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2024-04-09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通用10篇)

篇1: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洮北区教师进修学校初教部孙利民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低年级,中高年级也贯穿着指导学生自主识字、多识字和写好字的重要任务。识字写字是低年级课课都要落实到位的重点。课程标准中要求认识3000个左右常用字,第一学段就要达到1600个,一半以上是在低年级完成的。所以低年级的教学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历时两个月的听课调研活动中,听了很多节低年级的课,发现识字写字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落实得不到位。具体分析如下:

1、识字教学的问题及分析

教师采用的识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教学时,很多教师把生字单个拿出来让学生逐个拼读,然后让学生组词、造句,拔高了教学要求。由于教师拔高了识字教学的要求,致使课堂教学时间有点紧,课堂上学生巩固识字的机会就很少,识字教学效率低。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教师不知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是一种最有效的识字方法,也不清楚要求“会认”的字只要读准字音,在本课认识,换一个语言环境还认识即可。另外,教师不明白,复现是帮助学生记住生字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教师只有弄清楚了这几点,识字教学的效率才会有所提高。

2、会写字的教学问题及分析

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字时,不能够准确地抓住指导的重点进行指导。有的需要指导字的读音,有的字需要指导易错的笔画,有的需要指导字的笔顺,有的需要指导学生理解字义,还有的需要指导字的间架结构。教师对这些方面不能够准确地确定,一味地指导生字的书写。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很多教师没有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和在虚宫格中的位置,就进行书写指导,这样的指导效率不会高。而且,在课堂上老师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不够,有的少到只有两三分钟。

出现上面问题的原因是教师还不明确要求会写的字应该达到什

么样的标准。课程标准中对于“学会”的字,要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通过这些字的教学,达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书写,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为了使识字写字教学在语文课堂中能够得以落实,给各位语文教师提出几点建议:

1、仔细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写字的学段目标,并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思考,做到心中有数。

2、明确“会认”字和“会写”字的教学要求,做到识写分开。

3、认真研究有关识字和写字教学的方法,并能在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加以运用。

4、课堂上在有效地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后,一定要给学生更多的巩固的机会,让识字写字真正成为低年级的重要教学内容。

篇2: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阅读与识字写字教学存在以下弊端: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底线失守; “字词教学,复现巩固”单一缺时; “仿说仿写,设计练习”四处开花; “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难以落实; “当堂写字,当堂点评”假象连篇。建议: 不缩减课时,要依标施教;不拔高要求,要训练有度;不烦琐分析,要当堂作业。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 阅读教学 识字写字

一.农村小学低年级阅读与识字写字教学现状

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多年,我一直在关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通过听课后的统计分析,我发现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任务被极大弱化。具体表现如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底线失守

从大量常态课中可以看到“初读底线”的严重失守。小学语文低年级一篇普通的课文,要求“会认”的生字少说也有十多个,要求“会写”的字还有七八个。这些生字出现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使得整个语言环境充满了陌生感。在这样一个陌生的语言环境中,大部分孩子在头几次读课文时,更多的是瞻前顾后、诚惶诚恐,遇上不认识的字就得耽搁,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才能继续读下去。试想,在这种情况下开讲,读正确、读通顺还是一大问题,又如何谈得上品词酌句、感知大意呢?

(二)“字词教学,复现巩固”尺度划一

或许受到汉字是“音、形、义”统一体的影响,教师在教每个生字时,都从字的音、形、义三个方面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理解,没有因“字”而宜。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里认识,放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要求抄写、默写。可是有不少教师在教学时拔高这个要求,对要求只认识不写的字也让学生分析字形,书空,组词造句,把“认识和学会”用同一个尺度来衡量了,没有因“度”而宜。

识字方法单一,只是让学生看着字,自由发挥地用上“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字。这样的生字教学有效度到底如何是值得怀疑的。没有因“式”而宜。

集中识字的平均用时是4分钟,如果一篇课文中要学的生字是8个,也就意味着一个生字只用了30秒钟的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生字词用时如此吝啬,怎么能保证低年级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呢?没有因“段”而宜。

(三)“仿说仿写,设计练习”四处开花

这表现在根本不管课后的习题安排,语言训练点在3处以上的课占了94.9%。一节课中总是想尽办法寻找课文的补白处,或者是词组训练,或者是句式训练,遍地开花,哪个训练点都不能很好地落到细处,落到实处,不能做到一课一得。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难以落实 多数课堂和高年级的语文课堂如出一辙:读一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掘地三尺地感悟再感悟;补充资料拓展再拓展„„识字写字的中心任务已被分析感悟所替代。指导朗读时有的只是理性分析,熟读成诵不能在课堂落实,而是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一项家庭作业,使得孩子谈“背”色变。

(五)“当堂写字,当堂点评”假象连篇

课堂上指导1~2个生字的书写,并当堂完成,这似乎已经成为共识。但是,一篇课文一般都会有6~8个要求会写的字,这样一来,第一课时只学习了一两个生字的书写,那识字、写字任务岂不是都集中在第二课时了?这样的课时安排显然是不合理的。仔细想想,“重视读写,当堂完成”可能只是一种假象。

二.改进低年级阅读与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

(一)不缩减课时,要依标施教

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能发现,只要念好“识(识字)、写(写字)、读(读书)、背(背诵)、趣(兴趣)、习(习惯)”这“六字诀”,就可以说抓准了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高年级语文教学可以倡导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但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尤其是一年级,切不可随意缩减课时,而要把握好每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实打实地认好、写好每个字,熟读成诵每篇课文,做好每个知识点的梳理和积累,扎扎实实地打好学习语文的底子。

1.注意幼小衔接

低年级阅读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幼小衔接,多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在导入环节就动足脑筋,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语文。当然,采用游戏、比赛等活动教学形式时要讲究效益,要逐步引导学生把兴趣点从学习形式转向学习内容本身。

