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春迷茫的小故事

2022-12-06

第一篇:关于青春迷茫的小故事

关于青春励志的小短文

你知道青春是什么样的吗?青春是一本惊天地泣鬼神的著作,而我们却读的太匆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励志青春的小短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春励志小短文篇1:境由心生

一个人心境好坏与否,和他的心态有直接的关联,欲望决定着需求,需求决定着贪心,贪心决定着心境,心境来自于心态,心境影响着人际环境,环境跟心境本没有直接的的关系,在于不同的人是用常态的或非常态的心去扑捉去感受的。

人之所以活的累,有挥之不去的烦恼,与自己执拗脱不了干系。试想,当你衣食无忧的时候,还有人在严寒酷暑下为生计拼命奔波,当你面临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时候,你还有健康的体魄,在为你等待时机东山再起。也有人住着偌大的别墅,开着豪华名车,他的心境也不一定很宽敞,生活往往是这样,当你得到很多的时候,其实,你是用另一种失去作为代价的。

曾一度有过一段医院的经历,在重症病房外要么是大喜要么是大悲,在病人命悬一线时,有了生的希望时,亲人是欣喜若狂的,他们觉得亲人活着,就已经是老天在眷顾他们了,只要有生命,已经是别无所求,与生死较量过的人,还有什么苦不能吃什么难不能过呢。见证过与死神做较量的残酷,你会觉得什么都是过眼烟云。

还有一对农村的夫妻因无钱看病,在医院呆了好长时间,医生天天催做手术,他每天给医院说好话,一张病床对他是奢侈的,是感激涕零的,以至于忘了自己重病在身的伤痛,现实是残酷的,谁也抗拒不了命运。

一个健康心态的人是快乐的知足的,一本好的书,一句话,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件廉价的物品,一份简单的生活,都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感动,她带给你是禅意的心境。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的不如意,也有很多的无奈,我们能做的是,站在最好的角度用最理智的方法去处理最糟糕的事情,以平和的心态去倾听这个世界的浮躁,以你悠然而优雅的姿态补缺生活中的残缺美,用你的绵延细语温润那些千疮百孔的灵魂,用你的馨香如兰渲染这个平淡如水的生活,心静自然清,悠然自然得。

青春励志小短文篇2:生命的价值

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如何对待那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贬值,它依旧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会无数次被自己的决定或碰到 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无论发生什么,或将要发生什么,在上帝的眼中,你们永远不会丧失价值。在他看来,肮脏或洁净,衣着齐整或不齐整,你们依然是无价之宝。"

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本身!我们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青春励志小短文篇3:昂起头来真美

别看它是一条黑母牛,牛奶一样是白的。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青春励志小短文篇4:阴影是条纸龙

人生中,经常有无数来自外部的打击,但这些打击究竟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最终决定权在你手中。

祖父用纸给我做过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只能容纳几只蝗虫,投放进去,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祖父说:"蝗虫性子太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嘴壳和锯齿一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当祖父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奇迹出现了: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

命运一直藏匿在我们的思想里。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个人条件比别人要差多远,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思想要将阴影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

第二篇:关于理财的小故事

七百多年前,威尼斯商人马可·波罗历经三年艰险历程,翻山越岭来到中国,曾在中国任地方官的他24年后第一次返回欧洲,一本《马可·波罗游记》让欧洲人第一次认识了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家和其令人惊异的文明发展水平。

七个多世纪后的今天,西班牙人艾力赛来中国早已用不着跋山涉水,作为商人,他曾11年间91次来到中国,帮助西班牙最主要的建筑公司——国际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在中国的数十笔合作项目,同时为很多西班牙企业和中国企业在彼此的市场上找到了中意的项目。而作为现任西班牙驻华大使,他喜欢到新疆等其他驻华官员并不喜欢去的边陲地区,去了解那里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让西班牙了解中国,投资中国,抢占国际市场,同时让中国了解西班牙的技术和工业,是艾力赛近20年来一直在努力的事。

“每天在这里,一边可以欣赏到墙上挂着的西班牙现代艺术作品,而另一边顺窗望去,就是北京的美丽街景。”在北京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的二层办公室里,艾力赛很惬意地对我们说。这位61岁的西班牙驻华大使,一头银发,步伐从容,从他晶灵睿智的眼神中实在无法猜想他已年近花甲。艾力赛酷爱现代艺术和古典音乐,并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热衷于一提到西班牙我们就会立刻想到的斗牛。

