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2024-05-22

关于学习的小故事(通用14篇)

篇1: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同样的能力,在不同的态度下,会导致完全不同的未来。态度也许是另一种能力,有时比能力更重要。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

故事5:

在大外企月薪10K的雇员发出的短信:

“投身外企英勇无畏,西装革履貌似高贵,其实生活极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鞍前马后终日疲惫,客户投诉招死陪罪,点头哈腰就差下跪,日不能息夜不能寐,老板一叫立即到位,一年到头加班受罪,劳动法规统统作废,身心憔悴暗自流泪,屁大点事反复开会,逢年过节家人难会,分分秒秒不敢离位。迎接检查让人崩溃,工资不高自己交税,走亲访友还得破费,抛家舍业愧对长辈,身在其中方知其味,外企哪有社会地位,全靠疯疯傻傻自我陶醉。”

——没有雇主会愿意用消极心态雇员的,消极心态被传染了将又是一场“非典”。

在外企工作,压力也很大。因为分工细,工作流程完善等原因,如果不是高级管理,做的事情是非常琐碎的。但如果心态好,换个思维方式,我们还是可以学习外企的先进的管理工具和流程的,并想办法从琐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效率,在琐碎的工作中去享受轻松。

故事6:

赵秀才与钱商人死后一起来到天宫,玉帝说:“你们二人前生没有做什么坏事,我特准许你们来生投胎为人。但只有两种做人方式可选择:工作或不工作。”赵秀才心想,前生我并不富裕甚至还填不饱肚子,现在准许不做工作吃、穿都是现成的,真是太舒服了。于是他选择了做不工作的人。钱商人想到前生经商赚了一点钱,来生就把它们都拿来投资,造福社会,于是他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做工作的人。 玉帝看了他们的选择当下判定二人来生的命运:“赵秀才甘愿过不劳而获的人生,下辈子做乞丐,整天向人索取饭食,接受别人的施舍。钱商人甘愿过有工作的人生,下辈子做富豪,行善布施,帮助别人。”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选择人生时,其实也在选择工作态度。工作态度决定一切。谁懂得“工作即做人”的道理,他的人生结局就不会太坏。

故事7.

有个小孩,不小心碰到了桌子大哭。中国的妈妈见到后,第一个动作就是伸手打桌子,然后哄小孩:“乖!不哭!”。而日本的妈妈则不是这样,她会要求小孩重新绕桌子走一遍,然后启发他:“人之所以会撞上桌子,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你跑得太快,刹不住脚;二是不注意看路;三是你心里在想别的事情。你刚才是属于哪种情况?”

桌子是死的,它不会主动来撞人,所以人会撞上桌子,是人的错,而不是桌子的错。中国的妈妈伸手打桌子,就等于在教育孩子,那都是桌子的错,不是你的错,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的孩子,遇事情首先是推卸责任,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开脱的理由,而一门心思挑别人的毛病。日本妈妈的做法,则是在教育孩子要勇敢的承担自己的责任,而不要去一味的指责别人。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凡事总是先检讨自己的不足。

其实,很少有事情能很彻底的分清到底是谁对谁错,往往是谁都有错,不同的是错多错少。倘若每位当事者都能承担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认真地检讨自己的不足,那还有什么事情解决不了呢?

部门与部门之间也是这样,当别人给我们指出不足时,首先不是去反驳、去争辩,而是先作检讨,确实错的,马上改,确实没错的,也作个警示,以便更加重视。

态度决定一切。同样的事,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所以,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先把态度端正好。

故事8.

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临出校门,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

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之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的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埋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外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世界第一品牌学校——哈佛的这个实验再次证明了“态度决定一切”这个关于“价值”的普世观点:能力比知识重要,情商比能力重要。当人们在人生长河搏击的时刻,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他的精神支柱,坚韧不拔的态度是他抵达目标的动力源泉。好的教师,不是教出了多少高分数的学生,而是育出了多少具有坚定态度的人。

篇2: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上课铃急促地响起,我急忙把最后几口面包一股脑地通通塞进嘴里。顶着两个球似的腮帮子,我看见我们语文老师也就是我们的班主任大踏步地走进了教室。

她的眼神在全班扫射了一遍,然后倏地似利剑一般刺向了我,说:“罗小贝,你就知道吃,吃,吃,看你的作业做成了啥样?还好意思吃?!”

我使劲咽下满口的面包,差点噎得翻起了白眼。老师开始上课,天拉,她的声音怎么像催眠曲一样?我昏昏欲睡,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我觉得头像灌了铅一样,这凳子快把我屁股给粘起来了,为了驱散睡意,我开始摆弄尺子和橡皮。

“罗小贝,你手里拿着啥?看到文中这一段了没有?”我抬起头,直对班主任那道锋利而迅疾的眼神。

我赶紧丢下摆弄的橡皮和尺子,大声嚷着说:“没有,我啥都没干,我在做笔记呢,老师!”

她转身写着她的板书,一阵冷冰的声音传了过来:“下节体育课照常来我办公室。”

啊!我的心立即拔凉拔凉的,今天约好的足球比赛又泡汤了!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像欢腾的鸟儿奔向操场。只有我,垂头丧气地拖着步子慢慢地挪到了办公室。

班主任瞪着眼睛对我说:“今天你就把这一百个词每个抄三遍。你看你这听写,成片成片地错。你看看人家李明的听写,每次都得优!”

我不服气地说:“我学习本来就没有他好。”

班主任的脸突然变的严肃起来,说:“基础没有别人好,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你现在六年级了,不要总想着玩。就你现在的成绩,能考什么好初中!”

我嘀咕一句:“网上都说了,北大出来的不也去卖猪肉么?”

班主任狠狠盯着我说:“你在自言自语什么?”我猛地摇摇头,装出一副认真抄写听写的模样。我转头瞥了一眼窗外:阳光普照的草地上,他们一个个汗流浃背,热情似火。足球在草地上滚动、腾飞、进门……“啊!进了!”一声声的欢呼声、呐喊声像一朵巨大的棉花糖,把每个人都甜甜地包在里面。

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想法:赶快把抄写做完,然后和他们一样奔跑起来!我趁老师不住意,拿起三支笔一起夹在手上。这样,我一下子就写了三排,哈哈,这效率高多啦!

看着越来越少的行数,我顿时感到全身的血液在沸腾,好像有无穷无尽的动力!足球,我来啦!

我得意洋洋地把抄写摆在老班面前,嘻嘻笑着说:“老师,我做完了!”

他看了看我的抄写,点点头说:“嗯,还不错。那接着在把昨晚的卷子错题抄写改正吧,我今天上课刚讲过的。”

什么?这不是得寸进尺么?天理何在!怒气立刻涌上我的脸,我不知哪来的勇气,大声嚷道:“明明说好只做听写的,这是我的体育课,我要出去踢球!”

班主任立刻以冰冷的眼神回敬我,说:“把这写完,别的一切免谈!”