2.把握低段要求和教学规律

于永正老师一直以来就主张,一篇课文首要达成的目标就是每个学生都能把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出来。张庆、高万同老师也常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初读,延迟开讲”,还说“课文不读熟不开讲”,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基础,是一项“保底工程”。

还要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应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人文内涵,避免孤立地抽出一些词句作过细的分析。教师要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规律,带着学生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词句理解到位。“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很好地揭示了低年级阅读教学中字词句教学的规律。

3.认读理解宜多管并下

教学生字词,对音、形、义各方面要有所侧重,不宜逐字逐方面一一强调。另外,教师还应该在识字教学策略上下大工夫,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多思维多角度地识字记字,多渠道渗透汉字文化。常用识字教学方法当然有很多,如整体识记法、结构分析法、加减更换法、联想识字法、猜字谜识字法、编儿歌识字法和字理识字法等。

(二)不拔高要求,要训练有度

不拔高识字、写字的要求,要求会认的字一般来说不需要分析字形,组词造句,更不要求抄写;不拔高语言训练的要求,要求仿说就不要安排仿写,要求仿写词语就不要安排整个句子的仿写;不拔高朗读背诵的要求,要在课内增加读书时间,千万不要把读通读顺、熟读成诵的任务移至课外来完成,严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1.安排复现,巩固字词

低年级语文教师应具有这样识字教学的强烈意识——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复现生字。在谈话揭题中,在了解课文内容中,在不同层次的阅读中,在课后小结中„„使学生与生字频繁地亲密接触,让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比翼双飞。

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中途以课间操形式安排了前半节课所学生字的复现。环节如下:

师:小朋友真能干!小水珠宝宝可高兴了,它叫我奖励你们做一节课中操,听好音乐,打起节奏,让我们一起来!

上面两个口/下面两个口/中间一只/小——花;—狗——/机器的“器”/ 有人家里/着火了/火灾的“灾”/ 雨点就像/包子大/冰雹的“雹”/ 禾苗有了家/庄稼的“稼”/

伸手会做操/有水能洗澡/遇火就干燥/着急暴躁/跺——跺——脚——

前半节课学习了“器、灾、雹、稼”四个生字,还区别了“操、澡、燥、躁”四个字,课上一半停一停,消化消化,师生一起做做课间操,一个个小字谜合着节奏拍拍读读,动手动口又动脑,多有趣呀!

2.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朗读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增加读书时间,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些课文还要读出感情,但不要让学生多讲应该怎么读,难读的地方教师应当示范。要多背诵和复述,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引导学生在读中体验、感悟,适当交流阅读感受。

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教者整节课都带领着孩子读生字、读词语、读长句、读课文,前前后后是这样安排的:课始自由朗读,把课文多读几遍;课中同桌互读;练读长句,注意正确停顿;教师带领孩子串读全文;听教师范读课文;师生配合,分角色朗读课文。整节课,“读”,无处不在;“读”,从始至终。这样一来,词语读熟了,长句读通读顺了,整篇课文也读了很多遍了,熟读成诵基本八九不离十了。3.课后练习,合理渗透

人教版语文低年级教材在课文后面多次安排了“读读说说”“读读想想”“读读写写”等形式的练习题,为孩子在起始阶段学习书面语言表达提供了符合儿童年段特点的内容。所以,教师要认真梳理教材,用好课后练习题,有机地融合到教学过程中,把“仿说” “仿写”精彩地开展起来,切实做到“一课一得”。

细看课后的练习题能发现,从仿说到仿写,从仿词到仿句,从仿句到仿说句段,教材安排了清晰的训练序列,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比如:

第一册有一课让学生仿说词语: 青青的、白白的、()、()。第二册有一课让学生仿说词组: 青青的假山——青青的()绿绿的草坪——绿绿的()第四册有一课安排了学生仿写: 嘴巴大大的——()身子瘦瘦的——()

从这3次内容的编排就可以看到一条暗线:先说好叠词式的形容词,再学会与名词搭配来说,最后落实到写,且要求和名词搭配时前后顺序要有变化。通过这样几个阶段的递进式训练,学生的言语能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当然,教师也要研读文本,找准课文中的语言训练点,自己设计练习。比如《称赞》这篇课文,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一个比一个好”看似简单、明白,实则它是“称赞”的具体内容,也体现了“小刺猬善于称赞、善于发现他人优点”的品质。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就机智地抓住这一处,有了这样精彩的设计:

“排排队”——一个比一个好指的是哪个比哪个好? “换换词”——不改变“好”的意思,换个词来说一说; “读一读”——指导朗读;

“比一比”——比一比做好的小板凳,相反的排列又可以怎么说,学习使用“粗糙”一词;

“说一说”——面对小刺猬摘回来的苹果,小獾又会怎么使用“一个比一个()”的句式来赞一赞小刺猬呢?

这些环节的安排使学生真正明白了“一个比一个好”的意思,并举一反三地加以运用。以此为切入点培养说话与思维能力显然是非常有效的。

(三)不烦琐分析,要当堂作业 低年级的语文作业以单项作业为主,重在词语的理解、积累和运用,课内书面作业的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教师要堵住烦琐分析的路,为当堂作业、当堂评改留足时间,确保课内有8分钟左右的书面作业时间。

1.书写生字,先紧后松

写字指导和反馈应在课内进行,防止对只要求认的字提出写的要求,减轻学生的写字负担。一次抄写生字的字数和遍数不宜太多,一般每个字写3遍左右,争取一个比一个写得好。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生字书写在两个教学课时中要合理分配,提倡先紧后松。一般来说,第一课时宜完成“要求会写生字”一半及一半以上的书写任务,第二课时安排复习巩固,再学写剩下的为数不多的生字,这样的安排比较合理。切不可一课时上完后只写1~2个生字,做做样子。

2.其他作业,穿插完成

教师要加强备课环节的研读,提倡以其中的一道或几道习题为切入点,与目标训练点连贯成一条合理的思路线,借助这条线,推进整个阅读教学面的有效达成。即总体操作策略可概括为:“以点切入,连点成线,借线成面。”努力达成“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