然而,多数中国人对西班牙的了解还停留在“斗牛”和《唐吉诃德》上。那么西班牙对中国呢,恐怕也只有长城和人口众多的印象了。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一家西班牙新闻媒体在中国有常驻机构,西班牙与中国的贸易额以及在中国的投资额也少得可怜。这一切正是2003年新上任的西班牙大使艾力赛所面临的问题。

艾力赛生于一个外交家庭,当他1943年在葡萄牙呱呱坠地时,他的父亲正担任西班牙驻葡萄牙欧泼尔图的总领事。因为父亲工作地点的不断变化,他相继在马德里、日内瓦和纽约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的课程。1965年从马德里大学法学系毕业后,很快就子从父业也做起了一名外交官。

在艾力赛最初的18年职业生涯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帮助西班牙企业与欧洲和其他国家进行商业洽谈。他曾担任过西班牙驻维也纳大使馆商务参赞、西班牙驻美国大使馆商务参赞和西班牙-欧盟磋商会议书记。

1983年,他出乎人们意料地由政府工作转向了私营企业。进入国际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Tecnicas Reunidas Internacional S.A.)任秘书长,这一公司是在实施工程项目及建设工业工厂方面最主要的西班牙私营公司之一。“我的孩子们当时也经常问我„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放弃政府工作‟。我对他们讲,这将是更具挑战性的工作。显然为一家跨国公司工作比为西班牙本土公司工作难度要更大。当时我觉得自己是在向全世界推广西班牙的技术和经济。”

正是在那个时期,艾力赛第一次来到中国,当然在有了第一次后,就立刻有了第二次和更多次。“1985年到1996年,我到中国91次,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中国。我很幸运,看到了这十几年中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只在经济结

构和外交上,更体现在投资政策和商业环境上。对于我来说,这是非常重要的经历。现在我再回到中国,发现这些变化更大了。”

那11年,正是中西两国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位于东半球的中国和西半球的西班牙相继进行了经济改革。中国巨大的市场和优越的投资环境以及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吸引了世界顶级跨国企业的投资。另一方面,80年代初,西班牙在政治上顺利完成向民主化过渡后,继而进行了一系列经济自由化改革,实行紧缩、调整、改造政策,并集中力量发展外向型经济。后加入欧共体,并成为首批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之一。

这样一个以最大限度吸引各国投资的风水宝地和一个依赖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中等发达国家,在过去的20年中却并没有如人们所希望的那样出现热闹的经贸往来和海外投资。从1980年开始到2002年,西班牙在华投资项目仅为597个,实际投入只有3.04亿美元。西班牙的主要贸易伙伴是欧盟和美国。此外,西班牙最主要的出口国家和海外投资地是拉美国家。按艾力赛的说法:“西班牙企业在拉美看到了快速增长的市场,在那里的竞争力也最强。”

艾力赛向我们介绍,在拉美,西班牙企业经营着40%的电信行业,30%的银行和23%的电子产品。在那里,西班牙拥有着绝对优势。

但在亚洲却恰恰相反。4年前,西班牙政府终于意识到,亚太地区拥有世界上50%的人口和25%的经济力量,而西班牙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微乎其微。与该地区的贸易只占西班牙外贸总额的3%,只有6.3%的西班牙政府人员派驻该地区。可以说,西班牙在亚太地区几乎是一片空白。为了将投资重心由拉丁美洲向亚洲转移,西班牙首相史无前例地制定了“亚太计划”,以增加西班牙在亚太市场的参与程度,而中国是其中的一个重点。艾力赛很高兴地说:“这个计划实施以来,西班牙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45%。中国对西班牙出口增长了70%。”

作为西班牙驻中国大使,艾力赛是这个计划的直接执行者之一。而在“亚太计划”实行之前,艾力赛在中国11年的经商历程就已经为此埋下了伏笔。

建筑业始终是西班牙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当时作为西班牙主要建筑公司的秘书长和中西商人委员会副会长,艾力赛较早地带领西班牙企业进入了中国。最让艾力赛感到骄傲的是“其中的很多项目现在中国得到了政府的最高肯定,国际联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也成为中国最信赖的公司。”

西班牙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知名度不高。20年前,第一家到中国来的西班牙企业是一家运输公司ALSA,他们最初在广州、深圳和香港建立合资公司,开展运输业务,后又扩展至北京、天津等地。其后在中国投资发展比较好的企业还有生产“高乐高”的努德莱斯巴公司,以及生产大大泡泡糖的西班牙通用糖果公司(Agrolimen)等。不过“大大泡泡糖”现在已经被美国的箭牌公司收购,其他西班牙公司在中国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十分有限。

