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

2024-05-22

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精选14篇)

篇1: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

白鹤高空飞翔,

鸣叫声传四野。

鱼潜伏湖水下,

偶尔跃出发声。

旷野树木高大,

群山连绵巍峨。

山崖似玉雕刻,

原野多么美好。

山岚气色风光,

鸟语虫鸣花香。

作者|佛子

公众号:环球文苑

篇2:描写自然风光的现代诗

漫步山中享自然,

清风拂面慰胸宽。

细观色彩蝴蝶舞,

侧耳草虫琴曲喧。

鸟语林深呈寂静,

山花舞蹈色斑斓。

如茵草鸡河流绕。

无意白云岭上悬。

商山夜

秦岭叶落寒冬到,

借问山川哪里俏?

州城望月群山笑,

商於道,

空中明月普天照。

流光溢彩丹江桥

两岸璀璨流水啸,

日月之光千年俏,

吾神往,

鹤城美景玲珑貌。

作者|云横秦岭,本名:王文

篇3:论苏轼诗的自然美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曾提出“诗画本一律, 天工与清新”, 在《皋兰课业本原解》中也指出“凡诗文无论平奇、浓淡, 总以自然为贵”。赵翼在其《瓯北诗话》中评价苏轼时认为:“ (其) 诗实不以锻炼为工, 其妙处在乎心地空明, 自然流出, 一似全不着力, 而自然沁人心脾, 此其独绝也。”《宋诗钞小传》中称“子瞻诗气象宏阔, 铺叙宛转, 可见其才气过人之处, 洗刷之工未尽。自是才高气豪者之本色, 信手拈来, 不假修饰。不以锻炼为工而自能独特, 信手拈来, 不假修饰, 而能气象宏阔, 铺叙宛转, 这就是自然之妙。”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自然”的一些含义。首先, 自然是“强调天工, 不饰雕琢”。苏轼在《南行前集叙》中说“夫之为文者, 非能为之为工, 乃不能为之为工也”, 也是追求以无为之工而达有为之境, 自然拈出而能自达妙绝。苏轼对贾岛、姚合之类诗人一直是不屑一顾, 就是因为他们过于讲究苦吟雕琢。当然, 他们也并非不要法度、锤炼, 而是要求做到“得自然之数, 不差毫末,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次是情由心生, 喷薄而出。苏轼是性情中人, 他推崇“好诗冲口”, 一泄胸臆, 并强调有感方可运笔, 不可无病呻吟。他在《郭祥正家, 醉画竹石壁上, 郭作诗为谢, 且遗二古铜剑》一诗中写到:“空肠得酒芒角出, 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 吐向君家雪色壁, 平生好诗仍好画, 书墙涴壁长遭骂”。诗中这种酣畅淋漓的作画过程是其真实情感的惬意抒发。苏轼在《和陶饮酒诗二十首》其一中曾称赞陶“有士常痛饮, 饥寒见真情”。苏轼还在《与二郎侄》的家书中说:“凡文字, 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 彩色绚烂, 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 绚烂之极也。”苏轼非常推举陶渊明, 因为陶渊明情感的真挚和水到渠成之迸发。他认为陶诗在质朴平淡的背后, 蕴藏着无比丰富的耐人寻味的情意。这种情意, 是一种由心而出的, 真情的自然流露, 不矫柔做作,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历的加深, 心态自然而然转变而成的情感积淀。它不需任何现有规则、方法、条件的提示、引导。苏轼对陶诗的欣赏, 是对其真挚自然情感的欣赏。

在对诗歌多样美的追求与欣赏中, 苏轼崇尚自然美。他在《书黄子思集后》中说:“苏李之天成, 曹刘之自得, 陶谢之超然, 盖亦至矣。”这里所言之“天成”、“自得”、“超然”, 都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审美倾向与态度, 即肯定、褒扬、崇尚、提倡诸诗人诗歌所表现出来的自然之美。

苏轼在《王君宝绘堂记》中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 不可留意于物。”这是一种崇尚自然美的审美原则。苏轼之所以提倡和崇尚自然美, 是因为在他看来, 自然万物, 各有其态, 这是天工造物使然。所以在诗歌创作中要浑然天成, 不事雕琢;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随物赋形”, 才能“文理自然”地创造出天工造物般优美作品来。“瞿塘迤逦尽, 巫峡峥嵘起。连峰稍可怪, 石色变苍翠。天工运神巧, 渐欲作奇伟。” (《巫山》) 在诗人看来, 瞿塘峡、巫峡的奇丽风光是“天工运神巧”的自然结果, 对于诗作的表现来说也要顺其自然, 否则就会破坏大自然这样的一种鬼斧神工的自然美。

但是“天工”自然之美并非说诗歌创作不需要任何艺术锤炼和雕饰, 而是一种“既雕既琢, 复归于朴”的由绚烂之极而复归于平淡的艺术创造过程。艺术需要雕琢, 作诗更需推敲, 只是这种创作应做到鬼斧神工、雕而无痕, 这才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此外, 诗是抒情的, 只有表现真情实感, 做到情感的自然流露, 才会自然, 才会感人。那种矫揉造作、虚情假意、为文造情, 显然是没有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的。苏轼在《读孟郊诗二首》其二中说:“诗从肺腑出, 出辄愁肺腑。……歌君江湖曲, 感我长羁旅”, 正是推崇孟郊诗歌这种情感的纯真美与艺术表现的自然美。