“好吧,我一定写好”我低下头,长期的斗争经验让我懂得跟这种班主任,必须学会有迂回战术。

“好了,我还有个会要开,你自己到这好好写,我一会儿来检查。”他转身潇洒地走了出去,留下我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

老师一离开,我猛地站起来,扔下了笔,跑了出去……

“小宇,加我一个!”我向着正在球场奔跑的小宇喊道,心里的快乐在脸上开出了花。

“来,来,来,小贝,正缺人呢,少你这个主力可不行啊!”他远远的喊道。

这一场球踢得真是痛快啊!我恋恋不舍地回到了教室。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装作一副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模样悠然自得地上着我的课。

放学的钟声悠扬地响起,我提起书包,箭似地冲向校门口。我一定要在班主任发现之前抢先一步大逃离。

“罗小贝,你留一下。”一个熟悉声音又在我耳边响起,老班的身影挡在我的眼前,显得格外高大。他的脸阴沉得可怕,淡淡说了一句:“把刚才的任务,做完了再回家。”我顿时泄了气,仿佛被猫盯住的老鼠,脚仿佛绑上了千斤铜铁,连一步都挪不动了。

作者:徐佩雯

篇3: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形式:QQ群集中学习交流

主持人:北京市三义里第一幼儿园刘晓颖园长(专家组成员)

参与者:专家组成员及全体”学习故事”研习项目教师

一、我是如何开展“学习故事”的

1. 大连甘井子区实验幼儿园谢婷婷 : 我把自己给孩子写的“学习故事”读给孩子听以后,他们特别高兴, 因为他们觉得被重视,被尊重了,觉得自己特别棒,树立了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被认可,尤其是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2. 杭州市京都实验幼托园俞蓉蓉 : 我们在观察孩子的“哇时刻”。目前发现的一般都是比较小的事情。发现之后马上分享给孩子,孩子们非常开心,有一个孩子说她甚至快哭了。

3. 重 庆市上林幼儿园李浉杰 :写 “学习故事 ”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倾听孩子的心声,促进每一个孩子学习,并且能够及时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4.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鼓楼幼儿园王甜 : 我园经过三个月的尝试,孩子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开始自主学习,尝试讨论,一起解决问题。 孩子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发,“哇时刻”是孩子的,“学习故事”是我们大家的。 每一个教师都在放慢脚步,随着孩子一起学习, 成长。

在我园的“学习故事”中,有这样一位小主人公,他是一个男孩,在幼儿园三年几乎不怎么说话,和教师交流少之又少。 但通过“学习故事”,我们发现他的“哇时刻”,和他分享,和他身边的人分享,短短两个月,孩子好似变了个人,开朗、自信。

5. 浙江省宁波市明楼幼儿园王琳 : 我们目前尝试在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用照片或小视频记录幼儿表现,并在评价环节利用多媒体呈现。孩子们在欣赏中回忆、交流,相互发现优点,自主学习,提建议。 这是我们追随幼儿的开始, 从中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很多想法是出乎我们成人意料的,“学习故事” 源源不断!

6. 重庆市人民小学幼儿园谌利群 : “ 学习故事 ” 真的让自己改变了很多。 班里有一个很调皮的小男孩,今天早上,做早操时,我站在他的身后,发现他早操动作特别认真,就及时地肯定和表扬了他,并请他当领操员。 集中活动中,我也努力改变视角,发现这孩子的闪光点,给我带来的惊喜是:整个上午小男孩调皮的行为减少了很多。“学习故事”让我变化,助我成长。

7. 南昌市龙泉实验幼儿园周婷婷:上次学习回来 , 就开始试着观察孩子,寻找孩子的“哇时刻”。 一开始有点迷茫,寻找不到。 慢慢地发现孩子的兴趣了,顺着孩子的兴趣延伸下去,惊喜的时刻就源源不断了! 没想到孩子们比我想象中更棒, 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出乎我的意料! 目前我们开展了两个孩子自发的活动,一个是自己开展的舞会,一个是从想妈妈联想到寄信寄明信片。 孩子们都积极参与活动, 我感觉这个活动才真的是孩子的活动! 感谢“学习故事”让我真正懂得去如何去了解孩子,用心观察孩子! 我反思自己原来错过了很多这样的教育契机!

二、研习“学习故事”的主要困惑

1. 在观察过程中总是遇到困惑, 比如不知道该怎么为幼儿提供支持,从哪些地方来支持幼儿,观察后又怎样拓展?

2.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都认为 ,观察不难 ,但注意很难,教师不能静下心关注,有时会漏掉孩子的精彩瞬间。 最重要的是不太分得清到底什么才是 “哇时刻”。 我们认为孩子每一个亮点都是“哇时刻”,可是又觉得这样的话,“哇时刻”就太多太多了。 那到底怎样的故事才是“哇时刻”呢? 是不是每一个“哇时刻”都是“学习故事”呢?

3. 在事件描述过程中是全部写孩子的行为么 ? 如果有教师指导,或者与孩子对话响应孩子问题,写还是不写呢?

4. 教师的引导语需要记录详细吗?

5. 写“学习故事”需要写题目吗? 需要固定的格式 吗? 故事里的人是用第几人称?

6. 一日活动中一件小事上如果发现孩子的优秀品质,如帮助他人、坚持、有担当等,马上与孩子分享算不算实施“学习故事”呢?

7. “学习故事”一定是关于一个孩子的吗 ? 可以是 一组孩子吗?

8. 识别的过程中, 我们要完全以幼儿能看懂的语言去记录么?采用咱们专业上的分析可以吗?还是两者结合?

9. 记录“学习故事”需要照片吗? 需要几张照片?

10. 微课程是“学习故事”的后续发展吗? 在实施微 课程的过程中必须进行小组教学活动吗?

11. 大家发现 “学习故事 ”主要在幼儿自由游戏时间,目前在集体教学活动时教师“教”相对较多,幼儿自由活动相对较少。 请问,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学习故事”是不是不好开展? 不如自由游戏时容易被“哇” 到?

12. 孩子们的表现总是给我们惊喜,孩子们的需求也很多,我们如何回应呢? 比如说,在建构时总认为材料不够,那我们是不是就应该不停地提供呢?

13. 开放的课程也可以是孩子的一句话吗 ? 比如孩子无意中的一句话:我很想知道宇宙里有什么。 教师便可以追随孩子的兴趣开展相关的活动?

14. 在建构区 ,孩子不愿意拆掉自己的作品 ,怎么 办? (可是场地又实在有限)

15. 我常常找不到幼儿真正的兴趣点,怎么办?

16. 我们有的教师 ,挺会发现 “哇时刻 ”的 ,在非正式场合聊起来,说得也特别好。 可落到文字上时,就显得黯淡和无味了不少。 不少教师就是怕写,我们应该怎样引领呢?

17. 全班有那么多孩子 , 有那么多兴趣 , 我们怎么才能做到一一支持呢? 能不能把他们的兴趣融合呢?

三、专家答疑解惑

(一) 刘晓颖回答:

1.对儿童的观察建立在欣赏 、 理解的基础上很重要,这是“学习故事”最值得推崇的。 “学习故事”立意倾听、观察与理解是一种非常好的体验。 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重视和肯定,孩子更甚。

2.教师思考一个问题 :支持在前 , 还是理解 、 判断在前? 有时候可能你观察了,但是并没有真正理解、看懂幼儿的游戏行为。 观察并不仅仅是眼睛看, 心里要想,脑袋要转,嘴巴还要问。

3.回 应困惑 3:如果教师自然介入 ,教 师也是故事 的一部分为什么不可以写呢?

