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清扫制度免费

2024-05-10

粉尘清扫制度免费(精选4篇)

篇1:粉尘清扫制度免费

粉尘清扫制度

1、目的

为了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粉尘爆炸事故,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产生粉尘的岗位。

3、职责

3.1 安全部负责粉尘场所清扬的安全监督管理。3.2 生产车间负责粉尘场所清扫的日常维护与管理。3.3 岗位操作人员负责本场所本班次的清扫工作。

4、管理规定

4.1 粉尘日常清扫由生产班组长按排岗位操作工完成。每班岗位操作工下班之前,必须将设备、地面粉尘清扫干净,并作为交接班内容之一。

4.2 接班时,检查发现上班没将设备、地面粉尘清扫干净。可拒绝接班,直到上班清扫干净为止。

4.3 安全部、车间每天监督检查,并作为考核内容之一。

5、清扫工作要求

5.1 烘干岗位操作人员都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上岗,做好对粉尘爆炸和粉尘职业病危害的预防工作。

5.2 配备好消防器材,并做好维护。

5.3 上班时,穿戴好工作服务、安全帽,严禁穿带钉的鞋、拖鞋、凉鞋;严禁穿短袖、短裤及化纤服。

5.4 严禁酒后上班,严禁将香烟、打火机等火种带进生产场所,严禁在生产场所使用手机,禁止在班中串岗、睡岗、脱岗、打闹或做与岗位无关的事。

5.5 粉尘清扫时,戴好口罩、防护镜、手套等防护用品。5.6 在高处或高温设备、管道上清扫时应注意防跌伤和烫伤。

5.6 清扫动作为轻,以扫帚、抹布为主要工具,禁止用空压气吹扫,防止粉尘飞扬。

5.7 清扫工具要定位摆放,每次用好后应放到规定的位置,并摆放整齐。

篇2:粉尘清扫制度免费

1目的

为消除火灾隐患、防止粉尘爆炸事故、改善作业环境、提高作业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粉尘爆炸危险场所。3职责

3.1粉尘所在分厂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粉尘场所清扫的安全监督管理。

3.2 粉尘所在分厂的主管工段长负责粉尘清扫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4管理规定

4.1粉尘日常清扫由岗位人员完成。岗位人员每日清扫生产现场及设备至少一次,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此时间内未完成,延长清扫时间,直至达到专业要求为止。交接班时下一班的岗位人员应对上一班的岗位人员的清扫任务完成状况进行检查,合格后才可交接。

4.2分厂二级部门的管理人员每周对煤磨区域组织一次卫生检查。对卫生不达标的班组成员进行考核。对转子秤、袋收尘等防火、防爆重点部位,除日常清扫外,由煤磨工段每周进行一次全面彻底清扫。

4.3磨机停运检修前、检修结束投运前,煤磨厂房及设备进行全面彻底清扫。

5岗位人员要求

5.1严格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的安全责任,掌握粉尘清扫施工安全措施。

5.2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经过粉尘防爆及职业健康知识专项教育培训及三级安全教育,要有自保、互保意识,做到“四不伤害”。

5.3坚决禁止酒后上岗、迟到早退。

5.4进入生产现场不准携带火种、吸烟、串岗、打架斗殴。5.5严格执行劳动防护制度,必须按规定佩戴符合技术要求的防尘口罩、防尘帽、防护服等防护用品,禁止穿拖鞋、凉鞋,不准穿短袖、短裤及化纤制品服装。

5.6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高处作业时做好防止高处坠落的安全措施,必须系好安全带,禁止上下抛物,监护人要始终在现场做好安全监护。

5.7进入生产现场,禁止乱摸、乱碰、乱动生产设备,远离危险源,以防烫伤、烧伤、电击伤。跨越皮带必须通过通行桥,禁止在皮带上站立、通行。

5.8服从专业负责人的日常管理,积极工作,禁止消极怠工,接受监督指导,禁止违章、违纪。

5.9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禁擅自离岗、脱岗、空岗,如需暂时离开,必须向工段长、班组长和分厂监护人请假。