篇3: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1.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不自觉走了样。

低年级语文教师认识到“识字、写字、朗读、背诵”是低年级特别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但具体教学中却经常走样。 (1) 对汉字的音、形、义, 把主要精力花在对字义的理解上。字音还未记住, 就让学生又要组词, 又要扩词。由于低年级孩子本来词汇量就不丰富, 于是同音字误用的情况屡屡发生。教师又不下功夫去纠正, 继而造成错别字泛滥。 (2) 识字是需要多次复现才能巩固的, 但只要一进入第二课时, 教师就把“识字”这个重点放在了脑后, 用毫无思考价值的一问一答, 挤占了巩固识字的时间。因此常常会发生学生课文背得烂熟, 但单独地把生字拿出来还不能认识的怪现象。 (3) 写字是一种技能, 是需要动手操练才能掌握的。课上老师们在教学写字时, 却把时间都花在了对字形的繁琐分析上。到学生真正提笔时, 下课铃声已经响起, 于是写字任务只得在课间去完成。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又得不到老师面对面的指导, 写字质量自然就难以保证了。

2. 凡教写字总是那么“老三篇”。

教识字, 就是一遍一遍地反复拼读, 学生就像老和尚念经一样有口无心。这个字是什么结构?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它的?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于是, 学生随便说, 从点说到横, 从撇说到捺;教师随便听, 不作点评, 不置可否。学生得不到要领, 找不出关键笔画。长此以往, 学生兴趣索然, 教师也只能徒呼奈何, 抑制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导致字越写越差, 写字就成了一种负担。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 只有在语境中识字, 学生才能记得牢, 用得上。这种脱离语境的孤立识字, 既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又消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得不到相应的效果, 实在是得不偿失。

3.在识字教学中不讲科学随意解读。

一是由于对汉字科学知识的不足。有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不讲科学随意解读, 乱编口诀, 误导学生。例如教学“冒”字, 有的教师这样指导:上面是个扁扁的“日”, 下面是个“目”;有的则这样教学:上面是个“曰”, 下面是个“目”。这两种教法都是错误的。上面既不是扁扁的“日”字, 也不是“曰”字, 而是“冃”, 也读“mào”。二是为了为使学生能掌握生字新词, 教师不解析字形, 直接让学生机械摹写, 重复着抄写、听写的练习, 死记硬背。有的即使解析字形, 也是随心所欲, 不讲科学。这样的教法使小学生对汉字构形不知其所以然, 陷入了艰难而痛苦的死记学习, 并导致了当今小学生错别字泛滥的结果。

基于学好汉字和写好汉字的重要性, 新课标对识字写字作出了如下调整:“识字、写字是阅读教学和写作的基础, 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根据一二年级儿童的特征, 保持他们对识字写字的浓厚兴趣, 新课标将识字量由原先的1600~1800个降为1600个左右, 写字量由800~1000个降为800个左右。这样的调整降低了量的要求, 减轻了低年级儿童过重的负担, 减少难度、放缓坡度, 为真正提高识字写字教学效率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 低年级语文教学也必须要正确处理好几重关系, 努力提高学生写字的能力, 帮助儿童练好识字写字“童子功”。

1.正确处理“仿”与“写”的关系。

要提高习字质量, 教师必须重视描红、仿影在儿童习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要用好用足与教材配套的《习字册》, 遵循习字规律, 指导学生三步走———描红、仿影、临写。指导学生一笔一划, 认认真真, 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规范。他们在“读帖”、“描红”、“仿影”以及“临帖”的过程中, 去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学生才能逐步形成“描仿入体”的习惯和技能。总之, 写字教学一定要坚持既动眼用心, 又动手操作, 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当然充足的写字时间, 是写好字的保证。朱作仁教授有一个精辟的比方:一堂课四十分钟是个常数, 好比一块蛋糕, 你把不必要的讲解、提问“切”多了, 留给学生实践的蛋糕就少了, 而缺少必要的实践, 学生如何能大幅度提高语文能力。课堂上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特别要指导低年级儿童认认真真地把字写好。不仅如此, 还“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 讲究练字效果”, 实实在在地写字, 静下心来练习, 并养成持之以恒的习惯。

2. 正确处理“识”与“写”的关系。

这里的“写”是指写话。课标提出要“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 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鼓励儿童在写话中运用已掌握的字词, 尽早打通学生的书写中枢神经和语言中枢的联系, 激发写话的兴趣, 提高写话能力, 并对巩固识字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年级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把课文中的词语模块进行重组, 通过串联, 让学生发挥想象, 从而达到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目的。

例1: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识字1》:

这是一篇词串识字课文。在这些词语中“春天”是总述, 第一组词语说明了春天的气候特征, 第二组、第三组两组词语分别是标志春天到来的植物和动物, 第四组词语介绍了春天里果树开的花。通过学习, 学生不仅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集中认识词语, 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模块重新组合, 进行写话训练。我班的小朋友这样写道, “春天来了!春风轻轻地吹着, 春雨嘀哒、嘀哒地下着, 真好听。柳树长出了绿绿的叶子, 小草冲破泥土, 探出嫩芽, 布谷、燕子都回来了。桃花、梨花、杏花都开了, 散发出阵阵清香来, 蜜蜂忙着在花丛中采蜜。”

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既能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还能发挥想象, 把课文中的词语模块进行重组, 用通顺而又精炼的语言把这种美丽通过口头和书面表达出来, 从而达到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目的。

3. 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

这里的“读”指的是阅读。上世纪60年代, 前苏联的心理、生理学家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永久性记忆, 离不开信息对于大脑的反复刺激。一个字、词汇或一个词组, 必须反复刺激大脑皮层达75次以上时, 才会在大脑中产生永久性记忆。