4.大家一上来就聊怎么写故事 , 比我们的步子快很多。 但是,我们为什么要写呀? 不写行不行? 我认识很多特级教师、优秀教师,她们不写“学习故事”,为啥那么优秀呢? 我觉得写“学习故事”的目的之一,就是让教师们一点点地学习积累, 在不知不觉中成长为好教师。 优秀的教师们是在不断地倾听、观察、理解中才形成正确的儿童观、科学的方法策略。 我们和她们的差距在于用心。

5.回 应困惑 5:“学习故事 ”需要写题目 ,不需要固 定格式。 故事里的称谓是第一或第二人称。

6.回 应困惑 6:最好用便笺纸简 单记录下来 ,孩子 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来自你的关注与鼓励。

7.回应困惑 9:有图片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 如果 后面补一张与之相关的作品或环境更好。

8.回应困惑10:微课程是把一个个散开的“学习故事”串起来,整合,深入地推进儿童学习的一种生成性主题活动。 它使得“学习故事”与幼儿园课程产生了深入连接。 我们也刚刚开始探索,名字也是随便起的。 此外,开放的课程就是支持孩子的行为。

9.回应困惑12:要根据自己的观察调整环境与行为,让其更加有效地支持和推动孩子的“哇时刻”! 太对了,孩子还是原来的孩子,只是我们自己在改变而已!

10. 我记得很久以前我所在的幼儿园中班有一个特别内向的男孩,那时我正和我老公交朋友。 同事们都说那个男孩像我男朋友,于是我天天去看他,逗逗他, 抱抱他。 这个孩子到了大班整个性格都变了,特开朗活泼。 他父母不明白怎么回事,还来感谢我。

11. 回应困惑 13: 孩子表达的愿望我们要帮他实 现。 可以把问题抛给全班的孩子,听听大家的想法。

12.回 应困惑 14:尽 量晚拆 ,可以让孩子自己拍照 留下影像。

13.回应困惑15:想要读懂孩子必须要调动更多感觉器官,还要反复地望、闻、问、切。 计算机专业必须懂计算机,养牛专业必须懂牛,幼教专业必须懂儿童。

14.回应困惑 16:让 教师们录音记录 ,也可以欣赏 经典的“学习故事”并仿写,慢慢提炼规律。

15.自我修炼这种说法真好! “学习故事”没有标准 答案,就是要我们自我修炼,悟出真谛。

(二)沈蓉晖回答:

1.我们园也是从活动区入手的 , 因为孩子在活动区中更自由一些,主动学习的机会比较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大家很兴奋,觉得“哇时刻”真多啊。 然后,就出现了一些困惑,比如观察了一个孩子,其他孩子怎么办?孩子在某个区域里没有“哇时刻”怎么办?到底用哪个人称写“学习故事”?文笔不好怎么办?记录多少才合格?等等。好像这也是大家普遍的困惑,做了一段,进入瓶颈期,教师觉得自己写不好“学习故事”,也有的教师有点小抵触情绪。 我们也做了思考,表面上看是教师不会写,其实是过于看重“写”了。 而事实上,“学习故事”不仅是记录儿童的“学习故事”,更主要的是传递一种儿童观和教育理念, 如果观念对了,方向对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2.如果说某个区域活动中 ,你发现不了 “哇时刻”,其实不是孩子不会主动学习,而是你提供的环境需要调整。

3.我感觉孩子的变化不是教师写 “ 学习故事”所立刻带来的,他们一直都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只是原来你没有发现。 现在你看他们的角度变了,试着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了,“哇时刻”就出现了,而且会越来越多。 我们有位教师组织了一次吹泡泡的活动,把铁丝弯成不同形状,还有一个是有缺口的,让孩子尝试总结关于吹泡泡的经验。 本来,有缺口的是不能吹出来的,但是有个孩子恰巧用手捏住了缺口,他高兴地说这个也能吹出来,这个不就是“哇时刻”吗? 可惜, 教师没有关注这个,还是按计划走了下去,于是失去了一个跟孩子一起探究的好机会。

4.回应困惑11:又说到了刚才所说的,“学习故事” 的重点不在写, 在于观念, 是否关注了孩子的主动学习,哪怕是无意中的发现,如果观念没有变,还会去关注活动的结果,集体活动当然就不会有“哇时刻”啦。

5.“学习故事 ” 特别关注孩子心智倾向的培养 ,关注情绪情感的支持, 我就是被这个所吸引而满怀热情而来。

6.管理者要懂教师 ,相信教师 ;教师才能去用这样 的心态了解孩子、相信孩子。

7.看不到很正常 ,看懂更难 ,所以教师们不要总是 检讨自己。

(三)顾春晖回答:

1.回应困惑 3:无论有没有教师 ,记录儿童的学习 即可。

2.回应 困惑 5:不是 为写而写 ,而是通过写来思考 和积累观察评价的经验。

3.回应困惑 6:学习发生了,就是“学习故事”呀。 写 与不写,“学习故事”都在那里。

4.我认 为 ,可以念给孩子听的故事已经不仅是观 察评价,还是实施教育的重要手段了。

5.回应困惑11:高结构确实会对发现幼儿有影响 , 所以教师更要有观察的意识, 并尽量降低集体活动的结构。

6.回应困惑13:和孩子们讨论怎么办。 此外,“学习故事”允许识别不清,回应无效,只要继续注意识别回应,就一定能读懂孩子。

(四)周菁回答:

1. 用这 张图回答教师们关于不记录下来的算不 算”学习故事”。

2.用这张图回应集体教学活动中是否会有 “ 哇 时 刻”。

3. 有时候 , 发现兴趣 也不能仅 就一次随 机的观察 就下判断 , 还需要持 续观察 , 看看孩子 的学习过 程和行为 有没有什 么规律 , 然后发现 兴趣点 。

4.回应 困惑 15:找 不 到真正兴趣点的一大可能的 原因是观察和倾听所收集的信息还不够。

5.回应困惑16:不管大家是从写故事切入,还是不写故事从发现和讨论“哇时刻”开始,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学习者共同体的,都是可以的。

6.读懂 不易 ,所以你更要用心 。 想读懂孩子 ,需要 足够的信息。

7.教师们都开始发现 “哇时刻 ” 了 , 开始发现孩子身上可贵的学习品质。 但是很多时候,还没有习惯去深入地看和听,深入发掘内驱力。

(五)张海凤回答:

1.在学习 “学习故事 ”中 ,让我们转变了儿童观和课程观,看到了孩子的能力,但这只是看到了孩子,要看懂孩子,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分析。 所以,需要记录和照片,帮助我们去读懂孩子。 教师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作为管理者也要给教师自由的空间。 相信教师,给他们一个自由成长的时间, 相信总有一天会收获精彩的故事。

篇4:关于螳螂拳的小故事

王郎听说陕西有一通背名师张琦,便去拜访,结果比武惨败,又遭到戏弄,心情郁闷。在回家的路上,偶然看到大柳树一枝斜杈上,一只鸟儿要啄食一只螳螂。那螳螂毫不畏惧,四腿撑开,用力后坐,摇动脖颈和头部,疾速向旁边一闪,同时举起一只大刀,将鸟嘴向躲闪的相反方向一拨,另一只大刀疾速地向鸟儿的眼部扫去,鸟儿被迫头一歪,螳螂已躲过了这一啄。那只鸟儿一啄未中,又连续向螳螂啄了七八次,都被螳螂巧妙地闪躲过去。王郎看到这里,全神贯注,被螳螂的左闪右躲、左拨右扫、勇敢迎战的精神所吸引。鸟儿又一次啄下,螳螂这次却改变了战术,不躲不闪,突地蹿起,举起一只大刀急速有力地向鸟儿的眼睛扫去,鸟儿立时疼痛难忍,狼狈地飞扑而去。螳螂仍蹲在树杈上,兀自高仰着头,瞪着大眼举着大刀转着脖颈四周张望,像是在得胜示威,又像是在待敌再战,架势十分威武勇敢。