5.10严禁在设备运行时清扫卫生或触摸运转部位,旋转部位清扫卫生时,必须先办理停电手续,等运转设备停止工作后进行清扫。

5.11清扫时以扫帚清扫、抹布擦拭为主,不得使用压缩空气吹扫粉尘。

5.12粉尘清扫工作完成后,工器具应按规定地点存放,摆放整齐。抹布悬挂支架;扫帚、垃圾桶等工器具放进保洁工具室或工具箱内。

5.13粉尘清扫负责人组织岗位人员每周参加分厂组织的安全日活动,并宣贯告知清扫作业需注意的安全事项。要求有参加活动记录及参加人员签字。

6抹布擦拭清灰措施 6.1抹布的选择

应使用有棉布进行擦拭,不易使用化纤制品的布料擦拭。6.2抹布擦拭的区域

煤磨选粉机设备上的减速机,煤磨设备上的辅减、双通阀摆减、分格轮、摆减,袋收尘设备上的原煤仓三通阀气缸,煤皮带秤,绞刀及其设备上的减速电机,罗茨风机设备上的安全阀、电机,转子秤及其设备上的减速器,煤皮带设备上的电动机、减速器、逆止阀,原煤堆料机皮带设备上的电动机、减速机,取料机设备上的减速机、堆料减速器、防尘罩、液压球阀等部位。以及设备缝隙、拐角等扫帚不易清扫的部位。

7扫帚清扫作业措施 7.1扫帚的选择

应使用有高梁穗、金丝草、扫帚草等扫帚等窄小型扫帚清扫,不易使用容易产生扬尘的竹梢大扫帚清扫。

7.2扫帚清扫的区域

篇3:粉尘清扫制度免费

一、美国免费午餐制度实施的历程

“国家学校免费午餐项目”(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NSLP)是由美国联邦政府在中小学实施的免费午餐项目,旨在培养孩子健康的身体和丰富的心灵,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培养良好的营养习惯。其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最初,由致力于儿童健康和福利的私人机构和团体提供零星的食物。20世纪30年代以前,在费城、波士顿、密尔沃基等地开始实施学校午餐项目。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使得失业人数倍增,成千上万的学生没钱享用午餐,学生饥饿和营养不良的问题令人担忧,许多州和市政开始立法,甚至拨款为学生提供午餐。由于地方政府和学校委员会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满足不断增长的资金需求,慈善组织和个人的捐款又不充足,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势在必行。1936年8月24日,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授权农业部用30%的关税收入资助农业。农业部收购剩余农产品使农产品价格稳定,同时将收购的剩余产品捐给失业的工人和学校。这就是著名的“货物捐献项目”(Commodity Donation Program)。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免费午餐项目获得了这些剩余产品。最初,该项目只是针对营养不良和处于社会下层的学生,不久之后,所有的学生都被纳入进来。

为了保持该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学校午餐法》(National School Lunch Act),由杜鲁门总统签署。该法规定:“作为一项国家安全措施,由各州通过捐赠和其他方法进行援助,供应充足的食物和其他设施来设立、保持、运作和推广非营利的学校午餐计划,以保护全国儿童的健康与幸福,促进富含营养的农业商品和其他食品的国内消费。”至今,它仍然是美国学校免费午餐计划的宗旨。法案同时规定,联邦政府根据各州5~17岁的学生人数以及个人国民生产总值的高低来给予资助;每年分配州政府1,000万美元为学校添置设备。其资助金额是根据联邦提供给各州的食物费用拨款总额来定。并规定了管理费用的比重不得超过各州拨款总额的8.5%。法案第7部分还规定了各州应提供配套经费。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经费的具体比例是:1947~1950财政年度是1∶1,1951~1955财政年度是1.5∶1,1956年及以后是3∶1。人均国民收入低于美国平均人均收入的州,配套经费可以降低。[3]法案规定,学校午餐以非盈利为基础,不分种族、肤色或国别,向所需儿童(包括中小学生和儿童关怀机构的幼儿)提供营养午餐,午餐必须符合美国学校膳食指南中所规定的营养标准,同时还为公立和私立非营利的中小学校提供厨房和午餐设施。

为唤起全体美国人民对免费午餐的重视,1962年10月9日,国会通过议案,设立“国家免费午餐周”(National School Lunch Week),为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开始的一周时间。每年总统都发表声明,号召美国人民通过适当的仪式和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这一个星期。1962年10月,政府对《国家学校午餐法》作了许多修正。联邦政府将以往按照学生总人数来资助的办法,改为根据就餐学生人数和各州需要资助的人数比例来分配资助资金。此后,免费午餐计划进行了延期、强化和扩充。1966年后,学校特殊牛奶项目成为实施《儿童营养法》的一部分。1996~1997学年,学校免费午餐项目根据新颁布的《美国人膳食指南》作了修改。直到今天,免费午餐项目仍受到政府的重视。2010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0年健康、无饥饿的儿童法案》,美国国会再次授权实行为期5年的儿童营养计划,在10年内将为这些计划增拨45亿美元的资助。今天,全美将近3,200万中小学生享受免费午餐,1,100万人享用免费早餐。[4]