上个世纪末美国一研究机构公布, 经过20年对千余例0-17岁的孩子的研究有了一个重大发现。他们进行“一个词需要重复多少遍, 才能准确、灵活使用;一个词需要重复多少遍, 才能终身灵活、创造性使用”的研究。结论是:重复3000遍能准确、灵活使用, 重复15000遍才能终身灵活、创造性使用。科学的重复不是机械的听写、默写, 大量阅读整本书、用文字去写作、爱上写作才是真正的科学重复之路。小学阶段的各学科学习, 字的重复不足1400遍, 其中包涵机械性重复。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和顾炎武的“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中的“万”的意思就是指不断的反复, 达到螺旋上升。读万卷书可以达到一个字重复15000遍。一年50本书, 60年的阅读量可以达到。

综上所述, 要提高汉字教学效率, 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努力学习和掌握“汉字学”的基础知识, 遵循汉字规律, 扎扎实实地训练, 真正帮助儿童练好识字写字“童子功”。

参考文献

[1]金文伟.识字教学效率低的根本原因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6, (2) :59.

篇4: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关键词]识字教学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81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始阶段,是阅读、写作的基础,只有认识了字才能使语文中的其他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是小学各年段中最多的,对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而当下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状况如何呢?笔者在调研观察的过程中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枯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果说语文教学像一个瓶子,识字教学就是瓶颈。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速度和质量,进而影响素质教育的进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鉴于此,笔者随机听了某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34节,访谈了4位低年级语文教师,发现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并进行了成因分析,以便寻找解决策略,目的是引发学生对识字、认字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发展,孩子们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父母们对孩子们的期望越来越高,把早期教育也看得越来越重,刚入学的低年级孩子的识字量不再为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生本有的知识。新课改反对“教师只是忠实传递课程内容的传递者,学生只是接受者”,倡导开放生成的教学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然而在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老师是不是应该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一位老师在讲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一课时,把“口、耳、目、鸟、日、月、火、木”等几个生字写在黑板上,耐心详细地向学生讲解,但是学生早就迫不及待地、高高地举起手。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熟悉了所讲的字,甚至已经会写了,但这位老师依然讲了很多,学生慢慢地没了兴趣,举手的学生也越来越少,有的东张西望,有的小声说笑,效果较差。

可见,如果教师忽视学生的生活实际,忽视他们的已有知识学习情况,学生的学习兴致就会越来越低。对刚进小学的学生来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中会更加困难,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偏离识字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要从三维出发设计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此外还提出“练字是学生养成态度和审美趣味的过程”。但是具体到实践中,由于某些原因,有的教师就偏离了识字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且把知识目标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

【案例】一位老师在讲《白雪公主》一课时,出示“卖、亡、恶、狠、舍、钱、诚、恳、料、歪”10个生字,并把这些生字分解让学生识记。当讲生字“歪”时,老师这样说:“不正就是歪。”还把身子巧妙地倾斜成快倒的样子,学生识记的效果也非常好。但老师给“歪”字组的词是“歪打正着”,并解释说:“方式原本不得当,却幸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最后以书写生字作为学生的作业。

这位老师的做法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仔细分析,就能发现问题。因为他只重视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记住生字,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书写的指导。此外,低年级的学生还不能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甚至还不能分辨清楚真善美与假恶丑。而这位老师对“歪”的解释,却很容易使学生养成坏习惯,比如不努力靠运气也可以取得理想的成绩,做题时靠猜测也能写正确等,这样他们就会形成不正确的学习态度,进而影响以后的发展。如果这位老师对“歪”字解释之后,再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就会得到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机械、枯燥

为了让学生考出优秀的成绩,有些低年级的教师就把背写作为主要的作业方式,大幅度地增加抄写、背写等单一的练习。这一过程往往又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学生练习的实际效果较差,进而造成单一识字的情况。单调地读写、机械地识记,不仅降低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使识字学习更加枯燥,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在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识字方法不多,导致学生的识字方法也比较单一,只局限在几种常见的识字方法,使学生识字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

【案例】一位二年级教师在讲《吃水不忘挖井人》时,首先将“士、主、领、导、革、命、具、忘”七个生字呈现出来,然后问:“你们怎样记住这些生字?”一个学生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忘’字,‘亡’加‘心’就是‘忘’。”另一个学生说:“‘令’加‘页’就是‘领’。”还有一个学生说:“我用‘减一减’的方式记住‘主’,‘注’减去‘氵’就是‘主’!”……

可见,这位老师常常使用“加一加、减一减”等单一方法来教学生识字,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加一加、减一减”等方式容易使学生形成“和尚念佛”的现象,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汉字的反映是以直观反应为主,尽管能说出这个字和那个字加在一起组成哪个字,或者这个字是由哪个字减去哪个字所得,但一会儿的工夫就忘了那个字该怎样读,识字教学效果不佳。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刻板

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视的是鉴别和选拔的功能,操作起来比较简易,而新课程提倡“教学评价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经过多样化的评价对学习效果进行即时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兴致,改变学习方法,并激励教师改良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很多老师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评价的桎梏,在识字教学的评价过程中,仅仅依靠学生的识字结果来评价,并且只重点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如此评价,形式过于单一,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案例】一位老师复习前一天学过的生字时,首先把“深、浅、麦、傍”等几个学生会认的字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举手回答怎么读。一个学生回答得相当好,老师对其进行了表扬。另一个不经常回答问题的学生面带喜色地回答,声音洪亮但有一个字读错了。老师说:“把字都读错了,声音再大也得不了分!”最后,那个学生红着脸坐下了。

显然,这位老师仅仅从识字的结果对学生进行评价,没有关注学生的进步。他的做法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个学生很可能就不再举手回答问题了,或者再上这位老师的课时,就会保持沉默甚至捣乱。可见,识字教学的评价过于刻板,不利于识字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学生以后的发展。

二、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改进建议

针对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主要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

(一)识字教学实际化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必须以学生的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为依据,关注学生及其学习需求的差别。从识字规律来讲,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识写能力会随着阶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特征,即使是同一学段的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智力发育的程度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如果不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就会造成一些学生学起来很吃力甚至学不会。