对于如何才能达到自然美?苏轼在《答谢民师推官书》中有形象而精辟的阐述:“大略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他认为诗歌创作要师法自然, 并顺应自然规律, 表现时才能如行云流水, 一任自然, 了无人为造作的斧凿痕迹。只有这样才能使诗歌“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 乃为天工, 是为上乘。

宋代社会积贫积弱, 统治者的无所作为, 国家的不安定, 让宋代诗人不可能像盛唐时那样的磅礴自信、豪气冲天, 倒有点像中晚唐的诗人般淡远宁静, 怀古伤今。此外, 宋代诗人多添了一份理性思考。与宋代大背景相与映衬的苏轼, 在“宋人中独为大宗”, 他所追求的“自然”, 是澄明、睿智与平淡境界的表现, 如“随物赋形的水”一般。

陈幼石在其《韩柳欧苏古文论》中所说:“水, 尤其是流动的水 (即所谓“活水”) 是苏轼在文学和艺术批评中偏爱的一个比喻”, 除了其在《自评文》中以水喻己之文外, 在《书谢民师推官书》中也以“水”喻谢之诗文“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 观之矣, 大略如行云流水, 初无定质, 但常行于所当行, 常止于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 姿态横生”。而后人也常常发现东坡诗文“水”的特色, 常以“水”喻之。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东坡文如万斛泉水”, 而钱谦益在《初学集》中也曾提到“喜读子瞻《司马温公行状》《富郑谷神道碑》之类, 平铺直叙, 如万斛水随地涌出, 以为古今未有此体, 茫然莫得其涯也!”以上虽然都是喻文, 但苏轼的诗亦是如此。苏轼喜欢以水作比喻。

“水无定质, 随物赋形”, (1) 苏轼的诗以“水”为喻, 他的诗流转自然。古人就以“流丽”评苏轼《春秋》一诗:“春宵一刻值千金, 花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 秋千院落夜沉沉。”而他的《和陶拟古九首》之一“有客叩我门, 系马门前柳。庭空鸟雀散, 门闭客立久。主人枕书卧, 梦我平生友。忽闻剥啄声, 惊散一杯酒。倒裳起谢客, 梦觉两愧负。坐谈杂古今, 不答颜愈厚。问我何处来, 我来无所有。”平实自然, 有情有景, 娓娓道来, 妙合天然。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感觉此情此景就是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做到了自己所推崇的“莫之求而自然”的浑然天成的境界。

《论语》中孔子曾说过“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它提示了“水”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苏轼认识到了这一点。且看苏轼一生, 屡遭贬谪, 可谓命途多舛, 然而苏轼却始终能够缘理而行, 安然处之。这就是“水”的品性。只有如“水”的品性才能写如“水”之诗文。第一次贬谪黄州, 他说:“幸有清溪三百曲, 不辞相送到黄州”;第二次贬惠州, 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第三次贬谪儋州, 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恨, 兹游奇绝冠平生”。三次贬谪, 一次比一次更荒僻险远, 而苏轼却进退自若, 字里行间皆是一种平淡旷达之气。

苏轼的诗歌还呈现出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平淡之美”。苏轼欣赏陶渊明诗的“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并且有和陶诗一百多首, 都是受陶诗所影响。苏轼也说过自己“渐老渐熟, 乃造平淡”。其实, 即使是在他所谓“少小时气象峥嵘”之作也已褪尽了李白式的狂热与激昂, 只是他晚年和陶诗的平淡美更为典型。当然平淡并非平庸无味, 而是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绚烂之致, 归于平淡。正如司空图所谓的“味外之味”。其《和陶饮酒》第一首:“環州多白水, 际海皆苍生。以彼无尽景, 寓我有限年。门生馈薪米, 救我厨无烟。斗酒与只鸡, 酣歌饯华颠。禽鱼岂知道, 我适物自闲。息息未必尔, 聊乐我所然。”都是平淡平常的大白话, 初读来觉得淡而无味, 反复吟咏之后就能品出其大有深味。苏轼的“自然”充满人生智慧, 旷达超然, 又充满知性理趣, 它是充满空明、平淡流转之美的一片行云流“水”。

苏轼善于对生活矿藏作纵向深入的开拓, 具有化纤芥涓滴为无穷美学趣尚的艺术功力, 使其诗作的诗情画意跃然纸上, 呈现浑然天成的自然美。他从实际生活出发, 对客观现实世界抱着严肃认真而又旷达的态度, 带着自然的眼光。因此, 他能够在自然美的基础上创造出经久不衰的艺术美。

参考文献

[1]苏轼《苏东坡全集》王文浩编世界书局1964

[2]苏轼《苏轼诗集》 ([清]王文浩辑注, 孔凡礼点校) 中华书局1982

[3]林语堂《苏东坡传》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4]朱靖华《苏轼新论》齐鲁书社1983

篇4:田园歌者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自然诗

关键字:罗伯特弗罗斯;自然诗;经历;特点

I712.072

一、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他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弗朗西斯科,一生命运多舛,却笔耕勤奋,作品颇丰。少年时代的他就喜欢诗歌创作,曾在校刊上发表过几首诗,19岁时,他在文学周刊《独立》上发表诗歌《我的蝴蝶:一首哀歌》。接下来的近二十年时间里,他一边教书、管理农场,一边继续自己的诗歌创作。但在此期间,他的诗歌一直得不到当时美国诗界的承认,为此,他感到痛苦和忧虑,直到191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孩子的心愿》出版,这部诗集立刻引起了轰动,后来他的诗歌创作才华逐渐为世人所认可,埃兹拉庞德也大力推荐他的诗作。他一生获奖无数,曾四次斩获普利策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在他75岁与85岁诞辰时,美国参议院作出决议向他表示敬意。他在约翰·肯尼迪1961年的就职仪式上十分引人注目,朗诵了他特地为这一场合写的诗篇《全才》。他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诗人之一。