二、美国免费午餐制的实施办法

如今,免费午餐项目已被视为美国教育制度的一部分,该项目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许多家长、教师们的称赞,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不同收入家庭提供不同的午餐补助

联邦政府对各州免费午餐的资助主要依据是: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对补贴午餐和免费午餐的需求;现有免费午餐或补贴午餐的比例、学校午餐的价格与该州午餐平均价格的比较;学校免费午餐的财政状况体现出来的额外需求。农业部根据每年7月1日发布的家庭收入贫困标准,来决定哪些家庭有资格享受资助。1970年修改的免费午餐方案要求每个学区都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有资格的学生获得免费或补贴午餐。学生的午餐根据收费情况分为三类:全免费、补贴午餐、全价午餐。政府针对不同种类午餐的就餐人数给予相应返还。在2011~2012学年度,联邦对各类午餐资助的返还金额分别为S2.77,S2.37,S0.26;下午小吃的返还金额分别为S0.76,S0.38,S0.07。[5]但各州可根据具体情况略有浮动。如,2007年,联邦针对免费和补贴午餐的返还金额分别为2.68美元和2.28美元;2007年,加利福利亚州将各类午餐的返还金额各上浮0.2195美元。2008年6月,由于参加就餐人数增加超过拨款上限,将返还的上浮金额减少到0.022美元。学校营养协会认为2010年将会更差,到2010年6月将上浮金额规定为0.01美元。

联邦政府对免费午餐的资助金额根据物价等经济社会状况、享受免费或补贴午餐人数的变化进行不断调整。如,20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针对由于成本增加,贫困人口扩大,导致享受免费午餐人数的增长,为避免午餐质量下降,各州都追加拨款。如2010年春季,加利福尼亚州议会增拨920百万美元。1998年,美国国会将免费午餐项目扩大到为学生提供的点心和零食,并将受益学生年龄扩大到18岁,而且规定补贴午餐的价格不得超过40美分。在为学生提供免费或补贴午餐的地区,50%以上的项目免费提供餐点。[6]

2. 规定了不同午餐的食物种类及营养标准

要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首先应保证饮食质量和营养均衡。联邦政府制定了具体的营养要求:“学校午餐必须符合美国人适用膳食指南的建议要求,脂肪热量不得超过建议的30%,饱和脂肪酸低于10%。饮食还必须包括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铁,钙和热量。”[7]学校午餐所提供的食物种类或食物的具体制作方法由地方决定。

现有的免费午餐主要有三类,分别为:A类、B类和C类。每类午餐包含:

●牛奶:A类.1/2品脱,B类.2品脱

●含有蛋白质的下列食物及其合成物(新鲜的或经过处理的猪肉,禽肉、奶酪、熟鱼或听装的鱼):A类.2盎司,B类.1盎司;

●干豌豆、蚕豆、扁豆以及做好的花生奶油:A类.4汤匙,B类.2汤匙

●鸡蛋:A类.1个,B类.1/2个

●未加工的、熟的或听装的蔬菜和水果或二者均有:A类.3/4杯,B类.1/2杯

面包、松饼、用谷物做成的热面包、营养丰富的面粉和黄油、强化人造黄油:A类.2茶匙B类.1茶匙

C类午餐,牛奶项目成为午餐项目的一部分,被称为C类午餐,包含1/2品脱牛奶,作为饮料提供。牛奶中的脂肪含量以及卫生状况必需满足州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最低标准。

A类午餐要求满足10岁至12岁儿童一天1/2到1/3的营养需求。B类午餐的膳食模式是一种为缺少设备提供A类免费午餐地方的一种辅助形式。为使午餐达到营养标准,政府对食品的采购和午餐的制作将会根据比例给予补偿。补偿标准由农业部规定:A类为9美分,B类为6美分,C类为2美分,没有提供牛奶的减去2美分。但不提供牛奶仅适于牛奶中的脂肪不合标准和卫生条件不具备的情况。所有的补偿不得超过食物的制作成本。近年来,由于学生肥胖严重,免费午餐结构有所变化,午餐中含有更少的钠和反式脂肪酸,增加了更多的水果、蔬菜以及五谷杂粮,而且开始给儿童提供低脂牛奶和脱脂牛奶;并要求胡萝卜、西葫芦和豆类食品必须在菜单中出现,严格控制食品中的热量。