在与中国企业交往的十几年中,艾力赛审视着这一切。在他看来,缺乏了解是中西贸易往来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西班牙企业并不了解中国。西班牙人很少来中国,中国人也很少去西班牙。我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让中国企业了解西班牙的技术和工业。” 艾力赛说。

在企业做秘书长时,他就想了很多方法来增进中西企业的了解。“当时几乎每两个星期就有一个中国代表团来西班牙考察,我会带他们在西班牙到处参观,介绍西班牙的工业和技术发展。” 艾力赛让很多中国企业家了解到,西班牙不只有毕加索、高迪、多明戈这些艺术大师,还有发达的工业和优秀的企业家。

但是让西班牙了解中国可并不是件容易事,艾力赛本人也经历了很多磕磕绊绊,才参透了该如何在中国做生意。艾力赛曾代表西班牙企业与中国辽宁省的一家公司谈一个合作生产洗衣粉的项目,这一谈判耗费了三年半的时间。后来艾力赛总结道:“在中国非常重视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你要想和一个企业做生意,必须要和他认识很久,说过很多话,才有可能合作成功。这是东方国家和西班牙还有一些西方国家非常不同的一点。在世界的很多其他地方,我都会告诉那里的人,如果你去一个亚洲国家,你不能和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或者企业做生意,因为那样往往会失败。”

外交官出身的艾力赛在处理这件事上显得很从容。“1985年,我第一次到中国的时候,带了一个大项目,谈判一直进展得很顺利,但是在最后一刻,却没有通过。我记得我的中国朋友来到我的房间,他们对因为政府的决定让谈判失败感到很遗憾。我的反映是:这种事是可能发生的,但是友谊还在,我们不该太在意这种失败,而应该借此机会加强双方的关系。很多年后,那些合作伙伴说当时对我的这种反映很奇怪,他们没想到一个欧洲人是这样的反映,我说这是西班牙人和其他欧洲人的区别,我们知道如果一个计划走向一个非常困难的时期,我们就要加强友谊,即使我们也不喜欢这样的结果。”

外交官的睿智和协调能力最终让艾力赛在中国有了很多朋友,也谈成了很多生意。而这段经商经历又成了作为西班牙驻华大使的艾力赛的宝贵资源,这不仅为他提供了一个关系网和熟悉的市场环境,更重要的是,做过商人的大使更了解企业的真正需要。

在看准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各大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竞争态势后,艾力赛为投资中国的西班牙企业提供出了两个建议:只通过投资中国,能够增强他们在中国的实力,可以做合资公司或者开设子公司。但他们不能停留于服务于中国市场,他们想到的应该是服务于全球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很快,正由劳动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西班牙对中国的投资重点应放在产品研发(R&D)上。

这是去年10月艾力赛出任西班牙驻中国大使时就曾经谈到的问题。和很多驻华官员不同,艾力赛喜欢融入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中,除了企业家,在中国他还有很多艺术界的朋友。

艾力赛还不会讲中文,但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这并不妨碍他与中国的朋友交流,“我在中国的很多朋友都跟我讲英语,有的甚至还会西班牙语。所以我非常愿意把我更多的时间放在了解中国人身上,而不是学汉语。不过我的夫人正在学习汉语。她非常喜欢中国。”大使夫人是个中国迷,在艾力赛结束商人身份去德国做西班牙大使时,那时的大使夫人就经常一个人跑到中国来购物。艾力赛出任西班牙驻中国大使后,大使夫人又如愿以偿地来到了中国。

艾力赛说很难找一个准确的词来形容自己,但他对我们说:“可以说之前经商的时候,我是一个成功的商人,现在作为一个大使,刚上任6个月,给我一些时间,我会告诉你他也是成功的。”

第三篇:关于钱的小故事

善用金钱

1、美国的石油巨子洛克菲勒,是个很懂得运用金钱的人。有一次,公司打算盖间仓库,请来两个建筑工人。这两名工人是一对兄弟,哥哥叫约翰,弟弟叫哈佛。仓库盖好后,兄弟俩便到洛克菲勒办公室去领工资。洛克菲勒对他们说:“赚了钱应该储蓄起来,现款如果到了你们手中,一定很快就会花光,不如把它换成公司的股票,作为你们的投资如何?”约翰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当场便答应了。但是哈佛不愿意,坚持要领现款。结果不出洛克菲勒所料,没多久哈佛就把钱花光了;而约翰因为公司股票涨价,赚了不少钱,过不了几年便成为一个大富翁。

启示:善于运用金钱,才能致富。假如把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不但没法积聚财富,一旦有急用时也好干着急了。小朋友虽然现在年纪还小,但也应该养成爱惜金钱习惯,把多余的零用钱储蓄起来,存到银行里,可以收入不少利息呢!