例如,乡下孩子在学习“羊、马、牛、猪”四个字时会比城市的孩子快,因为前者对这些动物比较熟悉,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这样,老师在进行教学时,就会省时、省力,而城市孩子却不是。对于表示城市中特有的事物和现象的字,情况就会相反。所以,识字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生活,提出不同的识字要求,确定不同的识字重难点。

(二)激发学习情感

新课改把传统教学下的单一目标向三维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把字的音、形、义紧密结合起来,加深学生对含义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字词的应用本领,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例如,在教“诚”字时,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对人要真诚,不撒谎,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在书写时要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坐姿,书写态度要认真等。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做个有心人,看到一个字,就尝试着认一认。如在学校里,读一读板报、口号、艺术画廊、报纸等,从而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将看到的字记录在本子上,使他们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学生才可以得到真正的成长。

(三)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识字容易使学生感到单调和乏味。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我主要总结了以下识字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识字

即通过具体的形象进行识字。例如,在“蔬菜”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画有茄子的根、茎、叶、花的图片,学习“根、茎、叶、花”;教“果实”时,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明白花谢以后结了茄子,接着呈现切开后的茄子图,里面是种子。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知道植物开花以后结的果就是果实。

2.字义识字

即根据字的意思识字。如教“男”时,启发学生说“在田里干活需要很多力气就是‘男’”;教“笔”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毛笔,让他们知道笔杆是由竹制的,笔头是由毛发制的。

3.归类识字

即把相似的一些字放在一起识记。例如,把“青、请、清、情、晴、蜻”放在一起让学生识记,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大量的生字,而且有利于区分形近字、同音字。

4.会意识字

即把字的各部分的意思结合起来识字。如教“尘”字时,说明“小土为尘”;教“众”时,说明“人多为众”;教“森”时,说明“有很多树木就成了森林”;教“尖”时,说明“上面小下面大”等。

5.在课文中分散识字

即将生字放入课文中,结合课文进行识字。拼音离不开字,字离不开词,词不离开句子,教师要结合阅读,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四)教学评价要多元化

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知识的理解都有所不同,我们对学生的要求绝不能按统一的标准。教师的评价要具有激励性,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形成独立学习的习惯。我主要总结了以下两种常用的激励性的识字评价方法。

1.语言——情态激励评价

语言激励评价是最简单、最直接的评价方式,但口语又常常伴随着神态。在识字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这个字怎么读?”“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这个字怎么写?”……但重要的是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的反馈语要有激励性,比如:“你不但读得准确,而且声音洪亮。”“你虽然读错了,但声音很洪亮,要认真听别的同学怎么读。”“你的识字方法真独特,老师都没有想到。”“你写的字真漂亮!”……说话时,眼神里充满希望,微笑中带着鼓励,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2.书面激励评价

形象生动、灵活多样的书面激励评价,不仅能使课堂充满活力,还能激发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在小学实习的过程中,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的语文,由于二年级生字量较大,每天都有作业需要批改,有的学生书写得非常工整,有的学生却写得龙飞凤舞。起初,我只是把书写较好的学生的作业展示给别的学生看,刚开始,效果还不错,但过一段时间,先前出现的情况再次出现。后来,我尝试着耐心地给每个学生的作业上都写上一句简单的话,比如:“写得真棒!”“进步很大,相信你可以写得更好!”“慢慢写会更好!”……有时我还在作业上画上简笔画,如蘑菇、小鸭子、小熊等。这些对成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学生看来,那些简单的话和画是对自己的关注以及肯定。我记得非常清楚,一次班上一个学生说:“老师,下次我写好点,你能不能给我画个小鸭子?”当时我意识到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至少可以调动学生识字的动力。

识字教学不仅为其他学科奠定了基础,还为学生的快乐成长拓宽了空间。虽然识字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是解决方法还是有的。在低年级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灵活并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培养各种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只要教师辛勤地努力和付出,加上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就会有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学生的生活、学习甚至工作提供最有利的条件。

篇5: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摘要: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继拼音教学之后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如何引起学生的识字写字兴趣,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识字的规律和方法,并懂得触类旁通,识得更多的汉字,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思考的。

关键词:教师 学生 低年级识字教学 引言:

王阳明曾经说过:“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既然天性如此,也就无法违逆。而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不仅数量繁多,而且结构非常复杂,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是十分难学的。低段的识字教学如何契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让学生更加快乐地学习汉字,进而更加轻松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前的识字教学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随文识字”难以达成高效的识字效果

“随文识字”作为一种识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语文课堂的识字教学之中,但是“随文识字”缺乏规律的发现与总结,难以达到高效的识字效果。

二、识字教学缺乏幽默元素

课标提出: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幽默元素的识字教学,会让孩子学得枯燥无趣。

三、课堂教学中板书和版画缺乏色彩效应

板书、版画的色彩效应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思维方式的指引,注意力的指向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课堂教学识字的过程中,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板书、版画的色彩作用,精心设计,力求做到笔笔生动,字字赏心悦目,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色彩的价值。

四、识字教学缺乏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刚刚入学的低年级小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的状况。针对这种情况,老师应该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生动起来。我认为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猜字谜、编故事等等。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应对策略:

一、渗透字理找规律,识字教学有情趣 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要渗透汉字讲究“音、形、义”相结合的识字规律,让学生在规律的探寻中发展思维,感受快乐。1.教师应当不急于展示结论