3. 建立免费午餐的食品安全管理规范

严格的食品管理制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保证。美国在实施免费午餐的过程中对提供免费午餐的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美国政府设有专门机构负责监管学校的食品安全,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美国政府通过录像,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渠道来宣传食品卫生知识,同时为所有从业人员发放食品安全宣传手册,要求食品从业人员必须遵守食品安全规范。密西西比大学国家食品服务管理学院为美国农业部制定了多达165页的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指导手册。[8]该手册的主要内容为:第一,所有参与人员必须掌握的食品安全知识,包括学校必须严格遵守的操作规范,掌握食源性疾病产生的原因、症状及其防治办法等内容。第二,餐饮从业人员与管理者的责任。包括:食物的操作必须遵循的严格程序规范;卫生、清洁的餐饮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餐饮服务的流程;确保食物不过期的合适温度及储存办法;学生就餐中食物过敏问题的预防和处理,以及学校对生病或其他对饮食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替代性食物的办法。第三,食品来源地的标注规范。如,规定包装上的产地位置,要求精确到3公尺见方的农田。第四,食品安全计划的制订要求。如,食品安全计划必须记录下食品温度,以及食物制作和服务的关键步骤。此外,该手册还要求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与应急办公室制订生物安全管理计划,以预防恐怖袭击。

4. 加强对免费午餐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确保服务质量

美国免费午餐项目由农业部负责,充分发挥其拥有专业知识的优势。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也能相互监督。《美国学校午餐法》第14部分要求建立一个国家咨询委员会,由13位成员组成,由农业部长担任委员会主席,不领取任何报酬,但补偿旅行和生活费用。委员会成员来自社会各阶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该委员会负责对学校午餐项目、儿童营养项目、与法案相关的儿童营养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任何促进项目提出改进的建议,以年报或以立法建议的形式由委员会提交给总统或国会。2005年后,联邦农业部每年进行两次食品安全方面的视导。学校也必须将最近的食品视导报告予以公示,并提供一份书面报告给公众代表。美国免费午餐项目还关注利益相关者———家长和学生对餐饮的满意度。学区必须向家长说明免费午餐的政策,并通过媒体宣传相关政策。学校必须将下一周的食谱提前公布在学校网站、宣传栏上或以传单形式发到家长手中,接受家长质询。

三、启示与借鉴

美国的免费午餐制度在确保社会稳定,提供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在学生的身体健康教育方面也卓有成效。在免费午餐的实施方面,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

1. 应高度重视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逐步加大对免费午餐项目的资助范围和力度

美国免费午餐制度的发展过程表明,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是免费午餐顺利实施的保证。免费午餐项目在美国被称为“营养国防”,美国政府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联邦政府在学校免费午餐周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将免费午餐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随着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受益学生的范围不断扩大,资助的范围不断扩展,这些都值得我国在实施免费午餐计划时加以借鉴。我国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必须根据经济发展的情况以及试点的情况,从贫困地区逐步覆盖到全国。目前,在中部地区或东部城市中就读的学生,由于中午回家就餐不便,许多中小学生在校就餐。实行免费午餐项目,有助于这部分学生获得充足的营养。在实施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家庭收入情况的不同,让学生享用全价午餐、补贴午餐或免费午餐,利用有限的资金使更多学生受惠。免除的费用应根据学生的进餐人数直接拨付到学校,而不能直接补给家长或教育行政部门,以免经费不能有效用到学生的营养上。

美国1970年修改的学校午餐法规定,农业部有权利用不超过1%的拨款,为实施《国家学校午餐法》和《儿童营养法》培训工作人员。我国各地政府也应加强非食品的补助,除免费提供厨房和设备外,还应提供从业人员的工资及培训费用。目前,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我国免费午餐从业人员在落后地区由教师轮流担任。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从业人员也不能保证全部接受过相关培训。因此,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使他们在午餐的设计、准备、制作、供应等方面能遵守一定的程序。培训的内容应包括学生膳食营养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使他们了解食源性疾病,理解时间、温度和食物之间的关系。各学区还应安排注册营养师和食品安全专家对学校的菜谱进行指导分析,提高学校食品服务人员对出现意外食物过敏的风险管理能力。