2、上帖:黄忠60岁跟刘备混,德川家康70岁打天下,姜子牙80岁为丞相,佘太君100岁挂帅,孙悟空500岁西天取经,白素贞1000多岁才下山耍朋友。年轻人,你说你急个求!

下帖:盖茨39岁成世界首富,陈天桥31岁成中国首富,孙中山28岁创办兴中会,孙权19岁据江东,丁俊晖14岁拿世界冠军,邓波儿7岁拿奥斯卡,康熙6岁登基,贝多芬4岁作曲,葫芦娃刚出生就打妖怪。你说老子急不急?

3、比尔·盖茨的钱怎么背

王老汉是湖北省恩施州人,前两年买体育彩票中了个特等奖500万,兴奋之余,他作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决定:把500万元人民币全部兑换成5元一张的纸钞,分批背回家去。他说:“我倒要看看,500万到底有多少?”

说来容易,可真正背起来就难倒了王老汉。100万张钞票,几千斤的重量,一次背100斤也得背几十次啊!背到后来,王老汉终于还是放弃了,决心还是换成存折带回家去。

事后有记者采访到了王老汉,问他背钱回家感觉如何?心里是不是特爽?王老汉笑了,摇着头回答记者:“原来家里穷,早上背着满筐的土产品到集市上出售,然后把换来的钱买作油盐酱醋再背回家,那时侯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如今中了个500万,本打算好好享受一下有钱的乐趣,哪想到背钱回家与背油盐酱醋没什么两样,同样这么累呀!”王老汉是个幽默的老头,末了他还不忘朝记者打趣一句:“我真不敢想象,比尔·盖茨那么有钱,如果让他也一张张背回家去,他该如何个背法?”

我们总是口口声声说缺钱,钱少了诚然是一种疲惫,然而钱多了有时候也可能是一种负累啊!

4、记得曾经看到一则故事,那篇故事我感到很有哲理,今天我就拿出来分享一下;我细想了一下,那篇故事整体是这样的:

在二战时期,法兰西(法国)战场上;有一个旅(按当时人数来算)的队伍与敌军交战,尽管他们很英勇,但由于当时与敌军的兵力,实在是悬殊太大。所以他们的队伍,很快的就被敌人消灭了一半。为了不使整个队伍都被消灭掉,他们采取的战术是且战且退,尽量的保存实力。

最后他们被迫逼躲在一个堡垒中;堡垒很坚固,敌人一时还攻不进来,所以他们可以放心的休息一段时间。在休息的这段期间里,他们可以等待援军的到来,然后再做下一步的打算。但这时他们整个队伍,由于之前与敌人拼博消耗过大, 1

因此到这时整个队伍的兵力已经不足一千人了,也就是说他们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消灭的危险。

仿佛命运注定他们必死无疑似的;因为他们很快的就发现,自己的想法太天真了-他们所处的环境中什么吃的、喝的什么都没有。当然他们也可以等待援军的到来,再进行补给。但就算等到援军来到的时候,估计也得十天半个月,等到那时他们早就完了。也就是说呆在堡垒中他们要么饿死,要么渴死。这两种死法对当时的法兰西军官来说,都是莫大的侮辱。当然,他们还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这两种死法:一种就是自杀,但这种死法与饿死渴死的性质一样,同时这也是懦弱者的表现;另一种就是冲出去跟敌人一博,争取最大的生存可能。但可悲的是当时堡垒周围全是敌人,即使他们冲出去了,以他们那点兵力,不外乎也是九死一生。但是,与其他三种死法不同的是,死在战场上对军人来说,是为祖国人民而死,是死的其所、是光荣的。

是坐以待毙死在这个堡垒中,还是自行了断,或者冲出去跟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这三种选择一直围绕在这个队伍,每个军人的脑海中。到底怎样选择,他们谁也没注意,谁也没说出来;因为他们谁都知道无论哪种选择,对他们来说都是只有一个死字。

就这样整个队伍处于一种消极的沉默氛围中,空气不知沉寂了多久。突然将军打破沉默喊道:“冲啊,勇敢的法兰西士兵们,谁先冲上去我就赏给谁一千法郎。”尽管一千法朗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数目,但是谁也没有理将军;其实这也不怪他们,到这时谁还会为了钱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呢?为此有的人还对将军露出鄙夷的神色。