此时的王郎真是兴奋极了,不由得喊了一声“好”,真没想到小小螳螂竟能击败比它大数倍的鸟儿。王郎随即折下一条小柳枝,向螳螂的头部戳去。连戳几下它又躲又闪,竟没有戳中。只见那螳螂或躲或闪,左摇右摆,头颈转动,两刀左拦右拨,频频招架,很有路数。王郎学着鸟儿的样子,又用树枝戳它的后尾,那螳螂灵活地调转头身,两口大刀轻灵、快速地舞动,树枝仍不能触及其身。它昂头怒视毫无逃避之意,大有拼搏到底之势。

篇5:关于母爱的小故事_励志故事

再卑微的人或者动物,在孩子面前也是伟大的母亲!这一幕发生在重庆解放碑好吃街。这只背部满是烟头烫伤痕迹的狗狗被爱狗志愿者李女士发现的时候,几位年轻人正拿着烟头往狗狗身上烫,狗狗每被烫一下,就会得到一块卤肉。烟头每一次烫到狗狗身上时都发出惊心的 “噗呲” 烧灼声,甚至还冒出白烟,狗狗忍不住一直往后退缩,却又在痛楚稍微减退之后上前来讨食物,然后重复被烫,几个年轻人哄堂大笑。志愿者当时愤怒上前制止了年轻人的举动,并准备给狗狗上药,可是狗狗却突然跑掉了……志愿者追上前一看,才发现狗狗是跑向了几只小狗,而饥肠辘辘的小狗们看见妈妈回来了,全都冲上前讨奶。或许只有当妈妈的人才会知道,饥饿的母体是无法生产乳汁的!这是一个妈妈,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持孩子的生命啊!在母爱面前,再卑微的动物都是伟大的。在生命面前,没有“动保”或“非动保”主义者之分。你可以不爱它们,但是至少做到不伤害,这很难吗?当烟头烫在狗狗身上时,几个小年轻伤害的不只是一个小生命,更是自己生而为人的尊严!

篇6:关于团结的小故事

可是有一天,小猴和小象不知发生了什么矛盾,它俩谁都不理谁,有时连小鸟和它们说话,它们都不理小鸟。小鸟非常着急,不愿它们的友情就此结束想:这样可不是个办法啊!我得想个办法。它一抬头看到了对面的小岛上有一棵桃树,树上挂满了又大又圆的桃子。于是,小鸟来到了小猴和小象的身边说:“河对岸有一个小岛,在小岛上有一棵桃树,桃树上结了许多美味的大桃子。”小猴和小象听了小鸟的话,口水都忍不住流了出来。它们都想吃到美味的桃子,于是它们就上路了。

它们一前一后地来到了小河边。小猴第一次见到这么宽这么深的小河,小猴害怕极了,浑身都颤抖起来,它心想:河水这么深,我可怎么过去啊?小猴子在小河边望着对岸的桃子默默发呆。此时小象也遇到了困难,它在想:虽然我可以轻而易举地过河,可是就算我过去了,我也不会爬树,还是吃不到桃子。小象愁得团团转。就在这时,小猴灵机一动想到了办法。它来到小象的身边,戳了戳小象的腿说:“小象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吃到桃子,你背我过河,我帮你摘桃子。”小象听了高兴极了,应声答道:“好啊,好啊!”于是,小象背着小猴过了河,小猴帮小象摘了可口的桃子,它们一起品尝着美味的桃子。

这时,河对岸的小鸟飞了过来说:“看到你们和好,我真开心!朋友就应该团结,相互帮助。”

篇7:关于尊严的小故事

譬如他打松鼠。因为松鼠啃啮人类的干果,被列入“四害”行列,每打一只松鼠,村里给记两分半的工分,只要把松鼠尾巴交到队里,证明一下即可。

他每天都要打十几只松鼠,业绩可观,但依然找不到昂扬立身的感觉。松鼠的皮每张可以卖上二分钱,松鼠的肉可以剁碎了氽丸子吃,自己所得甚多,他总感到有些不自在。

譬如他打猪獾。猪獾出没在果实饱满的玉米地里。它只有雏狗般大小,高大的玉米对它来说就像一棵大树。但它会凭着坚韧的毅力,用臀部一点点把玉米“骑”倒,直到能吃到那个硕大的苞谷。它吃得很肥,曲线优美。因为践踏庄稼,便人人喊打。猪獾几乎满身油脂,其油脂是治烫伤和哮喘的名贵药材,可以卖到供销社去换米面油盐,还可以用于烹饪。糟蹋的是队里的庄稼,肥的却是自家的锅铲,虽然并不要村里记工分,父亲依旧感觉羞惭。

直到与一只雪狐经历一番特别的较量之后,父亲才获得身份的确认:无论如何,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猎人了。

一般的狐狸,都是赤色或褐色的,这只狐狸却通体雪白,夜幕之下更显得白,有荧光扑闪。一般的狐狸是不侵袭家禽的,这只狐狸专攻击兔笼鸡栏。

它行为古怪,跳进鸡舍之后,把小鸡全部咬死,却仅叼走一只。它夜半潜入家兔的窝棚,把十多只温驯的小兔统统杀死,竟一只不吃,一只不带,空“手”而归。在村口的石碾上,它号叫一番,像小孩夜哭,刺人魂骨。它是在向人的温厚和尊严示威。

村里的猎人都投入到捕杀行列。好像这只狐狸是天赐的价值标杆,高矮在此一举。他们埋地夹、下暗套、设陷阱,种种技法一应俱全,却全被狐狸躲过。

技法失效,人心失衡,其他猎人觉得这是一只精怪,已被上天护佑,非人力所能为,纷纷放弃追逐。父亲登场了。他不用技法,用的是传统的蹲守,把制胜的玄机交给时间深处的等待。

一年四季的等待,与狐狸自然有多次相遇,但他都放过了。他要让机警的狐狸放弃机警,与他一道,同山村的夜晚融为一体。当过分得意的狐狸站在石碾上无所顾忌地自由歌唱时,猎枪骤响。

受伤的狐狸,逃命时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敏捷,身后的父亲反倒疾步如飞。狐狸很快被撵上。最后的时刻,它拼命竖起尻尾,释放出一股刺鼻的气体。

恶臭让人窒息,父亲凝固在那里。

意识恢复之时,狐狸已杳无踪迹。父亲不曾犹豫,以更坚定的信念撵了上去。狐狸现身,陷入绝境。它被猎人预埋在羊肠小道上的地夹夹住一条腿。它回望着父亲。在黑洞洞的枪口下,它最后的哀鸣,凄厉地撕破了夜空。

扣在扳机上的手指竟然迟疑了,父亲心中突然升起一团叫怜悯的东西。

狐狸好像感觉到这种东西,拼命地撕咬那条夹在地夹中的腿,决然地咬断后,不失时机地跌进更深的夜色。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父亲。虽然那个身影移动得很慢、很艰难,长久地置身于猎枪的射程之内,但是,他把手指从扳机上挪开。他觉得那个畜生值得活下去,因为它让他油然而生敬畏。

虽然没打到狐狸,但从那以后,夜晚静谧,鸡兔平安,风情依旧,温厚至今。

后来,父亲总会在微醺的时候,得意于这段往事,对我说:“算来算去,咱村里,就你爹算是个真正的猎人。”母亲打趣道:“到手的一只狐狸都让你放走了,你还腆着脸吹呢。”父亲摆摆手,想说什么,却又咽了下去。

我却真诚地认为,父亲的确是一个真正的猎人。他完全有能力战胜对手,但在人与狐狸那个不对等的关系中,他尊重了狐狸的求生意志。放生的同时,父亲也成就了他作为猎人的尊严。这一行为是小的,却有力地证明了,人与畜,究竟是不一样的:畜道止于本能,人伦却重在有心。人性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人类能够超越功利与得失,懂得悲悯、敬重与宽容。也就是说,人性温柔。