二、20世纪初的世界与之前截然不同,整个西方社会经历着一场快速而又剧烈的变化。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经济繁荣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进入二十世纪后,美国见证了新发明和技术的迸发,美国人纷纷从乡村涌入城市,追求更好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变化,美国的文学界也发生了变化,与以往不同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全新的表达方式。那个时期的作家们向过去的传统发起挑战,他们通过攻击这个无序社会的黑暗面来为大众发声,尤其在诗歌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传统诗人创作的主题有爱,死亡,道德,等等,而现代诗人试图表现出世界的繁复错综,相互斗争的方面;与传统诗人使用的五步抑扬格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用普通的语言和对话创作自由体诗歌。而罗伯特弗罗斯特以其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刻画和在诗歌中运用口语体语言而闻名于世。

三、弗罗斯特擅长以平实,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浓郁的感情。对于各个社会阶层的人来说,弗罗斯特的诗都充满了魅力,诗歌不再是阳春白雪般晦涩难懂,而是描述我们身边的生活,事物,普通人也能读懂。不同于那个时代其他作家寻求新的方式表达进行诗歌试验与改革,弗罗斯特坚持用传统的诗歌形式来表达新的思想内容,以“旧瓶”装“新酒”,他运用大众所熟知的语言、韵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刻画出一幅幅乡村景象,然而他的诗篇不仅仅只是单纯描绘新英格兰地区的宁静乡村,人们通过阅读他的诗能够看到生活哲学,人生哲理。”StoppingbyWoodsonaSnowyEvening”是弗罗斯特最有名的短诗之一,它表达了作者被宁静,美丽的夜晚雪景深深吸引,同时谨记自己在人世间所担负的责任的复杂情感。

四、第二小节,当作者沉溺于”thewoodsandfrozenlake”美丽而又神秘的雪夜景象时,是他的小马将他拉回到现实世界。第三小节继续描写小马的困惑并把诗人拖回现实世界,”Hegavetheharnessbellsashake”,在此处诗人很好地运用拟人,小马甚至向诗人发问,是不是弄错了”Toaskifthereissomemistake”.本诗的最后一节反映出作者现状与他最后下定决心的矛盾。尽管雪夜林中美景吸引诗人永远留下来,但在艰苦的斗争后,作者下定决心他在现实世界还有责任,此时还不是他休息的时候。”ButIhavepromisestokeep”表明作者堅定的决心。

五、Holdingthecurveofonepositoin,Countingtheendlessrepetition.”守住了那合抱的一湾,默数着一波接一波的海浪。电光石火,惊天动地并不是爱的唯一表达形式,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默默守护,守望相助才最是难得,即使日夜更迭,昼夜往复,却依然坚守。这种深情厚谊一如我党对人民群众的守护,纵使日月变迁,经历无数暴风雨的洗礼,却依然坚守,不忘初心,风雨同舟。”ALateWalk”写景以寄托诗人的浓浓哀思。”

六、其次,弗罗斯特通过诗作表明自己的处事哲学。”MyNovemberGuest”中,”shethinksIhavenoeyesforthese,andvexesmeforreasonwhy”,客人对景色大加赞赏,并责问诗人为何看不见如斯美景,而诗人对此不以为意,他早已意识到十一月的可爱,更何况这种可以远超过客人所赞叹。人生短短数十载,总会面对各种责难,敢于直面批评,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是为真勇士。”InNeglect”更道出了年轻人的心声。”

七、Theyleaveussotothewaywetook,astwoinwhomthemwereprovedmistaken”,人们任由年轻人做错,似乎有意要看到他们后悔的泪水,但任何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才能有更深刻的体会,就算做错又如何,年轻就是一笔财富,犯错-改进-再改进-再犯错-再改进,才会成长,年轻就有机会,年轻就有无限可能独与哀伤。房子多年前已消失,只剩断壁残垣,杂草丛生,林木乱长。树木失去再次,部分诗作体现悲观主义色彩。

参考文献:

[1]自我与信念: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研究何庆机 - 科学出版社 2010

[2]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黄颖思 2010

[3]罗伯特弗罗斯特和他的自然、田园诗(英文)丁珊珊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4]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哲学特征司广新 - 《辽宁大学》2012

[5]论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特点赵彤 - 《山东外语教学》2010

篇5:描写初夏的现代诗

那年初夏,我爱上了宁静。

那年初夏,我爱上了木槿。

那年初夏,我爱上了黑色天使。

太多个夏天,唯独那年的初夏,让我柒染了太多的流年。

阳光有些微微刺眼,我眯着眼,望着阳台上的那盆粉色木槿。

思绪回到了从前......

还记得么,那个时候,你穿着黑色的衣服,风扬起你的发丝。

还记得么,那个时候,你抱着用青花瓷种的这盆木槿花朵。

还记得么,那个时候,你张开黑色的羽翼着把它给我。

还记得么,那个时候,你笑的好天真。

也许那个时候......

那个时候,只是在梦中。

那个时候,又那样真实。

那个时候,我却流泪了。

诺,你看见了么。

我一直都在等。

篇6:描写春天的现代诗

研一滴雨露均沾,

斟一杯茶静怡悠远,

赏花月娉婷于寂静的夜晚,

倾听患得患失的一缕梦幻,

你是否听见

芬芳的花瓣?