将军见众人没反应,以为开出的价格不够,本想再喊再提高价格,幸亏这时将军身边的副官及时提醒他,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他说道:“将军,军人的生命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要知道他们不是因为金钱才来打战的。”

刚开始,将军还不明白副官话中的意思。过了一会儿,将军才恍然大悟,然后再带头冲出去,又回头向全体士兵们喊道:“冲啊,勇敢的法兰西士兵们,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为了我们伟大的法兰西,冲啊„„”霎那时,所有的士兵都跟将军冲了出去„„

我之所以分享这个故事,是因为我想说:虽然有句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我想说的是,如果金钱对人的生命构成威胁的话,这时金钱也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相反,一句振奋人心的话却能使人付出所有,包括生命!

第四篇:关于体积的小故事

数学日记——一个鸡蛋的体积

早上,我起床时,发现爸爸妈妈竟然还没有起床。看来,今天是我第一次最早起床的呀!哈哈!看了看时钟,现在才五点半。干些什么好呢?我突然想起,妈妈前几天去了金鱼市场,买了很多放在金鱼缸底下的石子回来。这些石子令我想到了“乌鸦喝水”这个故事。乌鸦把石头放在水瓶里,让水慢慢地溢出来,使自己能够喝得到水。后来,王老师说,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当石子被乌鸦放在水瓶里后,便占了水在水瓶里的空间,便将水“逼”出来了。根据这一原理,也就是说,水上升的体积,就等于石子的体积。

于是,我拿出一个玻璃瓶。这个玻璃瓶,昨天刚被爸爸妈妈量了,量出,这个玻璃瓶的正面印了它有多少毫升。这个水瓶一共有500毫升。我小心翼翼地倒进了200毫升的水,生怕数据有所偏差。于是,我蹑手蹑脚地拿出网兜,捞出鱼缸里的石子,数了数,正好是十颗石子。我把网兜放回原位,将石子放进玻璃瓶里。

瓶子里的水果然上升了。水从200毫升上升到了250毫升。这些石子的体积为:250—200=50(毫升)50毫升=50立方厘米

十颗石子的体积为50立方厘米。量出了石子的体积后,我又从冰箱里拿出了一个鸡蛋,也准备量量它的体积。当我把鸡蛋放进玻璃瓶的时候,玻璃瓶里的水立刻上升到400毫升。这个鸡蛋可要比十颗石子的体积多好多呀!鸡蛋的体积为:400—200=200(毫升)200毫升=200立方厘米。

突然,从爸爸妈妈的门口里传出开门的声音。哎呀,爸爸妈妈醒了,闪!

河北师大附属实验小学五年级四班

黄嘉悦

指导教师

王帅

第五篇:关于红酒的小故事

为追求高品质红酒不惜放弃爵位”这是法国家喻户晓的一个故事,爱丁歌德为爱情放弃王位世袭贵族追求高品质红酒入迷。在法国波尔多加龙河谷的葡萄酒庄园,当偶然尝到当地的一粒葡萄之后,他兴奋的发现这里才是酿制最佳葡萄酒的地方。于是一个令人惊讶的故事从此诞生--爱丁歌德(伯爵)近似疯狂的找到庄园所有者表示了自己对于该庄园的购买意向。或许,庄园的所有者处于对这位穷困潦倒的人的戏弄心态,他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的价码--“你的爵位”。也几乎是同时,爱丁歌德(Edin Goethe)同意了。这个疯狂的举动使得人们开始戏称爱丁歌德(Edin Goethe)为“Edin Goethe红酒伯爵”。得到庄园后,爱丁歌德(Edin Goethe)开始实施自己的高品质葡萄酒酿造计划。视如生命珍贵。事实胜于雄辩,由于葡萄品质上乘,所产的葡萄酒特别是干红葡萄酒一下就成为了贵族们争相追逐的饮品。在20世纪前期,整个庄园里所产的爱丁歌德(Edin Goethe)干红葡萄酒都被法国贵族所垄断。直到20世纪后期,随着产区的葡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部分爱丁歌德(Edin Goethe)才进入流通市场。 关于法国葡萄酒的3个小故事