教师应当不急于展示规律、结论,而是在教学设计中把结论展开来,在课堂实践中,形成一个个细小的探知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识字的乐趣。而这个探知过程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心理感受的过程:发现错误的困惑感——挑战错误、寻找规律的急迫感——积极运用规律识字的愉悦感——成功运用规律的喜悦感。通过步步探究,学生可以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并且恰当掌握运用规律的能力,从中获得思维训练的乐趣。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了先用后学,学中反思,学后再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教授“闻”这个字的时候,先让学生结合课文语境体会“闻”这个字是“听见”意思,但是“闻”这个字又不仅仅只是“听见”这一层含义,还有“用鼻子嗅”等其他含义。为了拓展学生对汉字字义的认识,我又重新找了几个不同的词语和句子,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体会“闻”的不同含义,进而扩充对汉字的深入理解,这样学起来既不枯燥,又很全面、深入,不失为一种好的识字方法。2.汉字的“音、形、义”不是孤立的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要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类比、放置在语境中体会等方法,学生可以深入体会汉字的内涵,并学会辨析汉字的音、形、义。

二、识字写字相结合,“幽默”教学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汉字灵动起来

例如,在教授“伞”这个字的时候,教师发现很多孩子书写不规范,将“人”写成了“八”,老师可以从旁指导时说:“有很多学生把伞搞坏了,那老师需要开个修理铺了。”通过这样的幽默语言既可以加深孩子的印象,也化解了学生犯错的尴尬。虽然“无意识记”在低年龄段儿童识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有意识记”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规律并灵活掌握识字的规律,进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能调动起来。

2.抓住学生的直观形象思维特征,引导学生学习笔顺规则

笔顺规则是低段识字写字教学里的重难点,引导孩子在识字的同时掌握更多的笔顺规则,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全包围结构的字“回”时,我采用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指导学生书写并理解全包围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我说:“小口到大口家里去做客,门儿关上,小口怎么进去?”学生 立刻心领神会,从此,班级没有人写错过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三、借助板书、版画的色彩辅助教学 1.凭借色彩的强烈刺激,突出难点

在字形辨析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对字形的细微辨别的能力,老师经常用彩色粉笔突出生僻、隐蔽、难以书写的笔画部件。例如,比较“我”和“找”字的不同之处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笔画的部件,“我”的第二笔用红色的粉笔表示,“找”的第一笔、第四笔处用黄色粉笔标识,这样学生就能发现这两个字的 横向比划大有不同,在书写的时候会加倍留心。2.渲染氛围,烘托意境

古诗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应该紧随文本,而课堂上适宜的诗境营造也为识字教学奠定了好的氛围和基础。适当的版画让识字教学不再枯燥,而是意趣横生,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被点燃起来。

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如果教师从文字入手,一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朗读,一边手绘出一个个彩色的意境,实现文本和读者之间的零距离碰撞,让学生也带着李白的心情泛舟江上,感受两岸奇景,体会诗人的美妙感触。虽然,现如今多媒体技术运用到课堂,让课堂上的声光色相结合,给人更加真实的感受,但是却远不如版画让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高,因为版画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是想象力被激发的过程,这比单纯地欣赏美景更加有趣,孩子们自己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对字词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例如,在教学《江南》这首诗的时候,老师可采用版画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江南的美景,体会鱼儿的自由和采莲女心中的欢快之情。学生在版画创作过程中不仅能够深入情境体会诗歌的内涵,而且还学会“东、西、南、北”四个不同的方位,学会在版画构思中,了解字的含义。

四、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突破字形难点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所以,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在游戏中边玩边学。下面我介绍几种趣味识字方法: 1.编字谜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发现“编字谜”能帮助孩子们轻松地掌握一些难教的生字,经过引导,孩子们经常动脑筋编字谜在课堂上交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比如:心:耐心一点,爱心一点、信心一点。林:双木林,并排站。休:一 个人靠在木头上休息。息:自己的心在休息。禾:一棵小树苗,头上戴草帽。思: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孩子们不仅能够自己创编字谜,还和父母、同伴互相切磋,共同进步。2.组字游戏

老师把一个字或几个字的构字部件打乱顺序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小组一份,让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尽可能多的组字,然后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来展示合作的效果,让全体学生认读,评出冠军组。这样,体现了保底不封顶的教学思路,学生们不仅能组出课本上出现的字,有些学生还能组出许多课外认识的字。3.找字卡

老师把许多卡片放在讲桌前,指名5人站在黑板前,按老师读的字音,找出正确的卡片组成字,读后组词或即兴说一句话,谁抢得多谁就可以得到一个小红花。4.创编故事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音、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

5.变字小魔术。

我结合学生学习的生字,让学生学会“变字小魔术”的游戏。选出一些简单的字让学生加一两笔变成新字。如“日”,孩子们变出了:电、甲、由、申、田、白、百、目、旦等,“木”,变出了:本、禾、术、未、米等,课堂上,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到“魔术”中,在游戏中学习,在交流中巩固。

结束语: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教师需要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帮助孩子学会识字、总结识字规律。

参考文献:

篇6: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我觉得在这门课程中,给我最大帮助的教学案例是识字写字这方面。小学的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能力的基础。

因此,我认为小学生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十分重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学习了本课程,我觉得要想高效有趣地完成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性,提升学生的理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课堂中的主角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不可能高质量、高效率。心理学认为: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中。教师让学生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异想天开,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争论,真正放飞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如:要最快记住汉字,学生可选择喜欢的方式识字:有的基础好,好表现,就让他当小老师,教大家识字;有的喜欢找伙伴一起识字,交流合作;有的爱在读故事中巩固;有的喜欢抄写;有的喜欢联想,能给“田”编字谜:1+1=?,我不禁为她的发言与众不同喝彩!