篇8:大企业的小故事

由美国作家纳生·阿森著作的《教你创业》丛书是由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组成的, 没有所谓专家的指手画脚, 也没有艰深的大道理, 讲的都是著名公司、著名产品、大发明家、大企业家的真实故事, 都是从他们创业之初说起。他们有的白手起家, 曾经一文不名;有的出师不利, 中途转向;有的起步不顺, 大业晚成。他们曾经饱尝闭门羹, 屡受挫折, 濒临破产, 但他们屡败屡战, 力挽狂澜。书中教给人们实实在在的市场经营和发明创造的适用方法。

目录部分

全书分7册, 按7种类型讲述了56个公司和产品的创业过程和历史经验。

7册书名分别为:

《修女的馈赠——没得到报偿的发明家》

《为失去的机会化妆——在事业中途转向》

《为爱而驱动的马达——把问题变为产品的人》

《牧师与面包师之战——败而后胜的产品和人》

《建在巧克力上的城市——穷光蛋变成大富翁》

《答案就在鼻子底下——从偶然事件走向成功》

《在废墟上重新起步——从破产边缘走向成功》

精彩书评

近年来, 有关企业经营的著作随处可见, 但精彩之作却寥若晨星。《教你创业》丛书讲的都是美国那些大公司和著名产品的真实创业历程。脍炙人口的故事使看似繁杂的经商定律变得简单易懂, 本书也因此荣膺美国图联书评荣誉奖、号角图书奖、美国图书馆年鉴奖等多项大奖。

书中以短短的篇幅、真实的历史、生动的笔触, 勾勒出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创业活动。六十六岁的上校哈兰·桑德斯眼睁睁看着一条新建的跨州公路使他失掉很多顾客, 他的饭馆因此而关门了。但他不是一个轻易认输的人。桑德斯带着一只压力锅, 一个五十磅的佐料桶, 开着他的福特汽车上路了。身穿白色西装, 打着黑色蝴蝶结, 一身南方绅士打扮的白发上校, 停在每一家饭店的门口, 兜售炸鸡秘方, 给老板和店员表演炸鸡。如果他们喜欢就卖给他们特许权。就这样靠着惊人的毅力, 桑德斯扭转了乾坤, 造就了后来肯德基炸鸡的庞大帝国。

本书纵观许多公司的历史, 我们看到成功的创业者是如何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点, 并抓住了机会把它变为财富。我们还看到像纸巾、玻璃纤维、口香糖是怎样从一次事故中产生的。

美国有几百个支撑其整个国家经济实力的特大公司, 这些把美国文化撒遍世界各个角落的大公司, 并不是一下膨胀起来的, 他们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艰难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而那些成就了非凡事业的人, 有的善于把问题变为财富, 有的靠自己的智慧发明创造, 有的眼光独到, 能够把别人认为不值钱的小玩意儿点化成利润的源泉, 也有的的确靠一点点运气, 但更多的是靠自己顽强地努力、不知疲倦地工作以及永不满足的向上心态。本书讲的就是那些抓住机会, 并把它发挥到极至, 从而走上成功之路的故事。

美国的经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经济该怎么办, 中国企业的产品该怎样搞上去, 中国的企业家应该有着什么样的素质, 这套丛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篇9:茶的小故事

烏龍茶的傳說

武夷茶農採茶下山時,因為疲勞睡著了,醒後,茶籠竟發出陣陣香氣。回家後,將茶放在火爐旁,不久竟形成烏黑香郁的茶葉,茶農從此以此製作烏龍茶,並不斷改良,取其彎曲烏黑如一條黑龍,故名。又一說,茶農名作「胡良」,方言「烏龍」,故名。

茶葉共分七大類

1.綠茶(Green Tea)

2.青茶(烏龍茶 Olong Tea)(Blue Tea)

3.黃茶(Yellow Tea)

4.白茶(White Tea)

5.紅茶(Black Tea)

6.黑茶(Dark Tea)

7.普洱茶(Pv’er Tea)

七大茶類中的青茶(Blue Tea)就是現今一般統稱的烏龍茶(Olong Tea)。

烏龍茶屬於部分發酵茶,發酵程度由10%至90%皆有。一般發酵程度介於綠茶與紅茶之間,在學術界稱為半球形包種茶,是屬於七大茶類中工序最為複雜、變化最豐富,具有不同層次的一種制茶工藝,此等特殊工藝造就其多元的個中滋味。

烏龍茶也是最早傳入歐洲的中國茶品,主要產區分佈在福建、廣東、台灣。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

茶葉因加工工序不同、發酵程度不同,又區分為:

1.不發酵茶

2.部分發酵茶

3.全發酵茶

4.後發酵茶

5.黃茶加上悶堆,自成一格。

按照茶樹分類,又分為:大葉種、中葉種、小葉種。大葉種茶多酚豐富,小葉種芳香物質豐富,中葉種介於兩者之間的成份。

台灣烏龍名茶:茶后——梨山茶

梨山茶是台灣頂級的優質烏龍茶名茶,海拔為1500~2500公尺,產在台灣梨山茶區。梨山茶區終年雲霧繚繞,日夜溫差大,為孕育茶樹極佳環境,造就其土壤有機物質特別豐富,加上種植梨子、蘋果、水蜜桃、高麗菜等水果,得天獨厚的條件,使得梨山茶膠質含量高;再加上茶青內含種種物質,如類胡蘿葡素、糖類、兒茶素轉換加乘,造就其醇和甘甜、鮮雅多層次的滋味。

梨山茶有獨特的高尚韻和果香,顆粒肥壯,色澤翠綠,茶湯密綠有淡淡幽香,最優質的梨山茶以春茶、冬茶為首選。梨山茶多在原始森林,故具有芬多精的有益人體元素。甄選梨山茶,梨山比賽茶為十分可靠的選擇方向,評審內容最為嚴謹。梨山比賽茶的評審標準為:

取茶樣3克放入標準評茶杯(140CC容量)後沖入沸騰開水覆杯蓋,計時5分鐘,將

茶水倒入茶碗。

篇10: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战场上,某战士为部队开拓前进道路,不惜以自己身体引爆敌人埋下的地雷阵,以致身负重伤,命在旦夕。报纸上连续不断报导他的事迹,称他为黄继光式的英雄,当部队老将军得知这位战士生命垂危,将不久于人世时,便去医院探望,并给他颁发军功章,将军问战士还有什么话要说,战士说:“有句话,指挥员不让我说。”将军问:“为什么?”战士说:“指挥员说已经报导了,全国都知道我是英雄了,说了影响不好。”将军追问:“怎么回事,你说!”战士说:“我不是英雄,我不是用身体引爆地雷阵的,而是自己不小心,跌倒在地碰上地雷的。”将军受到极大的震动,沉思良久,最后说:“把事实真-相说出来和用身体引爆地雷阵同样需要巨大的勇气,你仍然是名副其实的英雄,军功章你受之无愧!”