溅起一层层波澜,

委婉于字里行间——

篇7:描写冬天的现代诗

开车从一环路经过

这个一环路

两旁高大的梧桐

树叶落满路面

前车过处

卷起一路飞扬

这些落叶翻飞的样子

就像一次次生命的挣扎

其实,这些树叶已经永远死去

即使被一阵风卷起

即使被千百次碾压

它们已不会感到疼痛

更不会醒来

它们无需醒来

一种集体的死亡

不需要约定

更不需要宣言

我不知道

它们从树枝上飘零之前

是不是也经历过:

一段疼痛

一种悲壮

一些眼泪

一场心酸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这些落叶

让我心里

篇8:论李白山水诗的现代意义

(一) 李白山水诗中的生态意识

在生态问题全球瞩目的今天, 细读李白的山水诗, 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其山水诗不但艺术成就颇高, 而且在表现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崇尚、天人合一的情怀时, 也使其不朽诗篇具有了关注生态的现代意义。

所谓“生态意识”, 按照美国生态哲学家莱奥波尔德等人的具体界定就是:

第一, 把大地上的山川河流、鱼虫鸟兽和花草树木视为一个有机体, 人只是其中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第二, 在这个大地有机体中, 每个生物占据着各自的生态位, 各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第三, 除了满足生计的需要外, 人类没有权力缩减生命形式的丰富多样性。[1]

在李白的山水诗中, 我们可以读出他把自身与大自然融合为一种精妙语言, 在其山水诗的创作实践中, 展现直彻心源的生命情调, 显示了人与自然山水的密切关系。李白的山水诗中折射出的生态意识概括起来主要有:

第一, 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李白山水诗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他将自然山水赋予生命情感, 将生命情感投向自然山水, 把生命主体推向体验的高峰, 描绘出一幅幅或柔和优美、或崇高壮美的山水画面。按照前文对生态意识的界定, 这种对自然的欣赏、热爱与赞美本身就包含了生态的意识。

第二, 对大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望庐山瀑布》、《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篇都表现了以敬畏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生活于其中的大自然、将自然的力量看得高于人类的活动的态度。在中国古代艺术家和美学家的意识中, “决定一个对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 主要不是人的因素, 而是超越于人之上的自然因素。自然不仅赋予天地万物以鲜活的生命力, 而且使我们人类充满勃勃生机, 使艺术家充满创造的活力, 并因此使艺术品具有永恒的生命力。”[2]樊美筠的这段话虽然旨在论述古代艺术家关于美的基本原则的看法, 但用于研究李白的自然审美观却同样奏效。的确, 李白在其山水诗的创作实践中, 庐山的“屏风九叠云锦张”, 黄河的“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都使自然山水“鲜活的”、“永恒的”生命力跃然纸上, 表现了自然生命力的不可超越性和对自然的崇尚敬畏之情。

第三, 人与自然同在的“合一”情怀。在李白的观念里, 人和大自然的关系尤为密切。他在《日出入行》中说, 太阳的运行, “其始与终古不息, 人非元气, 安得与之久徘徊草木不谢荣于春风, 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吾将囊括大块, 浩然与溟同科”。人的生死荣衰如同万物, “兴歇皆自然”, 无须感恩, 不必抱怨, 因为都是由元气构成, 同属大自然, 同归大自然。李白的一些山水诗表达了拥抱大自然、与之化为一体的愿望, 他的名篇《望天门山》中的“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句, 《早发白帝城》中的“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句等, 都是观念上把大自然与自我混同一体, 视万物为同类, 山水形象成为诗人的知心友人。

李白笔下的自然风景与他内在的精神情感, 与他返璞归真的生命意向融合为一。他在山水诗中所传达的, 无论是对大自然的热爱欣赏之情、崇尚敬畏之情, 还是天人合一的情怀, 都与前文界定的生态意识的三个方面不谋而合。在李白看来, 世俗之外的大自然浩淼无穷, 他追求个体与自然的冥合、生命与宇宙的合一, 这是自然与人格、自然与心灵的神秘契合。李白的山水诗发人深醒:人生是短暂的而宇宙是无穷的, 宇宙的浩大、永恒与人的渺小、短暂的对比激励着人们去寻求一种与天地自然合一的永恒。自然, “生态”的概念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但西方人眼中的生态, 对象仅限于自然景观。生态的概念传到东方, 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国家, 比如中国, 它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维使人们难以将自然与人、文化割裂开来思考问题, 自然成了经历几千年文明熏染的自然, 自然与人、文化也就融为一体。我们今天重读李白的山水诗, 依然能读到一种天人合一的永恒, 给我们以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生态启迪。

(二) 李白山水诗中的旅游审美价值

在山水景观的审美中, 人们十分注重山水自然美中体现的人文品格, 往往对于和历史人物有密切联系的山水景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兴趣。中国有重古的传统, 珍惜民族的历史, 重视历史古迹和先贤遗迹, 白居易的“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是很好的写照。不但与历史名人有关的景点成为旅游热点, 即使是自然风景, 只要有古代文人的题咏也会使自然风物更具魅力, 使旅游者更加向往。旅游是一种个人行为, 一种生活方式, 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一种带有经济性质的文化活动。从旅游文化的角度, 旅游者被分为娱乐型旅游者、探索型旅游者、经历型旅游者、体验型旅游者和存在型旅游者。[3]其中娱乐型旅游者和体验型旅游者所占比例是最大的。这个人群有很强烈的寻求放松的愿望, 但是不像其它冒险型等一样寻求刺激, 他们以观光游览为主要目的, 选择的目的地多是一些自然风光优美、人文景观丰富并且有较高观赏体验价值的地方在放松的同时也注重自我对于旅游地生活品质和文化特性的感知, 获取特殊的生活经历。旅游地的人文精神对现代旅游者越来越具吸引力。比如旅游者到庐山会想起有李白, 游三清山会了解到葛洪的相关情况等等。