2. 建立和健全免费午餐的各项管理制度

《美国学校午餐法》对免费午餐项目的实施程序有着严格的规定,以确保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我国的免费午餐项目才刚刚起步,还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监督制度、食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制度、资助方的准入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并像美国一样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确保免费午餐制度的顺利实施。其次,还应建立学校食品的卫生服务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指南,为食品的设备、卫生、安全设立统一标准。在一些不具备烹调条件的地区,各学区应建立或以招标的形式配备中心食堂,在中心厨房准备食物,然后将其发送到整个学区内没有厨房的学校。最后,应加强对免费午餐实施情况的监督管理。各地政府应成立由教育、财政、卫生、审计等多个部门参与监督、管理的专门机构,加强对学生午餐质量、卫生安全、资金安全使用的监控及检查,还应将家长和学生代表纳入评估委员会,对中小学的免费午餐计划进行调查,学校还要为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餐饮信息提供便利。

3. 执行严格的营养标准,避免学生营养不良

《美国学校午餐法》规定,为学生提供餐饮首先应保证质量和营养均衡,必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降低脂肪含量,避免学生肥胖或营养不良。我国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对免费午餐的营养标准进行不断改进。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应选择具有食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以及营养标准作出明确规定,避免学生营养失衡。学校应全面公开学校食堂和学生营养经费账目及配餐标准,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还应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监督,避免食堂管理人员购买劣质的蔬菜和食用油。各地应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具体规定免费午餐应包含的食品类别或食品分量,各学区应制订可供选择的菜单和食谱,还必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品种,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4. 加强对学生的营养教育,使之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美国免费午餐项目的实践表明,对食物的某些偏好,民族传统,习惯,食品潮流、收入等都影响到膳食模式。健康的饮食方式可以使学生关注饮食安全。如果要培养儿童良好的餐饮习惯,就必须对儿童的饮食习惯进行早期干预,对其饮食习惯、态度、以及饮食口味等施加影响。各学区应配备一名专职营养师,为师生提供健康讲座或为餐饮从业人员提供营养指导,使学生明确食物的营养内容。学校还应使学生认识食源性疾病,了解它们的征兆以及产生的原因,教会学生懂得控制好食物和温度的关系、防止交叉感染。总之,营养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他们学会选择健康的食物,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本文责编:张瑞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特困地区学生每日餐补3元[EB/OL].http://e-du.ifeng.com/news/detail_2011_10/27/10193529_0.shtml,2011-10-03.

[2]1个局长12个校长学生营养午餐喂肥一窝蛀虫[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11-08/05/c_121817861.htm,2011-10-03.

[3]Gordon W.Gunderson.The 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EB/OL].http://www.fns.us-da.gov/cnd/lunch/AboutLunch/ProgramHistory_5.htm2011-10-03.

[4]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 Get Makeover;Meals toHaveLessSodium,Transfats,MoreFruits[EB/OL].http://ar-ticles.nydailynews.com/2011-01-14/entertainment/27087273_1_trans-fats-lunches-school-breakfasts,2011-09-10.

[5]Reimbursement Rates Historical Data(SY2011 2012)[EB/OL].http://www.fns.usda.gov/cnd/Governance/notices/naps/NAPs11-12.pdf,2011-09-10.

[6][7]National School Lunch Program[EB/OL].http://www.squaremeals.org/fn/render/channel/items/0,1249,2348_2363_0_0,00.html,2011-09-10.

篇4:德国大学免费教育制度

德国大学的免费与收费

联邦德国的免费教育,包括小学、中学到大学。免费政策只局限于公立学校,上私立大学还是需要交费的。目前,德国共有393所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其中包括102所私立院校。私立大学的学费从每学期1000欧元至3000欧元不等,部分热门专业学费更高。

既然公立大学免费,收费的私立大学是否还有生存的空间呢?当然,空间还是有的。原因很简单:德国大学教育的主体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的学生太多了,因而缺乏必要的“服务”。与经常人满为患的公立高校相比,德国私立高校吸引人之处是在校生少,学生与教师有更多接触机会,有的学校可以做到教授一对一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与教师有更多接触的机会。