是呀,军功章这位战士的确受之无愧,因为说这样的真话需要无私,说了就会失去一连串的物质利益和名誉,说了就意味着付出和牺牲,说了还有可能招来莫名其妙的误解和攻击,可是,他没有怕,毅然说出了真-相,这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诚信。

泰戈尔说过:“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是呀,谎言始终都是谎言,总有露馅的一天,何不学会诚信呢?因为真诚之中有伟大,伟大之中有真实。

诚信是平凡普通的,它没有那闪闪发光的金色外套,也没有娇娆的容貌,它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当你打碎了别人的玻璃;弄掉了别人心爱的橡皮擦;撕破了别人的小人书;当你抄袭同学的作业、考试作弊;当你无故不到校却向老师和家长撒谎;当你向别人夸下海口却又食言……犯了错误又没人知道,特别是犯了大错,要自己说出来,难,所以诚信很值得称赞。

篇11:关于成长的小故事

童年时期的李嘉诚的大部分时光,就是在这块狭小却辽阔的天地中度过的。在父亲允许下,每天放学以后,他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悄悄飞进小书房。他太爱看书了,书就是他的精神世界,书里那么详细地告诉他许多从来就不知道的事物,那么认真地告诉他为人处事的道理。他如痴如醉地看书,海阔天空地思考着天南地北的问题。在小书房里,他的全部天赋发挥得淋漓尽致,书使他懂得了许多。

至今李嘉诚还记得,父亲对他的教诲。一天,父亲领他来到这间书房,语重心长地对他说:“诚儿,这是咱家里几代人的书库,你伯父、我和你叔叔都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我希望你能认真理解父亲带你来这里的意义,我也知道你能体会为父的深意。”读书成为李嘉诚的生命。看书越多,他越觉得自己知识的贫乏,便越是废寝忘食,如饥似渴地学习。是父亲李云经引导他,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地向他解释着:那些问题他可能读不懂,又有哪些地方会难解释。更令李嘉诚难忘的是父亲陪他灯下一起夜读,随时答疑,给他以精神的鼓舞和人格上的激励。

篇12:关于朱德的小故事

1886年12月l日,四川省仪陇县李家湾,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新中国第一个元帅朱德。

朱德从小热爱劳动,4岁就帮妈妈干活,5岁时,他就学着割草,拾柴,帮家里干些杂活。朱家附近没有井,要到山坡下去挑水。一天晚上,忙了一天的妈妈再也没有力气去挑水。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妈妈却发现缸里的水满满的。妈妈感到很奇怪,于是连着几天都不打水,可是水缸每天都是满满的。为了揭开这个秘密,妈妈起了个大早,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儿子在悄悄地挑水。妈妈又惊又喜,紧紧地把朱德搂在怀里许久说不出一句话。

篇13:关于学习的小故事

关键词:历史,导学案,自主学习

一、关于导学案

导学案 (Learning Guide) 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的, 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本, 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 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从定义中可见, 导学案的制定者是教师集体及个人, 指导标准为新课程标准, 素质教育是其编写要求依据, “三维目标”是落脚点。

一般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难点、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总结、环节设置及时间安排、课堂评价、知识链接、预习检测 (自主学习, 可分级) 、合作探究 (精彩展示) 、归纳小结 (知识梳理) 、达标检测 (巩固练习) 、自我评价/反思。根据我的教学实践, 我一般采用以下几部分:学习目标、使用说明及方法指导、预习检测、合作探究、归纳小结、达标检测、自我反思。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自己做主, 不受别人支配, 不受外界干扰, 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 (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 的行为方式。本人在此次课题研究中还特别采纳了宋庆泮先生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内涵概括, 即教会学生预习、教会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教会学生质疑解疑、教会学生运用知识, 教会学生自我评价等。

本课题意在以分层教学理念为指导, 通过实践探索和尝试, 形成一整套较成熟的、适用于初中历史教材 (北师大版) 的导学案, 从而为学情分析提供有效依据, 使教师能够较为清晰地把握教材的逻辑起点与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师的主观起点和学生的真实起点间的差距, 进而为实施有效地课堂转型提供准确的依据,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受益。

二、运用导学案教学的原因

(一) 理论依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把素质教育的落实作为重点内容。

本人希望以课题研究为契机, 力求在分层教学理念指导下, 通过设计编写适用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7-9年级) 的完整导学案, 同时作为应用研究验证和充实已有的导学案研究理论, 使导学案作为课程资源的一部分丰富课程标准中的此项内容, 从而有力地推动课堂转型的真正实施和新版课程标准的有效落实。

2. 新课标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 强调点线结合。

使用导学案, 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预习, 夯实基础, 进而使课堂上教师的点拨升华有据可依, 从而节省课堂时间, 提高课堂效率。

3. 冷冉“教会学生学习”理论支撑。

冷冉先生认为, 实施“情·知教学”应着眼于教会学生以最好的情绪和态度, 以最好的方法去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冷冉先生说的“教会学生学习”即新课程强调的“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它包括六项内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觉性和信心自觉性和信心, 使学生养成对学科的持久兴趣和有耐力的学习态度 (培养兴趣和态度) ;要使学生养成系统的、有条不紊的、踏踏实实的学习习惯 (养成学习习惯) ;要使学生学会观察方法、记忆立法、思考方法和操作方法, 使之能较快地形成思路, 灵活选择对策 (学会学习方法) ;要使学生学会善于发问, 善于探索, 善于试试看 (学会学习方法) ;要使学生学会运用字典、图表、仪器、资料等学习工具, 具备与年级相应的自学能力 (学会学习方法) ;要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自我评价和自我修正 (学会评价与修正) 。这六项内容能充分保证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并为智力的发展提供最有利的条件。在教学中, 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使用, 有利于建立生本课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并在正确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中不断调整和修正思维。

(二) 实践依据

1. 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然。

课堂的低效能导致了学生的厌学和教师的厌教。过重的课业负让教师累, 学生苦, 家长怨。现实中的课堂, 往往是以教师的自我判断为设计的主体, 缺少对学生的精确把握。要真正落实“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课堂转型理念, 通过导学案一方面有利于教师课前的“导”和学生学会“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预习目标和达成目标, 从而便于教师通过课前批阅及时摸清学情, 进而为实施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另一方面也有利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能力培养搭桥铺路。

在参与我校专门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而开展的“青春快车”系列活动中, 我学习和研读了《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一书, 同时通过多方面参与课改的过程, 深深感到打造高效课堂必然离不开导学案的使用。无论是山东课改“三驾马车”———杜郎口、昌乐二中、兖州一中, 还是河北天卉、辽宁立人, 导学案成了打造高效课堂的必杀技。借用我们历史教学中经常提到的一句话就是, 编制和使用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大势所趋。此外, 在参与区域科研活动中, 我在观摩其他老师高效课堂听评课的过程中, 深切地感受到, 无论是区域研讨还是校内展示, 以案导学逐渐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打造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由此我更加萌生和坚定了要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导学案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想法。

2. 以研促教。

进一步促成我开始真正运用导学案来源于我前一阶段教师小课题研究———《课堂转型中初中历史通过教学前测落实学情分析的实践研究》。其实施过程使我感受到以导学案为平台, 教师通过抽查、批改班级学生导学案完成情况, 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预习中遇到的困难和产生的问题, 从而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相应策略, 有的放矢的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点,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有效导学的同时, 有助于教师以此落实教学前测、进行有效学情分析, 提高教学针对性, 做好预设, 进而提高课堂实效。我们常说, 与其临渊羡鱼, 不如退而结网。正如河北天卉中学一位校领导所言, 其实只有“下水”才能学会“游泳”。你一上路, 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你会体味到从事教育无法言说的妙处。于是, 我从2014年9月开始了大胆的实践。

3. 就教材版本和区域学情看, 如何使导学案在历史教学中更有效地发挥作用、切实推动区域“读议展点练”高效课堂的深入开展, 以我区正在重点研究的小班化教育为背景, 作为区域历史学科基地校, 本课题研究形成的导学案体系构建对推动区域学科教学和重点课题推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同时, 针对我校正在探索实施的“五环三动, 动静转换”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科内化, 有关导学案设计和使用的研究则具有更加现实而迫切的意义。可以说, 学校“五环三动, 动静转换”教学模式的探索落实, 为导学案的有效运用搭建了新的更加稳固的实施平台。