李白善于抓住自然山水的审美特征, 描绘出自然山水的形象美。大自然的形象美一般来说, 有“雄、壮、险、奇、秀、幽、奥、旷”等审美特征。李白特别善于描写雄、壮、险、奇、旷之美景。如他笔下的泰山:“平明登日观, 举手开云关。精神四飞扬, 如出天地间。黄河从西来, 窈窕入远山。凭崖揽八极, 目尽长空闲。” (《游泰山》其三) 对黄河的描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 “黄河西来绝昆仑, 咆哮万里触龙门。” (《公无渡河》) 他笔下的长江是:“一风三日吹倒山, 白浪高于瓦官阁。”“白浪如山那可渡, 狂风愁杀峭帆人。” (《横江词》) 读李白的山水诗, 往往给人心灵以极大冲击, 能感觉到那些雄山奇峰、大江巨河所呈现的壮阔美、冲突美和崇高美。李白将自己的情感与气质融入山水诗的创作, 他笔下的祖国山河不仅张扬着山水的自然天成之美, 而且具有鲜明的人文品格。他的山水诗流传至今, 便使自然山水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如果今天的读者追踪着诗人当年的游迹, 亲身领略诗人作品中充满艺术魅力的高山大川, 体验诗人当年的经历和思想情感, 将比单纯的登临、欣赏自然景观, 更能获得美的享受。从这个角度看, 李白山水诗的社会价值之一, 是具有现代意义的旅游审美价值。李白诗中的山水形象源于现实, 又高于现实, 有着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作用。这样, 李白的山水诗应用到当代旅游中, 便实现了社会审美价值、自然审美价值、人文审美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的统一。品味他的诗歌, 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活动将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同时, 也将启发人们在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 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综上所述, 李白一生徜徉于山水之间, 热爱自然山水, 他以豪迈的胸怀、奔放的激情, 将祖国壮丽秀美的河山描摩笔端, 融铸情辞。今天我们重读李白的山水诗, 又惊喜地发现其中的生态意识、旅游审美价值等现代意义还有很大的研究与开掘空间。这样的发现不仅可以完善对李白及其诗歌的研究, 而且可以启发人们关注自然、关注生态;在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 还能启发旅游者的人文审美意识。总之, 李白的山水诗魅力无穷, 历久弥新。

摘要:李白一生创作诗歌一千余首, 其中山水诗约一百三十首, 在其诗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李白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 不仅把山水诗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而且用现在的眼光来看, 他的山水诗还具有关注生态的超前意识和注重古迹的人文品格, 这就使他的山水诗具有了一定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现代意义

参考文献

[1]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3页。

[2]樊美筠.《中国传统美学的当代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第54页。

篇9:蕴寓自然气 抒写美妙诗

张魁,男,1956年出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家协会理事、陕西各界书画院常务副院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兼任西安于右任书法学会常务副会长、西安于右任故居纪念馆顾问、石门书画院副院长、炎黄书画院副院长、西部书画院副院长、陕西书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安收藏研究院研究员、省直机关书画协会副秘书长等职。

张魁自幼痴迷书法,几十年临池不辍,其作品书卷香浓,耐人品味。他曾多次参加省级中央有关方面的展出并获奖,现任陕西省政协各界导报社社长兼总编辑,陕西省记协常务理事。

张魁的书法作品着重体现气韵。古人论书,视“自然之气为上,人工之气为下” 。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以及所谓“落笔抖风雨,泼墨肆汪洋”等诗句所描绘的就是气韵这样意境。气韵摹法自然则美,艺术崇尚自然之妙。书法艺术顺乎自然,顺乎天道,顺乎人的天性,就能达到妙美的意境。欣赏张魁的书法艺术,其诗韵美在自然之气,书法美也在自然之气。

读张魁的一幅幅作品,仿佛在吟一首首诗,一首首自然风韵的诗。他的书法风貌,如柳暗花明;精气饱满,如光风霁月;格调优美,如晓旭晨岚。字里行间,充盈着诗的意象,彰显着诗的意境。笔划线条,断续自然,婉转流利;字型结体,沉着老到,纯正自然;笔势起伏迭宕,或如高山飞瀑,或如大江东去;或如行云流水,或如长风卷云;笔画抑扬顿挫,节奏跳跃,其点划勾连犹如纸上舞蹈,舒展放达,旋律优雅,适意合律,颇具诗歌的气质与韵味。每幅作品布局精巧,章法精熟,挥洒自如,一气呵成,极富诗的激情与浪漫。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运墨从容自信而不怯笔,随心所欲而不逾规,尽显个性而不张扬,自然天成而不做作。其笔意墨情,神完气足,轻重相宜,浓淡得度,润涩有致,气运贯通,气机圆和,气势流动,犹如幽泉出山,随势赋形,洒脱无羁,一泻千里,流淌出清朗、明丽、自然与生机,每一幅作品如诗如画,情趣横生。观其字,犹如面对大自然,毫无人工刻意雕琢的迹象。

篇10:描写秋天的现代诗

谁禁得起银指尖儿

浪漫地搔爬呵!

