的比赛活动中,集体荣誉感始终是李老师反复强调,也是最为学生骄傲、自豪的使命。从入学以来开展的每次班集体活动让学生感觉到集体是个大家庭,在集体中的成长是快乐的,在一次次的班级活动中能够锻炼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每逢中西方传统节日时,李老师都带领学生一起庆祝,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平时李老师对于学生要求很是严格,但同时也给予了学生很多的关爱,刚入学时,每次李老师都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学生打饭,督促本班学生认真吃法,及时为他们添加食物,班中同学也几乎没有不吃午饭、靠零食、泡面解决午饭问题的现象。同时还经常带领学生一起大扫除,提出“班里卫生无死角”的口号,每次值日李老师都亲自上阵,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扫地、墩地、涮洗墩布等细微的小事。

篇11:我身边的优秀党员教师

小壕兔中心小学 王秀芳

写一段朴实无华的故事,谱一曲动人心魄的赞歌。有人说我是园丁,辛勤哺育,认真栽培;有人说我是黄牛,默默奉献,悄悄耕耘;还有人说我是工程师,塑造灵魂,重育新人。而我却清醒地明白,我必须是责任,是榜样,是依靠。当学子需要我时,我必须义无反顾的站出来,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高扬着旗帜。因—我是老师。我的灵魂里书写着两个字—奉献。

他叫纪占勇,是一个土的掉渣的陕北汉子。黝黑的皮肤,饱经风霜的脸庞,酸的掉牙的陕北话,还有始终如一的老旧服饰。如果用一个陕北特产来形容他的话,那就是—陕北老蛮蛮。是的,他像蛮蛮一样老土,也如它一般不可或缺。他是大陕北最常见最廉价的食材,也是大陕北最富有魅力的精神写照。年,他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招教考试,本来他完全可以使自己留在城里。可是秉着“父母在,不远游”的孝道,他选择扎根在小壕兔这个榆阳区最边缘的小镇。他从这里走出去,又回到这里,发光发热。有人说他舍不得父母,有人说他太傻太憨,可真正靠近他的人都知道,他真的是眷恋这方热土,牵挂这里的孩子,他受了苦,知道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要用自己的所学,洒下汗水,传播智慧。

“百善孝为先”,孝值得我去传播。纪老师身上不仅有孝,也有“爱”,有“责任”。对学生充满爱,对工作有自己的原则与责任。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份工作在这个偏远地方,似乎有点自暴自弃,在看不到未来的感觉中充满绝望。而我看到我校的老师们对工作的热爱程度如同战争年代爱国人士对党的忠诚与热爱一样热烈。每天下午放学之后,我巴不得立刻回到寝室睡一下觉。因为有午休的习惯,而当班主任中午根本没时间休息,所以觉得好疲惫。而我去办公室时看到纪老师一个人还在守着学生辅导作业,一道一道学生做错的题,给他们纠正着,不发火,耐心而让人温暖。辅导完学生,我看到纪老师又拿着小锄头到学校的小园子里摘了一点白菜回家。

第二天,我七点左右起床,看到他已经乘着旭日又来到了学生身边。早晨一来又在操场边(操场边上有围墙,围墙下有疏通水道)监督学生学生扫地。看到学生吃力地掏着疏通水道里面的杂物,纪老师又自己动手帮起学生来,最后弄得汗流浃背。其实说到这些,作为教师也没什么觉得特别之处。但是纪老师让人感动的地方是,把这些平凡的举动做成了坚持,做成了持久不变的习惯。对学生的辅导,真正做到了堂堂清,日日清。没有看到他打骂学生,他是一个父亲,却一直以一种慈祥和蔼似母亲的态度对学生。在学校的每时每刻,都看到他在辅导学生,而我们这些年轻老师却时常把抱怨挂在嘴边。终日的坚持,换来的是学生优异的成绩,就连以前从未及过格的学生也在期末考了八十多分。在来这两年里,纪老师一直是我校考核的优秀教师。

其实纪老师做这些并不是为了评所谓的职称,也不是为了获得先进教师的称号。只是希望在这教师生涯里多尽一份力。偶尔一次的早晨,我看到纪老师兴冲冲的跑进办公室,很高兴的样子。忽然看见他拍了几拍手掌,说道:“我终于把那道题搞清楚了。”原来,为了把一道有争议的语文题搞明白,回到家就开始查阅资料,甚至饭都忘了吃。

听其他同事说,纪老师从代课教书以来,基本上一直都是班主任。而回想自己,当了两年班主任就叫苦不干了,心有惭愧。其实当班主任,也多不了多少钱,但是其中的繁琐有时很容易打退堂鼓。很多年轻人宁愿不要那点钱,也宁愿多让自己多有点时间休闲。当老师其实再卖命,也不能让自己多富有,但关键是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我想纪老师肯定是把学生教好作为自己的快乐,看到孩子们天真又渴望知识的眼睛,就由衷希望能尽力给他们更多。

除了工作,纪老师平时对待同事、朋友也很和蔼可亲,随时把笑容挂在脸上,乐观的对待一切难题。不搬弄是非,不争名夺利。

表演的舞台很多,但是纪老师就像花生的精神一样,表面平凡,却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做实事。平凡的岗位与平凡的待遇,却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纪老师在这三尺讲台度过了多个春秋,辛勤耕耘育出无数新苗。我想只要喜欢这份平凡,心里便就快乐。

上一篇:酒店前台简历范文下一篇:重庆南滨路夜啤酒文化节活动及招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