三、导学案在教学中的设计与运用

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 经过组内研讨, 结合实际, 我在初一历史教学中, 在导学案设计和运用方面进行了尝试, 收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 导学案容量与内容的确定

1. 导学案容量出于两方面考虑。

其一, 根据学前调查, 目前在小学接触导学案的学生较少, 对导学案的认识和使用较为陌生;其二, 从学生小升初适应性和初一课业量考虑, 出于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角度。经过与同组教师商讨, 结果将导学案容量确定为A4纸正反面, 页边距四面均为2.5cm, 正文小4号, 行距为20磅。

2. 在各种关于导学案的书籍和文章中就导学案内容提出了诸多建议,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以学定教”“以学定案”, 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确定。

同时, 出于落实分层教学理念、实施因材施教的考量, 最终, 我将认定目标、预习检测、共同探究、整理归纳、拓展练习五部分最终作为初一历史导学案主要内容, 并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将知识链接 (相关知识或课外阅读参考书目等) 作为机动内容适时出现。

(二) 导学案各部分内容设计意图及使用

1. 认定目标:即本节课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这部分我特别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目标表述除了要科学、准确外, 要特别注意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阅读的“地图”, 目标表述应尽可能具有可测性, 即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在预习、课堂学习和复习整理过程中所要达成的具体学习目标。如“说出”“写出”“背出”“找出”“根据……完成……”等就比较易于学生掌控。

二是在落实分层教学理念方面。由于初一第一学期缺少对学生历史成绩的摸底反馈数据, 同时出于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的考虑, 尽可能避免部分学生一开始就丧失学习动力。我在初一上学期没有专门在此部分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 而是希望全体同学都能尽可能的共同达成目标。但在初一下学期则根据上学期期末历史成绩将学生分为三个不同的目标等级, 即A等在班级历史成绩前20%的学生, B等在班级历史成绩前70%的学生, C等在班级历史成绩前10%的学生。如此划分是参照了许多高效课堂教学理论, 如典型的昌乐二中“271模式”。这样, 在目标认定中对不同等级的学生也会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 从而使学生能够有的放矢, 量力而行, 一直前进。

2. 预习检测:主要采用填空题的形式来检测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达成情况。

虽然目前初升高考试中早已不再采用填空题这种普遍认为比较僵化的题型来考查学生, 但从版面控制、容量和效益角度, 采用这种题型的好处至少有三方面。一是有利于学生在自主预习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 能够最直观有效确认基础知识点。因此, 设计中我通过使用说明提醒学生“请认真阅读教材 (XX页) 内容, 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独立回答下列问题, 并记忆。”二是有利于教师在课前批阅导学案过程中能够最直接地了解学生预习情况, 从而准确把脉, 为课堂提速做好学情调查。三是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和标注知识要点的学习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使用, 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能够养成预习完后在教材圈画出知识点的习惯, 同时, 这种圈画只针对关键词, 而非之前孩子们普遍存在的盲目的成行画线的低效行为。这也为今后学习中利用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把握试题题眼等学习训练打下良好的能力基础。

需要说明的是, 根据学生对导学案的适应情况和学习水平的逐渐提升, 我在初一上学期前十课导学案设计中普遍采用教材原文缺词填空, 而在其后的设计中则逐渐采用调整语序、合并同类词或抽象概括等手法对教材稍作修改, 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在文本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为今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铺路搭桥。

3. 共同探究:

鼓励学生通过同伴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的问答题或材料解析题。这部分的设计中我主要注重三个方面。

其一, 材料的选取与情境的创设。由于版面所限再加上学生刚接触导学案学习, 我最初多提示学生从教材上的某段史料、课文或图片中提取信息, 思考讨论。随着学生对导学案使用的熟练和对历史学习的逐步适应及方法的掌握, 我会选取部分课外典型材料或最新时事加以佐证, 引导学生从中提取有效地历史信息, 进而开阔视野, 提高能力。

其二, 适当的提示引导。为了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尽可能的获取到有效信息, 在某些问答题后面我会给出不同形式的温馨小提示。如用④提示该题有四条答案;提示此题可以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进行归纳梳理;或列出大体框架,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填出相应史实或结论, 从而掌握对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的评判思路;抑或提醒学生根据之前对某历史人物、事件的原因、意义或评价的方法来完成本题。总之, 适当的提示引导尽可能避免使学生产生望题生畏的心理, 使大部分学生都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让分层教学理念落到实处。

其三, 出于满足不同学生需要和历史学科史鉴功能发挥的考虑, 除了每课必须要求掌握的问题外, 我在每课的这部分尽可能都设计一道开放性试题供学有余力或思维活跃的学生自主选择完成。毕竟除了考试, 历史最有魅力的是它对我们今天生活的无声的影响。而一旦缺少了这些开放性问题, 导学案也必将沦为昔日学生异常厌恶的题海练习册。这也鼓励同学们能够不拘泥于教材, 打开思路, 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 寻找和感悟学习历史的智慧, 享受这份应有的乐趣。

4. 整理归纳:

帮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归纳本科学习要点, 重点是梳理历史脉络, 理清历史线索, 这是历史学习的关键一步。在这部分的设计中我在初一年级先后采用了三个阶段进行———理解打样、动手模仿、自主选择。

初始阶段, 即上学期前两个单元, 属理解打样阶段。经过与组内教师研讨, 我们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选择了相对来说最为恰当的知识归纳形式, 如表格、时间轴、结构示意图、思维导图等不同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完后将所学知识填入相应的位置上。通过这种训练, 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知识梳理方法, 并逐渐理解每种方法的优劣或不同教学内容所对应的最佳归纳方式。

在此基础上, 进入到动手模仿阶段, 即上学期的后两个单元。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学习内容按照要求规定的形式来梳理归纳所学知识。这是一个下水实践的过程, 通过这种方式, 教师能够了解学生对每种归纳方法的掌握情况, 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巩固练习, 从而使其真正掌握这些基本的历史学习方, 进而有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历史线索和相应的知识网络。

最后, 在初一下学期就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完成对一节课所学知识的归纳整理。尊重个性, 多元呈现也是教师对不同层级学生的尊重和理解。如此循序渐进的过程中, 逐步实现的是学生从心理到能力上的自主。

5. 拓展练习:

即对本节课所学的巩固应用。为照顾到不同层级学生的需求, 一般多采用选择题为主, 后附有一道材料解析题。由于版面所限, 这部分试题必然是较为经典性的问题。其中, 选择题采取由易到难的设计思路, 这种学生熟悉的题型既便于学生接受、易于产生成就感而树立学习信心, 也有利于教师从中直接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基本掌握情况。材料解析题仍然采用由易到难的思路, 但最后尽可能设计一个与现实有关的启发性问题, 以照顾全体, 兼顾满足A层级学生的学习需要。

此外, 为了增添学生语文本的亲切感, 拉近与导学案的距离, 我在每个部分标题后都分别设计了不同的激励性的话语, 让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也收获一份心理上的满足。如:“心中有目标, 你就会走向成功!”“翻开一页书犹如推开一扇窗, 你会看见满眼的绿色!”“不依附, 不从众, 让思考成为习惯!”“小试牛刀, 拾级而上, 顺达成功的顶峰!”