不信但看那一海的轻涛,可不是禁不住它

玉指的抚摩,在那里低徊饮泣呢!就是那:

无聊的云烟,

秋月的美满,

熏暖了飘心冷眼,

也清冷地穿上了轻缟的衣裳,

来参与这

美满的婚姻和丧礼。

篇11:描写春天的现代诗

献给青春

曾经的记忆

青葱如烟

豆蔻年华二月初

桃花与杨柳

引领春光

曾经青春飞扬

曾经得意踟蹰

曾经

也曾——

梦想开花……

写一首诗

歌颂青春

远古的河流

传来远古的信息

无数青春

在史上追波逐浪

如画江山

醉美了夕阳

芳草萋萋

茂盛的青春

曾经顾盼生辉

曾经风流倜傥

在记忆里

青春

至今神采飞扬……

春天的现代诗5

天空灰暗

鸽群在屋顶盘旋

夏至未至

绿就肆意流淌

枇杷熟了

雨声淅沥中

玉兰花开始颓废

蠢蠢欲动的情绪在季节中酝酿

三叶草的世界最明朗

春天叶就疯长

夏天花就泛滥

不用拷问

无需催眠

不会迷失

篇12:描写春天的现代诗

把骨头里沉积的污垢清洗

畅通无阻的血液流到血管尾尖

催生了绿草的冀盼

如花的女子,绽放青春的笑靥

花裙子绣着金色的边条

胭脂涂抺出诱人心魄的世界

长辫子被东风摔出醉人的圈圈

一花一世界,收尽阳光雨露的精华

用彩色文字描摹出美好蓝图

万物已经蠢蠢欲动

正酝酿着铺开繁花似锦的春天

走南闯北的人流随候鸟迁徙

匆匆的脚步卷起一路风尘

撒播慈爱和丰收的种子

篇13:现代诗《井》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诗歌部分”共计五个单元,《井》处在“生命的律动”这个起始单元,与之相配合的单元知识是“走进诗的世界”。问卷调查显示,刚刚“走进诗的世界”的学生一旦大量接触中国现当代诗歌的经典,真有些“乱花渐欲迷人眼”,手忙脚乱:无论是心理上或者知识储备上他们都显得准备不足。因为他们只懵懵懂懂只知皮毛地了解了一些关于中国现代诗歌的知识。而且部分教师自己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如杨匡汉先生的《中国新诗学》一类的学术专著,当然也只好求助于“教师用书”上那“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资料了。实践证明,任何不顾及学情的生搬硬套,在教学上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教学目标】

1.体会中国现代诗歌《井》的韵律和节奏;

2.领悟中国现代诗歌《井》奇特的思维方式;

3.获得赏析中国现代诗歌《井》的审美愉悦;

4.领悟中国现代诗歌《井》所包含的人格魅力的内涵。

【教学难点、重点】

1.借助对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特殊小节”的分析,领悟体现中国现代诗歌“内在律动”的奇特思维方式;

2.借助对“特别句子”的剖析,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

3.借助介绍“诱导效应和美感效应”这一中国现代诗歌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美感来源。

【教学方法】诵读法替换法对比法质疑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诗歌的教学,总是要剖析文本,诵读它的诗句;由一个小节到全诗,总是要理清它的思路,咀嚼它精美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体悟它所包孕的感情,总是要从中受到美好情操的熏陶,进而引起共鸣。《井》的教学就是如此。

一、诵读:把握全诗的韵律和节奏

师问:[复习“走进诗的世界”,要求学生复述单元知识要点,初步把握中国现代诗歌的定义(广义和狭义)、特征(外形上的分行,体现韵律节奏的押韵,发抒情感、表达哲理、描绘场景的精美、隽永的语言)。]同学们,你们诵读了《井》这首诗,请你们找找看,它是怎样押韵的?(学生可能一时找不到,即使找到了,答案也一定是五花八门,不一定全都符合标准答案,此时不要强求一律)

明确:《井》它的外在形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它仍然严格地按照“抱韵、换韵和交叉韵”的方式押了韵。全诗的“生命律动”就是通过押韵的形式体现出来的。

按语文教学的常规做法,在剖析文本之前,不外以诵读为先、为主,现代诗的教学当然也离不开去诵读诗歌的文本,进而把握其思路。如果说古典诗歌是以其对仗的工整、用典的巧妙和严格的押韵以及语言的含蓄取胜的话,那么,现代诗歌就只能凭借其意象的选择、诗歌的内在律动(押韵)和明白如话的语言夺人眼球。基于此,并参照课后“导读提示”的要求,教学《井》应该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把握好这首诗歌的内在节奏和韵律,并通过诵读来理清诗歌的思路。无论是集体读、个人读或是教师的范读、学生的仿读,都是为了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为把握诗歌的思路、体味诗歌的意味和韵味服务。我们知道,《井》这首诗的“生命律动”与前面郭沫若《天狗》“狂飙突进”式迥然有别,它是内敛的,“静默”的,虽然它的形式是比较自由的,但它是严格地按照“抱韵、换韵和交叉韵”的方式押了韵的(见教师用书p7,兹不赘述),表现出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

二、静思:领悟全诗奇特的思维方式

师问:同学们,你们诵读《井》这首诗,发现没有:它有几个在韵律、节奏和结构上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作用的“特殊小节”,你们能够找出来吗?