儿童的认知规律表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学习的过程就是在情景中亲身经历,感觉、知觉、表象、联想的过程。新课标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知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努力变抽象字符为直观形象,变枯燥的识字为趣味的活动,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交际、课外阅读、写字等语文实践结合起来,重视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1、巧假设,悟字形。

小学生爱童话,好直观。我便将生字人格化,引导学生把字看作人,一个部件一个笔画就可看作人的肢体,使字也有头肩腰腿,眼耳口鼻,衣帽鞋袜等。如:“禾” 像个女孩穿裙子,书写时别让裙子拖到地;“夏” 的“▔”像帽子,夏天外出记住给自己戴上大草帽;“立”字“丶”像头,“一”像肩,“丷”像手脚,“一”像地面。头正肩平,手脚并拢,立于地上„„把抽象的符号变生动、形象、真切,孩子们犹如走进童话世界,倍感亲切,非常愿意认识并记住这些“朋友”,而且,用这种方法记住的字,错误率极低。

2、多实践,明字义。

小学生记忆特点是无意识记强于有意识记,记得快,忘得也快。只有充分调动他们的眼、耳、口、鼻等感知器官,加强实践体验。

(1)把识字和学词、学句、口语交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组词、说句解意,把文本转向生活实践,培养学生多种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如教学“美”字,教师展示四个不同的生活画面,引导学生说句理解外表美、心灵美、高兴、赞美等不同含义的美,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使学过的字反复出现,久而久之,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同时,通过语言实践,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了爱读书的习惯。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利用好身边的识字教材,如:同学的姓名、路标、广告牌、电视中的对白等。

(3)通过讲故事、找朋友、编(猜)谜语、编儿歌、简笔画等有趣味的游戏活动加强识字。

(4)根据汉字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书写训练,促进认字的精确性,发展知觉的稳定性、主动性,加深记忆,养成良好的习惯。

3、善发现,知学法。

古人说:“授人以渔,受益终身。”为了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教师应在识字过程中渗透识字方法,形成自主识字的能力。

(1)可根据汉字规律和儿童认知规律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如果是象形字,可引导学生观察字和图,产生联想,发现规律:字和图很相象。如果是形声字,利用旧知悟出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有会意、联想、比较等方法。

(2)也可用加减法、字谜法等趣味记忆法。如:你有什么法子记住“美”?学生:羊不露尾巴+大;顺口溜:大王大王真好看,两朵花儿戴头上;大羊没尾巴,照样人人爱。

当学生书写汉字时,要求有一定的标准,最基本的就是笔画正确,间架结构合理,用新课标的话 :必须规范、端正、整洁。一句话,学生要感受汉字错落有制的形体美。郭沫若曾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使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的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写字可免除这些毛病。” 在书写时,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结构把握笔画的轻重缓急,部件的高矮胖瘦,注意谦让或穿插,尽量做到正确、端正,得到美的熏陶。

篇7: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可有选择地运用下列方法,或根据学生的实际创造新的识字方法,找到新的识记途径。

1.展示在生活中识字的成果。在没学生字之前,比一比,看谁认识的生字多,让会认的学生讲讲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根据形旁识字。如,草字头跟植物有关(荷);王字旁跟珠宝玉器有关(珠);提手旁跟手的动作有关(摇);竹字头跟竹子有关(篮);提土旁跟土地有关(坪);月字旁跟身体有关(膀);足字旁跟脚或腿的动作有关(蹲)。

3.背诵古诗识字。荷——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做游戏识字。如,大家正在背诵古诗,教师出示写有“停”的牌子,并示意停下,看哪一组先停下。再如:教师分别出示“摇、蹲”的卡片,学生迅速做出这个字表示的动作。

5.读词语、读句子识字。如:一朵荷花、亮晶晶的水珠、小小的摇篮、、一顶凉帽、透明的翅膀。小蜻蜓立在他的停机坪上。小青蛙蹲在圆圆的荷叶上。

6.编儿歌、字谜识字。如:“人来小亭边,停步看竹篮。竹篮竹子编,月亮在旁边。旁边有翅膀,一飞冲云天。”(停、篮、膀)“一天一天又一天,天天太阳都出山。”(晶)

篇8:谈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

我就谈谈在教学中所采用的练习法。

一、对于只认不写的字

新课标规定, 要会认的字, 只需见其形读其音, 即只要求认识, 在课文中认识, 在别的地方认识, 不要抄写或默写。在教学中, 我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创设情景, 诱导认字。

对于新生, 学校的新环境是新鲜、好奇的, 无形中就产生想认识的欲望, 我就把学生这种欲望与认字联系起来, 并进行科学诱导。如将班级课程表、任课老师名字、学生名字用毛笔大写出来, 贴在墙上帮助学生尽快熟悉学习、生活环境, 又达到认字的效果。

再如教学过程中, 教师经常可用语言创设一定的情境, 引导学生想象在所创设的情境中, 能用所学的字组成什么词;如果学生回答不出, 教师可以示范组词或说句子, 教师所组的字或说的句子要联系学生生活, 让学生能够理解, 从而帮助学生巩固、识记生字。

2、开拓途径, 引导认字。

学生们喜欢吃零食, 零食的包装袋会出现各种文字并配上精美的图案, 在教学中, 我经常利用第二课堂时间, 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包装袋进行剪贴, 分类贴成自己的认字本, 让学生动手又动脑。除引导学生认识包装袋的字外, 还引导学生认读我们生活中所常见的广告牌、商店牌、厂牌、商品标识等, 这都是学生识字的好途径。

3、寓认于玩, 愉快认字。

有益的玩就是学习。在教学中, 我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与认识规律, 设计出形象生动的认字游戏。如“找春天”、“逛动物园”、“闯字宫”等, 还有猜字谜, 学生也特别喜欢。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享受“玩”的欢乐, 又达到识字的目的。

二、要求会写的字

音、形、义三位一体是汉字的基本特征, 教师在教学时, 可从这三个方面安排写字练习, 利用各种练习来教学, 从而较好的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字联系起来, 归类记忆, 理解记忆。

1、从字音方面设计教学练习。

(1) 读一读, 比一比, 再组词。

木 () 和 ()

目 () 合 ()

(2) 选字填空

生声升

() 高 () 长 () 音

作做

() 业 () 工 () 用

2、从字形方面设计教学练习。

汉字中有许多相像的独体字, 许多合体字也具有相同的构字部件, 这样使得学生容易混淆。我在这方面设计的教学练习大部分采用了比较法让学生对形近字进行区别, 让学生在比较中记忆生字。