四、导学案的使用模式

在导学案的使用上, 我在和组内教师共同学习践行学校“五环三动”教学模式的基础上, 结合历史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 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同时, 有效融入了我组已有的教师小课题研究成果, 探索制定出切合我组实际的、以导学案为抓手的教学流程。

(一) 学案导学———根据课标、教学内容、学情、能力目标要求、学习方法、课件问题设计等多方面因素, 设计制定导学案, 在课前下发给学生。

具体内容分为必做和选做两部分, 即要求预习检测必做, 教师据此给基础分;其他内容学生根据自己预习情况选做, 教师在这一部分给出相应的附加分。 (落实三十九中“明确目标”“自主学习”环节[“五环三动动静转换”教学模式———大连市第三十九中学教学模式, 刘艳, 2015, 5])

(二) 摸底反馈———课前收全体或部分学生导学案, 批改, 反馈。

(三) 合作探究———课堂上, 导入新课后, 根据情况先引导学生根据教师批改, 互相对照教材, 修改导学案, 扫平自主学习障碍, 并将导学案中的基础知识以关键词的形式落实到教材上。

各小组将学生问题汇总反馈, 共同探讨解决, 教师适时点拨。 (落实“互助探究、组间互动、师生互动”环节[同上])

一般在初一上学期前两个单元, 我坚持将导学案全批全改, 以摸清学情, 利于学生逐步熟悉导学案的使用, 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之后, 只收各组组长的导学案进行批改, 然后指导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小组内部对照批改, 总结出本组尚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课堂上在班级交流分享、探究解决。待到初一下学期, 学生按照单元组内轮流上交导学案, 并根据教师批改带领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对照批改。

(四) 情境点拨———教师根据学生反馈、教学设计等, 酌情布置任务,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课堂展示, 适时点拨。

(落实“互动、点拨提升”环节, 此间人机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同上])

(五) 小结巩固———利用导学案先点拨方法, 再结合所学检验、归纳, 论从史出, 得出结论, 夯实所学, 提升认识。

巩固练习, 选择性完成导学案作业。 (落实“达标验收”环节[同上])

经过某一阶段的使用后, 我在导学案右上角又增添了“本课自学部分用时分钟”一栏。其目的, 一方面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实时掌握, 以便于根据大多数学生完成时间的长短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易做出一定的判断, 从而适当调整教学策略;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自学效率, 对学生是一种提醒和鞭策, 有利于其自主发展。

五、取得的成效

(一) 学生方面

1. 经过一段时间的导学案使用, 学生自主预习意识逐渐形成, 并随之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利用导学案自主预习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他们会在每节课结束后主动向老师索要下节课的导学案, 并及时主动上交;根据导学案教师批改反馈来圈画落实教材要点也已经成为学生进行历史学习必备的有效方法。

2. 通过导学案学习,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 切实提升了学习历史的能力。

导学案中“认定目标”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自信心;“预习检测”让他们养成准确圈画知识要点的良好习惯, 感受到有效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效率的积极影响;“共同研究”中学生们尝到了合作学习乐果, 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思维习惯, 感受到历史学习的现实价值;“归纳整理”的过程, 学生逐步接触并学会了运用图表、示意图、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等梳理历史知识的基本方法;“拓展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 收获了学习的喜悦。复习阶段, 学生捧着一学期导学案, 回顾所学, 查漏补缺, 导学案成为他们自主学习, 复习和总结的学习宝典。

(二) 教师方面

1. 导学案成为教研组内教师多种教科研成果综合运用的成果, 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在导学案设计使用的过程中, 巧妙融合了我组教师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 将我之前关于时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教学前测问卷、芦翠老师历史课本剧的编写和运用、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策略等研究成果都融入其中, 并根据不同的年级有所侧重, 使学生享受到教师智慧教学的成果, 推动我校历史教学水平的整体发展。

2. 导学案教学在课堂转型的探索实践中, 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最大的成果。

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与探索中, 不乏对美好教育丰满的理想与构图, 但能落到实处, 真正是学生受益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 我们不得不承认, 方法和技术是必须的, 也是最容易学会的, 最难解决的是观念!思想是行动之本, 理念是课改之源, 头脑在任何时候都比嘴巴和手脚重要。这段时间的探索中, 我开始更多的关注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 关注学生的所思、所乐, 关注个体差异、目标与学生、不同学生与不同目标, 思考的是怎样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对接, 从而真正推动课堂转型。观念的转变让我看到课改前行路上的希望和动力。

六、新的思考

经过学习、研读相关资料, 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导学案设计和运用中存在的不足。例如, 怎样将史料运用和情境创设相结合, 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接下来如何重点讲思维导图训练逐步引入到导学案教学中, 使之成为促进学生自主梳理归纳、提升思维水平的主要方法。

此外, 针对不同年级和课标要求, 抓住细节, 运用分层教学理念落实到位, 逐步构建出一套切合我校或区域实际的导学案体系是下一步实践研究的目标。教学中, 我也深深感受到教学评价体系亟待完善跟进, 才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导学案对自主学习的促进作用, 未来我探索学习的方向。

如果说教学是一门艺术, 那么教师就是从事这门艺术的工匠;而能否成为能工巧匠, 则取决于工匠的技巧和钻研。我愿成为一位勤于钻研的巧匠, 更愿通过我的精雕细琢, 让我的课堂教学不断的焕发出新的色彩, 让我手中的教材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3.

[2]张海晨, 李炳亭.著高效课堂导学案设计[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10

[3]尹兴宇.课堂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中山区课堂教学改革的创新之路[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张福涛.翻转课堂导学案编写指导与案例分析[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14.9.

[5]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8.

篇14:“大班长”的小故事

小小画家梦

从小到大,学坤最感兴趣的事情就是画画,一画起来,吃饭、睡觉都变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培养他这种画画兴趣的竟是家门口墙上的壁画。刚搬到新家的时候,学坤就发现了墙上精美的画。画上有两只栩栩如生的鸟儿站在枝头对望,还有两只刚从竹林里跑出来的梅花鹿。更美的是,两只五光十色的凤凰在高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这美丽的画儿一下子就把他迷住了。他想,我也要画出这样的画来,要当一个画家。往后的日子,他每天一有空就拿着小铅笔在墙壁上画呀画,一遍又一遍,不知厌倦。

父母阻止他涂鸦,他不死心,总是趁家人出去的时候我行我素。后来,父母给他买来了画画的工具,让他学着在纸上画。开始时他只是临摹别人画的东西,后来就画自己想画的东西。日复一日,他的画画功底渐渐扎实了起来。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画不仅受到了老师们的赞扬,还经过重重选拔,入围“濠江区幼儿画画竞赛”,获得一等奖。

现在,虽然学习任务加重了,但他还是很热衷于画画,他的梦想就是当一个有个性的画家。

家中小能人

学坤从小就帮妈妈做很多家务活,例如洗碗、拖地、倒垃圾,成了左邻右舍同龄人的榜样。有一回,妈妈叫他上街去买葱,他二话不说,接过妈妈布置的任务后立即骑上他的小自行车往市场去。过了许久,他蹦蹦跳跳地进了屋,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妈妈。妈妈一看,傻眼了,手上是两棵白菜。他解释说:“在半路上,我才想起我不认识葱的样子,于是我便向别人打听了一下,他们说葱是又胖又矮的。我找了很久才找到呢。”妈妈听了他这话,哭笑不得。

黄学坤的父母工作繁忙。从小,弟弟妹妹就归他直接“领导”。弟弟不爱写作业、妹妹爱哭的毛病,都被学坤想办法给“治”好了,父母非常高兴,总说学坤是“家中小能人”。

班上好学生

上一篇:房地产中介经纪人培训手册下一篇:教资结构化面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