明确:诵读《井》时,细心的学生会发现,第三小节和第六小节共有四处的停顿不合常规。分析好了这些“特殊小节”,就可以较好地把握全诗的韵律、节奏,进而领悟中国现代诗歌奇特的思维方式。

譬如“但我只好被摒弃于温暖/之外,满足于荒凉的寂寞:有孤独/才能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三节)“但我将默默地承受一切,洗涤/它们”,“我将永远还是我自己(六节):静默……,……也苦笑几声”(七节)。

前三处属于切断句子的非常规的停顿,后面一处是借助标点符号(冒号)使结尾的那个小节独立成章。这里的第三小节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分析好了它,整个全诗就豁然贯通了。第三小节的“之外”之所以提行,是为了突出“人们”有温暖而我(井)没有,但人们在饥渴之时,便“满面烦忧”,“前来淘汲”,因而打破了“我完整和谐的世界”,使我感觉到了自己被荒废于寂寞的荒郊野岭和“被摒弃于温暖之外”,而我对如此险恶的环境并不像人们那样忧心忡忡而是对此感到满足。因为只有这样的孤独,才能使我保有永远的纯洁,永远充满生命的活力。至此,“井”的乐观、自信、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就被突出出来了。而且和上一小节对井的描绘连成一体:虽然平时“我是静默”(内心宁静),但并不妨碍我充满信心地对理想的追求(井口虽小,但水面有小草,还映出了飘着浮云的高远的天空,井的追求不可谓不高远)。与下一小节写人们的自私和悲观相衔接:人们只顾汲取我的水而不了解我的内心、我的追求,更不了解我的乐观自信和纯洁的内心世界。因为在我被人们汲取之后,我在“剩下冷寂的心灵深处”是对现实环境(四方飘落的花叶腐烂、垃圾)的纯化(洗涤),以使我“保持永远澄澈的丰满”。而这种丰满是因为“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这样很自然地推出最后小节的我自己:洗涤旧物,沉淀杂物,保持清澈,不改初衷和追求,对命运的不公不逃避,对赞扬不兴奋,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不忮不求,做永远的自己,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的追求,不卑不亢,豁达大度。当然几处非常规的停顿,只是为了强调诸如此类的内容而已。如此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剖析这里的诗歌节奏、韵律,得到的不仅仅是对现代诗歌特征的了解,而且可以借此深深地体味出现代诗歌这种节奏、韵律所产生的诗歌意味、韵味。

三、共鸣:引导学生获得阅读诗歌的审美愉悦

师问:同学们,除了通过诵读体味出现代诗歌这种节奏、韵律所产生的诗歌意味、韵味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可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吗?请同学们说一说,好吗?

明确:通过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用增删比较法,分析“特别句子”就可殊途同归。

设计理念:一般地说,通过对于现代诗歌的学习,总是由体会美好的语言为桥梁,向往、通往美好的事物和坦途,使自己在思想感情、审美情操上得到提高,进入一种极高的境界。《井》的美美在其感情的深沉,感性的细腻。“就创作而言,从审美主体的需要来看,一首诗歌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的效应:诱导效应和美感效应。”杨匡汉教授认为,所谓“诱导”,是指诗歌不能明白地说出生活和情感,它只能通过它所反映的生活和传达的情感去诱导读者体验、理解历史的和现实的生活。所谓“美感”是指成功的诗歌必须要调动起人们各种心理功能的和谐运动,产生一种美感愉悦。“无论是‘诱导’或者’‘美感’,都以陶冶人们高尚的心灵为艺术的目标”。而要引导学生获得阅读诗歌的审美愉悦,除了体味诗歌精妙绝伦、隽永醇厚的语言,分析“特别句子”,别无他法。

陈军老师认为,“读新诗,最终全都立足于‘特别句子’和‘时代句子’。”下面我们选几个《井》里的“特别句子”来剖析一番。如“你们可用垃圾来使我被遗弃”,如果去掉“可”和“来”,情形会怎样呢?不用“可”和“来”,是被动的承受,写出的是我的埋怨和悲观;用了“可”和“来”,是主动地要求,写出的是我的挑战和乐观,其韵味天壤之别。又如“你们也只能扰乱我的表面”,去掉“也”字,陈述的是客观事实,语气平淡,除此之外,没有言外之意;保持“也”字,陈述的是主观看法,语气强烈,含有充其量你们扰乱了我的表面,但对我的内心一点也没有损伤,反而是我笑对你们的扰乱,体现出井的乐观、自信、不畏艰难险阻的大无畏气概,韵外之致十分深厚。这样对“特别句子”的分析,既诵读了诗歌,又理清了思路,还体悟了美好的情感,当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

四、质疑:促进学生的思想飞跃

师问:基于中国现代诗歌的“当代视角”来审视《井》,除了我们已经获得的审美愉悦外,我们思想上是否能够相应地得到提高呢?也就是说,除了接受《井》一诗教材要求我们懂得的思想内容外,与时代同步,作为当代人,我们还有哪些新的认识呢?