3、从字义方面设计教学练习。

学生不仅要会读, 会写, 还要会运用。每个汉字有一定的意义, 有的汉字还具有多种意义。学生只有理解字义, 才能正确地运用。那么, 我在教学中, 经常给学生出示教学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中对生字的巩固。

4、音、形、义综合教学练习。

在平时的练习中, 看拼音写词语就是音、形、义综合练习的基本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 既能巩固学生的汉语拼音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的判断理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9: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识字是语文基础能力之一,低年级识字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上周有幸听了县局组织的24节识字教学优质课。从整个教学活动的过程看,应该说我们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认识到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所以,非常重视,也都在这方面下足了的工夫。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把握和处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一、存在的问题

(一)对识字、写字教学的要求不明确

有些教师把要求会认的和会写的生字同等对待,平分精力,结果加重了识字教学的负担,浪费了写字指导的时间。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低年级识字与写字教学中要求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所谓认写分开,指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要求不同,要区别对待。这样做的目的是:一是识写分开,避免字字要求”四会”,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二是“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多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的丰富的文本世界。三是“少写”则是考虑到学生的手指肌肉不够发达,过度写字对正常发育不利。

(二)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重阅读分析,轻扎实识字

就课时分配上,许多教师用多半的时间分析理解课文,甚至有的教师干脆忽视了识字教学,认为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了一些识字方法,可以自己解决生字了。因此,识字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即使设计了识字教学环节,也只是匆匆而过,像是蜻蜓点水。对于非常重要的写字练习几乎全被挤到了课外。全程有二十四位教师参加了赛课活动,只有四位教师做到了边指导,学生边练习书写生字这一重要环节。

(三)对写字教学重视不够,教师的示范不够

一是教师存在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可能是认为电脑时代,字写得好坏没有多大关系,只要会写就行。孰不知,写字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习惯、一种文化的熏陶,一种情感的体验,写好字的意义远远超过写字本身。二是教师的示范不够,一些教师只注重生字结构、笔画顺序的分析,而缺少板书示范,没有“下水字”,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指导学生写字,虽然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课件播放速度较快,学生无从模仿和观察写字过程。小学生都有向师性和模仿性的特点,教师当堂书写,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对学生是最好的示范,而且是最真实、最亲切的示范。三是写字时间被安排在了课外,无从指导反馈,无法保证写字的质量。

(四)对借助拼音识字教学重视不够

在这次优质课评选教学活动中24位教师中只有5位重视了借助拼音识字的教学过程。绝大数直接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认读,这样做加大了学生认读的难度。

二、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建议

(一)应加强小学生写规范字的指导

低年级阶段识字、写字教学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要求学生会写之后,还要写得正确、写得规范。这就需要教师对写字指导要得法。首先,对于新学的汉字和难写的笔画,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字形,认清字的结构,要做到指导一个字,带动一类字。其次,端正学生的写字姿势,要保证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因此,从学生入学那一天握笔那一时起,就要严格把好写字姿势这一关。

(二)识字教学要注意实效性

1.识字教学,不能孤立地识字,要做到多方面的结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为识字提供了语言环境,首先要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来识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即巩固了拼音,又为学生自主识字提供了有利的工具。

2.结合儿歌识字。因为儿童对歌诀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利用歌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识的汉字。例如”学习“高”字可编歌诀:“一点一横长,口子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

3.结合图画识字。低年级识字教材配有丰富的图画,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些图画,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上册字与画”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四四方一座房,十字在中央”的含义时让孩子们“猜一猜”。

4.结合孩子的生活实际。根据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如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字宝宝”或“小朋友”,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另外,创设识字环境,在日常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生字的习惯。如车站名、商店名、商品价格牌、校园的警示语、电视节目名称等。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让学生将自己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都标上拼音,再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还可以通过“每日一句话”“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并认识新字,同时训练学生提高自己的朗读能力。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准确地理解字义,巩固所学的字。

5.结合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识字。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还可以开展写规范字比赛;通过班级黑板报、校内宣传橱窗等展览优秀的作业,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更加自信地使用规范字。

另外,低年级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也快”。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儿童识字的这一特点,还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复现生字,在这些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让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愉快的情境、活动中不知不觉认识生字。不过活动不应走过场,只图热热闹闹。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有的需要提前布置。

参考文献:

[1]窦娇颖.如何提高识字教学质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5).

[2]宋慧红.轻松识字多方促读——识字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设计,2004(4).

[3]夏光清.让生活识字成为学习中的高级游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

[4]黄嘉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10.

[5]廖玉.课堂即生活——识字教学一得[J].教育科研论坛,2005(2).

篇10: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问题分析及建议

1.可用编儿歌的方式识字:聪:小聪明,耳朵灵。会听课,总专心。意、忽、总:意有心,忽有心。在心底,总有心。

2.可用做动作帮助识字。眨:让学生做眨眼睛的动作,体会“眨”跟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注意“眨”字的声调是三声。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识字:活泼、忽然、主意。

4.小组合作识字:如、以。不要求统一方法,要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愿望。

5.可以用生字连词造句的方法复习生字词。

6.通过读词读句检测学生对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如:

聪明活泼聪明活泼的小明学会了种花。

忽然天忽然暗了下来,很快就下起了大雨。

如果如果明天天晴,我们就要去春游。

以后学了这一课,我们以后会更爱护树木了。

主意我们有一个美化校园的好主意。

7.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的生字:然、眨、如、主;比较“忽、父”的声母,读准“忽”的字音。

8.用要求写的六个字分别组词语,鼓励用每个字组几个词语。

9.写字指导。本课六个字中,“以、主、意、总”四个字是既要认又要写的字,要作为重点指导。可以重点指导“意、总”两个字中“心字底”的写法:(1)关键是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2)“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此外,“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以”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后”字有两个撇:“平撇”和“竖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仔细区分并认真写好,关键是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上一篇:庆国庆周记下一篇:智慧环保规划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