法国是葡萄酒之乡,有着悠久的酿酒历史,在法国最著名的两大葡萄酒产区——波尔多和勃艮第一直流传着关于葡萄酒的3个小故事。

1、查理曼大帝改红为白:在勃艮第产区,有家顶级酒庄叫"高顿-查理曼酒庄",是法国著名的白葡萄酒酒庄。传说,这里原产上好的红葡萄酒,公元8世纪时,法国国王查理曼大帝饮用此酒,怕此酒染红了他的大白胡子,下令改红为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白葡萄酒Corton-Charlemagne。

2、拿破仑独爱香贝丹红葡萄酒Chambertin:拿破仑的御医建议他饮用香贝丹Chambertin红葡萄酒,拿破仑每次出征都随军携带一车香贝丹红葡萄酒,酒桶上刻上N标记。拿破仑自己饮用,也御赐下属。传说,滑铁卢一役,他因未饮此酒而心情不佳,遂致战败。于是他下令军队每次经过此地都要向酒庄行礼。

3、法国最著名的白葡萄酒是波尔多产区的贵腐白葡萄酒 Chateau Yquem。传说有一次酒庄城堡的主人因为去外国打猎迟归而耽误了采摘时节,回来时葡萄已经腐霉,他心痛不已,抱着妻子哭得死去活来,他的妻子没办法就骗他说葡萄坏了一样可以酿成美味的葡萄酒。他马上抱起妻子亲了一口,转而严声下令家仆采摘酿造,结果酒香特异,竟然意外的发明了独特的贵腐白葡萄酒。

那些关于葡萄酒的真实小故事分享

一、在欧洲黑暗的时代,是教会让葡萄酒生生不息

在罗马帝国奔溃后,教会成为葡萄酒复兴、生产和促销的中坚力量。在如今浑浊而浮躁的社会中,葡萄酒是个好东西,因为它与神圣相连。圣经中提及葡萄酒达521次。最早出现有关葡萄酒的纪录在创世纪第九章20节:挪亚是农夫,也是第一个培植葡萄园的人。

耶酥在最后的晚餐上也说:“面包是我的肉,葡萄酒是我的血。”基督教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教会人员把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作为工作。

到中世纪时,欧洲最大的葡萄园通常为教会所有(除了波尔多产区)。例如,法国勃艮第的葡萄酒酿造就归功于修道士们的精心栽培及从罗马迁居于阿维农的教皇们的喜好。

葡萄酒随传教士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处,西方葡萄酒在17世纪传入中国也是传教士所为。

二、葡萄酒投资者不喜欢375毫升裝的葡萄酒

如果你把一瓶375毫升的葡萄酒和一瓶750毫升的葡萄酒做个对比,你就会发现酒瓶中的空隙体积(酒液表面到软木塞)相似。因此,与一瓶750毫升的葡萄酒相比,2瓶375毫升(等于750毫升)的葡萄酒接触的氧气更多。

为了让葡萄酒更好的陈年,葡萄酒投资者一般会想方设法减少葡萄酒与氧气接触的机会,因此,他们肯定会更喜欢标准的750毫升装的葡萄酒。

三、波尔多白葡萄酒曾经比波尔多红葡萄酒更著名

我们一直都认为波尔多以伟大而名贵的红葡萄酒而著称。然而,在远古时代,波尔多其实是以白葡萄酒著称。波尔多约80%的土地被用来生产苏玳甜白、巴萨克 (Barsac)甜白、波尔多干白和格拉夫白葡萄酒。到20世纪70年代,受商业和政治原因的影响,波尔多产区开始酿制红葡萄酒。

而今天,波尔多85%的土地用来生产红葡萄酒,很少有人会把波尔多和白葡萄酒联系在一起。

四、唐•培里侬(Dom Perignon)

我们曾听说有着“香槟之父”之称的唐•培里侬在品尝第一口香槟时,兴奋地欢呼道:“快来!我在饮天上的星星。”其实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这句话是1800年唐•培里侬香槟的生产商所做的广告,生产商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大家以为是唐•培里侬发明了香槟。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唐•培里侬出生的几十年前,香槟就已经存在了。唐•培里侬,这个修道院的酒窖管理者,只是进一步提升了香槟的品质。如今的香槟王——唐•培里侬(Champagne Dom Perignon)也是以其名字命名的。

此外,有人说唐•培里侬在酿香槟酒时已失明,其实不然。据史料记载推测,唐•培里侬至少在完善香槟酿制工艺时,双目并没有失明,因为酿制香槟需要仔细观察、衡量和不断记录,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如何能酿制香槟呢?

上一篇:关于李白作文素材汇总下一篇:关于全力以赴主持台词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