明确:我们应该有基于当代人的当代视角。

设计理念:我们知道,虽然学生们学习的是现代人认识生活的现代诗歌,但应该“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社会,用当代精神担当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杜运燮的《井》以“井”喻人,写出了一种不事喧哗、甘于寂寞、默默承受的生命形态,它的生命律动是内敛、“静默”的,表现了一种坚忍不拔的品质。这无疑是诗人所尊崇的一种人格。这首诗写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当时的特殊背景下,它无疑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人心的作用:鼓励大家众志成城、同仇敌忾,顽强乐观地应对民族的苦难。我们今天读这首诗,当然除了继承杜运燮所倡导的人格外,我们还可以读出:在艰难险阻面前,我们除了忍受,还需起而抗争,努力去改变恶劣的环境,创造美好的生活。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教学反思】人教版《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部分”,共计二十五首诗歌,五个单元知识的介绍。对于这些诗歌的教学,在常规的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就是所谓的优质课竞赛中诗歌的教学也不令人满意,教学现状堪忧。

据笔者调研的资料显示,教学中存在的较大问题主要是缺乏宏观视角、微观视角、当代视角、审美视角。具体地说,有以下六点:①诗歌阅读缺乏“整体性”,分析支离破碎,随意性大;②单元目标意识不强、单元任务没落实,只是在一课一课地“教教材”,而没有从宏观上、前后勾连地“用教材教”;③教学方法单一,以诵读法为主,虽然有教师范读、学生学读,个别读、集体读等形式,虽然辅之以声、光、电的多媒体,但方法仍老套,毫无新意;④体悟语言的任务被虚化,学生因为没有体会到诗歌精妙、隽永的语言魅力而缺失诗歌美好情操的熏陶的训练。⑤教材里的教学资源没有较好地利用,虽然运用了教材以外的资源,但舍近求远,白白地浪费了专家教授们可贵的心血;⑥诗歌解读缺乏“当代视角”,没能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用当代眼光认识当代生活,用当代观点思考当代社会,用当代精神担当当代责任,用当代思维培育当代智慧”。教师们据此设计出的教学方案也参差不齐,有些甚至还平庸得很,就是一些优质课的获奖的教学设计也不免瑕瑜互见。

篇14:一首充满古典意象的现代诗

诗的第二节,“东风”、“柳絮”、“春帷”等意象,多见于古典诗词。李白诗《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李商隐诗《无题》中“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表达了思妇幽怨、分别销魂之意。苏轼词《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词意“幽怨缠绵,直是言情”(沈谦《填词杂说》),寓伤感于飘逸,表达了无限幽怨。正是由于运用了“东风”、“柳絮”、“春帷”等具有古典意象的词语,诗中自然地散发出深沉浓厚的哀伤幽怨之情。思妇心扉紧掩,寂寞孤独,如同枯木;春来不发,好像死水,波澜不兴,而寂寞的背后仍是深深的思念和无期的等待。如此,才引发出第三节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思妇在漫漫无期的等待中,有一天,她忽然听到清脆的达达马蹄声由远而近,那必是自己思念的人骑马归来,她的心被达达的马蹄激活了,怀着满腔的惊喜,打开久久紧掩的窗扉,迎接归人到家,可看到的是一个陌生过客,从窗前走过,这和“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何其相似!《错误》确是一首精致典雅充满哀怨的诗歌。

我们说《错误》是一首优秀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于它对古典诗歌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更在于它的现代手法的运用,彰显了现代诗歌的魅力。下面,我们就从叙述视角这个角度来剖析《错误》的现代性。

现代叙述学在分析小说时认为,在作家和作品之间存在着一个叙述者,作家并不直接在作品中站出来叙事,而是通过叙述者来叙事。古代诗歌中,闺怨诗多为代言体,诗人与诗的叙述者清晰明显。如唐沈如筠的《闺怨》:“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诗人就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客观地叙述。有的诗人把自己设想为思妇,直接以思妇的口吻叙述,如唐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而《错误》中的叙述者,与此又不尽相同,这个叙述者就是“我”,在诗中充当了两个角色,或者说叙述时采用了两种视角:受限制的视角和全知视角。《错误》诗第一句“我打江南走过”采用的是受限制的视角,第二句和第二节诗采用的是全知视角,第三节采用的又是受限制的视角。为了理解方便,我们不妨把原诗改动如下:

过客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思妇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思妇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过客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过客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这样,一眼就可以看出诗采用的是全知视角,一切尽在诗人的视线之中,可是诗的韵味便荡然无存了。诗中“我”的身份开始并没有明确,我们读完第二节诗时,也会善意地犯一个“美丽的错误”,这样诗便充满了张力,读者产生阅读期待心理,结果却又超乎读者的意料,获得一种意外的美感。接受美学认为,阅读过程中,读者会产生一种期待视野,作品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契合,读者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认同感和满足感,但若是一味契合,读者就会失去阅读兴趣。因此,当作品合理超越读者的期待视野时,读者就会产生一种新奇感,阅读兴趣会更浓厚,可以更深刻地获得美的享受。因此《错误》一诗在人称运用和叙述视角上确实独特高妙。

评论此诗,有人认为这个“错误”是“我”主动造成的,有人认为是“你”主动造成的,从诗的内容上看,不管是谁主动造成的,这错误还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吗?那必是一个残忍的错误。如果清楚了叙述视角,明白了叙述视角的转换,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这样一个无奈的事实,正如徐志摩《偶然》中所写的那样:“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并非是故意而为的错误,错误才是美丽的,诗意显得更加凄美淳厚。

布鲁克斯在《反讽——一种结构原则》一文中说:“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现代诗歌的技巧:重新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如果我们认为《错误》这首诗以闺怨意境为隐喻,指代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那么,诗人这位“过客”没有走进古典,皈依古典,而是继续前行,诗人走向了哪里?诗人走进了诗歌的现代,实现了对现代诗歌的追求和创造。《错误》这首诗隐含了诗人对古典和现代的态度。这样理解,不知是否称得上是一种接近文本的解读。

附: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帏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上一篇:句子的作用和含义下一篇:志愿者事迹报告