虽然私立高校收取的学费有时可达公立高校的近十倍,而且大部分私立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而非综合大学,但好处是面向就业市场,教学设备等硬件条件相对较好,课程设置灵活并倾向实用性。

如果在公立大学学习,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否则毕业很困难。在私立大学学习,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服务,包括小班授课,有组织的教学管理和生活辅导等。而且,私立大学还可以聘请到更知名的教授,开设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到私立大学读书还是比较划算的。私立大学往往学制较短,对于德国人来说,早点毕业就可以早点工作。虽然公立大学学制为5年,但按时毕业的人并不太多,很多人要延长到8年,甚至10年也并不少见。因此,如果能够早3年毕业,就已经把几年的学费挣回来了。

虽然如此,但多数德国人还是选择免费的公立大学。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9至2010年冬季学期,德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约212万人,其中私立高校在校生总数为9.6万人。在私立高校在校生中,有1.27万人就读于私立综合大学;8.29万人就读于私立应用技术大学,占所有应用技术大学在校生总数的12.3%;500人就读于私立艺术类高校。

虽然与美国相比,德国私立高校在本国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但在过去9年中,德国私立高校在校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已从1.4%上升到4.5%。其间,私立高校总数也增长了一倍多。

注重社会公平正义

根据德国《基本法》,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国家”。按照权限划分,文化、教育属州级事务,各州有权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一般而言,教育政策的惠民程度和体制层级呈反比例的关系:管辖层级越高,惠民的程度越低;相反,管辖层级越低,惠民程度越高。其原理是,最高层面上的联邦政府可能会高高在上,出现脱离民众的现象,而州级政府就相对要好一些。同时,一个国家的情况是复杂多样的,制定统一的教育政策不见得合理,无法充分满足各地区民众的需求。因此,德国把教育事务下放到州,有利于把利益更多地让给民众。

德国人认为,政府的职责不仅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民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要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尽可能把好处让渡给民众,而不是与民争利,更不能把教育产业化,将学校变为赚钱机器。

教育免费的最大理由是,民众是纳税人,既然民众已经纳税了,就不应该再为子女的教育买单,政府的收入应符合“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的原则。在德国人看来,政府只不过是税收的管理者而已,所有经费的支出必须合法、透明,并经过严格审计,政府不能成为税收的受惠者。既然经费不能私用,因此只好将其投入到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直接惠及到民生的项目上。于是,教育免费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

对外国人一视同仁

那么,德国大学对德国人免费,对外国人是不是需要收费?不收费。德国对本国人和对外国人一视同仁:不管是德国人还是外国人,公立大学一概免费;私立大学也收取和德国人一样的费用。

德国大学的这种“国民待遇”和德国的教育国际化政策密切相关。德国政府鼓励外国学生到德国留学,希望通过提高外国学生的入学率来提升德国大学的国际化水平。因此,德国政府提供额外的补贴,每招收一名外国留学生,即对大学提供相应的经费补助。

教育对本国民众免费容易理解,那么对外国人免费是否吃亏了呢?从表面上看,德国是吃亏了,因为教育经费必须补贴到每个外国学生的头上。但德国人认为,外国学生为德国大学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带来了活力,固步自封和闭门造车是无法造就高水平大学的,也无法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从长远看,由于老龄化问题的出现,年轻劳动力不足,外国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在德国工作,为德国企业服务,解决德国高水平劳动力缺乏的问题。

另一方面,外国学生回到本国后,会把德国文化、教育理念和生活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德国、理解德国,为德国企业的向外发展和产品的出口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上看,德国政府的免费政策是明智和富有远见的,这比直接提供经费给外国政府要强多了,因为援助对象是外国政府,一旦该国政府倒台,援助就打水漂了。而把好处给了民众,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民众自然会将感激之情牢记在心。

德国大学凭借着高质量的学术水平、高含金量的文凭以及受国际承认的教育体系,加上在收费上采取一视同仁的政策,受到了外国学生的广泛欢迎。据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公布的“2013年外国留学生在德国的学习情况报告”显示,外国留学生人数在德国大学的平均比例约为10%,有的大学甚至高达15%,人数保持稳定增长。目前,德国大学有260多万名在校学生,国际学生约为26万人。2013年,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为2.3万人左右,其比例约占在德国留学生的27%,是外国学生中最大的留学生群体。现在,德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留学目的地国家,仅次于美国和英国。endprint

免费教育制度并非一帆风顺

德国的教育免费制度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经历过曲折和弯路:从长期免费教育到短暂几年的收费,最终恢复免费。

由于德国没有统一的“高考”,只要通过“文理中学毕业考试”、取得高中毕业证书即可申请大学,所以德国大学里的学生越来越多。学生人数的增多,势必会增加相应教育经费的投入。再加上两德统一的经济负担、欧盟一体化(特别是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统一的货币)带来的负面经济后果以及德国福利开支在21世纪初的增加,造成了教育经费的紧张。为此,德国政府有意收取一定的费用来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

与学生人数过多的情况相比,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德国学生多数延迟毕业。根据联邦统计局的统计报告,2001年德国总共有20.81万名大学生修完了学业,他们取得第一学位时的平均年龄是28.1岁,德国大学生大概要读完10.6个学期,即在大学里读5.3年。综合性大学的平均专业学习年限(5.9年)明显高于应用技术大学(4.8年)。

在这些学生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主动延迟毕业。其原因在于,毕业不好找工作,特别是一些文科专业,毕业即意味着失业。也有的学生愿意留在学校,享受当学生的诸多好处,如打工的税收优惠,交通、住房补贴等。只要保持学生身份,每年假期轻松打工一段时间就能维持一年的开支,没有全职工作的诸多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部分德国大学开始酝酿收费。刚开始只是针对延迟毕业或攻读第二学位的学生以及用英语授课的国际课程,但收费是一种兴奋剂,往往一开头就刹不住车。在2006年前后,德国大学开始全面收费,即所有学生都必须缴纳学费,每学期500-1000欧元不等。该政策的实行,最高兴的是德国政府和大学校长,有些学校居然想收取更高的学费,从而达到“打造高水平大学”的目的。

德国公立大学收费后,外国学生也跟着“倒霉”。尽管德国学费并不特别高,但对于很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学生而言,每年的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进一步提升大学竞争力

收费制度的实行,一开始就受到了社民党特别是学生和教师的质疑和反对,针对收费政策的游行示威此起彼伏。不过,执政的基民盟并不打算妥协,该党坚持认为,收取学费有助于德国大学的正常运作和提升大学的教育和科研水平,防止部分学生赖在大学里长期不愿意出来。

如前所述,德国的教育事务属州级政府管辖。经过几年的收费,民众的不满情绪并未减少。社民党为了收买民心,便在自己执政的州逐步取消收费。这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收费制度很快土崩瓦解。到2012年左右,只剩下联盟党执政的下萨克森州和巴伐利亚州坚持收费。但是,从2014年冬季学期开始,德国16个联邦州将全面取消收取学费这一项政策。迄今为止,也只有下萨克森州还在收取每学期不超过500欧元的学费。自此,德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又将享受到免费教育的大餐了。

德国放弃收费政策,从根本上讲是得益于德国良好的经济表现。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开始,德国并未受到严重冲击。即使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德国经济依然一枝独秀,基本保持在1.5%-3%的增长率。德国经济之所以如此稳定增长,根本原因是德国对实体经济的深耕细作,从不跟风美国的虚拟经济,也不像欧盟其他国家那样大手大脚花钱,特别是德国实施的理性、稳健而合理的经济政策,使德国经济免受外界干扰,如同一台高质量的机车,平稳而匀速地前进。

收费政策的取消,特别是学位制度的改革,使德国教育得到了空前繁荣。根据德国联邦统计署公布的数据,2012年德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比十年前翻了一番,即从2002的20.86万人上升到2012年的41.33万人。2013学年(2013年夏季学期及2013年-2014年冬季学期),德国高校新生人数为50.66万人,同比上升2%,为2011年(51.87万人)以来历史第二高值。德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增加了60万人,达到2013年-2014年冬季学期的260万人,比2012年冬季学期增加了5%。大学在校生人数同比增长了4%,为170万人,专科生在校人数同比增加7%,为90万人。

根据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今年6月份发表的一份最新预测报告,在今后的12年里,德国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都将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估计将达到26.3万人,与2001年(18.3万人)相比增长率为44%。重新恢复免费制度后,德国大学的竞争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提高。根据最新的2014年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世界大学排名,在世界前100名的学校占比中,德国位列第三,排在美、英之后。

上一篇:2015年3月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报名公告最新考试试题库下一篇:大学生社区挂职锻炼暑期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